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初期,是沿用用中华民国初期服饰的法律吗

中华民国时期法规【民国法规集成】-百科知识-词汇网
中华民国时期法规
关键词:&& 发表时间: 1:05:11
中华民国时期法规zhonghuaminguoshiqifagui中华民国时期法规辛亥革命后至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前中华民国时期()历届政府颁布的法规,包括南京临时政府法规,北洋政府法规和国民党政府法规3个部分。
中华民国时期法规
中华民国时期法规 辛亥革命后至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前中华民国时期()历届政府颁布的法规
zhonghua minguo shiqi fagui
南京临时政府法规
辛亥革命颠覆了清朝封建王朝以后,以孙中山先生为临时大总统的中华民国临时政府于日在南京成立,史称南京临时政府。在它存在的短短3个月内,颁布了具有资产阶级共和国宪法性质的《中华民国临时约法》和许多巩固民主共和制度、保障人权、发展资本主义和改革封建恶习的法律、法令。主要有以下5个方面:
关于政府组织法
1911年12月 3日各省都督府代表联合会通过并公布了《中华民国临时政府组织大纲》,于日即南京临时政府成立之第二天加以修正,共 4章21条。它在中国历史上第1次以法律情势确认了资产阶级共和体制的诞生,宣布了封建帝制的灭亡。它肯定南京临时政府为总统制共和政府,政府机关实行3权分立的原则,临时大总统是国家元首,又是政府首脑,临时大总统下分设各部,部长对临时大总统负责。参议院为行使立法权的机关。参议院成立之前,暂由各省都督府代表会代行其职权。临时中央审判所为行使司法权的机关。南京临时政府还于 1月30月颁布了《中央行政各部及其权限》,起草了《各部官制通则》和各部局的官制,编定了各类官吏考试制度。在这些法令中,规定了中央行政机构的设置、各部的职权范围及官员任免办法。临时政府在3月10日又公布了《南京府官制》,作为改革地方政权机关的模式。
关于改革司法制度
南京临时政府于日颁布《大总统令内务、司法两部通饬所属制止刑讯文》,3月 11日颁布《大总统令内务、司法部通饬所属制止体罚文》,规定行政、司法官署审理案件1概不准刑讯逼供,不法刑具悉令焚毁,其罪当处笞、杖、枷号者,1律改成罚金、拘留。违背命令者褫夺公权并治罪。临时政府还拟定了《临时中央裁判所官制令草案》、《律师法草案》,主张建立律师制度,实行陪审和公然审判制度。
关于保障人权
南京临时政府于1912年 3月17日颁布《大总统通令开放蛋户惰民等许其1体享有公权私权文》,宣布废除清代法律中对所谓“贱民”的轻视和限制,规定水上居民(蛋户)、“惰民”、丐户、义民(奴)、优娼、隶卒等均享有选举、参政、居住、言论、出版、集会、信教等公民权利和自由。3月 2日和3月19日又相继颁布《大总统令外交部妥筹禁绝贩卖猪仔及保护华侨办法文》、《大总统令内务部制止买卖人口文》,明令制止贩卖华工,买卖人口,保护华侨,废除奴婢卖身契约、主奴名分和人身奴役等。临时政府还明令取消清王朝官府中“大人”、“老爷”的称呼,废除跪拜礼,劝禁缠足,晓示剪辫和禁烟、禁毒。另外还颁布了《保持地方治安临时军纪102条》,强调“拥戴人权为第1要义”,重办侵犯人民生命财产权利的行动。
临时政府制定了商业注册章程、《商业银行暂行则例》等保护工商业的法令,鼓励创办实业,嘉奖农垦,鼓励华侨在国内投资。为此,还以大总统和内务部名义发布了保护人民财产的命令。凡在民国权势范围内,人民所有1切私产,均应归人民享有,无确切反对民国证据的清政府官吏所得之私产,应归该私人享有。工商企业在遭到不法侵害时,有权向中央平政院陈说或向都督府控告,1经调查确切,“立予尽法惩治”。
关于发展文化教育
临时政府颁布了《普通教育暂行办法》、《普通教育暂行课程之标准》和《禁用前清各书通告各省电文》等法令,嘉奖女学,男女同校,废除读经,教科书的内容务须合乎共和民国主旨,禁用清代学部所颁行的教科书等。高等以上学校虽可照旧章办理,但清会典、《大清律例》、《皇朝掌故》、《国朝事实》及其他有碍民国精神的书籍1律废除,前清御批等书1律制止使用。
北洋政府法规
以袁世凯为代表的北洋军阀盗取辛亥革命的成功果实,于1912年4月在北京建立了北洋政府,直至1928年6月才为北伐军的节节成功所迫宣布结束北洋政府颁布了1系列法律、法令,主要有《中华民国宪法草案》《中华民国约法》《中华民国宪法》、《暂行新刑律》、《刑事诉讼条例》、《民事诉讼条例》、《民律草案》和《现行律民事有效部份》等。
《中华民国宪法草案》
日由国会组织的宪法起草委员会3读通过了《中华民国宪法草案》,即“天坛宪草”,共11章,113条。这部宪法草案采取资产阶级宪法情势,实行责任内阁制,规定了对总统任期的限制和国会对总统的牵制权。这部宪草大大妨碍了袁世凯的独裁独裁统治,因此,袁世凯于日悍然下令解散了国会,“天坛宪草”随之成为1张废纸。
