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认识抗日战争与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梦

中共如何认识抗日战争胜利的地位、原因及意义,爱国主义论文_学术堂
| [ 学术堂-专业的论文学习平台 ]
您当前的位置: >
中共如何认识抗日战争胜利的地位、原因及意义
时间: 来源:学术堂 所属分类:
  1945 年 8 月 15 日,日本宣布无条件投降。 9 月 2日,日本代表签署投降书。 至此,中国抗日战争胜利结束,世界反法西斯战争也胜利结束。 1949 年 12月 23 日,中央人民政府政务院即公布了《全国年节及纪念日放假办法》,规定了&八一五抗战胜利纪念日&.随后,在 1951 年 8 月 13 日,政务院又将 9 月 3 日定为抗战胜利纪念日。 1999 年 9 月 18 日,国务院对《全国年节及纪念日放假办法》进行修订,延续了 9 月 3 日为抗战胜利纪念日的规定。 2014 年 2 月 27 日,十二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七次会议经表决通过了全国人大常委会关于确定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纪念日的决定,确定每年 9 月 3 日为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纪念日。
  本文以党的领导人讲话和 《人民日报》 社论为主要文本,从多角度,多方面揭示了中国共产党对抗日战争胜利的认识。
  一、对中国抗日战争胜利的历史地位和贡献进行评价
  中国共产党对中国抗日战争胜利历史地位和贡献的认识主要着眼于抗日战争在中国近代历史、 世界反法西斯战争、世界民族解放运动中所起到的作用。基于以上三个方面的考量,中国共产党认识到,抗日战争是中国近代史上最伟大的民族解放战争, 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重要组成部分, 对战后世界局势的发展产生了深远影响。
  (一)&中国近代史上最伟大的民族解放战争&
  抗日战争是近百年来中国人民反抗外来侵略第一次取得完全胜利的民族解放战争, 促进了民族的觉醒和团结,加速了中国民主革命的历史进程,为实现彻底的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奠定了重要基础。 它成为中华民族由衰败走向振兴的重大转折点, 开辟了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光明前景, 开启了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征程。
  1951 年为纪念抗日战争胜利六周年《人民日报》刊登了 《各民主党派各人民团体纪念抗日战争胜利日六周年联合宣言》。 《宣言》指出:&抗日战争的伟大胜利, 结束了中国人民百年间在反帝国主义斗争中失败的历史, 奠定了中国人民解放战争在全国胜利的基础。 在抗日战争胜利后四年,伟大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就宣告成立。 &
  ①该宣言明确了抗日战争在民族独立、人民解放、建立新中国中的意义。 之后,国民经济得到恢复发展, 社会主义改造和建设在中华大地上轰轰烈烈地开展起来。 这时候的抗战胜利纪念便结合当时国内的形势, 注重阐发抗战胜利对社会主义建设的意义。1955 年 9 月 3 日,《人民日报》社论指出,我们&正在实行发展国民经济的第一个五年计划,着手有系统地实现国家的社会主义工业化和对农业、手工业和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这表明&抗日战争的最后胜利,使我国人民走进了把自己的梦想变成当前现实的前景&.②随着实践的发展, 抗战胜利在中国近代历史的地位不断被赋予新的内容。 如&拯救了中华民族&、&大大锻炼了中国人民,提高了中国人民的觉悟,壮大了中国人民的革命力量, 为后来中国人民革命在全国的胜利奠定了基础。 &
  ①&中国人民终于从深重的民族压迫和封建压迫的苦难中解放出来,朝着建立独立、统一、民主、富强的新中国的目标胜利前进。 &
  ②改革开放后,中国进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成为广大人民群众的共识。 在抗战胜利纪念中, 中国共产党将抗日战争胜利的地位上升到中华民族由衰败走向振兴的重大转折点、开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历史征程的层面。 1995 年 9月 3 日,在纪念抗战胜利五十周年大会上,江泽民指出:&抗日战争的胜利, 成为中华民族由衰败走向振兴的重大转折点&.③2005 年,《人民日报》在纪念抗日战争胜利六十周年社论中写到:&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的胜利&&显着提高了中国的国际地位, 加快了中国革命的历史进程, 是中华民族走向复兴的伟大转折点。&
  ④2014 年,习近平强调:&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的伟大胜利, 重新确立了中国在世界上的大国地位&、&开辟了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光明前景&、&开启了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新的历史征程&⑤.
