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慈心悲愿圆觉寺骗局和悲心的因果次第”以及“慈悲为什么能引发

关于“慈心和悲心的因果次第”以及“慈悲为什么能引发智慧”的对话
主题: 关于“慈心和悲心的因果次第”以及“慈悲为什么能引发智慧”的对话 &(阅读 3313 次)
0 会员 以及 1 访客 正在阅读本主题.
于: 八月 17, :23 下午 »
拉姆:呵呵,问问你,在修菩提心的七重因果里,慈心和悲心如何成次第因果益西:你先读一下宗喀巴大师的《菩提道次第摄受求加持颂》的这一段 初、由因果七教授门修法分二:初、利他心修法;二、希求菩提之心修法。 初、利他心修法分二:初、成立菩提心之基;二、正修发菩提心。 初、成立菩提心之基分二:初、于一切有情修等舍;二、于一切有情修悦意慈。今初 & & & &恩怨中庸今虽现,思量各各无决定,& & & & 不应虚妄分爱憎,勤修舍心求加持。 二、于一切有情修悦意慈分三:初、修知母;二、修念恩;三、修报恩。今初& & & &生死流转无其始,入胎受生亦无初,& & & &故知有情皆是母,愿生斯见求加持。二、修念恩。& & & &今生爱我母为最,众母爱护亦如是;& & & &思此厚恩未能报,忆念母恩求加持。 三、修报恩。& & & &若知有恩尤弃舍,似我下劣更有谁,& & & &是故图报当拔苦,并予胜乐求加持。二、正修发菩提心分三:初、修慈;二、修悲;三、修增上意乐。今初& & & &有恩母等乏安乐,我以身财善根施,& & & &愿诸有情皆得乐,一切圆具求加持。&二、修悲。& & & &母等众生苦所逼,苦因苦果愿尽离,& & & &纵有余殃我代受,勤修悲心求加持。 三、修增上意乐。& & & &一切世间诸有情,获无漏乐断苦根,& & & &我应决定如是作,愿速堪能求加持。 二、希求菩提之心修法。& & & &任运成办自他利,世尊而外更有谁,& & & &以此为利有情事,愿速成佛求加持。拉姆:悲心不仅要拔苦,还要把众生的苦给自己受,所以比慈心更上一步,是吗?益西:我的理解:悲心之所以以慈心为前提,或者说悲心是慈心的进一步发展,是因为:慈心是愿一切的母亲众生都获得无上的快乐,而这时这个人却看到了母亲众生还在受苦,你说他会怎么想,怎么做?拉姆:那慈心和悲心应同时生起,这样理解对吗? 益西:差不多同时,但还是有先后顺序的益西:而这一切的前提是懂得了一切的众生都做过自己的母亲(或孩子),后面的修法都是从这一点上生出来的。拉姆:我感觉重点还在悲心“纵有余殃我代受”,这是比慈心更前进一步的益西:为什么会有“ 纵有余殃我代受” 的心愿呢? 拉姆:还是从希望母亲感受无上乐的心愿发起的。 益西:是啊,就拿你和你儿子打比方,以你对他的关爱中分析,不难看出慈心和悲心的前后顺序了。 拉姆:问第二个问题:为什么慈悲能引发智慧呢 ?益西:我的理解:首先应该确定这个理念是从世俗谛的凡夫角度而言的。我们可以从三方面来渐次理解:1)、没有慈悲的人也可以变得聪明,如常被呵斥的“世智聪辩”等,还有现今各学科的研究者。但如果其出发点只是在解决自己的“名闻利养”上,他的聪明最多也只是到“世智聪辩”为止。拉姆:呵呵&益西:2):有一定的慈悲心的人就会最终获得一定的智慧,而他的慈悲则来自于他对痛苦的厌离。益西:首先他自己不愿受那些痛苦,看到周遭的人受到各种苦难的煎熬,他不是象常人一样漠不关心、甚至幸灾乐祸,而是于心不忍(这就是他的慈悲之处),这样更增加了他摆脱痛苦的渴望。益西:以此为动力,他必将孜孜以求,不达到自己完全出离痛苦的目的,他是不会罢休的。这就是声闻乘阿罗汉。 益西:3)、这样推理,大乘的慈悲和智慧的关系也应该清楚了。拉姆:具体怎么讲益西:在自己希求解脱痛苦的基础上,有些修行者通过佛陀的教导和自己的推理,发现从无始以来,凡是有生命的有情,无论是谁,都曾做过自己的母亲,而当他们做自己的母亲时,对自己是那么无微不至、全心全意地照料,就象现世的母亲一样。既然当时这些妈妈们给予了自己这些感天动地的爱,自己就应该给以他们最好的回报,最大的幸福。看到他们在轮回中遭受煎熬,自然于心不忍。拉姆:有点理解了,因为有了慈悲心,才会引发让众生出离而成佛的菩提心,然后才能由大心行大行,最后达到智悲双运的佛果益西:对,更具体地说,因为有了慈悲心,那这位修行人的目标便是不舍一个众生,决心把做过母亲的所有众生都安置于最快乐、幸福的状态。对于这位修行人而言,要达到这个目标,就必须具有最高的智慧,否则就完不成这个伟大的任务。而有这样坚定决心的人又是不达目标,誓不罢休的人。 益西:所以,这样的慈悲,必然会最后获得最高的智慧拉姆:嗯,我理解了拉姆:那么在修行上面偏重于修慈心,好吗?益西:对于我们,是应该这样,而且更应该修慈悲心之前的部分,因为前面的基础不牢,后面的总是晃晃悠悠的拉姆:修慈悲心就是修菩提心?益西:这是两个概念,你想想菩提心具体包含哪些内容?拉姆:呵呵,就是愿众生都成就佛果而修无上菩提的心益西:这句话比较含糊笼统,你再表述一下拉姆:为了让众生都成就无上的佛果而发起自己证悟佛果的心拉姆:因为只有佛陀才有最大的能力益西:是这样的,你再看一下华智仁波切著的《大圆满前行引导文》中关于三种菩提心(国王式的发心、船夫式的发心、牧童式的发心)的介绍。拉姆:嗯,好吧,我回家去看看
« 最后编辑时间: 八月 18, :36 上午 作者 xiaoheshang »
帖子: 2081
大幻化网坛城之礼拜者
« 回复 #1 于: 八月 17, :20 下午 »
&随喜赞叹!赞叹随喜!
南无上师 南无佛 南无法 南无僧恒依普贤十大愿王为愿直至菩提南无阿弥陀佛!
« 回复 #2 于: 八月 18, :54 上午 »
好贴!谢谢
« 最后编辑时间: 八月 18, :28 上午 作者 Bear »
« 回复 #3 于: 八月 18, :31 上午 »
发殊胜菩提心分二:发心之分类,正式发心。  发心之分类:依心力差别可分为三种,如国王之发心、如舟子之发心、如牧童之发心。即国王们首先要摧伏一切敌方,得到自方的拥戴,自己登上王位,随后维护属下臣民。同样,希求自己首先获得佛果,之后再将一切众生安置于佛地,这种发心称为如国王之发心。所谓舟子即船夫,他们欲求自己与所有的船客同时趋向江河彼岸。同样,希求自己与一切众生一同获得佛果,这种发心称为如舟子之发心。牧童们为使牛羊先食草饮水,免遭豺狼等猛兽侵害而将其赶在前面,自己随后而行。同样,希求先将三界一切众生安置于圆满正等觉的果位以后,自己再成佛,(这种发心称为如牧童之发心)。其中如国王之发心称为广大欲乐之发心,其心力下等;如舟子之发心称为殊胜智慧之发心,其心力中等,如至尊弥勒菩萨的发心;如牧童之发心称为无与伦比之发心,具有非凡巨大的心力,如至尊文殊菩萨的发心。若依地道界限而分,则有四种:资粮道、加行道即胜解行发心,一地至七地即清净意乐发心,三清净地(八地至十地)即异熟发心;佛地即断障发心。若依发心本体而分,则有世俗菩提心与胜义菩提心二种。世俗菩提心又可分为愿菩提心、行菩提心。如《入行论》云:“如人皆了知,欲行正行别,如是智者知,二心次第别。”譬如,一人去拉萨。最初他想:我要去拉萨。同样,首先发愿:我要令一切众生获得圆满正等觉果位。犹如欲行,为愿菩提心。已经准备好了真正去拉萨途中所需的口粮、驴马等后,正式启程上路。同样,为使一切众生获得圆满正等觉果位而真实修学布施、持戒、安忍、精进、静虑、智慧等六度,犹如正行,为行菩提心。如此愿、行菩提心二者为世俗菩提心。在资粮道、加行道中依靠世俗菩提心经过长期修心之力,最后于见道中现见诸法实相真如、证悟远离一切戏论空性智慧之实义,此为胜义菩提心。真实的胜义菩提心唯依修行力获得,而不依赖于仪轨。初学者发世俗菩提心则必须依靠仪轨,应于上师面前听受(或自己于皈依境前受持)。为使所得的菩提心不退失并且日益增上,应随时随地反复如此受持(菩萨戒)。
« 回复 #4 于: 八月 18, :46 上午 »
再次受教,随喜赞叹!
« 回复 #5 于: 八月 18, :47 上午 »
已作编辑,谢谢BEAR师兄
« 回复 #6 于: 八月 19, :51 上午 »
《普贤行愿品》曰:“诸佛如来,以大悲心而为体故。因于众生而起大悲,因于大悲生菩提心,因菩提心成等正觉。譬如旷野沙碛之中,有大树王,若根得水,枝叶华果,悉皆繁茂。生死旷野,菩提树王,亦复如是。一切众生而为树根,诸佛菩萨而为华果。以大悲水饶益众生,则能成就诸佛菩萨智慧华果。”堪布益西彭措在《因果明镜论》中开示道:“慈悲是无尽的宝藏,在慈悲中自然蕴含了无穷的智慧和力量,通过爱他利他就能将其引发出来。”又说:“从母爱的例子我们应当了解,人真正成长的标志在于其内在爱心的发展!在爱心的沐浴之下,会使我们的智慧和德性得以发展。”
« 回复 #7 于: 八月 21, :21 下午 »
知母恩--念母恩---报母恩----如母有情
0 && this.options[this.selectedIndex].value) window.location.href = smf_scripturl + this.options[this.selectedIndex].value.substr(smf_scripturl.indexOf('?') == -1 || this.options[this.selectedIndex].value.substr(0, 1) != '?' ? 0 : 1);">
请选择一个目的地:
-----------------------------
-----------------------------
=> 意见建议区
-----------------------------
-----------------------------
=> 分类查询区
=> 基础课程
===> 亲友书
===> 佛子行三十七颂
===> 二规教言论
=> 入菩萨行论学习专区
=> 净土法门学习专区
===> 阿弥陀佛修法
=> 大圆满前行引导文
=> 五部大论学习专区
===> 因明论学习专区
-----------------------------
-----------------------------
=> 智悲讲堂
=> 网络共修小组组织区
===> 组长交流区
===> 加行组
===> 净土组
===> 闻思A组
===> 闻思B组
===> 2011年7月新班组织区
=====> 加行新班
=====> 净土新班
=====> 闻思B组新班
===> 2011年12月新班组织区
=====> 2011年12月加行组新班
=====> 2011年12月净土组新班
=====> 2011年12月闻思B组新班
-----------------------------
-----------------------------
=> 综合交流区
=> 慈慧之家
-----------------------------
-----------------------------
===> 学会共修小组组织区
=====> 欧洲小组
=======> 欧洲组2011年12月新班-入行论组
=======> 欧洲组2012年12月新班组织区
=======> 欧洲组2013年6月新班
=======> 欧洲组2012年12月新班-加行组
=======> 欧洲组2012年12月新班-入行论组
=====> 美国小组
=======> 地方组
=========> 西雅图小组
=========> 洛杉矶小组
=========> 北加州San Jose组(2012-6月预科班-入行论组)
=======> 网络组
=========> 基础课程
=========> 前行
=========> 净土
=========> 闻思A
=========> 闻思B《入行论》
=========> 2011年12月净土班
=========> 2012-6月预科班-加行组
=======> 英语研讨班
=====> 大洋洲小组
=======> 新西兰小组
=======> 澳洲菩提学会网络共修组
论坛所讨论的话题和语言不代表本站立场向初学佛法者推荐的资料
1。灵山居士的文章浅近生动、见解正确,很多文章是针对我们的特点有感而发。值得我们拜读。/blogger/view_blog.asp?BlogName=rdzllsjs
2、宗萨蒋阳钦哲仁波切的《佛教的见地与修道》,把高深的佛理讲说得那么浅显易懂。让看的人都有感悟。http://www.quantizhi.org/baoku/fojing/zangchuan/html/fjdjdyxd.htm,凡是看了都说好!
