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僧辩传南史 王僧辩辩有几个儿子

王僧辩简介_王僧辩的资料介绍、故事传奇
王僧辩简介
(?~555) 南朝梁名将。字君才,本姓乌丸氏。鲜卑族。太原祁县(今属山西)人。梁武帝萧衍天监年间随父神念自北魏降梁,为湘东王萧绎左常侍,后任王府司马,竟陵太守,一直跟随萧绎。太清二年(548),侯景叛梁,次年,萧绎命他率舟师一万援救京师建康,到达时台城已陷。僧辩只身西归江陵,任领军将军,大宝元年(550),为萧绎击败湘州刺史河东王萧誉。二年,侯景发兵号称二十万,沿长江西上,进攻江陵。僧辩为大都督,击退景军,收复郢、江两州,与陈霸先会师湓口(今江西九江)。然后乘胜东下,进军石头城(今江苏南京西)北,大败侯景,收复建康(见侯景之乱)。天正元年(552),梁元帝萧绎即帝位,封为永宁郡王,官侍中、尚书令。承圣三年(554),西魏进攻江陵,僧辩率军西上救援,未至而江陵破,萧绎死。即与陈霸先共迎立萧绎之子萧方智(梁敬帝)即位于建康,任为骠骑将军、中书监。不久,接纳北齐扶植的萧渊明为帝,而陈霸先正想夺取萧梁政权,便从京口起兵偷袭石头城,杀王僧辩,随后消灭其残余势力,不久立陈代梁。
王僧辩 相关内容:查看更多>>《梁书》卷45 王僧辩|正史
《梁书》卷45 王僧辩
王僧辩,字君才,右卫将军神念之子也。以天监中随父来奔。起家为湘东王国
左常侍。王为丹阳尹,转府行参军。王出守会稽,兼中兵参军事。王为荆州,仍除
中兵,在限内。时武宁郡反,王命僧辩讨平之。迁贞威将军、武宁太守。寻迁振远
将军、广平太守。秩满,还为王府中录事,参军如故。王被征为护军,僧辩兼府司
马。王为江州,仍除云骑将军司马,守湓城。俄监安陆郡,无几而还。寻为新蔡太
守,犹带司马,将军如故。王除荆州,为贞毅将军府谘议参军事,赐食千人,代柳
仲礼为竟陵太守,改号雄信将军。属侯景反,王命僧辩假节,总督舟师一万,兼粮
馈赴援。才至京都,宫城陷没,天子蒙尘。僧辩与柳仲礼兄弟及赵伯超等,先屈膝
于景,然后入朝。景悉收其军实,而厚加绥抚。未几,遣僧辩归于竟陵,于是倍道
兼行,西就世祖。世祖承制,以僧辩为领军将军。
及荆、湘疑贰,军师失律,世祖又命僧辩及鲍泉统军讨之,分给兵粮,克日就
道。时僧辨以竟陵部下犹未尽来,意欲待集,然后上顿。谓鲍泉曰:“我与君俱受
命南讨,而军容若此,计将安之?”泉曰:“既禀庙算,驱率骁勇,事等沃雪,何
所多虑。”僧辩曰:“不然。君之所言故是,文士之常谈耳。河东少有武干,兵刃
又强,新破军师,养锐待敌,自非精兵一万,不足以制之。我竟陵甲士,数经行阵,
已遣召之,不久当及。虽期日有限,犹可重申,欲与卿共入言之,望相佐也。”泉
曰:“成败之举,系此一行,迟速之宜,终当仰听。”世祖性严忌,微闻其言,以
为迁延不肯去,稍已含怒。及僧辩将入,谓泉曰:“我先发言,君可见系。”泉又
许之。及见世祖,世祖迎问曰:“卿已办乎?何日当发?”僧辩具对,如向所言。
世祖大怒,按剑厉声曰:“卿惮行邪!”因起入内。泉震怖失色,竟不敢言。须臾,
遣左右数十人收僧辩。既至,谓曰:“卿拒命不行,是欲同贼,今唯有死耳。”僧