  (二)&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重要组成部分&
  中国的抗日战争,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国战场是反对日本法西斯侵略的主战场,牵制了大量的日本军队,有力地支援了反法西斯同盟国的作战,有力地配合和援助了世界各国人民的反法西斯战争。
  1951 年《人民日报》刊登了纪念抗日战争胜利六周年毛泽东斯大林的互相致电,指出&中国人民及其解放军的斗争, 大大地便利了击溃日本侵略力量的事业。 无庸置疑,苏联和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不可摧毁的友谊,在现在和将来都是为着保证远东和平,反对一切侵略者及战争贩子的事业的&⑥. 1954 年中苏两国领导人互电致贺中进一步明确指出,&英勇的中国人民,对战胜帝国主义的日本,作出了卓绝的贡献;这个胜利保障了建立亚洲和平的最重要的条件&⑦.1955 年《人民日报》在社论《伟大的十年》中明确指出中国抗战胜利对反法西斯战争胜利的作用。 &在八年抗日战争中, 中国人民和中国人民解放军的英勇斗争使日本军国主义陷于中国大陆的天罗地网里面,牵制并消灭了它的大量兵力, 打乱了它侵略中国和亚洲的整个部署和计划, 从而为赢得反法西斯战争的最后胜利创造了重大的有利条件。 &⑧1985 年《人民日报》发表社论《历史的昭示》,强调:&中国的抗日战争, 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不可分割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世界反法西斯的力量援助了中国人民。 &&对于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中国人民作出了巨大的民族牺牲和不可磨灭的历史贡献。 &
  ⑨由此,中国共产党明确了中国抗日战争对于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意义, 从击溃日军、 保卫远东和平,到提出中国抗日战争为反法西斯战争做出贡献,再到明确指出中国抗日战争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重要组成部分,逐步认识到中国战场、中国军队、中国人民为世界反法西斯战争做出的重大贡献和巨大牺牲,中国抗日战争与世界反法西斯战争、中国的命运与世界的命运联系在了一起。
  (三)&对战后世界局势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中国抗日战争和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是世界发展的重大转折点,对战后局势的发展产生了深远影响。
  1951 年《人民日报》发表《各民主党派各人民团体纪念抗日战争胜利日六周年联合宣言》,阐述了中国抗日战争胜利对于改变亚洲历史面貌的意义:&抗日战争的胜利和由此而来的中国人民解放战争的胜利&&所有这些, 已经改变了并正在改变着亚洲历史的面貌&⑩. 1985 年彭真强调:&抗日战争和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是世界和平民主力量的胜利,是人类进步事业的胜利&,&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对战后世界局势的发展具有及其深远的影响&.1995 年江泽民指出:&中华民族为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付出了巨大的民族牺牲, 为人类文明进步事业作出了彪炳千古的历史贡献。 &
  ①2005 年胡锦涛指出, 中国抗日战争和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是世界发展的重大转折点、 对人类文明进步产生了持久影响、对战后局势的发展产生了深远影响。 这一&深远影响&主要表现为&促进了联合国的成立,推动制定了联合国宪章和其他国际关系基本准则, 开始形成维护国际和平与安全的新机制, 对战后世界局势的发展产生了深远影响。 &
  ②2014 年《人民日报》发表重要评论《历史照亮明天》指出,中国抗日战争和世界反法西斯战争是人类历史上的关键一步。 &中国的抗日战争胜利与世界人民反法西斯战争胜利, 彻底改变了世界的走向, 成为人类历史上的关键一步&&这关键的一步, 是人类文明价值的彰显&&是世界进步力量的兴起&③.
