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国政党制度和美国的政党为什么会分裂

美国分裂中国手段原来是这样!警惕吧国人
发帖人:单纯女人
参与评论(0)人
  美国计划用25-30年把中国分裂为6个至8个由美国西方控制的国家。下面请看美国如何对中国下手的,手段之高明令人惊叹!
  美国组织职业写手日夜编撰着成千上万的文章和段子,通过美资背景控制的这些网络平台以及精心打造的导师、偶像和大V在中国社会广泛传播。
  每一段篇文章看似&问题不大&,但是如果我们把这些文章集中起来看,就会发现它们日夜侵蚀着中国人的民族自信心。请你对照一下,是否看过类似的段子?
  文化冷战第一招&&灭偶像
  例如:《笑喷了,数学帝分析雷锋同志拣粪》《拆穿西点军校学雷锋的谎言》《新华网自爆雷锋照片大多为补拍》《&完美军人&欧阳海是怎样塑造出来的?》《经不起推敲的邱少云》《焦裕禄的事迹是两个人拼凑起来的》《&英雄战士&刘学保的骗局》《草原小姐妹遇险和被救的真相》&&每天这些读起来妙笔横生,让人捧腹不已但是却带有明显抹黑、造谣和侮辱性的段子都在摧毁我们的偶像。
  文化冷战第二招&&换祖宗
  譬如:《一个印度工程师所写:令人忧虑,不阅读的中国人》《人眼中的中国》《中国人在德国吃饭被训斥》等等等等,在这些编造的虚假段子和文章里,向中国人日夜劝学、劝俭、劝善、劝勉的对象,全部都变成了外国人&&这样的文章在论坛、微博、微信铺天盖地,每天都数以亿计地被人阅读者,深信着。中华文明祖先崇拜的牌坊就这样被悄然偷换成了外国人的塑像。
  文化冷战第三招&&灭自尊
  他们编造或夸张炮制出《中国式过马路》《中国人丢人丢到国外去了》《中国人是世界上少数没有信仰的可怕国家之一》《中国人有10大不可思议》《中国:不遵守规则的世界》等等虚假文章或以点概面的夸张新闻全面的丑化和诋毁中国人,全面美化外国的人。这些段子甚至连《知音》《读者》这样的传统媒体上上也比比皆是。这种针对一个民族的整体抹黑,在历史上只有希特勒对犹太人干过,而今天美国人也正通过网络如法炮制。
  文化冷战第四招&&反智识
  从《高铁乘务员因辐射流产》的谣言到《全球变暖,北极冰川融化》的骗局,再到《中国雾霾的元凶是煤炭里的放射性物质》、《PX项目被环保人士称之为断子绝孙工程》《断子绝孙核电站》等等。
  从厦门PX工厂到昆明PX项目,从钼铜冶炼到启东造纸,从高铁受阻到江门核燃料棒项目被搁置,这些反智文章和段子都起到了巨大的作用。(事实上,这些企业都是低污染的产业升级项目,中国的这些项目被打断之后,同样生产这些产品的新加坡、日本、韩国当即联手对中国实行出口涨价政策。)
  文化冷战第五招&&唱衰你
  像这种《中国国情最新数据让人震惊》,《中国不敢公开的大数据》、《中国即将崩溃》等文章比比皆是,每年都有大量的文章从经济、政治、产业结构、国情数据等方方面面来论证中国不久之后就要崩溃的文章。这些造谣文章用虚假数据极近夸张扭曲之能,在微博微信和人人网这样的学生网站以及各大论坛疯狂传播。而写下这些文章的人,同样也得到了微博微信的大力推荐和包装打造,经常出现在网站首页,各类高端论坛,向全社会传播一种灭世氛围和沉船学说。
  文化冷战第六招&&亡其史
  在他们的倾力推动下,朝鲜战争被描述成了炮灰脑残战争,解放战争被描述成了共产党窃取胜利果实。他们还编造说&那些帮助共产党打江山的英雄则被抛弃沦为了乞丐&,&洋人是解放中国的天使&,甚至&连内蒙古丢失都是因为共产党和苏联的秘密契约所造成的&。欲亡其国,先亡其史,试问在这种长年累月的历史虚无化攻击下,中国还剩下多少民心?
  文化冷战第七招&&污政府
  老百姓关心的话题,有专门的人从事定点抹黑。从&人造假鸡蛋&到&打针西瓜&,从&生蛆橘子&到&国产奶粉&,从&房价&到&医疗&从&土壤&到&空气&无一例外遭到了有组织的虚假信息全面丑化和夸大扭曲。
  比如对国产奶粉进行了无止境的围攻和推荐,篇篇都有上千万的阅读量。而就洋奶粉发生的肉毒杆菌事件,我们在整个微博反复搜索,却只找到了几条访问量几乎为零的文章。
  实际上西方食品和药品安全问题百出,仅欧洲就曾出现数千个没有胳膊的&海豹儿&,美国政府规定使用廋肉精是合法的,疯牛病是禁止检测的!美国是激素使用最泛滥的国家,纽约的人均寿命更是低于北京和上海,而且美国的呼吸道疾病人口是中国的4倍,每11个美国人中就有一个有严重的呼吸道疾病。但中国网民现在大多不知道这些,误以为国外是天堂,中国是地狱。
  文化冷战第八招&&散鸦片
  神话美国体制、丑化中国体制,以达到引发暴乱和和平演变的目的。《骆家辉坐经济舱是体制胜利》《小布什自己打伞说明什么?》《美国为什么没有腐败?》《克里给中国官员上了一堂震撼教育》《克林顿不拿公家一支笔》等文章和桥段比比皆是。
  西方社会和西方官员被包装成了一个没有贪腐、亲民圣洁、害怕百姓、简朴奉公的形象,进而得出结论&只要中国全盘接收美国的改造&,就能将中国社会改造成他们所描绘的样子。而现在最大的阻碍墙就是中国共产党,因此必须要推到这堵墙
  这十几年来网络每天都这样这样地教育着我们的年轻人,我们就不难明白为什么今天的年轻人对中国的体制、对中国共产党、对官员和社会如此地不信任了。(中国当然有腐败的官员需要我们集体监督和处理,但是美国绝非桃花源,实际上,骆家辉常年包机,克林顿家族极端腐败,奥巴马全家度假一次开销数千万美元等等在美国并非新闻。可是在中国的互联网上,正有人长期刻意美化美国官员&伟光正&的形象,并归咎于&体制&,图谋以此激发网民的情绪。)
  美国的文化白蚂蚁战略非常可怕。如果要是有人怀疑美国存在系统的文化侵蚀战略,那他绝对是一个白痴。因为这一点连美国人自己都不否认。成千上万的精心打造的桥段,幽默风趣,引经据典,娓娓道来,但是它们合在一起,就构成了可怕的精神毒品。
  一个人、一个政党、一个民族、一个国家,如果有人不停地、系统地指责、批评、唱衰,这是很能摧毁自信的一种心理战。美国推动的这种毒品,正在摧毁中国人的国家自信、道路自信、制度自信、民族自信、文化自信、政治自信,甚至个人互信。
  曾经与一个老朋友在电话中争吵了三个小时。因为有一段时间,这个朋友转发这样的段子几乎成瘾。后来我决定办一个微信平台,说几句真话。虽然一己之力微不足道,但作为一个知识分子,应该保留一份清醒。
  如果我们都听之任之,当我们国家的全面自信被这些段子蛀空,就可能重演前苏联的悲剧。一夜之间,一个庞大的国家联盟土崩瓦解,为什么?真正的原因是,人民对苏共、对苏维埃、对政府已经失去了信任。在有人精心挑拨中国人民与党和政府的关系时,呼吁有更多人站出来,发出声音。
  我们有不足、有缺点,有问题,确实需要改良、改进、改革,但不能在失去尊严、失去自信、失去团结、失去核心领导力量的情况下来做这些工作。中国人,不要再骂中国、骂祖先、骂圣贤、骂自己了。赶快找回自信,团结起来,奋发前进吧!
