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洲的封建社会何时转为资本主义和封建主义,标志为何

中考历史二轮亚洲和欧洲的封建社会专项复习题(带答案)
您现在的位置:&&>>&&>>&&>>&&>>&&>>&正文
中考历史二轮亚洲和欧洲的封建社会专项复习题(带答案)
作者:佚名 资料来源:网络 点击数: &&&
中考历史二轮亚洲和欧洲的封建社会专项复习题(带答案)
本资料为WORD文档,请点击下载地址下载
文章来源莲山课 件 w w w.5y K J.Co m 亚洲和欧洲的封建社会一、1.日本历来是一个善于学习的民族。在古代,日本曾经效仿隋唐进行过大化改新,通过这次改革,日本开始了(&&& )A.向奴隶社会的过渡&&&&&&&&&&&& B. 向贵族世袭制的过度C.向封建社会的过渡&&&&&&&&&&&& D. 向资本主义的过渡2.中古时期的西欧城市(如琅城)与中国当时的城市最大的不同点是(&&& )A.商品经济发达&&&&&&&&& B.城市的规模大C.一些城市拥有自治权&&& D.有强大的市民阶级3.每年都会有来自世界各地的穆斯林聚集在伊斯兰教的第一大圣寺进行朝觐,此地应在(&&& )A.麦加&&&&&&&& B.麦地那C.耶路撒冷&&&& D.巴格达4.以下关于欧洲中古时代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大大小小的封建庄园遍布西欧B.教会垄断了教育,宣扬《圣经》是一切知识的顶峰C.工商业城市的兴起对瓦解封建制度和孕育近现代文明起了重要作用D.希腊罗马文化继续繁荣发展5.7世纪早期,分散的阿拉伯部落以宗教信仰为纽带形成了统一帝国,他们信奉的是(&& )A.伊斯兰教&&&&&&& B.犹太教C.基督教&&&&&&&&& D.佛教6.模仿和创新相结合是日本民族的一大特色,主要体现为“汉化”和“欧化”。其中“汉化”是指(&& )A.明治维新&&&&&&&&&& B.大化改新C.奴隶主民主政治&&&& D.发动对外战争7.“建立中央集权的天皇制封建国家,废除贵族世袭制,以才选官。”这一内容出自(&& )A.伯利克里改革&&&&&&&&&&&&&& B.大化改新C.查理•马特改革&&&&&&&&&&&& D.明治维新8.大化改新和明治维新是日本历史上的两次重要改革。两者的共同点是(&& )①都促使日本走上了对外侵略扩张的道路②都善于学习外国的先进文化③改革的背景都是内忧外患④都促进了日本社会的快速发展⑤都成为日本历史上的重大转折点A.①②③&& B.②④⑤&& C .②③④&& D.③④⑤9.大化改新是日本从奴隶社 会向封建社会过渡的标志。大化改新在政治上是要建立(&& )A.贵族世袭 制度&&&& B.城市自治机构C.中央集权国家&&&& D.政教合一国家10.8世纪前期的查理•马特改革给西欧带来的影响是(&&& )A.日耳曼人的入侵&&&&&&&&&&&&&&& B.封建等级制度的形成C.罗马教廷权力至高无上&&&&&&&&& D.拜占庭帝国被外族灭亡11.西欧封建等级制度形成的基础是:A.罗马共和国的建立&&&& B.罗马帝国的扩张C.亚历山大大帝东征&&&& D.查理•马特改革12.下列关于中古西欧社会的描述,正确的是A.罗马教廷拥有至高无上的权力B.封建主可以管辖自己附庸的附庸 C.国王是最大的土地所有者D.伊斯兰教是西欧封建社会的精神支柱13.11世纪前后,西欧城市兴起的根本原因是(&&&& )A.农奴逃出庄园&&&& B.商业发展C.手工业的发展&&&& D.生产力的发展14.在中古西欧,地位至高无上的是(&&&& )A. 国王&&&&&&&&&&&& B. 公爵C. 