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州黄埔军校夏令营 我是什么人 我从哪里来 要到哪里去

您好,分享的企鹅
中国首家超万平健康人造草展示基地及专业足球系统体验中心落户黄埔
大粤运动讯 8月2日,一场属于体育足球界的盛事在广州市黄埔区云埔体育生态公园内打响!由黄埔体育局与广州傲胜联袂打造的傲胜五星足球系统体验中心当日落成!傲胜五星足球系统体验中心位于云埔体育生态公园内,总面积超一万平方米,是国际顶级足球运动体验中心及中国最大健康人造草品鉴基地。黄埔体育局张道通副局长、黄埔区足协蔡主席、前恒大足球队长冯俊彦先生、广东省五人足球协会刘孝五会长、广东省体育设施制造商协会秘书长、华南农业大学教授等重量级嘉宾及媒体到场,共贺中国首家超万平健康人造草展示基地及专业足球系统体验中心落户广州黄埔。超大型国际足联标准体验中心落户黄埔据了解,傲胜五星足球系统体验中心总面积超过一万平方米,配有成套专业人造草足球示范场地,包括青少年训练用三人场、主流俱乐部配置的五人场、七人场以及可移动球场等。场地采用顶配国际主流健康人造草坪,秉承古人 “精一”哲学,以手工匠人般的精湛技艺打下底色,经过层层严格工序打造,效果达国际足联标准,强势体现专业足球系统第一品牌,带来真正的足球魅力,极致领略非凡运动体验。黄埔体育局张局(左)与傲胜朱江峰总经理在傲胜五星足球系统体验中心,除可以看到传统的足球场地,象征质量的“德国制造”品牌——劳斯伯格(1919)与傲胜联袂打造的可移动足球场馆,也是这家五星级足球体验中心的明星场地。可移动场馆不仅体验感非常强,防晒指数也是全五星。科技与时尚的水乳交融,领跑全新运动风向标。中国首家超万平健康人造草展示基地除场馆运动体验,在国务院号召全民健身的今天,傲胜五星足球系统体验中心对“健康”的定义,更显得难能可贵。据了解,建设者广州傲胜人造草股份有限公司一直倡导“健康人造草”理念,领跑行业人造草质量标准。傲胜五星足球系统体验中心作为中国首家超万平健康人造草展示基地,在这里,可以更直观的品鉴超大型国内外市场顶级健康人造草坪!
正文已结束,您可以按alt+4进行评论
相关搜索:
看过本文的人还看了
热门搜索:
Copyright & 1998 - 2016 Tencent. All Rights Reserved鲁院归来&&心得为证——我市作者王辉伦鲁迅文学院结业笔记
&鲁院归来&
——我市作者王辉伦鲁迅文学院结业笔记
培训班合影
与著名青年评论家谢友顺合影(左为笔者)
与张柠教授合影(右为笔者)
文学盛宴:洱海为台苍山作幕&&&&&&&&
——鲁民11期学习培训笔记
&&&&&&&&&&&王辉伦
&鲁迅文学院,是中国作家心目中神圣的文学殿堂,有人将之称为大陆作家的“黄埔军校”,是文学青年不胜向往梦寐以求的地方。想不到,在各级文联、作协的关心和帮助下,2014年夏天,我有幸参加了该院的学习培训,目睹了当今中国文坛前沿二十几位著名诗人、作家和文学理论评论家、教授的风采,聆听了一堂又一堂精彩的文学讲课和文学对话;也以文学的名义,结识了来自祖国16个省区市19个少数民族的48位文学朋友。不敢确定将来我在文学的道路上能走多远,但人生有此一遇,的确荣幸!
6月13日,灿烂的阳光拥着录取通知书飘进办公室,焦躁的心像久久盘旋的鸟儿一样终于有了着落。夏至的第二天,驶向彩云之南的火车隆隆向前,次日上午抵达昆明,稍后换乘开往大理的列车,一路上,思绪被“咣当咣当”的轮轨声不断撞击出大师们激扬文字的奕奕神采。下午4时到达住地,在大厅里报到领了鲁院的黑色提包,“我在鲁院学习”终于成为现在进行时。
打开房间,放下行李,拉开窗帘,突然,一片阳光之下,一块巨大的翡翠拥入眼帘,左侧边上,则卧着一匹高高的黧黑的巨兽,是为著名的洱海苍山也。鲁迅文学院第11期少数民族文学理论评论家班移师大理,就以此茫茫的洱海为舞台,以巍巍的苍山作大幕,摆下了一场场精彩的文学授道与论道的盛宴。
没有谁会怀疑我们国家为培养中国未来可能的诗人、作家所做出的努力,也没有谁会怀疑鲁院为培养少数民族作家的精心组织和大量投入。除却高研班外,截至目前,已开办少数民族作家培训班十期,共培训了400余名文学青年,且还要按计划继续开办下去。现在,为更快更有效地培养出文学理论评论人才,特别是少数民族身份的文学理论评论人才,鲁院特辟一期理论评论家培训班,其中期望自不待言。因此,面对苍山洱海,我们除了兴奋和欢呼,一种复杂的情绪也如群峰涌动,似海浪翻滚。
“在当今思想大活跃、观念大碰撞、文化大交融的时代,文化越来越成为民族凝聚力和创造力的重要源泉,成为综合国力竞争的重要因素,成为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支撑。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核心、多民族多元一体的文化生态已成为中华民族文化软实力的重要表征,是推动国家发展、铸就中国梦的强大精神力量。”在开班仪式上,中国作协书记处书记白庚胜教授高度概括了文化建设的宏大意义及其之于民族发展的作用,并语重心长告诫全体学员要牢固树立国家公民意识、民族意识,做民族团结的维护者和建设者,殷切希望学员们要珍惜难得的机会和机缘,转变角色,全身心投入学习,顺利圆满完成学习任务。而大理白族自治州州委副书记、州长何华的祝词,既描述了云南大理秀美的自然风光、26个民族和谐共处的生活图景,又自豪迄今为止云南是全国获得骏马奖人数最多的省份,还表明了“文献名邦”大理对文化文学事业的大力支持,如三年前曾协办了首届鲁院高研班。鲁院领导、教师和云南及大理领导的热情洋溢的讲话,使在座的学员无不激情澎湃,暗暗下定了不辱使命、学有所成的决心和信心。
“更怜童子宜春服,花里寻师指杏坛”。在学习的日子里,怀着一颗无比虔诚的心,仔细聆听了鲁院组织的来自鲁院及全国各地各院校的教授和杂志编辑、作家、评论家们的讲座,他们专业的知识、深邃的思想和独特的发现与独到的见解让人三生恨晚,醍醐灌顶。
