男女工作平等英文作文不平等在工作岗位上应该怎样变化

用手机扫描以上二维码直接访问此文。
对男女就业不平等现象的思考
  摘 要:该文试图从社会学的研究方法和研究视角,对收集来的材料进行分析,旨在探究目前我国男女在就业上是否存在不平等,如果确实存在,人们对它的接受度是如何,同时问题产生的根源是什么。该文所指的就业不平等主要是从两个方面来界定:一方面是男女就业率的情况,另一方面是男女在高层就业时的情况。该文的研究方法主要是选取几个有就业经验的青年作为研究对象,运用半结构式访谈法进行探讨分析。   关键词:生理差异;心理差异;客观性文化      男女就业不平等一直是社会的热点问题。我们可以来看一些数据:根据《中国的就业状况和政策》白皮书,中国妇女就业人数从1990年的2.91亿人增加到2003年的3.37亿。据《2003年中国劳动统计年鉴》的数据显示,年间,中国女性就业的人数比例始终维持在37%~38%之间,整体就业人数仍比较低。行业和职业岗位的性别隔离直接导致的结果便是男女两性收入的差距。在收入的金字塔中,塔顶和塔的中上部聚集了更多的男性,而塔底和塔的中下部集中了更多的女性。   本文的研究方法主要是选取几个有就业经验的青年作为研究对象,运用半结构式访谈法进行探讨分析。本文从两个方面对被访谈者进行访谈,一方面是从招聘单位的角度出发,对招聘者进行访谈,研究他们在选择职员时是否会对男女进行区别性对待;另一方面,从应聘者的角度进行访谈,研究应聘者是否觉得男女就业机会是不平等的。   一、调查结果   (一)男女在应聘时会遭到区分对待,但这种现象不是普遍的,而是分行业和分部门的   有的被访者表示:一般男生比女生比较好找工作,不过是分行业的,比如计算机应用方面,男生比女生肯定更有优势,机会更多。有的认为男女应聘时的差异性对待是有的,但是主要还是要看个人的能力,可是政府部门最歧视女性。有的表示性别歧视问题在某些部门确实存在,但并不严重,某些部门的区别对待主要还是因为工作性质决定的。所有被访者都接受这种现象的存在,认为也是出于企业利益的考虑和工作性质的原因,所以可以理解的。   (二)女性高层就业机会较少   被访者表示:女性大部分都是做基层工作的,有点专业特长和人脉关系,找工作不困难,但是要做到管理层不容易。   二、原因分析   第一,从生理角度看:经期、生育期、更年期是女性所特有的生理特点。医学资料表明,女性在不同的生理期,身心都会有一定的反应,这些反应直接影响其情绪,精力和体力。女性精力和体力较同龄的男性存在一定的差距,这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女性实现其自身价值的程度,自然使得女性与男性在社会地位及竞争能力上拉开距离,处于竞争的弱势地位。   第二,从心理角度看:社会心理学认为社会期望值越高,个人的成就动机水平就越高。一直以来,社会对女性的家庭角色期望较高,对女性的职业角色期望相对较低,极大地影响了人们的就业和择业心理。因此,即便女性具备丰富的知识与较高的技能而形成较高的职业追求,但由于社会对女性就业及成就的低期待已是普遍事实,无论女性是否认同这一期待都会受到影响,并在“社会事实”的制约下降低了自我的就业期待。   第三,最主要的原因还是女性面临着文化困境,其主要原因是文化的客观化过程和男性有着必然的联系,即在以下两个方面:第一,客观性文化几乎全部是男性活动的产品,它代表了男性精神的客观化。第二:劳动分工使客观化和男性之间存在密切联系,因为男性性格的本质特征使得男性比女性更适应劳动分工带来的专业化,简言之,现代社会所认可的是客观性文化,而这种文化是适合男性的文化。社会所承认的价值观都是以男性的优点为基础的价值观,例如女性比男性敏感、感性,而社会价值观普便所认可的是理性,这就自然而然的使女性陷入了被动的地位。   第四,女性高层就业情况不乐观的原因是:男性处于社会的优势地位,掌握着社会的控制权,无论是从意识形态还是社会资源的分配上,都会采取有利于男性利益的措施。如果太多女性进入精英阶层,势必对男性地位产生一定的威胁,所以只有少部分女性能在高层就业。美国社会学家坎特提出&玻璃天花板&理论认为,女性虽然受教育程度提高,有部分女性进入男性独占的精英专业领域,也有些女性在工作场所的等级分层中处于较高的职位层次,但她们始终是少数,她们在职业与工作场所性别隔离的等级分层中只是被来装点门面的。