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70后男哥一定要出去闯dj闯去那个城市好啊

中国70后独闯越南娶妻记 越女孩望通过外嫁有好归宿_新浪新闻
中国70后独闯越南娶妻记 越女孩望通过外嫁有好归宿
  方见和黎氏云的婚礼
  口述 方 见
  整理 金 驰
  前女友是衢州人,在杭州工作,我一直努力赚钱,还是达不到她的要求,这段感情无疾而终
  你问我的心情啊?我现在的心情就是:告别单身了,做爸爸指日可待,兴奋得不得了。在越南照过B超,是个儿子,我很高兴,不孝有三无后为大,我家的香火后继有人了。
  我是浙江兰溪市区人,1972年生,1989年高中毕业,1990年在兰溪一家国营大厂做工人,做了十几年,2002年,厂里效益不好,我也想出去闯闯,头脑一热,辞职了。
  当时正好有个机会到日本打工,经过兰溪外贸公司牵线,日本人面试,考试通过后,我就和几个兰溪老乡以“研修生”的名义一起到日本的福井市去做印染工。我想起来了,福井和杭州是友好城市哦。
  打工很辛苦,打了3年工,赚到了我人生的第一桶金,30多万元,就想着回国做点其他事情。
  我在日本的名古屋考过一个日语二级证书,通过别人介绍,到杭州的一家旅行社做日语导游,把日本游客从上海接来,然后带着他们游杭州、苏州、黄山,这样做了两年。
  我的前女友是衢州人,是我做导游之前别人介绍的,我从日本回来后就认识了,她在杭州工作,我杭州、兰溪两地跑。
  我做导游很忙,她要求也不低,要我在杭州买房买车,我一个打工族,杭州的房价你们也知道,不具备那个物质条件,我一直努力赚钱可还是达不到她的要求,思前想后,加上大家平时都忙,兰溪离杭州也远,慢慢地这段感情无疾而终。
  越南外嫁新娘主要集中在胡志明市,那里受西式文化影响,女孩渴望通过外嫁有个好归宿
  2011年,我38岁,还没结婚,也没适合结婚的女朋友,家人和朋友都替我着急。我自己也急。有一天,偶然在网上看到南京戴总娶越南老婆的事情,我就开始对这事儿慢慢留意了,但心里一直拿不准,究竟这个事情靠不靠谱?
  后来我上QQ时,有个南宁的女网友主动加我,她说她是越南人,我饶有兴趣地和她聊着,她说她已经嫁到南宁,现在生活很幸福,她还帮助有需要的中国人和越南姑娘牵红线。我跟这个嫁到南宁的越南姑娘视频聊过,女孩外形靓丽,气质不凡,我一下子动心了,觉得我以后的老婆要是像她那样,我就心满意足了。
  我就这样去了南宁。去之前,我先把护照寄出,请中介公司代办好签证。开始我也将信将疑,打算走一步看一步。后来发现南宁专门有个QQ群,都是中越联姻的人,我询问群友,他们对这事儿评价挺高,我就想试一试。
  2011年6月我到了南宁,跟女网友见了面。她老公48岁了,她22岁,他们就是通过中国一家婚介公司认识的,现在的生活还可以。我就跟她去了这家婚介公司,和婚介公司的人一起吃了顿饭,表明了我的想法,他们说没问题。
  在南宁玩了两天,通过婚介公司的安排,就正式安排我去越南相亲了。第3天,6月4日上午,我带上户口本、单身证明、护照、身份证、签证、路费和6万元人民币、换洗衣物,登上了从南宁到河内的大巴,车票168元人民币。
  为什么去河内呢?因为当时没有直达胡志明市的航班,要从河内转机去胡志明市,现在我听说上海已经有直达胡志明市的航班了。这里我说明一下,越南外嫁新娘主要集中在胡志明市,就是原来的西贡,那里受西式文化影响,女孩渴望通过外嫁有个好归宿,也能帮家里解决一点实际困难,有外嫁的传统。而原来的北越,愿意出嫁国外的姑娘并不多,所以外国人一般都是到胡志明市去挑选外嫁新娘,涉外婚介产业也集中在胡志明市。
  越南新娘黎氏云
  登机时,女性安检员看我护照后,对我嫣然一笑,跟我用中文说“你好”,我想中国是强大了
  先坐4个小时大巴到广西的凭祥友谊关,换成越南的大巴再坐4个小时到河内。当时车上婚介公司安排去越南相亲的就只有我一个人,婚介公司派了一个姓熊的小姑娘伴我同行。
