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讯是新闻通讯的延伸和发展,不能称为( )

新闻:通讯、消息和评论;第一部分通讯;一、通讯的含义;通讯是综合运用多种表达方式,详细深入而又生动形象;1848年,马克思主编《新莱茵报》,恩格斯为该报;在中国,辛亥革命时期,上海的《申报》《时报》为了;通讯是一种在题材范畴方面不断发展的的新闻体裁.从;二、通讯的特点;通讯是仅次于消息的一种新闻报道体裁,它的特点也主;(一)内容上,消息简略单纯,通讯详细丰富
新闻:通讯、消息和评论
第一部分 通讯
一、通讯的含义
通讯是综合运用多种表达方式,详细深入而又生动形象地报道新近发生的事实的一种新闻体裁。
据考证,&通讯&一词是由&通信&演变过来的.最早的新闻,传递手段主要靠电报和信函两种方式.用电报传递的稿件叫&电讯&,由于电报费十分昂贵,一般都写得极其简略,就是我们现在所说的消息.而采用信函的方式传递的稿件,就写得比较详尽了,里面有较多的议论和描写,比电讯要充实,生动得多,被叫做&通信&.随着新闻事业和电讯业的发展,本来运用信函传递的稿件,也改用电报传递了,于是人们又把&通信&改称&通讯&.这就是&通讯&名称的由来。
1848年,马克思主编《新莱茵报》,恩格斯为该报撰写的《6月23日事件的详情》《六月革命》《从巴黎到伯尔尼》等著名通讯.这些可以算是世界上最早的通讯名作。
在中国,辛亥革命时期,上海的《申报》《时报》为了从北京获得新闻,聘请身居北京的名记者黄远生为特约撰稿人,《申报》还专门开辟了《北京通讯》专栏,刊登黄远生从北京发来的稿件,受到读者的欢迎.这可以算是中国最早的通讯作品。
通讯是一种在题材范畴方面不断发展的的新闻体裁.从延安时期侧重党的重大的新闻,注重其社会效应和积极作用,拓展到记人,述事,写地方风貌以及褒扬兼顾。
二、通讯的特点
通讯是仅次于消息的一种新闻报道体裁,它的特点也主要表现在与消息的区别上。
(一)内容上,消息简略单纯,通讯详细丰富
从内容方面看,的.而通讯报道可以是一人一事,也可以涉及众多的人物和事件。同时,通讯十分重视细节的刻画,在一篇通讯中往往有大量的细节。
例如,日《大河报》在第一版刊登消息《俯下身做农民的牛站起来当农民的伞中共河南省委授予郝桃枝&勤政廉政的好干部&荣誉称号》,关于郝桃枝事迹的表述只有这样一段:
今年47岁的郝桃枝现任扶沟县崔桥镇党委书记。1987年由县直到乡镇工作,13年来,特别是任崔桥镇党政主要领导以来,她牢记党的宗旨,扎根基层,心系群众,以自己的模范行动带领全镇干部群众艰苦创业,脱贫致富,被农民群众誉为&贴心书记&。
而在当日报纸的第5版,还发表有一篇通讯《桃花一枝送春风――记农民的&贴心书记&郝桃枝》,其中关于郝桃枝的事迹计有引水治旱,修路通车,关心贫户,抗洪抢险,清正廉洁等多个材料,具体地展示了郝桃枝的模范形象。
(二)形式上,消息程式性强,通讯创造性强
从结构组成。
标题,导语又都有一些常用的模式.消息的写作,在很大程度上是按着固定的模式进行操作,创造性只体现在一些局部性的地方.而通讯则不然,它的写作跟一般的记叙文相似,没有固定格式,每一篇都有自己独特的结构形式。
另外,消息的表达方式和语言也都有一定的程式性。在表达方面,消息主要用叙述,别的表达方式用得很少。在语言上,消息运用词语的直接含义,显得简洁朴素,循规蹈矩。而通讯表达方式丰富多样,语言常有新颖独特的创造性运用,显得溢光流彩摇曳多姿。这在关于孔繁森事迹报道的消息和通讯的比较中能够明显见出。
(三)在写作技巧上,消息手法简单,通讯手法多样。
这里所说的写作技巧,含义较广,包括虚实相衬,对比烘托,铺垫弄引,设置悬念,欲擒故纵,欲露先藏,欲扬先抑,曲径通幽,断续反跌等多种表现手 法,也包括比喻,对偶,排比,夸张,比拟,起兴,象征等多种修辞手法.这些手法,消息也是要运用的.但是,由于消息简洁朴实的文体本性所限制,消息对这些手法是在合适的地方偶尔一用.通讯则不然,为了能够加强作品的感染力和生动性,它常常综合使用以上多种写作技巧.例如通讯《领导干部的楷模――孔繁森》一文中有这样的片断:
……孔繁森离开拉萨两天后,进入阿里地区措勤县境.藏北大草原那雄浑,壮美的景色展现在他的面前.远方,绵延起伏的雪山在蓝天的映衬下格外壮丽, 广袤无垠的草原一直伸展到遥远的天际.近旁,一座座用石头垒成的玛尼堆披挂着祈祷吉祥的五彩经幡,一堆堆高寒地带特有的红柳丛在阳光下像火一样耀眼.天 空,时而白云朵朵,时而乌云密布;原野,时而大雪纷飞,时而风沙弥漫……
这段文字中有虚实,有对比,有比喻,有对偶,有夸张……作者就是运用这些手法,使新闻也具有了艺术的品性.
