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朝实行开放的唐朝对外政策的特点原因是什么

扫二维码下载作业帮
1.75亿学生的选择
下载作业帮安装包
扫二维码下载作业帮
1.75亿学生的选择
唐朝繁荣与开放的原因
黎约天罚955
扫二维码下载作业帮
1.75亿学生的选择
政治上:国家统一,政局相对稳定,统治政策得到调整,形成了以三省六部制为核心的政治格局,科举制的创立和完善,从府兵制到募兵制保证了这种政治格局的稳定,贞观之治是这种格局形成的关键时期,开元盛世达到鼎盛.
经济上:封建经济空前繁荣.农业、手工业的发展促进了商业的繁荣,长安是国际性的大都市,城市的发展是商业繁荣的重要标志.安史之乱后,全国经济重心开始南移.
民族关系:唐朝统治者实行比较开明的民族政策,在少数民族地区,或设机构,或采取册封政策,或实行和亲政策,政策灵活多样,各民族联系加强,统一的多民族国家进一步发展.
对外关系:唐朝实行比较开放的对外政策,中外经济文化交流频繁,唐朝与亚洲、欧洲、非洲等各国之间的交往出现了前所未有的盛况.
文化上:唐朝文化博大精深,世界领先,全面繁荣,泽被东西,影响深远,兼收并蓄.“中华文化圈”总体格局形成.
为您推荐:
其他类似问题
扫描下载二维码& 对外友好往来知识点 & “唐朝的对外交往出现了前所未有的频繁局面,...”习题详情
0位同学学习过此题,做题成功率0%
唐朝的对外交往出现了前所未有的频繁局面,原因是①唐朝的经济、文化处于世界领先地位②对外交通发达③唐政府实行较为开放的对外政策④唐朝统治者大多推行三教并行的宗教政策①②③④①②③②③④①③④
本题难度:容易
题型:单选题&|&来源:2015-江苏宿迁青华中学初一下学期期中质量检测历史试卷
分析与解答
习题“唐朝的对外交往出现了前所未有的频繁局面,原因是①唐朝的经济、文化处于世界领先地位②对外交通发达③唐政府实行较为开放的对外政策④唐朝统治者大多推行三教并行的宗教政策”的分析与解答如下所示:
根据题意,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唐朝由于唐政府实行较为开放的对外政策、加之对外交通发达,经济经济、文化处于世界领先地位,促使唐朝的对外交往出现了前所未有的频繁局面。①②③符合题意。唐朝统治者大多推行三教并行的宗教政策有利体现了思想文化的包容,但不是对外交往频繁的原因,④不符合题意,故选B项。分析:
考点1:对外友好往来
唐朝时期,唐王朝与周边的民族交往活跃,友好往来,社会一派繁荣开放一、对外友好往来主要的对外友好往来城市:长安、洛阳、广州、扬州。二、唐朝与日本的友好往来1、遣唐使2、鉴真东渡3、唐朝文化对日本的影响:政治制度、文字、建筑、钱币、习俗等。三、唐朝与新罗的友好往来新罗物产居唐朝进口的首位;朝鲜的音乐传入中国,丰富了中国的文化。四、玄奘西游为什么唐朝与世界各国保持频繁的友好往来?1、唐朝的强盛、繁荣、先进,对世界各国产生了巨大的吸引力。2、唐朝比较开放的政策和比过去发达的对外交通,给唐朝与各国友好往来提供了条件。知识点拓展一、原因:唐代文明的先进与国力的强盛,吸引了世界各地的人们;唐政府具有博大的胸怀,外交的开放。二、表现:1、P.29遣唐使及唐对日本的影响隋朝时,已有日本遣隋使到来,唐朝从贞观年间开始,日本来中国遣唐使有十多批,同来的还有留学生和留学僧,他们成为推动日本社会改革的核心力量。唐对日本的影响:①政治方面:日本仿照隋唐政治制度,建立以天皇为首的中央集权国家,废除世袭制,以才选官。