  你问我害不害怕?我当时根本没那感觉,我觉得很新鲜,很刺激。
  我在凭祥乘车吃饭休息的时候,有越南边民在换钱和卖越南电话卡,20元人民币(相当于66000越南盾),可以打国际长话10分钟。于是我换了600元人民币(相当于1980000越南盾)。越南盾的面值有50万、20万、10万、1万、、100等,好像是塑料做的,不容易破损。
  到友谊关后,中国方面验了证件,马上到对面越南海关,护照上面敲个章。越方人员没有主动询问我,我也没主动和他们交流。
  出友谊关以后,路两边有些法式小别墅,两层、三层都有,房顶是斜的,铁皮,房子是苗条型的。山头也是喀斯特地貌,和桂林很像,有种红棉树叶子火红,很漂亮,预示着我回去的时候也能带回一个漂亮的越南老婆。
  我看当地边民的生活条件也不错,可能比广西有些地方还好点。边民只要是男的,不管年龄大小,都喜欢带绿帽,那种圆圆的,电影里放的那种。我乘坐的车是中国产宇通,基本上都坐满了,大部分是在中国经商的越南人,凭祥有个红木交易城,我估计他们都是在那里做生意的。
  下午4点左右,车子直接到河内机场后我们下车了,机场候机楼很小,好像比金华火车站稍微大点,机票从南宁出发前就已经预订好了。
  在机场等了好几个小时,晚饭是在机场吃的河粉,越南人吃河粉喜欢放鱼肉、新鲜薄荷叶,我觉得很难吃,价格倒不贵,大约20元人民币一碗。飞机是晚上8点飞往胡志明市的,我登机时,女性安检员看我护照是中国的,还对我嫣然一笑,跟我用中文说“你好”,我想想中国是强大了,身在国内不觉得,一到国外感受特别强烈。
  住的宾馆100元人民币一晚。第二天上午逛街,下午在公司安排下,正式开始了相亲重头戏
  我坐的飞机是空客320,越南航空。空姐都穿蓝色奥黛,很显身材,婀娜多姿,服务很热情。飞机到胡志明市已经晚上10点,有人接,他应该看过我的照片,我一出机场,他就主动叫我,和我打的到市区,车费6万越南盾。
  我住在一个叫粉龙(音)的宾馆,100元人民币一晚。旁边是个类似唐人街的地方,有一些华侨开的店。胡志明市有50万华侨。
  宾馆是私人开办的,7层,一层只有3个房间,我住的是单人间,房间内有卫生间、空调、无线网络,电源插座都是220伏,和中国一样。
  第二天上午9点左右,来了个越南婚介公司的女员工,她是在越南长大的中国人,从小读书都是在越南读的,她父母长期在越南经商,但她是中国国籍。
  她带着我去外面吃河粉,又带我到当地的金店去换钱,金店换的汇率比银行高一点,可以多换一点钱。我换了好几千人民币。接着我们逛市区,随便逛,坐着出租车。那里出租车也不贵,起步价六七块人民币,摩托车太多了,像蚂蚁一样多,他们不喜欢坐公交车,大多数胡志明市市民都喜欢骑摩托车。
  路两边的行道树很高很粗,大概有30多米高,要两个人才能合抱,马路两边房子杂乱无章,盖几层都是随自己便的,各种缆线像蜘蛛网一样乱挂。
  下午,在公司安排下,正式开始了相亲重头戏。接待我的越南公司的老板是个女的,她老公是华侨,她自己是大学生,开了一家律师事务所,兼职做婚姻介绍。
  外国人自己去找老婆是比较难的,因为他没有渠道去认识女孩。在婚介公司,女孩有些是父母陪同过来公司报名的,有些是介绍人带过来相亲。公司手下有很多介绍人,以胡志明市为中心,一级级辐射出去。
  几天相处,双方都觉得合适,我老婆很开心,因为妈妈告诉她,嫁到中国是去一个很好的地方
  下午1点开始见面,一个一个地见,不是很多人一起见,不是那种选美状态。
  第一个见的我不太喜欢,她只有18岁,脸色不是很健康,她兄弟姐妹有10个,最大的哥哥有44岁,我想想有点不可思议。
  我现在的老婆是第3个见面的,老板自己在旁边当翻译。她叫黎氏云,青春靓丽,黑色的短袖,乌黑的长发披到腰上,显得清纯、清秀,我一看就觉得可以。