第一堂课,由从云南丽江一个纳西族家庭靠个人不懈努力奋斗一步一个脚印走向全国,之后在耶鲁大学等国外院校慷慨发表关于中国文化演讲的白庚胜教授开讲。白教授年近六十,光亮的额头极显睿智,短短的头发伏在头顶,容光焕发精神抖擞。白教授思维敏捷思想前沿,首先表明自己讲课不喜欢重复,这立即引起了在院校里看惯教授们一直翻二三十年前的讲义的学员们的兴趣。关于文化遗产热点问题,白教授由古而今,从中及外,先整体后局部,恳谈中国从汉朝起就有意识地限制工业、发展农业、协调“士、农、工、商”的缘由,民族语言的消失和国家的历史概念变异,日本“神风攻击队”申遗问题及联合国遗产保护的理论化趋势,直言当前国家在申遗及遗产保护存在的“一窝蜂”、文化主权与保护权、保护的持续化、文化的产业化与产业的文化化等敏锐问题。白教授眼界开阔,讲课纵横捭阖,舒展自如,很为诸如满语消失、纳西族等语种使用人数减少、高速公路夜间行车因趋光性对昆虫的撞杀、云南持续干旱、丽江没有水以后的可能情况等等问题深深焦虑,又欣慰当前大多数少数民族地区生态环境相对良好,少数民族作家写生态最有资格的状况。有志者以天下为己任,白教授还针对本培训班学员身份特点,谆谆教诲少数民族作家不仅要考虑本民族的问题,还要考虑别的民族、人类的问题。
接下来是鲁院常务副院长成曾樾教授的讲座。因职业及职务关系,成院长多年来多次在多地开办鲁院文学创作培训班,他说鲁院曾开过评论家班,但那是高研班的事情,放在较普通的和少数民族作家培训班上,这还是第一次。也因为如此,成院长特意制作了PPT讲义,极有条理顺序地讲述了《文学的体验和评判》,重点阐述了作家“走+读”的体验问题、发现与深化问题、描写与细节的评判问题。成院长的讲课,学理分明讲解透彻,而我认为最受益的,乃在一些创作细节和技法的处理上,如“保持自己的特点”、“清楚属于自己的那一方天地”、“小说宜智取,不宜强攻”等。此外,PPT中引用的一些名人名言,诙谐幽默意味深长,如中国作家韩少功“真正的写作像谈恋爱,自然而然,毫不费劲,滔滔不绝;职业写作像三陪,虚情假意,挤眉弄眼,好赚它一笔;采风是旅游、农家乐,挂职是形象工程,很难听到实话和真话”、土耳其作家帕慕克“文学是什么?就是用一根针挖一口井”,诸多大师的实践经验和至理之言给人无尽的遐思。
或许是为了给学员更多的反刍时间与私下交流,我们的课程基本安排在上午,有时还隔一天。成院长授课的隔天,我们迎来了一场既思路开阔又针对性极强的视野开拓型讲座。授课者是文质彬彬但深具世界和历史眼光的中国作协党组成员、副主席廖奔老师。廖老师从“西方话语--中国语场--汉族话语--(少数)民族话语”方面,以文化视角由大及小阐述了“民族话语”问题。他认为,西方话语中心之下,一方面中国近代史的失误很多原因是语言不通造成的,另一方面,中国的学术和思维体系,包括学科设置都是20世纪初从西方照搬过来的。纵观国内,封建中央集权对社会和人性造成阻滞和桎梏,历史以来,汉语造成了民族话语的失语,汉族话语遮蔽了民族先民的贡献,致使人们对长江文明和百越民族对人类的巨大贡献的认识远远不够。廖老师指出,文字是话语霸权的基础,掌握文字的民族往往傲视无文字民族,将其打入“蛮夷”另册,且中原正统观严重扭曲了我们民族的思维,侵占和掠夺成为强悍民族对弱势民族合情合理的征服和拯救,因此平等民族语言非常重要。廖老师强调,在信息时代,社会和生活都在重组,世界已由金字塔思维结构变成平板结构,平面的世界人人享有相同的权利,处理好民族关系,成为当今最普遍的世界性话题。廖老师总结出三点结论,一是现代化会带来民族危机,民族文化价值因而成为值得特别关注的问题;二是除了受到外界文化的挤压之外,弱势民族文化的根本危险在于失去了本土自觉之后的自我削弱,这种历史健忘症、文化软骨病会给本来正需要大力发展和倡扬的民族文化造成戕害,直接影响到竞争时代的本土精神实力;三是在话语理论中,话语权被用来指称言说者的权力,话语权的获得与失去,直接关系到言说是否可以继续,所说是否为真实,交往的对象是否处在平等的势位上。对“民族话语”的本质和未来图景,廖老师一言蔽之:如果中华文化的形成仅仅是某种单一文化的推广与覆盖,恰恰是对其文化精神的背离,如何在现代化语境中达到民族文化认同和知识体系重建,正是民族话语权的题中应有之义。
由文化遗产到文学评判,由民族文学到民族话语,“授道”与“论道”有如苍山绵延起伏的群峰和洱海翻滚向前的波浪,将“文化建设”主题推到了前沿。中央党校文史部周熙明教授密切关注当下社会政治,高屋建瓴而又深入浅出地为我们讲述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培育与文化强国”问题。对怎样理解“文化强国”,周教授认为,不要简单地比附体育强国、经济强国、教育强国等概念去解读文化强国,不要简单地把文化强国理解为以文化为手段去求强国之目的。文化之于一国的作用,如同一位百岁老人对家庭的贡献,存在“自愿做”和“强迫做”的区别的问题,“文化搭台,经济唱戏”的表达不到位,不会长远;反经济发展的文化是自取灭亡的文化,不讲求道德的经济是动物的经济。对文化之于未来的作用,周教授先以电视剧《大国崛起﹒大道行思》为思想切入点,总结欧美工业化、城市化、现代化过程最终形成的共识:讲究思想、道德、文化、价值、信仰的作用;再以莎士比亚、亚当斯密、日本甲午战争的胜利、俄罗斯叶卡捷琳娜的文化眼光、法国问卷调查等例子,充分说明了文化对于国家民族发展壮大的重要作用。继而周教授话锋一转,讲谈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核心价值观的“2﹒17”和“2﹒24”重要讲话精神,认为习总书记反复谈核心价值观是人民之福、民族之福。为此,周教授对核心价值观的性质定位和功能定位进行了分析概括,指出核心价值观是国家的灵魂、文明的灵魂,起到凝神聚气、固本强基的重要作用。而核心价值观是文化软实力的灵魂,是文化软实力建设的重点;现在我们谈文化,应该是活的文化,是有生命整体的文化,因此,要立足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和社会生活,以十八大“24字”方针积极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苍山上的白云才变换几度,一周的时间就悄悄滑过去了。也巧,上周大理晴明,29日却是一天的雨,滋润出了一个凉爽的空气。30日,《南方文坛》主编、评论家张燕玲抵达大理,给我们带来了《凝聚批评新力量&