②经济上:仿照隋唐均田制,实行班田收授法,国家定期把土地分配给农民耕种,并向他们收取赋税。③文化方面:仿照唐朝教育制度,在中央设立太学,地方设立国学,参照汉字创造了日本文字,唐诗在日本广为流传,中国书法深受日本的喜爱。④社会生活方面:日本至今还保留着唐朝人的某些风尚,如日本的建筑、饮食、茶道、钱币、重阳节登高等。2、P.30鉴真东渡唐玄宗时,应日本僧人邀请,唐朝高僧鉴真六次东渡日本,在日本辛勤不懈地传播唐朝文化,并精心设计了日本的唐招提寺,为中日文化交流和佛教的传播作出了重大贡献。3、P.31玄奘西游唐朝时,中国同天竺(古代印度)交往频繁,最杰出的使者是高僧玄奘,他千里迢迢,不畏艰难,矢志不移,辛勤讲学,回国后写成《大唐西域记》一书,成为研究中亚、印度半岛以及我国新疆地区历史和佛学的重要典籍。三、意义:促进了中外交流,丰富了唐代文明,提高了唐朝的国际地位,中国人被世界称为“唐人”。四、启示:进一步扩大对外开放;加强和平交往。
找到答案了,赞一个
如发现试题中存在任何错误,请及时纠错告诉我们,谢谢你的支持!
唐朝的对外交往出现了前所未有的频繁局面,原因是①唐朝的经济、文化处于世界领先地位②对外交通发达③唐政府实行较为开放的对外政策④唐朝统治者大多推行三教并行的宗教政策...
错误类型:
习题内容残缺不全
习题有文字标点错误
习题内容结构混乱
习题对应知识点不正确
分析解答残缺不全
分析解答有文字标点错误
分析解答结构混乱
习题类型错误
错误详情:
我的名号(最多30个字):
看完解答,记得给个难度评级哦!
经过分析,习题“唐朝的对外交往出现了前所未有的频繁局面,原因是①唐朝的经济、文化处于世界领先地位②对外交通发达③唐政府实行较为开放的对外政策④唐朝统治者大多推行三教并行的宗教政策”主要考察你对“对外友好往来”
等考点的理解。
因为篇幅有限,只列出部分考点,详细请访问。
对外友好往来
与“唐朝的对外交往出现了前所未有的频繁局面,原因是①唐朝的经济、文化处于世界领先地位②对外交通发达③唐政府实行较为开放的对外政策④唐朝统治者大多推行三教并行的宗教政策”相似的题目:
唐朝长安城有严格的布局,其中商业区称为宫城皇城市坊
观察下列图片:图1&&&&&&&&&&&&&&&&&&&&&&&&&&&&&图2(1)图1、图2都是唐朝时文化交流的使者,他们是谁?(2)他们分别是什么时期展开对外活动的?(3)他们的对外活动反映了唐朝在对外文化交流方面实行什么政策?(4)他们所具有的哪些优秀品质是值得我们学习的?&&&&
某班级准备通过课本剧形式来体现唐朝的外交活动,下列哪一幕不应该出现在此剧中&&&&日本遣唐使向皇帝呈交礼品鉴真在唐招提寺讲经唐太宗接见松赞干布求婚使者玄奘回国后与皇帝讲述路上的见闻
“唐朝的对外交往出现了前所未有的频繁局面,...”的最新评论
该知识点好题
该知识点易错题
欢迎来到乐乐题库,查看习题“唐朝的对外交往出现了前所未有的频繁局面,原因是①唐朝的经济、文化处于世界领先地位②对外交通发达③唐政府实行较为开放的对外政策④唐朝统治者大多推行三教并行的宗教政策”的答案、考点梳理,并查找与习题“唐朝的对外交往出现了前所未有的频繁局面,原因是①唐朝的经济、文化处于世界领先地位②对外交通发达③唐政府实行较为开放的对外政策④唐朝统治者大多推行三教并行的宗教政策”相似的习题。唐朝和满清的对外政策有什么不同?还有他们的不同政策的原因和影响是什么?-中国学网-中国IT综合门户网站
唐朝和满清的对外政策有什么不同?还有他们的不同政策的原因和影响是什么?