  她家里兄弟姐妹4个,她是老三,上面两个哥哥,下面一个妹妹,她19岁,初中文化。以前是在胡志明市的一个宾馆做前台,也算见过世面。没去过中国,了解中国的一个途径是看当地的中文台。
  她问我家里情况、月收入、年龄等等,我如实说了,也把她当做重点对象。
  当天我留下几个重点对象,晚上打电话询问我父亲,把几个女孩的情况说了一下,我父亲要给我和这些女孩排一下生辰八字,我现在老婆出生时间是早上5点左右。我父亲算了以后,觉得这个女孩的八字不冲,能过日子。
  我当时看中了两个女孩,一个一个带出去玩,在翻译的陪同下去喝咖啡,或者吃中餐。第一个我中午带去中餐馆吃饭,是翻译点的饭菜,女的不大喜欢吃,我就担心她以后在中国不适应。第二天中午,我带现在的老婆,去香港人开的一家烤鸭店吃烤鸭,她很喜欢吃。
  到第四天,我终于下决心,定下来我现在这个老婆。主要是综合了我父母的想法和我自己的感觉,女孩当时也打电话给她家里,询问了父母意见,父母听说了我的情况后,表态同意,这是我后来才知道的。
  接下来,我和她开始了正式相处。在市区喝咖啡、逛街。手里拿着一本中越语言翻译书,翻译在的时候,主要靠翻译沟通,翻译临时走开了,我们就靠这本翻译书沟通。我们去过公园,还有几个景点,天气很热,30多摄氏度,胡志明市没有冬天。前几天我们兰溪这里下大雪,那里还是32摄氏度。
  经过几天的相处,双方都觉得合适,我老婆很开心,因为妈妈告诉她,嫁到中国是去一个很好的地方。我还带她到市场买东西,买的东西大多是义乌货,我真是佩服义乌人,全世界做生意,到哪都有义乌货。
  衣服、鞋子、结婚用品,都买了。我们在胡志明市相处了三四天,还去婚纱店试了婚纱。买完衣服后的第二天,我们准备结婚了。
  老婆喜欢西式婚礼,就没穿越南传统服饰奥黛。她家人很热情,不住地敬我酒,我脸都红了
  婚礼在当地一个比较豪华的酒店举行。结婚程序是这样:女孩化完妆后,自己去举办婚宴的酒店,我们在那里会合。我早上穿好西服,也是婚纱店里提供的,就打的去酒店。
  和女孩会合后,先去酒店旁边的水上游乐场和公园拍婚纱照,你看我们的婚纱照都是在越南拍的。拍了一个上午,中午赶回酒店摆酒。我当时摆了两桌,之所以放在中午,是因为老婆家里很多人路途遥远,当天还要赶回去。两桌一共20来个人。我老婆喜欢西式婚礼,她就没穿越南传统服饰奥黛。
  当时大厅里共有3对新人举办婚礼。一个新郎是韩国的,50几岁;一个新郎是台湾的,46岁左右。新娘年龄都差不多的,20出头。结婚仪式和中国有点像,拜父母,拜完以后给丈人丈母娘一人一个红包,给我老婆兄弟几个每人一个红包。
  他们的菜和我们不一样,我记得都是一锅炖,很多菜都放在一起炖,虾也有的,比较简单。
  喝当地产的啤酒,老婆家人很热情,不住地敬我酒,我当时脸都红了。结婚当天才知道,老婆的爸爸和我同年,我都不知道该怎么称呼了。
  婚礼进行了两个小时。
  回门时我请老婆家人吃烧烤,他们只会说中文“干杯”,我也只好一次次“干杯”,喝了好多
  第二天,我们去老婆的娘家回门,回门是中国的叫法,反正是那么个意思。老婆叫了的士,开了4个小时才到,到了都中午12点了。
  在他们家吃了两餐饭。他们都是在地上吃,男人一圈,女人一圈,菜和婚礼酒席上一样,一锅炖,我还是不太习惯。的士司机会点简单中文,我就跟司机商量,反正包车一天,顺便帮着我翻译翻译。一天的的士费是人民币1000多元。
  吃过午饭,老婆带我去她家乡所在的镇上转了转。地方还算大的,柏油路,有乡政府、集贸市场、游泳池、卡拉OK、旅馆、商店……咖啡馆很多,价格又便宜,很好喝,都是现磨的。我感觉还是繁华的,和我们这边的乡镇差不多。
  越南手机是很普及的,没有漫游费、月租费,打去中国2元人民币一分钟,越南国内互打是几分钱人民币一分钟。
  当地人家里电视机、卡拉OK、摩托车、卫星电视都有。乡下的电视我看不懂,胡志明市有南方卫视、PVP2两个台是中文的,可以看看。