互启文学新思想》的演讲。张主编以“我的圈子的故事”为入口,叙述了《南方文坛》的创刊和艰难的运行,表明该坚持的要坚持,这是对文脉的接续和转化。因此,就文学批评本身来说,批评不接受商品化和低俗化,批评家要有个性,有才情思力,必须有情怀、良知和风骨,功利面前要清醒,注意进与退,要讲真话及其有效性,注意批评的伦理和语境,注意批评的感受力和判断力。对于大家都极其关注的网络文学问题,张主编认为,网络文学的运作方式不容忽视,并引用《大数据时代》一书为证,说明网络对人类带来了“不是随机样本而是所有的”、“不是精确性而是混杂性”、“不是因果关系而是相关关系”的思维变化。因此网络文学也对传统文学创作方式产生了诸如“用数据分析甚至引导读者受众及其兴趣;放弃经典观念,把文学当资本经营;忽视了人性,标准盲目化;文学批评无序化和混乱化”等影响。张主编认为,网络文学的本质是通俗文学,缺失了艺术担当、人文担当和社会担当,为此她提议应呼唤文学批评介入,并建立评价体系,否则网络文学将处于尴尬的、无名的状态。
对文学特别是文论期刊的坚持和对网络文学的严重关注,可见张主编的担当意识和社会责任意识。当言及少数民族文学创作问题的时候,张主编认为,少数民族文学创作出现了“杂书生花”的多样化,回到了文学“母题”本身,当今民族文学更具普世价值和人性关怀,呈现了现代性写作和世界眼光两脉。但是,关注民族本土的写作即使是反映民族地区正常的日常的东西,却往往会引起外界的“误读”,以致引出重大的甚至“国际的事件”,这
应当高度关注。张主编语重心长地强调,所有的写作都是个人性的,作家和批评家要注意守持、进退和敬业。
或许源于我对安顺师专张家谚老师的深刻印象,当北师大文学院教授、评论家张柠出现在讲台上的时候,我发现他俩的举手投足和神态表情是多么的相像,以至于授课结束后,全班学员中,我第一个毫不拘束地向老师提出了“文学评论与读后感的区别”和“如何看待评论家热衷荐书”等问题。张柠教授选题宽广而有针对性,在《叙述的智慧》总领下,他首先从文学语境的有效性分析了西方文学的变化及西方“文化中心说”对中国作家的影响,接着介绍了当前汉语文学的几个热点问题:1、“非虚构写作”,如梁鸿的《出梁庄记》;2、“小清新”一代,主要是中国古典美学风格及日本“物语”一类的作品;3、边疆题材、少数民族题材热。张教授还以江洋才让的长篇小说《康巴方式》为个案,分析了小说理论史根据人与环境的关系,将小说分成“成长小说”(人变,环境不变)、“漫游小说”(人不变,环境在变)和“流浪汉小说”(人变,环境也变)等几大类。但是,《康巴方式》却不是上述中的任何一种,因为它是“人不变,环境也不变”的。张教授为此另起一名称——“文化小说”。张教授阐述,“人不变环境也不变”的小说,人物性格发展退到了次要位置,文化问题(人和人、人和自然、人和世界的永恒关系)被推到了前台。但是作为小说,需要叙事的流动。在这个流动中,什么东西在变呢?“事件”在变!这些事件是什么事件?不是城市里面的时髦事情,是边疆那个“未开垦处女地”里边的事件在变。这些变化着的事件,是人类的一些基本事件,那就是生、老、病、死这些最基本的东西。这些东西对于一个“不变的人”来说,似乎有变化,但它是一个对于全体而言重复性的事件。因此这个变化叫做“事件”,对于主人公和对他村庄里面的父老乡亲,以及对所有的读者而言,他都是跟你相关了。张教授认为,《康巴方式》有着浓郁的边地文化色彩,这种边地文化,对于正黔驴技穷的中心文化、汉文化,提供了一种非常强烈的对比,使你读这个作品的时候非常好读。好读不是说语言简单就好读,好读是你读了以后有感觉才觉得好读、想读下去。张教授对该小说进行一番鞭辟入里的解构后,深入分析了边疆题材文学的主题和少数民族文学史研究者呈现的“认可”和“埋怨”的两种心态,指出要摆脱盲从的“认可”心态,在理论思维的创造上另辟蹊径,要加大民族文学研究的力度,在“总体文学”之外,必须加大和强化“比较文学”力度。因此,张教授希望新的文学史,必须以“文学性”为纬,以民族文化共荣为经,重新阐释“文学性”的发生和演变的历史路径,寻求民间文学、民俗学和文化人类学的支持,打破狭隘性。
古人有“听君一席话,胜读十年书”的说法。张柠教授对“人与环境的关系”的透析让人茅塞顿开,引领我们走进并认识了一个陌生的叙述世界。紧接下来的中国作协创研部原主任胡平教授的《小说的文学性》,同样具有如此指示引领作用。
胡平教授认为,文学理论批评与创作是可以互相促进的,“学院派”是将作品放在文学史中评论,媒体批评具有新闻性,协会批评现场感强,让人及时了解最新的作品及人们对它的评价。根据文学的发展及新媒体的迅速发展,胡教授分析了纯文学即传统文学与网络文学的异同及其文学性,指出语言的审美是小说文学性的基础,小说的文学性在于它要写“人”,使小说具有形象性、整体性和情感性,从而以此使小说具有感染性。胡教授强调,文学批评不要抛弃了文学的感染性,而空谈思想价值和题材问题。同时,因为小说是“写人”的,“人”的内容是小说的文学性内容,其他内容是小说的依附内容,为此,小说要把“人”的内容写足,写出其外貌、性格、人性、人情、心理及处境命运等,从而体现出模仿之美、性格之美。
教授学者们侃侃而谈,听者如沐春风,而本周安排的两场“文学对话”,显得轻松自由活泼。
第一场对话由鲁院教研部主任郭艳和培训部副主任王冰主持。两位老师都是年轻的学者,所以一上场就鲜明地表明了自己的文学立场。对于当下文学创作与文学批评问题,郭艳老师认为,一是批评家要关注作家的成长,帮助其由自发向自觉状态写作;二是要克服批评“口味”,阅读选择要广泛,文学批评要有理论框架支撑,偏好会带来偏见,以致形成漏见,要有辨别能力,并贴近我们当下的经验;三是要处理好文学批评与时代的关系。当今时代是变革时代,传媒的繁荣也会带来各种各样的问题,要找其精神内核,主张宽容、包容的建构性的批评。王冰老师主攻散文创作和评论,豪言对当下中国大陆散文阅读量最大,为此他提倡文学批评者还是要大量阅读,对名家作品的批评不要有太多的顾虑;认为当下的散文极乱极繁,把散文的疆域无限扩大,以猎奇的心态去看别人的散文;他主张要以专业的读者身份去阅读,并重温散文的常识。之后,两位老师回答了学员提出的问题:
一、散文评判的标准是什么?
