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大飞机c919试飞是什么样的飞机?

国产大飞机C919冲向蓝天 告诉你何谓“国之重器”
  人民网北京5月5日电 (张希、实习生赵鹏、高黎明、张瑾琳)在万众瞩目中,国产大型客机(以下简称C919)终于在今天腾空而上,宛如雄鹰振翅翱翔,&水滴石穿,非一日之功&,这短暂的起飞瞬间其实凝聚了几代航空人九年如一日的汗水,C919共有102项关键技术,其零件、设备、部件、部段总共超过百万件,是名副其实的&国之重器&。那么,这架飞机有何特点?它的研发又有何重大意义呢?记者带你去了解一下C919的&前生今世&。
  座席多、航程远、还省钱,我国的核心技术功不可没
  &座席多、航程远、还省钱&,提起大型客机,大多数人的第一反应就是体型大,但C919&大&的可不仅仅是体型。首先,从座席上来说,根据国际通用的专业标准,飞机的座席超过150座就属于大飞机,C919的座席为168座,是&不折不扣&的大飞机。其次,从航程上来说,C919的航程共有5555公里,基本可以覆盖国内的主要二线城市,所以其飞行的覆盖面也非常&大&。&灵雀&团队负责人、商飞总体论证研究部工程师张驰介绍,C919使用了大量先进材料,在满足强度、刚度等前提下,减轻了不少重量。据估算,飞机每降低1%的结构重量,航空公司每年就可以节省十几万,甚至几十万的燃油花费,因此C919节省的开销也很&大&。
  此外,舒适度高也是C919的特点之一。一般而言,大型客机的巡航高度都在万米左右,处在这一高度时,机舱外气压很低。为了保证舱内乘客的舒适度,需要采用增压设备,用来在空气稀薄的高空给客舱增加气压。当然,机舱内的气压也不能和地面一样高,以防飞机结构发生损伤。中国商飞上海飞机设计研究院强度部副部长朱林刚在接受《人民日报》采访时说,&C919大飞机座舱内部的大气环境大概相当于海拔2400米左右的大气环境。&C919的增压设备让乘客可以感到更加舒适。
  &C919飞机整体采用自主设计,包括外形、气动特性(飞完全靠气动特性)等,其中气动特性是我国自己的核心技术。另外,从系统集成上来看,C919也是属于我国自己的飞机。也许有些人会说,飞机上的一些零部件是从其他国家购买的,但是购买了零部件并不代表购买了整个飞机,系统集成才是我们的核心技术。&中共中央组织部&千人计划&专家、中国商飞公司系统工程专业二级专业副总师康元丽介绍,经过研发,将这些零部件集在一起,就创造出了能够满足飞机性能、飞行安全、飞行品质、乘客舒适度等一系列需求的飞机。
  &披星戴月、漂洋过海&的测试,创造环球飞行壮举
  这样的大飞机,其研发的过程困难重重,充满挑战。张驰在接受记者采访时不无感慨地说,&在C919的整个研制过程中充满了挑战,测试过程也存在诸多难点,测试人员常常为了一项测试披星戴月、漂洋过海&。他说,C919在组装完成之后并不能直接投入市场,还需要接受长期、全面的测试。极端恶劣天气是影响飞机安全的重要因素之一,所以研发人员在将C919投入市场之前,必须保证其能经受住极端恶劣天气的考验。&只有这样,才能证明这架飞机安全可靠,才可以交付给市场和用户&,张驰说道,&但是极端恶劣天气并不好找&。
  此外,还有一项测试叫做&自然结冰测试&,目的是测试C919的机翼在自然结冰的状态下能否正常运行。测试人员了花了三年时间去寻找合适的自然环境,最终在五大湖的上空完成了这项测试。张驰说,&这项测试刚好创造了国产飞机第一次环球飞行的记录。事实上,为了满足测试所需的各种条件,测试人员在很多时候都不得不&披星戴月、漂洋过海&&。
  测试不仅需要长期、全面,而且需要&细致入微&和&三番五次&。张驰介绍,&我们需要把所有可能造成危险的因素都考虑在内,C919的每一个部件,哪怕只是一个螺丝钉,都经过了反复的测试和认证&。
  C919是中国民航工业上的一次创新,是中国梦的体现
  C919是中国自主研发的第一架具有完全的自主知识产权的大飞机,是我国民航工业上的第一次突破,具有不可替代的创新性、奠基性和开创性。
  &这款飞机的研制已经勾勒出了整个中国民航制造业的产业链,这次C919的研制可能包括了国内二三十个这样的省份,还包括几百个国内外的供货商,这实际上是对产业的带动,由此,我们第一次有了自己的民航工业,有了适合国际标准的民航工业的战略平台,所以它是具有战略意义的。此次C919的首飞不是简单的商飞,这是民航工业的一次突破,它具有奠基性、创新性的战略意义。&康元丽说。
  &只有苦练七十二变,才能笑对八十一难&,事实上,C919研发、测试过程中存在的困难也只是冰山一角,研发人员在整个研制过程中遇到了太多不可预知的难点和挑战。不过张驰表示,&这些难点和挑战也正是我们对C919充满信心的原因,因为我们把整个困难的过程走完了&。荀子在《劝学》中写道:&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世界上的每件事情都并非一蹴而就,广大航天人寄托在C919上的勇气与执着,或许才是真正的&国之重器&。
您看完这条新闻的表情是?
