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来5年的一带一路。电脑未来干什么致富啊项目有前景??????

一带一路重点项目会达几千个(图)_网易新闻
一带一路重点项目会达几千个(图)
用微信扫码二维码
分享至好友和朋友圈
魏建国说,“一带一路”最终要成为整个世界经济发力点。早报记者 权义 图  早报记者 是冬冬 实习生 覃琴
  发自重庆
  作为首倡者的中国,应该如何下好“一带一路”这盘棋?
  5月27日,亚欧互联互通产业对话会间隙,中国国际经济交流中心副理事长、商务部原副部长魏建国在接受早报记者专访时表示,应该把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自贸协定(FTA)摆在最高位,“我并不认为应该尽快把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RCEP)和亚太自贸区(FTAAP)等谈成,把‘一带一路’周边的FTA做好就很好了。”
  魏建国指出,现在全球已经进入了标准和规则竞争的时代,中国必须要加速,应该通过“一带一路”周边国家的FTA来制定全球贸易规则,这个规则既适合中国,也适宜其他国家,“今天举行的亚欧对话会,以及之前习近平主席访问巴基斯坦和李克强总理访问欧洲,就是‘一带一路’战略加速的明显标志。”
  打造“一带一路”时
  中国要有三个着力点
  东方早报:“一带一路”需要大量的基建投资,目前算上亚投行、丝路基金,哪怕是亚开行,所能提供的贷款也远远解决不了资金缺口问题,今天张高丽副总理也提到了要让社会资本参与互联互通,你是怎么看这个问题的?
  魏建国:我们大致计算过,未来5-10年,“一带一路”的基础设施部分每年就需要8000亿美元,亚开行和世界银行目前能够提供的扶贫基金不到250亿美元,我们的丝路基金、亚投行,加上国开行等,也就2200多亿美元。
  有三个办法来补充,第一是社会资金,包括中国和所在国的资金;第二是国际金融资金;第三是政府资金。我们的原则是开放和包容,欢迎任何国家和机构参与。基础设施投资量比较大,周期长,收益率不高,虽然有风险,但一旦成功,是长期稳定的资本收入。
  东方早报:如何让社会资本有效参与其中?
  魏建国:这对中国企业,包括国企、民企和合资企业,都是个巨大机遇,民营企业最适合,他们的商品和市场就在这里。
  “一带一路”是第三次改革开放,前两次是设立经济特区和加入WTO,这一次的层次最高、范围最广、水平最高。前两次都是外资的进入,这一次是资本往外走,不能仅限于主权基金,更重要的是社会资本。
  东方早报:那你认为国家是否该引导社会资本参与还是采取其他方式,在“一带一路”沿线的相关项目上获得突破?
  魏建国:在打造“一带一路”时,中国要有三个着力点,第一个是选择“驿站”,未来5-10年,希望在“一带一路”上各选5-10个驿站。第二个是,打造中国在海外的工业园、产业园和经贸合作区,这些园区的标准是解决当地劳动力和增加当地财政收入。第三是,重点项目要采取重点突破的办法,要尽快制定重点项目和突破日期。
  东方早报:这个驿站选择是否有标准?是否已经有了相关合适的地区或者国家?
  魏建国:依我个人看,从今天上午的发言中,就可以看出来一些。卢森堡,欧洲第二大人民币离岸中心,可以作为金融驿站。巴基斯坦,可以是中国离开本土后的起点。新加坡,可以作为分拨中心。
  当然“驿站”要选择对中国友好的、有愿望发展贸易的。中国未来二三十年不会在对外战略上提出更大的战略,这次中国企业走出去,必须把最好的东西拿出来,所以“驿站”必须要为中国企业走出去做好铺垫准备。此外,“驿站”所在国家的整体发展策略,也要与中国发展战略相符合。
  克拉运河性价比不高
  短期内官方不会去做
  东方早报:现在各地也都在制定“一带一路”的对接计划,包括制定重点项目,还要打通多个通道,这几个通道应该如何来打通?项目该选择哪些?
