递延所得税资产负债和递延所得税负债的会计分录怎么做

1.选择试题2.注册/登陆3.开始答题4.提交试卷5.查看成绩6.答案解析
您的位置:&& && && && && 试卷题库内容
试题来源:
根据上述资料,逐笔编制与递延所得税资产或递延所得税负债相关的会计分录。
正确答案:
借:资本公积   10
  所得税费用  120
  贷:递延所得税资产  130
借:所得税费用   5
  贷:递延所得税负债   5
您可能感兴趣的试题
第&1&题:填空题:
(1)1月31日,向甲公司销售100台A机器设备,单位销售价格为40万元,单位销售成本为30万元,未计提存货跌价准备;设备已发出,款项尚未收到。合同约定,甲公司在6月30日前有权无条件退货。当日,南云公司根据以往经验,估计该批机器设备的退货率为10%。6月30日,收到甲公司退回的A机器设备11台并验收入库,89台A机器设备的销售款项收存银行。南云公司发出该批机器设备时发生增值税纳税义务,实际发生销售退回时可以冲回增值税额。
  (2)3月25日,向乙公司销售一批B机器设备,销售价格为3000万元,销售成本为2800万元,未计提存货跌价准备;该批机器设备已发出,款项尚未收到。南云公司和乙公司约定的现金折扣条件为:2/10,1/20,n/30。4月10日,收到乙公司支付的款项。南云公司计算现金折扣时不考虑增值税额。
  (3)6月30日,在二级市场转让持有的丙公司10万股普通股股票,相关款项50万元已收存银行。该股票系上年度购入,初始取得成本为35万元,作为交易性金融资产核算;已确认相关公允价值变动收益8万元。
  (4)9月30日,采用分期预收款方式向丁公司销售一批C机器设备。合同约定,该批机器设备销售价格为580万元;丁公司应在合同签订时预付50%货款(不含增值税额),剩余款项应与11月30日支付,并由南云公司发出C机器设备。9月30日,收到丁公司预付的货款290万元并存入银行;11月30日,发出该批机器设备,收到丁公司支付的剩余货款及全部增值税额并存入银行。该批机器设备实际成本为600万元 ,已计提存货跌价准备30万元。南云公司发出该批机器时发生增值税纳税义务。
  (5)11月30日,向戊公司一项无形资产,相关款项200万元已收存银行;适用的营业税税率为5%。该项无形资产的成本为500万元,已摊销340万元,已计提无形资产减值准备30万元。
  (6)12月1日,向庚公司销售100台D机器设备,销售价格为2400万元;该批机器设备总成本为1800万元,未计提存货跌价准备;该批机器设备尚未发出,相关款项已收存银行,同时发生增值税纳税义务。合同约定,南云公司应于日按2500万元的价格(不含增值税额)回购该批机器设备。12月31日,计提当月与该回购交易相关的利息费用(利息费用按月平均计提)。
  要求:   根据上述资料,逐笔编制南云公司相关业务的会计分录。   (&应交税费&科目要求写出明细科目及专栏名称:答案中的金额单位用万元表示)
答案解析:第&2&题:填空题:
黔昆公司系一家主要从事电子设备生产和销售的上市公司,因业务发展需要,对甲公司、乙公司进行了长期股权投资。 黔昆公司、和乙公司在该投资交易达成前,相互间不存在关联方关系,且这三家公司均为增值税一般纳税人,适用的增值税税率均为17%,所得税税率均为25%;销售价格均不含增值税额。   
资料一:日,黔昆公司对甲公司、乙公司股权投资的有关资料如下:
  (1)从甲公司股东处购入甲公司有表决权股份的80%,能够对甲公司实施控制,实际投资成本为83 00万元。当日,甲公司可辨认净资产的公允价值为10200万元,账面价值为10 000万元,差额200万元为存货公允价值大于其账面价值的差额。
  (2)从乙公司股东处购入乙公司有表决权股份的30%,能够对乙公司实施重大影响,实际投资成本为1600万元。当日,乙公司可辨认净资产的公允价值与其账面价值均为5000万元。
  (3)甲公司、乙公司的资产、负债的账面价值与其计税基础相等。   
资料二:黔昆公司在编制2010年度合并财务报表时,相关业务资料及会计处理如下:
  (1)甲公司2010年度实现的净利润为1000万元;日的存货中已有60%在本年度向外部独立第三方。假定黔昆公司采用权益法确认投资收益时不考虑税收因素,编制合并财务报表时的相关会计处理为:   
①确认合并商誉140万元;   
②采用权益法确认投资收益800万元。
  (2)5月20日,黔昆公司向甲公司赊销一批产品,销售价格为2000万元,增值税额为340万元,实际成本为1600万元;相关应收款项至年末尚未收到,黔昆公司对其计提了坏账准备20万元。甲公司在本年度已将该产品全部向外部独立第三方销售。
黔昆公司编制合并财务报表时的相关会计处理为:
①抵消营业收入2000万元;   
②抵消营业成本1600万元;   
③抵消资产减值损失20万元;   
④抵消应付账款2340万元;   
⑤确认递延所得税负债5万元。
