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市工作人才培养工作总结什么经验

浙江省中小城市培育试点工作情况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
首页&>&专题&>&新型城镇化建设&>&地方动态
浙江省中小城市培育试点工作情况
  && 2010年,浙江省委、省政府根据全省经济社会转型发展的需要,择优选择27个镇启动实施小城市培育试点。为扩大试点效应,2014年又选择9个镇作为小城市培育试点(共36个试点镇)。同时,将7个省级重点生态功能区的县城也纳入培育范畴。五年来,浙江小城市培育试点进展顺利,逐步走出一条具有时代特征、符合发展要求、体现浙江特色的新型城镇化路子。&  一、小城市培育试点成效显著&  2015年,36个小城市培育试点镇投资增速20.2%、财政增收9.4%、GDP增长9.7%,分别高出全省7、0.7、1.7个百分点,人民群众满意度为95.1分;7个重点生态功能区县城GDP、财政总收入、投资总量增速分别达7.9%、8.2%和11.8%,主要污染物(COD)排放总量、万元GDP能耗、PM2.5浓度平均值远低于全省平均水平,人民群众满意度为94.6分。&  1.抓改革创新,小城市体制机制不断激活。始终坚持改革先导,把体制机制创新作为小城市培育试点的核心任务。一是强镇扩权改革深入推进。36个试点镇均拥有所在县(市、区)52%的行政审批权限,镇均实际开展综合执法事项达109项,服务周边114个乡镇。二是农民市民化改革深入推进。着力开展农村承包地流转和农村宅基地确权登记,推进农村劳动力解放,试点镇农村承包土地流转率和宅基地确权登记率分别达63.8%、81.8%,有效推动3.27万名农民进城落户。三是要素利用改革深入推进。积极开展盘活存量土地改革,试点镇存量用地占全部用地的30%。创新专业人才倾斜支持机制,累计争取县以上各类专业人员下派挂职数达275人,有效缓解试点镇人才不足的制约。四是建设方式创新深入推进。灵活运用BT、BOT、PPP、慈善捐资等模式,推进一批学校、医院、文化设施等建设项目,加速了小城市功能设施的提升完善。五是国家中小城市综合改革试点深入推进。我省有8个地区列入国家发展改革委中小城市综合改革试点名单,其中包括东阳横店镇、乐清柳市镇、云和县城3个小城市培育试点对象,成为全国镇级试点最多的省份。&  2.抓投资建设,小城市实力持续增强。始终坚持投资拉动,把推进项目建设、抓好有效投资作为小城市培育试点的重要举措。一是建设项目积极推进。2015年36个小城市培育试点镇共实施5954个项目,其中工业项目2993个、基础设施项目837个、社会事业项目463个、生态环境保护项目572个、总投资达2277亿元。二是有效投资持续提升。2015年,36个试点镇共引入社会资本投资1785亿元,绿城、银泰、普洛斯、嘉凯城等知名企业集团,纷纷到小城市投资兴业。小城市试点投资占全省比重达8.48%,有7个镇投资超100亿元。三是综合实力不断增强。2015年,GDP超100亿的试点镇数量达到14个,财政总收入超10亿元的试点镇18个。36个镇平均税收收入均为10.5亿元,农村常住居民收入达2.61万元,比全省平均高0.5万元。&  3.抓联动发展,小城市发展质量不断提高。始终坚持“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发展理念,把创新发展与环境提升联动推进,坚决淘汰落后产能、整治低小散,推动转型发展。一是科技投入不断加大。36个试点镇加快发展高新技术产业,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占规上工业比重达32.6%,比上年提高1.6个百分点,规上企业数量比上年增长5%。二是环境治理力度不断加大。大力推进“五水共治”、“三改一拆”,加大节能减排、大气治理、交通治堵等工作力度,43个试点地区共投入181.7亿元用于生态环境治理。三是生态环境不断优化。