既然出家人四大皆空,为什么和尚和尼姑的疯狂夜不在一起修行

&&&&您当前的位置:
/ [转帖]体光老和尚开示之二
[转帖]体光老和尚开示之二
14-26-39&&来源:正觉谈&&作者:chinahdd&&点击:次
&&&&老规矩吃普茶,这也是三百六十天最后一天,我们是个出家人,是个用功人,这三百六十天你这功夫用的怎么样,你的见地,你的受益,你懂不懂因果,你这三自六十天你搞的怎么样,这个意义很大,并不是在这端杯茶,弄点东西吃吃,他不是的。我们佛教徒,最注重的是因果,佛说法四十九年,就讲的因果,你要不讲因果还讲什么呢?大乘经讲的都是因果!你这三百六十天你这个因果讲的怎么样?你这功夫用的怎么样?你是不是真正的见地,真正的受益,遇境逢缘,万事现前,善恶邪正,你能做得主吗?这一切的痛苦现前,你是不是被这些境风所约束?你的功夫怎么样,你自己得知道。
&& &那就是你吃的这个饭是佛教的饭,不是你自己劳动的,吃这个饭,吃这个开水,吃这个菜,都是别人弄的,为什么弄这个?为了成就你修行,成就你讲因果呀!你讲不讲因果,你懂不懂因果?这三百六十天最后一天,这是算账的!算算你这三百六十天,你做的是善多还是恶多,比较比较哪一样多,就跟做买卖一样,你亏了多少钱,你赚了多少钱?你是一个佛教徒,你是不是正知正见来修行,你是不是讲因果?这因果呀.认真的很哪!你一点都错不了,错了就不行!这是个警策,我们是佛教徒,对于佛教里边的一针一线,不是你的你要拿就是盗窃,犯了盗戒,这社会上哪管这个呢?佛教就是这么细致,就因为心粗气,把常住的纸拿一张,一个是生不了西方,再一个还要帮常住转牛转马。
&在这个大寺庙里面背了因果,盗窃了常住的东西,你哪怕拿了常住的一张纸,你变牛变马也要还常住。这宝华山一个骡子,前身是个副寺,宝华山方圆很多田地,还有仓库,这骡子啊,很听话,天天它不要人管,弄点草吃吃就到山里边驮米给大家吃,因为亏了常住,要还啊!我在洛阳白马寺住,白马寺种了好多田地,种麦,种苞谷,喂了两个骡子,两个牛,那时候拉水找骡子拉,这个黑骡子呀,把它套到水车上它就不停,就是怎么累,一身汗,它都不停,管生产的一个叫神修和尚,就上去拍拍这个骡子说:黑骡子呀,你累成这个样子,你不能站那里歇歇吗?这骡子会说话,它说:我不敢站,我就这样累、这样辛苦啊,我还还不了啊!你看这因果,这都是实际啊!
&普茶呀,出于唐代,河北赵州祖师,他们老参师父有的说八岁开悟,有的说十八岁开悟,不管怎么样啊,他总算开悟了,开了悟还要三十年不杂用心哪!三十年在那里死心塌地用功!你象我们,这三百六十天有几天踏实啊?就是一天也好嘛,是不是修行一天哩?这打禅七,七个七是不是有一个七来念佛啊?念没念哪?是打妄想啊还是念佛?禅堂里叫还包子钱,这七七四十九天,你吃包子吃一大堆啊!就是一天吃两个,也吃百八十来个,不是还包子钱,就考验你用功没用功,你这个话头看的怎么样。打七的目的是明心见性,了生死,你要见了性,这三百六十天吃常住的饭,这包子钱你就还了,你要没有见,这个债还在那里呀!你这么多的饭钱怎么办哪?
&这饭是常住的,别人做好了给你吃,菜是别人种的,担水担肥累的不得了,出了好多大汗,目的也就是为你了生死啊,为你开悟啊!斋堂里有句话“一念顿真金易化,三心未了水难消。”你不要还吃包子还吃菜,三心未了,你滴水难消!那《梵网经》更严格,你犯了戒的人,不能吃国王水,不得国王地上行,五千大鬼常遮其前,鬼言大贼,你犯了戒,不讲因果,你就是个罪人,就是畜牲!这个地你不要走了,这是国家的地,水是国家的水,犯了根本大戒,水都不能吃了,你看这个佛教严格不严格!
&说三心未了水难消,没有了就赶快用功修行哪!这三百六十天已经过去了,你生死没了,道业未成,你白白吃了这么多东西,你要还哪,不还不行,到临命终时,伽蓝菩萨会抓住你,你生西方生不了!见了性的人,所作皆办,具诸佛法。我们的目的一定要达到,达到什么呢?明心见性,了生死啊!
&说了这么多,我也没了生死,也没开悟,也可以说我呀,泥菩萨过河,自身难保。这现在我说什么呢?我在这里住嘛,你们后来出家到这儿来了,我也不得不说说.这泥菩萨来劝劝土菩萨,望大家要好好修行。你说我十四岁出家,今年七十五了,不觉过了六十年,这六十年在这里吃饭比你们吃的多一点,其它的没有,对于修行啊,还不如你们,大家回去休息休息,还要拜普佛,拜释迦牟尼佛。
&& 这古来有很多人哪,看着好像他这什么也不知道,后来还是弘扬佛法了。太白顶西边有一个虎山,那是白一马寺德老和尚出家的地方,清朝咸丰年,到那庙里去了一个人,问:你是哪里人哪?说:我不知道。你看这个人,他哪里人都不知道,问:你家里姓什么?也不知道,说你有多大岁数?也不知道,问什么也不知道!
&& 不要看这样的人哪,他很会修行,这样的人在庙里住,他不吃冤枉,不管你叫不叫他做事,他还是在那儿弄。他每天起来的早,他一吃完早饭,拿扫帚把庙里各个地方,佛前殿堂打扫的干干净净,到山上去背柴火,天不亮就去,太阳落回来,也不会修行,也不会坐禅,也不会念经,就是吃饭,做事,旁的都不知道,这种人哪,他最好修行!没有谁打他闲岔,怎么?你问他什么也不知道嘛,哪里人也不知道,姓什么也不知道,多大岁数也不知道,你家里还有没有父毋啊?也不知道,你看这个人,要按说就是个傻子!你说你有没有父母还不知道啊?不知道。
&那高山项上下面有很大一块地,那里修了一个庙,叫朝阳寺,现在可能还在,后来他在那里住了好多年,那太白顶山前山后好多庙,大家都知道了。别人上殿,他也去听一听,他不会念,他在那儿听,十小咒里面不是有个“马喝捺”吗?他听见,他记住了,念观音菩萨也不会念,念阿弥陀佛也不会念,他就记住那个“马喝捺”。说是念了多少年,突然间这个人不见了,就不知是死哪儿了?也不知是走了!
&后来来来往往的,这太白顶好多出家人,说他在哪儿啊?在北京西雨寺,他到西雨寺,也没到客堂里,西雨寺也不知道他去了,西雨寺有几百头放生的大猪,庙里派几个人给猪烧菜,烧苞米糁子,烧糠,弄几口大锅给这几百头猪吃,他穿着破衣服,就跟那个猪弄在一起了。猪食倒到槽子里边,他也跟着吃一点,猪睡觉了,他钻到几个大猪空子里面,也不要被子,还暖和,就这样混了好多年。常住嘛,也不知道有这个人,反正他也不吃常住饭,就是猪吃食的时候,他跟着吃一点,穿的衣服很破很破,也不洗。
&&& 这不管是谁,造了罪就要堕落,后来咸丰皇帝的母亲死了,给儿子托梦,说:我为了生你,血气冲了天地,要堕落。咸丰皇帝就请宫里一百个喇嘛和尚,一百个道士天天念经,因为这些和尚吃荤哪,念了好多天,太后又托梦说,这一两百人,天天吃酒吃肉,不但是不能超生我,又替我造了好多罪!说那怎么办呢?太后就说,西雨寺那个养猪的放生场,那里有圣僧,有得道的和尚,请他给我念经,一定会超生!
皇帝就派钦差大臣到西雨寺养猪场找圣僧,知客师父不知道啊,不知道也去看一看,一看这个人哪,跟猪一块睡,一身破衣服,也不像个出家人。钦差一看,旁的没别的人哪,钦差大人想,可能就是他!那知客就骂他:你赶快站起来!钦差大人来了!他也不站起来,这钦差在那儿给他磕头,他才站起来,这知客师父就骂他:钦差大人还拜你,你是个干什么地!钦差不准骂,说这是圣僧,知客不相信。
不管是真的假的,得把他请到皇宫去啊,请到皇宫,说今天有圣僧超度太后,夜晚放焰口,就叫养猪场这个人坐到正台上,这和尚道士在两边坐着,他啥也不会嘛,人家在那儿放焰口,他坐在台上在那儿睡觉了,睡的呼呼响,其他的和尚说:哎呀,这才倒架子哩。上去一拉把他拉起来了。这太后又给儿子托梦,说是圣僧去救我,我拉着圣僧的衣服就要出来了,他被后面的人一拉,我又出不来了,你们看看马喝捺耶这个和尚,他那衣服上拉的都是手印子,是血的,她在血湖地狱!后来知道了,那就明天晚上再放,不管他怎么睡都不要动他,后来焰口快放完了,他坐起来,和尚拿着那个馒头,切的一块一块的,说是:大师啊,你也施施食嘛。他拿着馒头就往下丢,说什么呀:老僧活了八十多,从没干过这个活,大的孤魂生净土,小的孤魂吃馒头。当下这上千上万的饿鬼超生了!
这算是圣人哪,就问他出家在什么地方?弄不清,说我出家的地方在河南跟湖北交界,叫虎山。皇帝礼拜他做国师,送的紫金钵,送的銮驾,我出家的时候,那个紫金钵还在,单副銮驾,后来解放可能也不在了。你说他一点也不聪明.他这也能弘扬佛法呀!他拜成国师了,送的锡杖,还送的千佛衣,送的紫金钵.送的銮驾,銮驾摆到庙里,什么官都得礼拜,圣旨嘛!
要真是安心修行,也不在乎你聪明不聪明,你懂得不懂得,这傻不叽的还是可以,我以前哪,跟度轮法师在一起住过,就是美国那个宣化,他也是傻不叽的,上殿不会站,念经不会念,绕佛不会绕,你说你跟着前头这个人走就是了,你不要再另外走,那看着多别扭啊,他不会拐弯,你看他一个人那么大的个子,站班不是个跟一个嘛,他不知道,他站班都不知道。我跟云居山那几个人说,你看这个人傻不叽哩,站也不会站。他就是这个样子,后来他跟他们说,日本鬼子投降,我在我家里吃了八路军的亏,我赶快往南方跑。他云门寺住了没好久,他跑哪儿去了?他跑香港去了,香港那边几个美国人,说这个和尚可能还有修行啊,就拜他做师父了。后来这不是八路军从北方打过来了嘛,八路军一过长江,他就跟那几个人到美国去了,美国人很尊重他,说这是了不起的人!
古今哪,佛教里有些人,你看着不怎么样,他什么也不知道啊,他得了一定的好处。宣化禅师他在美国,也算是佛教创始人,了不起呀!这个各国大使馆的人都去万佛城拜他,这一下他弄开了,美国总统,尼克松,里根都相信他。你说这个修行究竟是个什么样呢?你什么也不知道,你知道念佛就行了!这修行人,没有什么,你只要放下来,不管有智慧没智慧,都会成功啊!
宣化禅师他讲了好多经,我看了一下,他讲的还挺好,我们在南华寺、云门寺的时候他可不会讲,那时候什么也不知道。这佛教里面弘扬佛法呀,像这个样还有一部分,那不是光他一个,那好多呀!佛说一切众生有佛性,能够见了性的人,这三藏十二部这,一切都是自己的啦!
