习是太祖派还是五号派?汉族 太祖不是 国父不是 吗

国父“驱除鞑虏恢复中华”檄文精选
国父“驱除鞑虏恢复中华”檄文精选
中国问题的真解决
我们说满清Z.F,而不说中国Z.F,这是有意识地这样说的。中国人现在并没有自己的Z.F,如果以“中国Z.F”一名来指中国现在的Z.F,那么这种称法是错误的。这也许会使那些对中国事务不熟悉的人感到惊异,但这乃是一个事实--是一个历史事实。为了使你们相信这一点,让我们向你们简单地叙述一下满清王朝建立的经过吧。
  满洲人在与中国人发生接触以前,本是在黑龙江地区旷野中飘泊无定的游牧部落。他们时常沿着边界侵犯并抢劫和平的中国居民。明朝末叶,中国发生大内战,满洲人利用那个千载难逢的机会,用蛮族入侵罗马帝国的同一种方式,突然袭来,占领了北京。
  中国人不甘心受外族的奴役,便向侵略者进行了最顽强的反抗。满洲人为要强迫中国人屈服,便残酷地屠杀了数百万汉族及其他民族的人民,其中有战斗人员与非战斗人员、青年与老人、妇女与儿童,焚烧了他们的住所,劫掠了他们的家室,并迫使他们采用满洲人的服饰。据估计,有数百万人因不服从留发辫的命令而被杀
戮。几经大规模流血与惨遭虐杀之后,中国人才终于屈服在满清的统治之下。
  满洲人所采取的次一个措施,就是把所有涉及他们的对华关系与侵华事实的书籍文献加以焚烧销毁,借以尽其可能地使被征服了的人民愚昧无知。
  他们又禁止人民****聚会以讨论公共事务。其目的乃是要扑灭中国人的爱国精神,从而使中国人于经过一定时间之后,不再知道自己是处在异族的统治之下。
  现在,满洲人为数不过五百万,而中国人口则不下四万万,因此,他们经常害怕中国人有一天会奋起并恢复其祖国;为了防范这一点,已经采取了而且还正在采取着许多戒备手段。这一直是满洲人对中国人的政策。
  西方人中有一种普遍的误会,误以为中国人本性上是闭关自守的民族,不愿意与外界的人有所往来,只是在武力压迫之下,才在沿海开放了几个对外贸易的口岸。这种误会的主要原因,是由于对中国历史缺乏了解。历史可以提供充分的证据,证明从远古直到满清初期建立,中国人一直与邻国保有密切的关系,对于外国商人与教士,从没有丝毫恶意歧视,西安府的景教碑提供我们一个绝妙的记录,说明早在西元第七世纪外国传教士在当地人民间所进行的传播福音的工作;再者,佛教乃是汉朝皇帝传入中国的,人民以很大的热情欢迎这个新宗教,此后它便日渐繁盛,现在已成为中国三大主要宗教中的一种。不仅教士、而且商人也被许可在帝国内部自由地纵横游历。甚至晚至明朝时,中国人中还没有丝毫排外精神的迹象,当时的大学士徐光启,其本皈依了天主教,而他的密友、即在北京传教的耶稣会教士利玛窦,曾深得人民的尊敬。
  随着满清王朝的建立,政策便逐渐改变:全国禁止对外贸易;驱除传教士;屠杀本国教民;不许中国人向国外移民,违者即予处死。
  这是什么缘故呢?这只是因为满洲人立意由其管辖范围内将外国人排斥出去,并唆使中国人憎恨外国人,以免中国人因与外国人接触而受其启迪并唤醒自己的民族意识。满洲人所扶育起来的排外精神,终于在一九○○年的义和团骚动中达到最高峰。现在大家都知道了,义和团运动的首领不是别人,而正是皇室中的分子。由此就可以看出,中国的闭关自守政策,乃是满洲人自私自利的结果,并不能代表大多数中国人民的意志。在中国游历的外国人常可以看到这样的事实,即:凡受官方影响愈小的人民,比之那些受影响较大的人民,总是对外国人愈为友善。
  自义和团战争以来,许多人为满清Z.F偶而发布的改革诏旨所迷诱,便相信那个Z.F已开始看到时代的征兆,其本身已开始改革以便使国家进步;他们不知道,那些诏旨只不过是专门用以缓和民众骚动情绪的具文而已。由满洲人来将国家加以改革,那是绝对不可能的,因为改革意味着给他们以损害。实行改革,那他们就会被中国人民所吞没,就会丧失他们现在所享受的各种特权。
  若把官僚们的愚昧与腐化予以揭露出来,就会看到Z.F更为黑暗的一面。这些僵化了的、腐朽了的、毫无用处的官僚们,只知道怎样向满洲人诌媚行贿,借以保全其地位去进行敲榨搜刮。
  下面就是一个非常显著的例证:满清Z.F驻华盛顿公使最近发布了一个布告,禁止住在这个国家之内的中国人与反满会党有任何往来,违者即将其在中国本土的家人及远族加以逮捕并处以格杀之重刑。象中国公使梁诚先生这样一个有教养的人所做的这样一种野蛮行为,除了可能认定他是想讨好Z.F以便保全其公使地位外,不能够有其他解释。想由这样的Z.F和其官吏厉行改革,会有什么希望呢?
  在满清二百六十年的统治之下,我们遭受到无数的虐待,举其主要者如下:
  (一)满洲人的行政措施,都是为了他们的私利,并不是为了被统治者的利益。
  (二)他们阻碍我们在智力方面和物质方面的发展。
  (三)他们把我们作为被征服了的种族来对待,不给我们平等的权利与权益。
  (四)他们侵犯我们不可让与的生存权、自由权和财产权。
  (五)他们自己从事于、或者纵容官场中的贪污与行贿。
  (六)他们压制言 论 自 由。
  (七)他们禁止****自由。
  (八)他们不经我们的同意而向我们征收沉重的苛捐杂税。
  (九)在审讯被指控为犯罪之人时,他们使用最野蛮的酷刑拷打,逼取口供。
  (十)他们不依照适当的法律程序而剥夺我们的各种权利。
  (十一)他们不能依责保护其管辖范围内所有居民的生命与财产。
  虽然有这样多的痛苦,但我们曾用了一切方法以求与他们和好相安,结果却是徒劳无效。在这种情况之下,我们中国人民为了解除自己的痛苦、为了普遍地奠定远东与世界和平,业已下定决心,采取适当的手段以求达到那些目标:“可用和平手段即用和平手段,必须用强力时即以强力临之”。
[ 本帖最后由 阿钟 于
19:29 编辑 ]
同盟会宣言
& & 1905年8月&
天运岁次年月日中华国民军军都督奉军Z.F命,以军Z.F之宗旨及条理,布告国民。今者国民军起,立军Z.F,涤二百六十年之膻腥,复四千年之祖国,谋四万万人之福祉,此不独军Z.F责无旁贷,凡我国民,皆当引为己责者也!维我中国开国以来,以中国人治中国,虽间有异族篡据,我祖我宗常能驱除光复,以贻后人。今汉人倡率义师,殆除胡虏,此为上继先人遗烈,大义所在,凡我汉人,当无不晓然。惟前代革命如有明及太平天国,祗以驱除光复自任,此外无所转移。我等今日舆前代殊,於驱除鞑虏、恢复中华之外,国体民生,尚当与民变革,虽经纬万端,要其一贯之精神,则为自由、平等、博爱。故前代为英雄革命,今日为国民革命。所谓国民革命者,一国之人皆有自由、平等、博爱之精神,即皆负革命之责任,军Z.F特为其枢机而已。自今以往,国民之责任即军Z.F之责任,军Z.F之功即国民之功,军Z.F与国民同心戮力,以尽责任。用特被露腹心,以今日革命之经纶,既将来治国之大本,布告天下:&
(一)驱除鞑虏。今之满洲,本塞外东胡,昔在明朝,屡为边患;后乘中国多事,长驱入关,灭我中国,据我Z.F,迫我汉人为其奴隶,有不从者,杀&&戮亿万。我汉人为亡国之民者二百六十年於斯!满洲Z.F穷凶极恶,今巳贯盈,义师所指,覆彼Z.F,还我主权。其满洲汉军人等,如悔悟来降者,免其罪;敢有抵抗,杀无赦!汉人有为以作汉
奸者,亦如之。& &
(二)恢复中华。中国者,中国人之中国,中国之政洽,中国人任之,驱除鞑虏之后,光复我民族的国家。敢有为石敬瑭吴三桂之所为者,天下共击之!&
& & (三)建立民
国。今者由平民革命以建国民Z.F,凡为国民皆平等以有参政权。大总统由国民共举。议会以国民公举之议员权成之,制定中华民
国宪法,人人共守。敢有帝制自为者,天下共击之!& &
(四)平均地权。文明之福祉,国民平等以亭之。当改良社会经济组&
&织,核定天下地价。其现有之地价,仍属原主所有,革命后社会改良进步之增价,则归於国家,为国民所共享。肇造社会的国家,俾家给人足,四海之内,无一夫不获其所。敢有垄断以制国民之生命者,与众弃之!&
上四纲,其措施之次序,则分三期,第一期为军法之治。义师既起,各地反正,土地人民,新脱满洲之羁绊,其临敌者宜同仇敌忾,内辑族人,外御寇仇,军队与人民,同受治於军法之下:军队为人民戮力破敌,人民供军队之需要,及不妨其安宁。既破敌者及未破敌者,地方行政,军Z.F总摄之,以次扫除积弊:政治之害,如Z.F之压制,官吏之贪婪;差役之勒索,刑罚之残酷,抽捐之横暴,辫发之屈辱,与满洲势力同时斩绝。风俗之害,如奴婢之畜养,缠足之残忍,鸦片之流毒,风水之阻害,亦一切禁止。并施教育,修道路,设警察、卫生之制,兴起农工商实业之利源。每一县以三年为限,其未及三年已有成效者,皆解军法,布约法。第二期为约法之治。每一县既解军法之后,军Z.F以地方自治权,归之其地之人民;地方议会议员及地方行政官,皆由人民&
&举。凡军Z.F对於人民之权利义务,及人民对於军Z.F之权利义务,悉规定於约法。军Z.F与地方议会及人民各循守之;有违法者,负其责任。以天下平定后六年为限,始解约法,布宪法。第三期为宪法之治。全国行约法六年后,制定宪法;军Z.F解兵权,行政权;国民公举大总统,及公举议员以组&
&织国会。一国之政事,依於宪法以行之。此三期:第一期为军Z.F督率国民扫除旧污之时代;第二期为军Z.F授地方自治权於人民而自总揽国事之时代;第三期为军Z.F解除权柄,宪法上国家机关分掌国事之时代。伸我国民循序以进,养成自由平等之资格,中华民
国之根本,胥於是乎在焉。& &
以上为纲有四,其序有三,军Z.F为国戮力,矢信矢忠,终始不渝;尤深信我国民必能踔厉坚忍,共成大业。汉族神灵,久焜耀於四海,比遭邦家多难,困苦百折,今际光复时代,其人人各发扬其精神!我汉人同为轩辕之子孙,国人相视,皆伯叔兄弟诸姑姊妹,一切平等,无有贵贱之差、贫富之别,休戚与共,患难相救,同心同德。以卫国保种自任。战士不爱其命,闾阎不惜其力,即革命可成,民政可立。愿我四万万人共勉之!