  魏建国:各省都在对接“一带一路”,细化就是项目对接。习近平主席访问巴基斯坦,李克强总理访问欧洲,就突出了项目。
  我们把项目的对接,作为实现“一带一路”的最终目标。哪些项目对接好,确确实实作为重点关键项目、标志性的项目,取得早期收获后,继续往前发展。
  “一带一路”的重点项目会达到几千个,其中基础设施的项目,最起码300-400个,这是什么概念,沿线的65个国家和地区中,每个国家有1-3个重点的设施项目。
  通道要打通,做好首尾连接,尾巴就是荷兰鹿特丹港,要形成一个网状的连接,才能实现利益最大化,打通中巴经济走廊、孟中印缅经济圈等等。
  东方早报:前段时间媒体也在热炒克拉运河,尽管是个老话题,但外界也有观点认为,克拉运河开通对亚洲有好处。
  魏建国:我个人认为,克拉运河如果做好,对亚洲区域带来很大便利。但短期内,如果政府部门出资,耗资大、风险大。开运河要选择形势比较稳定的区域,克拉运河牵扯到当地部落,还有利益交割等。
  短期内,(中国)官方绝对不会去做,而且现在有了“一带一路”实施,有很多选项。克拉运河也不是解决目前马六甲海峡安全的惟一选项,不是非做不可。
  所以,克拉运河性价比不高,没必要做,但如果(其他国家)做到了,也是乐见其成。
  把沿线国家FTA摆在最高
  东方早报:你之前也提到了产业园区,中国现在也在推进FTA战略,你是如何看待FTA战略与“一带一路”,以及沿线产业园区的关系的?
  魏建国:“一带一路”最终要成为整个世界经济的发力点,资本在这里,项目也在这里,所以还要尽快建立多边或者双边的FTA。
  未来的FTA,大家在面临共同问题时,制定的标准都要适应各自的需求,应该各方共同来制定,这样比较公平。“一带一路”给我们提供了一个机遇,让我们参与全球贸易规则的制定,通过“一带一路”周边国家的FTA来制定全球贸易规则,这个规则既适合中国,也适宜其他国家。
  东方早报:中国现在积极推进自贸区战略,一方面也是因为美国主导的TPP的原因,规则要求更高更严。
  魏建国:一个好的FTA,是要求大家整体都得到提升,如果勉强签了协议,吃亏的反而是自己,因为给自己带来不了多少好处。
  如果TPP把中国排除在外,不要等10年—5年后,美国就后悔。美国必须要借助TPP来遏制中国,但是它会发现,一旦TPP无法给美国带来利益,而失去了中国这个大市场,就悔之莫及。
  中国现在应该把沿线国家的FTA摆在最高位,当务之急是“一带一路”的FTA,首先要和海湾六国,也就是海合会完成谈判。“一带一路”上,海湾区域必须要有,而且中国参与其中,还能起到协调作用。我们缺少能源,他们缺少纺织品和投资等,双方比较优势大,这样是最好谈的。
  可以像韩国一样,尽可能与更多国家签署自贸协定。
  东方早报:现在国内也在推动地方自贸区,加上长江经济带、京津冀协同发展等,各种战略也很多,如何看待这些战略之间的衔接和协调?
  魏建国:三大项内容,京津冀、长江经济带和地方自贸区,都是和整个“一带一路”相融合的,倒逼国内机制改革,这是首次提出了内外相接的(想法)。
  风险评估已落后项目进展
  东方早报:社会资本海外投资,肯定会面临风险,企业在“一带一路”的投资中应该注意哪些方面的问题?
  魏建国:向外走的时候,要做好社会资本的宣传,因为这不像股市,也不像楼市,有一个固定的回报,到外面风险就比较大,要进行风险教育。
  我认为,中国风险评估机制要加强,光有大公一家不行。有三条路可以走,一条是,通过“一带一路”,独立创建自己的海外投资风险评估机制;第二,把三家全球评级机构跟中国评级机构合作,共同打造新的“一带一路”(包括国家的、项目的)风险评估机制,还有安全的、公司的风险评估。第三,等新的机会或机制,但“一带一路”不允许我们等,而且现在的风险评估已经明显落后于“一带一路”的项目进展。
  东方早报:评估机制如何建立?
