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么样 才能拯救地球 动不动就核武器 如果真的发生朝鲜核战争争 人类迟早灭亡 地球毁于朝鲜核战争

《核战争的后果》_精选优秀范文十篇
核战争的后果
核战争的后果
范文一:朝鲜叫嚷核毁华盛顿,核战争离我们有多远?
核对抗一线,每个“拯救世界”的英雄,都在提醒核战争近在咫尺。朝鲜近日发布的“核毁华盛顿”视频截图第四届核安全峰会正在华盛顿召开。稍前一些时候,朝鲜曾接连对外界释放“核威胁”信息——如在3月26日发布了4分钟主题为“核毁华盛顿”的宣传视频。虽然外界并不认为朝鲜现下真有能力“核毁华盛顿”,但自核武器出现后,核战争的威胁,确实始终高悬在人类头顶。第一次。年朝鲜战争期间,美国一直在考虑对朝鲜战场和中国使用核武器。1951年12月,美军参谋长联席会议曾通知麦克阿瑟,他们同意拨出20枚原子弹,来阻止苏军在远东太平洋地区的推进,请麦克阿瑟推荐合适的打击目标;麦克阿瑟推荐了北京、海参威等城市。按麦克阿瑟的想法,如果能够在中国东北投掷30-50枚原子弹,摧毁当地的空军基地,并同时动用美军第八集团军和50万国民党部队,可以在一星期内结束朝战。最后,在日本海和黄海之间会出现一条核放射带,至少60年内苏联人不会南下。陆军部也拟定了多种使用核武器的方案。①不过,美国政府内部的意见并不一致。如国务院一再强调,应避免与苏联进行全面战争,不到万不得已,不应使用原子弹与苏联直接摊牌——据美国情报部门的估计,如果苏联对美国发动核攻击,将造成900万美国平民伤亡,1/3工业基地被毁。所以,直到朝战结束,“使用核武器”一直停留在内部讨论阶段。不过,整个朝战期间,“使用核武器”始终被作为一种外交威慑在运用。所以,当媒体问及中国为何接受朝鲜停战协定时,艾森豪威尔回答:“原子战争的危险”。②第二次。年间金门的紧张局势中,再次出现了美国欲对大陆“使用核武器”的讯息。日,艾森豪威尔在记者招待会上说:只要被严格限制于军事目标,他就没有理由不使用原子弹。在晚年回忆录中,艾森豪威尔解释:自己公开这样说,是为了“让中国共产党人相信我们(帮助台湾防守金门、马祖)的坚定性”。但这只是策略言辞,而非实际政策,在3月11日的内部会议中,艾森豪威尔已做出决策:关于金门和马祖,“如果对美国来说有必要干涉,它将使用常规武器干涉。”③第三次。美国也曾计划用核武器来破坏中国的核试验基地。1963年7月份,助理国防部长William Bundy在给参谋长联席会议的备忘录中,要求制定一项针对中国核武器制造基地的常规军事打击计划。经过几个月的讨论后,参谋长联席会议认为,采取军事行动是可行的,但建议使用核武器代替常规武器。美国国务院则主张通过外交手段,来削弱中国核试验的影响。该年11月,肯尼迪遇刺身亡,继任约翰逊选择支持国务院的主张。1964年,中国成功爆炸了首颗原子弹。④第四次。中国所遭受最严重的一次“核威胁”,来自苏联。1969年3月珍宝岛事件后,中苏大规模军事冲突一触即发。“在苏联决策层中,……有的人主张动用核力量,采取先发制人的方式,摧毁中国的核能力和核潜能,……在苏共政治局会议上,国防部长格列奇科是持这种主张的代表。另一种意见是,,有限地对中国实施核外科手术,主要是摧毁中国的核设施"。”苏联决策层当时判断:美国公开敌视中国,不会反对苏联的这种“惩罚性行动”。但苏联情报机构多方探测后的结论却是:“对中国进行这样的打击美国不会袖手旁观”。⑤叛逃美国的苏联官员舍甫琴科(曾任联合国副秘书长)后来回忆说:这件事“使政治局陷入僵局,他们有几个月不能就这个问题作出决定”。当然,也有俄罗斯学者认为,“苏联当时并没有真正核打击中国的计划,只是想逼迫中国回到谈判桌前来。核打击的消息是苏联有意散布出去的。”但中国因此进入了全面备战状态,也是不争的事实。⑥朝鲜战争中,麦克阿瑟(中)对使用原子弹很感兴趣 核对抗一线,每个“拯救世界”的英雄,都在提醒核战争近在咫尺 以上中国所遭遇的几次核威胁,因为各种制约,最终都没有成为现实。但这并不意味着核战争的控制,是一件容易的事情。事实上,“核安全”要比我们想象的脆弱得多。否则,也就不会出现瓦西里·阿尔希波夫(Vasili Alexandrovich Arkhipov)和斯坦尼斯拉夫·彼得罗夫(Stanislav Petrov)这种“拯救世界”的英雄了。1962年的“古巴导弹危机”中,瓦西里·阿尔希波夫所在的潜艇遭到美军深水炸弹的攻击。这些潜艇前往古巴的背景,据赫鲁晓夫之子披露,是这样的:“9月25日克里姆林宫就已经决定不再派水面舰只去古巴了。派遣它们只会使美国人更加提高警惕。于是决定只派潜艇。10月1日,有4艘用柴油发动机的鱼雷潜艇驶往古巴。它们的艇长是海军中校阿尔希波夫、杜比夫科、克托夫和舒姆诺夫。每艘潜艇上有6个鱼雷发射装置,18枚鱼雷,其中1枚是核弹的。……3艘潜艇到达了目的地,1艘因半道上出故障返回。”⑦潜艇内的船员后来回忆,他们遭到美军常规武器攻击后,曾尝试与苏军总参谋部取得联系,但没有成功;混乱中有部分指挥官决定发射核鱼雷,是阿尔希波夫力排众议,阻止了这个决定,选择让潜艇浮出水面。⑧如果这枚核弹发射了出去,“古巴导弹危机”会如何演变就未可知了。瓦西里·阿尔希波夫(Vasili Alexandrovich Arkhipov),1998年去世日,类似的难题,落在了斯坦尼斯拉夫·彼得罗夫的身上。这位值班员在这一天,惊讶地发现卫星预警系统显示5枚来自美国的核弹正向苏联逼近。所幸的是,彼得罗夫上报时,加上了自己的判断,他认为这很可能只是系统故障(地面雷达没有反应),而非美国真的对苏联发动了核攻击。不过,苏联当局不愿对外界暴露其卫星预警系统的漏洞,彼得罗夫没有获得任何嘉奖。直至苏联解体,此事才获披露。2014年,彼得罗夫的事迹,被拍摄成了纪录片电影《The Man Who Saved the World》。⑨核对抗一线事故频发,核决策中枢同样难以令人安心。前苏联的“核按纽”由元首直接控制。据勃列日涅夫的孙女维多利亚·菲利波娃披露,勃列日涅夫当政时,苏联的核密码箱,有段时间被放在勃列日涅夫妻子维多利亚·勃列日涅娃的床底下,因为勃列日涅夫觉得“找不到更安全的地方了”。这显然是一种极为草率的处置——要知道,早在1974年,勃列日涅夫就已经是“一个十足的病人”了,神经常现呆滞、记忆严重丧失。1980年,勃列日涅夫访问哈萨克斯坦,因神志不清,在会场刚落座就起身上车离开了,留下诸多哈萨克斯坦政要面面相觑。⑩所以在1991年,最让西方感到不安的,就是苏联的核按钮将落到谁的手里;1996年,俄罗斯改由总统和国防部长共同掌握“核密码箱”,全世界才终于稍稍松了一口气。但谁又能够保证,勃列日涅夫式的核密码箱保管方式,已被彻底根绝了呢?斯坦尼斯拉夫·彼得罗夫(Stanislav Petrov),2015年摄于家乡Fryazino注释①②赵学功,《核武器与美国对朝鲜战争的政策》,《历史研究》2006年第1期。③(美)约翰·刘易斯·加迪斯,《冷战史考察》,上海人民出版社,2011,P166-172。④詹欣,《冷战与美国核战略》,九州出版社,2013,P58-82。⑤叶书宗,《勃列日涅夫十八年》,人民出版社,2013,P271-274。⑥陈东林,《评价毛泽东三线建设决策的三个新视角》,《毛泽东邓小平理论研究》2012年第8期。⑦(俄)谢·赫鲁晓夫,《儿子眼中的赫鲁晓夫》(下册),东方出版社,2006,P714。⑧舰内具体情形说法颇多。冲突大致情状,可参考:。⑨,美联社日。 ⑩谌旭彬,《苏联为何连续三年死国家元首》,短史记第89期。原文地址:朝鲜叫嚷核毁华盛顿,核战争离我们有多远?