《中华民国约法》
由袁世凯1手操纵的“约法会议”所制定,并于日公布,又称“新约法”,以示区分于前临时约法。该约法分10章,68条。它以确认袁世凯独裁独裁制度为基本特点,取消了国会制,设参政院作为总统的咨询机构。这个约法是对《中华民国临时约法》的反动,为袁世凯推行独裁独裁提供了法律根据。
《中华民国宪法》
日直系军阀曹锟贿赂国会议员当选总统后制定公布的宪法。它以“天坛宪草”为基础,是北洋政府正式公布的第1个宪法,共13章,141条,内容10分庞杂。这部宪法的1个突出特点就是在民主假装下实行军阀独裁。它罗列了1系列有关人民的权利和自由的规定。但又赋予大总统凌驾于国会之上的权利,有权停止众议院或参议院的会议等等。另外还赋予地方军阀极大的权限,借以换取对曹锟政府的支持。这部宪法随着1924年10月直系军阀的垮台而作废。
《暂行新刑律》
北洋政府对《大清新刑律》(见清朝法规)略加删改而制定的刑事法规,于日颁行,内容与《大清新刑律》基本相同。1914年袁世凯诡计复辟帝制,以“重典”威慑人民,颁布《暂行新刑律补充条例》15条,增设了1些罪名,并加重了原来的许多刑罚。另外,北洋政府还在1915年和1918年前后拟定了两次刑法修正草案;但均未颁行。
《刑事诉讼条例》
日公布,日起在全国实施。它是在清末《刑事诉讼律草案》(见清朝法规)的基础上制定的,是中国正式公布实施的第1部刑事诉讼法典。该条例分总则、第1审、上诉、抗告、非常上诉、再审、诉讼费用、履行,共8编,514条。
《民事诉讼条例》
《民事诉讼条例》也是在清末《民事诉讼律草案》(见清朝法规)的基础上制定的,于日起在全国实施。它是中国正式颁布实施的第1部民事诉讼法典。该条例计6编:总则、第1审程序、上诉审程序、抗告程序、再审程序,和特别诉讼程序,共755条。
《民律草案》和《现行律民事有效部份》
北洋政府曾于1915年起草了民律亲属编草案,至1926年完成民律各编的起草,但1直未作为正式的民法典公布。所谓《现行律民事有效部份》,即《大清现行刑律》(见清朝法规)中关于民事的规定。1912年 3月10日袁世凯宣布“暂行援引”前清实施之法律,也包括《大清现行刑律》民事部份。同年4月3日,参议院在《议决暂时适用前清之法律咨请政府查照办理文》中也指出:“嗣后,凡是有关民事案件,仍应照前清《现行律》中规定办理。”所谓民事部份,即指《大清现行刑律》中的“服制”、“户役”、“田宅”、“婚姻”、“钱债”等大部份或1部份,和户部则例的“户口”、“民人继嗣”,“田赋”中的“开垦”“坍涨拨补”“牧场征租”、“寺院庄田”、“撤佃条款”、“滩地征租”等有关条款,直到1929年国民党政府公布新民法才予以废除。
国民党政府法规
1927年蒋介石公然叛变革命后,以蒋介石为首的中国国民党在南京建立了“中华民国国民政府”,即国民党政府,迄至1949年被人民革命所颠覆,统治中国达22年。国民党政府为了保护有益于地主、买办和官僚资产阶级的统治秩序,推行独裁、内战和卖国的政策,不断强化其司法弹压机器,立法活动异常频繁,制定和颁布了1系列法规。
《中华民国训政时期约法》
日颁布,具有“训政时期”根本法的性质。该约法分 8章89条。它标榜“主权属于国民全部”的原则,实际确认了国民党在全国的统治权,规定训政时期由中国国民党全国代表大会代表国民大会行使中央统治权,举凡法律的制定、行使和解释权都属于国民党中央。《训政时期约法》虽然规定了人民的权利、自由,但除信仰宗教自由外,1律附有“依法律”限制或停止的条件,从而使剥夺人民的自由权利合法化。
《中华民国宪法草案》
发表于日,又名55宪法草案。1931年“9?18”事变后,在全国抗日民主运动日益高涨的影响下,国民党4届3中全会宣布定于1935年 3月召开“国民大会”和“议决宪法”。1933年1月,由立法院成立“宪法起草委员会”,历经3年,7次易稿。该宪法分8章,共148条。其实质在于进1步强化国民党的1党专政和蒋介石的独裁统治,是1部反人民、反民主的宪法草案。因此自公布之日便遭到社会各界的广泛谴责,始终是1纸没有实际效率的草案。
《中华民国宪法》
抗日战争结束以后,国民党蒋介石团体悍然破坏政治协商会议关于宪草问题的协议,于日,通过了由国民党1党包办的“国民大会”制定的《中华民国宪法》,于日公布,同年 12月25日实施。全文共14章,175条。它以根本法的情势确认了蒋介石独裁统治的国家制度。规定总统为“国家元首”,“统率全国陆海空军”,“行使缔结条约及宣战媾和之权”,和宣布戒严权和发布紧急命令权。政府情势上保持行政、立法、司法、考试、监察分立的5院制,而5院实际上是总统独裁的履行机构。中国共产党和各民主党派同全国人民1道坚决反对这部宪法。
《民商法》
1929年,国民党中央政治会议议决将民法和商法编订为统1法典,通常属于商法总则的经理人及代办商,商行动之交互计算、行纪、仓库、运送营业及承揽运送等项均并入债编。另外还制定了公司法、票据法、海商法、保险法、破产法、银行法、交易所法、合作社法等商事法规。