来源:互联网 发表时间: 15:03:07 责任编辑:王亮字体:
这是用户提出的一个学习问题,具体问题为:唐朝和满清的对外政策有什么不同?还有他们的不同政策的原因和影响是什么?我们通过互联网以及本网用户共同努力为此问题提供了相关答案,以便碰到此类问题的同学参考学习,请注意,我们不能保证答案的准确性,仅供参考,具体如下:用户都认为优质的答案:唐朝实行对外开放政策:同东亚的朝鲜、日本,西亚的大食和南亚的印度等国保持友好的经济、文化和政治交往,有利于中国文明的传播,也促进了唐朝的繁荣.隋唐时代完成了“中华文化圈”的总体格局,中国成为周边国家乃至亚非地区经济文化交流的中心.清朝前期,对外政策为闭关锁国,清初为防范反清势力,先后实行过“海禁”政策.康熙后期禁止西方天主教传教士在中国传教,乾隆时期开始严格限制中外交往,只许外商在广州一地与朝廷特许的“行商”做生意,同时严格限制中国商品出口.清朝确立对全国的统治后,专制皇权进一步加强,成为腐朽落后的封建国家.======以下答案可供参考======供参考答案1:唐朝对外开放,满清闭关锁国,唐朝为了发展,结果社会全面发展,空前繁荣,清朝自以为天朝上国,结果应该清楚吧。供参考答案2:一个对外开放,一个闭关自守呀
相关信息 [
相关文章:
最新添加资讯
24小时热门资讯
Copyright © 2004- All Rights Reserved. 中国学网 版权所有
京ICP备号-1 京公网安备02号当前位置:
>>>唐朝的对外交往出现了前所未有的频繁局面,原因是:①唐朝的经济、..
唐朝的对外交往出现了前所未有的频繁局面,原因是: ①唐朝的经济、文化处于世界领先地位 ②对外交通发达 ③唐政府实行较为开放的对外政策 ④西欧处于文化低潮时期
A.①②③   B.①②③④   C.②③④   D.①③④
题型:单选题难度:中档来源:月考题
马上分享给同学
据魔方格专家权威分析,试题“唐朝的对外交往出现了前所未有的频繁局面,原因是:①唐朝的经济、..”主要考查你对&&遣唐使和鉴真东渡,玄奘西游(唐僧),唐文化对世界的影响&&等考点的理解。关于这些考点的“档案”如下:
现在没空?点击收藏,以后再看。
因为篇幅有限,只列出部分考点,详细请访问。
遣唐使和鉴真东渡玄奘西游(唐僧)唐文化对世界的影响
遣唐使:遣唐使是日本赴中国的使节团,贞观五年(631年),日本派出了由留学生和学问僧组成的第一次“遣唐使”,到开成三年(838年)止,共派出遣唐使12次。遣唐使团组织完备。遣唐使通过友好访问或是留学长安,把唐代大量文化带回日本,对日本政治、经济、文化产生了重大影响。阿倍仲麻吕:阿倍仲麻吕,汉名晁衡,日本奈良人,日本遣唐留学生。他在中国的学习成绩优异,通过科举考试,成为宾贡进士,被委任为客卿,先后担任光禄大夫、御史丞、秘书监等职。阿倍仲麻吕和唐朝诗人李白、王维等交情深厚,常作诗唱和。他一生在中国长达54年之久,为中日友好事业做出杰出贡献。鉴真:鉴真,复姓淳于,扬州人,中国唐朝僧人,律宗南山宗传人,应日本圣武天皇的约请,鉴真六次东渡,历尽艰辛,终于在天宝十三年(754年)携同弟子到达日本,为传播唐文化做出了重大贡献。鉴真不仅把律宗传到日本,而且把佛寺建筑、雕塑、绘画等艺术也传到了日本,为传播唐文化做出了重大贡献。日本现存的唐招提寺,就是鉴真和弟子创建的。与汉代相比,唐朝与日本友好交往的特点:1.交流次数更加频繁,交流领域更加广泛。汉代多是与多个日本本土小国之间以经济交流,据可考史料来看交流并不频繁,唐代则是对日本的天皇政权的政治、经济、文化的广泛领域的交流。2.