答:视角独特;该散文对当下中国散文(文学)有贡献;讲究文学语言的阻拒性(有陌生化特点);有厚度。(王冰)
二、如何批评散文和诗歌?
答:诗歌是通灵的,散文是“经国之大事”,批评要有宏大的、全面的评价;中国小说以白话文为传统,与西方的源流不同,批评时要注意结构、人物、对社会的整体把握等;对诗歌,要多接触一些诗派,从审美的角度去把握意象、意境、格调、情趣等。(郭艳)
三、青年作家特别是70后作家面临怎样的挑战?
答:首先是青春写作。70后活跃在各种期刊上,主要的成绩是完成了先锋文学未完成的任务,这是时代的问题,因为以前的先锋作家转入了“新写实”,写日常生活了。70后面临的最大问题,是更要关注日常和个性化,解决关注面的问题。
四、请解释“藏族文学”、“21世纪文学”、“中国文学的实际含义”等几个概念。
答:不好回答,涵盖面很大,未作深入研究。像“藏族文学”,阿来认为,我们是以西方为中心看待东方及其少数民族文学的。(郭艳、王冰)
五、当代文学如何超越传统文学?如何解决传统和当下的关系?
答:以客观的态度看待古代“田园牧歌”式的文学。关注当下的苦难与矛盾。不过于强调地域文化的神秘性,而应多关注现代化的冲击带来的变化,确立民族文化的认同和现代性,构建民族文化更广阔的视角平台。
传统和当下都有一个共同点,即经典化,两者是连续、融合的。(郭艳)
另一场“文学对话”,则由“一老一少”两位老师主持:《当代作家评论》主编高海涛和《文艺理论与批评》副主编李云雷。作为一级作家、资深主编、辽宁作协副主席和第八届鲁奖评委,高老师显得深沉平静。他首先介绍了《当代作家评论》的基本情况和办刊定位,强调该刊“综合、包容、自由、独立”的精神和关注新时期以来重要作家的特点。高老师认为,当下的文学批评,存在这样的状况:一是社会和各方面对文学批评颓败、萎缩的指责;二是批评队伍空前繁荣,特别是学院派批评家评职称、晋级、学术评价等均需要有评论文章,导致了刘再复所担忧的“学术上去了,思想下来了”的学术模式化的产生。为此高老师倡导,一是学术与文学批评要分离;二是文学批评要有比较,这样才能有学术、有思想;三是除了看国内批评家的文章外,还要看国外的批评文章和理论,因为国内的批评家往往没有理论观、没有学术立场。高老师自信理论刊物以后会很有前途,还勉励70后的作家、评论家们“不着急”,但这并不等于“不抓紧”,在学养、精神视野方面更应充实。
相对高老师,李云雷老师显得更年轻、思维更敏捷。他娓娓介绍了《文艺理论与批评》的历史和现状,表明该刊现在更注重学术、注重分析,翻译出版国外文艺批评著作、文章,推介底层文学,发起青年作家论坛,还将文学与影视放在一起讨论。对批评应该怎么做、怎样才做得更好的问题,李老师指出,一是要有思想性。批评家要有理论知识作为背景,运用理论工具要与自己的问题相结合;二是观念和运作方式要改变。现在的文学是一种游戏、消遣、娱乐的文学,要了解当下的文学变局,解决好如何讲述“中国故事”的问题;三是与时俱进。随着城镇人口超过农村人口,城市家庭超过农村家庭,“城镇化”应该呈现在作品里面,“城镇化”文学理论有可能超过现存的理论,“中国经验”的理论有可能超过西方现存的理论。
交流的时间里,两位老师回答了学员提出的一些问题:
一、21世纪西方马克思主义发展有何趋势?
&答:21世纪西马是全球化、网络化的。法兰克福学派对我们研究当下的资本主义有很大的帮助。西马的著作深刻、有力量,其主要从美学和文学批评影响社会,我们要吸收西马的思想、经验。(高海涛)
二、如何摆脱人云亦云的文学批评?“吉祥如意”的文学创作对作家有何影响?
答:注重原创性;读外国的理论著作,结合中国经验,如《社会问题之美》、《后现代主义与现代化》的观念。
“吉祥如意”的写作可取,但不是最高理想,最高的是真理与美。(高海涛)。
三、对80后批评家有何看法?五六十年代写苦难是不是对80后、90后的否定?
答:80后比较敏锐。难克服的是学院体系的东西。80后难理解他们的父辈,因为代际的美学观不同,关键在解构和消解。以“**后”来界定作家、批评家,与西方是很难交流的,应打破“**后”观念,这不是一代与另一代的问题,而是一个与另一个的问题,因为人与时代的关系不是那么鲜明与截然。(高海涛)
四、莫言获奖有怎样的启示?中国文学走向世界要注意什么?
答:大大增进了其它国家对中国文学的了解。不要太注意迎合西方国家的口味。(李云雷)莫言是“故事主义”,他的创作正像卡夫卡《乡村医生》所说的那样:“谁也不知道我们家里藏着什么东西。”(高海涛)
五、后现代主义对少数民族创作有何启示?
