释迦牟尼电影完整版那么厉害,为什么不直接把全世界众生度了

释迦牟尼佛真人画像,非常珍贵 欢迎转送他人供养,救度众生,功德无量! - 佛门人物 - 佛学在线-中国佛学网|中国佛教网|佛教在线|佛法在线|佛学佛教交友中心
释迦牟尼佛真人画像,非常珍贵 欢迎转送他人供养,救度众生,功德无量!
这是唯一一张释迦牟尼佛生前的真实画像 是佛祖十大弟子之一的富楼那尊者在世尊41岁时候画的 如今珍藏在英国博物馆,被视为英国国宝 释迦牟尼佛曾有愿:凡见此像者8世不堕恶道! 敬请 常 念佛 南无本师释迦牟尼佛 请将此照片供养,转送他人供养,救度众生,功德无量! 南无本师释迦牟尼佛!&南无本师释迦牟尼佛!&南无本师释迦牟尼佛!&
这是唯一一张释迦牟尼佛生前的真实画像
是佛祖十大弟子之一的富楼那尊者在世尊41岁时候画的
&& 如今珍藏在英国博物馆,被视为英国国宝
释迦牟尼佛曾有愿:凡见此像者8世不堕恶道!
请将此照片供养,转送他人供养,救度众生,功德无量!
&须菩提!若有善男子、善女人,初日分以恒河沙等身布施,中日分复以恒河沙等身布施,后日分亦以恒河沙等身布施,如是无量百千万亿劫以身布施;若复有人,闻此经典,信心不逆,其福胜彼,何况书写、受持、读诵、为人解说。须菩提!以要言之,是经有不可思议、不可称量、无边功德。如来为发大乘者说,为发最上乘者说。若有人能受持读诵,广为人说,如来悉知是人,悉见是人,皆得成就不可量、不可称、无有边、不可思议功德。如是人等,则为荷担如来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
何以故?须菩提!若乐小法者,著我见、人见、众生见、寿者见,则于此经,不能听受读诵、为人解说。须菩提!在在处处,若有此经,一切世间、天、人、阿修罗,所应供养;当知此处则为是塔,皆应恭敬,作礼围绕,以诸华香而散其处。&
尔时,须菩提闻说是经,深解义趣,涕泪悲泣,而白佛言:&希有,世尊!佛说如是甚深经典,我从昔来所得慧眼,未曾得闻如是之经。世尊!若复有人得闻是经,信心清净,则生实相,当知是人,成就第一希有功德。世尊!是实相者,即是非相,是故如来说名实相。世尊!我今得闻如是经典,信解受持不足为难,若当来世,后五百岁,其有众生,得闻是经,信解受持,是人则为第一希有。
何以故?此人无我相、人相、众生相、寿者相。所以者何?我相即是非相、人相、众生相、寿者相,即是非相。何以故?离一切诸相,则名诸佛。&佛告须菩提:&如是!如是!若复有人得闻是经,不惊、不怖、不畏,当知是人甚为希有。何以故?须菩提!如来说第一波罗蜜,非第一波罗蜜,是名第一波罗蜜。须菩提!忍辱波罗蜜,如来说非忍辱波罗蜜。何以故?须菩提!如我昔为歌利王割截身体,我于尔时,无我相、无人相、无众生相、无寿者相。何以故?
