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现在这么多大学生大学生毕业找不到工作作?

查看: 6405|回复: 13
为什么很多毕业生找不到工作?(更新完毕)
聚焦有效预算管理
3位导师9大主题2个月在线互动
90%核算工作饭碗不保
2000万财务人何去何从?
七折考取CMA,投资未来的正确方式!
CMA获得政府及各大企业集团一致推荐
本帖最后由 尼诺 于
07:23 编辑
鄙人90后,目前大二,过了这个学期就是大三了。。也就是说很快就要毕业了吧
在我上高中的时候(大约是年的样子),偶尔看新闻,看到很多毕业生找不到工作,每次到毕业季的时候CCTV-1都会做出相应的报道,当时觉得就要考一个好点的大学,为此近乎拼命的学习(其实也没怎么拼命的,只是用在学习上的时间更多了点而已的),之后还算顺利的高考完成了,考得一般而已,不过并不算太差,考了个二本,其实当初的目标是考一个一本的,无奈数学上失常太严重了。就上了二本,但是也没觉得太怎么的样子,当时对本科的概念并没有那么的看重,当时还是抱着一个观念就是大学是自学的,并不是老师教的(后来果然验证了这个现实),却是在报志愿的时候没有思考清楚,当时也是心里空空的,欠缺思维了,来了四川的一个二本大学,现在的感觉是很无奈了(并不是个人歧视,我是山东的,都知道我们山东的高考的惨烈竞争,几乎我见过的外省的同学都说这个地方不好)。
大一的时候,其实还对大学充满了幻想,幻想饱学之士,幻想充分的自由空间,幻想竞争的环境。还是对大学充满了期待。个人比较鄙视考试作弊,从一开始大部分学生考试就是在作弊。因为个人认为作为学生,考试仅仅是一个检测自己学习状况的东西而已,考试成绩仅仅是一个比较片面的对个人能力的反应而已。但是估计这里的学生过度看重考试成绩了,就开始作弊了。个人是比较期待能与高手竞争的,毕竟高中的时候周围几乎都是高手的,竞争并不是依靠拼时间,而是在学习的时候充分吸收知识,课下的时候稍微复习一下就可以了的,当时我们也是这么做的,这也就是我一直比较怀念高中生活的原因,在高中的时候我们是充分的竞争的,作弊的是要被踢出局的。虽然在我们的小圈圈里我们算是高手,但是相比其他高手或许我们只是菜鸟而已,但是需要的仅仅是那种竞争的激情与喜悦,毕竟我们还年轻,年轻人不拼搏竞争的话,年纪老的时候就是想竞争也是没有时间与精力的。来到大学之后,大家几乎都在作弊,这个事情令人非常反感,之前同一个内蒙古的同学交流,他是考了一本进来的,现在十分的不喜欢这里,那晚上我们聊了很久,对大学以及四川人这个整体做了一点反思(纯属个人之间的交流,不多说,并不想因此引起口水战,希望论坛里四川的坛友们能够谅解)。之后也就懒于考试了,以为考试的时候会很心烦的,小说里的高手是不屑与跟小喽啰竞争的、、虽然我不是高手,但是毕竟那种“竞争”是在丢人。故而荒唐的自己做完试卷,交卷走人,所以往往我是考场里第一个交卷的人。。
大二之后,注意力转向了电脑技术上。与其跟那种人斗气不如充实自己,想开了,毕竟毕业之后自己“滚蛋”就是了。一辈子不会再来四川了,自己能力提高才是真实的,所以开始慢慢的把注意力调整到提高自己的能力上边,大二上学期开始懵懵懂懂的玩起了电脑,因为听说会计要对电脑有一定的了解,就开始研究电脑,一开始就是在百度,不停的百度,不过收效欠佳,因为那样仅仅是单方面的交流,到了大二上学期逐渐结束的时候找到了“论坛”的存在,就近乎疯狂的注册了N多个论坛,在大二下学期也就是这个学期,学到了很多电脑方面的知识,还在一个比较出名的论坛担任版主,俨然成为了一个“电脑高手”(当然是虚的,不能跟专门研究计算机专业的同学们相比了),后来在学电算化的时候,也是有点儿得心应手,学起来并不会是那么的陌生,毕竟那些软件比不过windows的优化、美化还要麻烦的,后来电脑技术觉得学得差不多的时候,发现会计方面的知识却是太少了,毕竟是会计专业的,电脑只是需要了解,能处理常见问题就可以了的。而会计却是以后吃饭的东西,就开始搜索会计方面的论坛,当初注册这个论坛的时候,因为当时的论坛系统版本是7.X的样子,对那个论坛系统并不感冒的,因为7.0.0的版本的论坛是没有最关键的“提醒”功能的,后来也看了几个其他的会计论坛,论坛的版本也是差不多的,并达不到个人的喜好。因为论坛是交流的地方,如果别人回复你的帖子你却收不到任何的提示的话,就会逐渐冷淡了,当然现在论坛的版本是X1.5的,是目前最为稳定的版本的,相对X2的版本的BUG还是很多的,再次不得不称赞一下管理员们!其实我也是偶尔看到了才知道论坛升级了的,便觉得非常欢喜,因为咱们论坛的门户做得非常好,里边有很多有价值的信息,就论坛而言,个人还是有点儿小意见的(我会写一个个人意见的帖子的,不知道管理们会不会在意的),我自己也在做论坛的,这个学期做的是我们学校的论坛,下个学期做我们会计专业的论坛的。所以会非常珍惜在咱们这个论坛的账号的。(说多了。。刹闸!)
