纳粹党能在1930年代的德国什么时候开始兴起兴起并掌权的原因是什么

   & &这些1937年的彩色照片从另一视角展现了战前。图中为战前的皇宫(也称柏林城市宫)。柏林城市宫(Berliner Stadtschloss)是德国柏林市中心境内皇宫,该皇宫于末期沦为废墟。尽管可以修缮而恢复原样,该皇宫仍于1950年9月至12月间因被德意志民主共和国认定为普鲁士军国主义象征而遭拆毁。  1937年,希特勒的权力达到顶峰。普通的德国民众和反对党则被残酷镇压。
一周热门资讯
一周网友热帖
关注火炮微信
扫码下载APP
Copyright 2011 JUNSHI Inc. All Rights Reserved.高堡奇人:完美的架空世界,从设计一个纳粹厨房开始 - 简书
高堡奇人:完美的架空世界,从设计一个纳粹厨房开始
编者按:看完《高堡奇人》第二季,我觉得导演搭错了时间线:纳粹高官家的华丽厨房里,明晃晃摆着一大口我昨天在商场里看见的双立人汤锅;德意志帝国的单身女性公寓,假如摘下墙上的元首像,就是个宜家样板间。
在菲利普·迪克的架空世界里,赢了二战的德国,连锅碗瓢盆都帮你规定好了。下面,请翻开《第三帝国好公民装修指南》第一页,从更换符合帝国标准的螺丝钉开始做起。
时间:1951年,坐标:纽约,纳粹统治下的大德意志帝国。你被领进一间干净的公寓,淡绿色墙壁裹着弧形踢脚线,白色冰箱上放着造型简约的不锈钢水壶和榨汁机,飞碟形吊灯下面是张上好的木质圆桌,窗帘外绿草如茵,街角有个造型别致的电话亭,透明的球形防雨罩好像一种不属于地球的软体生物。
△ 朱莉安娜的公寓(《高堡奇人》剧照)
△ 街上的电话亭(《高堡奇人》剧照)
这是《高堡奇人》第二季的一个场景,女主朱莉安娜为了完成一项秘密任务横穿美国大陆,从日本统治的太平洋合众国叛逃入德国掌管的大德意志德国。她惊魂未定,刚逃过宪兵队的枪子,又落进纳粹虎口,但眼前景象足以使她暂时忘掉一切。她以为这是个血腥世界,实际却一派优雅宁静。不像天线、砖楼和旧招牌布满天空的旧金山,在纳粹统治的美国东部,从路灯柱到咖啡机的造型都是轻盈优雅的,好像走进了一个错乱的未来。
△ 纽约街景(《高堡奇人》剧照)
镜头静止了足足5秒,像是刻意炫耀屋里的装潢和陈设。《高堡奇人》的美术设计Drew Boughten把纳粹统治下的纽约改造成一座大型乌托邦,流线型、未来主义和包豪斯设计潜伏在屏幕上每一个角落,性冷淡的白、灰、淡绿、米黄为主色调,活像一场21世纪另类现代家装展销会。假如轴心国打赢二战,纳粹通统治世界上大部分地区,生活将会怎样?迪克在小说里畅想了世界如何风云变幻,这部电视剧却给了你家里的锅碗瓢盆、吃穿用度这些细节的奇异变化,好像从1940年起,我们重新点了审美的技能点。一、一曲弧线的赞歌头号“反派”,纳粹副指挥官史密斯的家,跟普通美国上层阶级的别墅没什么两样,实际却是一个时空漩涡,乱入了一些造型奇异的现代产品。1951年,伊莱克斯旗下的“北极”牌厨具拍摄了一则名叫“未来厨房”的广告,称要用智能按钮把家庭主妇从厨房里解放出来。片中展示了一种球形烤箱和半圆形食橱,全透明罩的设计好像太空舱舷窗,未来感十足,跟史密斯家厨房里用的如出一辙。在瞥见里面有口炖锅前,我一度认为那是滚筒洗衣机。
△ 副指挥官家的烤箱(《高堡奇人》剧照)
△ 美国北极牌家电1951年“未来厨房”广告(图源:tumblr)
△ 副指挥官家的食厨(《高堡奇人》剧照)
△ 美国北极牌家电1951年“未来厨房”广告(图源:tumblr)
至于灶台上的锅,诶,那不是我家的双立人吗?