欢迎注册微信二维码
美日海军在关岛举行联合演习 航母未参加
越军“钢铁师”部队生活照:被子叠豆腐块 配56式训练
乌克兰二战中曾对犹太人大屠杀 德国人都吃惊
英国插画家以咖啡为颜料作画 画三杯喝一杯?
韩国人铸铁锅申吉尼斯失败:澳洲已有更大的
一艘054A护卫舰停靠也门亚丁港:中国已准备撤侨
猜猜这些创意名片的主人是什么职业?
脱衣舞娘炫富 居然这么有钱
罕见清朝后宫照:贵妃骑驴 打牌抽大烟
死亡自拍!失事客机留下的最后一张照片
大陆台湾野战净水车比拼 哪个是“最强饮水机”?
北德文斯克造船厂:世界最大的潜艇工厂 绝密之地
日,克里米亚战争双方在巴黎签订和约,俄国被迫接受苛刻条件。俄国的失败,导致俄农奴制的彻
热门关键字英国政党_百度百科
声明:百科词条人人可编辑,词条创建和修改均免费,绝不存在官方及代理商付费代编,请勿上当受骗。
英国是世界上最早出现资产阶级政党,并最先确立和实行的国家。目前英国属于议会内阁制下的两党制。
英国政党历史沿革
英国复辟时期,在议会内部形成了代表不同阶级利益的政治派别。
英国政党时间
议会就詹姆斯公爵(后来的)王位继承权问题展开激烈争论,反对詹姆斯公
英国的政党政治与福利制度
爵有王位继承权的议员们被政敌斥为辉格(Whig,强盗),赞成詹姆斯公爵有王位继承权的议员们则被对方骂作托利(Tory,信仰天主教的歹徒)。以后两派逐渐以此自称,形成两个政治派别。
辉格党代表新兴资产阶级和新贵族的利益,主张限制王权,提高议会权力;
代表地主贵族利益,维护君主特权。
两党由于一致反对詹姆斯二世而走向合作,共同以政变方式发动“”。辉格党在政变中起了主要作用,政变后成为。随着英国资本主义的发展,托利党人成分逐步发生变化,辉格党内的部分土地贵族、银行家、军火商和官僚政客加入托利党,使该党实力增强,而辉格党因其分裂逐步丧失了在国家政治生活中的统治地位。
托利党执政。辉格党和托利党轮流组阁时期,党派活动只限于议会内部。19世纪30年代,基本完成,英国社会阶级结构发生重大变化,形成了两大对立的阶级──工业资产阶级和工业无产阶级。同时,英国统治阶级内部也发生变化,形成了代表土地贵族、金融贵族和大商人利益的保守势力与代表工业资产阶级利益的改革势力。前者以土地贵族为核心,在原托利党的基础上组成保守党;后者以热心于自由贸易的工厂主为核心,在原辉格党的基础上组成自由党。
选举改革以后,扩大了普选权。为争夺选民,获取议会多数,两党竞相发展自己的议会外组织,建立选区协会,作为竞选机构。随着议会和两党制的确立及发展,两党在19世纪中叶都成为有严密的中央和地方组织的全国性政党,19世纪末、20世纪初,被垄断资本主义代替后,保守党逐步由土地贵族的党变为的党。与此同时,自由党逐步衰落,该党主张的使英国丧失了“世界工厂”的垄断地位,大批工业资本家转向保守党。
随着工业革命的发展和工人队伍的不断壮大,工党崛起。从1924年开始,工党取代自由党,与保守党轮流执政。到80年代末,英国除保守党和工党两大政党外,还有社会自由民主党、社会民主党、、合作党、民族党、、民族阵线以及英国革命共产主义同盟等。
英国政党阶段
英国两党制的形成、发展大体上经历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辉格党与托利党先后执政时期
1714年即位后,英国逐渐形成国王不出席内阁会议,由议会多数党领袖主持内阁的宪法惯例,从而使内阁被议会多数党控制。辉格党和托利党依据议会席位多少的变化而轮流组阁,为两党制的形成奠定了基础。
第二阶段——保守党与自由党轮流执政时期
在这个阶段中,两党从议会内的政党发展为全国性的、群众性的政党,这是两党制形成的基本条件和重要标志。经过多次议会改革,彻底改变了下院与上院、王室之间的力量对比,国王成为虚君,削弱了上院的权力,提高了下院的地位。在此基础上确立了两党制。
第三阶段——两党制逐步完备
第三阶段从19世纪末20世纪初开始,两党制逐步完备。保守党于1907年首创影子内阁,以后凡在大选中获得下院次多数议席的政党则成为法定的反对党。反对党在议会中有可能通过不信任投票取代执政党的地位。
英国政党政党特点
英国两党制与内阁制相结合,具有以下特点:
①内阁由下院大选中获得多数席位的政党单独组成。
②由下院多数党领袖担任首相。
③一党内阁和阁员只对下院负责,如失去下院信任,内阁全体辞职;或者首相提请国王解散议会,重新大选,组成新的一党内阁。
④下院最大的反对党可建立 “ 影子内阁 ”。
上也曾出现过由两党或三党组成的联合内阁,主要是在战争的特殊情况下发生的。
英国政党主要政党
英国政党保守党
前身为托利党,1833年改为现名1912年国家统一党与之合并,称保守统一党,简称保守党。创始人是(著名英国首相)。
1868年起同自由党轮流执政,逐渐变为大资产阶级、和贵族利益的代表。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与自由党联合组阁。
1924年后,与工党轮流执政,1941年成立了战时内阁。
1945年7月大选前,除年和年由工党两度短期执政外,保守党一直处于执政党地位或作为联合政府的最大政党。
但在1945年以后到1979年,除了年和年执政外,均处于反对党地位。
