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险到底有没有必要买是由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的还是由需求决定的

苹果/安卓/wp
积分 24940, 距离下一级还需 6660 积分
权限: 自定义头衔, 签名中使用图片, 隐身, 设置帖子权限, 设置回复可见, 签名中使用代码
道具: 彩虹炫, 涂鸦板, 雷达卡, 热点灯, 金钱卡, 显身卡, 匿名卡, 抢沙发, 提升卡, 沉默卡, 千斤顶, 变色卡, 置顶卡
购买后可立即获得
权限: 隐身
道具: 金钱卡, 彩虹炫, 雷达卡, 热点灯, 涂鸦板
开心签到天数: 4 天连续签到: 1 天[LV.2]偶尔看看I
本帖最后由 crj302 于
16:00 编辑
& && && && &马克思主义者口口声声说,社会必要劳动时间由社会决定,但他们却不尊重社会的决定,希望用暴力推翻市场中工人与资本家的自由交易。按照马克思的说法,劳动连价值都没有。劳动可以没有价值,但不能没有价格,因为劳动的价格就是社会对劳动付出的回报。如果说商品的价格由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那劳动的价格应该由什么来决定?换句话来说,以什么来保证劳动付出与回报的公平与正义?一方面,《资本论》从未给出具体的劳动时间与社会必要劳动时间折算的规则、依据,另一方面,《共产党宣言》又要用暴力革命打碎自由、民主、平等下的社会秩序和市场秩序却无法重建,连劳动者的公正待遇都不能保证,马克思主义就是独裁专制的祸首。
支持楼主:、
购买后,论坛将把您花费的资金全部奖励给楼主,以表示您对TA发好贴的支持
载入中......
不懂可以问,不要装懂乱猜忌。
龚民 发表于
不懂可以问,不要装懂乱猜忌。那你回答呀。
crj302 发表于
那你回答呀。& && & 商品的价值由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配第、斯密、李嘉图都早有论述,几百年前就回答你了,你不服就批他们呀!你还可向罗鹏取取经,两人联合也行,看看能不能批倒批臭古典政治经济学家?
本帖最后由 crj302 于
10:38 编辑 龚民 发表于
商品的价值由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配第、斯密、李嘉图都早有论述,几百年前就回答你了,你不服就 ...劳动不是商品,没有价格,既然劳动没有价格,那劳动付出就不应该有回报,劳动付出的回报不就是劳动的价格。
自然学派掌门
本帖最后由 clm0600 于
10:43 编辑
劳动的价格就是劳动本身啊。
一元人民币的价格就是一元人民币。
一小时劳动的价格就是一小时劳动。
不同商品交换,要把它们折合为劳动时间,劳动时间之比决定交换比例;
而劳动本身就不用折合了嘛。
比如你要用劳动与产品交换,那么一小时劳动可以交换一小时的劳动产品,多简单的事情啊,这都想不通啊!
clm0600 发表于
劳动的价格就是劳动本身啊。
一元人民币的价格就是一元人民币。一小时劳动的价格就是一小时劳动。
=========================================
别开玩笑了,价格与时间发生不了等价关系,单位都不同。
自然学派掌门
一小时劳动交换一小时劳动的产品,这就是你要的“劳动付出与收益的公平与正义”。
clm0600 发表于
一小时劳动交换一小时劳动的产品,这就是你要的“劳动付出与收益的公平与正义”。劳动的单位是时间,劳动产品的单位是个、件、架等等反正也不是时间,也没有等价关系。
crj302 发表于
劳动不是商品,没有价格,既然劳动没有价格,那劳动付出就不应该有回报,劳动付出的回报不就是劳动的价格 ...& && & 哈哈,真够纠结的、你绕不出去了。点拨你一下,劳动不是商品,没有价格,商品经济又必须使劳动是商品,有价格,劳动付出的回报构成一定生产条件下的工资价格。有事实存在经济学才能如实反映!