△副指挥官家的锅和双立人(《高堡奇人》剧照)
另一边,朱莉安娜住的单身公寓,则透露着中产阶级的简约和体面。拿掉墙上的希特勒半身像,就是一个宜家样板间。
△还是朱莉安娜的公寓(《高堡奇人》剧照)
天花板吊着丹麦人Poul Henningsen的名作,花瓣状层叠的灯罩大幅减弱了灯光的刺目感,因而成为工业设计史的经典,从1958年一直畅销至今。
△ 1958年Poul Henningsen设计的PH5灯(图源:deviantart)
冰箱上放着德国包豪斯大师Wilhelm Wagenfeld设计的水壶,穹顶状不锈钢一体成型,采取了流线型设计。
△ Wilhelm Wagenfeld设计的烧水壶(图源:deviantart)
流线型原是空气动力学名词,用来描述表面圆滑、线条流畅的物体形状,能减少物体在高速运动时的风阻。在两次世界大战之间的工业设计中,成了一种象征速度和时代精神的造型语言,成为1930年代美国最流行的产品风格。《高堡奇人》对流线型设计格外偏爱,比如工业设计大师雷蒙德·罗维的“冷点”(cold-spot)冰箱,白色单开门,银色弧形把手。因为造型简洁,成为史上第一批以“美观”作为卖点的家电。此前,家用电冰箱的冷凝器都是露在外面的,活像头身比例失调的长腿外星人。后来畅销的Philco、Smeg牌复古冰箱都是参考了这个造型。
△ 罗维设计的“冷点”冰箱(图源:deviantart)
△ 罗维设计的“冷点”冰箱(图源:deviantart)
罗维其他的流线型产品还包括桌上的收音机、街上的敞篷宝马、“灰狗”巴士跟协和客机的内舱。
△ 剧中这列火车也有着灰狗巴士的银色流线型外观(图源:deviantart)
△ 改自协和客机的纳粹火箭飞机(《高堡奇人》剧照)
除了流线型、未来主义的优雅弧线,二战期间还有大批欧现代主义设计师(包括包豪斯学校的校长)跑去美国避难。到了美国,他们发现美国有钱人比欧洲多多了,原本面向大众、功能至上的现代主义风格并不不太吃香,于是针对美国富裕阶层的口味,用国际主义置换掉现代主义,建筑上以长方形为基本要素,表面光洁、内部宽敞,材料上多为混凝土、钢筋、玻璃幕墙。片中朱莉安娜的集体公寓和党卫军大厦,外观上已经有了包豪斯和国际主义雏形,甚至能看到一点点F·L·赖特“流水别墅”的影子。
△ 朱莉安娜的公寓和典型包豪斯建筑(《高堡奇人》剧照)
“在太平洋合众国,我们强调的是这个架空世界的底层生活,比如男主角弗兰克那间堆满破烂、桌椅配不成套的工作室。在帝国这边,则集中展现了它的光鲜表面。”美术指导Drew Boughten说。
△ 更为破败的太平洋合众国(《高堡奇人》剧照)
卐字旗巨大的阴影下高堡世界上演着一场由真实历史演变而来的视觉奇观,现代主义和未来主义设计互相交错,30-50年代德国、美国、北欧的设计流派奇异地共存,构成一场优雅的弧线赞美诗。问题是,这种设定的可信程度有多高呢?二、一种真实存在的纳粹美学《高堡奇人》的第三帝国景观得以呈现一种古典×未来,美式×德式的混搭感,多少和纳粹审美与包豪斯主义的拉锯战有关。1930年代,现代主义设计的代表德国包豪斯学院,因为教学思想过于前卫而被纳粹强制关闭。纳粹还办过“堕落艺术”展,清洗掉大批他们觉得“专营奇技淫巧”的当代艺术家,而且,希特勒本人尤其推崇新古典主义设计,高堡世界中元首的办公室十分忠实地还原了他所偏爱的美学风格:大理石墙壁、水晶吊灯、各式丝绒刺绣纺织品和雕花木腿家具。
△ 希特勒的元首办公室(《高堡奇人》剧照)
但讽刺的是,战争爆发后,批量化、标准化的机械生产,现代主义设计对功能和造价的考虑、采用预制件批量生产的方式,对于纳粹政府来说已经不可或缺,这与包豪斯的办学主张不谋而合。所以,他们表面上打压,但又睁一只眼闭一只眼,现代主义设计在纳粹统治以一种隐蔽的形式继续发展,是大家都心照不宣的事实。最终,包豪斯学院的很多师生在学校关门后,反而寻找与纳粹合作的机会,比如这个名叫施莱默的学生就在信里吐槽:“所有的一切开始受到调查,包括血统、党派、犹太入、马克思主义、以及包豪斯……但我觉得自己是纯净的,我的作品时符合国家社会主义原则的一一比如‘英雄、钢铁般的浪漫、冷静的、坚毅的、锐利的、清晰的、富有成效’的等等。”后面这段话,来自戈培尔在帝国文化委员会上的发言。
△ 纳粹德国的“堕落艺术”展(图源:wikipedia)