支那保全分割合论
今天下之天事,无过于支那之问题矣。东西洋政家筹东亚之策者,其所倡皆有保全、分割之二说。
西洋之倡分割者曰:“支那人口繁盛,其数居人类三分之一。其人坚忍耐劳,勤工作,善经商,守律法,听号令。今其国衰弱至此,而其人民于生存争竞之场,犹非白种之所能及。若行新法,革旧蔽,发奋为雄,势必至凌白种而臣欧洲,则铁木真、汉拿比之祸必复见于异日也。维持文明之福,防塞黄毒之祸,宜分割支那,隶之为列强殖民之地。,’倡保全者曰:“支那为地球上最老之文明国,与巴比伦、加利地诸古国同时比美,而诸国者已成丘墟,只留残碑遗址为学古者考据之资;惟支那裒然独存,经数千年至今,犹巍乎一大帝国,其文明道德自必有胜人者矣。且其人民为地球上最和平之种族,当最强盛之时亦鲜有穷兵黩武、
逞威力以服人者,其附近小邦多感文德而向化。今虽积弱不振,难以自保,然皆朝廷失措有以致之,其人民之勤忍和平亘古如斯,未尝失德也。凡望世界和平、维持人道、奖进文明者,不可不保全此老大帝国。助之变法维新,为之开门户,辟宝藏,以通商而惠工,则地球列国岂不实蒙其福也哉。”
东人之倡保全者曰:“支那为日本辅车唇齿之邦,同种同文之国,若割裂而人于列强,则卧榻之侧他人鼾睡,将来列强各施其保护税法之政策,如佛之于安南,米之于飞岛,必将今日自由争竞之极大商场尽行圈锁。日本位于亚东,环海而国,仿如英国之于欧西,已有地狭人稠之患,他日赖以立国者亦必如英国以工业商务为根本,设使支那分割,岂啻唇亡齿寒,是直锄吾根本、伤吾命脉,支那一裂,日本其必继之。为日本计,是宜保全支那,而保全支那即自保也。若他国有怀并吞之心、肆分割之志者,
吾日本当出全力以抗之。”倡分割者曰:“清国政治颓败,官吏贪污,上下相蒙,人不爱国。故有数百万里之土地,四万万之人民,开禁通商数十年于兹,得接欧米文明先于日本,然犹不能取法自强,而独顽锢因循,虚张自大,至今一败再败,形见势绌。其国运如失柁之舟,其执政若丧家之狗,而其朝廷举动则倒&&行逆施,弃地贿露,投虎自甘。我虽欲保全之,而分割势成,祸由自取,虽有贤达莫如之何者也。今列强已尽画其国土为势力圈,分割之局已定,保全之机已去。为日本计,莫若因时顺势与露结盟,让之东并满蒙,西据伊④藏,我得北收朝鲜、南领闽浙以扩我版图,张我国势,则大陆分割我犹获得一隅,病夫遗产我亦均沾一分。若晴正暗刁于时机,昧夫形势,徒托保全之名,适见其迂远而无当也。”
西洋政家之言,其得失是非,姑置勿辩,今请将东洋政家之说推而论之。二说各有所见:言保全者若衷于事理,言分割者似顺于时势。然以鄙意衡之,两无适可。今欲穷源竟委,推求其所以然,则不能不分别国势、民情两原因而详考之。就国势而论,无可保全之理也;就民情而论,无可分割之理也。何以言之?支那国制,自秦皇灭六国,废封建而为郡县,焚书坑儒,务愚黔首,以行专制。历代因之,视国家为一人之产业,制度立法多在防范人民,以保全此私产;而民生庶务与一姓之存亡无关者,Z.F置而不问,人民亦从无监督Z.F之措施者。故国自为国,民自为民,国政庶事,俨分两途,大有风马牛不相及之别。Z.F与人民之交涉,只有收纳赋税之一事,如地主之于佃人,惟其租税无欠则两不过问矣。
至清朝以异种入主中原,则Z.F与人民之隔膜尤甚。当人寇之初,屠戮动以全城,搜杀常称旬日,汉族蒙祸之大,自古未有若斯之酷也。山泽遗民,仍有余恨;复仇之念,至念未灰。而清廷常图自保以安反侧,防民之法加密,汉满之界尤严。其施政之策,务以灭绝汉种爱国之心,涣散汉种合群之志,是正事刁事以刀锯绳忠义,以利禄诱奸邪。凡今汉人之所谓士大夫甘为虏朝之臣妾者,大都人此利禄之牢中,蹈于奸邪而不自觉者也。间有聪明才智之士,其识未尝不足以窥破之,而犹死心于清朝者,则其人必忘本性、昧天良者也。今之枢府重臣、封疆大吏殆其流亚,而支那爱国之士、忠义之民则多以汉奸目之者也。策保全支那者,若欲藉此种忘本性、昧天良之汉奸而图之,是缘木求鱼也。而何以知其然哉?试观今日汉人之为封疆大吏如张、刘者,非所谓通达治体、力图自强者乎?然湖广总督治内土地十四万余哩,人民五千五百万有奇,两江总督治内土地十五万七千余哩,人民六千五百万有奇,两总督于治内有无限之权,税可自征,兵可自练,已俨然一专制之君主矣。且其土地、人民已有为列强中多所不及者,而日本则以十四万哩之土地,四千三百万之人民,称雄于亚东矣。今以张、刘图强之心,凭江湖有为之具,固未尝不可以发奋为雄,齐驱列国,乃救亡防乱之不给,功业相反者抑又何也?以民心之不附,治效之无期也。张、刘固汉人大吏中之铮铮者已家[如]是矣,则其他可知也。而谓汉人大吏中有可为保全之资者,其足信哉!
&&&至于满人则更无望矣,非彼之不欲自全也,以其势有所必不能也。凡国之所以能存者,必朝野一心,上下一德,方可图治。而满人则日:“变法维新,汉人之利,满人之害。”又曰:“宁赠之强邻,不愿失之家贼。”是犹曰支那土地宁奉之他人,不甘返于汉族也。满人忌汉人之深如此矣,又何能期之同心协力,以共济此时艰哉!近日清廷屡下变法维新之诏矣,然审其言行,有符合者否?无有也。不察者徒见其小有举动,如遣数十学生而来游学,聘十余武员以为教习,便相庆以为清国之转机在此,变法在此。而殊不知二三十年以来,其遣学生、聘武员者不屡行之乎,其成效顾安在也?而今又有此举者,不过甫受再创之余,徒摭拾以为粉饰,是犹病瘫痪之人震之以电气,稍致其手足之辗动耳,断不能从此复原也。策亚东时局者,慎母正毋)以此而感正惑刁其观世之智,而以清朝尚有转圜之望也。况北京破后,和议告成,满洲一地已非清朝之有矣。虽日本出而抗争,露人曾为一时之迁就,然密约旋废旋立,将有抗不胜抗之时也。不观乎昔年东清铁道之密约乎,初传之日天下莫不骇异,欲兴抗议者奚只一国?无何,露人旋变其手腕而收旅顺、据大连,而列国则以为固然,无复有异议者矣。今之密约何异于昔之密约?不独此也,将来露之收蒙古、举西域,天下亦若视为固然矣。甘于弃地日就削亡者,清国之趋势也。所谓以国势而论,无可保全之理者此也。
然则就支那民情而论,有无可分割之理者,此又何说?夫汉人失国二百六十年于兹矣,图恢复之举不止一次,最彰彰在人耳目者莫如洪秀全之事。洪以一介书生,贫无立锥,毫无势位,然一以除虏朝、复汉国提倡汉人,则登高一呼,万谷皆应,云集雾涌,裹粮竞从。一年之内连举数省,破此正武)昌,取金陵,雄据十余年。后以英人助清,为之供给军器,为之教领士卒,遂为所败。不然则当时清之为清,未可知也。支那人民,自外人观之似甚涣散之群,似无爱国之性,因其临阵则未战先逃,办事则互相推避,以为无可振作也;不知其处于清Z.F之下则然耳。吾有一言断之曰:若非利禄之所使,势力之所迫,汉人断无有为清朝出死力者。非止此也,特达之士多有以清国兵败而喜者。往年日清之战,曾亲见有海陬父老闻旅顺已失、奉天不保,雀跃欢呼者。问以其故,则曰:“我汉人遭虏朝涂毒二百余年,无由一雪,今得日本为我大张挞伐,犁其庭扫其穴,老夫死得瞑目矣。”夫支那人爱国之心、忠义之气固别有所在也,此父老之事即然矣,此岂外人之所能窥者哉!满朝以杀戮威汉人,至今此风不少息。各省定制,衙门之外又有所谓营务处者,可以不照刑律而杀人。又有所谓清积案之官,可以任意枉杀。屠戮之惨,波及妇糯正孺刁;洗剿之广,常连数村。汉人含恨已深,敢怒不敢言,郁勃之气积久待伸。今正幸清朝削弱,恶迹昭彰,邻国离心,天下共弃。爱国之士,忠义之民,方当誓心天地,鼓武国人,磨励待时,以图恢复。则汉人者,失国二百余年犹不忘恢复之心,思脱异种之厄,其坚忍之志气、爱国之性质固有异于人者矣。况今天下交通,文明渐启,光气大开,各国人民唱自(由)之义、讲民权之风以日而盛,而谓支那人独无观感奋发思图独立者乎!既如是矣,而谓其肯甘受列强之分割,再负他族之新轭而不出死力以抗者,恐无是理也。
且支那国土统一已数千年矣,中间虽有离拆分崩之变,然为时不久复合为一。近世五六百年,经元、明、清三代,十八省土地几如金瓯之固者,从五分裂之虞。以其幅员之广,人口之多,只闽粤两省言语与中原有别,其余各地虽乡音稍异,大致相若,而文字俗尚则举国同风。往昔无外人交涉之时,则各省人民犹有畛域之见;今则此风渐灭,同情关切之感,国人兄弟之亲,以日加深。是支那民族有统一之形,无分割之势。若以一国逞盖世威武,托吊民罚罪之名,人而废易其朝主,厚抚其人民,并吞而独有之,以重典而统治之,或有可行之理也。虽然,得失其能偿乎,于人道文明为有功乎,未敢言也。若要合列国分割此风俗齐一、性质相同之种族,是无异毁破人之家室,离散人之妻子,不独有伤天和,实大拂乎支那人之性,吾知支那人虽柔弱不武,亦必以死抗之矣。何也?支那人民为清国用命者虽无有也,然自卫其乡族,自保其身家,则必有出万死而不辞者矣。观于义和团民,以惑于莫须有之分割,致激成排外之心而出狂妄之举,已有视死如归以求悻中者矣。然彼者特愚蒙之质,不知铳炮之利用,而只持白刃以交锋。设使肯弃粗呆之器械而易以精锐之洋铳,则联军之功恐未能就效如是之述正速刁也。然义和团尚仅直隶一隅之民也,若其举国一心,则又岂义和团之可比哉!自保身家之谋,则支那人同仇敌忾之气当有不让于杜国人民也,然四万万之众又非二十万人之可比也。分割之日,非将支那人屠戮过半,则恐列强无安枕之时矣。此势所必至、理有固然也,杜国、飞岛可为殷鉴。所谓以民情而论,无可分割之理非以此哉。
或曰:“诚如高论,以支那之现势而观,保全既无其道,分割又实难行,然则欲筹东亚治安之策以何而可?”日:惟有听之支那人士因其国势顺其民情而自行之,再造一新支那而已。其策维何?则姑且秘之。吾党不尚空谈,以俟异时之见诸实事,子其少安待之。
据孙文逸仙稿《支那保全分割合论》,载东京《东邦协会会报》第八十二号,一九O一年十二月二十日发行
谒明太祖陵文
维有明失祀二百六十有七年,民国始建.越四十有二日,清帝退位,共和巩立,民国统一,永无僭乱.越三日,国民公仆,临时大总统孙文,谨率国务卿士,文武将吏袛谒大明太祖高皇帝之陵而祝以文曰:&&
昔宋政不纲,辽元乘运,扰乱中夏,神人共愤.惟我太祖,奋起草野,攘除奸凶,光复旧物,十有二年,遂定大业,禹域清明,污涤膻绝.盖中夏见制于边境小夷数矣,其驱除光复之勋,未有能及太祖之伟硕者也.后世子孙不肖,不能敪厥武,委政小人,为犹不远,卵翼东胡,坐兹强大,因缘盗乱,入据神京.凭肆淫威,宰割赤县,山川被其瑕秽,人民供其刀俎.虽义士逸民跋涉岭海,冀振冠裳之沉沦,续祚胤于一线,前仆后起,相继不绝.而夭未悔祸,人谋无权,徒使历史编末添一伤心旧事而已.自时厥后,法令益严,罪罟益密.嗟我汉人,有重足倾耳,箍口结舌以保性命不给,而又假借名教,盗窃仁义,锢蔽天下,使无异志.帝制之计既周且备,将籍奸术,长保不义.然而张曾画策于私室,林清焱起于京畿,张李倡教于川陇,洪杨发迹于金田:虽义旗不免终蹶,亦足以见人心之所向矣.降及近世,真理昌明,民族民权,盎然人心.加以虏氛不竟,强敌四陵,不宝我土,富以其邻.国人虽不肖,犹是神明之胄,岂能忍此终古,以忝先人之灵乎?于是俊杰之士飙发云起,东南厥始发难,吴樾震以一击,徐锡麟注弹丸于满酋之腹,熊成基举烽燧于大江之涘,以及萍乡之役,镇南关之役,最近北京暗杀之役,羊城起义之役,屡起屡踬,再接再厉,天下为之昭苏,虏廷为之色悸,蕴酿蝉蜕,以成兹盛.武汉首义,天人合同,四方风向,海隅景从,遂定长江,淹有河淮.北方既协,携手归来,虏廷震惧,莫知所为,奉兹大柄,还我汉人,皇汉民族,既寿永昌.呜呼休哉!非我太祖在天之灵,何以及此?昔尝闻之,夷狄之运,不过百年,满清历年,乃倍而三,非天无常,事会则然.共和之制,亚东首出,事兼创造,时异迟速.求仁得仁,焉用怨言.又闻在昔救时之士,尝跻斯丘,毷励军志,俯仰山川,唏嘘流涕.昔之所悲,今也则乐.郁郁金陵,龙盘虎踞,宅是旧都,海宇无叱.有旆肃肃,有旅振振,我民来斯,言告厥成.乔木高城,后先有辉,长仰先型,以式来昆.伏维尚飨.
