色达佛学院天葬台山顶过去佛学院需要多久?

403 Forbidden
403 Forbidden
You don't have permission to access the URL on this server.Powered by Tengine还没有添加游记头图
11.30&--峨眉---
云A车真心难搭,搭车不顺到已到晚上,想着要住宿,第二天去峨眉搭车可能也不会顺利,这条线路去的人太少,干脆一晚火车去峨眉,只是很累就是了。遇到一个车主大嗓门,爱聊天,也是第一次捎上像我这样背包独行的,基于安全考虑要是遇到人高马大的男生可能不会停车。
早上到峨眉基本是阴雨不断,破坏好心情,从火车站出来走到高速路口,不要问我怎么知道路,有指示牌,有百度,最重要有嘴可以问哈!早上5点左右天刚亮&
&到正逢修路只好绕行石棉,绵绵细雨,预示着今天不顺利。公交到火车站坐一晚到峨眉,下雨!没心思逛了。走到高速路口,顺利搭到。在下一程高速路口搭不上,走到服务区问一位公务员领导,很爽快的将我带到,当时已经很晚,就和同行大姐搭大巴到。(出门这么久,一直还是奉行晚上不在外面搭车的原则)到已经下午5点左右,北风那个吹,天一暗下来,顿时感觉凉嗖嗖的。转了一圈最后入住登巴国际青旅。旅社没几个人,几乎是一人1间房,也不用担心被吵到了,累瘫。放下行李出门觅食,简单吃一顿就洗洗睡了
康定-新都桥-色达
12.1-12.4&--县-县-
早起出发,吃个面线后就背上包赶路。往方向前行,一路基本都是,走了几公里,后来在拐角处有位大叔停车,后来得知其在开客栈,刚带家人川进青出转寺庙回来,正好带我到!
藏区一路经过很多地方都有白塔、寺庙。。。藏族很多人即使再穷,供奉活佛什么的绝对
已不复夏日摄影天堂,秋风萧瑟,破败不堪的赶脚,加之刚不久地震劫后余生,藏民家都住帐篷。走了近2公里,进入县道遇到三兄弟。突然想到曾经和在工作的姐妹谈论,在待这么久,觉得康巴汉子最有味道。感叹句:真心帅,心目中的康巴汉子,老大稳重成熟、老二风趣幽默、老三则稚嫩有童心,三个截然不同的性格!车里装饰极豪华舒适,坐垫都是毛毯。3兄弟是刚外出办事正要回家,还带了条宠物狗上路。
这段路况奇差,车主技术挺不错的。半路宠物狗干坏事,在车上拉xx,还好脚下铺了垫子,中途停下简单清洗一番。中午3兄弟正好吃饭,要我一定尝尝当地特色,多双筷子的事儿,结果4人的战斗力太差,剩了挺多浪费!接着又是颠簸屁股散架的节奏,从太阳当空到夜幕降临、再到偶尔星点灯光、最后陷入一片黑暗……
经历8个小时颠簸,晚上20点左右到佛学院下面的村子,一下车就有个可爱小朋友过来问是否要住宿,汉语不是很标准,但大概能猜出意思。于是带我去他们家。藏族的大堂都很宽敞,可能来这的客人也多,房间是标双,有电热毯,热水,就很棒了!简单洗漱,吃个泡面就准备休息了!厕所就不敢恭维了,小时候经历过最原始的,很多人应该懂的,当然从藏区过来也很能适应了,要知道很多地方厕所都找不到的。记得转时很远才能遇到一个公厕,而且脏垃圾满山堆。。。而且当时还正好拉肚子,现在想想也是尴尬经历。。。
这家伙老在我身边乱窜
色达佛学院
佛学院,最初听到这个名字是一位旅游达人过来,看到满目像蚂蚁一样密集的红房子,首先被画面感震撼了,其次因这里算国内最有名的佛学院,总觉得该来见识一番,洗涕心灵。而后在,听小伙伴强烈推荐,大牌、桃子更是一副不去就后悔的表情;而且这里有天葬台,有成千上万的僧侣,本来在没能目睹的情形想来此地看看。