  (3)6月30日,黔昆公司向甲公司销售一件产品,销售价格为900万元,增值税额为153万元,实际成本为800万元,相关款项已收存银行。甲公司将购入的该产品确认为管理用固定资产(增值税进项税额可抵扣),预计使用寿命为10年,预计净残值为零,采用年限平均法计提折旧。黔昆公司编制合并财务报表时的相关会计处理为:
①抵消营业收入900万元;   
②抵消营业成本900万元   
③抵消管理费用10万元;   
④抵消固定资产折旧10万元;   
⑤确认递延所得税负债2.5万元。
  (4)11月20日,乙公司向黔昆公司销售一批产品,实际成本为260万元,销售价格为300万元,增值税为51万元,款已收存银行。黔昆公司将该批产品确认为原材料,至年末该批原材料尚未领用。乙公司2010年度实现的净利润为600万元。黔昆公司的相关会计处理为:
①在个别财务报表中采用权益法确认投资收益180万元;   
②编制合并财务报表时抵消存货12万元;
  要求:   逐笔分析、判断资料 2 中各项会计处理是否正确(分别注明各项会计处理序好):如不正确,请说明正确的会计处理。   (答案中的金额单位用万元表示)
答案解析:
做了该试卷的考友还做了
······  第二节 递延所得税负债和递延所得税
  资产的确认和计量
  一、递延所得税负债的确认和计量
  (一)递延所得税负债的确认
  1.除企业会计准则中明确规定可不确认递延所得税负债的情况以外,企业对于所有的应纳税暂时性差异均应确认相关的递延所得税负债。除直接计入所有者权益的交易或事项以及企业合并外,在确认递延所得税负债的同时,应增加利润表中的所得税费用。
  (1)可供出售金融资产期末公允价值变动产生的应纳税暂时性差异对所得税的影响:
  借:资本公积DD其他资本公积
  贷:递延所得税负债
  (2)非同一控制下的企业合并,取得的资产应按照其公允价值入账。由于公允价值和其账面价值之间的差异所产生的应纳税暂时性差异对所得税的影响也应确认递延所得税负债。
  借:商誉
  贷:递延所得税负债
  (3)其他的情况
  借:所得税费用
  贷:递延所得税负债
  【例题?单选题】甲公司日购入的一项设备,原价为1 000万元,使用年限为10年,会计处理时按照直线法计提折旧,税法规定该类由于技术进步更新换代较快的固定资产采用加速折旧法计提的折旧可予税前扣除,该企业在计税时采用双倍余额递减法计提折旧,设备净残值为0。2009年末企业对该项固定资产计提了40万元的固定资产减值准备,甲公司所得税税率为25%。甲公司对该项设备2009年度所得税处理时应贷记( )。
  A.递延所得税负债30万元 B.递延所得税负债5万元
  C.递延所得税资产30万元 D.递延所得税资产5万元
  『正确答案』B
  『答案解析』本题的重点是递延所得税及其发生额的确定。强调余额与发生额的区分。
  2008年末该项设备的账面价值=1 000-100=900(万元),计税基础=1 000-200=800(万元),应纳税暂时性差异=900-800=100(万元),应确认递延所得税负债100×25%=25(万元);
  2009年末该项设备的账面价值=1 000-100-100-40=760(万元),计税基础==640(万元),应纳税暂时性差异=760-640=120(万元),则2009末递延所得税负债应有金额=120×25%=30(万元)。
  2009年末应确认递延所得税负债=30-25=5(万元)。
  【教材例l6-11】甲公司于20×8年1月1日开始计提折旧的某设备,取得成本为2 000 000元,采用年限平均法计提折旧,使用年限为10年,预计净残值为0。假定计税时允许按双倍余额递减法计列折旧,使用年限及预计净残值与会计相同。甲公司适用的所得税税率为25%。假定该企业不存在其他会计与税收处理的差异。
  分析: 20×8年该项固定资产按照会计规定计提的折旧额为200 000元,计税时允许扣除的折旧额为400 000元,则该固定资产的账面价值l 800 000元与其计税基础1 600 000元的差额构成应纳税暂时性差异,企业应确认递延所得税负债50 000元[(1 800 000-1 600 000)×25%]。
  2.不确认递延所得税负债的特殊情况
  有些情况下,虽然资产、负债的账面价值与其计税基础不同,产生了应纳税暂时性差异,但出于各方面考虑,企业会计准则中规定不确认相应的递延所得税负债,主要包括:
  (1)商誉的初始确认
  商誉=非同一控制下企业合并的合并成本-享有的被购买方可辨认净资产公允价值份额
  若确认递延所得税负债,则减少被购买方可辨认净资产公允价值,增加商誉,由此进入不断循环状态。
  【教材例l6-12】
  应予说明的是,按照会计准则规定在非同一控制下企业合并中确认了商誉,并且按照所得税法的规定该商誉在初始确认时计税基础等于账面价值的,该商誉在后续计量过程中因会计准则规定与税法规定不同产生暂时性差异的,应当确认相关的所得税影响。
  【例题?判断题】企业合并业务发生时确认的资产、负债初始计量金额与其计税基础不同所形成的应纳税暂时性差异,不确认递延所得税负债。( )(2011年考题)
  【答案】×
