蒋介石年轻时候的故事认为什么时候是下最后决心的时候

频道头部广告调用
 > 正文
蒋介石曾孙自称“奸商” 决心投资大陆市场(图)
       从商
  “恪遵父训不碰政治进军商场”
  蒋友柏还记得父亲蒋孝勇决定离开政治、移民到加拿大后,一家人难得朝夕相处。早上孩子们由爸爸蒋孝勇送上学,下课了,几个男生不是打撞球、乒乓球,就是全家去逛家具店,买家具回来自己组装。一切靠自己,没人帮忙,但全家都在海外学到了独立。
  那也是他深觉最快乐的时光,从小叛逆的蒋友柏,发现他跟远离政治的父亲就像朋友一样,只要是父亲说的,他一定都听。
  1996年,圣诞节前三天,蒋友柏、蒋友常兄弟取得躺在病榻上已经病危的父亲的同意,一同上街买黑西装。18岁的蒋友常静静跟在哥哥身后,20岁的蒋友柏已有着超龄的成熟:父亲即将离去,手足更需一心。
  背负着蒋家这个沉重的姓氏,父亲生前交代两兄弟“不要碰政治”,两人至今仍奉行不渝……
  “恪遵父训不碰政治”,把舞台从政坛换成商场,或许正是蒋友柏需要的,商场是一个相对比较公平、功利,能够证明自己的战场。
  “19岁时就赚进160万美元”
  “我第一笔成功的生意,是做马来西亚的房地产,只花了两个月时间,成交金额2300万美元,抽7%当作佣金。”那年,“我只有19岁,纽约大学金融系一年级的学生,就赚进了160万美元”。
  “很多人都在投资黄金跟原油,但以我的个性来说不适合,因为没有历史可以依循,”蒋友柏强调,自己投资哲学里的“三不”:
  不玩期货;不玩回收期太长的生物科技;不玩那些20年来起伏超过30%的网络公司,因为大于那斯达克大盘的9%,风险过高。
  “所以我都投资服务业,因为我不愿意跟钱开玩笑。”蒋友柏的神情闪过了一丝冷竣的严肃。
  2003年2月,蒋友柏与台湾影星、花莲慈济医院院长林欣荣的爱女林姮怡结婚,目前育有一对子女。
  每天晚上10点,蒋友柏将一对宝贝儿女哄上床,下一秒钟,已悄悄地坐上计算机桌前开始为客户赚进以百万美元计的投资组合。从跟父亲学做投资银行开始算起,蒋友柏在投资金融市场资历已翻滚12年。
  “我老婆还说:我是个奸商!”
  24岁,蒋友柏才回台湾。
  决定回台湾,当然就避不开四面八方的眼光,但是蒋友柏宁可选择机会。“我从来不去管别人怎么想。”他一脸无所谓的表情。
  2003年7月,蒋友柏与刚从纽约帕森斯设计学院回来的兄弟蒋友常,一起创立资本额400万元新台币的专业设计公司“橙果设计”。他邀来英国当红名设计师劢刻羊当台柱,自己负责经营与业务。
  当时没有经营策略、没有客户,连要做什么都还不知道。
  正好一家员工熟识的西门町球鞋店老板要改装潢,蒋友柏便央求说:“我有一个设计公司,可不可以帮你改装,如果不喜欢,就不要收钱!”最后,球鞋店老板很满意橙果的第一件作品。 有人问:“如何领导那些饶富创意的年轻世界级设计师呢?”蒋友柏回答:“我会跟设计师讲明,这东西100%不赚钱,但我完成你的梦!”
  “捷安特就是一个例子,一开始做的很辛苦,赔了一屁股,但后来这部脚踏车全世界在卖,”蒋友柏指着黑板上的设计图说,“客户都是这样养出来的,这个生意后面可以带出一堆设计。”
  去年不含室内设计“橙果”营收约1500万,今年前3个月,签约总金额就超过去年营收一倍。合作对象中不乏智冠科技等大型知名企业。
  “我从来就不介意外面说我是生意人,我老婆还说:我是个奸商!”
  只要在事业上接触过蒋友柏,都对他的强悍、冲劲、杀气腾腾印象深刻。从为捷安特、雷诺赛车设计到为摩托罗拉设计,如果把全部客户都说出来,这是会让所有同业呆掉的一份名单。
  不过,蒋友柏不讳言,自己缺乏耐心,是个很差的管理者。他的员工也说,蒋友柏冲刺的速度太快,边走边战,员工难以追赶。
  短短3年,蒋友柏已成为台湾媒体的宠儿,这并不因为他曾祖父是蒋介石,也不只是因为他的太太曾经是个名模;而是因为他创办的设计公司,靠着创新的商业模式,让外国设计公司都称赞。
  “大陆是我必须进入的市场”
  蒋友柏的橙果设计公司即将进军大陆。蒋友柏坦言,他的身份对他去大陆是一项优势,但是,“台湾绝不是跳板。台湾是永远的家。这里是我的开始,也希望是我的结束,大陆是我必须进入的市场。”
  蒋友柏公开说蒋家的确压迫过台湾人民,这句话让其他蒋家人相当尴尬。蒋友柏母亲蒋方智怡表现低调并表示不愿谈,蒋家第三代蒋孝严则辩驳说,蒋介石对台湾是功大于过。不过同属年轻一代的国民党发言人苏俊宾力挺蒋友柏,认为蒋友柏是勇于面对历史:国民党发言人苏俊宾:“我认为以一个家属,尤其是后代,能够有这样的胸襟跟想法,本身是非常值得鼓励的,假如历史的部分有过,我们很诚实面对,这就是一个进步的象征。”
  对蒋友柏的看法,马英九表示,值得肯定。
  “投资是,你愈不要出名,就会赚得愈多,”——蒋友柏。
编辑:黄萃
  
2 下一页   尾 页
>> 相关文章
>> 发表评论
密  码:
右侧调用-广告
右侧调用-本站文明上网,理性发声。
---华夏经纬网版权所有---蒋介石的家事与国事
来源:_bookdoc_
(共126页)