朱莉安娜公寓里那只水壶的设计师,威廉·华根菲尔德(Wilhelm Wagenfeld) 也在此时继续以现代主义为原则继续着设计工作。在提高德国工业制造业水平的目标下,纳粹成立了一堆五花八门的部门,什么“国民住房办公室”、“国家工作环境美化办公室”,又颁布了一批五花八门的法规,如“德意志器皿标准规定”、“国家家具和木结构室内装修标准规定”,基本上把整个德国与其新占领土上的设计, 从锅碗瓢盆到工厂建筑都标准化了,其中还不乏这种“细心”的规定:灯具、家具必须美观又实用。如此疯狂的标准化运动也反过来影响了一些设计师,比如后来逃到美国的包豪斯第一任校长格罗皮乌斯,在设计大厦的时候,不准办公室里随便开关百叶窗,生怕破坏了统一的整体美。《高堡奇人》里纽约的党卫军大楼,无论早晚、阴晴,每间屋子的百叶窗永远都是半开状态,也不知道是不是巧合。
△ 纽约党卫军大楼(《高堡奇人》剧照)
而对于纳粹自身严格要求整齐划一的“大叙事”审美角度来说,他们更需要学习现代主义流派的商业设计经验,通过简单清晰的视觉语言,打造一整套“迷人”的宣传机制。1933年德国工人党掌权之后,纳粹德国和德军就在希特勒的主持下进行了一系列VI设计。希特把视觉冲击的重要性提到异乎寻常的高度,他带着艺术家一样的疯狂,看到了美学艺术尚未被认识的潜力。大批德国品牌、艺术家、设计师和工程师被招入纳粹麾下,比如Hugo Boss设计了党卫军军装,全部采用黑、灰色高级毛料,真皮长靴、银扣武装带、鲜红袖章,把制服美发挥到令人鼻血直流的巅峰。
△ 德军军服(《高堡奇人》剧照)
希特勒大搞“人民汽车”运动(其实后来都是军用),根据他偏爱的流线车型亲自画出草稿,找费南迪·保时捷设计出一种圆润小巧、未来感十足的轿车,通体像甲虫一样漆黑闪亮,希特勒将第一批汽车命名为“快乐就是力量”(Kraft durch Freude-Wagen),这就是后来的世界第一买菜车——大众甲壳虫。
△ 纳粹军用的甲壳虫汽车(wikipedia)
纳粹主张的美学必须干练而具有威慑力,观之极具冲击感。核心是大、简单、坚固、实用,有着国家社会主义、乌托邦式的精神内核,《高堡奇人》里的柏林总统府、人民会堂、林肯机场、公民宿舍就是例子,总之,几乎没有哪处设计是仅仅为了装饰而毫无用处的。
△ 柏林的人民会堂和纽约的机场(《高堡奇人》剧照)
从此,Less is more摇身一变,成为纳粹“用最少的资源实现社会的大满足”的政治理念,线条简洁明快,大直线、大夹角,充满了速度感和力感的设计风格广受推崇。
△ 1934年格罗皮乌斯为“德意志劳工之家”设计的方案(wikipedia)
所以,胜了二战的第三帝国一定会把现代主义设计美学贯彻至美国占领区,罗维大师的产品如果有幸存在,很可能也会被大加推崇。高堡奇人将纳粹未曾实现的设想进行合理延伸,呈现了一个思细级恐的世界:那些关于未来、美与力量的设计,被包装成洗脑工具渗入日常。墨索里尼说,法西斯就是美——把艺术变成政治工具,他们再擅长不过。三、一个用暴力撕碎的美国梦《高堡奇人》制片人Frank Spintinz说,他们不想仅仅是把德国文化叠加在纽约场景上,而是想观察“被美国过滤”后的法西斯主义。美术设计Drew曾找导演商量如何在视觉上呈现这一理念,导演却只告诉他:用暴力把美国梦撕碎,咱们这部剧就成功了。“他潜台词就是:我不知道怎么做,你们自个儿琢磨去吧。”Drew吐槽。像普通历史片的惯常做法一样,他们扎进史料堆,把二战前后的日本、纳粹德国和美国历史翻了个底掉,然后抽丝剥茧地寻找:哪些事在高堡奇人的架空历史中,从未存在过?最后的结果有趣极了:在高堡世界里,摇滚乐没有诞生,二战后美国的经济腾飞从未发生。一旦你把这两件事从时间线中抽走,1950-60年代的世界便天翻地覆。“给历史做了一遍减法之后,我们得出结论:纳粹统治下的美国就像当年的东德,没有耀眼的色彩,没有50年代带尾翼的豪华轿车。这完全是另一个世界。”
△ 失去色彩的纽约(《高堡奇人》剧照)
战败的美国没有雪佛兰和摇滚,但冷战和种族隔离仍在存在,冷战是日、德的冷战,隔离是对犹太、亚裔和黑人的隔离,而且,统治美国的第三帝国正处于巅峰时期。这是高速冲向未来的世界,东欧成为世界粮仓,地中海被抽干浇田,德国大企业垄断了全球的塑料、钢铁、石油产业,不仅造出了民用火箭飞机,还准备征服太空——先是月球,再是火星。在这样的时代中,美国东部被施佩尔麾下的托特组织重建起来。迪克在书中写道:“一排排漂亮、整洁、坚固的公共大楼竖立起来,一个个崭新的城市拔地而起,比如纽约和巴尔的摩。现在,像新泽西克虏伯和索伦这样的大联合公司主导着一切。”
△ 在海峡上架起大坝,抽干地中海,灌溉撒哈拉(《高堡奇人》剧照)