《中华民国民法》
1929年 1月29日,立法院组成“民法起草委员会”,根据国民党中央政治会议肯定的民法典各编的立法原则,前后完成了民法典各编草案,并经立法院通过。自1929年5月至1930年12月,由“国民政府”陆续公布实施。它主要渊源于清末的《大清民律草案》和北洋政府时期的《中华民国民律草案》,同时抄袭了德国、日本、瑞士等资本主义国家的民法原则及大量条文。民法典的全部内容都服务于保护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制度,保障地主、买办和官僚资产阶级的财产关系和对劳动人民的人身奴役关系,保护帝国主义在中国的掠夺特权。如承认外国法人与中国法人享有同等的权利能力,从而大大加强了外国垄断资本的竞争地位,为帝国主义的经济掠夺活动提供了法律保障。另外,它还继续确认中国封建家族主义的原则和婚姻、继承制度。
《中华民国刑法》
国民党政府建立早期,沿用北洋政府的《暂行新刑律》。至1928年 3月10日始由“国民政府”正式公布第1个刑法典:《中华民国刑法》。该刑法分为总则和分则两编,共48章,387条。日又公布了经过修改的刑法,即所谓新刑法。其中总则编12章99条,分则编35章258条。新刑法标榜“从轻主义”,对1般轻罪的处罚比旧刑法规定的有所减轻,但对所谓触犯反动统治秩序的行动则从严、从重处罚。同时吸取了德、意、日帝国主义国家刑事立法政策中所谓“社会防卫主义”和“主观人格主义”精神,宣称犯法缘由在于人的生理素质和心理因素,主张应以主观的犯法动机,而不是以客观的犯法事实作为定罪量刑的根据。对所谓“内乱罪”和“外患罪”、“杀人罪”、“匪徒罪”等“危险极大”者,皆规定了惩罚“豫备犯”、“未遂犯”和“诡计犯”的条款。特别增加了“保安处罚”专章,对所谓有犯法行动或有“犯法嫌疑”“犯法危险”的人,可以借口预防“犯法”或“再犯法”,实行“社会防卫”手段,令其入感化教育地方。实际上,国民党反动派以此为名,对中国共产党人、进步人士和广大革命人民实行残暴的弹压和迫害。另外,国民党政府还制定了大量旨在反共反人民的刑事特别法。
《保持治安紧急办法》
国民党政府为履行“攘外必先安内”的反动政策,弹压日趋高涨的抗日爱国运动,于日颁布此项办法,共 7条。它规定:凡是“以文字图画演说或其他方法”宣扬抗日,举行集会游行等主张抗日爱国的行动,都视为“扰乱秩序,鼓煽暴动,破坏交通”,军警得立即逮捕,“并得搜捕嫌疑犯”,解送宪兵队和警察机关审判。
《危害民国紧急治罪法》
为了抓紧围歼革命根据地和强化法西斯统治,国民党政府借口“以遏乱萌”,于1931年 1月31日公布此法。它是刑法典“内乱罪”的特别法。以所谓“危害民国”的罪名,残暴弹压和屠杀中国共产党人和1切要求实行抗日民主的人民日又公布了《修正危害民国紧急治罪法》,刑罚普遍较前为重。
《戡乱时期危害国家紧急治罪条例》
日颁布。这个法令集中了国民党刑事法律中最反动的条款,极力扩大死刑范围,企图以此弹压国民党统治区革命人民对法西斯暴政的反抗,阻挡中国人民解放战争的洪流。
国民党政府于日和日前后两次公布了《中华民国民事诉讼法》第1至5编。日又公布了新《民事诉讼法》,共 9编12章636条。《民事诉讼法》规定的诉讼程序极端繁琐复杂,给诉讼当事人造成重重障碍。“不干涉主义”原则,实际上更便于法官和律师上下其手,任意作出有益于官僚豪绅,漠视、侵害广大人民利益的判决。国民党政府于1928年 7月28日公布了中华民国刑事诉讼法实施条例。日又与新刑法同时公布了新《刑事诉讼法》,分9编,共516条。它肆意限制和剥夺被害人的自诉权利,确认果断跋扈的诉讼审判原则。司法机关和审判官可以自由取舍证据。任意决定被告“有罪”或“无罪”。还赋予检察官和司法警察极大的侦察权利。为抓紧弹压共产党人和民主人士,日还颁布了《特种刑事案件诉讼条例》,作为刑事诉讼法的特别法。
法院组织法
日公布。规定全国设3级法院:地方法院、高等法院、最高法院。在审级制度上,“以3审为原则”,同时标榜所谓“司法独立”,宣称法官“根据法律独立审判,不受任何干涉”。
上一集:没有了 下一集:
相关文章:&&&&&&&&&&&&&&&&
最新添加资讯
24小时热门资讯
附近好友搜索『扫盲贴』大家搞清楚这几个概念之后再来谈论两岸统一的问题:关于岛内有关“中华民国”与台湾之间的不同理念
&& &中华民国还存在不存在?大陆的官方观点一直认为中华民国只存在三十八年,起始于日孙中山在南京成立临时政府,终止于日人民解放军攻占南京总统府。半个多世纪以来,大陆人民政府一直不承认中华民国在1949年以后残存于台湾地区的国家实体和国家法统。大陆方面长期认为,自从日中华人民共和国宣告成立,就继承了中华民国在国际法的一切法律地位,随着时代的更换,中华民国作为一个国家政权已不复存在。数十年来,中华民国的历史与台湾的历史息息相关,经受许多风风雨雨。随着时光的流逝,中华人民共和国在国际事务中发挥越来越重要的影响,中华民国在国际上的曝光度渐渐淡化。在台湾岛内本土势力的操弄下,台湾作为一个政治实体日显突出。在不同的政治人物的眼中,中华民国与台湾的关系有着下列不同的说法或理念。