  老婆带我去离她家四五里远的一个位于森林边的战争纪念馆,是战争年月留下来的设施改建成的,森林里还有战争地道,现在这些都变成旅游资源了。
  晚餐,我请老婆家人去吃烧烤,一边吃一边喝酒,他们只会说中文“干杯”,我也只好一次次“干杯”,喝了好多。后来我听老婆说,她家人说我样子还可以,比较喜欢我,问我是做什么工作的,我那个司机翻译来翻译去,竟变成了我是做面包的了,我听说后,哭笑不得。
  大家都喝了很多,气氛很好,对他们来说,女儿嫁到外国去是很好的一条出路。我老婆家的隔壁,也有女儿嫁到新加坡,老婆的亲戚也想通过我嫁到中国。我当时听不懂,谁说什么都笑呵呵的。
  从我老婆家回胡志明市的时候,我老婆的哥哥也上了车,我还纳闷,原来他是要搭我们的车去他女朋友家。
  他这个女朋友的姐姐嫁到台湾,女朋友本人也会说几句简单中文,全家都很热情地招待我,跟在中国一样,让我吃糖水鸡蛋。我听她说中文,感觉上就亲近了一些。
  我老婆来中国旅游,她妈妈不放心,怕我把她卖掉,一路电话追踪。我们及时报告情况
  当时因为我老婆19岁,未满20周岁,不能在中国结婚,我就先回国,让我老婆在越南办出国的手续。
  隔了一个多月,老婆把护照、签证办好,在当地学了简单的中文,我把机票钱给中介,就让她来中国旅游。
  我去上海机场接的她,外滩、东方明珠电视塔都去游玩了一番,老婆以前没来过上海,不是很爱说话,但我看得出来,她感觉很新奇,就像当初我到越南一样,这里看看,那里问问,惊讶于中国的繁华,眼中满是对幸福生活的渴望。
  我们在上海买了衣服、化妆品等,我老婆以前学过美容美发,比较懂化妆。接着我们回兰溪的家。在路上,我简单教了她几句中文:“爸爸”,“妈妈”,“你好”。我还给她买好了IP电话卡,方便她跟越南亲属联系。
  她妈妈也不放心的,怕我把她卖掉,一路都在电话追踪,我们也及时报告行踪、情况。我父母见了她,很满意。
  她来中国住了一个多月,我白天在兰溪一家化工厂上班,晚上陪她,带她到兰溪街上、公园里逛逛。吃饭时,把她介绍给我的朋友。她以前没接触过电脑,现在电脑已经玩得很熟练了。她走时,我送她到上海机场。
  2012年3月份,我第二次去越南,先到她家里的乡政府开她的单身证明,再去胡志明市一个小医院办出国体检证明。医院很小,也没什么看病的人,检查的内容主要是抽抽血,很快就弄好了。
  男女双方的证件都要中国方面认证,我们直接去了中国驻胡志明市领事馆。那里中国人很多,门口站岗的都是越南警察,门口不准停车,怕汽车炸弹,警察都是带着冲锋枪执勤。可别小看这些警察,要适当“意思意思”,才会让你进去。在异国谁都得罪不起。
  每天办结婚手续的人都很多,领事馆工作人员已经见怪不怪了。一开始,中介交代我可能会被问的一些问题:如夫妻双方的名字、年龄等等。我还特地叫老婆把这些问题答案用中文背下来,结果什么都没问。
  去年又有几个越南新娘嫁过来了,她们经常在一起聚会,也不会太孤单。我老婆在中国很开心
  手续都办好后,我们就回兰溪了。印象特别深的是,再次去女方家,第一件事是拜祖宗。我一边拜一边想,怎么跟中国这么像,中国人也是很敬重祖宗的。越南人还是很传统、淳朴的,保留了很多农耕社会的特征。
  我回来以后,总结了一下成功的经验,第一我有决心、家人支持。第二我不抱不切实际的幻想,不找天仙,要求也简单。第三我的综合素质也算好的,男青年本身的条件不能太差。我回国后,有些朋友听说我的经历,都来询问娶越南新娘的事情,我就给他们简单介绍了,经过他们自己的努力,2012年我们这边又有几个越南新娘嫁过来了,现在这些越南女孩经常在一起聚会,也不会太孤单。
  目前我的日子很幸福很快乐,老婆每天都很开心,她中文已经讲得不错了,和我家人相处得也很好。我等着升级做爸爸喽。  (原标题:中国70后独闯越南娶妻记 越女孩望通过外嫁有好归宿)
&&|&&&&|&&
请用微博账号,推荐效果更好!