(四)风格上,消息朴实无华,通讯富有文采
手法的不同自然会造成风格的不同.消息一般没有文学性,朴素实用.通讯则有较强的文学性,生动活泼而富于文采.在一期报纸上,只有消息的凝重则不够活泼多样,只有通讯的文采则不够朴素踏实.这两种不同的风格是各有所长的,二者之间的相互映衬和相互补充,使新闻媒体的面貌臻于完美.
(五)时效上,通讯不如消息更迅速及时
虽然有消息,通讯同时发表的情况,但一般来说,通讯的时效性是赶不上消息的.这倒不是说通讯就不追求时效,通讯的写作和发表也是讲究越快越好.可 是事实上它不可能像消息那样快.其中的道理很简单:消息内容简略,篇幅短小,采访快,写稿也快.通讯有大量的细节,篇幅一般比消息长,采访快不起来,写稿 时间自然也比消息长一些.
三.通讯的作用
(一)为读者提供更多的新闻细节
按说,有了消息,新闻受众就可以即使不出门,也全知天下事了.消息把国内国外,各行各业的有价值的新闻都作了报道,保证了新闻的全面性.可是,读者不会因此而满足,对于他们特别关心或感兴趣的新闻,他们总是想知道得更详细一些.
举例说,中国女排首次夺得世界冠军之后,中国出现了&女排热&,女排的国际比赛成了人们关注的焦点.如果报道一场女排的重要国际比赛,只用消息的 形式,说什么时间在什么地方,中国女排战胜了××国家女排,比分是多少,这对于一篇消息而言大概是只能如此了.可是有些读者关心的东西却没有报道出来:双 方派出了什么样的主力阵容 比赛过程是一边倒还是有起伏波澜 教练在关键的时候采取了哪些措施 ××球星的表现如何 比赛中有哪些扣人心弦的场面发生 观众有哪些反映 等等.对这些方面,消息即使有所涉及也多是语焉不详的.为此,当时我国各个媒体在报道关键性比赛的时候,在刊发消息的同时还有刊发相应的通讯的,以满足读 者了解详情的要求.
(二)使新闻具有感染心灵的艺术品格
新闻固然主要靠新闻事实本身的魅力征服读者,作者采取的形式是第二位的.但是我们不能忽视形式的重要作用,有的时候,形式甚至就是内容.一个新闻事实,采用消息的形式给读者这样一种印象,采用通讯的形式就可能给读者那样一种印象了.
通讯和消息的本质区别在于消息是概括的实用性的反映,而通讯是详细的在实用的基础上还有些审美化的反映.通讯是有文学性的,文学性一方面表现在形 象性上,一方面表现在情感性上.有了一定的文学性,形象感强了,感染力强了,阅读的效果就大不一样.虽然就这两种文体而言无所谓孰优孰劣――它们都有着各 自的长处,适应着不同的需要.但是,就某些题材而言,具有艺术品格的通讯要比消息更感人.例如,穆青等人的著名人物通讯《为了周总理的嘱托》,所报道的吴 吉昌的事迹如果用消息的形式加以报道,肯定没有这篇通讯的魅力大。
(三)在消息不能有所作为的地方发挥作用
有一些有价值的新闻题材,不适合写成消息.因为消息是以新闻事件为基本内容的,而有些新闻是非事件性新闻。
例如,一个平平常常的劳动者,在平平常常的一天之中度过,这其中有没有新闻呢 按过去的眼光来看,没有新闻,可是在现代记者的眼中,它很可能是有价值的新闻.中央电视台&东方时空&栏目中的&生活空间&,讲述老百姓自己的故事,受到 观众的一致好评.那些出现在其中的普通百姓的普通生活,如果用消息的形式去报道,很可能无话可说――除了琐琐碎碎的细节之外,并没有什么能够惊动世人的& 新闻事件&.可是用通讯的形式写出来,就可以是十分动人的.有一些当代的记者,把眼光盯向普通人的生活,有的还整天整天地跟随卖豆腐的小贩,擦皮鞋的小姑 娘,公共汽车的售票员,传呼台的传呼小姐等,跟他们一起劳动一起生活,感受他们的生活艰辛和喜怒哀乐,然后写成通讯发表.这样的新闻有时更为感人。
四、通讯的结构
(一)通讯结构的原则:
1.结构要服从主题的需要
刘勰说的&驱万途于一归,贞百虑于一致&,其&一归&,&一致&之处,就是文章的主题所在.人们爱用人体来比喻文章的各个要素:主题是灵魂,材料 是血肉,结构是骨骼,语言是细胞.在这些要素中,灵魂无疑是最重要的.没有灵魂的人是行尸走肉,血肉,骨骼的存在就毫无意义.结构就是在主题的统帅之下. 其实,结构换个说法就是主题的展示的步骤与形态.
2.首尾圆合,文情畅达
所谓首尾圆合,文情畅达,是说文章首尾要呼应,中间的主体部分不得无故残缺,线索脉络的设置精当,主次详略的搭配完美,文气畅通,浑然一体.
3.新颖活泼,不拘一格
通讯的结构要巧妙,要新鲜,要波澜起伏,引人入胜.
(二)通讯结构的常见形态
1、纵式结构
凡全篇的层次与层次之间呈现纵深发展态势的,都是纵式结构.具体来说,又有两种基本形态。
(1)时序性结构
这种结构形态可以被简称为时间结构。其基本特点就是以时间为脉络,沿着时间的长链,把事件的发生发展区分为若干个不同的步骤,每个步骤形成一个大的层次,几个层次构成全篇.