1、中华民国收复台湾中华民族经过长达八年的浴血奋战,付出巨大的民族牺牲之后,终于在日,迫使日本侵略者无条件投降。当时代表全中国惟一合法的中央政府就是以蒋介石委员长为首的中华民国国民政府。在沦陷区成立的伪满洲国政府和汪精卫伪国民政府随着日本战败而轰然垮台。中国共产党领导的陕甘宁边区仍是中华民国一个高度自治的特别行政区。在这一情形下,蒋委员长派遣军队登上台湾岛,结束日本对台湾的五十年殖民统治成为很自然的事,也象征着中国政府重新恢复在台湾的领土主权。日,日本驻台湾末代总督安藤利吉向中国的陈仪将军移交台湾的执政权,陈仪组建中华民国台湾省行政长官公署,向全世界昭告:中国依据《开罗宣言》和《波茨坦公告》等有法律约束的国际文件正式收复台湾。中国民国收复台湾这一历史事实,在当时是几乎所有的台湾民众都认可。台湾复归中国版图,属于中国不可分割的领土。得到国际社会的认同。自从明末大陆移民拓殖台湾算起,四百多年来,台湾从未成为一个独立的政治实体,历经荷占、明郑、清领、日据直到中华民国作为中央政府收复台湾,重新确立台湾是中国一部分的事实。在日之前,台湾属于中国是毫无疑义的。但此后,新成立的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不承认中华民国国民政府的继续存在,而且她又没有在台湾行使中央政府的职能。于是,台湾属于谁就成了疑问。六十多年来,台湾普通民众只认同中华民国,不认同中华人民共和国。七十年代之前,中华民国在国际上还有影响力,还有许多邦交国。但是,1971年10月,第二十六届联合国大会通过2758号决议,将中华民国驱逐出联合国,恢复中华人民共和国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中华民国开始成为&国际弃儿&。&屋漏偏逢连夜雨&,从1972年2月美国总统尼克松访问大陆开始,中华民国面临一波又一波的断交潮,至今,只剩下二十几个不起眼小国承认中华民国的存在。既然中华民国不被国际社会所公认,在国际上,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取代中华民国,中华民国收复台湾似乎成为历史上的记忆。人们当然不能说中华人民共和国收复台湾。尽管大陆方面坚称中华人民共和国作为新政权理所当然继承旧政权中华民国包括台湾在内的所有疆域,自然认为台湾也是中华人民共和国不可分割的一部分。这一说法,大陆民众容易接受,而长期受反共仇共教育,又认同中华民国法统的台湾民众则不接受。
2、中华民国退守台湾1949年,国民党军队兵败如山倒。4月23日,南京陷落,国民政府迁都广州;10月14日广州陷落,国民政府搬迁成都;12月27日,解放军攻入成都。&峨眉山下好荒凉,不堪回首泪暗弹&,中华民国的国民政府仓皇&播迁&台北。不过,国民政府搬来搬去,也没有离开自己的领土,不能算是在外建立流亡政府。两百多万国民党的军政人员涌入台湾,开始了中华民国退守台湾的历史。1950年4月,海南岛解放;1950年5月,舟山群岛解放;1955年2月,大陈岛也解放。至此,中华民国管辖的区域只剩下台湾岛及附属岛屿(澎湖列岛、兰屿、绿岛、龟山岛、彭佳屿等);紧挨福建大陆的大、小金门岛、乌丘屿和马祖列岛;此外,还拥有南海上的东沙群岛和南沙群岛的太平岛。总面积仅3.6万平方公里,比起历史上疆土最辽阔时期的1116平方公里来说,中华民国管辖区域已经大大缩小。国民党政权退守台湾之后,蒋介石苦心经营台澎金马,把台湾称为&复兴基地&,希望以台湾为根据地,早日光复大陆国土。1950年5月,蒋介石发表《告台湾同胞书》,向他的国军弟兄承诺:&一年准备,两年反攻,三年扫荡,五年成功&。可是准备了二十多年毫无进展。六十年代初,大陆经济困难,饿殍遍野;六十年代末,大陆又处在&文革&的动荡年月,两度让蒋介石萌生&光复大陆&的念头,可是,蒋的靠山美国佬并不同意他的军事冒险。老&总统&蒋公复国梦碎,无法从新踏上大陆的土地,1975年清明时节他撒手人寰。此后,他的接班人蒋经国提出&三民主义统一中国&,喊了十几年,也没法让国民党重返大陆。小蒋逝世后,越来越多的台湾人看到中华民国退守台湾已是铁定的事实。&反攻大陆,拯救灾胞&是一个不切实际的神话。既然&反攻&无望,&复国&不成,那就只好在台湾共同打拚,渐渐地,台湾的本土势力成了气候。七十年代末,台湾争民主、争自由、反专制、反独裁成为一股强大力量,终于爆发1979年底的&美丽岛事件&。参与和同情&美丽岛事件&的许多人都认为中华民国反攻大陆不现实,再谈退守台湾毫无意义,因为&退守&是以&反攻&做前提的,持&退守&理念的人认为大陆是中华民国不可分割的领土。蒋经国在他晚年也考虑如何让国民党政权在台湾扎下根,开启了台湾民主化之门。
