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当前的农业合作社的组织机构组织存在哪些问题

- 我国农业合作组织的性质及变迁问题研究
Your browser does not support JavaScript and this application utilizes JavaScript to build content and provide links to additional information. You should either enable JavaScript in your browser settings or use a browser that supports JavaScript in order to take full advantage of this application.
Item Details
书目相关信息
学位论文室(309室)
图书馆公告荔浦:当前农民专业合作社存在的问题及对策_桂林农业信息网
您的位置:&&&&&&
荔浦:当前农民专业合作社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 近年来,随着国内农业的市场化、国际化进程不断加快,有效带动了农业的专业化生产和专业化合作,在农村出现了一批农民专业合作社,这些农民专业合作社在农业增效和农民增收等方面起到了不可替代的作用。通过对荔浦县青山镇农民专业合作社的实地调查研究,本人对当前农民专业合作社发展的基本状况和存在的问题作一些简要的分析,并对今后发展对策谈一下粗浅的看法。
&&& 一、农民专业合作社发展的现状
&&& 农民专业合作社以盘活流通、互利互惠、促进发展为目的,是自日《中华人民共和国农民专业合作社法》开始施行后才规范进入农村的新事物。农民专业合作社是在农村家庭承包经营基础上,同类农产品的生产经营者或者同类农业生产经营服务的提供者、利用者,自愿联合、民主管理的互助性经济组织。合作社以其成员为主要服务对象,提供农业生产资料的购买,农产品的销售、加工、运输以及与农业生产经营有关的技术、信息等服务。农民专业合作社的发展有效地解决了农村存在的两大矛盾:一是解决了农村按户分散经营的小生产与需求量庞大的大市场之间的矛盾,加快了生产与市场的对接。二是解决了小打小闹的“几分田经营”与扩大生产规模经营之间的矛盾,使突破区域界限,整合农村土地,形成产业带或产业群成为可能。
&&& 日,青山镇三联村、大明村、满洞村三个村的党支部书记带头发起组建,由农民自愿出资、自负盈亏组成的荔浦县三大满新特农产品专业合作社正式注册登记成立,此后在青山镇党委政府的大力引导扶持下,青山镇农民专业合作社得到快速发展。截止2009年11月,全镇已成立有农业生产类、农机类、物流类农民专业合作社35个,注册资金共达470万元,共发展会员5560人,联结基地8340亩,带动农户8896户,每年社员家庭人均增收600元以上。这些农民专业合作社的主要特点有:
&&& 组建形式多样化。一是由大户牵头、纯种植业农民组成的合作社,主要由农业规模经营大户牵头,与农民合伙兴办合作社,如漕村富民水果专业合作社、永镇宏发水果专业合作社等。二是村党支部牵头组织创办的农民合作社,如三大满新特农产品专业合作社。三是围绕行业建立的专业合作组织,如拱秀村常发农机专业合作社、荔江村海民农机专业合作社、永镇村德发农产品流通专业合作社等。
&&& 产业分布区域化。大多数农民专业合作社组织社员实行分区域连片规模种植,实现了马蹄、荔浦芋、水果、甜玉米、莲藕等特色产品的区域化布局,专业化生产和集约化经营的农业产业链基本形成,这种产业分布区域化有利于促进“一村一品”、“一乡一业”的发展。
&&& 合作空间扩大化。许多农民专业合作社开始打破农村地域的局限,形成跨乡镇、跨县的合作社。如三大满专业合作社的社员及生产基地已扩展到周边的修仁、龙怀等12个县内乡镇及象州县等桂林市外的县。
&&& 全程服务一体化。部分合作社不断拓展自身服务领域,形成了区域化生产、一体化服务的生产经营体系。如三大满专业合作社以“公司+合作社+基地+农户”的运作模式,组织和引导社员走专业化发展道路,根据市场的需求种植甜玉米、马蹄等新特农产品,发展畜禽养殖,在产前、产中、产后全程为社员提供技术培训,信息咨询、销售等一体化全程服务项目,在种植户与市场之间架起桥梁,有效地解决农民盲目生产、增产不增收的问题,从而降低农产品的市场风险,提高了农民的经济效益。
&&& 二、农民专业合作社发展中存在的问题
&&& 农民专业合作社的发展是一种新的摸索过程,在这个过程中难免会出现这样那样的问题。从青山镇农民专业合作社的发展情况来看,主要存在以下几方面问题:
&&& 规模较小。由于农民专业合作社刚刚起步,大多是一个领办大户牵头组成,自身经济实力不强,整体经营规模不大。除三大满合作社有社员586人之外,其他合作社的人员基本在150人以下,造成合作社的辐射带动能力不强,对农户的带动不足。
