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利费没有计入应付职工薪酬—福利费行吗

选择你的地区
后使用快捷导航没有帐号?
请完成以下验证码
查看: 4505|回复: 20
不能计提福利费了,给职工买工作服如何入账?
阅读权限10
在线时间0 小时
0主题帖子积分
会计菜鸟, 积分 9, 距离下一级还需 491 积分
马上注册会计科普论坛,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社区。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
我公司是2009年成立的公司,现在公司要给所有员工定制工作服,大概200多人。因为不能计提福利费了。所以,没有福利费。那么,这些工作服要如何入账呢?
可以进营业或者管理费用吗?具体分录是什么呢?
关注官方社交账号,第一时间获得论坛活动通知^^,好处少不了
大叔说会计
会计江湖,血雨腥风,紧贴会计热门话题!
会计网社区
定时推送社区会计热门信息~
查看官方Q群大全,找到小伙伴。
扫描关注官方QQ空间。
阅读权限10
在线时间1 小时
主题帖子积分
好像我们公司的劳动保护支出是计了个人所得税呢,只不过是发的购物卡,取得的商场发票是凉茶费,全公司汇总的
请问这样还需要计个人所得税么?
阅读权限10
在线时间0 小时
主题帖子积分
可是,这样一来,不就要交个人所得税了吗?
能不能不计入工资呢?直接入费用,然后贷现金行不行?
阅读权限10
在线时间0 小时
主题帖子积分
新准则是把福利费列入了应付职工薪酬,小文哥解答的没错,但是,在企业的实际处理中,我也想知道直接入费用而不通过应付职工薪酬是不是可以?
阅读权限10
在线时间1 小时
主题帖子积分
学习了,谢谢
阅读权限10
在线时间1 小时
主题帖子积分
当做贡献了
阅读权限10
在线时间0 小时
主题帖子积分
工作服可以当成低值易耗品或办公费之类的费用支出么?因为作福利费税收方面有一个限额的问题。。。。。。。。。。
阅读权限10
在线时间0 小时
主题帖子积分
这个真不行
阅读权限10
在线时间0 小时
主题帖子积分
关键看你发票开什么了
阅读权限10
在线时间0 小时
主题帖子积分
工作服不属于员工福利.
版权所有 Copyright (C) 2010 - 2017
All Rights Reserved &
“”是专业的会计学习交流社区。内容均由网友提供,如无意中侵犯了您的权益,请。扫二维码下载作业帮
拍照搜题,秒出答案,一键查看所有搜题记录
下载作业帮安装包
扫二维码下载作业帮
拍照搜题,秒出答案,一键查看所有搜题记录
应付职工薪酬中的福利费和管理费用的福利费有什么区别?
ycycrfv3306
扫二维码下载作业帮
拍照搜题,秒出答案,一键查看所有搜题记录
没有实体区别管理费用的福利费是计提时用的应付职工薪酬中的福利费是支付时(发生时)用的计提:借:管理费用-福利费贷:应付职工薪酬中-福利费支付:借:应付职工薪酬中-福利费贷:现金或者银行存款
为您推荐:
扫描下载二维码今日新帖:8508 在线学员:16287
论坛等级:★★★学员
学术级别:实习生
鲜花:<span id='flower
金币:<span id='medal6
企业实际发生的福利费,是否必须通过“应付职工薪酬——福利费”科目归集?还是可以直接进入各对应的成本或者费用呢
最美女会计
破釜沉舟ing!
楼主其他文章
1013主题帖
4560问答数
论坛等级:论坛元老
学术级别:资深会计师
回帖:98758
经验:300745
鲜花:<span id='flower68
金币:<span id='medal10305
需要通过“应付职工薪酬——福利费”科目归集。
论坛等级:★学员
学术级别:实习生
鲜花:<span id='flower
金币:<span id='medal
归集完了,是否转入损益类科目,还是影响本期损益
论坛等级:★学员
学术级别:实习生
鲜花:<span id='flower
金币:<span id='medal
9号准则:企业应当在职工为其提供服务的会计期间,将应付的职工薪酬确认为负债。本人认为是应当从有关费用成本中提取职工福利费这是确认负债的过程。在支出是从“应付职工薪酬——职工福利费列支”
论坛等级:★学员
学术级别:实习生
鲜花:<span id='flower
金币:<span id='medal
企业实际发生的福利费,是否必须通过“应付职工薪酬——福利费”科目归集?还是可以直接进入各对应的成本或者费用呢ping801129发表于 22:56:23同问此问题.请解答?