辩对曰:“僧辩食禄既深,忧责实重,今日就戮,岂敢怀恨。但恨不见老母。”世
祖因斫之,中其左髀,流血至地。僧辩闷绝,久之方苏。即送付廷尉,并收其子侄,
并皆系之。会岳阳王军袭江陵,人情搔扰,未知其备。世祖遣左右往狱,问计于僧
辩,僧辩具陈方略,登即赦为城内都督。俄而岳阳奔退,而鲍泉力不能克长沙,世
祖乃命僧辩代之。数泉以十罪,遣舍人罗重欢领斋仗三百人,与僧辩俱发。既至,
遣通泉云:“罗舍人被令,送王竟陵来。”泉甚愕然,顾左右曰:“得王竟陵助我
经略,贼不足平。”俄而重欢赍令书先入,僧辩从斋仗继进,泉方拂席,坐而待之。
僧辩既入,背泉而坐,曰:“鲍郎,卿有罪,令旨使我鏁卿,勿以故意见待。”因
语重欢出令,泉即下地,鏁于床侧。僧辩仍部分将帅,并力攻围,遂平湘土。
还复领军将军。侯景浮江西寇,军次夏首。僧辩为大都督,率巴州刺史淳于量、
定州刺史杜龛、宜州刺史王琳、郴州刺史裴之横等,俱赴西阳。军次巴陵,闻郢州
已没,僧辩因据巴陵城。世祖乃命罗州刺史徐嗣徽、武州刺史杜掞并会僧辩于巴陵。
景既陷郢城,兵众益广,徒党甚锐,将进寇荆州。乃使伪仪同丁和统兵五千守江夏,
大将宋子仙前驱一万造巴陵,景悉凶徒水步继进。于是缘江戍逻,望风请服,贼拓
逻至于隐矶。僧辩悉上江渚米粮,并沉公私船于水。及贼前锋次江口,僧辩乃分命
众军,乘城固守,偃旗卧鼓,安若无人。翌日,贼众济江,轻骑至城下,问:“城
内是谁?”答曰:“是王领军。”贼曰:“语王领军,事势如此,何不早降?”僧
辩使人答曰:“大军但向荆州,此城自当非碍。僧辩百口在人掌握,岂得便降。”
贼骑既去,俄尔又来,曰:“我王已至,王领军何为不出与王相见邪?”僧辩不答。
顷之,又执王珣等至于城下,珣为书诱说城内。景帅船舰并集北寺,又分入港中,
登岸治道,广设氈屋,耀军城东陇上,芟除草?,开八道向城,遣五千兔头肉薄苦
攻。城内同时鼓噪,矢石雨下,杀贼既多,贼乃引退。世祖又命平北将军胡僧祐率
兵下援僧辩。是日,贼复攻巴陵,水步十处,鸣鼓吹脣,肉薄斫上。城上放木掷火
爨昚石,杀伤甚多。午后贼退,乃更起长栅绕城,大列舸舰,以楼船攻水城西南角;
又遣人渡洲岸,引牜羊柯推虾蟆车填緌,引障车临城,二日方止。贼又于舰上竖木
桔禋,聚茅置火,以烧水栅,风势不利,自焚而退。既频战挫衄,贼帅任约又为陆
法和所擒,景乃烧营夜遁,旋军夏首。世祖策勋行赏,以僧辩为征东将军、开府仪
同三司、江州策史,封长宁县公。
于是世祖命僧辩即率巴陵诸军,沿流讨景。师次郢城,步攻鲁山。鲁山城主支
化仁,景之骑将也,率其党力战,众军大破之,化仁乃降。僧辩仍督诸军渡江攻郢,
即入罗城。宋子仙蚁聚金城拒守,攻之未克。子仙使其党时灵护率众三千,开门出
战,僧辩又大破之,生擒灵护,斩首千级。子仙众退据仓门,带江阻险,众军攻之,
频战不克。景既闻鲁山已没,郢镇复失罗城,乃率余众倍道归建业。子仙等困蹙,
计无所之,乞输郢城,身还就景。僧辩伪许之,命给船百艘,以老其意。子仙谓为
信然,浮舟将发,僧辩命杜龛率精勇千人,攀堞而上,同时鼓噪,掩至仓门。水军
主宋遥率楼船,暗江四面云合;子仙行战行走,至于白杨浦,乃大破之,生擒子仙