答:后现代主义讲究宏大叙事,其审美观点如回归自然与少数民族文学相接近,因为少数民族更热爱自然、崇尚自然。但负面的东西如工业化与少数民族却是相悖的。少数民族作家要写出自己的后现代主义的作品,这是大家期待的,也是大有可为的。(高海涛)
六、请问文学批评有怎样的基本形式和技法?
答:“文无定法”。估计你问的是格式吧,那在论文要求里都有了。文学批评有点文学性会更好。评论有规则,也要善于发现。
在高海涛老师作答的时候,李云雷老师也及时作了些补充,这里记录的以高老师的为主。最后,李老师还就学员提出的当前巴西世界杯背景下中国“14亿人口找不出11个人来踢球,但却是围观甚至狂热大国”、“巴西是足球大国,中国是足球场大国”等问题作了轻松、诙谐的回答。
时间过得真的是快,才几度夕阳红,我们的学习只剩一周了。这一周,课程比前两周排得更紧凑,鲁院组织邀请的各路名家大师或飞机或火车或是乘坐汽车次第抵达美丽的大理,一出又一出的文学盛宴异彩纷呈。
7月7日,中国社科院文学所研究员、评论家白烨登场,他的讲题是《文学的新演变与批评的新课题》。
白教授很感慨当今搞文学批评的人越来越少,活跃在前沿的基本是年代的人,言明最近几年文学变化极大,搞批评要对变化全面了解,对现状要先搞清楚。白教授先梳理并讲述了自上世纪80年代到新世纪文学演变的大致情况,接着阐述了随着文艺创作的环境氛围发生的巨大演变,当今文坛出现了的“三分天下”态势:一是以文学期刊为主要阵地的传统型文学;二是以商业出版为依托的大众化文学;三是以网络媒介为平台的新媒体文学。白教授指出,文坛“一分为三”的情形,带有相当的必然性,其分化是因为观念、趣味和代际的变化,传统型文学要做的,是要不断吸收新鲜的血液。白教授认为,文学早已跟经济、传媒等等联系在一起,不再是单一的东西,“文坛”变成了“文摊”。当下,面临诸多问题的严峻挑战:
1、对新兴文学板块关注不够。文学不能说“读者是上帝”,大师级作家要有大师级的担当,但网络文学没有娱乐性就不成其为网络文学,它不能也不会被传统文学“吃掉”,其背后是一种数字的文明。要从文明形态的崛起去对待它、认识它,它不是“垃圾”,最多是良莠不齐。
2、价值标准多元而混乱,没有形成一定的共识。把学术与作家、作品与读物、阅读与浏览混为一谈。一些观念上需要讨论、澄清。作家应该有责任感,作品要有使命感,而现在这些都已淡化。
3、文学阅读需要引领。当前,社会不大重视阅读,文学在生活中越来越下降。要将阅读作为民生工程,建立从古到今的文学经典,形成丛书或书库出版,发行到学校、部门、街道和社区。
4、批评需要改进,也需要扶持。现在的文学现状,其体量、内涵和丰富性都超过以往,批评要有专业的刊物发表,需要理解和扶持。当前,批评的代际衔接不够好,学院的批评家也变得很学术、很传统,对新媒体等不感兴趣。
为此,白教授提议改革,要改变缺少判断力、知识结构老化、观念陈旧、批评方式方法老套、培养批评家方式不够等状况。最后,他满含期望地说,他很看好70、80后正处于青黄不接的文学评论家。
相对于白教授的宏观大义,次日,大理学院文学院院长、批评家纳张元的讲题《文学作品的解读和鉴赏》具体而微。纳教授是从云南“道路像一根山草绳一样”的偏僻彝村走上大学讲堂的诗人、作家和评论家。他认为,现今的文学批评最大的弊端,是“不及物”,即批评离文本越来越远,仿佛高瞻远瞩、高屋建瓴,其实大而无当。为此,以方法技术为纲,纳教授对一些文本进行了精当的分析解读,逐步引导学员进入文本的内核。
一、找感觉,调动读者的生活经验,与作家进行心灵对话。纳教授认为,找准一个关键词或关键句,就抓住了文本。为此,他先举“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为例,对画面及其物事进行了全面分析,最后延伸到“杜甫当时的情绪如何”的主题。然后,纳教授并举涅克拉索夫《盐之歌》、于坚《母亲》和他自己的《母亲的眼泪》三文,分析了“母爱”的共同主题,又并举王维《送元二使安西》、李白《送孟浩然之广陵》及于坚的《送朱小羊赴新疆》,诙谐地揭示了今人“送别”的虚情假意。纳教授通过作品的比较,形象可感地解读了作品背后作者的内心。
二、作比较,唤醒日常的阅读记忆,找到作品之间的关联点。纳教授把福克纳《喧哗与骚动》、韩少功《爸爸爸》和阿来《尘埃落定》中的三个傻子形象放在一起,解释了“角色代入”的概念,指出同是三个傻子,但分别具有不同的文化涵义。又把陈源斌《万家诉讼》(后拍成电影更名为《秋菊打官司》)、徐宝琦《二嫫》、刘恒《狗日的粮食》和莫言的《野骡子》等几部作品中女性角色的性格进行比较,让大家深入体会文学作品间的异同。纳教授又敷衍开去,进一步比较了张贤亮《邢老汉和狗的故事》、何士光《乡场上》、高晓声《陈奂生进城》、路遥《人生》四部作品,高度总结了不同文本所共同反映的社会现实和意识形态问题。
 三、品细节,通过咀嚼来细读文本,在回忆中感悟作品真谛。纳教授认为,细节是文学作品最亲密的细胞,其概括力无尽,表现力无穷,文学批评若忽略细节,将是极大的错误。为此,纳教授不仅引用鲁迅、老舍等文学大师对细节的重视的说法,还以汤雄《方太太的鼻孔》、陈启佑《永远的蝴蝶》等为例,充分阐述了细节之于作品的重要作用和意义。
纳教授认为,对作用的解读和鉴赏还有许多入手点和方法,比如视角、语言特别是个性化的语言等方面。
纳教授既是高校的管理者,同时也奋斗在教学第一线,因而演讲针对性强,分析鞭辟入里,给学员呈现了多名作家的文本。而次日的讲座,大有“鸡蛋好吃,下这个蛋的是哪只鸡”的幽默隐喻,即《民族文学》原主编叶梅老师在“凝魂聚气的民族文学写作”的旗帜下,以《民族文学》为阵地,向学员展示了三十年来活跃在大陆文坛上众多少数民族作家的风采。