&你看有什么得不得呢?见了性的人,具足大智慧,大辩才,无法不知,无法不晓,见了性的人,要生西方就是上品上生,这不生西方呢?在天上人间,乃至在地狱跟极乐世界一样!要了生死,非见性不行!非放下来不行!把我们所知道的,能够知道的这一切一切丢下来,那就不要别处找修行了,这个就是修行!
&这个娑婆婆世界苦是苦啊,要修行还是很快,在娑婆世界修行一天一夜,要比在他方净土修行多少年,那你得真修行,你要不真修行还是不行。在这个娑婆世界发菩提心,也是不可思议,可是在娑婆世界要发菩提心,那得真是菩萨,要不是菩萨,你就是发也不行!《大智度论》说,具缚凡夫,发菩提心,没有用,怎么?你自利都利不了嘛!还利他?只能说发这个心,种这个善根。你自己还在贪、嗔、痴之中嘛,你想行菩萨道这怎么能行呢?
在这个娑婆世界,能够持戒,或是坐禅,得有愿力。这历代的祖师说,要是生极乐世界或是容易些,外头有阿弥陀佛接引,内院得自己力量,弥勒菩萨他没有说接引,生兜率内院要具足禅定,生极乐世界得有愿力,没有愿力不行。
我们现在说这些话呀,好像是很降低了,本来出家人,守住自己受的戒,今生就要了生死啊!开这些方便门,不认真不行。也是我们这些人哪,没有很好的善根,也没有很好的外缘成就,打好生在这个时代,不管我们是个出家人,是个在家人,这个时代都是心里慌慌的,佛教徒借佛的光明,比那在家人要好一点。这个吉安的居士来了都说没办法,你说人生在这个世界极苦啊!有些人,一年到头不容易吃顿饱饭哪,穿衣服也穿不好,这是怎么呢?就是这个时代弄成这个样子了。这也是我们没有种下很好的因,那古人说:佛在世时我沉沦,若得人身佛涅槃,可恨无始多障碍,不见如来金色身!
&这怪谁呢?就怪自己没有种一个好因,生在这个时代,说是这个时代不怎么样啊,你要再过一个阶段,还不如这个时代。《瑜伽师地论》上说,再过几千年,这个油也没有了,米也没有了,面也没有了,现在还有大米、灰面吃,以后就没有这个了,油盐也没有了,不是谁弄掉了,就是没有这个了,大米也不结了,这是怎么了?这就是我们的福禄没有了!你看这现在吃的东西都没有味道了,这青原山还没有油啊?可是吃着没味道了。以前我当小和尚的时候,吃一点油就感觉好香,这现在咋弄它都不香了。
佛灭度五百年,有一个传佛心印的祖师,皇帝拜为国师,做了很多饭菜,请尊者到皇宫应供,这尊者吃了很多,皇帝他心想,可能我师父从来没有吃过这么好的饭菜,你看今天他吃了多少啊!尊者他有神通,就说:陛下,你不要说现在这个饭菜好啊,佛在世时,就是那个水都比你这个饭菜好!那是佛的福报,佛灭度五百年,那个水往下沉了五百由旬。皇帝想见见这个水,还想吃一下,尊者现大神通,把手一伸, 伸到了五百由旬下边,舀了一把水,皇帝用口一尝,说什么:我自幼生在王家,现在作了皇帝,从来也没有吃过这么好的味道!
&佛在世一切都是上味,佛吃什么都是上味,佛灭度五百年,所有的营养都下沉,现在佛已经灭度三千多年了,你看现在什么都不好吃了,油虽然不少,可它不香了,我们没有这个福报享受了,这现在还好,你要再过几百年哪,比现在更不行了!看这个样子啊,我们赶快修行,赶快修行出这个轮回之苦!不出这个轮回苦啊,以后更苦!就跟人家古人说:努力今生须了脱,不教累世受余殃。催板!
要是光到禅堂里用一下功,其它的时间不用,这个功夫还是不行。因为你在一切时间打妄想,在一切时间用功,要不是一切时间来用功啊,那就光是打妄想了!在这烦恼之中,眼睛所看到的这一切,有一个贪心,有一个染心,有一个爱心,或是欢喜心,有这一念,功夫就没有了!很细致。用功要在平常,平常一切时中一定得有用功,因为我们一切时间打妄想,不要贪,不要爱,贪爱这是修行很大的一个障碍,要自动的把它去掉,习气毛病去一分,功夫就得一分好处。要在信心之中作功夫,没有信心哪,做什么也不行,信能成就一切!
到禅堂里只能是来用功的,行香的时候功夫在,坐下来功夫也要在,功夫不在,那你做什么去了?打妄想!这不知不觉就打妄想了,功夫就丢了,这就是心粗,要细心的来做功夫,你这个心不细呀,功夫不得现前。止了静,不是什么事情都放下来了吗?白天所有长长短短的不要继续,时时刻刻使这功夫在,你管他妄想怎么翻天覆地呢?你不管!你只管这个功夫在,你不要管他用上用不上,打妄想不打妄想,都不管!只管有这个功夫,这个样子嘛,还算一个用功人!
想得一个见地,想得一个功夫,这都不是想出来的,想也是一个妄想,你想得一个什么这都是妄想,时时刻刻把自己的功夫用好,这就是得好处、得利益的根源!把自己的所爱,所贪,这一切叫它不在了,只有功夫在,什么是功夫呢?这些贪爱不在了,就是功夫,不是另外还有一个功夫。
在禅堂里边不管用什么功,都不要用劲,不要鼓着劲硬叫他在,细心的、轻轻的只要这个意思在就行了。用功要知道粗细深浅,从粗到细,从浅到深,全靠自己做,你就是有人帮忙说也不行,做功夫的事全靠个人,要放得下,放下什么呢?就是日常之中你所想的,你所爱的,你所忘不了的,那个大东西要放下!你要不放下的话,你依旧还是在那烦恼之中过日子。
用功第一条,不能管他人的长长短短,通身放下,时时刻刻照顾自己的功夫,说这个功夫难用,实在也难,你有一丝一毫的放不下,这功夫不得现前!有人用功上火,头疼胸闷,那就是没有善调身心,意念太重了,你不要用劲,不要竖着腰杆子紧往上提,也不要往那儿一趴,头一勾,准备睡觉了。用功开始要端身正坐,很细致的照顾这个功夫在,说忆佛念佛,现前当来,必定见佛,看话头也是主这样,要时时刻刻忆念不忘,你会念佛,也会看话头,你会看话头,也会念佛,不是两个用法,都是一样的。
这修行人哪,要有一番苦心,今生不成,来生也要继续!虚云老和尚见过十几个前生做和尚的,虚云和尚在云南之前,曾国藩做过云南王,曾国藩信佛,在云南拜了个师父,这师父天天看华严经,功夫用的很好,外号草鞋老公,他不穿其它鞋子,就穿草鞋。说这个皈依弟子对师父恭敬的太很了也不好,你收这么多的皈依弟子,你要没有得到佛法的实际呀,你避免不了被他转,弄不好会给他当儿子,就这么狠!以前他们说,宁吃千家饭,不受一家供。这个草鞋老师公,他跟曾国藩有缘,他早晚到衙门里,谁也不管,他看他徒弟嘛。那天大家都看见了,他到曾国藩夫人房里,夫人马上就生了个小孩,生下来很聪明,后来书读的也很好,这时候,虚云老和尚就在鸡足山了。
曾国藩他跟虚云老和尚是亲戚,也弄不清曾国藩的母亲是老和尚的姑姑,还是老和尚的母亲是曾国藩的姑姑,反正他们是亲戚跟老和尚经常来往。老和尚知道草鞋老师公给他当儿子。你说这个人就是功夫好,生死没了还是不行,有功夫只能说有点福报,生死没了,还是要贪染社会上这些五欲。曾国藩他这个儿子贪心好大,十多岁就找了几个女的,虚云和尚是个好意,到他家里找他找了五六次,他不见。就是今生修持好,来生有福报,有福报是有福报啊,福报会造业!
老和尚说云南督军唐继尧,他前生也是个和尚,他自己也知道他前生是个和尚,他不是护老和尚的法吗?老和尚劝他:唐居士,你还是出家吧!他说:我过几年再出家,这些事还没办了。你要等到事情办了啊,那事情就办不了啦,结果他还是没出家。你没有一定的受益,你就是知道你前生是个和尚也不行。
我们出家学佛要学古人不执着,不要分长分短,你是这样,他是那样,弄得不安生,一定要学古人,不住相,不执着,修行就这样修。
佛教千百年来,历朝历代有些改变,变来变去,也不能出这些范围,这一个时代跟一个时代,都有抵触,假若说这个人要是掌握了国家政权,他想变他就变,别的人也没有办法。佛教在这个时代存在,第一条,佛教不反对任何时代的政权,也不占领任何时代的政权。佛在世,与世无争,仁活万物,那就是跟谁也没有什么亲,也没有什么怨,这个样子嘛,我们佛教才能永远存在。
你不管怎么样,你是个佛教徒,这个世界上怎么样变动,你不要有疑虑,你不要有抵触!那不是解放初期,这几个人都是谁啊?第一个李济深,还有湖南那个唐曾智、陈铭枢、程潜,程潜他是湖南省的省主席,国民政府办黄埔军官学校,蒋介石是校长,程潜就是副校长,周恩来是教务主任,李济深是教务副主任,他们这些人哪,都喜欢佛教安全存在,这些人大部分都是佛教徒,湖南唐曾智他是虚云老和尚徒弟,陈铭枢、李济深也是,程潜也是,他们几个人商讨,去见见毛主席,想叫佛教存在,这毛主席远见有智慧,也答复了,你们喜欢佛教存在,佛教徒是不是能遵守我的法律政策,能够遵守那就存在,要不遵守,谁也不行。这些人都算是很有地位,李济深成立中华人民共和国他是副主席,湖南那个唐曾智比毛主席资格还老,这些人说话毛主席还是尊重他们。很快就建立了《共同纲领》,上面就提出来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有信教自由,这是公面上说的,后来又出现了《宪法》。毛主席他说,佛教与帝国主义没有什么勾勾搭搭,那就是反封建、反迷信把我们佛教弄到里面去了,佛教吃了亏。
政府说的简单,说我们对于佛教的打击,是主持长老,一般的没有事,这个政策往下推行,有些地方做的很过火,你们这年青人你们没有看到,我亲眼看到,尤其是这虚云老和尚,政府的特别对他注意,那就是假若把这一个老和尚弄了,其他的都好办了。就这一次一次的运动,佛教吃了很大的亏,解放以后,这个地方有些寺庙都不能存在。
虚云老和尚到云居山来,都没有饭吃,国家制定的是统购统销,李济深在北京帮了很大的忙,他跟江西省政府取得联系,说云居山的和尚在那儿开荒地,很辛苦!政府就照顾一个人四十五斤米,一斤油,不管什么干部都没有这么高,那是有人说话呀,没有人说话就不行。佛教存在这么几千年了,在家的居士帮了很大忙!如来灭度之后,佛法的外护全靠国王大臣,长者居士,这个比丘、比丘尼他是我们教内的主人,是掌握佛法的,外护都靠这些国王居士,使我们佛法在社会上永远存在,其实我们佛教也没有很高的要求,只要能够存在,人民能够见佛闻法,种下出世的善根,有朝一日,得到解脱。
这么几千年来,佛教在这个世界上对人民结了很多善缘,不管怎么说,佛教是人民信仰,佛教要依靠人民信仰才能存在,国家政府也要依靠人民,没有广大人民的拥护都不行!其实这些管政治的人也属于人民,那就是一个时代一个时代,他的做法不同,佛教我们应该知道,不管社会怎么变动,我们不反对,就是国家立的这个法律政策对我们不利,我们也不反对,反对也反对不了,国家嘛,力量多大!就是佛在世,波斯匿王到祗树给孤独园听佛说法,佛看见就喊大王,这还不是对国家尊重嘛!《梵网经》上提出来,我们这一切清规戒律,比如《四分律》,除了国王其他的不能乱看,国王看还是要叫他看,他是国家的主人嘛,他要看你不叫他看可能不行。
我们这个佛教啊,就是一条,不占领国家政权,一定得知道,我们就是懂政治也不参与政治权力,这个政治,它不是千年万年的,你看我们国家从古到今换了多少朝代?这些朝代灭亡了,佛法依然还是存在,不管是新政权对我们怎么样,我们还是尊重国家,还是遵守国家的一切法律政策,假若我们要不遵守政策,我们就不能存在!新的政权起来,把旧的政权推翻,第一条就是推翻人,全国解放了,这个运动,那个运动,那就是弄人的,毛主席在的时候,这一个运动,千百万人死了,就是因为不符合他那个政策。
我们是佛的子孙,我们要尊重佛制,我们绝不能反对国家的这些法律政策,我们要遵守当时的法律政策,使我们的佛教永远在世界上存在,一定要这样!不管你是老出家的,新出家的,你才来出家的,你都要遵守,不遵守就不行!
