这里的应付债券折价发行——债券折价怎么计算的??

(window.slotbydup=window.slotbydup || []).push({
id: '2014386',
container: s,
size: '234,60',
display: 'inlay-fix'
&&|&&1次下载&&|&&总2页&&|
您的计算机尚未安装Flash,点击安装&
阅读已结束,如需下载到电脑,请使用积分()
下载:1积分
1人评价2页
3人评价1页
0人评价3页
0人评价3页
2人评价54页
所需积分:(友情提示:大部分文档均可免费预览!下载之前请务必先预览阅读,以免误下载造成积分浪费!)
(多个标签用逗号分隔)
文不对题,内容与标题介绍不符
广告内容或内容过于简单
文档乱码或无法正常显示
若此文档涉嫌侵害了您的权利,请参照说明。
我要评价:
下载:1积分出自 MBA智库百科()
  债券清偿是指的债券有的到期日,届时要按照发行时订立的条款清偿债券的。一般债券的清偿可能是在到期日,也可以是在到期日之前或之后。其清偿的方式主要有到期直接以现金清偿、提前以现金清偿和清偿等。
  到期清偿的债券,其于到期日时正好等于,因而不会发生偿付损益,上比较简单。而提前清偿的债券,可能会发生偿付损益。这里所说的偿付损益,是指清偿债券时所支付的价款与这部分债券在清还日的账面价值之间的差额,如果所付价款大于账面价值的为损失,如果所付价款小于账面价值的为。
  到期直接以现金清偿债券,不论债券是以,还是以或以,这时债券的账面价值均已等于债券的面值,上只要按面值记“——”,记“”即可。
  例1:利华公司于日,直接以现金清偿到期的债券元,可作会计分录如下:
  借:应付债券——债券面值
    贷:银行存款
  提前以现金清偿是指在后,于到期日之前便以现金偿还债券本金。能提前以现金清偿的债券一般有两种:一是属于的债券;二是属于,即在债券发行条款中发行有权在之前,按照特定的提前的债券。企业在进行提前清偿债券业务的会计处理时,必须以下几点:1、如果债券提前清偿日不是债券规定的,应将从上个付息日起至提前清偿日止的利息与一并支付;2、提前清偿的债券如有未的或折价,应将其与一并予以注销;3、提前清债券实际所支付的价款与债券的之间的差额应作为偿付损益,列作或。
  1、将本企业所发行的债券提前从上购回注销。对于交易的债券,其随着的升降而变动。当市场利率下跌到以下时,将上升;而当市场利率上升到债券票面利率以上时,债券的市场价格将会下跌。当的债券的下跌到一定程度时,如果企业有充裕的可供调度,就可以从市场上提前将债券购回,并予以注销,以减轻,获取偿付。
  例2:利华公司于日发行的债券是可以公开上市交易的。2001年初,由于市场利率上升,使普遍下跌,至日,利华公司每张100元面值的仅为90元。利华公司果断调度资金450万元,将所的一半提前购回并予以注销。假设利华公司的采用直线法摊销,至日止,未摊销溢价尚有136125元。应作如下:
  借:——5000000
    应付债券——债券溢价 136125
    贷:
      营业外收入 636125
  第一步,日—6月30日的全部的和:
  借: 409250
    应付债券——债券溢价
    贷:应付债券——应计利息
  第二步,对部分债券进行:
  借:应付债券——债券面值5000000
    应付债券——债券溢价
    应付债券——应计利息 250000
    贷:银行存款
       840750
  日只对未赎回部分债券支付:
  借:应付债券——应计利息
    贷:银行存款
  2、提前向赎回债券并注销。对于,因为在发行条款中发行有权于一定期间,按一定的提前赎回债券。因此,当下跌时,企业可以行使,按一定的价格提前清偿高的债券,以减轻企业的利息负担。作为对因债券被提前赎回而对债券持有人带来损失的一种补偿,赎回价格往往会高于债券的或,形成发行企业的赎回损失。
  例3:利华公司所发行的债券是可赎回债券,发行条款中所定的赎回价格是102元。日,市场利率已跌至7%,利华公司决定行使赎回权,将发行的债券全部赎回。假定利华公司的用,日已如期支付了前两期利息。则可对提前赎回损益计算如下:
  债券发行日的账面价值
  加:已摊销的折价:
000÷(2×12)×6×2]
  赎回日的账面价值9872000
  减:提前赎回支付价款
  赎回损失
  应作如下:
  借:——
  营业外支出
    贷:
      应付债券——债券折价173000
