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教电影孽缘孽和业的意思,这两个子有区别和什么用途

佛教,基督教,伊斯兰教的区别是什么?
佛教,基督教,伊斯兰教的区别是什么?
09-03-10 &
宗教反映了人们对神和终极关怀的探求,具有伦理价值。宇宙万物是有起源和规律的,自古以来,人们把导致宇宙万物产生的原因(因缘)叫做上帝,神,天,道或造物主。在古代,中国人就相信有一位造物主或至上神存在,商朝和商朝以前的人称之为上帝,周朝人称之为天,老子和庄子称之为道。虽名称有异,实则指同一位造物主。人们大都承认,人都是有罪的,与永恒的造物主分开了。人们希望摆脱自己的罪和因罪所要承受的报应,回归造物主,获得永恒的生命,意义和价值。 在儒家经典《五经》中有造物主和至上神——天,上帝,神的观念,在《道德经》中还有道的观念。这些观念被认为与圣经中的神的观念相同,所以人们把圣经翻译成中文时,用上帝,神,道来翻译基督教的神。这是因为: 1 神不仅是犹太人的神,也是中国人的神,是普世万民的神; 2 中国人的祖先也是亚当或挪亚的子孙,他们从挪亚那里传承了对神的观念和对神的敬拜; 3 保罗说,神从一本造出万族的人,将他们分散在全地,叫他们寻求神,或者可以揣摩而得。神的事情,人所能知道的,原显明在人的心里,因为神已经向他们显明。 中华文化博大精深,渊远流长,一脉相承,在很多方面超过了西方文化,值得华夏儿女为之骄傲。在古代,中国人就相信有一位造物主,至上神存在。 但随着时间的推移,中国人慢慢趋向偶像崇拜,无神论。正如圣经所说,世人都犯了罪,远离了神。历史进入近代以来,中华文化的传承出现了一定程度的中断,这实令人遗憾。到了现在,人们对道(上帝)的观念越来越淡漠,以致世风日下,人心不古。华夏儿女有责任继承和发扬中华文化,同时,也应该学习和继承世界优秀文化,以提升国人的道德和精神风貌。 基督教以旧约和新约为圣经,犹太教仅以旧约为圣经。基督教和犹太教同为旧约宗教所派生,共同相信一神论,创世论,旧约的先知,基督教和犹太教的不同之处在于,基督教相信耶稣是旧约所预言的弥赛亚,犹太教不信仰耶稣是旧约所预言的弥赛亚,犹太教认为旧约所预言的弥赛亚应该是一个能把犹太人从外族人统治之下解救出来的犹太先知,祭司,君王。 广义上说,基督教包括天主教,东正教和新教;狭义上说,基督教专指新教。基督教诞生以后,不断向外传播,虽然遇到犹太当局和罗马当局的多次迫害,仍然能够发展壮大,从耶路撒冷起,传遍犹太全地,乃至整个罗马帝国,并于3世纪成为罗马帝国的国教。由于帝国分裂,帝国境内的文化民族差异和教权上追求平等,于11世纪正式形成以罗马城为中心的天主教和以君士坦丁堡为中心的东正教;于16世纪以后,从德国的修士马丁·路德开始,又从天主教中分裂出新教,新教包括信义会(始于德国),归正会(始于瑞士),圣公会(始于英国)等许多教派。新教各教派组织上互相独立,信仰上大同小异。 天主教,东正教和新教在教义上的差别是微小的,这种差别应该从他们发展的历史中来理解。他们共同的信仰就是使徒信经和尼西亚信经。 使徒信经 1. 我信上帝,全能的父, 创造天地的主。 2. 我信我主耶稣基督,上帝的独生子; 3. 因着圣灵感孕,从童贞女马利亚所生; 4. 在本丢彼拉多手下受难,被钉在十字架上,受死,埋葬; 5. 降在阴间;第三天从死里复活; 6. 他升天,坐在全能父上帝的右边; 7. 将来必从那里降临,审判活人,死人。 8. 我信圣灵; 9. 我信圣而公之教会;我信圣徒相通; 10. 我信罪得赦免, 11. 我信身体复活; 12. 我信永生。阿们! 尼西亚信经 1. 我信独一上帝,全能的父,创造天地和有形无形万物的主。 2. 我信独一主耶稣基督,上帝的独生子,在万世以前为父所生, 出于神而为神,出于光而为光,出于真神而为真神,受生 而非被造,与父一体,万物都是借着他造的; 3. 为要拯救我们世人,从天降临,因着圣灵,并从童女马利 亚成肉身,而为人; 4. 在本丢彼拉多手下,为我们钉于十字架上,受难,埋葬; 5. 照圣经第三天复活; 6. 并升天,坐在父的右边; 7. 将来必有荣耀再降临,审判活人死人;他的国度永无穷尽; 8. 我信圣灵,赐生命的主,从父和子出来,与父子同受敬拜, 同受尊荣,他曾借众先知说话。 9. 我信独一神圣大公使徒的教会; 10. 我认使罪得赦的独一洗礼; 11. 我望死人复活; 12. 并来世生命。 天主教和东正教的形成: 天主教又称为罗马公教(即罗马普世教会),她特别强调:全世界的教会应建立一个以罗马城的教会为中心,以罗马教宗(即教皇)为教会最高领导者的统一的大组织。