  【解析】符合免税合并条件,对于合并初始确认的资产和负债的初始计量金额与计税基础之间的差额,应确认为递延所得税资产或者递延所得税负债,调整合并形成的商誉或者计入当期损益。
  (2)除企业合并以外的其他交易或事项中,如果该项交易或事项发生时既不影响会计利润,也不影响应纳税所得额,则所产生的资产、负债的初始确认金额与其计税基础不同,形成应纳税暂时性差异的,交易或事项发生时不确认相应的递延所得税负债。
  该类交易或事项在我国企业实务中并不多见,一般情况下有关资产、负债的初始确认金额均会为税法所认可,不会产生两者之间的差异。
  (3)与子公司、联营企业、合营企业投资等相关的应纳税暂时性差异,一般应确认相应的递延所得税负债,但同时满足以下两个条件的除外:一是投资企业能够控制暂时性差异转回的时间;二是该暂时性差异在可预见的未来很可能不会转回。满足上述条件时,投资企业可以运用自身的影响力决定暂时性差异的转回,如果不希望其转回,则在可预见的未来该项暂时性差异即不会转回,从而无须确认相应的递延所得税负债。
  (二)递延所得税负债的计量
  递延所得税负债应以相关应纳税暂时性差异转回期间适用的所得税税率计量。在我国,除享受优惠政策的情况以外,企业适用的所得税税率在不同年度之间一般不会发生变化,企业在确认递延所得税负债时,可以现行适用税率为基础计算确定,递延所得税负债的确认不要求折现。
  二、递延所得税资产的确认和计量
  (一)递延所得税资产的确认
  1.一般原则
  资产、负债的账面价值与其计税基础不同产生可抵扣暂时性差异的,在估计未来期间能够取得足够的应纳税所得额用以利用该可抵扣暂时性差异时,应当以很可能取得用来抵扣可抵扣暂时性差异的应纳税所得额为限,确认相关的递延所得税资产。
  (1)递延所得税资产的确认应以未来期间可能取得的应纳税所得额为限。在可抵扣暂时性差异转回的未来期间内,企业无法产生足够的应纳税所得额用以抵减可抵扣暂时性差异的影响,使得与递延所得税资产相关的经济利益无法实现的,该部分递延所得税资产不应确认;企业有明确的证据表明其于可抵扣暂时性差异转回的未来期间能够产生足够的应纳税所得额,进而利用可抵扣暂时性差异的,则应以可能取得的应纳税所得额为限,确认相关的递延所得税资产。
  考虑到受可抵扣暂时性差异转回的期间内可能取得应纳税所得额的限制,因无法取得足够的应纳税所得额而未确认相关的递延所得税资产的,应在财务报表附注中进行披露。
  (2)按照税法规定可以结转以后年度的未弥补亏损和税款抵减,应视同可抵扣暂时性差异处理。在预计可利用可弥补亏损或税款抵减的未来期间内能够取得足够的应纳税所得额时,应当以很可能取得的应纳税所得额为限,确认相应的递延所得税资产,同时减少确认当期的所得税费用。
  与未弥补亏损和税款抵减相关的递延所得税资产,其确认条件与可抵扣暂时性差异产生的递延所得税资产相同。
  (3)企业合并中,按照会计准则规定确定的合并中取得各项可辨认资产、负债的入账价值与其计税基础之间形成可抵扣暂时性差异的,应确认相应的递延所得税资产,并调整合并中应予确认的商誉或是应计入当期损益的金额(商誉不足冲减的部分)。
  (4)与直接计入所有者权益的交易或事项相关的可抵扣暂时性差异,相应的递延所得税资产应计入所有者权益。如因可供出售金融资产公允价值下降而应确认的递延所得税资产。
  【例题•计算分析题】大海公司日取得一项可供出售金融资产,成本为220万元,日,该项可供出售金融资产的公允价值为200万元。大海公司适用的所得税税率为25%。
  要求:编制日确认递延所得税的会计分录。
  【答案】
  日该项可供出售金融资产的账面价值为200万元。
  日该项可供出售金融资产的计税基础为220万元。
  日该项可供出售金融资产产生可抵扣暂时性差异20万元,应确认的递延所得税资产为5万元。会计处理如下:
  借:递延所得税资产 5
  贷:资本公积――其他资本公积 5
  2.不确认递延所得税资产的特殊情况
  某些情况下,如果企业发生的某项交易或事项不是企业合并,并且该交易发生时既不影响会计利润也不影响应纳税所得额,且该项交易中产生的资产、负债的初始确认金额与其计税基础不同,产生可抵扣暂时性差异的,企业会计准则中规定在交易或事项发生时不确认相应的递延所得税资产。其原因在于,如果确认递延所得税资产,则需调整资产、负债的入账价值,对实际成本进行调整将有违会计核算中的历史成本原则,影响会计信息的可靠性,该种情况下不确认相应的递延所得税资产。
  【教材例16-13】甲公司20×8年发生资本化研究开发支出8 000 000元,至年末研发项目尚未完成。税法规定,按照会计准则规定资本化的开发支出按其150%作为计算摊销额的基础。
  分析:甲公司按照会计准则规定资本化的开发支出为8 000 000元,其计税基础为12 000 000元(8 000 000×150%),该开发支出及所形成无形资产在初始确认时其账面价值与计税基础即存在差异,因该差异并非产生于企业合并,同时在产生时既不影响会计利润也不影响应纳税所得额,按照《企业会计准则第18号――所得税》规定,不确认与该暂时性差异相关的所得税影响。