  魏建国:除了要有评估机构,评估机制要有人才,我认为中国现有评估机构的人才不足。大学生培养、海归等都没有在风险评估机制上下功夫,其实这是一个很大的市场。
  更重要的是,需要一套如何评估的规则和制度,而现在这个规则和制度都在美国手里—美国的三大机构。但是我们没有人才、规则、标准,别人不会相信你。
  东方早报:那企业到底应该注意哪些问题?
  魏建国:5个“选对”:选对国家,选对市场,选对项目,选对合作伙伴,最关键的,选对互利共赢原则。
  这些是前期的基础,更重要的是中期、后期。能不能收效益,这是评估的关键。前期告诉你能不能做,中期是行不行,最后是能不能有效益,可持续发展,
  我们缺少一支(评估)队伍、体系和规矩,现在必须要加强这一领域。
本文来源:东方早报
责任编辑:王晓易_NE0011
用微信扫码二维码
分享至好友和朋友圈
加载更多新闻
热门产品:   
:        
:         
热门影院:
阅读下一篇
用微信扫描二维码
分享至好友和朋友圈如何看待中国「一带一路」经济带在未来的前景和发展;美国之所以称霸全世界,是因为它有两个拳头:一个是;OK,在好戏上演之前,我们不妨先见招拆招,看看乔;一、金融帝国崛起;1944年7月,美国为了从大英帝国手中接过货币霸;布雷顿森林体系按照美国人的愿望,是确立美元的霸权;布雷顿森林体系建立之初,为了确立美元的霸权,美国;美国之所以有底气对全世界做出这样的承诺,是
如何看待中国「一带一路」经济带在未来的前景和发展方向?
美国之所以称霸全世界,是因为它有两个拳头:一个是军事,一个是货币。这两个拳头打出的组合拳,几乎所向披靡,KO了一个又一个对象。接下来轮到中国上擂台了,但中国打的却是太极,讲究以柔克刚、四两拔千斤??
OK,在好戏上演之前,我们不妨先见招拆招,看看乔良将军如何拆解美国的组合拳,看清他的招数!
一、金融帝国崛起
1944年7月,美国为了从大英帝国手中接过货币霸权,由罗斯福总统推动建立了三个世界体系,一个是政治体系――联合国;一个是贸易体系――关贸总协定,也就是后来的WTO;一个是货币金融体系,也就是布雷顿森林体系。
布雷顿森林体系按照美国人的愿望,是确立美元的霸权地位。但是实际上经过20多年的实践,从1944年到1971年,整整27年,却并没有真正让美国人拿到霸权。什么东西阻挡了美元的霸权?就是黄金。
布雷顿森林体系建立之初,为了确立美元的霸权,美国人曾经对全世界做出承诺,就是要各国的货币锁定美元,而美元锁定黄金。怎么锁定呢?每35美元兑换1盎司黄金。有了美元对全世界的这个承诺,美国人就不可能为所欲为。说的简单点,35美元兑换1盎司黄金,意味着美国人不能随便地滥印美元,你多印35美元,你的金库里就要多储备1盎司黄金。
美国之所以有底气对全世界做出这样的承诺,是因为它当时手中掌握了全球80%左右的黄金储备。美国人认为,我有这么多黄金在手,用它去支撑美元的信用是没有问题的。但是情况并不像美国人想的那么简单。美国在二战之后连续愚蠢地卷入了朝鲜战争和越南战争。这两场战争使美国耗费巨大,尤其是越南战争。越南战争期间美国差不多打掉了八千亿美元的军费。随着战争花费越来越大,美国有点吃不住劲了。因为按照美国的承诺,每35美元的流失就意味着1盎司黄金的流失。
到1971年8月,美国人手里的黄金大概还有8800多吨,这时美国人知道有点麻烦了,与此同时有些人还在给美国人制造新的麻烦。比如说法国总统戴高乐,他不相信美元,他找来法国财政部长和央行行长,要他们看一下法国有多少美元储备,得到的答案是大概有22亿―23亿美元。戴高乐说,一分都不剩全部提出来交给美国人,换成黄金拿回来。法国人对美国人的这一击,对其他国家产生了示范效应,其他一些外汇盈余的国家纷纷向美国人表示,我们也不要美元,我们要黄金。这样就逼得美国人无路可走。
于是,在日,时任美国总统尼克松宣布关闭黄金窗口,美元与黄金脱钩。这就是布雷顿森林体系瓦解的开始,也是美国人对世界的一次背信弃义。但是对于整个世界来讲,当时人们还不能完全理清楚头绪。原来我们相信美元是因为美元背后有黄金,美元成为国际流通货币、结算货币、储备货币已经实行了20多年了,人们已经习惯使用美元。
