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就业难分析,到底难在哪

大学生就业,到底难在哪?
大学生就业,到底难在哪?
大学生就业,到底难在哪?
经济结构不合理
  现象 大学生与农民工“抢饭碗”  
对策 不断优化经济结构,才能创造出更多的就业岗位  
最新调查显示,受金融危机影响,截至6月底,2009届本科毕业生的签约率为40%。
  “我国现有的产业结构和经济结构与高校毕业生数量不匹配,不能适应激增大学毕业生的就业需求,这已成为制约大学生就业的一个主要因素。”全国政协常委、安徽省政协副主席刘光复指出,在我国的人力资源结构中,高校毕业生属于高端人才,但目前我国高端产业发展严重不足,难以吸纳较多高端人才。因此,很多地方出现了研究生挤占本科生岗位、本科生挤占专科生岗位,甚至大学生与农民工“抢饭碗”的现象。
  刘光复认为,就业需求是一个派生性需求,与经济结构和产业结构有很大关系。因此,合理调整产业结构,大力发展高端产业,积极发展制造业和中高端产业,努力提高新兴第三产业在国民经济中的比重,全面提高对高素质大学生的吸纳能力,是破解大学生就业难题的根本。
  全国政协常委、民盟中央副主席吴正德也认为,金融危机爆发冲击了我国的实体经济,原有的产业结构使高校毕业生有限的就业岗位受到严重的挤压。我国现在要做的是,花大力气进行产业升级和结构调整,在发展劳动密集型产业的同时,产业链要向研发和销售等知识密集的各个环节延伸,形成具有自主知识产权、掌握核心技术的产业集群。他说:“这样的产业结构才可能既需要大量的蓝领工人,又需要很多的高端专业人才,这才可能为高校毕业生提供更多的就业岗位。”
请遵守网上公德,勿发布广告信息
相关问答:
没有经验,专业和实际差距过大,不愿屈就。
难在心态。
难在理想与现实的差距。
通俗点说,就是人们说的那句:高不成,低不就。
从自身条件上来说,就是对工作有贵贱之分。让一个大学毕业生和一个初中毕业生做一样的工作,领一样的薪水,初中生觉得幸运,而大学生则觉得丢脸。
而刚毕业的大学生,本身对“工作”一词,还处于理想的那种状态,虽然是满怀理想抱负,但是却完全忘记了“万丈高楼平地起”的这么一个道理。于是,对于最简单最基础的工作则看成是大材小用。而真有高职位高技术的工作,对于90%的大学毕业生来说,没有社会经验则是非常冒险的,一来感觉压力超乎想象的大,二来则觉得社会很残忍很冷漠,一时的心态还调节不过来。
刚毕业的大学生就象只无头的苍蝇,没有方向的乱撞,能就业就好,不管工作如何,先积累经验,以后再跳槽,好歹自己也有个证,眼下的工作就只当是个跳板。有这样的心态的人也不少,但是用人单位也不笨,之所以不愿接纳刚毕业的,也就怕自己不小心就当了人家那么的一个 跳板 。
我个人认为是 当代的大部分大学生在学校里都没有学到太多的知识 很多学生上学就是学会了打游戏 这是肯定对他们的就业有影响的 学生在学校里连本专业的东西都学不会 出来有些企业是看不上的
还有就是现在的学校 门槛太低 有钱就能上 去到学校就是交钱 老师也不怎么管束 你想这样的学校 出来的学生 就业容易反倒奇怪
学生毕业出来 老是认为自己是个大学生 什么工作都看不上 不管自己是不是肚子里有知识 而是要求高工资待遇 这样也会影响到就业
说到低 就是难再他们自己 一个人有能力 总会有自己发展的天空
高不成,低不就!
