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也是自己一个人在创业,在创业的小伙伴青创业有何感想

从一个人创业到一群人创业_网易新闻
从一个人创业到一群人创业
用微信扫码二维码
分享至好友和朋友圈
一个人带着一群人创业,这个人就是李忠宗,他是新晋的“贵商精英人物”、“创业贵州十大经济风云人物”、贵州万通小微企业商会执行会长、贵州骏通资产管理控股集团董事会主席。
马年岁末,这个贴着群体创业标签的项目— 贵州万通品牌折扣鞋城在贵阳花果园房产项目中心开业了。一个人创业很难,而一群人创业效果如何呢?近日,记者走进鞋城发现,商场内,鞋品品质优良、价格优惠、服务人性化、装饰装潢个性化,许多店员其实就是老板,她们的服务更加细致、周到。在商场内经营某品牌运动鞋的李老板告诉记者:“没掏一分钱,就实现了自己的创业梦,很珍惜这来之不易的机会。”
群体创业项目的初衷和由来?为什么会选择草根?靠什么模式运行?过去一年有什么样的经验感悟?李忠宗向记者一一解答。
记者:这是一个怎样的群体创业项目?它的初衷和由来是什么?
李忠宗:今年2月,贵州万通品牌折扣鞋城在贵阳落地了,这是一个典型的群体创业项目,即不是由一个人组成,而是由多数群体,甚至成千上万的人一起联合创业。项目的初衷是帮助更多有梦想、想法、却难有条件创业的人。
“贵州万通鞋城”项目是贵州省万通小微企业商会成立的小微企业创业服务中心正式推出的第一个帮扶项目。该项目由贵州省万通小微企业商会牵头,贵州骏通资产管理控股集团实施并投入资金。未来,计划将在全省各地开设20家万通鞋城。
记者:选择合作伙伴,企业家通常会寻找智囊型或钱袋型资源人才,您为什么会选择草根型群体,并作为主要帮扶对象?
李忠宗:我选择合作伙伴的标准是:有同样强烈的创业欲望、有志向、能吃苦耐劳。这些素质我在许多草根创业者身上看到了。
“贵州万通鞋城”项目主要帮扶服务对象为七大弱势群体,即:失业人员、返乡农民工、退伍军人、大学应届毕业生、下岗职工、多次创业失败者和还款困难经营户。
记者:一站式,零风险,不掏一分钱就可以轻松创业,靠什么样的模式运行?
李忠宗:所谓的“一站式,零风险”模式,就是引导创业者正确认识自己、树立自信心,培育“做自己的生意、成为真正老板”的思想;通过创业带动就业,对创业者和就业人员进行专业培训,让其熟练掌握企业经营管理的专业技能技巧;采用“统一管理、统一进货、统一运营”的经营模式,成立创业者委员会,让每个创业者都参与经营全过程。
每个创业者都是独立法人,由鞋城统一办理国家相关合法经营证照。此外,鞋城还将联动政府相关部门及金融机构对创业者给予贷款和政策上的帮助。对创业者贷款实行贴息帮扶,鞋城保证创业者在不承担房租、水电等费用的情况下有销售额20%的稳定利润,在利润不足以支付人工工资时,差额部分由鞋城贴补,保证每位创业者不从包里拿出一分钱,就能轻松创业。
记者:您在过去的一年有什么经验感悟?
李忠宗:一个人的成功不代表什么,带着多数有梦想的人一起创业成功才是最大的成功,或者说是快乐。
正是基于这样的理念,去年,我所服务的贵州万通小微企业商会致力于服务小微企业,推出了“四大计划”即:企业网络互动销售、两个一千计划、小微企业创业服务中心、品牌超市。“贵州万通鞋城”是商会小微企业创业服务中心推出的第一个帮扶项目。
此外,在我的倡议下,贵州骏通资产管理控股集团全体合作伙伴和员工将“生产力、学习力、执行力”作为核心企业文化,助推企业成长,去年销售额超2亿元。
记者:您选择项目的初衷是帮助成千上万的创业者入列、上路、成功。在这过程中,您是否找到了运行方法与现实路线?