1996年,我国的几大媒体同时推出了服务业的模范人物李素丽和徐虎的先进事迹。其中《工人日报》记者郭萍,吴晓向采写的通讯《北京有个李素丽 ――21路公共汽车1333号车跟车记》获得了第七届中国新闻奖,这篇通讯就采用了以时间为脉络的纵式结构,这从它的副标题中就可以看出来.这篇通讯共有 4800字,共分为17个层次.我们大致看一下各层的内容:
1 雨点如断线的珠子砸在雨伞上,她的脸上,胳膊上都溅上了雨水.她招呼乘客们上车.
……她就是李素丽.中等身材,30多岁.海蓝色的套装整洁可体,淡妆轻抹的脸上,闪动着一双笑眼.
2 汽车启动了.李素丽折起雨伞,擦去脸上的雨水,理理自己的头发.随即,车厢里响起了甜润的声音:……
一位乘客动情地说:&售票员给上车的人打伞,不多见了.&……
3 车厢外,雨还在下.车厢里,显得十分拥挤.
李素丽:&乘客同志们,下面,请您准备好零钱,我将到您的身边售票……&
4 三里河站.
……李素丽走下车搀扶老人上车.
5 车厢里挤满了人.
……她挤到两位年轻人面前,细语轻声地说:&请给老人让个座好吗 &
年轻人应声站起.两个老人也坐下了.
李素丽露出欣慰的笑容.
6 ……&我闹牙呢,专门来坐她的车.&女士指指自己的右腮,同时又向李素丽亲昵地瞥了一眼.
&坐她的车还能治牙痛 &我们颇为不解.
&可不.……听她说话,看她做事,心里特快活,一舒畅,就把痛给忘了.……&
7 ……李素丽扶着那位中年妇女来到空位前,让她坐下.
原来,这是一个残废人……
说到残废人,记者当晚采访了李素丽另一个故事.
8 ……我觉得她是我的亲姐姐,是她鼓起了我生活下去的勇气……
9 一位戴墨镜的乘客摸着朝售票台走去.
她从挎包里掏出一个纸包,放在售票台上.
&同志,你……&李素丽莫明其妙.
&姑娘,我就爱听你话.这几天,我觉得你的嗓音有点哑,这点胖大海是我专门给你买的,泡着喝罢.&
……原来她是盲人.
10 车厢里.
一位中年妇女走到李素丽身边:&姑娘,你太累了.我看你的脸色不太好.&……&这是新鲜荔枝,听说吃了补身子.&
……李素丽被逼无奈,吃了一颗.
大嫂爽朗地笑了,笑得那么开心.
11 ……&乘客同志们,你们看这个售票员的服务多好,咱们为她鼓鼓掌吧!&
话音刚落,车厢里掌声一片.
李素丽哭了.
司机也哭了.
12 ……小伙子不好意思了,掏出一块五毛钱递给李素丽.李素丽脸上仍带着微笑:&下车买票就不是五毛钱了,按规定要加倍的.&
小伙子又递给李素丽一块五毛钱.同时还留给她一句话:&冲你,以后这样的事不会发生了.&
13 ……没等李素丽把话说完,小伙子冷冷地瞪了她一眼,示威似的又在洁净的地板上吐了一口痰.……李素丽心里咯噔一下子,有股怒火直冲脑门,满脸憋得 通红,她理了理头发,微笑又出现在她的脸上,她转身回到售票台,从自己的挎包里取出一团卫生纸,走到小伙子跟前,俯下身子,默默地擦去地板上的两块痰 迹.……谴责的眼光一起射向小伙子.
小伙子低下了&高贵&的头,再也没有抬起来.到站下车了,小伙子拿着月票特意走近售票台,低声对李素丽说:&大姐,对不起.&
14 ……意见本上有这样一段文字:&从此窗口体现了北京人民的文明礼貌,希望其它车也能如此.&……
15 ……最后下车的是位精神矍铄的老人.他走到李素丽跟前,激动地位住李素丽的手:&听说过你的名字,我是特意来看看的,不虚此行啊,不虚此行.&……
16 西客站.21路车队队部.
车队党支部书记梁良热情地接待了记者.他抱来一摞意见本,还有许多表扬信:&李素丽是年初从60路调到我们车队的,8个月里我们共收到了277封表扬意见和表扬信.&……
17 下午4时许,空车驶离西客站.
李素丽下班了。
太阳西斜,她骑上自行车,踏上了回家的路.
笔直的大路向远处延伸,沿着这条路,她消失在人群中……
――日《工人日报》
从首趟车发车开始写起,写到下班为止,其中发生的事情,按时间顺序一一排列出来.这是完全按时间顺序安排的纵式结构。
(2)&递进式&结构
特点是从浅层到深层,从现象到本质,或从感性到理性,层次与层次之间,呈现逐层深入的态势。
例如:日《大河报》刊登了一篇通讯,标题是《碑上,刻着百名学子的姓名》,全文分为四大层次:
第一个层次的小标题是:&村中央,有一块奇特的碑.&说在南阳市宛城区瓦店镇焦营村,有一块一人高的石碑,上面刻着自1977年恢复高考以来本村考上大中专院校的106人的名单.
第二个层次的小标题是:&一家几个大学生不是稀罕事.&说的是该村一家有两个以上大学生的至少有8家.