  二、对抗日战争胜利的原因进行归纳概括
  中国抗日战争的胜利是国内外多种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中国共产党从事实出发,客观全面地总结了抗日战争胜利的原因。
  (一)中国共产党的中流砥柱作用是抗日战争胜利的关键
  中国共产党以自己的政治主张、坚定意志、模范行动,成为抗日战争的民族先锋、中坚力量,引领中国人民取得抗日战争的胜利。
  新中国成立初期,中共将抗日战争的胜利主要归结为中国共产党及毛泽东思想的胜利。 1951 年《九月三日抗日战争胜利日宣传要点》中要求突出&中国共产党和毛泽东主席的正确领导&,纪念献词中提出&我们应该向抗日民族解放战争的伟大组织者和领导者中国共产党及毛泽东主席致最崇高的敬意! &
  ④1952年《人民日报》社论中提出,&当时仅仅由于有中国共产党在敌后抗战,就使日本帝国主义陷入侵略战争的泥潭而不能自拔,终于自取覆灭&⑤. 20 世纪 70 年代,由于对毛泽东个人崇拜盛行,在抗战纪念领导人讲话和社论中毛泽东个人作用进一步突出。 如&中国人民在伟大领袖毛主席和中国共产党的英明领导下&&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的胜利,是人民战争的胜利,是毛泽东思想的胜利&⑥;中国抗日战争的胜利&是马克思主义、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的伟大胜利&⑦. 十一届三中全会后,在解放思想、实事求是思想路线的指导下,中国共产党对自身在抗日战争中地位的认识逐渐深入,并作出新的阐释。 1985 年彭真在纪念抗战胜利四十周年讲话中淡化了对毛泽东个人的论说, 突显了&全民族抗战&这一主题。 1995 年 9 月 3 日,江泽民指出:&中国共产党及其领导的人民抗日力量,是中华民族的中流砥柱。 &
  ⑧2005 年 9 月 3 日,胡锦涛强调:&中国共产党以自己坚定意志和模范行动,在全民族抗战中发挥了中流砥柱作用。 &
  ⑨2014 年 9 月 3 日,习近平在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69 周年座谈会上指出:&中国共产党的中流砥柱作用是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的关键。 &
  ⑩从以上可以看出,&中流砥柱& 已成为用来表述中国共产党在抗战中地位的&专门术语&. 为了统一思想及回应国内外的种种质疑,中共同时还对&中流砥柱&的内涵作了详尽的论述。 这在江泽民 50 周年纪念讲话、胡锦涛 60 周年纪念讲话、习近平 69 周年座谈会讲话中均有体现。 尽管领导人认识的角度和语言表述不同,但其内容的实质是一致的。 中国共产党是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倡导者; 中国共产党坚持全面抗战路线;中国共产党坚持持久的战略总方针和人民战争的战略战术,开辟了敌后战场;中国共产党人以自己最富于牺牲精神的爱国主义、 不怕流血牺牲的模范行动,支撑起全民族救亡图存的希望,成为夺取抗战胜利的民族先锋等。
  (二)国民党正面战场对抗战的胜利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
  中国抗日战争的胜利,是在以国共合作为基础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下的胜利。 国民党是抗日民族统一战线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国共产党对国民党及正面战场的认识和评价经历了由&对立不谈&到&肯定褒扬&的重新审视过程。
您可能感兴趣的论文
如何搞好爱国主义教育?中共中央颁发的《爱国主义教育实施纲要》,为我们指明了..
民族国家能够取代中世纪神权政治,不仅因为《威斯特伐利亚和约》签订后主权国家..
一、厦门市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发展的基本概况 几年来,在各级党委、政府的关心和..
俄罗斯具有悠久的爱国主义传统。俄罗斯人对爱国主义的推崇与亲睐,一如俄罗斯学..
从抗战爆发77周年纪念活动,到抗战胜利69周年座谈会,再到日习近平等..
学校教育要贴近社会生活,关注国家,放眼世界。风云变换的世界形势、社会热点都..
爱国主义论文标签
返回上级栏目:君,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呢~~
扫扫二维码,随身浏览文档
手机或平板扫扫即可继续访问
抗日战争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转折点
举报该文档为侵权文档。
举报该文档含有违规或不良信息。
反馈该文档无法正常浏览。
举报该文档为重复文档。
推荐理由:
将文档分享至:
分享完整地址
文档地址:
粘贴到BBS或博客
flash地址:
支持嵌入FLASH地址的网站使用
html代码:
&embed src='/DocinViewer--144.swf' width='100%' height='600' type=application/x-shockwave-flash ALLOWFULLSCREEN='true' ALLOWSCRIPTACCESS='always'&&/embed&
450px*300px480px*400px650px*490px
支持嵌入HTML代码的网站使用
您的内容已经提交成功
您所提交的内容需要审核后才能发布,请您等待!
3秒自动关闭窗口抗日战争体现出的中华民族伟大精神的特点是什么?
抗日战争体现出的中华民族伟大精神的特点是什么?