《太平天国战史》序
朱元璋、洪秀全各起自布衣,提三尺剑,驱逐异胡,即位于南京。朱明不数年,奄有汉家故土,传世数百,而皇祀弗衰;洪朝不十余年,及身而亡。无识者特唱种种谬说,是朱非洪,是盖以成功论豪杰也。
胡元亡汉,运不及百年,去古未远,衣冠制度仍用汉官仪。加以当时士君子,半师承赵江汉、刘因诸贤学说,华夷之辩,多能道者。故李思齐等拥兵关陕不出,刘基、徐达、常遇春、胡深诸人皆徒步从明祖,群起亡胡,则大事易举也。
满清窃国二百余年,明逸老之流风遗韵,荡然无存。士大夫又久处异族笼络压抑之下,习与相忘,廉耻道丧,莫此为甚。虽以罗、曾、左、郭号称学者,终不明春秋大义,日陷于以汉攻汉之策,太平天国遂底于亡。岂天未厌胡运欤?汉子孙不肖应使然欤?抑当时战略失宜有以致之欤?
洪朝亡国距今四十年,一代典章伟绩概付焚如,即洪门子弟亦不详其事实,是可忧也。汉公搜辑东西太平遗书,钞译成册,中士秘本考证者不下数十种,虽当年遗老所见所闻异辞,文献足征大备,史料官书可据者录之,题曰《太平天国战史》,洵洪朝十三年一代信史也。太平一朝,与战相终始,其他文艺官制诸典不能蔚然成帙;又近时官书伪本流行,关于太平战绩,每多隐讳。汉公是编,可谓扬皇汉之武功,举从前秽史一澄清其奸,俾读者识太平朝之所以异于朱明,汉家谋恢复者不可谓无人。洪门诸君子手此一编,亦足征高曾矩矱之遗,当世守其志而勿替也,予亦有光荣焉。
& & 此序。
& & 孙文逸仙拜撰
据汉公刘成禺编著《太平天国战史》前编东京祖国杂志社出版
1908年中国同盟会祭黄帝文
维黄帝纪元四千六百零五年九月重阳日,玄曾孙某某等谨以香花清酒牲肴之仪,敬献於我皇祖轩辕黄帝之墓前而泣告曰:
惟我皇祖,承天御世,钟奇孕灵。乃圣乃神,允文允武,举修六府,章明百物。翦蚩尤于涿鹿,战炎帝于阪泉。挥斥八埏,疆理万国。用是奠基中夏,绥服九州,声教覃敷,讫于四海。凡有血气,莫不尊亲。
自是以后,圣子神孙,历世相承,尧舜以禅让缉熙,汤武以征诛定乱。洎乎秦皇、汉武、唐宗、明祖(一说宋祖),皆能仰承遗绪,奋厥声威,镇抚百蛮,光宅九土。其间偶逢衰替,暂堕纲维,秽丑跳梁,蛮夷猾夏,然皆历时未几;族伏厥辜,弃彼毡裘,袭我冠服。我民族屡蹶屡振,既仆复兴,卒能重整金瓯,澄清玉宇者,莫非我皇祖在天之灵,有以默相而佑启之也。
迨至前明甲申之岁,国运凌迟。建州虏夷,乘我丧乱,驱其胡骑,入我燕京,盗据我神器,变乱我衣冠,侵占我版图,奴役我民众。神州到处,遍染腥膻,文化同胞,备受压迫。剃发令下,虽圣裔犹莫逃;旗兵驻防,遍禹迹而皆满。又无论扬州十日,嘉定三屠,二百年之惨痛犹存,十八省奇耻未湔已也。
且近年以来,欧美民族,对我环伺,各欲脔割大好河山,而满清Z.F恣其荒淫,不恤国耻,殷忧之士,义愤填膺,近有执义帜而起者,粤东如陆皓东、郑士良、孙逸仙,湘越如马福益、黄克强,湖南如唐常才,均矢志盟天,力图恢复。某等生逢艰巨,何敢后人,乃集合同志,密筹方略,誓共驱除鞑虏,光复故物,扫除专制政权,建立共和国体,共赴国难,艰巨不辞,决不自私利禄,决不陷害同人;本众志成城之古训,建九州复仇之义师。
伏望我皇祖在天之灵,鉴此愚衷,威神扶佑,以纾民生之苦,以复汉族之业。某等不自量力,竭诚奉告,不胜惶愧煎灼,郁结悲祷之至。尚飨!
——1908年中国同盟会祭黄帝文
时代背景:1905年中国同盟会成立,标志着反清革命进入新阶段。1907——1908年,反清革命渐入高潮。湘赣起义、黄冈起义、七女湖起义、废王基教场起义、安庆起义、钦廉起义等虽相继失败,革命党人再三受挫,但失败表象下,革命风潮已日渐普及神州,革命升温快要接近沸点。在此环境之中,孙中山洞察到革命党历年来宣传“黄帝子孙”意识已经深入人心,有必要做一次更大规模集结祭祀,遂有1908年同盟会集中祭黄之事。这次祭黄,与前几年不同在于,从整个历史潮流、人群需要的高度宣扬了祭祀轩辕黄帝的重要性。经此祭,“黄帝子孙”意识再次飞跃到史无前例的高度,极大地强化了社会动员的力量,为此后反清革命的推进,奠定了坚实的舆论根基。这次祭黄,被后人誉为革命党人“在黑夜之中集聚萤火,划破夜空的一次伟大壮举。”
满清末造中国同盟会本部宣言
维我黄祖,桓桓武烈,戡定祸乱,实肇中邦,以遗孙子。有明之世遭家不造,觏此闵凶,
蕞尔建虏,包藏祸心,乘间窥隙,盗窃神器。沦衣冠于豕鹿,夷华胄为舆台, 绿水青山,
尽兽踪鸟迹,盖吾族之不获见天日者二百六十余年。故老遗民如史可法、王夫之诸人,
严春秋夷夏之防,抱冠带沈沦之隐,孤军一旅,修戈矛于同仇,下笔千言,传楮墨于来世。
或遭屠杀,或被焚毁,中心未遂,先后殂落。而义声激越,流播人间,父老遗传,简在
耳目。自延平以底金田,吾伯叔昆季诸姑姊妹,奉先烈遗志,报九世之仇,为争自由人道 而死者,实一千二百万人。于戏!烈矣。
  吾等生当斯世,顾瞻身影,纡轸中耜?戗然雪涕,谨承先志,弗敢陨越。用是驰骤四方,
以求同德,持民族、民权、民生三大旨,期实行其志。设同盟本部于日本东京,设支部于
各省及欧洲、美洲、斐洲、澳洲、安南、暹罗、南洋群岛等处。凑其智能,以图大举,筚
路蓝缕,于今八年。或刊报纸,以扬汉风;或遣偏师,以寒虏胆。而惠州之役、萍乡之役、
镇南之役、广州之役、良材骏雄,前仆后继,断头决肠,维系牢狱,辗转人间,漂沦绝
域者,何可指数!以死者愈繁,益用自励,日居月诸,走无停足。诚欲于颓波横流之中,
拯同胞于沈溺;铁骑金枪之下,返大汉之山河。此物此志,宁有他哉!