现在美元突然刹车,它的背后不再有黄金,从理论上讲,它变成了一张纯粹的绿纸,这个时候我们还要使用它吗?你可以不使用它,但在国际间结算时用什么对商品的价值进行衡量?因为货币是价值尺度,所以如果不使用美元,难道还能信任别的货币?比如人民币和卢布之间,俄罗斯人(当时的苏联人)如果不认人民币,我们不认卢布的话,就只能继续拿美元做为我们之间的交换介质。
所以,美国人就利用世人的惯性和无奈,在1973年10月迫使石油输出国组织(欧佩克)接受了美国人的条件:全球的石油交易必须用美元结算。在此之前,全球的石油交易可以用各种国际流通货币结算,但是从1973年10月以后,一切改变了,欧佩克宣布,必须用美元对全球的石油交易进行结算。
这样,美国人在使美元与黄金贵金属脱钩之后又与大宗商品石油挂钩。为什么?因为美国人看的很清楚,你可以不喜欢美元,但你不可以不喜欢能源,你可以不使用美元,但你能不使用石油?任何国家要发展,都要消耗能源,所有国家都需要石油,在这种情况下,你需要石油就等于需要美元,这是美国人非常高明的一招。从1973年开始美元与石油挂钩以后,其实是从1971年美元与黄金脱钩之后,美元就伴随美国开始了一个新的历程。
整个世界当时并没有几个人清晰的看到这一点,包括很多经济学家、金融专家,他们不能够非常清晰地指出,20世纪最重要的事件不是别的,不是一战、二战,也不是苏联的解咛澹20世纪最重要的事件是日美元与黄金脱钩。
从此之后,人类真正看到了一个金融帝国的出现,而这个金融帝国把整个人类纳入到它的金融体系之中。实际上所谓美元霸权的建立是从这个时刻开始的。到今天大约40年的时间。而从这一天之后,我们进入到一个真正的纸币时代,在美元的背后不再有贵金属,它完全以政府的信用做支撑并从全世界获利。简单地说:美国人可以用印刷一张绿纸的方式从全世界获得实物财富。人类历史上从来没有过这样的事情。人类历史上获得财富的方式很多,要么用货币交换,你要么黄金或者白银;要么用战争的方式去掠夺,但是战争的成本非常巨大。而当美元变成一张绿纸出现后,美国获利的成本可以说极其的低廉。
因为美元与黄金脱钩,黄金不再拖美元的后腿,美国可以随意印刷美元,这时如果大量美元留在美国国内,将造成美国的通胀;如果美元输出去,那就意味着全世界替美国消化通胀,这就是美元通胀率不高的主要原因。换句话说,美国向全球输出美元,也就稀释了它的通胀。但是美元向全球输出之后,美国人手里就没有钱了,这个时候如果美国人继续印刷货币,美元就不断贬值,这对美国没有好处。所以说美联储并不像有些人所想象得那样,是一个滥印货币的中央银行。美联储实际上懂得什么叫克制。从1913年美联储成立到年,美联储一共发行了多少美元?大约10万亿。
这样一比较,有人开始指责中国的央行。为什么呢?我们的央行从1954年发行新货币――新人民币到现在,已经发行了120多万亿人民币。如果按汇率6.2跟美元折算的话,我们大概发行了20万亿美元。但是这同样并不意味着中国乱印货币,因为中国在改革开放以后挣到了大量美元,同时这期间还有大量的美元做为境外投资进入中国。
但由于外汇管制,美元不能在中国流通,所以央行就必须发行与进入中国的美元及其他外币相应的人民币,然后以人民币在国内流通。可是国外的投资在中国挣
到了钱以后,可能就撤走了;与此同时,我们还会拿出大量外汇,从境外够买资源、能源、产品和技术,如此一来,大量的美元走了,人民币留了下来,你又不可能将相应数额的人民币销毁,只能让人民币留在中国继续流通,所以我国人民币的存量必然大于美元。这也反过来佐证了这30多年中国经济的惊人发展。中国央行承认近年来大概超发了20多万亿人民币。巨量的超发最后全都留在了中国,这就牵扯到我后面将要谈到的问题――人民币为什么要国际化。
二美元指数周期律与全球经济的关系
美国之所以没有通胀很大程度上就在于美元的全球流通。但是美国又不能无节制地发行美元,让美元不断贬值。所以要节制。可节制后手中没有美元了怎么办?美国人有另外一套办法解决这个问题,那就是发行国债,通过发行国债又让输出去的美元重新回到美国。但输出去的通过债务资本重新回到美国,美国人开始玩起一手印钱,一手借债的游戏,印钞能赚钱,借债也能赚钱,以钱生钱,金融经济比实体经济赚钱来得痛快多了,谁还愿意出大力流大汗去干附加值低的制造业、加工业实体经济?