转向题目。为什么很多毕业生找不到工作?
首先:因就是在于大学生本身,如果我是一个企业家的话我是不会招收我们专业的大部分学生的,会计貌似是对诚信要求最严格的专业,考试作弊就是丧失了诚信,相信每一个企业家都不会招收一个跟自己玩心计的会计的,反正我脑袋笨,不喜欢那种会计的。但是我相信大部分的会计不会像我们专业的那样了的。而且就会计专业学生的能力而言,很多大学生上了大学之后就是在网游中沉迷的不能自拔,或者沉迷于追星,或者沉迷于恋爱,这样的话都会耽误学习的,大学生还是学生的,学习还是最关键的,这样的话,会计的修养就不够了,个人感觉很多会计专业的学生毕业之后并不敢做会计的,因为做会计真正上需要的是真才实学的,不会做账就是不会的,并不会像其他的专业的一样可以通过小补充一下就可以现学现用,会计需要的是长时间的积累,是骡子是马,拉出来一溜就知道了的,所以在校的学生对自己能力的培养是必须要做的事情,特别是专业素质修养,如果只是在大四的时候关注所谓的面试技巧而不注重平时的专业素质修养,那可能就是做空中楼阁了。没有专业素质作为基础,面试技巧又有什么用处呢?今天六级考试的作文题目是讨论“the certificate craze“可能拼写错了,很久没有准备英语考试了,也不想浪费时间准备那个考试了,我个人是一个实用主义者,个人感觉在我以后工作的时候英语估计是不会用到了的,我们吹英语都说了好几年了,从小学开始就说英语以后是工具,是必须的,但是上了大学了,英语仍然没有真正的成为工具。仅仅是一个证书而已,所以我也就不在准备那种”证书“考试了。在作文中,我主要讨论了证书与能力的关系,其实就是大一的时候所要论的学历与能力问题的翻版而已了。个人是比较推崇能力至上的,之前在一个电脑论坛跟上班的人交流的时候,别人告诉说,证书什么的基本就是第一次找工作的时候会用到,当然我也不知道的,希望群里的师兄师姐们能够现身说法,但是不管怎样,我并不喜欢证书这种东西的,就想成绩一样都是虚拟的东西,只能代表一小部分而已的。虽然在一定意义上证书代表了能力。但是并不能完全等同于能力,所以更倾向于发展自己的能力。估计这就是以后找工作的筹码了吧,个人认为这个要看需求了,其实我有一种现实了吧,人都是一座矿山,只是在于矿藏量如何,矿物质是否纯净了,如果是贫矿的话,估计开采的人就比较少了,因为不值得,也就是说”贫矿“是没人要的,但是富矿就不一样了。富矿就是人人追求的了,要做富矿还是贫矿呢?相信都希望自己是富矿!人与人交往的前提就是相互之间可以有所得,重申一下,我这人比较现实,没有利用价值的朋友其实没必要交往的,因为那样可能会给自己添加累赘而已,换个思维方式,一个企业家希望自己招聘的员工是”贫矿“呢?还是”富矿“呢?&&综合起来说就是因为能力不足以被企业家需要,所以只能被抛弃,只能找不到工作。用我高中的班主任的话说就是,那样的人如果能找到工作就是天理不容!
其次,原因在于企业本身,毕竟会计属于管理学的范畴了,所以鄙人也是会偶尔留心管理学方面的知识了,甚至也会涉猎一些经济学的东西。就企业而言,自身也是有很多问题的,在大学中像那些整天无心学习的也只是一部分而已,还有其他的部分的同学还是潜心学习的,虽然很多人的目的是考研,其实就个人的感觉而言,会计专业的学生如果不是有志于做会计理论研究的话真的没必要考研的,毕竟会计是一个实践型的专业,各种东西都需要在实践中进行调整以适应所在企业的需求。所以应该还会有很大一部分是应该可以找得到工作的。但是事实上找到合心工作的人只是少数的,这个原因就在于企业了。毕竟马是好马,但是没有一个好的马鞍与驾驶者就不会跑得快了,毕竟理论与实践中的差距是有的,但是不能说悬殊,如果理论与现实的差距是悬殊的话,就只能说明理论是错误的!因为实践是检验理论的标准!所以那些经过时间淘洗的理论都是珍贵的,做企业的一些注意点、禁忌之类的,本身企业家自身就可能不知道的,现在不是7、80年代了。闯是很难闯出来的,要有理论的指导,否则只能闯死而已。企业对自己的需求定位不足,其实就个人感觉而言,目前我国的企业对人才的需求并不会像招聘说明上说的那么高的,毕竟目前我国企业的发展阶段仅仅是初级而已,并不需要那么优秀的人才,就这样就白白丢失了很多适合自己企业的人了,今晚上看书看到:马云所需要的并不是精英,这点对我的触动还是蛮大的,我国的很多企业在招聘的时候往往就会陷入”唯精英论“,而不去寻找适合自己企业的人,可能你的小庙请不了那么大的佛,即使硬生生的请进来,后果就是大佛把你的小庙弄坏掉。所以企业要对自己本身的定位有一定的了解,有目的的招聘,这样才会找到适合的员工,才会让自己的企业能够一直有活力!
