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投行 股权里57个大股东股权到底怎么分

中国拥有亚投行30%股权及否决权 _ 东方财富网
中国拥有亚投行30%股权及否决权
东方财富网APP
方便,快捷
手机查看财经快讯
专业,丰富
一手掌握市场脉搏
手机上阅读文章
据一位印度高级官员透露,印度将成为第二大股东,中国将拥有30%的股权。
  ===本文导读===          ===全文阅读===    据《华尔街日报》报道,据一位印度高级官员透露,印度将成为亚投行的第二大股东,所持有的股权和投票权仅次于中国。中国主导成立的亚投行将在年底投入运营。  一名不愿透露姓名的印度官员周四表示,中国在亚投行中将拥有30%的股权,印度为第二大股东,将拥有8%股权和7.5%的投票权。该官员还透露,印度有可能提名一位副行一名董事。  据熟悉此事的官员透露,亚投行57个国家的股权和投票权在新加坡会议上最后确定。投票权和股权都是基于各国的()和购买力评价(PPP)来确定的。  亚投行各国GDP比重图:  官方消息称,亚洲基础设施投资(亚投行/AIIB)的股权分配将以GDP为基础,这意味著中国成为亚投行第一大股东已成定局。  该官员表示,中国在亚投行中不仅有最多的股权,还将在决策过程中享有一票否决权。亚投行决议的通过需要取得绝大多数成员国的同意,或者获得75%的投票支持。  亚投行将为道路、铁路、港口等亚洲基础建设提供融资。亚投行的成立对中国主导亚洲新格局有举足轻重的作用。除了亚投行,中国也在积极推动亚太自由贸易协议,此协议有别于美国支持的TPP协议。  印度官员表示:“印度并不会在中国的光辉下黯然失色,中国有如此大的经济体,本该领导亚投行。”  印度财政部会尽快向国会提交印度加入亚投行草案,以便国会接受并批准此草案。  该官员表示:“我不认为会有任何困难阻碍印度加入亚投行,因为我们需要巨大规模的资金来帮助我们完善国家乏善可陈的基建设施。”  至此,所有的成员国都在原则上同意亚投行成立的草案。现在,他们需要将草案递交各国的政府和议会,等待正式批准。只有正式批准后,成员国才算正式加入亚投行。  据此前媒体报道,亚投行的法定资本为1000亿美金,在初期将全部认缴。此前的计划中,初期认缴资本仅为50亿美金。  该官员透露: “根据亚投行的决定,所有的成员国在后续五年内需要付清该国的股份资本。”  据悉,亚投行将设立理事会、董事会和管理层的三层管理架构。 国际新闻阅读&&&【热点大追踪】 | 【国际之必读】 | 【全球新经济】 | 【中国与世界】 |
    说到万众焦点的亚洲基础设施投资银行(亚投行),迟迟不见露面的各国持股比例吊足了各界胃口。在各个版本中,“中国或持股超40%”的说法似乎接近了官方答案。  原外经贸部首席谈判、副部长,清华大学五道口金融学院学术顾问委员会委员龙永图在“2015清华五道口全球金融论坛”上指出“中国在亚投行的股权虽然超过40%,但是我们无意要有所谓否决权的地位。”,尽管中国财政部尚未公布,但40%的持股可能已经接近真相。原外经贸部首席谈判、副部长龙永图  在新加坡举行的筹建亚投行第五次谈判代表会议结束关于《亚投行章程》文本的谈判之后,境外媒体报道中国将持有25%~30%的亚投行股份,而龙永图则称中国持股将超40%。  他同时表示,中国还是个发展中国家,我们在实施“”战略时,搞亚投行也好,搞丝路经济也好,并没有挑战全球现有的世界银行为代表的金融体系,也没有必要和亚行分庭抗礼,我们绝无此意  龙永图还表示,如果没有朱镕基当年银行业改革以及巨额的积累,那么现在就不可能有实施“”战略的底气和实力。  