看过本文的人还看过北上广深,房价逆天,和我无关!不出去闯,会后悔
最近对北上深的学区房讨论得火热,大意就是目前一线城市的房价已经不是一般人能够买得起的了,清华北大毕业都买不起北京的房子,那买北京的学区房又有什么用呢?对房屋阶层论的讨论也是很多。一方面,逃离一线城市的思潮在普通中产中广为传播,另一方面每年又有大量的北漂沪漂深漂拥挤在各大地下室格子间。
那么到底该不该去北上深呢?
先说三个我周围真实的案例。
某985高校工科男,我们称为A,80后,2003年本科毕业,家庭农村背景,条件不好,在大学学习成绩中上,不算优秀,性格内向,不善言辞,就是属于老老实实做事情那类人。毕业到了深圳之后,先是在一家世界五百强的制造型企业中工作,担任技术人员,企业包吃包住,在那个年代还算不错,每个月到手有几千元,他把大部分工资都寄回了家。2008年企业裁员,他失业了,但因为有技术,找碗饭吃还是很容易,到一家只有几百人的民营企业找到了工作,同样还是做技术,工资在2010年大概每个月1万,全年18万元左右。但因为是中小企业,工作很不稳定,于是就开始了颠沛流离的跳槽之旅,但跳过去跳过来都是深圳一些民营企业,目前仍然在深圳,工资大约每个月1.5万,全年税前20-25万左右,属于公司的经验很丰富的一般技术员,但因为性格内向不善言辞,所以一直都是普通员工。在深圳没有房,没有车,没有老婆。这十几年,深圳房价从七八千直接到10万+。他这个收入,在深圳基本是不可能买得起房子的了,但每年可以结余10多万寄回家,目前年龄也慢慢大了,搞技术已经有力不从心的感觉。
某985高校金融男,我们称为B,70后,性格一般,不内向也不外向,2003年从某内地国有银行跳槽到某政策性银行深圳分行。B家庭条件还行,父母都是吃财政饭的。单位待遇极好,但因为是国有性质,账面收入不多,据说在2012年的时候B的收入大概在40万元左右。单位直接在深圳给B一套两居室的房子免费住,再加上B是个耍娃,一直不结婚,天天胡吃海喝,根本没有想过要在深圳买房子,不结婚又没得丈母娘的压力。直到2012年他想结婚了,那时他已经38岁了,他突然发现深圳的房子,买套像样的要400万以上了,而他这么多年,居然连10万元都没存下来。如果要在深圳买房,家里至少要掏150万元以上,再贷款250万元,那么就要在内地某二线城市卖父母的两套房子才够,他绝望了。婚还是在2013年结了,不过夫人和小孩是安家在二线城市了,分居两地。2015年,他受不了分居的日子,从深圳辞职回来了。现在只要哪个人说起深圳的房子,逢人便说,不要谈这个事,谈起我就气。
仍然是某985高校的工科男,我们称为C,2000年毕业,农村背景,家里一穷二白,但从性格外貌看完全不像农村的。本科毕业后不去同专业的工厂反而进入了北京某券商,最开始搞经纪业务客户经理,很快因为业务出色就调到了投研团队搞行业分析,几年之后跳槽到另外一个券商某部门当头,几年后再跳槽到某私募基金搞并购业务,然后几年后自己辞职出来,带了一帮人搞私募基金,专业做上市公司的并购业务,好几笔重大的资产并购业务都是他的公司做的。现在在深圳,房子几套,孩子两个,娇妻一枚,全国各地到处飞,完全就是人生赢家啊!