初级热心勋章
初级热心勋章
无限扩大经管职场人脉圈!每天抽选10位免费名额,现在就扫& 论坛VIP& 贵宾会员& 可免费加入
&nbsp&nbsp|
&nbsp&nbsp|
&nbsp&nbsp|
&nbsp&nbsp|
&nbsp&nbsp|
&nbsp&nbsp|
如有投资本站或合作意向,请联系(010-);
邮箱:service@pinggu.org
投诉或不良信息处理:(010-)
京ICP证090565号
论坛法律顾问:王进律师扫二维码下载作业帮
拍照搜题,秒出答案,一键查看所有搜题记录
下载作业帮安装包
扫二维码下载作业帮
拍照搜题,秒出答案,一键查看所有搜题记录
为什么价值量是由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的
扫二维码下载作业帮
拍照搜题,秒出答案,一键查看所有搜题记录
1、商品的价值量是由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的. 个别劳动时间不能决定商品的价值量. 2、个别劳动时间花得越多,商品的价值越大(价值是凝结在商品中的无差别的人类劳动),而不是商品的价值量越大,商品的价值量与个别劳动时间无直接关系的. 3、商品的价值量越大,花费的劳动时间就越多,价值就越大,因而商品的价格就越高.只有厂商生产商品的个别劳动时间比社会必要劳动时间低,那么才会盈利(也就是赚钱). 注:括号里的内容是方便你理解的. 分析这道题,必须弄明白几个概念及关系 1) 价值与价值量的含义. 2) 商品的价值量是由什么决定的. 3)个别劳动时间与商品价值量之间有无直接关系. 社会必要劳动时间与个别劳动时间:社会必要劳动时间是指在现有社会正常的生产条件下,在社会平均的劳动熟练程度和劳动强度下制造某种使用价值所需要的劳动时间.个别劳动时间是指个别商品生产者生产某一商品所需要的劳动时间. 商品的价值是由劳动形成的,当然价值大小由劳动量决定,而劳动量的多少一般地说是由劳动时间决定的.而劳动时间又分为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和个别劳动时间. 正面推理:同样的商品,人们只承认生产它所花费的平均劳动时间,即只承认它所具有的同等的价值量,否则这种交换就会因不公平而难以进行. 反向推理:如果商品的价值量由个别劳动时间决定,那么就会出现以下情况……(课文中有,这里不讲了),而这种情况是现实生活中不可能发生的. 所以,商品的价值量只能由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
为您推荐:
其他类似问题
扫描下载二维码(转贴)关于两种含义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问题――答;宋则行;姜启谓先生在贵刊1997年第2、3、4期连续发表;一、分歧的关键所在;拙文的基本论点是,《资本论》第一卷提出的在现有社;姜先生对我提出的这些论据是否正确,似乎没有作正面;与此相联系,姜先生指责拙文对马克思所说的单位商品;“……”删去了;姜先生还指责拙文“避开引证”他所引证的几处引文,;姜文《之一》指责
(转贴)关于两种含义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问题――答姜启渭先生
姜启谓先生在贵刊1997年第2、3、4 期连续发表大作三篇(以下简称《之一》、《之二》、《之三》)对我在贵刊1996年第5 期发表的《对“两种含义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的再认识》一文和其他主张只有一种含义的社会必要时间的同志的观点提出了不同意见,深受启发。其实,所谓“否定论者”,如同“肯定论者”一样,所提出的论据和理由是各式各样的,并不协调一致,下面仅对姜先生对拙文的观点所提出的意见,作一答复。
一、分歧的关键所在
拙文的基本论点是,《资本论》第一卷提出的在现有社会正常的生产条件下生产某种商品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该商品价值量的论述,即所谓第一种含义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是以“供求一致”,即商品的生产量符合该商品需求量为前提的。正因为这样,与《资本论》第三卷在引入市场竞争考察资本主义生产总过程时提出的“价值是由当时社会平均条件下生产市场上这种商品的社会必需总量所必要的劳动时间决定”〔1〕的论述(即所谓第二种含义)是一致的, 不是两种不同的含义;只是一个按单位商品考察,一个按商品生产总量考察,而两者的一个共同前提是商品供求一致。论据之一:马克思认为,尽管供求实际上从来不会一致,但为了对各种现象要在它们的合乎规律的形态上来进行考察,就必须撇开由供求变动引起的假象,假定供求一致,资本主义生产的实际内在规律,“才纯粹地实现。”〔2〕正因为这样, 马克思在考察商品和货币以及资本主义生产过程时,暂时舍象市场竞争,假定商品按其价值出售,即在商品的供求量一致的前提下论述价值的决定的〔3 〕,这是论据之二。
姜先生对我提出的这些论据是否正确,似乎没有作正面的回答。只是在《之二》中说:“政治经济学在研究价值本质时,为什么说要假定供求一致呢?这是因为单个商品是总产品的样品。只有总产品的供求一致,单个商品的使用价值才能摆脱它的量的变动的干扰。但是单个商品价值的前提本身,还是某种使用价值的质,而不涉及其量,不涉及其供求一致。”〔4〕政治经济学研究价值本质, 包括研究价值量的决定,而单位商品的价值量的决定,难道只涉及使用价值的质,而不涉及使用价值的量吗?根据《资本论》第一卷的论述,单位商品的价值量决定于当时社会正常生产条件下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而“社会正常生产条件”、“社会必要劳动时间”都是以一定的生产量及其平均来说的,怎么不涉及使用价值的“量”呢?既然“单个商品是总产品的样品”,单位商品的价值的决定怎能不涉及使用价值的量,不涉及“供求一致”呢?何况假定商品按价值出售本身就是以使用价值的供求一致为前提的,在这个前提下,商品的生产量以符合社会需求量为界限,在这个界限内确定社会正常生产条件,从而确定单位商品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这怎么能说与供求一致无关呢?