会计培训 正保培训项目
  您尚未登录,发表回复前请输入学员代码和密码,或。
学员代码:
密  码:
10.59.0.123:Execute time :0.32福利费没有计入应付职工薪酬行吗-法律知识大全|律师)
大家都在搜:
微信扫一扫 免费问律师
手机扫一扫 法律兜里装
福利费没有计入应付职工薪酬行吗
36人阅读 来源:律师365
【为您推荐】 &
&&职工的福利费用和职工的薪酬有着莫大的联系,在会计分录中有很多会计就没有把福利费计入应付职工薪酬,对于福利的使用范围和会计处理方法不明确,因此福利费没有计入应付职工薪酬是否可以行,律师365小编为您介绍在新会计准则下应当怎么处理。一、新准则的制定与以往相比有以下几点区别和特点1、首次系统规范:此准则是相关规范内容的首次制定、归纳和颁布,即是首次在一个准则中系统的规范了企业和职工建立在雇用关系上的各种支付关系,而以往则是分散在其他准则中零星的涉及规范。2、
明确定义:此准则明确定义了职工薪酬的内容,即是包括奖金津贴、职工福利费、各类费用以及辞退福利等其他与薪酬相关的支出,共计八项内容,同时明确不包括以股份为基础的薪酬和,这也是会计准则中首次如此明确定义了职工薪酬的内容。3、
增加内涵:此准则所规范的职工薪酬较以往相比内涵大为增加,既有传统意义上的工资、奖金、津贴和补贴,也包括以往包含在福利费和期间费用中的职工福利费、工会经费、职工教育经费、各类社会保险(包括养老、医疗、失业、、等),更是增加了诸如辞退福利、带薪休假等新增的职工薪酬形式,以适应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和变化。4、会计处理:此准则规范和明确了职工薪酬的会计处理原则。(1)首先统一了各类职工薪酬的会计处理原则:在职工提供服务的会计期间确认为负债,根据受益对象计入资产成本或当期费用。应由生产产品负担的职工薪酬,计入存货成本;应由在建工程负担的职工薪酬,计入建造固定资产成本;应由产品和在建工程负担以外的其他职工薪酬,计入当期费用。而以往则是除了工资津贴和福利费按受益对象计入资产、成本或当期费用外,其他职工薪酬则全部计入当期费用。(2)福利费的会计处理方法:企业提取的职工福利费,应按工资总额的一定比例,根据职工提供服务的受益对象进行计算,确认为应付职工福利的负债,并计入相关资产、成本或确认为当期费用,企业为职工缴纳的基本和补充医疗保险费用冲减企业职工福利费负债的余额。而以往则是各类企业不尽相同,有的按工资总额的14%计提并保留余额,有的则按实列支不留余额,此准则统一了对于职工福利费的会计处理方法。(3)导入了新增职工薪酬的会计处理方法:①辞退福利:对于企业在正常之前解除与职工的,以及为鼓励职工自愿接受裁减而提出给予的补偿,在符合企业已制定正式的计划和企业不能单方面撤回解除劳动关系计划这两个条件时应确认为负债并列入当期费用。②带薪休假等新型职工薪酬:对于非累积的带薪休假,诸如等,由于权利和义务不能结转下期,故会计上不作处理;对于可累积的带薪休假,由于权利和义务可以结转下期,根据下一年度预期休假数超过带薪休假数对应的工资金额确认为负债,计入资产成本或当期费用;以现金补偿未行使的职工累积带薪休假时,冲减已计提的负债,差额计入当期损益。5、信息披露:此准则统一了关于职工薪酬的披露原则,首次明确规范了披露的范围和内容,即因在财务报表附注中披露支付给职工的工资奖金津贴、各类社会保险福利费、、支付因解除劳动关系所给予的补偿以及其他职工薪酬等项目的金额。同时规范了对于因接受企业解除劳动关系补偿计划建议的职工数量不确定而产生的或有负债,应根据《或有事项》准则规定进行披露。二、账户设置1、“应付工资”账户主要用于核算企业应当支付给职工的工资、奖金、津贴和补贴的负债类账户。借方登记支付数额,贷方登记发生数额,余额在贷方,表示应付未付金额。2、“应付保险费”账户主要用于核算企业为职工缴纳的医疗保险费、费、失业保险费、费和生育保险费等社会保险费的负债类账户。借方登记支付数额,贷方登记发生数额,余额在贷方,表示应付未付金额。