36个试点镇81.4%的污水处理厂标准达到一级B以上,农村生活污水治理农户受益率达79.7%,7个重点生态功能区县城全年空气质量指数(AQI)优良率天数达342天以上。&  4.抓内涵提升,小城市生活品质不断提升。始终坚持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发展,着力提升城市品质内涵。一是社会事业有了新进展。36个试点镇新增教师和卫技人员数分别达183人、346人,普高及中等职业学校在校学生人数增加了1524人,千人床位数增加了0.13张。等级幼儿园在园覆盖率达92.7%。二是商贸服务有了新提升。全年新增金融机构60家,新增三星级以上宾馆床位1069张,鳌江万达广场、店口嘉凯城城市客厅、塘栖嘉凯城城市客厅等一批商贸综合体建成投用。三是城市面貌有了新改善。全年共投入旧城改造资金103.6亿元,拆除违法建筑1000多万平方米,新建地下空间面积402万平方米和一批停车泊位,较好解决了停车难的问题,城市管理更加有序。&  5.经验总结,典型模式得到肯定推广。始终坚持因地制宜,鼓励小城市试点地区从实际出发,大胆探索,勇于创新,涌现了“民资建城·横店模式”、“产城融合·织里模式”、“小县大城·云和模式”、“建管并重·柳市模式”、“古镇新城·塘栖模式”、“以人为本·店口模式”、“生态主导·开化模式”、“均衡发展·姚庄模式”等八种典型,得到了全国人大蒋正华副委员长等领导的高度肯定,认为我省的小城市培育试点为全国提供了可复制可推广的宝贵经验。目前,我省已在省级中心镇全面推广这八大典型模式。 &  二、下一步工作思路&  我省小城市培育试点经过多年努力,已经站在新的起点上,但也存在着要素配置与经济规模不匹配、管理力量与城镇规模不匹配、执法权限与管理需求不匹配、生活品质与居民需求不匹配等问题。下一阶段,必须把握好新形势、新要求,按照国家新型城镇化的总体部署,着力在五个方面下功夫,推动小城市培育试点地区提高发展质量,取得新的改革和发展成效。&  一是注重在人的城市化上下功夫。我省36个试点镇中每10个常住人口就有3个外来人口,推进外来人口落户、农业转移人口融入等方面任务艰巨。小城市培育试点地区要以人的城市化为核心,探索建立农村转移人口市民化成本分担机制,探索农民素质提升的有效途径,加快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真正走出一条农民转化为市民的新路子。&  二是注重在形成小城市的特色上下功夫。通过提升发展小城市培育试点地区的特色产业,实现小产业大竞争;通过充分利用自然资源禀赋,展现小城市大特色;通过增强政府公共服务,做到小政府大服务;通过传承发展悠久历史文化,彰显小城市大文化。&  三是注重在增强城市承载能力上下功夫。围绕小城市培育试点目标,在产业发展、基础设施、城市功能、农民进城等方面,强力推进投资项目建设,建立项目滚动推进机制,落实土地资金等要素保障,增强投资后劲,提升城市承载能力。&  四是注重在加快产业转型上下功夫。大力推进“四换三名”,利用“互联网+”等理念,改造提升存量,培育优质增量,加快工业转型升级;积极开发特色旅游,大力发展商贸服务业,做大生产性服务业,加快现代服务业发展。&  五是注重在深化体制机制改革上下功夫。围绕人口和土地两大问题加大改革力度,推进土地流转、人口流动;以做深做实“四张清单一张网”为重点,制订实施试点地区镇、村(社区)两级权力清单,深化行政审批制度改革;建立镇级综治平台、市场监管平台、综合执法平台、便民服务平台,积极推进行政综合执法改革;大力推进依法行政、法治建设,完善培育试点工作机制。&  &&&&&&&&&&&&&&&&&&&&&&&&&&&&&&&&&&&&&&&&&&&&&&&&&&&&&&&&&&&&&&&&&&&&&&&&&&&&&&&&&&&&&&&&&&&&&&&&&&&&&&&&&&&&&&&&&&&&& &(浙江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  
&&&&[字体:&&&&]&&&&&&&&在小城市培育试点半年度工作会议上的讲话
当前位置:
在小城市培育试点半年度工作会议上的讲话
来源:省发改委办公室
视力保护色:
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副主任
省中心镇发展改革协调小组办公室主任
二○一二年七月二十日
(根据录音整理)
  这次小城市培育试点半年度工作会议,采取两天外出考察学习、两天集中交流研讨的方式进行。会议开得好,达到了预期目的。下面,围绕上半年小城市培育情况及下半年需要抓紧抓好的重点工作,我讲两方面意见。
  一、上半年小城市培育取得了较为满意的成绩
  总的来说,上半年小城市培育工作目标更加明确,重点更加突出,举措更加有力。从小城市试点镇半年度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数据看,限上投资实现了30.8%的增长,GDP达到了12%的增速,财政保持了18.7%的增收,人口集聚保持了1.4个百分点的提升,发展速度大大超过了全国、全省的平均水平,实现了时间过半、任务过半的目标。在国际、国内经济环境十分严峻复杂的形势下,27个小城市试点镇继续保持了超常发展态势,为全省的经济社会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成为一个新的经济增长极。具体来说,有七方面工作值得肯定。
  (一)规划修编管理实施更加重视。高度重视规划,把规划作为小城市培育的龙头来抓。继续加大规划的修编整合力度,加大对规划的管理和刚性实施力度,规划的引领作用得到进一步发挥。
  (二)投入建设力度进一步加大。在严峻的宏观调控形势和加大清理地方融资平台的背景下,试点镇围绕三年行动计划目标,加快项目建设进程,积极推进投融资体制改革,充分发挥民间资本主体作用,进一步加大投入力度。上半年小城市试点镇共完成限额以上投资448.6亿元,民间资本投资占比达79.1%。
(三)城市经济发展实力不断增强。引进央企、外资力度不断加大,城市公共设施不断完善,第三产业加快发展,规模农业、现代农业着力推进,经济实力不断增强。上半年试点镇共完成GDP947.3亿元,预计全年有8个左右试点镇GDP将超过100亿元,有15个左右试点镇财政收入将超过10亿元。
&&&(四)公共服务和管理水平进一步提升。积极推进审批服务平台的建设运行,27个小城市试点镇每天办理各类审批服务事项4771件,镇日均办理177件,基本做到审批服务不出镇,大大方便了群众和企业办事。就业形势也非常好,新增就业岗位6.6万个,二三产业从业人员比重达到了88.9%,比去年底提升了1.1个百分点。城市的信息化管理不断加强,管理水平不断提升。
  (五)城市形态改观步伐正在加快。小城市试点镇把核心区建设作为改善城市形态的重要内容,把治理脏乱差、建设绿化亮化和门面工程作为有效环节,十分注重高档居住区和产业集聚平台等功能区块建设,推进城市核心区由散状型向柱状型结构转变,不断提升城市品位。
&&&(六)体制机制改革进一步深化。小城市试点镇以攻坚克难的勇气和更大的信心决心,着力推进公共服务均等化体制、投融资体制、户籍制度、要素配置市场化等各具特色、各有重点的改革,在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取得了实质性突破。
  (七)考核整改意见得到了较好的落实。各地对去年考核整改意见认识比较一致,整改措施比较有力,考核的&牛鼻子&作用得到充分发挥,较好地帮助试点镇解决了一些实际问题。如杭州市较快地解决了试点镇党委主要领导职级高配问题;温岭市完善了季度协调例会制度,每季度市主要领导现场协调解决泽国镇试点中遇到的重大问题;奉化市正在着力研究理顺溪口镇的管理体制问题,着力推进小城市培育。
  二、下半年小城市培育的主要任务
  下半年,小城市培育试点进入关键时期,任务十分艰巨,工作难度加大。做好下半年小城市培育试点工作的总体要求是:紧紧抓住中央提出&城镇化是扩大内需最大潜力&的有利时机,咬定三年行动计划不动摇,以加快发展速度、加大投入力度、加强要素保障,转变发展方式、转变城市形态、转变扶持重点,创新工作方法、创新公共服务、创新城市管理等&三加、三转、三创&为主旋律,努力实现小城市培育&一年一个样、三年大变样&的目标。
