存贷比是什么?为什么要2017央行取消存贷比比

经济走势跟踪(2015年45期 总第1561期)
取消存贷比的原因和影响
日 18:11 来源:中国社会科学网
内容摘要:
作者简介:
& □中国社会科学院宏观经济运行与政策模拟实验室  中国社会科学院经济研究所决策科学研究中心  中国社会科学院经济所《宏观经济与政策跟踪》课题组&  经济热点分析  取消存贷比的原因和影响  [导读:6月24日的国务院常务会议“通过《中华人民共和国商业银行法修正案(草案)》,删除了贷款余额与存款余额比例不得超过75%的规定”,这一消息受到广泛关注。作为现行《商业银行法》的“商业银行贷款资产负债比例管理规定”其中之一的信贷比规定,从1995年开始实行到现在,已有20年,为何从法条中删除?其影响将有多大?取消存贷比限制,银行将如何控制风险?对于这些问题,我们将做一综述进行梳理。]  删除存贷比条文的主要背景和原因  国务院总理李克强6月24日主持召开国务院常务会议的全文公布后,其中关于“通过《中华人民共和国商业银行法修正案(草案)》,删除了贷款余额与存款余额比例不得超过75%的规定”的内容引起广泛关注。  存贷比,即银行贷款余额与存款余额的比例,又被称为“贷存比”。现行《商业银行法》于日由第八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十三次会议通过,后根据日第十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六次会议《关于修改〈中华人民共和国商业银行法〉的决定》修正。其第三十九条规定,商业银行贷款“贷款余额与存款余额的比例不得超过百分之七十五”。  24日的国务院常务会议通过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商业银行法修正案(草案)》,借鉴国际经验,删除了贷款余额与存款余额比例不得超过75%的规定,将存贷比由法定监管指标转为流动性监测指标。会议决定将草案提请全国人大常委会审议。  “存贷比”写入《商业银行法》,是在上世纪90年代的具体背景下,在很大程度上是出于控制银行信贷盲目投放,同时管理银行流动性的考虑。《商业银行法》出台前的1994年,我国CPI一度高达24.1%,为改革开放以来最高通货膨胀水平。中国银行国际金融研究所副所长宗良表示,“如果没有这个存贷比指标,当时市场化程度没有现在这么高的情况下,可能确实存在银行过度放贷的冲动。存贷比在那个时代作为一个约束指标制约了这种非理性冲动。”上世纪90年代《商业银行法》制定之初,存贷比发挥了一定作用,但随着银行业市场化逐步推进,其必要性越来越低,近年来也存在不少争议。  在6月24日的国务院常务会议上,李克强总理说,“存贷比的规定,在商业银行法刚出来时是道‘防火墙’,但现在有存款准备金制度,特别是有存款保险制度,在这样的背景下,进行修法既有利于稳增长,也能够推动银行管理体制改革,对于支持实体经济发展同样具有积极意义。”。  时至今日,中国经济与金融市场环境已经发生巨大变化:一方面,随着商业银行资产负债结构的多元化,存贷比指标已经无法全面反映商业银行真实的流动性状况;另一方面,作为“硬杠杠”的存贷比严重约束了商业银行尤其是中小商业银行的自主经营能力。  英国《金融时报》中文网专栏作家徐瑾指出,中国存贷松动迹象,从2009年就已经开始。是年中国银监会发布《关于调整部分信贷监管政策促进经济稳健发展的通知》,允许部分中小银行适当突破存贷比;随后民间提高贷存比的呼声一直颇高,银监会也顺势在2014年中调整了存贷比相关计算公式。  相比于上世纪90年代,我国管理金融风险的方式正日趋完善,其中首推今年5月1日正式实施的存款保险制度。这意味着,金融机构通过缴纳存款保险而非依靠政府信用背书的方式,对自身经营行为所构成的风险和损失负责。此举极大增强了商业银行业的风险意识与金融体系的稳定性。  《日经新闻》认为,中国政府之所以决定取消存贷款余额比限制,是为了进一步支撑持续减速的经济。由于一直严格监管银行的贷款量,因此存在即使推行货币宽松,资金也难以流向中小企业等弊端。