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保险看着非常红火传奇,作为一线从业人员感觉如此艰难

为什么保险看着非常红火,作为一线从业人员感觉如此艰难?-石投金融
下载客户端
三步轻松贷款,贷款利率低
为什么保险看着非常红火,作为一线从业人员感觉如此艰难?
保险行业银保系从业一年,看大数据感觉保险行业一片大好,每年保险行业增长多少,排队等待挂牌成立的公司有多少。但是作为一线从业人员感觉保险还是不被认可,每月每季度都有业绩考核,考核不过要被清退,却感觉生存如此艰难,这是为什么?
匿名用户 |
浏览次数:492
常见类似问题
回答共有10条
答案更改 我不认为0利润是对的,但还是保留了 原因很简单,如果我因为我有别的收入,而觉得保险可以0收入 那其他全职把这个事情当作唯一事情来奋斗的人怎么办?别人还要不要收入?? 所以保险不仅应该、而且必须有合理的收入,对应个人体现的价值 所以不可… 显示全部 答案更改我不认为0利润是对的,但还是保留了原因很简单,如果我因为我有别的收入,而觉得保险可以0收入那其他全职把这个事情当作唯一事情来奋斗的人怎么办?别人还要不要收入??所以保险不仅应该、而且必须有合理的收入,对应个人体现的价值所以不可以提倡0利润,相反必须要鼓励个人专业价值和收入回报成正比个人收入和对客户的服务挂钩,才是正道。-----------------------原答案;我坚持下来几个因素:1、我有其他收入,所以保险可以o利润2、保险事业很有意义,所以值得全力以赴3、进入保险行业前有10年人际关系的基础,人品和性格是别人认可我的第一前提条件4、专业要够,不够也不行
回答于日 00:00
原因很多,多是从市场认知不佳、人员素质低下、代理人地位低等角度来看的,可还有一个角度似乎是重大遗漏,就是“公司治理落后于市场发展”。 举个例子: 灭火器有用吗?谁家有灭火器? 有人会说有用,有人会说没失火就没用。如果问一句谁家里有灭火器,那… 显示全部 原因很多,多是从市场认知不佳、人员素质低下、代理人地位低等角度来看的,可还有一个角度似乎是重大遗漏,就是“公司治理落后于市场发展”。举个例子:灭火器有用吗?谁家有灭火器?有人会说有用,有人会说没失火就没用。如果问一句谁家里有灭火器,那么估计只有不足2%的人举手而且会被问:“咦,你家里有灭火器干嘛?”灭火器的市场地位,跟保险是一样的:都会被认为有用,但都不会着急买了备着。这是市场的认知现状,不代表认知落后。所以,要是有人再来推销保险的话,你问问他家里有没有灭火器。家里有了灭火器,再来推销保险。这样的市场现实,就是一种客观存在,既然叫“客观存在”,就是说不是什么好不好、先进落后的问题。基层的营销员代理人甚至于销售管理者,根本不知道这个现实,更不知道该怎么卖保险,不会卖就得有人教,谁来教?怎么教?于是会有保险公司的培训宣导。宣导培训者也不知道怎么打发日复一日的早会,于是背诵上面传下来的、或者复制粘贴来的东西,于是“消费者不懂保险、意识落后”、“不买保险就是没有爱与责任”......一类的东西,就随着没有分辨力的宣导培训者传到更没有分辨力的营销员代理人......所以不管是什么地方、不管是那个保险公司,每天的晨会形式内容如出一辙,为什么?因为远离市场的总部、分支机构的营销管理和培训懒政!因为懒,只是坐在有空调的电脑后面闭门造车敲字写培训教材,以写出“万世流芳亘古不变”的培训课件为荣——岂知市场是变的!他们不知道变化吗?知道,不过关我屁事!他们不知道培训和营销管理升级换代吗?