责编:周扬
环球时报系产品
扫描关注环球网官方微信
扫描关注 这里是美国微信公众号
扫描关注更多环球微信公众号国产大飞机C919从诞生到首飞到底经历了些什么?|大飞机|总装|C919_新浪财经_新浪网
  财·发现:飞了!国产大飞机C919从诞生到首飞到底经历了些什么?
  今天,国产大飞机C919成功首飞,翱翔天际,不少人感慨,终于飞起来了!这么自豪语气到底从何而来?
  这个被称为“胖九”的大飞机从诞生到首飞到底经历了什么?(图:微博网友 @忙波)
  介绍一下C919“本人”
  C919大型客机是中国自2008年启动大飞机研制计划以来,首款按照最新国际适航标准研制的、具有完全自主知识产权的干线民用飞机。
  C919飞机基本型全经济级布局为168座,混合级布局为158座,标准设计航程为公里,相当于可以一口气从长春飞到拉萨,属于大客中的入门级机型。
  C919到底啥意思?
  其实C919的全称是“COMAC919”。
  “COMAC”是中国商用飞机有限责任公司英文名称的简写,“C”是COMAC的第一个字母,也是中国的英文名称China的第一个字母。
  C919,第一个“9”寓意天长地久、经久不衰,“19”代表我的最大载客量是190座。
  9年光阴 从零到“上天”
  2007年2月
  国务院批复大型飞机研制重大科技专项正式立项;此后,中国商用飞机有限公司成立,并将总部落户、研发中心落户张江、总装制造中心落户祝桥。
  2008年5月
  中国商飞在上海揭牌成立,总部设在上海,公司注册资本190亿元。
  2008年11月
  C919项目正式启动。
  2009年9月
  C919机头样机开工制造。
  外形样机在亚洲国际航空展上亮相。
  首架机机头部段装配下线。
  第一架C919正式开始结构总装工作。
  2014年10月
  C919后机身前段交付。
  首台LEAP-1C发动机交付。
  C919总装下线
  C919完成了首飞前两项重要试验。
  全机2.5g限制载荷静力试验圆满成功。
  左右发动机均一次点火成功。
  C919已基本完成机载系统安装和主要的静力、系统集成试验,进入首飞准备阶段。
  2017年4月
  C919原型机进行了首次高速滑行测试;随后成功进行了高速化姓抬前轮测试。
  C919首飞。
  国产大飞机 不只是大
  C919不仅仅一款干线客机那么简单,它意味着中国民航将不再依赖国外进口,中国的飞机制造真正走出一条自主研制的大发展之路。在C919 完成首飞、实现量产后,还将带动上下游产业发展,解决大量高技术人才的就业,锻炼航空人才,拉动经济发展,成为中国制造的一张名片,提升中国制造的国际地 位和影响力。
  而大飞机项目一旦形成产业,将极大促进我国的经济发展,但从就业来说,相关数据显示,1名飞机制造厂工人的背后,需要80名下游零部件领域 的工人,而每向航空工业每投入1亿美元,10年后航空及相关产业能产出80亿美元,这一切也让市场对C919商业价值充满了期待。
  目前有200多家企业、36所高校、数十万产业人员参与到C919的研制过程中,其中供应商或者潜在供应商有70家左右,除了宝钢、中航工业等央企外,还有GE、霍尼韦尔等国际巨头也在积极争取中国的市场,可以说C919已经串起一条国内完整的飞机产业链。
  还没飞就已经有订单了
  C919已经获得全球23家用户570架订单,其中平安金融租赁订单数最大,为50架,其他主要客户还有农银租赁、工银租赁、中信金融租赁、、、等公司签下订单。
  &过五关斩六将 冲上云霄
  C919总装下线之后,项目在系统集成试验、静力试验、机上试验、试飞准备等几条主线稳步推进。为准备首飞,C919已完成118个试验项目,经历了包括低滑、中滑、高滑在内的21次滑行试验,并于2017年3月通过专家技术评审,4月通过放飞评审。