罗马教皇&&&&&&&& D. 皇帝15.日本由奴隶制度过渡到封建社会的标志是(&&&& )A.大和统一日本&&&& B.大化改新C.幕府建立&&&&&&&& D.壬辰战争16.西欧进入封建社会,比中国晚了近1000年。西欧奴隶制终结是以(&& )为标志的A.罗马奴隶制共和国的建立B.罗马帝国的分裂 C.西罗马帝国的灭亡D.东罗马帝国的灭亡 17.大化改新标志着日本(&& )A.幕府政治统治的建立&&&&&&&&&&&&&&&&&&& B.资本主义制度的建立C. 天皇制度的建立&&&&&&&&&&&&&&&&&&&&&& D.由奴隶制社会过渡到封建社会18.西欧城市重新兴起的意义在于(&&& )A.推动了西欧封建社会的发展B.提高了西欧的经济地位,使之成为世界贸易的中心C.城市的发展创造了大量的社会财富,封建地主加紧了对市民的剥削D.形成了早期资产阶级的雏形――市民阶级,为资本主义的兴起准备了条件19.8世纪前期,法兰克王国宫相查理•马特改变了以前无条件赏赐贵族土地的做法,实行有条件的土地分封。这场改革给西欧带来的影响是(&&& )A.日耳曼民族的大量入侵&&&&&&&&&& B.罗马教廷权力至高无上C.拜占廷帝国被外族所灭&&&&&&&&&& D.森严的封建等级制度形成20.大化改新能够成功的根本原因是(&&& )A.大贵族不得人心&&&&&&&&&&&&&&&& B.奴隶制已经无法适应当时的社会C.皇子的英勇&&&&&&&&&&&&&&&&&&&& D.改革派势力大21.伊斯兰教教历元年与下列历史事件相关的是&&& (&&& )A.穆罕默德兵临麦加城下&&&&&&&&&&&&&& B.穆罕默德病逝C.穆罕默德带领信徒出走麦地那&&&&&&&& D.穆罕默德出家隐修22.西欧封建等级制度形成的基础是A.罗马共和国的建立&&&&& B.罗马帝国的扩张C.亚历山大东征&&&&&&&&& D.查理•马特改革23.“我的附庸的附庸不是我的附庸”这样的局面出现在A.查理.马特改革之前& B.查理.马特改革之后C.大化改新之前&&&&&& D.大化改新之后24.大化改新使日本从奴隶社会向封建社会过渡的标志。这一改革在政治方面的主要内容是A.把很多贵族土地收归国有&&&&& B.国家定期把土地分给农民耕种C.建立中央集权的天皇制国家&&& D.国家向农民收取赋税25.7世纪早期,分散的阿拉伯部落以宗教信仰为纽带形成了统一帝国。他们信奉的是A.伊斯兰教&&& B.犹太教&&& C.基督教&&&&& D.佛教26.如图反映的是&A.西欧封建等级制度&&& B.西周分封制度C.雅典民主制度&&&&&&& D.秦朝中央集权制度27.模仿和创新相结合是日本民族的一大特色,主要体现为“汉化”和“欧化”其中“汉化”是指A.《汉谟拉比法典》&&& B.大化改新C.奴隶主民主政治&&&& D.种姓制度28.中世纪的欧洲被称为“黑暗时代”,人性和思想自由遭到扼杀。导致这种局面产生的主要原因是A.西欧封建社会等级森严&&&& B.神权在精神和文化领域凌驾一切 C.保守狭隘的封闭心态&&&&&& D.教皇教会拥有大量的土地29.按时间先后顺序排列穆罕默德在宗教和政治活动中的大事①基本统一阿拉伯半岛& ②成为政治和宗教领袖& ③出 走麦地那&&&&&&&&& ④开始在麦加传播伊斯兰教A.①②③④&&&&&&& B.④①②③&& C.④③②①&&&&&&& D.①④③② 30.公元七世纪中期,日本参照中国的隋唐制度,实施一系列改革,为日本社会经济的进一步发展开辟了道路,是日本从奴隶社会向封建社会过渡的标志。这次改革史称A.查理•马特改革&&& B.大化改新&&&& C.明治维新&&&&&&&&& D.亚历山大二世改革