3.《寿命是自己一点一滴努力来的》这是一本讲述在现代生活中如何实践菩萨道的好书,是《入菩萨行》在当代社会的真人版/aixin/chen/
4、海涛法师的讲法海涛法师的讲法生动活泼、亲切幽默,很适合初学者的根基,看后自然使人对佛法增上信心,增进了解。http://www.fa-in.org/film/ht/index.html
5、倓虚法师的《影尘回忆录》,书里记录了倓虚老法师一生的学法、弘法经历,更吸引人的是老法师亲身经历的因果故事,是初学者必看的入门书。http://bookgb.bfnn.org/article/0234.htm
6、多识活佛的《藏传佛教疑问解答120题》。由于在建国后,藏传佛法直到近十年来才开始流传于汉地,因此人们对其存在着广泛的误解,多识活佛的这本书正面、直接地回答了各种问题,而且文字浅显、精到,是难得的佳作。/cgi-bin/bbs/view?forum=dayuanman&message=1835
以上网友发言只代表其个人观点,不代表新浪网的观点或立场。根道果——禅修的方法与次第【3】
当你想到死刑犯时……想象那就是你。
一巴楚仁波切,《普贤上师言教》
慈心和悲心的禅修跟前面所提到“止”的修持有很多类似之处,两者主要的不同处在于安住之对境与方法的选择。在多年接受正式训练的过程中,我所学到的最重要经验之一就是,每当我将自心自然的特质“悲心”排阻于外时,我不可避免地就会感到自己很渺小、脆弱且害怕。
&我们很容易就会认为“自己是”唯一在受苦的人,而别人似乎都可以免于痛苦的迫害,好像他们天生就掌握如何快乐的特别知识,而我们却因为某种宇宙的意外而不具备这种能力。这种想法只会让我们夸大自己的问题,实际上问题并没有那么严重。
我也曾经跟大家一样有过这样错误的想法,结果只是更加孤立自己,让自己困在二元模式的思考中自怜自艾,觉得自己软弱、脆弱,又畏缩害怕,跟这个世界所有人都格格不人,而其他人好像都比我强、比我快乐、比我更有安全感。我也误以为他人具有可以掌控我的力量,对我的幸福造成威胁。不论何时,我都以为有人会以某种方式剥夺我所获得的安全感或幸福。
这些年来与他人共事中,我开始明白自己并非唯一有这种感受的人。面对他人时,脑中古老的爬虫类脑的某个部位会立即评估我们所面对的是朋友或敌人,我们甚至会把这个感知的范围逐渐延伸到无生命物,乃至万事万物,包括电脑,烧坏的保险丝、录音机上一闪一闪的灯等,看起来似乎都具有某种威胁性。
然而,开始练习悲心的禅修之后,我发现自己的孤立感开始减弱了,同时也觉得自己愈来愈有力量。以往我只看到问题,现在开始能够看到解决的办法。以前我也曾经重视自己的喜乐超过他人,但我也逐渐了解到,他人的福祉其实是让我自心宁静祥和的基础。
在学习开展慈心与悲心时,我所学到的是,这一课其实要从如何“珍惜自己”开始。,这非常不容易,尤其是对成长于强调个人缺失而非优点的文化里的人,这点特别困难,而这并非只是西方社会特有的问题而已。闭关的第一年,对自己所生起的悲心真的救了我自己一命,如果我没有认出自己的真实本性,没有深刻看着内心深处,见到内心深处拥有真正的力量,并且了解它不是我一贯所认为的脆弱,那么我恐怕永远都离不开我的房间,
在闭关房独处的时候,我想起了&人类”的梵文字“Pu了usha”,这个字的基本意思是“具有力量者”,这给了我很大的帮助。身为人类即具有力量,尤其是具有完成自己所欲求的一切的力量,而我们的欲求其实又回归到最基本的生物欲求,也就是想要远离痛苦,得到快乐。
因此,刚开始培养慈心与悲心的阶段,就是要把自己当作禅修专注的对境。最简易的方法就是,将前几章提到的“扫描修持”做一点延伸变化:如果是正式禅修,就尽量用七支坐法,否则只要挺直脊椎,全身放松,维持平衡,让你的心单纯地在纯然的觉性中放松即可。
将心安住在无所缘禅修中一会儿之后,先做一次快速的“扫描修持”,逐步地观察自己的身体。当你扫描身体时,温柔地让自己了解到,拥有人身是多么美好的一件事,更何况还有一颗能够“扫描”它的心!我们要让自己了解,单是拥有生命这个基本事实就多么了不起,而拥有人身和心这样伟大的礼物,又是多么幸运啊!
就在这样的认识中安住一会儿,然后慢慢引入这样的想法:“如果我们可以一直享有这么幸运的人身和心,该有多好啊!如果可以一直享有这种幸福美好,可以一直拥有这些能引发快乐、宁静和良善的乐因,那该有多好啊!”
然后就让心安住,保持开放与放松..如果是正式禅修的话,安住的时间不要超过三分钟;如果是非正式禅修,则不要超过几秒钟。保持短时间禅修,然后安住自心是非常蕈要的。短时间禅修后安住的修持,会让这种新觉知愈来愈稳定,或以西方科学术语来说,就是给大脑建立新模式的机会,而不让旧有的神经元对话支配。简单来说,就是在“放下”禅修时,让自己有机会体验到由禅修所带来的正向觉受的净化过程。
一旦你开始熟悉自己对快乐的渴求之后,就会愈来愈容易把这样的觉知扩展到周围的人、动物,甚至昆虫等其他有情众生身上。慈心和悲心的修持实际上包括培养一种认识,即知道所有生物都想得到健全完整、安全且快乐。你只要记得,他人内心正在经历的任何状态,其实就是你向己内心正在经历的状态。当你能够这样记得的时候,你就会了解,根本没有任何理由对其他人或事物感到恐惧。你会感到害怕的唯一原因,就是因为没有认清你所面对的其他人或生物跟你一样,都只是想要离苦得乐的众生,
传统佛经教导我们,要先以母亲作为禅修的对境。母亲对我们展现了无限的慈悲,孕育我们,把我们带到这个世界,在我们年幼的时候抚育我们。为了我们,母亲必须做出很大的牺牲。我知道许多西方人跟自己的父母并不一定有很贴心、亲近的关系,在这种情形下,以父母亲作为禅修对境的方法就不太适用了。这时,你可以选择别的对象作为专注的对境,比如说慈爱的亲人、老师、知心好友或孩童,也有些人选择专注在自己的宠物上。禅修对象是谁都没关系,重要的是,把注意力轻轻安住在那个你感到非常贴心或温暖的对象上
进行慈心和悲心的正式禅修时,先以七支坐法开始,否则至少要挺直脊椎,并自然地放松全身(比如搭公交车或火车时)。就像所有的禅修练习一样,把身体的姿势安顿好之后,下一步就是让心自然地安住一会儿,无论刚刚在想什么都全部放下,让你的心大大地深呼吸释放一下。
以无所缘禅修安住一会儿之后,把觉知轻轻地带到邯个让你感到窝心、关心、充满感情的对象上,如果有其他非选定对象的影像出现,而且比你所选定的对象还要清晰强烈的话,也不用太惊讶,这种情形是很自然的。我的一个学生刚开始做这个禅修时,本来是选定年幼时非常疼爱他的祖母作为观修对象,然而脑海中却频频出现童年时豢养的一只兔子。这就是心的自然智慧展现自身的一个例子。事实上,他跟这只兔子之间有很多温暖的回忆,当他终于向记忆投降之后,他的练习就变得容易多了。
有时你会发现,心中自然生起的是跟某人相处的一些美好经验,而非原先选定的禅修对象的抽象影像。这也没关系,培养慈心和悲心的重点是让自己体验温馨、窝心和充满情感的真实感受。
在禅修过程中,要让这份温馨或充满情感的感受扎根在心中,就像在土壤中种下一颗种子一样。就这样感受几分钟之后,再以无所缘禅修安住几分钟,两者交替练习。交替练习这两种状态时,记得要告诉自己,祝愿这个禅修对境也能体验到你对她(他)所感受到的开阔感与温馨感。
这样练习一会儿之后,就可以进展到下一阶段的慈心与悲心的修持了。跟先前一样,首先以正确适当的姿势安坐好,以无所缘禅修让心安住几分钟,然后心中想着那个选定的慈悲心对境。
安住在禅修对境上之后,可以有两种方式继续进行下去。第一种是想象你所选定的对象处在非常悲伤或痛苦的状恋中,当然,如果这个对象目前真的悲伤至极或痛苦缠身,那么你只要想着此人目前的状况就行了。无论是哪一种情况,你心中所想象的影像自然会制造出一种深刻的爱和联系感,还有一种迫切想要帮助此人的渴望。想着你关心的某人或某物置身痛苦的深渊会让你感到心碎,但这颗碎裂的心也是一颗宽广的心,每一次的心碎都是让爱和悲心盈溢全身的契机。
另一个方法是,把你的注意力轻轻地安住在所选定的对象上,同时问问自己:“我有多么想要得到快乐?有多么想要远离痛苦?”尽可能让这样的想法愈清楚愈好。例如,假设自己被用在一个又热又闷的地方,你难道不想换到一个比较凉快且开阔的地方吗?假如你的身体感到疼痛,你难道不希望消除疼痛吗?想一想自己的答案,同时把注意力慢慢地转移到你所选定的对象上,然后想象一下,如果此人置身相同情境时会有什么感受。这样的练习不仅能让你对其他众生敞开心胸,也会让你自己对当下所经历的痛苦或不适的认同感消失。
对你熟悉或关心的人生起慈悲心并不难,因为,即使他们表现得很愚蠢或顽固,让你很想把他们掐死算了,但毕竟你还是爱他们的。然而要把同样的温馨和关怀扩展到陌生人身上,那就有点闲难了。更难的是,要把对慈悲的觉知扩展到你非常不喜欢的人身上。
我曾听过一则发生在四五十年前的故事,有一对男女刚结婚不久,但新娘才进夫家,就开始为鸡毛蒜皮的小事跟婆婆争执不休。婆媳之间剑拔弩张,并逐渐严重到谁看谁都不顺眼:在新娘眼里,婆婆根本是个爱管闲事的老巫婆,而婆婆也认为这个年轻媳妇刚愎自用,一点也不尊重长辈。
两人之间高涨的敌意根本没有什么确切原因可言,但是到最后,新娘竟然气婆婆气到恶从心生,决定想办法把婆婆杀了。于是她找了一个医生,请医生给她毒药,好让她可以在婆婆的食物中下毒。
医生听完这个新娘的抱怨之后,同意给她一些毒药。“但是,”他警告说,“假如我给你会马上发作的剧毒,那么,大家就会把矛头指向你,说:‘你竟然毒死了婆婆!’然后也会发现毒药是我卖给你的,这样对我们两个都不好。所以,我会给你药性比较温和、发作得比较慢的毒药,这样她才不会马上死去。"
医生又指示她,下毒期间要尽力欢喜地服侍婆婆。&每餐服侍她的时候,都要面带微笑,”他嘱咐着,“告诉她,希望她喜欢这些饭菜,还要问她需不需要其他东西。态度要谦恭体贴,这样别人就不会怀疑你了。”
新娘同意了,于是把毒药带回家,当天晚上就把毒药加进婆婆的饭菜中,并且恭敬有礼地把晚餐端给婆婆吃。被这样恭敬服侍了儿天之后,婆婆对媳妇的观感开始改变了。“也许她并没有我想得那么骄傲自大,”老婆婆自忖道,“也许我错看她了。”慢慢地,她也开始对媳妇愈来愈好,不仅赞美她的烹饪手艺,又说她很会持家,两人后来甚至开始聊起天、说起笑话来了。
老婆婆的态度一转变,媳妇当然也跟着改变了。几天之后,她开始想道:“也许婆婆并没有我想得那么坏,其实她人还挺好的。”
就这样过了大约一个月,这两个女人竟然变成了好朋友。两人相处甚欢,关系好到让媳妇不再对婆婆下毒。但她接着便开始担心起来了,因为她意识到自己已经在婆婆的每一餐饭里下了很多毒药,婆婆很可能就快死了。
因此,她赶紧回去找医生,告诉他:“我犯了个天大的错误!我婆婆其实是个很好的人,我真的不应该对她下毒的。拜托帮帮忙,给我解药吧!”
