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178点参与定增的劣后级都亏光了吗

苹果/安卓/wp
积分 50820, 距离下一级还需 5075 积分
权限: 自定义头衔, 签名中使用图片, 隐身, 设置帖子权限, 设置回复可见, 签名中使用代码
道具: 彩虹炫, 涂鸦板, 雷达卡, 热点灯, 金钱卡, 显身卡, 匿名卡, 抢沙发, 提升卡, 沉默卡, 千斤顶, 变色卡, 置顶卡
购买后可立即获得
权限: 隐身
道具: 金钱卡, 彩虹炫, 雷达卡, 热点灯, 涂鸦板
TA的文库&&
开心签到天数: 684 天连续签到: 27 天[LV.9]以坛为家II
来源于 《财新周刊》 2016年第10期 出版日期 日
火热的定增市场引来大批资金,银行资金作为杠杆优先级入市,规模难以统计。这批资金有超高安全性要求,还有时限要求,抛售压力巨大
财新记者 刘彩萍
  连续五年,定向增发市场的规模和收益都远超IPO,但定增到底给市场带来了什么?是谁在参与定增?资金都来自哪里?
  据Wind数据统计,2015年全年实施定增的上市公司856家,实际募资总额为1.36万亿元,相较于2014年的487家募资额6824.22亿元,近乎翻倍。在数量猛增的表象下,不难发现定增市场乱象丛生。
  接近监管层的人士表示,定增市场一直有加杠杆现象,而且大批资金来自银行,甚至来自理财产品。“准确的数据很难看到。”某商业银行人士说。
  因为定增项目非公开发行,披露的信息有限,资金的来源也不公开,不管是监管层还是上市公司,都无法穿透到最终投资人。而这些加了杠杆的资金有严格的使用时限,包括从理财资金池中抽出的资金也需要保证持续的回报,这无疑加大了市场的抛售压力,增加了风险。“不让加杠杆是监管层的底线,但加了也查不出来。”某上市公司董秘说。
结构化定增路径
  定向增发指上市公司向符合条件的少数特定投资者非公开发行股份,一般发行对象不超过10名,锁定期分为36个月和12个月,价格相对现价有一定折扣。
  同一只股票,在二级市场是现价购买,随时可以买卖。但在定增市场,可用一个折扣价格购买,锁定一段时间,除了二级市场的价格波动,还可享受到折价带来的超额收益,因此有较明显优势:价格折扣为定增基金提供了一定的安全垫,若市场上涨,持有定增基金可以同时享受净值上涨和折价兑现的收益;在实际操作中,定增投资人还利用各种手段增加杠杆,最典型的就是结构化定增。
  某券商投行部人士告诉财新记者,锁定期为三年的结构化定增(下称三年期定增)虽然被证监会叫停,但依然可以操作,且绕过证监会的审查。
  他向财新记者举例:一家上市公司A进行定增再融资,大股东B以4亿元进行认购,但B只有2亿元的现金,可先找过桥资金2亿元,等认购完成后,上市公司A的股份登记在大股东B名下,B将4亿元股票进行质押,换得2亿元的资金还给过桥资金。从证监会审查的角度看,并无任何的结构化设计,实际上大股东B却利用银行资金进行了1∶1的杠杆融资。
  他坦言,对于“三年期定增+股票质押”的业务模式,银行是事先知道客户要用股权质押资金参与到定增中去的。过桥资金需要客户自己落实,但是客户参与三年期定增的认购份额能够质押出多少金额的银行贷款,这个是提前跟客户商量好的。
  愿意做这个业务,银行显然认为风险不高。“这跟普通的银行股票质押业务并无太大风险差别,就是客户以证券作为质押担保的资金借贷关系。”某银行人士表示。银行对三年期定增设置的利率(8%左右)高于股权质押业务利率(7%左右),并设置警戒线和平仓线。“银行关注的并不是资金的去向,而是客户是否有较强的补仓能力。只不过对于这种有三年锁定期的股票质押,银行给的折扣利率相对于流通股来说更低一些,肯定都在五折以下。”
  “银行对股权质押业务的风控把握主要在对融资人的资质审查和股票质押率上,集中在前端。”一位从事股权质押业务的人员告诉财新记者,愿意进行股权质押的大股东,即使托管的股票用完了,融资能力还是较一般投资者强。大股东除了显性资产,还有隐形资产,比如收购的上下游公司股权、房产,拆借能力也较强,这些都体现在对融资人资质的审查把控上。