日之后,美国人逐渐放弃了实体经济而转向虚拟经济,渐渐变成一个空心化的国家。今天美国的GDP已经达到18万亿美元,实体经济为其GDP的贡献不超5万亿,剩下的大部分全都是虚拟经济带来的。美国通过发行国债,让大量在海外流通的美元重新回到美国,进入美国的三大市――期货市场、国债市场和证券市场。美国人通过这个方式钱生钱,然后再向海外输出,这样循环往复地生利,美国由此变成一个金融帝国。
美国把全世界纳入它的金融体系之中。很多人认为在大英帝国衰落之后,殖民的历史基本就结束了。其实不然,因为美国成为金融帝国之后,开始用美元进行隐性的殖民扩张,通过美元隐蔽地控制各国经济,从而把世界各个国家变成它的金融殖民地。今天我们看到很多主权独立的国家包括中国在内,你尽可以有主权、有宪法、有政府,但是你脱离不开美元,你的一切最后都会通过各种方式用美元来表达,并最终让你的实物财富通过与美元的兑换源源不断地进入美国。
这一点,通过40年来美元指数周期图表,我们可以看得非常清楚。日美元跟黄金脱钩,意味着美国人摆脱了黄金的束缚,可以随意地印刷美元了,美元发行量大增,美元指数自然要走低。从1971年特别是1973年石油危机之后美元指数就一直在走低,这就说明美元印多了。如此这般大约持续了近10年时间。美元指数走低对于世界经济来讲并不完全是坏事,因为这意味着美元的供应量增大,也就意味着资本的流量增大,大量的资本不留在美国,要向国外出溢出。第一次美元指数走低之后,大量美元去了拉丁美洲,给拉丁美洲带去了投资拉动,也带来了繁荣,这就是70年代拉美的经济繁荣。
美元泄洪期大约持续了近10年左右的时间,直到1979年,美国人决定关掉泄洪闸。美元指数走低相当于美国人开闸放水,而关闸实际上就是减少美元的流动性。1979年美元指数开始走强,意味着向其他地方输送美元减少。拉丁美洲本来因为获得了大量的美元投资,正在欣欣向荣的发展,突然间投资减少了,流动性枯竭了、资金链条断裂了,经济能不出现麻烦吗?