当时好像是快要考试了,很多僧人都在进行辩经
很幸运的是见到辩经场面,这与我梦里看到的不谋而合。《不负如来不负卿》里好像有提过这个场面
第二天上山去佛学院,大概3公里山路,一路水泥道,弯曲盘桓,看似轻松,走起来特别累。每几步歇几秒,后面遇到骑摩托藏族大哥主动停车带我上去。各处打听后入住女居士楼,也就是没出家的凡夫俗子和带发修行的女子住的。设备倒是很齐全,三餐、热水也都有。后来认识隔壁房间大学只差拿毕业证的阿冲,还有博士还未毕业的姐姐……2人都是想要遁入空门留下修行的,什么毕业证工作通通觉得没意义了。于是我们开始辩驳,姐姐不断问我为什么出来旅行,为什么好奇,为什么工作,为什么……我发现我无法回答了,搞不好会被策反,心有戚戚然。。。而后我见到他们都不敢再探讨问题,每天遇到阿冲一起去吃饭,恰逢有课程便去听听,大多藏文念经,我是混过去的。
直到听闻索达吉堪布正好在佛学院授课,于是和小伙伴去经堂听课,藏文加国语,没有经过藏文熏陶过,非常吃力。而后买哈达,跟着阿冲去见威严活佛,有个专有名词叫什么来着,忘了。
这个小孩非常可爱,一直给我糖、水果。。。很想跟我交流,却对汉语不太熟练
密集恐惧症了,这是几经辗转保存的,图片已经模糊不堪
拿着这个跟着索达吉堪布念,汉文藏文穿插
很多时候都沿着一层层红房子爬到坛城,看人行大礼,便不由得被感染了
只是远望就让人不寒而栗,虽然非常想看看现场,但不知道自己是否有那个勇气。
堪布现场讲课,很幽默哈哈
白天有太阳会觉得很暖和,跟着远道而来的藏民一起转坛城,和藏民磕长头,甚至分享食物。藏民,尤其是老人和幼童眼睛里都能看到善意。一个人爬上后山去天葬场,运气不好,只能看到空荡荡的天葬台,看到满山头雄壮秃鹫,看到都倍感吓人。。。
趁着天气暖和,去后山时偶遇学7年的苦行僧,其从小在此修行上课。很多家庭都以上佛学院为追求,若家里太穷无法支付来此学习生活费用。
学院很多地方有自助式餐厅,20-25元/顿,有素和肉食,基本也能满足需求。海拔高,早晚温差大,晚上若是没有暖气是非常冷的。此时在山上还能看到尚未融化的冰,因而太阳一下山就回住处了。
色达-马尔康
12.5-12.8&&----
到正在修路,路况非常非常烂,屁股快开花的节奏。。。早上从出发,走了不到1公里就碰到一辆车出去,车上有僧人,直言要收弟子,哈哈!中途下车,继续前行,却怎么也搭不到车了,最后有个家庭式的小货车带上我,直到晚上才到。
逛了附近一圈,最后找了家还算过得去的小旅社住了,前台是个僧人,洗澡泡面睡觉。。。
成都-大邑县
第二天出发继续前行,遇到一个公务员,直接将我带到。公务员都是比较喜欢稳定生活的,对我这样出来玩很不解。。。途径,震后的开发,没什么人气。到联系了大学同窗,于是乎第一晚先投奔丫头(途搭小伙伴),丫头从回来段时间了,正好有朋友在学校做老师,带着逛校园,去小吃街从街头吃到街尾。其是典型的川妹子,爱美食,嗜辣,但我走了一圈,真心感觉吃不下,完全不在丫头预期内,还直言招待不周。
睡到自然醒,吃完早餐就坐公交、客车到车站,丹丹开车来车站接我。放下行李休整下,就开车出去逛,家人招待涮火锅。在生活几年,火锅就是丸子,的这顿火锅直接把我胃吃坏了。此后几天肚子都不舒服,因此在更不敢吃火锅了。吃完饭,丹妹送家人回家,然后和我去看电影了。丹丹是毕业后就回家考公务员,如今有稳定工作,相亲男友现在步入婚姻,买车买房,幸福生活的典型!