  【例题?计算分析题】某企业于2012年度共发生研发支出200万元,其中研究阶段支出20万元,开发阶段不符合资本化条件支出60万元,符合资本化条件支出120万元形成无形资产,假定该无形资产于日达到预定用途,采用直线法按5年摊销。该企业2012年税前会计利润为1 000万元,适用的所得税税率为25%。不考虑其他纳税调整事项。假定无形资产摊销计入管理费用。
  要求:
  (1)计算该企业2012年应交所得税。
  (2)计算该企业日无形资产的账面价值和计税基础,并判断是否确认递延所得税资产。
  (答案中的金额单位用万元表示)
  【答案】
  (1)无形资产2012年按会计准则规定计入管理费用金额=20+60+120÷5÷12×6=92(万元)
  按税法规定2012年应计入损益的金额=92+92×50%=138(万元)
  2012年应纳税所得额调减金额=92×50%=46(万元)
  2012年应交所得税=(1 000-46)×25%=238.5(万元)。
  (2)日无形资产账面价值=120-120÷5÷12×6=108(万元),计税基础=108×150%=162(万元),可抵扣暂时性差异=162-108=54(万元),但不能确认递延所得税资产。
  (二)递延所得税资产的计量
  1.适用税率的确定。确认递延所得税资产时,应估计相关可抵扣暂时性差异的转回时间,采用转回期间适用的所得税税率为基础计算确定。无论相关的可抵扣暂时性差异转回期间如何,递延所得税资产均不予折现。
  2.递延所得税资产的减值。资产负债表日,企业应当对递延所得税资产的账面价值进行复核。如果未来期间很可能无法取得足够的应纳税所得额用以利用递延所得税资产的利益,应当减记递延所得税资产的账面价值。递延所得税资产的账面价值减记以后,继后期间根据新的环境和情况判断能够产生足够的应纳税所得额利用可抵扣暂时性差异,使得递延所得税资产包含的经济利益能够实现的,应相应恢复递延所得税资产的账面价值。
  【例题?判断题】资产负债表日,企业应当对递延所得税资产的账面价值进行复核。如果未来期间很可能无法获得足够的应纳税所得额用以抵扣递延所得税资产的利益,应当减记递延所得税资产的账面价值。继后期间在很可能获得足够的应纳税所得额时,减记的金额也不应当转回。( )
  【答案】×
  【解析】资产负债表日,企业应当对递延所得税资产的账面价值进行复核。如果未来期间很可能无法获得足够的应纳税所得额用以抵扣递延所得税资产的利益,应当减记递延所得税资产的账面价值。继后期间在很可能获得足够的应纳税所得额时,减记的金额应当转回。
  【例题?多选题】在不考虑其他影响因素的情况下,企业发生的下列交易或事项中,期末会引起“递延所得税资产”增加的有( )。
  A.本期计提固定资产减值准备
  B.本期转回存货跌价准备
  C.本期发生净亏损,税法允许在未来5年内税前补亏
  D.实际发生产品售后保修费用,冲减已计提的预计负债
  E.根据预计的未来将发生的产品售后保修费用,确认预计负债
  『正确答案』ACE
  『答案解析』选项BD,属于可抵扣暂时性差异的转回,会减少递延所得税资产。
  【例题?单选题】日,A公司(为上市公司)与部分职工签订了正式的解除劳动关系协议。该协议签订后,A公司不能单方面解除。根据该协议,A公司于日起至日期间将向辞退的职工一次性支付补偿款5 000万元。假定税法规定,与该项辞退福利有关的补偿款于实际支付时可税前抵扣。正确的会计处理是( )。
  A.日应确认递延所得税资产l 250万元
  B.日不应确认递延所得税资产
  C.日应确认递延所得税资产l 250万元。
  D.日应确认递延所得税负债l 250万元
  『正确答案』A
  『答案解析』日,A公司应确认该辞退福利形成的预计负债以及相关的可抵扣暂时性差异产生的递延所得税资产,上市公司对外提供季报,所以应在6月末确认,而不能年末确认。6月末应确认递延所得税资产l 250(5 000×25%)万元。
  三、适用所得税税率变化对已确认递延所得税资产和递延所得税负债的影响
  因适用税收法规的变化,导致企业在某一会计期间适用的所得税税率发生变化的,企业应对已确认的递延所得税资产和递延所得税负债按照新的税率进行重新计量。
  除直接计入所有者权益的交易或事项产生的递延所得税资产和递延所得税负债,相关的调整金额应计入所有者权益以外,其他情况下因税率变化产生的递延所得税资产和递延所得税负债的调整金额应确认为变化当期的所得税费用(或收益)。
  递延所得税资产和递延所得税负债的确认和计量如下图所示:
  &&&责编:liujianting上一篇:下一篇:相关推荐?????热点推荐&123学员登录用户名:密 码:报考指南编辑推荐????????考试用书 模拟试题历年真题在线模考????????论坛热帖12345678所得税会计中确认递延所得税资产或递延所得税负债的意义是什么?-石投金融
下载客户端
三步轻松贷款,贷款利率低
所得税会计中确认递延所得税资产或递延所得税负债的意义是什么?