  别怀疑,C919就是“中国制造”
  为了控制成本,形成合力,商飞公司在制造C919时,选择了“主制造商-供应商”的发展模式,最大限度地聚集和利用国内外资源,打造民机产业“生命共同体”。
  在国际市场上,国产大飞机同样拥有自己的供应商“朋友圈”。C919在择优选择GE、Honeywell、CFM等16家跨国公司作为大型 客机机载系统供应商的同时,还推动国际供应商与国内企业开展合作,组建了航电、飞控、电源、燃油和起落架等机载系统的16家合资企业。
  虽然选择了16家国际知名系统供应商,但C919毫无疑问仍是中国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大型客机。原因在于,商用飞机领域的真正自主知识产权在于TC(型号合格证)和PC(生产许可证)。而C919的这“两证”都由主制造商中国商飞公司持有。
责任编辑:胡青山
热门推荐APP专享国产C919大飞机:有什么了不起?
10:19作者:
出处:@HHFW-菜兵 @江上苇01
C919,有什么意义?11月2日上午,国产大客机C919在中航工业商飞举行了热烈隆重的下线仪式,国人期待已久的国产大客机终于展示在世人面前。
从外观看,国产大客机非常美观大方,机头部分的大窗户为飞行员提供了良好的视野,同时也显得特别时髦,按照现在通俗的话来说:“颜值超高”~整个机身显得很修长,像一个高挑迷人的美女,吸引着万千人群的目光,机翼采用的是时下最主流的超临界翼形,不仅可以更有效的防止失速,还可以更加节油。C919的采用的是美国通用电气集团的赛峰LEAP-1C涡轮风扇发动机,该发动机由国际主流商用涡扇发动机CFM-56延伸发展而来,相比于其基本型,通用电气的进一步改进和研发,使得该发动机更加省油经济更加安静更佳安全稳定,为C919的起飞提供了坚实可靠的动力保障。而从目前曝光的驾驶室内的图片来看,C919也一样时髦,采用了侧杆式驾驶方式,使用了多冗余度的电传飞控系统,可以说是“内外兼修”!
很多人都会说,之前不是已经有了ARJ21客机了么?为何这C919被称为中国第一款“大飞机”?所谓大飞机,一般是指起飞重量超过60吨,商载人数超过150座的干线飞机。从目前公布的数据看,C919客机属中长途商用机,起飞重量72吨,总长38米,翼展33米,机体宽度3.96米,机身高度12米,其基本型布局为168座。标准航程为4075公里,增大航程为5555公里,经济寿命达9万飞行小时。从这些指标上看,C919可谓地道的大飞机,其主要竞争对手锁定为空中客车A320系列和波音公司的737系列,而之前所说的ARJ21显然只是支线飞机~
C919今日的下线,其意义可谓深远,甚至堪比航空母舰的服役和国产高铁的速度试验,这意味着中国的工业特别是高端制造业已经走上了快车道。一般认为,汽车工业对于整个工业的带动比是1:8,那么航空工业对于整个工业的带动就大概为1:18,航空工业的发展,对于其上下游的产业带动非常明显,像其所采用的复合材料就需要很多的试验和检验才能定型生产和总装。如今,大飞机的制造,将会或必然成为像国产手机、国产汽车、国产高铁一样的中国名片。
C919下线,只是万里长征的第一步,未来一段时间内,C919将会进行各种的试验和试飞,从低速滑行到高速滑行,再到最后的首飞,官方给出的时间表大概是最迟明年第三季度,首飞后,还将会生产更多的用于试飞的原型机,包括进行静力试验的原型机,为加快试飞进度,这几架原型机还会分别到国内各个机场进行试飞,包括高原地区、高寒地区、热带地区、大湿度地区等,届时,相信航空迷和飞友们一定会带来精彩的大片~
前面说到下线只是万里长征的第一步,那么随后或许是最艰难的,不是首飞,也不是商用试验示范飞行,而是为取得适航证特别是美国联邦航空局(FAA)所颁发的适航证而进行的试飞,虽然说现在C919已经有500多架的启动订单,但只有这个证的取得,才能说我国的大飞机有了打入美国乃至全球市场的准入证,才能真正做到销往全世界~