但这一切的背后是什么?为了获得居留权,你要准备第三帝国公民考试,对面的纳粹青年团男孩问你:“正义来自哪里?”“来自元首?”他满意地点头,夸你有资质。你猜测,如果他下一秒端起桌上的玻璃牛奶杯问:“美来自哪里?”一定也是同样的答案。你来到服装展销会,旁边的高官夫人悄悄耳语:知道吗,不是所有人都有机会穿这些漂亮衣服。对于帝国的女性,生育就是一切。接着她拉你试穿一件黑色礼服,并保证会把你介绍给一个老熟人,他在帝国卫生部,专管基因缺陷的剔除工作,年轻优秀,前途无量。
△ 服装展销会(《高堡奇人》截图)
当你回到公寓,拿起Wilhelm Wagenfeld设计的水壶,银亮的半球形表面让你想起了那座同样具有完美穹顶的建筑——柏林人民会堂。这种联想看起来荒唐,但会在你的意识深处潜伏一生。这里,美要付出代价,虽然不清楚那代价具体是什么,但你隐约觉得,生活的每个角落都与国家意志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即便是烧壶开水。
△ 有人在高处看着你(《高堡奇人》截图)
《高堡奇人》电视剧做到了这点:它默默地在日常栖居中创造出一个全新世界来洗刷三观,而不是像普通科幻一样惹人惊呼:太酷了!太不可思议了!在迪克的明日世界里,纳粹用美的暴力把你的尖叫堵在嗓子眼里。这个世界充满弧线、中轴线和直角,美得整齐划一、简洁有力,“相信我,在这个集权世界里,人类扎堆站队、改变原则的速度,比你想象得要快得多。”Drew说。欢迎来到美丽新世界,只是你的房门不准上锁。这是一段本不存在的历史,却不知为何却那么眼熟。不明白为什么?那就跟我一起唱首歌吧:草甸上日光如夏日般温暖森林里雄鹿自由奔跑但我们将一起迎来风暴明天属于我……噢祖国啊祖国向我发出指示你的孩子正在等待当世界属于我明天将会到来(《高堡奇人》第二季片尾曲,出自72年电影《歌厅》,背景是30年代的德国,纳粹兴起之时的柏林,一名希特勒青年团团员在啤酒花园中放声歌唱,背景画面中,河流污染,森林倾倒,蘑菇云布满大地。)注:特别鸣谢为本文提供大量资料的驴兄。?关键词:#二战##高堡奇人##包豪斯##设计#? 责编:高小山? 作者:船长,宅学家,碳酸饮料驱动型码字机,太空美学研究员。
不存在日报是一个关注未来与科技的媒体,我们为你提供来自不同宇宙和时间线的新闻或故事。有的可能来自你所处的时空,有的不是。小心分辨,跟紧我们。因为,我们的指导单位是:未来事务管理局。已有天涯账号?
这里是所提的问题,您需要登录才能参与回答。
"天涯问答"是天涯社区旗下的问题分享平台。在这里您可以提问,回答感兴趣的问题,分享知识和经历,无论您在何时何地上线都可以访问,此平台完全免费,而且注册非常简单。
第二次世界大战中同盟国取得胜利的原因是什么
第二次世界大战中同盟国取得胜利的原因是什么
09-12-20 &匿名提问 发布
第二次世界大战是一场人类历史上空前规模的反法西斯战争。二战的爆发有其社会根源,那就是资本主义世界的经济危机激化了国内外的矛盾。    第一次世界大战后的20年间,资本主义各国经济政治力量发展不平衡,德国和日本的工业发展 比较突出,经济实力明显增长;英、法、美等国则先后出现停滞局面。1929年和1937年,资本主义世界发生两次严重的经济危机。为了摆脱经济、政治和社会危机,德、意、日法西斯统治的国家走上了国民经济军事化的道路,在政治上也日益法西斯化,并逐渐形成美、英、法和德、意、日两大政治军事集团。     一战后,德国不甘心“凡尔赛和约”对其战败国的严惩和限制,暗中加紧恢复国力;战胜国意大利因未能得到英法所许诺的领土而耿耿于怀;另一战胜国日本对华盛顿条约对它的限制也充满怨恨,在亚太地区与英美展开新的角逐,准备向中国侵略扩张。英法美等主要战胜国则在如何处理德国问题上存在严重分歧。     二战爆发的直接原因是法西斯政权的迅速崛起。 法西斯政权的基本特征就是对内极权统治,对外侵略扩张、争霸世界。 德、意、日法西斯统治者为实现重新瓜分世界、扩大自己势力范围的企图,不惜发动人类历史上规模最大的世界大战。