知道,不过改几个字、换换标题和PPT模板就可以蒙混过关,干吗要出差调研加班熬夜?所以,营销培训管理体系里,都在玩着“懒人忽悠笨蛋”的游戏,时间长了,所有参与游戏的人会认为这样很正常,应该是常态,所以造就了营销员代理人千人一面,二十年都在唱着同样的调调,营销员的误导、素质低下、收入和地位低,其实都是公司治理落后的牺牲品!你家的基本法和培训课件,最近一次全面改版是什么时候?每次改版背后的真实原因是什么?改版之后有什么实质性变化?讲师变了吗?组训的变化在哪里?要是没变,回到开头。
回答于日 00:00
先占。 显示全部 先占。
回答于日 00:00
我坚持下来几个因素: 1、我有其他收入,所以保险可以o利润 2、保险事业很有意义,所以值得全力以赴 3、进入保险行业前有10年人际关系的基础,人品和性格是别人认可我的第一前提条件 4、专业要够,不够也不行 显示全部 我坚持下来几个因素:1、我有其他收入,所以保险可以o利润2、保险事业很有意义,所以值得全力以赴3、进入保险行业前有10年人际关系的基础,人品和性格是别人认可我的第一前提条件4、专业要够,不够也不行
回答于日 00:00
一线保险从业人员觉得生存艰难,离职率高,根本原因是因为保险行业入职的低门槛,低到不论学历、不分性别、不论经验、几乎不在乎年龄,只要你有社会关系,只要你亲朋好友多,越多越好。 其它哪个职业能对从业人员要求这么低?公务员入职得公开招考,汽车运… 显示全部 一线保险从业人员觉得生存艰难,离职率高,根本原因是因为保险行业入职的低门槛,低到不论学历、不分性别、不论经验、几乎不在乎年龄,只要你有社会关系,只要你亲朋好友多,越多越好。其它哪个职业能对从业人员要求这么低?公务员入职得公开招考,汽车运输业至少得有驾照和一定驾龄,商场当个销售、饭店当个服务员还至少要求身高、长相和口才呢。为什么保险业不在乎那么多呢?因为保险业就是吃你的社会关系的,你的亲朋好友多,你越是优秀的一线保险销售员。因为新人入职后,你把保险卖给陌生人的可能性很小很小,当月的任务完不成,你只能转脸找自己的亲朋好友,人家看在亲情友情的面子上买你的保险,当你在几个月内把自己的社会关系用完的时候,当你对陌生人卖不出保险的时候,你对于保险公司来说价值就被榨干接近于零了,不用保险公司清退,你或许就自己辞职了。对保险公司、保险行业的这种看法,是我从家里买了多份亲戚推荐的保险、是从帮他们完成当月任务的事实中总结出来的看法,我家人、亲戚中有多人先后去保险公司卖保险,但都先后不做了。
回答于日 00:00
补充一下。 在知乎看这个问题的回答,个人感觉,大多还是狭隘了。所有人都在说营销粗放,不合规,欺骗消费者。但是别忘了,中国保险业,严格来说是寿险业这万亿江山是靠什么打下来的? 是靠专业的精算么?还是靠投资?还不是靠营销员一单一单收上来的。我到… 显示全部 补充一下。在知乎看这个问题的回答,个人感觉,大多还是狭隘了。所有人都在说营销粗放,不合规,欺骗消费者。但是别忘了,中国保险业,严格来说是寿险业这万亿江山是靠什么打下来的?是靠专业的精算么?还是靠投资?还不是靠营销员一单一单收上来的。我到现在还记得当初上学时保险课上老师说的一句话,保险业,先有规模才能有管理,才能有地位。但是鱼与熊掌不可兼得,又要有人卖还要高素质,保险营销员不经过较长时间学习和积累是很难专业的。那这样真不知道现在中国寿险有没有千亿的规模。那样中国保险还有没有现在三架马车的地位都是未知数。保险业在中国过去的快速发展和中国的发展历程类似,先污染后治理其实也是一种办法,是不是最好的不知道,但是是有一定效果的。