我在云门寺住,解放了,乳源县的干部要到云门寺去看看,参观一下这些和尚挖的地。虚云老和尚那么大的年纪了,他也随顺哪,老和尚出来了,就招呼大家:他们局长跟县长来了,大家看见了都要赶快鼓掌!你说这不是接受新的政策呀?不接受不行啊!老和尚还不明白佛法呀?还不明白政策呀?就是不管什么时代,佛教徒对于这个政策不要硬啊!你硬了不行,硬你要吃亏,国家可不在乎!老和尚还不懂得佛法?给他们鼓个什么掌呢?他这个人到了,要欢迎他们哪,你不鼓掌不行啊!那就是累代的这些高僧祖师,都是随顺时代,这样才能使我们的佛教永远在世界上存在,使人民得到佛法的慈悲摄受,催板!
&僧值先站在斋堂门背面,看两边大部分吃完了,这才往前走两步半,不合掌,冲着方丈往那儿一站,这边维那起腔结斋。维那起腔前先要看看和尚那双筷子,要是方丈筷子靠着碗这么一放,就是他要讲话,那就不能结斋,方丈和尚把话讲完,他把筷子往桌上一放,维那就起腔结斋,念到“饭食已讫,当愿众生,”僧值转过身来站在门口,首座维那带班回堂,等维那过去了,往前一走,站到中间原来的地方看着,看什么?看两边的师父出门这个脚有没有迈对,迈不对还要说说,这都是规矩。以前僧值上殿过堂还要带签,行签哪!客堂有个竹板子,上面写的都是一条条规矩,他上殿的时候扛着,你犯了哪一条他就管你,这是他的责任。
这个香板是雍正年代才有的香板,古代的是棒子,禅宗语录说:来吃三十棒!祖师坐道场,学者去问话,打三十棒!明白吧?明白了就明白,不明白禅堂去坐,旁的没有什么,这知客、客堂是后来才有的,以前没有这个,什么事情都是方丈一个人,禅堂里当值也是方丈当,那他一个人嘛,他不当谁当?五宗之后,这个当值是方丈当,那个监值是退居和尚,后来立了散香,散香是首座和尚、班首师父敲,这后来人多了,就轮着干,以前僧值是轮的,今天你当,明天我当,后来到民国初年,就特别请一个人来代理僧值,这个僧值,出坡,斋堂,大殿都规他管,你要是不对他还打人哩,僧值打人随便走到哪儿都能打,看你不对就打,这个知客就是你到在客堂来知客才管,不到客堂这外面都是僧值的,你早上不去上殿,僧值看见要管你,你不听就打,不对了就是犍槌,犍槌就是打人。只要在禅堂住了三年,上殿、过堂、出坡劳动,僧值就不打了,他已经住了几年了嘛,他是很讲规矩,很讲修行的,就是犯了规矩,到客堂里说说也就算了。
这以前哪有随随便便就走的?不到期头不准走啊,时间没到你不能走,走了就不要来了。这现在想走就走,想来就来,也自由。
我们佛教的唱念,它是一堂佛事,每年都要教,从四月十五开始教到七月十五,教八大赞子,四个祝延,也有的请法师讲经,冬参夏学,这和尚旁的有什么呢?和尚就是做佛事,我们虽然是凡夫,但我们所学的都是出世法,都是圣人所做的。你看这个梵音,梵音嘹亮,警觉摩那心哪!唱诵利人天,佛在世时,一个比丘擅长梵音,波斯匿王出兵打仗,他这人马兵将听到这个梵音都不打了,我们这个梵音一唱,人就定下来了,这跟社会上唱歌可不一样,他唱的词虽然是佛教的,他那个音还是社会上的音,那不是佛教的音哪,在庙里不准唱这个,不要说受了比丘戒,受了沙弥戒就不准唱,你是佛的弟子啊,那不是小事情,佛是人天之师,僧是法王之子,我们要清净心、恭敬心才能接到佛的法呀,要以梵音代表俗间的声音,佛法是有次第的,不是乱的,我来唱一遍你们听听,看跟唱歌的音声一样不一样......
起腔不要起的太高,起的太高他接的时候接不住,这个梵音一唱,人心里感觉很安静,部队唱歌把人的嗔心就弄起来了,梵音是从梵天上传下来的,佛教这一切的偈子都是梵音。
佛教寺庙里面这一切行动,都表示了我们是信教的,在尘不染尘哪!六祖说佛法在世间,你不能离开世间来学佛法,我们的吃穿住宿虽然跟在家人一样,可是我们的目的,我们的思想跟他不一样,我们是出世法,出家人得知道这个,我们不能跟在家人争来争去的,与世无争嘛,佛就不争,我们是学佛的,跟社会上争来争去的干啥呢?你看社会上想做皇帝想的不得了,拼死拼活拼了几十年,做几天皇帝也死了。毛泽东为了想当国家主人,他名称叫闹革命,今日看来他那皇帝不可得了,他那个人也不可得了,这都是生灭法,都是无常,何必贪染呢?
这就是佛法,道场就是这个样,你看我们七祖开的道场,这一千多年了,还不是七祖的道场吗?祖师已经做到无生了,不争了,我们佛法几千年存在,这就是我们有理由存在,不管国家怎么样变动,我们还是存在,因为我们不争,争来的、夺来的、打来的都不会长远!我们佛教是国家请来的,他对国家有好处,你看历朝历代的皇帝都拜国师,这就是和尚不争,我们学就学这个,不学这个就不是的,那现在好多他不学呀,他在争啊,他在贪哪,你说现在哪个庙里没饭吃?他还贪什么?世间的人嘛,他不贪不行啊,他贪惯了嘛,学佛的人不要紧贪,你贪那么多干什么呢?
本来跟着佛制《四份律》、《梵网经》是半月半月说的,《四分律》是半月半月说,《梵网经》也要半月半月说,有的地方还诵沙弥戒,也有的地方减了,高旻寺不诵《四分律》,他诵《梵网经》,他是过夏诵,灵岩山诵戒诵的好,也认真,因为印光老法师注重持戒,虚云老和尚也注重持戒,有些禅宗道场不诵戒,佛制半月半月诵嘛,不诵就不好。
钟声偈讲究平、上、去、入,“钟声传三千界内”,这是个平音,“佛法扬万亿国中”,这是个高音,其它的起腔,像“南无”,都不用高音,都是平音。要提倡用膛音,不要用舌音,膛音是从喉咙往外起,它不伤气,戒定真香跟弥陀赞又不一样,它是高音。这个钟声偈子经常的要用,钟声偈子结束了,接下来展具要长一点,呼“礼谢和尚”是个立腔。
沙弥拜戒就是拜一拜,不要拜三拜,该怎么就怎么,说了“依教奉行,作礼而退,”也是拜一拜,不管怎么得认真,当成真事来弄,要恭恭敬敬的,印光老法师说,学佛没有别的,有一分的恭敬,就得一分的好处,没有恭敬,你还跟世间人一样,只要恭敬才能与佛法相应,以为我受戒了,我把和尚衣服穿上了,我不就是个真正的和尚吗?那可不是的,你的思想没出家嘛,你思想出家,才算真正出家,禅宗见了性才算出家。不管怎么样,你已经穿上和尚衣服了,大家都说你是和尚,你跑到外边也方便,你已经赚了便宜了,这现在好多化缘的,还说瞎话,说给青原山化缘修庙,还有中佛协的公章,晚上住高级宾馆,把衣服一脱,什么事都干,你说这多大罪过!河南省去年抓了几十个,有的判了死刑。
骗了好多钱哪!遍地都是名名堂堂的,都想在佛教里弄钱,就这吉安这几个县,哪里都有修庙的,都是退休干部,他发动人民群众出钱,他来享受,他又不吃斋,又不信教,他就是利用佛教想赚钱。就是这个姓刘的大队长,他想在山下边修个庙,找几个在家居士住在那儿,钱归他,现在搞这个名堂的多得很,还要利用青原山,准备在这里修一万个佛,这一弄起来就发财了,他弄不弄,我们出家人不管他这个,我们在这儿有一点饭吃就算了,看那样子啊,我们这个票还是要长期卖,不卖票没饭吃嘛。
今天他们宗教局那几个头头又来了,作什么呢?说前面有十五亩地,要叫我们要回来,想让我们出钱。我说这钱哪,我一分也没有,原来是庙里的地,庙里的山,你们占去了,中央的文件,你应该归还庙里,还要钱哪?你要钱我们不要!要来也是个麻烦!这现在就是这个样搞,他借这个地位,他到庙里吃你几顿,他就把你吃光了。
今天学这个,明天要学单板引罄,学嘛,薰嘛,一个一个的念都要学会,你是个出家人嘛,你要不是出家你学这个干啥?学这个有什么用啊?这个学东西,它能把人的思想给弄过来,他不是出家的他不学,你学过清规的一看就知道他不是出家的,他对于佛教这些法没有兴趣,为什么没兴趣呢?我不是干这个的嘛,我是在这里混的嘛,这很容易知道,并不是不知道,有的还特别能装模作样,你装也不中啊,你背地都出来了,你不要说话,就晓得你是干什么的,这还不知道?
上堂说法这四句,是文殊菩萨说的,文殊菩萨说了这四句,释迦牟尼佛就下位了,文殊把法说了,佛就不说法了。丛林里上堂说法,维那说这四句,先说前两句,方丈说法,说完法了,维那又说后两句,和尚就下位了,跟佛在世一样,上堂代表着释迦牟尼佛说法。
云居山佛教恢复,不知道禅堂里的大进堂,我在那里演习,我十多岁就在禅堂里边,所以我知道这些事情,丛林里这一切制度都在我肚皮里边,我学过这个,我在天童学了几年哪!象打水陆那些名名堂堂的,我都知道,我知道是知道,我现在不弄这个,我注重的是一把瓦子,就是砍柴刀,在山里头修行,弄那些作什么?我的目的就是宁在山中饿死,也不当应付僧!就是这个样!就是把我这身体打碎,打的一点不剩,我也不说佛法不灵!文化打革命我就说这个话,我跟那个当官的说,你就是把我这个身体给我砸碎!我还是要信佛!我这个和尚衣服怎么也不换!你就是把我打死,我也要穿到棺材里边!