二、题31.改革,是机遇,更是挑战,它往往承载着一个民族振兴的希望。(4分)(1)日本历史上改变其社会性质的两次改革-------(&&&&&&&&&&&&&&&&&&&&&&&&&&&&&&&& )(2)俄国走向近代的转折-------(&&&&&&&&&&&&&&&&&&&&&&&&&&&&&&&&&&&&&&&&&&&&&&&& )(3)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自我调节-------(&&&&&&&&&&&&&&&&&&&&&&&&&&&&&&&&&&&&&&&& )(4)社会主义中国的改革-------(&&&&&&&&&&&&&&&&&&&&&&&&&&&&&&&&&&&&&&&&&&&&&&&& )32.杰出人物往往能推动历史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请写出以下历史人物:(1)7世纪中期在日本颁布改新诏书的是&&&&&&&&&&&&&&&&&&&&&&&&&&&&&&&& (2)公元前5世纪使雅典达到全盛时期的执政者是&&&&&&&&&&&&&&&&&&&&&& (3)完成人类历史上的首次环球航行的航海家是&&&&&&&&&&&&&&&&&&&&&&& (4)英国资产阶级革命期间担任“护国主”的是&&&&&&&&&&&&&&&&&&&&&&& (5)创立伊斯兰教,建立统一的阿拉伯国家的是&&&&&&&&&&&&&&&&&&&&&&& 世界历史上的第一。(每题1分,共4分) 33.世界历史上第一部比较完备的成文法典是&&&&&&&&&&&&&&&&&&&&&&&&&& 34.古希腊最早的一部史诗是&&&&&&&&&&&&&&&&&& 35.阿拉伯半岛 上伊斯兰教第一大寺是&&&&&&&&&&&&&&&&&&&&&&&&&&& 36.最先探寻新航路的国家是&&&&&&&&&&&&& 和&&&&&&&&&&&&&&&&
三、37.材料,请回答问题:材料一:政治上建立中央集权的天皇制封建国家,废除贵族世袭制,以才选官;经济上,把很多贵族的土地收归国有,部民转为国家公民;国家定期把土地分给农民耕种,向 他们收取赋税。材料二:改变以前无条件赏赐贵族土地的做法,实行有条件的土地分封。得到封地的人必须为封主服兵役。⑴上述两则材料分别是哪两次改革的内容?(4分)⑵请分别说出与材料中改革有关的人物各一位。((2分)⑶这两次改革都分别有什么作用?(2分)⑷请你结合中国的改革谈一谈改革给你带来的启示?(2分)38.10世纪,西欧城市重新兴起。同时期北宋的都城东京,是当时世界上著名的大城市,有居民20万户。请试分析西欧和中国的城市有什么不同?(提示可从布局、规模等方面入手)&
参考答案1.C【解析】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大化改新有关知识的识记。依据学过的知识已知,日本曾经效仿隋唐进行过大化改新,通过这次改革,日本开始了由奴隶社会向封建社会的过 渡。所以此题选C。考点:人教新课标九年级上册•亚洲和欧洲的封建社会•大化改新2.A【解析】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中古时期的西欧城市的认识。依据已有知识可知,中古时期的西欧城市商品经济发达,有强大的市民阶级形成,最终引发了要求拥有自治权的斗争。中国当时的城市商品经济欠发达,这是两者最大的不同点。故此题选A。考点:人教新课标九年级上册•亚洲和欧洲的封建社会•中古欧洲社会3.A【解析】试题分析:主要考查学生对伊斯兰教有关知识的认识。依据学过的知识已知,伊斯兰教是世界三大宗教之一,发源地是阿拉伯半岛,穆罕默德最初在麦加传教,麦加大清真寺是伊斯兰教第一大圣寺。