送江陵。即率诸军进师九水。贼伪仪同范希荣、卢晖略尚据湓城,及僧辩军至,希
荣等因挟江州刺史临城公弃城奔走。世祖加僧辩侍中、尚书令、征东大将军,给鼓
吹一部。仍令僧辩且顿江州,须众军齐集,得时更进。
顷之,世祖命江州众军悉同大举,僧辩乃表皇帝凶问,告于江陵。仍率大将百
余人,连名劝世祖即位;将欲进军,又重奉表。虽未见从,并蒙优答。事见本纪。
僧辩于是发自江州,直指建业,乃先命南兗州刺史侯瑱率锐卒轻舸,袭南陵、
鹊头等戍,至即克之。先是,陈霸先率众五万,出自南江,前军五千,行至湓口。
霸先倜傥多谋策,名盖僧辩,僧辩畏之。既至湓口,与僧辩会于白茅洲,登坛盟誓。
霸先为其文曰:“贼臣侯景,凶羯小胡,逆天无状,构造奸恶;违背我恩义,破掠
我国家,毒害我生民,移毁我社庙。我高祖武皇帝灵圣聪明,光宅天下,劬劳兆庶,
亭育万民,如我考妣,五十所载。哀景以穷见归,全景将戮之首,置景要害之地,
崇景非次之荣。我高祖于景何薄?我百姓于景何怨?而景长戟强弩,陵蹙朝廷,锯
牙郊甸,残食含灵。刳肝斫趾,不曈其快;曝骨焚尸,不谓为酷。高祖菲食卑宫,
春秋九十,屈志凝威,愤终贼手。大行皇帝温严恭默,丕守鸿名,于景何有,复加
忍毒。皇枝涘抱已上,缌功以还,穷刀极俎,既屠且?会。岂有率土之滨,谓为王
臣,食人之禾,饮人之水,忍闻此痛,而不悼心?况臣僧辩、臣霸先等,荷称国籓
湘东王臣绎泣血衔哀之寄,摩顶至足之恩,世受先朝之德,身当将帅之任;而不能
沥胆抽肠,共诛奸逆,雪天地之痛,报君父之仇,则不可以禀灵含识,戴天履地!
今日相国至孝玄感,灵武斯发,已破贼徒,获其元帅,止余景身,尚在京邑。臣僧
辩与臣霸先协和将帅,同心共契,必诛凶竖,尊奉相国,嗣膺鸿业,以主郊祭。前
途若有一功,获一赏,臣僧辩等不推己让物,先身帅众,则天地宗庙百神之灵,共
诛共责。臣僧辩、臣霸先同心共事,不相欺负,若有违戾,明神殛之。”于是升坛
歃血,共读盟文,皆泪下沾襟,辞色慷慨。
及王师次于南洲,贼帅侯子鉴等率步骑万余人于岸挑战,又以?鸟?了千艘并
载士,两边悉八十棹,棹手皆越人,去来趣袭,捷过风电。僧辩乃麾细船,皆令退
缩,悉使大舰夹泊两岸。贼谓水军欲退,争出趋之,众军乃棹大舰,截其归路,鼓
噪大呼,合战中江,贼悉赴水。僧辩即督诸军沿流而下,进军于石头之斗城,作连
营以逼贼。贼乃横岭上筑五城拒守,侯景自出,与王师大战于石头城北。霸先谓僧
辩曰:“丑虏游魂,贯盈已稔,逋诛送死,欲为一决。我众贼寡,且分其势。”即
遣强弩二千张,攻贼西面两城,仍使结阵以当贼。僧辩在后麾军而进,复大破之。
卢晖略闻景战败,以石头城降,僧辩引军入据之。景之退也,北走硃方,于是景散
兵走告僧辩,僧辩令众将入据台城。其夜,军人采梠失火,烧太极殿及东西堂等。
时军人卤掠京邑,剥剔士庶,民为其执缚者,衵衣不免。尽驱逼居民以求购赎,自
石头至于东城,缘淮号叫之声,震响京邑,于是百姓失望。
僧辩命侯瑱、裴之横率精甲五千,东入讨景。僧辩收贼党王伟等二十余人,送
于江陵。伪行台赵伯超自吴松江降于侯瑱,瑱时送至僧辩。僧辩谓伯超曰:“赵公,
卿荷国重恩,遂复同逆。今日之事,将欲何如?”因命送江陵。伯超既出,僧辩顾