一方面她们要作为少数具有象征意义的成功女性与其他女性分开;另一方面她们要保持这种象征地位就要付出双倍的同等职位男性的努力,承受紧张、压力与孤独。在我国,高层就业的女性,在家庭,情感生活方面很难获得幸福,这又从很多方面迫使女性不敢,不愿意成为“女强人”。   三、结束语   综上所述,由于男女生理天然差异无可改变,我们必须客观地承认,完全的平等是无法达到的,因为男女确实不一样,后天人力可为的应在于打破传统社会性别的僵化定义,调整性别偏向严重的社会分工和就业结构,提升女性自信力和就业期待,充分发挥女性在社会公共劳动中积极性和创造性。要通过各种方式逐步打破传统僵化的社会性别分工,消除就业的性别歧视,不再根据刻板印象将男性或女性固定于某些社会角色、社会职业上,而是在承认男女自然差别(如体力、生理期等)的基础上,给予两性平等的选择机会,促进形成以个人兴趣与能力为分工标准,灵活、公平、合理的社会分工机制。这不仅有利于赋予女性更多的择业就业的自由,大大拓展女性的职业发展空间。同时,也为男性摆脱传统社会性别分工的束缚,从而获得更多就业的可能性开辟了绝佳的道路,是真正促进男女两性在就业方面自由平等的途径。政府制定并实施扶助女性的教育政策,加强对女性再就业的培训,同时加强对女性性别认识与成就动机的教育。女性自身素质的提升和觉悟的提高是解决就业性别歧视的根本途径之一。当然,这也必然是一项艰苦卓绝的、历时弥久的重任,需要多方的共同努力才行。   参考文献:   [1]李银河.西方性别名著提要[M].南昌:江西人民出版社,2003.   [2]王金玲.女性社会学[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5.
用手机扫描以上二维码直接访问此文。
系统分类:&>>&如何实现工作领域的男女平等?_谋思网
如何实现工作领域的男女平等?
日 09:03来源:光明日报作者:夏雪字号:小
  虽说现代社会讲求男女平等,但事实证明,由于体力、性格等多方面的原因,无论是工作还是生活,男女都不可能达到真正意义的平等。
  热议多年的女性延迟退休问题,最近似乎有了明确的政策方向。据报道,全国妇联、人社部等正在调研弹性退休制度,拟规定退休年龄上下限,何时退休,男女均享有自主选择的权利。解决职场中的两性不平等问题,这可以看作一个新起点。
  在工作领域,何谓男女平等?按现代伦理学释义,男女平等早已从追求“男女都一样”的无差异权利,发展到根据两性不同的生理特征给予差异性待遇的平等权利。男女两性先天不一样,非要弄成一样,实际是在造成更大的不平等。并不是所有男性擅长的工作,女性都可以负担,某些重体力及野外工作等工种就非常不适合女性。在工作领域,我们需要根据两性差异,在尊重两性自主选择的基础上设计政策方案。从这个意义上讲,弹性退休比“一刀切”延缓退休年龄,更契合“男女平等”的真意。
  其实,要保证工作领域的男女平等,还有很多迫切需要关注的问题:用人单位明确表明“只招聘男性”或“男性优先”;职场性骚扰案日益增多;女性容易遭遇职场晋升“玻璃天花板”等。可以说,要想在职场上获得同样成果,女性要比男性付出更多,甚至包括健康、婚姻和生育权利。
  工作领域中,男女最大的不平等在于同工不同酬。“同工同酬”主要指的是“同等价值的工作同等报酬”,即联合国大会通过的《消除对妇女一切形式歧视公约》中的第11条:男女从事“同等价值的工作享有同等报酬(包括福利)和平等待遇的权利”。而根据全国妇联和国家统计局组织的第二期中国妇女社会地位调查数据显示,1999年末,中国城镇在业女性年均收入只是男性的70.1%。同时期在泰国,这一比例为80.8%;在香港,这一比例也已达到85%。可见,这一问题由来已久。所以,要想解决职场中男女不平等问题,必须从“同工同酬”入手,给予两性平等的福利待遇。这不仅表现在退休年龄的权益上,更突出地表现在女性享有同等的就业机会、职业进修与发展机会以及生理“五期”的保护等方面。