一味报以偏见不可取。以上。很好的问题。首先,是什么我们感觉“一个行业发展的好,从事该行业的人发展的都不会太差”?因为行业的快速发展离不开人,一个快速发展的行业必然需要与之相匹配的人力,而人力资源讲究供需,需求高了,供给一定的情况下,相应的人力价格也就上来了。那么,现在的保险业需要一线销售人员么?答案当然是需要,而且是迫切的需要。因为保险产品的特殊性,销售人员从某种意义上就是钱,而非传统行业,先要有成本造出产品才能卖,保险需要的只是一张纸。那么问题来了,既然需求那么大,为什么价格上不去?两个原因。其一,虽然需求大,但是供给也不小,现在的一线销售人员可以说,只要有张嘴就能干。其二,销售人员的工资是业绩导向的,不是固定工资,卖多少拿多少,行业发展的好坏最多能影响客户数量,但是如果卖不出去还是白搭。销售人员这个群体,对保险公司太重要了,但是销售人员个体的地位又是那么的低。可以说,行业发展的红利很难输送到销售人员的手上,更多的可能还是被资本和高级人才拿去了。像阳光、众安这些公司都相继推行员工持股,随着监管放开,越来越多的公司会采用这种方式来激励员工,分享经营所得,但是持股的员工有哪怕一个是销售人员么?据我所知,恐怕并没有。反观销售端,甚至随着保险行业的成熟,销售人员如果不能够及时转型,恐怕也难以长久。销售人员必须要明白,现在的保险业仍然是粗放发展的,大多数的销售员是粗放发展的产物,但是粗放总有结束的一天啊。
回答于日 00:00
作为销售行业有业绩考核是理所当然的事,都不明白为什么黑卖保险的人老是用业绩考核来黑。现在能在保险公司外勤混超过两年以上,无论是个体销售还是团队的,都觉得是来对了地方了。现在社会上说保险营销不好的,就是那些以前熬不过两年的人,在知乎的其他领… 显示全部 作为销售行业有业绩考核是理所当然的事,都不明白为什么黑卖保险的人老是用业绩考核来黑。现在能在保险公司外勤混超过两年以上,无论是个体销售还是团队的,都觉得是来对了地方了。现在社会上说保险营销不好的,就是那些以前熬不过两年的人,在知乎的其他领域上叫这些被淘汰的人叫loser,loser评价保险营销机制,有可能好吗? 还是那句老话,很多事情,虽有很多问题,但却是现实中最合理的
回答于日 00:00
本人是某非重点一本金融系毕业,家住在国内某省会二线城市,以前在某世界五百强保险公司做了两年多,半年的一线销售员(银行代理渠道),两年的寿险内勤(组训岗),现在已经离开这个行业一年,我妈妈做人寿险销售十三年,在这个背景下谈谈个人对保险业看似… 显示全部 本人是某非重点一本金融系毕业,家住在国内某省会二线城市,以前在某世界五百强保险公司做了两年多,半年的一线销售员(银行代理渠道),两年的寿险内勤(组训岗),现在已经离开这个行业一年,我妈妈做人寿险销售十三年,在这个背景下谈谈个人对保险业看似很红火一线从业人员却感觉很艰难的看法。一、保险业的红火1.从世界范围看保险业大学在学保险学时写过一篇论文,研究的是保险业在国内的发展趋势,我个人是看好的,时至今日,也是看好的,当时论点主要几个,最主要的就是世界范围内保险业的发展对比中国国内保险业发展来谈论的,写论文的那一年世界五百强中金融公司占到大概一百个出头一点点,其实银行55家(含投行)保险公司45家,而且五百强内银行业保险业平均排名上面没有太大出入,对比国内五百强分布,中国占七八十多家(现在好像有一百多家了),银行占比勉强正常,但是保险只有国寿、PICC、平安、太平洋(几年前的数据),所以世界金融行业来看保险业,发现问题两点,一是中国金融业发展并不成熟,有巨大潜力,二是保险业发展薄弱,大有可为。