第三个层次的小标题是:&树高千丈忘不了根.&说的是该村的大学毕业生为本村的各项事业的发展献计献策.
第四个层次的小标题是:&对教育,村领导班子认识与众不同.&揭示的是村领导班子重视教育,高瞻远瞩的思想境界.
从以上所列可见出,这篇通讯的层次与层次之间是逐层深入的关系,最终到达全篇思想的落脚点.也有人把这种结构形象地称为&层层剥笋&。
2、横式结构
层次与层次之呈现相互并列关系的,就叫横式结构.它又可分为若干类型。
(1)空间并列式
三亿文库包含各类专业文献、高等教育、生活休闲娱乐、专业论文、外语学习资料、应用写作文书、文学作品欣赏、新闻:通讯、消息和评论78等内容。 
 狭义的新闻就是指消息,它是新闻体裁的重要形 式,是报纸和广播电视新闻的主角,其它新闻报道如通讯、广播 稿、新闻评论等是它的发展和补充。学会消息写作便意识着...  2、新闻报道以叙述为主,新闻评论以议论为主。 、新闻报道以叙述为主,新闻评论以议论为主。 新闻报道的体裁主要有消息、通讯,通常采用记叙的方式来讲清事实“五...  ④表达手法不同,消息多用叙述和描写,而通讯还可以抒情和议论,文学色彩比 较浓 厚。 通讯是新闻体裁的一种,以叙述,描写和评论等多种方法,对事情, 人物等进行...  暂无评价|0人阅读|0次下载|举报文档 消息与通讯的区别_广告/传媒_人文社科_专业资料。消息和通讯都属于新闻体裁,都具有新闻性,强调所报道的人物和事件,要具有新闻...  新闻:通讯、消息和评论新闻:通讯、消息和评论隐藏&& 落飞文花园 新闻:通讯、消息和评论 第一部分 通讯一、通讯的含义 通讯是综合运用多种表达方式,详细深入而又生...  暂无评价|0人阅读|0次下载|举报文档 通讯与消息有何异同_文学_高等教育_教育专区。通讯与消息有何异同? 小结:相同点:两者都是新闻体裁,都有真实性和时效性要求...  消息,也 叫新闻。新闻这一概念有狭义和广义之分。狭义的单指消息;广义的指消息、 通讯、报告文学、特写、评论等。消息是用概括的叙述方式,比较简明扼要的 文字,...  暂无评价|0人阅读|0次下载|举报文档新闻消息和通讯写作技巧讲座_销售/营销_经管营销_专业资料。新闻消息和通讯写作技巧讲座 各位同仁大家下午好今天我很荣幸坐在这里...  暂无评价|0人阅读|0次下载|举报文档 新闻写法――消息和通讯的写作_广告/传媒_人文社科_专业资料。写作新闻写法――消息写作各位同仁,大家下午好!今天我很荣幸坐在...新闻写作的核心概念
新闻写作的核心概念
篇一:新闻写作复习题目 一、填空题: 1、狭义的新闻指(消息)。 2、广义的新闻包括(消息、通讯、述评及其所属品种)。 3、没有(事实)就没有新闻。 4、(真实)是新闻的生命。 5、新闻写作的原则是(用事实说话)。 6、新闻的快速应以(新闻的新鲜和真实的事实)为前提。 7、“新闻是新近发生的事实的报道”这个实义的作者是(陆定一)。 8、新闻六要素是(何时、何地、何人、何事、何因、何果)。 9、新闻背景从内容分为(人物、历史、地理、事件背景)。 10、背景材料可用于(新闻的导语、正文、结尾)三个不同部分。 11 、新闻的主题应从(新闻事实挖掘)中来。 12、提炼新闻主题应注意两点:一是(一条新闻一个主题);二是(新闻主题一定要从新闻事实中挖掘、提炼出来)。13、选择最佳角度是表现(新闻主题)的好办法。 14、几家新闻单位同时报道同一新闻应注意(错开角度)。 15、新闻语言的特点是(具体形象、准确鲜明、简练生动、通俗易懂)。 16、新闻和消息的结构一般由(导语、正文、结尾和标题)组成。 17、金字塔结构的特点是(将事实的结果、最重要的材料安排到最后一段)。 18、倒金字塔结构的开头部分称(导语)。 19、新闻导语的“导”字有 (开始、启发、引导)三个涵义。 20、新闻正文是(导语之后的展开部分),对新闻事实作充分的具体的报道和说明。 21、简明新闻是新闻报道中(最简练、最短小)的一种新闻体裁。 22、消息一般分为(简明新闻、动态新闻、综合新闻、述评新闻)。 23、综合新闻有两种,一是(横断面综合报道) ,二是(纵深度的综合报道)。 24、通讯《中国的西北角》的作者是(范长江)。25、通讯《谁是最可爱的人》的作者是(魏巍)。 26、通讯《西行漫记》的作者是(埃德加?斯诺特)。 27、综合新闻的特点是(既有全面情况概括),(又有典型事例)的说明。 28、通讯与消息的共同点是(现实性和时效性)。 29、通讯与文学作品最根本的区别是(反映的真实性不同)。 30、一般通讯和特写都应讲究(时效性、真实性),写作上可采用多种表达形式。 31、通讯的主题是作者在通讯中要表达的(中心思想)。 32、通讯主题的提练要求做到(正确)、(鲜明)、(集中)、(深刻 )。 33、通讯主题要求深刻,是指(挖掘出事实的意义)。 34、通讯写作要求运用感人的抒情、深刻的议论、选用典型的情节,以及描绘生动的形象来体现(主题)。 35、通讯设置“悬念”要求真实,而且应(为表现主题)服务。36、通讯特定具有(材料集中和报道现场所见所闻的新人新事)两个特点。 37、通讯的特点是具有(新闻性、评论性、形象性)。 38、通讯按内容可分为(人物通讯、事件通讯、工作通讯、概貌通讯)。