  在近代中国变幻纷繁多彩的历史舞台上,蒋介石表演了什么角色?是伟人抑或独夫,其历史功罪,向来评说民国史者,褒贬不一。近来虽有一些蒋介石传记问世,但详略不同,史料不足,评论也异。现王晓华、张庆军等撰写的《蒋介石的家事与国事》,在大量图书报刊档案资料的基础上,融会提炼,从不同角度,多侧面地反映了蒋介石的形象。
  《蒋介石的家事与国事》,有家庭、婚姻、思想、外交、军事、权术种种。其中“家庭篇”的“蒋氏谱牒与郑发其人”,客观地反映了蒋介石的身世;蒋介石的“经纬之情”,则显现出他对经国的严求、纬国的亲慝,揭示了其寄重任于经国的希望。“婚姻篇”,则显示了蒋介石与妻妾们的感情纠葛、陈洁如其人其事,并指出《陈洁如回忆录》是一部伪作。“思想篇”,既呈现出蒋介石的主观唯心主义的本体论、认识观,又暴露了其对辩证唯物主义的批判和对中国社会的认识,并展现了他与基督教的关系。“外交篇”,显示出蒋介石对苏关系的失策;同时,还揭示了他的“夫人外交”路线。“权术篇”,则显现了一个在政治上玩弄权术“深藏不露”,“大权独揽,唯我是尊”和“举贤用不肖”,“裁抑权贵,玩弄平衡”,“扶植太子,继承大位”的蒋介石。此外,笔者还重点反映了蒋介石的“帅才”,如怎样打败孙传芳,如何收拾西北军,如何在中原大战中获胜,如何指挥五次“围剿”,如何适时地谋划“以空间换时间”的持久抗战方略,如何指挥“徐蚌会战”等等。这些篇章,基本构成了蒋介石一生的素描。
  作者在笔下显现出来的蒋介石,从身世、婚恋、父子情到“亦憎亦恋、难舍难弃的乡情”;从主观唯心主义思想认识到其“安内”用兵、运用权术、独揽大权、“传大位”,形象栩栩如生,是一个有骨、有血、有肉、有个性特点的蒋介石。在写作方法上,作者不落前人窠臼,敢于创新,采用电影特写镜头的技艺,重点“扫描”了蒋介石几个主要不同的侧面,文字生动,便于人们认识蒋介石的历史面目,是一部寓历史科学性于可读性之中的成功之作。
  书成,作者嘱我为序。我对蒋介石素乏深入系统的研究,难有中肯之言,但为了互策互励,特书数语,希望在蒋介石研究上,在中华民国史研究方面,各尽绵薄,做出新的奉献。是为序。
  方庆秋
  日  王晓华看到方庆秋先生的序言,颇多感慨。写序的时间是日。转瞬十六年过去了。由是想起“树犹如此人何以堪”的古话。
  这本书原名叫《多棱镜下的蒋介石》,写于1993年。1995年1月由南京大学出版社出版。但上了江苏省新华书店的畅销榜不久,由于种种原因被撤下柜台。
  不久,台湾先智出版事业有限公司在1995年12月出版是书,换了个书名叫《蒋介石的六面谜云》。
  近年各种各样的蒋介石的传记,文章层出不穷地涌现出来。各种新史料、新研究成果也陆续呈现出来。
  与此相比,这本雪藏颇久的旧书再版会有什么价值?
  不错,这也是作者要回答的问题。
  首先是本书的观点,至今仍有独特之处。例如蒋介石的恋母情结、蒋介石与两子经国、纬国的关系,蒋纬国的亲生母亲重松金子等等,作者根据档案材料,提出自己的观念,而至今未有后者提及。
  其次是本书的史料性的价值。该书披露了不少重要的史料,比如陈洁如给好友朱逸民的45封信。陈洁如曾经顶着蒋总司令夫人的头衔出国留学,但她前脚离开,后脚蒋介石就另觅新欢,陈洁如是带着怎样的心情到美国的?在她眼里的蒋介石又是什么形象?书中有丰富的信函材料能说明这个问题。
  即便有些新近出版的描写蒋介石及其家庭的著作,比如2009年由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出版的《蒋纬国口述》,其中提到:《陈洁如回忆录》质疑,他认为回忆录是伪作,证据是书中蒋介石和两个孩子在一起的照片有问题,将陈铣夫、陈甘夫当成蒋经国和蒋纬国,而陈洁如是不会犯这样的低级错误;另外还有一条理由是蒋纬国说:“他十岁时在广州认识陈洁如的,而回忆录则称陈洁如是在蒋纬国六岁时就见过,由此说明该书是伪作。”其实,在这个问题上恰恰就是蒋纬国犯了记忆的偏差。本书的编者引用蒋介石1921年的日记证实:陈洁如的确是在蒋纬国六岁时第一次看到他并和他一起玩;同时又从学术角度举证说明《陈洁如回忆录》从九个角度,用无可辩驳的论据证明陈洁如回忆录是一部伪作。此外,作者根据大量的蒋介石日记分析蒋介石思想形成,与家庭、妻妾之间的关系等等。还是具有相当的研究价值的。总而言之,书中大量已经引用的档案原件对了解蒋介石这个人是有帮助的。
  对于史学界长期争论的蒋介石是不是郑三发子的问题,作者也从蒋介石日记透露的信息去对此问题重新加以论证,相信读者看后也会有自己的看法。
  因此,该书的史料价值仍能为蒋介石研究者或对蒋介石感兴趣的人提供很多的帮助。同时,在蒋介石哲学思想、外交思想、军事思想等方面也都不乏独到的见解。
  总之,该书的作者多为中国第二历史档案馆的研究员,和对民国史了解透彻的教授共同完成的,而他们所接触到的档案材料是外单位无法接触的,除非到台湾和美国一些特殊机构才能看到。从这个意义上说,最新的一些关于蒋介石的研究成果,早在十几年前他们已经有了雏形,只不过遭到某种压力而暂时终止了继续深入的研究。
  幸好团结出版社的张阳独具慧眼,是该书重新出版,并改名《蒋介石的家事与国事》,这个书名更切题,也更能代表该书的内容。在本书付梓之际,一并提出感谢。
  王晓华
  2010年于金陵  蒋介石是神?是鬼?是人?