  早在2014年8月,证监会明确禁止个人或机构通过三年期结构化产品参与上市公司定增。证监会发行部七处下发通知称,定向定价增发锁定期三年项目,发行时上市公司必须承诺最终出资不包含任何杠杆融资结构化设计产品。
  一位券商人士告诉财新记者,此前三年期定增产品通常作为上市公司股权激励的手段,劣后份额由公司高管购买,一旦股价遭遇大跌,或会导致管理层为了自身利益,迎合市场热点进行炒作,放弃稳健经营,最终损害中小投资者利益。三年期定增中,常涉及内幕交易、市场操纵和利益输送等问题,备受市场诟病。
银行勇当定增优先级
  在三年期定增被明令禁止之后,锁定期为一年的结构化定增(下称一年期定增)仍然大量存在。
  一位银行人士告诉财新记者,认购上市公司定增优先级是银行非常重视的业务,模式也比较成熟。
  银监会发布的《进一步规范商业银行个人理财业务投资管理有关问题的通知》中明确规定,理财资金不得投资上市公司非公开发行或交易的股份。银行理财资金常通过基金专户、基金子公司专项理财计划、券商资管计划、有限合伙企业或信托等渠道,通过优先和劣后分级设定,购买优先级获得稳定收益。
18:32:00 上传
  比如,A公司想参与上市公司定增,认购6亿元,但自己只有2亿元,还有4亿元缺口;A公司就找到银行,让银行出资4亿元,作为优先级资金;A公司自己认购2亿元作为劣后级,杠杆为2∶1,同时设定警戒线和平仓线;出现亏损时先亏劣后级资金,平仓线设置在优先级亏损之上,就算劣后级资金全部亏损完毕也不会亏损到优先级资金,优先级资金享受固定收益(目前在7%左右),劣后级承担超额风险,若行情向好,劣后级资金也会享受超额收益。
  一位银行投行部人士告诉财新记者,这一模式的业务并非银行主动管理的业务,“实际上是先有资金方,然后找到定增项目,资金方向银行报需求。”
  对于一年期定增,证监会不要求对实际出资人进行穿透。从目前披露的上市公司定增材料看,出资人只披露到基金或资管公司,银行资金规模难以统计。
  据从事相关业务的人员告诉财新记者,每个定增案例,银行参与资金的比例和运用的杠杆都不一样,是双方协商的结果,目前市场情况下的比例通常不高于2。他坦言,去年股灾以来,股市不断下挫,风险肯定是有的,也遇到了跌到警戒线的项目,劣后投资者都追加了担保,并没有出现强平的案例。
  上述银行人士告诉财新记者,虽然银行对于二级市场不如券商和基金熟悉,但是银行的优势在于资金需求方的历史经营数据和信用资质,同时银行在考察项目时也会参考定增公司的股价走势以及波动性,有选择地参与定增,风险整体可控。
  有市场人士担心,定增解禁后,会对市场形成较强的抛压。一位券商资管人士认为,一年期定增的资管产品期限一般在18个月,在投资者满一年后,还有半年时间才到期,给投资者逐渐抛售的缓冲期,并且上市公司的定增解禁日都是轮流到期的,也不集中在某个时间段,通常不会给市场造成抛压。目前,证监会对大股东减持并未完全放开:自1月9日起,大股东此后任意连续三个月内通过二级减持股份的总数,不得超过公司股份总数的1%。大股东通过协议转让方式减持股份的,单个受让方的受让比例不得低于5%,转让价格范围下限比照大宗交易的规定执行。
  也有市场人士认为,表面上看,银行理财资金在二级市场的抛售压力不大,但这些资金都是追求风险最低化的,稍有风吹草动必然会第一个离场,加上减持的各种要求,随时会成为压垮骆驼的“那根稻草”。
公募基金抢筹
  除了银行资金,公募基金在定增市场上风头强劲。
  从上市公司披露的认购投资者情况看,大部分定增认购对象中都有公募基金的身影,财通基金更是被业内称为“定增王”。
  从2013年至2015年底,财通基金已成功参与307个定增项目,累计参与金额860亿元。据财新记者梳理,日至3月9日共有78家上市公司实施定增,其中实施一年期定增的上市公司有34家,财通基金参与认购的有16家,占比近50%。