1975年2月,M.H.撒切尔夫人当选党的领袖后,提出自力更生、自由企业和减少政府干预等方针。1979年5月大选中,该党获得绝对多数议席,撒切尔夫人成为英国和西欧历史上第一位女首相,并于1983年和1987年两次蝉联首相。1990年大选再次获胜。该党1979年执政后,进一步强调“反对国有制和社会主义集权,捍卫个人自由”这个
传统的信条,改变了战后30多年历届政府实行的凯恩斯主义,推行货币主义为主的经济政策,重现保守的传统特性。
保守党的组织由领袖、议会党团、全国联盟和中央事务所组成。领袖权力很大,不受党的任何组织机构约束,执政时出任首相,在野时为反对党领袖。议会党团由下院全体保守党员组成,并由它组织内阁或影子内阁。设置业务委员会(亦称1922年委员会)、后座议员委员会和督导会。全国联盟是保守党议会外的组织,它包括保守党年会、中央评议会、执行委员会、区组织机构和选区协会等。全国联盟只起讨论和建议作用,无权决定党的政策,其主要任务是在议会外从事宣传和组织工作,以扩大党的势力和影响。中央事务所是党的行政机构。另外,保守党还有登俱乐部、樱草俱乐部等外围组织。保守党从未公布过党员数,据估计,1945年有100万,1954年有 280万,1970年有225万,80年代以来约200万人。
1990年 ,成为领袖。在1997年大选后,成为了新任党魁。现任党魁是,他也曾任英国首相[1]
英国政党英国工党
1900年 2月由职工大会(即总工会)发起创立,初称劳工代表委员会,由隶属于职工大会的工会组织和费边社、独立工党以及社会民主联盟组成。
1906年改称工党。
年在议会中依附自由党。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后,支持政府的战争政策,并加入了自由党的联合内阁。战后,加入国际。20世纪初,力量日益增强,逐步取代了自由党。
1918年 2月通过了由费边社创始人S.J.韦伯帮助起草的新党章,规定除保留原有的集体党员制度外,还在各选区设立组织以吸收个人党员。同年 6月,通过了由韦伯等起草的纲领性声明《工党与新社会秩序》,首次提出要埋葬私有制。
1924年1月,在自由党的支持下首次组阁,并从此开始与保守党轮流执政。
1945年以前,仅于年和年两次短期执政。
1945年大选至1951年,组织过两届内阁。在此期间,发起重新建立社会党国际。
年、1974~
英国政党政治的起点
1979年,先后组织了 4届内阁,这是工党历史上执政最长的两次。
1979年、1983年、1987年和1990年 4次大选连遭失败。工党纲领的传统理论基础是。主张生产资料、分配手段和交换手段的公有制,实行计划管理,以达到公平分配。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工党政府将此付诸实施,1948年宣布建成福利国家。
但50年代开始,随着英国经济的发展,工党内出现意识形态分歧。右派认为,资本主义已经变了,社会主义应是“增加社会福利,实现社会平等”,而不是以实现生产资料公有化为目的;反对以新的社会制度代替现存的社会制度,主张在现存制度基础上追求更高程度的完善。50~60年代,这些思想在工党内占上风。但左派仍坚持国有化,认为没有国有化就没有社会主义。
60年代初,“新左派”从文化上批判资本主义,认为资产阶级文化上的统治使人们处在全面异化的状态中,因此,必须向资产阶级发动全面的文化进攻,对实行总体改造。这对70年代后再次活跃起来的工党左派产生了一定的影响,后者据此提出国有化还应该加上工业民主化和生活方式民主化,对工党传统的社会主义进行了补充。
的组织由领袖、议会党团、议会外组织和总部组成。在野时每年选举领袖,并设副领袖;执政时可不改选,也不设副职。议会党团由下院全体工党议员组成。每届议会开始即选举领袖、副领袖和总督导员。在野时,由领袖、副领袖、下院议会党团主席、上院工党领袖、两院总督导员以及工党议员代表等组成议会委员会,领导议会党团活动。执政时,则由工党内阁代替,另设联络委员会与后座议员保持联系。在议会外,全国代表大会(工党年会)是工党的最高权力机构。下设全国执行委员会、区域会议、选区组织和全国劳工理事会。工党总部是行政机构。党员数:1947年是 500万人,1957年是 660万人,1975年是650万人,1984年是622万人。领袖(2010年起)。
英国政党自由民主党
于1988年,由成立于1859年的自由党和短暂存在的合并而成(两党于合并前就已结为政治同盟数年)。内外政策主要是在原自由党政策的基础上进行调整,对内较强调经济发展与社会正义之间的平衡,重视分配领域的“公平”问题以及环境、生态的保护;对外反对种族歧视,主张改善与第三世界的关系,强调维护和平,共同发展。有党员约10余万,领袖(1988年起)。
英国政党社会民主党
1981年 3月26日成立。创立人是从工党中分裂出来的 4名右翼人士。代表中小资产阶级利益。参加者多数是公司经理、职员、企业管理人员、自由职业者和私人开业者。主张改革议会选举制度,实行国营和私营企业并存的“混合经济”体制,鼓励中小企业,扩大就业机会。1983年 9月,与自由党达成协议,结成竞选联盟。1987年大选失败后,联盟解体。1988年3 月该党分裂,多数人与自由党合并组成社会自由民主党,剩下约 3万成员继续使用的名称。新的社民党把核威慑防务、和议会选举比例代表制作为主旨政策。领袖D.A.欧文(1983年起)。