  解决职场中男女不平等的问题,核心在于真正尊重女性意愿。同工同酬,享受平等的机会与福利,是女性意愿;获得生理特征基础上的差异性待遇,也是女性意愿。说到底,这是包括“弹性退休”在内的消除性别歧视的相关政策所应遵循的基本精神。 (责任编辑:林音)转载声明:谋思网转载此文的目的在于传递信息,并不表明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文章内容仅供参考,请读者自行甄别,以防风险。
想了解更多,请拨打
服务通是谋思网的高级会员,成为服务通,您将享有以下六项特权服务。
获取需求商机
尊贵身份标识
追踪来访用户
信息快速展示
媒体宣传报道
供求多次刷新
[服务通案例]
青岛五色土抵押货款顾问公司,是拥有十多年发展历史的...[]
2006年,一家房地产公司于岛城成立。岛城房地产公司不在少数...[]
&[广告策划]
&[文体娱乐]
&[医疗保健]
&[医疗保健]
&[计算机服务]
&[拍卖典当]
&[法律咨询]从薇薇:较真一下,中国男女到底有多不平等
独立撰稿人
关键字: 男女平等男女不平等中国男女有多不平等国际妇女节三八妇女节
昨天是国际三八妇女节。前段时间,央视春晚到底有没有歧视女性一事引发舆论热议,论战双方始终争执不下。谈女权这事儿,真心不简单。君不见连观察者网非常支持妇女解放的专栏作者谈女权主义误区,都引来不少骂声。薇薇我身为一个妹子,也怕人说我胳膊肘往外拐,但有些话又不吐不快。
中国男女到底有多不平等?
一直以来,关于中国女性地位的探讨源源不绝。前段时间,网上盛传一篇题为《中国男女平等吗?70组数据有话说》的文章(见文末)。作者赵思乐,微博名后还有“feminist”(即女权主义者)的后缀。文章通过女性消失、女性自杀、合法“强奸”、伴侣暴力、就业歧视、职业发展、无酬劳动、土地权益、决策权力等70组数据,指出性别不平等仍存在于中国女性生活的方方面面。
文中看似数据翔实,但仔细考究之下,部分数据难免有选择性放大负面数据之嫌。
譬如,该文是这样介绍女性自杀的问题的:“世界卫生组织的报告指出,中国曾经是唯一女性自杀率高于男性的国家,虽然近年女性自杀率有所下降,但是世界上女性自杀率最高的国家,农村妇女自杀问题尤其严重。”
我这里援引一下《中国妇女报》署名“书时”去年的反驳文章:根据英国著名杂志《经济学人》今年的文章《悬崖勒马——中国自杀率大幅下降》称,“近年来中国自杀率已跌至世界最低行列”“近10多年来中国自杀率陡降一半”。来自香港大学今年公布的一份研究报告支持《经济学人》相关论断的证据,这份研究报告表明,2011年,15至34岁的中国女性公民中,每10万人里年均有3名农村女性自杀。此外,清华大学景军团队的统计也表明,在1998年之后,农村女性自杀率已经低于农村男性自杀率,至2010年,农村女性的自杀率已经较1987年下降了78%。而据WHO统计,2008年至2013年,全球平均自杀率从每10万人11.6例增长到了14例。邻近中国的发达国家自杀率也明显偏高,2012年,韩国的自杀率是每10万人28.1例,高于2006年的21.9例。由此可见,中国农村女性自杀率不仅低于农村男性自杀率,而且远低于全球平均水平。
再譬如说“合法”强奸,《70组》一文称:联合国人口基金与中国学者合作的《中国性别暴力和男性气质研究》显示,在调查地每5名女性就有1名曾遭受过强奸。
五分之一?看到此处时,我回头望了一眼办公室里这十来个女同事,还以为这报告调查的是东亚另外一个人口大国呢。查了新闻,才知道这项报告是“北京林业大学性与性别研究所和中国反家庭暴力网络/北京帆葆在华中地区某县针对年龄在18岁~49岁的共1017名男性和1103名女性展开的调查结果”。
在报告正文“研究方法”一节,研究人员提到:“A县这一调查地点不是随机抽样选中的,所以不能代表整个中国的情况。之所以选择A县,是因为当地的合作机构对项目高度认可,并显示出强大的实行能力,可以协调调查团队在当地完成一个如此复杂的定量调查……此外,从人口和经济发展的状况来看,A县的情况在中国并不特殊,因此在A县取得的调查结果不会特殊于其它情况类似的地方。”私以为,A县能不能代表全中国的情况,值得商榷。
类似数据,本文就不一一赘述。本文不是要刻意反驳《70组》一文,也不想一味称颂我国的女性解放事业。我只是觉得,我们既不能乐观地说“中国男女早就平等了”,也不能悲观地放大、乃至故意歪曲共和国已取得的成效。
J·霍华德·米勒1943年的海报:我们能做到!