存贷比的限制,使得即使货币宽松带来贷款利率下降,银行也很难大幅扩大对企业贷款。利率水平的管制,导致银行一直不愿积极向风险较高的中小企业和新兴企业等贷款,放贷偏重于大型国有企业和地方政府的投资项目。  2014年秋季以来,中国人民银行一直在推出货币宽松,曾3次降息。但是,中小企业和民营企业的贷款难问题仍未缓解,无法从银行获得贷款的中小企业转为通过理财产品筹集资金,结果导致了处在当局监管之外的“影子银行”日趋膨胀。  国金证券银行业分析师马鲲鹏认为,存贷比是银行业面临的行政性约束,是银行负债成本压力难以有效缓解的重要原因,也是当前小微企业融资难的制度性根源。  2014年7月,银监会已发布《关于调整商业银行存贷比计算口径的通知》,以帮助商业银行将更多的信贷资源用于支持实体经济。调整近一年来,根据银监会发布的监管统计数据,中国银行业流动性水平比较充裕。2014年12月末,商业银行流动性比例为46.44%,较年初上升2.42个百分点;人民币超额备付金率2.65%,较年初上升0.11个百分点。2014年12月末,调整后人民币口径存贷款比例(人民币)为65.09%。从今年5月发布的一季度数据来看,流动性水平继续保持充裕。2015年一季度末,商业银行流动性比例为47.46%,较上季末上升1.02个百分点;人民币超额备付金率2.30%,较上季末下降0.35个百分点;存贷款比例(人民币)为65.67%,较上季末上升0.58个百分点。总体来看,完全取消存贷比,进一步增强金融机构贷款能力以缓解企业“融资难、融资贵”,条件已较为成熟。  路透调查的市场人士认为,在利率市场化、存款增速放缓的大背景下,取消存贷比将减小银行负债端压力,并一定程度上缓和实体经济融资贵的问题。马鲲鹏表示,“存贷比的取消既缓解了利率市场化进程中银行面临的负债成本上升压力,也在从制度上消除小微企业融资难的真正病根。”。  存贷比取消也将缩短融资链条,进一步降低企业融资成本。民生证券固收分析师李奇霖认为,之前由于存贷比等约束,在融资需求得不到满足的情况下,银行会借助表外融资通道;而存贷比监管弱化,通道业务存在价值下降,实体融资成本也因此有边际上的改善。  一位银行业人士表示,取消存贷比也是倒逼银行从做大负债表转变为做强利润,这对银行利润有一定刺激;此外,存款流失的大进程中如果还不取消存贷比也会影响银行对实体经济的支持。  申万宏源宏观团队指出,由于银行信贷占社会融资绝对比重,若希望促进资金向实体企业流动,降低社会融资成本日益紧迫,取消存贷比考核可能只是银行松绑的开始,伴随着利率市场化进程的不断推进,未来有更多政策可以期待。  在存款流失,金融脱媒的大趋势下,取消存贷比监管指标对保障银行体系对实体经济资金供给也有必要性。央行公布的5月金融统计数据报告称,5月末人民币贷款同比增长14.0%,而月末人民币存款余额同比增长10.9%。海通证券报告分析,目前,随着外汇储备的下降,意味着存贷比将趋于上升;而银行存款将持续分流到货基、理财、证券等金融产品,也意味着存贷比趋于上升,因而均对存贷比考核提出挑战。  除了增加资金供给,取消存贷比还可以降低资金价格。民生证券固定收益分析师李奇霖认为,之前由于存贷比等约束,在融资需求得不到满足的情况下,银行会借助表外融资通道;而存贷比监管弱化,通道业务存在价值下降,实体融资成本也因此有边际上的改善。  不过,存贷比监管红线取消对银行支持实体经济能力提升的效果也有不同,其对于中小银行信贷投放的推动作用更明显。海通证券报告称,截至2015年一季度,部分股份制银行存贷比达到上限,而中小型银行则长期受制于高存贷比,影响信贷发放能力。
转载请注明来源:中国社会科学网
(责编:张文齐 王砚峰)
用户昵称:
&(您填写的昵称将出现在评论列表中)
所有评论仅代表网友意见
最新发表的评论0条,总共0条
查看全部评论
中国社会科学网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禁止使用
Copyright (C)
by . all rights reserved存贷比红线将正式取消,你怎么看?_网易新闻
存贷比红线将正式取消,你怎么看?