提起文学批评家谢有顺,可谓如雷贯耳、无人不识,其评论姿态独立、判断敏锐、评论耿介,虽为70后,然早涉江湖,慧眼独具,是文学评论界的悍将。
谢老师的讲题叫《文学批评的伦理》,自然是应该带有极大的道德成分,但谢老师的讲课丝毫没有“道德君子”的姿态。他首先坦陈了文学批评的本质和美学观,认为批评也是一种写作,想通过写批评讨好作家是不可能的。同时,他痛斥了当下“红包”批评现象,指出“想通过写文学批评发财是不可能的”;文学批评家对文学要有一种感谢、热爱的态度,要通过文学造诣做有见地的评论赢得别人的尊敬,通过自己的努力形成品格。关于做好文学评论,重塑批评的品格,谢老师从三个方面进行了阐述:
一、要有文学抱负。理想雄心是人“走下去”的动力,拔地而起的天才很少,绝大多数人都需要慢慢的努力和经历曲折的过程才能成功。要站在更高的高度上才能开阔视野。理想抱负是方向性,它会使人少一些抱怨,处于逆境的时候尤其重要。同时,谢老师还告诫,要珍惜才华,经营好才华,因为人一辈子最多只能做好一件事情,除非你是大才。
二、要有艺术感觉。批评者能不能做好批评取决于对文本是否有良好的、训练有素的艺术感觉。有没有艺术感觉,可以通过批评家对细节的把握看出来。文学作品的苍白是因为缺乏生机勃勃的微妙的细腻的细节,批评也是因为缺乏对这些细节的把握。而把握不能靠数据分析,它犹如中医医生把脉,全凭敏感的精准的感觉。
三、要有专业的精神。无论是创作还是批评,都要有专业的品格、自尊和精神,要成为生活的专家。“专家”,就是有常识的人,对作品的分析要提供专业的东西。同时,批评要有肯定的精神,不要以为批评就是批判,就是金刚怒目的训斥,你肯定什么比你否定什么更见出你的品格。此外,要有文体意识,要警惕学院“新八股”的文体,批评是一种写作,要有语言、个性、风格。
谢老师的讲演非常具有独立性、敏感性和专业性,在“俯视”与“横扫”的姿态下,激情的讲堂洋溢着“恨铁不成钢”的爱心。而第二天,一位以坦诚和忏悔的姿态写作,异军突起赢得社会各阶层热烈欢迎的作家,以其真切的写作实践很好地回应了谢老师的文学批评的见解,他就是湖南土家族作家、评论家彭学明。
彭学明老师2013年发表出版的长篇纪实散文《娘》,发行量突破300万册,读者有高校的学者教授,有刚刚具备粗浅阅读能力的小学生,有乡镇干部农民,有军营人民子弟兵,还有监狱服刑人员。散文作品具有如此广泛、涵盖社会各层面的读者群,这在中国文坛实在是前所未有的个案。彭老师的作品为什么会有如此强烈巨大的魅力、强力和张力?他认为,文学作品“要把文字写进心里”:
一、要把文字写进生活的心里。彭老师认为,生活是创作最基本的需求,没有生活的创作叫做作,离开生活的作品是废品。生活是充满传奇和精彩的,要把生活表达得好,一是把熟悉的生活陌生化、新鲜化,二是把陌生的生活熟悉化。这需要在传达生活的时候,不要装得太满太多,要学会过滤和提纯,要写出生活的“吃奶、吃苦、吃亏”的滋味,写出烟火味,与生活接上地气。
二、把文字写进时代的心里。彭老师指出,时代与我们最近、最真、最紧。我们不是活在真空里,而是活在当下。时代是我们最好的教科书,作家要勇敢地走进时代,投入时代的“心”。要为时代传唱“上善若水,厚德载物”的美德,要为时代“惩恶扬善,激浊扬清”,要为时代“心怀苍生,悲悯大地”。
三、把文字写进艺术的心里。彭老师说,当下文学的艺术感很差,打着“新写实”、“新体验”的旗号写小说,却将小说的审美打掉了,不讲情节和结构。写散文如同写导游图,写文化的成为资料拼盘,报告文学只有“报告”,没有“文学”,诗歌变成了玩文字游戏。彭老师指出,文学的传统审美要回归,即语言回归、情节回归、人物回归。
四、把文字写进自己的心里。作者首先要有一个干净的心,心要正,对社会对人文环境要有爱、有“恨”。其次要有定力,淡泊名利,守身如玉,抵住诱惑,要有文学坚守、精神意志和文学张力。在实际操作上,要独上高楼,有独到的文学价值判断,要虚怀若谷,听得进别人的批评和建议,要写自己最熟悉、感受最深最重的东西。
五、把文字写进人的心里。作品是情感的发射器,也是人心的发射器,所以作品要写进人的心里,写出人心的亮度、暗度,写出冷度、暖度,写出人心复杂的丑,也要写出人心柔软的美,写心之所爱所恨,写出人道人品人格。
在讲解中,彭老师结合作品特别是《娘》这个作品,生动地阐述了好的伟大的文章之所以能深深打动读者的原因。最后,他总结,如果将作品比作人的心脏,那么,生活是供血的,时代是输血的,艺术是活血的,人心是验血的。如能做到上述五个“心里”,则不愁作品打动人心,流传后世。
彭老师的创作成绩卓著,社会影响如日中天,再加上真实的叙述和激情的演讲,他的课堂自始至终都紧紧地抓住了听众的心。
相比于彭学明,《边疆文学》主编、评论家范稳老师的课沉稳、平静。但只要认真、仔细听讲,两个多小时的讲演,范老师传给我们的,其实都是“干货”、精品。
范稳老师“出道”早,且一直专注中长篇小说和长篇文化散文创作,自述写出一部作品需要三四年时间:第一年“跑下去”作前期准备,第二年读书做笔记,第三年理清思路顺序开始写作,第四年出成品。范老师还结合文学史谈作品的“留名”情况,说写长篇小说是一件残酷的、极不容易的事情,写作仿佛是进行一场人生的赌博。范老师根据他创作西藏题材的三部作品即《水乳大地》、《悲悯大地》和《大地雅歌》的经历,平静地介绍了中长篇小说的创作经验:
一、要有历史感。好的作品跨越一个甚至几个时代,涉及人的一生的沉浮,广泛反映社会生活,因此长篇小说都是宏大叙事。读者读长篇,是为了了解自己以外的生活,所以作家就要为读者提供他的想象力以外的故事。比如上世纪初外国传教士在中国的传教,作家可深入开展田野调查,还原历史,还原真实,对其进行挖掘,发现其中的沧桑感,这可比历史学家做得更透彻,比历史书做得更有效。