与此相联系,姜先生指责拙文对马克思所说的单位商品的价值量决定也以供求一致为前提的论点是“张冠李戴”。因为“单个商品价值形成的物质前提是商品能满足人们的某种需要,具有使用价值,没有使用价值量的规定,而总量商品的价值决定的物质前提是:它们能满足社会需要的总量,是具有社会规模的使用价值。”〔5〕为了论证这个观点,姜先生引了《资本论》第三卷这样一段话:“说商品有使用价值,无非就是说它能满足某种社会需要。当我们只是说到单个商品时,我们可以假定,存在着对这种特定商品的需要――它的量已经包含在它的价格中,而用不着进一步考察这个有待满足的需要的量。但是,只要一方面有了整个生产部门的产品,另一方面又有了社会需要,这个量是一个重要的因素了。”〔6〕可是,这段话,帮不了姜先生的忙, 因为说对单个商品时,不是没有使用价值的量的问题,只是“它的量已经包含在它的价格中”,可惜姜先生引证时把这小段破折号内的至关重要的话,用
“……”删去了。接着姜先生引证了《资本论》第三卷另一段话,这段话若是完整地引,是这样:“社会需要,即社会规模的使用价值,对于社会总劳动时间分别用在特殊生产领域的份额来说,是有决定意义的。但这不过是已经在单个商品上表现出来的同一规律,也就是,商品的使用价值,是它的交换价值的前提,从而也是它的价值的前提。”〔7〕既然,具有决定意义的,某种商品总量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符合社会需要,“不过是已经在单个商品上表现出来的同一规律”,既然商品总量价值的决定与单个商品的价值决定,依据的是同一规律;既然,整个《资本论》第一卷的论述,包括对单位商品价值决定的论述,都以商品按价值出售为前提,即以“供求一致”为同一前提;这怎么能叫“张冠李戴”呢?何况,这个“同一规律”,即商品使用价值是它的价值的前提,不仅是指“质”,而且涉及到供与求的“量”。
姜先生还指责拙文“避开引证”他所引证的几处引文,即“独独挑出”《资本论》第三卷第722 页的一段引文来论证只有一种含义而不存在两种含义。姜先生引证的几处引文实际上说明什么问题,下面再谈。至于我所以引证第三卷第722页上一段话, 主要因为谷书堂同志用这一段引文论证存在着“第二种含义”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8〕, 而据我的理解,这段引文恰恰证明了“第一含义”与“第二含义”是同一含义(见拙文)。可是,姜先生说成“这正是两者(指第一含义与第二含义――引者)处于重叠时的情况。也是第一含义在实现为价值时不受第二含义的修正。”〔9〕从马克思这个句子的结构看, 明明是用后一个短句说明前一短句使之明确化,是一个意思的进一步说明,这怎么说是两种不同“含义”的“重叠”呢?既然这两段话说的是一个含义,不是两种不同含义的“重叠”,姜文指责拙文“实际上是用两种含义共同决定批评两种含义共同决定”,〔10〕就毫无根据了。
姜文《之一》指责我“避开了引证”他所引来说明“第二含义”区别于“第一含义”的四处引文之一,即恩格斯的一段话〔11〕,也恰恰说明“两种不同的含义”是同一个含义。这段话是在批评洛贝尔图斯时说的:“如果研究过劳动通过什么和怎样创造、从而决定价值并成为价值尺度,他就会得出社会必要劳动,――不论从个别产品对同类其他产品的关系上来说,还是从它对社会总的需求方面来说都是必要的劳动。”〔12〕可见,不论是从单个产品来说,还是从社会总量来说,都须是社会必要劳动量,即都须符合社会需求量,以“供求一致”为前提才决定价值;因而是一个含义,只是考察的角度有所不同而已。
另外,姜先生指责我避开引证的《资本论》第三卷第716―717页的几段话,其实,其中的重要段落在拙文中也曾引述过〔13〕,只是我的理解和姜先生有所不同,因而未被注意到罢了。姜先生据此认为马克思在这里提出了“第二含义”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它有别于“第一含义”。据我的理解,耗费在单位商品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不是孤立地规定的,而是在商品生产总量与社会需求量一致的前提下按照当时社会平均生产条件决定的。