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理解陆权空权海权海权对中国政治经济的影响

扫二维码下载作业帮
1.75亿学生的选择
下载作业帮安装包
扫二维码下载作业帮
1.75亿学生的选择
如何理解海权对一个国家政治的意义当代社会
扫二维码下载作业帮
1.75亿学生的选择
对于中国政府来说,只要挡好,有权就有意义
为您推荐:
其他类似问题
扫描下载二维码一些发展中国家为了在海洋竞争中获取主动,有意借助;此外,发展中国家与发达国家在海洋环境治理、打击海;三、国际海权竞争下的中国安全利益;伴随国际海权竞争的新变化,中国承受的安全压力明显;1.中国传统海域频遭周边国家染指;进入21世纪以来,中国周边国家掀起了新一轮海域“;在东海,日本以所谓“日中中间线”为由,争夺我东海;众所周知,春晓气田位于中国东海大陆架上,东
一些发展中国家为了在海洋竞争中获取主动,有意借助域外海洋大国的力量,增加外交筹码。近年,越南、马来西亚、菲律宾等国有意在南海问题上与美国形成“利益捆绑”,制衡于我。2010年,美国以对越关系正常化15周年为由,加紧拉拢越南。美国国务卿希拉里称越是“伟大国家”,总统奥巴马承诺“将把两国关系推向更高层次”。美越举行副防长会话,美邀越高官参观航母,并派舰停靠越海军重镇岘港市,美海军官员拜会越海军第三战区司令部。
此外,发展中国家与发达国家在海洋环境治理、打击海盗、反走私等跨国性问题上面临的共同挑战也有所凸显,加强彼此合作的紧迫性、必要性增加,以往在海洋问题上泾渭分明的阵营划分有所模糊。
三、国际海权竞争下的中国安全利益
伴随国际海权竞争的新变化,中国承受的安全压力明显增大。一些周边邻海国家或伺机蚕食我传统海域,巩固既得利益,或与域外大国合作开采我油气资源,“挟洋自重”,不仅中国维护海洋权益与建设和谐周边的外交努力面临重大挑战,而且导致中国的海权环境从没像现在这样严峻。
1.中国传统海域频遭周边国家染指
进入21世纪以来,中国周边国家掀起了新一轮海域“划界”热潮。目前,中国与多个海洋相邻国、海洋相向国存在潜在或现实争端,范围涉及东海、黄海、南海三大海域300多万平方公里,占中国所辖海域的一半以上。特别是近5年来,伴随联合国对外大陆架划界申请的审议日趋深入,日本、越南、菲律宾、马来西亚等周边国家利用《联合国海洋法公约》相关条款仅笼统规定大陆架、专属经济区划分原则,未能充分照顾相关国家所拥有的历史性海洋权利的漏洞,采取各种方式加紧侵占、声索中国的传统海域,试图以既成事实迫使中国做出让步。
在东海,日本以所谓“日中中间线”为由,争夺我东海油气资源。日政府综合海洋政策本部公布“海底资源能源确保战略”,拟在东海海域实施“海底热水矿床”勘探。同时,日本还利用其在相关海洋机制中的影响力,不断游说联合国大陆架界限委员会、国际海洋法法院等相关国际组织,推销其在东海划界问题上的“中间线原则”。2008年,中日就东海油气田开发问题达成原则共识,并商定继续磋商,但由于日本在钓鱼岛问题上采取咄咄逼人态势,破坏了双边关系的政治氛围,导致会谈停滞不前。
众所周知,春晓气田位于中国东海大陆架上,东海大陆架显然是中国领土延伸出去的。日本与我争夺我东海油气资源经常用的两个术语就是“中间线”和“专属经济区”。其动机不外乎回避东海争端的主要矛盾,曲解《联合国海洋法公约》。目前,中日焦点主要体现三方面:
首先,中日所主张的划分原则不同。在确定专属经济区的划分方面,国际上存在两种对立的观点,中日恰好就是这两种观点的代表。中国主张“大陆架自然延伸法”和“海岸线长度比例法”;日本则主张“中间线法”,强调共架邻国应平分东海专属经济区。依据日本的“中间线”划分法划定的日本经济专属区的面积,与依据中国主张的“大陆架自然延伸”原则划定的面积相比,相差在30万平方公里左右,约相当于8个台湾省的面积。如单纯适用“大陆架自然延伸法”中国可获得东海75%以上的面积,采用“海岸线长度比例法”中国也可获得东海65%左右的面积,但如适用“中间线法”,中国只能获得东海40%左右面积。所以,谈判采用何种原则是东海划界的关键。