英国政党共产党
1920年 7月31日由社会党、社会主义工党和南威尔士共产主义者委员会合并组成。成立后即加入第三国际,成为第三国际的英国支部。1936年,组织英国支队赴西班牙参加反对F.佛朗哥的战争。随后,又开展了声援中国抗日战争和反对A.N.张伯伦的“”政策,要求同苏联结成和平同盟的运动。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全力支持反法西斯战争和推动早日开辟第二战场,党的力量有很大发展,1942年党员人数一度增至 5.6万人。战后党的力量不断下降。1947年提出英国要走一条有别于苏联十月革命的英国式的。1951年公布第一个纲领《英国走向社会主义的道路》,宣布英国可以通过将议会改造成真正代表人民意志的民主机构并建立人民政府的道路,过渡到社会主义。1977年,部分党员因不同意党的路线而退党,另立英国新共产党。1988年 9月,英共发表了《面向未来》的文件,主张放弃旧有形式的“阶级斗争”,以适应消费和技术革命所产生的“新秩序”。英共每两年召开一次党的代表大会。组织机构分为全国执委会、地区委员会和支部三级。1988年有党员约9700余人。党的总书记N.坦普尔(1990年起)。中央机关报为《晨星报》(日报);理论刊物《今日》(月刊)。
.人民网[引用日期]中央编译局-理论研究-国外政党研究:《美国政党政治中的党建问题》
| 设为首页 |
美国政党政治中的党建问题
作者:祝灵君 郭玥&&&&&&来源:《经济社会体制比较》2015年第3期
网络编辑:柳冰
发布时间:
摘要:在一些学者眼中,仿佛只有马克思主义政党才重视“党的建设”,其实不然。通过文献研究与实地考察,文章研究发现以资本主义国家的代表美国为例,其执政党也重视党的建设。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共和党比民主党更重视党的建设,民主党在克林顿的第二个任期也开始重视党的建设。两党对党的建设的重视程度取决于选举的压力,当然也会对选举结果产生直接影响。文章认为,当前,美国政党政治正面临着一些前所未有的挑战,抓党建不失为共和党、民主党应对这些挑战的一个正确选项。
关键词:美国;民主党;共和党;党的建设
  长期以来,我们只关注了马克思主义政党“党的建设”(以下有时简称“党建”),仿佛资本主义国家政党不抓党建。资本主义国家政党是否有党建,如果有,党的建设有什么特点?党的建设与选举政治有什么关系?带着这样的问题,笔者之一曾于2012年美国大选期间实地考察了美国政党政治并翻阅大量的文献,对生活、工作在华盛顿的学者、国会议员助手、党工、社区选民、大学生、工人、教师、退伍军人等进行了访谈。“两党制”(其实美国并不只有“两党”,只是学者们习惯称为“两党制”)自1860年以后始终贯穿于美国政治,这被视为美国开国元勋们为了平衡两种核心价值观(个人自由至上和共同体利益至上)的产物,后来分别发展为自由派和保守派,或称自由主义或保守主义。作为一名观察者,笔者还难以深入地评价该制度,因为已超出了我们的知识范围,而且各国选择何种政党制度是各国人民自己的权利。但我们想归纳美国政党抓党建的经验及其对总统选举的影响,并尝试给美国政党抓党的建设提出几点建议。
  一、美国政党政治中也有党的建设
  由于性质的差异,资本主义国家政党与社会主义国家政党在活动方式和目标上肯定有差异。比如,在资本主义国家,政党以赢得选举为宗旨,必然以选举为中心工作;而马克思主义政党则以“为人民服务”为宗旨,必然以学习、服务、创新为中心任务。而且,政党在政治生活中的作用和地位并不一样,如果以社会主义国家政党的角色和职能来看美国政党,党的建设仿佛“可有可无”。在访谈中,绝大部分美国政治学者不了解也不会将“党建”(party building)作为研究要素来考虑,因为很少有政党被证明有能力履行前面描述的诸多职能。一位美国学者的研究成果能够证明这个结论,他指出:“特别是20世纪下半叶,相对于利益集团、大众媒体和以候选人为中心的竞选活动,选民的政党认同感在削弱,政党组织重要性似乎在下降,沮丧的学者及相关人士开始寻找政党失败和衰落的原因。”他认为,政党衰落通常由以下四个因素引起:
  首先,美国宪法设计中并没有对政党作用作出明文规定,因为开国元勋们对政党有不同看法,一方认为政党导致对抗和分裂,另一方认为政党是平衡个人与集体利益的不可或缺的方式,二者都源于博林·布鲁克、休谟、伯克等英国政治学者的理论。因此,在现代美国政治中,政党是工具而非规则,这直接导致其组织结构松散;第二,认同度低。绝大多数美国人是独立的,既不认同民主党也不认同共和党;第三,政党作为选举工具,其活动大都随选举而高涨,一旦选举结束则趋于平息;第四,罗斯福新政之后,行政权力扩大,民主党宣称政府要在解决各种经济问题中履行更多职能。因此,是白宫而非政党在众多问题中拥有话语权。
  这四个因素极大地影响了普通美国人对政党的看法,一些人对于美国政党感到十分失望,认为政党组织松散、无所作为或受制于总统、无固定成员、凝聚力较差,等等。另一些人被某些印象所误导,认为美国政党在党建上没有什么动作,只有那些在野党才注意抓“党的建设”。这些观点和印象是否正确?或者说这是否意味着在美国政党政治中没有党的建设?进一步讲,政党抓党的建设是否是浪费时间和资源,毫无回报可言?