  好像中国的“老白干”掺法国的“人头马”,难以品尝。
  据一位台湾人士说:“日,老‘总统’归天,霎时台岛电闪雷鸣,暴雨倾盆。老‘总统’不是神,自然界何能出现如此惊人的变异?”
  祖国大陆在改革开放以前,众口一词,无不呼蒋介石为“人民公敌蒋该死”。那时,在人民心中,曾经统治中国22年的蒋委员长又成了鬼。
  苏轼千古绝唱:“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
  1945年10月,国共两党领袖坐在一张桌前共同磋商抗日战争胜利后的中国命运,签订了“双十协定”。毛泽东豪情喷薄,挥笔写下《沁园春·雪》,该词下半阕云:
  惜秦皇汉武,略输文采;唐宗宋祖,稍逊风骚,一代天骄,成吉思汗,只识弯弓射大雕。俱往矣,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
  当时词中所指“风流人物”,是否包含有掌握中华民族未来前途命运的国共两党最高领导人呢?不然何以选在这个独特的背景发表?
  蒋介石要独裁,内战爆发。“钟山风雨起苍黄,百万雄师过大江”,蒋介石无可奈何,逃到海岛上去了。而“反攻大陆”早成留在壁上的遗迹。尽管如此,一部中国现代历史,只写毛泽东,不书蒋介石,都欠完整。应该承认,他们都是人物,而毛泽东是“风流人物”。
  既然,承认蒋介石是个人物,因此,在重论蒋介石时,我们就从一个普通家族细说从头。
  以上这些,只能算“破题”罢了。  国民党正史论及蒋介石家世时,都要说:蒋介石世代浙人,祖居奉化溪口。蒋介石曾祖父名祁增,字怀盛;祖父名斯千,字玉表;父名肇聪,字肃庵,明火;肃庵生二子,长子周康,即蒋锡侯、次子瑞元,即蒋中正。蒋家从玉表公时从商,经营玉泰盐店,后由蒋肇聪接办。他先后娶妻徐氏、孙氏、王氏。徐氏生子锡侯、生女瑞春,后故亡;孙氏亦亡,无后;蒋介石其母王采玉,为浙江嵊县葛竹村有则公次女也,嫁与肇聪填房,生子瑞元、瑞青,生女瑞莲。来龙去脉,清清楚楚,不容怀疑。
  少年时代的蒋介石
  从抗日战争时期,就流传着一种小道消息,一位河南许昌乡下的土老帽,异想天开,千里寻亲,一路要饭到陪都重庆,冒死硬闯九重,认定全国最高领袖蒋委员长是其失散多年的胞弟。一个浙江的谱牒与一个中原的血统,究竟有什么联系?
  要猜得几分这里的奥妙,要从郑发给蒋介石的两封信说起。
  不少野史、歪史,腌臜蒋委员长,都要细说“郑三发子”。尤其是唐人先生的8卷本的《金陵春梦》,妙笔生花,洋洋洒洒,把蒋介石糟蹋成一个“拖油瓶”的小叫花子。该书描述,光绪年间,王采玉先嫁给河南许州繁城镇后郑庄一位郑姓农民,生有三子,即大儿郑绍发、二儿郑二发与三儿郑三发,就是后来的蒋介石。郑家世代务农,老实巴交,唯有三发子好吃懒做,不务正业,唯其母采玉偏爱三发子。日子虽然清苦,倒也过得去。迨至清光绪十八年(1892年),许州一带闹开了大灾荒,赤地千里,寸草不生。夫妻本是同林鸟,大难来了各自飞。为了活命,郑氏农民与妻子各带一个孩子去逃荒。蒋介石的母亲带着6岁的“三发子”,要饭到了开封。后经人介绍,给一位姓蒋的师爷当奶妈,乃至做了填房。后来一起随蒋师爷回到浙江奉化溪口镇。蒋介石发迹后,自然不愿意提起这一板儿,于是学前人一样去寻一个显赫的祖宗。
  战国时期,楚国政治家、大诗人屈原在著名的楚辞《离骚》的开头就这样写:“帝高阳之苗裔兮,朕皇考曰伯庸。”
  楚为上古帝王颛顼氏之后代,颛顼在得天下时称高阳帝,因此,在《离骚》一开头,屈原说:“我是古帝王高阳氏的后代子孙,我的父亲(皇考:皇为大、美,父死曰考)字叫伯庸”。这可能是最早的吹捧祖先家世的例子了。
  1921年,蒋介石在孙中山领导的广州革命政府中已有了一席之位。他为了掩饰自己家世中的隐情,也学做古贤先哲的样子,翻来奉化县的蒋氏家谱,去找体面的祖宗。
  据蒋介石考证:蒋姓其先出自周公第三子伯龄。东汉时有蒋澄者,封函亭侯,其墓在宜兴。蒋澄后人,晋时迁台州。到蒋介石时已是第二十八代。
  蒋介石认为(民国9年12月4日日记):
  “吾蒋氏在唐代由台州迁奉。楼隘或即俗呼楼岙者便是之。蒋浚明公,官至金紫大夫,即此派也。其墓在三岭山,子璿与玧袝葬。摩诃蒋宗霸公,世传为吾祖。谱中所称为必大公者是也。当五季之周,其居三岭,与岳林寺之弥勒相友善,亦近情理。惟由常州丹阳来之说不可考。据谢山全氏云:由昆陵迁来者为蒋猷氏,与蒋浚明别为一派。则吾祖自台州迁来者,而非昆陵一派审矣。”
  但有关“郑发”寻亲又是怎么回事呢?