医生听了新娘的话之后,静默了良久,“很抱歉!”他告诉她,“我实在帮不上忙,因为根本就没有解药。"
新娘听了难过极了,不禁放声大哭,咒骂着想杀了自己。
“你为什么要杀自己呢?”医生问道。
新娘答道:“因为我竟然对一介这么好的人下毒,现在她就快死了,我应该了结自己的生命来惩罚自己的恶行。”
医生又沉默了一下,然后咯咯笑了起来。
“这时候你怎么还笑得出来?”新娘质问道。
“因为你根本不需要担心。”他答道,“我说没有解药,是因为一开始就没有给你毒药。我给你的,事实上只是无害的草药。”
我喜欢这个故事,因为这是一个显示体验的自然转变有多么容易发生的简单例子。起初,这位新娘和婆婆相互仇恨,彼此都认为对方坏极了,然而当她们开始以不同态度对待对方之后,便开始以不同的眼光看彼此。她们看到了对方的良善,最后变成了亲近的朋友。她们其实还是原来彼此看不顺眼的“那个人”,唯一改变的只有她们自己对事情的看法。
这类故事的发人深省之处,就在于让我们看到,我们对他人的第一印象可能是错误或被误导的。但我们也不需要因为犯了这样的错误而感到自责,这只是愚痴所造成的结果罢了。幸运的是,佛陀所教导的禅修法门不仅提供了修正这些错误的方法,也让我们得以预防这样的错误再度发生。这种修持就称为“自他交换”(
exhanging y。u了self and
。the了s),简单地说,就是想象自己处于你不欢喜的人的立场或情境中,设身处地体会对方的感受。
虽然自他交换的修持随时随地都可以练习,但如果能利用正式禅修打好基础是再好不过了。正式禅修有点像是帮手机电池充电,电池充满电之后,无论在何处或任何情况下,手机都可以用很久。不过,最后电池没电时,还是得再次充电。电池充电跟拓展无条件慈心与悲心的不同处在于,透过正式禅惨,以慈悲心回应其他众生的习性,会制造一连串自我延续、随时保持“满载”状态的神经元连接,一点儿也不会失去动力。
自他交换正式禅修的第一步骤,跟平常一样,先以正确姿势坐好,让你的心安住一会儿,然后想一个你不喜欢的人或物。不要批判自己的感受,允许自己去全然体验,将所有的批判和辩解都放下,会让你体验到某种程度的开阔感和清明。
下一步则是接受自己当下所感受到的一切,无论是愤怒、怨恨、嫉妒或渴望,这些感受都是当下痛苦或不舒服的来源;感受的对象本身并非痛苦的来源,你之所以会痛苦,是因为你的心对专注的对象有所反应而造成的结果。
比方说,你可以想一个曾经用尽残酷、批判且轻蔑语气对你恶言相向的人,或者某个曾对你睁眼说瞎话的人,然后让自己认出这一切也不过是有人发出声音,而你刚好听到而已。如果你曾下过一点工夫练习以声音为对境的止禅修,&
“自他交换”禅修法对你来说,应该感觉很熟悉。
此时,你可以有三种选择:第一个,也是最可能发生的选择,那就是被嗔恨、罪恶感或怨恨不断折磨而耗尽自己。第二个选择(也是非常不可能发生的)就是去想:“我应该要花更多时间做声音的禅修。”第三-个选择则是,想象自己就是那个以言语或行动让你感到痛苦的人,问问你自己,这个人是真的想要伤害你,才说出这些话或做出这些事?或者只是为了要减轻他(她)自己的痛苦或恐惧?
大部分状况下,你其实应该已经知道答案了。你可能无意间听说了那个人的健康状态或人际关系,也许他(她)正深陷职场的困境中。即使你不清楚那人目前的状态,但是从对自己慈悲到扩及他人的悲心修持中,你也会知道,人的行为背后其实只有一个动机:渴望感到安全或快乐。假如有人做出伤害性行为,或说出伤人的话语,那是因为他们没有安全感或不快乐,挨句话说,他们心中恐惧害怕。
而你也很清楚害怕是什么样的感受。对他人有这层认识的话,就是抓到自他交换的重点了。
另一个自他交换的方法就是,选择一个“中性”的焦点,即某个你并不很熟悉,但知道他正在经历某种痛苦的人或动物。你的焦点可以是一个饱受饥渴煎熬的外国孩子,或一只闲在捕兽器中绝望地企图咬断自己的腿以逃离的动物。这些“中性”的众生经历着各种无法控制的痛苦,他们无法保护自己免于这些痛苦,也无法从这些痛苦中解脱。然而他们所经历的苦痛,以及极力想要让自己解脱痛苦的渴望,却是显而易见的,因为,你自己也有着相同的渴望。因此,即使你不认识他们,你还是能够了解他们的心理状态,并感同身受地体验他们的痛苦。我敢打赌,如果你能够将悲心扩展到那些你不喜欢或不认识的人身上,你肯定不会变成一头无趣懒散的老绵羊。
祈愿一切众生都能拥有快乐,以及产生快乐的因。
还有一种可以帮助我们生起无量的慈心和悲心的特别禅修,在西藏,这种修持称之为“通连”( t。nglen),也就是一般所说的“施受法”(
sending and taking)
(注:藏文,字面意义为“传送与承担”。将个人所有的快乐送给其他有情众生,并承担他人痛苦的一种修持)。
施受法的练习其实很容易,只需要在观想和呼吸之间做好简单的协调就行了。第一步是,要先认出我们自己有多么想要快乐、多么想要远离痛苦,而其他众生的感受同样也是如此。你并不需要观想什么特定的众生,不过,如果你认为对自己有帮助的话,也可以用一个特定的观想对境作为开始。然而到最后,就要把施受法的修持扩展到超越你所能想象的一切众生,包括动物、昆虫,以及我们的知识或能力无法见到的其他空间中的生命。
根据我所学到的,重点就是要记住宇宙中充满了无量众生,然后想着:“就像我想要快乐一样,所有众生也都想要快乐;就像找希望远离痛苦一样,所有众生也都希望远离痛苦。我只是一个人,其他众生的数虽却是无量无边,无量众生的幸福快乐远比我一个人的幸福快乐来得重要多了。”当你让这些想法在心中发酵时,你其实就已经开始在积极地祈愿其他人远离痛苦了。
一开始先以正确姿势坐好,让自己的心简单地安住一会儿,然后以呼吸的方法把你所有的快乐传送给一切有情众生,并吸取他们的痛苦.当你呼气的时候,想象你生命中已获得的所有快乐和利益,以净光的方式从自己身上倾泻而出,散布到所有众生身上并融人他们,圆满他们所有的需求并净除他们的烦恼,一开始呼气时,就要想象净光立即碰触到所有众生;当你的气全部呼出时,净光已经完全融人他们。而吸气的时候,则要想象一切有情众生的烦恼与痛苦像一道黑色烟雾状的光,从你的鼻孔吸人,并融入你的心中,
持续这样练习,想象所有众生都从痛苦中解脱,并充满了欢喜与快乐。这样练习一会儿之后,让心单纯地安住一下,然后再开始练习,,就这样交替练习施受法并安住自心。
如果有助于观想的话,你也可以挺直身体坐着,双手握拳轻轻地放在大腿上。呼气时,观想净光射向所有众生,同时打开手掌,让双手从大腿滑向膝盖;吸气时,则想象将其他众生的痛苦黑光收回,并融入你自己,同时将双手收回,再轻轻握拳。
宇宙中充满了千千万万不同的生命,完全超越我们的想象,更遑论要提供每个众生直接且即时的帮助了。但是,透过施受法的修持,你就会对无量众生敞开心胸,真心祈求他们的幸福快乐。这样做的最终结果是,你的心会变得更清明、更平静、更专注,且更觉知,而且会发展出直接与间接帮助有情众生的无限能力。
有个古老的两藏民间故事,可以清楚说明发展全然无偏之悲心的利益。有个翻山越岭讨生活的牧民,因为没有鞋子穿,赤裸的双脚走在崎岖不平、长满荆棘的山路上,疼痛难当。于是,行程中他便开始收集死去动物的皮革,沿途铺在山路上,把凹凸不平的石块和荆棘遮盖起来,但问题是,无论他再怎么努力,也只能遮盖几百平方米的面积而已。直到最后他才灵光一闪,只要用几小块动物皮革替自己做一双鞋子,就可以不疼不痛地走上几千里路了。用皮革包覆他的双脚,就等于覆盖了整块大地一样。
同样的道理,当每一个冲突、每一个情绪、每一个负面想法生起时,如果你企图一个个分别去处理,就会像那个牧民企图以皮革覆盖全世界一样。与其如此,倒不如专心发展慈爱且平和的心,这样你就可以将同样的方法运用在日常生活中的所有难题上。
一个已唤醒纯正悲心之力的人,就会善于以身、语、意三门致力于他人的福祉。
——蒋贡·康楚·罗卓泰耶,《了义炬》
觉醒的心,也就是菩提心的修持,看起来似乎极为神奇,因为当你选择将他人视为完全证悟的众生时,他们通常都会以一种比原来更正向、更有信心且平静的方式网应你。不过说真的,这过程,点也不神奇,因为你只是以他人全然的潜能来看待他们、跟他们对话,而相对地,他们也尽自己最大的能力来回应你,如此而已。
就如前面所说,菩提心分为两个面向,即绝对菩提心与相对菩提心二,绝对菩提心即是对心之本质的直接洞察,在绝对菩提心或绝对觉醒心(
abs。lute awakened
mind)之中。主体与客体、自与他之间毫无差别,一切有情众生都自然而然被视为佛性圆满的示现。然而,只有极少数的人能够立即体会到绝对菩提心,而我当然没有这种能力。就像大部分人一样,我必须按部就班,以相对菩提心之道慢慢训练。
这个修持道之所以被称为“相对菩提心”( 了elative b。dhicitta)(或称“世俗菩提心”,
在自他相对的架构之下,欲想帮助一切有情众生认证自身佛性的一种发心。)是有原因的。第一,它跟绝对菩提心有所关连,因为就某种意义来说,两者有着相同的目标,那就是对“佛性”或说觉醒心的直接体验。举例来说,绝对菩提心就像建筑物的顶楼,而相对菩提心则可比喻为其下的楼层。所有楼层都是建筑物的一部分,但每一个较低楼层都跟顶楼具有相对的关系,想要到达顶楼的话,你就得先通过所有较低楼层。第二,当我们达到绝对菩提心的境界时,就不会对有情众生有所区别,每一个众生都被视为佛性的圆满示现。然而,在练习相对菩提心时,我们仍需要在主体与客体或自与他之间的关系框架中运作一切。到最后,根据许多大师所说,比如蒋贡康楚仁波切(Jamg。n
K。ngt了uJ)曾在《了义炬》中提到,绝对菩提心的生起必须依赖相对菩提心的培养。
相对菩提心的开展涵盖两个层面:& “愿”菩提心和“行”菩提心(Applicati。n