在丹丹家睡得非常好,伯父伯母非常热情,白天开车去,坐车都快睡着的节奏,可能这段时间也的确累到了。带我去道教圣地,经过没时间爬了!晚上伯母准备了家常菜,山药排骨。。。出门这么久,再此感受到家庭温馨。。。
早起丹丹上班去了,阿姨陪着打的送我到汽车站。我直接在宽窄巷子客栈入住,晚上遗忘大哥(认识的同伴)请吃烤鱼,可正好闹肚子,都没战斗力,最后浪费好多。。。顺便介绍3个朋友给我认识,也都是爱旅行的朋友,其中有对夫妻,让我相信原来离婚后真的可以再做朋友。姐姐打的送我回宽窄巷子青旅,很贴心!
作为水利工程壮举
朋友开车带着全程乱逛,其实很多人往往不知道自己家乡有什么好玩的,别人问我,我只能推荐和小东江,。。。只有臭豆腐,很多人不待见,不过我特爱吃糖油粑粑
朋友请吃火锅,非常有食欲,却没肚子装。。。
熊猫邮局,不记得什么时候开始这种概念书店开始流行哈
最有名的宽窄巷子
变脸没有去看看,只在海底捞吃火锅时看过现场
锦里,有没有很熟悉
小店里的各种旅行随笔
重庆篇:没有火锅的火锅城
本篇游记共含3269个文字,25张图片。帮助了名游客。
京公网安备号
新出网证(京)字242号 全国统一客服电话:色达喇荣佛学院--山谷中那片红色的房子
色达喇荣佛学院--山谷中那片红色的房子
&&&&&我觉得自己不是一个行为果断的人,常常会在做某个决定时犹豫不决或久拖不动,但去喇荣是个例外。也许是受到召唤,也许是一种久违,也许是没有也许只有缘。
&&&&日,偶然间在我关注的希阿荣博堪布的微博上看到一张喇荣五明佛学院的照片,偌大的山谷中密密麻麻遍布着红色的木屋,不禁为之一振,这不正是自己向往和寻找已久的地方吗?
&&&&记不得是哪一年,但感觉应该在7-8年前,在一次回国的国际航班上随手翻看座椅背后的杂志,被其中的一幅图片所震撼,真美啊,在绿绿的山谷中,一座座红色的小房子顺着山势无规则的排列着,在蓝天白云映衬下,安宁、美丽、祥和,当时就想一定找机会去看看这个地方。
&&&&&也许长途飞行过于劳累,也许对地名并不熟悉,也许上面地名标注不清,总之后来不知道那是在什么地方,当然也谈不上去了,之后偶然会想起,也在网上搜过图片,一直没有找到,但一直挂在心上。
&&&&&看到希阿荣博堪布微博的照片,我很确定这就是我寻找的地方----喇荣五明佛学院,于是决定尽快去一次。试着约了几个朋友,但由于海拔太高,路途太远和艰苦,没有愿意同行的,但我去意已决,便决定独行。9月12日,正好有公差,便计划公务结束后,由到,再由去。14日上午会议结束,放弃会务安排的石刻游览,于下午乘动车赴。
&&&&15日早6:30,怀着好奇和忐忑,乘坐茶店子汽车到的长途汽车(车资218元)开始之旅。直达只有一班车,途经和州首府,沿途风光很美,草原、牛羊,山峦、河流,经幡、藏居一直陪伴左右,没有觉得寂寞。
&&&&&&全程需15小时左右,到达时间大约是晚上9点,想着独自到一个陌生、高海拔的地方,又是晚上,心里多少有些不安,虽然去过藏区,虽然独自行走过。同车的有游客、有当地人、也有喇嘛,隔着过道和我身后坐着几个来自自去佛学院朝拜的喇嘛。乘客中有个年轻的女孩,搭讪中知道她来自,独自去佛学院,在那儿有熟人会去接她,便决定和她一起在佛学院附近的洛若乡(距还有半小时)下车,并在车上给佛学院综合楼打电话预定了房间。