新闻背景(或背景材料)――是指新闻中与主体新闻密切相关的历史情况、环境条件以及新闻产生原因和注释性方面的材料。一条新闻,可以只用现实发生的新闻材料来写成。若只有背景材料是无法写成一条新闻的。但是否使用和如何使用背景材料,要视实际情况和表现新闻主题的需要而定。比较复杂的新闻,或知识性较深的新闻,一般都不可避免地使用相关的背景材料。
金字塔式结构――这种结构,从头到尾完全按事实发生的时间顺序或情节发展来安排材料的。消息的开头就是事件的开头,结尾就是事件的结束。这种结构,是按人们正常思路渐进过程安排材料,因而易为读者所接受和理解,具有较强的生动性和吸引力。它最宜用来客观地叙述一些故事性强、人情味较浓的事实,写成人们惯称的新闻故事或新闻小品。
通讯――通讯是报纸、电台和通讯社常用的新闻报道形式之一,它是一种比消息更为详尽、更为灵活和形象地报道典型人物、事件、问题或各种有意义的客观事实的新闻体裁。通讯所作的报道必须真实,用事实说话,准确地再现特定人物、事物、景物形象以反映现实生活。通讯也有时效要求。它的时效性虽不象消息那样强,有时可以宽松一点,但总的说,还是要快、要新。(通讯总的要求是:事实的典型性、思想性和写作、文采达到高度的统一。)它所描述的人物、事物、景物等,都应具用某种新闻价值。
什么是新闻背景?新闻背景有哪几种?它有什么作用?
答:新闻篇二:新闻评论的概念及写作实例 新闻评论的概念及写作实例
1、新闻评论,是新闻机构所发表的言论的总称。新闻和评论一实一虚,如同鸟之双翼,构成报纸的两大文体。它是针对现实生活中的重要问题直接发表意见、阐述观点、表明态度的新闻体裁。以与新闻结缘为前提,举凡各类具有新闻价值的论说文,不拘长短,不论署名与否,均可称为新闻评论。
2.新闻评论的特点
(1)与其他言论一样,由论点、论据、论证三个要素组成,具有政策性、针对性、准确性。
(2)在有限的篇幅中,主要靠独特的见解吸引读者而取胜。
(3)立意新颖,论述精当,文采斐然。
(4)主要面向广大群众说话。
3.新闻评论的种类
目前,我国对新闻评论的分类,有这样几种情况:
(1)按评论对象的内容分类,有政治评论、军事评论、经济评论、社会评论、文教评论、国际评论。
(2)按评论的性质功用分类,有解说型评论、鼓舞型评论、批评型评论、论战型评论等。
(3)按评论写作论述的角度分类,有立论性评论、驳论性评论、阐述性评论、解释性评论、提示性评论。
(4)按评论的形式分类,有社论、编辑部文章、评论、本报评论员文章、短评、编后、编者按、思想评论、专栏评论、新闻述评、论文、漫谈、专论、杂感等。
4.新闻评论的写作
第一,要注重针对性。对人们普遍关心、迫切需要回答的思想问题,以及两个文明建设中人们迫切需要回答和解决的实际问题,运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通过具体的科学的分析,实事求是地给予说明、回答和指导。
第二,论点要新鲜。就一篇评论而言,论点是观点。是灵魂。论点不新鲜,或者和报纸上发表过的相雷同,读者看了开头就兴味索然,不想看下去了。
第三,论据要有典型性,具有说服力。评论的论据,就是用来阐明论点的新闻事实和有关材料。论据,既是论点的依据,又是评论判断和推理的基础,因此,精心挑选作为论据的新闻事实,至关重要。
第四,说理要有深度。写评论,要在说理上下功夫。一篇评论,说理有无深度,往往关系到它的成败。
此外,评论写作还要注意写得平易近人,力避老话套话,力求有点文采,使读者爱看。
5.常见新闻评论简介与实例
代表报纸对重大问题发表意见的最重要的评论形式。党的机关报的重要社论,代表着同级党委说话,具有极大的权威性。各级党的机关报,经常借助社论的形式,对所属党委管辖范围内的重大问题,发表指导性的意见,宣传党的路线、方针、政策。社论是报纸的重型评论,还常用于表示欢迎、纪念、庆祝之类的场合。
<实例> 人民日报社论 一个中国原则是实现统一的基础和前提
去年1月30日,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江泽民发表了《为促进祖国统一大业的完成而继续奋斗》的重要讲话,就现阶段发展两岸关系、推动祖国和平统一进程提出了八项主张。一年来台湾局势和两岸关系发展的情况表明,江泽民主席的这一讲话,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历史意义。
江主席重要讲话的核心是“坚持一个中国的原则,是实现和平统一的基础和前提。中国的主权和领土决不容许分割”。这个讲话完全是从维护海峡两岸中国人民的根本利益出发的,既考虑到全中国人民长远的根本利益,也照顾和维护了台湾同胞的切身利益;既体现了实现祖国统一不可动摇的明确原则和坚定信念,也有切实可行的具体建议和措施。因此,受到包括台湾同胞在内的海内外中国人民的高度重视和坚决拥护。一切支持和拥护中国统一的有识之士都热切期待以江主席的八项主张为基础,努力开创两岸关系的新局面。