b。dhicitta)②(透过认证有情众生的佛性,以实际行动帮助众生从各种痛苦及苦因之中解脱。)。“愿”菩提心意味着培养帮助一切有情众生的衷心渴望,直到他们能够认出自身的佛性为止。我们要先想:“我祈愿自己完全证悟,以便能够帮助一切有情众生达到相同的境界。”“愿菩提心”主要专注在修持的“果”或结果上。就这个意义而言,“愿菩提心”强调的是设立目标带领众生到达某个特定目的地,例如伦敦、巴黎或华盛顿特区等,当然,就“愿”菩提心而言,这个“目的地”指的就是心的全然觉醒,也就是绝对菩提心。
至于“行”菩提心,佛经里通常将之比喻为实际跨出脚步,以便抵达预期的目的地,也就是专注在达成“愿”菩提心目标的方法上。透过各种方法,帮助一切有情众生透过认出自己的佛性,因而远离各种痛苦和苦因,进而得到解脱。
就如前面所提到的,在修持相对菩提心时,我们其实都还困在某种程度的二元观中看待其他有情众生,认为他们相对于我们而存在。但是,当我们的发心并非只为了自己,也为了让一切有情众生达到完全认出{佛性的境界时,奇妙的事就发生了:这个“自”与“他”的二元观会逐渐消融,而且,为了帮助他人而发展出来的智慧和力量,同时也帮助了我们自己。
就面对人生的态度而言,培养相对菩提心确实是待人处事的一大升华,不过,这还得下一番工夫才行。我们很容易就会谴责那些与我们观点不同的人,不是吗?大部分人都这样,就像轻率且不假思索地就把蚊子、蟑螂或苍蝇打死一样。
开展相对菩提心的重点就在于,认出那股想要打扁一条虫的欲望,以及亟欲谴责与我们意见不合的人的强烈冲动。因为这两者基本上是一样的,是一种根植于脑部的爬虫类层中,“对抗或逃避”的生物本能反应,或者,直截了当地说,就是我们的鳄鱼本性。
因此,开展相对菩提心的第一步,就是要决定:“我宁可是条鳄鱼?还是一个人?”,当鳄鱼的话,确实有很多好处,.因为鳄鱼非常善于打败敌人而赢得生存机会,但它们却无法爱别人或体验被爱的感受。它们既没有朋友,也永远无法享受养育孩子的喜悦;它们不太欣赏音乐或艺术,也无法开怀大笑,而且它们之中有很多到最后还会沦为穿在别人脚上的皮鞋。
假如这本书你已经读到这里了,那么你应该不会是条鳄鱼。,不过,你应该认识一些行为像鳄鱼的人。开展相对菩提心的第一步就是,放下你对“鳄鱼人”的厌恶,并培养对他们的悲心,因为他们并不知道自己错过了多少关于生命的丰富与美丽。一旦你可以这样做,那么要将相对菩提心扩展到一切有情众生身上就容易多了,包括真的鳄鱼,还有其他让你感到讨厌、害怕或恶心的生物。只要想一想这些生物错过了什么,你大概就会自动对它们敞开心胸了。
事实上.“愿”菩提心和“行”菩提心就像硬币的两面,少了其中一面,另一面就无法存在。&愿”菩提心就是培养一种永无止境、随时准备帮助所有众生的心态,帮助他们获得全然的喜乐与自由,完全远离痛苦与伤痛。无论你是否真的能够度脱他们都没关系,重要的是你的发心。“行”菩提心则牵涉到实现发心所需要的行动,修持“行&菩提心可以增“愿”菩提心,而修持“愿”菩提心也可以增强“行&菩提心。
修持“行”菩提心的方法有很多,比方说,尽全力做到不偷盗、不说谎、不搬弄是非、不蓄意以言语或行为引起他人的痛苦,尽力对他人行布施、调解纷争、言语温柔有礼而非行为失控,以及随喜他人的快乐与成就,而非让嫉妒或羡慕淹没自己等,这些行动都是将禅修体验延伸运用在日常生活中每个层面的方法。
再也没有比想要引领众生达到认出自心本性的圆满解脱与全然幸福快乐还要伟大的发心和勇气了,最后到底有没有成就这个目标并不重要,仅只是这个发心就具备强大的力量了。在实现这个发心的过程中,这股强大的力量就会让你的心变得更坚强,你的烦恼会消失,你会变得更善于利用各种善巧方便去帮助其他众生,而在如此实践的同时,你也创造了自身福社的因缘条件。
第十四章& 修持的方法、时间与地点
清净坚定的信心需要循序渐进地建立。
&&&&&&&&&&&&&&&&&&&&&&&&&
一第十二世泰锡度仁波切,《帝洛巴传》
我最常被问到的问题之一是:“为什么有这么多的修持法门?到底哪一个最适合我?”如果你对周围稍加观察,你就不得不承认,没有任何两个人的个性和能力是一模一样的。有些人擅长语言文字,可以精准地掌握口语教导,也能自在地对他人解说;有些人则较为“视觉型&,对于图解和图片说明的接受度最高;有些人的听觉比他人敏锐,有些人对气味较敏感;有些人则擅长推论分析,很快就能了解复杂的数学公式,还有些人则拥有诗人情怀,非常善于以各种隐喻和类比,为自己和他人描述这个世界。
选择最适合自己的方式
安置正念的守卫,然后安住。
&&&&&&&&&&&&&&&&&&&&&&&&&
——嘉华·扬·贡巴( Gyalwa Yang G。npa).
&&&&&&&&&&&&&&&&&&&&&&&&&&&&&&&&&&&&&&&&&&&&&&&&&&&&&
《了义海大手印》节录
不同情况需要不同的方法措施,因此,若能掌握几种可供选择的不同方式,肯定会很有帮助。这个法则在人生的各个层面很管用,举例来说,在商场或人际关系中,有时比较适合用电子邮件进行构思、修改及沟通想法,但有时候一个电话或面对面的会议会更有效率。
同样地,以禅修而言,最适合自己的技巧,不但依个人特定状态而有所不同,也取决于每个人的个性和能力。比方说,在面对悲伤、嗔恨、恐惧等情绪时,施受法有时可能是最好的法门,但有时只要利用情绪本身作为“止”的修持对境可能会更有效。想找出对自己最有效的技巧,唯一的方法通常就是通过尝试与错误。
重点是,选择一个你最喜欢的方法,然后持续修持一段时间、,假使你是属于比较“视觉型”的人,那么一开始练习安定自心时,就可以先用色相禅修法练习一段时间;假使你对身体的感受较为敏感,那就试试身体扫描法或专注在呼吸上;假使你是个“言辞型”的人,就试试念诵咒语.,技巧本身并不重要,重要的是学到如何安住自心——跟心互动,而不足被心牵动。
不过,由于心是如此活跃,如果只用一种方法来修持,很容易就会感到无聊厌烦。练习某个法门几天、几星期或几个月之后,你会发现自己开始有这种想法:‘‘好烦哦,又得做禅修了。”比方说,假设你,开始选择的是色相禅修法,刚开始,一切看起来似乎都很美好、顺利。但某一天,毫无来由地,你突然对这个修持方式感到厌烦了——没有关系,这时你不一定要继续禅修色相.你可以试试别的,比如说,禅修声音。
接下来的一段时间,这个新的修持方式似乎很新鲜且令人振奋,你可能会想:“哇,我从来不曾这么清明过!”
但经过一段时间之后,你可能发现自己又开始对这个新技巧感到厌烦了。这也没关系,如果你开始觉得声音禅修法很无聊,那就再试试别的新方法,比如说,你可以禅修气味或看着自己的念头,或把注意力放在呼吸上。
&你现在应该比较了解佛陀为何要教导这么多不同的禅修法门了吧?在电视、网络、收音机、MP3和电话发明之前,佛陀就已经知道人心是多么烦躁不安,又多么离不开那些让人烦乱分心的娱乐消遣,所以他教导了我们许多面对这颗烦躁之心的法门。
不管你选择什么方法,重要的是,每一座禅修之中都要交替练习“有所缘禅修”,以及直接安住自心的“无所缘禅修”。有所缘禅修法的重点在于发展出某种程度的心理稳定度,让你得以在自心感知事物的同时,能够保持对自心的觉知。以无所缘禅修法和有所缘禅修法两者交替练习来安住自心,能让你充分消化、吸收自己所经历的一切。、通过这样的交替练习,无论你处于哪一种状态——面对自己的念头和情绪,或面对似乎是存在于“外界”的某个人或某种情境一一你都会逐渐学会认出,所有你正在经历的一切,都跟自己的觉性息息相关。
时间短,次数多
……远离所有的蓄意造作。
——《帝洛巴:恒河大手印》
神经元对话制造了某种看似天然生成或独立的自我,或者某种看似天然生成或独立的他人。若想斩断这些积习已久的神经元对话,那么,养成正式禅修的习惯是最有效的方法。若能抽出时间做正式禅修,你就会发展出一种具有建设性的习性:这种习性不仅能削弱旧有的神经元模式,还能有效地建立起一种新的神经元模式,使你能认出自心如何参与感知过程。
虽然一天当中随时都可以进行正式禅修,但是根据我所学的,正式禅修的最好时间是在经过一夜好眠,尚未进行任何日常活动的清晨时刻,这时候我们的心最清新,也最放松。出外工作或进行生活琐事之前,先拨出一些时间做禅修,会奠定你一整天的生活基调,也会增强你整天持续修持的决心。
不过,有些人实在没办法一大早起来做正式禅修,勉强把清晨的禅修列入每日行程当中,只会让你觉得禅修是件例行丁作罢了。如果你发现真是这样,请务必另外选一个比较方便的时间,也许是午餐时间、晚餐后或睡前都可以。
正式禅修并没有什么“规定”,不过,倒是有个非常实用的指导方针。我父亲总是向所有学生一再叮咛强调这一点,而他的说法也很容易让人铭记在心:时间要短,次数要多。
我开始教学之后,发现有许多学生才初学禅修,就为自己设定了不切实际的目标。他们认为禅修就是必须以标准姿势坐得愈久愈好,因此就坐在那儿,试图把自己“镇定”在禅修状态中,试图用意志力迫使自己进入平静的状态。一开始几秒钟,这种方式似乎很有效,他们真的感受到某种宁静的觉受,但是,心总是不断在变动,不断在处理新的念头、新的对境,以及新的感官触受。这本来就是心的工作,而禅修即是学习如实面对自心,而不是强迫你的心套上某种佛法束身衣。
我们以为连坐好几个小时便是所谓的“精进”,但是,真正的“精进”并非强迫自己超越原本的极限。真正的“精进”是指尽一己之力做好,而不足专注在你想要达到的结果上。也就是说,我们要在过于松散和过于紧绷之间,找到一个适宜的中间地带。
经典中记载了另一个琴艺非凡的西塔琴家故事。他是佛陀的亲近弟子,但佛陀发现这个弟子非常难以调教,因为他的心不是太过紧绷,就是太过松散。当他一紧绷起来,不仅无法禅修,连佛陀教过的简单祈愿文都不记得要怎么念诵。可是当他的心过于松散时,就十脆连修持都放弃了,只管睡大觉。
因此,佛陀最后终于问他:“你回家后都在做什么?在家里会弹琴吗?”