以上三个案例,一个比一个好!都是在一线城市!为什么发展到后来会差异这么大呢?
其实对于是否去一线城市北上深,我自己也有非常深刻的体会。
我自身家庭条件应该是处于A和B之间的吧,但的确出身在边远山区小县城,眼见极为狭隘!父母是吃财政饭的,但工资很低,家里一直都是秉承安稳稳定的思想。家里面负担我读书是没问题,但要在一线城市买房,2003年我家里都已经是买不起了。
这十多年来,我几次放弃了去北上深的机会,因为我看到了太多在北上深混得灰头土脸的人,因为图安稳的思想,因为我这样的屌丝在一线城市没有一丁点的渠道和人脉。第一次我2003年放弃了去北上深奋斗的机会,当时本科毕业,2003年,我看了下,大概北京应该是100多万可以买一套比较好的房子,但那个时代大学毕业生出来也就两三千的工资吧,而且我也没找到北上深好的工作;2008年硕士毕业,我仍然只是看了看北京深圳,选择了在二线城市就业;2013年,单位总部要借调我到北京,我仍然拒绝了。第一次是因为自己才出学校又没找到北上深的好工作,所以不敢去当北漂;第二次是北京的房子已然买不起而且女朋友已经在二线城市就业了;第三次是已当父亲舍不得家庭且凭单位的工资已经是不可能买得起一线城市的房子了。
当时我住在二线城市一百多平的房子里,拿着一线城市的工资(30W+),暗笑那些在北上深过得完全没有品质生活的人,并且劝他们赶紧回到二线城市来享受安逸的生活。
但现在我不这样认为了!我认为一线城市完全要去,要早去!但是不是每个人都适合去!我现在就在后悔我当初没有和我夫人一起到北上深去。
怎么说呢?
2014年后,随着我工作性质的变化,经常去一线城市出差,与北上深的交流联系多了,与当地同业接触多了,我的思想发生了极大的变化。
抛开房价不说,一线城市的优势如下:
一线城市你可以接触到最领先的思想。以私募基金为例,我所在的二线城市,大大小小还是有两三百个备案的私募基金,但绝大多数仍然还是债权思维,即传统银行思维,还是披着基金的皮,干着放贷的业务。然而在北上深呢?我发现基金的形态已经非常丰富了,有做纯股权的,有做债权的,有做并购的,有做二级市场的等等等,我与当地的金融同业很多时候都对不上话来,因为我对金融的理解至少晚他们三年。
一线城市你可以经常见到各个领域最牛逼的人。俗话说,你想进步,你想牛逼,那么不断接触牛逼的人,会极大的打开你的思路,而一线城市就是这样的地方。人最怕就是和比自己差的人比,越比越差,而一线城市这么多牛逼的人,那么越比刘越觉得自己应该努力,慢慢的自己也就成了牛逼的人。
一线城市是人际关系最简单的地方。有一位朋友从上海裸辞回来,拟离开上海,但到二线城市来,楞是三个月没有找到工作,不是没有岗位,而是稍微好点的岗位都需要找关系,找人,就算你有能力,你也不一定能够获得这个岗位!一怒之下,这位朋友又回上海,没到一周就找到了一个满意的岗位。在二线城市,没有渠道没有关系,根本很多工作和业务都是寸步难行啊!而在一线城市,你只要有产品,有技术,你就可以有一席之地。
一线城市是创业最容易的地方。深圳接近400家上市公司,绝大部分是民营就是一个活生生的例子,在一线城市,政府的眼见和思路是最开阔的,扶持政策是最接地气的,服务是最到位的。创业环境是最好的,创业没有钱,那好,一线城市有最好的风险投资家,只要你有想法和产品,政府也有最市场化的产业投资基金来扶持你一把。一线城市是最好找合作伙伴的,牛逼的,有梦想的人都在。
等等等等,一线城市的好处不一而足。
但为什么我又说不是每个人都适合在一线城市呢?