李忠宗:很多企业搞错了,工厂建起来不是成功,而只是第一步,后续的运营才是更为重要和关键的,如果在运营中企业因为不懂,或操作不规范就会发生很大的风险。
对于草根创业,起步非常难。传统的帮扶措施是贷款输血,然而对于这部分人能不能驾驭好资金又是一个大问题。传统金融机构或公司只有监管作用,而缺乏指导作用,包括对企业行政、法务、人力资源等方面。
在探索的过程中,我们发现,帮扶中小微,最有力的方法是既有输血功能,又有造血功能。于是,贵州骏通资产管理控股(集团)有限责任公司未来将打造五大体系:即企业管理体系、财务体系、人事体系、法务体系、金融体系。为草根创业者和中小微企业解决企业发展中的切身问题,以保证融资资金的有效利用。
控制风险的最好办法是让客户赚到钱,在这样的理念下,骏通集团已经帮助了许多中小微企业走出发展困境。
本文来源:金黔在线-贵州商报
责任编辑:王晓易_NE0011
用微信扫码二维码
分享至好友和朋友圈
加载更多新闻
热门产品:   
:        
:         
热门影院:
阅读下一篇
用微信扫描二维码
分享至好友和朋友圈如果你有小伙伴在创业 让TA赶紧来参与 投资自己只争朝夕
腾讯创业讯 近期,长城会GMIC G-starup “G-Startup Worldwide”活动正式拉开序幕,长城会联手腾讯创业呼唤创业者来参加路演!如果你身边有小伙伴在创业,让TA千万别错过!优胜者不仅有10万美金,与中美顶尖投资人现场交流,还可免费获得去硅谷游学机会去、Google去观摩学习!3月27日之前,100个名额快来抢!现在,在腾讯创业报名的所有项目,都能入驻腾讯创业平台,并有腾讯海量资源曝光机会! 你需要了解——【活动背景】G-Startup Worldwide全球创业创新大赛每年吸引上千名来自世界各地的优秀创业团队参与角逐。每年选出兼具全球视野和创新精神的早期创业团队,并且为其提供超过100万美元的融资,以及来自全球投资者, 行业领军企业的指导,帮助创业者实现改变世界的梦想。自2010年起决胜出262家优胜创业公司,总融资不小于116亿美金,且多家创业公司被全球知名大公司收购——包括Google, Amazon, ,Apple, Pinterest。【优胜团队成就瞩目】滴滴出行 2013 北京 “最佳创新应用"优胜奖:估值350亿美元豌豆荚 2012 北京总决赛名单:总融资1亿2千8百万美元,并被阿里巴巴收购App Annie 2010 北京总决赛名单:总融资1亿5千7百万美元【参赛资格】1.上一轮融资在70万-1400万人民币2.有完整的BP能在腾讯创业上传3.创业所属领域在人工智能、消费升级、新文娱三大赛道。【优胜奖励】1、100,000美金投资,其中50,000美金来自500 Startups, 50,000 美金来自GWC Innovator Fund2、免费硅谷旅+参加全球大赛,冠军额外250,000 美金投资3、连接硅谷创业圈资源,5天硅谷创业辅导2016行程参考: Facebook公司旅 + Google创业营+ Andreessen Horowitz & 纪源资本辅导入围创业项目还有更多福利进入前50名者的可以获得2张GS专场票。进入前25名的可以获得1平米迷你展位1个。【大会评委】童士豪 | 纪源资本管理合伙人 童士豪于2013年以管理合伙人身份加入GGV纪源资本,重点关注中美两地的消费级移动互联网、跨境电商、物联网和线上教育投资。童士豪是小米最早的投资人之一并曾担任小米集团董事。在美国,童士豪连续4年入选美国福布斯杂志Forbes Midas List全球最佳创投人榜。Dave McClure | 500 Startups 创始人在硅谷创业圈,戴夫·麦库(Dave McClure)是个大名鼎鼎的名字。500 Startups 的创始人。他在硅谷有二十多年的从业经验,做过软件工程师、创业者、博客作者、天使投资人以及创业顾问等工作,投资过250多家创业公司。著名的包括Twillio (IPO in 2016), Credit Karm (估值$ 35亿), MakerBot (被Stratasys 以$4亿收购), Wildfire Interactive (被()以$3.5亿收购), Mashery(被英特以 $2亿收购)和 Slideshare (被领英以$1.19亿收购)。周逵 | 红杉资本中国合伙人 周逵 (Kui Zhou),红杉资本中国基金合伙人。登榜福布斯投资人Midas list。