是否坚持一个中国的原则,是我们同台湾当局在统一问题上斗争的焦点。事实证明,正是在这个根本原则问题上,台湾当局完全是背道而驰的。就在江主席讲话发表之后,李登辉不但不作应有的回应,反而跑到外国,充当外国反华势力的一张牌,大肆进行制造“两个中国”或“一中一台”的活动,破坏了两岸关系的发展,直接损害了海峡两岸人民的根本利益,特别是台湾同胞的切身利益。这些倒行逆施理所当然地遭到中国人民的坚决反对。现在,人们已经清楚地看到,去年两岸关系出现的紧张局面,是由台湾当局一手造成的。
在这个重要讲话发表一周年之际,李鹏总理重申了中国共产党和中国政府对祖国和平统一的一贯的原则立场,这表明了我们党和政府对解决台湾问题的高度重视和真诚愿望。 李鹏总理在讲话中强调:“世界上只有一个中国,台湾是中国不可分割的一部分。无论台湾领导人产生方式如何改变,都改变不了台湾是中国领土一部分的事实,都改变不了台湾领导人只是中国一个地区领导人的事实”。这是中国共产党和中国政府的原则立场和郑重宣示,具有重要的现实针对性。虽然李登辉力图为其分裂祖国的图谋披上了一件“民主”的,但其实质仍是企图把台湾分裂出去成为一个独立于中国之外的“政治实体”,在国际上制造“两个中国”、“一中一台”。台湾作为中国一部分的地位从未改变,也绝不容许改变。任何改变这种事实的图谋都是徒劳的,中国政府和中国人民绝对不会答应。
祖国和平统一的历史进程不可抗拒,两岸关系不断向前发展是大势所趋,民心所向。尽管出现台湾当局的严重干扰,在过去的一年中,两岸民间交流交往和经济合作仍然得到较大发展。事实有力地说明,两岸关系的发展符合全中国人民包括台湾人民的根本利益。两岸人民都是中国人,同根同源,休戚与共,任何人想为一己之私而敢冒分裂祖国之大不韪,是同两岸人民的共同利益相违背的,是注定要失败的。
1996年是我国实施第9个国民经济与社会发展五年的第一年,经济在持续高速增长的基础上,今年将继续稳定地向前发展。把我们自己的事情办好,也就是为完成祖国统一大业打下了坚实基础。1997年和1999年,中国政府将先后恢复对香港、澳门行使主权,解决台湾问题、完成中国统一大业的历史使命将更加突出地摆在全体中国人民面前。我们将继续坚持“和平统一、一国两制”的基本方针,继续促进两岸的经济交流和合作,促进早日实现两岸直接“三通”,促进两岸人员往来与各项交流,进一步为祖国和平统一创造条件。同时,我们决不承诺放弃使用武力,这决不是针对台湾人民的,而针对外国势力干涉中国统一和那些搞“台湾独立”的势力的。统一不会一蹴可就,但也不能无限期拖延,更不能容许少数人从事分裂祖国的活动,不能容许制造“台湾独立”。台湾当局必须立即停止在国际上制造“两个中国”、“一中一台”的活动,不仅在口头上,更重要的是在行动上回到一个中国原则的立场上来,这样,两岸关系才能正常发展。
目前,海峡两岸中国人都面临当今世界的严峻挑战和历史机遇,应当不失时机地共同携手,振兴中华,建设一个统一和富强的中国,为人类的和平与进步事业作出更大贡献。
中国青年报 日
(2)编辑部文章
以报纸编辑部名义,代表报纸对国内外重大事件或现实的重大理论问题作比较系统的分析和论述的评论形式。它的内容含量一般比社论更大,篇幅比社论更长,涉及和论述的问题更全面,既有现实性,又有理论性。重要性和权威性与社论一样,时间要求不如社论迫切。
<实例> 李登辉搞“台独”是台湾最大的危险 《人民日报》 编辑部 《解放军报》 编辑部
中国人民解放军将向东海和南海进行发射导弹训练的公告发表后,台湾岛内一片混乱。台湾海峡出现的紧张局势,完全是由李登辉鼓吹“台独”、大搞“两个中国”和“一中一台”的倒行逆施造成的。真正的危险是听任李登辉继续搞“台独”,破坏祖国的统一。这将给2100万台湾同胞带来深重的灾难,这是我们不愿看到、也绝不允许的。
早在去年1月30日,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江泽民就现阶段发展两岸关系、推进祖国和平统一进程提出了八项主张,体现了中国共产党和中国政府按照“一国两制”的方针实现和平统一的诚意,反映了全国人民迫切希望突破两岸政治僵局,推进祖国和平统一进程的心愿,这八项主张引起台湾社会各界人士的高度重视和赞许,他们呼吁台湾当局以“前瞻的视野,理性的态度,务实的作用,作出善意的回应。”
可是,坚持“台独”的李登辉罔顾海峡两岸人民要求统一的强烈愿望,继续利用各种机会向一个中国的原则挑战,并说只有他“最有胆识”与大陆对抗。李登辉的言行严重地毒化了两岸的气氛。他大搞“台独”是台湾的最大危险,也是两岸关系紧张的根源。