  根据上述总体要求,结合小城市试点三年行动计划的年度任务,下半年要着重做好以下十方面的工作。
  (一)着力推进规划的修编管理和实施
  充分发挥规划引领作用,把规划作为小城市培育的龙头来抓。考察学习广东省小榄镇、长安镇,最大的启示就是要有一个适度超前和高水平、高标准的规划。长安镇从1986年到2012年,20多年来只对规划进行了五次修编。目前,我们小城市试点镇规划的科学性不够、水平和档次还比较低。主要存在三个问题:第一规划功能定位不清晰,发展目标不清楚,影响规划的超前性、预见性、科学性。第二规划编制修编不重视,普遍存在规划经费投入少,编制单位档次低等问题。第三规划建设&两张皮&,规划管规划,建设管建设,重复投资浪费较大。横店、楚门、泗门三个镇的规划工作做得好,值得学习借鉴。
  下一步抓好规划工作,要把握以下三方面:一是明确目标,修编完善规划。修编完善规划的重要前提是功能定位要清晰、发展目标要清楚、城市特色要彰显、空间布局要合理、经济和人口总量要统筹。规划标准上要长期有效、适度调整,方法上要选择高水平的编制单位,提供充足有力的编制依据,并给予相应的财力保障。二是突出重点,整合完善规划体系。第一,要解决好经济社会发展规划、城市总体规划、土地利用规划&三规合一&问题,切实做到经济社会发展规划定目标,城市总体规划定坐标,土地利用规划定空间指标。第二,要加快完善总体规划、专项规划、控制性详细规划和重点核心区的城市设计等一整套规划体系,保证规划的实施和执行。第三,要研究解决好地上地下共同开发建设的规划体系,有效利用地下空间。三是要用铁的手腕管理实施规划。加快建立&四个一&刚性实施制度,即切实做到规划一张图,严格做到&三规合一&;审批一支笔,明确专人负责规划审批;调整一个会,凡是规划要进行调整的,必须经过党委会、政府常务会或领导小组会议审议;建立一个严格的规划监督管理长效机制,促进规划刚性实施。石浦镇、泗门镇、楚门镇的规划管理实施值得肯定。
  (二)着力推进特色产业培育和城市经济发展
  没有产业的城市是没有实力的城市、是不可持续发展的城市,没有特色产业、特色工业的城市是缺乏竞争力的城市。现阶段试点镇经济发展还是要依靠工业立镇、工业强镇。要把培育特色产业作为工业立镇、工业强镇的重点来抓,把发展高效、环保的工业作为核心内容来抓。柳市镇、店口镇在工业强镇方面做得很好,但试点镇之间发展还不够平衡。从GDP总量看,有6个镇今年难到50亿元,有14个镇难破100亿元;试点镇人均GDP只有4.5万元,低于全省5.86万元的水平。从财政实力看,预计还有3个镇今年难到5亿元,还有11个镇难超10亿元,试点镇人均财政收入6100元,也低于全省人均1万元的水平。
  下一步围绕培育特色产业、发展城市经济、推进企业转型升级,小城市试点镇党委政府要着力做好四件事。一是加快人口集中,实现城市设施共享。二是加快产业集聚,变分散发展为集中发展,实现要素高效集约利用。三是实施&退二进三&,发展第三产业,提高土地产出率,改善城市形象。四是搭建共性技术服务平台,学习中山市小榄镇生产力促进中心的做法,切实解决千家万户小企业难以解决的共性问题。
  推进产业转型升级,政府在引导、指导上重点要把握好三大环节。第一,要打实三大基础。推进企业规模化、管理信息化和职工技能化。第二,要推进三业并举。改造提升传统产业,大力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加快发展第三产业和现代服务业。第三,实施三大战略。实施名牌名品、扶优扶强和科技创新战略,提升产业层次。店口镇和柳市镇之所以有强大的经济实力,就是因为有航空母舰型企业,有数量不少的上市公司。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和经济全球化,&船小好调头&的优势正在消失,&船大抗风浪&的好处愈发显现。
  (三)着力推进有效投入、加快城市设施建设