&&& 资金短缺。限于地方财力,政府扶持力度较小,农民专业合作社的经费多由领办大户垫资自筹,而且由于利润较低,农民专业合作社目前还无法吸引社会资金投入到合作社的建设中来,合作社自身也无法积累足够的资金,仅有的经费只能维持学习培训、信息宣传等基本活动的需要,而在引进新品种、发展新项目上资金不足,从客观上制约了合作社运营活动的发展和壮大。
&&& 联系不紧。农民专业合作社处在初级阶段,合作社成员之间的联系不紧密,合作意识不强,有利则合,无利则散,没有真正结成“利益共享、风险共担”的共同体。同时,“订单农业”由于受市场价格变化和企业、农户诚信程度的影响,也存在兑现难的风险。
&&& 信息闭塞。农民合作社进入市场的组织化程度较低,尤其表现在市场信息缺乏、品牌意识不强等方面,增加了开拓市场的难度,致使合作社的合作效益不高,难以获得突破。
&&& 人才缺乏。由于进城务工的青壮年农民较多,因此造成了农村懂技术会管理、市场开拓能力强的高素质经营管理人才缺乏。另外,合作社牵头人虽然是本地的一些能人或专业户,但仍缺乏全面管理经营知识,难以适应社会化大生产的需要,这些都制约了农民专业合作社的健康发展。
&&& 三、促进农民专业合作社发展的建议对策
&&& 农民专业合作社的产生虽然才短短的几年,但已显示出了较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对于加快农村土地有序流转,促进农产品的规模化经营和区域化布局,提升农产品的竞争力,增加农民收入具有重要意义。针对其在发展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建议从以下几个方面加以解决:
&&& 加强扶持力度。从政策、资金、技术等方面支持农民专业合作社:保证农民专业合作社享受国家规定的对农业生产、加工、流通、服务和其他涉农经济活动相应的税收优惠;涉农金融部门积极给予信贷支持,帮助解决合作社种植、养殖及农产品流通环节资金的不足;进一步加大财政扶持力度,培育一批实力强、带动力大 、辐射面广、科技含量高的龙头专业合作社。支持合作社突破地域和行业限制,扩大合作社规模。以现有专业合作社和种养大户为载体,充分利用特色农业和土地整合优势,积极开展招商引资,吸引外来资金创办龙头型专业合作社。
&&& 稳定联结机制。在发展“订单农业”的同时,明确产销双方的权益和责任,规范各自的行为,逐步实现规范化、制度化。鼓励和提倡合作社通过建立风险保障机制,设立风险基金、保护价收购等方式与农户建立更紧密的利益联结关系。鼓励合作社通过吸收农户土地、资金等要素入股形式,形成风险共担、利益共享的利益共同体。
&&& 创新培育模式。按照“民办、民管、民受益”的原则,坚持因地制宜,分类指导,鼓励“公司+合作社+基地+农户”、“公司+合作社+农户”等多种发展模式,大力培育一批具有促进行业发展、保护行业合法权益、增强行业自律功能的新型新型农民专业合作社。
&&& 积极开拓市场。立足市场需求和优势资源,研究农产品供求关系的变化规律,加快适销对路的农产品开发。鼓励有条件的专业合作社到县外或市外建立农产品生产基地,拓宽原料来源。同时注重市场营销和推广,加大农产品对外宣传力度,充分参与市场竞争,使更多的农产品销往县内外市场。
&&& 强化培训工作。积极强化学习培训工作,逐步建立良性互动的学习培训制度,切实提高合作社中层以上管理人员的管理水平和普通成员的基本素质。一是开展农业生产技能培训,组织实施新型农村实用人才培训,把更多的合作社成员培养成为具有较强市场意识、较高生产技能的现代农业生产经营者。二是加快发展农村职业技术教育和农村成人教育,切实提高农民的生产技能和综合素质。君,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呢~~
扫扫二维码,随身浏览文档
手机或平板扫扫即可继续访问
我国农业合作社发展面临的主要问题与政策建议
举报该文档为侵权文档。
举报该文档含有违规或不良信息。
反馈该文档无法正常浏览。
举报该文档为重复文档。
推荐理由:
将文档分享至:
分享完整地址
文档地址:
粘贴到BBS或博客
flash地址:
支持嵌入FLASH地址的网站使用
html代码:
&embed src='/DocinViewer-4.swf' width='100%' height='600' type=application/x-shockwave-flash ALLOWFULLSCREEN='true' ALLOWSCRIPTACCESS='always'&&/embed&
450px*300px480px*400px650px*490px
支持嵌入HTML代码的网站使用
您的内容已经提交成功
您所提交的内容需要审核后才能发布,请您等待!