二、要有厚重感。增强长篇的思想力量和厚度。思想苍白则不能“取悦”读者,让人信服。厚重感是长篇成为经典的基础。
三、要有人物(的命运)感。长篇要写出人物人生命运的起伏、转折,体现其社会的属性。有些长篇的难读,是因为人物不能满足读者对另一种人生的了解。人物能不能代表时代的进步,反映历史的沧桑,这是作品厚重感的一个体现。
四、要有文化感。没有文化的小说,就像一个没有文化的人。文化包涵政治、历史、民俗等等方面,要将之化解、融解,变成文学化、形象化的东西。对民族文化,可以崇拜,但不能跪倒,因为民族文化也有它的局限,作家要审视它,认识它的不足,可以批判,进行改良,使之与世界民族接轨。
五、要有形式感。长篇提供了更广阔的时空,其结构布局等应有形式上更多的追求,要以多种结构形式挑战阅读智慧,这犹如建筑一栋房子如何让它美轮美奂。形式可以丰富内容、创造内容,因为怎样讲故事、怎样把故事讲好,这是个人的能力。
此外,范老师还着重强调了长篇小说的题材问题,认为要根据题材安排篇幅,提高对题材的了解度,尽量避免“题材撞车”,如果遇到,要考虑如何做得与别人不一样,对社会热点问题要多思考,考虑是否应该成为“代言人”。
成绩证明能力。范稳老师的小说在台湾及海外华人世界的影响很大,在其沉静而有条理的讲述背后,是个人几十年勤恳写作的经验之谈、肺腑之言。
时光如白驹过隙,鲁院的文学授道与论道最终翻到了最后一页。压轴的登台者,上午是云南省委原副书记、藏族作家丹增,下午是鲁院副院长、文学博士、评论家李一鸣教授。
丹增老师宦途畅达,37岁就当了副省长,然其为学者型官员,游历了60多个国家,对国外文化特别关注,痛恨国内“千城一面”、“千村一面”的同质化现象。其著作颇丰,有《神的恩惠》、《太平洋风涛》、《童年的梦》等大量作品。丹增老师人文情怀浓烈,为西藏、云南等省区的文化事业发展做了大量的好事,非常关心青年作家的成长。对讲课标准,他开宗明义,一是讲课能不能为学员提供他所不知道的信息,二是这些信息对学员以后的学习、工作是否有用。在《文学批评与软实力》讲题中,丹增老师认为,人们一向只关心文学创作,而对文学评论很不重视,其实某种程度上说,评论比创作更重要,因为文学批评起到引导文学创作、推动文学进步、推介文学作品、评价作品优劣等作用。丹增老师指出,文坛也是一个江湖,也是一个名利场,不少作家是在名利的诱惑下写作的。在当下,文学已低俗化、庸俗化和媚俗化,非常不利于以文化大国建设文化强国的要求。当今,世界五大文明古国中,四个古国的古老文明已相继溃败衰落,如印度只有0.8%的人信奉佛教,只有中国的古文化得到很好的传承,我们要“以文化化人,以艺术养心”,起到培养人们的高尚品格、坚定信仰、诚实守信和社会的公平正义、和谐共处的作用。作为“发现真相、揭露真相”的文艺批评家,其水平应超过作家的水平,知识包罗万象,全面了解和掌握,因此对其要求也超过作者。文学批评要发挥对文学尊严的捍卫、文学价值的追求和文学发展的推动的作用。
关于软实力,丹增老师认为,软实力与国家的国土资源、人口规模、经济水平、军事力量等“硬实力”不同,它是看不见的,包含以人为本、公平正义、诚实守信、共同富裕等内容。改革开放30多年的历程中,文学总是边缘化和被边缘化,根本因素是由以阶级斗争为纲到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由计划经济到市场经济,由农业向工业化发展中,讲的都是经济指标问题,GDP问题,以致经济上很“硬”,文化上很“软”。再比如“文化产业化”问题。文化怎能搞“产业化”呢?出版、影视等可以产业化,但文艺创作不能产业化、高雅文化不能产业化,强烈的物质欲望不能产生软实力。丹增老师进一步指出,现在讲构建社会主义价值观问题,这很好。社会学家和人类学家费孝通先生说“中华文化是一个共同体的文化”,新中国成立后,国家对少数民族文学非常重视,八十年代做了四件对少数民族文学具有跨时代意义的事情,中国文联、作协也做了许多有力促进少数民族文学大发展的事情,实际上,一个国家的领土完整、民族团结,在很大程度上需要、也能通过文学来完成。前不久,习近平总书记作了新疆工作的重要讲话,这不但对新疆,对全国民族地区也完全适用。
丹增老师讲演视点高,视野开阔,阅历和经验也很丰富,极具鼓动性和感染力。下午李一鸣副院长的讲课,也具有强烈的人文关怀,同时更有哲学的意味。
&据说,李一鸣院长和鲁迅先生一样,也是弃医从文。任山东滨州医学院副院长时才35岁。之后在全国海选中一路过关斩将,最终以笔试、面试、职业能力和综合评价三项第一的绝对优势当选鲁院副院长。他学养深厚,讲课旁征博引,妙语连珠。
李教授认为,要搞好文学批评,首先要把握当下文学存在的问题,了解作家创作存在的心态。心态方面,主要是两种,一种是如王安忆所说的“一天天地写,一行行地写”,坚持而勤奋;一种是认为技巧很关键,以技巧取胜。李教授对一些文本进行了似乎褒扬性的分析后指出,上述两者都重要,但相比起来,“道”最重要。何为“道”呢?李教授说,人文情怀、哲学素养等就是“道”。
关于人文情怀。李教授说,所谓人文就是人成为人的需要。人要将目光聚焦到人的本身,要对人的尊严、价值等给予维护和关切,这就是人文精神。在人的所有素质中,人文精神是最重要、最关键的。与非作家相比,作家要增强对世界的深度关切,对生命的深度关怀,对社会的深度把握,对自然的深度理解,对自我的深度认识,这些是文学的“本”,是“源”。为此,李教授举出孔子、孟子的学说和左宗棠、鲁迅、巴金,曼德拉等人的为人、为文,说明一个伟大的作家必须具备崇高的人文情怀、社会良知,有大境界、大格局、大悲悯、大思考,否则不可能写出大作品。