  1946的12月初,北方已是地冻天寒,雨雪交加,而在南京城里,依然是深秋景象,木叶萧萧,透着瑟瑟的冷风。城南的秦淮河畔,当月上东山之时,河中画舫,岸上灯火,相互辉映,一派歌舞升平的景象。“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富者自在享乐,花天酒地;贫民饥啼号寒,沿街乞讨,形成鲜明的对比。
  水西门内升州路糯米巷15号,坐落着一幢旧式老宅,这里是河南同乡会馆。当时各地都有同乡会馆,主要为接待同乡的食宿及帮一些小忙。掌灯时分,从外面摸着来了一位六十多岁的操河南许昌口音的土老头,穿了件大襟粗布棉袄,甩裆掖腰棉裤,掂着个布包袱。后来,有个河南老乡寄凡先生回忆曾见到此人时的情景时说:“从他满面皱纹上看来,就可以知道他过去的岁月是挣扎在艰难困苦之中,一位姓张的为他介绍说‘这是郑老先生’。老头子显得非常慈祥,两只明亮的眼睛,一撮小胡子,骨架、轮廓都非常像蒋介石,唯一不同的就是他的脸上的皱纹,黝黑的肤色,臃肿的身态和已经成了弓字形的背脊。”李敖著:《蒋介石研究》第四集,57-58页,台湾华文出版社。
  这就是郑发。他专程来南京的目的,是要和国民政府主席蒋中正见上一面。
  后来,在南京的中国第二历史档案馆里保存了一宗档案,就是当年郑发写给蒋介石要求接见的两封信。
  第一封信由国民政府职员高桂南登记,文件号为“总收文京府字第15517号”。内容如下:
  主席钧鉴:
  敬禀者窃郑发,年六十二岁,原籍河南许昌灵沟镇人。于清光绪二十五年(1899年,笔者注),曾在开封郑老师福安馆内求学时,与主席系属同学,别后数十年始终不克一晤(函)。民国十八年秋,承蒙主席昭见,因发离家未遇,殊觉怅然。发分别来京,晋谒无门。同学敬请
  崇安
  民人郑发拜启
  此封信寄出后不久,郑老头受到“大内总管”、国民政府秘书长吴鼎昌的接见,安抚一番,给些法币,郑发便回许昌去了。
  问题是民国十八年秋天,蒋介石是否在许昌呢?查蒋介石日记:日星期六晴“……今晨八时由郾城出发,十一时到许昌会各将领,分派任务,决定计划,派员到巩(县)告孟潇(唐生智)速行总攻击也。下午入许昌城县署,此为曹孟德旧都,而今已不成都矣。”直到11月22日才离开,“昨夜由郑州回许昌,今晨会见各部长,处置完毕。十时后由许昌开车南旋……”原来这一时期,即郑发说的民国十八年秋天,蒋介石真在许昌逗留过。难怪郑发记性好,十八年后,还记得那么清,蒋介石召见郑发,可是郑发偏偏不在,蒋介石要见一个乡下人干什么呢?蒋介石日记中没说,郑发也不便说。
  至于郑老师福安是何许人呢?原来就是郑发的父亲。这也是暗示郑发与蒋介石之间的关系。  1948年,初夏光景,郑发又从许昌来到南京,还是住升州路糯米巷15号河南同乡会馆,此次大约住了不少时间,这与河南同乡寄凡所回忆的时间同属一个季节。寄凡先生民国37年(即1948年)暑假从上海到南京也住在河南会馆中。他听郑老先生说起寻找蒋介石的情形:“……我去重庆找他,没有见他,那个姓戴(戴笠)的派了四个人陪着我,不准我这,不准我那,我受不了,民国三十五年(即1946年)间便回家了,这些年间的家乡情形你是知道的,天灾人祸生活困难,来南京也没有见到他唉!”
  郑发要求蒋介石召见的第二封信,是日写就,此时蒋介石刚就任中华民国总统不久,此信由总统府职员童子敬登记,收文号为总字第326号。全文如下:
  大总统钧鉴:
  敬禀者,窃发,年六十四岁。原籍河南许昌灵沟镇人,于清光绪二十五年曾于开封郑老师馆内求学时,与总座同学。别后,数十年始终未克一晤。至三十五年,发奔至南京,蒙总座派秘书长吴鼎昌召见,心感莫忘。发今再来京,因许昌共匪扰乱,寻获郑发等语,迫不得已,发不顾生死,星夜奔至南京,以避危险,专呈一函,恳求总座恩准召见,以解数十年渴望,幸得一见,感戴之至。肃此,敬请
  崇安
  步兵少校郑发鞠躬
  五月二十三日
  以上两封信是中共接管南京后的20世纪60年代,清理蒋介石总统府时,在一个文件柜中发现的,当时即转交南京中国第二历史档案馆,档案号为(一)①4338。