实践与课本欠缺结合~10-2110-2110-2110-2110-2110-2110-2110-2110-2110-21最新范文01-0101-0101-0101-0101-0101-0101-0101-0101-0101-0101-0101-0101-0101-0101-01& 新闻客户端 &
“就业季”已到关键时刻 就业难到底难在哪里
&&&& 对2016届毕业生来说,“就业季”已到了最关键时刻。你签约了吗?打算到什么单位?手头有几个OFFER?这几个问题,是这几天毕业生群体中最常出现的。自从大学毕业生就业双向选择,国家不再包分配工作以后,“就业难”的说法就不停出现在媒体报道中。其实,“就业难”不光光是能否找到工作的问题,还牵涉到就业过程中的机会不公、对个人身份的歧视、用人单位的需求与毕业生条件不一致等等因素。
&&&&大学生就业难与教育供给侧改革
&&&&陈志文 《 中国青年报 》( 日 02 版)
&&&&765万,大学毕业生再次创造了一个新的纪录。自上世纪90年代中期开始,大学毕业生一直在连续增长,20多年不断刷新纪录,尤其在1999年开始的大扩招后,增长突飞猛进。但随着GDP增速减缓,加之经济转型,就业岗位难以大幅增加,就业难必然出现。
&&&&大学生就业难是一个典型的社会问题,绝不只是教育部门的问题,需要全社会群策群力。比如,各地人力资源部门不要再设障碍,尤其是户籍障碍,自己给自己使绊子。再比如国家的资源配置问题,事实上,高校直接肩负着大学生就业的指导培训工作,国家每年有数百亿用于促进就业的资金,是否应该分配一些到高校,加强就业辅导与服务的力度?当然,还有学生家长的观念问题,需要调整到适当位置,而不是一味追求“体面就业”。
&&&&全国人大代表,贵州大学校长郑强说,大学生就业难是一个伪命题。为什么说是伪命题?与大学生就业难伴生的是大量的用工荒、用工难,同时还伴生了有业不就的问题。也就是说,大学生就业难存在结构性的矛盾,即社会需要与供给之间的脱节,不是绝对的难。从这个角度看,大学生就业难的治理上,从教育本身来看,可能需要从劳动力的“供给侧”改革下手,这也是长久的治理之道。
&&&&从整个社会用人需求角度看,用工荒最突出的,恰恰是学历层次更低的中等职业技术人才、服务人才,不是大学生。但供给上明显呈现了结构性问题,近5年,中等职业学校毕业生与招生人数持续下降。
&&&&从大学生本身的就业情况看,长期以来有几个鲜明的结构性特点。首先,从学历层次看,两头容易,即研究生与专科生(高职高专)相对容易,最难的在中间的本科生,而本科生中,最难的是一部分地方普通本科生,“985”“211”高校一般较好;从专业维度看,工科类专业普遍好于人文社科类专业;从区域分布上看,东部地区明显好于西部地区。
&&&&研究生就业情况好,大家好理解。专科生就业好,一个原因是技能型强、实用、上手快、用人单位欢迎。另外一个重要原因就是就业期望值低,这是一个隐性却至关重要的因素。
&&&&我国高等教育长期奉行精英教育路线。1977年恢复高考时,录取人数27万人,录取率只有4.7%,即便到了上世纪末的1998年,全国招生总量也只有108万人,录取率普遍低于30%,大学生仍然是稀缺资源,考上大学也就意味着会有“体面”的工作。但是,伴随1999年的大扩招,高等教育迅速迈进大众化,全国各地的录取比例普遍超过80%,甚至高达90%,毛入学率也快速达到40%,甚至马上跨越普及化的门槛——50%。大学生已经成为普普通通的劳动者了。
&&&&巨变之后,整个社会观念依然滞后,依然期待大学生都能“体面”就业。当然,观念的调整是漫长的,更何况家长们花了很多钱与时间,把自己的孩子培养成了大学生,必然有一些过高的期望值,怎么办?