其理论依据为:罗马城的教会是耶稣的大使徒彼得创立和领导的,彼得是罗马教会的首任主教,罗马教会以后每任主教是大使徒彼得的继承人,而其他地区的教会是其他使徒建立的,其他地区教会的主教是其他使徒的继承人,他们都应该服从坐在大使徒彼得位子上治理全世界教会的罗马主教(教宗)。主耶稣曾在彼得认耶稣是基督是上帝之子后对彼得说:“你是彼得,我要把我的教会建造在这磐石上,阴间的权柄不能胜过他。我要把天国的钥匙给你,凡你在地上所捆绑的,在天上也要捆绑;凡你在地上释放的,在天上也要释放。”(太16:18~19) 罗马教会认为这段经文意味着主耶稣要把普世教会建立在彼得这块磐石上,并把管理普世教会的大权交给了彼得。但罗马教会只是统一了西罗马帝国的教会,一直未能统一东罗马帝国的教会。未能统一的原因与其说是因为教义上和礼仪上的分歧,倒不如说是因为政治,文化,语言,民族,教权上的原因——罗马帝国已分裂为东西两个帝国,东罗马帝国(后来又称为拜占庭帝国)的皇帝不会赞成其境内的教会(即东正教,意为东部正统教会)屈从西罗马境内的教会(天主教),东罗马的教会出于教会平等的意识,也不愿屈从教皇(即教宗)的权威。他们认为彼得虽曾被称为大使徒,但从新约圣经所记载的教会历史来看,彼得从始至终都未取得对整个教会的统治权,所以罗马主教也不应该获得对整个普世教会的统治权。他们还认为,主耶稣所说的“这磐石”指的是彼得认耶稣为基督为上帝之子的信仰,而不是指彼得本人;主所赐的权柄不仅仅给彼得,也给认耶稣为基督为上帝之子的所有使徒们。西罗马文化为拉丁文化,讲拉丁语;东罗马文化为希腊文化,讲希腊语。 东罗马帝国境内的教会形成了4个教区,即君士坦丁堡教区,亚历山大里亚教区,安提阿教区和耶路撒冷教区。君士坦丁堡为东罗马帝国首都,君士坦丁堡教区亦成为4教区之首。后来东罗马帝国被穆斯林入侵,君士坦丁堡教区主导地位式微,4教区成为自主的东正教会。东正教向其他国家(主要是东欧国家)传播和发展,并成为俄国国教,俄国东正教会逐渐形成以首都莫斯科的教会为首的局面。莫斯科东正教会在普世东正教会中的地位也十分重要。 新教的产生: 16世纪初,罗马教庭欲在梵蒂冈建圣彼得大教堂,为了筹集资金,教庭向西欧各国的教会出售赎罪券,并宣称买赎罪券的信徒的罪才能够被上帝赦免。此行动和教义在德国受到修士马丁·路德的置疑,他认为信徒只要相信耶稣,就可蒙神赦罪,因为耶稣已在十字架上担当信徒们的罪,人们只要向他祷告,认罪,相信他,就可罪得赦免,因信称义,而不是靠购买赎罪券称义。教皇得知此事后,下令叫马丁·路德认罪,并收回己见,遭到马丁·路德拒绝。教皇开除路德的教籍,路德于是脱离教廷,与他的支持者们(其中有一些德国的诸侯)一起在德国建立了一个独立于教廷的新的教会,也是新教的第一个教会(即教派或宗派),称为路德宗(或信义会,因为强调因信称义)。这一行动史称“宗教改革”。马丁·路德强调以下三点: 1)信徒因信称义,不因买赎罪券称义; 2)圣经为教会的最高权威,教皇或教会大公会议(即普世主教会议)都不是教会的最高权威; 3)一般信徒都可以向神祷告,与神沟通,通过祷告,读圣经领受神的启示和带领,通过向神认罪,获得神的赦免,不需要以神职人员为神和人之间的中介。 后来,加尔文受马丁·路德的影响,在瑞士从事宗教改革,使瑞士教会脱离教廷统治,建立了归正会(即加尔文宗)。加尔文创立了长老制的教会组织体制,由一个教会的全体信徒选举该教会的长老,再由长老选举或聘请牧师共同管理教会,牧师主要负责宗教事务。再经过地区教会和一国教会的分层选举,组成地区的教会和一国的教会。加尔文的长老制为西方国家的民主制度奠定了基础。英国国王为了加强王权,也宣布英国教会脱离教廷而独立,建立圣公会(即安立甘宗)。实行主教制,由坎特伯雷的大主教管理全英国的圣公会。后来,从以上教会中又出现新的宗教改革,产生了许多新的教派。 新教与天主教的差别: 组织上天主教强调统一,以教皇为最高领导人,以梵蒂冈为中心。有些新教的信徒认为天主教既然以教皇为最高领导人,那么天主教会的头或元首就是教皇而不是基督。这是一个误解,因为任何教会都会有个负责人,照他们的逻辑,可以说任何一个教会的头或元首是该教会的负责人,而不是基督。这显然是荒谬的推理。一个国家的天主教会一般是由教皇任命的红衣主教管理。新教是分散的,多元,多组织,教派之间互相独立。 教义上天主教和东正教敬重玛利亚,祷告有时求玛利亚转告耶稣。新教无此观念和传统。 礼拜仪式上天主教,东正教较为复杂。 天主教神职人员须实行独身制,新教神职人员可以结婚。 全世界不会只有一个国家,一个民族,一种语言,一种思想,一种文化。