  当然,情况并非如此。一是,作为常识,政党要想生存,就必须要有坚定的支持者、党员、经费、资源,建立准则、意识形态和支持性组织等,“美国例外主义”在党建的这个领域恐怕并不能“例外”;二是,现有文献表明,美国政党关注党建已有很长的历史。1937年美国共产党的代表大会报告指出:“党的建设必须时时处处作为贯穿全党的中心问题”,“党的建设必须成为每次群众运动的有机组织部分”,报告提出了关于党建的九点计划。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由于在竞争中处于相对弱势地位,共和党比民主党更加重视党的建设。正如福特总统在日指出,“可以这么讲,我们国家的问题是如此严重,一些人认为,我们不应当在我们党或者是其他党的问题上浪费时间,然而恰恰由于我们国家存在的问题,关注我们党及其全面复兴就尤为重要。”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共和党历届总统比民主党的历届总统更重视党的建设,而民主党则倾向于把政党作为选举的工具,即“政党俘获”(party predation)。美国西北大学政治学者丹尼尔·加尔文通过长期观察,比较了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共和党和民主党总统带头抓党建的情况,如表1所示(Galvin,2010)。从比较结果来看,民主党对于党的建设起步较晚,是从克林顿第二个任期才开始的。而共和党历届总统对党建的重视,使得党内的统一性以及党的组织的功能也调和得更好,这也能解释在一些关键性的选举中,共和党往往展现出最后翻盘的实力。但是,民主党的某些失误,并不是因为不重视党的建设,还有其他方面的原因。另外,尽管两党在任总统都重视党的建设,但每一位总统对党的建设的观点也并不一致,各有各的看法和侧重。
  二、美国政党中的党建类型与特点
  在美国政治学文献中,党的建设通常被一些流行的术语所取代,譬如政党变迁、政党领导、政党认同、政党失败、政党联盟、政党发展等等。因此,党的建设散见于诸多政治学文献,涉及国会、政党联盟、政策议程、意识形态、选民动员、经费收入和分配、领导能力建设等领域。其实,党的建设存在于一切政党政治的运行之中,其目标在于对内强化政党权威和集体行动能力、对外扩大群众或选民认同,为政党获取或巩固执政权打好基础。如果这个逻辑是成立的,那么美国政党抓党的建设实践大致可以划分为三种类型:
  第一类是“政党机器”建设。1860年亚伯拉罕·林肯作为共和党候选人并获得总统职位,两党制最终确立,美国政党政治才趋于稳定,但体制的稳定并不意味着党的建设走向成熟。自1860年到20世纪早期,也就是著名的“镀金时代”,政党的权力被控制在一些党魁手中,越是基层,权力越大。党魁在当地负责招募候选人、引领选民去投票,充当公民与政府之间的桥梁。党魁因其权力和影响力而成为传奇,当然也经常因腐败而臭名昭著。他们将政党视为“买卖”,如纽约坦慕尼厅的领导人、纽约州参议员乔治·华盛顿·普伦凯特(George Washington Plunkitt)曾说:“我寻找属于我的机会,并将它们抓住”。在政党机器建设时期,政治是一桩买卖,它吸引了很多投资者,并诞生了一些臭名昭著的机器,如:在21世纪上半叶大部分时间里的马萨诸塞州的“James Michael Curley Machine”,密苏里州堪萨斯市的“Pendergast Machine”宣称以自己的信用可以在参议院甚至白宫来代替哈里·杜鲁门(HarryTruman),田纳西州的“CrumpMachine”,新泽西州泽西城的“FrankHagueMachine”,等等。在政党机器建设时期,政党被地方或基层领导人所控制,因为“一切政治都是地方性的”,资金或金钱也是地方性的。这个时期,党的建设的诱因是物质利益和权力,物质利益越多,权力越大;反之,权力越大,物质利益越多。
  第二类是以群众为导向的党建。20世纪30~40年代是美国历史上非常特殊的时期,不仅仅因为这一时期许多社会科学理论从欧洲引入美国,而且一场经济大萧条从美国蔓延到了欧洲。此间,批判理论和马克思主义也传播到了美国。受西班牙哲学家奥特加“群众的反抗”理论的影响(Ortega, 1930),美国的许多左翼政党展示了对“群众”的关心,其党的建设理论聚焦于如何通过党融于群众来实现对群众的领导。正如日美国共产党领导人福斯特(W.M.Z.Foster)指出:“这一至关重要的工作若没有明显的改善,所有关于党建的讨论和报道都将徒劳无功”,“党建必须成为政党每一次群众运动的有机部分”,“教育和组织这两个先前独立的部门联合而成为教育组织部门,在党建和群众工作方法上是重大进步”。福斯特还强调,如果“我们在党的生活中给予工人更多的参与热情,我们的集体领导就将获得有条不紊地发展”。在党内民主问题上,1937年美国共产党还强调要在基层组织中展开政治讨论,党内的代议机构要建立在比例代表制基础上,中央领导人要与地方或基层组织领导人建立良好的友谊。
  第三类是选举主导的党建。政党是为选举而生并在选举中获得生命的延续,这个理念已经成为众多西方政治学家认可的基本准则。在政党机器兴盛时期,选举是围绕政党展开,那时候的选举是“以政党为中心的选举”(Herrnson, 1988)。这在某种程度上是正确的,但并非总是如此。因为,如果这是理所当然,那就是以实用主义压倒理想主义,以手段主导目的,以投入控制产出。以迎合选民、争取选票为第一选择,必然会带来“短期效应”。因此,本文在这里提出选举主导(election dominated)而不是选举导向(election orien-ted),为的是弄清“党建”一词在当今美国政党政治中的真实含义。
  事实上,美国的“两党制”给予观察者们以不同感受,在这种体制下,“共和党”对于党的建设显得热情洋溢,而“民主党”则略显冷漠。同时,党的建设的动力更多地应归功于总统而不是党的全国委员会主席。基于上述判断,本文借用“总统党建”(presidential party building)的概念来归纳这种类型。