    在亚洲,日本经过精心策划,于1931年用嫁祸于人的手法制造了“九一八”事变,紧接着占领了中国的东北。 1937年,日本发动了全面的侵华战争。“卢沟桥事变”后,中国成为亚洲反法西斯的主战场。由于侵华战争旷日持久而未达到预期的结果,日本决定利用欧洲列强无暇东顾夺取其在远东的利益。     在欧洲,德国从1933年希特勒获得独裁权力后疯狂进行扩军备战。1936年德国进兵莱茵河军事区,并伙同意大利武装干涉西班牙内战;1938年至1939年德国先后吞并奥地利和捷克斯洛伐克。1936年意大利吞并了埃塞俄比亚,1939年又占领阿尔巴尼亚。     1937年,德、意、日三个法西斯政权国家结成政治军事同盟,即三国轴心。而此前,英、法、美等资本主义国家对法西斯的侵略扩张采取绥靖政策,企图通过局部的让步和牺牲其他国家的利益来维护和巩固本国的既得利益,甚至力图把战火引向苏联。1939年9月1日,德军用闪电战的方式入侵波兰。英国和法国被迫仓促对德宣战,第二次世界大战全面爆发。(完)&br/&&br/&&font color=#0556A3&参考文献:&/font&新华网北京4月27日电 记者 姜憬莉
时间:轴心国:德国,日本,意大利同盟国:美国,英国,苏联等
 在欧洲,战争与法西斯主义(特别是纳粹德国)的兴起有着千丝万缕的关系。第二次世界大战起因最早可以追溯到第一次世界大战(1914年~1918年)。在那次战争中,由德国皇帝威廉二世领导的德国与其盟友最终败于英国、美国、法国、俄国和其他国家的联军(协约国)。这场战争被认为是由威廉二世领导下、受军国主义影响的德国首先挑起的,是德国最早发动了有效的攻势,经比利时袭击了法国。法国在1870年的普法战争中受到重创(普鲁士在一年后与其他几个德意志国家组成了德国),因此一战结束后,法国希望能够对德国在经济上进行报复,这使得最后的和平协定——《凡尔赛条约》对德国在太平洋地区,战争的硝烟从1930年代早期就开始弥漫。日本扩大了其在朝鲜半岛的势力范围,逐渐向中国扩张。日本鼎承其大陆政策,妄图征服中国。日,日本在中国的东北发动九一八事变,并迅速占领中国的东北地区,不久后,成立了由自己控制的满洲国。日本在中国东北扶植满洲国政权的行动遭到国际联盟谴责,导致日本最终退出了国际联盟。在日本,法西斯主义势力开始抬头,具有浓厚法西斯色彩的秘密社团发动了数次暗杀行动。经济的大萧条导致民选政府逐渐丧失了政府的控制权,军人开始执政,“军部”,作为日本军事力量的司令部被赋予比以前更多的权力,法西斯主义在军队中蔓延,很多时候军队可以为自身的利益而不是国家利益采取行动。同时随着民族主义与反西方情绪的上升,日本在中国的行为被人种理论合理化了。很多日本人开始相信,中华文明的精华传承在日本,而不是中国。在1936年二二六兵变之后,另外一部分法西斯分子控制了军部,使得军部代替日本内阁成为日本的最高权力机关。此时日本已经进入法西斯主义的时代。1939年日本军队试图从满洲进攻苏联,但很快就被苏联和外蒙古的联军击溃,这阻止了日本的向北扩张政策,也保证了苏联与日本之间脆弱的和平,直到二战末期。同时,在这次试探苏联的失败的战役之后,日本内部“北进”和“南进”的争端中,“南进”派的力量得到了加强,因此日本从此以后较为坚定的走上了进攻中国征服太平洋的道路。日本在1930年代的政策对于其最终的失败有着决定性的影响。当时日本的政策是建立在这样一种假设之上,即日本在没有获得稳定的自然资源供应之前无法与欧洲强权对抗,但为了取得所需要的自然资源他们又必需挑起一场他自知无法获胜的战争。此外在侵华时期的残忍行径、在中国建立傀儡政权的作法与日本的最终目标一脉相承,日本在战争中坚持这种不得人心的作法。而日本国内的许多政治精英当时就已经意识到这种自取灭亡的作法将会为日本带来的灾难,但都没有试图制止。英法绥靖政策的失败 温斯顿·邱吉尔,强硬的英国首相英国和法国是纳粹德国的死敌,因为第一次世界大战后,英法等国一手炮制了对德国极为严厉的《凡尔赛条约》,纳粹党也是通过煽动对该条约的仇视才上台的,故纳粹刚上台就制定了针对英法两国的报复措施。对此,英国和法国当局为了维护本国的利益,安抚疯狂的德国,对德国一系列的侵略扩张行为采取了对德国怀柔的绥靖政策。德国屡屡冲撞《凡尔赛条约》的束缚,英法都未采取任何有力措施。德军进入莱茵兰非军事区,吞并奥地利,一步步的紧逼,英法非但没有采取任何阻止的行为,更默许了德国的做法,西班牙内战时的英法则严守中立政策。到了德国要吞并捷克斯洛伐克的时候,英法则发展到了遂靖政策的最高潮——慕尼黑会议,在捷方未与会的情况下,强行将捷克的领土苏台德区割让给德国,如此明目张胆的姑息被史学家讥讽为“慕尼黑阴谋”,并企图将此祸水引向东边的苏联。英法这种牺牲他国利益而求得妥协的绥靖政策刺激了希特勒的胃口,希特勒不但吞并整个捷克斯洛伐克,而且入侵波兰,挑起了世界大战,从而宣告了英法绥靖政策的失败。二战打响之后,人们逐渐看透了希特勒贪婪本质,英法等国的绥靖政策也越来越不得人心,张伯伦的绥靖政策在英国走到了尽头,日,英国内阁进行了改组,有一个已下野的议员在家中砌花园的矮墙时,突然被请出来担任海军大臣,此人就是一直主张以强硬态度对待法西斯主义和共产主义的温斯顿·丘吉尔。