呼展具要拉一个长腔,这个绕佛归位,不要呼展具,他敲一声罄子,那是班首归位,这现在各丛林不晓得怎么弄的,正智师他来问我这是怎么搞的?究竟是谁弄的?我说我也不知道,五槌半罄就刹板了,这现在要敲七槌,正智就怪这个一诚和尚,说他不知想搞什么呢?一诚和尚现在弄一部规约,叫我看看,我说不要拿来,我不看,我看那作什么?我们现在就跟虚云老和尚,不再另外弄个什么名堂!那慧通现在在云居山,他想执行来果老和尚那些规约,这现在云居山的规矩以前是我在那弄的,都是虚老和尚他弄的,老和尚开的道场还不依老和尚啊?还想另外弄一个?
开示二十一
& 这为什么东走西走呢?古人说:大事未明,如丧考妣。一定要弄个明白。唐朝的时候,印度那边经常来些出家人,我看哪,古代印度到我们国家来译经的这些三藏法师一共有二百九十多个人,这些法师到这边传法译经,都会到五台山看看,因为《华严经》上说,这东方震旦大国清凉山以文殊菩萨为首,有一万多个菩萨围绕。印度一位禅师到五台山,见了一个老师父,古代那些祖师聪明啊,他一到中国就懂得华文,你说现在人聪明,赶不上古人哪,玄奘法师通达十几国文字,现在学英语多少天也学不会。他就问这个老师父,说:老师父,这里有多少人哪?老和尚就答复说:“前三三与后三三”。这究竟多少人呢?这一千多年来都没有把这个弄明白。
& 广东一个法师把这个“前三三与后三三”解释成三种法界,后来天童八指头陀,那是过来的人,在斋堂里表堂说,佛法要照这样会啊,那就错了!他把这部书给他烧了,那就是对于这些事情啊,明白了就是明白了,不明白怎么说也不行!
& 到过云居山的可能会看到赵州关那个石碑上老和尚说的那几句,老僧今年百十八呀,就是一百十八岁的时候,再过两年他就死了,芒鞋踏破赵州关,有人问我心中端的事,前三三与后三三。到后来他老人家祭云居山道膺祖师的时候,才把这个事说明白,他说五台山那个前三三与后三三,就是前面有三百三十个祖师,后面还有三百三十个祖师,前面这三百三十个祖师我已经记好了,后来的三百三十个祖师后人再来记。看起来虚云老和尚他不简单那!云居山有一个满觉老和尚,我跟他很熟,我在幼年的时候我们就在一起,谁要是说虚老和尚说菩萨再来,他不答应,说:你说的不像,老和尚他是不可思议的,我们不能测量他!说老和尚是观音菩萨再来,老和尚是迦葉尊者,他也不答应,说:你这不是打妄语吗?你怎么晓得老和尚是观音菩萨,你有什么根据?这都是不对。也可以说,知者不说,不知乱说!就是这个样。
& 你要穿一件衣服,得有人给你给受,要不给你受的话,穿一回就犯一回戒。怎么受呢?或是你有一条五衣、七衣,用手捧着,跪在佛前,上座在那站着,你把衣递给上座,你说,“此衣多罗,两长一短,各截一尺。”说三遍,说完了,上座说“善”,你答“尔”,这个衣就算是你的了,你要是不这样受一下,你搭一次你就犯一次戒。
& 你自己私人不能有一点东西叫人不知道,不管你什么东西,都要有一个人知道,给你受才算是你的。现在谁讲这个呢?只顾着大道理讲一大片,这些制度、应当做的不说了,嫌这啰嗦,现在的出家人不少啊,得真实利益的很少,就是也不是说不懂佛法,把这佛法装了一肚皮,装的满满的,讲的头头是道,天上天下唯我独尊,你要说他一个不对啊,哎!他烦恼的要死,这是什么?这就是众生知见!
& 那一年好早了,民国初年,虚云老和尚、月霞法师、天宁寺的冶开老和尚这些名山大寺的方丈长老都到上海静安寺,在静安寺商讨,清朝没有了,民国出现了,有些事情也不好办了,这些老法师有些皈依弟子,都是清朝的大官,你象虚老和尚,慈禧太后、光绪皇帝是他徒弟,清朝末年,皇宫里这些官,大部分都是皈依老和尚。大家请老和尚主持这些会议,象这天台教、五教、法相这些宗都有人哪,都是很有道德,都很了不起,学天台教的就讲天台教怎么好,怎么高;参禅的就说禅宗是最上乘;学五教的就讲五教怎么好怎么好,还有持密的就强调持密好,都各自赞叹各自所学的法门,讲的都很有道理。大家说完了,就请虚老和尚说:您老人家道德高啊,了不起啊,年纪也大,懂得也多,给我们大家也讲讲吧!老和尚说:那也可以,要讲就讲讲吧。虚老和尚是过来人哪,他不执着呀,他说:各宗的祖师,各立门庭,各出手眼,也无非方便,令一切学者开示悟入佛之知见。你看说的究竟吧,各宗门庭那么高尚,那也无非是个方便法呀,目的都是为了令这些学者开示悟入佛之知见,这是佛出世的本怀。
& 这现在也在那里争,就是没有人家争的好,依然还是说自己对,别的不对,光说别个不对,这就是我执,执着我对,别人不对,这是修行上的一个大障碍,假若修行人我执不破,生死就不了。古人说:我执易破,法执难忘。就是说自己看几本经书,看几本语录,依文解义,有一点意思在那儿,知道一点东西,知道一点是知道一点,你没得到受益呀!就跟那个周叔迦,他是个很聪明的居士,精通三藏,北京弥勒院真空法师,那是过来的人......
& 那一年,在广东云门寺,老和尚知道的事多,读书人说:万般皆下品,唯有读书高,满朝朱紫贵,尽是读书人。老和尚说他想把这个改一改:万般皆下品,唯有修行,历代诸圣贤,尽是修行人。他那意思啊,也不是改,就是各弄各的。现在社会上有一部分人读了好多书,把这社会上的书丢了,出家了,又抓住佛教的书不放!佛说这些经啊,是叫我们体会,依法而修,不是光在那儿读,经上不是有一句吗?“愿解如来真实意”,你光是抓住那个本子不放,你是不是解到真实意了?
& 禅堂里一天到晚讲看话头,什么才算看话头呢?话头就是无生一念,有心有念那就不是话头了,高旻寺他是参话头,虚云老和尚他教看话头,心平气和的看,看什么呢?观察我们自性本体不生不灭,观心无念。他那个参哪,用的劲太大了,说:咬定牙关,握住拳头,是谁?到底是谁?究竟是谁?要跳起脚来参,拼命参!这个看话头哪,这人很容易静,紧追拼命,你看话头跟谁拼呢?拼什么呢?话头就是一念不生,还没有起心动念,看住这个,叫看话头。你要是跟他拼呀,你拼一头火。
& 那究竟人家也算是很好啊,高旻寺那么多的人哪,来果老和尚他也是住在禅堂几十年。这个道场跟那个道场,这个法门跟那个法门有些争执,其实呀,不应该争,那就是你用什么功你就好好用嘛,你念阿弥陀佛你就一心一意念阿弥陀佛,以念佛为正行,其它为助行,要赞叹参禅是最上乘,赞叹功德回向净土。
& 以前住禅堂的老修行,住两三年禅堂,就到客堂里要求说,我要做三年饭,我要去种菜,我要当行堂,烧开水,这都是培福结缘哪,这对正行有帮助,并不是一说修行什么都不干了。
& 我见到个老修行说什么:我不生净土!这人蠢。有人问禅净,莲池大师说:禅中之净,净中之禅。我们一个出家人要把佛法用活,都是佛说的嘛,你还想拿着这个法把那个法批倒啊?那不对!我们要知道,像维摩居士说这个不对那个不对,他是破执的,不是我们执着心去说,不要以自己的知见,想把前边的祖师批倒啊,那你要下地狱!这个佛祖的言教,一个字不能动,那魔王波旬可是要动的,自己要知道,我们是真正的佛子,凡是佛、祖师讲的,一言半句都是宝,都值得我们恭敬,值得我们学习,这个样子才对!社会上现在这些人好多呀,他以为我有点文化,看了一部分经书语录,就敢提出来这个长那个短,那可不能这样提啊!这样提,你就跟波旬混到一起去了。
& 印度那边的戒律到我们国家,因为风俗习惯不同,中国是个大国,中国人是上根利智,中国有圣人。百丈禅师精通戒律,他根据这一切的制度建立了清规,唐宋年间,正规的禅堂就建起来了!禅堂里这些规矩很细致,就光是一个上广单,事情就那么多,我们的妄想多、烦恼多,祖师才建立这些制度,没有这些制度不行。
& 丛林建立三纲,首座是说法之纲,维那是教规之纲,典座是饮食之纲。六月十五、七月十五,维那在斋堂里要宣布住寺清规,念一遍,方丈叫再念一遍,念了一遍再念一遍,连念三遍,为什么?恐怕别人听不懂。大寮的典座是饮食之纲,饭要熟,菜要烂,盐要放的差不多,不要太咸,也不要太淡。库房里也有制度,方丈也有制度,上客堂也要制度,虚云和尚又把戒堂立了很多规矩,这些新戒刚来出家,有些事情他不知道,一定得有很多制度,妄想太多,烦恼太重嘛!没有这些清规戒律来管制不行!不是说一定要把人管住啊,你的妄想不管,烦恼不停的话,你修行什么呢?
& 禅堂里边的去上殿要穿鞋穿袜子,不过现在弄不成了,业障太重了!不往上头上,一点委屈受不得,一点苦头吃不得,想享受,想利益,想快活,想方便,这就不好弄了!现在你不管哪个禅堂,这规矩也弄不起来,怎么弄不起来呢?他不但是一个人不愿意守规矩,其他的还跟着上。禅堂里有正式的规格,止了静了,有的人或是有病,或是大小便,没有办法嘛,就得叫他出去,不出去怎么办哪?这个人不管是东单西单,只要是清众,就到维那师父面前合掌,维那拿着香板,在他担担子那个地方打三个香板,自己就开门出去了,再不要回来,回来打人闲岔,等开了静你再进来。
& 禅堂里班首是方丈请的,那就是犯了清规,由和尚治,其他的清众都不要提,维那是教规之纲,是管清众的,不能说维那你把班首都管住了,那不是的。丛林里面、禅堂里面有些事情要强制,有些人你不强制他就不行。和尚在那里坐着,或是想起来什么事情,或是外面有人三弹指,轻轻往里面说一声:和尚有事。和尚就出来了,和尚出去的话,就不能站在维那面前挨三个香板,侍者跟着他往前走,把门开开,请和尚出去,陪同和尚一同到外边。
& 首座和尚与方丈分座说法,他是我们大众的依止师,他是法位上的人,他们这四个班首,代替方丈分座说法。以前在这个期头,班首秉拂小参,方丈要升座说法,班首秉拂小参,你们没有看到过,以后这些事情都要把他弄起来,这都是为了佛法而存在,佛教的伟大,才有这些。因为方丈要升座,先有班首在前边,下了晚殿,叫小参,早课楞严咒这些都念完了,大家都在两边站好,中间摆一个位子,这个班首,或是首座、西堂、后堂、堂主,要秉拂,是这样搞的。
& 我呀,在幼年知道这些,我出家的太白顶,那都是老参师父,都是住过金山、高旻的,太白顶云台寺那前前后后,这山也不陡,顺着那个大山岭,北边是河南,南边是湖北,这云台寺大殿在河南,前边天王殿就归湖北,那个地方啊,修的就是好,成千上万的出家人到那儿去,人最多!每年归元寺开期,大部分都是太白顶的人,太白顶的人遍天下,他们在那里吹牛皮,说什么?不管什么大庙,没有太白顶的人,那就不算丛林!那是实际呀,他人多呀!