李登辉的言行不仅使海峡两岸的关系受到了严重的损害,而且使台湾岛内的“台独”势力日益猖撅。岛内政局动荡,人心惶惶,大量移民出走,仅去年一年就有67亿美元的资金外流。台湾有识之士指出,去年由于李登辉访美,台湾岛内的分离意识陡增,社会矛盾加剧,人民对当局丧失了信心,经济活动也陷入一片混乱之中,除了股市连续暴跌、金融风暴迭起之外,房地产市场也处于低迷状态。台湾的经济能否摆脱危机,走出低谷,关键在于当前海峡两岸的紧张情势能否化解。只要在台湾搞分裂的活动一天不停止,我们反分裂的斗争也就一天不会停止。继续跟着李登辉的危险道路走下去,那么,自身缺少原料、市场狭小的台湾经济将难有前途可言,台湾人民必将深受其害。
李登辉沿着“台独”的道路已经越走越远,他分裂祖国的图谋一旦付诸实施,其后果是我们所不愿言及而又显而易见的。我们坚持和平统一的方针,但是决不承诺放弃使用武力,这不是针对台湾同胞,而是针对外国势力干涉中国统一和“台湾独立”的图谋。如果有朝一日出现这种情况,我们将尽一切努力来捍卫国家的统一。我们是说话算数的。
(3)评论、本报评价员文章
这是新闻评论中的一种评论形式。其规格和重要性仅次于社论和编辑部文章,篇幅一般也比它们小。评论论述的范围广泛,大都就现实生活和实际工作的某一方面,进行分析和评论。有些评论、本报评论员文章和有关的新闻报道同时发表,起着舆论导向的作用。
<实例> 开垦第一生产力的肥田沃土 本报评论员
建国以来第一次由党和政府召开的全国科普工作会议,在“九五”计划第一年的年初开幕,是意味深长的。在刚刚过去的1995年,党中央、国务院颁布了《关于加速科学技术进步的决定》,第一次庄严提出了“科教兴国”战略。在这样一个背景下认识这次科普工作会议的重要意义,我们就不难理解:党中央正是基于21世纪民族振兴和国际竞争的考虑,高瞻远瞩地把科学普及工作纳入了实施“科教兴国”战略的整体部署之中了。
科学普及对于当代中国的重要作用,应该在民族振兴的背景下理解。当代和未来的国际竞争,是国家综合经济实力的竞争;其竞争的焦点,是那些能够直接推动现实物质生产的高技术项目。然而,这样的高科技如何才能持续不断地生长呢?有利于高科技生长的政策如何能够长久深入人心呢?科学技术是在人民中生长的,而人是按照自然规律一代代延续的,只有在全民族的生活中确立爱好科学、重视科学、信仰科学的科学精神,才能保证在民族的生命传递中持续不断地产生科学技术成果。科学技术需要一个良好的生长机制,由科学普及而创造的全民科技素质、全民的科学文化,就是这样一种机制的重要组成部分。在这个意义上,我们可以说,科学普及是为科学技术的生长开垦沃土。也是在这个意义上,我们充分理解在青少年中进行科学普及的重要意义。
科学普及也是一种竞争。当代国际科学技术之争,争在高科技成果的水平,也争在国民整体的科学文化素质。科学技术是生产力,而国民整体的科学文化素质,则是科学技术在全社会物质生产中实现的基础。世界的科技竞争,既在“峰尖”上较量,也在这个基础上较量。改革开放以来,一个国际竞争视野展现在我们面前,我们实际上已经在承受这样的竞争压力了。从目前我国现状看,全民的科学文化素质很低,15岁以上文盲、半文盲1.8亿人,科盲人数更多。面对愈益激烈的科技竞争,如果我们不能抓住机遇,在比较短的时间里在提高全民族科学文化素质上有所作为,就难以在面向下一世纪竞争中取胜。
科学普及,是培养一代新人的事业,对于青少年的精神世界将产生重要影响。每一个在青少年时代读过一本优秀科普著作的人,都会有这样一种体验:在人生的历程中,科学展示给我们的世界,是光明澄澈的,是和谐的,是令人有信心的。这样一个世界图景不知不觉地渗透进我们的心灵,促进着我们的人格健康成长,有利于树立正确的人生观。相反,愚昧和迷信的精神氛围则不利于成长中的青少年建立起人的尊严和信心,甚至会对青少年的成长产生消极的、扭曲的影响。近年来一些地方迷信和伪科学的沉渣泛起告诉我们,科学与愚昧的斗争在当代中国并没有结束。科学普及作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不仅是在培养人的素质,也是在争夺人的精神阵地。
党中央、国务院对科学普及工作十分重视,日就曾发布《关于加强科学技术普及工作的若干意见》,对科普事业在当代社会主义建设事业和两个文明建设中的重要意义,科学普及的重点内容、重点对象及运行机制的改革作出了明确的指示。在这个文件中,科普工作被看作国家基础建设和基础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在这个文件的指导下,国家还将进一步组织制定科普工作的总体规划,将其纳入到国家“九五”计划,并逐级纳入各部门和地方的经济、科技和社会发展规划,从而形成新形势下科学普及事业的政策基础。正是这样的政策基础,为在过去从未有过的广度和深度上进行全民族科学普及提供了重要保证。