  3、举借新债清偿
  如果能够达到预期的,而且仍需大量进行周转,则当已发行的债券到期时,企业可以通过发行新债券来偿还旧债券,达到既不失信于,又能企业的资金,还能节约新和时间的目的。举债新债偿旧债的具体方式有两种:一种是直接,即直接用新债券交给旧以换回旧债券;另一种是以清偿,即以发行新债券所筹集的资金去归还旧债券。我们这里所说的举债新债清偿是第一种方式,因为第二种方式在会计处理上只是正常的债券发行和的处理,没有什么特别之处。
  例4:利华公司发行的元于日到期,因上升,经与债券持有人达成协议,按12%的3年期债券元以清偿旧债券。可作会计分录如下:
  借:应付债券——债券面值(10%)
    贷:应付债券——债券面值(12%)
本条目对我有帮助0
&&如果您认为本条目还有待完善,需要补充新内容或修改错误内容,请。
本条目由以下用户参与贡献
(window.slotbydup=window.slotbydup || []).push({
id: '224685',
container: s,
size: '728,90',
display: 'inlay-fix'
评论(共0条)提示:评论内容为网友针对条目"债券清偿"展开的讨论,与本站观点立场无关。
发表评论请文明上网,理性发言并遵守有关规定。
以上内容根据网友推荐自动排序生成文档分类: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
下载前请先预览,预览内容跟原文是一样的,在线预览图片经过高度压缩,下载原文更清晰。
您的浏览器不支持进度条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还剩?页未读,继续阅读
播放器加载中,请稍候...
该用户其他文档
下载所得到的文件列表应付债券核算问题探讨.doc
文档介绍:
应付债券核算问题探讨应付债券业务理解及会计处理发行债券的票面利率高于同期银行存款利率,可按超过债券的面值发行, 收到的金额高于票面价值总额, 就是溢价发行; 相反就是折价发行。在应付债券的核算过程中,我们初学者经常会被以下几个问题所困扰:什么是利息调整?为什么要用利息调整?摊余成本是怎么回事?又是如何得来的?它们之间的关系又是什么? 所以我们带着这几个问题去看一看,怎么去理解、掌握应付债券的核算? 发行债券有三种情况:平价发行、溢价发行和折价发行。
、企业发行了面值
万元债券,期限
年,分期付息到期还本,票面利率为 % ,发行时平价发行。 、企业发行面值
万元债券, 期限 年, 分期付息到期还本, 票面利率为 % ,实际取得发行价格为 . 万元,假定其实际市场利率为 %。 、企业发行面值
万元债券, 期限 年, 分期付息到期还本, 票面利率为 %, 实际取得发行价格为 . 万元, 假定其实际市场利率为 %。从以上例子中我们可以看出,平价发行企业没有多卖得钱,也没有少卖的钱,到期时企业就付给债权人
万元的本金,期间应付出的利息就是以票面计算就可以。这没有问题的。我们再看,溢价发行的情况,企业卖时高于了票面价值,这样就相当于多收了债权人的钱,而你到期时给债权人付的本金是
万元, 多卖了 . 万元。为什么高卖了还有人买, 那是因为市场利率是 % ,而票面约定付给债权人的利率是 % ,是比市场利率高的,比市场的平均收益率高的, 所以就有人买了。所以企业的应付债券的入账价值就高于其发行面值了, 而到期后又还付的是值额, 所以就得将其高于面值发行的部分在期限内进行调整,直至到高于部分调整完, 使账面价值最终于面值相等。那么在这种情况下, 企业以票面利率计算并支付的利息,并不是其真正意义上的实际支付出去的利息费用。而是要比实际的利息费用要大。对于折价发行,与溢价发行同理,只不过情形是相反而已。下面我们看一下具体的核算过程: 应付债券以实际收到的款项为入账价值,其由两部分组成,一部分为面值部分,另一部分为溢价或折价部分。以实际收到的款项,借记“银行存款”, 以债券的面值部分贷记“应付债券—面值”, 以溢部分贷记“应付债券—利息调整”, 以折价部分借记“应付债券—利息调整”。这个关于“应付债券—利息调整”科目, 在债券期限内将其账户的余额逐期调整,最终到期日为 O。关于应付债券的“应付债券-- 利息调整”科目的确定额,实际上就是发行时实际收到的金额与其发行的债券的票面价值总额之间的差额。溢价发行时, 这一差额应计入“应付债券-- 利息调整”科目的贷方;折价发行时,这一差额就在“应付债券-- 利息调整”的借方。摊余成本就是企业实际收到的金额通过各期的调整(利息调整) 后的余额。这一余额又会作为下一期调整的基数,再次进行调整。一直将企业溢价或折价( 实际上是多收或是少收的金额) 而记入“应付债券-- 利息调整”的金额, 调整完。到最后一期则是摊余成本等于债券的面值。即“应付债券-- 利息调整”的余额为