下为嘉宾发言实录:  龙永图:各位来宾,女士们、先生们,非常高兴能力参加这次清华五道口全球金融论坛,应论坛组织者要求,让我讲一讲“一带一路”下的金融教育问题。我认为这是一个很有意义的课题,在中国新一代领导人的倡议之下,我们正在推动“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两个重大的战略,这两个战略加起来是我们中国对外开放战略一个新的重要组成部分,它的影响力越来越大,特别是最近以来,由于有亚洲基础设施投资银行(亚投行)、丝路基金等金融机制的出现,它的影响力更加引起了全球的关注。亚投行在筹备过程中,由于今年3月份英国人突然反水,出现了除美国、日本之外全球一边倒支持亚投行的局势,可以说震惊了世界。美国前财政部长萨默斯说,亚投行敲响了新的时代的钟声,全球经济的天平由西向东倾斜,美国失去了全球金融体系担保人的地位。4月13日,韩国一家报纸回忆当年作为美国国务卿的希拉里曾经提出丝绸之路经济带的设想,可惜由于美国人没有钱,这个概念也就不了了之了。这次中国人出钱了。这家韩国报纸讲:钱能产生力量,力量能创造愿景。中国的全球战略正在全球范围内被接受。当然我们对外国人的这些评论也不至于飘飘然,但是有一点是明确的,中国人开始来真的了。这让我想起了英语当中的一句话,”钱是能发出声音的,中国过去在国际舞台上并未发生过令人深刻强大的声音。  我从70年代起就在纽约联合国参加会议,作为中国代表团一位成员一直参加了几十年,在过去几十年当中,我们在国际体制当中基本上采取随大流的立场,所以当时我们这些外交官都知道没有什么大的战略,我们的立场就是发展中国家同意我们就同意,或者凡是敌人反对的我们就拥护,凡是敌人拥护的我们就反对,我们可以说没有什么太多的立场。一方面是因为他们不给我们中国话语权,但另一方面也是因为我们实力不够,我们不敢发出太多的声音。这次作为一个长期参加国际经济合作和谈判的一位工作人员,我确实感到十分振奋,这对我们中国整个来讲,特别是对中国金融体系来讲是一个发挥自己重大作用的机会。   当然我们也应该向国人讲清楚,中国还是个发展中国家,我们在实施“一带一路”战略时,搞亚投行也好,搞丝路经济也好,并没有挑战全球现有的世界银行为代表的金融体系,也没有必要和亚行分庭抗礼,我们绝无此意,中国从综合实力来讲,在全球金融体系当中发挥主导作用的时间还很远,我们还有很长的路需要走,而且办亚投行也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我们有很多的困难需要解决,需要按照国际的标准,按照国际多边体制的要求建立一个开放、民主、廉洁、高效的国际金融机构,这个机构不是属于中国的,是属于全世界的。  “一带一路”战略的实施,亚投行、丝路基金还有很多金融体系都会发挥重要的作用,我觉得这是我们金融界的同仁在实施国家战略当中发挥作用的时刻,他们应该为这一点感到自豪,我也希望他们成功。让我们共同努力,在建立亚投行和其他金融体系方面表现出中国人的智慧和能力,我们不仅仅要体现钱能发出声音,还要体现建立命运共同体的这样一个意愿会发出更加强大的声音,我想全世界都会知道这一点。