我于往昔节节支解时,若有我相、人相、众生相、寿者相,应生嗔恨。须菩提!又念过去于五百世作忍辱仙人,于尔所世,无我相、无人相、无众生相、无寿者相。是故须菩提!菩萨应离一切相,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心,不应住色生心,不应住声香味触法生心,应生无所住心。若心有住,则为非住。是故佛说:&菩萨心不应住色布施。&须菩提!菩萨为利益一切众生,应如是布施。如来说:一切诸相,即是非相。又说:一切众生,即非众生。须菩提!如来是真语者、实语者、如语者、不诳语者、不异语者。须菩提!如来所得法,此法无实无虚。须菩提,若菩萨心住于法而行布施,如人入暗,则无所见。若菩萨心不住法而行布施,如人有目,日光明照,见种种色。须菩提!当来之世,若有善男子、善女人,能于此经受持读诵,则为如来以佛智慧,悉知是人,悉见是人,皆得成就无量无边功德。&
南无阿弥陀佛。愿我的身体、受用、语言、心意和三世所造善根,都成为无量众生从轮回中解脱、证圆满菩提的因,有些人因我而生信心,有些人因我而生贪心,更有些人因我而生瞋心,不管他们生的什么心,只要有情无情 众生。跟我结的什么缘,只要跟我结上缘的众生,愿他们早日离苦而成佛,生生世世遇到佛法 敬请;常念佛 南无阿弥陀佛。。。。。。
十方三世佛,阿弥陀第一;
九品度众生,威德无穷极。
我今大皈依,忏悔三业罪;
凡有诸福善,至心用回向。
愿同念佛人,感应随时现;
临终西方境,分明在目前。
见闻皆精进,同生极乐国;
见佛了生死,如佛度一切。
无边烦恼断,无量法门修;
誓愿度众生,总愿成佛道。
虚空有尽,我愿无穷。
虚空有尽,我愿无穷。愿以此功德。庄严佛净土。
上报四重恩。下济三途苦。
普愿尽法界。沉溺诸有情。
若有见闻者。悉发菩提心。
尽此一报身。同生极乐国。
愿消三障诸烦恼,愿得智慧真明了,
普愿罪障悉消除,世世常行菩萨道。
世界和平,人民安乐。
正法久住,法錀常转。
灾障消灭,祸患不生。
法界有情,同生极乐。
愿以此功德,普及于一切。
我等与众生,皆共成佛道。
礼佛一拜,罪灭河沙;念佛一声, 南 无 阿 弥 陀 佛 福增无量&希望大家要多拜佛、多念佛。南无阿弥陀佛
扫描下图关注网站公众号
扫描下图关注值班微信号
扫描下图关注值班微信号
扫描下图关注站长微信号
佛学在线网站 www.foxue.org
值班手机/微信:
值班手机/微信:
站长手机/微信:
敬请互相转告,并转发好友或朋友图或公众号等为祈,共同一起弘扬佛法,利乐有情!通灵佛教网&||||||
--(1104)[] newsbody
佛度众生还是众生度佛?
“所有生命,不管在哪里度过,都具有同样的价值。”&
——比尔及梅林达·盖茨基金会的宗旨
我没有什么宗教信仰,对宗教没什么了解,却总是会接触到一些关于宗教的事情。&
继岳母是一个虔诚的佛教徒,说是佛教徒,却并不那么纯粹,因为中国的宗教是杂乱无章的,佛道儒甚至鬼神混在一起,现在又有洋宗教进入中国,于是大家管他三七二十一,一起拜了再说,所以听她说宗教的事,就混乱得很。&
乱归乱,但信仰还是有的,还是虔诚的,她见佛就拜,终于在一所小庙拜了一个师傅,走动起来。岳母对庙里师傅的虔诚主要表现在物质上,不多的退休金,全买了米面油送给师傅去了。米面当然是送给师傅吃的,油是送去点灯的,我想多数还是给师傅吃了。&
前年岳父岳母搬到内江去住了,上庙里就不那么方面,但还是过几个月就要回来一次,主要任务就是送东西,直到有一天晚上,一个歹徒潜入小庙,欲抢钱财,把她的师傅给杀死了。那些信徒们便托我们带信给岳母,说她的师傅归天了,是不是来祭祭。岳母来了,回来就说,歹徒被抓住了,抢了一万多元钱,大概是为了保住这些钱才被杀的。岳母连“师傅”的法事都没参加就回去了。&
本以为岳母会为这事憣然醒悟,谁知庙宇到处都有,她又在内江西林寺找到了送钱送米送油的地方。没办法,岳母有精神疾病,只好由她去了。&
随后又有人向我宣传洋宗教,其实他们这些人,了解的宗教知识并不比我多,但他们都很虔诚,我这知道得多一点的人,反而不信,随他们怎么说,就是听不进去。