坐客曰:“朝廷昔唯知有赵伯超耳,岂识王僧辩?社稷既倾,为我所复;人之兴废,
亦复何常。”宾客皆前称叹功德。僧辩瞿然,乃谬答曰:“此乃圣上之威德,群帅
之用命。老夫虽滥居戎首,何力之有焉?”于是逆寇悉平,京都克定。世祖即帝位,
以僧辩功,进授镇卫将军、司徒,加班剑二十人,改封永宁郡公,食邑五千户,侍
中、尚书令、鼓吹并如故。
是后湘州贼陆纳等攻破衡州刺史丁道贵于渌口,尽收其军实;李洪雅又自零陵
率众出空灵滩,称助讨纳。朝廷未达其心,深以为虑,乃遣中书舍人罗重欢征僧辩
上就骠骑将军宜豊侯循南征。僧辩因督杜掞等众军,发于建业,师次巴陵。诏僧辩
为都督东上诸军事,霸先为都督西上诸军事。先时霸先让都督于僧辩,僧辩不受,
故世祖分为东西都督,而俱南讨焉。时纳等下据车轮,夹岸为城,前断水势,士卒
骁猛,皆百战之余。僧辩惮之,不与轻进,于是稍作连城以逼贼。贼见不敢交锋,
并怀懈怠。僧辩因其无备,命诸军水步攻之,亲执旗鼓,以诫进止。于是诸军竞出,
大战于车轮,与骠骑循并力苦攻,陷其二城。贼大败,步走归保长沙,驱逼居民,
入城拒守。僧辩追蹑,乃命筑垒围之,悉令诸军广建围栅,僧辩出坐垄上而自临视。
贼望,识僧辩,知不设备,贼党吴藏、李贤明等乃率锐卒千人,开门掩出,蒙楯直
进,径趋僧辩。时杜掞、杜龛并侍左右,带甲卫者止百余人,因下遣人与贼交战。
李贤明乘铠马,从者十骑,大呼冲突,僧辩尚据胡床,不为之动。于是指挥勇敢,
遂获贤明,因即斩之。贼乃退归城内。初,陆纳阻兵内逆,以王琳为辞,云“朝廷
若放王琳,纳等自当降伏”。于时众军并进,未之许也。而武陵王拥众上流,内外
骇惧,世祖乃遣琳和解之。至是,湘州平。僧辩旋于江陵,因被诏会众军西讨,督
舟师二万,舆驾出天居寺饯行。俄而武陵败绩,僧辩自枝江班师于江陵,旋镇建业。
是月,居少时,复回江陵。齐主高洋遣郭元建率众二万,大列舟舰于合肥,将
谋袭建业,又遣其大将邢景远、步六汗萨、东方老等率众继之。时陈霸先镇建康,
既闻此事,驰报江陵。世祖即诏僧辩次于姑孰,即留镇焉。先命豫州刺史侯瑱率精
甲三千人筑垒于东关,以拒北寇;征吴郡太守张彪、吴兴太守裴之横会瑱于关;因
与北军战,大败之,僧辩率众军振旅于建业。承圣三年二月甲辰,诏曰:“赞俊遂
贤,称于秦典;自上安下,闻之汉制。所以仰协台曜,俯佐弘图。使持节、侍中、
司徒、尚书令、都督扬、南徐、东扬三州诸军事、镇卫将军、扬州刺史、永宁郡开
国公僧辩,器宇凝深,风格详远,行为士则,言表身文,学贯九流,武该七略。顷
岁征讨,自西徂东;师不疲劳,民无怨讟;王业艰难,实兼夷险。宜其燮此中台,
膺兹上将;寄之经野,匡我朝猷。加太尉、车骑大将军,余悉如故。”
顷之,丁母太夫人忧,世祖遣侍中谒者监护丧事,策谥曰贞敬太夫人。夫人姓
魏氏。神念以天监初董率徒众据东关,退保合肥漅湖西,因娶以为室,生僧辩。性
甚安和,善于绥接,家门内外,莫不怀之。初,僧辩下狱,夫人流泪徒行,将入谢
罪,世祖不与相见。时贞惠世子有宠于世祖,军国大事多关领焉。夫人诣阁,自陈
无训,涕泗呜咽,众并怜之。及僧辩免出,夫人深相责励,辞色俱严,云:“人之
事君,惟须忠烈,非但保祐当世,亦乃庆流子孙。”及僧辩克复旧京,功盖天下,