这位弟子答道:“会啊!”
“你的琴艺高超吗?”佛陀问他。
西塔琴家答道:“是的,我是国内第一把交椅。”
“那么,你都怎么弹琴的呢?”佛陀询问他,“弹奏音乐时,你都怎么调整音调?把弦调得很紧,还是调得很松呢?”
“都不是,”弟子回答,“如果我把弦绷得太紧,就会发出‘铮铮’的声音;如果调得不够紧,就会发出‘蓬蓬’的声音。只有当我把弦调得刚刚好,不紧不松的时候,音调才会准确。”
这时,佛陀微笑了,跟这位西塔琴家交换深深的目光。最后,佛陀说道:“禅修就是要像这样。”
这个故事说明了初学禅修时,避免过度紧绷是很重要的。现代人由于生活繁忙,在初学正式禅修时,就算每天只抽出15分钟,也都代表了极大的承诺。无论你将这15分钟分成3个5分钟,或5个3分钟来练习都可以。
尤其是在初学时,尽可能投入时间做禅修,同时又不过分紧绷,这点是绝对重要的。我可以提供大家的最好建议是,把禅修看做上健身房。实际到健身房运动I5分钟,总比什么都没做好太多了。所以,即使你只能花15分钟做禅修,也比完全没有投入修持好得多。有些人只能举10磅重,有些人却可以轻易举起50磅;如果你只能举1
0磅,千万不要逞强举50磅,否则不但会把自已累死,而且很可能会就此放弃。禅修时,要像上健身房运动一样,尽力就好,不要超过自己的极限。
禅修又不是竞赛,你轻松地花15分钟所做的禅修,最后可能比有些人过分勉强地花好几个钟头做长时间禅修来得更有益处!最好的禅修原则是,禅修时间要比你自认为自己能力所及的时间再短一点。如果你觉得向已可以禅修4分钟,那就禅修3分钟;如果你觉得自己可以禅修5分钟,那么,4分钟之后就可以停下来了。
以这样的方式练习的话,你就会发现自己热切期待下一次禅修的到来。因此,与其让自己觉得自己达到某种目标,还不如让自己感到意犹未尽来得好。
另一个更快速的短时间禅修法,是用一点时间生起菩提心。菩提心是一种为了他人利益,而渴望达到某种程度了悟的心态。别太在意这个渴望是否特别强烈,这个发心本身就足够了。练习一阵子之后,你可能会发现,这个发心开始有了重大深远的切身意义。
在你花了一些时间生起这种宽广、包容的心态之后,以无所缘禅修安住自心一会儿。无论你在何时选择了什么方法禅修,禅修之后,再交替无所缘禅修是非常重要的。
在安住自心与生起菩提心之问,至少已经过了一分钟。现在你有一分半钟可以好好练习你所选择的方法。不论是专注在一个视觉的对境、一种气味或一个声音上,看着念头或感受,或是练习某种悲心的禅修等都可以,之后就安住在无所缘的止禅修中约半分钟左右。
(此处明就仁波切教导的禅修次第为:一、生起菩提心。一、安住自心于无所缘惮修。
以上两者为前行,约用一分钟。三、正行:有所缘禅修。自选对境。约用一分半钟。正行最
后:安住自心无所缘禅修。约用半分钟。四、结行:功德回向。约用半分钟。所以在这个例子中,整座禅修用去了三分半钟)
修持快结束时,你大概可以用30秒时间做“功德回向”:,无论是公开教导或私人面谈,我常常被学生问到这个问题:“为什么最后一定要做功德同向?”
在每座修持结束之前将功德奉献出来,其实也可以说是一种祈愿,也就是祈愿将修持所获得的任何心智力量或情绪力量都奉献给他人。这不仅是殊胜简短的悲心练习,同时也是消融自他差异的一种极为微妙之法。
功德回向只需30秒钟,用藏文或中文都可以,中文偈言如下:
以此功德愿众生
圆满福德与智慧
以此福德智慧故
愿能证得二妙身
另外,虽然我不能说有什么科学根据,但有些学派相信,以西藏原文读诵祈愿文可以增强其力量。他们认为这些藏音祈愿文已经被念诵回响了许多世纪,因此通过藏音的复诵,可以跟这些古老的声波产生连接共鸣.因而增强回向的力量。因此,我想在此处提供大家这首回向偈的译音:
给瓦帝依皆沃坤( Gewa di yee che w。 kun)
索南耶谢措作内( S。nam ye shay ts。k ds。k nay)
索南耶谢雷炯位( S。nam ye shay lay jung wa)
当巴姑尼托巴秀( Tampa ku nyee t。p par sh。k)
无论你选择用正式的藏文偈言或非藏传的中文偈言,以功德回向结束修持是有其实际原因的。
“功德”的藏文是“索南(snam)”,意思是“心智力量”或“发展心智力量的能力”。从事善行时,我们自然而然的惯性想法足:“我真是个好人!我刚刚才做了禅修,才为一切众生做了祈愿,祈愿他们都能离苦得乐。那我能从中得到什么?我的生命会因此而变得更美好吗?这些修持对我有什么好处?”
这些话也许跟你脑海里的想法并非一模一样,但也八九不离十了。而你也确实做了好事.,唯一的问题是,这样祝福自己通常会强化自我与他人之间的差异感。“我做了一件善事”“我真是个好人”“我的生活将有所不同”等,诸如此类的想法微妙地强化了一种观感,那就是自我与其他众生是分离的,会对你修持后所生起的悲心、信心和安全感逐渐造成损害。
通过同向你修持的功德——换句话说,刻意思维“每个人其实都渴望一切有情众生之间充满平静和满足”,你就会很巧妙地将“自我与他人为不同个体”的神经元惯性认识逐渐消融殆尽。
非正式禅修
工作中,要记得随时认出心的本质。
&&&&&&&&&&&&&&&&&&&&&&&&&&&&&&&&&&
——祖古·乌金仁波切,《如实》
每天都要抽出时间做正式禅修,有时候真的很困难。你可能必须花上好几个小时为重要会议作准备,又或者你必须出席重要场合,比如婚礼或生日宴会等;有时你已经答应陪孩子、伙伴或配偶做什么事;有时你就是觉得好累好累,一个星期工作下来,你只想整天躺在床上或看电视。
一两天没做了正式禅修会不会让你变成一个坏人?不会的。那会不会把你之前投入时间做正式禅修所产生的改变逆转回去?也不会。一两天(或三天)没做正式禅修就表示你得重新驯服一颗末调伏的心吗?也不是。
正式禅修非常棒,因为一天坐个5、1
0或15分钟,就会创造一个改变自己观感的机会。不过,佛陀早期的学生都是农夫、牧人或游牧民族,他们每天都得耕种庄稼、看顾牲畜、照顾家人,实在没有多余时间可似好好坐下来,盘起双腿、摆直双臂、眼光端正专注地正式禅修,可能连五分钟都无法办到。因为,一下子哪里有头羊在咩咩叫,或一下子宝宝哭了,又或一下子可能有人冲进营帐或茅屋,通报大家说一阵急雨就快要把庄稼都毁了。
佛陀其实很清楚他们的难处。虽然许多野史外传都把佛陀的出生和成长背景描写成富裕王国的皇子,在富丽堂皇的宫殿中长大。但事实上,他的家世并没有那么显赫。佛陀的父亲其实只是16国中的一位首领,为了避免自己的国家被印度吞并,必须奋力对抗强大的印度君主政体,而他的母亲生下他之后,便与世长辞。青少年时,父亲强迫他结婚以延续香火,但他却选择离开家园,追求一种比政治和军事权谋更有意义的生命。他的继承权也被剥夺了。
所以当我们谈到佛陀时,应该要知道,他其实非常了解日常生活中不一定会有机会或闲暇做正式禅修。佛陀对人类最大的贡献之一,就是教导我们可以随时随地进行禅修。
事实上,佛法修持的主要目标之一,就是要将禅修运用到日常牛活上,任何日常活动都可以是禅修的机会。在日常生活中,你可以看着自己的念头,随时将注意力安住在味道、气味、色相或声音的体验上,抑或当你纯然地觉知心中各种念头、感受而生起奇妙的体验时,就在这样的体验中安住几秒钟。
不过,对非正式禅修而言,先设定某种目标是很重要的。比方说,每天进行不超过一到两分钟的非正式禅修约25欢,如果能记下次数的话就更好了。第三世界的僧人和牧民通常都用念珠来计数,但西方人的选择可说是五花八门:有轻便的随身计算器、PDA.甚至还有超市里用的那种小小的计算机,或者你也可以简单地用便条纸写下来.,重点是,记下所有非正式禅修的次数,以便和你所设定的目标做对照。举例来说,假使你正在进行无所缘禅修,就计算为一次,随后你分心了,就再重新试一次,这就算是两次了。
用这种方式来安排禅修练习的极大利益之一,就是既方便又具机动性,你随处都可以做修持,无论是在海边、看电影、工作、在餐厅吃饭、搭公交车或出租车,或者在学校,只要你记得自己有禅修的意图,那就是禅修。
无论你对自己的禅修满不满意,真正的重点是,牢记自己有禅修的意图。若有抗拒禅修的念头生起时,就想一想老牛边走边撒尿的画面吧!这一想,你的嘴角应该就会扬起一丝微笑,也会提醒你,修持其实就像老牛撒尿一般,是很容易、很必要,也很能放松自己。
当你习惯一天25次短时间禅修之后,就可以开始把目标提升为50次,然后逐渐增加到100次。重要的是,要订一个计划,如果没有订任何计划,你就会完全忘了修持这档事。若每天都能这样做几秒钟或几分钟禅修,让自己安住或集中注意力,就会帮助你稳定自心,而当你有机会作正式禅修时,就不会觉得好像在跟陌生人吃晚饭似的。你会发现对自己的念头、情绪和所接收的对境熟悉多了,就像可以坐下来交心直言的老朋友一样。
非正式禅修还有几个好处。第一,有些人正式禅修时很安定、平和,但到了办公室就变得又紧张又愤怒。如果能把修持和日常生活结合在一起,你就可以避免坠入这样的陷阱中。第二,这或许是更重要的一点,尽管一般人都误以为一定要在绝对安静的地方才可以禅修,但曰常活动中的非正式禅修练习,却能逐渐消除这种错误的普遍印象。
从来就没有任何人找得到所谓毫无干扰的地方,到处都有干扰。即使到了山顶这种相对于办公室或城市喧嚣纷扰的宁静之处,你一开始也许会觉得很轻松舒畅,但一等到心沉淀下来,肯定就会开始听到一些微小的声音,比如蟋蟀的呜叫、风吹过树梢的声响、鸟儿或小动物的嬉戏声,或者流经岩缝的潺潺流水,刹那间,你所寻找的伟大寂静就被中断了。
即使是关起门窗在室内禅修,你一定还是会被什么东两所干扰,比如搔痒、背痛、吞咽、水龙头滴水声、闹钟的嘀嗒声,或者楼上的脚步声等。无论身在何处,你永远都会遇到干扰。无论干扰以何种形式出现,无论有多烦人,非正式禅修最大的益处就是,让我们学会如何面对这些无所不在的干扰。