广大青年不仅是科学普及的重要对象,他们作为最活跃、最富朝气的力量,也是科学普及的生力军。科学普及工作,必须进行广泛而深刻的社会动员。如果说,数百、上千个高科技项目尚可依赖政府的力量的话,那么,在亿万人民中进行科学普及,就必然是一项群众化、社会化的事业了。在这项事业上,当代中国青年必须担当起历史责任。不久前召开的共青团十三届四中全会,在《关于带领广大团员青年为实现跨世纪宏伟目标艰苦创业的决定》中,要求团组织带领青年农民围绕科技兴家,努力掌握先进实用的科学技术;要深入开展大、中学生科技文化服务和扫盲行动。在当前方兴未艾的“服务万村脱贫致富奔小康行动”、“农村青年星火带头人活动”以及各类科技扶贫活动中,广大团员青年为科学普及发挥着积极作用。
到本纪世末,群众化、社会化、经常化的科普工作,将使全民的科学文化素质有明显提篇三:新闻写作规范及要求 教 案 首 页
信息员新闻写作培训
提纲: 一、信息员怎么样写新闻 二、信息员写什么样的新闻 三、信息员怎么样获取新闻 四、信息员写作要注意的问题 五、提高写作能力的几点建议 什么是新闻 西方:新闻是一个故事。可以引起一批人感兴趣,成为他们热门话题,所以“狗咬人不是新闻,人咬狗才是新闻”。 中国:陆定一:“新闻是新近发生的事实的报道”。 范长江:“新闻就是广大群众欲知、应知而未知的重要事实”。 新闻是公众关注的最新事实信息的报道。 新闻报道目的: 让公众接受所传播的信息,引导社会舆论。 企业新闻宣传工作的作用: 一是企业新闻宣传工作是塑造企业外部形象的主要渠道。 二是企业新闻宣传工作是创造良好发展环境的主要手段。 三是企业新闻宣传工作是培育企业文化的主要方式。一、信息员怎么样写新闻? 首先学会写消息。 消息是新闻的主角,熟练地写好消息,就掌握了打开新闻写作大门的一把“金钥匙”。 消息定义:以简明的文字迅速及时地报道新闻事实的一种新闻的最基本,其它新闻体裁都是作为消息的补充、延伸而发展起来的。 消息格式:标题+消息头(“本报讯”或“电头”)+导语+主体+结尾。 标题:概括消息的主要内容。 导语:导语是开头的一段话,要求用极简明的话概括消息的最基本内容。 主体:主体是消息的主要部分,要求具体清楚,内容翔实,层次分明。 结尾:是对消息内容的小结。有些消息可无结尾。 (例:) 陕煤化集团携手招商银行 本报讯(消息头) 近日,招商银行总行行长助理王庆彬、西安分行行长王冰剑带领总行、分行有关人员来到陕西煤业化工集团公司,与陕煤化集团党委书记、董事长华炜,总经理高仰才,副总经理尚建选,董事吴继亮和集团有关部门人员进行了座谈,并举行了战略合作协议签约仪式。(导语) 在座谈中,招商银行总行行长助理王庆彬介绍了招商银行发展历史、业绩、经营特色和优势。他表示,希望通过这次签订战略合作协议,使双方的合作达到一个新水平。 陕煤化集团党委书记、董事长华炜介绍了集团概况和集团煤炭、煤化工等主要产业发展情况,并介绍了集团的四大优势,即资源优势、煤化工人才优势、合作伙伴优势、资本运营优势。他感谢招商银行对该集团的支持,希望通过这次签订战略合作协议,进一步加强双方合作。 陕煤化集团总经理高仰才介绍了该集团在陕北能源化工基地二次创业的规划,他说这些项目都需要包括招商银行等各方面的支持,希望双方合作实现双赢。 座谈会后,高仰才和王庆彬分别代表双方公司在战略合作协议上签字。(徐宝平)(主体) 这则消息用的是“倒三角”结构:也称“倒三角”结构,是消息写作中最常用的一种结构方式。它以事实的重要性程度或受众关心程度依次递减的次序,先主后次地安排消息中各项事实内容,犹如倒置的金字塔或倒置的三角形,因而得名。它多用于事件性新闻。 金字塔结构起源于美国南北战争和电报的运用。在战争期间,电报业务刚开始投入使用,记者的稿件通过电报传送,但由于电报技术上的不成熟和军事临时征用的原因,稿件有时不能完全传送,时常中断,後来,记者们想出一种新的发稿方法:把战况的结果写在最前面,然後按事实的重要性依次写下去,最重要的写在最前面,这种应急措施产生了新的文体――倒金字塔结构。 消息写作的关键:写好导语 导语: 消息开头的第一段文字。有的短消息不分段,那么导语便是开头的第一句话。 导语写作的要求: ――以简要的文句,突出最重要、最新鲜或最有特点的事实,揭示新闻要旨,吸引读者。 导语写作的任务: ――千方百计把重要的新闻事实及其意义表现出来; ――想方设法吸引启发读者来阅读全文。 消息写作基本要求: 1、 要素必须准确无误 what.who.where.when.why.how.事件、人物、地点、时间、原因、结果(如何) 2、 引用的资料必须准确无误 3、不能杜撰人物心理、思想,合理也不可以。 二、信息员写什么样的新闻 ? ▲读者(部门、社会)想知道,但没有办法知道的 ▲读者不知道,但想让读者知道的 ▲提高单位知名度和美誉度,让社会了解、理解、关心、支持,甚至参与的 ▲让企业干部职工更加热爱自己的企业,更努力工作的 三、信息员怎么样获取新闻? 1、从工作、会议中找新闻 从文件中找新闻相关热词搜索:
新闻写作的核心概念 相关文章:}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中华报道新闻通讯社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