09-12-29 &
抗战时期中华民族精神,亦称抗战精神,是中华民族在长达14年反抗日本侵略的民族解放战争中所表现出来的主体精神.它是在抗日战争中为中华民族成员广泛认同和接受的思想品格、价值取向与道德规范的集中反映,并通过中华民族成员的思维方式、行为方式、情感方式等加以展现.以救亡图存为主导价值理念的抗战精神是中华民族精神的集中体现与升华,在中华民族精神现代化的进程中做出了巨大贡献,为现当代中华民族精神注入了新的内涵:它明确了现代民族精神的发展方向,促成了全民族独立意识的形成,赋予了爱国主义以人民性的时代内容,是中华民族精神发展史上的里程碑
请登录后再发表评论!答案长度必须超过10个字,请勿发布无效或违法言论。
(共2个回答)
历史上,美国总统遇刺几乎成为一个传统诅咒,细细算来,共有9位总统曾遭遇暗杀,其中有4位因此丧生:  美国第16位总统亚伯拉罕·林肯(,1861
试题答案:(1)在独立战争中华盛顿领导美国人民经过艰苦的斗争终于取得了战争的胜利,赢得了国家的独立。战争后他被选为美国第一任总统,在他领导下建立和完善了民主法制
过端午节,是中国人二千多年来的传统习惯,由于地域广大,民族众多,加上许多故事传说,于是不仅产生了众多相异的节名,而且各地也有着不尽相同的习俗。其内容主要有:女儿
国际上不熟悉,男:马龙·白兰度,20世纪最伟大的演员 后备:汤姆-克鲁斯,美国《首映》杂志3月号评选出了“史上50位最伟大的演员TOP1女:朱迪·丹奇,,丽莲·
满意答案评率:60% 神农氏:《神农百草经》做贡献啊~ 扁鹊: 战医家姓秦名越渤海郡囗(今河北任丘)医于桑君医疗经验丰富遍游各行医擅各科赵带医(妇科)至周耳目痹
中锋我认为天钩,大前邓肯,小前JAMES,控球是魔术师,因为张伯伦果代人规则太简单,距地身体特别好,没意思。
中国一共出现了83个王朝,共有559个帝王,包括397个“帝”和162个“王”。历代帝王中,寿命最长的是清高宗(乾隆皇帝)爱新觉罗弘历,享年89岁(西周共和元年
在我国,自公元前221年秦王嬴政称“皇帝”始,到1912年最后一个封建皇帝溥仪在辛亥革命的炮声中宣布退位止,经历了2132年。
封建王朝皇帝总数494人。
在我国,自公元前221年秦王嬴政称“皇帝”始,到1912年最后一个封建皇帝溥仪在辛亥革命的炮声中宣布退位止,经历了2132年。
封建王朝皇帝总数49
你好,14/15赛季1/4决赛次回合巴萨2:0巴黎,内马尔攻入两球。第一球是由伊涅斯塔长途奔袭后送出直传助攻,内马尔扣过门将打空门得分;第二球是由阿尔维斯在右边
大家还关注
(C)2017 列表网&琼ICP备号-12&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B2-&欧阳淞:抗日战争胜利与中华民族伟大复兴
扫一扫 手机阅读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的伟大胜利,为中华民族由近代以来陷入深重危机走向伟大复兴确立了历史转折点,开辟了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光明前景。&习总书记的这一重要论述,深刻揭示了抗日战争胜利与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之间的历史逻辑,对进一步弘扬伟大的抗战精神,奋力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有着重大而深远的指导意义。
  一、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是中国近代以来第一次取得完全胜利的反侵略战争,为中华民族走向伟大复兴确立了历史转折点
  正确认识和准确把握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的历史意义,不能仅就抗日战争谈抗日战争,需要从鸦片战争以来近代中国历史演变这一更长的时间段来考察。
  中国是一个有着悠久历史的东方大国,曾经创造过灿烂的古代文明,长期走在世界各国前列。进入晚清后,由于清王朝国势日趋衰微,资本-帝国主义列强在1840年后的百余年间,悍然发动了第一次和第二次鸦片战争、中法战争、中日甲午战争、八国联军侵华战争等多次侵略战争,先后逼迫清政府签订了1000多个不平等条约,明火执仗地割占中国领土,掠夺中国财富,屠杀中国民众。中国一步步成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为了反抗外国侵略,挽救国家和民族危亡,中国人民进行了顽强不屈的斗争。但是,由于当时的政府腐败无能,从结局看,抗日战争之前的历次反侵略战争几乎都失败了,即使偶见较大的战役性胜利,如中法战争中的镇南关大捷,也以他人&不胜而胜&自己&不败而败&告终,唯剩战略层面的败局。