因此,马克思在那段引文里指出:“事实上价值规律所影响的不是个别商品或物品,而总是各个特殊的因分工而互相独立的社会生产领域的总产品;因此,不但在每个商品上只使用必要的劳动时间,而且在社会总劳动时间上,也只把必要的比例量使用在不同类的商品上。”可见,“社会劳动时间可分别使用在各个特殊生产领域的份额的这个数量限,不过是整个价值规律进一步的表现,虽然必要劳动时间在这里会包含着另一种意义。”拙文还引证了马克思另一段话,说明与这段话有同样的意思。这段话的中心思想是说:“……适用于单个商品的价值的条件,在这里会作为决定这种商品总额的价值的条件再现出来。”“……关于单位商品所说的话就完全适用于市场上现有的一定生产部门上的商品总量。”〔14〕至于前引一段话的附加语“虽然必要劳动时间在这里包含着另一种意义”,只是指计算角度的区别,一个按单位商品,一个按商品总量而已。〔15〕可见,我们的分歧,关键仍在于承认不承认《资本论》第一卷提出的单位商品的价值决定(即所谓“第一含义”)也有一个“供求一致”的前提,还是与此无关。但是姜先生对我提出的论据,始终回避作出明确的回答。
二、对两处引文理解的具体分歧
至于姜先生引证的其他两处引文,我认为不是讨论“两种含义”的区别的,而是讨论供求关系发生变化将怎样影响价格与价值的关系,这就涉及到价格背离价值和价值的实现问题。我们先从姜先生所引《剩余价值理论》第一分册第234―235页〔16〕的几段话分析起。
从这部分的引文看,马克思首先指出“一个单位产品上花费的劳动时间不超过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即不超过生产这个商品平均所需的时间,这是资本主义生产的结果”。这就是说,一个单位商品的必要劳动时间是按这个商品生产总量所需要的时间平均计算的,才称为社会必要劳动时间。〔17〕一种商品的生产总量,从而花费在这个部门的劳动时间总量,通过竞争的不断调节,应该符合社会对它的需求量,即对社会所拥有的全部劳动时间应有一定的比例。但马克思指出,“一定生产部门所花费的劳动时间总量对社会所拥有的全部劳动时间的百分比,仍然低于或高于应有的比例。”〔18〕“如果某个部门花费的社会劳动时间量过大,那末就只能按照应该花费的社会劳动时间量支付等价。因此,在这种情况下,总产品――即总产品的价值――就不等于它本身所包含的劳动时间,而等于这个领域的总产品同其他领域的产品保持应有的比例时按比例应当花费的劳动时间。但是,这个领域总产品的价格比它的价值降低多少,总产品的每一部分的价格也降低多少。”〔19〕马克思举例说,原来生产4000码麻布(与社会需求量相符),每码价值2先令,现在生产了6000码,供过于求了,按价值每码2先令,6000 码麻布本值12000先令,但按照需求量(4000码),它们只能按8000先令卖出, 每码价格将低于价值,是1 1/3先令,而不是2先令了。这就是说,原先供求一致时,每码按价值2先令出售,现在供过于求了, 只能按低于价值的价格出售。超过需求的那部分社会劳动,将以出售价格低于价值的形式不被社会所承认而得不到实现。至于价值的决定,从上例中明显看出,无论就单位商品的价值来说,还是就商品生产总量的价值来说,都以供求一致为前提,只要“假定生产条件不变”(如马克思在花括号内所假定的)即生产条件不因供过于求而发生变化,则价值不会改变。当麻布的生产量和需求量均为4000码时,每码价值为2先令, 总价值为8000先令。当生产量变为6000码而需求量仍为4000码,即供过于求时,每码价值仍应是生产量与需求量一致时的生产条件所决定的2先令, 总价值仍为8000先令,只是由于供过于求(6000码的供给量竞争4000码的需求量),麻布只能按低于价值的价格出售,变为1 1/3先令, 背离了价值。因此,拙文第三节所作的概括:“供求一致是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商品价值的前提。供求不一致只能导致市场价格偏离市场价值,使价值得不到实现或由此获得超额利润,而不是使市场价值改变,是完全符合马克思在《剩余价值理论》第1分册所举的例子和所作的论述的。〔20〕