2.国内的保险业发展中国保险起步是很晚的(其实银行也很晚,但是发展很快),甚至于先有平安(88年)、国寿(人民保险(建国就有)分家)、太平洋(91年)、PICC(人民保险分家)第一梯队的出现,才有中国保险法的出现(1995年),95年后马上就出现了泰康(96)新华(96)等,加上太平(人民保险分家,新世纪后重进进入)、安邦(2004)这种明显国资背景的成立,第二梯队保险公司也基本形成,共同构成中国保险业的金融航母,你说这些公司大不大,我想说就资产规模来说,这些公司大部分资产上万亿,国寿、平安的资产规模也就中农工建四大行、交通、招商几个最大银行能超过,保险业发展在国家层面资金层面来说是没有大问题的。3.保险的发展的必要性大部分中国人其实是不了解保险的,高中书上面说保险是聚集社会闲散资金用于处理社会突发意外的,金融方面定义为保险是集合具有同类风险的众多单位和个人,以合理计算风险分担金的形式,向少数因该风险事故发生而受到经济损失的成员提供保险经济保障的一种行为。我想说,这样的说法对于老百姓来说是没有意义的。个人认为,保险存在是必须的,大部分人是没有经济能力去承担重大风险事故对个体造成经济损失的,比如汽车的损毁,大病形成的医疗费用,公司因为外力因素造成的货物、名誉损失,这些都能通过可以承担的保险费解决。也包括国家层面保险,包括社会医疗保险和社会养老保险,这些都让老百姓的生活悄然变得更加美好。 保险保险想要真正普及下去,就应该让老百姓感觉到它有用,能给老百姓带来预期的实惠,但是保险的复杂性让他很容易使保险人和买保险的人之间形成信息不对称性,有两点,第一就是保险人和买保险人对于保险标的信息不对称性,第二就是保险人和买保险人对于保险产品的信息不对称性,这两种问题都是可以用技术手段解决的,但是国内来说解决的很不好,主要问题我觉得是保险公司诚意不够,或者两点不对称过程中保险公司认为自己的获利更大不愿意去改变。二、从业人员的艰难先给我的看法,保险从业人员难不难?我说:真的难1.制度问题保险代理人制度是没有问题的,关键是这个制度背后法律的支撑是什么,国家又是怎么去规范的,国家又是怎么去保障这种制度实施的。保险从业人员给国家带来了数以千万级的就业岗位,为国家稳定安康作出了巨大贡献,保险(这里只谈商业保险)为老百姓解决了很多财务医疗方面的问题,这点也是毋庸置疑的,保险业务员觉得难,首先是代理人制度没有获得国家保障,既然是代理制,没有五险一金,没有基本工资这点企业怎么说都是没有责任的,那么广大一线从业人员的基本利益如何得到保障,这点需要国家在法律上给予从业人员权利。2.保险公司问题保险公司如果想玩业务员,它有一万种手段玩死你,这点我作为曾经保险公司内勤可以偷偷告诉广大业务员,你们的工作性质你们自己基本上不清楚,但是定义上就是你们属于个体户。保险公司给你们代扣的税务、扣的各种奖金都是没有依据的,如果你需要保险公司把扣你们的税金开具纳税证明,把扣的奖金开具证明,保险公司财务是不可能盖章的,决定只有某某经理自己的签名或者私章,在这种完全不平等的关系下面,一线从业人员基本的利益根本没法保证,说白了就是用一种白面很高大上的制度不合法的剥削你们的利益。结果就是业务员来来去去,内勤也没见走几个,很容易理解的,付出了不一定有结果,但是签到单了收入没预期结果,你说难不难。说白了保险代理就好比你自己开个小店卖烟,进价出价都是你们的问题,结果供应商按员工一样管着你,还控制价格,你当然觉得难做。其实保险公司出现这样的问题还是缺乏监管造成的,现在保监会对于违规销售在管,但是对于业务员应有权利的关注实在是太少了。