同样,基督教在世界上在历史上也不会只有一个组织。任何宗教,任何组织,任何理论都会出现多种流派。 任何人,任何教会,只要相信并传扬悔改,信耶稣得救的福音,就是走对了道路,得到了真理,接受了生命,除了耶稣以外,并没有别的道路,真理,生命。 天主教会,东正教会和新教的教会都是主耶稣身体上的肢体,他们本身都不是道路、真理、生命。地上的教会历来都不是完美和圣洁无瑕的,乃是在与罪恶争战过程中靠主救恩走向圣洁完美。在主耶稣在世的时代,教会的12使徒中,就有一个叛徒犹大。使徒时代的教会,出现了这样或那样的问题和错误,在新约使徒的书信中,有详细的描述和记载。难道能因此说主耶稣时代的教会和使徒时代的教会都是不正统的?当今的每一个教会也不是完美无缺的,也会出错,不能因此说,教会不正统。关键是教会要彼此交通,互相帮助,改正错误,连于教会的元首基督,一同长进。 使徒保罗告诫我们:“要用水借着道把教会洗净,成为圣洁。”(弗5:26) 从发展 趋势上看,基督教会之间应彼此尊重,扩大交往,求同存异,迈向合一,共同为主耶稣作美好的见证,引领万人归主。 佛教的创始人是乔达摩·悉达多(约公元前563~前483年)释迦族人,是古代迦毗罗卫国净饭王的儿子。他29岁出家修行7年,遍访当时的智者名人,最后在一棵菩提树下“悟道成佛”,被佛教徒尊为“释迦牟尼”(释迦族的圣人)。他传教40多年,80岁去世。 佛教的基本教义是“四谛”(谛是真理的意思),“八正道”,“六道轮回”等等。“四谛”的第一谛即苦谛——人所经历的生老病死一切皆苦。第二谛是集(集是因的意思)谛——一切苦难的原因在于人有欲望,就会有行动,就是造业(造孽),就要轮回(转世)。第三谛即灭谛——必须消灭一切欲望,才能消灭苦因,断绝苦果,达到不生不灭的涅盘境界。第四谛为道谛——只有按“八正道”修道,才能消灭一切欲望。“八正道”即正见解,正思维,正语言,正行为(正业),正生活(正命),正精进(毫不懈怠),正念,正定。 “六道轮回”——这六道是分别是,天道、阿修罗道、人道、畜生道、饿鬼道、地狱道,这六道之间的关系是因果循环,人做了好事,死后进入天道;做了坏事,死后进入地狱道。 佛教用修行的方法去掉修行者自己的欲望,罪孽和烦恼,以达至善,摆脱轮回,进入不(转)生不死的涅盘境界。基督教则认为,人的灵魂不灭,人死后,灵魂或上天堂,或下地狱,本来就是不(转)生不死。人靠自身的力量是无法摆脱自己的欲望和罪恶的,既无法消除过去的罪,也无法保证现在和将来不会犯罪。正因为如此,造物主上帝(道)派遣他的独生爱子降生成为人,就是耶稣。基督教相信上帝是圣父圣子圣灵三位一体的上帝。圣子耶稣为担负和消除世人的罪被钉于十字架,受苦受难,舍身流血,死后3天复活,身体变为不朽不坏的灵性身体,显现于门徒后,升天。人信靠他,自己的罪才会被消除,才能获得拯救和永生,与神和好,死后灵魂升天,与主同在。末日基督再来时,要使死人身体复活,活人身体改变,成为灵性之体。 道家的《道德经》指出:“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有物混成,先天地生,寂兮寥兮,独立而不改,周行而不殆,可以为天地母。吾不知其名,强字之曰道。”可以说这与基督教的三位一体的一神论及创世论不谋而合。神这一观念往往被人们人格化。基督教认为:神既有人格的一面,也更有超人格的一面,神并非有限的人格所能限定,他是无限的。所以,《圣经·约翰福音》指出“道就是神”,可以理解为,它肯定了道家的道就是基督教的上帝,是同一位造物者。上帝(道)是唯一的,不可能在中国有一位,在西方有另一位。基督教认为天使和人的灵魂都不是神,因为神是造物者,而他们是被造者。道家是一种哲学而不是一种宗教,主张顺其自然,无为而治,与基督教没有丝毫矛盾,可以互补。 道教把许多古代圣人当作神崇敬,并且向往人能够长生不老。这种在人当中寻找神的思想和追求永生的思想是有价值的,但只有耶稣才是神借着童女怀孕降生成为人,他既是神,又是人。他通过受难,流血,复活,拯救人类,也证明了他的神性。人相信他,就可以得救,得永生,与神和好,成为神的儿女。其他任何人都只是人而不是神,是被造者,而不是造物者。耶稣基督是唯一的救世主。《道德经》第78章指出:“是以圣人云 :受国垢,是谓社稷主;受国不祥,是为天下王。” 伊斯兰教于公元7世纪初由阿拉伯人穆罕默德创立。据说当年有位天使经常跑到穆罕默德面前,向穆罕默德说话,他把这些话记在心里,传给他的门徒们,门徒一一记录下来,形成了《古兰经》。 《新约》和《古兰经》对《旧约》的教义都有所继承,它们都相信一神论和神创造万物。