可是,姜先生对马克思这一大段话却与我有着截然不同的理解。他在《之三》批评别人的观点时对马克思这一大段话提出了他的解释。其中核心的两句话,一是认为:在供求一致变为供过于求时“市场价值有了变化,所说的价格不过是市场价值的单纯的货币表现,表示变化后新的市场价值”。二是认为:马克思在那里所说的“商品价格降低到商品的价值以下”,“也并非指日常价格降低到现存的、现行的市场价值以下,而是作为现存的市场价值的单纯货币表现形式的市场价格降到原先的市场价值(或价值)以下。”〔21〕但是,即使象姜先生所要求的“联系上下文看”,也不可能得出这样的理解。
首先,当发生供过于求时,商品的价值或市场价值是否发生了变化,判别的唯一标准是:商品的价值是?由当时社会平均的生产条件下生产市场上这种商品的社会必需量所必要的劳动时间决定的”这个根本规定。根据马克思所举的例子来说:“原来麻布生产量是4000码,与社会需求量一致,根据当时的生产条件,每码价值是2先令, 总价值是8000先令。现在麻布的生产量增加到6000码,而需求量没有变,因而生产“过多,超过必要量了”,那末,麻布的价值是否发生了变化?――没有。社会需求量为4000码,与其一致的生产量仍应是4000码;同时,生产条件没有发生变化(马克思在那里特为用花括号表明“这里假定生产条件不变”〔22〕),既然,社会需求量未变,麻布的生产条件也未因生产量供过于求而改
变,根据以供求一致为前提的价值决定这个根本规定,麻布的总价值仍应等于按比例花费的劳动时间”,即8000先令,而每码价值也仍为2先令。只是多生产2000 码的麻布的价值不被市场所认可,价值12000先令的6000码麻布,只能“按8000先令出卖”, 因而“每码的价格将是1 1/3先令,而不是2先令,而比价值低1/3。 ”(重点号是引者加的)据此,马克思才说:“在商品的使用价值已定时(即需求量一定,在所举例子里即麻布需求量4000码――引者),而生产量“过多了,超过必要量了”,就会发生“商品的价格降低到商品价值以下的事实”。既然原先的价值没有因供过于求而有变化,怎么能把降低了的市场价格理解为“变化了的现存的市场价值的单纯货币表现”呢”因此,说商品的市场价值在生产条件不变的情况下因供过于求而发生变化,这话本身就违背了价值是由供求一致前提下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的这个根本规定。
其次,不能把任何情况下的市场价格理解为“现存的市场价值的单纯货币表现形式”。在供求一致时,商品按与价值一致的价格出售,在这场合可以说市场价格是市场价值的单纯货币表现。现在,供过于求了,市场价格降低了,而价值,如上所述,并没有变化,这怎么能说市场价格还是“市场价值的单纯货币表现”呢?姜先生引述《资本论》第一卷第125―126页一段话来论证他的观点,这段话是:“我们假定它的产品证明自己有使用价值,因而把货币吸引出来。但现在要问:它能吸引多少货币呢?当然,答案已经由商品的价格即商品价值量的指数预示了。……假定他耗费在他的产品上的只是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因此,商品的价格只是物化在商品中的社会劳动量的货币名称。”显然,姜先生要用的是“商品价格即商品价值量的指数”和“商品的价格只是物化在商品中的社会劳动量的货币名称”两句话。但是能说这两句话在任何场合都是这样的吗?姜先生不是反对“断章取义”,要“联系上下文来看”吗?要知道这段话是马克思在《资本论》第一卷第三章论述货币是流通手段时说的,而且第一卷是以商品按价值出售,价格与价值一致为假定的。就以引述的那段话来说,也并不意味着在任何情况下商品价格都是价值的单纯货币名称。“商品的价格只是物化在商品中社会劳动量的货币名称”这段话,是在紧接“假定他耗费在他的产品上的只是平均社会必要劳动时间”之后提出的,而后一段话恰恰被姜先生引述时用“……”删去了。〔23〕因此,把降低了的市场价格想当然地看作是“已经有了变化的”、“现存的市场价值的单纯货币表现形式”,是不正确的。