过去5年里,周逵的指导的公司里9家上市,包括光环新网 (IPO 2014), 联络 (IPO 2014), 博雅互动 (IPO 2013), 掌趣 (IPO 2013), 北京首航节能 (IPO 2012), 厦门乾照光电 (IPO 2010) 和Sky-mobi (IPO 2010). 周逵也投资了达达 (物流的众包平台) 和PP租车 (P2P在线出租车服务平台)。Anu Hariharan | Y Combinator合伙人Anu 是 YC Continuity Fund的合伙人。YC之前, Anu 曾担任Andreessen Horowitz的投资合伙人。主要投资领域是消费者互联网。她还帮助投资的公司成长,其中包括 Airbnb, Instacart, Medium, OfferUp, and Udacity. Y Combinator 是美国著名的孵化器,截止2012年7月,共孵化380家创业公司,这些公司累计获得投资额超过10亿美元,估值已经100亿美元。张首晟 | 丹华资本创始人 张首晟教授与他斯坦福的学生谷安佳博士联合创立丹华资本,意在以斯坦福大学为核心,专注于投资美国最具颠覆性的创新科技及商业模式,连接美国的创新与中国市场。Barrett Parkman | GWC Innovator Fund 管理合伙人 GWC Innovator Fund 和 GWC的共同创始人。G-Startup Worldwide 的创始人。Barrett 先是一个创业家。他2009年在北京共创了GWC (长城会) 并且把GWC建立成为一家全球性的公司,筹集到了腾讯,DST(尤里·米尔纳), 小米,,,和滴滴出行的风投基金。李宏玮 | 纪源资本管理合伙人 自2011年起李宏玮连续5年登上福布斯全球最佳创投人100强榜单,并在2015年被评为榜单的第十名以及获得最佳女性风险投资人称号。2016年,纽约时报与CB Insights共同评选的全球100位顶级投资人中,李宏玮被排名为第17位,也是仅有的两位进入榜单前20名的来自中国的投资人之一。她领头投资国际集团(NASDAQ: PACT),世纪互联(NASDAQ: VNET),兆日科技(SHE: 300333), 欢聚时代(NASDAQ: YY)并成功地帮助它们成为上市公司。Edith Yeung | 500 Startups 合伙人Edith Yeung 杨珮珊,接任成为500 Startups 新一任中国地区投资主管及合伙人。主要投资教育,娱乐,医疗保健,和人工智能。之前Edith 是 500 Mobile Collective Fund的合伙人和海豚浏览器 (红杉投资的公司) 的VP。Anna Fang 方爱之, 合伙人兼CEO, 真格基金方爱之女士是真格基金的合伙人兼CEO,负责真格基金投资组合的管理及基金的整体运营。方爱之女士是《创业邦》岁以下投资人之一。方爱之被评选为世界经济论坛2016年“全球青年领袖”。Harry Man万浩基, 合伙人, 经纬中国2008年万浩基作为创始员工加入经纬中国,并专注移动互联网投资。在此之前,万浩基是美商中经合的合伙人,带领其在中国的互联网与无线方面的投资。在加入中经合之前,万浩基先生曾经带领两家在纳斯达克上市公司的投资并购部门,并为(Nasdaq:) 和中华网集团 (Nasdaq:CHINA) 作出策略性投资与并购业务的事项。在加入投资行业之前,万浩基服务于安达信的企业顾问部,负责信息科技产业的咨询项目。Phil Chen, Advisor, Horizons VenturesPhil在过去十年都在专注在互联网和数字媒体上。2006年,他担任 Alex eReader的副总裁,后来公司被 Barnes & Noble 收购。 2008年,他加入了HTC,任职企业和业务发展总管,领导在硅谷和好莱坞的合作伙伴,包括投资KKBox,SoundHound,磁铁和收购Dats的Beats。2013年,他发掘了HTC的VR, 并连接Valve, 后来成为了Vive。最近,他创立了第一个VR / AR基金Presence Capital,并加入了Horizons Ventures,担任投资VR / AR,AI和Space Ventures的顾问。投资自己,只争朝夕!别犹豫!报名截止日倒计时就是现在!腾讯创业报名直通车:1、登陆腾讯创业自主提交项目平台,注册提交你的项目信息;2、发送项目BP到,邮件标题请注明【大赛报名】。
正文已结束,您可以按alt+4进行评论
责任编辑:shanyunliu
扫一扫,用手机看新闻!