最后,就像灯泡不亮的原因一样,除了灯泡可能是坏的,电源可能是坏的,之外还有一种可能就是电线是坏的,在我国”电线“的铺设方面并不完善,可能是我孤陋寡闻了,到现在为止,就招聘的途径:大学校园招聘,人才市场,专门的招聘网站。只有这三个了。从[政治词汇被过滤]同志就在宣传信息化,可是现在在很多方面我国的信息化发展还是很欠缺的。再就业方面更是稀缺了,因为对这个的研究并不是很多的。所以不好多说什么了的。
其实个人也是一个普通的大学生而已,上边的文字当中难免会有错误的地方,还请坛友们帮忙指正一下,如果有观点分歧,欢迎回帖探讨!
今晚上写一下,个人对论坛的建议。。。原谅我有点儿夜猫子。。毕竟是大学生
<p id="rate_37" onmouseover="showTip(this)" tip="欢迎这样的现身说法&金币 + 5
" class="mtn mbn">
呵呵,没经验是主要的原因了,特别是会计,越老越吃香的,努力吧。
写的很不错(包括你对论坛升级的观点)
找得到,找不到,比例多少不重要,重要的是你找不找得到,对吧。
或许你的电脑技能对你日后求职有帮助
你现在在抱怨的同时,也在努力的提高自己,这个很重要。
今年我们部门来了一位新同事,还在实习,但他面试就表现很不错,他就是二本的。我们选择了他。
ps 很遗憾我的家乡给你如此糟糕的影响,不知道你是否是是SWUFE的天府校区的。我还是几年前路过这个城市看到路牌才知道的。
??????!!!!??
主要问题就应该是两点:
一是没有工作经验
二是缺乏社会阅历
最近一段时间 招聘会计人员
有很多刚毕业的学生来应聘
觉得这些小孩确实存在很多问题
例如学校学的知识与会计实务 与各种社会上的职称考试 CPA 考试脱节很大
很多学校的知识都没有与时俱进 及时更新教材
会计方面的综合知识较差
会计人员不仅应该懂得会计知识 还应该具备税务 金融等方面的知识
很多会计本科毕业的学生
连最起码的支票&&银行汇票 本票都没有见过
更不知道怎么填写了
而且很多学生学校学的东西基本上都是很浮浅的
联系实际工作
都难以适应
现在的大学教育
大家都有数
很多学生平时都在玩 或是恋爱
平时学习不认真
只是到考试前突击一下
有的学生甚至在考试时相互抄袭
几年下来拿个毕业证书 有的甚至还有学位证书
(我们公司里刚辞职的一个会计就是这样的 居然还有会计的学士学位证书)
而对会计的知识只懂个皮毛
(例如,你让她将应收账款周转率计算一下都不知道从哪里下手)
你说这样的学生能够适应工作吗
希望会计专业的毕业生一定要在应聘前静下心来学习有关会计实务的知识
还要谦虚谨慎 学一些为人处世的道理
这样才能找到满意的工作 :)
版主说的是,还要多学习,毕竟学校里的东西有很多是脱节的了,但是那些脱节的知识有的还没有学好,更别说最新的了
尼诺 发表于
回复 youjun 的帖子
版主说的是,还要多学习,毕竟学校里的东西有很多是脱节的了,但是那些脱节的知识有的 ...
作为一个会计新人&&你是非常优秀的&&祝你今后的会计人生灿烂辉煌!
很多事情要分开来看,一分为二的吧
社会的教育体制是个方面
社会的需求供应是个方面
学生的硬性基础是个方面
哎,差不多大的哪个不是大学生……揪心的找工作呀
楼主YY多了 出来你才明白啥叫现实。
Powered by大学生找不到工作?原因在这!!!
扫描到手机,看更多国搜资讯
您可以用手机或平板电脑的二维码应用拍下左侧二维码,您可以在手机国搜客户端继续浏览本文,并可以分享给你的好友。
核心提示:在中国有一个奇怪的现象,数以百万计的大学生们抱怨说找不到工作,但是数以万计的企业单位却也抱怨说找不到合适的人才。这到底是怎么了?是大学生努力提升自己以满足企业的要求,还是企业应该反过来反思自己的问题?笔者认为大学生找不到工作的根源在于,我们目前的大部分大学与社会真实的需要严重脱节。
在中国有一个奇怪的现象,数以百万计的大学生们抱怨说找不到工作,但是数以万计的企业单位却也抱怨说找不到合适的人才。这到底是怎么了?
是大学生努力提升自己以满足企业的要求,还是企业应该反过来反思自己的问题?