& 丛林下说,出门三五里,各有一家风。就是说禅和子不如随和子,什么是随和子?到哪个丛林你就得随他那个样子搞啊!禅和子就太执着了,非要他那个样,还提出来,你这个地方怎么怎么样,他那个地方怎么怎么样。客堂就跟他说:你说那里好,你到这儿来干什么?怎么不在那里住!我在云居山的时候,这个慧通师、慧静师,还有同安那个慧参师,他们都是高旻寺的老师父,他们准备要改云居山的规矩,那时候跟着虚云老和尚的有三十多个人,当时首座、知客都是虚云老和尚的学生,客堂里说什么:你们想改云居山虚老和尚的规矩,你们走!不能在这!你们上高旻寺去,高旻寺那边弄的一堂糊涂,啥也不是!那慧通师弄的不好,这么搞一下,那么搞一下,过两天搞不成了,后来这个慧参就到同安寺,他自己在那儿搞起来了,这个慧静老师父也跑了好多地方,就到西京卧龙寺,他在那里搞起来了,这慧通师又跑到广东丹霞山,又跑到云门寺,又跑到南普陀,又跑到高旻寺,又跑到五台山,他在五台山弄的不好,又往云居山来了。
& 灵意在客堂当知客,他要坚持虚老和尚制度,那谁能改变啊?你们不晓得,十个二十个慧通你也搞不动他,那虚云老和尚修云门寺,经济都在他手里,老和尚很信任他,到云居山那些事不都是他弄的吗?灵意,你看他那个样子不怎么样啊,他可会搞,那些纲领执事都搞不赢他,那一诚和尚给慧通说了多少好话,说让他在这里搞嘛,这都是祖师道场。灵意师和我都是跟虚老和尚有缘,他在客堂里当知客,我在禅堂里当首座,有什么事情他老是问问我。在文化大革命的时候,灵意师被逼的不想活了,他拿了把砍刀要到后山抹脖子,他割了一下,可能感觉太疼了,第二刀割不下去了,我到山上放牛,看见那个石头后面躺着一个人,我一看是灵意,我赶快把他扶起来,让他坐好,我回到屋里和了点面,烙了一个烧饼,缠在腰里,拿到山上给他吃。后来那些头头知道了,就让我交待问题,我说:我们就是在路上碰到一个陌生人遇了难,我们也会帮一帮,何况我们都是出家人,生死患难在一起,比亲兄弟还要亲哪!我既然看见了我怎么能不管呢?他们听我这么一说也就算了。
& 怡山文上说,这万劫的爱缠哪!你看看我们打了几个七,习气毛病、无名火依然存在,佛法不得现前,假若一个出家人,你这五欲要是丢不掉啊,你出家也是白出,要知道这个修行人成佛了生死,并不是快快活活的,很如意、很舒服就成佛了,不要说我们成佛不容易,你就盖这几间房子也不容易呀,你象他们在家人,他就弄几个钱也不容易,你看把人累的,我们打禅七想得自性的无尽宝藏,那比他们要艰难哪!《法华经》说,三千大千世界无有如芥子许不是菩萨舍身命处,没有一个针孔那么大的地方不是释迦牟尼佛舍身命处,你看这难不难!& 学佛的主要任务是戒定慧三无漏学,你仔细观察一下,昼夜六时,你那个戒定慧还在不在?这话头是不是看了?能不能看一枝香?看十分钟呢?我看有些人哪,基本来说还没看,也可以说没有一点惭愧,那就是有这个因缘或是符合自己,穿上这个和尚衣服,假若是不符合自己的话,这和尚衣服就脱了,要按说,辜负了常住啊!也辜负了人家做饭的,包包子的,别人在那里做事,包包子供养你修道,那是希望你成了佛好度他呀,我们接受别人的供养,就要赶快踏踏实实的用功啊!这吃的、用的,盖房子,这都是别人的力气呀,都是为了我们打七了生死,在功夫上、见地上、受益上得到一点实际,这全在乎自己,催板!
开示二十二
&&& 我们这个发心没有形象,要是有形象尽虚空大地也容受不下。这个禅七打的很顺利,常住安排的也很好,吃的茶水、吃的饭菜,这是外边的成就,讲开示、讲用功、讲修行这是法成就,法成就的目的就是要成就人,常住只能成就你这些,这修行、了生死还要你自己成就,你自己不成就外边怎么成就呢?就象吃饭,你肚子饿了,你自己要吃饭,别人代替不行。
&&& 道场成就打禅七,克期取证!最后还要解七,这个七呀,没有什么解的,解它干什么?这是道场的一个阶段,在古人一个七之中要见性,一个不行就再打一个七,就象捞鱼一样,这一网没捞住,下一网要捞住,捞住一个就是一个,又象果树一样,摇一下子,有的落下来了,有的还没落下来,那就再摇,就是这个样。
&&& 打禅七,道场里有这个规矩,叫考功夫,我看哪,不用别人考了,你自己考吧!你自己是不是见了性,你自己考你自己嘛,外边考能行啊?其它禅堂考功夫这一天有好多名堂,我在天童打禅七,有两个师父,他硬说他开悟了,那时从善和尚是方丈,他叫和尚给他挂牌,从善和尚不挂,他好恼,后来走了。我们不弄这个样,这了生死不了生死是自己的事嘛,他人怎么能知道呢?除非是过来的人。
&&& 以前金山、高旻那些地方都打七,那时候的人根机纯熟,每一个禅七,冬天都要出个把人,这禅宗出一个人哪,惊天动地!你象那虚云老和尚,就他一个人就行!还用这么多呀?这个佛学院那个佛学院,这个说那个讲,佛法没有什么说的,三言两句就成功了,你们要是得了实际,你们自己知道,有道无道,自己知道,没有得实际的,要努力!
&&& 我们获得的受益,总的来说,深浅不同,最高的是明心见性,见了性的人,就是佛教的栋梁,再一个就是功夫有见地,有受益,要好好保养自己的功夫,只能前进,不能后退,要有一个正知正见,不要被邪气所约束,还有一种,因为没有用过功,也没有功夫,也没有受益,但总算还是在道场里种了一点善根。
&&& 看你们这部分人,或是有的以前学过什么道门,现在社会上道门很多,参加的人也很多,佛教最根本的是皈依三宝,皈依佛,以佛为师啊,再不要皈依天魔外道了,再不要看外道典籍,这任何一种道门,他们都在这个色相上、生灭上、喜乐上搞,我们是个佛教徒,要尊重我们佛教的这一切,过去参加过就算了,要知道,佛教并不忌讳这个,如来在世,舍利弗、目键连这都是外道啊,碰到释迦牟尼佛才证了果位。你们在家有工作、有事情,你做的虽然是世间法,你要是思想上不染不贪,不动心不动念,虽然是在家,也是常修梵行,带发高僧。
&& &像法之中塔庙坚固,到处都在修庙,有些庙修的非常考究,这也算是因缘现前,这个时代交通也便利,科学也发达,庙比以前修的还好,不管大庙小庙香火都行,生活也行,吃饭穿衣都可以,就是这个修行赶不上古人。出家人要放得下,社会主义教育,文化大革命,出家人被整的死去活来,也没有哪一个敢说话,这现在庙也修好了,吃的也有,用的也有,不晓得那些人脾气怎么那么大,一点委屈受不得,一点闲话听不得,要说一个字的不对,火冒三丈!烦恼大的很,这是怎么回事呢?本来这个出家人断烦恼、破无明,是修行的,当初我们出家,割爱辞亲,背井离乡,这父母那么亲,妻儿那么爱都舍得了嘛,这被人说一句话还放不下吗?以前出家的时候那样放得下,怎么出家之后又放不下了?
&&& 刚才云居山来了个师父,他原来在云居山出家,那时候还是个小孩,当时到云居山出家的,过一个阶段,由客堂把几个老师父的名字写上,十个八个在一起抓阉,抓住谁就拜谁做师父,这个人很聪明,在斋堂里叫他们抓阉,他抓的是智受老和尚,智受是在青原山受的戒,了尘、了悟、了空,还有洞山的妙法,他们都是在青原山受戒,民国三十年,我也是民国三十年,但不是在这。他们这些老修行,大部分文化大革命我们都在一起,那就是人家怎么骂,怎么说,抓去劳改,都没有意见,这现在他这几个老和尚这么大的脾气,一点事情都放不下,你看多可怜哪。
&&& 我和云居山慧通师,我们是几十年患难相就,现在他以为佛法兴了,到这儿开禅堂,到那儿开禅堂,这几年,差不多这些禅堂他都去了,这样弄弄,那样弄弄,弄了好多烦恼。那次我在云居山站在那儿,我说:你到处开禅堂,你就不会住在一个地方把它搞好吗?现在你都不搞了,听说你要在云居山后面修个庙?他说:我走哪里哪里碰一鼻子灰,惹些烦恼,弄不成,我在山里我自己修个禅堂,谁来也得听我招呼!哎呀,我说你呀,你懂得常住的制度吗?就是当代的方丈也不能随随便便在常住的山上修房子,你是方丈你也不过住个三年五载,这是十方丛林哪,你在山上随便修个茅蓬你搞的成吗?真正的十方丛林,在常住的这个山地范围,修茅蓬、盖小庙、建墓塔都不行。他说一诚和尚答应了。嗨!我说,一诚和尚他也不敢随便搞啊,你以后啊,你要烦恼,常住有护法龙天哪,不能随随便便的任自己怎么样。
&&& 他一开口就是三茶、四饭、两开水,一天要吃四顿饭。我说:这云居山是虚老和尚最后开的道场,虚老和尚他这一生过午不食,他的道场都是过午不食,云门寺那时候一两百人都是过午不食,现在还有四十多个人在这里,你不要说吃四顿饭,你要吃三顿饭你想想行不行?我说:你知道不知道吃四顿饭是什么时间吃啊?一天吃三回茶,两次开水,四顿饭,你现在可能什么时间吃都弄不清了,他在云居山这么样想弄个规矩,那么样想弄个规矩,哎呀,我说你也弄不清了,你也糊涂了,还是跟着原来虚老和尚那个制度执行,人人都知道,你另外弄你不是烦恼吗?弄不成他走了,走一走,过一个时间,他看在外面弄不成,烦恼了,又回来,回来他还要搞,搞了好多次。
&&& 我是九零年到这青原山来,他九零年在山上跟一诚和尚说好了,一天要吃四顿饭,这一顿一顿一天要吃四顿饭,这样搞谁来做这个饭呢?做两顿饭都不容易找人哪,一天四顿,他在禅堂里烧饭,这虚云老和尚开的禅堂,里面就没有炉灶,他这里修一下子,那里修一下子,过午不食的吃惯了,一天四顿饭也吃不惯,饭做好了没有什么人吃,禅堂里弄的面、吃不了的东西,又拿到大寮里叫大家吃。这灵意师烦恼了,灵意师那时候是首座代知客,权力大的很,他说:你在这乱搞!你一天吃四顿饭,吃不了的剩饭你叫大家吃,把人吃的都生毛病,你极大的因果!讲他他不服气,灵意他是大知客,就要迁单,慧通他那个个子又小,又没力气,弄的他呀,好烦恼。你们现在还不晓得客堂的知众有多大的权力,知众的权力他跟知客又不一样了,客堂里一个知众,库房里一个都监& 这两个职务是我们道场里权力最大的职务,这两个职务能管八个纲领,客堂里的知众其它地方也有,叫头单知客,下面的二知客、三知客,小照客都得听他的,都监、知众都是首座代理,八个纲领都是他们两个提名叫方丈请的,他要说不行,你方丈也不敢违背。
&&& 慧通师跟我在一起几十年,我们在一起是出生入死啊!慧通师那个人,真是诚实忠厚,为同参道友吃什么苦他也愿意干,文化大革命我跟他在一起,他那个顾人哪!只怕别人吃了亏,只怕别人受了委屈,自己吃亏、自己受委屈都不怕!他就是这个执着心太重了,跟灵意师弄不来。这个灵愈师,虚老和尚最相信他,在云门寺,老和尚老了嘛,经济上买什么东西、弄什么东西,都是他在那里帮忙,到云居山这外面来来往往的经济出入也都是他负责,老和尚在的时侯他就当知客.他是虚老和尚身边的人哪。因为他跟慧通师互相烦恼,当时慧通师、慧参师,还有西京卧龙寺的慧静师,这三慧都是高旻寺的人,一定要把云居山改成高旻寺,这几个人跟我也算很熟,我说呀,你们三个人,你再有几个人也改不了,因为老和尚到云居山,从广东云门寺陆续来了几十个人,马上就把上殿、过堂、出坡、坐香常住的这一切规矩弄起来了,虚云老和尚在云居山,他也就相信云门寺来的这些人,其他人他不怎么相信。老和尚到云居山,就是东林寺那个果一和尚他带的,后来老和尚住下来就叫他当家,果一和尚当家,他做了些事情也不好弄,虚老和尚他用人他用云门寺这些人,因为云门寺那几十个人都是跟他在一起出生入死。那年山上冷,准备种马铃薯,那时候劳动可比现在厉害,大家都去劳动,种了一部分马铃薯。果一和尚就到老和尚那个屋里去坐坐,老和尚说:当家师父,你马铃薯种了吗?他说:种了。问:种了多少啊?说:给常住种了几亩,我自己种了两亩。老和尚哼一声:噢,你自己还种两亩。这个样子,当时大家不同意,说:你是当家的,大家给常住种马铃薯这是应该的,大家又给你种两亩马铃薯,你想怎么着!这灵意师,满觉首座,还有现在南华寺的传清,一共八个人,要弄这个果一和尚,不要说八个人了,就是灵意师一个人他就吃不消,灵意师有手段,又有理由,这几个人弄的果一和尚当而走不了,夜晚偷着走,后来果一和尚对云居山他极恨哪,你恨你怪别人呀?