3秒自动关闭窗口促进我国农民合作社健康发展的几点思考
来源:中国农经信息网&&&&&&&&&&日17:03&&&&字号:
自农民专业合作社法实施6年多来,我国农民专业合作社发展迅猛,但也面临着新的挑战。当前农民专业合作社的发展呈现异质性、多样性的特点,水平参差不齐。有关如何促进我国农民合作社健康发展,有几点思考。
一、“发展合作经济”与“发展壮大集体经济”二者如何契合
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以下简称《决定》)提出:“坚持家庭经营在农业中的基础性地位,推进家庭经营、集体经营、合作经营、企业经营等共同发展的农业经营方式创新。坚持农村土地集体所有权,依法维护农民土地承包经营权,发展壮大集体经济”。同时提出:“鼓励农村发展合作经济”。
农民拥有的最大的财产是他们以农村集体经济组织成员身份所共同拥有的农村土地。《决定》在论述赋予农民更多财产权利、促进农业和农村发展时,往往要涉及农村集体。仅在《决定》第11条、20条和21条中,就有7处涉及“集体”这个词。但什么是集体?农村集体的内涵与外延是什么?农村集体经济未来向何处去?如何实现“发展合作经济”与“发展壮大集体经济”之间的契合?
(一)集体经济重振旗鼓
改革开放后,相当数量的行政村成为空壳村,除了土地外,没有什么集体资产。据统计,1996年全国72.6万个村中,当年无集体经济收益的村占30.8%,当年集体经济收益在5万元以下的村占42.9%,集体经济收益5至10万元的村占13.5%,集体经济收益10万元以上的村占12.8%。
在工业化、城镇化进程中,一部分集体所有的农地被征用,转为非农建设用地,村集体也有可能获取一部分土地改变用途的增值收益。土地整治工作的推进,农村最大的也是最有潜在价值的一块资产(土地)也出现了增量,在增减挂钩、占补平衡的政策执行中,村集体也有可能获得新的收入来源。农村集体通过获得土地增值收益,增强了自身发展的物质基础。2012年,无锡902个行政村,一共有302亿元的净资产,村均集体收入568万元。在新的形势下,落实《决定》的政策举措,村集体还有可能获取一部分土地改变用途后可观的增值收益。据报道,在深圳进行了全国首宗集体建设用地入市的探索后,深圳宝安区凤凰社区即可获得3480万元的土地收益以及13980平方米的产业配套物业。
面临这些新的问题,如何建立相关制度,通过多种途径来探索集体经济的有效实现形式,使集体资产保值增值,集体成员获得可持续发展的机会和收益,避免重走导致原有集体经济溃败的老路,避免新的集体经济再次蜕变为“干部经济”,这是值得探索的一个问题。
(二)厘清村委会和村集体经济组织之间的关系
2010年新修订的《村民委员会组织法》第8条规定:“村民委员会依照法律规定,管理本村属于村农民集体所有的土地和其他财产”,但下面紧接着又说:“村民委员会应当尊重并支持集体经济组织依法独立进行经济活动的自主权”,这本身就是矛盾的。现行法律的有关规定使得村委会和村集体经济组织职能交叉,相关法律使得村委会(及村民小组)和村集体经济组织都有权占有和管理包括农用地和农村集体建设用地在内的农村土地和其他集体资产,赋予二者同样的合法性。农村集体资产由谁处置,没有明确的法律规定。
当前迫切需要通过改革试验,以国务院行政法规的形式形成《农村社区集体经济组织条例》,在条件成熟时推动农村集体经济组织的立法进程。要通过法律法规明确村组集体经济组织的内涵外延及其权能,明确村组集体经济组织成员资格的取得及退出机制,成员的责任、权利和义务。在此基础上,使集体经济组织成员的个人成员权利与财产权利相统一。同时要厘清村委会和村集体经济组织之间的关系。村委会作为农村社区性的自治组织,它为本社区全体居民进行社会管理和提供公共服务的支出要纳入地方财政预算。要使村民委员会仅仅承担村庄的公共服务职能,把土地等集体资产的管理权完全剥离到农民集体经济组织手中。