夫人恒自谦损,不以富贵骄物。朝野咸共称之,谓为明哲妇人也。及既薨殒,甚见
愍悼。且以僧辩勋业隆重,故丧礼加焉。灵柩将归建康,又遣谒者至舟渚吊祭。命
尚书左仆射王裒为其文曰:“维尔世基武子,族懋阳元,金相比映,玉德齐温。既
称女则,兼循妇言。书图镜览,辞章讨论。教贻俎豆,训及平原。楚发将兵,孟轲
成德。尽忠资敬,自家刑国。显允其仪,惟民之则。反命师旅,既修我戎;补兹衮
职,奄有龟、蒙。母由子贵,亶尔斯崇;嘉命允集,宠章所隆。居高能降,处贵思
冲;庆资善始,荣兼令终。崦嵫既夕,蒹葭早秋;奔驷难返,冲涛讵留。背龙门而
西顾,过夏首而东浮;越三宫之遐岳,经三江之派流。郁郁增岭,浮云蔽亏;滔滔
江、汉,逝者如斯。铭旌故旐,宇毁遗碑。即虚舟而设奠,想徂魂之有知。呜呼哀
其年十月,西魏相宇文黑泰遣兵及岳阳王众合五万,将袭江陵。世祖遣主书李
膺征僧辩于建业,为大都督、荆州刺史。别敕僧辩云:“黑泰背盟,忽便举斧。国
家猛将,多在下流;荆陕之众,悉非劲勇。公宜率貔虎,星言就路,倍道兼行,赴
倒悬也。”僧辩因命豫州刺史侯瑱等为前军,兗州刺史杜僧明等为后军。处分既毕,
乃谓膺云:“泰兵骁猛,难与争锐,众军若集,吾便直指汉江,截其后路。凡千里
馈粮,尚有饥色,况贼越数千里者乎?此孙膑克庞涓时也。”俄而京城陷没,宫车
晏驾。及敬帝初即梁主位,僧辩预树立之功,承制进骠骑大将军、中书监、都督中
外诸军事、录尚书,与陈霸先参谋讨伐。
时齐主高洋又欲纳贞阳侯渊明以为梁嗣,因与僧辩书曰:“梁国不造,祸难相
仍,侯景倾荡建业,武陵弯弓巴、汉。卿志格玄穹,精贯白日,戮力齐心,芟夷逆
丑。凡在有情,莫不嗟尚;况我邻国,缉事言前。而西寇承间,复相掩袭。梁主不
能固守江陵,殒身宗祐。王师未及,便已降败;士民小大,皆毕寇虏。乃眷南顾,
愤叹盈怀。卿臣子之情,念当鲠裂。如闻权立枝子,号令江阴,年甫十余,极为冲
藐;梁衅未已,负荷谅难。祭则卫君,政由甯氏;干弱枝强,终古所忌。朕以天下
为家,大道济物。以梁国沦灭,有怀旧好,存亡拯坠,义在今辰,扶危嗣事,非长
伊德。彼贞阳侯,梁武犹子,长沙之胤,以年以望,堪保金陵,故置为梁主,纳于
彼国。便诏上党王涣总摄群将,扶送江表,雷动风驰,助扫冤逆。清河王岳,前救
荆城,军度安陆,既不相及,愤惋良深。恐及西寇乘流,复蹑江左。今转次汉口,
与陆居士相会。卿宜协我良规,厉彼群帅,部分舟舻,迎接今王,鸠勒劲勇,并心
一力。西羌乌合,本非勍寇,直是湘东怯弱,致此沦胥。今者之师,何往不克,善
建良图,副朕所望也。”
贞阳承齐遣送,将届寿阳。贞阳前后频与僧辩书,论还国继统之意,僧辩不纳。
及贞阳、高涣至于东关,散骑常侍裴之横率众拒战,败绩,僧辩因遂谋纳贞阳,仍
定君臣之礼。启曰:“自秦兵寇陕,臣便营赴援,才及下船,荆城陷没,即遣刘周
入国,具表丹诚,左右勋豪,初并同契。周既多时不还,人情疑阻;比册降中使,
复遣诸处询谋,物论参差,未甚决定。始得侯瑱信,示西寇权景宣书,令以真迹上
呈。观视将帅,恣欲同泰,若一朝仰违大国,臣不辞灰粉,悲梁祚永绝中兴。伏愿
陛下便事济江,仰藉皇齐之威,凭陛下至圣之略,树君以长,雪报可期,社稷再辉,