&&& 这个出家人在常住办一点事,要给大家服务,要与大家有好处,给你自己搞那就不行啊!我们住在道场里就要为常住服务,要爱护常住的一切,占人说:爱护常住物,如护眼中珠。你看这眼睛动不得呀,爱护常住的东西就跟爱护自己的眼睛一样,这才算对,为自己就不好。你们年轻人在这儿出家,吃在常住,住在常住,出家也在常住,修行也在常住,最后度众生、了生死也在这个常住,在这个道场里,你爱护常住这是应该的,你也有这个责任,一定要这个样!
&&& 古来的人,修道的人多,得道的人也多,这现在出家的人很多,真正的修行人没得古人多,其实古今有什么分别呢?没什么分别,就是个人的认识、见解、作法不及古人,既然我们不及古人,就得不到古人确实的受益,原因就在这儿。个人没有很好的正因,正确的因才能得到正确的果位,经上说了很多比喻,狐狸精踉着狮子王,百千万劫,,正确的因才能得到正确的果位,经上说了很多比喻,狐狸精跟着狮子王,百千万劫,狮子王还是狮子王,狐狸精还是狐狸精,那是怎么呢?就是个人的因种的不正,这个因要是不正确,就是有再高尚再正确的佛法也入不进!
&&& 现在信佛的人也不少,知识比古代也要广一些,那为什么得不到古人实际的受用呢?就是思想太多了,事缘太重了,也没别的,就是这些放不下!放不下什么?就在这名利财色之中放不下,社会上这形形色色丢不开。为什么我们出家人要割爱辞亲,背井离乡哪?最亲的父母,最爱的妻子,假若是一个人能把这些丢开,还有什么事情放不下呢?最亲最爱都放得下,在佛教里边有一点小事情还放不下呀?
&&& 有一部分人,看过几部经,看过几部语录,语录上所说的道理是语录上的人所得如实际,他才说这一篇大道理,我们就是看看怎么能行呢?你要没有达到实际,你就光看看那还是不行啊!佛教没有别的,就是一个实际,不是说的,是行的,你踏踏实实的去行、去做,就会得到实际的好处,你光嘴说说,笔写写,那个还是不行,一定要达到实际!佛教没有什么,只一个实际的去做,只一个踏踏实实的采取一个法门,三十年五十载不变心,肯定的会得一个实际,会得一个踏实。我们用功人,只怕自己有疑惑心,这个法门那个法门,这里摸索摸索,那里摸索摸索,摸索了几十年,老了,再弄什么弄不成了,人到这个六七十岁,精神也不足了,就是用什么功也不比青年的时候容易得好处。我们出家人哪,就在这三年五载之中,踏踏实实用功,得一点受益,到老了,因为他有实际、有受益,他不要用功了,他就是保守这一个正念,二六时中使它在,就是这个样。
道场里嘛,我既然是站在你们前面,也没有别的,就是比你们出家早,比你们吃饭吃的多,其他的没有,说起来几十年了,其实没有什么,希望你们出家,在这个三年五载之内,要有一个实际,踏踏实实的得到一个真实的受益,那么也不辜负我们出家,也不辜负我们住道场当参学,也就不辜负我们割爱辞亲,背井离乡,背井离乡为的何事啊?也就是我们要得到佛法的实际受益,催板!
开示二十三
&&& 禅堂坐的当值,这是佛事,你们每个人都得会呀!这一切的制度,这些行动,都是为道的,都是为了互相提拔,互相帮助,你住在禅堂里,你不会当值,不会行散香,这一切的制度你都不知道,谁晓得你是怎么回事?禅堂里打香板,这是个制度,也是个佛事,也是同参道友互相提拔,互相警策,为什么要打香板?因为你睡着了,不打香板你就会睡觉,不用功了,打一下香板把你打醒了,你好用功啊!这一切的事要往道上会,那就是为了帮助你修行才打你香板,要感谢!
&&& 打香板的范围很大,前趴后仰,东倒西歪都要打,你虽然没睡觉,你东倒西歪的,不象个用功的样子,那也要下香板,你别说我没睡觉,你没睡觉也打你!冲盹打呼,轻昏点头,喜笑颜开,弹指抓痒,这都要打香板,松散放逸要打呀!禅堂里面是成就你用功的,你不用功要打着叫你用功!这就是佛事,这就是同参道友互相警策,应该这个样子。静中讲话,交头接耳,趴到他耳朵那儿唧唧咕咕说话,你这也要挨打!你不是个用功的嘛,你说什么话!这禅堂里边,当清众的没有话讲,禅堂里和尚、班首、维那能在禅堂里讲话,当值、监值、悦众是半句话,跟谁说话只能叫那个人听到,不能让别人听到。清众不能随便说话,没有说话的权利,只有看话头、念阿弥陀佛的权利,这是修行,不这样子就不行!
&&& 香板是禅堂的维那交给了监香、散香,香板打的重、打的轻,全在乎打的人,不能讲,还不能说我没有睡觉呀,你没有睡觉你东倒西歪的也要打你,你趴在那里,头靠着墙,这也要打!禅堂里打香板,打一下是供养你,打两下是警策,打三下是你错了,你住在禅堂里边,禅堂里这一切行动,一切做法你要知道,你知道了自己好做嘛.这社会上也没有这个样,社会上哪有跑香坐香的?人家也不弄这个,跑香坐香只有我们修行的人.才跑香坐香,那个小庙里住三个两个人,他也不知道,不要说是那些人不知道,就是我到这里来,吉安有个老和尚叫达亭,我说要诵戒,他说诵戒是干什么的?你看这老和尚出家多少年都不晓得诵戒,这怎么呢?他在小庙住嘛,他哪能晓得呀?诵戒是比丘的正规,你不诵戒哪晓得守戒?你不住禅堂哪晓得禅堂的不可思议?哪晓得禅堂这一切制度都是为道的?一定要在禅堂里住一番,会用功了,懂得规矩,懂得制度了,人要问到了你也好说嘛,给人家说规矩,给人家说修行,提拔人,你这就是弘扬佛法,这就是利他,自己都要把这些事学会!
&&& 上殿敲犍槌是堂功课,是佛事,出家人要常作佛事,你上殿你念也不会念,你敲也不会敲,那你是作啥的你?嗯?你来这庙里光是吃饭睡觉啊?那可不是的。你们刚出家的赶快把五堂功课学会,到禅堂里要会当值,会扬板,会敲报钟,会坐香,会用功,功夫怎么用的,问你要说出来,你说不出来就是没用功,问你话头怎么看的,你把它说出来嘛!我们这儿可不是佛学院哪,不是你把经看看,你知道一点就算了,你要做到啊!你受了沙弥戒你要守戒,受了三坛大戒连沙弥戒都守不住,还算个什么出家人呢?不算哪!不是把那个沙弥律过背就算了,我们不那样搞,沙弥戒十条,光过午不食那还不行,还有九条,一定要遵守。
&&& 到禅堂里来要端身正坐,跑香要上正规,不能乱跑,你乱跑也看得出来你没有用功,那用功的人行香、坐香看得出来,你不说也知道,那老参师父,止了静,走一个草鞋圈子,谁用功不用功他都知道,用功的人他不一样嘛.为什么前趴后仰,弹指抓痒这些都要打呢?那就说明你没有用功,打你是助你的道,叫你赶快用功,把话头提起来,这就是真正的同参道友,也算是做到了自利利他。
& &&有道无道,吃穿重要,善调身心,道业可成,吃东西不能乱吃,不能违背佛制,不要听社会上说应该不应该的,这制定的清规戒律是叫出家人遵守的,你遵守就是了,不要分析,清规戒律是佛、祖师制的,我们的日常生活,前面的佛菩萨都给我们安排好了,不要再弄些别的名堂。你看祖师规定的一个月的放香制度,为什么放香呢?不是说放香就不用功了,那不是的,因为一个人做事情要有一个时间,要有一个休息,所以立了这枝放香。上午早板香,吃了午饭午板香,早板香坐完,按说这时候维那师父要讲话他讲什么呢,就是讲这七天禅堂里制度规约怎么样,禅堂里维那师父讲话,斋堂里僧值师父讲话,不提名,只把这个事情说说,为什么不提名呢?给你有个退步,提你的名你不好意思。前面的人立这些制度,处处都如法,就是你犯了戒也不能直接向你提出,用因缘比喻把那个事说说,叫你自己改变,不是说犯了一点清规,犯了一条戒律就怎么样处理你,不是这个样,佛在世是这个样子,佛教到中国来还是这个样子。
&&& 诵戒的时候,四波夷提,十三僧伽婆尸沙,二不定法,三十尼萨耆波逸提,九十波逸提,七灭净法,一百条应当学,这些戒律一并宣布完了,上来就说“诸大德”!你看他多客气,大德就是持戒修行的,按律上说,你犯了戒不忏悔,昼夜六时在那儿长你的罪,你要是守住这个戒,昼夜六时增加你的福慧,一定要守住清净戒,才能得到实际的好处。丛林的事要符合戒律,戒律有开遮持犯,四波夷提,杀、盗、淫,这是遮,遮就是打上了遮印,不准犯了,妄语戒与酒戒可以开,看你怎么样开,要为了想吃点酒啊,这个不能开,这是很严重的罪,说瞎话,这个瞎话要看怎么样说法,看是什么事情,说瞎话为了救人可以,除此以外,你要骗人,那完全不能。
&&& 我很早的时候在白马寺住,白马寺背后邝山岭,那边就是黄河,中条山、太行山都在那边,那时候红军、八路军都在山里活动,经常的会过黄河到洛阳这边来。有一天哪,四五个八路军穿着破衣服,那时八路军苦啊,到处想弄点饭吃,他腰里没有枪,没有枪怎么搞啊?北方的苞谷棒子根小锤子一样,他用个红布包好,在腰里别着,红布往外露一点,老百姓一看,他还有武器呀!他们这几个人到白马寺,肚子饿了,他很客气呀,他说:师父,阿弥陀佛,我们肚子饿了,能不能给我们弄点饭吃?我说:那完全可以,都是中国人嘛!我也知道这是八路军,你看着他那么客气,你真要得罪了他,那可不行,那厉害的很!他说:给我们找一个背静的房子,弄点饭,我们吃一吃,我们还给你几个钱嘛。我说不要你们钱。饭做好了,把那个背房子门一关,他们几个人在那里吃饭。就这个时候,日本人来了!日本人就在白马寺前面那个村庄里住了百八十个人,白马寺后头,日本人弄了个飞机场,他们就是保护那个飞机场的。
&&& 这日本人穿的是大皮靴,挎的是东洋刀,拿着那个武器进来了!进来了他们日本人信佛,一见和尚,“啪’,敬个礼,到大殿里面念的大悲咒什么咒子,念了半天,一出来,手伸出来,弄个八字,他那个意思就是这里有没有八路军,出家人说没有,他说“好地”,明明八路军在里面吃饭,你怎么说瞎话呢?那个瞎话应该说呀!你要不说这个瞎话,你说有几个八路军在那里吃饭,那还得了!那日本鬼子看到八路军那不把他弄死?弄死了,你这个庙就完了!这八路军哪,外表客气呀,在北方听他们老百姓说什么?不怕日本鬼子要粮,也不怕国民党要粮,就怕八路军喊老大娘。嗨呀!那可厉害了,你屋里有粮食有什么的,你赶快救国,现在我们红军没饭吃了,那你就得拿出来,不拿出来,变了脸那你就完了!不那样厉害的话,谁也不怕他,后来日本鬼子走了,他们吃好了,就说:你们几个赶快走吧,刚才日本鬼子来问了,我们说没有。这几个八路军欢喜的很哪,说:多亏老师父啊,老师父真是爱国呀,爱国佛教徒啊!说了好多客气话,那时还是铜板,拿了几个钱,说:我们都是中国人,要爱国,这日本鬼子他是进犯中国,杀中国人,他是最坏的,我们八路军的目的,要打败日本鬼子,解放全中国!