用微信扫码二维码
分享至好友和朋友圈
6月24日,国务院总理李克强主持召开国务院常务会议。会议通过《中华人民共和国商业银行法修正案(草案)》。这是自1995年起颁布实施的《商业银行法》首次迎来大修。
银行存贷比,即银行贷款总额/存款总额,从银行盈利的角度讲,存贷比越高越好,因为存款是要付息的,即所谓的资金成本,如果一家银行的存款很多,贷款很少,就意味着它成本高,而收入少,银行的盈利能力就较差。因商业银行是以盈利为目的,它就会想方设法提高存贷比例。如存贷比过高,这部分资金就会不足,会导致银行的支付危机,如支付危机扩散,有可能导致金融危机,对地区或国家经济的危害极大。
银行业面临深度改革。取消存贷比红线对于一向以稳为主的国家而言,也是受形势所迫。有数据显示:商业银行总体65.67%的存贷比,距离75%仍有一定距离,但部分银行的存贷比已经突破70%并靠近监管红线,部分银行的实际放贷能力已经不可避免地受到了限制。举个最简单的例子:2014年买房贷款,折扣率110%、120%很普遍。实体经济日益下滑,企业生存越来越困难,企业银行储蓄减少,大量热钱流入股市,国内商业银行面临多重困境。业界对于取消存贷比的呼声越来越高。
取消存贷比红线对银行业影响深远。国金证券银行业分析师马鲲鹏分析称,取消存贷比影响深远,存贷比是银行业面临的重大行政性约束,是银行负债成本压力难以有效缓解的核心原因,也是当前小微企业融资难的制度性根源。存贷比取消既缓解了利率市场化进程中银行面临的负债成本上升压力,也在从制度上消除小微企业融资难的真正病根,这既是呼应化解融资难融资贵政策大方向的有效步骤,也是为银行松绑的重要一步。
短期内对于释放信贷空间作用不会太明显。从长期来看对商业银行的经营管理是利好,但是短期内并不能很大程度上改善贷款发放紧张的现状。商业银行的贷款限制并不是只有存贷比一个指标,资本充足率、杠杆率、流动性覆盖率等多项指标都会对商业银行的贷款规模构成约束。就目前而言,资本储存情况对于信贷的影响还是致命的。
本报点评>>>
本文来源:浙江在线-东阳日报
责任编辑:王晓易_NE0011
用微信扫码二维码
分享至好友和朋友圈
加载更多新闻
热门产品:   
:        
:         
热门影院:
阅读下一篇
用微信扫描二维码
分享至好友和朋友圈您的位置: &
银行取消存贷比不超过75%的规定_取消存贷比的影响日 17:14手机客户端 |扫码下载中金网APP摘要:银行取消存贷比不超过75%的规定,取消存贷比的影响。国务院近日通过《商业银行法修正案(草案)》,取消存贷比不超过75%的规定。
  银行取消存贷比不超过75%的规定,取消存贷比的影响。国务院近日通过《商业银行法修正案(草案)》,取消存贷比不超过75%的规定。这意味着,已经存在20余年的存贷比,正式与我们告别了。你知道存贷比指标有哪些局限性吗?取消存贷比又有什么影响吗?  一、什么是存贷比?  存贷款比率=各项贷款总额/各项存款总额*100%  存贷比也称贷存比,是指贷款总额与存款总额的比值。存贷比比率越高,表明负债对应的贷款资产越多,银行的流动性就越低。为保持银行的流动性,我国央行规定,该比率不得超过75%。  二、取消存贷比的影响  1、取消存贷比,不会导致流动性大水漫灌。  2、取消存贷比,将减少因为满足存贷比监管而带来的季末存贷大腾挪现象,有助于减少金融市场不必要的波动。  3、取消存贷比,将直接增强银行业金融机构的信贷投放能力,提高盈利能力。  4、取消存贷比,有助于信贷资金以低成本流向实体经济,进而有助于促进我国经济的稳定和发展。  三、存贷比的作用  1、防止银行的房贷冲动,防止经济过热和通过膨胀。  2、抵抗风险。存贷比例不宜过高,因为银行还要应付广大客户日常现金支取和日常结算,这就需要银行留有一定的库存现金存款准备金。  《商业银行法》实施之初,存贷比作为监管指标,较为有效地管理了流动性风险,并使我国银行业的不良率在全世界都处于较低水平。  四、存贷比指标的局限性  随着资产负债的多元化,目前存贷比监管的覆盖面不够、风险敏感性不高的弊端也日益凸显,这使得部分贷款投放机构的实际放贷能力受到限制,也制约着存款准备金率下调的作用。此外存贷比还催生了高成本表外融资业务和月末高息揽储的情况,无法达到降低融资成本的改革目的。  五、取消存贷比后还有哪些监管指标?  1、强化资本充足率监管(资本充足率是一个银行的资产对其风险的比率,目的是检测银行抵御风险的能力。)  2、杠杆约束率。杠杆率监管标准是一级资本占调整后表内外资余额的比例不低于4%。以弥补资产充足率的不足,控制银行业金融机构以及银行体系的杠杆率积累。  3、流动性覆盖率、净稳定融资比例均不得低于100%。  4、贷款拨备率和拨备覆盖率监管标准,贷款拨备率不低于2.5%,拨备覆盖率不低于150%。