核对抗一线,每个“拯救世界”的英雄,都在提醒核战争近在咫尺。朝鲜近日发布的“核毁华盛顿”视频截图第四届核安全峰会正在华盛顿召开。稍前一些时候,朝鲜曾接连对外界释放“核威胁”信息——如在3月26日发布了4分钟主题为“核毁华盛顿”的宣传视频。虽然外界并不认为朝鲜现下真有能力“核毁华盛顿”,但自核武器出现后,核战争的威胁,确实始终高悬在人类头顶。第一次。年朝鲜战争期间,美国一直在考虑对朝鲜战场和中国使用核武器。1951年12月,美军参谋长联席会议曾通知麦克阿瑟,他们同意拨出20枚原子弹,来阻止苏军在远东太平洋地区的推进,请麦克阿瑟推荐合适的打击目标;麦克阿瑟推荐了北京、海参威等城市。按麦克阿瑟的想法,如果能够在中国东北投掷30-50枚原子弹,摧毁当地的空军基地,并同时动用美军第八集团军和50万国民党部队,可以在一星期内结束朝战。最后,在日本海和黄海之间会出现一条核放射带,至少60年内苏联人不会南下。陆军部也拟定了多种使用核武器的方案。①不过,美国政府内部的意见并不一致。如国务院一再强调,应避免与苏联进行全面战争,不到万不得已,不应使用原子弹与苏联直接摊牌——据美国情报部门的估计,如果苏联对美国发动核攻击,将造成900万美国平民伤亡,1/3工业基地被毁。所以,直到朝战结束,“使用核武器”一直停留在内部讨论阶段。不过,整个朝战期间,“使用核武器”始终被作为一种外交威慑在运用。所以,当媒体问及中国为何接受朝鲜停战协定时,艾森豪威尔回答:“原子战争的危险”。②第二次。年间金门的紧张局势中,再次出现了美国欲对大陆“使用核武器”的讯息。日,艾森豪威尔在记者招待会上说:只要被严格限制于军事目标,他就没有理由不使用原子弹。在晚年回忆录中,艾森豪威尔解释:自己公开这样说,是为了“让中国共产党人相信我们(帮助台湾防守金门、马祖)的坚定性”。但这只是策略言辞,而非实际政策,在3月11日的内部会议中,艾森豪威尔已做出决策:关于金门和马祖,“如果对美国来说有必要干涉,它将使用常规武器干涉。”③第三次。美国也曾计划用核武器来破坏中国的核试验基地。1963年7月份,助理国防部长William Bundy在给参谋长联席会议的备忘录中,要求制定一项针对中国核武器制造基地的常规军事打击计划。经过几个月的讨论后,参谋长联席会议认为,采取军事行动是可行的,但建议使用核武器代替常规武器。美国国务院则主张通过外交手段,来削弱中国核试验的影响。该年11月,肯尼迪遇刺身亡,继任约翰逊选择支持国务院的主张。1964年,中国成功爆炸了首颗原子弹。④第四次。中国所遭受最严重的一次“核威胁”,来自苏联。1969年3月珍宝岛事件后,中苏大规模军事冲突一触即发。“在苏联决策层中,……有的人主张动用核力量,采取先发制人的方式,摧毁中国的核能力和核潜能,……在苏共政治局会议上,国防部长格列奇科是持这种主张的代表。另一种意见是,,有限地对中国实施核外科手术,主要是摧毁中国的核设施"。”苏联决策层当时判断:美国公开敌视中国,不会反对苏联的这种“惩罚性行动”。但苏联情报机构多方探测后的结论却是:“对中国进行这样的打击美国不会袖手旁观”。⑤叛逃美国的苏联官员舍甫琴科(曾任联合国副秘书长)后来回忆说:这件事“使政治局陷入僵局,他们有几个月不能就这个问题作出决定”。当然,也有俄罗斯学者认为,“苏联当时并没有真正核打击中国的计划,只是想逼迫中国回到谈判桌前来。核打击的消息是苏联有意散布出去的。”但中国因此进入了全面备战状态,也是不争的事实。⑥朝鲜战争中,麦克阿瑟(中)对使用原子弹很感兴趣 核对抗一线,每个“拯救世界”的英雄,都在提醒核战争近在咫尺 以上中国所遭遇的几次核威胁,因为各种制约,最终都没有成为现实。但这并不意味着核战争的控制,是一件容易的事情。事实上,“核安全”要比我们想象的脆弱得多。否则,也就不会出现瓦西里·阿尔希波夫(Vasili Alexandrovich Arkhipov)和斯坦尼斯拉夫·彼得罗夫(Stanislav Petrov)这种“拯救世界”的英雄了。1962年的“古巴导弹危机”中,瓦西里·阿尔希波夫所在的潜艇遭到美军深水炸弹的攻击。这些潜艇前往古巴的背景,据赫鲁晓夫之子披露,是这样的:“9月25日克里姆林宫就已经决定不再派水面舰只去古巴了。派遣它们只会使美国人更加提高警惕。于是决定只派潜艇。10月1日,有4艘用柴油发动机的鱼雷潜艇驶往古巴。它们的艇长是海军中校阿尔希波夫、杜比夫科、克托夫和舒姆诺夫。每艘潜艇上有6个鱼雷发射装置,18枚鱼雷,其中1枚是核弹的。……3艘潜艇到达了目的地,1艘因半道上出故障返回。”⑦潜艇内的船员后来回忆,他们遭到美军常规武器攻击后,曾尝试与苏军总参谋部取得联系,但没有成功;混乱中有部分指挥官决定发射核鱼雷,是阿尔希波夫力排众议,阻止了这个决定,选择让潜艇浮出水面。⑧如果这枚核弹发射了出去,“古巴导弹危机”会如何演变就未可知了。瓦西里·阿尔希波夫(Vasili Alexandrovich Arkhipov),1998年去世日,类似的难题,落在了斯坦尼斯拉夫·彼得罗夫的身上。这位值班员在这一天,惊讶地发现卫星预警系统显示5枚来自美国的核弹正向苏联逼近。所幸的是,彼得罗夫上报时,加上了自己的判断,他认为这很可能只是系统故障(地面雷达没有反应),而非美国真的对苏联发动了核攻击。不过,苏联当局不愿对外界暴露其卫星预警系统的漏洞,彼得罗夫没有获得任何嘉奖。直至苏联解体,此事才获披露。2014年,彼得罗夫的事迹,被拍摄成了纪录片电影《The Man Who Saved the World》。⑨核对抗一线事故频发,核决策中枢同样难以令人安心。前苏联的“核按纽”由元首直接控制。据勃列日涅夫的孙女维多利亚·菲利波娃披露,勃列日涅夫当政时,苏联的核密码箱,有段时间被放在勃列日涅夫妻子维多利亚·勃列日涅娃的床底下,因为勃列日涅夫觉得“找不到更安全的地方了”。这显然是一种极为草率的处置——要知道,早在1974年,勃列日涅夫就已经是“一个十足的病人”了,神经常现呆滞、记忆严重丧失。1980年,勃列日涅夫访问哈萨克斯坦,因神志不清,在会场刚落座就起身上车离开了,留下诸多哈萨克斯坦政要面面相觑。⑩所以在1991年,最让西方感到不安的,就是苏联的核按钮将落到谁的手里;1996年,俄罗斯改由总统和国防部长共同掌握“核密码箱”,全世界才终于稍稍松了一口气。但谁又能够保证,勃列日涅夫式的核密码箱保管方式,已被彻底根绝了呢?斯坦尼斯拉夫·彼得罗夫(Stanislav Petrov),2015年摄于家乡Fryazino注释①②赵学功,《核武器与美国对朝鲜战争的政策》,《历史研究》2006年第1期。③(美)约翰·刘易斯·加迪斯,《冷战史考察》,上海人民出版社,2011,P166-172。④詹欣,《冷战与美国核战略》,九州出版社,2013,P58-82。⑤叶书宗,《勃列日涅夫十八年》,人民出版社,2013,P271-274。⑥陈东林,《评价毛泽东三线建设决策的三个新视角》,《毛泽东邓小平理论研究》2012年第8期。⑦(俄)谢·赫鲁晓夫,《儿子眼中的赫鲁晓夫》(下册),东方出版社,2006,P714。⑧舰内具体情形说法颇多。冲突大致情状,可参考:。⑨,美联社日。 ⑩谌旭彬,《苏联为何连续三年死国家元首》,短史记第89期。
范文二:1982年初,联邦德国麦克斯普朗克化学研究所所长保罗·克鲁兹和美国科罗拉多大学环境学家约翰·伯克斯在美国加利福尼亚州圣巴巴拉举行的科学家会议上正式发表了他们多年研究的学术成果,题目是《核战后的大气层:昏暗的中午》。他们认为,一场核战争核爆炸引起的大火所产生的烟灰云将会使地球上的气候发生重大的变化,白日不见阳光。这一学术报告后来全文刊登在1982年瑞典出版的第期《环境》杂志上。1983年初,美国康奈尔大学天文学家卡尔·萨根从瑞典《环境》杂志上看到论文后,迅速会同美国航天局的另外四位著名科学家:科特,图恩,阿科曼,波拉克,组成小组,利用物理模型,核战争模型,就一场大规模核战争产生的烟云和尘埃对地球大气的影响进行了全面深入的研究。最后写出他们的学术报告,题目是《核冬天:大量核爆炸造成的严重后果》。苏联人的研究结果证实了美国科学家的观点。这篇报告后来公开刊登在美国日出版的《科学》杂志上。日本还专门拍摄了《地球冻结》的科幻影片。研究者以美苏使用核武库中40%核武器(50亿吨)在北半球进行核战争为背景建立物理模型,利用公开发表的核武器性能数据建立数学模型,终于得出这样的推论:在一场50亿吨当量的核大战中,可将9.6亿吨微尘和2.25亿吨黑烟掀入空中,射向地球的阳光被这些黑烟的微粒吸收而变热,变热后的黑烟又产生一股上升气流,将黑色微粒子推向30公里高的同温层,使臭氧层遭到破坏。这样,整个地球就会变成暗无天日的灰色世界,厚厚的烟云遮盖着天空,终日不散,陆地再也见不到阳光,白天和夜晚难以区分,气温急剧下降,绿色植被冻死,海洋河流冻结,地球生态遭到严重破坏,人类生存条件被毁于一旦。这就是核冬天和核冬天效应所带来的悲惨世界。“核冬天”理论的提出,则使人们彻底明白了核战的毁灭效应,没有哪个国家可以储存数百年的食物,没有哪个国家可以在核战袭击后还有干净的空气,没有任何一个人可以在核大战后活下来。