&&& 那你要不说瞎话就不行,你这个庙就要搞掉,八路军呀,你们这年青人没有遇到过他们,八路军那可厉害!日本鬼子还是怕他的,国民党他也弄,日本鬼子他也弄,他不跟你打,他背地里抢,你这地方住的有国民党,他夜晚去一部分人,把你枪取走,把人弄了,那个样子谁不怕?日本鬼子前面住那几个人,那是夏天,夜晚八路军把衣服都脱了,他一个一个套到脖子上提走了,连枪带人背走了,在那儿一边挖一个洞,头朝下,脚朝上,给你顺着往里头埋了,埋了还去背,这日木鬼子可怕他呀!
&&& 这个国家成立一个新的政府,他都不是简单的,一个人民拥护,还要天拥护。我在云门寺,那时不叫八路军,叫解放军,虚云老和尚说:他们解放军要到我们云门寺来,你们大家师父们,都要鼓掌啊,欢迎啊,他们就欢喜了。
&&& 我们佛教在任何时代,任何政治下存在,我们对于当时的政治都不能违犯.违犯了就不行,国家对于佛教徒怎么样不好,我们都不能反对,我们还是以慈悲善念来应付,这个样啊,才能使我们佛教能够存在!假若是佛教徒管了政治,占了政治的权力,我们这个佛教就很不容易存在了,它这个政治它不是长远的,它是一个政权推翻另一个政权,一个阶级推翻另一个阶级,新的政权起来了,会有吏新的政权把你推翻,推翻什么呢?就是把人给你杀了!你看自从解放以来,杀了多少人哪?就是你不符合他这个政治,他一定要把你杀掉。我们佛教不问政治,这是佛制,你要是过问政治,那么你这个佛教早就不存在了,我们佛教徒与世无争,仁活万物,我们才有千年的存在!
&&& 我前几天在吉安开政协会,他们那几个头头叫我讲参政议政,我说我是出家人,我是念阿弥陀佛的,你叫我讲参政议政,我完全不知道,我也不知道,我也不晓得这是干啥的。他们说,老师父不知道那就算了。那我就是知道我也不讲,讲那作啥呢?就怕这个啊!和尚啊,你可不能问政治啊!你看这强强勉勉的你不去也要去,虚云老和尚他是中央政协会的委员,中央召集老和尚去开会,老和尚不去,他们很不高兴,有的说这虚云老和尚看不起政府,请他来他不来,说了好多难听话,到后来不是硬说虚老和尚违犯了政府吗?老和尚是受了政治的摧残哪!要不是他的道德,他的名望大的话,一定要把他枪毙!我们出家人要记住,不管怎么样,我们不跟他弄到一起,千万可不要占领政治权力,我们是修行人嘛,一定要这个样子!
&&& 放香了,不要到山门口跟那些卖东西的,算卦的说长说短,你跟他有什么好说的?不要到外边,你要没事,在屋里打坐也行啊,你看经也行啊,你不会功课你赶快学会呀,要保持我们是个佛教徒,时时刻刻在这里修行,有龙天拥护,啥事也没有。
&&& 讲四大皆空,我们一个是认不得,还有自己也不承认自己四大皆空。古人说了一个比喻,说一个人走路,天黑了,见路边有个亭子,就住下来了,到十来点钟的时候,月亮也出来了,他看到路上来了一个鬼,背上驮了个死人,他背累了,就放在亭子旁边歇歇,歇了一会儿,又来了一个鬼,边走边骂,走到亭子边,用手指着骂:这个死人是我的,我要吃他!前面这个鬼说:我费了好大劲才把他背到这儿来,我正想吃呢,怎么变成你的了!后面这个鬼说:你说不是我的,谁来证明这不是我的?前鬼说:亭子里这个人他亲眼看着我背来的,你问问他到底是谁的!这个人可真是没办法了,他看这两个鬼都很厉害,说是谁的都不行,他想,反正是问我了,我不说也不行,我就是死我也要说句实话,就说:这个死人是前面的鬼背来的。这一说,后鬼可不答应了,走上去把他胳膊拽掉一个,这前鬼就赶快把那个死人的胳膊拽下来给他一安安上了,后鬼又把他另外一只胳膊拽下来,前鬼又从死人身上拽了一只胳膊给他安上,一安上就长的很好,后鬼很生气,又把他的两个腿拽下来,前鬼又给他安了两个腿,后鬼最后又把他的头拽下来,前鬼就把死人的头拿掉给他安上,安上就会转,这人看着自己的胳膊、腿、脑袋扔了一地,这两个鬼哈哈大笑,说:这下我们有吃的了!就把这个人的胳膊、腿、脑袋分着吃了,吃的饱饱的走了。这个人在那里看着,明知道那个腿、胳膊是自己的,被他两个饿鬼吃了,我这个身体都是那个死人的身体,究竟现在这个身体是我的还是他的?你要说是我的,我的身体已经被吃了,你要说不是我的,我走路说话还用这个身体?
&&& 天亮了,他就到庙里问和尚说:师父啊,你们看看我这个身体是我的还是别人的?这和尚想,这人可能有点善根,否则怎么晓得这个身体不是他的?大家就商量给他剃了头,出家受戒,一个礼拜就证了大阿罗汉果。这个意思虽然是个比喻,也很实际,古人说,假借四大以为身,只有佛教才说四大皆空,外人谁信这个呢?我们这个身体是父母的遗体,我们本来哪有这个身体?本来就没有这个身体,就是父母恩爱,我们也有爱,三种爱缘凑在一起,才有这个身体,这个身体他属于生灭,究竟还是没有的。
&&& 这修行人,要晓得我是个空的,那对修行就是个大帮助,我们现在修行怎么这么慢呢?你们不说了,你看我出家六十年了,还没了生死,我看还差的远,怎么呢?就是有我啊!就是我放不下呀!假若是放下了,七天要证大阿罗汉果,就是放不下呀,吃饭也放不下,睡觉也放不下,谁说一个什么话也放不下,就这一个放不下,耽误了生死大事!我们是不是能放下一点?放下一点也行嘛,古人说:放下即是!是什么?就是了生脱死!
&&& 不管什么人,这个时候跟解放初期不一样了,不管是干啥的,看见和尚都喜欢。我到吉安火车站,坐在火车上,那个列车长看见我这个破衣服啊,很喜欢,人是上饶人,那些火车上男男女女的列车员也很喜欢,他坐在那里紧说紧说,他可能是信佛的,他没有直接说,他说,佛教在中国几千年了,佛教跟基督教、天主教不一样,基督教、天主教他走到哪个地方,都想占领政权,你们出家和尚不问政治,与世无争。他讲的很好,他说说,我也说说,他很喜欢,他问你是哪儿个庙上的?我说我离这儿不远,就在青原山。他说我以后回来了到你那里去看看。他们稀饭做好了,给我端了一大碗稀饭,给钱也不要。我那一回到郑州去,也在吉安上火车,中午也是个列车长,胡居士我们四个人,车上给我们一人下了一碗面,弄的挺好,给钱也不要。
&&& 这是怎么呢?这就是这些历朝历代的出家人对人民好啊!使得人民相信佛教,我们享了他们的福,假若我们前面的出家人对社会上不好,人家也不会对我们这么好,是他们给我们创造了很好的条件。出家人六度,布施第一,马祖开佑民寺,那时候南昌很小,佑民寺在乡下,马祖在那儿想开个道场,地方人很不高兴。马祖很能劳动,搭个草棚子,挖几块荒地,以前都没有什么熟地,都是荒地,种了很多菜,天天下午弄一大担菜,洗干净,分成一把一把的,到夜晚等人睡着了,担到村庄上,一家门口摆一把菜,摆了好几天,人民一看,这家家都有一把菜,究竟是谁放的呢?后来发现是马祖.结缘结缘嘛,结到缘了就好办,马祖跟老百姓弄熟了,老百姓吃了他好多菜,马祖要修庙,方圆很多村庄送米的、送油盐的、送木头的、帮忙垒墙的、买砖买瓦的,大家都说这个和尚好,你象马祖,他实在给我们后人打下了基础啊。
&&& 在佛教史上,马祖门下有八十四位大善知识,在马祖那里得道的人无数,他比六祖那里还多,他有这个因缘,人民拥护他,他在江西修了四十八个大寺庙.马祖是传佛心印的祖师,他身边的八十四位大善知识,是以心印心,不传衣钵,这衣钵六祖就不传了,衣钵表示信,现在人民已经信了,衣钵它是有形有相,这个传佛心印无形无相,抓、抓不住,看、看不见,争也没有什么争,传衣钵容易引起争端,所以这衣钵不传。
&&& 当时禅宗这些祖师都是劳动,后来人心不古,就有些变动,光是靠戒律还不行,马祖看到丛林下出家人戒律不严,马祖用天眼一看,这些出家人都下地狱了,说地狱门前僧道多呀,后来百丈禅师立清规,清规要比戒律细致,清规是帮助戒律、庄严戒律的,唐朝人的善根也深厚,清规一立,马祖再用天眼一看,地狱没有了。
&&& 出家人坚持清规戒律是我们主要的一件事,没有清规戒律就不行,也等于一个国家,没有法律治国也不行,这现在清规戒律有些地方弄不通了,虽说这一个时代一个时代不同,时代再怎么不同还不是这个国家嘛,名称换了,称呼不同,还不是差不多嘛,国家要有政治,没有政治不行,佛教要有清规戒律,没有清规戒律就不行!我们出家人要遵守清规戒律,我们才是出家人,我们自动的要把人家说的这个话去掉,说是地狱门前僧道多,你说这是不是个坏话?我看这还是个好话,怕人家这样说,我们就要赶快遵守清规戒律呀!