  一位接近财通基金人士告诉财新记者,财通基金在定增中标的概率较高,一方面是财通基金参与认购金额大,另一方面财通基金也是最早布局定增行业的机构,已在业内形成先发优势和规模优势。“财通基金认购的定增以基金专户为主。”该人士告诉财新记者,去年6月财通基金发行了定增公募基金——财通多策略精选混合基金(501001),认购门槛1000元,锁定期18个月,主要参与一年期定增。该基金认购者众多,不到一个月就募集了26亿多元,并提前结束募集。
  业内人士告诉财新记者,虽然上述财通多策略精选混合基金没有做成定增主题型基金(主题型基金要求主题资产配置要超过基金净资金的80%),但是在对外销售时都是按照定增基金来宣传的。
  财新记者查阅财通多策略混合精选基金2015年四季度报告显示,报告期末权益类投资中股票达23.71亿元,占基金总资产的81.45%,排名前十的股票都是限售12个月的非公开发行股票。据财新记者不完全统计,截至目前该基金先后中标中国铁建(601186.SH)、中国中铁(601390.SH)、水晶光电(002273.SZ)、中航飞机(000768.SZ)、银江股份(300020.SZ)、山东钢铁(600022.SH)、科大讯飞(002230.SZ)、鹏翎股份(300375.SZ)等25家上市公司定增。
  南方一家基金的合规部门人员告诉财新记者,上述基金并不存在合规风险,公募基金本就可参与定增,因为定增的股票有限售期,但很少参与三年期定增,一年期定增居多。基金配置定增的比例可由托管行和基金公司自行商定,因为大部分的公募基金是不设封闭期的,考虑到应对流动性风险,通常单只公募基金配置定增的比例不到3%。上述财通定增基金有18个月的封闭期,封闭期内不开放申赎,流动性风险大大降低,拿出80%多的资产去参与定增无可厚非。
  也有市场人士质疑,公募基金这样的设计跟专户18个月封闭期的设计没有差别,只是变相降低了投资者认购门槛,毕竟非公开发行是高风险业务。对此,上述基金合规人士认为,公募基金本就不承诺保本,只要在推介材料中充分揭示风险,投资者认可即可。
  从定增基金收益表现来看,经过八个多月的运行,截至3月9日,财通多策略精选混合基金的累计净值为0.9228,亏损7.7%。近六个月的净值涨幅为2.61%,同类平均涨幅为3.8%,在1115只同类基金中排名第407,优势并不明显。然而财通定增基金依然受到投资者热捧,3月4日财通多策略升级混合基金(501015)提前两周结束募集,认购份额已经超过45亿元。
大股东兜底
  “目前市场上也存在很多大股东兜底的情形。”北京一位券商人士告诉财新记者,从表面上看,所有的定增认购对象都是平层设计,并没有任何结构化资金,大股东也可以参与认购,不管是一年期还是三年期定增,大股东都得锁定三年。
  在行情不好时,为保证股票的顺利发行,大股东对大的机构投资者签订承诺一定收益率的抽屉协议,一般承诺的收益率约在7%。如果增发后行情不好,由大股东兜底,并支付大机构客户固定的收益率;若行情向好,由大股东和银行进行超额收益分成。比如,上市公司A进行三年期定增,上市公司大股东认购2亿元,还差2亿元份额没人认购,上市公司可能会找到机构投资者B,让其认购剩余2亿元的份额,并给B签署承诺7%的兜底协议。从表面上看大股东A和投资者B并没有任何关联关系,证监会也审查不出来。
  北京一位银行人士告诉财新记者,银行对这种兜底协议的定增一般不会做,但对于信用非常好的大股东,银行又的确是看好上市公司发展的项目,可能会酌情考虑,但也会要求大股东缴纳一定比例的保证金。
  “大股东兜底的定增项目风险太大了,只是图个心理安慰。”北京一家券商资管人员认为,大股东兜底不像常规的结构化定增,还能设定警戒线和平仓线,在市场出现大幅下跌时,仅凭一张大股东承诺书很难保证利益不受损,况且这个抽屉协议还是非法的。
  他告诉财新记者,对于券商募集资金做资管计划参与上市公司定增的,坚决不碰这种大股东兜底项目,也绝不会让大股东对资管计划出具兜底协议。他认为,一方面兜底协议无效;另一方面资管计划的募集说明书要向投资者披露,若要求上市公司大股东出具兜底协议并进行披露,就相当于明目张胆违规(承诺保收益),不披露就涉嫌信息披露不实,还是违规。