死且非吝。请押别使曹冲驰表齐都,续启事以闻,伏迟拜奉在促。”贞阳答曰:
“姜皓至,枉示具公忠义之怀。家国丧乱,于今积年。三后蒙尘,四海腾沸。天命
元辅,匡救本朝。弘济艰难,建武宗祏。至于丘园板筑,尚想来仪;公室皇枝,岂
不虚迟。闻孤还国,理会高怀,但近再命行人,或不宣具。公既询谋卿士,访逮籓
维,沿溯往来,理淹旬月,使乎届止,殊副所期。便是再立我萧宗,重兴我梁国。
亿兆黎庶,咸蒙此恩;社稷宗祧,曾不相愧。近军次东关,频遣信裴之横处,示其
可否。答对骄凶,殊骇闻瞩。上党王陈兵见卫,欲叙安危,无识之徒,忽然逆战。
前旌未举,即自披猖,惊悼之情,弥以伤恻。上党王深自矜嗟,不传首级,更蒙封
树,饰棺厚殡,务从优礼。齐朝大德,信感神民。方仰藉皇威,敬凭元宰,讨逆贼
于咸阳,诛叛子于云梦,同心协力,克定邦家。览所示权景宣书,上流诸将,本有
忠略,弃亲向仇,庶当不尔,防奸定乱,终在于公。今且顿东关,更待来信,未知
水陆何处见迎。夫建国立君,布在方策,入盟出质,有自来矣。若公之忠节,上感
苍旻;群帅同谋,必匪携贰。则齐师反璟,义不陵江,如致爽言,誓以无克。韬旗
侧席,迟复行人。曹冲奉表齐都,即押送也。渭桥之下,惟迟叙言;汜水之阳,预
有号惧。”僧辩又重启曰:“员外常侍姜皓还,奉敕伏具动止。大齐仁义之风,曲
被邻国,恤灾救难,申此大猷。皇家枝戚,莫不荣荷;江东冠冕,俱知凭赖。今歃
不忘信,信实由衷,谨遣臣第七息显,显所生刘并弟子世珍,往彼充质;仍遣左民
尚书周弘正至历阳奉迎。舻舳浮江,俟一龙之渡;清宫丹陛,候六传之入。万国倾
心,同荣晋文之反;三善克宣,方流宋昌之议。国祚既隆,社稷有奉。则群臣竭节,
报厚施于大齐;戮力展愚,效忠诚于陛下。今遣吏部尚书王通奉启以闻。”僧辩因
求以敬帝为皇太子。贞阳又答曰:“王尚书通至,复枉示,知欲遣贤弟世珍以表诚
质,具悉忧国之怀。复以庭中玉树,掌内明珠,无累胸怀,志在匡救,岂非劬劳我
社稷,弘济我邦家?惭叹之怀,用忘兴寝。晋安王东京贻厥之重,西都继体之贤,
嗣守皇家,宁非民望。但世道丧乱,宜立长君,以其蒙孽,难可承业。成、昭之德,
自古希俦;冲、质之危,何代无此。孤身当否运,志不图生。忽荷不世之恩,仍致
非常之举。自惟虚薄,兢惧已深。若建承华,本归皇胄;心口相誓,惟拟晋安。如
或虚言,神明所殛。览今所示,深遂本怀。戢慰之情,无寄言象。但公忧劳之重,
既禀齐恩;忠义之情,复及梁贰。华夷兆庶,岂不怀风?宗庙明灵,岂不相感?正
尔回璟,仍向历阳。所期质累,便望来彼。众军不渡,已著盟书。斯则大齐圣主之
恩规,上党英王之然诺,得原失信,终不为也。惟迟相见,使在不赊。乡国非遥,
触目号咽。”僧辩使送质于鄴。贞阳求渡卫士三千,僧辩虑其为变,止受散卒千人
而已,并遣龙舟法驾往迎。贞阳济江之日,僧辩拥楫中流,不敢就岸。后乃同会于
贞阳既践伪位,仍授僧辩大司马,领太子太傅、扬州牧,余悉如故。陈霸先时
为司空、南徐州刺史,恶其翻覆,与诸将议,因自京口举兵十万,水陆俱至,袭于
建康。于是水军到,僧辩常处于石头城,是日正视事,军人已逾城北而入,南门又
驰白有兵来。僧辩与其子頠遽走出阁,左右心腹尚数十人。众军悉至,僧辩计无所