匿名用户 |
浏览次数:362
常见类似问题
回答共有7条
看了几个高票的答案,回答的很专业,但是,大部分人纷纷表示看不懂...... 不要紧,按照惯例,我来用尽可能简单的叙述把这个事情说清楚。(说明,我在下面解释的时候所y用的定义与概念是为了理解方便而抽象而简化过的,不同于税务实务操作) ================… 显示全部 看了几个高票的答案,回答的很专业,但是,大部分人纷纷表示看不懂...... 不要紧,按照惯例,我来用尽可能简单的叙述把这个事情说清楚。(说明,我在下面解释的时候所y用的定义与概念是为了理解方便而抽象而简化过的,不同于税务实务操作) ============================================ 第一步,你做帐按照会计准则,交税按照税法,但是,税法和会计准则不一样。 为啥不一样?——因为两者的目的不同:会计准则的功能是记录,是为企业投资人和债权人等报表使用者来服务的;而税法,是为国家收钱的; 总体来说,现在的趋势是,现在会计准则给企业的自由度越来越大,但是税法改革的步伐相对谨慎很多,对企业的要求也更呆板和机械化,所以两者的差异越来越多。 第二步。假设,你按照会计准则计算出来的所得税和应交税金是一致的, 那么你需要做一笔分录 借:所得税(根据会计准则应当揭示的所得税) 贷:应交税金(税务局确认要收的钱) 如果按照会计准则和税法所计算出来的所得税不一样,这两者的差异就会造成递延税项。 - 如果你按照税法交的税高于你按会计准则所要交的税,那很自然,要增加应交税金喽。OK, 会计分录的一个脚能确定了“贷:应交税金“,那借方呢:就是我们说的递延所得税-资产喽。 借:递延所得税 资产 贷:应交税金 所以,递延所得税 -资产 其实就是当期根据税法比会计多交的税。 同理可得,递延所得税 - 负债其实就是当期根据税法比会计少交的税。 借:应交税金(税务局要你交的税少) 贷:递延所得税 负债 第三步,为什么现在税法比会计要求多交税会形成递延所得税 资产?少交就是负债?嗯,这个问题看起来有点无厘头,其实是一个好问题。 为了把问题说清楚,我们在做一个假设:就是我们上述的差异都是由”时间性差异“(time difference, 或者称之为暂时性差异)造成的。”时间性差异“的意思是就是会计和税法在一个足够长的期间里其实是一样的,但是到具体的这一期间内的某一年,税法和会计存在差异。 举个例子:比如说一个10w元的资产,会计上你的折旧是加速折旧按4年,每年按4w-3w-2w-1w金额完成折旧,而税法要求按直线法5年,每年只能折旧2w; 如果我都看把5年作为一个足够长的期间来看的话,那么这两个资产的折旧都是在5年内折了10w, 两者没有差别,而在五年内所交的所得税总数也是一样的。 现在你理解了上面所说的"时间性差异“,就会明白,既然是时间性差异,既然在这个足够长的期间内所缴税的总数是一样的,那么说明现在的多交意味着将来的少交了喽..... 咦?慢一点?现在多花钱将来少花钱好像符合资产的特征啊?比如说你的待摊费用不也是现在多交了以后不用交(少交)了吗?如果你能把“少花钱”理解为“受益”其实是一回事的话,那么固定资产不也是现在多花钱(一次性购买)而将来可以带来收益吗? 让我们看看资产的定义:资产是指企业过去的交易或者事项形成的,由企业拥有或者控制的,预期会给企业带来经济利益的资源。 所以,说了这么半天,你应该能理解为什么现在税法比会计要求多交税会形成递延所得税资产了吧? ============================================、 补充,如何理解借-贷的意义?请参见本人的另一个回答 为什么损益类账户是贷记表示增加? - Zhang Kevin 的回答
Zhang Kevin
回答于日 00:00
简单来说,就是调整税法和会计制度规定的差异。多交的税作为递延所得税资产在以后摊销,少交的税作为递延所得税负债以后补交。 显示全部 简单来说,就是调整税法和会计制度规定的差异。多交的税作为递延所得税资产在以后摊销,少交的税作为递延所得税负债以后补交。
回答于日 00:00
“递延所得税资产”和“递延所得税负债”是两个会计科目,分别放在资产列和负债列。但是他们跟传统的资产和负债有一定区别,只是他们所核算的内容跟“资产”、“负债”有一定的相似性,所以就有了这两个会计科目,用来核算一些特殊的经济业务,这两个科目本… 显示全部 “递延所得税资产”和“递延所得税负债”是两个会计科目,分别放在资产列和负债列。但是他们跟传统的资产和负债有一定区别,只是他们所核算的内容跟“资产”、“负债”有一定的相似性,所以就有了这两个会计科目,用来核算一些特殊的经济业务,这两个科目本身没什么含义,就是人为设置的,取了个名字,方便划分业务类别。 1、“递延所得税资产”核算的内容 举个例子。比如公司收入1000万,成本800万,计提坏账损失100万,那么利润总额就是=100,计算出来的“所得税费用”(在损益表中)=100X25%=25万。这是会计核算的税费。 按照税法规定,计提的坏账准备在实际发生的时候可以税前列支,否则只是计提不能税前列支。因此报税的时候,算出来的利润=,“应交税费-应交所得税”=200X25%=50万。