其次,我们还要看到,现在的C919大客机,依然还是像我国很多机器设备和交通工具一样,有着“先天性心脏病”,即发动机技术还不过关,C919的动力系统,不仅仅是涡扇发动机,包括其发动机控制系统乃至整个飞行控制系统,都是由国外的通用电气、罗克韦尔、霍尼韦尔等航空制造业巨头所提供,诚然采用国际货架产品可以快速试飞和有利于取得适航证,但从战略安全的角度来看,从军事角度来看,甚至从“财源”角度来看,我们依然还需要国产发动机和飞控系统的“给力”。
好在我国航空工业很早就已经意识到这个问题,目前正在试飞的为运-20搭配的大涵道比涡扇发动机,经过商业化改进,也可以适配在C919上,到那时,国产大飞机,才能真正的号称“国产”!而相信以我国的传统,真正的国产C919,也一定会被赋予军用编号,成为预警机、加油机、电子侦察机、反潜机等特种飞机的平台,托起中国空军“战略空军”的梦想~
从C919的型号,其实就不难看出商飞的野心,C919最大乘客数量是190,那么C929呢?就在不久前,有消息称商飞有更大型客机C929的计划,而从编号来看,290座级的客机,已经是波音777的级别了。相较于C919,我们更加期待真正的大型客机—300座级别大客机的问世~
C919下线了,如果从运-10开始研制计算,我国航空工业的大飞机之路,已经走过了40多年的历程,运-10的下马,让很多国人感到刺痛和无奈,如今,C919的问世,或许多多少少可以告慰航空工业的那些先驱们吧。他们的大飞机梦已然成为了如今航空报国梦的一部分,成为中国梦的一部分!
C919,到底有什么了不起的?——大压机
话说回来,新机的发动机和航电还多是舶来品,就一“壳子”两“翅膀”是国产货,所以不少同学抨击兔子(中国的戏称)这飞机技术含量低。
这些抨击新机技术含量的同学中,似乎没几个注意到制造机身大梁和框架,又需要一套什么档次的产业体系——
日,中国首次自行研制制造的大型喷气式客机“运-10”首次试飞成功后,试飞累计170小时后即被停止试飞,(排除了与美国麦道合作方面的原因)很大程度上与当时中国没有能加工大型机身大梁所必需的大型模锻压机有关,分锻组合件强度不足,疲劳超限是也。
现代大型客机的整体高强度大梁(以及框架),需要超大型模锻液压机进行锻压。而目前全球(不含中国)四万吨级以上的大压机,也就美(2台4.5万吨),法(6万吨及4万吨各1台),俄(前苏留下的7.5万吨2台),瑞典(8万吨1台)——仅此七台而已。*小贴士:大型模锻压机是指压力必须是4万吨级以上的模锻压机,是衡量一个国家工业实力的重要标志。迄今为止,仅有中国,美国、俄罗斯、法国4个国家有类似设备,最大锻造等级为俄罗斯的7.5万吨,而中国的达8万吨。
美国那两台尚是五十年代的老货,法国则于七十年代从前苏联引进了那台6万吨压机。正是由于在大压机方面占据优势,所以法国和俄(苏)在大飞机制造上尚能与美国相抗衡,空客A380和安225就是这一产业优势的直接体现。
但即便如此,A380之部分高强承力部件,如起落架的钛合金构件,仍需送到俄国去上7.5万吨大压。
即便是缺乏完整工业体系的瑞典,但也能凭借8万吨大压机的一专之能,跻身世界航空强国之列。(图为瑞典萨伯-32飞机)
那么,咱们家兔崽子又是什么水平呢?目前,全球最大和最新的一台8万吨级大压业已投用(压个安225的大梁,从装备角度来讲已经是绰绰有余,更甭说737级别的C919,777级别的929)。
这也就意味着,“小白兔”造大飞机,即将变得如白菜一样漫天乱窜……
另据消息称10万吨以上(10万吨及16万吨)的超级大压机也正在研制中……也就是说,在这颗蓝星上逆天的兔子,已经志在星辰大海,没拿同类当对手的兴致了!