笔者认为大学生找不到工作的根源在于,我们目前的大部分大学与社会真实的需要严重脱节。大学生能否找能好工作的核心其实还是我们自身的软硬实力。
你不了解自己,更不了解企业。
目前的大学生很少会在读书期间关注自己心仪的公司,花时间去研究这类公司需要什么样的人才,自己距离这样的人才的差距在那里的思考也应该是不多的。着名学者Gyorgyi 曾经说过:‘Discovery consists of seeing what everybody has seen, andthinking what nobody has thought’。 无论是在自然科学还是具体到找工作机会只寻找那些比别人想法多一点的人。
你眼睛盯着第一个月的薪水,从不或者很少抬头看三年、五年后的‘钱’景。
三流的人才看眼前,二流的人才看三年,一流的人才看十年。这与我们古人的说法基本一致,我们的古人教导我们说人为三品:上品之人,不教而明,属于圣人一流;中品之人,教而后益,多数人都在此类;下品之人,虽教而无益。关于薪水是第一个月重要还是三年、五年后重要,这个需要读者自己的悟道。
职业规划规划的核心是如何不断自我升值,自己升值了薪水升值便是个再自然不过的结果。
你是想当计件工还是想当升值工决定了你的职业规划的方向。所谓计件工就是说你干一个工作熟练之后不需要学习新的技能,靠简单重复计件量来维持或者提高收入就叫计件工。计件工无需动脑,你的一辈子大概就是个机器的零件。所谓升值工,就是你通过不断的学习从一个简单的工种,慢慢向上去挑战自己以前不具备的能力去驾驭的工种。你用自我升值的方式来提高自己的收入。当你实现经济自由的时候,你就可以选择做自己喜欢做的事业了。
你眼高手低,总是胸怀着征服改变全人类的雄心却不肯具体去执行任何一个细节。
不想当将军的士兵确实有可能不是好士兵,但当不了士兵的将军一定是冒牌将军。古人讲说一屋不扫,何以扫天下。老板最喜欢的人永远是那种有将军的胆略,但更有士兵的一流的执行能力的员工。一个执行力一流但智力有可能三流的人永远比一个执行力三流但智力一流的人更受欢迎。
你总是觉得怀才不遇,你不懂所有的老板都喜欢不抱怨,先把活干好的下属。
坏话传千里和坏事传千里一样。你的抱怨会最终传到你老板的耳朵里,没有一个老板会喜欢毫无建设性的纯抱怨型员工。Actions speak louder thanwords. 在这里这句话最经典不过了。踏踏实实做事,认认真真工作,真真实实做人,机会不是抱怨来的,是靠行动争取来的。这个世界上有很多的不公平,你不能把自己的成功或者失败倚靠在那些你无法掌控的事情上,你唯一能掌控的就是你自己对待这个世界的态度。
你不懂要证明自己靠的不是口活,是活。
你总有一套说辞来为自己自圆其说。你从来不闭上你的嘴巴用行动来证明自己。你总觉得语言上的失败就是失败,因此你总要在与人的辩论中胜出。你很享受别人哑口无言时给你带来的那种瞬间的快感。你不懂嘴巴能解决的问题大部分都是小问题,真正的问题是需要实干的。
你不懂树能长多高多大倚靠的是你的根扎入土地的深度和广度,你总是飘在天上做神仙一样的梦,没有根的树,你死定了。
很多大学生一毕业就恨不得自己马上就当董事长,在他们眼里别人全是弱智。还没工作几年就概叹人生迷茫,报国无门。我经常观察那些长的又高又大的树,发现他们的共同特点是他们的根都深深的扎在泥土里,不吭声地成长、成熟、强大。
你对人性的了解太肤浅,你把学校小社会里学到的一些厚黑之术当成做人之道,把诸如诚实、宽容、真诚、勤奋、乐观、靠谱、同理心、悲悯等真正优良的做人之道嗤之以鼻。
最能打动人心的东西一定是朴实朴素的情感而不是为人处世的技巧。形而上者谓其道,形而下者谓其器。做人的道就是没有道,城市、真诚、守信、严谨、勤奋、乐观等就是做人之道。献媚、奉承、结派、暗箭、嫉妒就是做人之器。做人要像水,做事要像山。
你盲目跟风,不懂什么是独立思考。
别人考研了,你也考,别人出国了,你也出。你不知道自己是谁,要什么,要过什么样的生活,你活着但也死着。一个思想不独立的人其实不是一个完整的人。人之所以为人是因为你就是你,你是独特的。这个世界上可能没有绝对的公平,但你和其他人都不一样却是上帝赋予你的最大的公平。那么你为什么还要按照别人的想法去生活呢?
你总是很浮躁且投机,你总热望一夜成名,一夜暴富,倘若不能便是生不逢时,侥幸成了便飞扬跋扈。
孩子,你的价值观坏了。浮躁地投机取巧是你最大的特点。你问问自己你一年静下心来读过几本书?你问问自己为了心中的理想你付出过多少努力?你问问自己你配得到你想得到的东西吗? Think Big 但一定要Do Small.