&&&&专科生就业情况好于本科生,给了我们最好的启示。很显然,在我们国家,就业期望值与学历是成正比的,与其等待观念调整,不如我们直接在供给侧下手,在高校招生总量不变的情况下,直接下调本科生以上的比例,增加专科生的比例。目前,每年大学生招生总额为700多万(还没有包括成人高校的招生)。其中本科生近400万,专科生约为300万,研究生为60多万。如果我们把本科生的招生比例逐年下调5个百分点,4年后就可能把本科生招生总量下调至300万,最后逐步下调到200万左右,让专科生成为就业巿场的主体。这种“强制性”的调整,在直接降低期望值的同时,也可以有效地解决大学生职业技能训练差,缺少一技之长的问题。
&&&&现在,地方普通本科院校的学生规模大约在200多万,就业最困难的就是这部分群体。因为定位不准,盲目追求模仿研究型大学,直接导致了这部分学生技能上不如专科生,学历能力与综合素养上不如“985”“211”大学的毕业生。目前教育部开出的药方是引导这类高校,转型为应用型大学。这个思路是对的,只是可能速度缓慢,强制压缩这部分招生比例,能迫使这些地方大学调整办学定位与方向,加快转型。
&&&&另外,我们还有必要用经济杠杆提高高等教育门槛。高等教育在绝大部分国家都不属于义务教育,不是国家应该保障的。我们有必要在加大贫困学生资助力度的同时,适当提高一些高校的学费,让更多家长与学生算算经济账,而不是盲目追求更高的学历。
&&&&从专业上,国家有必要对高校专业设置进行引导性的调控。理论上我们不能干预高校的专业设置,但是多数高校千校一面,在专业设置上盲目跟风现象普遍。对于工科类专业普遍就业好的现状,国家有必要对工科专业招生计划给予鼓励性支持,同时,在学生的培养经费上加大资金支持力度。美国对不同专业的留学生在美国就业就采取了这种政策,工程专业的留学生在美国毕业后合法滞留时间大大长于其他专业。对于那些就业不好的专业,比如大量的管理专业,有必要下狠手,大规模缩减招生总量与财政投入力度,把钱花在刀刃上。
&&&&我们也有必要反思目前的高校扶持政策。对于欠发达地区的高校,对于部分战略需要的高校与专业,可以从总体布局角度做一定的扶持。但是,如果人才需求不旺,我们还加大培养力度,只能加剧就业的结构性矛盾。
&&&&(作者为中国教育在线总编辑)
&&&&留美求职没有浪漫主义
&&&&林春峰 《 中国青年报 》( 日 02 版)
&&&&首先给浪漫主义泼瓢冷水。总体来说,国内本科毕业生就业的“黄金定律”,在美国同样适用:容易找到工作甚至“好”工作的是名校理工生,相反,普通院校人文类的本科生在美国最难找到工作。美国大学文科教授年薪普遍低于理工科教授是不争的事实。这种中美本科毕业生就业的无差别感,是一个时代的印记。
&&&&“名校”在美国同样是资本。我在全美中国留学生最多的大学伊利诺伊大学香槟分校近5年,常看到世界500强公司来抢工程学院的毕业生,从没听说从这里毕业的中国留学生找不到工作。他们除了学习,基本不愁什么。我的外甥从这里的计算机系毕业,上学时暑假去亚马逊打工两个月,就可以挣回下个学期的全部生活费。他毕业前半年没有主动申请工作,就拿到了雅虎和微软的两份工作合同,起薪和我们传媒学院主持研究生工作的老教授持平。