范文三:核战争摘要:本文主要通过对各个国家之间的关系利益的分析思考来研究核战争爆发可能性以及我们应该如何去避免核战争,另外本文主要运用了对比假设研究等方法进行探究思考,得出只要各国人民和谐共处,消除恐怖主义,美国恰当扮好自己的角色,另外各国要妥善处理相关的事务就能避免核战争的爆发。Summary: This text mainly based on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each country to study the possibility of the nuclear war and how we should do to avoid nuclear war. What’s more this text mainly uses the methods of comparison and hypothesis to analyse and draw the conclusion that as long as people of all countries live in harmony and eliminate terrorism, the United States plays his role properly. other countries properly handle the relevant affairs, we can avoid the outbreak of nuclear war. 3月11号在日本发生了震惊世界的9级大地震,并引发了强烈的海啸,灾难中无数人丧失了性命和家园,更为严重的是地震之后的福岛核电站发生了数次爆炸,核泄漏又在人的心理生理上给予了双重打击,并由此引发了世界范围内尤其是亚太地区的恐慌,“核”的问题又再次被提到风口浪尖处。其实这次的核泄漏只是小范围的一次泄漏,并不会像当年原子弹一样产生那么大的杀伤力,可是它所带来的思考与影响可以说是超过了当年的原子弹的影响力。为什么这样说呢?1945年的原子弹爆炸是人类历史上第一次的核爆炸,杀伤力有目共睹,可是由于当时宣传力量有限,只留下了一些照片。并且随着当年亲生经历过的人渐渐离世,和时间渐渐抹平人们心中的记忆,人们似乎早就已忘记当年的悲剧与教训。可是随着宣传手段革新与技术进步,人们对这次核泄漏的相关细节了如指掌。人类心中又多了一层阴影:核战争会爆发吗?第三次世界大战真的是核战争吗?核战争能避免吗?如何去避免核战争首先要了解什么是核战争?不恰当的比方就是:“师核长技以治核”。简而言之核战争就是以核武器为主导的战争,并且要在双方都具备核武器的前提下。如果真的爆发了核战争的话,那么结果就不言而喻,那样的后果不仅仅是某些人所说的回到“刀耕火种”的时代,那将是全人类的毁灭。那样的结局任何人都承当不起!那么现在世界的核弹分布状况如何呢?除了五个常任理事国外还有印度、巴基斯坦、朝鲜、以色列、伊朗。(可能还有些潜在的国家)请注意看这些国家的位置分布,在我国附近北有俄罗斯,南有印度,西有巴基斯坦,东有朝鲜,甚至未来还可能有日本。在这些国家中由于彼此之间的意识形态以及国家利益不尽相同,历史遗留矛盾突出,还有伊朗所位于的中东一向是个是非之地:伊拉克的炮声似乎还在耳边回荡,利比亚的暴乱又火上眉梢。还有那一直禁锢不止的恐怖势力,一旦它们拥有了核武器,又该做怎样的设想?最重要的是别忘了大洋彼岸的美国,这一切似乎都与它有密切的关联。因此我认为要遏制核战争的发生主要从这些核国家入手解决。大家都听说一句话没有永远的盟友,只有永远的国家利益。于是我们就要从它们之间关系利益入手做些思考与处理。在中国附近的这些核国家中,只有朝鲜与中国是社会主义国家,朝鲜看上去与整个世界不太融合,21世纪初曾被布什政府认定为恐怖主义国家。并且朝鲜半岛事态复杂,虽然韩国无核,可支撑它的可是美国。一旦它们交战,核战争的几率就会大增,并且朝鲜不太富裕,打起核战争起来对经济损失 它可是小得很多,反正是破罐子破摔嘛!因此我认为它们之间要充分认识到彼此间相关利益关系。只要美国不插手朝鲜半岛事务,朝鲜努力向世界开放,与韩国之间坦诚相待,抛弃过去的恩恩怨怨。虽然这看上去比较幼稚,但是若真正实现,核战争在此发生的几率不是很大。南边的印度最近几年发展较快,尤其是军事力量发展,军费占国民生产总值的比例大幅提升,不得不让人聚焦眼球。印度对中国西南边界觊觎已久,况且印度与美国走的很近。不能不让人担忧。不要忘记印度与巴基斯坦之间的恩恩怨怨由来已久,而巴基斯坦与中国关系走的很近,这又似乎加深了印度对中国与巴基斯坦之间的怨恨,如果照这种情况发展下去,由美国撑腰的印度冲破巴士米尔停火线不是遥遥无期,而一旦冲破之后,表面上的两个核大国,下面潜伏着的两个核国家,甚至更多的黄雀在后,这样一来更加势不可挡。因此这里的主角印度可要好好吸取前苏联的教训,没有良好的经济支撑较多的强调军备竞赛,只能是不攻自破!只要印度不受美国的蛊惑,努力发展经济,处理好邻里关系,像五十年代的和平共处五项原则一样,这样的核战争事件就不会发生。北方的俄罗斯无人敢忽视它的存在,虽没有当年苏联那样勇猛无常,但是,百足之虫死而不僵,它自身所具备的那种实力还是不能令人小觑的,且在历史上苏联领导人就曾为了核问题做出了相当大的努力,所以对俄罗斯而言动用核武器会相当谨慎,而且自诩大国立足于世的俄罗斯可能会为阻止核战争而努力,但是计划赶不上变化,谁又能保证它不会永远使用核武器。况且它为了自身的更好的发展,会不会用核武器进行威慑呢?尤其是处理美国事务时。而且它国内的民族问题依然突出,像2008年的格鲁吉亚问题,而美国有会不会打着人权口号为了它地底下的那些资源而出征呢!因此俄罗斯为了避免此悲剧,可以跟美国打打太极,韬光养晦,暗地发展,不去过分的搞军备竞赛,妥善处理好各项微妙事件,核战争也许就能避免!而对我国而言,周边环境相当复杂,领土纷争不断,日本右翼势力复苏,以及最新的美国国防白皮书,将着眼于亚太地区,这不免会让我们忧虑。一旦稍有不慎,也许就会引起空前的灾难!现在最重要的就是发展经济,发展是第一生产力。只要综合国力提升,任何国家都不会小觑于你,间接就会影响到他们核问题上的判断。当然这背后需要强大的军事力量的支撑,可不是说去使用核武器,我们不去搞军备竞赛,要一个负责任的大国去统筹解决世界上的核问题。不威胁无核国家,但也不怕被威胁,用以核治核的方法来消除核。据此上面不完全的分析,我们可以发现这些国家核问题似乎都与美国有着千丝万缕、或多或少的关系。甚至有人声称美国就是第三次世界大战的导火索。的确作为世界上的唯一超级大国,他的确是有能力去干涉其他国家的事务,最终来满足自身国家的利益,可他也许就是在这不断剥削他国与恃强凌弱的基础上,激起各国人民的反抗,甚至是本国内的人们。美国不断去逼迫他国,依仗他那强大的实力,以核实力去威胁他人,这就使其他国家也想制造核弹来起到一定的威慑作用,循而复返,狗急跳墙,美国继续这样,也许真的有一天核战会爆发,。因此美国何不少扮演一些世界警察的身份,多一些安逸,若真的嫌事少,何不去打击海盗,消灭恐怖主义,与其他国家一道去解决世界性的问题,如气候变暖、能源危机等等。不要一天到晚的将心思花在如何遏制其他国家发展,如何去欺负他国获取资源,只要你搞好国内发展,增强些军事力量,有哪个国家会对你小觑,百年之后你依然是超级大国,更重要的是可以避免核战争的发生,岂不妙哉!除了以上各个主要国家的行为外,我觉得全世界人民还要联系起来去阻止这场空前的核战争。例如1992年签订的“反对核子扩散条约”、日世界上60余国所签订的“全面禁止核试验的条约”等。这些都是些很好的方法来遏制核武器的大规模的发展与使用。不过说白了这些只是一张协议,在国家利益面前显的是那样的苍白无力,更重要的是还是各个国家之间的相互遵守与协作。努力使这样的核事件不会发生。联合国要加强对所有国家的监控,有核国家不能对无核国家威胁使用核武器,对那些无核国家要加大宣传力度与教育,要使他们认清楚有核武器并不能完全代表什么,国家的综合实力才是立足世界的根本,而立足于世首先就要保证世界的和谐发展,不能发生核战争!简而言之:就是要将核武器牢牢掌控在那些负责任的、理性的大国手中,不能让一些跳梁小丑有机可乘!这至关重要。做好以上这几点还是不够的,我们还要将强对核武器的保护意识,强化保护的方法和措施。不能让一些恐怖分子有机可乘,也就是说:我们要加强对恐怖分子的打击,只要消除了恐怖分子以及更重要的不法分子的恐怖意识,这也就消除了核战争隐患的一大半!历史将传承的接力棒交到我们的手中,我们不能将责任任意推卸,并将人类文明付之一炬。预防核战争将是我们我们今后每一代人的首要任务,只要我们每个国家,每个人不肆意妄为,不为一己私欲。大家相互协作定能有效的阻止核战争的爆发!引用:核战争百度百科核弹百度百科
范文四:史前是否发生过核战争? 07:46:17 来源: 中国科普网
网友评论 102 条 进入论坛?
这个世界充满了秘密,在谜底还未揭开之前,我们所能做的只能是猜测。在地球诞生至今的46亿年的演化过程中,地球上的生物经历了5次大灭绝,生生死死,周而复始。因而有人推断,地球上曾出现过多次高级文明社会,但不幸的是这些文明都毁灭了。亿万年的自然变迁几乎抹去了一切痕迹,只有少数证据得以保存。1972年,在非洲加篷共和国发现了一个20亿年前的铀矿——奥克洛铀矿。在矿里还发现了一个不可思议的史前遗迹:一个古老的核反应堆。它是由六个区域的大约500吨铀矿石组成,运转时间长达50万年之久。面对这个保存完好、结构合理的核反应堆,人们不禁要问:是谁留下了这个核反应堆?要知道,人类掌握核能技术,建立第一座核反应堆,只是20世纪40年代的事情。奥克洛(oklo)铀矿遗址1968年,在美国发现了两个完整的人类足迹化石,而且这个足迹踩着地球上最古老的一种生物——三叶虫(这种生物早在几亿年前就灭绝了)。值得说明的是,这个人类足迹的化石在地质上属于寒武纪,距今已有5亿年之久。请问,在这么遥远的年代,是谁留下了这些脚印?在玛雅人的编年史中,曾记载了地球9000万年至4亿年之间的事。要知道,人类在数百万年前才告别了古猿,几亿年前地球上根本没有人类,请问,玛雅人记载了谁的历史?我们列举这些例子的主要原因是想说明史前文明的存在。那么这些文明又是怎样毁灭的呢?许多学者研究后指出:史前文明毁灭于一场规模浩大的核战争。科学家在白垩纪地层中发现了似人的脚印马享佐·达摩毁灭之谜印度河是世界上最长的河流之一,也是人类文明的一个发源地。从19世纪开始,人们在印度河旁的旁遮普郡一带,发现了一个东西长1600公里、南北长1400公里属同一文明的大量遗址,其涵盖范围之广在世界上也是独一无二的,这就是所谓的“印度河文明”。其中最著名的是两座古城遗址,即哈拉巴和马享佐·达摩(印度语为死亡之谷)。据最保守的估计,这两座古城距今最少有5000多年,但在印度的早期神话中没有这两座古城的记载,所以更多的人认为,它们的历史也许比猜想的要久远得多。