出现了新的交流方式,汉代日本“使译通于汉”,唐代日本则多次派出遣唐使和留学生。3.对日本的影响不同,汉代为册封,唐代发生在日本的大化改新,就是留学唐朝的回国的人策划的,对日本的封建化进程产生了重大影响。唐朝时期和日本友好交往的意义:1.首先促进了唐朝和日本经济文化的发展和交流,大大加强了中日人民的友好交往历史,代表人物鉴真; 2.日本派遣留学生,使日本吸收了中国的文化成果,也丰富了唐朝的经济文化生活,并结下了深厚的友谊,代表人物为阿倍仲麻吕。3.对日本政治,经济,科技文化,社会生活,文字体系多个方面影响深远,加速了日本封建化的进程。日本招提寺内鉴真塑像:&唐文化源源不断的输入日本,对日本的社会产生了多方位的深远影响:政治方面:贞观十九年(645年)日本进行了大化改新这次改革,在中国长期留学的高向玄理和僧旻起了很大作用。他们参考了隋唐的均田制和租庸调制,实行班田收授法;他们仿照隋唐的官制,改革了从中央到地方的官制;参照隋唐律令,制定了《大宝律令》。 建筑风格方面:公元709年,日本迁都平城京(今奈良),都城的建设规模完全模仿长安,甚至街道的排列方法也几乎一样,也有“朱雀街”“东市”“西市”等名称。8世纪后期,日本又迁都平安京(今京都),仍仿长安建都城。 语言文字方面:8世纪以前,日本使用汉字作为表达记述的工具。留学生吉备真备和学问僧空海和尚,在日本人民利用中国汉字的标音表意基础上,创造了日文假名字母——片假名和平假名,大大推动了日本文化的发展。同时,日文的词汇和文法也受到汉语的影响。 日本人的生活习尚、节日风俗也都受到唐朝的影响。教育方面:天智天皇在京都设立大学,后来学制逐渐完备,学习的内容与唐时期大体相仿。文学方面:唐代丰富多彩的文学,深为日本人民欣赏。唐朝著名诗人的诗文不断传入日本,形象鲜明,语言通俗的白居易尤为日本人民喜爱。艺术方面:唐朝的音乐、绘画、雕塑、书法、工艺美术等也纷纷传入日本,日本吸取了唐朝的乐制,宫廷还请唐乐师教授音乐,唐朝的不少乐书、乐器陆续传入日本唐朝的绘画也深受日本人喜爱,唐人的绘画经日本画家仿效摹绘者,称为“唐绘”。科学技术方面:唐朝先进的生产技术、天文历法、医学、数学、建筑、雕版印刷等陆续穿入日本。生活习俗方面:唐人所喜爱的马球、角抵、等体育活动先后传入日本。茶叶于奈良时期传入日本,开始当做药材,到平安时期已经兴起了喝茶之风。玄奘西行:玄奘是唐代高僧、旅行家、翻译家。俗名陈袆。贞观元年,他自长安出发去天竺游学,前后停留19年。玄奘在印度期间,在当时的佛教中心的那烂陀寺向戒贤学习,成为了著名的佛学家,以其在佛学的学识上受人钦佩。贞观十九年(645年),玄奘由天竺回到长安。贞观二十年,玄奘将自己的游历所见所闻写成了《大唐西域记》,是研究7世纪中亚和南亚各国,特别是研究印度历史地理的珍贵文献。玄奘共翻译佛经75部、1335卷,并受命酱《老子》翻译成梵文,为古代中印文化交流做出了重大贡献。义净:义净,俗姓张,咸亨二年(671年),他从广州乘船去天竺,现在那烂陀寺钻研佛学10年,后又到室利佛逝、末罗瑜(今苏门答腊)搜罗并抄写佛经,滞留南洋又10年。义净先后周游了30余国,历时25年,共带回梵文经书400部,归国后在洛阳翻译佛经12年,译出佛经56部,230卷,还写出了《南海寄归内法传》和《大唐西域求法高僧传》二书,记录了南亚很多国家的社会、文化和宗教状况。这些记载也是研究7世纪时的印度、巴基斯坦和南洋各国历史、地理的可贵资料。&玄奘西行示意图:&玄奘西行:唐僧取经的故事在中国民间几乎是家喻户晓。故事虽然非全是真事,但是唐僧确实是有历史记载的。唐朝时有一名僧人叫玄奘,佛号三藏法师,俗称为唐僧。他原名是陈袆,公元602年生于河南。