&&&&留美就业的最大传说就是中国留学生因为英语不好,被“歧视”,难找工作。但是,这不是歧视,是公平。说俏皮话,骂街,留学生恐怕连美国文盲都比不过。不过就业市场不看重这些,看重的是用语言解决问题的能力。这种能力的培养贯穿于美国本科教育的始终,不分本土还是留学生,不分种族性别,不分文理和专业,是美国高等教育首先要解决的问题。写作是美国本科生的必修课,奇怪的是,没有一门课程的名称里有“写作”。本科生的写作必修课(有时也叫强化写作课)设定在相关人文或社科院系的专业课中。我在这里教过传媒专业本科的“传媒学概论”一课,这门课被学校设定为“写作必修课”,也就是说只要学生修过这门课,就完成了写作必修课要求。来听这门课的有工程院、商学院以及其他院系的学生,各个年级的都有。类似的写作强化课程,其它文科院系也提供。
&&&&美国大学安排写作课的逻辑是:要求学生用写作解决专业问题。拿我教的课来说,写作的目的是从专业角度批判分析当代传媒中的现象或问题。我带过的班上曾经有一名中国留学生,他的写作远超美国人,期末拿到少有的A+。一句话,美国本科的写作与风花雪月无关,是技术活儿,贯穿整个大学教育。对任何留学生来说,经过四年训练,这种美国大学最基本的技术都不过关还能找到工作,那才是最大的就业不公。
&&&&同样道理,美国日常工作要求的英语交流都很简单,留学四年后理应平趟,若还说找工作被语言歧视,或许因为说这种话的人实在太会享受生活了。国内好多媒体最近一直纠缠美国一两所名校招生中对亚裔生源的歧视,这跟普通中国留学生没有多大关系。留学生只有一个标签就是“国际学生”,申请学校、找工作到将来的升迁中遭遇所有歧视主要来自这个标签,而不是“中国人”或“亚裔”。
&&&&对多数留美博士研究生来说,未来只有科研一条路,他们整体学术竞争力强,比五花八门专业毕业的本科生相对容易找到工作。这很大程度是因为在美国寻求教职工作的规则“简单粗暴”:无论文科理科,发表的学术文章和学校专业排名是两个硬指标,其它关系不大。换句话说,对照这两个硬件,留学生的未来自己掰掰手指就能预测到。这也是为什么美国大学的博士生学习时间长,不强迫要求在校期间发表学术文章的逻辑所在:在校时间长,发表论文机会多,不发论文就毕业即失业。“名校”排在发表论文和专业排名的后面,如果前两项不行,“名校”只能成为找工作中拖累的尾巴。
&&&&美国大学毕业生就业不是没有歧视,但主要是性别、种族等社会框架内的歧视。新媒体平台支持下的留学中介会不断灌输一些实用主义,我的经验是看看算了,别太当真,人家是在经营一门生意,不是设计你的留美未来。我对“留美党”的建议是:当浪漫主义和实用主义不能兼得的时候,可以考虑一下“革命的浪漫主义”,想好就去做。如果连想带做之后仍有闲暇,再来一杯情怀。
&&&&让每个人的求职机会都平等
&&&&王钟的 《 中国青年报 》( 日 02 版)
&&&&投简历时,对方明确说只收男生,只要“211”大学毕业生,还不要年龄偏大的……相信很多年轻求职者在找工作时都经历过这类机会不平等现象。在我的母校,曾有人给出了这样一个“简单粗暴”但是在实践中非常有用的排名:北京籍男生比所有人都好找工作,硕士男比本科男好找工作,本科男比硕士女好找工作,而本科非京籍女生最弱势,长期留京工作的少之又少。
&&&&性别和籍贯,生来如此,而学历常常又与教育公平的话题联系在一起。求职过程中的机会不公平现象,让不少应聘者产生“被歧视”的感受。
&&&&上述现象究竟是不是歧视,首先应该要从歧视行为的定义说起。几乎人人都遭遇过不公,但是这些不公未必都达到了歧视的程度。以研究歧视问题闻名的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加里&贝克给“歧视”下了这样一个定义:只有当歧视者愿意放弃一定的利益,例如收入、利润、工资,或者享受,以便满足他个人的偏好时,才是歧视。按照这个理论,歧视的范围没有人们原先以为的那么大。