最后,姜先生认为从《剩余价值理论》第5 分册(即《马克思恩格斯全集》26卷Ⅰ)一大段话得出的正确解释,应该是:决定商品价值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是有两种含义的。第一含义是在社会平均生产条件下生产单位商品所耗费的劳动量,简称为生产条件上的社会必要劳动。另一含义是生产满足社会规模需要的商品总量所耗费的劳动总量,简称为生产规模上的社会必要劳动。能满足第一含义要求的生产,不一定能满足第二含义要求的生产。当社会总劳动在社会生产各部门的分配,不符合第二含义的要求,比如某一生产部门分配了过多的总劳动,使得总产量超过了社会规模的需要时,总产品的总价值就不由实际所包含的总劳动量决定,而由按比例应当花费的总劳动决定。总产品的每一个可除部分,即单位商品的价值也同时发生变化。其价值或其货币表现价格,下降多少,与本部门所应当花费的劳动少于实际包含的劳动量的比例,……保持同一比例。”〔24〕
但在我看来,从马克思那一大段话得不出这样“两种含义”的区别来。第一,无论从生产单位商品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看或从生产能满足社会需要的商品总量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来说,都是由当时的社会平均生产条件决定的。既不能说,只有单位商品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是由社会平均生产条件决定的,与商品供需状况无关,而商品总量就不是;也不能说,只有商品总量是能满足社会需要的,作为商品总量的可除部分的单位商品就不是了。作者在前文及本文里已一再提出马克思对决定单位商品价值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也是以“供求一致”为前提的,这就是说,单位商品作为商品总产量的可除部分,其生产所耗费的劳动时间
也必须符合社会需求量的可除部分,才是“社会必要”劳动时间,才决定价值,既然,无论就商品总量说还是就单位商品说,其社会必要劳动时间都是要由当时的社会平均生产条件来决定,都要以社会生产量符合社会需求量即供求一致为前提,那就不存在什么“能满足第一含义要求的生产,不一定能满足第二含要求的生产”的问题。
第二,马克思在那一大段话里讨论的,不是“两种含义”的区别(既没有明白提出这问题,也没有隐含地提出这个问题),而是发生供过于求时,市场价格与价值的关系问题。在那里,马克思始终把总产品(商品总量)与单位商品的价值与价格问题统一起来论述的。诚如姜先生所复述的,“比如某一生产部门分配了过多的总劳动,使得总产量超过了社会规模的需要时,总产品的总价值就不由实际所包含的总劳动量决定,而由按比例应当花费的总劳动决定。”紧接着这段意思的话,马克思说的是“这个领域总产品的价格比它的价值降低多少,总产品的每一部分的价格也降低多少。”可是到了姜先生的笔下,却变成了“总产品的每一个可除部分,即单位商品的价值也同时发生变化。”〔25〕这是否是“正确解释”,只要两相对照一下,就看得一清二楚。至于马克思在那里举的例子,上面已作了一再解释,在生产条件不变、社会需求不变的条件下,发生了供过于求,无论总产品的价值还是单位商品的价值都没有变化,只是生产量过大了,超过社会需求量的部分,不被社会所认可,只能按低于价值的市场价格才能卖出去,如此而已。
姜先生引了《剩余价值理论》第一分册那一段话外,还引了《资本论》第一卷第124―126页的几段话用以说明“两种含义”的区别。实际上,那里马克思说的话同样用来说明供过于求的情况下价值与市场价格的关系问题,性质与上相同。但由于引文出于《资本论》第一卷,马克思在那里提前明确指出商品生产总量要符合社会需求量,并提前考察了市场供求发生差异引起价格背离价值,致使价值得不到完全实现的问题,这对于解决是否存在“两种含义”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的争论,就更有意义了。
在那里,马克思仍然举了麻布生产过多、超过必要量形成供过于求的例子。指出:“假定市场上的每一块麻布都只包括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即使这样,这些麻布的总数仍然可能包含耗费过多的劳动时间(指供过于求――引者)。如果市场的胃口不能以每码2 先令的正常价格(指与价值一致的价格――引者)吞下麻布的总量,这就证明,在全部社会劳动时间中,以织麻布的形式耗费的时间太多了。其结果就象每个织布者花在他个人的产品上的时间都超过了社会必要劳动时间一样。这正象俗话所说:“一起捉住,一起绞死”。[这就是说,供过于求了,在相互竞争下,只能以低于价值的市场价格出售――引者]在市场上,全部商品只是当作一个商品,每一块麻布只是当作这个商品的相应部分。事实上,每一码的价值只是耗费在麻布总量上的社会必要劳动总量的一部分化身。”〔26〕