故选A。考点:人教新课标九年级上册•古代文明的传播与发展•古代科技与思想文化4.D【解析】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欧洲中古时代有关知识的准确识记。我们通过学过的知识知道:欧洲中古时代基督教会宣扬封建神学,神学凌驾一切,希腊罗马文化继续繁荣发展受到阻碍。故说法有误的是D。考点:人教新课标九年级上册•亚洲和欧洲的封建社会•中古欧洲社会5.A【解析】试题分析:本题考查的是伊斯兰教的相关内容。7世纪早期,穆罕默德以伊斯兰教为纽带,将分散的阿拉伯部落统一起来,后来在此基础上,形成了统一的阿拉伯帝国,故选A。考点:北师大版八年级下册•人类祖先的基业――古代世界•“日出之国”与“新月之乡”• 伊斯兰教6.B【解析】试题分析:本题考查的是日本大化改新的相关内容。模仿和创新相结合是日本民族的一大特色,其中“汉化”是指古代日本历史的上的大化改新,这次改革是对中国隋唐政治、经济制度的模仿,使日本由奴隶社会变成了封建社会,故选B。考点:北师大版八年级下册•人类祖先的基业――古代世界•“日出之国”与“新月之乡”•日本大化改新7.B【解析】试题分析:本题考查的是日本大化改新的相关知识,解决本题的关键是把握材料中的关键词:“天皇制封建国家、废除贵族世袭制等”,这是日本大化改新内容方面的反映,所以答案是B。考点:人教新课标九年级上册•亚洲和欧洲的封建国家•亚洲封建国家的建立8.B【解析】试题分析: 本题主要考查日本大化改新和明治维新的共同点大化改新和明治维新是日本历史上的两次重要改革。两者的共同点有:都善于学习外国的先进文化,大化改新学习中国隋唐的先进文化,明治维新学习欧美先进文化;都促进了日本社会的快速发展,都成为日本历史上的重大转折点,大化改新使由日本由奴隶社会向封建社会过渡,明治维新使日本走上资本主义发展道 路,并且迅速成为亚洲的强国。故答案选B。考点:人教新课标九年级上册•亚洲和欧洲的封建社会•亚洲封建国家的建立;人教新课标九年级上册•无产阶级的斗争与资产阶级统治的加强•俄国、日本的历史转折9.C【解析】试题分析: 本题主要考查日本大化改新的主要内容。大化改新是日本从奴隶社会向封建社会过渡的标志。大化改新在政治上是要建立天皇专制的中央集权国家。故答案选C。考点:人教新课标九年级上册•亚洲和欧洲的封建社会•亚洲封建国家的建立10.B【解析】试题分析:本题考查的是西欧封建社会的相关知识,通过所学知识,我们知道查理•马特改革给西欧带来的影响是:促进了西欧封建等级制度的形成,所以答案是B。考点:人教新课标九年级上册•亚洲和欧洲的封建国家•中古欧洲封建社会11.D【解析】试题分析:本小题考查的是西欧封建社会。在5世纪西罗马帝国灭亡后,日耳曼人在其废墟上建立很多国家,其中最强大的是法兰克王国,统治者欧洲中西部的大片土地。法兰克国家的封建制度也在不断发展起来。8世纪晚期,查理.马特人任宫相时,进行采邑改革,实行有条件的土地分封,得到封地的人必须为封主效忠和服兵役。封主则给予土地和保护。国王把土地和人口封给大封建主,大封建主也把土地和人口分给下属,下属又封给下属,这样形成了不同等级的封建主。但在不同等级的贵族之间,没有严格的上下制约关系。即我的附庸的附庸,不是我的附庸。在西欧封建社会中,封建主与附庸之间的不一定是以血缘关系为纽带,只要附庸受封之后能够忠实地效忠封主就可以。考点:人教新课标九年级上册•亚洲和欧洲的封建社会•中古欧洲社会12.A【解析】试题分析:本小题考查的是西欧封建社会。在5世纪西罗马帝国灭亡后,日耳曼人在其废墟上建立很多国家,其中最强大的是法兰克王国,统治者欧洲中西部的大片土地。