不同的是,基督教的一神论是三位一体的一神论,相信神是圣父,圣子,圣灵三位一体的神,三位同尊,同荣,同质,原为一体,分为三位(圣子在万世以前为圣父所生,圣灵在万世以前由圣父和圣子发出),又为一个整体。圣子在两千年前在童女马利亚腹中被怀孕,诞生成为人,就是耶稣。他在以色列地区传播上帝之道,赢得众多民众跟随,却被犹太当局误解为他想聚众造反,自立为王。当局就逮捕了他,交罗马兵钉十字架。耶稣在十字架上舍命,流血,完成了上帝对人的救赎。他死后三天复活,向门徒显现,证明了他是神,是圣父的独生子(圣子),应验了《旧约》对于基督的预言。《新约》继承了《旧约》献祭赎罪的思想和传统,指出耶稣基督就是神所赐的替人赎罪的羔羊。人是神所造的,也只有神降生成为人(就是耶稣)才能够救赎人. 基督教相信人只有靠耶稣才能获得拯救,与上帝和好并成为上帝的儿女。 耶稣受难,复活是他的门徒亲眼所见,亲手所摸的事实,容不得千百年后的任何人无凭无据地否定 。基督教是神亲自启示的宗教。只有基督教才是《旧约》宗教和《旧约》真理的真正继承者。伊斯兰教的一神论相信神只有一位,耶稣只是一个人,一个先知。 耶稣说:“我就是道路,真理,生命,若不借着我,没有人能到父那里去。”又说:“你们往普天下去,传福音给万民听,信而受洗的必然得救。”不论你是一神论者还是多神论者或是无神论者,你因为罪的缘故与独一永生的上帝分开了,人认识到有一位上帝还不够,还必须相信耶稣,才能与上帝和好,有上帝的生命和圣灵。耶稣是上帝派遣的唯一的救世主。犹太人本来是相信上帝的,但他们由于原罪本罪的缘故,与神分离,他们必须相信耶稣才能得救,才能与神和好。使徒保罗指出,以色列人和世人在基督降生以前是受管于世俗小学之下(加4:3~4),“世俗小学”一词在现代中文译本圣经中被翻译为“宇宙间所谓的星宿之灵”,即天使,基督降世就是要把我们从这种状态下救赎出来,使我们归向父上帝。犹太人曾对耶稣说:“我们是亚伯拉罕的后裔。我们只有一位父,就是神。”(约8:33,41) 这表明他们知道他们是神的选民,他们也知道神是独一的真神,是他们的父,他们对神的这种认识是正确的。但耶稣对他们说:“倘若神是你们的父,你们必爱我,因为我本是出于神,也是从神而来。你们是出于你们的父魔鬼,你们的父私欲。”(约8:42,44) 耶稣指出了他们的罪,告诉他们,只有认识耶稣,爱耶稣,才能真正认识神,只有信靠耶稣,才能罪得赦免,与神和好。
请登录后再发表评论!
基督教与佛教有何不同以英文讲於美国波士顿哈佛大学☆佛教修行记录比基督教丰富☆阿弭陀佛的美丽净土   ☆多数宗教不能指点明径☆明师能为我们创造新天国 ☆要了通经典的真髓☆为自己创造永恒的天堂   ☆会後问答要了通经典的真髓 如果人们了解经典,很好,但他们并不了解。这一点使开悟者区别於无知者。每个开悟的人即是整部经典的具体化身,他能透澈地、正确地了解任何的经典;任何一个没开悟的人,无论他读了多长时间经典,能背多少经典,他永远无法知道什么,只会卡在那里,卡在那些概念,错误地相信那些概念。这并不表示宗教经典不好,也不表示佛教、基督教不好。任何宗教都很好,只是人们不了解它们的真髓,对那些文句的含意及其背後的暗示了解得那么少。例如耶稣说:「只要我在世的话,我就是世界之光与路。」基督徒就卡在这里了,他们说:「耶稣是唯一的光;他是这个世界永恒的光和路。」不!耶稣说:「只要我在世的话」。如果他走了,他将会给我们派「安慰者」来,意思是有别的人、别的先知。 大部份的基督徒都卡在那儿,只相信耶稣基督而已。相信耶稣基督是好的,但我们必须达到耶稣的等级,才能真正了解他在讲什么,真正的跟他沟通,让他带我们回到天国。如果我们一直在这里,而耶稣一直在那里,我们跟他无法沟通,他也无法帮助任何人。耶稣在世时,我们很容易跟他接触,我们可以跟他说:「耶稣!我相信上帝,请带我们回家。」他马上知道,并且答应:「好!任何相信我的人都能回家。」他是这样保证的。但耶稣离开这个世界以後,他的磁场也离开了我们。现在他已经去不同的世界住,教导其他种类、可能比我们更进步、更高等级的众生。如果我们真的相信耶稣、想见他,我们可以去,但我们必须上去他住的地方,这必须要藉着我们的毅力、打坐、祈求与在世明师的恩典,才能做到。在世明师有肉身,比较容易接触。有肉身的明师,同样的也会有化身;但那些只有化身的过去明师,却没有肉身,懂吗? 这也正是为什么在世明师比过去的师父重要的缘故。因为你看不到过去明师,达不到他们的等级。当明师有肉身时,他们也会有化身。耶稣在世时,他说什么?「我与天父同一体。」他那时有肉身在地球上,有肉身,需要吃、喝、走路,像其他众生一样,可是他却说:「我与天父同一体。」