  关于“总统党建”,丹尼尔博士分析了总统致力于党建的三个原因:两党竞争中所处的地位;总统的洞察力;上任留下的政治资源、总统任职的时间和工作的优先次序等。他发现,在1953年~2009年间,共和党执掌白宫的时间占64%,但就在同期,共和党在国会甚至是州议会中占少数,在选民的认同上亦是如此(Calvin,2010)。在国家层面上,就国会和选民(支持和维系政党的政治目标)而言,没有稳定的政治多数派,当总统离开白宫后,一切都会短命(Enda,2005)。与共和党不同,民主党总统似乎对党建不感兴趣,因为他们在竞争中具有巨大优势。尽管有些总统在离职时表达了遗憾之情,但仅仅说说而已,没有实际行动[1]。而比尔·克林顿是个例外,在面对从国会多数党到少数党的转变时,他一改专注辞藻华丽的演说而投向实际行动,在第二个任期,开始专注于民主党党的建设。民主党在总统选举中一改二战后的颓势,奥巴马就任美国总统之时,民主党声称拥有59名参议员和257名白宫成员,在政党认同方面超过共和党9个百分点,并且在所有的立法席位中占55%,奥巴马获得了绝对的政党优势。2012年奥巴马连任成功,第二次世界大战后执掌白宫的时间终于和共和党扯平了,这部分应归功于2008年奥巴马抓党建的努力。但在2010年的中选中,共和党占据了239个众议院议席,一举夺回众议院控制权,民主党净减63席。民主党在参议院中也失去6个席位,勉强还维持着对参议院的控制权。到2014年中选,民主党痛失参议院多数党的地位,共和党赢得参议院一百个席位中的54个,在众议院中共和党继续扩大优势,占有247席。
  相对于民主党,共和党人从艾森豪威尔到乔治·布什,都在党的建设中积极探索科学的方法和途径。例如,艾森豪威尔在1955年协助建立了一所类似“竞选学校”的共和党党校,以提升州一级党主席和党的积极分子竞选能力;理查德·尼克松1968年再次竞选总统时,在美国南部大力加强州和基层党组织建设;杰拉尔德·福特倡导政“开放的党”理念,意在吸引各行各业人士;罗纳德·里根使用安利公司的管理机制以重组政党,吸引党魁们对共和党全国委员会的工作感兴趣;老布什在年任期中利用选区重划的机遇为共和党获得中期选举的胜利;小布什分别推荐他的好友如吉姆·吉尔摩(Jim Gilmore),蒙大纳·马克·拉西科特(Montana Marc Racicot),吉莱斯皮(Gillespie),肯·梅尔曼(KenMehlman)等担任共和党全国委员会主席,力抓党的建设。可以这样说,前任共和党总统播下了种子,后来者收获了果实。于是,产生了一种政党文化和传统,使抓党建成为共和党的自觉意识。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共和党相比民主党在党建上投入了更多的精力。主要有几个特点:第一,总统在党建中扮演了先锋角色,运用其个人影响力来加强党的建设;第二,主要目标是提升政党组织能力,主要形式是提供竞选服务、开发人力资本、招募候选人、动员选民、为政党运行提供资金、党内活动等等(Galvin, 2010);第三是选举主导型,实用主义是压倒性的哲学理念。
  三、当前美国政党中党的建设面临的挑战
  短时间看,很难说重视党建就会让一个政党夺回执政地位,不关心党建就将失去总统职位。在美国,要赢得总统选举,需要候选人较强的个人魅力、更多的资金支持、更好的竞选策略和议程支持以及良好的首个任期表现等等,是多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然而,有两点是确定的:一,政治有太多的感性因素,党建却是相对理性的;二,在两党实力旗鼓相当时,抓党建的一方能将其候选人推上总统位置并使自己的党成为国会多数。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得到选票更少的共和党却在入主白宫上长期占优就是例证,特别是罗纳德·里根时期的共和党。反过来,在赢得大选上一直落后的民主党从比尔·克林顿开始重视党建,到奥巴马终于追平共和党。当前,美国政党政治正面临着许多挑战,有些是前所未有的,有些是根深蒂固的。为应对如此多的挑战,双方都需要采取一种新视角———党建不失为一种选择。
  首先是人口结构变化。据美国人口普查数据(U. S. Census Data)显示,2014年美国人口已超过3.17亿。据估计,美国人口到2050年可能会超过4亿,到2080年以后可能会翻番。因此,从现在到2050年的人口变化将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美国政治发展的未来。美国已经多元化,种族将更加多元化(Davis,2007)。随着少数族群的西班牙裔、拉丁美洲人、黑人、亚裔人在某些领域和地区成为人口多数,他们就会决定选举的结果;同时,美国已进入老龄化,而且会越来越老。随着婴儿潮一代渐渐老去,他们将一方面变得更加保守,另一方面变得更加关注健康和保健,这恰恰是两种截然不同的政治态度,而美国的老年人越多,两党的政治态度就将变得越来越摇摆不定。因此,在政党认同越来越难的形势下,党的建设现在和在不久的将来都迫在眉睫,这需要政党组织在基层、地方和国家层面就政治信仰、动员、议程解释、慈善援助等方面做更多的日常工作,而不仅是在电视上、演讲中、讲台边,巧言令色,大打感情牌。
  第二是中产阶级萎缩。美国的中产阶级萎缩了吗?一些政治学者并不认同这种观点,但美国许多社会学家却坚持这样看。由安东尼·吉登斯编写的一本最新的教科书表明美国中产阶级的确在萎缩(Giddens, 2012)。美国奇尔顿资本管理公司经济学家塞缪尔·赖恩斯在《为何美国的中产阶级正在消亡》一文中也指出,由于就业机会没有增加,技能差距正在拉大,收入水平停滞不前,中产阶级正在萎缩(Rines, 2014)。如果中产阶级在政党认同中采取中立态度,当一些政客走向极端时,中产阶级这个“阿特拉斯”(Atlas)就能“耸耸肩”,表达不同意见。一旦中产阶级萎缩时,面对同样问题,他们就会更加沉默。一旦沉默变成大多数,政党政治在未来就会真正面临极化现象。
  第三是政治家和政治阶层的分裂。2000年总统大选给普通美国人留下了巨大的心理伤痕,一些人认为美国两极化了。随着网络、媒体或学术著作的推波助澜,更多人相信了这一论断[2]。然而,斯坦福大学莫里斯·菲奥尼纳教授发现美国人并未分裂,原因有四:第一,“50%∶50%的国家”或“49%∶51%的国家”只是分歧,而不是分裂,“90%∶10%”或“70%∶30%”才是严重分裂;第二,政治积极分子包括官员、政党和政治活动家、利益集团领袖、消息灵通人士(politicalinfotainers)、政党候选人,他们比普通美国人更极化;第三,为了获取新闻价值,媒体倾向于持极端立场;第四,选民的立场不同于他们的选择,当候选人走极端时,选民也可能选择极端,但并不意味着他们的立场已经发生了变化(Fiorina, Abrams & Pope, 2012)。据观察,政治分裂已然是当今美国政坛的病症,而且精英的分裂迟早会影响到选民的立场和选择。微软全国广播公司(MSNBC)主持人克里思·马修斯(即《硬球》一书的作者)2012年10月在乔治城大学的演讲中评价美国政治家:“我只是希望‘左手’和‘右手’能合在一起正常工作,别再让瓶罐在路上被踢来踢去”,回忆起里根政府时期,他指出:“那时候没有阻挠力量,也没有设置障碍物”(Matthews, 2012)。事实上,从2011年占领华尔街,许多民众认为美国的经济困难是华尔街金融人士的贪婪造成的;到2014年多地民众集会游行抗议警察枪杀黑人青年,在一定程度上折射出美国的政治对立和社会撕裂。