深圳有位朋友给我说得好:深圳是一个有梦想的地方。这位朋友也是一个活生生的案例。她出生农村,考入某名牌大学毕业后进入金融行业,现在在某世界五百强企业工作,并且也在深圳买了一套房。她的业绩很不错。我问她,她的业务资源是从哪里来?她说就是自己去找上门的,大家基本都是平等竞争,最终就是竞争自己的方案和产品,没有那么多的人际关系要讲。而这在二三线城市基本上是不可能的事情。所以她这种家庭背景不好的人,通过自己的奋斗也在一线城市基本站住了脚跟。
所以,我想说的是,如果你有梦想,并且你有锲而不舍的精神,那么你就去北上深一线城市吧。如果你只想安安稳稳的找个工作拿死工资,那就算了吧,你在深圳连个厕所都买不起。一线城市已经是靠工资收入不能够体面生存的地方了。
所以自己的定位非常重要,到底我适合什么?我追求什么?
所以A同学一直都是找安稳的工作,自己又没什么梦想,所以在一线城市过得非常艰难,他这个类型的人,其实就应该去二三线,找个安稳的单位。我有一位同班同学,也是同样的性格,没什么理想和抱负,所以还是明智的去了某地级市的移动公司,现在有房有车有老婆,小日子也过得不错。
B同学就是自己大意了,很不幸被一线城市所淘汰的。他这个类型的,也没什么理想,但单位非常好,如果有幸在低价的时候买了一两套房子,估计也可以在一线城市站住脚。可惜他也没有什么大的理想,也没有想过在一线城市要实现什么抱负,做点什么事情。遗憾的错过了房产这个机会后,再也没办法在一线城市呆了。
C同学就是完全适合在一线城市奋斗和生存的典型。有理想,有目标,有干劲,锲而不舍!慢慢的就在一线城市获得了专业技能,获得了人脉资源,获得了创业团队,从而实现了自己人生的目标。
按现在一线城市的房价水平,基本上是堵住了要靠死工资买房的这条路了。当年我算过的,2013年如果我到北京,那么工资大概也是30W+,而且预计很长时间不会涨了。但当年北京一套房子已然超过300W+了,我首付100W,每个月还要月供2W+。有人说如果当初你300W+买了房子,那么现在至少900W+了,也就发财了。可是,当年我从哪里来100W呢,连首付的资格都没有,我拿什么在北京立足。而且我买了是自己住的,卖了我又住哪里呢?都没有,更何况现在北京的房子随手拿一套就是1000W+,屌丝更加没希望了。我想表达的意思是,如果只是以工资在一线城市立足,那还是算了吧。
我看到很多没什么理想和梦想的朋友,在北京做着一份没什么前途的工作,全家蜗居在一个花了几百万买的四五十平的小房子里,每个月工资基本全部拿去月供,生活水准极差。我还是建议此类朋友在合适的时候把房子变现到二线城市吧。
从我自己来看,我为什么现在有点后悔呢,因为现在的我早就不是求安稳的人了,我自2015年离开体制以来,广泛的接触社会上的人和事,视野得到了开阔,思想得到了解放。人这一辈子是条单行道,有些事情不做心里会后悔。这几年通过接触外面的人和事,让我认识到了自身的差距,而且自己的性格比较外向,现在各种朋友渠道人脉很宽泛了,虽然在二线城市,但一直在折腾些事情,例如搞自媒体,例如搞社群,例如搞公益组织等等等。但我已经过了最佳到一线城市的年龄了,人最适合闯的时候是才毕业到当父母前,因为那个时候基本没有任何负担,可以放心去闯。
闯出来了,一线城市就是你的,还用担心房价?
闯不出来,那么过了年龄老老实实回到二线城市来,你也是一匹有视野有思想的哥!
总之还想靠工资想在一线城市立足的,洗洗睡吧!
有梦想的人,不出去闯一下,会后悔的!
虽然我现在已经把家安在了二线城市,但估计我以后去北上深的时间会非常的多,因为,我!不!想!落!后!
责任编辑:
声明:本文由入驻搜狐号的作者撰写,除搜狐官方账号外,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搜狐立场。
今日搜狐热点}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哥一定要出去闯dj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