  也有券商从业人员告诉财新记者,大股东承诺兜底是无奈之举。今年以来,A股已出现多次大跌,很多上市公司定增出现价格倒挂,大股东不兜底,根本发不出去。近日,证监会进行了最新的窗口指导,三年期定增无论是否报会,若调整方案,价格只能调高不能调低,三年期定增要么改成一年期,要么放弃。
  慈文传媒(002343.SZ)2月27日公告称,因证券市场发生较大变化,综合考虑融资环境和业务发展,公司决定终止此前的定增方案,启动新的一年期定增方案,由实际控制人领衔,以竞价方式向机构投资者募资。新定增预案确定的底价是42.38元/股,据发行对象申购报价情况,遵循价格优先原则确定最终投资者,相较之前25.24/股的价格,底价提高了67.9%。
  也有上市公司终止了定增发行。2月29日晚,天喻信息(300205.SZ)公告,鉴于披露非公开发行股票方案以来我国资本市场环境发生的变化,通过与发行对象、保荐机构等多方沟通,综合考虑再融资政策变化、资本市场环境、融资时机、公司业务发展规划和经营情况等因素,经审慎研究,公司决定终止本次非公开发行股票事项。去年6月12日,天喻信息公布非公开发行预案,拟以25.25元/股的价格募集不超过11.36亿元。2月29日,天喻信息收盘报12.28元/股。
  此外,证监会希望三年期定增也能以市价发行,定价基准日鼓励用发行期首日。从2015年实施定增的856家上市公司看,定价基准日为发行期首日的上市公司仅有48家,占比为5.6%。北京一位投行人士告诉财新记者,三年期定增对于投资者而言,是以牺牲流动性换取足够的价差安全垫。“若证监会真的要求三年期定增价格也随行就市,再让投资者锁三年,谁都不愿意干。可以预计,将来三年期定增会越来越少。”
资源错配依然存在
  定价发行机制下,绩差小盘股相对绩优大盘股发行折价率有明显优势,前者靠较高的折价率吸引投资者,常导致定增市场“劣币驱逐良币”的资源错配现象。
  证监会从去年10月的保代人会议到今年3月的窗口指导,均希望定增发行更为市场化,并从审核效率和态度上进行区别对待。
  申万宏源证券分析师林瑾认为,定增市场化定价将成为趋势。在审核上,对于有着较强市场约束的以发行期首日价格为定价基准日的市价发行一切从宽,对于定价定向发行则一切从严。在去年10月的窗口指导意见中提到,“鼓励发行期首日为定价基准日,这类交易如审核无重大问题,直接上初审会。”此次监管层使用“从宽”“从严”的表述,明确对市价和定价两类定增审核区别对待,在正式规则出台之前,以此引导定增定价逐渐向市场化定价靠拢,定增市价发行将会成为未来政策指定的方向。
  林瑾告诉财新记者,大力倡导定增市场化定价,所带来的结果就是发行折价率的大幅下滑,即定增解禁收益的安全垫大幅变薄。财新记者据Wind统计数据测算,2015年实施定增的上市公司折价率平均为38.39%,2016年以来实施定增的上市公司折价率平均为22.95%。
  林瑾认为,定增对投资者的吸引力势必下降,加上对定价发行的定增投资者穿透核查不超过200人的限制,预计机构投资者参与定增的热度或将明显下降。
  但是林瑾也指出,由于小盘股的股价弹性更高,绩差小盘股定增相对于绩优大盘股定增的吸引力依然更强。在整体资本市场体制机制均不健全的背景下,即使实施市价发行,定增市场“劣币驱逐良币”的资源错配现象短期内仍将不同程度的存在着。
  此外,定增业务相关的法律法规较少,且表述较笼统,具体操作层面都是证监会上市部窗口指导,在审批中给了审批人员较大的自由裁量权,非公开发行过程中会产生矛盾和纠纷。
  对此,证监会正设法弥补:关于发行和再融资审核条件管得过多过宽的问题,证监会正在研究取消《证券法》明确规定之外的再融资发行条件,调整为通过信息披露方式落实监管要求,压缩审核权力项目和内容,从源头上减少寻租空间。针对市场反映的审核标准不透明、不同审核人员标准不一致的问题,对过往的审核标准和典型案例及时归纳整理,成熟一批公布一批、成熟一项披露一项,以切实提高审核标准透明度,强化社会监督,防止出现“同事不同办”的问题。■
支持楼主:、
购买后,论坛将把您花费的资金全部奖励给楼主,以表示您对TA发好贴的支持
载入中......
