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党纪严于国法法是什么意思

? ? ? ? ? ? ? ? ? ? ? ?
  您所在的位置: >> 学习思考 >> 正文
为什么说党纪严于国法
领导干部网
日期: 21:18:23
来源:人民日报
】【】【】
  原题:党纪严于国法 国法高于党纪
&&&&& 十八届四中全会,一个重要议题就是依法治国。而执政党党纪与国家法律之间的关系,正是一个需要辨清的问题。
  党纪与国法关系问题,最近一次进入公众视野,是关于&通奸&的讨论。在这一轮的反腐风暴中,官员落马的原因,屡屡可见&与他人通奸&的表述。对此,中纪委在官方网站发布文章,称我国刑法和相关法律中,没有对通奸作出定罪规定,但《中国共产党纪律处分条例》却有明确规定。由此可见党纪与国法的关系:党纪严于国法,党员违法必先违纪。
  党纪严于国法,这应该成为一个常识、一种共识。《中国共产党章程》开宗明义,党是两个先锋队:中国工人阶级的先锋队、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先锋队。既然是先锋队,理所当然应该接受比普通人更严格的约束。而法律则是底线要求,是社会中每个人都需要接受的行为准则。
  党纪严于国法,并不是说党纪可以凌驾于国法之上。相反,党纪是限制在党内的,适用范围更小。现实的案例,也体现了党纪国法的辩证关系。同样可以用这两年来最为抓人眼球的反腐举例。
  一般而言,&老虎&&苍蝇&们落马之后,走程序有两个阶段:党内处理和司法程序。虽然很多是&开除党籍、开除公职&、移送司法机关处理,但如衣俊卿,则仅做免职处理;如赵智勇、张田欣,也仅是受到开除党纪、降职的&党内处分&。其中原因,就在于他们还未达到违法的标准,但却已是违纪。所以有些人可能会受党纪处分,却不被国法处理。
  对于党员而言,这一身份决定了你不能混同于普通群众,不仅要遵守国法,更要遵守党纪。前段时间,一些地方&裸官不得进入拟提职考察名单&的新闻,曾激起极大关注。其实,迁徙自由本来就是公民权利,更何况裸官还只是妻子儿女迁居国外。但这样的规定,是一种党内规定,若有意见可以申诉,也可以选择放弃党员身份、放弃党内职务,否则还是&在哪个坡,唱哪个歌&好了。
  研读一些党内规定也能发现,国家法律所规定的一些可由公民自由选择的任意性规范,在党的纪律中,却被定为命令性、禁止性的义务规范。比如,中央纪委监察部网站通报各地违反&八项规定&精神的各种案例,不乏大操大办各种婚丧嫁娶、乔迁履新者。从法律角度来说,自由消费是公民的权利,但对党员来说,这项公民权利就受到了严格的限制。
  其实,党纪与国法的关系,习近平在履新之初,就已经明确提出过。日,十八大召开不足一月,在纪念宪法公布施行30周年的大会上,习近平就强调,&任何组织或者个人,都不得有超越宪法和法律的特权&,&组织&所指,当然包括党;&个人&所指,则肯定也包括党员,而&党自身必须在宪法和法律范围内活动&。这样的要求,无疑给出了党纪与国法孰轻孰重的答案。
  党纪与国法的深层次关系,却不仅止于谁更严、谁更高,而是二者之间的互动。恰如邓小平所说,&没有党规党法,国法就很难保障&。党纪不仅用来规范党自身的内部行为,更是为了保障国法得到切实的执行。今年9月,在全国人大60周年、人民政协65周年的两次纪念大会上,习近平都强调了&三位一体&: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和依法治国三者的有机统一,视之为中国民主政治的关键。让党纪与国法相辅相成,达到依法治党,有利于加强和改善党的领导,正是实现这三者统一的关键。
  应该说,党纪严于国法、国法高于党纪,这样的认识,本身就意味着执政党向现代治理的转型。不再是&最高指示&就能主导所有事务的社会了,不再是行政命令就可调动一切资源的年代了。只有依靠法律的手段,或许还有经济的手段,才能更好地管理这个国家、更好地治理这个社会。这或许也是十八届四中全会提出深化依法治国大命题的深意所在。(文/金苍)
呼叫热线:029- 服务邮箱:
版权所有:领导干部网 Copyright ©2011 By .cn All Rights Reserved
陕ICP备号 陕公网安备XA1062号您的位置: &
党纪严于国法是什么意思 上传我的文档
 下载
 收藏
对各种网络宣传手段、宣传工具运用,有网络推广的丰富经验,从事移动互联网推广及应用
 下载此文档
正在努力加载中...