其次,如何认定冲绳海槽的性质。我国主张,中国大陆架终止于冲绳海槽。它是东海大陆架与琉球群岛岛缘陆架的天然分界,也就是中日两国大陆架的分界线,中日不是“共架国”,海槽西侧为中国主权范围。冲绳海槽最深点超过2700米,这一事实,也证明;中绳海槽是大陆地壳与大洋地壳的分界线。日本却主张,中国大陆架终止于琉球海沟,中绳海槽只是海底褶皱,不能作为划界依据,中国和日本属于大陆架共架国家。此外,日本还对钓鱼岛提出主权要求,企图为“共架说”寻找证据。
冲绳海槽的西坡为坡度约3度的东海大陆坡,东坡则为坡度约10度的琉球群岛的西北侧岛架。西侧坡面的岩石主要是碎屑岩,自陆地而来,而冲绳海槽区的岩石主要是岩浆岩或火山岩,具有近似洋底的性质,活动频繁。根据《联合国海洋公约》,水深2500米以上是衡量大陆地壳向大洋地壳过渡的一个法律尺度。
第三,中日不是“海岸相向或相邻国家”。“海岸相向或相邻国家”一词是1982年《联合国海洋法公约》的一个专门术语。构成“海岸相向或相邻国家”须具备三个条件:一是必须国家相向,而不是国家的某些岛屿或岩礁相向;二是必须是两国本土的海岸线相向;三是两国必须位于同一大陆架上。根据以上三个条件衡量,中日不能算做“海岸相向的国家”。日本的本土位于大约北纬31°大隅海峡以北,真正与它海岸相向的国家是俄罗斯、朝鲜和韩国,不是中国。至于日本所属琉球群岛,只能看成是分散在中国东海海域的零星岛屿。且琉球群岛总面积只占日本国土面积的1.24%,不能作为与整个中国大陆“海岸相向的国家”看待。
另外,在南海,越南向联合国提交侵占中国南沙岛礁的大陆架划界案。菲律宾通过《群岛基线法》,将中沙群岛中的黄岩岛与部分西沙岛礁划入领海。马来西亚副首相兼国防部长登上南沙弹丸礁宣示主权。截至目前,位于南海“断续线”内中国传统水域中的四十多个南沙岛礁被侵占,其中,越南占29个,菲律宾占9个,马来西亚占5个,文莱占1个。
从20世纪六七十年代开始,特别是七十年代至今,南沙群岛露出水面的大部分岛礁被周边国家侵占,水域被瓜分,资源遭到大肆掠夺。越、菲、马等国先后以不同的理由宣布了各自的海域范围和矿区范围,大肆蚕食我南沙海域。越南、菲律宾、马来西亚三国还对南沙岛礁实行军事占领。越南是上述国家中唯一提出对南沙群岛拥有全部主权的国家,也是唯一提出拥有南沙主权“历史依据”的国家。2.域外大国加紧插手中国周边海洋事务
一是美国作为头号海洋强国,加紧推进海军力量东移,以维护、强化其在区域及国际事务中的主导权。大力营建以关岛为核心的西太平洋军事防御体系,加紧部署以新型巡航导弹核潜艇、F―22战机为代表的新一代海空武器。预计到2014年,美海军部署在亚太的弹道导弹核潜艇将达20多艘;60%的核动力攻击型潜艇和航母将部署在太平洋舰队。与此同时,美以美日、美韩同盟为基础,不断在东亚海域举行海空军演,维持强大军事存在,刺探相关国家军事情报;以维护海洋通道安全为由,借与菲、越、马、新等国的合作,强化对我周边海洋问题的渗透和干预态势。2010年下半年,美韩、美日接连在我黄海和东海海域举行军演,美派出“乔治〃华盛顿号”航母驶入我黄海腹地。尤其是12月份的美日军演双方共出动4万多名官兵、60艘战舰、400架战机,其规模之大史上未有,针对中国态势明显。日,美国国务卿希拉里在与日本外相前原诚司会谈时,再次表示,钓鱼岛是《日美安保条约》的适用对象。这一表态,再次显示出美国在钓鱼岛问题上倾向日本,使中日在钓鱼岛问题上的争端更趋复杂。
二是英国、俄罗斯、印度等国也在我周边扩充影响力。其一,不断强化同相关国家的海洋军事合作,借以影响东亚事务。英国、澳大利亚、新西兰积极通过“五国联防组织(FPDA)”,加强与新加坡、马来西亚在南海的区域安全合作,暗示介入南海争端的可能性。印海军积极向东拓展,将加强与马、越、泰的军事合作作为影响东亚海洋事务的重要着力点。自1994年,印度每年与新加坡举行海上反潜演练,并使之发展为涵盖空中、水面和水下的综合军演。俄大力推进与东亚沿海国家的军事合作,以凸显其在这一区域的战略存在。2010年3月俄国防部长谢尔久科夫访越时表示,俄将向越出售苏―30战斗机与“基洛级”潜艇等先进武器。其二,通过跨国公司与我周边国家合作开采海洋油气资源。英、法、加等西方国家普遍重视东亚海域的经济价值,不断加大对该地区海域油气资源开发的技术、资金支持力度,与有关国家的“利益捆绑程度”也不断加深。从整体上看,通过与东亚国家合作开采这一区域的油气资源,相关国家既从经济上捞足了好处,也利用跨国公司的商业行为对东亚海洋事务施加了影响。