  念昔天亡索虏,人心思汉,朔风变楚,天下响应。智勇之士,其会如林,旬月之间,戡定
东南大局。上而士夫,下而医娩,皆知凌厉踔发,以求其友。云气飞扬,日月再现。虽将
帅努力,士卒知方,而黄祖之灵,吾伯叔昆季诸姑姊妹,克念旧烈,实深赖之。惟元凶尚
在,中夏未清,封豕长蛇,荐食上国,不去庆父,鲁难未已。有同胞未离鬼趣,怅燕南实
惨人 。吾等罔敢自弛,以逸时会,忧伤之念,造次不衰。盖惧马首徘徊,雄师已老,江
山黯澹,汗血生凉。辄愿策其至愚,随伯叔昆季诸姑姊妹之后,长驱河朔,犁庭扫穴,以 复我旧邦,建立民国,期得竟其如志。
  或者不察,妄事猜二,用事谣诼。谓将矜伐旧绩,傲睨群伦,大执政权,而家天下。心有
所蔽,故言失其道,无论政治革命、种族革命,当伏处之时,无不有少数愚夫,怀抱辛痛
,聚会劫社,为之秘画,密云不雨,伏药遍地,迅雷乘之,乃易爆发,其理势使然。功成
事遂,则散处朝市,或悠悠林野,各得其所,不闻有私政之事。盖天下公器,人权式尊,
政之所繇,民实畀之。大道之行,不可以界,天命惟民,古训是则,东西甯有异哉?嗟乎
!自建虏入关,礼乐沦失,腥膻之气,播被华夏。吾民熏习已久,斫夫本性,神智偃塞,
大陆国风,所含已薄。而卑隘险谲,嫉忮龌龊诸恶德,弥弘错轸,盘郁胶着于脑间,至不可脱拔,尚流染于神明苗裔,是东胡之罪,而吾民亟当湔洗者也。
  方今民气昭苏,天心祚汉,逆胡摧灭,近在崇朝,与子同袍,能无奋起!大风卷水,是旗
门斩将之辰;清洌吹寒,正雪夜擒王之会。宝刀灼角,骑大队而渡临洮;旗鼓纵横,驱胡
雏而还长白。夜半惟闻刁斗,军中之号令森严;战场怒放奇葩,朔北之风云惨澹。此正志
士鹰扬之日,雄夫振臂之时,伫看雪碛风高,饮马长城之窟;不管天山草白,放牛戈壁之
原。卸甲临风,饮八斗而不醉,行歌携手,同仇昵而无猜。流令闻于无穷,巍巍铜像;扬
大声于尘海,泱泱乎大风。人道保其均衡,宇宙增其福祉。乐天依命,德以之和,平等自
由,法为之界。融融泄泄,其乐无极。吾伯叔昆季诸姑姊妹,赋气清明、宅志仁恺者,其
亦动凄怆之感,捐其乖迕,而生同舟共济之念乎。用假文辞,谨宣其意如此。皇天后土, 实共鉴之。
(逝世前一年)在广东第一女子师范学校校庆纪念会的演说
校长、诸君:
  今天是广东女子师范①开十七周年纪念会。这十七年之中,是什么时候呢?你们学生知不知道呢?现在是民国十三年,大家知道为什么事要叫做民国呢?在十三年前,中国不叫做民国,叫做大清帝国。中国在那个时候有皇帝,做皇帝的是满洲人,现在民国没有皇帝。满洲人从前做中国的皇帝,有了二百六十多年,那是中国的什么时候呢?就是亡国的时候!
满人做了中国二百六十多年的皇帝,就是中国亡了二百六十多年。在十三年前,才推翻大清帝国,创造中. 华. 民.
国。那次推翻大清帝国,是我们汉人在近来几百年中的一件大事!我们中国亡过了几百年,做人的奴隶也有几百年,在十三年前才推翻帝国,光复汉人的山河,脱离做奴隶的身分,所以那是我们汉人一件很大的事!
《三十三年落花梦》序——“大亚洲主义”
世传隋时有东海侠客号虬髯公者,尝游中华,遍访豪杰,遇李靖于灵石,识世民于太原,相与谈天下大事,许世民为天人之资,勖靖助之以建大业。后世民起义师,除隋乱,果兴唐室,称为太宗。说者谓初多侠客之功有以成其志云。宫崎寅藏君者,今之侠客也;识见高超,抱负不凡,具怀仁慕义之心,发拯危扶倾之志。日忧黄种陵夷,悯支那削弱。数游汉土,以访英贤,欲共建不世之奇勋,襄成兴亚之大业。闻吾人有再造支那之谋,创兴共和之举,不远千里,相来订交,期许甚深,勖励极。方之虬髯,诚有过之!惟愧吾人无太宗之资,乏卫公之略,驰驱数载,一事无成,实多负君之厚望也。君近以倦游归国,将其所历笔之于书,以为关心亚局兴衰,筹保黄种生存者有所取资焉。吾喜其用意之良,为心之苦,特序此以表扬之。
论洪门的两段重要文献节选
一、《建国方略
知难行易》选段
&“洪门者,创设於明朝遗老,起於康熙时代。
&&&盖康熙以前,明朝之忠烈士,多欲力图恢复,誓不臣清,舍生赴义,屡起屡蹶,兴虏拼命,然卒不能救明朝之亡。迨至康熙之世,满清已盛,面明朝之忠烈,变残废殆尽。二三遗老,见大势已去,无可挽回,乃欲以民族主义之根苗,流传后代,故以反清复明的宗旨,结成团体,以待后有起者可藉为资助也。此殆洪门创设之本意。
&&&然其事必当极其秘密,乃可防Z.F之察觉也。夫Z.F之爪牙为官吏,而官吏之耳目为士绅,故凡所谓士大夫之类,皆所当忌而须严为杜绝者,然后其根株乃能保存,而潜滋暗长於异族专制Z.F之下。以此条件而立会,将以何道而后可?必也以能全群众心理之事迹,而传民族国家之思想。故洪门之拜会,则以演戏为之,盖此最易动群众之观听也。其传布思想,以不平之心,复仇之事以表之,此最易使士大夫闻而生厌远而避之者也。其固结团体,则以博爱施之,使彼此手足相顾,患难相扶,此最合乎江湖旅客无家游子之需要也。而终乃传以民族主义,以期达其反清复明之目的焉。”
二、《三民主义 民族主义》选段
&&&“我们讲到会党,便要知道会党的起源。会党在满清康熙时候最盛。自顺治打破了明朝,入主中国,明朝的忠臣义士在各处起来抵抗,到了康熙初年还有抵抗的。所以中国在那个时候,还没有完全被满洲征服。
&&&康熙末年以后,明朝遗民逐渐消灭,当中一派是富有民族思想的人,觉得大事去矣,再没有能力可以和满洲抵抗,就观察社会情形,想出方法来结合会党。他们的眼光是很远大的,思想是很透澈的,观察社会情形也是很清楚的。他们刚才结合成种种会党的时候,康熙就开‘博学鸿词科’,把明朝有知识学问的人几乎都网罗到满洲Z.F之下。那些有思想的人,知道了不能专靠文人去维持民族主义,便对于下流社会和江湖上无家可归的人,收罗起来,结成团体,把民族主义放到那种团体内去生存。这种团体的分子,因为是社会上最低下的人,他们的行动很鄙陋,便令人看不起,又用文人所不讲的言语,去宣传他们的主义,便令人不大注意。所以那些明朝遗老实在有真知灼见。
&&&至于他们所以要这样保存民族主义的意思,好比在太平时候,富人的宝贝自然要藏在很贵重的铁箱里头。到了遇着强盗入室的时候,主人恐怕强盗先要开贵重的铁箱,当然要把宝贝藏在令人不注意的地方;如果遇到极危急的时候,或者要投入极污秽之中,也未可知。故当时明朝遗老,想保存中国的宝贝,便不得不把他藏在很鄙陋的下流社会中。所以满洲二百多年以来,无论是怎样专制,因为是有这些会党口头的遗传,还可以保存中国的民族主义。
&&&当日洪门会中要反清复明,为什么不把他们的主义保存在知识阶级里头呢?为什么不做文章来流传,如太史公所谓‘藏之名山,传之其人’呢?因为当时明朝的遗老看见满洲开博学鸿词科,一时有知识有学问的人差不多都被收罗去了,便知道那些有知识阶级的靠不住,不能‘藏之名山,传之其人’。所以,要在下流社会中藏起来,便去结合那些会党。在会党里头,他们的结纳是很容易、很利便的。他们结合起来,在满洲专制之下保存民族主义,是不拿文字来传,拿口头来传的。所以我们今天要把会党源源本本讲起来,很为困难。因为他们只有口头传下来的片段故事,就是当时有文字传下来,到了乾隆时候也被销毁了。
&&&在康熙、雍正时候,明朝遗民排满之风还是很盛。所以康熙、雍正时候便出了多少书,如《大义觉迷录》等,说汉人不应该反对满洲人来做皇帝。他所持的理由,是说舜是东夷之人,文王是西夷之人,满洲人虽是夷狄之人,还可以来做中国的皇帝。由此便可见康熙、雍正还自认为满洲人,还忠厚一点。到了乾隆时代,连满汉两个字都不准人提起了,把史书都要改过,凡是当中关于宋元历史的关系和明清历史的关系,都通通删去。所有关于记载满洲、匈奴、鞑靼的书,一概定为禁书,通通把他消灭,不准人藏,不准人看。因为当时违禁的书,兴过了好几回文字狱之后,中国的民族思想保存在文字里头的,便完全消灭了。
&&&到了满清中叶以后,会党中有民族思想的,只有洪门会党。当洪秀全起义之时,洪门会党多来相应,民族主义就复兴起来。须注意:洪门不是由洪秀全而得此称;当是由朱洪武或由朱洪祝康熙时有人奉朱洪祝起义而得此称谓,亦未可定(漢失中土)。洪秀全失败以后,民族主义更流传到军队,流传到游民。那时的军队如湘军、淮军多属会党,即如今日青帮、红帮等名目,也是由军队流传而来。明朝遗老宣传民族主义到下流社会里头,但是下流社会的知识太幼稚,不知道自己来利用这种主义,反为人所利用。比方在洪秀全时代,反清复明的思想已经传到了军队里头,但因洪门子弟不能利用他们,故他们仍然是清兵。
&&&又有一段故事,也可以引来证明。当时左宗棠带兵去征西域,由汉口起程到西安,带了许多湘军、淮军,经过长江。那时会党散在珠江流域的叫做三合会,散在长江的叫做哥老会。哥老会的头目,叫做‘大龙头’。有一位大龙头在长江下游犯了法,逃到汉口。那时满清的驿站通消息固然很快,但是哥老会的马头通消息更快。左宗棠在途上,有一天忽然看见他的军队自己移动集中起来,排起十几里的长队,便觉得非常诧异。不久接到一件两江总督的文书,说有一个很著名的匪首,由汉口逃往西安,请他拿办。左宗棠当时无从拿办,只算是官样文章,把这件事搁起来。后来看见他的军队移动得更厉害,排的队更长,个个兵士邮说去欢迎大龙头,他还莫名其妙。后来知道了兵士要去欢迎的大龙头,就是两江总督要他拿办的匪首,他便慌起来了。当时问他的幕客某人说:‘什么是哥老会呢?哥老会的大龙头和这个匪首有什么关系呢?’幕客便说:‘我们军中自兵士以至将官,都是哥老会。那位拿办的大龙头,就是我们军中哥老会的首领。’左宗棠说:‘如果是这样,我们的军队怎样可以维持呢?’幕客说:‘如果要维持这些军队,便要请大帅也去做大龙头。大帅如果不肯做大龙头,我们便不能出西域。’左宗棠想不到别的方法,又要利用那些军队,所以便赞成幕客的主张,也去开山堂做起大龙头来,把那些会党都收为部下。由此便可见左宗棠后来能够平定西域,并不是利用满清的威风,还是利用明朝遗老的主义。中国的民族主义,自清初以来保存了很久。从左宗棠做了大龙头之后,他知道其中的详情,就把马头破坏了,会党的各机关都消灭了。所以到我们革命的时候,便无机关可用。这个洪门会党都被人利用了,所以中国的民族主义,真是老早亡了。
&&&中国的民族主义既亡,今天就把亡的原因拿来说一说。此中原因是很多的,尤其以被异族征服的原因为最大。凡是一种民族征服别种民族,自然不准别种民族有独立的思想。好比高丽被日本征服了,日本现在就要改变高丽人的思想,所有高丽学校里的教科书,凡是关于民族思想的话都要删去;由此三十年后,高丽的儿童便不知有高丽了,便不知自己是高丽人了。从前满洲对待我们也是一样。所以民族主义灭亡的头一个原因,就是我们被异族征服。征服的民族,要把被征服的民族所有宝贝,都要完全消灭。满洲人知道这个道理,从前用过了很好的手段,康熙时候兴过了文字狱,但是康熙还不如乾隆狡猾,要把汉人的民族思想完全消灭。康熙说他是天生来做中国皇帝的,劝人不可逆天;到了乾隆便更狡猾,就把满汉的界限完全消灭。所以自乾隆以后,知识阶级的人多半不知有民族思想,只有传到下流社会。但是下流社会虽然知道要杀鞑子,只知道当然,不知道所以然。所以中国的民族思想便消灭了几百年,这种消灭是由于满洲人的方法好。”
敬告同乡书
同乡列公足下:
  向者公等以为革命、保皇二事,名异而实同,谓保皇者不过借名以行革命,此实误也。
  天下事,名不正则言不顺,言不顺则事不成。夫常人置产立业,其约章契券犹不能假他人之名,况以康梁之智而谋军国大事、民族前途,岂有故为名实不符而犯先圣之遗训者乎?其创立保皇会者,所以报知己也。夫康梁,一以进士,一以举人,而蒙清帝载湉特达之知、非常之宠,千古君臣知遇之隆未有若此者也。百日维新,言听计从,事虽不成,而康梁从此大名已震动天下。此谁为之?孰令致之?非光绪之恩,易克臻此!今二子之逋逃外国而倡保皇会也,其感恩图报之未遑,岂尚有他哉!若果有如公等之所信,彼名保皇,实则革命,则康梁者尚得齿于人类乎?直禽兽不若也!故保皇无毫厘之假借,可无疑义矣。如其不信,则请读康有为所著之《最近政见书》。此书乃康有为功南北美洲华商不可行革命,不可谈革命,不可思革命,只可死心踏地以图保皇立宪,而延长满洲人之国命,续长我汉人之身契。公等何不一察实情,而竟以己之心度人之心,以己之欲推人之欲,而诬妄康梁一至于是耶?