可以讨论的是,定增如何体现同股同权的逻辑。
本帖被以下文库推荐
& |主题: 872, 订阅: 696
到处乱象。。。千股跌停,千股涨停之乱殇
总评分:&论坛币 + 20&
中国的股市就是个笑话,呵呵
可以讨论的是,定增如何体现同股同权的逻辑。
总评分:&论坛币 + 40&
无限扩大经管职场人脉圈!每天抽选10位免费名额,现在就扫& 论坛VIP& 贵宾会员& 可免费加入
&nbsp&nbsp|
&nbsp&nbsp|
&nbsp&nbsp|
&nbsp&nbsp|
&nbsp&nbsp|
&nbsp&nbsp|
如有投资本站或合作意向,请联系(010-);
邮箱:service@pinggu.org
投诉或不良信息处理:(010-)
京ICP证090565号
论坛法律顾问:王进律师银行理财参与定增幕后|银行理财|定增_新浪财经_新浪网
&&& &&正文
银行理财参与定增幕后
  定增幕后的银行理财“A”计划
  银行理财产品往往以“A”作为优先级的代名词,正是这部分资金承担了参与定增的重任
  ⊙记者 孙忠 ○编辑 吴正懿 枫林
  在私募资本、产业资本之外,上市公司定增领域频繁闪现一张张新面孔。它们看起来与一般的资管或信托产品无异,但名称中的“银行”字样却暴露了资金的真正来源。
  据了解,目前银行理财参与方式主要通过私募进行,因资料不公开,规模难以统计。但银行理财参与定向增发,可从上市公司定增股东名录中看出蛛丝马迹。上市公司定增公告中列示的“某基金或者某券商-某银行-定增*号产品或者计划”,即为银行理财资金参与定增的“马甲”。今年以来,越来越多的银行理财资金已将定增市场作为其关注的重点领域。
  银行资金参与定增并非新事物,但今年该投资模式的盛行,在折射出定增江湖兴衰的同时,也凸显了经济结构转型中市场资金的无奈。但值得注意的是,此种模式并非稳赚不赔,阶段性收益并不能掩盖其背后的风险。
  “银行理财间接参与定增,其实是一个短周期的行为,谁也不知道能够玩到何时。”有银行人士提醒。
  银行理财“分羹”定增
  银行理财资金通常以基金专户形式,通过分级设定来获得稳定收益。不过,从公开信息中很难获知其中的结构设计,每个定增案例背后,资金参与比例或者说利用的杠杆都不一样,有1比2的,最高可以到1比4
  据记者了解,银行理财资金一般通过私人银行途径进行配置,在规避了很多政策障碍的同时,其规模也难以量化统计。但近期,不少银行开始在定向增发领域加码。从形式上看,商业银行的理财资金会借助基金专户、券商资管计划、LP有限合伙企业、信托渠道等通道参与定增。
  但对比之下,目前的运作模式,与前几年银行理财资金参与定增的玩法已有大的差异。如今,银行理财资金通常以基金专户形式,通过分级设定来获得稳定收益。“不过,从公开信息中很难获知其中的结构设计,每个定增案例背后,资金参与比例或者说利用的杠杆都不一样,有1比2的,最高可以到1比4。”一位银行人士透露。
  此类有代表性产品有着共同的结构化模式,即优先劣后的分级模式。
  比如甲公司想参与上市公司定增募资,需要5亿资金,但甲公司仅有2亿,缺口3亿,怎么办?此时通行的方案是,甲公司出资2亿做劣后级(B级),商业银行理财资金出资3亿作为优先级(A级),成立定增类资产计划,杠杆比例1:1.5。其中优先级承担固定收益,目前定增类分级产品一般为8%,而劣后级承担风险,并享有高额收益。
  若遇到解禁后的净值亏损,劣后级先承担损失,保障优先级固定收益。相反,如果定增解禁后获利,则劣后资金也将享受超额收益。
  除此之外,此类产品分别设有预警线和平仓线等多个指标来控制风险。一般预警线设定为,优先级份额*130%,并根据杠杆比例进行调整。劣后资金亏光后,将采取补仓和平仓等手段。
  由于银行理财融出资金需要控制风险,因此成立有优先劣后分级的基金专户或者其他资管计划是其不二选择。