1940年,当纳粹德国占领了波兰、丹麦和挪威,法国岌岌可危,直扑英吉利海峡的时候,首相张伯伦因绥靖政策彻底失败而引咎辞职。日,65岁的丘吉尔在被英王任命为英国的战时首相.美国立场的改变美国,一个高枕无忧的国家,也是当时世界第一工业国,当世界太平时,他觉得欧洲和亚洲离自己太远,当世界不太平时,他又庆幸自己躲在两洋堡垒的后面。当欧洲和亚洲的局势非常紧张时,虽然美国总统富兰克林·罗斯福(Franklin Delano Roosevelt)对法西斯国家德国和日本的扩张野心已经了如指掌,但是孤立主义和中立主义思想却弥漫着整个美国上空,美国人普遍对他国的战争不感兴趣。所以罗斯福只能向反法西斯国家提供物资援助,但常常遭到严格执行中立政策的国会的阻挠。直到1941年3月,美国国会才在西欧战事吃紧,全世界都有陷入战火危险的时候通过《租借法案》,这个法案授权总统向他认为防务至关重要的国家提供军火和战争物资,至此,美国已由中立国成为事实上的反法西斯国家。同年8月,罗斯福和英国首相邱吉尔在军舰上举行会谈,并签署旨在摧毁纳粹政权的《大西洋宪章》。直到美国的太平洋军港珍珠港受到日本的偷袭。战前的苏联 约·维·斯大林,反法西斯三巨头之一1917年,弗拉基米尔·伊里奇·列宁领导的十月革命胜利后,俄国建立了世界上第一个也是当时唯一的社会主义国家,这个英法等国眼中的另类,在苏维埃政权建立之初,英法等协约国就曾经对其进行武装干涉而遭到失败,但苏俄也丧失了大量沙俄占领的领土(有些是苏俄主动放弃)。1922年,苏联成立,但英法美等西方国家依然对其采取敌对态度。1925年,列宁去世后,约瑟夫·维萨里奥诺维奇·斯大林掌握了苏联最高领导权,并通过残酷镇压异己来稳固自己的权利。但同时苏联也逐渐成为世界主要的工业强国,1930年代末,苏联的工业产值已经超过了德国而达到了欧洲第一。当德国法西斯政权崛起之时,英法美等西方国家就一直采取措施维护自身利益,英法等国家的绥靖政策除了维护自己利益免遭军事扩张势头正猛的德国损害以外,他们还有另外一个目的,就是将德国这股他们认为的祸水引向东方的另一个欧洲大国——苏联。在欧战战云密布的时候,斯大林对英法的妥协极端失望,他宣布停止和英法等国的军事联盟谈判,转而和纳粹德国修好,以实现自己的利益。同时,德国因为避免在东西两线同时作战,也要寻求先稳住苏联。这时,苏联和德国开始互相接近。这时的德国和苏联,欧洲这两个被认为是最强大的专制国家,虽然曾经是不共戴天的仇敌,却因政治现实令他们双方抛弃了西方国家认为是无法逾越的意识形态的鸿沟,签署了《苏德互不侵犯条约》(《莫洛托夫-里宾特洛甫条约》)。该条约中包括了“秘密附属议定书”(苏联一直否认该协定书的存在),划分两国在波兰、波罗的海三国、芬兰以及东欧其他国家的势力范围。这时,当时世界面积第三大的国家(当时面积最大国是大英帝国,面积第二大国是法国)、世界第二的工业国和德国媾和,让英法独自面对强悍的法西斯德国,只能吞咽自己绥靖政策种下的苦果。随后不久,苏联和日本《签订了苏日中立条约》,这标志着苏联与轴心国共同瓜分世界的开始。在西方,苏德瓜分了波兰。在中国,苏联和日本瓜分了中国的东北和蒙古。直到德国进攻苏联,苏联才开始转向同盟国,而这一转变直到二战结束前一个星期才最终完成。那就是,苏联撕毁苏日中立条约进攻日本。中国,山雨欲来1920年代的中国四分五裂,被各个当地的大军阀控制,中央政府无法控制全国的大部分地区。在这种情况下日本得以通过签署不平等条约的形式来对中国施加影响,但是这样做风险很大,因为一旦中国陷入完全的无政府状态,任何协议都无法执行;而如果中国变强,则有可能废除这些条约。 蒋介石,二战中国战区的总司令1926年起,以蒋介石为主要领袖的国民党领导国民革命军开始进行北伐。蒋介石成功地击溃了华中、华南地区的军阀,而且即将与北方的军阀达成和解协议。由于过去有着亲日背景的,控制着东北三省(满洲)的军阀张作霖表现出将与蒋介石合作的迹象,日本在1928年发动了一次暗杀事件被称为“皇姑屯事件”,暗杀了张作霖,并且逼迫张作霖的儿子、继承人张学良继续同日本合作。然而张学良更加偏向于同南方的蒋介石政府合作。在张学良完全控制住东北军政局势后,宣布“易帜”接受蒋介石的国民政府领导。失去对中国东北本地军阀的控制后,日本在日发动九一八事变,占领了中国的东北三省,并在当地设立了一个满洲国,还将清朝的末代皇帝溥仪安插为满洲国的皇帝。