关键词:责任编辑酒鬼【免责声明】中金网发布此信息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与本网站立场无关。中金网不保证该信息的准确性、真实性、完整性、有效性等。相关信息并未经过本网站证实,不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掌握财富秘籍的投资者都在这里股票黄金外汇行情微信:cngold-com-cn行业动态金融黑幕财经解读微信:zjs-cngold相关推荐01、02、03、04、05、06、07、08、09、10、11、12、
热门新闻 14:00 12:05 13:41 06:53 06:4424小时直播16:4216:4116:4116:4116:3916:3916:3816:3516:3216:3006-20
星期二距离 下次数据 公布时间:3小时6分钟19:45美国前值:+0.5%预测:---16:30香港前值:+2.0%预测:+2.2%公布:+2.0%16:30香港前值:3.2%预测:3.2%公布:3.2%16:00台湾前值:+7.4%预测:+7.6%公布:+9.1%16:00欧元区前值:+341预测:--公布:+22216:00欧元区前值:+448预测:--公布:+215更多内容
扫码下载中金网APP
扫码关注中金网微信
扫码关注中金社微信
扫码用手机看新闻
Copyright (C)
中金网 .cn 沪ICP备号-1
版权所有 复制必究存贷比是什么?为什么要取消存贷比?__理财频道 - 融360
存贷比是什么?为什么要取消存贷比?
存贷比是什么?为什么要取消存贷比?
6月24日国务院常务会议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商业银行法修正案(草案)》,草案删除了贷款余额与存款余额比例不得超过75%的规定,将存贷比由法定监管指标转为流动性监测指标。 存贷比
  6月24日国务院常务会议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商业银行法修正案(草案)》,草案删除了余额与存款余额比例不得超过75%的规定,将存贷比由法定监管指标转为流动性监测指标。
  存贷比是什么?
  存贷比是余额与存款余额的比率,其实质是流动性管理工具。贷款余额与存款余额比例不得超过75%,简单地说,就是商业银行每吸纳100元存款,最多可以贷出去75元。
  为什么要取消存贷比?
  1995年颁行的《商业银行法》规定&贷款余额与存款余额的比例不得超过百分之七十五&。从1998年,开始面向商业银行实施。直到2004年之后,商业银行的存贷比才真正下降到75%以下。
  存贷比&红线&针对当时银行资产负债表是一个较科学合理的指标。在宏观上抑制信贷过度投放,可以起到降低单一银行的流动风险的作用。
  然而,如今存贷比已不能准确地反映银行业真实的流动性状况。因为银行的业务已不再是单纯的存款和贷款,资金的来源和使用更多元化,存贷比对银行发展甚至形成了约束。
  存贷比监管隐藏着一个原则,即在商业银行的各类资金来源中,只有存款才能放贷。商业银行资本金、、发债等来源的资金再多,也不能拿来放贷。
  事实上,目前在银行资产负债表的资产端表现形式有很多,例如,现金及存放央行款项、同业存款、交易性金融资产、衍生金融资产、买入反售金融资产、固定资产、股权投资、无形资产等款项;而在负债端表现也较为多样:吸收存款、央行借款、同业借款、拆入资金、衍生金融负债、卖出回购金融资产款等款项。
  有这么多的选择,却只能选择存款,有的商业银行就会虚增存款,货币政策的传导也会受阻。
  在这种背景下,存贷比作为流动性监管指标的意义大幅减弱,并逐渐异化成了对银行信贷规模的约束,因此适当的改革与调整已势在必行。
文中产品信息
小编推荐:
【独家稿件及免责声明】凡注明 “融360”来源之作品,任何媒体和个人全部或者部分转载,请注明出处(融360 www.rong360.
com)。文章中所载的信息材料及结论只提供用户作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
暂无评论,需要你第一个站出来表达观点!
Copyright &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京公网安备号
融360 - 银行 版权所有}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2017存贷比取消影响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