法兰克国家的封建制度也在不断发展起来。8世纪晚期,查理.马特人任宫相时,进行采邑改革,实行有条件的土地分封,得到封地的人必须为封主效忠和服兵役。封主则给予土地和保护。国王把土地和人口封给大封建主,大封建主也把土地和人口分给下属,下属又封给下属,这样形成了不同等级的封建主。但在不同等级的贵族之间,没有严格的上下制约关系。即我的附庸的附庸,不是我的附庸。在西欧 封建社会中,封建主与附庸之间的不一定是以血缘关系为纽带,只要附庸受封之后能够忠实地效忠封主就可以了。在西欧封建社会时期,罗马教廷拥有至高无上的权力。在西欧长期动乱的过程中,基督教会乘机扩大势力和影响。法兰克等国君主接受了基督教,并向教会大量赐赠地产。教会也巧取豪夺,最终成为了西欧最大的土地所有者。不仅如此,教皇和教会还是西欧封建制度的精神支柱。在精神和文化领域,神权凌驾一切。故答案选A。考点:人教新课标九年级上册•亚洲和欧洲的封建社会•中古欧洲社会13.B【解析】试题分析:本题考查的是西欧城市重新兴起的相关知识,通过所学知识,我们知道伴随着西欧资本主义的发展,西欧城市重新兴起,所以答案是B。考点:人教新课标九年级上册•亚洲和欧洲的封建国家•中古欧洲封建社会14.C【解析】试题分析:本题考查的是中古欧洲社会的相关知识,通过所学知识,我们知道在中古欧洲时期,教皇不仅是西欧最大的土地所有者而且是西欧封建制度的精神支柱,所以答案是C。考点:人教新课标九年级上册•亚洲和欧洲的封建国家•中古欧洲封建社会15.B【解析】试题分析:本题考查的是亚洲封建国家――日本的相关知识,通过所学知识,我们知道大化改新使日本从奴隶社会过渡到封建社会,所以答案是B。考点:人教新课标九年级上册•亚洲和欧洲的封建国家•亚洲封建国家的建立16.C【解析】试题分析:本题考查的是西欧奴隶制终结的标志。395年,罗马帝国分裂为东、西罗马帝国。476年,西罗马帝国灭亡,日耳曼人建立的法兰克王国成为西欧的封建国家。所以说,西罗马帝国灭亡,标志着西欧奴隶制度的结束,西欧封建社会开始了。故选C。考点:北师大版八年级下册•人类祖先的基业――古代世界•古老帝国的悲剧•西罗马帝国的灭亡17.D【解析】试题分析: 本题主要考查日本大化改新的历史 意义。大化改新标志着日本由奴隶制社会过渡到封建社会。故答案选D。考点:人教新课标九年级上册•亚洲和欧洲的封建社会•亚洲封建国家的建立18.D【解析】试题分析:本题考查的是西欧城市重新兴起的意义。西欧城市重新兴起的意义在于,形成了早期资产阶级的雏形――市民阶级,为资本主义的兴起准备了条件,故选D。考点:北师大版八年级下册•人类祖先的基业――古代世界•西欧的基督教文明•中世纪西欧城市的兴起19.D【解析】试题分析:本题考查的是查理•马特改革的影响。8世纪前期,法兰克王国宫相查理•马特改变了以前无条件赏赐贵族土地的做法,实行有条件的土地分封,在这种分封的基础上,产生了森严的封建等级制度,故选D。考点:北师大版八年级下册•人类祖先的基业――古代世界•西欧的基督教文明•查理•马特改革20.B【解析】试题分析:本题考查的是日本大化改新的相关内容。大化改新能够成功的根本原因是奴隶制已经无法适应当时的社会,学习先进的封建制度是历史发展的趋势,故选B。考点:北师大版八年级下册•人类祖先的基业――古代世界•“日出之国”与“新月之乡”•日本大化改新21.C【解析】试题分析:本题考查的是伊斯兰教的相关内容。伊斯兰教教历元年是公元622年,这一年穆罕默德带领信徒出走麦地那,在麦地那建立了历史上第一个伊斯兰教国家,故选C。考点:北师大版八年级下册•人类祖先的基业――古代世界•“日出之国”与“新月之乡”•伊斯兰教22.D【解析】试题分析:本题考查的是中古欧洲封建社会的相关知识,通过所学,我们知道查理马特改革为西欧封建等级制度的形成奠定了基础,所以答案是D。