之所以听不进去,是因为我对宗教的观念很是有些怀疑。佛教讲求的是“普度众生”,洋宗教也是希望众生得到上帝的救赎。岳母常常说,她信佛教就是想修来生,百年之后登“西方极乐世界”,我不知道究竟有没有上帝,也不知道究竟有没有“西方极乐世界”,更不知道芸芸众生之一的我,是否能得到救赎,可我知道,现世中的那些所谓“佛”或“上帝”的代言人,是不能度众生,救赎众生灵魂的,反倒是众生度了“佛”,众生救赎了“上帝”,因为没有众生的奉献,那些佛或上帝的代言人们,连尘世中的基本生活也没有办法保证。岳母的师傅就是从像岳母这样的信徒们那里过上了衣领无忧的生活,还积攒了一万多元钱。
曾经和女儿一起去游过峨眉山,游报国寺的时候,看到香客磕头后,僧人便给他们敲钟,向佛报告。于是女儿也去磕头,那僧人却不给她敲钟。女儿很是奇怪,我告诉她,那僧人之所以要给那些香客敲钟,是因为他们都“随喜”了香火钱;之所以不给你敲钟,是因为你只磕头,没给钱。
那天去的时候,正值天晚,快要关门了。在里面呆了一会儿,就见一僧人打开了“功德箱”,将里面钱用僧袍兜了一大包,喜滋滋地进去了。我指给女儿看,并对她说:“和尚也爱钱。”
说起来,峨眉山报国寺的香火旺盛,全是香客们的功劳,那些僧人们,未必会给你什么保祐,因为没有香客们,他们连自己也保祐不了。
前不久看杂志,看到比尔及梅林达·盖茨基金会的宗旨:“所有生命,不管在哪里度过,都具有同样的价值。”这话听起来也有点普度众生的味道,让人觉得这比尔·盖茨好像高尚得很。
作为众生的我看了却生出一种莫名其妙的滋味,究竟是比尔·盖茨度众生,还是众生度了比尔·盖茨?
比尔·盖茨在功成名就之后,将自己的财富用于慈善事业,关注普通人,让人感动。比尔·盖茨是名人,是世界上最富有的人之一,是人们所谓的“成功人士”,他的举动证明了他的悲悯之心,不过我们不应当为比尔·盖茨而感动,因为他的成功有他自己的功劳,也有众生的功劳,是全世界大多数的电脑用户成就了他的功名和财富。
佛普度众生,是一种居高临下,释迦牟尼的初衷也许是要普度众生的,但如果众生并不能自度,那么佛的大慈大悲也许就不会落到你的身上,所以佛教中有一句话,叫做“佛度有缘人”。何谓有缘人?富兰克林有一句名言:“上帝帮助自助的人。”讲的是同一个道理,就是要自助,要自立更生。 无论你有多普通,多世俗,你不能等待别人的怜悯,不能等待嗟来之食。你要自强,要知道众生平等,你与佛与比尔·盖茨是平等人,你可能没钱,没社会地位,但这一切都是自己造就的,当你处于逆境,只知怨天尤人,上帝或佛也不能帮助你,如果真有上帝或佛的话。
在你处于困境的时候,你不能等待,你应当为自己做点什么,去实现自己价值。不知在哪里看到一则寓言,说一个人去向上帝祈祷,希望上帝让自己买彩票中一次大奖,祈祷多次之后,他抱怨上帝没有听他的祈祷,这时上帝说:你的祈祷我听到的,可是你也得要去买一次彩票啊。它的寓意,就是告诉我们不要白白等待,你总要为你改变命运做点什么。
世上太多空等之人,总在为自己的命运不济抱怨,因为他们总觉得自己卑微,他们习惯仰望星空,却不能踏实走出自己的步伐。
比尔·盖茨其实离我们很近也很远。许多人都在用他的软件,我们的生活与他可以说是息息相关,他的财富其实是众多的电脑用户心甘情愿给他的。当他把他的财富拿出来用于慈善事业的时候,他离我们可能就很远,因为这个世界上,不可能人人都能得到比尔·盖茨的善款资助。我们当然不能因为比尔·盖茨说过“所有生命,不管在哪里度过,都具有同样的价值”,就去等待比尔·盖茨的善举落到自己头上,当善款没有落到你头上时,你当然也不能抱怨比尔·盖茨说话不算话。
“所有生命,不管在哪里度过,都具有同样的价值。”这话应该换个角度来理解,不要去过于地赞颂比尔·盖茨的慈善之举,而是想想自身的价值,不等待“佛”的怜悯,也不去做普度众生之佛,更不做“众生度佛”的蠢事,还是在生活中活出自信,活出自身的价值。我想,佛教的普度众生的真正要义,应该就在这里吧?释迦牟尼在世间到底度化了多少众生?|凤凰佛教|智慧法语_凤凰佛教
释迦牟尼在世间到底度化了多少众生?
用微信扫描二维码分享至好友和朋友圈
道理很简单,人人都要自求解脱,自性自度,自我得救,谁都救不了你。求上天保佑,菩萨保佑,保佑不了的,不要迷信啦!