3.营销问题大部分销售都给人很难的感觉,保险也不例外,别的销售行业我们先不说,谈谈保险销售;第一,营销员销售模式,保险销售是代理模式进行的,保险公司业务员(代理人)存在价值,只有一点,就是有单子,业务员进来就需要有单子,有客户,这样新入行业的人只能自己买或者亲戚朋友买(自保件上岗),这样就给人很难的感觉 ,毕竟求人从来都不是容易事情,而且保险市场不缺推销保险的人,所以说竞争是十分激烈的,中国有很大一部分人都是被推销过保险的,那么如何在这样的市场中让一个新从业人员打开市场呢,显然是不可能的,所以从业人员会觉得很难,这时候保险公司发现很多业务员做不了单子,那单子从哪里来呢,就只能通过增员了,一旦增员起来,说真的,和传销无异,只不过保险公司有一张强有力的牌照让你可以合法经营罢了(本人见过太多新来的从业人员在老人(师傅)的怂恿下给自己投保的)。这点反过来看,业务员能待在保险公司追求的是什么,因为你没有稳定的收入,那么业务员追求的就越来越多的是眼前的收入,这样保险销售的品质就很难保障,才会有师傅为了奖励方案拉朋友做保险,很多情况下,大部分是自己没想清楚自己需要保险哪一点就投保了的,一旦有人觉得这样好像被“骗”了,就开始说保险坏话,恶性循环,导致保险更加难做。第二,销售手段,销售销售保险公司为了提升业绩,营销模式往往都是弄各种有夸大成分的促销会、产说会,后来保监会禁止了这样的宣传会议,就开始用其他名号,比如保险宣传但还是在进行这样的活动,保险作为一种长期性的财务产品,最介意的其实就是这样冲动购买,一个长可以伴随你一生的计划,怎么可以那么短时间决定呢。第三.销售思路后来保险公司试图去灌输一种简化概念,就是保险能让你有钱看病,有钱养老,有钱给子女读书,有钱给自己规划美好的人生,保险公司初心是这样,只是后来处理的不好(这点会在 二-5详谈),这也是必然的,因为保险必须回归精确的风险计算,回归金融方面的定义,这样才是真正的保险,你要知道保险都是什么人算出来的,精算师懂吗,不懂就去百度下什么是精算师好了,然后你让我说在中国这些都是稍微培训两个礼拜的业务员做的(WTF),业务员水平有限,当然难做(除开业务员单纯把保险买成了人情,但这是中国人寿保险市场的普遍现象),听见财产保险从业业务员吐槽要少很多,产品是一方面、专业更是一方面。4.利润分配,大家应该或多或少知道保险销售在许多销售里面提成(佣金)是很高的,但大部分只看到表面,却看不到这些利润往上其实还有很多,省级分公司要提成,市级分公司要提成,县级分公司要提成,这些提成都美其名曰费用下派到了各级机构领导的使用资金里面,但是有谁想过一份年缴一万的保险单,甚至能提出4-5千佣金,1千方案奖励,3000各级费用,客户过了犹豫期就只有几百块的现金价值了,钱去哪里了,还不是流入许多人口袋里了,因为不全流进业务员口袋,所以业务员会觉得很难做。5.产品问题在上一点谈了利润分配,那么你告诉我产品怎么做才好,第一年利润都分了,我保险公司实际没赚钱,那么保障我当然不提供,你就发现大部分情况下保险第一年没什么保障,然后毕竟各方面营销费用太高,再NB的精算师也算不出便宜的价格,产品的问题就是硬伤,如果大家要买保险,建议买佣金点低的(或者问你们内勤什么保险产品价值率低),双低的是相对好产品(在同等缴费期间),中国保险要发展,保险产品的问题真的是时候忍痛治治了。6.营销员问题想想做营销员的都是些什么人,清华北大毕业去卖保险成为亿万富翁赢取白富美走上人生巅峰的传说也许有,但毕竟千万富翁不做保险也能娶到卖保险亿万富翁才能娶到的白富美。