因为中华民国政府不承认满洲国的合法性,所以常称之为“伪满洲国”。九一八事变后的整个三十年代,中国与日本陷入了僵局,蒋介石为了集中精力消灭对他建立独裁统治有极大危害的共产党人,制定了“攘外必先安内”的政策。蒋介石认为,只有全中国都团结在他自己的旗帜下,才能更加有效的对付外来的侵略。而此时,中国的民族危机已经极度深重,随着民族主义情绪的影响和日本侵华脚步的加快,越来越多的政治精英与普通中国人对蒋介石的政策感到不满。日,张学良和杨虎城发动了西安事变,在西安扣留了蒋介石,迫使其“停止内战,联共抗日”,蒋介石被迫同意。日本关东军对此的反应是在未获东京批准的情况下于日制造卢沟桥事件,以此挑起冲突,中日战争(抗日战争)全面爆发。当时中国的抗日战争并未得到外国的多少支持,而更多则是道义上的支持,几乎是在独自面对日本强大的威胁。英国为了不刺激日本,加入了对中国的封锁,而美国则依然在孤立主义的政策上自我陶醉,美国对中国的支持也仅限于道义层面。后来国会虽然通过《租借法案》,可以向总统认为国防至关紧要的国家输出军火,但当时中国的海岸线被日本封锁,此法案反而更有利于日本。苏联在抗战初期是中国最大的援助方,但在苏日和谈后,苏联的援助停止。二战后期,中国还要抵抗苏联对新疆的进攻。欧洲战场战争爆发日凌晨,德波战争爆发,德国军队利用夜幕的掩护,在2300多架飞机的支援下,对波兰发动突然袭击,第二次世界大战全面爆发。当航空兵和装甲部队结合起来时,全世界第一次领教了“闪电战”是怎么回事。9月3日,英国和法国对德国宣战,虽然英国和法国之前已经保证会确保波兰的安全,但是波兰的抗战并没有得到英法两国任何有效的军事支持,而是实行所谓的“静坐战”,企图祸水东引(“东”指的是苏联)。波兰军队奋力抵抗,但最终波兰的军队还是被装备精良的德军击溃。9月6日,波兰政府逃离华沙。9月17日,华沙保卫战开始,几乎在同一天,苏联红军进入波兰东部。9月27日,德军占领华沙,波兰在复国20年后,又一次消失了。虽然东线战事形势千变万化,可是西线的法德边界却毫无动静,英法等国屯重兵于国门,却躲在钢筋水泥的工事后面,眼睁睁地看着德国对波兰的侵略,只在外交上予以形式上的谴责而已。从日战争爆发开始,直到日,德国才和英法爆发正式冲突,这段和平的时期被德国人叫作“静坐战”,西方则称为“奇怪战争”。希特勒在占领波兰后,对西方的绥靖一语道破:“对于这种结局,波兰人应该感谢他们的英法朋友”。斯堪的纳维亚战役日,芬兰遭到苏联的袭击,苏芬战争(也叫冬季战争)爆发。芬兰的抗苏战争赢得了当时广泛的同情,瑞典、美国等国家的志愿者纷纷奔赴芬兰作战,英法也计划组织远征军开赴芬兰。但当时芬兰也是相当孤立的,瑞典保持中立,德国甚至站在苏联一边,英法的动作太慢,远征军则更是遥遥无期。1940年3月,芬军在损失了20%的部队后终于放弃了曼尼海姆防线。最后,它的独立才是第一位的。经过3个月的苦战与惨重损失(保守估计为20万人,实际伤亡可能上百万:赫鲁晓夫回忆录142页),苏联在芬兰同意割让10%的领土后放弃了侵略目标。芬兰人丧失了比在战场上所失去的更多领土,其独立仍然受到苏联的严重威胁,这最终导致了持续战争的爆发。4月9日德国展开“威塞尔演习”计划,进攻丹麦和挪威。德国人声称这是为了防止英法首先占领挪威这个原本中立的国家,从而切断德国从瑞典进口矿产的道路。英国部队在挪威的战役中遭受失败,令瑞典和芬兰与西方国家的联系被切断。由此,德国向中立的瑞典施压,要求允许德国的军用物资与士兵过道瑞典。战争初期的苏联和东方战线欧洲大战开始后,斯大林认为德国迟早要进攻苏联,就开始着手建立防范德国的“东方战线”,这条战线从波罗的海一直延伸到黑海,并企图通过扩大苏联西部疆域加强防御德国侵略。日,根据《苏德互不侵犯条约》的秘密条款,苏联和德国一起合谋瓜分了波兰;9月28日,苏军开进了波罗的海三国(立陶宛、拉脱维亚、爱沙尼亚);1940年8月初将这三国强行并入苏联。日苏联进攻芬兰,爆发了苏芬战争;日,苏联出兵进驻罗马尼亚管辖的比萨拉比亚和北布科维纳地区。至此,苏联已将其国界向西推移300~400公里,获取了邻国大约50万平方公里的土地和2300万人口。这些领土在苏联战后以合法的名义占领,直到冷战结束后,一些国家才获得独立。东方战线并未得到苏联预期防御德国进攻的作用,却因为其大国沙文主义的充分暴露而遭受到各国的谴责,苏联也被英法控制的国际联盟除名,并将利益受到损害的芬兰、罗马尼亚等国家更快地推向了轴心国阵营。苏联的这种作为,加上苏联当时的国内肃反运动,都严重损害了苏联的声誉和共产党在国际社会中的声望。