出处:@HHFW-菜兵 @江上苇01
上一篇:下一篇:
责任编辑:
这款车壳最早是在北 京模型展上看到的,当时也是被这款车壳外观所深深吸引了,特别是它采用软壳的材质却做出了硬壳的效果。但是在到手之后…
自从室内小无刷穿越去年流行起来至今,各大厂、小厂都看到了这块肥肉,80mm~100mm轴距之间的机架、飞塔、电机、整机层出不穷;加之今年年中…
当铝合金遇上碳纤维,竟然还可以将机架做得这么好看,而且也很耐炸。接下来就让我们看看TINSLY RC 230这款机架………
花了一个月终于做好了
天九改的 用abs热风吹湾整形一点点做的 [/backcolor]
船是自己YY的所以细节什么的几乎没有,就不用在意了,毕竟高中党时间也不多好了,废话不多说,上图
双十一活动期间让我在天捷力购买了一台“云团”载机,经过了长达半个月的时间终于收到货了。本人:彩云南-OMG 为了能够帮助大家对“云团”
两个KBAR都不自检经常跳舵(陀螺仪一新一旧)
[ChinaFPV]三伏飞活动纪实&原始森林追逐
穿越机大师们进来!!说说你们的问题
有这款osd固件的请发给我一下,谢了
装机装到牙根痒
【站内推荐】 /2
(活动奖品更新完毕)
玩穿越机和航拍,有一样设备必不可少,那就是图传系统,相信大家都对此不陌生。现在有一款花费不到300元,就能立即拥有一套能够进行分屏显示的5.8G头戴式图传监视系统,同时还自带录像和拍摄功能。下面就请对这个设备感兴趣的朋友和我们一起来深入了解。发动机是国产的吗?
观其回答,有褒有贬,小弟不才,回答此问,才疏学浅,不喜勿喷。 总的来说,919下线之后公众的问题无非就三个: 1.919真的是所谓“国产”的吗? 2.919是否安全可靠? 3.919能在目前的窄体双发客机市场上走多远? 一个个回答。 1.C919真的是所谓“国产”吗? 先上一张零件供应商。
航电,液压等关键部分是当今世界上首屈一指的公司供应:汉密尔顿,霍尼韦尔,帕克。【有的地方把霍尼韦尔翻译成汉威不过我还是喜欢叫霍尼韦尔】 发动机由GE的小号CFM提供CFM LEAP-1C
CFM LEAP系列除了-1C还有-1A和-1B两个哥哥,分别供应空客和波音的A320neo和B737Max。飞控线传技术等核心操控技术皆为国外供应商提供,而机身组件由AVIC的几个大厂-成飞,沈飞,西飞提供,设计则由中国独立完成,整机在上海组装完成。所以并不是完全的国产化,只能说是"Designed and produced by COMAC"。2.919是否安全可靠?在没有取得适航证之前,所有飞机都不安全。不经过飞行安全审查就谈安全都是立Flag!不经过飞行安全审查就谈安全都是立Flag!不经过飞行安全审查就谈安全都是立Flag!重说三。大家会问这个问题无非是与前几年大家对中国制造的印象挂钩的。在公众的印象里,中国制造就是富士康,华强北,温州皮鞋厂,还有“998的安卓苹果iPhone4”,便宜却不可靠,粗制滥造。确实,C919的目录价格比同类机型相比低,但这也是为了抢市场拿订单,不然一大票工人没工资人家会不高兴的。扯回80年代。那几年,中国第一次提出造飞机,运十上马,四发的涡喷客机,外貌酷似707和DC-8。目前正躺在上海,大家可以去看看。运十上天的时候,总设计师也上了飞机,飞了一圈下来,大家都很开心,说中国也能自己造客机了。然而因为各种原因,运十下马,取而代之的是与麦道合作的制造MD90客机计划。据说这些原因中就包括安全问题。运十的机翼大梁在着陆几次后居然发生了形变,这是非常严重的问题。当时认为是装配技术精度不够所引起的问题。既然麦道要和中国合作,为何不跟美帝学学怎么“搭积木”呢?师夷长技以制夷。737的机身组件有一部分是在西飞组装的,所有的组件必须经过波音的审查,而这次919的机翼提供商便是西飞。如果提供给919的组件无法保证安全,那西飞这几年跟波音学怎么铆铆钉可就白学了。而且,You know,国家级大项目,而且还是长期的项目,如果不能保证安全,这项目还有存在的必要了吗?3.能走多远?这个就得看商飞的营销策略了。国内有ZZ订单,这个不愁。国外打个折,非洲朋友估计会喜欢。具体请我的同事@杨俊飞来解答吧。写在最后919确实被某些媒体夸大了,但它的本身的意义还是非常重大的,毕竟这是中国第一架顺应时代潮流的客机,机身的组装也需要技术来支撑,我们在关注919的同时,或许也该关注下国家技术的进步。对于***来说,919的ZZ意义,大于存在意义。总局和商飞某些人的官僚嘴脸,令人厌恶,不光是公众,飞友圈,甚至有的机长,也非常讨厌。如果没有这些,也许919会好受一点。