在城市建筑的挖掘中,考古学家根本找不到神殿和宫殿,这与世界上目前所探掘的古城遗迹都不相同,似乎这些城市根本没有统治者。马享佐·达摩城的居民住宅建筑更证实了这点,所以住房都是由砖木建成,从格局规模来看基本差不多,好象贫富分化没有出现在这里,更没有发现任何一件艺术品。是原来就没有,还是被岁月销毁了?在马享佐·达摩出土了大量遗骨,有的在街道上,更多的人在居室里。在一个比较大的废墟里发现了成排倒地死去的人们,有些遗体用双手盖住脸,好象在保护自己,又好象看见了什么很害怕的事情。可以肯定,所有的人都是在突然状态下死去的。马享佐·达摩古城遗址这座古城当时一定发生了一件很巨大的异常事变,是什么呢?是火山爆发?可在这一带几千公里的范围内人们没有发现遗留的火山口;是突然爆发的流行病、瘟疫?可医学证明瘟疫和各种流行病不可能突然毁灭一座城池。印度的考古学家卡哈对出土的人骨进行了详细的化学分析后说:“我在9具白骨中,发现均有高温加热的痕迹。”这说明马享佐·达摩的毁灭和人民死亡与突然出现的高温有关。马享佐·达摩和《圣经》里索多姆的毁灭有极相似之处,都是突然间被与高温有关的东西摧毁的。人们在马享佐·达摩还发现在许多坍塌的建筑物上有承受过某种高温的痕迹,人们甚至发现一些“玻璃建筑”——托立提尼物质。这种物质的形成是由于瞬间高温溶化了物体表面然后又迅速冷却造成的。至今人们只在热核武器爆炸的现场发现过这些人为的物质。一些证据都在说明,这里曾发生过核爆炸。索多姆毁灭之谜《圣经·创世纪》中记载了这样一件事:灾难降临之前,两个天使来到了索多姆,居民罗得正坐在城门口,等待着这两位天使。罗得马上认出了他们,并热情地请他们到他家里过夜。城里的人们很想污辱他们。可这两个陌生人却只消轻轻一挥手,就可打消当地花花公子的性欲。他们使这帮惹是生非之徒双目失明。这两个天使很快告诉罗得,赶快把他的妻子儿女及家人转移出城。他们警告说,这座城市马上就要毁灭了。罗得家里的人都不相信这个古怪的警告。认为这是罗得在开玩笑,根本不加理会。天亮了,天使催逼罗得说:起来,带着你的妻子儿女和家人赶快出城,免得你因这城里的罪恶而同被剿灭。但罗得执意不走,并对天使说:我不能走。天使道,逃走可以救你的性命,不要回首顾盼,不要在洼地徘徊,逃到山上去!否则你将丧生。罗得说,我不能逃到山上去,既然大难临头,就难免一死。天使见此情景,只好拉着罗得的手、他妻子的手及家人的手,将他们领出来,安置在城外。并再次对他说:赶快逃到山上去,不要回头看,免得你也被剿灭。紧接着,当地烟雾就如炉灶烟升腾般一下升起,硫磺与火从天降至索多姆城,城里、洼地上的居民与生物统统未能逃脱厄运。罗得的妻子不顾天使的劝告,回头望了一眼,立刻身死。罗得这才感到危险,迅速上山而去。在索多姆城究竟发生了什么事呢?我们无法想象,至高无上的“上帝”也受一张时间表的约束。不然的话,那他的“天使”为什么要那样匆忙呢?是不是什么发射前的递减计数已经开始?是不是某种将摧毁这两城市的指令就定在那一时刻,而“天使”是知道这一切的?如果是这样,毁灭的时刻显然已经迫在眉睫了。难道说“天使”们就没有更简便的的方法让罗得全家脱险吗?他们为什么一定要让罗得全家到山上去?为什么要禁止他们回首顾盼呢?这些问题历来都令学者棘手。但是,自从美国在日本投下两颗原子弹后,我们似乎从中能够领悟出点什么。也许我们能够这样解释,索多姆城是有计划地故意用一次核爆炸来摧毁的。“天使”们为了惩治那些邪恶的人,将爆炸时间定在了那一天。为了使那些他们认为不该被毁灭的人躲避这场灾难,比如罗得一家,他们匆匆来到城市,给这些人以警告,告诫他们“逃出城去”“不要回首顾盼,不要在洼地停留,逃到山上去”。也许那里正好有天使为这些人准备的避难所——防核爆炸的掩蔽体。而有一些人却不顾天使的警告,回头观望,当然难逃劫难。但对于史前是否发生过核爆炸,我们所说的一切,只能是猜测。
范文五:“冷战”结束后世界度过了相对和平的一段岁月,商业化下人类社会似乎已经远离了核战争的威胁。但最近的朝鲜核试验,再一次把“核战争”这三个字眼带入了公众的视野。你能从核战争中活下来吗?这是一个很沉重的问题。当核弹落下时怎样才能逃生?首先你不能离核爆点太近,其次你需要知道的生存技能都在这里了,好好记住它们。时刻关注新闻动向在核战争爆发前,政治局势必会急剧恶化。只有当两个有核国家之间的矛盾激化,而常规战争又难以分出胜败的时候,才有可能引发核战争;当然了,针对某个区域的核攻击也很可能会快速扩大为全面核战争。核弹爆炸时,找掩护!你收到的第一个核袭击警告很可能是防空警报声和其他警告标志,再不然就该是核爆本身了。在距离核爆点几十公里以外的地方都可以看到核爆产生的亮光。如果你在核爆点附近,那么你基本上没有任何生还的可能,除非你有权限进入政府修筑的地下核掩体。如果你离核爆点有几公里的距离,那么你大概有10到15秒的时间来躲避热辐射的袭击,而冲击波大约会在20到30秒后抵达你所处的位置。另外,绝对不要直视爆炸点火球!这么做会导致失明。如果你找不到好的掩体,那就找一个低洼的地方脸朝下趴好,尽可能不要让你的皮肤暴露在空气里。如果连低地也找不到,那你就尽所能赶快挖一个吧。要知道,在8公里以外的地方,热辐射会导致你全身重度灼伤;即使在32公里以外,你的皮肤也会因烧伤脱落。那时风速将达到每小时960公里,直接暴露其中的任何东西都会烟消云散,当然也包括人体。如果以上这些你全都做不到,那就赶快跑进室内。如果你运气好,这幢房子也有可能不会在冲击波和高温中倒塌……远离所有的窗户,远离任何易燃易爆物,尼龙这样的材料以及其他任何油基材料都会在高温下燃烧。造成伤亡的不是初爆而是辐射核爆辐射可分为以下两种:初始辐射和残余辐射。初始辐射与爆炸同时产生,维持时间和传播距离都比较短。不用担心初始辐射,因为如果你在这个范围内,热辐射和冲击波会先一步要了你的命。残余辐射就是常说的放射性落下灰。如果核爆发生在地表,或者核爆产生的火球接触了地面,核爆后就会产生大量的放射性落下灰。它们飞散在大气中,其辐射量是非常危险的。含放射性落下灰的雨水呈现煤烟般的黑色,也就是所谓的“黑雨”。黑雨的致命性很强,所有与其接触的东西都会被污染。一旦熬过了初爆和初始辐射,你必须找到合适的避难所来躲避放射性落下灰和黑雨。了解放射性落下灰的种类放射性落下灰一般带有阿尔法粒子、贝塔粒子和伽玛射线三种辐射,其中阿尔法粒子对人体影响不大,普通衣物即可遮挡,贝塔粒子会造成“贝塔灼烧”,因此要避免长期暴露在空气中。伽玛射线极为致命,它可以穿透任何种类的防护设施。伽玛射线会对人的内脏造成非常大的伤害,因此必须做好充分的防护措施,避免暴露在伽玛射线中。如果你在乡村地区,找个山洞或者能容纳你的树洞躲起来。或者挖一条沟渠,躺在里面,并且在你周围堆上土。从物理原则上讲,想要完全阻挡伽玛射线是不可能的,不过下列材料可以帮你把伽玛射线减少到一个可以承受的程度。别离开避难所做好在避难所里呆上至少200个小时的准备,在爆炸后的最初48个小时内绝对不能离开避难所。定量分配物资显然,为了活命你应当定量分配物资,即使如此你最终仍可能会为了寻找补给而暴露在辐射中。对于加工食品,只要外包装未被刺穿且外形完好就可以食用。动物肉也可以食用,但必须小心剥皮,且其心、肝、肾都不可以食用,尽量不要吃靠近骨头的肉,因为骨髓也是含放射性的。热带植物可以食用,以块根植物(萝卜、土豆等)为最佳。开放性水域的水不可饮用,泉水和加盖的井水则是最佳选择。在建筑物内部的水通常是安全的,残留在管道中的水也可以饮用。户外防护穿上你所有的衣服(帽子、手套、护目镜、袖口封闭的衬衫,等等),以防止贝塔灼伤。衣服要经常甩动以抖落辐射尘,任何暴露在外的皮肤都要用水冲洗。放射性灼伤和热灼伤轻微灼伤,将伤口浸入冷水中止痛。如果皮肤起水泡、呈炭化或破裂:用冷水冲洗,除去污染物,用无菌布包裹,避免感染。切不可弄破水泡!如果皮肤没有出现水泡、呈炭化或破裂:不要包覆,即使有大面积灼伤也不需要包覆。冲洗这些灼伤处并涂抹凡士林或发酵粉溶液。如果没有,未受污染的湿土也可以替用。严重灼伤,即热灼伤,主要来自高强度的热辐射。应按以下步骤处理:如果伤口有衣物包覆,小心剪开并移除这些衣物。不要往伤口涂抹任何药膏;用清水小心清洗伤口;用无菌布覆盖在伤口表面,如果伤口太大,可以用干净的床单替代;预防休克,失血、深度烧伤和晕血等情况都会让人产生休克,表现症状为躁动不安、口渴、面色苍白和心跳加速。病症加重时,患者呼吸急促,目光无神。此时可以通过按摩患者胸部来稳定患者的心跳和呼吸,保持一个舒展的姿势方便患者正常呼吸。松开衣服扣,安抚患者,使其恢复意识。未雨绸缪才能活下去事先建好家用放射性落下灰避护所,可以用地下室或地窖改建。现在很多高层建筑都有地下车库。了解当地是否会发生报复性袭击或第二轮爆炸。如果有,你必须等到最后一次爆炸的200小时后再出门活动。即使户外已经很安全,通常核战争后整个社会秩序会陷入混乱。所以尽可能躲在安全的地方,直到政府武装着手恢复社会安定。一般来说,当你看到坦克的时候,社会秩序应该已经开始恢复。不要吃、喝、接触任何暴露在外的植物、河水和在未知地找到的金属物品。(瑞瑞荐自《海外文摘》)