党纪严于国法是什么意思
下载积分:1500
内容提示:党纪严于国法是什么意思
文档格式:PDF|
浏览次数:13|
上传日期: 00:49:53|
文档星级:
该用户还上传了这些文档
党纪严于国法是什么意思
官方公共微信主办单位:中国纪检监察报社
第7版:观点荟萃
第7版            观点荟萃
日 星期二
&&&&&&&&&&
党纪严于国法的实践遵循
来源:中国纪检监察报  作者:王新
“党纪严于国法”不仅是党的十八大以来的一个新提法,更是国家推进反腐倡廉建设的一个新常态,在实际操作中应该有一个科学严密、务实有效的实践遵循。 治国必先治党,治党务必从严。我们知道,“党纪严于国法”并非意味着党纪可以凌驾于国法之上,而是凸显了党纪的强大威慑力和影响力,即违法必违纪的反腐逻辑。可以说,强化“党纪严于国法”的政治理念和纪律意识的根本目的就在于提醒广大党员领导干部要时刻以党纪为准绳约束自己、监督自己,不断强化组织意识和纪律观念。那么,党纪严于国法的实践遵循在哪里呢? 一是基于健全完善的党内法规制度。既然国家将党纪上升为一个更加严格的标准,这就对如何进一步健全完善党内法规制度提出了新的思考。虽然我国党内法规制度发展取得了一定的进步,但是仍然存在一些法规制度不切事宜或者质量不高的问题,甚至存在一些不配套、执行不力、落实不到位等这样的“执行黑洞”。因此,要想促进“党纪严于国法”、实现反腐倡廉的制度化,就必须构建内容科学、程序严密、配套完备、运行有效的党内法规制度体系,尤其是要保证党规党纪与法律规章的有机衔接,真正做到规定明确、简明易懂、执行有效。 二是基于党员干部的实践行动自觉。古人云:“一千个嘴把式,顶不上一个手把式。”强化纪律、从严治党就必须体现在直面问题、真刀真枪的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上来。一方面,广大党员干部要树立思想为先、纪律在上的政治意识,把党章、党纪的严格标准作为自己严修做人、干事创业的参照系和指南针,在思想、政治和行动上始终同党中央保持一致;另一方面,广大党员干部要发挥党员的“先锋自觉”,严守党的政治纪律和组织纪律,不说不该说的话、不做不该做的事、不去不该去的地方;此外,广大党员干部还应拥有敢于解剖自己、敢于查找自己、敢于整改自己的政治态度,着力抓好“三严三实”专题教育的整改落实,构建转作风、抓落实的长效机制。 三是基于毫不手软的违纪查处力度。有人认为,纪律的生命力在于执行,即有纪必依、执纪必严。可以说,再好的纪律如果执行不力、不到位,不能做到党纪面前人人平等,再健全的党章、再严格的党纪也会成为赤裸裸的“纸老虎”和“稻草人”。要打好各级纪委巡视利剑这张反腐牌,不断加大执纪检查力度、严格执纪监督,让破坏党纪的败坏行为无处藏身、无所遁形;要不断加大惩戒问责力度,在实际工作中坚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的思路,对于已经定性为违纪违法的事实,要及时进行立案查处,确保党纪执行的前瞻性和威慑性;对于党内出现的苗头性、抬头性、引发性问题,要树立“小病预防”、“早病早治”的执行纪律意识,真正做到早发现、早提醒、早纠正,真正通过夯实执纪必严、违纪必究来有效释放党纪至上的权威性和影响力。(王新) ——摘自《人民论坛》
主办单位:中国纪检监察报社 | 通讯地址:北京市西城区广安门南街甲2号
版权声明:《中国纪检监察报》刊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中国纪检监察报社。未经报社书面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将《中国纪检监察报》刊发的内容用于商业用途。如进行转载、摘编,必须在报社书面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作品来源“中国纪检监察报”以及相关作者信息。违反上述声明者,中国纪检监察报社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邮件联系。坚持党纪严于国法 推进党纪与国法的有效衔接--新华日报
第10版:清风扬帆
| &&&&&&&&
出版&&&|&&&&&&|&&&&&&|&&&
省社会科学院副院长、教授刘旺洪:
坚持党纪严于国法 推进党纪与国法的有效衔接
&&&&党纪比国法的范围更广,党纪管辖的范围不仅涵括国家法律的范围,还对党员的理想信念、道德品质、工作和生活作风、日常行为方式、家风等进行规范和管理,党纪比国法的要求更高、执行更严。&&&&坚持党纪严于国法,推进党纪与国法的有效衔接,重点要大力推进四个方面的工作:一要加强制度建设。党内制度制定、修改、完善要坚持与时俱进,制度内容科学、操作性强。要建立以党章为核心,以中央制定的党的基本法规为支柱,以省级以上党委制定的党内规章为重要内容的党内法规制度体系。健全党内法规备案审查制度,提高党内法规立法技术水平。二要实现党纪党规与国家法律法规相互衔接协调。法律法规有规定的党内法规不再规定;党内法规要求比法律法规规定更严、要求更高;建立党内法规制定部门与立法部门对接协调机制,形成党内法规与法律法规既相互分工、相对独立,又彼此协调、相互配套。三要加大执纪监督力度。一方面,党委要切实履行好主体责任,纪委要履行好执纪监督责任,社会各界更要主动发挥好监督作用。另一方面,建立经常性干部学习教育制度,定期开展集中学习教育,实行常态化的干部执纪情况和作风建设的不定期抽查和明察暗访制度。四要实现执纪与执法的有效衔接。坚持在适用法律上党员领导干部、普通党员和公民一律平等。建立健全党的监督执纪机关与法律适用机关的协作对接机制,建立纪检监察机关与执法和司法机关之间的信息沟通交流、合作办案和案件依规依法移送制度。
集团 数字报刊: |}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为什么党纪严于国法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