用微信扫描还可以
分享至好友和朋友圈
Copyright & 1998 - 2017 Tencent. All Rights Reserved创业之后,我每天都经历“痛苦的自我拷问”__创业服务__创投新闻__爱帮网
创业之后,我每天都经历“痛苦的自我拷问”
来源:思达派 查看原文
今天你谈论创业了吗?
由于创业太时髦,太弄潮,太多鼓舞人心或荒唐可笑的故事,太多空手套白狼随随便便就融个上千万美金的传说,它变成了人人可以调侃的话语背景。
然而,真的创起业来,你会发现,创业对于个体而言,是一个高度浓缩的自我发现过程,这个过程需要持续地向内探索,也要努力地向外传达,需要向投资人,合伙人,1号员工,第一个用户,第一个客户……不断地剖析“我是谁,我从哪里来,我要到哪里去”。
我们今天“CEO说”的分享者——“玲珑沙龙”创始人、CEO于困困——就想和我们聊一聊在创业中的自我发现,而且,是以一名女创业者的角度。
一个霾特别重的周末下午,我跟一帮人在北京大望路边上的一个写字楼里玩沙盘游戏——也就是围着大富翁游戏盘一般的小桌,模拟一家公司的发展历程。游戏同伴们都是些创业者。本着缺什么补什么的态度,人们开始在这家虚拟公司中领取角色,假使你不太懂财务,那么就反倒应该扮演一下财务总监。当人们问我,你不太懂什么?我说,我什么都不懂。于是我成了这个虚拟公司的 CEO。
那是我初初有了创业念头的起点时刻之一。后来,我辞去了《纽约时报》副总编辑的职位,正式开始创业了。我跟前同事们进行了漫长的告别和感谢,简言之——在这家媒体的三年的时光是我职业生涯最深刻的一段。
这里要谈论的是创业。由于创业太时髦,太弄潮,太多鼓舞人心或荒唐可笑的故事,太多空手套白狼随随便便就融个上千万美金的传说,它变成了人人可以调侃的话语背景——比如,我有个朋友因此有了一个很棒的创业idea,开发一个基于地理位置(LBS)的应用,让创业者和投资人自动配对(就是创业者可以拿着手机勾搭附近的投资人……),这个idea本身就是一时髦的创业概念“创业界的Airbnb”。
Airbnb的成功,使得“共享经济”成为最时髦的创业概念之一
但当我真正投入到这帮“弄潮儿”阵营中去的时候,发现所有我读过的听说过的对“创业”本身的解读,都是隔岸观火,没有人能够替一个创业者剖析她/他所经历的“创业”究竟是什么。
因为创业对于个体而言,是一个高度浓缩的自我发现过程,这个过程需要持续地向内探索,也要努力地向外传达。基本上我需要向投资人,合伙人,1号员工,第一个用户,第一个客户……不断地剖析“我是谁,我从哪里来,我要到哪里去”。创业之所以迷人,正是因为提供了一个时间节点,逼迫你将过去的人生进行最大程度地探索和总结;创业之所以艰难,也因为要真的了解自己,一般情况下都要耗费一个人的一生,但创业者们却企图通过建造一家公司来缩短这个过程,这是一个特别野心勃勃的企图。
我正在经历这个过程。从表面看,我每日飞奔向前,从对搞一个公司“什么都不懂”到略懂一二;在内里,我每天都经历痛苦的自我拷问,人生滴终极问题在我耳边回荡:我究竟是谁,我从哪里来,我又要到哪里呢啊啊啊?