3、中华民国在台湾1988年1月,蒋经国病逝,李登辉开始执掌台湾军政大权。此时,由于两岸长期隔绝,台湾朝野上下,全体岛民已经逐渐认同这一块蕞尔小岛,大中华意识逐渐淡薄。李登辉政府虽然制定了《国家统一纲领》,成立了&国家统一委员会&,李登辉还自任主任委员,为了与大陆开展事务性协商和交流,台湾方面率先于1990年11月成立&海峡交流基金会&。次年11月,大陆也相应地成立对口民间组织&海峡两岸关系协会&。当时,台湾政府表面上仍沿用两蒋时期&一个中国概念&,声称&中华民国主权拥有台湾、大陆及外蒙古&,这个&一个中国原则&与大陆的&台湾是中国的一部分,中华人民共和国是代表全中国的惟一合法政府&相比,双方都涵盖了&台湾与大陆同属一个中国&这一模糊的共识,就是人们常说的&九二共识&,这一共识促成了1993年4月海协会会长汪道涵与海基会董事长辜振甫在新加坡的会谈,两会随后开展了一系列民间性质的交流。一时间,海峡两岸关系峰回路转,有些大陆同胞以为两岸和解,中华民族的大一统指日可待。不过,汪辜会谈双方达成的&一个中国,各自表述&共识,大陆注重&一个中国&,台湾注重&各自表述&。在这场争执中,台湾方面一直主导争论议题,大陆只好处处应招,显得很被动。大陆江泽民政府坚持&世界上只有一个中国,中华人民共和国是中国惟一合法政府,台湾是中国不可分割的一部分&,拐来拐去就变成&台湾是中华人民共和国不可分割的一部分&,这一说法似乎与现实不符。于是,台湾民众逐渐接受李登辉政府关于&一个中国&是过去式,也可能是未来式,但现阶段是&两国中国&的论述。早在1990年9月,李登辉就声称&台湾早已是一个主权独立的国家,国名就叫中华民国&。 随后,许多国民党政要纷纷抛出&阶段性的两个中国&、&一个中国,两个政治实体&等议题,与民进党在1991年10月通过&台独党纲&互别苗头。国民党主流派这种&中华民国在台湾,中华人民共和国在大陆&的主张,被大陆方面斥责为&独台&,差一步就是&台独&!1995年6月,李登辉以私人身份访问美国,并在康奈尔大学发表演讲,一直强调&中华民国在台湾&,鼓吹分裂祖国。遭到大陆方面各家媒体的口诛笔伐。1997年以后,两岸紧张局面有所松驰,海基会和海协会也开始了接触,海基会董事长辜振甫于1998年10月访问大陆,大陆海协会会长汪道涵也准备于1999年秋天访问台湾。然而,李登辉突然于日在接受德国记者采访时提出大陆和台湾的关系是&特殊的国与国关系&。&两国论&一出台,两岸关系骤然紧张,两会事务性人员交往即告中断。但是,&中华民国在台湾&这一理念还是被台湾大部分政治人物所接受,2000年5月,台湾政党轮替后,国民党的主要领导人和党内本土派都承袭这个观点,区别在于以连战、马英九、吴伯雄为代表的国民党领导人认为&中华民国在台湾&是对现状的陈述,&一个统一的中国&是未来的愿景,以王金平为代表的本土派则认为&中华民国在台湾&就是要强调尊重中华民国在台湾的主权,统一不统一无关紧要。
4、中华民国是台湾这一理念就是台独思想的翻版。日,陈水扁上台未稳,曾作过所谓&四不一没有&的承诺,即&不会宣布台湾独立,不会更改国号,不会推动李登辉的&两国论&入宪,不会推动改变现状的统独公投,也没有废除国统纲领与国统会的问题&。实际上,具有浓厚台独意识的陈水扁,谋&借壳上市&之计,借&中华民国&这个招牌,一步一步地实行分离主义路线。通过一系列去中国化政策,试图把&中华民国是台湾&这一台独新理念成为台湾的主流民意。日,陈水扁向在东京召开的&世台会&29届年会发表开幕致词,首次明确宣称,台湾是&主权独立国家&,&台湾与对岸中国一边一国,要分清楚&;他还第一次叫嚣,只有2300万人民才能决定台湾前途,如果有需要,台湾现状的改变要公民投票,&大家应认真思考公民投票立法的重要性与急迫性&。此语一出便招来海内外舆论的一致谴责,台海局势也骤然成为人们的关注焦点。2004年8月,台湾&行政院长&游锡堃在中美洲出访期间,解释台湾的国号简称是&台湾ROC& ROC就是英语&Republic of China(中华民国)&的缩写。陈水扁闻知感到没必要这么遮遮掩掩,干脆就说&台湾就是中华民国,中华民国就是台湾&。正式宣告民进党政府已认同在&中华民国&的包装下,实现&台湾独立&,九十年代开始的国民党李登辉本土派的&独台&已与民进党的&台独&合二为一。民进党已从过去的追求台湾&独立&,转变为捍卫台湾&独立&,此后,民进党政府一直强调&中华民国&已经事实独立。2005年8月,陈水扁提出&中华民国四阶段论&,指出他这么做是&要厘清确认国家认同、国家定位、台湾主权&。 陈水扁所指的&中华民国四阶段论&,是指1912年中华民国在中国大陆成立;1949年&中华民国到台湾&;前总统李登辉时代,是&中华民国在台湾&;2000年政党轮替后,则&中华民国是台湾&。 对此,时任国民党发言人张荣恭批评陈水扁的四阶段论是&躲在中华民国安全伞下搞台独的危险动作&,目的是制造&中华民国等于台湾,台湾就是中华民国&的论调,试图&以中华民国为壳进行台独主张&。