由于家中贫穷,13岁时便出家为僧。他聪敏好学,经常研究佛经,到各地向高僧求教。公元626年,他来到长安拜师,听过古印度(天竺)那的那烂陀寺有位戒贤法师,精通各派的佛学学说,于是觉心去佛教的发源地——印度去学习和取经。公元627年,玄奘不顾洪荒出玉门关西进,抱着求学的心愿,横穿了400公里的大沙漠。途中他失手撒掉了最后一皮囊的水,但是仍然继续西进,走了五天四夜,滴水为进。他到西域后,收了三名弟子,虽然没有民间传说那么法力神通,但是有着孙悟空的忠心,猪八戒的机智,沙僧的勤恳,经过大雪山时,三个徒弟都被冻死了,但是他毅然向西,一路上历尽千辛万苦,冒着生命危险,走了2万多公里,历经4年时间,终于到达了那烂陀寺。玄奘在那里向戒贤法师学习佛学理论。两年后,他又到各地去游历,前后到了100多个国家,参加过很多的佛学辩论会,没人能驳倒他,因而名震印度。玄奘在印度游学17年,于公元645年回到长安,带回了梵文佛经657部,受到了唐太宗李世民的赞赏和推崇。此后,玄奘在长安专心翻译佛经,费时19年,译出75部,1335卷。如今这些佛经在印度已经失传,玄奘的译本就成了研究古代印度文化的重要史料。他还把老子的《道德经》译成梵文,介绍给古印度。玄奘所写的《大唐西域记》记载了他西行取经的所见所闻,介绍了沿途各国的历史沿革、风土人情、宗教信仰、地理山川、物产生活等。这部书近百年来被译成多国文字,很受研究者们的青睐。公元644年,玄奘因积劳成疾,不幸病逝,他对促进中国同印度半岛各国的文化交流,对世界文化的发展作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唐文化对世界的影响:唐朝是中国封建社会国力最强、历史最长、贡献最大的王朝之一。它以其博大的胸怀吸收着各种外来文化,同时又以其高度的文明影响了周围各国。唐都长安是当时中外交流的一个重要舞台,侨居着大量外国客商、使节、学者、僧侣和留学生。中国的造纸术、丝织技术、建筑技术、医学、瓷器等,正是通过他们传到世界各地,为世界文化的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当时从海上来与中国开展贸易的有日本、新罗、印度、斯里兰卡、波斯和大食等国家和地区。唐文化的特点:1.全面繁荣:隋唐文化在科技、宗教和哲学、史学、教育、文学、艺术方面全面繁荣。   2.兼收并蓄:统治阶级开明、兼容的文化政策、创造了有利于文化的发展氛围。内外交通发达、国内各族交往密切,在文化上互相交流、融合,为中华文化增强了刚劲、豪爽、热烈、活泼的多民族色彩。中国与亚洲、欧洲以至非洲都有频繁往来。文化上得以吸收外来优秀成分,比较突出表现在宗教和艺术方面。   3.世界领先:隋唐时期已有了雕版印刷和火药,僧一行开始用科学方法实测地球子午线长度。《唐本草》、赵州桥等都处于世界领先地位。   4.影响深远:隋唐文化是中国封建社会文化的高峰,也是当时世界文化的高峰,对中国文化的发展和世界文明史都产生了重要影响。唐文化是当时世界上最先进的文化。唐文化影响深远,不仅影响到亚洲的文明发展,而且促进了西方乃至世界文明的进步。唐文化繁荣的原因:1.国家强盛,经济繁荣。 隋朝的统一,使全国的社会秩序安定下来,南北的经济文化得到交流;唐朝从太宗的“贞观之治”到玄宗的“开元盛世”,封建经济高度发展,政治相对稳定的时间也较长,这就为文化的繁荣奠定了坚实的基础。2.开明、兼容的文化政策。 “自古皆贵中华,贱夷狄,朕独爱之如一”。统治者开明的民族政策最终导致了开明兼容的文化政策。在思想文化上,不管是外来的佛教文化还是中国的道教文化,统治者大都能兼收并蓄。