一切众生自性自度(图片来源:资料图) 《金刚经》:须菩提。于意云何。汝等勿谓如来作是念。我当度众生。须菩提。莫作是念。何以故。实无有众生如来度者。若有众生如来度者。如来即有我人众生寿者。须菩提。如来说有我者。即非有我。而凡夫之人。以为有我。须菩提。凡夫者。如来说即非凡夫。是名凡夫。 【后注】也是佛自己讲,告诉须菩提,你认为怎么样?你们千万不要讲佛说过这个话,说过什么话呢?&我当度众生&,认为佛说过,要度一切众生。你看佛是很妙的,你仔细把金刚经研究,他的一生许多事情,在金刚经里通通否认完了。说法四十九年,他在金刚经里却说没有说过一句话!这是他讲的啊!这个金刚经摆在我们面前。他本来发愿要度众生,现在又否认了,嘿!你不要搞错了,你们不要那么想啊!你们千万不要那么想,认为我要度一切众生。这是文字的解释。
&须菩提,莫作是念&,千万不可以有这个观念,上面已经讲了,下面还要很肯定的重复,莫作是念,千万不要有这种想法。好了,我们现在记住他的话,你不要磕头说佛啊,你来度我。他老人家不承认,他现在很忙,在那里入涅盘,你也莫作是念,不要这样想。什么理由呢?&实无有众生如来度者。&这个话严重了,刚才我们还用笑话的办法来说,佛一切否认了,下面进一步告诉我们理由,听得我们都有一点五里雾中了。什么理由啊?世界上实实在在没有一个众生须要佛来度的。你注意啊!没有一个人须要佛来度的,这是佛自己说的。 &若有众生如来度者,如来即有我人众生寿者。&拿禅宗里的话说,这叫做一个棺材两个死汉,一个说你是被我度的,一个说我需要佛来度。大禅师们会说,这两个都是没有悟道的。佛也讲嘛!第一,我没有度过一个人,你不要有这个观念。什么理由呢?世界上没有一个众生须要佛来度的。这个文字摆在这里,对不对?我们自己研究。还有,佛说如果有人因我度他而成了佛,这个佛就不是佛了,而是个非常普通的人,因为这个佛已经是有我相、人相、众生相、寿者相的人了。 所以,我经常告诉大家,不要什么顶礼啦!磕头啦!好麻烦。我一生最怕这个事,碰到人家合掌,我现在都有点马上出汗,很麻烦,还要答礼,乾脆像现在人眼睛一瞪,注目礼,很好嘛!意思到了就行了。如果说磕个头,认为我是老师,该受这一拜的话,十八层地狱都不够。不过不要紧,据说现在地狱里头还有地下室,那就该要下地狱的地下室去了。一个人如果自觉有道,足以为人师,如果有这一念的存在,他再有道也不值钱了。真正足以为人之师,真正足以度人,他必定已经证到空的境界了,何以会有自我崇高的观念呢?绝对不会!因为他自己已经没有这个观念了;而是一切众生,人我平等。 所以佛说,佛如果有这样一个观念,也就不叫做佛了,他处处著相,觉得我是佛,我是老师,你们通通是我的子民,你们都是我的信徒,那他就绝对不是佛了。 说到&信徒&这个名辞,是很难听的,佛教里从来没有这个名辞,只有信众。用个&徒&字,那只能够牧师用。牧师翻译的&牧&字,就是指赶牛的,赶羊的,赶人的,看这一些子民都是他下面的徒众。徒众都在下面,佛法不可以这样。 曾经听到佛教界有人用&徒众&这两个字,听得我一个头八个大,连信众这种说法,都算是很严重的了。过去大陆随便那一个庙子,对信众都是称居士的。我在峨嵋山时,老和尚看到猴子出来,就说猴居士出来了。蛇来了,蛇居士来了。从没有说猴众,猴徒,蛇徒,没有这样说的!老和尚的声音使人一听肃然起敬,看一切众生平等,猴居士,蛇居士,这个是佛法的精神。佛法如果还有统治性,那怎么会是佛的精神呢?希望修正修正,不要犯这个错误。 佛现在讲,假定他有一个观念,认为众生是受他的教化而得道的,这些人是他的徒弟,应该对他如此如彼的恭敬&&假如他有这样观念的话,完了!&即有我人众生寿者&,那不算成佛! 好,佛啊!我们了解啦!你老人家谦虚,不承认自己在度人,实际上我们是受你度的。你谦虚,那是你的嘛!我恭敬我的,各走各的路,没有错。