2006年2月,陈水扁正式终止国家统一委员会的运作,正式结束《国家统一纲领》的实施,等于对外宣示,追求国家统一已经不是&中华民国&的既定国策,&中华民国&未来就是努力经营台湾。2007年3月,陈水扁的智囊,前陆委会副主委陈明通炮制出&中华民国第二共和国宪法&草案,一是确定了中华民国迁台之后,&国家管辖领域仅及于台澎金马与其附属岛屿,以及符合国际法规定之领空、领海与邻接水域&;二是强调指出,中华民国与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任何形式的政治关系,须经对等、和平协商后交付公民投票;三是表明海峡两岸的政治安排未完成协商前,特制定&第二共和宪法&,适用于国家现行管辖范围,原宪法中相关章节条文及增修条文,停止适用。&&第二共和宪法&融合了陈水扁的&一边一国&理念和国民党本土派的&二中并存&(中华民国与中华人民共和国并存)架构,迎合了台独基本教义派谋求台湾事实独立的诉求。事实上,已经将李登辉的&两国论&入宪。它能够顺利出台,未遭到台湾主流媒体的拼击,泛蓝阵营的反对也没什么底气,反映了台湾多数民意和政治势力均认同和接受维持现状,那就是&中华民国是台湾&,中华民国与中华人民共和国互不隶属。台湾未来是法理独立,还是与大陆走向统一,均由全体台湾民众所决定。
5、中华民国霸占台湾这是传统台独分子的论调。他们认为,四百年来,统治台湾除了郑氏政权外,荷兰红毛夷、满清王朝、东洋日本和国民党政权都是外来政权。坚持&中华民国霸占台湾&这一理念的人,目的就是要让台湾人&摆脱&中华民国的统治,让&正港&的台湾人有所谓的&出头天&,建立所谓的&台湾国&。这些台独分子现在通常被称为&台独基本教义派&或&极端深绿&,他们否认&中华民国&的宪法、法统和政权架构,鼓吹台湾独立建国,目前,支持这一理念的人占台湾民众大约近两成。早在1951年,廖文毅就在日本成立&台湾民主独立党&,要求结束中华民国对台湾的占领,取消国民党治台当局。日,廖文毅在日本东京成立所谓的&台湾共和国临时政府&,他自任&大统领&。此后,台独组织层出不穷,台湾自由独立党、台湾共和党、台湾独立战线、台湾同志会、台湾建国会、台湾公会、台湾共产党纷纷出笼。他们之间既有勾结又有矛盾,谋求台湾&建国&的方式各不相同,但他们都否认中华民国在台湾政权的合法性,都否认《开罗宣言》和《波茨坦公告》的国际约束力,将片面签订的《旧金山对日和约》做为&台湾法律地位未定论&的依据。他们刻意渲染和歪曲台湾居民与大陆居民在族群、语言、习俗、文化的差异,捏造所谓的&台湾民众&,图谋&台湾住民自决&。在两蒋统治期间,国民党执政当局严厉打击台独活动,严惩自绝于中华民族的台独分子。台独组织也是山头林立,不断分化。1965年5月,廖文毅放弃了台独主张,返回台湾定居。其它台独分子不是流亡海外,就是关押在台湾各个监狱。日,民主进步党(简称民进党)在台北成立。建党初期,民进党畏惧国民党执政当局&反台独&的高压政策,不敢亮出台独底牌,只要求当局&解除戒严&、&民主宪政&和&住民自决&。后来,李登辉政府纵容台独活动在岛内蔓延,民进党终于在1991年露出&庐山真面目&,是年4月17日,民进党举办大游行,公开主张&台湾独立&。10月,民进党在五全大会上,正式通过把&建立台湾国&列入党纲,民进党成了&台独党&。此后,在历届的民意代表选举和地方县、市长选举中,民进党发现刻意强调&台独建国&,会吓跑许多中间选民,当选的民进党籍人士也逐渐认同&中华民国&的国家法统,他们在&国父&像前宣誓就职,在&国旗&下办公,他们对国家的认同也由&中华民国霸占台湾&转变为&中华民国是台湾&。1994年8月,民进党主席施明德表示&台湾是主权独立国家,未来民进党执政之后不会冒然宣布台湾独立&,这一说法,显示了民进党人认为&台湾国&不是未来式,而是现在进行式。1996年6月,许信良在民进党七全大会上当选党主席后,试图谋求朝野政党和谐和民进党的转型,民进党内部赞同借&中华民国&的外壳实现&台湾事实独立&渐成主流。日,岛内激进台独分子不满民进党淡化台独色彩所进行政党转型,而组建建国党。建国党继承过去台独分子的&中华民国霸占台湾&的衣钵,鼓吹建立&新而独立的台湾共和国&,妄称&中华民国自1971年退出联合国时就已经消亡,国民党政权对台湾的统治是非法统治&,必须以&台湾共和国的名称,取代中华民国国号&。建国党明确将两岸关系定位为&国家与国家间关系&。建国党成立后,由于其激进台独主张受到岛内绝大多数民众的强烈反对,在历次选举没有取得预期的发展,终于2000年陈水扁上台之后走向泡沫化。激进台独势力又集中在日成立的台湾团结联盟(简称台联党)的旗下。台联党秉持&中华民国是外来政权&的理念,拥有深绿票源的大部分,成为民进党的政治盟友,组成泛绿阵营。但自从2006年以来,陈水扁带领民进党不断向&深绿&靠拢,其台独动作愈演愈烈,去中国化达到登峰造极的地步。台联党为了自己的生存,转而在2007年初宣布转型,企图抢夺浅绿和中间票源,避免像建国党那样泡沫化,转型后的台联党酝酿更改党名,认同&中华民国是台湾&的理念。