随时,随地
以禅修面对所有的情境。
&&&&&&&&&&&&&&&&&&&&&&——蒋贡·康楚·罗卓泰耶,《觉醒大道》
记住前面所提到的,接下来我们来看看可以运用在日常生活中的一些修持方式,甚至连一般认为是干扰的事物都可以用来当作禅修的助缘,帮助我们安住自心。古老的典籍称这种方法为“以生活为道用”(
Laking y。ur life as the path)。
即使只是走在街道上,也可以是发展正念的大好时机。你是否常发现自己在做某件事时,比如说前往超市或到餐厅吃饭时,怎么浑然不觉地就到达目的地了?这就是疯猴子发泼撒野的典型例子,我们任由疯猴子制造各种干扰,不仅让自己无法充分体验当下时刻,同时也剥夺了我们专注和训练觉性的机会。此处所说的机会,指的是能够有意识地把注意力放在周围的事物上,也许是看着你所经过的建筑、人行道上的行人、街道上的车水马龙,或者行经路线上的树等。当你真的去注意你所见到的,这只疯猴子就会安静下来,你的心会变得比较不焦躁,同时也会开始发展出一种平静感。
你也可以将注意力放在行走时身体的感受上,比如注意双腿的移动、双脚接触地面、呼吸或心跳的节奏等。即使在繁忙时刻,这个方法也很管用,是克服匆忙赶路焦虑感的有效方法,当你把注意力放在自己身体的感受上,或者他人,或者路过的地方与其他事物时,你还是可以快步行走,只要让自己想着:“现在我正走在街上……现在我看到了一栋建筑……现在我看到一个穿着T恤和牛仔裤的人……现在我的左脚接触到地面……现在我的右脚接触到地面……”
如果能在这些行动中都带着有意识的觉知,烦乱和焦虑就会逐渐消失,而你的心也会变得更平静、更放松。当你到达目的地之后,也能够以更自在、开放的心态面对下一阶段的行程。
你也可以利用相同的专注力来开车,或用在家中、职场中所进行的一切日常活动。只要把注意力放在视线范围内的种种对境上就行了,或者,也可以运用声音作为禅修助缘。甚至像烹饪或饮食这类简单的活动,都提供了修持的大好机会,比如切菜时,你可以边切边把注意力放在切割的形状或颜色上,也可以注意汤汁或酱料沸腾冒泡的声音;吃饭的时候,便把注意力放在体验到的气味和口味上。
你可以任选这些情境来练习无所缘禅修,无论你在做什么事,既无贪着也不嫌恶地让自心单纯开放地安住即可。
你甚至可以在睡觉或做梦时进行禅修。当你快睡着时,可以用无所缘禅修来安住自心,抑或轻轻地将注意力放在睡意的感受上。或者,你也可以在睡前默默对自己复诵几遍:“我会认出我在做梦,我会认出我在做梦,我会认出我在做梦……”创造一种将梦境转为禅修经验的机会。
当你开始感到完全孤寂时,你就是开始在帮助自己,让自己回到家。
——邱阳,创巴仁波切,《幻相的游戏》(illusi。n`s game)
禅修并非“单一规格”的修持。每一个人都意味着不同性格、背景和能力的独特组合,也由于认识到这点,佛陀教导了形形色色的法门,以帮助芸芸众生在人生旅途和各种情境中认出自心本性,并从贪、嗔、痴三毒中获得真正的解脱。有些法门看起来虽然平凡无奇,却代表着佛法修持的心要。
佛陀教法的重点在于,要我们将正式禅修的体验,应用在日常生活中的每一层面。否则,正式禅修帮助我们培养出对空性、智慧和慈悲的直接体验就失去了意义。因为只有在面对日常生活的种种挑战时,才能真正测出我们内在的平静、洞察力与慈悲的进展。
即使如此,佛陀还是要我们亲自试试不同的修持方法。有一部经典中提到,佛陀鼓励他的弟子透过修持来验证他的教法,而不是根据表面的重要性而接受他的教法:&犹如我们以锻烧、切割、摩擦的方法检验真金一般,同理,有智慧的比丘也要检验我的教法,要透彻检验我的教法,不要因为盲从而领受之。”
基于相同的精神,我也请大家亲自尝试这些教法,看看这些教法对你是否有效。有些法门可以帮助你,但有些对你可能没有助益。有些人可能马上就发现自己跟某个或某些技巧很相应,但也有些法门需要多加练习才会熟悉。也有某些人可能会觉得禅修对自己一点好处也没有,这也没关系,最重要的是,要找到能够发展出平静、清明、自信和安详的修持方法,并且实际去修持。假使你可以这么做,那么,你不仅能够利益自己,还可以利益周遭的每一个人,而这就是所有科学研究与内心修持的最终目标,不是吗?我们不仅为自己,更要为后代子孙创造一个更安全、更和谐、更和善仁慈的世界。
第三部 果――成果
经验改变大脑。
——杰若米·卡根( Je R。me Kagan),
&&&&&&&&&&&&&&&&&&&&&&&&&&&&&&&&&&&&&&&&&&&&&
《三个令人趋之若鹜的概念》
第十五章& 问题与可能性
一开始,我们的心无法长久保持稳定,也无法长时间安住。然而,只要坚忍不拔并持之以恒地禅修,心的平静和稳定性就会逐渐开展。
&&&&&&&&&&&&&&
一-波卡仁波切( B。kar Rinp。che),《对初机者的忠告》
当你以禅修来安住自心时,奇妙的体验就可能会发生.,有时要禅修一段时间之后才会有这些体验,有时才第一次坐下来禅修,它就发生了。最常见的体验就是喜乐、清明和超越念想。
喜乐,是身心西方面的纯然快乐、舒适和轻安。当这种体验增强时,你所见到的一切就好像都是由“爱”所产生,即使肉体的疼痛也都会变得很轻微,甚至几乎完全感受不到。
明性,是能够洞见事物本质的一种能力。见一切事物时,就好比见到无云晴空下灿烂闪亮的山水景色般,每件事物都很合理地清晰呈现。即使是纷扰的念头和情绪,在这片景色之中也都有其归属的所在。
超越念想则是一种自心完全开阔宽广的体验。你的觉性直接无遮,不被“我”或“他”、主体和客体,抑或其他形式的限制所遮盖。这是一种清净心识的体验,广大如虚空,无起始,无中间,也无止境。就像虽是在梦境中,却是清醒的,而且也认出梦中所经历的一切与做梦者的心并非分离的。
不过,我常听到初学禅修的人说,他们虽然坐著,却什么也没发生。有时他们会感受到某种非常短暂而轻微的平静,但大部分时间里,他们并没有感受到禅修前和禅修后有什么不同。这种情形可真会让人感到失望啊!
此外,有些人还会产生某种迷失感,好像他们所熟悉的念头、情绪和感官知觉的世界发生了某种微妙的变形,而这有可能是愉悦的,也可能是不悦的。
我前面提过,无论你体验到的是喜乐、清明、迷失感,或什么都没有,但你“想要禅修”的意图,比起禅修时发生的一切来得重要多了。由于正念已经在那儿,只要透过禅修,努力地与它连接上,就能发展出对它的觉察。假使能持续不断地练习,逐渐地,你可能就会感受到某种不同于一般心理状态的安定感或平静感。开始有这样的体悟之后,你就能直觉地了解“散乱的心”和“禅修时不散乱的心”两者之间的差异。
&大部分人在刚开始的时候,根本无法长时间在纯然的觉性中安住自心。如果你只能安住很短的时间,没有关系,只要按部就班,遵循前面所提到的教法,在任何修持座中都一再重复练习“短时间的放松”就对了。即使只是在一呼一吸的短暂瞬间安住自心,也是大有益处的。只要持之以恒,一再重复练习就行了。
周围环境的因缘条件不断在改变,但真正的平静来自于适应改变的能力。比方说,假设你正在打坐,就在平静地专注于自己的呼吸之际,楼上的邻居竟然开始用吸尘器吸地极,或者附近的狗突然开始汪汪乱叫;也许你开始觉得腿痛或背痛,也许觉得哪里很痒;或者,你以前跟别人吵架的情景突然毫无来由地涌上心头……这些状况时常会发生,而这就是为何佛陀要教导许多不同禅修法门的另一原因。
当这类干扰发生的时候,你就要把它们都变成修持的一部分。这时你可以用觉性去察觉这些干扰;如果你的呼吸练习被狗叫声或吸尘器的噪音打断,那么你就转而练习声音禅修法,把注意力安住在这些声响上;如果你感到背痛或腿痛,就把注意力放在那感到疼痛的心;如果你感到哪里很痒,干脆就抓抓痒吧!假如你去过正在举行佛法教学或是僧人正在念经的佛堂,你一定看过僧人们不断在抓痒或咳嗽,或在坐垫上调整姿势等。但是,如果他们曾用心体会老师所授予的严格训练,那么很有可能的状态是,尽管他们在那儿又抓痒又动来动去的,却是保持着觉察的心——把自己的注意力放在搔痒感、抓痒的感受,以及抓完痒的爽快感上。
如果你正在被强烈的情绪干扰,也可以试试前面提到过的方法,专心注意那正在体验情绪的心。或者你也可以转而修持施受法,利用当下的感受——无论是嗔念、悲伤、嫉妒或欲望作为修持的基础。
还有一种相反的状况。我认识的不少人都发现,禅修时他们的心会陷入朦胧或昏昏欲睡的状态,要费尽力气以张开眼睛,并集中注意力去禅修,这时“今天算了,躺下来睡一下”的念头就很诱人了。
这种情况有几种对治的方法,第一种方法是,将注意力转而放在昏沉感或睡意上即可,这其实只是觉察身体感受的·一种变化式。换句话说,要能利用你的昏沉,而不是被昏沉所利用。如果你实在坐不直,那就干脆躺下来,同时尽量挺直脊椎。
另一个对治法则是将眼睛向上凝视,你不需要抬起头或下巴,只要把眼光往上移,凝视着上方即可。这样做通常可以让心产生清醒的作用。而当你的心感到烦躁时,凝视下方则能产生一种安定的作用。
如果这些对治昏沉或干扰的方法都无法奏效,我通常就会建议学生先暂停一会儿,休息一下。可以出去走走、做做家务事、运动、读书,或种种小花小草等。如果你的身心都不合作,那么强迫自己禅修实在没什么意义。如果你企图压制自己的抗拒感,到最后你只会对禅修的想法感到挫折,然后就干脆放弃,宁可通过其他短暂而吸引人的事物来得到快乐。在这时候,你家卫星电视和有线电视的节目看起来就很诱人了。
禅修的次第
让那被念头所混浊的(心之)水澄清。
&&&&&&&&&&&&&&&&&&&&&&&&&&&&&&&&&&
——帝洛巴,《恒河大手印》