(三)“发展合作经济”与“发展壮大集体经济”二者如何契合
《决定》提出:“保障农民集体经济组织成员权利,积极发展农民股份合作,赋予农民对集体资产股份占有、收益、有偿退出及抵押、担保、继承权”。2014年中央1号文件提出:“推动农村集体产权股份合作制改革,保障农民集体经济组织成员权利,赋予农民对落实到户的集体资产股份占有、收益、有偿退出及抵押、担保、继承权,建立农村产权流转交易市场,加强农村集体资金、资产、资源管理,提高集体经济组织资产运营管理水平,发展壮大农村集体经济”。
集体资产通过确权、登记和颁证工作,明晰产权,使股权固化、地权固化、房权固化,其实质是确定某个时点具有资格的集体经济组织成员对于集体资产或资源各自的份额,是确定某个时点的公平,即起点的公平。但未来集体经济的发展方向应是从封闭走向开放,从固化走向流动,固化是为了更好地流动。在产权清晰的基础上,通过股份合作的形式,促进股权、地权和房权的流动,有进有出,增资扩股。
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首次明确混合所有制经济是我国基本经济制度的重要实现形式。农村集体经济未来的走向可能成为现代企业制度的一种有机组成形式,一种以股份合作制为主体的多元化混合型的市场经营主体,集体经济的这种嬗变将使它融合合作经济及其他经济形式的优点,得以保持经济活力和市场竞争力。
二、如何在深化农村金融体制改革中促进真正的农村合作金融的发展
党的十七届三中全会、十八届三中全会都对合作社开展信用合作提出了要求,2014年中央1号文件提出:“发展新型农村合作金融组织。在管理民主、运行规范、带动力强的农民合作社和供销合作社基础上,培育发展农村合作金融,不断丰富农村地区金融机构类型。坚持社员制、封闭性原则,在不对外吸储放贷、不支付固定回报的前提下,推动社区性农村资金互助组织发展”。
世界各国农村金融发展的实践证明,在多元化、竞争性的农村金融体系中,合作金融应是其中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没有合作金融的支持,我国的农民合作社也很难发展壮大起来。但现在我国并没有真正意义上的农民所有、农民控制、为农民提供金融服务的正规的农民合作金融组织。根据银监会的数据,截至2013年5月底,银监会批准组建的农村资金互助社仅49家,资产总额15.3亿元。此外是各类型的民间信用合作组织。如各级扶贫办组建的以财政扶贫资金为引导的村级扶贫互助社覆盖了全国1.6万个贫困村;全国扶贫基金会组建的农户自立服务社在全国约70余家。部分省份试点组建农民资金互助社,其中多数没有注册登记。全国还有876家村镇银行,5267家小额贷款公司。
(一)农村经济活动中的金融乱象
当前在农村的经济活动中,一些以资金赢利为目的的公司或放款人以合作社资金互助会的名义来吸储和放贷赢利,混淆了合作金融与民间借贷的界限,扰乱了金融秩序。在此形势下,江苏灌南、浙江温州、吉林四平、河南濮阳、河北易县等地合作社资金互助部泛滥,灌南甚至爆发了四家资金互助社关门,数千群众讨账政府买单的恶劣事件。据报道,近几年,盐城当地开设了几十家“农民资金互助合作社”,这些合作社经当地农业主管批准成立,并获得了由当地民政局核发的“民办非企业单位”登记证书。合作社通过吸储和放贷的方式经营运转,并向储户承诺,存款到期后储户不仅可以得到利息,还可以得到分红。但从2013年初开始,盐城市亭湖区内陆续有多家合作社人去钱空,众多储户的存款也无法兑付。
银监会主席尚福林受国务院委托做的“国务院关于农村金融改革发展工作情况的报告”中指出:“政策性金融缺位、商业性金融错位、合作性金融发展无序的问题相对突出”。“准金融组织监管制度存在缺陷。对小贷公司、担保公司等多种形式的准金融组织,以及农民专业合作社内部的信用合作,有的没有落实监管责任,有的监管标准和制度不统一,存在着外部管理盲区和引导支持不足的问题”。