马岛海战爆发
遇到麻烦的拉美国家纷纷开始想办法自救。比如阿根廷,阿根廷的人均GDP一度已经迈进了发达国家的行列。但拉美经济危机一出现,阿根廷却率先进入衰退。解决衰退的办法有多种,但不幸的是,当时的阿根廷政吒峭ü渖咸ǖ木芡呈羌佣铮耆挥芯猛纺浴W魑说募佣镂ㄒ坏南敕褪钦秸Mü秸赐牙АK涯抗饷橄蛄死氚⒏600公里远的马尔维纳斯群岛,英国人把它叫做福克兰群岛。
这个群岛已经被英国人统咧瘟100多年,加尔铁里决定把它夺回来。但阿根廷是南美洲国家,南美一向被视作美国的后院。在美国后院打仗不能不请示美国。于是加尔铁里让人给美国总统里根带话,看看美国的态度。里根明明知道加尔铁里打这一仗,会导致一场和英国的更大规模战争,但他却轻描淡写地表态说,这是你们与英国之间的事情,与美国无关,我们不持立场,我们保持中立。
加尔铁里以为这是美国总统对他的默许,便发动了马岛战争,轻松收回了马岛。阿根廷上下一片欢呼,热烈的像过狂欢节。但英国首相撒切尔夫人宣称绝不接受这个结局,还逼着美国总统必须表态。这时的里根立刻撕下中立的面具,发表声明强烈谴责阿根廷的侵略行径,坚决站在英国一边。随后,英国派出一支航母特混舰队,劳师远征8000海里,一举拿下了马岛。
与此同时,美元走势开始走强,国际资本按照美国的意愿回到美国。因为当马岛战争打响后,全球的投资人立刻判断,拉美的地区性危机出现了,拉美的投资环境恶化了,于是纷纷从拉美撤资。美联储看到时机已到,立刻宣布美元加息,加息后的美元加快了资本撤出拉美的步伐。拉美的经济一片狼藉。从拉美撤出的资本几乎全到了美国,去追捧美国的三大市(债市、期市、股市),给美国带来了美元与黄金脱钩后的第一个大牛市,让美国人赚得钵满盆满。
当时美元指数从弱势时的60多点一口气蹿升到120多点,上升了100%。美国人在自己的三大市牛市后并不收手,有趁势拿着赚到的钱,重新回到拉美去购买那些此时价格已跌成地板价的优质资产,狠狠剪了一次拉美经济的羊毛,这是美元指数第一次走强后的情况。
如果这种事情只发生一次,那它就是小概率事件;如果它反复出现,那它就一定是规律。当第一次“十年美元走弱、六年美元走强”之后,人们并不确定它是不是规律。从拉美金融危机这个高峰之后,美元指数从1986年又开始一路下跌。其间经历了日本金融危机、欧洲货币危机,美元指数仍然在走低,大约走了10年,10年之后的1997年美元指数再一次走强。美元指数这一次走强之后也是持续了6年。这就很有意思了,我们看到美元指数差不多呈现出这样一个规律性――10年的走弱、6年的走强,再一个10年的走弱、接下来又一个6年的走强。 亚洲金融风暴
在1986年美元指数第二次开始走弱之后,长达10年的时间内,美元又像洪水一样向世界倾泄。这次主要的泄洪区是亚洲。上个世纪80年代最火的是什么概念?“亚洲四小龙”、“亚洲雁阵”等等。当时很多人都认为亚洲的繁荣是由亚洲人的辛勤劳动、亚洲人的聪敏智慧带来的,实际上很大原因是因为亚洲国家获得了充足的美元、获得了充足的投资。当亚洲的经济欣欣向荣到差不多的时候,美国
人觉得又应该到剪羊毛的时候了,于是,1997年,也就是美元指数整整走低10年之后,美国人通过减少对亚洲的货币供应,使美元指数反转走强,亚洲大多数国家的企业和行业遭遇流通性不足,有的甚至干脆资金链条断裂,亚洲出现了经济危机和金融危机的征兆。
这时候一锅水已烧到99度还差1度才能烧开,差哪一度呢,差地区性危机出现。那么是不是也像阿根廷人那样打一仗呢?未必。制造地区性危机,不一定只有打仗一途。既然制造地区性危机就是为了撵出资本,那么不打仗照样有制造地区性危机的办法?于是我们看到那个名叫索罗斯的金融投机家,带着他的量子基金和全世界上百家的对冲基金,开始群狼般攻击亚洲经济最弱的国家――泰国,攻击泰国的货币――泰铢。
一个星期左右,然后由此开始的泰铢危机,立刻产生传导效应,一路向南,陆续传导到马来西亚、新加坡、印尼、菲律宾,然后北上传导中国台湾、香港,日本,韩国,一直传导到俄罗斯,东亚金融危机全面爆发。这个时候水已烧开。全球的投资人判断亚洲的投资环境恶化,便纷纷从亚洲撤出自己的资本。而美联储则又一次不失时机地吹响了加息的号角。跟着号音从亚洲撤出的资本又一次到美国去追捧美国的三大市,给美国带来了第二个大牛市。