这些年来,中国女性社会地位提升了多少?
全国妇联、国家统计局2011年10月发表的第三期中国妇女社会地位调查。这个调查每十年举行一次。这一部分都是数据,读起来可能略枯燥,不感兴趣的读者可以跳过。
一、健康状况。调查显示,在18-64岁的女性中,64.2%健康自评“良好”,比10年前提高了9.2个百分点,男女健康自评良好的差距从12.7缩小到7.7个百分点。60.0%的女性心理健康状况良好。
最近3年内,有42.2%的女性做过健康体检,54.9%做过妇科检查,分别比10年前提高了17.2和16.9个百分点。在中西部农村,43.4%的女性从未做过妇科检查,比东部农村女性高4.3个百分点。
调查显示,城镇35岁以下妇女生育最后一个孩子时做过产前检查的为94.8%,在医院分娩的为97.2%;农村的相应比例分别为89.4%和87.7%,比2000年提高了13.4和40.6个百分点。
二、受教育状况。调查显示,18-64岁女性的平均受教育年限为8.8年,比2000年提高了2.7年,性别差距由十年前的1.5年缩短为0.3年。女性中接受过高中阶段及以上教育的占33.7%,城乡分别为54.2%和18.2%;中西部农村女性中,这一比例为10.0%,比该地区农村男性低4.6个百分点。女性中接受过大学专科及以上高等教育的占14.3%;城镇女性这一比例为25.7%,比10年前提高13.3个百分点。
三、经济状况。调查显示,18-64岁女性的在业率为71.1%,城镇为60.8%,农村为82.0%。在业女性在第一、二、三产业的比重分别为45.3%、14.5%和40.2%。城镇和农村在业女性的年均劳动收入分别为男性的67.3%和56.0%。农村在业女性主要从事非农劳动的比例为24.9%,男性为36.8%,比10年前分别提高了14.7和17.9个百分点;有外出务工经历的返乡女性从事非农劳动的比例达到37.8%,比从未外出务工的农村女性高16.3个百分点。
调查发现,9.0%的女性和14.0%的男性曾经获得过生产经营性贷款,其中,女性获得政府贴息等形式小额贷款的比例为37.3%,男性为36.9%;农村女性获得政府贴息等形式小额贷款的比例为39.9%。
四、社会保障状况。调查表明,在非农业户口女性中,享有社会养老保障的比例为73.3%,享有社会医疗保障的比例为87.6%;农业户口女性中,享有社会养老保障的比例为31.1%,享有社会医疗保障的比例为95.0%。与2000年相比,城镇单位女性社会养老保障和医疗保障的享有率分别提高了25.4和46.1个百分点。近十年,87.3%的城镇单位女性生育最后一个孩子时产假时间达到了国家规定的标准,比上一个十年提高了9.8个百分点。
五、政治状况。调查显示,2.2%的在业女性为国家机关、党群组织、企事业单位负责人,为男性相应比例的一半;高层人才所在单位一把手为男性的占80.5%。数据显示,92.9%的女性关注“国内外重大事务”,54.1%的女性至少有过一种民主监督行为,18.3%的女性主动给所在单位、社区和村提过建议。83.6%的农村女性近5年来参与了村委会选举,能够“尽力了解候选人情况”、认真投票的占70.4%。
六、婚姻家庭状况。调查显示, 85.2%的女性对自己的家庭地位表示比较满意或很满意。在生产、经营和买房、盖房的决策上,妻子参与决策的比例为72.6%和74.4%,分别比10年前提高了5.7和3.9个百分点,在家庭投资或贷款的决策上妻子参与决策的比例为74.7%,比10年前提高了14.3个百分点。数据显示,包括与配偶联名的在内,女性有房产的比例为37.9%,男性为67.1%。
72.7%的已婚者认为,与丈夫相比,妻子承担的家务劳动更多。被访者目前3岁以下孩子基本由家庭承担照顾责任,其中,母亲承担日间主要照顾责任的比例为63.2%。城镇25-34岁有6岁以下孩子的母亲在业率为72.0%,比同年龄组没有年幼子女的女性低10.9个百分点。