我是女性,是个女创业者,这件事竟然也是如此不同凡响。
性别感从未像此刻那样明确和刺眼,好像我是个女性就是一个异类——一个水族馆里的虾,被捞出来扔进了猴山。它背后的潜台词是视野、智力、体力的瑕疵。在开头那个创业培训营中,30个创业者,只有3位女性,我们是少数人,这就是现实中创业者性别比例的一个缩影;我听说过避而不见女性创业者的投资人,对,因为他们避而不见,所以我也没见过他们;我在有关创业的理性谈话开始之前,需要拨开一层不明朗的迷雾,进行明确身份的工作——Attention, 我们要开始一些严肃问题的讨论啦。
图片来自Twitter #iLookLikeAnEngineer 话题
然而我又受惠于自己是一个女性。我的创业方向与女性相关,我一边经历着有关女性身份的自我感知,一边在构建一个女性产品的逻辑,这两件事情互为因果,交织融合,塑造了产品的基调——承认并享受男女的差异,追求的却是尽可能模糊性别的边界。这个产品将会聚拢一些女性,不同于别处的女性:她们与世界的关系是进取和好奇的,与伴侣的关系是平等与棋逢对手的,她们既是猎物也是猎手,她们也许常常陷入困境但是绝不落入窠臼……听来听去,她们其实就是一些三观和常识比较完整的人呗。
我也是个媒体人。
这个标签是如此悲壮,以至于在创业阵营中我们已经自成一类——我们曾经天生骄傲,如今却身段骤然一转,走向了否定和自我否定的极端。比起那些“什么都没有失去的只有枷锁”的创业者,媒体人要摆脱的并不是枷锁,而是一种过时的荣誉感——因为是荣誉,它似乎很难放弃;因为过时,其实它朝不保夕。我的职业历程经历过中国几乎所有类型的媒体,国企(《三联生活周刊》),中外合资(《GQ》中文版),民企(现代传播),外资(《纽约时报》中文网),我感受到了即便被当作是一类人的人群隔绝和极端差异化,也理解这群人共同的强大和软弱。
媒体人是一则荣誉和枷锁并存的标签
在 “媒体人”的怜悯和自我怜悯风气中,我接受这个标签(当然我也别无选择),并努力淡然处之,试图用我的创业撷取“媒体人”标签下潜在的那些值得珍视的品质:保持对世界持久和敏感的好奇心,调动所有的感受力将世界的碎片收集起来并结构化,对智力和美有尊重甚至敬畏,对人的多样性持开放和包容的态度,因为见识过权力因而对权力保持尽可能的距离和克制……这些品质品类繁多,将弥漫于我创业的整个过程。
甚至我的年龄也是这些终极拷问中的重要组成部分。
我生于1980年代,这意味着我已经老了,更要命的是,这意味着我是有点别扭的一代。当我更年轻的时候,80后是一个被贬损的标签——因为那时候流行老成,80后还不够老。那些真正经历过1980年代文艺复兴的知识精英们,以反刍80年代来占据话语权,老成是一种时髦,80后啊,你们太嫩了。斗转星移,我们总算老成了,崇拜年轻忽然成了新的风潮。90后是人人赞美模仿甚至膜拜的标杆,80后?嗟,太陈旧。似乎生于1980年代是一种与生俱来的负面标签,这一代人永远都赶不上时代。
我不得不引用我并不喜欢的一个作家,张爱玲,她赌气似地说过:他们的确年轻,但他们没有老过(大意)。这就是我此刻的感受——一个人因为青春和无知的冲动本能向前,与一个人在理解代际特征和年龄差异后做出的理性选择,这两件事有本质的差异。70后,80后,或90后,这些极度缺乏准确性的标签并无意义,有意义的是对自我和他人的感受力与理解力。
作家张爱玲:“他们的确年轻,但他们没有老过”。
还有一段特别激动人心的引语,在我初入媒体圈,和骤变成创业者时,都频繁听到被人提起。是瑞典导演英格玛·伯格曼的一段话——大致是说,两群人忙忙碌碌,都在搬砖,一群人说:对,所见即所得,我就是在搬砖;但另一群人逼格颇高,他们骄傲滴说:我们在建设大教堂。这段话曾经是《纽约时报》初创时一位家族所有人的口头禅;这段话也被标记在创业者们膜拜的Airbnb的创业传奇中。