(二)促进农村金融体制的改革
当前应进一步明确合作金融的基本性质,有效防止合作金融的异化。合作金融组织所遵循的原则使它有别于其他类型的金融组织,具体体现在:农民合作金融组织将本地的资金用于本社区,从而促进本地区农业及农村的发展,保护农民的利益,而一些其他类型的正规金融组织往往通过垂直渠道使本地区的资金流失;农村合作金融组织主要是为农民成员服务,它的成员与贷款对象应具有同一性,因而在一些国家,它在纳税方面可享有一定的优惠;合作金融组织应坚持非营利性。所说的非营利,是指不单纯追求利润,并不是不要赢利。任何一个经济组织如不能通过其经营获利,则无法生存壮大。
建立农民合作金融组织重要的不是使成员获得资本的红利,而是以这种融资方式使农民能较容易地得到稀缺生产要素―资金,从而提高其经营的经济效率。我国在深化农村金融体制改革的进程中,应制定完备和明确的政策法规及条例,使各种金融成分各归其位,有效防止合作金融的异化。2014年中央1号文件:“适时制定农村合作金融发展管理办法”。国务院尽快出台发展农村合作金融的具体指导意见,进一步明确合作金融的基本性质,要重点鼓励和促进真正的农村信用合作的发展,这是其他类型农民合作社健康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条件。
应该以社区为依托发展农民的资金互助组织。合作社开展资金互助,应首选以农民成员为主体、地缘性强、相对封闭的合作社,以熟人社会为基础,充分利用邻里亲友间的信用作为无形的抵押资产,保证资金的安全运营。
三、国家在对合作社进行重点扶持时应注意什么问题
(一)对合作社的扶持政策相继出台
近几年的中央1号文件和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都提出了扶持农民合作社的优惠政策。在信用评定基础上对示范社开展联合授信,有条件的地方予以贷款贴息。对示范社建设鲜活农产品仓储物流设施、兴办农产品加工业给予补助;允许财政项目资金直接投向符合条件的合作社,允许财政补助形成的资产转交合作社持有和管护;增加农民合作社发展资金,支持合作社改善生产经营条件、增强发展能力。逐步扩大农村土地整理、农业综合开发、农田水利建设、农技推广等涉农项目由合作社承担的规模;完善合作社税收优惠政策,把合作社纳入国民经济统计并作为单独纳税主体列入税务登记。这些政策一方面把合作社作为一种特殊的市场经济主体给予扶持,另一方面将示范社作为重点扶持对象。
(二)国家在扶持合作社时应注意的问题
一种意见认为:农民合作有很多好处,但现实中农民合作面临不少问题,如合作社利用国家政策为自己谋利益的多,而愿意为其他农户提供帮助的少。把政府项目、财政补助形成的资产交给合作社,可能会影响多种经营主体之间的公平竞争。另一种意见则认为:应该鼓励从“扶持龙头企业就是扶持农民”到“扶持合作社就是扶持农民”的政策转变。
但扶持合作社,究竟是合作社哪部分成员获益最多?实践证明,一项有含金量的政策出台,往往是强势集团先知先觉,首先抢占制高点,来抢先利用政策的优惠措施,而弱势群体在获取政策扶持上往往处于不利地位。具体到合作社,在龙头企业领办和大股东领办的合作社中,当政府资金和优惠政策注入时,会不会出现“精英俘获”的问题?“精英俘获”在这里具体是指精英对发展资金和项目信息的获取、发言权的控制以及对资金及项目的较强的可接近性、可获得性。这个问题应引起注意。
(责任编辑:毛家豪)
分享文章到:
古剑奇谭电视剧
金秀贤尼坤妖孽
上半年8名明星涉毒被抓
芙蓉姐姐写真化身千年白蛇
婚后性欲减退原因
青岛第一浴场游客爆满
郭美美赌球被拘首次出镜
女大学生毕业典礼亲吻校长
微软再诉三星}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农业合作社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