七、生活方式。调查发现,在工作日,女性的总劳动时间为574分钟,男性为537分钟。在休息日,女性的休闲时间为240分钟,男性为297分钟。女性的生活方式呈现多样化,72.2%的女性到过本县区以外的地方,35.2%最远一次出行的目的是旅游。55.2%有意识地进行体育锻炼,20.2%参加过村街社区文体活动,29.1%上过网。女性中12.6%有宗教信仰,城乡分别为10.1%和15.4%。
八、法律权益和认知。调查显示,83.4%的人知道中国目前有专门保护妇女权益的法律,比10年前提高了9.6个百分点。76.3%的人赞成“在都尽到赡养义务的前提下,女儿应该与儿子平等继承父母财产”。7成以上的女性对歧视现象有明确认识,认为“因性别而不被录用或提拔”、“同工不同酬”、“因结婚/怀孕/生育而被解雇”和“因生女孩被人瞧不起”的现象属于歧视。
调查显示,在就业方面遭遇过性别歧视的女性占10.0%,在工作/劳动/学习中,遭遇过性骚扰的女性占7.8%。在整个婚姻生活中曾遭受过配偶侮辱谩骂、殴打、限制人身自由、经济控制、强迫性生活等不同形式家庭暴力的女性占24.7%,其中,明确表示遭受过配偶殴打的比例为5.5%,农村和城镇分别为7.8%和3.1%。
九、性别观念和态度。调查显示,被调查者中有83.5%的人认同“女人的能力不比男人差”;88.6%的人同意“男人也应该主动承担家务劳动”;86.7%赞同“男女平等不会自然而然实现,需要积极推动”。认同“男人应该以社会为主,女人应该以家庭为主” 的男女比例分别为61.6%和54.8%,比2000年分别提高了7.7和 4.4个百分点。
十、女童状况。调查显示,10-17岁未成年人中,与父母双亲共同生活的女童占87.5%,男童占88.9%,父母都长期不在身边的女童和男童分别占3.8%和3.2%。10-15岁城镇女童和男童在学比例分别为99.3%和99.1%,农村女童和男童在学比例分别为97.6%和96.7%。
十一、老年女性状况。数据显示,65岁及以上老年女性近3年内做过健康体检的占38.9%。54.1%的城镇老年女性首要生活来源为自己的离退休金或养老金,男性为79.3%;农村老年女性的首要生活来源为其他家庭成员资助的比例为59.1%,男性为38.8%。有23.1%的农村老年女性仍在从事农业劳动,37.5%的城镇老年女性近3年内参与过志愿服务、主动捐款等社会公益活动。
十二、女大学生状况。调查发现,高校女生学业成绩优良的比例为62.4%,比男生高9.7个百分点。参与志愿者活动的女生占64.5%,比男生高4.8个百分点。87.5%的女生希望在事业上有所作为,83.8%愿意为了成就一番事业付出艰辛的努力。调查发现,在有求职经历的女大学生中,24.7%的人遭遇过不平等对待。
十三、流动、留守女性状况。调查显示,目前正在外出流动的女性中87.9%从事有收入的工作;61.5%的人对在外期间的工作和生活感到满意。外出务工/经商农村女性通婚范围扩大,她们的配偶中,15.7%是“在外结识的异乡人”。流动女性在外打工期间遇到的主要问题是“被人看不起”和“工资被拖欠或克扣”,分别占14.7%和14.2%;农村留守女性中,91.7%担心“丈夫在外的安全”,61.5%担心“家里有事没人商量”,60.1%担心“老人生病时没人帮忙”,56.0%担心“农忙时没人帮忙”。
十四、高层女性人才状况。调查显示,女性高层人才具有大学本科及以上学历的占81.4%,比男性高7.1个百分点。95.9%的女性高层人才“能够主动进行知识、技能更新”;93.7%“能够经常与同事、同行交流对工作、专业的想法”;79.1%“对自己的发展有明确规划”。
调查发现,最近3年,高层人才所在单位中,20.6%存在“只招男性或同等条件下优先招用男性”的情况;30.8%存在“同等条件下男性晋升比女性快”的情况;47.0%存在“在技术要求高、有发展前途的岗位上男性比女性多”的情况。
和世界比比看,中国还可以在哪些地方更努力?