&&&&很多造成就业机会不平等的用人单位,公开或背地里为自己的行为能给出各种看上去合理的理由。比如,认为非“211”大学毕业生的工作能力普遍不如“211”大学毕业生,认为面临生育的女性会让单位支出“多余”的用人成本,等等。如果一名非“211”大学毕业生能够证明自己的工作能力达到甚至超过“211”大学毕业生的水平,一名女性求职者能够证明自己的工作表现足以补偿在生育假期间单位的开支,而用人单位还以上述理由拒绝聘用,我们可以说这是真正的歧视。
&&&&但是,问题在于,很少有用人单位愿意拿出资源来允许求职者证明这一切。在现代用人单位的招聘流程中,接收简历、筛选、笔试、面试,所有的环节几乎一气呵成,每一位求职者的资料被工业化、流水线式地处理。针对求职者个人各项特质的全面评估和分析,几乎是不存在。用人单位相信这是一种效率最大化的择优方式,尽管社会舆论年年都在批评,权利主张者也能够拿出若干条法律条文来抨击这种行为,但是依托于概率的招聘丝毫没有收敛的迹象。
&&&&有人将这种现象的部分原因归结于政策的“逆向歧视”。例如法律保障女性生育和哺乳期间的休假权,但男性职员没有这一权利,进而造成用人单位更愿意雇佣在休假权上处于弱势的男性;再例如,国家出台政策在高校录取工作中向农村贫困地区考生倾斜,但是在他们毕业后又可能面临地域与家庭出身的“歧视”。这种观点认为,如果让政策不偏不倚地对待所有社会群体,那么相应的机会不平等现象就会消失。
&&&&但是,即使男性获得了相应的休假权,因为传统文化和现实习惯根深蒂固的作用,放弃生育假可能会成为男性职员的普遍选择,而国家政策又很难进一步对公民的自由选择加以干涉。而如果不优先考虑农村贫困生等群体,那么教育权的不公可能就陷入“存在即合理”的死结。当然,尽管值得肯定,但是上述政策都是治标层面的,保障女性生育权的法律法规,最终目的是社会形成对女性生育权的尊重,而高等教育在招生阶段的微调,无法掩盖基础教育领域的城乡、地区鸿沟。
&&&&何况,在国内的环境中,“逆向歧视”的氛围也尚未形成。女权主义根本就没有进入主流视角,而各种形式的“伪女权主义者”其实还在加剧女权主义的困扰;即使在精英阶层,“地图炮”仍然是酒局饭桌上引发激烈讨论的话题,很多人的友谊就是从对“河南人”“上海人”的共同嘲笑中开始的。从近期内看,对弱势对象的基本保护,仍然是政策需要坚守之处。
&&&&然而,更多的政策是对用人单位的一种规制,这其实是不符合市场规律的。解决就业机会不平等问题,依旧要放在遵循市场规律的框架下。
&&&&长期呼吁西部地区高等教育“扶贫”的贵州大学校长郑强曾在多个场合表示,贵州大学几十年间从中央财政获得的经费,不及他工作过的浙江大学一年间获得的经费。贵州大学属于“211”大学,但是它的毕业生在就业市场的竞争力显然不如进入“G9”集团的浙江大学。其背后的逻辑是,浙江大学拥有更好的教育资源,其培养出来的学生在整体上素质更高,用人单位自然也认为有更大的概率从浙大招收到满意的新员工。
&&&&同样,不管是规定女性享有生育假,还是男女平等地享有生育假,用人单位都不能从中获得实际的好处,从而也很难有什么实施的动力。通过税收方式保障女性生育权利是一个好办法,比如允许用人单位在女性生育期间在规定的浮动范围内降薪,但通过免征、少征生育家庭个税的方式,让女性不会因生产造成家庭经济收入的实际下降。这样做或许会造成一些税收损耗,但是考虑到当前和未来较长时期低迷的社会生育意愿,保障生育权将成 为刺激经济发展的必要手段,几个月的税收减免岂能与一个孩子出生所带动的相关产业相提并论?