我刚开始禅修时,惊恐地发现,比起未禅修以前,我反而体验到更多的念头、情绪和感官知觉;我的心非但没有更平静,甚至还更加烦躁了。
“别担心,”我的老师们这样告诉我,“你的心并没有变得更糟。事实上,这些心念一直都在,只是你以前从来没有注意到,而现在愈来愈能清楚地察觉到它们罢了。”
瀑布般的体验
我的老师们将这种体验比喻为山上融解的雪水突然使瀑布涨水。他们告诉我,当融解的雪水从山上往下倾泻时,雪水所及之处,各种物质都会被翻搅而起;无数的岩石、石块和其他物质都会随着雪水一起奔流而下。由于水流非常快,冲刷而下的碎石浊沙又造成水流混浊不清,因此不可能将这些东西都看得一清二楚。同样地,这些心理与情绪的碎石浊沙的确很容易让我们分心散乱。
老师们于是教我一段简短的祈愿文:& “持金刚祈愿文&& (
D。rje Chang
Tungma)。我发现,当我的心被念头、情绪和感官知觉淹没而不知所措时,这段经文非常有帮助。部分偈言略译如下:
禅修的正行即是不散乱,无论心感知了什么念头,念头也只是念头罢了。祈请您帮助那安住于一切念头之本质的行者,如实地安住于自心。
全球巡回讲学的时候,我观察到,“瀑布体验”是人们开始禅修时通常会碰到的第一个体验。面对瀑布体验时,实际上还会产生几种普遍反应,我自己全都亲身经历过。就某种意义来说,我感到自己非常幸运,因为亲身经历了这些过程,让我能够对学生产生更深的同理心,只不过在当时,这些瀑布体验似乎是可怕的折磨。
第一种反应是企图阻断瀑布,也就是蓄意阻止念头、情绪和感官知觉的生起,以便能体验到平静、开阔和宁静的感觉。试图抗拒念头等体验的意图会产生一种反作用,因为这样做会造成心理或情绪的紧张感,到最后演变为身体的一种紧张状态,尤其是上半身:双眼上翻、耳朵竖得紧紧的,而脖子和肩膀则变得异常紧绷。我通常把这个阶段的修持称为“如虹禅修”(rainb。w—like
meditati。n),因为阻断瀑布之后的安定感就像彩虹般虚幻且短暂。
一旦你不再蓄意强加这种造作的安定感,你就会发现自己得面对“原来”的瀑布体验。而在这样的体验中,你的心迷失在先前试图抵挡的各种念头、。情绪和感官知觉中。基本上这就是本书第二部所描述的&哇”的体验,这时你开始试着观照自己的念头、情绪和感官知觉,但是一下子又被它们带得团团转。你认出自己又迷失了,然后再强迫自己回一去观察心中所发生的一切。我把这种状态称为“钩链禅修”&
( h。。k f。rm 。f
meditati。n),在这样的禅修中,你试图钩链住自己的体验,万一不小心让自己迷失了,你就会感到有些懊恼。
有两种方法可以对治这种“钩链”的状态。假如你极其懊恼自己迷失在散乱之中,那么,就让自己的心轻轻安住在懊悔的体验中。不然,就放下散乱的心,把觉性安住在当下的体验中。举例来说,你可以试着把注意力放在身体的感受上:也许你的头觉得有点温热,也许你的心跳有点快,又或许你的脖子或肩膀有点紧绷,只要把觉性安住在当下的感受就对了。你也可以像本书第一部和第二部探讨过的,试着以纯然的专注力安住在“瀑布”本身的奔流之中。
无论你如何面对瀑布般的体验,这些体验都为我们上了非常宝贵的一课,消除了我们对禅修先人为主的观念。其实,你对禅修所抱持的期待,通常就是你会遇到的最大障碍,因此,重点是要让自己如实地觉知自心生起的一切。
另一个可能性是,经验来来去去,速度快到你根本尤法认出它们。每一个念头、情绪或感官知觉就像滴人大水池的水滴一样,马上就被吸纳了。这个体验其实是很棒的,而这就是无所缘禅修的一种,是“止”修持最棒的形式。所以,倘若你无法捕捉住每一“滴”,也无须责怪自己,反而要祝贺自己一下,因为你已经自然地进入了大部分人都觉得很难达到的禅修境界。
修持一段时间之后,你会发现念头、情绪等的激流开始和缓下来,你也更能清楚区别自己的经验。这些经验其实一直都存在,然而,就如同真实的瀑布一样,奔腾的水流把许多污泥和沉积物翻搅而起,让你根本无法把它们看清楚。同理,透过禅修,平时遮盖住自心的习气和散乱就会开始平息下来,然后你就会开始看到平常没有觉知到的心念活动。
当然,也许你还无法观照到每一个经过的念头、情绪和所接收的对境,就像之前所提到“错过公交车”的经验一样,只能对它们惊鸿一瞥——这也没关系,“知道错失了某个念头或感受”的知觉,就是一种进步的征兆,显示你的心已经敏锐到能够捕捉变动的痕迹,就像侦探开始找到线索一样。
再继续练习下去,你会发现自己愈来愈能够在每个体验生起的瞬间就清楚觉察到它。我的老师曾把这个现象比喻为强风中飘扬的旗幡:旗幡不断随着风的方向飘荡,旗幡的动向就好比在你心中迅速生灭的种种妄念,而旗杆则有如你自然的觉性,笔直稳固、屹立不动地固定在地上。无论风势多么强劲,无论强风将旗幡吹往哪个方向,旗杆总是在那儿,如如不动。
河流般的体验
持续不断练习,慢慢地,你势必会发现,自己开始能够清楚分辨那些经过心中的念头、情绪和感官知觉的动向。此时,你已经开始将“瀑布体验”转变为我的老师们所说的“河流般的体验”。此时,一切仍活跃地进行着,但速度已渐慢且趋于和缓。进入这种“河流”阶段的禅修体验的最初征兆之一,就是发现自己偶尔已经可以轻松不费力地进入禅定的觉性境界,可以自然觉察内在和外在所发生的一切。而当你正式禅修时,喜乐、清明、超越念想的体验也更加清晰明确了。
这三种体验有时会同时出现,有时其中一种会比另外两种强烈。你可能会感到自己的身体变得更轻、更松,也可能会发现自己所领受的一切外在境相变得更清楚,或者说更“明晰通透”,它们似乎已不再像以前一样沉重或压迫了,念头和感受也不再显得那么强烈。这妄念之流被禅定觉性的“甘露”所灌注,变得比较像是来来去去的短暂印象,而不再是绝对的事实。
当你进入这“河流”般的体验时,会发现自己的心变得平静多了;你也会注意到自己不再把心的活动那么当真,那么在意心的变动。因此,最后你会发现自己自然地体会到一种更坚定的自信与更深远的开阔感。无论遇到什么人、经历了什么,或到何处去,你都如如不动。虽然这些体验来来去去,但是,你已经开始要体会周遭世界的美丽了。
一旦这些体验开始发生,你也开始能分辨出每个体验之间的微小空隙。这些空隙最初会很短暂,只是对“超越念想”(n
。n-c。nceptuality)或“超越经验”(
n。n—experience)的惊鸿一瞥,但假以时日,随着自心愈来愈平静,这些空隙便会愈来愈长。而这就是“止”禅修的精髓:能够察觉并安住在念头、情绪和其他心理活动之间的空隙上。
湖泊般的体验
在“河流般的体验”之中,你的心可能还是会有高低起伏,但是,当你到达下一阶段,也就是我的老师们所说的“湖泊般的体验”时,你的心就会开始感到非常平稳、宽广且开阔,就像是平静无波的湖泊一样:你发现自己打从心里感到快乐,没有任何高低起伏;你充满了自信、稳定,而且多少已体悟到禅定觉性的持续境界,即使在睡梦中也是。
人生中,你也许还是会遭遇许多困难,比如负面的念头、强烈的情绪等,但是,这些困难对你而言已不再是障碍,反而成为加深禅定觉性的契机。这就像赛跑选手挑战自己多跑半英里,以期能够突破瓶颈而获得更坚强的实力和能力一样。
在这同时,你的身体开始感受到喜乐的轻安,你的明性也更为增长,因此所领受的一切境相都变得更鲜明了,几乎是一种明晰澄澈的状态,就像镜中的影像一样。虽然疯猴子在河流般的体验阶段可能还是会制造一些问题,但是当你达到“湖泊体验”时,疯猴子便会从此退隐江湖。
佛典中把这三个阶段的过程比喻为莲花出污泥而不染。莲花从湖泊或池塘底的污泥和沉积物中长出,当花朵在水面上绽放时,却没有沾染到任何污泥。事实上,花瓣表面似乎还有抗污染的能力。同理,当你的心在湖泊体验中开花绽放时,你不会有任何攀缘或扰著,不会有任何与“轮回”有关的问题,你可能还会开展出如古代大师所成就的神通,诸如遥视或他心通。不过,假使你真的有这些经验,除了你的老师或老师的亲近学生之外,最好不要跟任何人提起或夸耀。
在佛教传统中,修行人不太会跟他人谈论自己的体验和了悟,主要是因为这样容易增长我慢,而且也可能导致滥用这些体验,以获取世间权力或用来影响他人,这对自己和他人都会造成伤害。
基于这样的原因,禅修的训练便牵涉到所谓的誓戒或诺言,亦即梵文“三昧耶”(samaya)(梵文,誓言或承诺),也就是不滥用从禅修训练所得到的能力,也有点像是限用核武器条约一样。而违犯三昧耶的结果,便是失去这些透过修持而获得的了悟和能力。
体验并非开悟
舍弃你所贪执的一切。
——第九世噶玛巴,《大手印了义海》
虽然“湖泊经验”被视为“止”禅修的最高境界,但并非真正的开悟或完全证悟。它是修持道上重要的一步,却不是终极目标。所谓的“开悟”,是完全证悟自己的佛性。佛性是轮回与涅檠的基础,它超越一切念头、情绪,以及感官识(根识)和意识的感受经验,也远离了“自与他”与“主体与客体”的二元体验。它是浩瀚无际的,是智慧,是悲心,也是大成就。
我父亲曾经说过一则他在西藏时发生的故事。他的一个出家弟子在山洞中禅修,有一天,这个弟子捎了一个紧急口信给我父亲,请父亲务必到山洞中看他。我父亲抵达时,这位僧人兴奋地告诉他:“我已经完全证悟了,我知道我能飞了。但是,因为您是我的老师,我还是需要得到您的许可。”
父亲知道这个僧人只是短暂地体验到自心本性而已,于是坦白告诉他:“别傻了,你飞不起来的。”
“不,不,”僧人兴奋地答道,“假如我从山洞顶端跳下去……”
&“不可以!”父亲打断他。
他们就这样来回争辩了好一会儿,最后这位僧人终于让步了,说道:“好吧!既然您这么说,我就不去试了。”
这时已接近中午时分,于是僧人便供养我父亲午餐。服侍我父亲用完午餐之后,这位僧人便离开了山洞。但过了没多久,我父亲就听到“砰!”的一声,随后,深邃的山洞底下便传来哀嚎声:“救救我,我的腿断了!”