    当日本财政财务大臣在周六与中国财政部长会面时,亚投行的问题将成为会议商讨的关键内容。  如今,已经有56个国家签署了加入亚投行的协议,但日本却没有。在一份提交给日本首相安倍晋三的建议中,日本自民党敦促在加入亚投行的事项上应格外谨慎。日本财务大臣麻生太郎(Taro Aso)曾反复提及有关亚投行治理的情况。日本如今正加大对亚太地区的投入,旨在遏制中国在该地区不断提升的影响力,力争在未来五年内将亚行对基础设施的放贷能力提高至1100亿美元。   以下便是日本加入亚投行的利弊分析:  日本加入亚投行有什么好处  -日本东京大学经济学教授、原亚行研究院院长Masahiro Kawai认为,加入亚投行将扩大日本在亚洲有关政策和投资决策方面更大的影响力。  -日本自民党认为,日本加入亚投行将改善日本与中国的双边关系。  -加入亚投行将给予那些致力于海外扩张的日本企业更多机遇,从而带动日本经济。通过构建基础设施项目,银行同样也会受益。  那么加入亚投行的弊端在哪里呢?  -麻生太郎在上月于亚行的年度会议上表示,中国并未详细阐述亚投行的治理模式。  -加入亚投行会增加日本的债务负担,因为日本的债务水平已经位居全球最高。  -第一生命经济研究所(Dai-ichi Life Research Institute,DLRI)的首席经济学家Toru Nishihama表示,在加入亚投行这一事项上保持开放态度将有助于日本利用外交手腕。  -瑞士信贷集团首席日本经济学家Hiromichi Shirakawa认为,日本需要与美国保持同样的立场,美国就选择不加入亚投行。  -中国研究院现代国际关系院资深学者陈凤英表示,中国可以从日本身上学到技术和专业知识。  -中国人民大学国际关系学院教授时殷弘博士认为,日本若能加入亚投行可以显示出亚太地区的团结。  中国为何不希望日本加入?  -中国正对日本执掌的亚行在区域的影响力感到头痛,如今希望通过亚投行来遏制日本的影响力。  -时殷弘表示,中国和亚投行的其他创立国在共同获得资本上并不存在问题。  -中国曾表示, 在发展金融上,没有什么是比成立亚投行更好的实践探索。那么中国又何必依靠日本呢?  加入亚投行的时间表  -中国希望能够在在今年12月启动亚投行。  -具体的,有关亚投行资本金问题有望在明年解决,如果日本加入,那么资本金规模还会进一步扩大。  -时殷弘表示:“从目前的情况看,如果日本选择不加入亚投行,那么中国更容易敲定协议并细分与现有其他成员国之间的结构。”
    日本首相安倍晋三宣布了今后5年投资大约1100亿美元的亚洲基础设施建设计划。当各方正在期待亚投行大展身手之时,有强烈落寞感的日本弄了个大新闻。  目前,亚投行意向创始成员国最终确定为57个,其中域内国家37个,域外国家20个,涵盖了除美国、日本和加拿大之外的主要西方国家。各方商定将于2015年年中完成亚投行的章程谈判,预计年底前章程生效正式运行亚投行。  日本千亿美元的来源渠道  对日本提出的这一投资计划,许多人感到吃惊:经济颓靡的日本,如何拿出1100亿美元。而据研究表明,2014年以来,日本经济复苏出现较大波动,经济复苏放缓,投资需求减弱。前两个季度GDP增速一高一低;此外日本国民消费需求下降,消费者信心不足;出口增长疲软,贸易逆差扩大。  根据中国国家统计局今年1月20日发布的2014年经济数据显示,2014年中国GDP首次突破10万亿美元大关,稳居世界第二,是日本的两倍。  据不久前日本内阁府公布的GDP统计数据显示,2014年日本实质GDP与前一年相比减少1%;2014年日本个人消费与前一年相比减少3.1%;住宅投资也大幅减少11.6%;企业设备投资则减少0.5%。  由此可见,日本目前的经济形势并不是那么乐观,可为何还要投入1100亿美元搞亚洲基础设施建设?不少专家认为,日本经济日益低迷,而这次突然投入1100亿美元,也在一定程度上说明日本隐藏了一些实力。  此外,日本这次投资计划和两年前增加对非洲投资是一样的,日本计划在5年内对非洲投资3.2万亿日元,约300亿美元,其中约100亿美元是传统的政府开发援助贷款,另外200亿美元是民间投资。  