在全世界范围内,中国女性地位到底怎么样?我们可以将几个国际机构的数据作为参考。
从2006年开始,总部设在日内瓦的世界经济论坛对全球男女平等展开调查,统计每个国家缩小性别差距方面所取得的成绩,调查包括四个领域:经济能力、教育程度、健康水准和参政机会。
按照2014年《全球性别差距报告》(Globe Gender Gap Report,GGGI)的排名,在142个国家中,中国名列87名,比2013年下跌18个名次。女婴出生人数过少是拉低排名的原因之一。男女平等差距最小的前10名国家分别是冰岛、芬兰、挪威、瑞典、丹麦、尼加拉瓜、卢旺达、爱尔兰、菲律宾和比利时。
不过根据报告中的图表,中国在教育及经济方面的性别平等水平高于国际平均线,排名降低的最主要的原因还是中国在女性政治地位这一方面低于国际平均水平。排名第一的冰岛在过去50年里,有20位女国家元首。
3月5日,联合国官方微博发声,称“恰逢两会召开之际,让我们来关注女性参政现状”。该微博援引了各国议会联盟与联合国妇女署共同发布的《2014年女性参政地图》。数据显示,世界各国的议会中女议员所占比例为21.8%,比前一年增加了1.5%。在中国,十二届全国人大代表中妇女代表比例为23.4%,排在中上水平。
但这一数据并不能反应女性真实的发言权。妇女节前夕(3月7日),李玲教授在博客发文,感慨“中国妇女地位下降与人类进步的潮流背道而驰”。
在她看来,政治参与是传统的男性领域,女性从政,成为男女平等、政治文明和社会进步的一个重要标志。近年来,国际上越来越多女性走向政治前台,走上权力的顶峰。从欧洲到亚洲、非洲、拉丁美洲以及伊斯兰国家,都迎来自己的女总统、女总理,一个被称为‘她世纪’的政坛新时代正向我们走来。
而中国女性政治参与进展与国际趋势比远远落后。每年两会女性代表和委员为会议增采不少,但女性代表的比例很低,代表性不足。女领导干部任正职的数量甚少、女干部基本是排在后面的副职,任虚职多实职少,边缘部门多关键部门少,特别是很大比例的女性干部是被照顾的“无知少女”(无党派、知识分子、少数民族、女性),是领导班子里天然的弱势群体,女干部基本上还处于陪衬和点缀的地位。
性别不平等是世界各国共同面临的问题。世界银行发布的报告《性别平等与发展》的序言中说到,过去四分之一世纪里女孩和妇女的生活发生了巨大的变化。现在识字的女孩和妇女比历史上任何时候都多,在三分之一的发展中国家,学校里的女生人数多于男生。妇女现在占全球劳动力的40%。而且,在全世界所有地区,女性的平均寿命都超过了男性。
我们也要承认,性别平等在某些领域所取得的进展依然十分有限——即便是发达国家也不例外。比如:女孩和育龄妇女的死亡率仍然很高;妇女的收入和生产率仍然落后于男性;妇女比男性更容易成为家庭暴力的受害者,遭受的伤害也更加严重;几乎在所有的地方,妇女在政治和商业高级管理层的人数都远远低于男性。
但对每个国家、每个女性来说,性别平等所取得的进步有很大差异。当瑞典举国上下正同心协力想要找到一个替代“他”和“她”的中性第三人称代词时,撒哈拉以南非洲和南亚部分地区妇女分娩死亡率还相当于北欧19世纪的水平;沙特妇女只要能争取到出门不用蒙黑纱,就已经是一种进步。
忽然想起有个疑惑了很久的问题:有多少人知道希拉里嫁给克林顿之前娘家姓什么?为什么鲜少听见有人为西方现在还需要从夫姓的女性抱不平呢?