他并没有说谎,他说的是事实。他有肉身,也有化身。他有这两样工具去帮助在世的人们和灵界的众生。佛陀也是一样,他在世时,也可以化身到天堂,可以带他的徒弟去许多不同的天堂。如果我们阅读不同的佛经,我们会看到里面记载着不同种类的天堂或佛土。这是由於佛陀的力量,他可以同时化身在许多不同的地方,在娑婆世界、地狱、天堂、佛土、天国等等。所以他可以同时教化不同地方、不同等级的弟子,同时带不同的弟子到不同的天堂。这就是在世明师的力量。而一位真正的在世明师应该拥有这种力量,如果没有,他就不是在世明师。 因此耶稣不是只有肉体而已,在他往生後,他复活了,飞到天堂去,但不是以他的肉体,是以他的光体──灵体。圣经太短了,里面几乎没有记载什么体验,很稀少,以致我们无法了解很多基督徒和佛教徒的类似体验。但就我所知,以我自己的体验,我知道耶稣有和佛陀一样的力量,他可以在任何时间、任何地方出现,换句话说,他已达到佛的等级。 「基督」是希伯来文的「佛陀」之意;「佛陀」是梵文的「基督」之意,他们的意思是开悟的人、开悟的圣人、在世明师、真理、光和救世的化身。一旦你达到佛或是基督的等级,多少人到你这里来你都能救;任何人找你帮忙,你都能帮助他们,你有用不完的宝藏。但问题是没有多少人会来找你,并不是全世界的人都会来。大多数人都被他们自己的无明所蒙蔽,被自己对佛、上帝的误解所蒙蔽;太多的幻想、教理、教条,使人们远离一位在世的真理化身。如果你是佛教徒,你会执着佛教,总是祈求木头佛,希望你往生时它能带你解脱。如果你真的很诚心的话,毫无疑问你会得到。如果你真的很诚心地念阿弭陀佛,发自你内心的纯洁会感动佛心,在你往生时,他会带你解脱,这是不容置疑的,他甚至可以使你这一世就解脱。但是非常少的人能使自己身心净化到如此程度。因此佛陀、基督和圣人们必须一次又一次地化身来到这个世界,让人们可以看到他们的肉身,以便得到直接的沟通,然後帮助他们回家。 我们看到许多时代,佛陀、基督、穆罕默德等人来到这个世界。我们称他们为先知、或上帝的使者。他们是真正上帝的使者,他们已和天国的上帝有沟通,也和这个世界有沟通。正如同你是一家大公司的老板,各地都有你的分公司和代理人员。只要人们到你的公司来,工作人员就可以处理他们的问题。但比如你在澳洲没有代理人员,那就很难使澳洲人知道你在德国与美国的公司,或是你在美国的公司卖什么产品,你必须直接和他们接洽,来解决许多细节问题。我们只要和上帝的使者、或所谓开悟的圣人、上帝的代表沟通,不久我们就能与上帝沟通,用的是直接线路。当我们开悟的时候,我们会创造一个新的天堂;当我们做坏事或犯罪的时候,我们会创造一个新的地狱。不要认为地狱早已存在,等着你掉进去。不!天堂和地狱都是我们自己创造的。为自己创造永恒的天堂 让我告诉你们一个印度神话故事:有一个很富有的人,他死了以後,住在天堂的一个很漂亮的宫殿里。在那里没有问题,任何东西都很漂亮,有一个黄金宫殿供他居住。但他住在那边好多天,却没看到任何人,他走了很远、很远,一直问天使:「我的宫殿怎么回事?我没有仆人,没有人在身边,没有亲戚朋友,没人爱我,为什么?」天使回答:「那是因为你在地球的时候,你不爱任何人,你没有好好对待你的仆人,所以你在这里就不能拥有他们了。」那个人很悲伤,回到他的宫殿,思考着这个问题,然後他说:「如果下次还回地球的话,我会对人们有爱心,吸引许多人到我这里来。要不然,我太寂寞了!」 当他在想这件事的时候,他觉得肚子饿了,他一直在厨房里找食物,却什么也没有,甚至连一片乾面包或迦帕蒂(印度烙饼)都没有。他坐在那里很饥饿,他再度向天使祈求:「请到这里来,现在我不能去你那边,我太饿了,走不动。请来我这儿吧!我有一些事情想问你。」天使出於同情,来到这里,他就问天使:「怎么一回事?为什么我没有食物?我以为在天堂将会有很多食物,为什么我会来这里挨饿?」天使回答:「这都是你自己造出来的!在地球上,你没有给任何人任何的东西。饥饿的人们来找你,你却拒绝给他们食物和庇护所。现在这正是你应得的!你必须先创造事物,才能在这里再享用它们!」 这样一来,那个人开了一点悟,心想:「哦,这是我应得的,我猜这是因果法律。」他也没有一点喝的东西,他知道这是相同的原因,这是因为他生前没做善事,死後无法得善果。「种什么因,得什么果。」他非常悲伤,祈求上帝:「请再多让我活一些时间吧!至少两星期,这样我可以创造一个较好的环境,有东西吃,有水喝。」由於他的诚心祈求,上帝就让他再多活两个星期。在这两星期内,他布施食物、饮料和爱心给许多人。当他回到天堂宫殿时,有许多的人来服侍他、爱他,也有许多食物和饮料。这仅仅是个小故事。