  从郑发给蒋介石的两封信内容看,郑蒋之间的确有一种难言的隐情与关系。郑发在信中一再暗示清光绪二十五年时,两人同在开封郑老师福安馆内读书;而蒋介石对此亦心领神会。郑发看来是有些头脑了,多次碰壁后,他不再到处称是“委员长的胞兄”了,他是心有余悸的:
  1941年,正是抗日战争的艰苦年头。蒋介石因国事正焦头烂额,这时,在重庆较场口附近的河南同乡会内,来了一位乡下农民打扮的老汉叫郑发,他逢人便吆喝是“蒋委员长的亲哥”。河南籍军人郜子举(军长、补训处长)、李肖庭(军委会参议)以及蔡芷生(国民参政会参政员)给郑发出主意,但不敢代其上报。重庆的“河南同乡会在一块低洼地,从楼房到街上,须爬一个小坡。郑发走上小坡时,从楼上看其背像,与蒋介石十分相仿。他的身段动作,也有许多地方酷似蒋介石,而且他为人忠厚老实,不像虚夸浮冒、招摇撞骗之流。因此,郜、李等人都确信他是蒋介石的胞兄。”张仲鲁:《关于蒋介石家世的一些传闻》,见《蒋介石家世》,台湾跃升文化事业有限公司出版。
  这位口没遮拦的郑大爷到处张扬,使蒋介石大为恼火,他的手下军统戴笠的人,将郑老头软禁起来。这件事有张仲鲁、李延朗等人的回忆录;唐人在撰写《关于〈金陵春梦〉及其他》一文中说:“是1949年冬天,有一位真正的蒋介石侍从室侍卫官退休来港,寻亲访友,希望‘叶落归根’,并且很快获得批准。他回乡之前用‘八行笺’写下了一些有关蒋的情况,内中有5页是记载抗战时他奉蒋之命,在重庆监视蒋的长兄郑绍发的经过。由于事隔30年,已记不起这五页‘八行笺’由友人送给我的经过了。”唐人根据此撰写了《金陵春梦》第一集《郑三发子》。
  蒋介石曾任过校长的武岭学校
  张仲鲁、李延朗、唐人的回忆和创作,使蒋介石的身世问题搞得沸沸扬扬。于是河南人坚持说老蒋是许昌人;浙江人便矢口否认,最先是一些曾经得到蒋介石恩惠的人,如武岭中学(该校是蒋介石创办的)第一任校长张明镐、蒋介石的内亲毛懋卿、孙表卿及汪日章、唐瑞福、蒋小品诸人一致认为,子虚乌有,纯属胡说八道。
  可是到了华国锋当政的年代,大赦天下,一批战犯、特务头子经过二十多年的改造,走出了监狱,有些军政人员因了解故国内幕,又成为吃得开的人物。有一位叫沈醉的大特务,撰述了不少鲜为人知的军统内部情况,于是关于蒋介石当年怎样软禁郑发的内幕,又得以曝光。沈醉在《我所知道的戴笠》文中回忆:
  “当时在重庆曾经闹得满城风雨,许多人都听到过的一件新闻:蒋介石的亲哥哥郑绍发从河南到重庆找蒋介石,而蒋介石不认亲兄的丑事,便是由戴笠一手来替他处理的。蒋介石随母下堂到蒋家当‘拖油瓶’之前,他母亲所生的大儿子仍然留在河南郑家。几十年后,他的大哥弄清了这一底细,想到重庆见见这位当了委员长的同胞弟弟,叙一下骨肉之情,蒋介石哪肯承认有一个异姓的乡下土老儿是自己的亲哥哥,不但不接见,并立即叫戴笠来处理这一件大不韪的‘冒充领袖亲兄案’。当戴笠派特务把这位老头抓去亲自进行了一番询问之后,不用说,一看面孔身材,完全像是一母所生,而所答的一切都是确确实实有根有据。这样,当然不敢公开严办,而一向标榜奉母至孝的蒋介石,也不便无端地叫部下杀害亲骨肉。最后只好听从戴笠贡献的两全之策,将这位哥哥交戴笠软禁在军统局望龙门两湖会馆的看守所里,不久又移住在磁器口缫丝厂,不准人和他接近,免得被外国记者知道了宣扬出去。我多次去看过这个老头,他一谈起这件事,便滔滔不绝地叫冤,希望蒋介石不承认就算了,快点让他回家去。以后戴笠便禁止军统特务去和这人谈话,怕不留心传开出来,便把他送往息烽软禁了几年。抗战胜利后,还是把他送回去了。”
  沈醉是戴笠手下的红人,因此,他的回忆是可靠的。
  郑发正是有在重庆贸然认弟的“前科”,才被软禁了几年,因此,他总结以往的教训后,便识相地声称:与蒋介石只是在开封的同学。蒋介石毕竟还是个有血有肉的男儿,在杀也不是,关也不是的情况下,决定安抚郑发,只要堵住他的嘴,生活无虞,打发走算了。因此,蒋介石特派国民政府秘书长吴鼎昌接见郑发,在如此这般的安排下,郑发回到河南省府开封后,省主席刘茂恩交代手下,给他个“步兵少校”虚衔,因此,在1948年5月份,郑发再回金陵时,给蒋总统的信后特地落款“步兵少校郑发”。言下之意,你交代的事情下面都安排了,我原不打算再来烦你了,可是,共军要抓我,生活困难,于是我又来了。
  蒋介石自始至终未见郑发,是否认,还是默许这位“胞兄”呢?