考点:人教新课标九年级上册•亚洲和欧洲的封建国家•中古欧洲封建社会23.B【解析】试题分析:本题考查的是西欧封建制度的内容。题干中“我的附庸的附庸不是我的附庸”这样的局面是由于查理.马特改革之后,产生了西欧封建制度,而西欧封建制度的核心是封君封臣制。故选B考点:北师大版八年级下册•人类祖先的基业•西欧的基督教文明。24.C【解析】试题分析:本题考查的是日本大化 改新的内容。题干中的要求“在政治方面的主要内容”;而四个选项中A、B、D、涉及的都是经济方面内容,可排除,故选C考点:北师大版八年级下册•人类祖先的基业•“日出之国”。25.A【解析】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伊斯兰教的作用。结合所学可知,世界三大宗教中只有默罕穆德完成了创立宗教和建立国家的双重历史使命,将分散的阿拉伯部落以宗教信仰为纽带形成了统一的帝国。故选A项。考点:人教新课标九年级上册•古代文明的传播与发展•古代科技与思想文化26.A【解析】 试题分析:分析该图,可以看出该图反映的是等级制,分为国王、大封建主、小封建主、农民,其中前三个为统治阶层,上下等级之间以土地为纽带,承担相应的责任和义务。结合所学可知,西欧查理马特改革,将无条件的土地分封改为有条件的土地分封,由此形成了西欧封建等级制度。故选A项。考点:人教新课标九年级上册•亚洲和欧洲的封建社会•亚洲封建国家的建立27.B【解析】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大化改新的内容。结合所学可知,日本是个善于学习和模仿的民族。7世纪时,为缓和统治危机,日本向中国隋唐学习,进行政治、经济改革,使日本由奴隶社会进入封建社会,属于“汉化”。“欧化”指的是1868年日本的明治维新,日本脱亚入欧。故选B项。考点:人教新课标九年级上册•亚洲和欧洲的封建社会•亚洲封建国家的建立28.B【解析】试题分析:此题考查中古欧洲封建社会的相关知识点。题文要求选出导致中世纪的欧洲被称为“黑暗时代”,人性和思想自由遭到扼杀这种局面产生的主要原因的选项,联系所学知识,中古世纪欧洲罗马教廷和教会所掌握的神权是封建社会的精神支柱,它凌驾于一切文化之上,是人性和自由思想遭到扼杀的主要原因,选项中B符合题意,故选B。考点:人教版九年级上•亚洲与欧洲的封建社会•中古欧洲社会29.C【解析】试题分析:此题为组合时序型,考查学生对伊斯兰教的掌握情况。题文要求选出按时间先后顺序排列穆罕默德在宗教和政治活动中的大事的选项,,分析备选项,联系所学知识穆罕默德从事宗教和政治活动的顺序应是开始在麦加传播伊斯兰教,出走麦地那,成为政治和宗教领袖,基本统一阿拉伯半岛。选项中C符合题意,故选C。考点:人教版九年级上•亚洲与欧洲的封建社会•亚洲封建社会的建立30.B【解析】试题分析:此题考查日本大化改新的相关知识点。阅读题文要求选出材料中所给的改革名称的选项。阅读题文材料,获取到 的关键信息是公元七世纪中期,日本、参照中国隋唐制度,改革,联系所学知识可知是日本大化改新,选项中B符合题意,故选B。考点:人教版九年级上•亚洲与欧洲的封建社会•亚洲封建社会的建立31.(1)大化改新和明治维新&& (2)俄国1861年农奴制改革(3)罗斯福“新政” (4)从1978年开始的改革开放【解析】试题分析:(1)本题考查的是日本大化改新和明治维新。古代历史上,日本实行大化改新,使日本由奴隶社会变成了封建社会。1868年日本通过明治维新,由封建社会走上了发展资本主义道路,成为亚洲强国。(2)本题考查的是俄国1861年农奴制改革。1861年沙皇亚历山大二世领导了废除农奴制的改革,使俄国走上了资本主义道路,成为俄国历史发展的转折点。