但是有一个问题没有解决,你说世界上没有一个众生须要佛来度的,这是个问题啊!不过,这个大问题,佛在下面解答。 他说,所谓人,有众生就有人,真正的佛法教我们一件事,八万四千法门只教我们一件事,就是如何证到自己真正无我,那就成功了。这很简单,修行只修行一件事,修到真正的无我。既然无我了,我当然不须要佛度呀,我本来就是佛嘛!佛有这个度人之相,佛就著了人相,我相。我如果真正能够悟道,就是无我,就没有被你可度之处。 所以,佛说的没有错,没有一个众生须要我度。再彻底的讲,佛说了八万四千法门,把他老人家修道,证道的法门,通通告诉我们了,你依照这个样子做,你一样可以成佛。他没有办法帮你成佛,要自性自度,他没有办法替你修啊!修要自己修,修成功自度了,是你自修自度,自性自度。所以佛说的是老实话,他说没有一个众生是需要我度的!我也不能度呀!必须他自己有信心,自修自度,自性自度。 所以他的话,一点都没有错。不过他表达的方法是语出惊人,每一句话说出来都很难解;其实道理很简单,人人都要自求解脱,自性自度,自我得救,谁都救不了你。求上天的保佑,菩萨保佑,保佑不了的,不要迷信啦!只有自助天助,自求多福。你要想菩萨保佑,你要先保佑自己,怎么保佑自己呢?行一切善法,那么自助就天助了,佛菩萨与你中间的电线、电波就接得上了。你一天到晚去杀人放火,然后说,菩萨保佑我,你自己也知道那是不可能的。所以佛告诉我们,没有一个众生他可以度的,众生都是自性自度。他说,什么叫做我呢?一切众生本来无我,这是佛法;佛法三藏十二部经典,总归起来就是告诉我们这句话。本来无我啊!就是我们做不到,做到了个个成佛。 佛又说,&如来说有我者,即非有我,而凡夫之人,以为有我。&凡夫就是一般人,是佛经翻译的名辞,现在我们一听到凡夫,好像在骂人。如果我们随便对朋友说,你是凡夫,他肚子里头一定不高兴,你好看不起我!一般人,你告诉他无我,他就害怕,因为人都要贪著&我&。究竟哪个是我呢?佛经告诉我们,人体是三十六样东西凑拢来,没有一样东西是&我&的。 拿现在来讲更严重了,人体上许多的细胞都是我,每一个细胞都不是我,你说我在那里?身体上没有我,死了以后,我到那里去了?说灵魂是我,你看到灵魂了吗?一声青磬万缘醒,就是这个境界。这一声敲了以后,无我,本来就是什么都无我,没有一样是我。这个无我的境界,佛只好分析给&我&听,所以我们学禅啊,打坐啊,求证一个什么东西呢?就是求证到一个无我,就成佛了。结果大家打起坐来,在里头嘀咕,都在玩&我&,不然就玩呼吸来呀,去呀,好像在那里数钱!一二三四,又数息又观。第一口呼吸早就跑掉了,你后面数到一千,一口呼吸也留不住呀!在那里干什么呢?所以都在玩&我&,作不到无我,不能证得佛法! 无我以后 佛刚才提出一个问题,凡夫之人,以为真有一个我的存在,等到肉体死亡了,抓不住了,还要抓个灵魂。其实那个灵魂也是自己意识境界偶然的存在,还不是真的我,还不是这个。但是凡夫之人,总归要抓一个有相的我,都抓错了。真做到四大相皆空,就是人我众生寿者皆空的时候,可以找到生命本来的自我了。那个自我是假称的,叫他自我也不对,叫他是佛也不对,叫他菩提也不对,各种名称都不对。 现在讲到这个地方,佛又加以解说,他提出来: 为什么他要加这个尾巴呢?因为他说了一个尾巴怕大家又抓住它。我们也看到过很多学佛的,他也不敢承认自己是圣人,那你就当凡夫好了,他肚子里又不服气,不肯做凡夫。 所以一般学佛学道的人很可怜,在圣人凡夫之间,就像公园里小孩子玩秋千,荡过来荡过去,永远下不了台,挂在空中甩。 佛告诉我们,所谓凡夫者,本来是个假名,没有真正什么凡夫,假名叫做凡夫而已。换句话说,严重的讲,一切众生都是佛,只是众生找不到自己的本性;找到了就不是凡夫,个个是佛,众生平等。所以后世禅宗经典,心、佛、众生,三无差别。