  如果否认,很简单,派特务找个地方崩掉算了,杀人灭口嘛。要不在报端发个启事辟谣。1927年9月,蒋介石已准备与宋美龄小姐结婚,但知情人便纷纷扬扬说蒋介石家中有老婆。蒋介石只好在《申报》上发表《蒋中正申明》,进行辩解:
  “各同志对于中正家事多有来书质疑者,……特奉告如下:民国10年元配毛氏与中正正式离婚,其他二氏(系指姚冶诚、陈洁如)本无婚约,现已与中正脱离关系,现在除家有二子外,未有妻女,惟传闻失实,易滋淆惑,专此奉复。”
  当时陈洁如是头戴“国民革命军蒋总司令夫人”的桂冠去美国留学的,而且国民党驻美国领事馆亦按一定的规格进行接待的。但蒋介石抓住无婚约为由,否认陈洁如是他正式妻子;而且搞了个文字游戏,即“现在除家有二子外,未有妻女”,潜台词意为,虽然很多人承认在外留学的陈洁如依然是蒋中正的妻子,家中的确没有,这是蒋介石否认有妻女的一个高招。但此申明发表,也证明蒋介石喜新厌旧,斩断了与陈洁如的情缘。现在又冒出“大哥”,照样可以否认,秘密干掉,就死无对证了。蒋介石之所以不杀郑发而派吴鼎昌接见,许以虚衔,证明了蒋介石是念手足情分的。而河南大哥也很“义气”,从此只喊同学,不再叫“弟儿们”了。如果不这样解释,蒋介石派秘书长召见一个“土鳖”;又给“乡里老大”当少校,拿少校军饷又怎样去解释呢?  可见,唐人等人的故事并非虚构,都是有史实根据的。问题出在唐人的渲染过分了,掺进的水分太多,浙江人对虚构之处进行大肆抨击,攻击一点,不及其余,一口咬定蒋介石是浙江人,决不可能是河南人。其实,如果不是发展旅游事业,蒋介石是哪里人都无所谓,公说公有理,婆说婆有理。一位浙江籍的现代文学史上有名人物鲁迅在《阿Q正传》上,形容阿Q因头上无发,后来引申到发亮、发光等等都要发怒。因此,在这个问题上该是什么,就是什么,也不应该像阿Q那样忌讳才好。河南人与湖北人为争名人诸葛亮的隆中,也是撕撕拽拽,纠缠不清。后来清代南阳知府顾嘉蘅在南阳诸葛亮隆中故居前,写下一副对联很有意思:
  功在朝廷,原无分先主后主;
  名高天下,何必辨襄阳南阳。
  这才是浙江人与河南人应持的态度,说得清的史实很多,但搞不清的公案也不少。近来有许昌人亦准备修复灵沟镇的所谓“蒋介石故居”,这是件好事情,起码蒋介石已不被人们大加挞伐了,成了大家的同乡了。河南、浙江都纪念他,说明蒋介石是一位真正的人物。
  史学专家李敖先生总结了正反两方面关于蒋介石出身的文章后,采用社会学的方法来进行分析,据前司法部修订的法律及各省区司法机关的《民商事习惯调查报告录》中,民国时期浙江省奉化县关于亲属继承习惯上有如下规定:
  (l)该项习惯之实例及沿革:奉邑习俗:妇人未亡,遗有子女,并无财产,难以度活者,得将其身典与他人为妻妾,年老或家贫乏嗣之人,艰于婚娶,即典此项寡妇为妻妾。典期以10年或8年为限。(并无一定期限,系当事人于立典时双方合议所定。)限内所生子女,认为所典人之子女,限满将典约解除,此等人子女大抵仍居前夫家者居多,所典人给予典妻财物,亦于约内载明每年银若干元,谷若干石,其数极微,仿佛津贴相似,并不负担全份之家用,其沿革已不可考矣。
  (2)该项习惯之通行地域及效力:典妻习惯浙省台金衢温处各属皆有,惟他处典妻之原因,率以无力顾养者为多,奉化则十九以夫死而有子女(如无子女即完全再醮)难以自存者,始典与人为妻妾,其效力如典妻。于典期内生子有同一分析财产权,如所典人无子,该子即取得嫡庶子身份权入嗣登谱,并取得全份遗产,族中无反对之者……
  根据奉化县这一习惯,李敖先生认为:“王太夫人(王采玉)之于蒋肃庵,根本就是‘典妻’身份;而蒋介石本人,则是‘夫死而有子女难以自存’,下的‘拖油瓶’。”李敖:《蒋介石研究》第四集。因此,蒋介石就是郑三发子。
  这是目前所能看到的最令人信服的结论了。
  至于谈到新中国成立后,郑发矢口否认他去过重庆、南京找过蒋介石的经历,道理很简单,在特定的政治环境下,他成了国共双方都不讨喜的角色。国民党整他是因为“冒充”蒋介石的胞兄,搞得委员长十分狼狈;郑发因此倒霉活该!共产党治他,因为他是人民公敌蒋该死的“哥哥”,即便他是平民百姓,祸连九族,理应该整。同是一个原因造成了郑发最大的人生不幸,他一生都在尴尬中生活,他到死难以瞑目的悲剧意义正在于此。  古希腊三大悲剧家之一的索福克勒斯在公元前400年左右,创作了不朽的戏剧诗《俄狄浦斯王》。索福克勒斯的笔下,哀婉动人地流出了一个悲剧故事。
  忒拜城国王拉伊俄斯乏嗣,去问阿波罗神他是否能有儿子。阿波罗说:“你会有一个儿子,但这个孩子会弑父娶母。”果然,他的王后伊俄卡斯达生了个儿子,国王命人用钉子钉住婴儿的双脚,并要把他弄死。仆人可怜那无辜的孩子,将他送给牧人,后辗转送到科任托斯的国王波吕波斯和王后墨洛珀处,两人为孩子起名叫俄狄浦斯。后来,俄狄浦斯无意听说自己不是国王的亲子,便去问阿波罗。阿波罗只说他会弑父娶母的。俄狄浦斯便外出流浪,路遇生父拉伊俄斯,双方冲突,俄狄浦斯竟把他打死了。
  此时更大的灾难面临忒拜城,一个人面狮身的妖怪给全城出了一道谜语,答不出来的人都要被其吃掉。
  谜语是:什么动物有时四只脚,有时两只脚,有时三只脚?
  俄狄浦斯流浪至此,对妖怪说:人出生时为四只脚,长大后为两只脚,年老加拐杖为三只脚。
  妖怪听完便自杀了,忒拜人遂立俄狄浦斯为王,他娶了王后伊俄卡斯达为妻,生下二儿二女。后来,忒拜城发生瘟疫,阿波罗说,只有清查出弑父娶母的恶人,城邦才可免除灾难。俄狄浦斯王下令追查,当找到当年的仆人与牧人后,真相大白,俄狄浦斯发现正是自己不知不觉间竟犯了这双重大罪,于是自刺双眼而失明,并被放逐。
  当戏剧即将进入高潮时,剧情像剥笋一样层层揭开,一个可怕的而又最不想见到的谜底就要出现时,王后伊俄卡斯达已预感到情况不妙。在该戏剧诗第973行这样描写道:
  伊俄卡斯达:现在别再把这件事放在心上了。
  俄狄浦斯:难道我不害怕玷污我母亲的床榻吗?