可见,马克思对单位商品的价值和总量商品的价值总是联系起来论述的,把前者看作后者一部分的化身。所以,就价值的决定来说,商品生产总量必须符合社会需求量这个前提,对所谓第一含义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和所谓第二含义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是共同的,这一点马克思早在《资本论》第一卷就这样认为了。这里要顺便提出的一个观点就是:既不是总量商品价值决定单位商品价值,也不是单位商品价值决定总量价值,而是两者同时在生产者背后,在市场竞争过程中决定的,既没有源流之分,也不是谁决定谁的问题。〔27〕马克思把它分成单位商品价值与总量商品价值只是为了理论分析的便利。
三、“市场价格偏离市场价值说”错了吗
姜先生把供求关系变动引起的价格背离价值问题说成是第二含义的“否定论者”“用来证明第二含义只是实现价值而不是创造价值的”,于是提出种种论据说明“它们是难以成立的”。〔28〕其实,这里争论的问题不在于“第二含义”是实现价值还是创造价值,而在于供求关系发生变动时价值与市场价格的关系怎样,市场价格是否背离了价值。
姜先生不以为然,认为这是“市场价格偏离市场价值说”、“市场价格波动说”等等,
三亿文库包含各类专业文献、行业资料、幼儿教育、小学教育、高等教育、生活休闲娱乐、文学作品欣赏、各类资格考试、应用写作文书、关于两种含义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问题47等内容。 
 4 产权制度 ① 产权制度是关于产权界定、保护、运营...8 价值量只能由生产商品得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 9...三怎样理解社会必要劳动时间的两种含义及其相互关系?(...  ②价值量与社会必要劳动时间成正比。 ③只能由生产...的一系列重要理论的创立也都同 劳动二重性学说有关...3、 怎样理解社会必要劳动时间两种含义及其相互关系?...  “绝大多数厂家生产工具” 学生很容易得出: 在同类商品生产中, 绝大多数生产者的劳动时间就是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很明显 这是对“社会必要劳动时间”的错误理解。 ...  不过两种含义在分析角度上又各有区别:第一种角度是从社会生产条件的角度来说明社会必要劳动时间的, 第二种含义则是从社会需要的角度来说明的;第一种含义决定的是...  在以前的学习和近来对《资本论》的阅读过程中,关于个别劳动时间和社会必要劳 动时间的了解逐渐深入,在此,想说一下自己对两者及其关系的理解,与各位共同探讨。 其一...  个别劳动时间与社会必要劳动时间的矛盾 b、使用价值与价值的矛盾 c、具体劳动与...的重大意义。 五、论述题 1、试述战后世界垄断资本主义经济发展的两种趋势及其...  ③ 资本有机构成理论,资本积累理论,社会资本再生产理论等政治经济学的一系列 重要理论的创立也都同劳动二重性学说有关. 怎样理解社会必要劳动时间的两种含义及其相互...  7.下列选项中,正确表述了认识的客体的含义的是( )...14.决定商品价值量的是( ) A.社会必要劳动时间 B...【解析】君主立宪制分为议会君主制和二元君主制两种...  5、列宁关于物质的定义及其意义。(p24) *“物质是...商品的价值量由生产商品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 (...29、剩余价值的两种基本生产方法。P176 即绝对剩余...}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有需求 有必要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