这是税法计算的所得税额。 由此看到,这两个数字是有差异的,差了25万,这个25万是计提坏账造成的,是税法和会计准则不一致的地方。税法是法律,你必须要交50万,会计上算出来的不是只有25万吗,现在就要再多交25万,多交的25万我要向股东合理解释啊,为什么多交这25万?多交25万未来对我们公司有什么影响?总不能平白无故就算了吧。 分析一下,税法规定的坏账损失不是说一直不让我抵扣,而是要等到实际发生的时候才能抵扣,因此如果未来我发生了25万的坏账损失,税务局说现在可以用你那多交的25万抵扣税费了,那我今年就可以少交25万税费了。多交的25万就体现在未来有一天可以抵扣税费。如果根本就没发生坏账,那说明税务局是英明的,知道你多提坏账是为了逃税,所以这多交的25万就是你应当交的税,没有冤枉你,也不还给你了,不让你未来抵扣了。 所以这多交的25万有点特殊,有点类似资产的性质,毕竟未来或许能够抵扣税金,所以人为设置了一个科目叫“递延所得税资产”。如果未来没有发生坏账,就冲减这个科目吧。 2、“递延所得税负债”核算的内容 举个例子。比如公司收入1000万,成本800万,计提折旧费用50万,那么计算出来的利润总额==150万,“所得税费用”=150X25%=37.5。这个是会计上的计算处理。 在税法上,如果税法规定,今年公司要计提的折旧是100万,那么计算出来的应纳税所得额==100万,“应交税费-应交所得税”=100X25%=25万。 看到了,这两个数字有差异,差了12.5万。就是说,今年税务局只收25万的税,可是我会计上算出来的是37.5万啊。此时税务局说这12.5万我们不是不要了,我们今年不要,明年你们再交。看到了吗,虽然这12.5万还在我们账上,但是已经不属于我们的了,迟早要交给税务局的。很像负债对不对?因此人为设置了“递延所得税负债”这个科目来记录这个事情,这样股东一看这个科目就明白是怎么回事。 应该比较清楚了吧。
Captain Jack
回答于日 00:00
下午看了会。。递延所得税资产和负债的意义在于使企业的资产负债表更加真实的反映财务状况,计量和列示暂时性差异。当我们在计算应纳所得税,以减值准备为例,它会使你的会计利润降低,但是税法以考察的是现金流,不承认减值准备,它会让你多交这份减值准备… 显示全部 下午看了会。。递延所得税资产和负债的意义在于使企业的资产负债表更加真实的反映财务状况,计量和列示暂时性差异。当我们在计算应纳所得税,以减值准备为例,它会使你的会计利润降低,但是税法以考察的是现金流,不承认减值准备,它会让你多交这份减值准备的税,然后说以后年度我给你抵免。企业为了计量这份暂时性差异,同时为了使企业多流出的费用得到配比,计入递延所得税资产。以上内容,个人理解,如有误差,欢迎指正,不甚感激!
回答于日 00:00
看了几个高票的答案,回答的很专业,但是,大部分人纷纷表示看不懂...... 不要紧,按照惯例,我来用尽可能简单的叙述把这个事情说清楚。(说明,我在下面解释的时候所y用的定义与概念是为了理解方便而抽象而简化过的,不同于税务实务操作) ================… 显示全部 看了几个高票的答案,回答的很专业,但是,大部分人纷纷表示看不懂......不要紧,按照惯例,我来用尽可能简单的叙述把这个事情说清楚。(说明,我在下面解释的时候所y用的定义与概念是为了理解方便而抽象而简化过的,不同于税务实务操作)============================================第一步,你做帐按照会计准则,交税按照税法,但是,税法和会计准则不一样。为啥不一样?——因为两者的目的不同:会计准则的功能是记录,是为企业投资人和债权人等报表使用者来服务的;而税法,是为国家收钱的;总体来说,现在的趋势是,现在会计准则给企业的自由度越来越大,但是税法改革的步伐相对谨慎很多,对企业的要求也更呆板和机械化,所以两者的差异越来越多。第二步。假设,你按照会计准则计算出来的所得税和应交税金是一致的,那么你需要做一笔分录借:所得税(根据会计准则应当揭示的所得税)贷:应交税金(税务局确认要收的钱)如果按照会计准则和税法所计算出来的所得税不一样,这两者的差异就会造成递延税项。- 如果你按照税法交的税高于你按会计准则所要交的税,那很自然,要增加应交税金喽。OK, 会计分录的一个脚能确定了“贷:应交税金“,那借方呢:就是我们说的递延所得税-资产喽。借:递延所得税 资产贷:应交税金所以,递延所得税 -资产 其实就是当期根据税法比会计多交的税。同理可得,递延所得税 - 负债其实就是当期根据税法比会计少交的税。借:应交税金(税务局要你交的税少)贷:递延所得税 负债第三步,为什么现在税法比会计要求多交税会形成递延所得税 资产?少交就是负债?嗯,这个问题看起来有点无厘头,其实是一个好问题。为了把问题说清楚,我们在做一个假设:就是我们上述的差异都是由”时间性差异“(time difference, 或者称之为暂时性差异)造成的。”时间性差异“的意思是就是会计和税法在一个足够长的期间里其实是一样的,但是到具体的这一期间内的某一年,税法和会计存在差异。