在一般情况下,日本都是通过政府开发援助贷款战略支持美国,而美国支持日本拿出1100亿美元投资亚洲基础设施建设,可能性很低。  考虑到日本对亚洲的政府开发援助贷款比非洲要多,因此投入1100亿美元也并不是没有可能。中国对外援助开发投资往往是政府出资,而日本的模式则是官民共进,与中国有所区别。  按照日本官员的说法,与前5年日本此类基础设施投资规模相比,这项计划的金额增加30%,其中大约半数资金来自日本国际协力事业团和日本国际协力银行等国家机构。  投入千亿美元为了什么  安倍宣布这项投资计划之后,日本媒体解读为,这一新计划意在表明日本致力于通过人力资源开发和技术转让,帮助亚洲各国建设“高质量的基础设施”,同时“区别于亚投行”。但这一计划宣布之后,人们自然会联想到与亚投行的竞争关系。  日本经济界对日本政府没有加入亚投行是极为失望的。他们首先认为政府信息评估错误,以为英国及其他西方国家不会参加亚投行;此外,日本的财经界人士认为日本政府排斥了亚投行,使得日本企业丧失了在亚洲基础建设方面的一个商机。  对于日本为何要投入1100亿美元,不少分析人士认为,这一方面是为了平息日本国内经济界要求加入亚投行的压力,体现日本的经济影响力,与中国争夺市场;另一方面,在政治上向美国表明立场,也体现日本的同盟价值。  日本国内财经界看重的可能是巨大的投资市场,他们认为日本有在亚洲搞投资和援助的经验,这有出于经济目的的考虑。但为了政治上压制中国,日本恐怕是打错了如意算盘,如今的中国已经今非昔比,随着“一带一路”战略的持续推进,以及中国“大国外交”战略的实施,日本与中国在亚太区域的差距将越来越大,压制中国,日本将有可能得不偿失。  据预测,日本投资亚洲基础设施建设,如果计划专注于推动投资,对亚洲国家而言将是“福音”;但如果意在与亚投行“斗气”,日本可能“得不偿失”。  在亚洲基础设施建设领域,亚洲基础设施投资银行、亚洲开发银行和世界银行呈现出相互竞争的态势,对于这种局面,亚洲国家当然是乐见其成。亚投行的出现让后者放下了傲慢,为亚洲的基建和经济发展带来了新的活力。  实际上,从2010年中国GDP超过日本以来,日本嘴上说不在意,但背地里却十分在乎。日本拿出1100亿美元,超过亚投行的100亿美元,试图压过亚投行,这种做法恐怕会损人还不利己,不仅经济收益受阻,国际形象也受损。  日本的这一做法也印证了一点,在政治和军事上,日本被美国牵着鼻子走;在经济上,日本却要被中国牵着鼻子走。  拆台竞争不如合作共赢  中国刚启动亚投行千亿美元的资金,日本就宣布投入1100亿美元。“合则两利、斗则两伤”。日本投入1100亿美元,如果是为了对抗亚投行,未必是个最优选择。  对本轮投资,日本首相安倍强调,日本的投资将主要集中在地铁和桥梁建设,尽管这些项目昂贵,但耐用、环保以及抗灾是这些项目的优势。为了推动这一项目,日本甚至不畏惧一些国家的较高投资风险系数,可见日本制衡中国的决心。加入亚洲基础设施建设未必是一个零和游戏,而如果日本与亚投行携手,各自发挥不同领域的优势,联合把蛋糕做大,也许可以收获一个双赢的结果。中国近两年来不断地强调打造亚洲国家“利益共同体”和“命运共同体”的主张,在亚太区域唯有携手合作,才能开创共同美好的未来。  对中日两国的发展前景,中方一直高度重视,并释放出积极的信号,日本如何回应,是否投桃报李,需要看安倍政府的具体做法,亚洲基础设施建设不是独奏曲,而是交响乐,与其拆台竞争不如合作共赢。
(责任编辑:DF142)
[热门]&&&[关注]&&&
请下载东方财富产品,查看实时行情和更多数据