3、“应付住房”账户主要用于核算企业为职工缴存的住房公积金的负债类账户。借方登记支付数额,贷方登记发生数额,余额在贷方,表示应付未付金额。三、账务处理企业应当在职工在职的会计期间,将应付的职工薪酬确认为负债,除因解除与职工的劳动关系给予的补偿外,应当根据职工提供服务的受益对象分配。职工薪酬是按照其发生地点进行归集,按照用途进行分配的。生产产品的工人工资薪酬借记“生产成本”账户,提供劳务的工人工资薪酬借记“劳务成本”账户,车间管理人员的工资薪酬借记“制造费用”账户,进行基本建设工程的人员工资薪酬借记“在建工程”账户,自创无形资产人员的工资薪酬借记“无形资产”账户,行政管理人员工资薪酬借记“管理费用”账户等,贷记“应付工资”账户。这种会计处理办法与原应付工资的核算制度相比,职工薪酬分配渠道扩大到无形资产成本。企业为职工缴纳的“五险一金”,应当按照职工所在岗位进行分配。分别借记“生产成本”账户、“制造费用”账户、“在建工程”账户、“无形资产”账户、“管理费用”账户等,贷记“应付保险费”账户(或“应付住房公积金”账户)。缴纳各种社会保险费用或住房公积金时,借记“应付工资”账户(职工负担部分),借记“应付保险费”账户(或“应付住房公积金”账户),贷记“银行存款”账户。四、信息披露对于报告期应当支付给职工的职工薪酬,及其期末应付未付金额,企业期末应在报表附注中进行披露:1、应当支付给职工的工资、奖金、津贴和补贴,及其期末应付未付金额。2、应当为职工缴纳的医疗、养老、失业、工伤和生育等社会保险费,及其期末应付未付金额。3、应当为职工缴存的住房公积金,及其期末应付未付金额。4、为职工提供的非货币性福利,及其计算依据。5、应当支付的因解除劳动关系给予的补偿,及其期末应付未付金额。6、其他职工薪酬等。五、职工薪酬的范围本准则将企业因获得职工提供服务而给予职工的各种形式的报酬或对价,全部纳入职工薪酬的范围。由《企业会计准则第11
号-股份支付》规范的对职工的股份支付,也属于职工薪酬。(一)职工,是指与企业订立的所有人员,含全职、兼职和临时职工;也包括虽未与企业订立劳动合同但由企业正式任命的人员,如董事会成员、监事会成员等。在企业的计划和控制下,虽未与企业订立劳动合同或未由其正式任命,但为其提供与职工类似服务的人员,也纳入职工范畴,如劳务人员。(二)职工薪酬,包括企业为职工在职期间和离职后提供的全部货币性薪酬和非货币性福利。提供给职工配偶、子女或其他被人的福利等,也属于职工薪酬。(三)养老保险费,包括根据国家规定的标准向社会保险经办机构缴纳的基本养老保险费,以及根据企业年金计划向企业年金基金相关管理人缴纳的补充养老保险费。以购买商业保险形式提供给职工的各种保险待遇,也属于职工薪酬。(四)非货币性福利,包括企业以自产产品发放给职工作为福利、将企业拥有的资产无偿提供给职工使用、为职工无偿提供医疗保健服务等。(五)辞退福利1、辞退福利包括:(1)职工劳动合同到期前,不论职工本人是否愿意,企业决定解除与职工的劳动关系而给予的补偿;(2)职工劳动合同到期前,为鼓励职工自愿接受裁减而给予的补偿,职工有权选择继续在职或接受补偿离职。2、辞退福利通常采取在解除劳动关系时一次性支付补偿的方式,也有通过提高退休后或其他离职后福利的标准,或者将职工工资支付至辞退后未来某一期间的方式。满足本准则第六条确认条件的解除劳动关系计划或自愿裁减建议的辞退福利应当计入当期管理费用,并确认应付职工薪酬。正式的辞退计划或建议应当经过批准。辞退工作一般应当在一年内实施完毕,但因付款程序等原因使部分款项推迟至一年后支付的,视为符合应付职工薪酬的确认条件。3、企业应当根据本准则和《企业会计准则第13
号--或有事项》的规定,严格按照辞退计划条款的规定,合理预计并确认辞退福利产生的应付职工薪酬。对于职工没有选择权的辞退计划,应当根据辞退计划条款规定的拟解除劳动关系的职工数量、每一职位的标准等,计提应付职工薪酬。企业对于自愿接受裁减的建议,应当预计将会接受裁减建议的职工数量,根据预计的职工数量和每一职位的辞退补偿标准等,按照《企业会计准则第13