你对于读书嗤之以鼻,你对于游戏、泡妞(男)火燎心急。
你把读书斥为‘装逼’,你把耍酷错当‘牛逼’。你在大学不‘装逼’,天天‘牛逼’,出了大学立即成‘二逼’。对于肤浅的东西你总是趋之若鹜,对于深刻的物件你总是莫名其妙的避之不及。你游荡于现代化的机器与纸醉金迷的霓虹灯之间,错乱于如梦如幻的乌托邦,同学,你该醒醒了。
你过于愤青,你把自己的失败完全归因于这傻 逼黑 暗的社会现实。
诚然这社会的确比你想象的还要傻 逼、黑暗,但你要懂这世界倘若你自己不能给自己光明,自己不能照亮自己,你等着谁照亮你呢?月亮永远等着太阳照亮自己,所以它顶多是个月亮,太阳自己发光,所以万物崇拜。你是想当月亮靠别人来照亮自己还是把自己便成光芒万丈的太阳你自己选择。
你不懂舍得的道理,闲时帮人,忙时人帮。
一个不肯给予的人最后得到的其实最少。你看太阳一生给予,所以大家都崇拜她。你看黑洞什么都吸进去,于是大家都害怕它。舍得是大智慧,欲得你得先予人。道理很简单,能做到的人很少。那做到的那部分人才是有智慧的人。古话说,财聚人散,财散人聚,就是这个道理。
你不懂大学的意义是什么,你肤浅的以为大学就是一张文凭,文凭就是工作,你不懂三分钟的谈吐就能暴露你的知识底蕴,人文修养,你不懂一个星期的实习就能暴露你做事浮躁、急功近利的本性。
大学的真正意义是认识你自己,完成对世界、对社会、对自己深刻但清晰的认知,知道自己要什么,不要什么,赞成什么,反对什么,能做什么,不能做什么。人最大的美德就是对自己认同的真、善、美上坚持始终如一的高标准。内圣才能外王。
你是被现代科技异化的奴隶。
你的70% 时间消磨在各种高科技里,却不肯走出去摸摸大地,亲亲大山,趟趟大河,闻闻草地,说白了,你就是个不接地气,不靠谱的奇怪物种,让大老板们怎么说你呢?这样的一个你老板敢要吗?(综合大学生联盟网编辑)
点击/长按如下图片或扫描二维码体验国搜教育服务
责任编辑:李媛媛
免责声明:
本页面呈现之信息,如无特别注明的,均来源于网页搜索结果,中国搜索呈现这些内容之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证实其真实性。如中国搜索呈现的稿件涉及版权问题,请与我们联系。
版权说明:
凡来源标注为“中国搜索”的本网稿件,转载时请注明出处。
本文链接:
经济社会里,员工必须要为企业带来效应,在自私自利的经济发展模式下,每个企业都希望别人能把大学生们培养成更优秀的人,而自己只需将他们从别的企业挖过来即可,这问题的根源还是毕业生们缺乏社会实战能力,要想从根本上解决就业、企业用人等矛盾,唯有更为深入的社会改革。
12日,韩国迎来高考。统计显示,越来越多年轻人转投职业教育学校。过去3年,大学毕业后又就读职业教育学校的人增长了25%,达1379人。在经济下行周期,大学教育确实不如职业教育吃香。专家认为,从功利论角度看,哪种教育模式最容易找工作,哪种模式就最好。
12日,韩国迎来高考。统计显示,越来越多年轻人转投职业教育学校。过去3年,大学毕业后又就读职业教育学校的人增长了25%,达1379人。在经济下行周期,大学教育确实不如职业教育吃香。专家认为,从功利论角度看,哪种教育模式最容易找工作,哪种模式就最好。
邹方东收到学生的一封信,说绝对是在上大学以来考过的最有意思的一次考试题,尽管考得不理想。前不久,邹方东教完《细胞生物学》,一共出了6道考题,全是开放性问题。
当今社会是一个经济迅猛发展的时代,想要完美的实现人生价值,成为一个优秀的财务人也是一个不二的选择。那么,怎么在财会界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呢?你可以有一张具有含金量的证书来傍身,例如CPA。
免责声明:
凡发布在本网上的内容,除标注为“中国搜索”或“国搜”的稿件外,其他均转自第三方网站,是为传递更多信息和学习之目的,不意味着本网认可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如有意见建议,请点击页面下方的“对国搜说”,欢迎及时反馈。
版权说明:
凡来源标注为“中国搜索”的本网稿件,转载时请注明出处。
教育热搜词
黄金周哪些景点最受欢迎,会不会被挤成饼干?大学生为什么找不到工作--不看会后悔一辈子的
一、内地大学生就业形势严峻
今天各位来宾都是大学生吧!我们这次来谈一下内地大学生找工作的话题。2007年各专业毕业生的就业率如下:工商管理专业就业率58%;工科的管理专业是50%多;农学专业最好,达到78%;法学、教育、媒体和医学都在30%左右。如果按照这个比例发展下去,在座的各位失业的起码占一半。找不到工作就不能结婚,也就不能生子。还有一些消息,根据我们所搜集的数据,很多雇主招收本科生当洗脚工,工资是800到1200元。
从中我们可以看出,大学生的就业形势严峻。我再给大家一个数据,1998年内地高校毕业生人数为108万,而四年之后人数上升到559万,但是大部分都找不到工作。为什么找不到工作?是你们的水平不够吗?不是。我看你们都比我聪明。我注意到我们媒体的报道,以及内地很多专家学者的讨论,我可以清楚地告诉各位,他们的分析都是错的。
其中一个流传最广的原因是大学生的专业不对口,我觉得这不是很充分的理由。我在美国很多学校教过书,如芝加哥和密歇根大学,在香港和内地的学校也教过。但我从来没见过一所大学的毕业生是专业对口的。所以专业不对口,好像是一个正常现象。
为什么美国大学生专业不对口能找到工作,而我们中国大学生专业不对口就找不到工作?这不太合理吧。美国大学毕业生的就业率极高,很多国家比美国更高。、
我刚才讲到1998年内地高校毕业生人数为108万,2000年是559万。我还向你们提到一家洗浴中心招聘大学生。日,成都大学生当起了草鞋匠。我已经53岁了,老伴也快50岁了,我们指望女儿毕业后帮上忙,可是现在看起来不行,她自己都养活不了自己。那么以后我们老俩口的生活怎么办?
这个现象非常严峻。我再告诉各位,情况不止如此。你们大学毕业以后,父母亲怎么办?你们刚工作几年,父母亲就生病了怎么办?如果你父母亲退休了再生病怎么办?中国的医药费之贵是你们不可想象的。我虽然混得比较好,但现在很担心,如果父母得了慢性病怎么办?