范文六:作者:吴春波当代经理人 2002年08期“核”战争,谁能逃脱生死抉择——活下去,看起来是非常简单的要求,但在现实中这一简单的要求成为诸多企业“不可能完成的任务”。中外企业发展的实践为我们提供了许许多多的案例。有人概括中国企业的生存状态是“长不大”与“活不长”。造成这种状况的原因有三种:一是激烈的竞争,这种竞争包括产品的竞争,服务的竞争,人力资源的竞争,市场的竞争,也包括机制的竞争。二是机制的退化。一个好机制可以把庸才变得优秀。相反可以把优秀变成平庸。三是企业内部的矛盾。企业发展到一定阶段后,企业内部矛盾开始显现出来,员工的心态、追求、关注点和行为方式开始要发生变化,开始居功自傲,开始不思进取,结果会侵蚀公司的优良文化。拥有铀元素,你就是“核”大国——能够使企业生存发展的力量何在?是一个企业所具备的核心竞争力!企业之间的竞争已经到了“核竞争”的时代,核竞争就是核心竞争力的竞争。核心竞争力是不能通过交换得到的,反言之,通过交换能够得到的都不是核心竞争力。核心竞争力也不是能够通过学习与模仿取得的,它具有很强的排他性。核心竞争力不是企业中几个要素的简单组合,具有很强的整体性,在某种意义上讲,核心竞争力不是取决于企业的优势和长项,而更大程度上决定于企业的“短木板”。它为企业提供了进入多样化市场的可能性,为产品提供巨大的附加值,使企业赢得主动和竞争优势。能够形成企业核心竞争力的唯有管理。第一,因为只有管理才能把企业的核心技能聚合起来,形成整体力量和系统优势,并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处于优势地位,从而赢得竞争的胜利,为企业的持续发展提供生生不息的力量。第二,企业只有依靠系统的管理,才能最终摆脱对人才、技术、产品的依赖,才能适应激烈的外部市场的变化。第三,良好的管理体系能够降低企业的优秀人力资源或少灵敏稀缺人才的要求,降低对管理者整体管理能力的要求,进而为企业的持续发展提供稳固和长远的基础。第四,企业经营管理的实践证明,那些优秀的世界领先企业可能在某项或几项核心技能方面并不出类拔萃,但在整体管理能力和整体管理水平上无疑是最优秀的。可以讲,世界领先企业之所以世界领先,在于其领先世界的管理。因为衡量其领先的重要指标不是其员工规模和销售额,而是其效率,特别是人均效率,而唯有管理才能带来人均效率的持续和稳定的提高,他就是成为核大国的秘密武器!作者:吴春波当代经理人 2002年08期“核”战争,谁能逃脱生死抉择——活下去,看起来是非常简单的要求,但在现实中这一简单的要求成为诸多企业“不可能完成的任务”。中外企业发展的实践为我们提供了许许多多的案例。有人概括中国企业的生存状态是“长不大”与“活不长”。造成这种状况的原因有三种:一是激烈的竞争,这种竞争包括产品的竞争,服务的竞争,人力资源的竞争,市场的竞争,也包括机制的竞争。二是机制的退化。一个好机制可以把庸才变得优秀。相反可以把优秀变成平庸。三是企业内部的矛盾。企业发展到一定阶段后,企业内部矛盾开始显现出来,员工的心态、追求、关注点和行为方式开始要发生变化,开始居功自傲,开始不思进取,结果会侵蚀公司的优良文化。拥有铀元素,你就是“核”大国——能够使企业生存发展的力量何在?是一个企业所具备的核心竞争力!企业之间的竞争已经到了“核竞争”的时代,核竞争就是核心竞争力的竞争。核心竞争力是不能通过交换得到的,反言之,通过交换能够得到的都不是核心竞争力。核心竞争力也不是能够通过学习与模仿取得的,它具有很强的排他性。核心竞争力不是企业中几个要素的简单组合,具有很强的整体性,在某种意义上讲,核心竞争力不是取决于企业的优势和长项,而更大程度上决定于企业的“短木板”。它为企业提供了进入多样化市场的可能性,为产品提供巨大的附加值,使企业赢得主动和竞争优势。能够形成企业核心竞争力的唯有管理。第一,因为只有管理才能把企业的核心技能聚合起来,形成整体力量和系统优势,并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处于优势地位,从而赢得竞争的胜利,为企业的持续发展提供生生不息的力量。第二,企业只有依靠系统的管理,才能最终摆脱对人才、技术、产品的依赖,才能适应激烈的外部市场的变化。第三,良好的管理体系能够降低企业的优秀人力资源或少灵敏稀缺人才的要求,降低对管理者整体管理能力的要求,进而为企业的持续发展提供稳固和长远的基础。第四,企业经营管理的实践证明,那些优秀的世界领先企业可能在某项或几项核心技能方面并不出类拔萃,但在整体管理能力和整体管理水平上无疑是最优秀的。可以讲,世界领先企业之所以世界领先,在于其领先世界的管理。因为衡量其领先的重要指标不是其员工规模和销售额,而是其效率,特别是人均效率,而唯有管理才能带来人均效率的持续和稳定的提高,他就是成为核大国的秘密武器!
范文七:作者:田景梅外交学院学报 1998年03期运用威慑手段制服和战胜敌人早在古代中国、古希腊和古罗马就已有之。这就是所谓的“不战而屈人之兵”。但是,威慑手段形成完整的、系统的威慑理论并予以运用则是核武器出现以后并且核战争的毁灭性后果为世人所悉之后的事情。在美国,与先进的核武器系统相联系,最先产生并运用了核威慑理论。在苏联,虽然也采用了核威慑手段,但是它把核威慑理论视为资产阶级的产物而加以否定。因此,本文所论及的主要是美国的核威慑理论。关于核威慑的概念,在美国军界、政界和学术界有着多种解释,其中较有代表性的是以下三种:第一种,美《国防部军事及其有关术语辞典》1984年英文版的解释是:“威慑是使对方因惧怕不堪设想的后果而不敢采取行动。威慑是由于使对方受到确实存在的难以承受的报复行动威胁所产生的一种心理状态。”第二种,美国前总统里根认为,威慑就是“使考虑袭击美国或者我们盟国或者我们切身利益的任何敌人确信,他们冒的风险远远超过他们得到的好处。”第三种,美国基辛格在《选择的必要》一书中称:“威慑就是设法向对方提出危险性,这种危险将使对方认为与其要获得的利益不成比例,因而使对方不敢采取某种行动。”〔1〕这三种对核威慑概念的解释大同小异,概括起来为:核威慑就是以核力量为基础,以使用核武器相威胁,使对手害怕可能导致无法承受的核报复,而不敢发动核战争或常规战争。自核时代开始以来的半个多世纪,尽管人类一直生活在核战争的恐怖之中,但是核战争并没有爆发。对此,许多国际关系理论家、战略家以及政要都认为是核威慑抑止了核战争。美国前总统尼克松在其著作《1999,不战而胜》中写道:“一种真正的和平的结构,只能被建立在核威慑的基础上。”〔2 〕美国的国际关系理论家罗伯特·吉尔平在《世界政治中的战争与变革》一书中说:“敌对的核国家之间的相互威慑限制了暴力,继而保护了整个国际社会免受全面战争的侵害。”〔3 〕这种观点,听起来似乎很有道理,但仔细分析和研究,却并不完全令人信服,核威慑理论存在着诸多缺陷和漏洞。这里我们不妨对美国的核威慑理论进行一些简要的分析。一、“大规模报复”威慑理论()这一理论是艾森豪威尔政府的国务卿杜勒斯为对付他所说的苏联的战争威胁而提出的。他于1954年首次全面和系统地阐述了这一理论。他说,实践证明,“没有哪一种局部防御能力能够独立遏制共产主义世界的强大的地面力量。必须用具有大规模报复能力的威慑力量来加强局部防御。”他宣称:“美国政府今后将以核升级相威胁来威慑或阻止共产党发动的局部战争;俄国人的冒险主义必将以自己的生存为代价,因为美国将主要依靠其强大的报复力量,在我们自己选择的地点,用我们选择的方式迅速进行报复”。〔4〕这一威慑理论表明, 无论何时何地只要发生苏联发动的战争,美国都要使用核武器进行大规模报复。这样,就产生了三个疑问:第一个疑问,当美国面临局部的常规战争威胁时,能否不顾伦理、道德及舆论谴责首先使用核武器,而承担发动核战争的罪责?第二个疑问,当欧洲和亚洲而不是美国本土受到常规进攻时,美国能否不惜使本国遭受毁灭性的核攻击而为盟友动用核武器?第三个疑问,美国必须拥有对苏联压倒优势的核力量。但美国能否永久保持这样的优势并且为此承受巨大的经济负担?因此,“大规模报复”威慑理论一提出,在美国就对其可信性展开了一场激烈的辩论。曾担任国务院政策办公室主任的保罗·尼采认为杜勒斯主义在公开宣布的方针和实际可行的方针之间存在的差距太大。威廉·考夫曼也对此提出怀疑,他说:“国内和盟国的舆论状况使他们有充分的理由相信,这一理论即使不是纯粹的虚张声势,至少只是一个必须经过调查和持久辩论才能成为既定政策的建议。”〔5 〕国防部长施莱辛格在1975年给国会的年度国防报告中指出:“现在,这种以城市为打击目标的大规模报复,最多是用以回击对美国及其城市的全面攻击,却很少能够对其他的任何攻击做出反应,其可信性显然是越来越低了。”〔6〕而且,在实际运用中,这一理论也受到了很大挑战。“大规模报复”威慑理论是建立在美国对苏联拥有绝对优势的核武器的基础之上。但是随着苏联的核武器及其运载工具的迅速发展,拥有直接打到美国本土的核力量的能力越来越强,美苏的核力量均衡的趋势开始显露出来。该理论失去了存在的基本前提。由于这一威慑理论逐渐失去了其可行性,美国遂调整了其威慑理论。二、“确保摧毁”威慑理论()这一理论是由美国国防部长麦克纳马拉提出的,1964年正式被肯尼迪政府采纳。其基本内容是:美国和苏联在遭受核袭击后都能保持一支进行有效的第二次打击的战略核力量。这样,双方中的任何一方发动核袭击,都会遭到对方报复性的回击,从而使得双方都不敢贸然发动核战争。“确保摧毁”威慑理论是在承认美苏核力量将趋于均衡的基础上提出的,似乎比“大规模报复”威慑理论更为现实。但是,“确保摧毁”威慑理论在某些方面继承了“大规模报复”理论,因而该理论本身仍有一些难以克服的弱点:第一个弱点,面对苏联的常规进攻,美国仍要以首先发动核战争来作为回击。这样,它就碰上了杜勒斯主义遇到的相同的难题。第二个弱点,美国必须永远保持足够有效的第二次打击报复核力量以及难以穿透的防御系统。而要做到这一点并不是容易的。并且美国仍要付出更大的经济代价。第三个弱点,美苏必须保持核力量的稳定的均衡,这是难以做到的。因为美苏追求军事优势是它们军事战略的终极目标。第四个弱点,该理论是以摧毁对方的软目标(城市、工业中心)为首先选择,也就是把对方的平民作为“人质”。这不太符合美国传统的道德观,难以为美国公众所接受。这种理论在美国一出现也同样受到了美国各界的质疑和批判。艾伯特·沃尔斯泰特在他的系列文章中,质问“根据能够屠杀多少平民为标准来衡量我们的武器是否充足,这种作法是道德的吗?”〔7〕1970年2月尼克松总统在其向国会提交的外交政策报告中, 也对该理论的基本假设提出怀疑。他说:“如果美国遭到核攻击,难道留给总统的只有唯一的选择,即命令大规模毁灭敌国的平民,而随后美国人民也将一定遭到敌国的大规模屠杀?”〔8〕国防部长施莱辛格在1976 年的国防报告中说:“在我们的城市没有遭到进攻的情况下,而威胁要摧毁对方的全部城市,这是一种难以令人接受的战略。