&&&&多数就业机会不公平现象,都是用人单位基于市场竞争的自发选择,恐怕只有垄断性的用人单位才有兴致实施真正的歧视。市场或许制造了许多追求效率的不公,而政策为了缓解这些不公,显然可以做更多。
&&&&贵州大学校长郑强:就业难是因为孔雀不愿意西南飞
&&&&中国青年报&中青在线记者 李晨赫 白皓 《 中国青年报 》( 日 02 版)
&&&&“就业难”是个伪命题?抛出这样的观点难免引发争议,可能会招来毕业生和家长的不理解。在公开场合支持这个观点者,包括全国人大代表、贵州大学校长郑强。近日,本报记者采访了这位校长,他对自己的观点予以了更详细的解释。
&&&&-------------------------------------------------------------------
&&&&一向观点鲜明的贵州大学校长郑强认为,大家都在讲“就业难”时,要有理性分析,“就业难”其实是局部现象被夸大为整体现象,和东部地区相比,中西部人才远远没有饱和,“以往大家都想孔雀东南飞,现在孔雀应该西南飞”。
&&&&郑强说,通过没有就业成功就得出‘就业难’的概念是一种误导,这其中存在主动就业和被动就业的问题,“有的时候是有工作岗位,但是年轻人选择拒绝。”“有人说贵州空气好,就会有人才。实际上我发现,越年轻的人越去空气不好的地方。”郑强说,“你看北京上海,会因为空气不好而缺少人才吗?”
&&&&他给出了一个对比,现在贵州大学仅有不到30%的教师有博士学位,而在东部发达地区,这一比例在90%以上。如果取得博士学位后到贵州就业,“大门都是敞开的”,而在东部发达地区,即便是海归博士也不一定能进入高校执教。
&&&&郑强看来,所谓“就业难”的另一个原因是,一些年轻人把“打下手”“做徒弟”理解得不够深刻。他说,多年来,自己一直在用冷静的语气提醒青年,不能把一个光鲜的人物当成学习的榜样,而应该更多地做一个有平常心的人。他认为,大学生追求高价值、高工资的工作无可厚非,但必须明白背后经历的过程。他曾经做过尝试:请“大咖”们来校作讲座时,就讲自己起步的艰难和曲折的经历,讲讲自己走了多少弯路。“现在大家过于强调成功的光辉,往往把起步阶段的艰辛省略了”。
&&&&郑强说,自己有一套青年成长成才的“三本”理论:本事、本钱、本分。本事即学好基本的知识,脚踏实地;本钱即适应残酷的竞争环境,依靠新概念吸引市场关注;本分即做到诚实守信。
&&&&郑强建议,年轻人找工作时先调整自己的心态,学会放低姿态,不要想着一步登天,“要经得起挫折,经得起社会的挑选”。
&&&&听你说
&&&&《 中国青年报 》( 日 02 版)
&&&&@李玉杰:就业难不难,关键得看自身实力硬不硬!同样的四年光阴,有人挑灯苦读,有人疯狂兼职,亦有人“一觉四年”。怎样的四年,已然决定了就业的难与不难。高校扩招等客观原因,造成毕业生人数激增固然是大形势,可具体到个体,“难”之根源仍在自身能力素质不足。期待更多学子早日洞悉“难”之症结,莫在该学习充电时选择浑浑噩噩。毕竟,“出来混,迟早要还的”!