综上所述,在今天的台湾社会生态里,坚持&大陆与台湾同属一个中国&理念的深蓝统派政治势力集中在新党、亲民党和部分国民党,支持者大约占台湾民众二成五左右。持&中华民国在台湾&理念的浅蓝选民和一部分中间选民大部分是国民党的支持者,大约占台湾民众二成五左右。持&中华民国是台湾&理念的人主要是民进党的绿营支持者和一部分中间选民,大约占台湾民众三成五左右。顽固坚持&中华民国霸占台湾&理念主要是深绿选民,大约占台湾民众一成五。&
署名作者: 厦门 杨柳 & & & &首次发布于 《联合早报》 & & & & & & & &原文标题:《剖析岛内有关中华民国与台湾之间不同理念》 & &原文链接参见
=============以上的各个小标题颜色基本表示了他们的政治倾向==========
=============该文章仅为转载,不代表转载者的政治倾向==============&
&& & & & & & & & & & & & & & & & & & & & & 台海大战众生相&
&& &自从台独分子上台以来,台海局势越发险象环生风波不断,时不时让人们惊出了一身身冷汗。随着2008年临近,各国的目光全聚集于两百海里的海峡,仿佛一眨眼就会错过一场千载难逢的好戏。不过看戏的人都揣着一本小九九,都在心中暗暗盘算,处心积虑计算着自己在这场战争中的利害得失。自二战以来世界上很多国家越来越对美国所作所为心存不满,可出于各种原因又敢怒而不敢言,只希望出现一个正义之神将这只称霸全球的美国老虎赶下台。
抱这种想法的首当其冲就是俄罗斯,这个昔日霸主曾几何时也是耀武扬威,面对面和美国人拍板叫阵,又是远洋舰队,又是核大棒,威风凛凛不可一世。虽然俄罗斯眼下元气大伤今不如昔,然而只要时机成熟,北极熊照样会卷土重来。对于美国,俄罗斯一直不软不硬,一方面暗送秋波送一点无关大局的小礼,讨好而又不失体面。另一方面对美国和北约的紧逼封锁,又龇出核威胁的牙齿,随时准备咬一口。现在机会来了,台海大战在即,无论中国获美国,哪一方胜败都对俄罗斯有利。目前中国军队距离现代化尚需时日,不得不仰仗俄罗斯的先进武器,俄罗斯只需开初账单,中国只有老老实实打开皮夹子。看看现今中国军队装备,无论是海军还是空军,俄式武器占据主力。失去了俄国军火,中国军队要想控制海空则很难占有优势。同时俄罗斯也会趁机向美国开口要价,不出兵帮助中国,美国人该付多少〉出卖中国情报,美国人该付多少〉在太平洋上不干扰美国舰队,美国人该付多少〉在联合国安理会保持中立,美国人该付多少〉减少或中断向中国出售军火,美国人又该付多少〉这一笔笔帐目俄罗斯绝对会精打细算,翻开历史无论哪次大战中大国都在如此作两面三刀的交易。
再说,俄罗斯和中国一直以来貌合神离,对中国这样一个潜在的强大对手,俄罗斯犹如卧榻之旁难以容忍。一旦美国和中国为了台湾开战,俄罗斯自然乐见两败俱伤,渔翁之利定能唾手可得。如果中国大败,欧盟和美国作为敌方同盟,不会向中国伸出援手,俄罗斯肯定会成为中国第一大寨主。就像当年的中苏友好那样,假借援助为名,高息贷款会让中国人偿环一辈子。假如美国失利伤了元气,俄罗斯则更加乐不可支,东欧各国无疑会在其威胁下更加俯首帖耳,北大西洋对俄罗斯的推进也必然更加小心翼翼畏首畏尾。
日本从来就对台湾垂涎三尺,他们唯恐天下不乱,时时刻刻等待着重新踏上台湾岛。这个资源贫乏的岛国,成日生活在危机之中,唯恐有朝一日会随着夕阳永远落在地平线下。对日本人来说有了台湾岛,就等于有了太平洋,只要台湾岛在日本盟友美国手中,大门就永远敞开。而如果台湾落于中国之手,那么大日本就有可能变成一个小日本,中国将扼住日本人的脖子,让他们上天无路入地无门。相当大一部分资源都得由中国放行,此山是我开,此树是我栽,要从此路过留下买路钱。想到这一点,日本人的后脖子上恐怕要冒一点点凉气,一个依靠海上通道运输物资的日本自然要考虑台湾海峡的重要。更有甚者,要是中国占领台湾并将其当作一艘永远不沉的航空母舰,把日本周边海空牢牢控制,那日本就深深笼罩在阴云之中。不过中国人一向与人为善,人不犯我,我自善待于人。反过来,如果中国打败了,日本人绝对不会善待中国。美国的参战,必定要拉着日本,这是毫无疑义的,美国那些军事基地就等待着这一天,而让出军事基地的日本也同样等待着这一天。
日本人的钱够多,除了买美国人的笑脸,还期望通过美国之首买到台湾海峡的畅通无阻,期望买下钓鱼岛的永久使用,倘若如愿以偿日本国又将成为不落的太阳。不过,美国人和日本人二战时期结下的冤仇绝对不会烟消云散,美国绝对不会因一时之利而让更多屈死冤魂在日本军国主义复活中重新跌入地狱。其实日本人心中有数,美国绝不会相信日本甘心于二战失败,目睹一天天发达壮大的日本,耳闻日本对二战历史的歪曲,美国当然明白养虎必为患。所以即便美国人在台海战争中获胜,也不会让日本人拿了台湾去,美国人的利益永远高于一切。