开个玩笑回归正题,保险从业人员整体文化水平较低,年龄偏大,基本上是半失业人群转行来做的,这样的情况下别要求你们培训部经理多厉害整出多么高职业化的团队,黑猫白猫,能卖得出保险的就是好猫。至于保险怎么卖的,你看看现在保险的口碑啊,要是上门卖保险的业务员都是二十二岁的小姑娘,每天我愿听十个,但是人家小姑娘就算没读书,也能找到更赚钱的工作(剔除个例,市场就是如此)。保监会近几年似乎意识到营销员问题了,开始要求学历,但是实际操作水平实在是不敢恭维。我家乡省会城市也没见正能卖保险的人卡在学历上面的,各种办法随随便便就过去了(挂号什么的这里就不详谈了)三、个人对保险业的憧憬第一点看起来很美,第二点看起来又很难,虽然我离开了这个行业,但是我依然看好保险行业的未来是光明的,也许保险好起来要经历很多很多阵痛,要淘汰很多很多的人,但是我相信这个行业可以的。
阳光灿烂的坏天气
回答于日 00:00
欢迎各位批评指正,我学识尚浅,在今后必会多积累多思考,完善这个答案 我是央财保险的研究生,马上就要入学了,之前为了让简历好看点我去某洋保险公司实习过一个月。说说我的看法,知乎首答。 背景:我家在一个五线小县城,这种小县城正是保险基层人员扎堆… 显示全部 欢迎各位批评指正,我学识尚浅,在今后必会多积累多思考,完善这个答案我是央财保险的研究生,马上就要入学了,之前为了让简历好看点我去某洋保险公司实习过一个月。说说我的看法,知乎首答。背景:我家在一个五线小县城,这种小县城正是保险基层人员扎堆之处。我到某洋一家寿险分公司实习,带着我的是一位主任,他手下带了几十个一线销售人员虽说是主任,拥有这个头衔的唯一意义就是你必须控制你手下的人员不要流失,这就是作为一个外勤人员的苦逼之处,尽管你是“主任”,你还得对着你的组员们点头哈腰,而不是发号施令我每天的任务就是跟着主任,早上7点去开晨会,晨会的内容千篇一律,先是介绍产品,然后给销售人员打鸡血,做做操,各种大妈大叔们载歌载舞,恍惚中我都有一种进了传销组织的感觉。晨会结束后,我跟着主任跑客户,送保单,时不时还得去组员家里给他们打打气,因为保险基层人员流失率着实太大,也许昨天还在一起手舞足蹈的大妈今天就脱离组织装作和你不认识了一个五线城市,大家对保险的了解少之又少,拒绝买保险的理由基本都是:1我为什么要买保险我又用不到,你们是在咒我出事故吧2我觉得我的钱挺多的,以后出什么事也不需要保险来赔,再说了,我有医保/交强险3我的钱都在我老婆那里,要不我问问她吧,哎呀我老婆肯定不让买……主任对工作特别负责,客户缴了保费,每一期的保费凭证他都要亲自送上门,这是其它销售人员压根不屑做的事情,客户问才给,不问没有。我真的在公司里看到过连字都不认识的保险员,她是怎么通过保险人员从业资格考试的?代考呗多一个保险员就多一条社会人脉,管她有没有文化,不重要了。试想,一个连字都不认识的人怎么去卖保险产品,而从她那里买过保险产品的人又会得到怎样的后续服务不少人大骂保险是骗人的,无非就是因为经历过拒赔:“我出事故了,你们保险公司怎么不赔钱!”——对不起,您的这次事故原因不属于保单所列的责任范围之中,按规定是不能赔钱的“可是你们保险员来卖保险的时候说了都有赔的啊!”——不好意思,您能证明保险员说过这些话吗,如果不能的话,一切以保险单内容为准,这可是您签字生效的“都是骗子!没出事之前说的好好的什么都赔,出了事就翻脸不认人了!不要脸!”——手动微笑脸慢走不送虽说法律规定保险公司和客户打官司的时候,法院判决要倾向对客户有利,但是你真的相信保险公司不会和地方法院玩点猫腻?