  不过有银行表示,此类模式并非是银行理财资金主动配置,而是现实中有资金需求。“实际上是先有参与资金,然后找到项目,资金方向银行报需求。”一位银行人士透露。
  定增完成后,在上市公司公告中的最新股东一栏,会有比较详细的信息,但也只是产品具体名称。一般此类产品名称为:某券商或基金-某银行-某资管计划或某基金专项计划。
  “银行之所以也写入产品计划名称,是因为其是该笔理财资金的托管行,同时只有作为托管行才能比较方便对于该理财产品进行更直接的风控。”上述银行人士表示。
  据记者统计,银行目前采用最多的形式,是通过基金专户形式,有限合伙企业也较多。相比而言,由于收费高昂,信托计划形式银行方面已不感兴趣,“现在很少用了,因为其收费高大约是千分之三,而另外两种形式的通道价格更低。”
  银行的心思
  在银行人士看来,风险肯定是有的,从银行角度讲,对于二级市场并没有基金券商熟悉,但从事优先级,股价下跌会触发补仓和平仓,风控最保守可以做到这一步
  据了解,此种模式的最大优势是,银行理财资金通过分级计划,间接参与定增,从而规避了监管红线。此前,银监会曾发布《关于进一步加强商业银行个人理财业务投资管理问题的通知》,明确理财资金不得投资上市公司非公开发行或交易的股份。 一位律师表示,银行采用的方式更多是间接参与,并不违规,但背后潜行的风险及相关法律问题仍值得关注。
  私人银行一人士认为,至少从监管层对于理财产品的监管思路看,针对不同群体的风险偏好来决定产品属性是大方向,通过私人银行渠道采用这种方式参与定增产品的优先级,肯定是符合行业发展规律的。“作为私人银行而言,其客户的风格激进,需要有较高的收益,且风险承受能力强。”
  除了将该类理财产品托管至资金输出行外,银行还采用了其他风控措施。
  银行的最大优势是对于资金需求端历史经营数据的考量。记者在调查过程中发现,银行一般会关注相关产业链中,类似公司的经营情况和融资企业的历史经营情况,拟增发募资公司的股价历史表现以及波动性等,为投资决策提供参考。
  通过这种结构化设计,银行理财资金可以承担更大的市值波动。劣后资金和优先级比例一般为1比2,而一般最高为1比4,银行理财资金至少有20%的风险垫。
  “风险肯定是有的,从银行角度讲,对于二级市场并没有像基金券商那样熟悉,但从事优先级,在什么价位会触发补仓和平仓,风控最保守还可以做到这一步。”上述银行人士表示。
  银行为何选择自己并不擅长的股市来作为资金配置方向?“从数据分析看,目前基本上没有类似的产品出现风险,相反收益还比较稳定,个别劣后资金一年收益可达50%甚至100%以上。”一位银行从业人员透露。
  一个大背景是,随着近年上市公司定增市场逐步壮大,银行理财资金也在关注其中的机会。数据统计显示,2012年至今,上市公司定增数量逐年递增,其中现金认购占比持续提升。2012年,增发数量为151家,其中现金认购85家;而2013年增发数量达到了269家,其中现金认购193家。今年的定增市场依旧势不可挡,仅半年时间,增发家数已达170家,现金认购已达129家。
  “由于银行理财资金在整个资金运用中处于优先级的地位,因此这种模式备受投行人士青睐,同时资金需求旺盛。此外,银行理财资金也需要安全稳健的投向,因此各方利益在此达成了均衡。”市场人士说。
  记者将市场中近2年银行理财资金所有可能的资金运用组合进行了样本分析。数据显示,近一年定增到期收益率最高可达200%,而收益率跌幅超过30%的仅10余家。这也意味着,如以目前平均杠杆率1比2计算,银行通过此种分级设置间接参与定增,获得稳定优先级的收益概率较有保障。
  谁在做劣后方
  多位接受采访的券商人士表示,从今年行情来看,大量银行理财资金都涌入定增这个领域,甚至保险资金也在投石问路
  一家券商投研人员向记者透露,资金参与定增其实亏损的概率很低。首先,其发行价较市场一般有一定折让;其次,参与劣后的机构也颇具实力。
  可是,如果银行能够保障无风险收益,那谁在参与劣后资金来承担杠杆风险呢?