号--或有事项》规定,计提应付职工薪酬。符合本准则规定的应付职工薪酬确认条件、实质性辞退工作在一年内完成、但付款时间超过一年的辞退福利,企业应当选择恰当的折现率,以折现后的金额计量应付职工薪酬。六、职工薪酬的确认和计量在职工为企业提供服务的会计期间,企业应根据职工提供服务的受益对象,将应确认的职工薪酬(包括货币性薪酬和非货币性福利)计入相关资产成本或当期损益,同时确认为应付职工薪酬,但解除劳动关系补偿(下称“辞退福利”)除外。(一)计量应付职工薪酬时,国家规定了计提基础和计提比例的,应当按照国家规定的标准计提。比如,应向社会保险经办机构等缴纳的医疗保险费、养老保险费(包括根据企业年金计划向企业年金基金相关管理人缴纳的补充养老保险费)、失业保险费、工伤保险费、生育保险费等社会保险费,应向住房公积金管理机构缴存的住房公积金,以及工会经费和职工教育经费等。没有规定计提基础和计提比例的,企业应当根据历史经验数据和实际情况,合理预计当期应付职工薪酬。当期实际发生金额大于预计金额的,应当补提应付职工薪酬;当期实际发生金额小于预计金额的,应当冲回多提的应付职工薪酬。对于在职工提供服务的会计期末以后一年以上到期的应付职工薪酬,企业应当选择恰当的折现率,
以应付职工薪酬折现后的金额计入相关资产成本或当期损益;应付职工薪酬金额与其折现后金额相差不大的,也可按照未折现金额计入相关资产成本或当期损益。(二)企业以其自产产品作为非货币性福利发放给职工的,应当根据受益对象,按照该产品的公允价值, 计入相关资产成本或当期损益,同时确认应付职工薪酬。将企业拥有的房屋等资产无偿提供给职工使用的,应当根据受益对象,将该住房每期应计提的折旧计入相关资产成本或当期损益,同时确认应付职工薪酬。租赁住房等资产供职工无偿使用的,应当根据受益对象,将每期应付的租金计入相关资产成本或当期损益,并确认应付职工薪酬。难以认定受益对象的非货币性福利,直接计入当期损益和应付职工薪酬。企业计提职工薪酬,税收允许扣除的职工薪酬标准与企业预计金额不一致的,应当按照《企业会计准则第18 号--所得税》处理。上面小编简单介绍了一些关于职工福利费在会计准则规定下的处理办法,福利费没有计入应付职工薪酬是一般不符合规定的,在必要条件下需要进行调整,会计在处理应付职工薪酬应当注意职工薪酬的范围,它不仅包括了职工的工资,还包括了其他福利费用,所以会计在确认和计量的时候要准确。延伸阅读:
无锡工资福利律师律所:江苏优博律师事务所区域:江苏/无锡/江阴市擅长刑事辩护律所:江苏汇方律师事务所区域:江苏/无锡/擅长婚姻家庭
相关知识推荐
相关咨询推荐
热门工资福利法律百科
除计划外生育和非婚生育外,无论第几胎,只要符合计划生育政策,均可依法享受相应的产假。在女职工享受产假的期间,用人单位不得降低其工资、辞退或者以其他形式解除劳动合同。
地区找律师
专业律师权威解答
注:我们将对您的联系信息严格保密
专业律师专业解答
一站式服务
案情关键词
400-64365-00
服务时间:周一至周六8:00~22:00,
提供法律咨询解答和找律师服务
热门法律百科
338489人看过 1 95543人看过 2 72743人看过 3 42686人看过 4 32037人看过 5 31376人看过 6 21038人看过 7 15358人看过 8
其他人正在看
209930次阅读 147020次阅读 74899次阅读 70832次阅读 61022次阅读 44591次阅读
工资福利最新咨询
律师365,优质法律服务平台
400-64365-00
服务时间:周一至周六8:00~22:00
Copyright(C) 成都六四三六五科技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蜀ICP备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川B2-)}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福利费计入职工薪酬吗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