蛮幸运的,我参与过了《纽约时报》式的大教堂的建造;如今这段话整天在我见过的创业者嘴边回荡,我也不自觉地借用它,用于自我鼓励与鼓励团队。但这段话却常常被人误解为“我们要改变世界”。这段话从未告诉人们大教堂是否真的得以建造,改变了世界,但是它传达了一种坚定的执念:我们的行为也许琐碎而平常,但这种行为的动机却笼罩着绮丽甚至壮观的气泡,因而让我们有了更崇高的合理性,这种合理性唯一的来源就是:我相信自己。
这是一个源头问题。也是我前面这堆看似抽象实则每一句话都潜藏罄竹难书潜台词的唠叨的要义。我的创业过程,也是在进行自我合理性构建的过程,它来自于对更清醒地认识自己,以及在自己在世界的位置的努力。这个过程的意义超越了结果;这个过程已经使我受益良多。
困困:“玲珑沙龙”创始人、CEO。前媒体人,曾供职于《三联生活周刊》《GQ智族》《纽约时报》中文网。2015年创立女性兴趣沙龙移动社区“玲珑沙龙”。各大应用商店搜索“玲珑沙龙”即可下载App。
点击阅读原文,看看“玲珑沙龙”到底是个啥。
微信号:idg_capital
▲长按二维码“识别.”关注
“创业时代,如果你需要关注一个vc账号充电,那么就是我们了。”
简介不想做媒体的VC不是好小伙伴!IDG资本力求为创业小伙伴们分享最干的干货、最新的资讯、最全的智库、最暖的鸡汤。TECH2IPO/创见
「 等待新的科技故事 」
创业的小伙伴们,这么「作死」你家投资人知道么?
随着创业氛围的成熟,创业者自身和投资人的成长,烧钱死已经不能满足花样作死的需求。创业本已如此艰辛,又何苦如此放弃治疗呢?一篇槽点满载的文章,看看2013年流行哪几种放弃治疗的方法。@评论尸
大约一年前,创业圈有着这么一个段子:某个创业公司的初期市场很成功,获得了某机构的天使投资的巨额投资,创业者十分高兴给整个团队配置了全套的 Apple 设备。再然后,这个产品就没有然后了……烧钱死这种死法现在已然太低端了,随着创业氛围的成熟,创业者自身和投资人的成长,烧钱死已经不能满足花样作死的需求。走在创业这条披荆斩棘之路上,又有哪些类型的放弃治疗呢?「对面那个术士叫啥?」记得曾经有这样一个段子,如何在 PVP 团战中胜利?将自己公会的牧师起名叫法师,法师起名叫战士,战士起名叫贼,贼起名叫牧师。一上战场你就可想而知对方 YY 频道里的混乱:「先干掉对方那个法师!」「哦。」「不对,是先干掉那个牧师!」「啊?到底是哪个?」「那个叫法师的牧师!」嗯,来看看这款应用:虽然说创业如同领着团队打怪升级,但是你要考虑一下这毕竟不是打游戏好么?你的名字起的只有两个字母也就算了,还要再加个 iOS 输入法里打不出来的符号,注释虽然是中文但是一个单字也起不到 SEO 标记的作用。用户在准确知道应用名字的情况下,要至少翻个十几下才能找到,这款应用究竟想不想被用户找到真是一个值得深思的问题啊!作为全篇唯一被点名项目很冤,所以软广一下:图中的这款应用的功能还是十分赞的,各位看官如果不想在手机上找的话可以直接点下载。和这个类似的还有 Windows App Store 里的这位:「诶~你这看啥呢?」「书」「我知道是书,这应用叫啥?」「书!」「友尽!」作死指数:★治疗方法:这个最简单了,改名吧,趁着还没有人记住你们的名字。「你们这是自寻死路!」当 BOSS 倒下时说:你们这是自寻死路。不要以为这是 BOSS 的死亡 Flag,BOSS 自断双臂只不过因为人家的目标是星辰大海于是化蛹成蝶而已。