&&& 现在就是这个样子了,有人说佛法落后了,佛法有什么落后啊?这一时一刻也是正法久住,假若我们功夫用的纯熟,在世间不染世间,坏的不嗔,好的
不染,没有爱.没有贪,当体即是出世法,不要在哪里找一个出世法、无为法,就在你现前一念之中,就是正法久住!催板。
开示二十四
&&& 这个三十、初一、初二,三天吃普茶,今天就是过年结束了,明天起香,恢复正常,这过年是随社会的,明天还要卖票,现在国家安排我们卖几张票,我看还可以,假如要给我们几十亩田,我看那个更费劲,云居山为了那一百多亩田,不晓得花了多少脑筋,现在叫在家人去种,牛也归他用,算起来也差不多。
&& &今天初二,根据我们佛教,今天要讲这一年的工作做什么,要说一声,说了大家心里有底,修这个禅堂,大部分重的工程己经结束了,三层已经水泥造起来了,以后就是修复一下子,看看是不是春游之前把禅堂搬过去,赶快把墙垒起来,安个门,把门一关,叫游客进不来,我们在里头打坐修行。毗卢阁这底下一搬,马上叫工人在里面修个戒坛,这是祖师的道场,云居山老当家达定,他说明年叫这里传戒,我也没有答应,传戒的条件不行,他说他帮忙,没有人他去找人,我说现在先不弄,以后再说。这开期还要打报告到中佛协,中佛协还要来人,用他那个戒碟,这个倒没什么,我那意思啊,我在云居山有经验,这一开期,四面八方杂七杂八的人都来了,来一千多人弄不住啊,还要公安局来值班,现在这乱七八糟,弄那作啥呢!打报告,我这人也不愿意弄这个。
&&& 今年云居山肯定开期,他规定三年开一回期。这省里边的宗教局、统战部,他们规定青原山开期,不让东林寺开期了,赣州、九江的统战部都来了,让我开期,我说这还不一定。我在云居山客堂里,一开期这些干部他们都来了,说帮助开期,以后我们开期,就是几个和尚,在家人你又不懂这个,你又不是出家的,我们开期都是宣布学习我们正式的清规戒律,那你们来这儿作啥哩?要真是青原山开期,我跟他说,你们这些干部一个也不能来,就是我们找几个和尚,我们和尚传戒嘛,你们到这作啥!你到这增加我们好多负担,我还得招呼,还得给你们做饭,我们搞这个做什么?这开期不是一天两天啊,它是几十天呀,那可不行,就是来了也不给水喝!
&&& 那个资国寺,我也不是平平白白的想弄那个,我有想法,我考虑啊,这青原山一天人多一天,不是和尚多呀,是社会上人哪,参观游览的。我们佛教里边,包括社会上很多有知识的人,有些人他还想住山,还想修行,我在广州大佛寺,那个当家、方丈都是中国佛学院学生,人家把大佛寺搞的挺好,别人说佛学院的人都不怎么样,现在看还是有真正的修行人,并不都是那个样,有些还很讲修行,说九华山没有什么修行人,其实也不是,那个慈圆我跟他在高旻寺住的时候,他还是哩哩拉拉的,现在他圆寂了肉身不坏,我知道他啊,要没有相当的修行戒律,没有相当的功夫受益,这个身体他不会不坏的,还是有修行人,不能一把抓,抓了有罪过。
&&& 那深圳弘法寺沥沥啦啦的,那算什么修行啊?实际上还是有修行人,一个叫演增,他在云居山住过,跟我很熟,本焕和尚很相信他,叫他在那里负责,他叫我在弘法寺住一个时间,我说现在不去,他们有些人还是想把禅堂弄起来坐禅。陕西卧龙寺禅堂整个修起来了,他们这些人就是禅堂的事情不知道,你会打坐、会参禅不就行了吗?不是一定要弄个规矩啊!你要会修行,没有规矩也行,现在他们执著没有这个规矩不行。那个觉修,来这儿叫我去卧龙寺住一个月,我说我到那去干什么?我不去,不去嘛,他们说以后还要来,我说你们也不要来了,我要去以后我自己去朝山,经过你那儿看看可以。
&&& 这一说话,扯到哪里去了也不知道,明天资国寺去几个人,买一个小拖拉机,把地耕起来,上午做点事,回来就打坐、看经、念佛,不要弄得我这个地方只能参禅,不能念佛,我们不搞这个,看经、拜佛、持咒都行,这不都是佛法吗?不管哪一个禅宗道场,都有念佛堂,都有看藏经的,真正的从林得有茅蓬,得有关房,得有看经楼,得有念佛堂,得有养老堂,这才行。以后弄好了,还要成就几个人看藏经,还要修几个关房,有些老修行会用功,他在外头嫌打闲岔,给他修个关房嘛,这都是丛林应该做的事,这个样子才好成就人修行,那人家不是参禅你硬叫参禅怎么能行呢?他念佛、持咒,这都行嘛!
&&& 念佛是谁?究竟是谁?从这个地方抓住不放,用功用劲,那就不好办了。我以前旧社会我看高旻寺出来的人,都是魔里魔气,那个话头就是无生念,念佛是谁,谁呀?不要思维这个,念佛还不是你念嘛,怎么问它是谁呢?直见心性,就是谁,也就是反闻闻自性,性成无上道,跟那一样。念佛跟看话头一样,说我不会念佛,那你看话头你也不会看,你这个会了那个也会,它是通的,有的说,我只会看话头,我不会念佛,那不行,都一样。
&&& 念佛和看话头就是下手有点不同,看话头深一点,直下无心哪,我们自性不属于生灭,看话头要见自己的本性,话头一提,不属于生灭,无生一念它和这个自性相应了,再不要断了,使它在,在的时间长了,我们自性就出现了,就被一个无生话头引出来了,这不费力啊,不是象有些人那样跟它拼,你跟谁拼呀?
&&& 云门寺几个人到高旻寺去,跟那几个班,、弄不来,那几个班首无名火大得很,……最好啊,能不打就不打,你看见什么人都打呀,打打你打出烦恼来了,假若禅堂里你打他,他打你,打出烦恼来,越打越厉害,常住马上就把这些人赶走。
&&& 《大报恩经》上面,善友太子到海中取如意宝,要满众生愿。我们这个宝是如意宝,我们能得到这个宝啊,一切就现成了!这个宝也不从外来,这叫心宝,古人说,“千生寻水月,此是枉用功”。佛法叫心法,不从外得,现在佛教里边,这些人知识很广,都在这儿研究佛法,是真的?是假的?是正确的?是不正确的?在这里研究,这个研究是妄想心,分别心。一千多年前,永嘉大师他提出来,“分别名相不知休,入海算沙徒自困。”我们现在只是往外看,我们现在分别的,用的,相信的,是释迦牟尼佛说的三藏十二部,要知道我们自己也有三藏十二部啊,不单是自性有三藏十二部,我们自性还是个佛,他不是早早提出来了嘛,“一切众生皆有如来智慧德相”。又说,“汝是当成佛,我是己成佛。”我们要相信这个呀,这历代的祖师,千经万论,讲的都是这个!
&&& 你说用社会上的知识文化来研究,来分别,来执著,这个名称都叫入海算沙。我们这个样子来用心,就是入海算沙呀!你假若是到海边看看那个沙子,那你一辈子也算不出来。佛在世有一个修行人,他在树下数那个叶子,数了二十年还没数清楚,后来来了一位比丘,他说我一看就知道有多少树叶,结果一点不差。这个数叶子的就是弥勒菩萨,一看就晓得多少,这是文殊菩萨,这是大智慧!
&&& 我们现在一天到晚看经,一天到晚学,究竟怎么样呢?还是弄不清!我们这个佛教不管怎么说,还是叫我们明心见性,千佛万佛出世,他是一个方向,这分别是妄想,妄想就是生死啊,古人请善知识开示几句,善知识说:我没有什么说,幻人说法幻人听,总来两个是无情,说者无说为君说,听者无听一任听。这就是不属于断常二见,社会上来说,这个断、常二见就是唯心、唯物,印度那边都是因为这两种执见产生了九十六种外道,我们佛教他不住于断常两边,历代祖师虽然借用断常说法,但是他己经没有了这个断常二见的执著心,他不住于断常二见,我们要知道这个就是佛法,不要东寻西摸的,当下自性就是个佛,不从外得,学要学这个,用要用这个,明白就在这明白,了生死就在这了生死,你到哪儿找啊?这新的一年,坐这第一枝香,那就要把自己本来的面目,从今天开始,这一年要弄一个水落石出,要得一个实际,不要东找西找,找到什么时间呢?回光返照,自性就是个佛,不要疑惑呀!
&&& 马祖人家问他什么是佛法,他说“即心即佛”,这就是真正的佛法,不是弄一大片,不是一天到晚用脑筋,以前圆瑛法师,他把《楞严经讲义》写好了,他背后说什么,他说我呀,入海算沙呀,他平常说东说西,说事说理,说长说短,这临命终的时候,八苦现前.要没有一个实际就不好办哪!不要光在这个名相上,在分别上,长长短短、是是非非的,不要弄这个,弄这个就耽误了你自己啊!跟那走路一样,大路旁边长长短短、啰哩叭嗦的很多,不要管他,你只管走你的路。这现在佛教里边是非很多,那就是他的不对是他自己的不对,各人自扫门前雪,莫管他人瓦上霜,各修各的,袖子放宽,各自努力,新的一年,要放下来好好用功!
&& 前前后后的好多事情,今天是正月初八,所有的纲领执事,在哪儿请的,就到哪儿辞职,一个期是六个月,今天辞职,为什么有这个制度呢?有的人有些事情他不愿意公开说,一定要辞职,客堂里请的到客堂里辞职,大寮里请的到大寮里辞职,方丈请的到方丈辞职,上客堂寮元请的到寮元那儿辞职。什么时间辞呢?下了晚殿,由知客招呼,都在客堂里集中,这知客、僧值、维那几个执事都要到方丈辞职,维那请的悦众,禅堂里香灯、司水,都到维那那里辞职。辞了职,还要移职、圆职、请职,十二圆职,十一移职,或是这个纲领当的不怎么样了,也不说,他一辞了职就不再圆职了,班首都不辞职,班首是终身制,丛林下有好多制度很好啊!这纲领执事都有个寮房,客堂里知客住的房子,当家住的房子,这都是活的,不当家了,就从这个房子里搬出来,僧值、典座、寮元等,在职的时候有个寮房,要是不当了,常住另外安排的有寮房。知客、维那这些纲领执事下来就是书记,书记就是不动了,每人有个寮房,上殿、过堂、坐香、出坡,这算老住的了,常住的人要是少了,或是缺知客,常住还要请你出来代理,不代理也不行。
&&& 一个真正的出家人,这丛林里的事都得知道,这都算是参学,不参学就不知道。禅堂里边也有好多事,你象这初八,辞了职了,有些自己考虑或是不行了,就走了,禅堂的清众走有好多规矩,这什么时间走呢?十五。十五下晚殿,走的人}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色尼姑和尚网站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