我们为什么没有信心呢?因为我们医疗系统出了问题,所以当你综合分析这些问题时,你会发现大学生失业不是一个简单的问题——既关系到你自己,也关系到你父母。当然我们得明白,香港大学生的比例非常高,达以80%~90%,美国是60%~70%,欧洲日本也是这样。可是为什么他们的大学生找得到工作,我们的却找不到?要知道我们中国大学生的比例非常低!
当初我们的大学为什么要合并,要扩招?我们来看这份关于中国大学生比例的数据,中国有10多亿人口,可只有108万大学生,这个比例极低。中国要走入世界发达国家的前列,大学生的比例必须很高,至少要和美国一样。因为大学生数量越多,我们的生产力变越高。为了提高大学生的素质,我们的高校在1998年之后大量合并并扩招,培养出这么多的大学生,而最后的结果却是失业。原因何在?
二、中国根本就不是制造业大国
这个问题我再换个角度讲。2008年1月~2月,国家公布了一些数据,这些数据是怎么回事呢?在深圳地区,大量企业倒闭。倒闭的都是什么企业呢?制造业。你们有多少人认为中国是制造业大国?你们既然来当嘉宾,我今天就把你们的错误想法全部扭转过来。如果你到现在还认为中国是制造业大国的话,我会告诉你,你错得离谱。中国根本就不是媒体上所报道的制造业大国,谁是真正的制造业大国啊?美国。
你以为制造业就生产衣服、运动鞋和茶杯吗?这是制造业吗?不是!真正的制造业是一条产业链。包括哪几个环节?我告诉你们,制造业总共有7个环节,包括制造、产品设计、原料采购、仓储运输、定单处理、批发经营和零售。
今天我把制造业的7个环节称为“6加1”式。什么意思呢?制造是单独的一部分,就是“1”。剩下的产品设计、原料采购、仓储运输、定单处理、批发经营以及零售,这6个环节加在一起就是“6”。我们像央视的节目一样称之为“6加1“吧。
“1”是硬的生产环节,“6”是软的生产环节。那么各位知不知道,什么叫国际分工?以美国为主导的国际分工是什么意思?就是把“6加1”里面最差的“1”放在中国做。这个“1”有什么特色呢?告诉你们,它有三大特色:第一浪费资源,第二破坏环境,第三剥削劳工。显然,有这三大特色的制造业,美国肯定不会把它放在本国,而是放在中国。美国为什么留下来了呢?把“6”留下来了,这个“6”就是之前提到的,从产品设计一直到零售的个环节。同学们想一想,这种产业链分工是不是对我们极端不利?我们中国是一个大工厂,全世界把各种类型的工厂(包括有污染的,没污染的,科技含量高的,科技含量低的……),全部搬到中国。看起来我们是在工业化,实际上我们是在替美国人打工。你知道为什么吗?我以各位同学去年最关心的玩具产业为例。
去年我国的玩具产业在美国出现了很多麻烦,美国go-vern-ment说这个玩具含铅量过高,有这样那样的问题。各位同学想一想,我们的含铅量怎么会高呢?是美国人叫我们放这么多的铅的,我们才放的。我们把玩具卖给你,你就批评我们的产品含铅量过高,这不是按照你们美国人的标准设计的吗?
美国如此欺压我们的玩具行业,那我们就看看我们的玩具产业创造了多少价值。现场女同学不少,我就就谈谈女孩子都很喜欢的芭比娃娃。一个芭比娃娃在美国沃尔玛商场的零售价相当于10美金,而中国工厂的出厂价是多少?1美金。那么从“6加1”的模式来看,“1”创造了1美金,“6”创造了剩下的价值。
三、是什么导致中国大学生找不到工作
“6”创造的价值既不污染环境,也不剥削劳工,却最需要大学生。懂了吗?“1”是不需要大学生的。真正需要大学生的是“6加1”模式中的“6”,而不是“1”。原来在高校扩招之前,我们没有搞清,我们是不需要这么多大学生的,因为我们的制造业处于产业链价值最低的环节。如果你不来听我讲课,你一辈子都不知道为什么找不到工作。你甚至还会责怪自己:是不是在学校学习不努力,是不是在学校天天谈恋爱,因此把成绩搞差了?早知道我就不谈恋爱好好学习了。其实这是我们产业链定位错误造成的结果。
这种形态的产业链,真正的受益者是美国,而不是中国。我再以芭比娃娃为例。我们浪费资源,破坏环境,剥削劳工,好不容易创造出100块的价值,却同时替美国创造出900块的价值,因此我们越生产,谁越富裕?美国越富裕。我们的所作所为让美国大学生更容易找到工作,让他们赚更多的钱。他们不是一个月赚1千人民币,而是几千美金。也就是说,中国的制造业剥削劳工,浪费资源,破坏环境,却使美国更多的人就业,赚更多的钱。
这就是我们所谓的国际分工,你们都听懂了吗?听懂这个例子,你们就会非常理解,为何美国要把制造业都搬出去。为什么?成本高,没有竞争力,所以就搬到我们中国。如果你认为我们中国有竞争力的话,我告诉你,你错了,你根本就没搞清楚怎么回事。我介绍一个新观点给各位,今天的世界已经走入了产业链的竞争时代,而不是产业的竞争时代。这是一个全新的观点,是我郎咸平的教授发明出来的。