今年有多少创业团队因 Google Reader 的倒掉而欢呼雀跃,然而真正等待巨头倒下之后扬起的晨雾散去之后,发现留在场上的不是另外几个巨头,就是那些从很早就开始啃这块骨头的公司。国内创业者最喜欢说的一句话是:「嗯,我们先不着急挣钱,主要是要先把用户体验和名声打出去。」Feedly 虽然承担了主要的 Google Reader 用户,但是其糟糕的体验都快被喷成翔了,国内的那些匆忙赶制的替代品更不用说了在这个案例中这句话就仿佛在说:「嗯,我们先不急着挣钱,等我们的用户体验和用户数都比 Google 强的时候再说。」确实,当巨头退出一块市场的时候,能为某一个领域带来一片新的生存空间。但是,也意味着这一产业确实已经步入夕阳。我从来不怀疑一个创新企业也许能够做出比巨头更优秀的产品,但是如果创业者真的有这样的技术,为什么非要拾巨头牙慧不可呢?作死指数:★★治疗方法:除非你在某一领域天时地利人和被巨头欺压了好几年了,否则不要上赶着去凑巨头撤出的热闹。鲸鱼死了市场是被鲶鱼分食,小虾米想一口吃成巨无霸是不可能的。「我舅舅在是XXX,分分钟全服封杀你!」古语云背靠大树好乘凉,舅舅党一直是创业军团中一只喜闻乐见的黑马,可是如果以一副依靠别人的心态来做创业,最终只能弄个烂泥扶不上墙。今年上半年是微信创业热,由于微信这一超级 App 背后所拥有的用户资源和流量入口,无数的创业者义无返顾的踏入了微信创业的圈套。微信创业方便啊,用公众号做交互省了前端,用第三方平台的接口做响应省了后台,只要有个点子写两句代码一下午时间就创业了。某个打算创业的同学和我这么说,我这么回:呵呵,点子是不值钱的,值钱的执行力。微信创业者的舅舅——腾讯显然没有打算认这么多干侄子,微信在 2013 年年初先是对微信自媒体开刀,再是年中与阿里打架,年末又对公众平台认证收费,打了许多微信创业者一个措手不及。某个微信导购类产品,年中刚刚从腾讯拿到一大笔融资,第二个星期就赶上了阿里和腾讯打架,产品形态紧急转型,心疼的都哭了这种灾难几乎是不可预见的,你的产品已经开始推广了,用户量也已经逐渐上来了眼看着生命周期已经从启动向成长过度。突然间,什么都没了。临时建 App 团队是来不及了,之前的推广算是废了,要想继续做下去也就只能重头再来了,无异于给创业者带来的是灭顶之灾。不论是在中国还是在硅谷,大平台与大公司始终是不可避免的要素。既不能与大公司直接对抗,也不能全仰仗于大公司施舍的资源。夹缝中求生存的道理其实和投资理财不能将所有鸡蛋都放在一个篮子里的道理相同。更何况,中国的巨头又很少有收购创业团队的习惯,打着「生是为微信而生,死是被腾讯收购」这种思路还是收一收的好。作死指数:★★★治疗方法:在巨头之间如鱼得水借力打力只能是自己产品单打独斗不过的 Plan B,把 AB 方案搞混这基本没什么救。「我们要做这个领域第一个开荒成功的!」那能先把身上那身新手装换了么?虽然这么说不太好,但是大多数国内的纯创新创业者都没有成为先驱而是成为了先烈。原因是多方面的,小创业团队在资源、技术方面都不足以支撑如 iPhone 那般的革命式创新,即便是掌握某种核心技术也很难将技术转化成成熟的产品。创业不是一个人有多大胆,地有多大产的事情。一个纯粹的没有借鉴的创新产品从其诞生到成熟所消耗的成本对于 BAT(百度阿里腾讯)来说不算什么,但是对于创业团队来说就是天文数字。以这种产品为融资目标也很难融到目标金额(一般连产品雏形都没做出来就企图在天使轮融 500 万或以上)。事实上在创业领域,万年老二并不一定是一件坏事。行业第一的前期成本大,投入高,不一定能点燃市场。就算真的启动了市场也不一定能够找到合适的盈利模式。