为了创造无量无边的天堂、永恒的天堂,我们需要更多的毅力和美德。 现在你们可能会告诉我:「哦,我只有这么一世而已,我如何能为自己创造出一个永恒的天堂呢?」那你可以找一个已经造好天堂的人,然後加入他或她,去那个天堂,你也可以留在那里。但根据佛教的说法,我们会活了一世又一世,不是只有这一世而已。因此我们也许需要累积足够的功德,为了将来能住在永恒的天国里,像阿弭陀佛的净土那样;那是他自己造出来的,经典是如此记载,这也是事实。这就是为什么无论何时明师在世,人们都会涌来皈依他,因为他们没有足够的信心,相信自己可以创造一个天堂。虽然如此,佛陀或明师还是告诉人们:「看!你们就是你们自己的天堂,你们可以通过这样、那样的戒律、经由种种的道德和修行来创造它。」因为上帝的恩典或佛陀的慈悲是无限的,只要我们向他们祈求庇护,我们就可以得到。 上帝或佛性,我们自己内边都有;它是一种无限的力量,特别赋予人类而已。我们能够找到这种无限的力量,可以创造任何我们想要的东西。忘掉地狱吧!我们不去创造地狱,自然我们就不会有地狱。但是我们必须按照明师的教导去做,不要给自己造新的地狱,而是造出一个天堂。会後问答问:如何选择明师?答:如果你有些开悟的话,你马上就知道谁在讲什么。如果一位师父宣称他自己是真正的明师,那么他应该给你一些天国的光和声音的体验,或是给你一些他去过的天堂境界的体验,他马上可以分给你一些他的力量,这样我们才能称他是真明师。真明师能够在任何时间、任何地方出现,不需靠肉体和交通工具,这也是第二个条件。不过在这之前,你应该根据他或她的演讲来判断,看看是否合你的意、合逻辑、足够机智,是否回答了你的所有问题。要注意他的道德,他真的不求名利、没有欲望吗?这些是外在的条件。至於内在方面,当你印心的时候,你就知道他是否有力量。当你诚心的祈求他时,他可以随时随地出现来帮助你,你每日将会知道的越来越多,不然你怎能识别这位师父,如果他没给你钱,怎么能相信他有钱?如果他有开悟,他应该也会给你一些开悟的体验。问:您可以谈谈打坐的事吗?答:打坐是一种聆听上帝的忠告、指示的方法。我们为什么要打坐?是为了要拨出一点时间获知内在的讯息。我们总是一直要求、祈求一些事,我们也应该留一点时间来聆听,就像你问师父一个问题,你应该静下来一会儿,听听看我的回答。我们每天向上帝祈求:「噢!上帝。噢!佛菩萨。请给我那个,请指点我该做什么,拜托这个、拜托那个。」然後我们就出去了,忙忙碌碌、吵吵闹闹,总是说话,而从不聆听。所以,打坐实际上只不过是一种求静的过程,就是坐在那里聆听上帝对我们的祈求所做的回答和佛菩萨的指示,就是这样而已,很简单的事。你问问题,需要答案;我们需要答案时,就必须静下来听,这就是打坐。问:您会说多种语言,又曾经环游世界,为什么选择福尔摩沙作为您第一个弘法的道场?答:福尔摩沙人很诚心、很单纯,他们衷心祈求上帝、祈求佛菩萨来度他们。当然也有一部分人只求物质上的享受及世俗的财产等等,或祇想满足世俗的欲望。但大多数福尔摩沙人心地都很单纯,他们祈求师父来帮助他们。在我去之前,他们就已在心中祈求了。甚至我人还没到福尔摩沙,许多人就已经在打坐时看到了我,那时他们还没有修师父的光&音法门,只是静坐就已经看到师父了。因此当师父去福尔摩沙时,他们就认出来了,懂吗?这表示师父和福尔摩沙人很有缘,就是这么简单,可能在前世结的缘。但是实际上佛菩萨并不选择任何事情,那样说是为了让你们能够了解而已;佛乘众生愿而来。问:这个世界何时会毁灭?答:我们死亡时,就是我们的世界末日,不论是如何结束的。假如我明天死了,明天就是世界末日,因为我再也看不到这个世界了。这就是世界末日。我们不用担心整个世界的末日,不论如何我们迟早会死。问题是,我们自己的世界或整个世界结束以後,该怎么办?我们到别的更好的地方去。所以现在就开始准备。不管你自己末日或世界末日,就都无关紧要了,我们会去另一个地方。问:如何拯救这个世界?答:等你大开悟以後,你会明白。到那时你对这个世界的所有焦虑和担心都会消散。你会以不同的眼光看世界。当然,你仍然会是好公民,并且尽力帮忙世界。你可以看得到,我们现在所做的也是在帮助世界,我们正确地打坐,我们会散发出爱力与光芒,利益很多人。因为世界上总有人修练光的法门,世界才能保持今天的模样;如果完全没有人修行光和道德,那么世界早就变成地狱了。这个世界不同於地狱,因为这里有很多开悟、伟大的圣人发散光芒、爱力和福报;这个世界不同於天堂的原因是这种人太少了,不是全世界都如此。如果整个世界都修行,这个世界就会变成佛土。因为并非整个世界都修行,所以它还是尘世;它也不是地狱,因为有人善良,有人凶恶。