在大多数情况下,这种威胁的可信性几乎近于零,特别是对一个能以同样的方式对我方城市进行报复的国家来说,更是如此。〔9〕在实践中,该理论也遇到了种种难题, 未能阻止中小规模的局部常规战争。三、“确保生存”威慑理论(1981—冷战结束)这一理论是由里根政府提出的。里根总统在1983年3 月的一次演讲中说:“我们谋求使恐怖平衡战略,亦即人们所说的相互确保摧毁战略,变得过时,用一种不会挑起武装冲突或造成大规模毁灭,但能有效地防止战争的武器系统取而代之。”〔10〕“确保生存”战略要求建立攻防兼备,能打赢各种核战争的战略力量体系。因此,美国不仅要发展进攻性的战略核力量,而且要大力研制战略防御系统,以削弱苏联的战略核力量,抵御苏联的核攻击,确保美国的生存与安全。“确保摧毁”是以自杀对自杀,“确保生存”是以生存对生存。两者相比,似乎后者更合理些。但是该理论同样存在着很大的缺陷:第一个缺陷,“确保生存”威慑理论是以建成拦截来袭导弹概率达99.9%的战略防御系统为前提条件。研制这样的武器系统需要高科技和巨额军费,从目前的条件看美国显然是难以做到的。第二个缺陷,苏联必将以大力改进战略核力量,增强其导弹的穿透力,重新获取对美的战略核力量的平衡来作为回应。这就必然给美国的战略防御计划不断地增加难度。第三个缺陷,美国的战略防御计划使原来美苏基本稳定和均衡的战略核力量体系失去了平衡,苏联会感到其安全受到威胁而可能先发制人。“确保生存”威慑理论在实践中没实行多久,就随着华约的解散、苏联的解体和冷战的结束而停止。由于世界战略格局发生了巨大的变化,美又重新修改了它的核威慑理论。美国的核威慑理论虽然随着不同时期各种因素的变化而不断地进行调整,也具有合理的成分,但是这些理论本身或多或少都有局限性和弱点,在实践中都遇到了程度不同的挑战。因而它们缺乏可信性和有效性,这样的威慑理论很难说能抑止核战争。确切地说,核威慑只能是抑止核战争诸多因素之一,决不能过高估计其作用。其次,核威慑是以核战争作为威慑的最后手段。虽然核威慑是为了抑止核战争,但是,核威慑本身又是以不惜使用核武器阻止对手进行核冒险作为基础的。正因为如此,核威慑也具有诱发核战争的因子。因为核威慑要获得成功,有效地阻止核战争的爆发,就必须有一旦威慑失灵使用核力量的决心,否则,就不能真正慑止敌人的侵略。因此,一方面,核威慑具有抑止核战争的意图,而另一方面,核威慑又具有引发核战争的成分。这就是核威慑的二律悖反。再次,核威慑是以理性或理智为假设的。“东西方威慑关系是基于这样的假设之上,即所有的决策者都是有理性的,并且按照对他们的对手的意愿、目标、价值观和忍受程度的正确理解来行事。”〔11〕理性概念的解释是比较复杂的。我们这里所说的理性是指行为与目的之间的某种成比例的关系。也就是决策者在采取可能导致核战争并招来核报复的行动之前进行一定的收益与代价的分析。如果在和平时期,决策者在采取某种危险的行动时,有可能会冷静地估价此行动所带来的收益与损失。但是在紧张时期,尤其是在核战争即将爆发的危机时期,决策者很难保持理性。心理学认为紧张、惧怕、恐惧和压力超出正常承受水平时,非理性因素在人的思维中就越来越强烈,极可能会导致决策者错误地估计、判断和决策。所以,在危机决策的时候就削弱了核威慑所依赖的理性假设。最后,核威慑应是双向的心理反应过程。核威慑好比是相互沟通的双轨道,只有威慑者与被威慑者之间具有共同的心理反应,威慑才能获得成功。由于美苏的历史、文化、传统、价值观的不同,尤其是意识形态的敌对,双方根本就不可能具有共同的心理特征。在核威慑理论方面双方的思维方式和心理行为相距甚远。苏联认为核战争是能打赢的,不接受美的“相互确保摧毁”威慑理论。苏联甚至主张在核战争迫在眉睫时发动先发制人的第一次核打击,首先削弱对方的报复核力量,以减少自己所遭受的损失,尽可能赢得核战争的胜利。苏联认为美国所竭力提倡的第二次核打击的报复行为是不符合理性的。而美国的核威慑理论却是以西方的文化传统、经验、思维方式和价值观为依据,没有考虑到对手苏联的差异性。毫无疑问,基于这样基础之上的核威慑的有效性会大大降低。以上分析的结果表明,不仅美国的核威慑理论因其本身的缺陷而失去可信性、有效性,在实践中因其遇到种种难题而失去了可行性,而且,核威慑的某种前提和假设也缺乏可靠性。这样的核威慑怎能有效地抑制核战争?阿瑟·沃斯科尖锐地指出:“威慑的复杂性未使战争的风险减少,相反,世界局势需要的并不是更加精心修改威慑理论,而是放弃威慑。”〔12〕核战争的爆发与抑止是极其复杂的问题,绝不是仅仅以核威慑就能阻止的。从核武器出现到冷战结束将近半个世纪的时间里,人类一直惊恐地与核武器相伴。但是,虽然地球上曾经核危机四起,核阴云密布,核战争却终究没有爆发。人们不免要问究竟是何原因?我认为至少有以下几个原因:第一,二战后世界形成的对垒分明、势均力敌和全面对峙的两极格局。“冷战”时期的两极对峙确实对人类的发展产生了消极有害的影响。但是,另一方面,我们也应当看到,这种两极对峙是以美苏两个强大的敌对国各自控制的两大军事集团为基础的。这样就形成了某种稳定的均势,从而使任何一方都不敢打破这种平衡。因为失衡不仅仅是美苏两家之间的冲突,而是双方军事集团都将卷入的全面战争,极有可能导致毁灭性的核战争。著名的国际关系理论家肯尼思·沃尔兹说:“国际政治最好是一个数目小的系统。几大国共存于一系统,没有很大优点。相反,我们已经发现,将几个大国降到两个大国的优点却是无可争辩的。”〔13〕第二,虽然“冷战”时期,美苏两国一直都处于尖锐的对立状态中,但是它们都没有试图去打破它们所建立的在战后划分势力范围的雅尔塔体系的基本框架。美苏两国都没有发动以对方为首先进攻目标的常规战争,更没有发动毁灭性的核战争的实施计划。因为二战后美苏双方所制定的军事战略都是以对方的首先侵略为假设而不是以己方的主动进攻为前提条件。双方极力避免迎头相撞,只是在“边缘地带”进行“边缘战争”。第三,核武器所具有的超杀伤力和破坏力的特性使核武器本身变为不能使用的武器。第四,核伦理和核道德的巨大牵制力。第五,世界及国内舆论的谴责和约束。第六,全球范围内反对核战争的和平力量已成为一支不可阻挡的潮流。虽然冷战结束,国际形势趋于缓和,核战争的危险性大为降低,美苏又削减了各自的核武器。特别是作为前苏联的继承国的俄罗斯,总的说来已经不再是美国的对手,但是,世界上仍存在可以毁灭地球多次的庞大的核武库,而且核扩散的趋势也没有得到有效的制止。可以这么说,只要世界上还有核武器,核战争爆发的危险就无法从根本上予以消除。因而,探讨如何抑止核战争具有深远的现实意义。注释:〔1〕〔4〕王仲春等:《美国核力量与核战略》,国防大学出版,1995年,第78、100页。〔2〕[美]尼克松:《1999,不战而胜》, 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出版社,1988年,第71页。〔3〕Robert Gilpin:《War & Change in World Politics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1981,p.215.〔5〕[美]詹姆斯·多尔蒂等:《争论中的国际关系理论》, 世界知识出版社,1987年,第398页。〔6〕〔9〕Roger D.Speed:《Strategic Deterrence in the 1980s》,Hoover Institution Press,1980,P.110、110.〔7〕Lawrence Freedman,《The Evolution of Nuclear Strategy》,The Macmillan Press LTD,1982,p.348.〔8〕《Thinking the Unthinkable》,from Newsweek Oct.5,1981.〔10〕祁学远:《世界有核国家的核力量与核政策》,军事科学出版社,1991年,第45页。〔11〕Keith B.Payne:《Post-Cold War Deterrence and Missile Defense》,from Orbis Spring 1995,p.211.〔12〕[美]亨利·基辛格:《国家战略问题》,军事科学出版社,1992年,第52页。〔13〕[美]肯尼思·沃尔兹:《国际政治理论》,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出版社,1992年,第232页。
范文八:美国发布的一款网络游戏,围绕幸存者在核爆后的求生设定情节,人们幸存的关键因素是:时间、距离和庇护掩体。在地下避难所,我们可以保护自己免遭放射性尘埃辐射,但并不是人人都能在自家院子里挖一座防核掩体。掩体要向地下挖掘至少60米,而且不是任何地点都适合挖掘。因此核爆发生后,尽快前往所在地区的地下掩体才是最明智的做法。躲进地下避难所后也有其他问题需要考虑。核爆发生后,环境里的放射性物质在很长一段时间里不会消散,而长期生活在地下,有许多事情需要解决。有厚厚的墙壁保护并不意味着一定能活下去,还需要电力、水和食物。专家建议,最佳的能源供应是燃料电池,可事先在掩体内囤放大量燃料电池,能够产生热量、水和电能 。至于水源,可以使用氧化石墨烯净化受到辐射的水。而人类赖以生存的食物,可以采用养耕共生系统,在植物和鱼之间维持循环营养。除去躲进地下避难掩体,也有其他可行的自保办法。美国航空航天局研制的适用于太空飞行的辐射屏蔽设备,也适用于放射性尘埃避难所。此外,也有科学家正在研制一种纳米材料,用于抵御放射线、高温和高压。还有研究表明,碳纳米管材料也可抵挡放射线辐射,其强度是钢铁的数百倍。
范文九:当核争战全面爆发时,们我怎么办 该