&&&&&&晚8:30车到洛若,我俩下车,随后又有3个原本到的游客也跟着下来,稍侯见到来接的人---一个年轻漂亮、瘦瘦高高的汉族觉姆(觉姆是对出家女子的尊称),这时才知是同车女孩的亲姐姐。几个人挤着一辆觉姆包的车到佛学院,觉姆出家的名字叫缘笑(佛学院所有汉族觉姆的名字都以缘为姓),是个热心人,告诉我们此刻佛学院最著名的藏汉学家索达吉大堪布正在汉经堂讲经,快结束了,可以去听一下,明后天都没有这种机会了。我们立即随她在小店买了哈达,带着行李直奔经堂。
&&&&&&行李放在门外,脱鞋进入经堂,在门边悄悄坐下。索达吉大堪布坐在经堂前方的台子上正在讲课,墙上有大屏幕,有他的影像或讲课内容。经堂从讲台处分成两部分,之间隔开,我们这边很大,应该坐有几百个觉姆,年龄区间比较大,看上去有四五十的,也有十七八的,隔断那边是喇嘛,坐下看不到那边的人。同行中有位男士,被告知从另一个门进入喇嘛那边。也许是堪布讲的内容我不熟悉,也许堪布普通话不是很标准,也许劳累和缺氧,虽然我努力在听,但他讲的我似乎一句也没听清楚。
&&&&&&讲课很快结束,堪布领着大家一起念经,念过之后,一个觉姆、一个喇嘛神情非常紧张的先后站在堪布前面讲着什么,问缘笑这是答疑还是提问,才知道是堪布抽查提问,抽到的人都会很紧张。上课结束后,有的觉姆散去,有的觉姆围坐一起继续看经书,缘笑带我们去给堪布献哈达并说我们可以请索达吉堪布做上师,和一些喇嘛、觉姆及其他游客排队来到大堪布面前。大堪布穿着红色夹着黄色的僧袍,微胖,戴着眼镜,看上去和善、睿智。到我时,缘笑上前说着什么,堪布拿个东西在我头上轻拍了一下,缘笑说堪布接受了我的请求。其实当时我并不懂上师的具体含义,只是觉得一定是向善的,而我崇尚的也是善,善待别人、善待自己、善待生灵和世间万物。在经堂里,我们在堪布前面照了几张照片,堪布非常配合,拍照时露出和善的笑容。
&&&&&&&离开经堂后,我和一个的女孩一起入住了佛学院的综合楼,这是四层的楼房,没有电梯,两人间一天100元,接待和服务的全是汉族觉姆,每个人都面带真诚的微笑和和善。我们的房间在二层,在海拔3900米的地方,上一层楼也是很喘的。房间很简陋,只有两个单人床、一个柜子和一个衣架,没有电视、电话等,走廊里的公共卫生间由于没水关闭了,上厕所只能去外面的旱厕,前台要了一暖瓶热水,房间内暖瓶里有点凉水,倒在小盆里勉强洗洗脸就睡了,真的很冷,好在每个床都配了电热毯,旅途的劳累让我有个还算不错的睡眠。
&&&&16日早晨醒来,只用湿纸巾擦擦脸,簌簌口,在本楼餐厅用点早餐,综合楼餐厅完全是汉餐,早餐就是稀饭、馒头、鸡蛋和咸菜,很便宜,餐厅的工作人员也全是汉族觉姆,可能综合楼主要为汉族准备的。早餐后,走出综合楼,才看到自己已置身在漫山遍野的红房子中了,虽然已经看了图片,但置身其中还是感到震撼和神奇:
&&&&&上万间红色的小房子依山而建,遍布山谷,层层叠叠,密密麻麻;着红色僧袍的僧人,来来往往,宁静,特别是中午下课时分,大路小巷全是红色的人群,走在他们中间我显得很个别;房子是来修行的出家人自己盖得,所以毫无规则,但一致的是:基本都是木制以及和僧袍一样的绛红色。每个房子基本都是独立的,大小不一高低不平,一般都有个白色塑钢的小窗户,房子一般在5-7米,有的更小,很简陋和拥挤,房子间有曲曲折折的小路,非常狭窄,也称不上清洁,一些旱厕也在期间,附近弥漫着味道。房子有一层的,也有两层和三层的,这二、三层很多都是后加的。这种地方如果着起火来后果真是不堪设想,为了便于管理,据说政府已经禁止扩大规模,划出了边界,但来此修行的人在不断增加,房子只能见缝插针的盖,也因此里面的小木屋非常贵,看了一个在原一层上加盖两层,单层面积只有5-6平米,房高也就2米多点的木屋,据说买下来要6-7万,一般的出家人承受不起,很多没有条件的就借住在别人的小屋。
&&&&&&我去看了缘笑和另一个藏族觉姆住的木屋,缘笑那是两层,单层应该不到4米,住两个人,一层做饭和堆牛粪,基本就满了,一个非常小的梯子上到二层,二层楼梯口上来,大的一侧一横一竖L型摆着两个床,说是床但非常小,也没有床头床尾,只是床板铺上被褥,长不足1.8米宽不足0.9米,仅能容身躺下;小的一侧放着书架,上面摆满了经书;房子很矮,我身高1.63,感觉站直了就快顶到房顶了。
&&&&&看的另一个是3个人同住的藏族觉姆木屋,那是晚上8点多,我和的一对游人去高处看夜景,路过一个房子,有觉姆在门口,很热情的和我们打招呼,当我们表示想进去看看,她们很高兴,但男士不可以进去。我和女孩进去后,她们三个女孩加一个邻居再加我俩,小屋基本就满了,一样相邻两个落地小床,一样堆满经书的书架。我俩的来访看得出她们非常高兴,请和她们一起吃饭,尽管一再表示吃过了,她们依然坚持,女孩又吃了一点。她们都是17-19的女孩子,非常友善,可惜语言不通,不能很好交流。第二天,我给她们买了袜子和小食及糖送过去放在门口。
&&&&顺着一条大路向上,就到了,虽然只有几百米,但在这种海拔上去还是挺累的,中间休息两次才上去。在山谷顶上建的,金碧辉煌,据称是世界上最大的,上下两层,下层是一圈转经筒,上层是可以步行转圈的。缘笑告诉我最好转108圈,我也觉得体力还行,便打算转这么多,似乎并不为求什么,只为相信别人的善意。此行幸好带了个珠子手串,转时可以作为计数的工具,否则真的数不过来。我第一天转了60圈,第二天接着转了48圈,完成了一桩心愿。
&&&&16日下午1:30左右,我和一起到佛学院的、三个人结伴挤着一个工程的车子去了在另一个山谷的天葬台,据说这是藏区最好的天葬台,藏区人会慕名远道将尸体运到这里天葬,因此每天都有天葬仪式。这是我第一次看天葬,原以为是在一个垒起的台子上天葬师将尸体分解,其实不是,那只是山谷中一处略平的地方,没有。我们到时,天葬师已在准备,我们在约50米外拉着线的坡地上等候,秃鹫在顺着山坡的高处也在等候,大约两点左右,有人抬着箱子过来,前后4个,第一个是个很小的箱子,到地方,将箱子打开,尸体似用布包裹着,抬出尸体,去掉包裹,&小箱子里取出的是个很小孩子的尸体,看上去不超过两岁,其他箱子是成年人。天葬师开始在尸体正面、背面上用刀子划开,并不是肢解。