说真的,在这种小城市里,你干保险,真的会被投来异样的眼光,所以保险基层销售人员大多数都是兼职。举个例子吧,我在实习期间,我妈在家接到个电话,推销保险产品的,我妈就说了一句“我女儿也在保险公司”,那边就把电话挂了。我爸在一边听见了,瞪眼说:“你告诉他干啥,丢不丢人”保险业确实在发展,不了解到这一点,我也不会跨专业考这个研。为什么一线人员那么苦逼?还有一个原因是一线人员处于的地理位置尴尬。据我了解,很多保险公司的总部设在上海,一些在北京,极少数在一些二线城市,保险公司都有一个特点,就是集权。它们牢牢的把权利控制在总部手里,比如保险基金投资这一方面,省级分公司都别想染指。那么市级县级呢?只剩下脏活累活了。和大公司谈保险业务这种光鲜靓丽的工作由上级精英们来做,省级以下的保险基层人员就只能冒着风霜雨露像传销一样收集小散户们的钱。保险公司集权到多变态的地步呢?在我实习结束后,我去找分公司经理盖实习证明的章,我才发现公司连“某洋X县寿险分公司”章都没有,小县城里的保险公司只有保单生效章保险销售人员是保险这栋大厦的地基,没有他们谈来的钱,哪儿来的摩天大楼,但是保险销售人员反而是最不受重视的,门槛低,环境苦,连保险从业资格证都有时效限制,在规定时间内没出单资格证就作废,这种杀鸡取卵的方式,让基层人员怎么坚持得下去无论怎样,中国保险业已经开始借鉴国外的保险行业,但这股改革的春风要想吹到小县城,也许还要等个五年十年吧至于为什么还考这个保险的研中国的保险业需要我来拯救啊哈哈哈手动码字这么久,给个赞好不
回答于日 00:00
前阵子和一些有志于从事保险营销、已经踏入保险行业的知友聊天,总结了一下历程: 鸟蛋(未曾入门); 雏鸟(接受培训); 菜鸟(冲向市场); 老鸟(适者生存); 神鸟(大神光环); 圣鸟(众生膜拜)。 可以说,在雏鸟阶段,所吃到的第一口,就大致能决… 显示全部 前阵子和一些有志于从事保险营销、已经踏入保险行业的知友聊天,总结了一下历程:鸟蛋(未曾入门);雏鸟(接受培训);菜鸟(冲向市场);老鸟(适者生存);神鸟(大神光环);圣鸟(众生膜拜)。可以说,在雏鸟阶段,所吃到的第一口,就大致能决定飞出鸟窝后的发展路线。绝大部分新人在接受培训时,就开始疯狂找缘故、刷朋友圈,典型的听话照做。然后呢,也就没有然后了。当揣着满满的信心,却被无情的市场给打得满头包,还要对着镜子大吼“我是最棒的”!能坚持多久?90%以上的菜鸟在风雨中迷失了、消亡了、堕落了,能成长为老鸟的,屈指可数。难,真的很难!有时候回想一下当初,都不知道是怎么挨过来的。记得当时同一批进保险公司的有一百来号,如今据我所知,就剩俩。我在卖基础保障,另一个在永达理做养老规划、资产传承。铁打的营盘流水的兵,很符合这个行业的描述。大头兵都想做将军,都想在这个行业里扎根、发芽、开花、结果。那么可以参考一下自诩为老鸟向神鸟进化中的建议:选好一条路,一头走到黑!不管你是做业务营销,还是组织发展,也不论你走低层还是高端客户,坚持一种模式!今天打电话邀约客户,明天又去拉人头发展下线,一会儿卖分红险,一会儿又卖健康险,反正跟着别人的指挥棒转,往往会死得很难看。
回答于日 00:00
对以上回答还不满意?您可以想我们的的专家咨询您的问题
*此回答内容仅代表网友个人观点供用户参考及研究用途,不构成任何投资理财建议
贷款相关计算器
大家都在问
热门银行贷款利率?}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红火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