者:周厚作屹单位:中科技华学物理大院学摘要:论述战核争爆的发后果,因,应原对法,和减方危小害的法。假如方那天一战核争爆发了,每个一大城市遭到敌对国都弹的轰炸,爆炸遍核布 所有的达发区,还地一些有拦被在不发达截地,区有还洋上海。核辐空射染水,污气大,壤土,下永留无久消法的痕迹,被散染的大污气和分四水处散扩全到球。而大爆和炸菇蘑云带的起土进层入平层,地流获球的太得阳能将大大减少世界,可能迎很长来段一间的时乏阳缺光至黑暗的时代甚。数的平无民在核的高温,弹冲击,核波射辐核污染,中苦苦扎,无数的人类开始出挣现因基异变,的死有,有亡的变怪成,有的物受疾到病折磨的直死去.到.......,阳.缺乏和光核污使作物染植变种得难困,一每年必须将土壤都除剥层一才能种,植只能泉用水来灌,浇辐射水低变得常异珍贵作,产量物下,食降物珍贵的人使陷类饥饿入时代。法律的成一了纸文空,道成为遥远德记忆,的只下赤裸裸剩的尔达法则文。一每国个权利阶家级、上人层、大物人和商们的他亲躲在地族储备丰下,自给自足富设施完,善基的里,等地待远永等到的核污不染消散的那天一,下的压抑,地治的残统使酷多很多人很心人变态理,稀薄的道也德法无约束武力不,可能足使他遭们到变生异物和嫉妒的面地类人破攻遭而屠杀,很到多因原使物资储不备迫使足们他回到充满染污的地面即使,防辐服能让射们偶尔回他地到掠面夺执或行务也任无改变法个这局结。动植物也开始异变地,上出现球许多种各样各们不我见到过曾动的植物核,染污它们使以难生,存为基了因能灾在中难续延下,去它们往变往得大强富而攻有击性,物学植俘获猎会,动物物得变远比狮虎更大..强.....让我们看一可下能致导核战爆发的争火导:索1、大模的经规危济机这也是,战二战一爆的原因之一,经济危机发致导厂大面工积倒闭失,业者增加人们,活水生下降,平甚出现至大面饥荒,战积争将成为族、种决者转策移仇恨和注力的意径途一。之假第如次三世界战大发,爆可能就不是几亿人这么死简单,核弹可大量能使,用人类令亡灭的望的潘多绝魔拉极有可盒能被开打。2贫富、距的差增大,社会仇使大恨大增,而加政权腐,败肿,优臃秀人晋才入层的上途径封锁被上;位把者权通力过种各段掠夺手给己自的族亲,唯为亲才把,所有资源据为己的或有分与人时。(这亲是也各朝代各末日国临来时的一种况状可,这叹是人性的然,任必何明英的君主体、制政、都只府延缓能种这化老无而消法)这种时候除益的利冲导致战突争换血为成然,积必少成将成为多世性的界争。战、3在以上因素其和他因的素积累之下就,会有类似于墨里索尼,希勒的战争狂特人顺而势,生应而起。势们往他往了为战争胜的利考不虑敌对的者民人死活不,虑对方的报复,考疯狂使地用何任段手,们他是冥就王死的,者为冥服王务,了增加死为亡人数的,们他不一惜,切我们人对来说,他类们是“非我族类,其心必”异。此因,我们定一防要孤止,儿精神者病,仇社会的恨等等人掌握力权,们远远他比拥有和爱别爱人,有所牵挂人的容更被易诱而引落,堕成嗜为血魔的鬼假。如你遇上没有爱候选的人请,谨投慎票。4、外意极也可能成为争的战导火索在古代,面,、子仇、女恨色贫穷、财富、、心..野....层上一点点的事小就可导致大能模规的争,战民人意志就的一个是话。在笑专的国家制,与代古种状况并这区别。无当全界任世意个城一被核市击弹时,中核战争极就可能爆发了有。如假三次第界世大战发,爆能就可不是死几人亿这简么单,弹可能核大使用量令人类灭,亡的望绝的潘拉多盒极有可能被魔打开。当核弹爆炸数量到5达00以枚时上人类将,有能灭亡可成为或异变物。生如假三第世界次战大发爆可,能就不是几死亿人么这简,单核弹能可量大使用令,人灭亡的绝类望潘的拉多盒魔极有可能被开。当核打弹爆炸量数达到050枚以时,上类将有可人能灭亡成或变异为生物假如。核战就爆发在明天,争或者在0年21年0,后者或1在0年以0,内也是我们人类还就无力迁徙到另个宜一行星或居说者还有在月球没火上星建大立模规住居区甚至有能改力变个整火的的生态环境时。星为平民作的话,果想如保持要是一完整正常个人类,那我们的要考的虑有么这几途径个:一,第你关注各新闻种消,你息强有大分析的力能你能抽,丝剥地从茧种各息中嗅到核信争战发爆味道的。那喜你,早恭把点部分的大源资换成器武金银防辐、射药和便携的食剂物等生活物资然,后通火过、车船、海机旅行到人少或者是飞人的宜无海居岛,上或者西藏、新疆、西伯利是亚中、、中亚、非陵格兰、澳大利西部北亚,部美南洲北部、热雨林带(森林减污少,染食物足,充但存危险而艰生),北难洲美北部些这大家都舍不得扔弹的核地广稀人者或不发达地。区些这地掉落核弹的概率异区小,常后核战染相对较污少,应该还可过以相对正的常生活到地。点后以,一要定想法备办好一定的饮水用食物,等活物资储生,备器武必是备,的少就备好钱弩、刀弓等冷兵器,有钱自剑想。因己战为陷入无政府状后的态可性能高很出现变,生物的可能性很大异出现,德道机的危能可很性在料意之。中假如你是处到核掉的时候才弹知道战争核发了,爆那就你紧赶关找系,暴靠,力好食备物武,器上通挤往这些地区的交通工,虽具和平时然通工交具多很,是但因为各种因,交通素工会具减少,乘客增加。会或者有足够号召力你有,导领资质那就振臂一呼,,组织一帮获人取足够交的工通和油具料以及武器、食物,赶逃紧这些亡地区。假如你获吧知某处***有地下基地,的建议不去要,因抢他为们往武往强大,而且力下基地几乎等地到核不染污失那天,想想消不是很是可。核战悲假如爆争发,了我泪们满面,流们我将可是悲的灭了自毁己生物,可的的被自悲的智己毁慧的生物灭涕,湿泪衣衫.........假你是如著名学科、政家府层上、会社精英比、尔茨盖、艺术家钱的有某织的组物或人他们的亲族.者.......恭喜.,你你就能可获一个得住在地基下的名地,额过那去无暗日天生活。那里里的等将级森,严地按和位献贡分配物等物食。资此,因你最要好有真实学才且很有用并,或早点爬者高上,或位有者足的人够马,或者足够的资重物属储备金,在实办法没,就整容去,成吧俊男美女..为...还有.一个,枪手神一和武个术宗也师很不错不。你过好最祈决祷策者经已给地准备基了够足食的物水和储备(比,如1说00年还)有化净水的备,充设足的能或者太源能电阳板,以池及些一产生施设(如比地在下产生作物的无土栽培)等还有不可,缺的或心理医生而,领导者还需且要够足魄的,要力把资源能合理节省地分而。配而从证保地基不能断从外地界获取源资使人,们在能地里基永的生远下活或者等去地到适面合类人存生的那一。天假如你都不在此列自己解,决。吧第二,假核如战爆争发时的候,类人经进入宇已大开宙时发代,月球经成为地已球天航港,星得火到开,发金星水星重金属的挖被掘木,星土星的一等些卫和小行星带的一星小些行星被开为发空中转间站或矿,人类区已有能力制经能造在经济的时里间到达它恒其系甚星至星系的索船探甚至民船移抑,已或经发了其现它居宜的时星,候核争战对人的威类已经胁大减小了大。你如没果在有会上层社或有钱者势的有友亲朋人,可你参照上面以方法的或者想办法,上探登船索,移民等船离开地的任球交通何工具那我,就喜你不恭用悲惨的过辐核射生的了。活如果你权势是或者其者族,亲或者足名够,人够足秀,那优么完全不用担心,政府你和的亲人朋友就早给想你后好了路。第三,假好如几个星系成了人类的领土都,或者已经有好几宜居星个,球那类人经很安已全了亡的系数无灭降限接近低零。即于使核把地球弹每寸土地犁一遍,也只是地一球人的灰类色哀,悲整对个类来人,已经说无关局大了。只你要是地不人,球就那不用自己担为了,你心有足的慈悲心就去够悲和悯救那部援分哀悲可怜人的吧类!有时我常想候假如,武器核发明时间推的迟100年者或人的类天技术先进航百年那多一啊好那我,人类们远不永面临着用种在头上随挂有可时能掉来下全是类灭亡的危人机。假如第三世界大战爆发次,能就不是可几死人亿这简么单,弹可核大能量使用,人令灭亡的绝类望潘多拉的魔盒有极能被打可。当核开弹爆数炸量到达500枚上时以人类,有将可能亡灭或成变为生物。异如你假担心能可遇和战上争现在,以可办有法自使己那时在更地活好下去:、1力学努习,成为一个优秀有的名的学科、家工程师,你将是那家国民族不或可缺。国家的是放就比弃重要较权的力,也者要把保你下来护因为,他们要需,人你需要你民。、考公2务员者找或关吧,系权力的道路在上不断进,前知道成你为定谁是该保护,谁是决该弃的放地,步者或至少到你达不放被的弃地。3步、商经吧聚拢足,的够资,建立自金己能封的闭存生百年的基,拥地有足的够资储备和物脉人还有息渠信道。你没就什好担心的么。4、学或武炼修去,吧(仅供参考据说人体锻)炼一定程度到对环,境的应适性大会提高大,无惧核射。就算辐到不那步,一一以个当一的百在混乱的时代人也是种势各所欢迎的力。核爆发战只要,你没被场当死炸你,铁过定很得好。如道正所家说酒色,财气位名是都身外之物,只有“”的我的才是己自。的就算战争核不爆会发,在代现会社你这做样也正是确的,不吗?是对大于的面来说,防止人类反灭的方亡法如有下几:1个、减削各核国器武使之,低于使类灭人亡 的数,量使即爆核战发争,人类感觉会足够的到痛,不会又绝。这件灭事类人已在做经了,俄中等美国大面上一次又表次协商减一核少数弹。但量这是法几乎方没有,应用为弹核随可时以制造连,鲜朝能造都武器核了。假如出希现特这样的勒恶使者,魔者或某国总司大令得了精神。病大肆造制核武器并发射。类还是人灭要亡。2研、制核反武器比如说大量,的装激光有武器的星,卫精确地截导拦弹用来拦,导弹截使,核器武平流在层摧中。毁但不这是减小核过器的爆武伤炸害,少爆减炸入平带流层灰尘的,核污染还无是排除。法而且在导现可以弹潜在艇发射、车、射发井飞、机、舰等艇面上发射,乎不可几拦截。能有还种一说是,法20个把当量氢大弹埋20在头鲸肚子鱼,操里它们在日控列本岛近地海陆底爆炸产生,的冲波击,震地,啸足海以日使沉本没毁灭,而防不胜防。且想就想非常可怕。、3研制经济而高速出宇的飞船,使宙人能类轻开发易阳系太使;船达到飞亚光,派速出索探船早宜居寻星和他资源其在;时间和间的空础科基上作学出突破使,行旅离距短变只。要类的人生存空大大曾加间那,不就有会亡灭的危机了这是最。好的是也唯能一完全决解题的办问法。所以说,大家投入都到基础理物和天及宇宙航船的研飞中究去,为了吧人不会灭绝类!!!