我父亲于是爬下去,到了那个僧人横躺的地方,说道:“你不是说你已经证悟了吗?现在你的证悟在哪儿啊?”
“请别再提我的证悟了,”僧人哭喊道,“我快痛死了!”
慈悲如昔地,我父亲把这位僧人背到山洞中,用木板固定住他的腿,并给了他帮助伤口愈合的藏药。然而,这肯定是这位僧人永难忘怀的一课。
就像我父亲一样,我的诸位老师总是审慎地指出“短暂体悟”和“真正开悟”之间的不同。体悟随时都在变化,就像天窄中云朵的飘浮移动般,而开悟,即自心本性的稳定觉性则如天空本身,是衬托各种变动体验生起的一个不变背景。
想要达到开悟的境界,最重要的是让自己的修持逐步开展,并以每天多次的短时间禅修作为开始。从短时间禅修中逐渐增长的安定、平静或清明等体验,很自然而然地就会激励你延长修持的时间。太疲倦或太散乱的时候,剔强迫自己一一定要禅修。但是,当你心中有个微弱却坚定的声音告诉你,现在是专注禅修的好时机时,那就千万要把握机会做禅修。
另外很重要的一点是,要放下任何你可能体验到的喜乐、清明和超越念想的觉受。喜乐、清明和超越念想都是非常美好的体验,也是你跟你的自心本性建立了甚深连接的一种明确征兆。但是,当这样的体验发生时,我们通常都会被诱惑而想紧抓不放,希望这些体验能持续下去。
你可以记住并领会欣赏这些体验,但如果你试图留住或重演这些体验,最后你就会感到挫折与失望。我非常了解,因为我自己曾经历过这样的诱惑和企盼,也曾因为屈服在这样的诱惑和企盼之下而感到灰心挫折。每一次喜乐、清明或超越念想闪现的瞬间,都是当下对自心如实的自然体验。
当你试图抓住某个喜乐或清明的体验时,这个体验就会失去本身活跃生动且自然的特质,而变成一种概念、一种死去的体验,无论你再怎么努力想要留住它,还是会渐渐消退。稍后如果你试着再复制这个体验,也许可以尝到一点先前的滋味,但这也仅只是一种记忆,绝非那个直接的体验本身。
我学到的最重要一课是,获得平静的体验时,要避免对这种正面的体验产生执著。就如同任何内心的体验一样,喜乐、清明、超越念想等体验也都是自然地来来去去,并非你所创造的,也不是因为你做了什么才让它们发生,更不受你控制,它们仅只是自心本然的特质。老师们教我,每当这些殊胜的体验发生时,要在这些觉受消退之前见好就收。因此,每当喜乐、清明或其他美好的体验发生时,我就会马上停止禅修。出乎意料之外,这些体验竟然比我试图抓住它们时更加持久。我也发现,下一次的禅修时间快到时,我已经迫不及待地想要禅修了。
更重要的是,我发现在喜乐、清明或超越念想的体验生起时就结束禅修,其实是学习放下执著的大好时机。紧抓或坚守着美好体验不放,真正是禅修的一大危机,因为我们很容易就会将这些美好的体验误以为是开悟的征兆。但在大多数情况下,这只是暂时现象,是对自心本性的短暂瞥见,它很容易被遮障,就像太阳被云朵遮住一样。一旦那短暂的清净觉性体验过去了,你又得处理内心所面临的昏沉、散乱、惊扰不安等平时的状态。事实上,比起试图攀执喜乐、清明、超越念想的体验,好好处理这些负面状态,反而会让你获得更大的力量与更大进展。
让你的体验成为你自己的向导和灵感吧!走在这条修持的旅途上,要让自己尽情欣赏沿途的景色。这旅途上的无限风光就是你的自心,由于你的心本来就是证悟的,因此,倘若一路上你都能把握机会随时安住一会儿,那么最后你将会领悟到,你想要到达的地方其实就是你当下所在之处。
第十六章& 内部作业
证悟之道只有一条:从内在做起。
&&&&&&&&&&&&&&&&&&&&&&&&&&&&&&
——第十二世泰锡度仁波切,《了义大手印祈请文》释论
全球巡回教学的好处之一,就是有机会学到不同语言的零星片段。我很喜欢美国人形容公司员工犯罪行为的一种说法,他们称之为“inside
j。b”(内部作业)。犯下这种罪行的人通常自恃安全无虞,因为他们自认为很清楚公司设定的所有警戒措施,然而结果通常是他们并不真的知道所有细节,终究还是让自己的罪行露出马脚。
就某方面而言,让自己受制于自心的烦恼,就是一种“内部作业”。当我们失去贪爱的人、事或物,或当我们被迫正视自己不愿面对的状态时,就会感受到各种不同的痛苦,而这正是因为我们可以或应该了解。心,却不去了解所造成的直接结果。我们被自己的无明愚痴所捆缚,还企图通过外在方法让自己从中得到解脱,但这些方法也不过是二元对立的无明所反射罢了,更何况让我们陷入烦恼的,就是这种二元对立的无明愚痴,这些外在方法只会让囚禁我们的桎梏更加牢固而已。
因此,我所学到关于念头和感知作用的生物性过程( the biological
Processes),表明了若想要从痛苦的桎梏中解脱,唯一的方法就是以苦的形成原因来化解苦的囚禁。只要一天没有认证原本就存于自心的宁静,我们也就绝对无法从外在对象或活动中找到永恒的满足。
换句话说,快乐和不快乐都是“内部作业”。
只求生存或更求发展
一切喜乐由善生起。
&&&&&&&&&&&&&&&&&&&&&&&&
——冈波巴大师,《冈波巴大师教言:无上道宝鬘》
小时候老师曾教我,快乐有两种:短暂的快乐和永恒的快乐。短暂的快乐就像心的阿司匹林,只能暂时缓解情绪性痛苦几个小时,而永恒的快乐则来自去除痛苦的根本原因。
短暂快乐和永恒快乐之同的差异,跟本书第一部所讨论的&情绪反应”与“人格特质”之间的区别,在许多方面都很类似。以遗传学的角度而言,人类似乎被设定为倾向寻求短暂的快乐,而非永恒的快乐。饮食、性爱,以及其他活动都会释放出荷尔蒙,造成生理与心理上的幸福感受;而透过荷尔蒙的分泌,饮食、性爱等生存繁衍的种种活动,在保障个人生存与基因传递上都扮演了非常重要的角色。
就我了解,我们从这些活动所获得的愉悦感之所以很短暂,其实和基因的设定有关。倘若饮食、性爱等活动能够制造恒常的幸福快乐,那么,我们只需从事这些活动一次,就可以翘起二郎腿好好享受一番。让其他人接棒执行延续种族的任务。以纯粹的生物学观点而言,这种求生存的驱动力只会让我们更趋于不快乐,而非更快乐。这就是其中的坏消息。
好消息是,脑部构造中一个不寻常的生物性“逆转”让我们能够凌驾基因的倾向之上。其实我们能够训练自己去认识、接受,并安住在较持久的宁静与满足感之中,而不会只为了再次体验短暂的快乐,就冲动无节制地重复相同活动。这个“逆转”,其实就是高度发展的大脑皮质层,即大脑中负责推论、逻辑和概念化的部分。
当然,拥有非常复杂的大脑皮质层也有缺点。很多优柔寡断的人常常让自己卡在反复推敲的死胡同里,从该不该跟伴侣一刀两断,到什么时候应该去超市购物,都要仔细琢磨其中的利弊,结果是什么也决定不了。不过,这种能够在不同选择中做取舍的能力,的确是很棒的优势,而且是好处远多于坏处。
柴火本身并非火焰。
——龙树菩萨,《中观基础智慧》
现代人普遍都知道,脑部基本上分成左、右两部分,即左脑与右脑。而左、右脑或多或少是彼此的“镜像”&
image,对称的结构),连接着各自的脑杏仁核、海马回,以及负责处理大脑皮质层大部分理性过程的大脑额叶。我曾听过有人随意聊到说自己是“左脑发达”或“右脑发达”,意思是指,左脑较活跃的人通常比较擅长分析或较为理智,而右脑发达的人则较有创造力或艺术天分。我不知道这是不是真的,不过据我所知,过去几年的研究结果全部显示了,人类和其他较进化的物种(比如说,我们的猴子朋友)的两边大脑额叶,在情绪的塑造和体验上各自扮演着不同的角色。
2001年在印度举行的“心与生命学会”研讨会中,理查,大卫森教授发表了在威斯康辛州麦迪逊市卫斯门实验室所做的研究结果。受试者被示以特别设计的照片.以唤起不同的情绪;照片内容从母亲慈爱地抱着婴儿,到意外事故与被烧伤的罹难者都有。受试者在两个月内接受了好几次测验,每次间隔约数星期。实验结果清楚显示,当受试者看到一般认为与喜悦、温馨、慈悲等正面情绪的相关照片时,大脑左前额叶的活动明显增加了,而看到会引起恐惧、愤怒或恶心等负面情绪的照片时,大脑右前额叶的活动就会增加。,
换句话说,这强烈指出了快乐、慈悲、好奇和喜悦等正面情绪,跟大脑左前额叶的活动相关,而愤怒、恐惧、嫉妒和仇恨等负面情绪,则由大脑右前额叶的活动所造成。这个关联性的确认,代表我们对“快乐”或“不快乐”的生物性基础有了更深一层的了解,而且长远来看,可能还会为发展实用的“快乐科学”奠定基础。这个关联性更立即提供了一个关键,让我们得以了解大卫森和安乐尼·露兹两位教授后来针对曾受过不同禅修层次训练的行者,以及未曾有过禅修体验的实验对象所进行的研究结果。
这些研究始于2001年,他们向我解释时,将其描述为“试验性研究”,换句话说,就是科学家在发展正式临床研究时,设计用来帮助科学家能以更明确的标准和控制来执行的一种试验性计划。这次试验性研究的实验对象,是一个曾于多位当代藏传佛教大师座下受训30多年的僧人。需要注意的是,此次试验性研究的结果还不具结论性。首先,也是最重要的一点是,研究成果的检验需要时间,以便整理出未预期的技术性问题;其次,检讨试验性研究的结果可以帮助科学家厘清与研究可能有关或无关的资讯;第三,跟西藏僧人合作时,语言沟通上的困难常会造成实验对象和研究者之间无法明确沟通。最后一点,也是本书第二
部最后所提到的,藏传佛教行者必须持守三昧耶戒,除了具格上师之外,不能跟其他人描述自己所体验的实际境界。
卫斯门实验室这项试验性研究的目的,是为了确定实验对象30年多来所受的心智训练,是否真的能够让脑部不同区域的活动产生某种客观性、可测量的改变。为了达到这个实验日的,僧人被要求进行许多不同的禅修法门,其中包括了把心安住在某个特定的对境上、生起慈悲心,以及无所缘止禅修等。(参与此次试验性研究的僧人将无所缘的止禅修描述为“当下且开放”的禅修,也就是纯然安住在自心开放的当下,不刻意专注于某个对境。)他先是安住在一个中性状态中60秒,然后再进行特定的禅修60秒,就这样交替进行。
在这次试验性研究中,科学家以功能性核磁共振造影扫描装置监测这位僧人的大脑,再加}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慈心悲愿圆觉寺骗局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