  投入是改变城市形象、加快产业发展的永恒主题。完善城市功能是由镇向城转变的核心内容,是优化城市形态、改善城市形象的有力举措,是给百姓提供优质公共服务、建设幸福宜居宜业小城市的重要途径。要紧紧抓住小城市培育需要大量投资建设、货币政策适度松动、利率连续两次下调的低成本建设有利时机,进一步加大有效投入的力度。在投入建设方面,面临投入建设内容很多、资金和土地等要素严重短缺、项目前期准备不够充分等三大问题。为此,要着力推进四方面工作:一是要明确有效投入的内容。对小城市试点镇来讲,完善城市功能的基础设施,促进经济发展的实体经济,改善民生、提高公共服务水平的社会事业,引进签约项目的建设和提供企业人口集聚的平台建设等投入,就是有效投入。二是要明确投入的主体。政府投入搞引领,民间投入为主体。引进社会资本参与小城市建设,是解决资金不足,加快城市建设的最佳途径。小城市发展今后要有两个重要的投入指标,总投资50%以上要用于实体经济投入,70%以上资金要来源于民间资本。三是要明确投入的重点。增长最快、见效最好的投入,或者说最能调动社会资本参与建设的投入,就是&三旧改造、退二进三&。要采用优惠政策,吸引、鼓励企业进行&三旧改造&和&退二进三&,既能改变城市形象,又能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实现三次产业协调发展。同时,能有效解决土地指标、建设资金不足的问题,操作时政策处理也比较少,压力也不大。四是要抓住投入的关键。现在影响我们投入有两大问题,第一是包装项目前期的专业人才不足,前期工作相当缺乏。第二是土地征用和房屋拆迁的压力非常大。这两大问题不解决,好项目、大项目难以落地开工。要紧紧抓住这两个关键,完善制度、创新机制,加快项目建设进程。
  (四)着力推进三大要素的强化保障
  要素不足是一个普遍性、突出性的问题,也是制约小城市培育发展的一个瓶颈问题。省里每年拿出10亿钱、万亩地支持小城市培育试点,虽然还不能完全满足各地发展需求,但还是较好地缓解了各地压力。现在小城市培育主要面临土地严重不足、人才普遍紧缺、资金相对困难三大问题。一是土地保障问题。重点要研究&要增量、盘存量、争戴帽&三句话。要增量,就是要指标。按照建成区面积、人口等指标,每个试点镇所在县(市、区)每年安排试点镇200亩土地增量指标作为最低要求,列入年度考核。盘存量,主要是通过&三旧改造&、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来盘活存量;要研究集体建设用地、低丘缓坡开发用地、已供未利用土地、低效利用土地的开发利用,提高土地使用效率。争戴帽,就是积极包装省级重点项目,争取重点项目戴帽下达土地指标。对项目前期工作到位、投资规模和用地量比较大、空间占补平衡指标能自我解决、投资主体和资金基本落实的项目,特别是水利、交通、能源、环保四大类基础设施项目,要千方百计争取列入省重点项目,争取戴帽下达土地指标。二是人才引进培养问题。人才对小城市培育是一个非常紧迫和事关紧要的重大问题。根据对店口镇、佛堂镇、六横镇的调查,三个镇现有的城市建设管理方面的专业人才不足实有行政人员数的10%,足以说明试点镇专业技术人才十分稀缺。下一步,一要抓紧引进、招聘、培育一批城市建设管理专业人才。根据小城市发展的要求,由试点镇提出意见建议,省协调办在制定年度工作计划时明确人才培养要求。二要采取上挂下派帮扶制度。各地要下派优秀专业技术人才到试点镇挂职,试点镇要选派优秀干部到上级主管部门挂职锻炼,27个县(市、区)的发改部门要确定专人对试点镇项目前期工作进行定期驻镇服务。三要加强与大专院校合作,每个镇选派年轻干部到大专院校进行短期培训,边学边用补充知识。三是资金要素问题。现在普遍感到资金筹措困难,解决问题的办法和出路有三条:第一,深化投资体制改革,凡是能够让民间资本参与投资建设管理的项目,都要放开让民间资本进入。政府不要大包大揽,真正做到人民城市人民建。第二,抓县级配套资金的落实到位,要学习萧山区实施的试点镇重大建设项目区镇分担机制,有效缓解试点镇建设资金筹措压力。第三,研究发行企业债券。选择部分试点镇,强化政府财政支持,选择包装一批有偿还能力的企业发行企业债,拓宽融资渠道。