范文十:中国曾面临核打击在中华民族的发展史上,中华民族遭受了无数的磨难和沧桑,外敌入侵、自然灾害、宫廷内乱、大规模内战等,都给国家带来了无尽的创伤, 给人民的生命和财产损失带来了巨大的损失。核武器是人类目前发明的战争杀人武器的最巅峰之作,日和9日,在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的前夕,美国空军在日本的广岛和长崎接连投掷了两枚原子弹。这场人类有史以来的巨大灾难,造成了10万余日本平民死亡和8万多人受伤。原子弹的空前杀伤和破坏威力,震惊了世界,也使人们对以利用原子核的裂变或聚变的巨大爆炸力而制造的新式武器有了新的认识。 但曾经,核战争的阴影离中国人民那么近,其对中国的影响,也是非常的深远。1969年的3月2日、15日、17日,中苏先后在珍宝岛发生了三次较大规模的武装冲突,这是中苏两国矛盾长期摩擦的结果。由于中方准备充分,苏方损失不小,被毁坦克、装甲车达17辆。据苏联解体后俄罗斯公布的数字,苏军死亡58人,负伤94人。珍宝岛冲突爆发后,苏联国家领导层对此事反应非常强烈。特别是以苏联国防部长格列奇科元帅、部长助理崔可夫元帅等人为首的军方强硬派,主张一劳永逸地消除中国威胁,他们的计划是:动用在远第1页东地区的中程弹道导弹,携带当量为几百万吨级的核弹头,对中国的军事、政治、经济等重要目标实施“外科手术式核打击”。苏联驻美大使多勃雷宁8月20日奉命在华盛顿紧急约见美国总统国家安全事务助理基辛格,向他通报了苏联准备对中国实施核打击的意图,并征求美方对于此事的意见。苏联的意图非常明显:在中美关系当时也很紧张的情况下,如果苏联动手,至少要让美国保持中立。第二天一早,基辛格到白宫时,发现尼克松早已急不可耐:“亨利,碰上了什么麻烦事?直接说吧,”基辛格拿出十多张写满字的纸放到桌上说:“总统先生,看看吧,苏联想对中国使用核武器。昨天晚上,苏联驻美大使多勃雷宁先生同我深谈了一夜。克里姆林宫的苏联领导人决定用核导弹一劳永逸地消除中国对他们的威胁,现在他们来征求我们的意见。”尼克松总统立即召开紧急安全会议,与会的有国防部长等高级官员。会上,通过对各种信息的综合分析,以尼克松总统为首的美国高层认识到,西方国家的最大威胁来自苏联,一个强大的中国可以很好的牵制苏联的力量,中国的存在符合西方的战略利益。如果苏联对中国进行核打击,必然会招致中国的全面报复。到那时,核污染会将直接威胁驻扎在亚洲各地的约25万美军的安全。而最可怕的是,一旦让苏联人打开核打击这个潘多拉盒子,整个世界就会跪倒在北极熊面前,也许到时美国也会举起白旗的。经过磋商,美国高层达成两点共识:一是只要美国反对,苏联就不敢轻易动用核武器打击中国;二是第2页应设法将苏联的核打击意图尽早通知中国。但在当时的情况下要做到这一点很难,至新中国成立以来,美中这20年来积怨甚深,如果通过美国人直接告诉中国,中国人非但不会相信,反而会以为美国人在玩弄什么花招。最后,美国高层决定:让一家报纸把这个消息捅出去,当然,这家报纸是不太显眼的。众所周知,在美国这块民主而自由的土地上,没有什么事情可以成为永久的秘密。这样,看到了这则让他惊讶的消息,苏联领导人勃列日涅夫也无法怪罪美国高层。《华盛顿明星报》在8月28日的报刊上,非常的醒目位臵刊登一则简短消息,标题是《苏联欲对中国进行外科手术式核打击》。文中写到:“据可靠消息,苏联欲动用中程弹道导弹,携带几百万吨当量的核弹头,对中国的重要军事基地——酒泉、西昌发射基地、罗布泊核试验基地,以及北京、长春、鞍山等重要的经济中心、工业城市进行外科手术式的核打击。”俗话说:一石激起千层浪。这则消息刊出后立即在全世界引起强烈反响。苏联领导人勃列日涅夫气得几乎暴跳如雷,几乎要发疯了,中国方面对于这则消息也非常重视。毛泽东主席在听取了周恩来的汇报后说:“不就是要打核大战嘛!原子弹很厉害,但我们不怕。”中国共产党立即召开了紧急会议,在会上,毛泽东果断提出“广积粮、深挖洞、不称霸”的战略方针。按照会议部署,全国很快进入“要准备打仗”的临战态势,许多重要企业转向军工生产,国民经济也开始转向临战状态,大批重要工厂、重点研究院高和校迁往交通闭第3页塞的中西部、大西南山区,实行“山、散、洞”配臵,北京等大城市也开挖大规模的开挖地下工事。当中苏两国已战争一触即发时,以勃列日涅夫为首的苏联领导人意识到,在遭受大规模的袭击后,中国方面肯定会对苏联进行全面报复,而苏联的全球主要战略敌人是美国而非中国,欧洲才是苏联的战略重点所在。基于上述考虑,苏联方面对中苏两国的紧张局势采取了缓和措施。9月上旬,苏联部长会议主席柯西金赴越南吊唁胡志明,借此机会,他向同去吊唁的中国代表团提出:在返回苏联途经北京时,他希望同中国进行会谈。经反复考虑,毛泽东同意了。9月11日,双周恩来总理和苏联部长会议主席柯西金在机场进行了三个半小时的会谈。这次会谈表明,中苏紧张关系略有些缓和,但战争的阴影依然笼罩在中国的上空。柯西金回国后,苏联方面不知为什么又突然转变了观点,态度更加趋于强硬。这反映出苏联领导层内部对华政策的严重分歧,柯西金等人主张缓和对华政策,而苏联最高领导人勃列日涅夫、苏联国防部长格列奇科元帅等人则强烈反对,主张继续对中国保持高压政策。伦敦《星期六邮报》在9月16日登载了苏联自由撰稿记者、实为克格勃新闻代言人的维克多〃路易斯的文章,称“苏联可能会对中国新疆罗布泊基地进行空中袭击”。核战争的阴云再次笼罩在广阔而美丽的中国上空。美国方面意识到,维克多的文章是苏联方面对美国的一个试探,更是对中国的公开示警。第4页考虑美国全球战略利益和中苏发生大规模核战争的严重后果,尼克松紧急召开国防会议,参加会议的有副总统阿格纽、国防部长莱尔德、参谋长联席会议主席惠勒、国务卿罗杰斯和基辛格。尼克松总统说道:“眼前这场中苏一触即发的核战争,我们当然应当全力阻止。如果他们不听劝阻,执意要打,那是他们的事情。”为此,美国方面决定分三步进行:第一步,重启中美大使级华沙会谈。由于当时中美政府之间没有直接的交流渠道,安排两国高级官员会晤,这中间需要化费很多周折,而且时间也来不及。华沙会谈延续了15年,现在已中断了两年,在这个敏感时期恢复,意义自然非同寻常。会议安排驻波兰大使沃尔特〃斯托塞尔马上去办,这就出现了斯托塞尔尾追中国驻波大使的戏剧性事件。第二步是利用齐奥塞斯库等人与中国的亲密关系,频频传递美国期望与中国和解的诚意。第三步,为起到立竿见影的效果,美国亮出了一张王牌—— 一直保留未启用的已被破译的苏联密码,这是在1962年古巴导弹危机中美国的一个巨大收获。利用此密码,美国方面发出了向苏联本土134个城市、军事要点、交通枢纽、重工业基地准备进行核打击的指令。10月15日晚7时多,柯西金在获取这个重要消息后,立即感到心慌意乱,他立即向勃列日涅夫报告说:“刚才国家安全委员会报来两个令人震惊的消息,一个是中国的导弹基地已经进入临战状态,所有的地面导引站都已开通,我们卫星收到的信号和拍摄的照片都已经证实这一点。另一个是美国方面已经明确表示:中国的利益与他们息息相关,美国高层已经拟定了同我们进行核战的详细计划。因为情况第5页十万火急,国家安全委员会先通报了消息,相关情况的正式报告稍晚些就送来。”勃列日涅夫不相信,他说道:“美国会站到中国一边?这简直是天方夜谭!请马上拨通驻美使馆电话。”几分钟后,远在大洋彼岸的多勃雷宁大使向勃列日涅夫报告:“总书记同志,情况属实,两小时前我刚同基辛格会晤过,他向我明确表达了尼克松总统的观点,尼克松总统认为,中国利益同美国利益密切相关,美国不会坐视不管;如果中国遭到苏联的核打击,美国认为是第三次世界大战的开始,美国将首先参战。基辛格还透露,总统已签署了一份准备对苏联我国130多个重点城市和军事基地进行核报复的密令。一旦我们有一枚中程导弹离开发射架,他们的核报复计划便立即开始。”听完柯西金的汇报后,勃列日涅夫愤怒地喊道:“美国人出卖了我们。”在愤怒的勃列日涅夫稍为平静后,柯西金说到:“美国的所谓核报复计划也许是恐吓,但中国的核反击决心是非常坚决的。虽然他们的核弹头不多,但我们不可能在战争一开始就剥夺他们核反击的能力。更何况在4年前,他们就进行过导弹负载核弹头的爆炸试验,其精度是相当惊人的。而且他们已有了战争防备,现在几乎动员了全国所有的人都在挖洞,这个时候,我认为最好的办法是和中国谈判。”柯西金谈话中提到的中国爆炸试验,是指日,中国用中程弹道导弹携带当量为2至2.5万吨的原子弹,从数百公里外的双城子发射到罗布泊的一次实战性原子弹爆炸。而就在这次核危机爆发前夕的9月23日和29日,中国还先后进行了当量为2至2.5第6页万吨当量的地下原子弹裂变爆炸,还有轰炸机空投的当量约300万吨的氢弹热核爆炸。美国地震监测站、苏联地震监测中心,以及两国的卫星几乎同时收到了能量巨大的爆炸信号。特别是苏联,十分清楚中国这些核爆炸的含意。美联社播发的一篇评论很有代表性:“中国最近进行的两次核试验,不仅仅是为了获取某些高端成果,更是临战前的一种检测手段。”在美国的强烈反对以及中国人民的积极备战下,苏联终于放弃了对中国实施核打击的想法。10月20日,中苏边界谈判在北京举行,由珍宝岛事件引发的紧张对峙局面逐步缓和,经过多次艰苦谈判,中苏签订了边境友好条约,中苏关系恢复到正常化水平。今天生活在和平年代的人们,每天呼吸着自由的空气,沐浴着温暖的阳光,享受着丰富的美食。每一个中国人都要明白:和平来自不易,珍爱生命!第7页}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朝鲜灭亡是迟早的事情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