后来者按图索骥,一边模仿一边微创新,虽然想要突破行业先驱的阴影有些不太可能,但是只要市场足够大,老二甚至老三的地位也不会太难过。前两年的手机输入法之争证明,作为某一领域的老大将来会直面巨头的竞争碰撞,老二老三却可以在这种碰撞中坐地起价把团队产品打包卖给巨头达成创业者的完美退出。作死指数:★★★★治疗方法:放下身段,放低姿态,放近眼光。创业解决的不是十年后的问题,也不是五年后的问题,去看看各大科技媒体上的创业项目,活到三年的都是长寿。综合手头现有的(包括能确实得到的)资源考虑一下,如果项目现在上马三个月后最晚半年就能出效果(用户)那就现在做,如果产品三年后才能出成果那就两年后再想。「智能胸甲,GEEK 品质,大数据晕 BUFF,5J 一件。」「走过路过不要错过,这是今年刚上市的智能胸甲,不仅能实时测量你的胸围脂肪含量呼吸深度血压血糖血氧,最重要的是,当你肋骨骨折的时候会自动把敌人的照片和骨折程度分享到你的社交网络。原价 1999, 现在众筹价只要 199!」「哦,不错,但是有什么用?」「不仅能实时测量你的……」「不,我是说它有什么真正的用途?」「穿上它……Geek 范儿拍面而来?」「差评,滚粗。」好吧,之前吐槽 Fitbit 的时候就已经说过了,并不是能够记录数据并将数据做成漂亮的图标就真的叫智能设备了。除非一款设备真的能够代替教练(不指望能代替医生)给用户一些生活作息和运动上的意见,否则我实在想象不出称这些设备为智能可穿戴设备的理由。而事实上也是如此,用大数据、用云、用 Geek、用体感这些词忽悠用户一开始管用,但多了也就没什么用了。某个在投资人圈享有盛誉的智能手表,真的以为三个月就能搞定产品,结果呢?一跳再跳,不仅创业者,连投资人都受到了负面评价。某个国内最大众筹平台上马的第一个超级项目,创业团队真的以为挟用户就能号令代工工厂,结果呢?产品尾货被工厂撕票,一场完美的宣传最后起了反作用。硬件设备的开发周期一般是 12~24 个月,顶尖团队废寝忘食的情况下 6 个月搞定。而就在 2013 年短短的一年之内,无数的手环,无数的计步器,无数的手表争先恐后的面向了市场。连用户都看的出来,不论视频和图片做的多么光鲜,产品本身都大同小异,就差没写上「华强北一流公版设计」了。适当的拿来主义不要紧,要紧的是光拿来不付出。利用已有的硬件方案节省下来的硬件开发时间,应当投入到无限的软件与后续服务跟进之中去。用户的落脚点最终是健康是智能,而不是一个连显示个数还要打开个 App 这么罗嗦的计步器。当然最可怕的并不是打着高概念骗用户,而是……连创业者自己都被自己的概念给骗了,陷入了一种「我做的产品真的能和苹果三星Google一战」的错觉。作死指数:★★★★★治疗方法:如果你头脑清醒,目标就是骗一笔就走那当我什么都没说。如果没有任何医疗背景还坚信自己做的是健康智能设备……请问你的设备能治得好自己么?结语总的来说创业者各种各样的花样作死基本源自人生三大错觉:1. 手机震了(时机已到)2. 我能反杀(竞争者都弱爆了)3. 女神(用户、投资人、巨头…)喜欢我只要这三种错觉还在,创业者掉进各种坑里都是难免的事情。总结一下 2013 大家的常见作死姿势也并不是为了打击大家的创业积极性。所谓爱的有多深,黑的有多深。我当然希望明年这个时候,上文中点名的或没点名的几家创业公司还停留在人们的视线之中蓬勃发展。作者:@编辑:逍遥小妖
请后参与评论}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一个人创业项目有哪些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