最后,祝首飞成功——中国的航天梦。========== 分割线 ==========【接下来是小学生时间】1.对于有人说看起来天朝仅仅是造了个壳子来套美帝的技术。那么来看看波音的787吧。以下资料来自wiki。Subcontracted assemblies included wing manufacture (Mitsubishi Heavy Industries, Japan, central wing box) horizontal stabilizers (Alenia Aeronautica, I Korea Aerospace Industries, South Korea); fuselage sections (Global Aeronautica, I Boeing, North Charleston, US; Kawasaki Heavy Industries, J Spirit AeroSystems, Wichita, US; Korean Air, South Korea); passenger doors (Latécoère, France); cargo doors, access doors, and crew escape door (Saab AB, Sweden); software development (HCL Enterprise India); floor beams (TAL Manufacturing Solutions Limited, India); wiring (Labinal, France); wing-tips, flap support fairings, wheel well bulkhead, and longerons (Korean Air, South Korea);landing gear (Messier-Bugatti-Dowty, UK/France); and power distribution and management systems, air conditioning packs (Hamilton Sundstrand, Connecticut, US).中央翼盒来自三菱重工,机舱门来自大名鼎鼎的萨博,空调组件汉密尔顿,前起主起法兰西and英吉利制造……美帝波音组装。787的全部零件来自全球的143家厂商。天津提供水平安定面等部件。用波音的话说,787完全是一个“外包货”。2.919的首飞,领导必须得陪着一块飞ARJ21-700首飞当日,CAAC局长和COMAC董事就跟着ARJ21从PEK飞到PVG,摔了你也得陪着嗝屁。3.说919军用的可以洗洗睡了,各种美帝货你觉得美帝能让你干军用的活么?不过军用版C919可以借鉴民用919的设计经验。总之就是商飞努力啦!你们别黑它!就是这样。
七年前,我刚毕业,进入我们设计所工作,那时候,也是商飞开始设计大飞机的时候,那时候640荒废了20年,接了这么个大工程,设计能力肯定是不足的,只能到处挖人,我们所就被挖了不少,很多前辈我都是刚打了个照面,名字都没记下来,第二天就发现他去上海了……现在回想起来,如果我当年有现在的水准,估计也和他们一样跑了。。扯远了,只想表达,参与设计的是很多主机厂所的骨干,这些人曾经让多型飞机安全地飞上天,又安全地降下来。看到有些回答在质疑这些人的能力,觉得有些伤感,感觉在打自己脸一样。再就是适航,搞过民机就知道,这玩意严的一笔。民机军机都设计过,搞民机比军机难多了,适航要求太高,试验要求复杂。能过适航,安全性就是最大的保证。再就是外国心的问题,c919并不是一款打算拘泥于国内的飞机,要取的不仅仅是中国的适航证,要卖给国外,得有美国和欧洲的适航证。很多内部的东西,国内的成件厂不是不能做,但是哪怕是个几百几千块的小成件,取一套国外适航的资质花费也是惊人的,而且,适航条例在不断修改完善,美国改一点,你又得跟着改,再重新取适航,不是一般小厂可以承受得起的,而且,承受得起,也划不来啊,这东西本身就不贵,没必要。欧美,对中国没那么友善,你造了这样的东西,就更不会笑嘻嘻的欢迎你成为干线飞机的第三极,在适航条例上,肯定会不择手段地卡你,想方设法阻止你进入国际市场。直接选用他们飞机也在用的成件是最好的解决方式。}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国产大飞机发动机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