&&&&&&尸体处理过程中,成群的秃鹫已从山上下来,待天葬师处理完毕,先放十来个秃鹫进入,围观的人可以清楚地看到秃鹫对尸体的撕扯吞噬,片刻之后才放大群的秃鹫进入,此时已经完全看不见尸体,只见到一堆秃鹫在不大的一片地方拥挤着、争抢着,上下翻飞,有些壮观。此时天葬师半躺在一边和别人聊天,约过了半个多小时,感觉秃鹫行动已经不像刚才那么激烈了,这时天葬师走进秃鹫群中,捡起大个的骨头砸碎再扔进去,直到秃鹫吃完,心满意足的逐渐离去。
&&&&&&&整个过程一群喇嘛和一群觉姆在一近一远的念经,其间有几次可能是家属给念经的喇嘛和觉姆发钱,但都是小面额的,5元的或1元的。这样仪式持续约不到两个小时,在其他地方许是不可思议的送葬方式,在这里就这样自然的完成了,不留下任何痕迹。
&&&&&&&夜里喇荣下了场雪,17日早上,一直听着外面噼噼啪啪的,以为还在下,其实是夜里下的雪融化了,从房顶上落下。昨天还在为拍的照片没有蓝天白云惋惜,今天雪过天晴了。为了避免上上下下的比较累,我第三个也是此行喇荣最后一个夜晚住到了边的喇荣宾馆,这里的服务员都是藏族人,但不是出家的觉姆。
&&&&&&转完后,已近中午,雾渐渐散去,我渴望看到照片中的蓝天白云如约而至,我独自上到高处找到能看到佛学院全景的地方,在旁边有处不大但很漂亮的小楼,旁边还有个插满经幡的台子,正在好奇,突然听到一个小藏族觉姆在高处招呼我,走过去看见两个小觉姆,一个18岁的会讲汉语,一个14岁不会讲汉语,聊天中知道会讲汉语的觉姆是的,父母早亡,她是随姥姥在这里生活。在这里也意外惊喜的得知旁边的小楼是这里的创始人晋美彭措法王生前居住的地方,自法王04年圆寂后,一直空置;小楼不远处还有一个低矮的木屋,据说是法王闭关的地方。法王是个传奇的人物,1980这里只是带着30人的学经点,而如今这里已经是世界上最大的佛学院,吸引了几万藏汉僧人。真是有缘,如果不是无意间走到这里,如果不是遇到两个小觉姆,如果她们不会汉语,我没有办法知道这是法王住过和闭关过的地方。我将自己随身带着的哈达敬献在房子的门上,表达对法王的敬意。&&
&&&&&&站在小楼边,整个佛学院尽收眼底,蓝天白云下,红色的房子顺着山势遍布在山谷的几面坡上,呈莲花状,中心处有三栋大楼,最大的是觉姆的经堂;其次是喇嘛的经堂,汉经堂其实是在喇嘛经堂中占了不到一层,中间再隔开男女;再就是综合楼。这里觉姆数远远多于喇嘛数,所以藏族觉姆经堂是最大和最华丽的。此时此刻,这里只有我和两个小觉姆,我在这里站了很久,心里极其安宁也享受着这份安宁,不愿离去,直到缘笑来电话,要带我去觉姆经堂看一个水晶佛像,并说要关门了,问我能否在20分钟内赶到觉姆经堂,我说可以便开始跑步下山,急忙上到觉姆经堂的四层后,已是上气不接下气。觉姆经堂里面很漂亮也很气派,有一个个教室,但不同的是教室里没有桌椅,只是地下都铺着地毯,觉姆们在里面三五成群一起席地而坐读经书。