当美国人挣够了钱以后,仍像在拉丁美洲那样,拿着他们从亚洲金融危机赚到的大把的钱又回到了亚洲,去购买亚洲跌到地板价上的优质资产。此时亚洲经济已经被这次金融危机冲得稀里哗啦,毫无招架之功,更无还手之力,这次唯一的幸咴苏呤侵泄
三瞄准中国
此后,如潮汐一样准确,美元指数经过6年的走强,到2002年,再一次开始走弱,然后,又是10年时间,到2012年,美国人又开始为美元指数即将由弱转强做准备。办法还是老一套:给别人制造地区性危机。于是,我们就先后看到,在中国周边陆续出现天甙裁攀录鲇愕赫耍蒲业赫恕<负跞谡庖皇逼诿芗鱿帧5呛懿磺桑拦2008年自己玩火玩大了,自己先遭遇了金融危机,结果使美元指数走强的时间被迫向后推延。中菲黄岩岛争端和中日钓鱼岛争端,看似和美元指数走强没有太大的关系,但是真的没有关系吗?为什么恰恰出现在美元指数第三次走弱之后的第10个年头?很少有人对这个问题进行过探究,但是这个问题确实值得我们深思。
如果我们承认从1971年美元与黄金脱钩之后,确实存在着一个美元指数周期率,那么,根据这个周期率及美国人借机剪别国羊毛的手法,我们可以断定,现在轮到中国了。为什么这么说?因为眼下中国已经成了从全球吸引和获得投资最多的国家,大量国际资本由于看好中国经济进入中国。从经济规律上讲,不能仅仅把中国看成是一个国家。一个中国的经济规模就相当于整个拉美,甚至比拉美的经济总量还要大;和东亚经济比,也可以说中国经济相当于整个东亚。而过去十年里,大量资本进入中国,使中国的经济总量,以令人垂涎的速度增长到全球第二,如此一来,美国把第三次剪羊毛的目标瞄准中国,一点不奇怪。 香港占中事件
三亿文库包含各类专业文献、各类资格考试、高等教育、中学教育、文学作品欣赏、生活休闲娱乐、应用写作文书、如何看待中国「一带一路」经济带在未来的前景和发展方向?97等内容。 
 一带一路未来的前景和发展方向_军事/政治_人文社科_专业资料。一带一路未来的前景和发展方向如何看待一带一路未来的前景和发展方向? 发展方向有两种理解:1 产业...  “一带一路”对中国政治、经济和未来的影响“一带一路”是“丝绸之路经济带”...应该如何把握 “一带一路” 这样一个发展战略, 理解其对中国乃至世界发展的...  “一带一路”战略与中国未来发展的关系【摘要】 “...“丝绸之路经济带”与“21 世纪 海上丝绸之路”被...的优质企业存在建设 和运营“走出去”的良好前景。 ...  第三,围绕“一带一路”的战略谋划,如何理解中国...未来国内区域发展和对外开放格局、 国际政治经济秩序...五、对一带一路的风险评估与前景展望 作为一项地理...  年中国数字微波通信设备行业“一带一路”发展预测及未来前景研究咨询...者了解该行业整体发展态势及经济运行状 况,旨在为企业或投资者提供方向性的思路...  中国提出了建设“一带一路”经济带的建议,目前已经...无论是从国内需求或是未来区域 经济合作的角度分析,...的步伐将大幅加快, 海外市场广阔的产业扩张前景将...  暂无评价|0人阅读|0次下载|举报文档一带一路对中国未来贸易的影响及对策_经济/市场_经管营销_专业资料。当今世界正发生复杂深刻的变化,世界经济缓慢复苏、发展分化...  年中国运营商电子渠道服务行业“一带一路”发展预测及未来前景研究咨询...者了解该行业整体发展态势及经济运行状 况,旨在为企业或投资者提供方向性的思路...  “一带一路”发展预测及未来前景 研究咨询报告 中国市场调研在线 中国市场调研...者了解该行业整体发展态势及经济运行状 况,旨在为企业或投资者提供方向性的思路...}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未来干什么致富啊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