东南亚各国则各有各的算计,从哪方面讲,他们都应该和中国同仇敌忾,无论从军事政治经济文化来看,中国好了,他们也会繁荣昌盛,中国垮了,也必将殃及这些池鱼。可是由于长期以来中国威胁论的作用,这些国家不得不抱住美国的大腿,妄图借这个世界第一保护自身利益。可是他们没有想过,离了中国这片大树林,他们这独木孤树又能够支撑几天呢。一旦台海大战,东南亚有可能也会战火漫漫,想当年越南和柬埔寨,泰国和缅甸,以及马来西亚和菲律槟,这些国家完全可能会为了各自利益打成一团。资源种族文化领土许许多多的矛盾都失去了中国和美国的支柱,没了平衡上上下下自然会动荡不安。
隔岸观火的澳大利亚是一个未来的强国,尤其是在现代世界资源紧缺的时刻,澳大利亚的非分之想当然就会油然而生。一旦台海大战,东南亚必定乱作一团,澳大利亚也就可以趁虚而入。特别是澳美日协议签订之后,澳大利亚成为美国后方基地顺理成章。那样就等于和中国宣战,就等于陈为台湾的保护国。随着战事发展,这个国家的军队也许会跨海登上亚洲大陆,那么印度尼西亚就要欲哭无累了。东帝汶西帝汶陈为澳大利亚的保护对象是印度尼西亚难以下咽的一块梗喉之骨,现在印度尼西亚又要付出更大的代价。笆厘岛爆炸案一直使澳大利亚耿耿于怀,印度尼西亚政府对伊斯兰祈祷团的宽容使澳大利亚无比愤怒。机不可失,如果趁着台海大战对印度尼西亚大打出手,足可以报此一箭之仇。借着反恐为名,实行资源占领之实,天赐良机岂能轻易放过。在澳日美三国协议下,澳大利亚完全可以和参加伊拉克战争一样,顺水推舟甚至将台湾岛划入他们的保护之下。
乱世出英雄,乱世的江山,趁火打劫也罢,混水摸鱼也罢,睁一眼闭一眼也罢,反正一旦台海开战,必然会几家哭泣几家笑。很多如弹丸般毫无还手之力的小国,如新加坡等等,在混战之中必然东倒西歪摇摇欲坠,他们不是作为一方的基地,就是作为另一方的兵源粮库,这些小国必定毁于战火之中。世界的组合,逃脱不了战争疾病自然灾害等等因素,尤其是战争对世界格局更加影响巨大。每次大战之后,都会产生新的地域划分,那些小国应该仔细想想自己的命运,说不定他们的国旗即将改变颜色。
朝鲜问题翻来覆去搞了无数个来回,然而至今仍然毫无解决之门,不过随着台海大战有可能使朝鲜问题出现另一个出乎意料的结果。五十多年前的朝鲜战争,如果当时中国跨海作战解放台湾,置朝鲜于不顾,那么现在的北朝鲜或许早就不复存在。如果这次台海大战爆发,事情则完全可能是另一种局面,穷途末路的北朝鲜也许会毫不犹豫利用美国无暇顾及之际,大兵压境突破三八线,用全部军力作一次绝路逢生的赌博。说这样的话并非危言耸听,山穷水尽众叛亲离,孤注一掷的军事冒险应该是北朝鲜优先选项之一。
再说说伊朗,美国一旦面对中国强大的国力,即便想同时打两场战争也一定心有余而力不足,那么伊朗必然有机可趁。伊朗的核武器谁也不知道研究到什么程度,不过有一点可以肯定,如果核试验还处于初级阶段的话,伊朗绝对不会如此执迷不悟和美国甚至联合国作对。换言之,伊朗的核武器应该接近于成功,距离具备强大威慑力量的一步之遥,任何对美国的牵制都使伊朗求之不得。也许就在台海大战难分难解的时候,伊朗的核武器研究陈公,到了那时美国还能拿伊朗怎么办呢〉即便伊朗只制造出两三颗原子弹,只需随随便便往以色列丢一丢,从地图上把这个遭受磨难无数次的国家抹掉也许就不是一句神话。当然,在此性命攸关之际,以色列完全可能先发制人,到了那时中东必将陷入一片无法收拾的乱局。
不过说来说去,无论如何最倒霉的还是台湾老百姓,战火纷飞中死伤最多的是无辜良民。当第一枚导弹呼啸飞过海峡之前,那些所谓台湾之子的大小官员早已在高速公路上乘着美国飞机离开台湾,带领全家老小像度假一样到了远离战火的异国他乡。至于那些有钱的老爷太太,当然毫无例外早已把所有加斯转移国外,生命和钞票对他们来说才是最重要的。剩下的穷苦百姓无处躲藏,随着炮火硝烟哭爹喊娘,那一片悲惨谁也不忍目睹。家破人亡妻离子散,还有孤魂野鬼四处游荡,呜呼哀哉,和平为什么总像地平线一样遥不可及呢。
署名作者:&南京 庄大军& & & & 首次发布于 《联合早报》 & & & & & & & &原文标题:《台海大战众生相》 & &原文链接参见&
=============该文章仅为转载,不代表转载者的政治倾向==============&
说了这些,仅仅是希望我们大陆的同学们不要人云亦云,动辄&攻打台湾&。两地本为一家,兄弟相争总是最可耻的事情,终会沦为笑谈。和平商谈,终而大一统才是历史发展的趋势。
最后希望台海和平稳定,两岸亲为一家。
分享这篇日志的人也喜欢
热门日志推荐
人人最热标签
分享这篇日志的人常去
北京千橡网景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文网文[号··京公网安备号·甲测资字
文化部监督电子邮箱:wlwh@··
文明办网文明上网举报电话: 举报邮箱:&&&&&&&&&&&&
请输入手机号,完成注册
请输入验证码
密码必须由6-20个字符组成
下载人人客户端
品评校花校草,体验校园广场}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民国初期历史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