如果你要帮助这个世界,那就应该修行道德和光的法门,多少会有一些帮助。  世界末日不末日,我无可奉告。这取决於人们的心愿和上帝的旨意,我们不知道什么是好、什么不好。比如一栋房子已经破旧不堪,非常危险,居住在里面不安全,你会出於喜爱古迹而让它维持现状吗?不会的,你应该拆掉它,重盖新的,或者想办法来处理,加强某些地方或整个翻修。上帝的计画也一样,我们应该知道上帝的旨意,上帝的任何安排都是正确的。如果整个世界都毁灭,我们可以移民到其它世界去,不必担心。 在大开悟以後,你就会看到没有世界、没有人类,只有光、只有极乐和喜悦,其馀一切都只是光的影子。比如师父在这里,师父的影子就在墙壁上。如果你消灭阴影,并没有用。你可以在我背後放一块东西,那么你就看不到影子了。这并不表示影子死亡了,因为它本来就不存在,那只是影子而已,我还在这里。灵魂永不灭亡,什么灾难或死亡都只是幻觉而已。问:为什么我们向上帝祈祷时,有时有回应,有时却没有?答:那是我们的诚心不同,我们祈求的强度会因我们的心情而不同。你们应该知道,上帝或佛菩萨都在我们内边。当我们祈祷时,如果我们真正的深深祈求、有诚意,我们的祈祷就会接触我们内在那个甚深的智慧、甚深的力量、那个万能的上帝,我们就会得到答案。如果没有如此深入的话,便无法通过。就像雨不大时,只需撑伞,或者一件薄衣服就可以保护我们不会淋湿和着凉;但是如果风雨很大,我们即使穿雨衣,它也会被吹走。所以祈祷的强度是我们能否得到答案的关键所在。问:否定的创造力量来自何处?来自上帝吗?为什么他允许这种事发生?答:就像演戏而已,有好有坏才好玩,否则就没有意思了。正如在这个世界,有白天、有晚上,晚上休息,白天活动及工作。我的意思是,我们需要有休息的时间。如果两三天没有睡觉,我们就会觉得受不了。所以晚上是让万物睡眠、休息和恢复活力。冬天也一样,所有树叶会掉光,什么东西看起来又乾枯、又糟糕,但是它们在春天就会恢复活力。万物都需要休息。所以每一件东西的创造都有正反两面,成双成对,为的是使其互补。 我们不要害怕否定的力量,只需知道它如何运作,就能控制它,而不被它控制。所以我们才需要开悟。并不是说开悟之後,我们就回避反面的力量,讨厌负面的力量或魔王,并不是这样。得到开悟是要了通阴阳,使其相互协调。我们甚至会进而突破阴阳,通过非阴非阳到最高的地方。在那里一切圆融,没有像这里所谓的阴阳区别。万物都来自上帝,一切都是好的。而实际上,有好有坏只是一出戏,它们相互补充。问:对不起。我是心理学家,研究精神疾病。在这方面有很多疑问,找不到答案。例如精神分裂症为什么会遗传?以因果角度来看,这怎么解释?第二个问题是,对科学家而言,开悟是否应该从上面寻求对问题的更快的解答,还是仍然必须以科学方式研究问题的答案?答:有比科学研究更快的解答。问:是直接的吗?你可以期待答案吗?答:是!会有直觉的灵感。现在我们只用脑力的百分之五,这个大家都知道,包括科学家。还有百分之九十五尚未运用,有许多力量、信息和才华还在蛰伏。当你唤醒所有的脑力时,就能得到所有那些你要花许多年研究才能得到的答案。而且有时候研究许多年,所得到的答案还不一定正确。有时候科学家今天证明这样是对的,明年就不一样了,而後年又跟明年的不同,那是因为我们只用有限的力量,而没用到全部的力量。所以开悟之法既不新奇,也不神秘,只是唤醒你全部的财产和智能而已,百分之九十五的潜能还放在那里,打坐才能很快得到答案。问:我要问的另一个问题是,因果律如何解释会遗传的疾病?答:罹患遗传病的人们前世,因为某些共同的目标、共同的行为,聚集在一起做事、一起思考、一起继承一些事物。因为对彼此的感情,他们也互相黏在一起,又回来做子女,并承受前世的果报;由於他们对彼此的执着和爱,而且也是基於前世的共同行为,才会如此。相同的事情结果也会相同,任何事都是由因果而来,没有例外。问:生在美国这个世界最富裕的国家的人们,前世有过很开悟的生活?答:那是因为他们前世布施很多,他们不一定开悟。富裕和开悟是完全两回事。一个人可能富有,不过不开悟;一个人可能贫穷,却有开悟。这是真的,你看见了就会相信。等你修行打坐一段时间以後,修某些法门,不一定是我的法门,就会进入记载前世的资料库里,亲自看到整个世界的因果结构,知道为什么有的地方贫穷、有些人富裕;就像读书或看电影一样看得很清楚。所有的事情都记录在时空的历史中,没有任何事会毁灭、消失。      所有事情都浓缩成能量,记录在另一个意识等级的境界里。我们也可以亲自看到,那时你就不会再怀疑了。现在即使你跟我辩到明天,你还是会有怀疑,因为你没有看到。所以我建议你接受我的邀请,自己到天堂去,到无形的知识领域里,自己去找答案。
请登录后再发表评论!