  (五)着力推进扶持政策内容增加和落实到位
  政策扶持是小城市培育的强大推动力,政策扶持力度也反映地方党委政府对小城市培育的认识高度。要进一步加大政策扶持力度,做到&五到位、一增加&。五到位:一是配套资金落实到位。加大执行力度,县(市、区)必须按1:3比例落实配套资金,欠发达地区至少按不低于1:1比例落实到位,配套资金落实时间要在9月底之前,落实方式要用专项拨款方式支付,做到有据可查。二是土地要素保障到位。县(市、区)承诺的土地指标面积必须落实到位,并按照省级补助资金5000万元的不少于300亩、4000万元的不少于250亩、3000万元的不少于200亩的要求,落实试点镇土地增量指标。各试点镇要及时将用地指标落实到项目,确保土地及时高效利用。三是财政分成和税费优惠返还政策落实到位。严格执行&划分税种、核定基数、超收分成、三年不变&的一级财政体制和税费优惠返还制度,激励试点镇加大投入、加快发展。四是人才支持引进培养到位。加大保障力度,扩大试点镇选人用人自主权,按照人口和经济总量,适度增加人员编制,确保有人干事、能干成事。五是扩大管理权限动态支持到位。按照&取消一批、下放一批、延伸一批&的原则,扩大行政审批权。下半年在泗门镇、塘下镇、佛堂镇先行试点突破。一个增加。就是要在原有扶持政策的基础上,增加支持试点镇开展&三旧改造&的政策意见。以省政府《推进低效利用建设用地二次开发的若干意见》(浙政发〔2012〕35号)为依据,学习借鉴广东省中山市小榄镇、东莞市长安镇的经验,研究提出支持小城市试点镇&三旧改造&的实施意见。下半年,选择在瓜沥镇、周巷镇、鳌江镇、泽国镇和王江泾镇先行试点,出台全省性指导意见。
  (六)着力推进城市管理水平提升
  城市管理是城市建设发展的重要内容,城市管理既是人民群众的强烈需求,也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任务。要把强化和提升城市管理水平作为下半年工作的重点内容,摆到重要议事日程上来。城市管理最重要的基础是规划,要有一个高标准、高水平、可持续发展的城市建设规划。根据规划来合理安排人流、车流、物流,建设供水、排水、供电、通讯、信息等网络设施。重点是严格按规划进行建设,并按照发展的需求适度调整建设内容和时序,做到空间功能布局合理,地上地下建设配套,各种设施建设齐全。关键是与时俱进、突出重点,解决城市管理最突出、根本性、长远性、实际性的问题。比如解决脏乱差、乱搭乱建、乱停乱放、路边设摊、交通拥堵和生态环境等诸多问题,避免一放就乱、一乱就管、一管就死。根本是建设一支敢抓敢管的城市管理队伍,建立一套行之有效、奖罚分明的城市管理制度,切实增强市民意识,提升市民素质。目的是让生活在小城市的居民没有大城市病的烦恼,倍增舒适感、安全感和幸福感。
  (七)着力推进体制机制创新
  改革是推进小城市培育的根本性举措,是实现小城市可持续、长远发展的根本动力。要转变发展方式、破解要素瓶颈制约、提升城市形象和城市管理水平,最重要的还是推进体制机制创新。下半年要在四大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深化改革。一是围绕土地要素短缺抓改革。设计一个双赢多赢、调动多方积极性的改革方案,积极推进宅基地换城镇住房、&退二进三&、低效土地二次利用、集体建设用地股份化、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等土地使用制度改革。二是围绕资金短缺抓改革。着力抓好投融资体制改革,制定出台鼓励民间资本参与城市建设管理的政策意见;积极推进企业发债融资,缓解长期性资金不足问题。三是围绕强化管理抓改革。重点围绕行政执法权、行政审批管理权、必要的人事权&三权&深化改革,提升小城市管理水平。四是围绕提升公共服务抓改革。深化同城同待遇的体制改革,从实际出发,逐步解决附加在户籍背后的公共服务问题。在内容上,重点放在教育、医疗、养老、就业和住房保障;在进程上,步步深化,步步为营,逐步实现同城同待遇;在对象上,本地进城的户籍人员原则上享受原居民的各项政策待遇,外来人员实行积分制,分步骤、分对象提供公共服务。店口在同城化待遇上做得很好,对留住人才,引进人才,解决技工荒起到了很好的作用。