产业链这个词,也是我发明出来的,是我通过大量调研发现的结论。在这种产业链的格局之下,除非我们从“1”走到“6”,否则大学生就业会很艰难。怎么走?我们所熟悉的海尔曾经历过,它想收购美国的美泰。我可以告诉你,这不可能成功,因为美泰就是“6”,它就是“6”这个环节里面其中的一家公司,不可能跟你海尔合作。我们能生产什么?衣服,这就是美国人给我们的定位。我们想进入“6”,他们就封杀我们,就这么简单,我们根本进不去。而这才是我国制造业最近衰退的真正原因。国际产业链定位的错误,使得我国制造业发展非常艰难,2006年其平均我净利润不到5%,2007年不到2%。2008年大学生找不以工作的时候,其平均的净利润几乎为零。这就是以美国为主导的国际分工造成的结果。
三、是什么导致中国大学生找不到工作
“6”创造的价值既不污染环境,也不剥削劳工,却最需要大学生。懂了吗?“1”是不需要大学生的。真正需要大学生的是“6加1”模式中的“6”,而不是“1”。原来在高校扩招之前,我们没有搞清,我们是不需要这么多大学生的,因为我们的制造业处于产业链价值最低的环节。如果你不来听我讲课,你一辈子都不知道为什么找不到工作。你甚至还会责怪自己:是不是在学校学习不努力,是不是在学校天天谈恋爱,因此把成绩搞差了?早知道我就不谈恋爱好好学习了。其实这是我们产业链定位错误造成的结果。
这种形态的产业链,真正的受益者是美国,而不是中国。我再以芭比娃娃为例。我们浪费资源,破坏环境,剥削劳工,好不容易创造出100块的价值,却同时替美国创造出900块的价值,因此我们越生产,谁越富裕?美国越富裕。我们的所作所为让美国大学生更容易找到工作,让他们赚更多的钱。他们不是一个月赚1千人民币,而是几千美金。也就是说,中国的制造业剥削劳工,浪费资源,破坏环境,却使美国更多的人就业,赚更多的钱。
这就是我们所谓的国际分工,你们都听懂了吗?听懂这个例子,你们就会非常理解,为何美国要把制造业都搬出去。为什么?成本高,没有竞争力,所以就搬到我们中国。如果你认为我们中国有竞争力的话,我告诉你,你错了,你根本就没搞清楚怎么回事。我介绍一个新观点给各位,今天的世界已经走入了产业链的竞争时代,而不是产业的竞争时代。这是一个全新的观点,是我郎咸平的教授发明出来的。
产业链这个词,也是我发明出来的,是我通过大量调研发现的结论。在这种产业链的格局之下,除非我们从“1”走到“6”,否则大学生就业会很艰难。怎么走?我们所熟悉的海尔曾经历过,它想收购美国的美泰。我可以告诉你,这不可能成功,因为美泰就是“6”,它就是“6”这个环节里面其中的一家公司,不可能跟你海尔合作。我们能生产什么?衣服,这就是美国人给我们的定位。我们想进入“6”,他们就封杀我们,就这么简单,我们根本进不去。而这才是我国制造业最近衰退的真正原因。国际产业链定位的错误,使得我国制造业发展非常艰难,2006年其平均我净利润不到5%,2007年不到2%。2008年大学生找不以工作的时候,其平均的净利润几乎为零。这就是以美国为主导的国际分工造成的结果。
五、大学生如何让自己的未来更加灿烂
观众:郎教授你好,作为大学生我关心的当然还是就业问题。如你刚才所说,中国大学生就业难的根源,是我们处于国际分工产业链的低端。作为大学生,我们如何在当前的大环境下,通过自己的努力,摆脱这种弊端,让自己的能力得到更大的发挥,让自己的未来更加灿烂呢?请你给我们指一条可行的路,谢谢。
郎咸平:我可以跟你讲,你再努力也没有用。这是实话,因为这是我国产业链处于低端的必然结果。它就这么个特性,它就不需要大学生,它需要工人。真正需要你的是什么单位?银行、证券公司、设计公司和广告公司。问题是我们服务业不发达,这是没办法改变的事实。今年我国毕业生达559万人,真正能就业的可能就200万~300万人。如果我跟你讲,说你必须有更好的运气,必须更努力地学习,我相信你能听得懂,这些都是一些官话。但是你应该怎么努力呢?你要变得跟别人不同,即形成差异化优势,在哪些方面不同呢?你学什么专业?
观众:旅游管理
郎咸平:你要雇主雇用你,你必须有特长,比如你的外语要讲得比较好。在今天大家没有充分就业的状态下,你既要与你的朋友竞争。也要与你的同学竞争。这时候你要注意,你要形成差异化优势,你要和别人不同,这样你才能够比他们先就业。但整个大环境是改变不了的,即使我们全国的学生都这么努力,还是有一半的人找不到工作。
五、大学生如何让自己的未来更加灿烂
观众:郎教授你好,作为大学生我关心的当然还是就业问题。如你刚才所说,中国大学生就业难的根源,是我们处于国际分工产业链的低端。作为大学生,我们如何在当前的大环境下,通过自己的努力,摆脱这种弊端,让自己的能力得到更大的发挥,让自己的未来更加灿烂呢?请你给我们指一条可行的路,谢谢。
郎咸平:我可以跟你讲,你再努力也没有用。这是实话,因为这是我国产业链处于低端的必然结果。它就这么个特性,它就不需要大学生,它需要工人。真正需要你的是什么单位?银行、证券公司、设计公司和广告公司。问题是我们服务业不发达,这是没办法改变的事实。今年我国毕业生达559万人,真正能就业的可能就200万~300万人。如果我跟你讲,说你必须有更好的运气,必须更努力地学习,我相信你能听得懂,这些都是一些官话。但是你应该怎么努力呢?你要变得跟别人不同,即形成差异化优势,在哪些方面不同呢?你学什么专业?