  或曰:言借名保皇而行革命者,实明明出诸于梁启超之口,是何谓诬?曰然,然而不然也。梁之言果真诚无伪耶?而何以梁之门人之有革命思想者,皆视梁为公敌、为汉仇耶?梁为保皇会中之运动领袖,阅历颇深,世情浸熟,目击近日人心之趋向,风潮之急激,毅力不足,不觉为革命之气所动荡,偶而失其初心,背其宗旨。其在《新民丛报》之忽言革命,忽言破坏,忽言爱同种之过于恩人光绪,忽言爱真理之过于其师康有为者,是犹乎病人之偶发呓语耳,非真有反清归汉、去暗投明之实心也。何以知其然哉?夫康梁同一鼻孔出气者也,康既刻心写腹以表自其保皇之非伪,而梁未与之决绝,未与之分离,则所言革命焉得有真乎?夫革命与保皇,理不相容,势不两立。今梁以一人而持二说,首鼠两端,其所言革命属真,则保皇之说必伪;而其所言保皇属真,则革命之说亦伪。
  又如本埠保皇&报&之副主笔陈某者[指檀香山正埠《新中国报》副主笔陈仪侃。],康趋亦趋,康步亦步,既当保皇报主笔,而又口谈革命,身入洪门,其混乱是非、颠倒黑白如此,无怪公等向以之为耳目者,混革命、保皇而为一也。此不可不辨也。今幸有一据可以证明彼虽口谈革命,身入洪门,而实为保皇之中坚,汉族之奸细。彼口谈革命者,欲笼络革命志士也,彼身入洪门者,欲利用洪门之人也。自弟有革命演说之后,彼之诈伪已无地可藏,图穷而匕首见矣。若彼果真有革命之心,必声应气求,两心相印,何致有攻击不留余地?始则于报上肆情诬谤,竭力訾毁,竟敢不顾报律,伤及名誉,若讼之公堂,彼必难逃国法。继则大露其满奴之本来面目,演说保皇立宪之旨,大张满人之毒焰,而痛骂汉人之无资格,不当享有民权。夫满洲以东北一游牧之野番贱种,亦可享有皇帝之权,吾汉人以四千年文明之种族,则民权尚不能享,此又何说?其尊外族、抑同种之心,有如此其甚者,可见彼辈所言保皇为真保皇,所言革命为假革命,已彰明较著矣!
由此观之,革命、保皇二事决分两途,如黑白之不能混淆,如东西之不能易位。革命者志在扑满而兴汉,保皇者志在扶满而臣清,事理相反,背道而驰,互相冲突,互相水火,非一日矣。如弟与任公私交虽密,一谈政事,则俨然故国。然士各有志,不能相强。总之,划清界限,不使混淆,吾人革命,不说保皇,彼辈保皇,何必偏称革命?诚能如康有为之率直,明来反对,虽失身于异族,不愧为男子也。
  古今来忘本性、昧天良、去同族而事异种、舍忠义而为汉奸者,不可胜计,非独康梁已也。满汉之间,忠奸之判,公等天良未昧,取舍从违,必能审定。如果以客帝为可保,甘为万劫不复之奴隶,则亦已矣。如冰山之难恃,满汉之不容,二百六十年亡国之可耻,四万万汉族之可兴,则宜大倡革命,毋惑保皇,庶汉族其有豸乎!
  书不尽意,余详演说笔记中,容出版当另行呈政。此致,即候大安不既。
弟孙逸仙顿
【经典重温】民族主义消失的原因,及怎样恢复和发扬民族主义
中国民族主义精神消失的原因
一、中国民族主义思想丧失的原委。
民族主义失去了几百年。所有反对革命很厉害的言论,都是反对民族主义的,几百年前,中国的民族思想完全没有了,只看见对于满洲的歌功颂德。
二、会党的起源——民族思想的保存者。
明朝遗老,想保存中国的宝贝,便不得不把它藏在很鄙陋的下流社会中。这些会党口头的遗传,还可以保存中国的民族主义。文字里头的,便完全消失了。
三、中国民族主义思想消失的原因之一——会党的被利用。
有民族思想的,只有洪门会党。洪秀全失败以后,民族主义更流传到军队,流传到流民。下流社会的知识太幼稚,反而为人所利用。
四、中国民族主义思想消失的原因之二——被异族征服。
以被异族征服的原因为最大。凡是一种民族征服别种民族,自然不准别种民族有独立的思想。要把被征服民族的所有宝贝,都要完全消灭。
五、中国民族主义思想消失的原因之三——世界主义的影响。
几千年来总是实行“平天下”的主义,把亚洲的各小国完全征服了,中了头彩,所以不要竹杠,要把他投入海中。
六、民族主义的必要——世界主义不能代替。
把竹杠丢得太早了,不知道发财的彩票还藏在里面。所以受外国的政治力和经济力来压迫,以后又遭天然的淘汰,我们便有亡国灭种之忧。
七、民族主义才是世界主义的基础。
自己先联合起来,推己及人,再把各弱小民族都联合起来,共同用公理去打破强权,世界上没有野心家,便可以讲世界主义。
恢复中国民族主义的方法
一、恢复民族主义的先决条件——明耻知难。
令四万万人皆知我们现在所处的地位,在这个生死关头须要避祸求福,避死求生,便自然要去行。
二、政治压迫力的危险——武力和外交。
兵力一朝可以亡国。只要一张纸和一枝笔,彼此妥协,便可以亡中国。
三、经济压迫力的危险。
每年要被外国人夺去十二万万元,一天增多一天。老弱的、幼稚的,只能分利,不能生利,中年生利之男子,将老幼应担一齐担下,每年每人四十五元人头税。
四、天然压迫力的危险。
人口在以往一百年没有加多。他们逐日的增多,我们却仍然故我,甚或减少,被他们的人口增加的压迫,不久亦要灭亡。
五、恢复民族主义的中心基础——推广宗族和家乡观念扩充到国族主义。
在每一姓中,用其原来宗族的组. 织,拿同宗的名义,先从一乡一县联络起,再扩充到一省一国。从四百个宗族团体中做工夫。
六、恢复民族主义的具体方法——奋斗与不合作。
一是积极的,振起民族精神,求民权、民生之解决。二是消极的,外国所需要的不供给,外国所供给的不需要。
发扬中国民族主义的方法
一、恢复民族主义才可以恢复民族地位。
能知与合群,便是恢复民族主义的方法。现在要恢复民族精神,就是要唤醒起来。醒了之后,才可以恢复民族主义。
二、国家长治久安的因素——道德问题。
现在受外来民族的压迫,侵入了新文化,那些新文化的势力此刻横行中国。一股醉心新文化的人,不知道我们固有的东西,如果是好的,当然是要保存,不好的才可以放弃。
三、恢复民族地位的方法之一——恢复固有的道德。
有了固有的道德,然后固有的民族地位才可以图恢复。首是忠孝,次是仁爱,其次是信义,其次是和平。
四、恢复民族地位的方法之二——恢复固有的智识。
被满清征服以后,连知识也睡了觉。《大学》“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是我们政治哲学知识中独有的宝贝。欧美不如我们的完全。
五、恢复民族地位的方法之三——恢复固有的能力。
外国现在最重要的东西,都是中国从前发明的。指南针、印刷术、火药、瓷器、茶叶、丝织、造房、吊桥。后来失了那种能力,地位也逐渐退化。
六、恢复民族地位的方法之四——学外国的长处。
恢复我一切国粹之后,还要去学欧美之所长。外国的长处是科学。几千年来,中国人有了很好的根底和文化,所以去学外国人,无论什么都可以学到。要迎头赶上去,不要向后跟着他。
七、民族主义的精神。
“济弱扶倾”,对于弱小民族要扶持他,对于世界的列强要抵抗他。我们将来能够治国平天下,便要先恢复民族主义和民族地位,用固有的道德和平做基础,去统一世界,成一个大同之治,这便是我们四万万人的大责任。
节选自1924演讲本《三民主义》之《民族主义》三、五、六讲。
在东京《民报》创刊周年庆祝大会的演说
今天诸君踊跃来此,兄弟想来,不是徒为高兴,定然有一番大用意。今天这会,是祝《民报》的纪元节。《民报》所讲的是中国民族前途的问题,诸君今天到来,一定是人人把中国民族前途的问题横在心上,要趁这会子大家研究的。兄弟想《民报》发刊以来已经一年,所讲的是三大主义:第一是民族主义,第二是民权主义,第三是民生主义。
那民族主义,却不必要什么研究才会晓得的。譬如一个人,见着父母总是认得,决不会把他当做路人,也决不会把路人当做父母;民族主义也是这样,这是从种性发出来,人人都是一样的。满洲入关,到如今已有二百六十多年,我们汉人就是小孩子,见着满人也是认得,总不会把来当做汉人。这就是民族主义的根本!