&&&&@何冠军:两个晚辈亲戚同年从大学毕业。一个因为学校名气不大,找工作并不挑挑拣拣,同村乡亲中有人在当地中药材市场经商,他就应聘当了个学徒。一年下来,他熟悉了常用中药材的品相鉴定和价格起伏规律,自己贷款开办了药材商号,经营得风生水起。另一个毕业于名牌大学,一心要进入大公司工作,毕业不到二年,跳了三次槽,最困难的时候连租房费用还需要老人贴补。克服就业困难,就要打破陈腐观念的束缚,把就业的眼光从狭小领域跳出来。知识是生产力的资源,决不能变成包袱。
&&&&@王凤丽:我周围的很多朋友,对自己要找什么样的工作很明确,大学时就朝着明确方向努力。想进体制单位的,就努力复习考试;不想进体制单位的,有选择进公司的,有自主创业的。他们对自己的职业规划特别明确,不论自己在什么样的企业、处于什么样的职位,都努力汲取所需,让自己快速成长。当你在苦叹就业难的时候,他们正悄悄成长。明确目标,放低姿态,并为自己的目标不断努力强大自己,“就业”就不是个难题。
&&&&@徐玲玲:毕业季,学生赶赴一场又一场的面试,将一份份制作精美的简历投出去,却难以找到满意的工作;公司开展各种精心设计的宣讲会,也难以寻到合适的人。这正是“就业难”的问题所在——公司与毕业生期待的不一样:学生希望找到高工资、低付出的工作,公司则青睐于愿意付出、有拼搏精神的职员。在中国这个大市场中,找到一份工作不难,只是找到一份“好工作”很难。
&&&&@胡波:试问,这十多年来每年新增的大学毕业生大多去了哪里?说到底,还是被就业市场吸纳了。当年我毕业的时候,身边的同学都这样说:“找一份工作很容易,找一份好工作却不容易。”这里的“好工作”往往都有附加条件,比如,发达的城市、好的工作地段、优厚的福利待遇、较小的工作压力,甚至最好“不劳而获”。“就业难”具体到每个个体,其面临的情况复杂、多样,有的核心竞争力强,就业目标明确,对自己的需求认识清晰,一走出校园,就能和就业岗位“一拍即合”,而有的毕业生尚未明白自己想要什么,只是盲目地“漂泊”,恐怕还需要多次“试错”才能真正认识清楚、稳定下来,这样一来,人才与就业岗位的匹配需要一个较长的时间,择业期相较过去也不断地延长。
&&&&@祝建波:如果大学生仍旧固执地抱着传统的就业观念不放,固执地认为自己就是天之骄子,从事低端岗位或是选择民营企业工作就是“丢大学生脸面”,除却考公务员、进事业单位和国企等之外,坚决不选其它行业,那必然会造成一部分大学生的毕业就面临待业、失业。如此有业不就、在家“啃老”,难道就不丢脸?
&&&&@范佳富:就业难易程度,虽然与学校教育、家庭背景和宏观经济等各种因素息息相关,但根源还在于学生自身的能力与素养。大学生或多或少会掌握些许知识,离开象牙塔,即使无法找到如意的工作,也不必气馁。无法改变环境就改变自己,据说,每个人从零开始,到成为一个领域的专家,只需要七年时间,工作后大可自学或参加业余培训,掌握技能,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再者,“双创”时代也为大学生创业圆梦提供了“温床”。
(本文来源:中国青年报
没有相关新闻
用微信扫描二维码分享至好友和朋友圈君,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呢~~
大学生就业,到底难在哪?
扫扫二维码,随身浏览文档
手机或平板扫扫即可继续访问
大学生就业,到底难在哪?
举报该文档为侵权文档。
举报该文档含有违规或不良信息。
反馈该文档无法正常浏览。
举报该文档为重复文档。
推荐理由:
将文档分享至:
分享完整地址
文档地址:
粘贴到BBS或博客
flash地址:
支持嵌入FLASH地址的网站使用
html代码:
&embed src='/DocinViewer--144.swf' width='100%' height='600' type=application/x-shockwave-flash ALLOWFULLSCREEN='true' ALLOWSCRIPTACCESS='always'&&/embed&
450px*300px480px*400px650px*490px
支持嵌入HTML代码的网站使用
您的内容已经提交成功
您所提交的内容需要审核后才能发布,请您等待!
3秒自动关闭窗口按住此条可拖动
微信扫一扫,分享至朋友圈
本页面地址
播放器swf地址
视频:大学生就业到底难在哪儿
学者支招不同人群如何保就业
新闻:城镇登记失业率创三年最高
别让失业数据成了一本糊涂账
保就业先保中小企业
防止农民工培训最后不了了之
挖掘保姆就业的巨大市场
大学生就业到底难在哪儿
关系如何影响就业
厉以宁委员:保八是为了保就…
财经 / 节目
猜你喜欢LIKE
新浪视频官方交流群:
关注官方微博:
24小时电话客服:400 690 0000
扫描二维码下载新浪视频App
新浪视频桌面客户端}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大学生就业难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