  第四是别无选择的选择。从2014年中期选举来看,虽然共和党赢得国会两院控制权,却并不意味着获得民意的充分信任。《福布斯新闻》(ForbesNews)针对注册选民的最新民调显示,只有40%的受访者表示对美国的未来有信心。美国著名的民意调查机构盖洛普(Gallup)发表的数据显示,仅22%美国民众对国内形势感到满意,而对联邦政府及其效率的不满意度,上升至65%,是该公司自2001年进行此项调查以来的最高点。从2015年年初的最新数据看,美国民众对国会工作的信心和满意度继续下滑,据综合社会调查报告(General Social Survey)显示,仅有5%美国民众对国会工作持强有力的信心。两党制是设计为平衡两种价值观的产物,旨在通过博弈和制衡而使自身变得更好。然而遗憾的是,两党之间消极选举(Negative Election)、为制衡而制衡的色彩越来越浓厚。据美国进步政治中心(Center for American Progress)统计数字,至少有一半左右州的电视广告充满了消极议题,民主、共和两党议员为了拉取选票,纷纷使用消极议题来攻击对方。对于两党政党体系运转,据美国广播公司(ABC)的最新民调显示,仅22%的美国民众表示满意,许多选民都表示是为了选择而选择,选择共和党实际上也实属无奈。
  第五是选举欺诈。对于选举的可信度而言,选票的真实性与投票箱的可信度同等重要。20世纪90年代早期,弗吉尼亚大学政治中心主任拉里·萨巴图博士曾在其《肮脏的小道:美国政治中的持续腐败》(Dirty Little Streets: ThePersistence of Corruption in American Politics)一书中警告:“选民欺诈正在回潮”(Sabato, 2012)。2012年2月美国皮尤中心(Pew Research Center)发现180万名死人竟仍然登记在选民册。大约有275万人在一个以上的州登记投票。研究者发现,总共统计的2400万选民———全国人口的13%———包括很多不准确或无效的注册。2012年,在美国许多城市中,投票的选民远远多于美国人口普查局所列出的18岁以上美国居民总数。2014年中期选举时,北卡罗来纳州就发现,大约1万选民中就有1425个非公民的选民。地区选举官员认为,一些人可能利用驾照和身份证,有意无意地非法参加投票。一位国会退休人员说,在美国各地,选举欺诈表现为虚假的选民登记、非法的预先投票(illegal absentee ballots)、买票、可疑的计票、或者是老式的暗箱操作。关于为何共和党基层选民选举欺诈少而民主党多,一位前民主党议员说:“许多共和党人输掉选举后就回到了他们所谓的私人部门。而民主党人输掉选举后,就失去了权力和金钱。他们需要吃饭,人为了吃饭能做出很多事情来。”
  第六是“财政悬崖”。2012年总统大选聚焦于两个相关问题:即增加就业机会和减少赤字。赤字已经成为一个巨大的问题,2012年,美国联邦政府在过去3年积累了1万亿美元的债务,全美国的债务总额已超过15万亿美元,其中超过四分之一是过去4年发生的。虽然随后两年通过不断削减开支,每财年债务水平下降至万亿之内,但美国国会预算办公室(CBO)预计,随着持续累积的赤字、人口老龄化、医保开支增加、国债利息成本飙升等因素影响,未来10年累积债务将超过7.2万亿美元,占GDP的比重将超过3%的国际警戒线。因而,如何减少赤字影响到每个政党的核心议程,事实上,两党都曾有机会解决僵局,但浪费了两个重要契机:一个是2010年12月波尔斯—辛普森(Bowles-Simpson)赤字委员会发布的报告,另一个是2011年夏两党之间关于财政赤字上限的博弈。如果美国希望削减赤字,奥巴马总统需要做得更多,也需要民主党、共和党达成妥协。特别是在共和党占多数的国会,如果两党之间达不成妥协或政党内部意见不一,奥巴马政府将面临更大的执政难度。
  最后是推翻最高捐款限额的影响。自水门事件后,为限制政治黑金的问题,美国逐步制定了一些对政治捐款进行限制的法规。在此之前,相关法律规定个人政治捐款总额不得超过12.32万美元。但是,2014年美国最高法院的裁决表明,这一总额限制将不复存在。最高法院以5∶4的投票结果对“麦卡琴和共和党全国委员会诉联邦选举委员会案”进行裁决,限制选举政治献金的合计金额违反了美国宪法第一修正案,最终推翻了美国政治竞选捐款总额的上限。很多美国人都抱怨这是一种荒谬的政治游戏,正如前参议员阿兰·辛普森(Alan Simpson)所言:“谁能敢说一个收了10万美元献金的议员不会在某件事进行投票时改变自己的想法呢?”早在2010年最高法院对公民联合会(Citizen United)作出裁决,公司可以提供不受限制的资金用于支持和影响选举,这些捐款常常不对公众透露,因此被指为“黑钱”。于是,大量金钱如同洪水般涌向政治场所,美国“钱主政治”的特质也再次显露。一位国会退休人士指出,在美国没有人会相信警察或是一个小官僚会贪污腐败,而到了政府高层,你可以成功地腐败,在任何时候华盛顿都充斥着腐败和贿赂。一位知情者说,奥巴马总统批评最高法院对公民联合会的裁决,并发誓要改变,但是说起来容易做起来难,比如他在2012年选举中就接受了大量的政治捐款。如果金钱表达的自由如同言论表达自由一样,这将使人们因为财富悬殊而形成对政治的不同影响力,最终导致言论不平等。
  四、结论和讨论
  不管承认与否,党建是美国政党政治研究与实践中一个重要的现象,随着近年来全球经济提振困难,种族隔阂和对立加重,恐怖主义肆虐,美国国内社会和政治都出现了许多新情况和新问题,传统政党政治偏重于每四年一次的大选和每两年一次的国会选举的状况,势必为更加经常和积极主动的政党活动所取代。美国政党需要更加细致地了解民众的想法和需要,更加主动地在各个层面上开展有组织的活动,更加有效地筹集和使用经费;相应地,需要完善自己的组织结构,培养有能力和魅力的干部,等等。
  第一,增强政治责任,引导而非诱导。政党得到民众认同是靠直面客观现实,需要洞悉风云变幻。当国家面临社会经济问题的时候,政党应当引导人们走出困境而非仅仅走出“选举迷宫”。这就需要政党通过大量的有组织的活动,更加理性并融入人民之中,更少感性地融入诱导之中。
  第二,重塑思想价值,平衡现实与信仰。政党应当坚持自己的意识形态,而不能拿意识形态做交易。政党会更加重视思想建设,由此来建立一个有持久支持力的民意基础。一般说来,民主党更加注重“平等”理念,共和党则注重“自由”,其他政党通常站在民主党一边。这些,正是它们走向权力中心的前提。
  第三,实施人才战略,培训而非猎寻。政党愈来愈需要各方面的人才,从基层的党工到治国理政的精英和政治领袖。所以,政党作为一个集团而不是一个英雄,应作为一群天才、一群候选人、一群参谋人员而受到更多关注。政党将不会满足于只是对人才的寻觅和使用,或顶多是技术上的指导,而要建立一所类似于共和党竞选学校那样的干部学校,这应该是开发人力资本的良好选择。