。那么,溢价时, 摊余成本= 期初摊余成本- 本期的利息调整数, 将成本为下一期的摊余成本。以此类摊。折价时, 摊余成本= 期初摊余成本+ 本期的利息调整数,将成本为下一期的摊余成本。以此类摊。(第一期的摊余成本就等于发行时收到的实际金额) 每期的调整数(每期“应付债券-- 利息调整”发生额)的确定: 就是票面面值× 票面利率与摊余成本× 实际利率之间的差额。具体的会计处理: 应按照应付债券的摊余成本和实际利率计算确定的债券利息费用, 借记“在建工程”、“制造费用”、“财务费用”等科目, 按票面利率计算确定的应付未付利息, 贷记“应付利息”科目, 按其差额借记或贷记“应付债券——利息调整”科目。下面我们以上面的溢价的例子为例进一步说明: 企业发行面值
万元债券,期限
年,分期付息到期还本,票面利率为 % ,实际取得发行价格为 . 万元,假定其实际市场利率为 %。发行债券时: 借:银行存款 . 贷:应付债券—面值
—利息调整 . “应付债券”的入账价值由以上两部分组成,即“面值”部分和“利息调整”部分两个子目。而“利息调整”子目, 正是需要进行调整的部分。期限终了时,其余额应为 O。下面我们进行具体的调整及处理: 第一期末处理如下: 由于企业的应付给债权人的“应付利息”就是以票面价值和票面利率计算的金额, 即第期为
× %= 万元。所以每期的“应付利息”的发生额就是
万元。而对于企业来说他实实际际发生的应计入当期损益的利息费用是 . × %=. 万元。这样一来对企业来说实际确认的利息费用比支付给债权人的利息费用少了 -.=. 万元。这个就是“应付债券—利息调整”科目的发生额。所以具体的会计分录就是: 借:财务费用等 . 应付债券—利息调整 . 贷:应付利息
此时我们再来看应付债券的账面价值,原实际收到金额(也称摊余成本)为 . 万元,而这一期对其子目调减了 . 万元, 这时其账面价值就为 . — .=. 万元, 现在这个数额就是剩下的下期期初的摊余成本, 成为下期计算实际利息费用的计算基础了。这时我们再来看“利息调整”子目的余额 .-.=. 万元了。第二期末处理如下: “应付利息”的发生额为
万元, 记入当期损益的利息费用“财务费用等”= 期初的摊余成本×实际利率=. × %=. 万元, “应付债券—利息调整”科目发生额=-.=. 万元。下期初的摊余成本= 上期的摊余成本- 本期利息调整=.-.=. 万元。即分录如下: 借:财务费用等 . 应付债券—利息调整 . 贷:应付利息
第三期末处理如下: “应付利息”的发生额为
万元, 记入当期损益的利息费用“财务费用等”= 期初的摊余成本×实际利率=. × %=. 万元, “应付债券—利息调整”科目发生额=-.=. 万元。下期初的摊余成本= 上期的摊余成本- 本期利息调整=.-.=. 万元。分录如前期(略) 第四期末处理如下: “应付利息”的发生额为
万元, 记入当期损益的利息费用“财务费用等”= 期初的摊余成本×实际利率=. × %=. 万元, “应付债券—利息调整”科目发生额=-.=. 万元。下期初的摊余成本= 上期的摊余成本- 本期利息调整=.-.=. 万元最后一期采用倒挤法,是为了消除前期因四舍五入而形成的误差额。“应付利息”的发生额为
万元, “应付债券—利息调整”科目发生额=.-.-.-.-.=. 万元。记入当期损益的利息费用“财务费用等”= 借贷差额=-.=. 万元, 此时摊余成本=.-.=
万元和应付债券的面值相等了。“利息调整”科目的余额也就被调整完了。对于应付债券的折价发行,其内在的实质与溢价发行同理,依照上述方法进行处理即可,重在理解。由于发行债券是企业筹集资金的一种方式,所以为筹集发生的费用, 就应记入“财务费用”。如果是为了某项特定事项而发行的专项债券, 且建造时间在一年以上的, 符合费用资本化条件的, 则应记入工程成本或相关费用中。如企业为建造厂房建造期在一年以上, 而发1
内容来自淘豆网转载请标明出处.}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应付债券折价发行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