  “参与定增的人很复杂,但是劣后主要有几类机构。比如真心看好公司项目的机构,但更多的情况是公司大股东或者熟知该公司运作的机构。”一家银行高管透露。
  不仅如此,由于近期股市的赚钱效应凸显,很多私人银行客户已经不满足于优先级的收益,开始涉足劣后角色的投资。随着私募备案制的出台,私募基金也纷纷参与定增市场,其也开始承担起劣后角色。
  在劣后角色中,较具争议的是上市公司大股东或高管。比如,上市公司大股东或关联企业出资成立一个资产管理计划或者合伙制企业,间接参与增发。因其对公司项目有着比较大的把握,并且其中附加了大股东的信用背书,因此在多数情况下,参与定增产生亏损的概率较低。但从今年7月4日证监会对此类问题的解释看,这种利用杠杆参与定向增发的模式,并未获监管层认可。
  喜好参与劣后的私募则对于定增有另外的解释。“定增很好玩,很多情况下机构会低于市场价格参与定增,因为公司往往有相应的市值管理策略,参与者自然对于公司发展及市值增长有信心。”一家私募人士对记者表示。
  “机构愿意重金参与定增,肯定是有较大的把握和理由的,银行理财资金愿意‘搭车’的核心逻辑就在于此。”业内人士一语中的。
  潜藏的风险
  银行理财间接参与定增,其实是一个短周期的行为,谁也不知道能够玩到何时,但可以肯定的是,简单获取无风险的固定收益将越加有难度
  “在这个点位没有啥风险,毕竟股指风险释放了很久,且这个位置有较强的政策底的意味。”多位参与该项业务的银行人士表示。
  但历史不是这样的。在2012年,多家银行的理财资金参与了一些上市公司的定增项目,但当时市场表现一塌糊涂。只是,如今的大盘指数位置,多半银行从业人员认为,风险有限而向上概率更大。
  不过,深谙股市凶险的基金券商人士多认为银行人士太过乐观。“近期沪指基本上是窄幅波动,但很多个股未来一年的走势并不十分明朗,”一位大型资管人士表示。
  同样,多位基金从业人员表示,这种操作最大的风险便是周期过长。在经济下行中,若是熊市来临,即便此前有再严密的分级保障设计,银行理财资金也会存在风险。“一家汽车行业上市公司定增募资,当时股指2800点,曾有机构感觉风险不大,采用分级模式参与了定增,最后劣后方咬牙补仓,最后默默出局。”一家股份制银行私行部的高管提示了其中的风险。
  另一方面,随着各路机构的追捧,现在参与定增的成本也在逐步提高。“现在参与定增已经有难度了,个别公司都是悄悄完成了,即使能够参与的定增,其发行价格也是水涨船高,已没有了此前大幅折扣的情形。”一位专门从事定增的机构人士称。
  更令业内人士担心的是,目前市场炒作之风盛行,特别是市场对于收购非主营资产等市值管理行为相当认可,但此种行为从长周期来看福祸相依。如果公司运作的项目达产效益好,则是参与定增各方的最优结局,但如果仅借助一些手法进行股价炒作,随着经济持续下滑,银行不良风险暴露超预期,系统风险可能会更多呈现在小市值公司身上,而此时劣后角色或迎来噩梦般冲击,优先级也会受到波及。
  此外,由于银行理财间接参与的定增分级计划多半需在解禁后抛售,其存在的流动性以及交易性风险,都将增加获利的难度。
  “银行理财间接参与定增,其实是一个短周期的行为,谁也不知道能够玩到何时,但可以肯定的是,简单获取无风险的固定收益将愈加有难度。”上述银行人士表示。
文章关键词:
&&|&&&&|&&&&|&&
您可通过新浪首页顶部 “”, 查看所有收藏过的文章。
请用微博账号,推荐效果更好!
看过本文的人还看过}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基金优先级和劣后级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