但是有最要紧一层不可不知:民族主义,并非是遇着不同族的人便要排斥他,是不许那不同族的人来夺我民族的政权。因为我汉人有政权才是有国,假如政权被不同族的人所把持,那就虽是有国,却已经不是我汉人的国了。我们想一想,现在国在那里?政权在那里?我们已经成了亡国之民了!地球上人数不过一千几百兆,我们汉人有四百兆,占了四分之一,算得地球上最大的民族,且是地球上最老最文明的民族;到了今天,却成为亡国之民,这不是大可怪的吗?那非洲杜国不过二十多万人,英国去灭他,尚且相争至三年之久;菲律宾岛不过数百万人,美国去灭他,尚且相持数岁;难道我们汉人,就甘心于亡国!想起我汉族亡国时代,我们祖宗是不肯服从满洲的!
闭眼想想历史上我们祖宗流血成河、伏尸蔽野的光景,我们祖宗狠对得住子孙,所难过的,就是我们做子孙的人。再想想亡国以后满洲Z.F愚民时代,我们汉人面子上从他,心里还是不愿的,所以有几回的起义。到了今日,我们汉人民族革命的风潮,一日千丈。那满洲人也倡排汉主义,他们的口头话是说他的祖宗有团结力、有武力,故此制服汉人;他们要长保这力量,以便永居人上。他们这几句话本是不错,然而还有一个最大的原因,是汉人无团体。我们汉人有了团体,这力量定比他大几千万倍,民族革命的事不怕不成功!
惟是兄弟曾听见人说,民族革命是要尽灭满洲民族,这话大错。民族革命的原故,是不甘心满洲人灭我们的国,主我们的政,定要扑灭他的Z.F,光复我们民族的国家。这样看来,我们并不是恨满洲人,是恨害汉人的满洲人。假如我们实行革命的时候,那满洲人不来阻害我们,决无寻仇之理。他当初灭汉族的时候,攻城破了,还要大杀十日才肯封刀,这不是人类所为,我们决不如此。惟有他来阻害我们,那就尽力惩治,不能与他并立。照现在看起来,满洲Z.F要实行排汉主义,谋中央集权,拿宪法做愚民的器具。他的心事,真是一天毒一天。然而他所以死命把持政权的原故,未必不是怕我汉人要剿绝他,故此骑虎难下。所以我们总要把民族革命的目的认得清楚,如果满人始终执迷,仍然要把持政权,制驭汉族,那就汉族一日不死,一日不能坐视的!
& & 想来诸君亦同此意。民族革命的大要如此。
一九○六年十二月二日
对驻广州湘军的演说
一九二四年二月二十三日
大家都知道中国从前被满洲人征服过了两百多年,我们祖宗都是满洲人的奴隶,习故安常,忘其耻辱。后来我们为什么能够推翻满清呢?就是因为明白了民族主义,知道自己都是汉人,总数有四万万,在明朝末年的时候被满洲征服了,压迫了两百多年,不能做主人,总是做奴隶。我们祖宗不明白这个道理,所以对于满清反歌功颂德,说清朝有深仁厚泽。
到了后来,全国之内,不但是受满清的压迫,并且受英、法、德、俄、美、日诸列强的压迫。便有先知先觉的人,发明了民族主义,推究满汉的界限:“为什么以少数的满洲人来统治四万万民族呢?”“为什么四万万民族总是应该处于被压迫的地位,做满洲人的奴隶呢?”由此推想,便发生极不平的感觉,渐渐宣传,推广到全国,四万万人都知道这是很不平的。古人说“不平则鸣”,所以全国便要把这个不平来打平他,用极大的牺牲精神赶走满人。
由这样讲来,便知道民族主义是对外国人打不平的。如果外国人和中国人的地位有不平,中国人便应该革外国的命。专就满汉而论,因为全国人明白了满汉的界限,知道满人和汉人的地位太不公平,所以发起辛亥年的革命。后来革命成功,便是民族主义达到目的。
从前反对我的是满清皇帝,现在反对我的是满清留下来的武人官僚。这些武人官僚的专制,就是小皇帝的行为。从前有诸先烈前仆后起的奋斗,便推翻了那个大皇帝。我们现在要继续先烈的志愿,推翻曹锟、吴佩孚这些小皇帝。曹锟、吴佩孚和各省专制的督军、巡阅使,都是共和的障碍。有了他们,我们的新世界便造不成,大家便永远没有机会享人生的幸福。诸位将士要自己解甲归田之后可以享幸福,子子孙孙永远可以享幸福,便要担负推翻这些小皇帝的责任。把全军变成革命军,把现在痛苦的世界,改造成一个安乐世界。这种责任,是救国救民的责任。国家改造好了,人民得以安居乐业,不是一代可以享幸福,是代代可以享幸福的。
驳保皇报书
彼开口便曰爱国,试问其所爱之国為大清国乎?抑中华国乎?
若所爱之国為大清国,则不当有“今则驱除异族,谓之光复”之一语,自其口出。若彼所爱之国為中华国,则不当以保皇為爱国之政策;盖保异种而奴中华,非爱国也,实害国也。彼又曰中国爪分,在于旦夕,外人窥伺,乘间即发,各国指认之地,照会Z.F,不得让与别人云云。曾亦知爪分之原因乎?Z.F无振作也,人民不发奋也。Z.F若有振作,则强横如俄罗斯,残异如土耳其,外人不敢侧目也。人民若能发奋,则微小如巴拿马,激烈如苏威亚,列强向之承认也。盖今日国际,惟有努力强权,不讲道德仁义也。
满清Z.F,今日已矣,要害之区尽失,发详之地已亡,浸而日削百里,月失数城,终归于尽而已。尚有一线生机之可望者,惟人民之发奋耳。若人心日醒,发奋為雄,大举革命,一起而倒此残腐将死之满清Z.F,则列国方欲敬我之不暇,尚何有窥伺爪分之事哉!
既识引管子之作内政以寄军令,何以偏阻汉人行革命而复祖邦?今日之作内政,从何下手?必先驱除客帝,复我政权,始能免其今日签一约割山东,明日押一款卖两广也。彼满清Z.F不特签押约款,以割我卖我也;且為外人平靖地方,然后送之也,广东之新安县广州湾已然之事也,倘无满清之Z.F為之助桀為虐,吾民犹得便宜行事,可以拼一死殉吾之桑梓。彼外国知吾民之不易与,不能垂手而得吾尺寸之地,则彼虽食欲无厌,犹有戒心也。
今有满清Z.F為之鹰犬,则彼外国者欲取我土地,有予取予拱之便矣,故欲免爪分,非先倒满清政
,别无挽救之法也。乃彼书生之见,畏葸存心,不识时势,不达事体,动轧恐逢人之怒.不知我愈窥伺,我能奋发,则彼反敬畏,岂有逢人之怒之理哉?如其不信,吾请陈仪侃日日向外人叩头,日日向外人乞情,试能止外人之不照会清朝以索地否?清国帝后今日日媚外人矣,日日宴会公使及其夫人矣,媚外人之中,又与俄為最亲慝矣;然而据其发详之地者则俄也。不逢人之怒,莫过于今日之清帝后,以仪侃之见解,则必能免于爪分矣,信乎否乎?
既知中华亡国二百六十年矣,不图恢复,犹竭力以阻人之言恢复言革命,是诚何心哉?彼固甘心以殉清朝之节,清亡与亡,清奴与奴,旬大清之忠臣义士矣,其如汉族何?而犹嚣嚣然执“毋宁”二字以骂人為白奴,是真强辞夺理矣。彼曰:革命之说,原本大易。又曰:中国固始终不能免于革命。其言是矣。乃何以又曰:中国今民智為萌芽时代。
夫大易者,中国最古之书,孔子声辞,称盪武革命,顺乎天也,岂由盪武至于今,经二十余朝之革命,而犹得谓之萌芽时代耶?其所引法国三大革命曰:经卢梭、达尔文、福楼特尔诸大哲学家提倡建设,而不知达尔文乃英人,当法国第一次革命之时,彼尚未出世;当第二次革命之时,彼尚未成学﹔当第三次革命之时,彼尚未闻名于世。其第一部著作,名曰:《生物本源》,出版在一千八百五十九年,当时英国博物家尚多非其说之不经。迨十余年后,始见重于英之学者;又十余年后,始见称于世人。今该主笔大书特书曰:达尔文有与提倡法国三次革命之功。彼所指之达尔文,或是达尔文之前身乎?想该主笔必精通三世书矣,否则何以知之耶?