(3)本题考查的是美国罗斯福新政。1933年,为了维护美国的资本主义制度,恢复国民经济,罗斯福总统实施了新政,加强政府对经济的干预和指导,使美国渡过了难关。这是美国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一次自我调节。(4)本题考查的是我国的改革开放。1978年召开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作出了实行改革开放的伟大决策。改革开放社会主义中国的一次重大改革,从此我国走上了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正确道路。考点:北师大版 八年级下册•人类祖先的基业――古代世界•“日出之国”和“新月之乡”•日本大化改新;北师大版九年级上册•近代社会的发展与终结•武士领导的社会变革•明治维新;北师大版九年级上册•近代社会的发展与终结•避免革命的改革•俄国1861年农奴制改革;北师大版九年级下册•动荡与变革•大危机与新政•罗斯福新政;北师大版八年级下册•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的历史转折•十一届三中全会32.(1)孝德天皇;(2)伯利克里;(3)麦哲伦;(4)克伦威尔;(5)穆罕默德。【解析】试题分析:(1)本题考查了日本的大化改新。旨在考查学生再认再现相关历史知识答题的能力。公元6、7世纪时,日本的社会矛盾十分尖锐,大贵族奴隶主势力强大,政局混乱,改革势在必行。7世纪中期,改革派发动宫廷政变成功,新上台执政的孝德天皇颁布改新诏书,史称“大化改新”。(2)本题考查了古希腊的民主政治。旨在考查学生再认再现相关历史知识答题的能力。公元前5世纪后半期,伯利克里当政时期,雅典达到全盛,经济繁荣,文化昌盛。奴隶主民主政治发展到古代世界的高峰并成为近代西方民主政治的源头。(3)本题考查了新航路的开辟。旨在考查学生再认再现相关历史知识答题的能力。年,奉西班牙国王之命,麦哲伦率领的船队,从欧洲出发,穿越大西洋、太平洋和印度洋,返回欧洲,完成了人类历史上的首次环球航行。(4)本题考查了英国的资产阶级革命。旨在考查学生再认再现相关历史知识答题的能力。1649年,查理一世被推上断头台,英国成立了共和国。共和国时期,克伦威尔掌握了政权,担任“护国主”,实行有利于资产阶级和新贵族的政策。(5)本题考查了阿拉伯国家的建立。旨在考查学生再认再现相关历史知识答题的能力。6世纪末7世纪初,穆罕默德在阿拉伯半岛创立伊斯兰教。622年,穆罕默德带领少数信徒离开麦加,在麦地那建立起政教合一的国家。考点:人教新课标九年级上册•亚洲和欧洲的封建社会•亚洲封建国家的建立;人教新课标九年级上册•人类文明的开端•西方文明之源;人教新课标九年级上册•步入近代•资本主义时代的曙光;人教新课标九年级上册•步入近代•英国资产阶级革命;人教新课标九年级上册•亚洲和欧洲的封建社会•亚洲封建国家的建立
33.《汉谟拉比法典》34.《荷马史诗》35.麦加清真寺36.西班牙和葡萄牙【解析】33.试题分析:世界历史上第一部比较完备的成文法典是《汉谟拉比法典》。考点:本题考查的是《汉谟拉比法典》点评:关于《汉谟拉比法典》,学生还要知道,它是古巴比伦王国国王汉谟拉比在位时期颁布的,宣扬了汉谟拉比受命于神,颂扬了汉谟拉比的功绩,比较全面地反映了当时的社会状况。34.试题分析:古希腊最早的一部史诗是《荷马史诗》。考点:本题考查的是《荷马史诗》点评:关于《荷马史诗》,学生还要知道,作者是古希腊盲诗人荷马,是他在公元前9――前8世纪,根据口头流传的史诗和短歌编成的长篇叙事诗,包括《伊利亚特》、《奥德赛》两部作品。