这种对文化事业的重视和开明兼容的文化政策,既培养了大批文化人才,又为文化的繁荣创造了有利的氛围。 3.文化交流频繁。 隋朝运河的开通和唐朝交通的畅达,使唐朝同边疆各少数民族政权保持着密切的关系,从而促进了双方频繁的经济文化交流。西域等地的少数民族文化大大丰富了中原文化的内容,使中华文化具有浓烈的多民族色彩。由于封建经济繁荣、国力强盛,唐朝在国际上享有很高的声望,而且对外交通发达,使唐和亚、欧、非之间的往来出现了前所未有的盛况,在中外文化互相吸收、互相促进的过程中,隋唐文化更加丰富多彩。4.继承传统文化。 传承中华文明是唐文化大放异彩的重要原因。秦汉以来我国的封建文化就在不断地发展,在许多领域都处于世界领先地位。到了魏晋南北朝时,我国北方少数民族的发展和江南的开发,又为科学技术及文学艺术的更进一步发展奠定了基础。在此基础上,隋唐文化出现了全面繁荣的局面。 唐朝对外主要交通路线图:&路上:主要是通过丝绸之路可以到达南亚西亚和欧洲海上:海上向东得以到达朝鲜日本向南可以经中南半岛印度半岛最远到达波斯湾
发现相似题
与“唐朝的对外交往出现了前所未有的频繁局面,原因是:①唐朝的经济、..”考查相似的试题有:
7515315909342952104261442770800您所在位置: &
&nbsp&&nbsp&nbsp&&nbsp
唐朝初期的对外政策及其影响.doc 4页
本文档一共被下载:
次 ,您可全文免费在线阅读后下载本文档。
下载提示
1.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2.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三)归上传者、原创者。
3.登录后可充值,立即自动返金币,充值渠道很便利
需要金币:100 &&
唐朝初期的对外政策及其影响.doc
你可能关注的文档:
··········
··········
唐朝初期的对外政策及其影响  唐朝统治者尤其是唐朝初期的统治者所实行的开放的对外政策,不仅对唐朝这一个朝代产生了重大的影响,而且对我国唐朝以后的历朝历代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更对世界上其他的国家产生了极其深远的影响。这个开放的政策,不要说在当时的世界上是对外开放的范例,就是时至今日也很值得称道,也很值得今日的我们去研究和探索。  1唐朝初期的对外开放政策  唐朝初期开放的对外政策的主要指导思想就是“兼收并蓄”。无论在政治、军事、经济、文化,还是对外交往等方面,始终贯彻这一“兼收并蓄”的思想,表现出一个强大的并且有着领先于世界其他各国文明的帝国的胸襟。  1.1政治。唐朝初期凭借着其强大的军事力量威慑当时的周边各国,为本国的开放的对外政策提供了安全保障。其政治上开放的表现主要有以下四点:第一,唐朝的官学向外籍人开放。大量外籍人来唐从事各种经营活动,其中有一部分人在长安等大城市长期定居。在他们中间,有些人对功名十分感兴趣,而更多的人(主要是一些国家或政权的首领)则将他们的子弟送到唐的官学学习。对此,唐朝初期的政府采取种种措施给予最大程度的满足。第二,唐朝在政权上向外籍人开放。外籍人来唐参与政权,甚至跻身于高级官吏的行列者,也不是少数。贞观三年(629年),唐太宗乘突厥内部分裂之时,一举攻灭了东突厥汗国,并在其故地设置了顺、佑、长、化四个都督府,以安置内附的突厥民众。这些地方政府一律任命原来的突厥贵族为刺史,具体管理当地的突厥部落及内附的民众。由此而见,唐朝初期在政权上是向外籍人开放的。