又云:法国死于革命者一千二百万人。该主笔尝识吾人之革命,不起于京师,想亦熟闻法国之三大革命皆于巴黎矣,而巴黎之外,无死于革命者。试问巴黎当时人口几何?作者知之乎?且巴黎虽经三次之革
命,而未遇扬州十日之事,无广州洗城之惨。就使巴黎全城之民皆死于革命,三次计之,亦不足此数,毋乃该主笔以一人转轮数十次计之乎?若此则非吾所敢知。
彼既曰:革命之结果,為民主政体也,胡又曰:有建设者谓之有意识之破坏,无建设者谓之无意识之破坏,彼等是否建设,吾不敢知云云。夫革命破坏也,民主政体者建设也,既明明于革命之先,定為民主政体矣。非意识為何?曰政曰体,非建设為何?该主笔以一手之笔,一时之言,其矛盾有如是,斯亦奇矣。
彼又尝谓中国人无自由民权之性质,仆曾力斥其谬,引中国乡族之自治,如自行断讼,自行保卫,自行教育,自行修理道路等事,虽不及今日西欧之美,可足証中国人稟有民权之性质也。又中国人民向来不受Z.F之干涉,来往自如,出入不问,婚姻生死,不报于官,户口门牌,鲜注于册,甚至两邻械斗,為所欲為,此本于自由之性质也。
彼则反唇相稽曰:此种野蛮之自由,非文明之自由也。此又何待彼言?仆既云性质矣,夫天生自然谓之性,纯朴不文谓之质;有野蛮之自由,则便有自由之性质也,何得谓无?夫性质与事体异。发现于外谓之事体,稟赋于中谓之性质。中国民权自由之事体未及西国之有条不紊,界限軼然,然何得谓之无自由民权之性质乎?惟中国今日富于此野蛮之自由,则他日容易变為文明之自由。倘无此性质,何由而变?是犹琢玉必其石具有玉质,乃能琢之成玉器,若无其质,虽琢无成也。
彼又曰:中国人富于服从权势之性质,而非富于服从法律性之性质。试问无权势可以行法律乎?今日檀岛,若Z.F无权势以拘禁处罚犯法之人,其法律尚成法律乎?夫法律者,治之体也;权势者,治之用也,体用相因,不相判也。今该主笔强别服从法律与服从权势而為二事,是可知彼于政治之学毫无所知也。
彼又曰:立宪者过渡之时代也,共和者最后之结果也。此又可见彼不知立宪為何物,而牵强附会也,夫立宪者,西语曰:CONSTItUTION,乃一定不易之常经,非革命不能改也。过渡者,西语曰:TRANSITION,乃变更之谓也。此二名辞,皆从西文译出,中国无此成语也。该主笔虽不知以為知,而妄曰CONSTItUTION
乃TRANSITION时代,何可笑也。推彼之意,必当先经立宪君主,而后可成立宪民主,乃合进化次序也。而不知天下之事,其為破天荒者则然耳,若世间已有其事,且行之已收大效者,则我可以取法而為后来居上也。
试观中国向未有火车,近日始兴建,皆取最新之式者。若照彼之意,则中国今為火车萌芽之时代,当用英美数十年之旧物,然后渐渐更换新物,至最终之结果,乃可用今日之新式火车,方合进化之次序也。今彼以君主立宪為过渡之时代,以民主立宪為最终之结果,是要行二次之破坏,而始得至于民主之域也。与其行二次,何如行一次之為便耶?夫破坏者,非得已之事也,一次已嫌其多矣,又何必故意以行二次。夫今日专制之时代也,必先破坏此专制,乃得行君主或民主之立宪也。既有力以破坏之,则君主民主随我所择。如过渡焉,与其滞乎中流,何不一桌而登岸,為一劳永逸之计也。
使该主笔若不知民主為最终之结果,其倡君主立宪犹可说也。乃彼既知為美政,而又认為最终之结果,胡為如此矫强支离多端相辩难也?得毋以此事虽善,诚為救中国之良剂,但其始不倡吾师,其终亦不成于吾手,天下上等之事,必不让他人為之,故必竭力阻止,以致不成而后已,是重私心而忘公义也。
彼又曰:会外人何以图羊城谋惠州,而利用洪门之势力?不知革命与洪门,志同道合,声应气求,合力举义,责有应尽,非同利用,如彼等欲暗改洪门之宗旨,而令洪门之人,以助其保救大清皇帝也。又仆前书指以满洲之野番,尚能享皇帝之权;而彼则曰:岂不见各国宪法云云。仆所指乃当今清国专制之皇权,而彼引各国宪法以答,真强為比例,拟于不伦矣。
彼又曰:所谓保皇者自我保之,主权在我,非彼何我也,不得谓為满奴云云,此真梦梦也。今光绪皇帝儼然在北京,日日召见臣工,日日宴会公使,有时游颐和园,有时看西洋戏,何尝受彼之保,其言之离事实,何相远之甚也。
彼又曰:今则驱除异族,谓之光复旧物,不得谓之革命,此拾人之唾余,知其一不知其二也。其书中最得力者,為托某氏之言曰:弟前十年故為彼会中人,今已改入保皇会矣云云。其是否属实,姑毋容辩﹔但据其所述誓词,则知彼非门外汉,亦升堂而索入于室也。不然,岂有下乔木而入幽谷者哉?不观其他之入保皇会者乎?多以保皇為借名而误入者也。
该主笔又从而引申其说曰:蒙古与满洲且不辨云云。蒙者蒙古也,满者满洲也,岂于蒙满之外,更有此言也?可知其平日荒唐谬妄,强不知以為知,夜郎自大,目中无人,真不值识者一哂。仆非文士,本不欲与八股书生争一日之长,兴笔墨之战;但以彼无根之学,以讹传讹,惑世诬民,遗害非浅,故不得已而驳斥之。倘彼具有天良,当知惭愧,早日悔悟,毋再现其丑也。又其人存心刻忍,观其所论苏报之案,落井下石,大有幸灾乐祸之心,毫无拯弱扶危之念,与保皇会友日前打电求救之意,亦大相反背,其手段之酷,心地之毒,门户之见,胸度之狭,于此可见一般。今特揭而出之,以质诸世之公论者。
中国同盟会盟书及联系暗号
一九零五年七月三十日
联 盟 人 省 府 县 人 〇 〇 〇, 当 天 发 誓: 驱 除 鞑 虏, 恢 复 中 华, 创 立 民 国, 平 均 地 权。
矢 信 矢 忠, 有 始 有 卒。 如 或 渝 此, 任 众 处 罚。
天 运 乙 巳 年 七 月 日
中 国 同 盟 会 会 员 〇 〇 〇
联系暗号
问: 何 处 人?
答: 汉 人。
问: 何 物?
答: 中 国 物。
问: 何 事?
答: 天 下 事。
盟书据《中. 华. 民. 国开国前革命史》上编;
联系暗号据邹鲁编著《中国国民党史稿》
(上海商务印书馆 一九四四年增订版) 第一篇
*是日,孙中山在东京召开中国同盟会筹备会议,并为与会者主持加盟仪式。盟书及联系暗号均为他所拟订 。

《孙中山全集》第一卷,中华书局1981年版。
在东京中国留学生欢迎大会上的演说
一九○五年八月十三日
鄙人往年提倡民族主义,应而和之者特会党耳,至于中流社会以上之人,实为寥寥。乃曾几何时,思想进步,民族主义大有一日千里之势,充布于各种社会之中,殆无不认革命为必要者。虽以鄙人之愚,以其曾从事于民族主义,为诸君所欢迎,此诚足为我国贺也。顾诸君之来日本也,在吸取其文明也,然而日本之文明非其所固有者,前则取之于中国,后则师资于泰西。若中国以其固有之文明,转而用之,突驾日本无可疑也。
  中国不仅足以突驾日本也。鄙人此次由美而英而德、法,古时所谓文明之中心点如埃及、希腊、罗马等,皆已不可复睹。近日阿利安民族之文明,特发达于数百年前耳。而中国之文明已著于五千年前,此为西人所不及,但中间倾于保守,故让西人独步。然近今十年思想之变迁,有异常之速度。以此速度推之,十年、二十年之后不难举西人之文明而尽有之,即或胜之焉,亦非不可能之事也。盖各国无不由旧而新。英国伦敦先无电车,惟用马车,日本亦然。鄙人去日本未二年耳,再来而迥如隔世,前之马车今已悉改为电车矣。谓数年后之中国,而仍如今日之中国,有是理乎?
  中国土地、人口为各国所不及,吾侪生在中国,实为幸福。各国贤豪,欲得如中国之舞台者利用之而不可得。吾侪既据此大舞台,而反谓无所借手,蹉跎岁月,寸功不展,使此绝好山河仍为异族所据,至今无有能光复之,而建一大共和国以表白于世界者,岂非可羞之极者乎?
  西人知我不能利用此土地也,乃始狡焉思逞。中国见情事日迫,不胜危惧。然苟我发愤自雄,西人将见好于我不暇,逞敢图我。不思自立,惟以惧人为事,岂计之得者耶?
  所以鄙人无他,惟愿诸君将振兴中国之责任,置之于自身之肩上。昔日本维新之初,亦不过数志士为之原动力耳,仅三十余年,而跻于六大强国之一。以吾侪今日为之,独不事半功倍乎?
  有谓中国今日无一不在幼稚时代,殊难望其速效。此甚不然。各国发明机器者,皆积数十百年始能成一物,仿而造之者,岁月之功已足。中国之情况,亦犹是耳。
  又有谓各国皆由野蛮而专制,由专制而君主立宪,由君主立宪而始共和,次序井然,断难躐等;中国今日亦只可为君主立宪,不能躐等而为共和。此说亦谬,于修筑铁路可以知之矣。铁路之汽车始极粗恶,继渐改良,中国而修铁路也,将用其最初粗恶之汽车乎,抑用其最近改良之汽车乎?于此取譬,是非较然矣。
  且夫菲律宾之人,土番也,而能拒西班牙、美利坚二大国,以谋独立而建共和。北美之黑人,前此皆蠢如鹿豕,今皆得为自由民。言中国不可共和,是诬中国人曾菲律宾人、北美黑奴之不若也,乌乎可!
  所以吾侪不可谓中国不能共和,如谓不能,是反夫进化之公理也,是不知文明之真价也。且世界立宪亦必以流血得之,方能称为真立宪。同一流血,何不为直截了当之共和,而为此不完不备之立宪乎?语曰:“取法于上,仅得其中。”择其中而取法之,是岂智者所为耶?鄙人愿诸君于是等谬想淘汰洁净,从最上之改革着手,则同胞幸甚!中国幸甚!
宣传造成群力
一九二三年十二月三十日
就推翻满清而论,从前太平天国也有这种志愿,当时何以不成功,原因是在什么地方呢?洪秀全自广西金田村起义,打过湖北、江西、安徽,建都南京,他们的革命本来可以成功的。因为后来曾国藩、左宗棠、李鸿章那一班人出来破坏,所以失败。满清因为能够利用曾国藩、左宗棠、李鸿章那一班人,所以他们的天下还能够维持。
曾国藩、左宗棠、李鸿章都是汉人,洪秀全也是汉人。洪秀全所反对的本是满人,不是汉人。但是当时汉人知道要反对满人的很少,所以汉人便自相残杀,弄到结果,满人坐收渔人之利。自明朝汉人亡国之后,排满的举动不知道有多少次,失败的原因,都是汉人自相反对。如果汉人不反对,太平天国的革命便老早成功了。
辛亥年武昌起义,全国战事不过两三个月,便大功告成;太平天国打了十几年仗,还是不能成功。当中的原因,全是由于汉人自己维持不维持。辛亥年汉人知道自相维持,所以满清的江山一推便倒;太平天国时汉人不知道自相维持,所以终洪秀全之身,总是推满清不倒。汉人知不知道自相维持的道理,是由于全国汉人明白不明白满汉的界限。辛亥年全国汉人明白了满汉的界限,所以武昌的汉人一经起义,便没汉人再来反对汉人,去维持满人的天下。
国人明白不明白满汉的界限,是由于主持革命的人有没有普遍的宣传。当辛亥年武昌没有起义之先,我们革命党老早发明了民族主义,一般有思想的人都拿这种主义对全国宣传,一传十,十传百,大众一心,向前奋斗。弄到后来,人人都知道要光复汉族,非排去满人不可。故武昌起义之后,便没有汉人再去帮助满人。满人没有汉人的帮助,他们的江山怎样能够保守呢!
支那亡国二百四十二年纪念宣言书
夫建官命氏. 帝者所以族类. 因不失亲.
天室由其无远. 故玄黄于野者. 战之疑也. 异物来萃者. 去之占也. 维我皇祖. 分北三苗. 仍世四千九有九载. 虽穷发异族.
或时干纪. 而孝慈干蠱. 未坠厥宗.
自永历建元. 穷于辛丑. 明祚既移. 则炎黄姬汉之邦族. 亦因澌灭. 回望皋瀆. 云物如故. 维兹元首. 不知谁氏. 支那之亡.
既二百四十二年矣. 民今方殆. 寐而占梦. 非我族类. 而忧其不祀. 觉寤思之. 毁我室者,宁待欧美. 自顷邦人诸友. 惄然自谋.
作书告哀. 持之有故. 有言君主立宪者矣. 有言市府分治者矣. 有言专制警保者矣. 有言法治持护者矣. 岂不以訏谟定命. 国有兴立.
抑其第次. 毋乃陵替.
衡阳王而农有言. 民之初生. 统维建君. 义以自制其伦. 仁以自爱其类. 强干善辅. 所以凝黄中之烟煴也. 今族类之不能自固.
而何他仁义之云云. 悲夫. 言固可以若是. 故知一于化者. 亦无往而不化也. 贞夫观者. 非贞则无以观也. 且曼殊八部.
不当数郡之众. 雕弓服矢. 未若飞丸之烈. 而蓟丘大同. 鞠为茂草. 江都番禺. 屠割几尽. 端冕沦为辫发. 坐论易以长跽.
茸兹犬羊. 安宅是处.
哀我汉民. 宜台宜隶. 鞭箠之不免. 而欲参与政权. 小丑之不制. 而期捍御晰族. 不其忸乎. 夫力不制. 则役我者众矣. 莫之与.
则伤之者. 至矣. 岂无骏雄. 愤发其所. 而视听素移. 民无同德. 恬为胡豢. 相随倒戈. 故会朝清明者鲜覩.
而乘马班如者多有也.