心即是佛,悟道了,此心即是佛;没有悟道,佛也是凡夫,心、佛、众生,三无差别,三样平等。 那么这一品说完了吗?没有完!还有个重大的问题在里头,我们现在再回过头来看这一品开头的话。 &须菩提。于意云何。汝等勿谓如来作是念。我当度众生。& 重点在这个&我&字上,佛说:我,没有度众生。文字是那么解释,佛为什么那么讲呢?全篇的意思告诉我们,人,悟到了真正的无我,修持证到了真正的无我,就是佛了。这个佛,无我,自然无众生,无寿者,这就是佛境界。所以做到了无我就是佛境界,一切凡夫都有我相、人相、众生相、寿者相,接著一切观念的执著,都是因为有我而来,那么真正无我就是佛境界。 但是,无我以后叫什么呢?注意啊!一般研究佛学的人,听到无我,下意识给它下一个注解,空的。佛没有这样说,他只说无我而已,这个空的是你加的。如果真能把凡夫境界有我的观念通通放弃了,所谓放下,放下放到无可放处,找到生命本来,勉强才可以叫那个是我们生命的真我,那就是佛境界。但是在本经上,佛不说出一个真我的名字,那么你就要看全部的佛经了。全部佛经,总归起来三藏十二部,实际上有些真的,有些假的。所谓假的并不是什么假的,是后来佛弟子们自己修持到了,所写的经典,假托也是佛说的,这很有可能。这些笼统的算进去,佛经大概有五千多部。 过去有些人念经,为了自己念,为了父母念,要念一藏经,一藏经就是五千卷。大藏经佛的这一部分是五千卷。后世弟子们作的论,乃至佛经的注解,未算在内,如果通通把它算在内,连后世的也都加进去,现在一共有一万三四千卷了,越来越多。 佛说法四十九年,这么多的经典中,他的几个要点是,世间一切无常,都靠不住,都要变去,都不属于我的。人世间一切皆苦,没有究竟的快乐,没有究竟的幸福。一切皆空,一切都无法把握,都要变去了,变去了都抓不住,抓不住的那个情况,那个境界定个名辞叫做空,所以无常、苦、空、无我,本来无我,这是所有佛说的都是这样。 佛在世的时候,许多佛的弟子们,依他所教示的方法修持,都证到了无我的境界,脱离了苦、空、无我的束缚。但是也因此之故,都落于偏空之果,这是我们后世佛学给它加上的,就是偏向于消极的空。 佛到了八十岁,他老人家要请假走路了,请长假了,懒得再教了,快涅盘了,这个时候,他告诉我们相反的四个字,常、乐、我、净,与他平常所讲的完全相反。最后他又告诉我们,真做到了无我相、无人相、无众生相、无寿者相,修持到一切放下了,连空也空了,空到了最彻底,你找到生命的本源,这个生命的本源永恒不变。 但是这不是像人世间有个不变的东西一样,那样了解又错了,那是属于真常唯心论,属于外道的说法。佛说的这个常,是对无常而言,金刚经后面就给我们解释了。乐,不是苦的,得道的人离苦了;一般认为得了道的人,一天到晚都是快乐,那会把你乐死的。譬如我们头痛,当然很难过了,但是痛个六七天也痛不死,你说头不痛了,我的头好快乐啊!快乐的不得了,真这样快乐的话,这个人不到三天一定发了疯。苦乐是相对的现象,著了相就会发疯。所以什么是乐?无苦即是乐,清净之乐。清净没有境界,所以这个乐不是世间看的乐,是常乐。这个时候是真正的我了,不生不灭,这是不生不灭之我,并没有像我们现在世俗的观念,有个我相的存在,所以这个我是乾乾净净的。 所谓净土,没有一个净的境界,你说我们的地下很乾净呀!这不算净,你说虚空很乾净,虚空才不乾净呢!物理科学家都知道虚空里有很多东西。真正的虚空是看不见的,那个是无善亦无恶,无苦亦无乐,那是真正的乐,那个是佛境界。
[责任编辑:余朦]
用微信扫描二维码分享至好友和朋友圈
凤凰佛教官方微信
48小时点击排行}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释迦牟尼分子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