举个例子:比如说一个10w元的资产,会计上你的折旧是加速折旧按4年,每年按4w-3w-2w-1w金额完成折旧,而税法要求按直线法5年,每年只能折旧2w; 如果我都看把5年作为一个足够长的期间来看的话,那么这两个资产的折旧都是在5年内折了10w, 两者没有差别,而在五年内所交的所得税总数也是一样的。现在你理解了上面所说的"时间性差异“,就会明白,既然是时间性差异,既然在这个足够长的期间内所缴税的总数是一样的,那么说明现在的多交意味着将来的少交了喽..... 咦?慢一点?现在多花钱将来少花钱好像符合资产的特征啊?比如说你的待摊费用不也是现在多交了以后不用交(少交)了吗?如果你能把“少花钱”理解为“受益”其实是一回事的话,那么固定资产不也是现在多花钱(一次性购买)而将来可以带来收益吗?让我们看看资产的定义:资产是指企业过去的交易或者事项形成的,由企业拥有或者控制的,预期会给企业带来经济利益的资源。所以,说了这么半天,你应该能理解为什么现在税法比会计要求多交税会形成递延所得税资产了吧?============================================、补充,如何理解借-贷的意义?请参见本人的另一个回答为什么损益类账户是贷记表示增加? - Zhang Kevin 的回答-------------------------------------------- 请关注我的原创微信公众号「WhyPlusCMA 」,用「为什么」多一点认识这个世界。
Zhang Kevin
回答于日 00:00
我讲的比较简单,细一点,不讲太多理论。 所得税,是对企业所得额为征税对象,确立的税种。引入一个公式: 所得税=应纳税所得额*税率 从企业看是一种企业纳税行为,从国家看是一个国家征税行为,这个都懂。 如果会计和税务局对“企业应纳税所得额”的认定是… 显示全部 我讲的比较简单,细一点,不讲太多理论。所得税,是对企业所得额为征税对象,确立的税种。引入一个公式:所得税=应纳税所得额*税率从企业看是一种企业纳税行为,从国家看是一个国家征税行为,这个都懂。如果会计和税务局对“企业应纳税所得额”的认定是一致的,那么按照现代会计的任务,用复式记账的“借贷记账法”去记录企业行为(本文假设你知道复式记账法,如果不知道后面就不要看了)。就会有科目去记录这个税额,在这里我创造一个科目叫“企业所得税”,不规定他到底是什么科目,反正企业有了利润,就做下面的分录:1、预提所得所:借:本年利润贷:企业所得税2、交税:借:企业所得税贷:银行存款注意我这里假设会计和税务局对“企业应纳税所得额”认定是一致的,那么一切完美,就是利润里拿了一笔钱去交了税,皆大欢喜。那么就不会有这个提问。现实情况是,企业和税务局,对“应纳税所得额”的看法是截然不同的,而且越来越不同。会计的“应纳税所得额”叫做”本年利润“,税务局沿用所得税法的叫法,叫做“应纳税所得额”。为什么对应纳税所得额的看法不同了呢?在这里为了方便理解我们再引入一个公式:本年利润=收入-成本+利得-损失这里的本年利润是企业按照会计准则要求对企业收入、成本、利得、损失的确认,而对收入、成本、利得、损失的确认方法,是来源于会计的两个最重要的概念,权责发生制和会计信息的质量要求,这两个概念会直接影响准则细则对确认各种企业行为(收入、成本、 利得、损失)时的判断标准,加入了大量的主观描述词语,比如有可能,很可能,加入了谨慎、实质重于形式、重要性,加入了大量的估计和假设,比如折旧、摊销、或许有或许没有的或有事项、公允概念,商誉等等等。而税务局的认为是,要把所有的以上主观判断影响的“所得”都要分清楚。1、哪些是对的,应该算所得。分成:1.1哪些是对的,企业应该算所得而没算。——永久性差异(国债利息,研发支出加计扣除等)1.2哪些是对的,但是应该晚点。——暂时性差异(折旧、摊销方法的差异等)1.3哪些是对的,但是应该早点。——暂时性差异(折旧、摊销方法的差异等)2、哪些是错的,不应该算所得——永久性差异(罚款支出等)还有一种是模棱两可的,比如预计负债等,税务局不认,但是这个对还是错,他们说了,没发生,不知道,发生了再说。那么怎么分呢?(这里就是暂时性的差异和永久性差异的理解了)到这里,理解了会计的应纳税所得额和税务的应纳税所得额的不同,所以会计给会计的应纳税所得额叫做“利润总额”,税务局还叫“应纳税所得额”。其实的区别就是“应”这个字,也就是“应该”,should be。但是我们知道,税务局不可能耗时耗力给企业从头到尾去按照税务对收入、成本、利得、损失的认定方法一笔一笔做一年的分录,再去算一个对的应纳税所得额,所以税务局就以会计报表的“本年利润(利润总额)”这个数,加加减减的倒算“应纳税所得额”。在这个阶段,用到的就是暂时性差异和永久性差异的方法。先算一个税务局认可的应纳税所得额。先把肯定对的,确认好。这里就解决了刚刚怎么分的1.1和2回到前面,我对“所得税”假设了一个会计科目”企业所得税“科目,但是由两个所得算出来的税连起点都是不一样的,所以一个科目就行不通了,这里就有了“所得税费用”和“应纳税费-所得税”两个科目。“应纳税费-所得税”表示税务局计算的所得税。“所得税费用”表示会计计算的所得税。