&&&&&&&在佛学院据说有1000多汉族僧人,作为一个俗人,我并不理解他们何故出家和选择在此出家。在藏区特别是宗教色彩浓厚的区域,几乎家家有人出家,而出家也能给家里带来荣光,这里的寒冷和高原也是她们熟悉的环境;可是汉族不一样,如果家里有人出家,一般会被邻居指指点点,猜测受到什么挫折或者生什么病了,也由此给家人很大的压力;同时这里艰苦的条件和恶劣的气候也难以适应,冬天能到零下30-40度,据说因为是小水利发电,冬天会因为水冻住而没有电,房子里没有上下水,用水要去一个地方背,几乎没条件洗澡,做饭取火主要是向当地的藏民买牛粪,单说冬天上旱厕其艰苦就可想而知了,而且很多人是放弃家里不错的条件,选择在这里如此苦修。我也问过几个觉姆,汉地也有寺庙,也有佛学院,至少自然环境更容易适应,为什么不选择去汉地,多数回答是汉地的宗教已经不纯了。
&&&&&&&&宗教到底是一个什么样的力量,直叫他的信仰者如此追随和献身?尽管不是很理解,但我很佩服和尊敬她们的信仰和选择,始终相信他们是因缘而来、因信有福。
&&&&&喇荣海拔3900米,年平均气温只有0度左右,9月已经很冷了,我基本是冬天的装束。我去过两次,对自己适应高原的能力还是有信心的,相信这种信心又增强了适应的能力,除了上楼或上坡喘和头痛以外,没有其他不适的感觉。很庆幸尽早的来到喇荣,看到这里的纯净和宁静,看到这里的祥和友善。
&&&&&&18号一早,我结束了佛学院2天3晚的停留,为不走回头路,经的首府返回,结束了喇荣佛学院之旅。这次旅行是我精神收获最大的旅行之一,此行很顺利,冥冥之中似乎天在助我,遇到缘笑、见到索达吉堪布、看到法王生前居住和闭关的房子、再雪过天晴让我看到如画册中的景象,等等等等,都让我感动,也许怀着一颗虔诚的心也会得到好报。感恩上天,感恩一切,虽说是独行,但独行有独行的妙处,可以更用心的去感受……。
山顶看佛学院全景,中间三个大的建筑依次是觉姆经堂、综合楼、喇嘛经堂,左侧金顶建筑是
,转在二层
晋美彭措法王生前居住的房子,在这里可以看见佛学院全景
红顶木屋是法王生前闭关的地方,山谷是佛学院后的山谷
佛学院里最大的建筑----觉姆经堂
觉姆经堂正面,最高处中间金顶的是,右侧楼房是喇荣宾馆
觉姆经堂内
觉姆经堂内走廊和门
&嘘.....经堂内教室里觉姆正在用功&
&鳞次栉比的僧房
中间这道墙用来隔开喇嘛和觉姆的僧房,右侧是觉姆的,左侧是喇嘛的
僧房,门前是太阳能灶,还有鲜花
僧房间都比较狭窄
正在盖的小房子,询下价,据说要6-7万才能盖下这个木屋
雪后的喇荣
中间秃鹫集中、没有草的地方就是天葬台,其实没有台。秃鹫的天天经过的地方也没有草,由于不让拍照,为尊重别人,天葬过程没有拍。
佛学院后的山谷
中午下课后
去过的藏族觉姆的小屋
喇荣宾馆前遇到的非常可爱的藏族小妹妹
转时遇到的藏族小姐妹,很可爱
本篇游记共含5994个文字,21张图片。帮助了名游客。
特别的爱给特别的你~
京公网安备号
新出网证(京)字242号 全国统一客服电话:}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色达佛学院住宿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