出,乃据南门楼乞命拜请。霸先因命纵火焚之,方共頠下就执。霸先曰:“我有何
辜,公欲与齐师赐讨?”又曰:“何意全无防备?”僧辩曰:“委公北门,何谓无
备。”尔夜斩之。
长子?,承圣初历官至侍中。初,僧辩平建业,遣霸先守京口,都无备防。?
屡以为言,僧辩不听,竟及于祸。西魏寇江陵,世祖遣?督城内诸军事。荆城陷,
随王琳入齐,为竟陵郡守。齐遣琳镇寿春,将图江左。及陈平淮南,执琳杀之。
闻琳死,乃出郡城南,登高冢上号哭,一恸而绝。
弟颁,少有志节,恒随从世祖。及荆城陷覆,没于西魏。
史臣曰:自侯景寇逆,世祖据有上游,以全楚之兵委僧辩将率之任。及克平祸
乱,功亦著焉,在乎策勋,当上台之赏。敬帝以高祖贻厥之重,世祖继体之尊,洎
渚宫沦覆,理膺宝祚。僧辩位当将相,义存伊、霍,乃受胁齐师,傍立支庶。苟欲
行夫忠义,何忠义之远矣?树国之道既亏,谋身之计不足,自致歼灭,悲矣!现在有个难题,王僧辩的儿子对陈霸先的女儿到底有没有婚前性行为_南北朝吧_百度贴吧
&&&&&&&&&&&&&&&&&&&&&&&&&&&&&&&签到排名:今日本吧第个签到,本吧因你更精彩,明天继续来努力!
本吧签到人数:0可签7级以上的吧50个
本月漏签0次!成为超级会员,赠送8张补签卡连续签到:天&&累计签到:天超级会员单次开通12个月以上,赠送连续签到卡3张
关注:13,009贴子:
现在有个难题,王僧辩的儿子对陈霸先的女儿到底有没有婚前性行为
五年质保,专业智造
都不见得见过面
楼主对历史研究的太深奥了
可能性几乎没有,但不能完全排除。
男女授受不轻吧 礼法上远距离看眼都是罪过
订婚这事还说不准呢,陈书里根本没提,通鉴里提了一下,也只是说有婚约,想那时候是不可能的
逃到北周的那个儿子?。。。我突然有了脑补
平灭侯景后,王僧辩驻防石头城,命陈霸先镇京口。某天派其子奉命来陈家公干,陈家这天便迎接贵宾王少爷,陈小姐在家中看见风度翩翩的贵宾王公子,一时心花怒放,当夜陈霸先就给王少爷安排住宿家中,陈小姐和王公子XX之后,第二天为陈小姐父母得知,王公子何许人也,岂会有失风度,当即许若,非陈小姐不娶,回去一定劝父亲王僧辩同意这门婚事,陈霸先表示自己也同意这门婚事,王少爷回家一番解释弄得王僧辩雾里云里的,王少爷的这个举动让王僧辩很不解,让你替老子去帮公家干事,结果你个人公干了,何况陈霸先还没这么热情接待过老子我啊,王僧辩怀疑其中有诈,(其实就是权利大了怕儿子联合外人夺自己的权),王僧辩回绝了这位王少爷,王僧辩别的儿子就劝王僧辩早做准备预防陈霸先,可王僧辩只是出于个人猜想,并没有在意此事,在家等消息的陈霸先,等来的是王僧辩的婉言拒绝,王少爷此时人也看不见了。陈家这时真的很绝望,于情于理都是在打击人,陈小姐痛其心,陈霸先除了心痛,主要面子上也过不去,还有那么多部下不嘲笑死他!再看王僧辩和北齐打得火热,陈霸先心想我帮你守大门,你还跟我交廉蔺之好,就是这样啊,陈霸先的部下们见时机成熟,便说服陈霸先,弟兄们把脑袋别在裤腰带跟你打天下,为的是什么,为的就是这一天,既然王家无情,休怪我们无义,于是乎……
上海洪庙文艺家具厂—专业实木家具定制厂家,设计制作一站式服务,省心放心!