关于文学的“哲学”。李教授说,哲学就在我们身边,就在我们的心中,是我们对世界、生命的追问。哲学要回答“我从哪里来,我到哪里去,我是谁”这样的“三大追问”问题。四方上下为“宇”,往来古今为“宙”,时间无始无终,在历史的长河中,我们是何等的短暂和渺小。在万米高空俯瞰,一个城市只是一小片,人只是一微粒,这其中需要我们思考的东西太多。“哲学”给人惊喜,那是面对世界的;“哲学”也给人疑惑,那是质问自己的。作家如果没有深厚的哲学素养,就不能写出光芒万丈的作品。李教授说,人生就是一场大偶然,无数个小偶然组成了一场大偶然,人生是由无数偶然形成的必然。人生就是酒色财气加手机,心理与生理、灵与肉把作家给分了。哲学回答世界是什么,生命的意义是什么。西方哲学追求精神的独立自由,作家的写作也是自主自由的,是个人而非集体的。批评的三个象数很重要:纵象数、横象数和心象数,相应于时间就是昨天、今天和明天。文学批评绝对不能写成读后感,而要借助对作品的解读发出自己的声音。李教授说,一切杰出的作家无不是思想家,无不受哲学的影响和熏陶。为此,他列举了鲁迅、郭沫若、茅盾、巴金、老舍、曹禺、冰心、史铁生、毕飞宇、余华等诸多作家的哲学渊源,以诸多事例证明哲学对于文学创作的重要性。李教授总结说,批评家要有深厚的哲学功底、深刻的哲学思考和深微的哲学探求,否则是无法写出深远的文学评论的。
大师名家们的授道论道各抒己见,迸发思想,异彩纷呈,启人心智,发人深思,然而7月15日,可恨的结业仪式还是到来了。前一天,鲁院钱小芊院长从北京飞来大理,意欲赶上我们的“最后的晚餐”,然而受强降雨影响,飞机还是晚了一个多小时,他只能在结业仪式上给我们送上诚挚的祝福了:民族团结是国家的生命线,大家要做民族团结的实践者、维护者和促进者;要坚守文学批评的阵地,增强明辨是非的能力,推动民族文学发展,传承和弘扬民族优秀传统文化,坚持健康向上的文学评论。大理州委书记也赶来了。还有丹增老师也来了,他念念不忘这个理论批评家班,给我们送上了他一生总结出来的四句智慧话语:人最大的幸福是健康,要把健康放在第一位;人最大的痛苦是嫉妒,要把竞争与嫉妒区别开来;人最大的敌人是自己,要把心中的贪欲去除;人最大的快乐是放得下,要把不能得到的东西摒弃。李一鸣副院长主持结业仪式,他用诗一般的讲话徐徐合上了文学盛宴的华幕:有一个向往叫鲁院,有一个回忆叫云南,有一个报答叫感恩,有一个愿望叫梦圆——大理,再见!鲁院,再见!
大师们已悄然转身,华服不见,但我们耳际始终萦绕的,是那游丝般的智慧声音,我们能真切触摸到的,是课堂里匆匆记录的笔记。此外,回荡心间的,还有我们私底下碎片的交流和对某个问题的惦记。
不是伤春爱回首,杏坛恩重马迟迟。难以忘记的,还有鲁院组织学员参加的两次社会实践活动。第一次是乘坐旅游大巴环游洱海湖,到白族古村落双廊村和喜洲村以及大理古城参观考察,体察地方民情风俗和历史遗迹,着重了解严氏家族的商业历程及其对教育公益事业的慷慨解囊。第二次是去南诏国的发源地巍山古城考察,参观进士举人榜,漫步古城历史文化街和风情古玩街,采访坐落在茶马古道上的国家级历史文化古村东莲花村,这是一个有一千多人口、在集体食堂共餐的过着共产主义式的回族村子。两次社会实践活动,我们真切地感受到了大理近十年来旅游业的大发展及周边农村的巨大变化,简洁素雅的特色民居、平坦整洁的街道,以及大院里斜靠着闲聊的居民,一切都是无声胜有声的证明。
还有最愉快、最开心和最难忘的事情,是学员们因文学的机缘从祖国的四面八方汇聚美丽的古城大理,平时杏坛受教,闲时围桌长谈或漫步湖边,甚而结伴出行寻胜探幽。本班年龄差异大,学历普遍高学历,最大的45岁,最小的1991年代出生。“学院派”共13人,新闻传媒部门共19人,文教战线(除“学院派”外)共13人,还有其他行业甚至自由撰稿人。然而大家都忘记了这些,有缘在一起就是兄弟姐妹。我们听从文学的召唤,从雪域高原或是天山黑水赶来,在文学的殿堂里找寻精神的皈依,倾听文字的声音,自豪自信自然地亮出自己最灿烂的笑容,好不掩饰文学认识上的困惑。我们朝圣文学,也心怀天下,在新疆暴恐事件频发的背景下,大家急切想知道新疆的实际情况和人民群众真实的想法。当新疆的同学如实地讲述了暴恐只是一小撮无知和极端分子所为,百分之九十九以上的新疆各族人民向往和平生活、坚决拥护党的领导、真心感谢党带领各族群众创造了幸福美满家园和生活的时候,大家释怀心落,报以百感交集的掌声。我们热爱自己的民族,同时也尊重和团结别的民族的同学。课余时间我们相互了解对方民族的风俗习惯、生产生活、历史文化,交流个人的创作成绩和人生追求。日落月升,流云如纱,碧波荡漾的洱海照映着我们漫步的身影,南诏古城回荡着我们爽朗的笑声,浪漫丽江记录了我们穿街走巷的脚步,鸡足圣山刻下我们一起朝圣的虔诚……
在“文献名邦”大理,中国唯一的白族自治州,因为文学爱好和某种人生信仰,本期学员集体发声:我爱你,鲁院!我爱你,文学!
(注:本文为课堂匆匆记录后的整理稿,个别地方可能略有出入,请涉及到的老师谅解。)
&&&&&&&&&&&&&&&&&&&&&&&&&&
&&&&&&&&&&&&&&&&&&&&&&&&&&&&&&&&
&&&&&&&&&&
&&&&&&&&&&&&&&&&&&&&&&&&&&&&&&&&&&&&&&&&&&&&&&&&&&&&&&&&&&&&&&&&&
&&&&&&&&&&&&&&&&&&&&&&&&&&&&&&&&&&&
已投稿到:
以上网友发言只代表其个人观点,不代表新浪网的观点或立场。}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黄埔军校旧址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