希拉里·黛安·罗德姆·克林顿。罗德姆是她的娘家姓
话说回来,舆论应该肯定新中国作为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在性别平等取得的成绩,并给予一定的耐心。实际上,很多发展中国家在争取性别平等上取得相同成绩的速度快于发达国家:美国用了40年时间( 年)才把6-12岁女童入学率从57%提高至88%,摩洛哥获得类似的成绩只用了10 年多(从1997年的58%升至2008年的88%)。
因此,我们在看到男女在发展、教育、就业等方面仍然存在差距的同时,也要保持客观。一味放大负面数据或许能在一时哗众取宠,获得公众关注,但无益于长足发展。争取性别平等,需要各方一起努力,不是仅仅在三八妇女节来临时吆喝一声就能解决所有的问题。
啊,薇薇我很少这么正儿八经地引用这么些报告,谈如此沉重的话题。谨此节日,补祝全天下的女同胞们健康平安,独立自强。
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 请支持独立网站,转发请注明本文链接: 责任编辑:陈佳静研究表明:男女不平等 拉低经济发展水平
网12月2日讯 据外媒报道,多项研究已经表明,男女不平等带来不小的损失。但是,近日,麦肯锡全球研究所最新研究表明,男女不平等所造成的的损失实施上远远超出人们的想想,且影响范围正在不断扩大。
据悉,此项研究一共纳入了15项指标,其中包括工资、就业率等反映经济层面平等程度的指标以及其他反映社会、政治、法律层面平等程度的指标。以这15项指标为基础,计算95个国际的“男女平等指数”。结果表明,男女平等程度最高的地区为欧洲和北美,而男女平等最低的地区为南亚。
研究称,在95个研究对象国中,其中有40个国家,不仅在就业率、工资等经济层面存在男女不公平现在,在法律保护、公职选举比例等法律、政治层面也存在显著的男女不平等现象。而这些不平等所带来的损失也是巨大的。据推测,如果女性与男性在职业层面实现平等,男女就业率相同,工作时间相同,工作部门相同,那么到2025年,世界的经济生产总值可提高26个百分点,相当于美国和中国的国内生产总值总和。
就目前的形势来看,在不远的将来,实现男女职业层面上的完全平等并非不可能。如果各个国家的男女平等程度都能到达本国所在地区的最高水平,那么到2025年为止,世界经济生产总值恒友可能会增长12亿万美元。
为了实现这一目标,美国麦肯锡全球研究所想各国政府和企业几条注意要点,希望各国政府和企业能在教育、法律权利、金融、育儿等方面有所作为,积极消除男女间的不平等现象。
首先,各国政府和企业应加强对女性的教育和职业技能训练,这样能很好地提高女性的就业率。男女之间的教育差距如果能得到缩小,那么女性的社会地位也能得到相应的提高,童婚、家暴、以及因重男轻女思想导致的人工流产等情况也会随之减少。
在教育层面和男性享有相同平等权利的女性,有更多的机会从事和男性相同的工作,包括一些专业性极强的技术性工作,以及需要具备相当领导能力的管理层工作。为了更好的实现这一点,各国政府还应出台显影的法律制度保障女性的社会权利。
其次,各国政府和企业还应增加女性接触金融服务,以及现代化技术的机会,这对于提高女性就业率,减少女性育儿时间大有裨益。为了维护家庭,女性不得不从事育儿,看护老人等无报酬的工作,然而这些工作严重阻碍了女性走向社会的脚步。
如果男性能帮助女性分担这些工作,企业能实行更为灵活的职务安排,帮助女性实现家庭和工作相协调,政府能为女性提供更多的援助,那么大幅提高女性就业率也并非不可能。
此外,越来越多的研究表明,实现男女平等有助于企业挖掘更多的优秀人才。女性职员能很好的把握女性顾客的内心想法。如果企业高管层中有女性高管,其为企业所带来的收益是相当巨大的。(孙丽燕)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环球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环球时报系产品
扫描关注环球网官方微信
扫描关注 这里是美国微信公众号
扫描关注更多环球微信公众号}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男女平等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