  (八)明确年度考核重点
  根据去年考核的实际,结合今年工作安排,今年考核的重点更加突出、操作更加简便。初步考虑原则上是考核四个&力&。一是经济发展的实力。既要考核总量也要考核速度,做到总量越来越大、发展越来越快、实力越来越强。二是公共服务的能力。教育、医疗、社会保障水平不断提升,城市设施功能不断完善,应急突发事件处理能力不断增强,便民服务举措不断健全。三是城市形态的魅力。由镇向城转变的建设进程明显加快,高楼林立、设施齐全、环境优美、宜居宜业的城市形态日益显现。四是扶持政策的到位率。重点考核县(市、区)配套资金、土地要素、财政分成和税费优惠返还、人才引进培养、扩大管理权限改革以及&三旧改造&政策等&五到位一增加&的执行到位率。&&&&
  (九)抓好小城市培育中期评估
  小城市培育试点中期评估工作,省委、省政府领导有明确要求,省中心镇发展改革协调小组办公室已花了很多精力研究。对做好这项工作有两点要求:一是思想上要高度重视。中期评估涉及面广、工作量大,是一项全新的工作,既关系到小城市培育战略,又关系到小城市试点镇的自身发展。试点镇党委政府主要领导要高度重视,指派专人负责,全力支持,确保提供内容真实,及时完成任务。二是推进上要启动实施两个机制。第一,建立联合推进机制。围绕行政区划调整,选择瓜沥镇、钱清镇重点加以推进;围绕理顺管理体制,选择溪口镇、六横镇重点加以理顺;围绕加大投入、加快发展,选择分水镇、新登镇重点加快推进。第二,启动退出机制。对政策扶持力度不大、发展空间严重不足、目标任务完成不好、城市形态改善不快、主要领导职级迟迟不高配的试点镇,实施退出机制。通过评估,研究进一步加快发展的政策举措,把小城市培育试点引向深入。
  (十)坚定信心、创新方法,抓好小城市培育
  小城市培育是一个新生事物,也是一项系统工程。小城市麻雀虽小五脏俱全,但培育要求很高。加之当前面临严峻复杂的经济形势,给小城市培育增加了一定的难度。为此,一是要坚定信心。要认清小城市培育的重大意义,清醒地看到小城市培育的光明前途,坚定培育的信心和决心。首先,党中央提出大中小城市协调发展是城市化的重要途径。李克强副总理7月13日、14日在湖北武汉调研时强调,&城镇化是内需最大的潜力所在,是经济结构调整的重要依托&。现在大城市城市病不断显现,中等城市要素短缺,集聚人口的门槛和成本相对偏高;小城市既能统筹城乡,又能集聚要素,还能低门槛转移集聚人口和产业,在城市化中地位日益凸显。其次,省委、省政府始终把小城市培育作为统筹城乡发展、加速新型城市化、加快集聚集约发展的重要平台来抓。第三,小城市培育已经有了一个突破性的开端,呈现了超常发展态势,积累了比较好的经验,为下一步培育打下了扎实的基础。二是要创新工作方法。小城市试点镇主要领导一定要用心用力来培育小城市,要切实做到善于频繁应付、勤于多方联系、敢于加强协调、勇于改革创新,要灵活运用变通的办法、变革的举措,妥善解决试点过程中面临的各种困难和问题。县(市、区)党委政府要支持给力,要建立一年不少于两次的常委会或政府常务会议听取小城市工作汇报制度,建立一季度一次的领导小组现场协调推进制度。对现有政策要经常对照、认真研究、严格落实,切实做到&五到位&;对有利于加大有效投入、加快城市形态改变的&三旧改造&政策要及时研究出台。
  最后,对贯彻落实本次会议精神提三点要求。一是向所在县(市、区)党委政府作好汇报,及时将本次会议精神在常委会或政府常务会议上进行汇报。二是召开小城市试点镇党政联席或扩大会议,传达贯彻落实会议精神。三是研究落实下半年重点工作任务,根据下半年的十项重点工作任务和上半年工作情况,结合各自工作实际,明确工作举措、分解落实到位。7月底前各试点镇要将本次会议贯彻落实情况,书面向省中心镇发展改革协调小组办公室反馈。}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新教师培养工作计划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