  伊俄卡斯达:偶然控制着我们,未来的事又看不清楚,我们为什么惧怕呢?最好尽可能随随便便的生活,别害怕你会玷污你母亲的婚姻,许多人曾在梦中娶过母亲,但是那些不以为意的人却安乐的生活。
  ……
  精神分析的创始人弗洛伊德将此归结为“俄狄浦斯”情结,即恋母症。弗洛伊德把人的心理历程分为三个层次。上层为意识,中层为前意识、底层为潜意识,这即构成他的深度心理学理论。前意识指消逝的观念需要时可以再成为意识;潜意识的观念系指遭受过压抑而被摒斥于意识领域之外的,弗洛伊德认为这种被压抑的欲望主要是性欲望;他通过自我分析,发现了他幼时对母亲的里比多欲“里比多”与饥饿相同,是一种力量,本能。这里是性的本能。和对父亲的敌视,这就是所谓俄狄浦斯情结。他认为,幼儿的“性”不是专指生殖的或生殖器的快感,而指一切敏感区的快感。
  弗洛伊德认为:幼儿也有性的激动,“儿童的性生活全在于种种本能活动”。例如在母亲怀中吸乳动作,即可满足生命中最大的两种欲望。经过精神分析研究:这种动作在精神上的重要性是如何地终身保留而不失。“吸乳是性生活所由起的出发点,是后来各种性的满足的雏形;到了需要的时候,幻想往往借此以自慰。吸乳的欲望实含有追求母亲的胸乳的欲望;所以母亲的胸乳是性欲的第一个对象……但是婴孩一旦能为吸吮而吸吮,这个对象即被抛弃而代之以自己身体的一部分;婴孩就自吮其拇指或口舌了。他于是不必乞助于外界的事物也能获得快感;而且将兴奋的区域扩大到身体的第二种区域,以增加快感的强度。……婴孩在自己身体上四面抚摩,觉得生殖器的区域特别富于刺激,因此弃吸吮而手淫”弗洛伊德:《精神分析引论》,第265页,商务印书馆1984年11月版。。
  弗洛伊德详细解释了儿童的“俄狄浦斯”情结说:“儿童在潜伏期之前选择对象的时候,我们若对他们作直接的观察,则他们的俄狄浦斯情结究竟有何种表现呢?我们不难看见小孩要独占母亲而不要父亲;见父母拥抱则不安,见父亲离开则满心愉快,他常坦直地表示自己的情感,而允许娶母亲为妻;这事似乎不足以和俄狄浦斯故事相比拟,但事实上却尽够相比了;两件事的中心思想是相同的。有时这同一儿童也对父亲表示好感,这常使我们迷惑不解;然而这种相反的或两极性的情感在成人或可引起冲突,但在小孩则可长期并存不悖,这和此种情感后来永远存在于潜意识中的状态是相同的”弗洛伊德:《精神分析引论》,第264-265页。。
  看到弗洛伊德的理论,使我们对一些过去完全不可理解的蒋介石的行为与举止顿时豁然开朗,原来蒋介石有较严重的恋母症——即俄狄浦斯情结。
  蒋介石与母亲王采玉的合影
  蒋介石喜欢他的母亲,有着很深的感情,他小的时候,就表现出对母亲的一种特殊感情,白天伴母一起玩,夜间和母亲同睡一床。而对比他母亲大得多的父亲蒋肃庵却表现出不喜欢或厌恶的态度。他以母亲为心目中最美好善良的女性的化身,也曾有娶母为妻的罪恶念头。后来,王采玉又为蒋介石添了小弟弟蒋瑞青,这一下子激起了蒋介石的愤怒。他第一次看见溺爱自己的母亲,竟当着他的面,将原来专为他有的乳房塞进瑞青的嘴,对他的感情移去一半到其弟身上,不再过分地注意他了。当时蒋介石认为自我利益受到了公然的妨碍,于是他对其弟瑞青,一个夺走他心爱的母亲、情人的小家伙,不免产生一种厌恶的感情,而有去之而后快的欲望,并无所隐瞒地流露出来。
  蒋介石从此性格暴躁,爱撒野、胡闹,啸聚村童,占山为王,打群架、恶作剧,成了远近闻名的捣蛋鬼,“瑞元无赖”这一诨号于此产生。然而这一切,蒋只不过想引起王采玉对他的注意,以便重新获取母爱。  不久,蒋介石的欲望得到了满足,其父肃庵公病故,他的小弟弟瑞青也不幸夭折,对蒋家、对王采玉来说是天大的不幸,对蒋介石来说却是一件好事,从此他与其母采玉相依为命,他的俄狄蒲斯情结一发而不可收拾。在其同父异母的胞兄介卿与其母闹分家和吏胥豪强的欺凌下,一门孤寡,母子二人,相濡以沫。蒋介石眼中,王采玉是母亲,又是梦中的妻子;而王采玉眼中的蒋介石又是儿子,又是情人,儿子的恋母情结便呈病态而发展,当然这种病态纯系精神上的依恋。母亲亦将儿子当做“儿子与情人,儿子爱母亲,母亲也爱儿子”参见沈卫威:《“儿子与情人”——鲁迅、胡适、茅盾婚恋心态与情结阐释》。,是精神唯一的安慰,蒋介石后来一天天大了,外出就傅时只有13岁,对蒋介石来说,离开母亲,是受到最大的委屈。等到暑假时,他迫不及待赶回家,母子相见,抱头痛哭。蒋介石后来回忆说:“……13岁夏外读后回家之泣,与母之泣,举凡平生之泣,此三者为最甚也。”这是蒋记忆中哭得最厉害的第一次,耿耿于怀。王采玉亦觉母子的感情有难言之隐,于是慌忙给儿子提门亲事,找了一个比蒋大5岁的女子毛福梅来代替自己。此时的蒋介石处于青春期的断乳期,虽然已压抑了娶母的潜意识,但又容不得在他们融洽的母子感情中插进一个外人。在新婚之际,便大肆混闹;母亲见儿子不理解她的苦心,于是向隅而泣,直到蒋介石跪着哭求,母子方抱头痛哭,王采玉才说了“余自汝父逝世,抚育汝至今日成室”之类的伤心话。蒋介石听完大哭,这是蒋平生第二次哭的最恸。但是新婚第一夜,蒋介石不与毛福梅同房,却在王采玉床上赖了一夜。第三次就是王采玉魂归之时。蒋又是哭的死去活来。
  因此,日后王采玉因病而至死亡,蒋介石却一再将此害母罪名,强加到其妻身上,说毛氏“害我母亲于郁死”,王采玉“即死于毛氏之身上”。谁都知道,毛福梅与王采玉相处融洽,孝顺婆母是远近闻名的。蒋介石出此罪名乍听近迹荒唐,王采玉得病,毛福梅侍候榻前,可谓贤媳,怎么能说是“害死婆母”呢?仔细再分析,没有毛福梅就破坏不了蒋介石的恋母之情,他便可以还作孩子承欢膝下,但结了婚,他便成了大人,要离开母亲身边到外面去上学,要和老婆睡在一起,这难道不是毛福梅一手造成的吗?蒋介石在信中写道:“……甚至吾与吾慈母水火难灭之至情,亦生牵累……而再加以母不认子,则何有人生之乐趣也。”不正是这个意思吗?