  这种屈辱的历史到了20世纪中叶终于得到改写。日,日本天皇裕仁向公众宣布无条件投降,9月2日,日本代表在投降书上签字,在华日军128万余人向中国投降。抗日战争作为近百年来中国人民第一次取得完全胜利的伟大民族解放战争而载入史册。
  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的胜利,开创了中华民族在战争全局上以弱胜强的辉煌先例,创造了&战争史上的奇观,中华民族的壮举,惊天动地的伟业&。中国战场长期牵制和抗击了日本军国主义的主要兵力,对日本侵略者的彻底覆灭起到了决定性作用。在八年抗战中,八路军、新四军和其他人民抗日武装对敌作战12.5万余次,消灭日伪军171.4万人,其中日军52.7万余人。国民党军队的广大爱国官兵在抗日战场上也作出了重大贡献。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的胜利,是整个中华民族的胜利。它不仅彻底粉碎了日本军国主义殖民奴役中国的图谋,而且废除了近代以来与列强签订的不平等条约,使中国得以雪洗百年国耻。历史因此而发生重大转折。从这以后,再也没有侵略者可以在中国的土地上横行肆虐,近代以来中国人民抗击外来侵略屡战屡败的历史一去不复返了!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的胜利,为中国的独立和解放奠定了基础,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确立了历史转折点,提供了根本前提。
  二、中国人民抗日战争中建立起来的空前广泛的统一战线,汇聚了为不断夺取胜利而一往无前的中国力量
  人民群众是抗日战争胜利最深厚的伟力。&这个战争促进中国人民的觉悟和团结的程度,是近百年来中国人民的一切伟大的斗争没有一次比得上的。&这其中,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建立,对于争取抗日战争胜利,更是提供了基本保证。
  在日本制造华北事变、民族危机空前严重的生死关头,中国共产党以民族大义为重,毅然收起遭受血腥屠杀、围追堵截的阶级仇恨,呼吁建立以国共合作为基础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中国共产党首先与东北军、第十七路军等实现西北联合抗日。紧接着又为和平解决西安事变做了大量工作,使之成为时局转换的枢纽。日全国性抗战爆发。7月8日,中国共产党即向全国发出通电。在中国共产党的积极推动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终于形成并很快发展起来。
  在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旗帜下,中国共产党领导开辟的敌后战场和国民党指挥的正面战场通力合作,形成了共同抗击日本侵略者的战略格局。中国共产党坚持全面抗战路线,提出和实施持久战的战略总方针和一整套人民战争的战略战术,坚持动员人民、依靠人民,使日本侵略者陷入人民战争的汪洋大海之中。国内各民族、海内外中华儿女一道为抗战做贡献、做牺牲。仅1937年至1942年间,海外华侨就为祖国抗战募集捐款7亿元,发行救国公债11亿,有4万多侨胞回国参战或参加战时服务工作。不仅如此,大批宗教界人士也投身于抗日洪流之中。国民党统治区民主人士争取民主的斗争更是空前活跃。无数生动事例表明,人民群众一经发动起来,就有了足以抗击日本侵略者的&人山&和&人海&。抗日战争进入相持阶段后,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出现严重危机。中国共产党制定&发展进步势力、争取中间势力、孤立顽固势力&的方针,有效地制止了分裂,维护了国共合作和团结抗战局面。又联合又斗争的政策,既记取了大革命时期&一切联合,否认斗争&的教训,又接受了十年内战时期&一切斗争,否认联合&的教训,是党的统一战线思想的重大发展。
  中华民族前所未有的伟大觉醒,极大地震撼了侵略者,鼓舞了世界上一切主张正义的人们。这种来自中国亿万民众心底的力量,既是抗日战争取得胜利的重要条件,也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源源不断的内在驱动力。
编辑:蔡纯琳
责任编辑:王敬东
扫一扫,用手机继续阅读!
央视新闻客户端
央视新闻移动看!
下载到桌面,观看更方便!
24小时点击排行}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