  第四,关注中产阶级,整合而非分化。当中产阶级消失时,下层阶级不能上升到中下阶层或中产阶级,上层阶级也没有下降到中间的缓冲空间,社会可能被分化为两极。当今美国,中产阶级正在消失,政治阶层或政治家在分化,他们的分化最终引导社会分化。因此,政党的议程设置应更多关注中产阶级的繁荣与稳定。
  第五,构建组织基础,建设而非捕获。稳固的组织对于政党愈发重要,应当关注作为一个组织的政党而非仅仅关注总统。如果政党为总统服务,换言之,总统就将成为政党组织的捕获者而非建设者,这对政党的命运而言是冒险的行为。从经验看,总统重视党建会取得显著效果。两党的主席、总统候选人会更加专注于党的建设而不仅仅是成为党组织的捕获者。
  第六,警惕金钱政治,效率更高而非花费更多。美国选举越来越成为烧钱机器,政治已经成为金钱游戏。许多美国人都认为,在2012年大选中,只有广告商是赢家,政治家和选民都是输家。政治家输掉了选民的信心,普通投票者因捐赠大户而失去了影响力。完全受金钱控制的政党会最终会失掉民心。
  第七,加强两党沟通,形成基本共识。分权与制衡并立,是美国的政治智慧。而今天,分权有了,制衡却出了问题;有知情人说,两党的政治家们每天喊着“审查、审查、审查”(“check, check, check”),“为审查而审查”(“check for check”),然后什么事也不做了。美国政治长期以来的政府与国会对峙,反映了两党之间存在着严重分歧。如今,美国面临着一系列财政和社会危机,如果两党之间没有基本共识,“山姆大叔”的车头就要坠下悬崖,那就对不起世界人民了。因此,以两党共识为基础的共识,应当首先在两党党内建立起来。
  Davis,2007. America's Americans: Population Issues in U. S Society and Politics. University of London.
  Enda,2005.“Howard's Beginning”. American Prospect: 20.
  Editorial,2014.“The Court Follows the Money”. N. Y. TIMES,Apr. 3 at A26.
  Foster ,Alex Bittelman,James W. Ford,Charles Krumbein,1937. Party Building and Political Leadership.Workers Library Publishers,Inc. ,New York City: 13.
  Fiorina,Abrams,Pope,2012. Culture War? The Myth of Polarized American. Pearson Education,Inc. .
  Fund,Spakovsky,2012. Who's Counting. Encounter Books,New York: 2.
  Galvin. J,2010. Presidential Party Building: Dwight D. Eisenhower to George. W. Bush. Princeton University Press,Preface: 1.
  Giddens,Duneier,Appelbaum,2012. Introduction to Sociology. 8th edition,W. W. Norton & Company,INC. ,New York and London.
  Haskins,2012. Tackling the Budget Deficit: The Next President Must Solve the U. S Deficit Crisis,from Benjamin Wittes edited: Campaign 2012: Twelve Independent Ideas for Improving American Public Policy. Brookings Institution Press: 28 - 29.
  Herrnson. S,1988. Party Campaigning in the 1980s. Cambridge: Harvard University Press: 9.
  Jones. M,2014.“U. S. Satisfaction Generally Stable at 22% ”. Gallup,August 15.
  Lofgren,2012. The Party is Over. Viking Published by the Penguin Group: 18.
  Maisel. L,2007. American Political Parties and Elections: A Very Short Introduction.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56 - 57.
  Pollster,2015.“Views Of Government Just Get Worse”. Huffington Post,March 12.
  Rines,2014.“Why the American Middle Class Is Dying”. The National Interest,January 2.
  [1]例如,肯尼迪和约翰逊总统的特别助理说到,“我认为我们本来应该支持党组织的架构以让它在州和地方拥有更大的影响力,可是我们并没有做到”;约翰逊总统说:“这是一个缺乏对政党组织给以足够时间关注的问题……”;卡特总统说:“我没有将民主党的结构变迁作为主要的工作的主要目标,但我认为现在是很有必要的,……我可以做的更多,将其作为首要的事情去做。”这些内容均引自DanielJ.Galvin,PresidentialPartyBuilding,p.163,182,204.
  [2]例如,二十一世纪头十年上半期,一些美国人相信“文化战争”,许多学术著都有关于社会极化的内容。
  (作者单位:祝灵君,中共中央党校党建部;郭玥,中共中央党校党建部2014级博士研究生)
相关文章:
请输入要检索的文章标题
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建设工程
中国现实问题研究
国外理论动态}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英国执政党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