35.试题分析:阿拉伯半岛上伊斯兰教第一大寺是麦加清真寺。考点:本题考查的是麦加清真寺点评:关于麦加清真寺,学生还要知道,它闻名遐迩,其圆顶、尖塔和精巧的装饰,是伊斯兰建筑艺术的典型风格。36.试题分析:最先探寻新航路的国家是西班牙和葡萄牙。考点:本题考查的是新航路开辟点评:关于新航路的开辟,学生还要知道,根本原因是欧洲商品经济的发展;直接原因是欧洲人对黄金的追求;条件包括罗盘针、航海技术、造船术的进步;航海家有迪亚士、达•伽马、哥伦布、麦哲伦;影响:新航路开辟打破了世界相互隔绝的状态,把世界连成了一个整体,西方国家开始走上对外殖民扩张道路。37.(1)大化改新、查理•马特改革(2)中臣镰足、查理•马特(3)大化改新使日本从奴隶社会过度到了封建社会。查理马特改革形成了严格的封建等级制度(4)略【解析】试题分析:第(1)问,主要考查学生对亚洲封建国家的建立相关史实的准确识记,依据材料一中“建立中央集权的天皇制封建国家,废除贵族世袭制”“部民转为国家公民”等信息可以直接判断是日本大化改新的内容,依据“实行有条件的土地分封”等信息可以得出其是查理•马特改革的内容。第(2)问,主要考查学生对两次改革相关史实的准确识记,回顾已学知识可知公元645年6月,皇室中大兄皇子(后成为天智天皇)联合贵族中臣镰足发动政变,皇室夺取政权。中大兄皇子等拥立孝德天皇。孝德天皇即位后,定年号为大化,迁都难波京(今大阪市)。646年元旦,颁布改新诏书,实行政治改革。而查理•马特改革的主人公即是查理•马特。第(3)问,主要考查学生对两次改革历史作用的准确识记,依据已学知识可知大化改新使日本社会环境稳定,社会经济得到发展,为以后的繁荣奠定了基础,是日本由奴隶社 会向封建社会过渡的标志;查理马特改革在封建社会内部形成了严格的封建等级制度。第(4)问,属于开放性试题,旨在考查学生准确理解分析与知识运用的能力,结合本题的材料及改革内容等方面可以归纳为改革是发展的动力,我们要积极学习外国的长处,学习外国先进的科学技术和管理经验、中国的改革开放成果证明,只有不断的进行改革,我们的国家才会国富民强。考点:人教新课标九年级上册•亚洲封建国家的建立•大化改新、查理•马特改革38.&西欧城市&中国城市规模&不大&大城市,有居民20万户。布局&布局凌乱,建筑纵横交错&布局整齐,有规划商业活动&白天商业活动多,夜晚沉寂&十分繁荣,还有夜市和娱乐场所作用&在一定程度上促进山品经济的发展,诞生世俗文化和新兴的市民阶级,为资本主义的兴起创造了条件。&促进商品经济的发展。对社会制度的转变没有起到决定作用。【解析】试题分析: 本题主要考查比较分析能力。10世纪,西欧城市重新兴起。同时期北宋的都城东京,是当时世界上著名的大城市,有居民20万户。但它们有不同之处:从规模看,西欧城市不大,而北宋东京城比较大,有居民20万户;从布局看,西欧城市比较凌乱,建筑纵横 交错,北宋东京城布局整齐,有规划;从商业发展看,西欧城市主要在白天,北宋东京城商业十分繁荣,还有夜市和娱乐场所;从作用看,西欧城市在一定程度上促进山品经济的发展,诞生世俗文化和新兴的市民阶级,为资本主义的兴起创造了条件,北宋东京城促进商品经济的发展。对社会制度的转变没有起到决定作用。考点:人教新课标九年级上册•亚洲和欧洲的封建社会•中古欧洲社会 文章来源莲山课 件 w w w.5y K J.Co m
上一个试题: 下一个试题:
? ? ? ? ? ? ? ? ? ?}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半封建半资本主义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