截至2009年,在美、俄、法、加、英等国积极参与下,南沙海域被划分为上百个油气招标区。目前,在南海拥有石油承租权并从事石油勘探和开采的国际公司超过200家,年产量超过5000万吨,相当于我国大庆油田的年产量。
3.海上通道安全面临严峻考验
伴随经济全球化及我“走出去”战略的深入实施,中国对海上通道安全的关注程度日益增加。目前,中国80%以上的外贸需经海上运输,90%以上的进口石油需走海路。其中,马六甲海峡、直布罗陀海峡、霍尔木兹海峡、曼得海峡和龙目海峡,已经成为中国对外贸易的重要运输通道。特别是随着中国对能源、资源的需求不断增长,从中国大陆出发,途经台湾海峡、南海、印度洋,前往中东、北非的航路安全日益重要。据统计,每年经过亚丁湾开往我国的船只多达艘,居各国之首。但中国在维护海上通道安全过程中,也面临着一系列制约因素:
首先,中国对维护海洋通道安全的政策准备、能力建设仍处于初级阶段,与美日等发达国家相比存在较大差距。从中国军队现有海空装备水平来看,尚不具备进行大规模远程投送的能力,难以完全依靠自身力量有效维护海上通道安全。从外交现状来看,我与重要通道沿岸国家的合作、协调机制建设也严重滞后。特别是在保障经南海。印度洋前往中东、北非、欧洲地区航线安全问题上,缺少同沿岸国家长期、稳固的合作机制。
其次,当前中国海外运输线大多经过海上冲突、危机频发地区,安全形势不容乐观。中国60%的进口能源需经过全球公认的海盗频发地区,如东南亚、红海和亚丁湾等重要海域。由于索马里海域海盗活动日益猖獗,联合国安理会于2008年12月通过1851号决议,授权有关国家和国际组织向索马里海域派遣军队打击海盗。中国作为联合国安理会常任理事国,有责任、有义务为保一方平安出钱、出力。中国派军舰反海盗,不仅得到联合国的授权,还得到索马里临时过渡政府的同意,师出有名,承担着繁重的护航任务。截至目前,中国护航编队仅在索马里海域就完成300批次、3000艘中外船舶的护航任务。但由于护航海域面积过大、国际协调不足等原因,海盗问题始终困扰着国际海上通道安全。
第三,远洋航运能力不足,难以适应不断扩大的对外贸易需求。尽管中国目前远洋航运能力发展很快,但仍然难以满足迅猛增长的海外贸易。航运队伍建设也相对落后,缺少有经验的航运人员。大规模远洋运输往往不得不雇佣外籍船员,甚至外籍船队,保障远洋运输安全的能力尚显不足。
4.台海两岸分治影响海上安全维护与海权拓展
台湾问题的走向始终与中国海权的维护、拓展密切相关。从地缘位Z上看,台湾岛不仅是中国大陆进出西太平洋最重要的战略“门户”,也是扼守西太平洋南北
航线的要冲,守住台湾海峡即可切断从菲律宾到日本、朝鲜半岛的航线,也可使中国海军冲破美日“第一岛链”的封锁。由于台湾临近钓鱼岛,台海局势的发展也深刻影响看中日东海划界、钓鱼岛问题的走向。此外,台湾当局至今控制着南沙群岛中最大的岛礁太平岛,该岛作为南沙群岛中唯一有淡水资源的岛屿,在军事上具有重要价值。然而,两岸长期分立的现状却对中国海洋权益的维护带来了不利影响。台湾当局对祖国大陆发展海空力量心存疑虑,双方在海洋维权上的合作相对滞后,两岸加强海上合作仍面临诸多挑战:
其一,“台独”势力阻挠。长期以来,岛内“台独”势力一直公开反对两岸在南海、东海问题上的合作,试图将美日引入相关海洋争端,促使争端国际化,以凸显台湾的“国际存在”。李登辉与陈水扁当政时期,就曾极力推行将台所驻守南海岛屿“非军事化”,以显示“和平国际形象”,为“台独”造势。马英九上台后,两岸海洋合作虽有所起色,但受制于岛内政治环境,短时期内两岸海洋合作仍难有实质性突破。其二,相关国家利用台急于获得“国际承认”心理,试图迫使台在海洋争端中让步。台当局对公开主权宣示活动始终持消极态度,担心两岸在领海问题上的合作使台不得不向大陆靠拢,导致南海、东海问题转变为两岸合作问题。在此情况下,日、越、菲等一些国家利用台当局既不愿与大陆紧密合作,也无法参与政府间区域组织讨论领海争端的现实,与两岸分别洽商,试图从中渔利、迫台做出更大让步。