郑重声明:东方财富网发布此信息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与本网站立场无关。东方财富网不保证该信息(包括但不限于文字、数据及图表)全部或者部分内容的准确性、真实性、完整性、有效性、及时性、原创性等。相关信息并未经过本网站证实,不对您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扫一扫下载APP
东方财富产品
关注东方财富
天天基金网
扫一扫下载APP
关注天天基金亚投行中国持股或超40% 印度或成第二大股东|亚投行_新浪新闻
  周艾琳
  说到万众焦点的亚洲基础设施投资银行(亚投行),迟迟不见露面的各国持股比例吊足了各界胃口。在各个版本中,“中国或持股超40%”的说法似乎接近了官方答案。
  “中国在亚投行的股权虽然超过40%,但是我们无意要有所谓否决权的地位。”外经贸部原副部长、WTO首席谈判专家龙永图在出席“2015清华五道口全球金融论坛”时提到。尽管中国财政部尚未公布,但40%的持股可能已经接近真相。
  “在新加坡举行的筹建亚投行第五次谈判代表会议结束关于《亚投行章程》文本的谈判之后,境外媒体报道中国将持有25%~30%的亚投行股份,而龙永图则称中国持股将超40%。不论中国在亚投行中占有的份额具体为何,这一点已不甚重要,最重要的是这都体现了中国将在亚投行中确保扮演主导性引领的角色。”复旦大学金砖国家研究中心助理研究员王磊博士在复旦大学主办的“上海论坛2015”期间告诉《第一财经日报》记者。
  “亚投行更应关注的是正式运营后的具体运作如何,做得好就会吸引更多国家和地区加入,当然之后加入的成员的持股份额主要会从中国的份额中让渡。因此,经营得好,中国的份额肯定会下降,做得不好份额再多意义也不是很大。”中国人民大学重阳金融研究院研究员刘英告诉本报记者。
  根据亚投行筹建工作计划,各方将在今年6月底章程签署后履行国内批准程序,待合法数量的国家批准生效后,年底前正式成立亚投行。
  中国股权或超40%
  非新马歇尔计划
  龙永图表示,中国希望把亚投行变为一个更加民主的机构。“中国的亚投行的股权虽然超过40%,但是我们无意要有所谓否决权的地位,而美国虽然在世界银行和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股权不超过20%,但是仍然具有最后的决定权,我们能做的就是创造一种新的经济体系,创造一种新的制度,使得那些要接受贷款的国家不再接受任何非金融的条件。”
  针对“一带一路”或亚投行是新版马歇尔计划的观点,龙永图回应称,“也许有相似之处,但二次世界大战之后,美国人实施马歇尔计划是意识形态划线,援助西欧国家,尽管马歇尔计划在经济上取得了一些重大的成功,但是却造成二战以后长期的冷战局面。”
  龙永图进一步表示:“‘一带一路’战略是国家重要战略,特别是包括亚投行等新型金融机构,是向全世界开放的。我们不仅愿意与现成的国际金融机构合作,我们愿意对包括美国、日本在内的国家开放,这就是与马歇尔计划的不同,目的是与全世界所有的国家建立命运共同体,从而带来全球的繁荣和合作。”
  二战结束后,欧洲经济凋敝、百废待兴,迫切需要外界援助。美国提出并实施“欧洲复兴计划”,也称为“马歇尔计划”,帮助西欧国家恢复重建、发展经济,并确立自己的全球经济霸主地位。美国实施马歇尔计划的本意是,通过援助欧洲恢复经济,使欧洲成为抗衡苏联的重要力量。这一计划对冷战的激化和两极格局的形成起了重要作用。
  外交部国际经济司副司长刘劲松也对《第一财经日报》记者表示,二者不具可比性。