刚刚最开始的两个分录也变成了借:本年利润贷:所得税费用借:所得税费用贷:应纳税费-所得额借:应纳税费-所得额贷:银行存款注意看,通过一个科目的拆解,我们把基于“应纳税所得额”的矛盾(也就是本年利润的矛盾),转移到了所得税费用和应纳税费—所得税的矛盾。这个矛盾解决的是1.2和1.3。 1.2哪些是对的,但是应该晚点确认所得——暂时性差异——递延1.3哪些是对的,但是应该早点确认所得——暂时性差异——递延在此,暂时性差异又分成了,应纳税差异和可抵扣差异,对应着应纳税差异和可抵扣差异又引入了”递延所得税资产“和“递延所得税负债”科目,递延所得税资产科目是资产类科目,符合一切对资产的定义。递延所得税负债科目,符合一切对负债的定义。去填补所得税费用和应纳税费—所得税对于纳税时间早与晚的矛盾。中间的分录变成了借:所得税费用递延所得税资产贷:应纳税费-所得税 递延所得税负债然后根据业务的性质,再去判断影响收入、成本、利得、损失里的所有要素,是应纳税差异还是可抵扣差异,再去判断递延资产还是递延负债,对于递延所得税资产和递延所得税负债,其实去掉所得税三个字,只从资产和负债的本质上去理解的更好一点。资产、负债是基于未来是否能给企业带来资金的流入或流出,对应着“应纳税”和“可抵扣”。一切核算“时间”的工作都不会轻松,递延科目是在准则能提供保护的范围内,弥补会计和税务两者的差异。而一切的矛盾都来源于企业财务报告的使用者,如果单单是给税务局看的,我相信准则就变成了另一番模样。另,财务和会计最有意思的事情就是所有的问题,找来找去,都回归到了一切会计教材的第一节“总论”,财务报告的目标、会计信息质量要求、会计要素及其确认与计量原则。
回答于日 00:00
这个问题应该不是在问递延所得税的会计处理是怎样的。 我想,题主的疑问应该是递延所得税资产和递延所得税负债等相关科目为什么会存在?直接把上交给税务局的企业所得税确认为所得税费用就好了呀,为何还要搞出如此复杂的递延所得税处理呢?下面我会用最直… 显示全部 这个问题应该不是在问递延所得税的会计处理是怎样的。我想,题主的疑问应该是递延所得税资产和递延所得税负债等相关科目为什么会存在?直接把上交给税务局的企业所得税确认为所得税费用就好了呀,为何还要搞出如此复杂的递延所得税处理呢?下面我会用最直白的方式,来解释我对这个问题的理解。简单地说,递延所得税资产和负债,产生于税法和会计准则的差异。上交给税务局的企业所得税是根据税法规定计算出的所得税费用。而财务报表中的所得税费用,应该是根据会计准则计算出的所得税费用。递延所得税资产和负债,就是在调整差异的过程中,为了把报表弄平而造出来的科目。(额,这个解释可能太抽象,理解起来有困难。下面我会举一个简单的例子来说明问题)2011年12月,某酱油公司购入一台酿造酱油的设备,入账价值为2000元,从2012年1月开始计提折旧。假设税法规定该设备的最低折旧年限为2年,而该公司依据会计准则的规定而确定的该设备的折旧年限为1年。2012年度,该酱油公司的税前会计利润总额为0元(考虑了该设备的折旧之后),该公司适用的企业所得税税率为25%。该公司在纳税前的资产负债表如表1所示: 表 1 酱油公司日资产负债表(交税前)根据会计准则,该酱油公司在2012年度的所得税费用=0元根据税法规定,该酱油公司在2012年度可以税前扣除的折旧额=1000元 该酱油公司在2012年度的应纳税所得额=1000元 该酱油公司在2012年度应该向税务局缴纳的企业所得税=250元上交企业所得税使得该酱油公司的资产负债表发生了如下变化: 该酱油公司2012年度利润表中列示的所得税费用,应该是根据会计准则计算出的所得税费用(即0元),它的净利润为0元,因而转入所有者权益中的金额也为0元。(额,我真是太啰嗦了) 向税务局上交企业所得税,导致现金流出250元。所以,该酱油公司的资产负债表变成了这样: 表 2 酱油公司日资产负债表(交税后,不引入递延所得税资产)艾玛,资产负债表不平啊,肿么办?额,资产少了250,就造一个资产性质的科目吧,名字随便取。于是,准则制定者们头脑一热,想出了递延所得税资产这个名字。相关会计分录为,借:递延所得税资产 250, 贷:递延所得税费用 250。这样,资产负债表就平了。原理差不多就是这样,而 @Victorique的答案,详细解释了确认递延所得税资产和负债会计处理,我就不再重复了。总而言之,递延所得税资产和负债,根本就不是资产和负债,只是为了保持报表的平衡而被造出来的科目。个人认为,其实直接把上交给税务局的企业所得税确认为所得税费用,这种处理方法从道理上也是讲得通的,而且还很简单。至于为什么会计准则的制定者们非要把会计处理搞得如此复杂,这背后到底有何居心,各位就自行脑补吧。
回答于日 00:00
对以上回答还不满意?您可以想我们的的专家咨询您的问题
*此回答内容仅代表网友个人观点供用户参考及研究用途,不构成任何投资理财建议
贷款相关计算器
大家都在问
热门银行贷款利率?}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递延所得税负债的定义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