一、基督教有上帝;佛教拜多神,或无神。   一切宗教皆有信仰,就是最低级的宗教有时也十分虔诚;但重要的问题不是你有信仰,乃是你所信仰的是谁?因为你所敬拜的神不同,你的生命人格、思想、生活、受用也随之而异。青年人实在要谨慎选择他的宗教、比选择职业、婚姻更重要。佛教在敬拜上,实在够虔诚,只可惜敬拜多神。   而且那些神皆不是神。近年来新佛教有所觉悟,只敬拜释迦、阿弥陀佛、及观音菩萨;可惜这三位也不是神。观世音菩萨尚在修行地位,阿隬陀佛不过是千亿万佛之一。佛教中最尊贵者,当推释迦佛,但释迦佛也不是神。他并未叫人把他当神来敬拜。佛与众生平等。人人皆可成佛。   按佛学说:禽兽也可成佛。彻底说来,佛教是无神可敬拜的。结果,佛教祖师把佛像劈开烧火。自己就是佛,自己就是宇宙间最高大的。可怜,却不知道自己的渺小、微不足道、有多样的软弱、低能。基督教则不然,上帝即在古时借着众先知,晓谕人类,虽然在各民族,深浅不同,先知所知道的有限,但在这末世,借着祂的独生子耶稣启示于世人(来 1:1)。这位宇宙间独一的真神上帝──耶和华,不但是真理,太初的道,自有永有,而且是最高权能、智能、仁爱、圣洁、公义、有位格的独一真神,这才是人类所应当敬拜的。
   二、基督教看世界是上帝所创造,有计划,有目的的;佛教看世界是因缘和合,四大皆空,无计划、无目的的。   佛教看这阎浮提娑婆世界,众苦充满,都是由于一切众生业感而来,果报而来,故佛教徒看不出被造之物、大自然界之美,及上帝创造之恩典。基督徒则不然,以为世界万物俱是天父上帝所创造,奇伟美丽无比,其中蕴藏财宝丰富,用之不尽,取之不竭。人苟能灵能眼开了,则无论太空宇宙之大,原子之小,处处皆可见到上帝创造之奥妙。吾人对于山水花鸟,音乐美术,在在皆可寄情欣赏.因为这一切,皆是天父上帝为人类预备的。
   三、基督教看人生是乐观的;佛教看人生是痛苦烦恼的。   佛教看人生有八苦,故不愿来生再做人;基督教则不然,无论音乐、美术、科学,皆应努力研究。家庭、社会、世界,皆要努力服务。以为愈能做得多,愈能荣耀上帝。
   四、基督教看人与禽兽有分别;佛教看众生平等。   佛教之所谓众生,是指胎,卵,湿,化一切生物。佛教又谓一切众生六道轮回。所以不敢吃牛猪鸡鸭,以为恐怕是祖宗投胎,吃到了自己的祖宗。纵然不是祖宗投的胎,也不可吃。因为一切众生,佛性平等,杀一众生,来生要投为牛猪鸡鸭被杀,以偿还业报。故有买鱼投之江河以放生,买猪牛送到庙中去养老。基督教则主张;人与兽之间是大有分别的,上帝创造万物之时,唯有人有上帝的形象(品格).唯人有上帝的灵气(Pueuma)。其余一切生物,只不过有魂(Psyche),有血气生命而已。佛教徒时常批评基督教的爱狭小,只爱人,而不爱禽兽。其实不然,应该说:佛教的爱不正确,过份注重禽兽,而了忽略爱人之特殊。
   五、基督教劝人信耶稣,出发点是赦罪得救;佛教劝人信佛修行,出发点是离苦得乐   佛教徒出家,或吃斋念佛,集功德,原因都是为离苦得乐。修修来生,或图往生西方。出发点,并不是想到罪的问题,只想到苦的问题。此又与基督教不同,基督教叫人头一件想到罪的问题,倒并不一定要离苦,甚至要甘心乐意吃苦,背十字架,在家庭中、在社会中,爱人、服事人。     六、基督教有救恩;佛教讲因果  这是基佛二教最大区别:释迦佛只是教主、导师,指示人离苦得乐,教导人自已修行之方法。他并未说:我能代替众生担罪,只要信我就得救。耶稣则不然,圣经清楚地说:我的宝血,是为你们的罪流出来,使罪得赦(太廿六28).信的人就有永生(约三15)。
   七、基督教的究竟是永生;佛教的归宿是涅盘  佛教修行之目的,是在乎八涅盘。涅盘梵音(Nirvana)意为寂灭(tranquil extinction),是令人很难捉摸的名词。到底进入究竟涅盘后,还有我(inividuality)没有?我问过好多法师,回答却是不同。有的说仍有我存在,有的说那时绝对没有我存在了。如一滴水归入大海,还有一滴水吗?有的说:一滴水固然归入大海,其滴水之相,了无可得,但此一滴水性还是存在于众水之中而未消灭的、甚至有两可的回答说:存在,不存在。存在是因为涅盘是不生不灭,不增不减,不垢不净,回到法性实相。不存在是法性本来空寂。达摩说:本来无一物的境界。基督教对此问题,却有了相当确切的回答,就是肯定说有永生。永生希腊原文(Zoen Aionion),乃指属灵的生命--属上帝的生命。此生命人在世时就能得到,假若此人真能悔改重生的话。
请登录后再发表评论!
一派胡言。简直就是以偏概全,歪曲理解。狭隘地用一种宗教攻击另一种宗教。
请登录后再发表评论!}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星宿关系业胎是孽缘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