  刘劲松此前表示:“‘一带一路’比马歇尔计划古老得多,又年轻得多,二者不可同日而语。说古老,是因为‘一带一路’传承着具有2000多年历史的古丝绸之路精神。我们要把这条各国人民友好交往、互通有无的路走下去,并且让它焕发新的时代光芒。说年轻,是因为‘一带一路’诞生于全球化时代,它是开放合作的产物,不是地缘政治的工具,更不能用过时的冷战思维去看待。”
  中印或为最大股东
  当前,根据国内生产总值(GDP)和购买力平价(PPP)计算,中国和印度很可能分别位列第一、第二大股东。
  刘劲松告诉本报记者:“中印存在一些分歧,但邻国之间有些磕磕绊绊并不奇怪,没必要夸大,其实双方都在努力管控分歧,加强互动与合作。”他表示,印度的发展规划和国际合作计划,与中国倡导的“一带一路”存在对接合作的空间,中印可以用各尽所能、相互协调的方式,务实推进整个亚洲的互联互通。
  马赛KEDGE商学院资深供应链管理专家张峰也对本报记者坦言,尽管中印领导人有所顾虑,但印度基建缺口巨大,印度民间对两国合作充满期待。“之前在印度看到世界银行贷款修建的马路中间断贷停工几年,由于东西方文化的差异,西方机构条条框框较多、进度较慢、标准高,因此印度可能很难满足发达国家的要求,亚投行应该不会出现类似问题。”
  张峰坦言,亚投行其实将为两国带来进一步合作的机会。印度在IT系统和快递管理方面的经验丰富;对于中国企业而言,高速公路建设、车辆、港口设备等许多行业有潜在机遇,但这仍然取决于两国关系的发展。
  5月初,根据印度报业托拉斯报道,由于亚投行投票权的分配可能50%基于GDP、50%基于PPP,因此印度可能获得第二大股东地位,甚至有希望争取副行长的职位;韩国对外经济政策研究院此前的研究结果显示,如果亚洲国家占75%股份,且股份分配按照60%GDP和40%PPP来计算权重,届时亚投行最大股东应该是中国(30.85%),以下依次为印度(10.4%)、印尼(3.99%)、德国(3.96%)和韩国(3.93%)。
  当前,亚投行创始成员国为57个,横跨亚洲、大洋洲、欧洲、拉美、非洲等五大洲。官方消息明确,亚投行的股权分配将以国内生产总值(GDP)为基础,其中亚洲成员的股权占比可能在70%到75%之间,亚洲以外国家分配剩余的25%到30%股权。
  中国重在走好“运营”这步棋
  不论最终财政部公布的股权比例如何,其实对于亚投行而言,唯一的重任便是“运营”,因为股权占比是会随着后续成员国的加入而变动的。
  刘英告诉本报记者,如果亚投行运营顺畅,便会吸引更多国家和地区加入,当然有可能这些后加入的成员持股份额主要会从中国的份额中让渡。但如果做得不好,中国的份额再多意义也不是很大。
  究竟怎样的运营、治理和投资模式才能使亚投行扬帆远航?中央财经大学金融学院郭田勇教授在“2015清华五道口全球金融论坛”上的几点谏言或许值得借鉴。
  从业务发展战略上着眼,亚投行应该做到微观和宏观相结合。“亚投行是在‘一带一路’背景下成立的,‘一带一路’的核心是要加强相关发展中国家的基础设施建设以及实现互联互通,因此在这种背景下,未来亚投行从业务方向上,可能不应当局限于一个国家内部的一些小项目投资,而应该把目光着眼于投向跟‘一带一路’、互联互通相关的这些重大相关领域。”郭田勇认为,口岸建设、全球通信类的基础设施以及能源基础设施都符合投资定位。
  而在内部管理上,如何提高亚投行的决策效率则是重中之重。郭田勇称:“亚投行从本质上讲是一家银行,所以我们希望它可以从公司治理角度出发,参照一些商业银行,包括国内的一些开发性金融,它的这种治理标准更为高效。”
  近期,境外媒体援引知情人士的话称,亚投行正考虑在贷款审批上给予高级员工更多的权力,以便加快决定过程,因此可能不设实地执行董事会(on-siteexecutiveboard)。此前,各界都呼吁亚投行应该摈弃国际老牌多边机构的拖沓和官僚作风。