观众:旅游管理
郎咸平:你要雇主雇用你,你必须有特长,比如你的外语要讲得比较好。在今天大家没有充分就业的状态下,你既要与你的朋友竞争。也要与你的同学竞争。这时候你要注意,你要形成差异化优势,你要和别人不同,这样你才能够比他们先就业。但整个大环境是改变不了的,即使我们全国的学生都这么努力,还是有一半的人找不到工作。
能不能进入“6”?当然可以,但进入“6”之前,你必须知道“6”在哪里,你必须知道往何处去。今天我们很多的企业在劳动成本上面下工夫,在“1”的技术方面和品牌方面下工夫。我不说这样做不好,而是你把那么多的资源放在“1”上面做文章,是很傻的。你应该把国家资源放在提升“6”上面,这样你才能解决产业链定位的错误,你才能顺便帮助大学生就业。不过我告诉你们,就算我们完成产业链的整合,你们也来不及就业了,因为这不是一下子就能完成的,需要几年的时间。
七、香港的大学生为什么就业率高
观众:郎教授,你好。你把我们跟美国大学生的就业情况进行了比较,我想现在我们先不跟美国或者英国这种发达国家相比,而是和发展中国家相比。你觉得别的发展中国家,他们的大学生就业有哪些措施呢?比如印度,因为印度也是一个人口大国。他们如何解决大学生就业问题?
郎咸平:我就讲我们一个地区——香港,怎么样?香港大学生比例比美国还高,可是我们香港的就业情况非常好,以我们香港中文大学为例,商学院毕业的学生,就业率是100%,那么薪水多高?2007年从最低9000块到最高4万块。有些学生去高盛搞投资,四五万块一个月,最低的每月也能拿到90000块到12000块,就业率是没有问题的。商学院的毕业生,其就业率有保证,如果理工科的毕业生就不能保证了。因为香港经济完全以服务业为主,在这种软环节体制下,雇主对理工科毕业生的需求量不太,导致他们很难找到工作。
这也是为什么学生报考香港学校的时候,尖子生都去了商学院和法学院。如果再讲别的国家,就讲菲律宾好了。菲律宾的情况还不如中国,他连“1”都没有,大学生基本上找不到工作,怎么办?做保姆,像我们家的保姆,就是菲律宾国立大学教育学的本科毕业生。他找不到工作,就在我们家做保姆,做了十几二十年,都快40岁了。今天我们看这个国家大学生就业率是多少,不用看统计数字,看看它的“6”与“1”是怎么搭配的就行。只有“1”没有“6”的,大学生就业就不好,理解我的意思吗?“6”越强大,大学生就业变越容易。
八、恶性循环
观众:刚刚我们谈到本科生的就业难的问题,其实我们还注意到,博士生和研究生也都出现了类似问题。,比如很多北京的博士生,为了留在北京,他们甚至选择到中学任教,你怎么看待这个现象?
郎咸平:你讲的这个现象目前正在发生,这是没有办法的事情,这是一种恶性循环。什么叫恶性循环?就是大学生找不到工作就去考研究生,研究生找不到工作就去考博士生,博士生再找不到工作就再去考研究生。就业岗位就这么一点点,博士把硕士挤走了,硕士把学士挤走了。
不管念什么学位,你还是在这个狭小的就业市场找工作,你跳不脱这个紧箍咒。比如原来教小学和初中,本科生就可以胜任了,现在由于搞差异化,博士去教高中、初中、小学了。这是人才浪费,我们培养一个博士得花多少钱?而且他们毕业时都快30岁了。我对我的儿女们讲,求求你们,先别念博士了。很多学生跟我讲,你怎么鼓励孩子不念书呢?我现在就答复你们,我不是反对我的小孩念书,而是看他们是不是读书的料。
我的儿子比较笨,像他妈,所以我就建议他不要念研究生了,出去打打工,做做工人,当当企业职员什么的。他如果是读书的料,以后再读也来得及。可我们现在变成了什么状况呢?由于就业困难,大量的毕业生涌入研究所。他们的青春就这样浪费了,当他们毕业时都已经30多岁了,还能干什么?
观众:郎教授你好,我想问一个问题,现在大学生就业这么难,go-vern-ment应该充当一个怎样的角色?有哪些国家或地区的做法值得我们中国借鉴?
郎咸平:这是个非常好的问题。大学生就业难的根源是产业链定位的错误,今天我们go-vern-ment办了很多培训班,但这没有用,治标不治本,因为没有这么多的企业需要大学生。我们浪费了大量的go-vern-ment资金——税收,去做这些对提升就业率没有帮助的事情,而这些措施又解决不了根本问题。你念再多的书也没用,这是由中国现阶段的制造业的特性决定的。所以今天这个节目的意义就是呼吁go-vern-ment,把全国有限的经费拿来做整个产业链的转型,不要再在“1”上面下工夫了,而应该在“6”上面下工夫,到时我们自然就可以解决这个问题了。
我做了这么多年的研究,实不相瞒,我很少见到有国家像中国这样子的,没有完整的产业结构,高校居然敢扩招合并。当初的教改go-vern-ment做得太草率了。
已投稿到:
以上网友发言只代表其个人观点,不代表新浪网的观点或立场。}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大学生毕业找不到工作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