那个时候的人,很乱不过,也许没有吧
王大司马僧辩下京师,功为天下第一,陈司空次之。僧辩留守石头城,命司空守京口,推以赤心,结廉蔺之分,且为第三子頠,约娶司空女。頠有才貌,尝入谢司空,女从隙窗窥之,感想形于梦寐,谓其侍婢日:“世宁有胜王郎子者乎?”婢曰:“昨见吴兴东阁日直陈某,且数倍王郎子。”盖是时蒨解郡佐司空在镇。女果见而悦之,唤欲与通。子高初惧罪,谢不可,不得已,遂与私焉。女绝爱子高,尝盗其母阁中珠宝与之,价值万计。又书一诗曰“团扇”,画比翼鸟其上,以遗子高曰:“人道团扇如圆月,侬道圆月不长圆。愿得炎州无霜色,出入欢袖百千年。”事渐泄,所不知者司空而已。会王僧辩有母丧,未及为颇礼娶。子高尝恃宠凌其侣,因为窃团扇与頠, 且告之故。頠忿恨以语僧辩,用他事停司空女婚。司空怒,且谓僧辩之见图也,遂发兵袭僧辩并其子,缢杀之。蒨率子高实为军锋焉。自是子高引避不敢入。篟知之,仍领子高之镇。女以念极,结气死。----------又看网上人说是明朝小说
现在的贴吧题目怎么都少了半截?我记得看谁说过王僧辨儿子王頠,陈霸先之女,韩子高三角恋是唐朝小说写的吧?再加上陈茜,张彪,杨氏,沈妙容都不知道多少角了
等一等,关于李翊,也有唐朝明朝不同说法
人道团扇如圆月。侬道圆月不长圆。愿得炎州无霜色。出入欢袖百千年。从公主的情诗看,颇有点南朝诗的味道。如果是唐朝的小说,可能取材于当时的民间传说。正好小说里公主死了,历史上陈霸先确实有个公主早死。 如果这个故事里面的公主是到明朝才出现的,肯定纯瞎编。
唐代诗人陆龟蒙《小名录》记载:“陈子高,会稽人。世祖时为吴兴守,高年十六,为总角,容貌美丽,状似妇人。世祖见而问之:“能事我乎?” 高许诺。本名蛮子,世祖改命今名,执备身刀。世祖宠之。”唐朝人把韩子高的名字写成陈子高
现在不是有没有,而是严重到什么程度
有的话一点都不奇怪,关键是有没有这档子事 。老陈这边一下要联姻一下又反水,很难相信之前他们两家关系走的有多近。婚约仅仅是政治联姻的话,老王不也可能不答应。还有先后问题,假设前提性随便的话,单单是搞上也不一定非要婚娶。相反,婚约在前,那就一点都不奇怪。
枕边人等于套口风,陈姑娘床功换得江山
楼主,那段历史提到他们两个人啦?陈霸先不是只有两个女儿么,是哪个啊
挖出来问问不就知道了
贴吧热议榜
使用签名档&&
保存至快速回贴}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陈霸先杀王僧辩知乎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