其三,美日等域外因素干扰。美将长期维持其在东亚海域的霸权视为重要战略利益,试图以两岸分立、对峙作为制约中国发展的着力点。台当局曾公开鼓吹在“权力平衡”、“和平解决争端”的原则下,通过以美主导的区域多边机制解决争端,企图既将美拉入东亚海洋争端,为台海问题国际化埋下伏笔,又使台获得与大陆、相关争端方同等的谈判地位,扩大“国际生存空间”,以此制衡大陆的影响。
5.围绕公海及国际海底区域的无序争夺损害中国正当海洋权益
浩瀚而富饶的海洋,各国究竟该拥有多少?国际社会还没有统一的解决办法。不过,解决海上边界问题,既是沿海国家面临的一项历史性任务,也是全球国际关系中的一个重要领域。海洋划界不仅仅是按照自然所呈现出的界限划定有关国家的管辖区域,而是确定一条政治法律边界,是一个政治法律过程。关于海洋划界所应遵循的原则,国际社会对此还存在着不一致的主张。不过,公平原则、自然延伸原则和等距离规则是国际社会普遍遵循的原则。
1.公平原则。首先要求参与划界各方必须有协议。这是一般国际法对海洋划界规定的位于其他原则之上的“首要规则”。国家在划界时可以考虑法律、政治、经济等各种因素,只要有关国家达成协议,可以采取任何他们认为公正的边界。其次,结果必须要公平,无论采取何种划界标准和实际方法,必须保证获得公平的划界结果。最后,划界方法必须能够产生公平的结果。
三亿文库包含各类专业文献、文学作品欣赏、外语学习资料、中学教育、高等教育、幼儿教育、小学教育、专业论文、应用写作文书、如何理解海权对一个国家的政治、经济、安全的意义57等内容。 
 如何理解海权对一个国家政治,经济,安全的意义? 答:海洋占地球表面的 答:海洋占地球表面的70%左右,在当今国际环境下没有哪个国家可 海洋占地球表面的 左右,在...  如何理解海权对一个国家政治、经济、安全的意义?海权 是 国家总体战略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当今国际环境下没有哪个 国家可以完全的脱离海洋而独立于世界之上,即便...  如何理解海权对一个国家政治经济安全的意义 海洋权益是国家在其管辖海域内所享有的领土主权、司法管辖权、海洋资源开发权、海洋空间利用权、海洋污染管辖权以及海洋科学...  如何理解海权对一个国家政治、经济、安全的意义?怎样加强我国的海洋建设? 隐藏&& 分享到:
使用一键分享,轻松赚取财富值, 了解详情
嵌入播放器:...  如何理解海权对一国政治经济安全的意义,你认为大学生应怎样准确的把握.txt 我们用一只 眼睛看见现实的灰墙,却用另一只眼睛勇敢飞翔,接近梦想。男人喜欢听话的女人,...  如何理解海权对一个国家政治、经济、安全的意义? 姓名:徐小伟 班级:09 英本(1) 学号: 海权,顾名思义就是拥有或享有对海洋或大海的控制权和利用权,但...  6页 免费 如何理解海权对一个国家... 1页 1下载券喜欢此文档的还喜欢 云南...1、海洋权益对一个国家政治、经济、安全的意义? 海洋权益这个词在我国出现的...  如何理解海权对一个国家政... 2页 1财富值如要投诉违规内容,请到百度文库投诉...海权对我国的政治经济安全的意义摘要:经济利益:海底的矿产石油,海面上的过路费... 上传我的文档
 下载
 收藏
该文档贡献者很忙,什么也没留下。
 下载此文档
正在努力加载中...
如何理解海洋权益对一个国家政治、经济、安全的意义?
下载积分:400
内容提示:如何理解海洋权益对一个国家政治、经济、安全的意义?
文档格式:PDF|
浏览次数:89|
上传日期: 23:14:12|
文档星级:
全文阅读已结束,如果下载本文需要使用
 400 积分
下载此文档
该用户还上传了这些文档
如何理解海洋权益对一个国家政治、经济、安全的意义?
官方公共微信}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地缘政治中的海权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