  谈到人才战略,郭田勇认为,亚投行未来在人才上能够做到兼收并蓄,要注重员工的本土化,因为亚投行作为一个公司治理水平非常高的国际金融机构,员工大量的本土化是有帮助的,也能够以反向推动国内金融机构的人才标准,同时也需要吸引全球人才。
编辑:SN146
更多猛料!欢迎扫描下方二维码关注新浪新闻官方微信(xinlang-xinwen)。
生活的狼狈就是在于攀比,自己没到那个层次,没有共同利益,别人再高大上跟你没有半毛关系。
曾经高调宣传为年度巨制级作品的江苏卫视《前往世界的尽头》没有品牌冠名。东方卫视播出的集结各路喜剧明星的《欢乐喜剧人》没有品牌冠名。此前北京卫视播出的《音乐大师课》也曾“裸奔”多期
离开美丽的巴西,人民日报记者跟着李克强总理拉美四国之行的脚步,急行至第二站——哥伦比亚。在哥伦比亚首都波哥大,李克强总理与桑托斯总统共同出席中拉人文交流研讨会,好一个中拉文化邂逅、文明碰撞的时刻。
这起震惊了全国乃至震惊了欧美诸大媒体的“飙车案”,在最终的判决结果上是不是显得过轻?这样的判决结果能不能对一些喜欢追逐“速度与激情”的人以起码的警示?如果以此案为范例,飙车或者说危险驾驶行为的犯罪成本是不是仍然过低?亚投行股权分配尘埃落定:中国有一票否决权(二)_网易体育
亚投行股权分配尘埃落定:中国有一票否决权(二)
用微信扫码二维码
分享至好友和朋友圈
运营倒计时
“亚投行的股权怎么分配,投票权怎么分配,它的治理架构、总部在什么地方,答案都在这里面,可以说是指导亚投行未来运营的一个根本大法。”楼继伟表示。
根据协定,亚投行的法定股本为1000亿美元,域内外成员的出资比例为75∶25,而各成员所认缴的股本在这一比例范围内,参照GDP比重进行分配,并尊重各国的认缴意愿。
初始法定股本分为实缴股本和待缴股本,实缴股本的票面总价值为200亿美元,待缴股本的票面总价值为800亿美元。目前,总认缴股本为981.514亿美元,原因是个别国家未能足额按照其GDP占比分配的法定股本。
亚投行协定在各国政府签署后,还需经过各国国内立法机关批准。
“我们有信心在未来不到半年的时间内,与各方共同努力,加快完成各国国内立法生效程序,推动亚投行如期于年底前正式成立并尽早投入运作。”楼继伟说。
目前,亚投行已经明确总部设在中国北京,并将根据未来亚投行业务发展需要,在其他地方设立机构或办公室。《协定》明确,亚投行将设立行长1名,从域内成员中产生,任期5年,可连任一次。
值得注意的是,本次正式签署协定的是50个国家,菲律宾、丹麦、科威特、马来西亚、波兰、南非、泰国没有在6月29日签署成立协定。鲁政委表示,每个国家都加入并不是亚投行成立的必要条件,这七个国家最终能否加入亚投行并不影响亚投行的成立。
史耀斌也表示,根据协定,至少有10个签署方批准且签署方初始认缴股本不少于认缴股本的50%,协定即告生效。
在6月30日的外交部例行记者会上,外交部发言人华春莹就这一问题做了回应,她表示,根据《亚投行协定》规定,此次未签署协定的意向创始成员国可在年底前签署。
本文来源:华夏时报
责任编辑:王晓易_NE0011
用微信扫码二维码
分享至好友和朋友圈
加载更多新闻
热门产品:   
:        
:         
热门影院:
阅读下一篇
用微信扫描二维码
分享至好友和朋友圈}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亚投行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