第三,唐朝平等对待外籍人和汉人。唐太宗李世民曾说:“自古皆贵中华,贱夷狄,朕独爱之如一。”因此,在政治上是平等对待外籍人和汉人的。唐朝把宗室女子(公主)嫁给外部政权的首领为妻,最突出的就是吐蕃。唐朝甚至可以把公主嫁给回纥或突厥首领为妻。这种政治上的联姻更加促进了唐与外部政权的交往。唐朝初期的这种政治上的开放,在实际中达到了唐与外部政权的各种交往目的,也在客观上促进了唐朝的经济繁荣,扩大了唐朝的对外影响。  1.2经济。唐朝初期开放的经济对外政策,促进了唐朝经济的繁荣。唐朝经济的繁荣要求开辟更为广阔的海外市场,统治者欲借此获得更多的奢侈品,并提高自己的威望。这样,唐朝的对外经济不仅仅只限于政府与政府之间,更多的收益者是正常来华贸易的外籍人。第一,唐朝政府欢迎、犒劳并优待外商。当时外国商船到达离广州还有七百里的溽州时,当地地方官员就派人上船表示欢迎,而外商来中国时如果恰逢中国的节日,政府还派特使进行慰问和犒劳。外商来华贸易,唐政府对外商舶船实行“除收舶脚进奉外,任其往来通航,自为贸易”,“除供进备之物外,并任蕃商,列肆而市”的优惠外商措施,以吸引更多的外商来华贸易。第二,对招徕外商舶船多的,为政府增加市舶税收成绩显著的商人,给予褒奖;而对舶船蒙受意外灾难而损失的外商,则给予拯救。外商来华贸易,贩卖货物,政府则在其货物上抽税,而由于能招徕外商贸易的人能给政府增加税收。因此,有为数不少的外籍商人得到了郎官的奖励。第三,保护外商的合法权益。唐朝的市舶司是专门管理对海外诸国贸易的机构。其职责之一,就是保护外国商人的合法权益。唐朝政府对外商的产权、财权、市场交易及进出港口,大抵都按《唐律》处断,并且还有防守、盗纵、诈冒、断罪等法,用以保护外商的合法权益不受侵犯。对侵害外商权益的唐朝政府官员,则给予严厉的制裁。第四,内附的外籍人所负担的赋税、徭役较本地居民为轻。他们只缴纳数文丁税钱,可谓微乎其微。唐政府对外商给予的这种优厚的待遇,实际上是对外籍商人来唐从事各种经营活动的鼓励。  1.3文化。唐朝的文化灿烂异常,其文化又一次达到了中古文化的一个顶峰,这是与唐朝初期实行的开放的政策是分不开的。而中国古代的文化是以儒家学问为主流的,儒家文化也是一种开放的文化。这却又与唐朝能实行开放的对外政策暗合。这其实就是唐朝文化能达到中国古代史上文化的又一个顶峰的重要原因。唐朝在宗教政策方面的开放也是唐朝对外开放政策的一个典型。唐朝的宗教文化空前繁荣,唐朝统治者虽然提倡道教和佛教,但并不排斥外来宗教,许多的外国的宗教,如景教、摩尼教和伊斯兰教都是在唐朝时传入中国的。保护宗教信仰自由是唐朝开放的宗教政策的一个方面。  由于开放的对外政策使得不少其它国家的天文、历法、医学、建筑等优秀文化在唐朝时传入中国,并融入中国文化当中。  2唐朝初期开放政策的影响  唐朝初期开放的对外政策不仅给唐王朝本身带来了政治、军事、经济、文化等方面的巨大利益。而对以后的中国的历朝历代及世界各国都产生了极其深远的影响。  2.1对国内的影响。唐朝对外开放的外交政策,对我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由于唐朝的对外开放,使我国的东南沿海地区得到了长足的开发,也使海外贸易出现了空前的繁荣。而中国经济重心的南移的完成,也是在唐朝。
正在加载中,请稍后...}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唐朝对外政策的特点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