西线战事的爆发日,墨索里尼和希特勒同意协同作战,对抗法国和英国。5月10日,德国军队绕过马奇诺防线侵略了比利时、荷兰和卢森堡,静坐战结束。未等完全占领这些国家,希特勒就把目标对准了法国。5月13日德军通过阿登森林进入法国,盟军在阿登高地完全无法组织有效的抵抗。在色当法军遭到了更严重的打击,德国人的两个坦克师在高射炮的掩护下跨过缪斯河,中央防线上的盟军被完全击溃。到5月19日7个德军装甲师已经抵达离英吉利海峡只有50英里处。5月24日,德国装甲部队已经望见法国的北部港口敦刻尔克,但却在这时接到停止前进的命令。这个命令被证明是德军的致命失误,被包围的盟军立即开始执行“发电机计划”,即敦刻尔克大撤退。850艘各种类型、动力、大小的船只舰队跨海集中到敦克尔刻,5月27日开始撤走了第一批士兵,到6月4日时已经有超过33万人成功逃脱,其中23万是英国远征军。这次成功的撤退为英国保留了元气,也鼓舞了英国人民抗敌的信心。在6个星期内,法国就投降了。为了侮辱法国人,希特勒选择在一个1918年德国投降的火车车厢内签署停战条约。法国的失利令英国必须独自面对德国。占领法国后德国空军就在法国北部集中,准备可能的登陆战。德国决定首先进行空战消灭英国皇家空军,这即不列颠战役。但事实上很多人认为登陆战根本就不切实际,因为即使德国空军能够将皇家空军赶出南英格兰,剩余的英国空中力量仍有可能在英格兰中北部对德国登陆造成威胁,德国的登陆部队很有可能被英国海空力量切断,然后逐个消灭。但是德国人似乎没有意识到这点,他们在8月5日发动了“鹰计划”,即对英国的大规模空中打击,从而为陆军登陆扫除障碍。在战役的高峰,8月24日到9月6日德军每天平均出动1000多架飞机,凭借着数量上的优势与已经十分疲劳的皇家空军飞行员作战,虽然英国拥有先进的雷达技术,他们还是损失了四分之一的空军飞行员。德国却在关键时刻决定改变战略。他们开始对英国的主要城市狂轰烂炸,希望能够摧毁敌人的信心,令敌人迅速投降。这为英国的飞行员提供了喘息的机会。但轰炸也对英国造成了严重影响,几乎所有的英国工业重镇遭到袭击,伦敦更是从9月7日到11月3日连续57个夜晚遭受轰炸,其他受袭击的城市还包括工业城市考文垂和伯明翰,以及一些港口和海军基地等。当时在欧洲大陆没有大的地面冲突,因此空战成了主要的战事。英国空军也不时在夜间轰炸欧洲大陆。8月25日晚上皇家空军第一次对柏林进行了轰炸。不列颠战役的最终结果是,希特勒在9月17日下令“无限期推延”海狮计划,德国登陆英国的企图宣告失败。当然,另一个取消海狮计划的原因是希特勒已经找到了下一个猎物:曾经是盟友的苏联。巴尔干半岛日,欧洲战争全面爆发之前,欧洲的另一个法西斯国家意大利就开始了对阿尔巴尼亚侵略,随后又在日进攻希腊,可是意大利不但未能占领希腊,希腊人反而在日进入了阿尔巴尼亚。但这时德国开始介入战事。日德军开始与希腊人作战,同时还攻击了南斯拉夫。英国人虽然支援希腊,最后还是无法取胜,纳粹德国的军队在4月27日进入雅典。之后德国又开始发动对克里特岛的攻击,6月1日克里特战役结束,德国伞兵成功从英国人手中夺取了该岛。但是这次行动对德国来说也不太顺利,之后德国再也没有使用伞兵攻击。英国和希腊的最后几支武装力量在6月1日撤退到埃及。在巴尔干落入纳粹手中之后,希特勒终于可以无顾虑地发动对苏联的袭击了。东线苏德战场德军巴巴罗萨计划进攻图日,德国集结前所未有的巨大兵力,包括其仆从国在内的190个师,3712辆坦克,7184门火炮,60万辆运输车和4950架飞机,共计五百五十万人,发动对苏联的突然袭击,该军事行动代号为“巴巴罗萨”,苏德战争,这场二十世纪最经典最火爆的战争开始了。苏德战争开始后,苏联将这场战争称为“伟大的卫国战争”,也叫苏联卫国战争。而除了德国以外,意大利、匈牙利和罗马尼亚的部队在希特勒的要求下也对苏联发动袭击。另一个参与进攻苏联的国家是芬兰,由于苏联在建立所谓“东方战线”的时候侵略芬兰,并割占了芬兰的部分土地,所以芬兰在日宣布将攻击苏联,以取回其在两年前的冬季战争中所丧失的土地。芬兰在战争初期夺回被苏联割占的土地后就停止了进攻。另外芬军亦参与了对列宁格勒的包围。这场被称为“继续战争”的冲突持续到1944年。
请登录后再发表评论!}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德国什么时候开始兴起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