吾属孑遗. 越在东海. 念延平之所生长. 瞻梨州之所乞师. 颖然不怡. 永怀畴昔. 盖望神丛乔木者. 则兴怀土之情. 覩狐裘台笠者.
亦隆思古之痛. 于是无所发抒. 则春秋恩王父之义息矣. 昔希腊陨宗. 卒用光复. 波兰分裂. 民会未弛. 以吾支那方幅之广.
生齿之繁. 文教之盛. 曾不逮是偏国寡民乎. 是用昭告于穆. 类聚同气. 雪涕来会. 以志亡国. 凡百君子. 婵嫣相属.
愿吾滇人. 无忘李定国. 愿吾闽人. 无忘郑成功. 愿吾越人. 无忘张煌言. 愿吾桂人. 无忘瞿式稆. 愿吾楚人. 无忘何腾骄.
愿吾辽人. 无忘李成梁.
别生类以箴大同. 察种源以简蒙古. 齐民德以哀同胤. 鼓芳风以扇游尘. 庶几陆沉之痛. 不远而复. 王道清夷. 威及无外.
然则休戚之薮. 悲欣之府. 其在是矣.
庄生云. 旧国旧都. 望之畅然. 虽丘陵草木之缗. 入之者十九. 犹之畅然. 况见见闻闻者耶. 嗟夫. 我生以来. 华鬓未艾.
上念阳九之运. 去兹已远. 复逾数稔. 逝者日往. 焚巢余痛. 维能抚摩. 每念及此. 弥以腐心流涕者也.
支那亡国二百四十二年纪念会启
发起人:章炳麟 秦力山 冯自由 朱菱溪 马君武 王家驹 陈犹龙 周宏业 李群 王思诚
赞助人:孙逸仙
补充——从驱除鞑虏到恢复中华
国父思想“恢复中华”主要是文化方面或者说伦理方面,先转载一个节选帖子,待“驱除鞑虏”思想消化后,再陆续贴出这方面。
节选自论文《孙中山与梁启超对文化问题的思考》郭汉民 (湖南师范大学文学院,湖南长沙410081)
孙中山反对“一概抹杀”传统文化的倾向,力主“保守固有之文明”。⑦他承认中国近代国势哀微,受人宰割,处于“次殖民地”的地位,但却未因此而低估自己的固有文化。他说:“中国近代物质文明不进步,因之心性文明之进步亦为之稽迟。”但是,中国传统的文化却“非可埋没,持中国近代文明以比欧美,在物质方面不逮固甚远,其在心性方面,虽不如彼者亦多,而能与彼领抗者正不少,即胜彼者亦间有之。彼于中国文明一概抹杀者,殆未思之耳·一自人类有史以来,能纪四五千年之事翔实无间断者,亦唯中国文字所独有。’
⑦在讲演三民主义中的民族主义时,孙中山强调恢复中国“固有的知识”、“固有的能力”和“固有的道德”并把这看成是恢复中华民族在国际上的民族地位的必要条件。在孙中山看来,“固有的知识”中最好的东西就是中国的政治哲学,“就人生对于国家的观念,中国古时有很好的政治哲学。我们以为欧美的国家近来很进步,但是说到他们的新文化,还不如我们政治哲学的完全。中国的一段最有系统的政治哲学,在外国的大政治家还是没有见到,还没有说到那样清楚的,就是《大学》中所说的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那一段话。把一个人从内发扬到外,由一个人的内部做起,推到平天下止。像这样精微展开的理论,无论外国什么政治哲学家都没有见到,都没有说出,这就是我们政治哲学的知识中独有的宝贝。”③所谓“固有的能力”,指的是中国人很早就发明指南针、印刷术、火药、瓷器等,这些在人类文明中最重要的东西,“外国人至今还要用他,可见中国人固有的能力还是高过外国人”。④所谓“固有的道德”,指的是忠孝、仁爱、信义、和平。孙中山指出:“这些旧道德,中国人至今还是常讲的。但是,现在受外来民族的压迫,侵人了新文化,那些新文化的势力此刻横行中国。一般醉心新文化的人,便排斥旧道德,以为有了新文化,便可以不要旧道德。不知道我们固有的东西,如果是好的,当然是要保存,不好的才可以放弃。”⑤孙中山甚至还有“恢复我一切国粹”的提法,⑥带有某种国粹主义的倾向。
但是,孙中山也不是原封不动地恢复固有的一切,而是恢复固有文化中的精华成分,而且对其中的某些提法做出了具有时代特性的诊释。例如,他解释忠字,是要“忠于国家”、“忠于人民”、“为四万万人效忠”而不是为君主一人效忠。他解释和平,矛头直指帝国主义的侵略政策与战争行径。他尊崇孔孟,乃是因为“两千多年前的孔子、孟子便主张民权。孔子说:‘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便是主张民权的大同世界。’,⑦孙中山崇尚‘天下为公”,自然会从传统的大同思想中汲取营养。
尊重中国传统文化的孙中山丝毫不排斥西方文化。他明确指出:‘恢复我一切国粹之后,还要去学欧美之所长,然后才可以和欧美并驾齐驱。如果不学外国的长处,我们仍要后退。”。他清醒地看到“欧美近一百年来的文化雄飞突进,一日千里,种种文明都是比中国进步得多。’。孙中山早年随母亲往夏威夷时,见到“轮舟之奇、沧海之阔’,即有“慕西学之心’。此后他广泛涉猎西学,立志反清革命,“步法泰西”。坚信以中国人的材力,“步武泰西,参行新法”,使人能尽其才,地能尽其利,物能尽其用,货能畅其流,“不过二十年,必能驾欧洲而上之,’。哟905年他在东京对欢迎他的留学生说,中国虽然落后,若“将来取法西人的文明而用之,亦不难转弱为强,易旧为新”。直到晚年,当孙中山强调民族主义,强调恢复固有文化的时候,仍主张学习外国的长处。
孙中山对西方文明是有分析的,反对全盘照搬。他说:“必须使我们的国家对欧洲文明采取开放态度。我不是说,我们要全盘照搬过来。我们有自己的文明,但是因为无法进行比较、选择而得不到发展,它也就停滞不前了。’。为了补己之短而取人之长,同时又不要全盘照搬,就有一个如何取舍的问题。孙中山指出,“外国的长处是科学,”。“欧洲之所以驾乎我中国之上的,不是政治哲学,完全是物质文明。’。“我们现在要学欧洲,是要学中国没有的东西。至于讲到政治哲学的真谛,欧洲人还要求之于中国口”。在孙中山的观念中,欧美的长处完全在于科学技术,在于物质文明,在于管理物的方法,这是中国所缺乏的,也是中国所不及的,不仅应该学,而且可以完全仿效,可以盲从,搬进中国来也可以行得通。至于政治,至于道德文明和管理人的方法,一是中国本来并不缺少,二是“中国几千年以来社会上的民情风土习惯,和欧美的不大相同”,所以“不能完全仿效欧美。”“如果不管中国自己的风土人情是怎么样,便像学外国的机器一样,把外国管理社会的政治硬搬进来,那便是大错。”。
值得注意的是,孙中山强调必须学习欧美的长处,目的在于争取国家富强,以与之并驾齐驱,甚而驾乎其上。同时他也清醒地看到欧美社会的弊端,又注意到中国的具休国情,所以他反对全盘照搬,主张有选择的学习欧美的长处,这是有很大合理性的。正是基于这种认识。他一方面反对守旧排外,另一方面也反对崇洋媚外。他批评那些一心想“学成美国人”的中国留学生,说他们“到了美国之后,不管中国为什么要派留学生,学成了以后究竟对中国有什么用处,以为到了美国,只要学成美国人一样便够了。所以他们在外国的时候,便自称什么‘佐治、‘维廉、‘查理,连中国的姓名也不要·甚至有在美国的时候,连中国人住的地方都不敢去,逢人说起国籍来,总不承认是中国人。中国贫弱,美国富强,在少数留学生中产生这种不健康的心态本不足怪。但古人有“贫不夺志”之训,“丈夫为志。穷当益坚,老当益壮。”孙中山批评这些醉心美国文化的人“无志”是十分中肯的。
孙中山处理中西文化关系的总的倾向是中体西用,中西融贯,中西合璧。早年孙中山即以“复三代之规,而步泰西之法”作为“再造中华”的基本方针。以后,他在领导中国革命的实践中,一直是沿着“集合中外的精华”这一思路前进的,并且形成自己颇具特色的“革命学”。按照孙中山本人的说法,“余所治者乃革命学问也,凡一切学术有可以助余革命之知识及能力者,余皆用以为研究之原料,而组成余之‘革命学’也”。三民主义、五权宪法、建国方略等等,都是他所治的“革命之学问”。他在总结自己的革命历史和思想形成时说:“余之谋中国革命,其所持主义,有因袭吾国固有之思想者,有规抚欧洲之学说事迹者,有吾所独见而创获者。
因袭、规抚、创获六字,集中反映了孙中山对待中西文化的态度,即继承中国固有的思想、知识、道德、能力,吸收先进思潮和历史经验并将二者有机结合,再根据中国国情和斗争实际,提出创造性的见解和主张。
例如,他解释民族主义时说:“我之民族主义,特就先民所遗留者,发挥而光大之。发扬吾固有之文化,且吸收世界之文化而光大之,以期与诸民族并驱于世界,以驯致于大同。此为以民族主义对世界之诸民族也。”.
他解释五权宪法时又指出,考试权、监察权是中国固有的东西,西方行三权分立亦有流弊,“我们现在要集合中外的精华,防止一切的流弊,便要采用外国的行政权、立法权、司法权,加人中国的考试权、监察权,连成一个很好的完壁,造成一个五权分立的Z.F”。
他解释民生主义也指出:“预料此次革命成功之后,将我祖宗数千年遗留之宝藏,次第开发,所有人民之衣食住行四大需要,国家皆有一定之经营,为公众谋幸福。至于此时,幼者有所教,壮者有所用,老者有所养,孔子之理想的大同世界,真能实现,造成庄严华丽之新中.
华. 民. 国,且将驾乎欧美而上之!”
孙中山提出的“发扬吾固有之文化,且吸收世界之文化而光大之”,以及“集合中外的精华,连成一个很好的完壁”,提供了处理中西文化关系以建设新文化的正确方向。
理解孙中山思想的文化核心,有两段十分重要的文字:
1、孙中山自传:“夫仆也,半世无成,壮怀不已。生于晚世,目不得睹尧舜之风,先王之化。心伤鞑虏苛残,生民憔悴,遂甘赴汤火,不让当仁。纠和英雄,建旗倡义,拟驱除残贼,再造中华,复三代之规,步泰西之法。使万姓超苏,庶物昌运,此则应天顺人之作也。”这就是恢复中华的革命动力所在。
2、孙中山座右铭——《礼运大同篇》:“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选贤与能,讲信修睦。故人不独亲其亲,不独子其子,使老有所终,壮有所用,幼有所长,矜寡孤独废疾者皆有所养,男有分,女有归。货恶其弃于地也,不必藏于己;力恶其不出于身也,不必为己。是故谋闭而不兴,盗窃乱贼而不作,故外户而不闭,是谓大同。”这就是三民主义的文化来源。
如何复兴华夏?推进辛亥百年未竟之事业,这就是今天的结论。
已投稿到:
以上网友发言只代表其个人观点,不代表新浪网的观点或立场。}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习效仿太祖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