  蒋介石恋母症表现的突出方面,是王采玉死后,蒋捶胸顿足,哀哀欲绝。多次梦母,“醒后,犹余哭泣声”,“念母无已”,表示“母果有灵,儿愿随侍地下也”。并亲自前往鱼鳞岙,“寻母安穸吉壤”。但由于幼年时,蒋介石曾见其父与其母亲热,由此产生的厌恶至今未减,所以再加上其母生前曾嘱他死后不与其父合葬,因此,蒋介石不让其母死后与其父合葬,而另寻墓地,这是他俄狄浦斯情结的又一表现。
  蒋介石与纬国在母亲的墓地
  蒋介石为其母选墓地,亲自前往当在数十次以上。同年8月,孙中山自广州急电蒋“墨绖从军”,蒋到上海后,因连日大雨,担心其母棺被淹,又返回溪口。总之,他不想离开母亲的灵柩。
  母亲死了,他的精神也崩溃了,自觉伤心,从此再无人疼怜,而“吾母若在,则垂怜有人”、“必不如今日之孤苦零丁也。”蒋母安穸鱼鳞岙后,蒋又努力为其修墓立碑,多次扫墓,而的确冷淡其父蒋肃庵墓,实在不得已时,蒋才去上一趟,比对其母之孝真不可同日而语了。
  蒋介石的俄狄浦斯情结,也多次反映在其日记中,我们择其几段,便可见蒋的恋母心态。
  日:“余自抵日本来,屡梦母亲疼爱情状。昨晚竟以呼元元之声惊醒,不禁抚然久之……”
  日:“……至午后三点半钟,母亲即趁轮归甬,余不能送行。此别虽有依依之状,不若前几次之怆伤也……别后,在寓庐独自纳闷,含泪思亲……”
  日:“甚念母去途中,恐为风雪所苦,今日思母不已……”
  日:“母亲今日抵沪,一见之下,大吐恶气,(指日前蒋与姚氏生气,张静江、居正、戴季陶等都前往劝解。故蒋母一来,蒋介石就诉苦)老年人不堪为怀,事后懊悔不已,介石获罪于亲大矣,盖病中而处逆境。在生我(气?)者之前,必有一番撒娇,以舒其积郁,幸母能曲谅之。”(蒋是年已33岁,对其母仍在撒娇,恋母之情,可见一斑)
  日:“……余在母前,大发脾气……幸母不以为意,不然获遣更大矣。母子之间,无论如何乖睽,而终能相谅,是诚水火不能灭其挚爱也……”
  日:“……濒行前,见母亲矜怜不忍舍之颜色……几乎使我昏晕……”
  日:“晨起,因母恙好些,方寸自慰。惟上午饮药水后,病忽变坏,直至晚间,尚未松懈。闻咳嗽呻恫之声,肝肠俱裂矣。介石孽重,以致母病笃至此,清夜扪心,能无悔疚。”
  日:“……今宵梦雪满山原,一白无际,弥望心惊。醒后犹自寒战,不知母病如何,殊切愁思。”
  日:“……母子之挚情如此,不历今日之悲境不知也……”
  日:“……下午,(母)呻吟又作,以药水味苦,不肯喝。虑儿见怪,托人佯言已服,爱子之心,体贴入微,使儿益加咽鸣。”
  日:“昨夜八时后睡,十时即醒。惝恍迷梦,如母生存,黯惨不可名状。中宵起床,悲感交集。呜呼,昔日由母抚养教育保护,以迄于成立,弧矢四方,而今所依持耶……昊天罔极,余生但有怨慕而已……”
  日:“……比盖棺时,匍匐号恸,几乎与母同归,不愿独活人世间,呜呼,何竟使几罹此鞫凶也。骨肉真性情,不可磨灭……”
  日:“昨夜魂梦惺忪,宛若侍膝下,承慈颜,不信吾母归天者……”
  日:“……吾母若在,则垂怜有人,往诉有所,必不如今日之孤苦零丁也。呜呼,吾母此时,岂可死乎。”
  日:“……三时后醒,辄思家事,又惹悲感。五时起,因家事而想念吾母,泪簌簌不止……今日思念母亲,仍难止我悲酸。”
  日:“……念母动辄泪雨,何日能忘慈恩耶。”
  日:“早醒,哀感万端,思母不已。夜九时睡,不能成寐,萦怀吾母。”
  日:“昨夜三时后,醒眼鳏鳏,濡恋在床时,思亲泪滴枕衾……”
  日:“夜睡时,静忆吾母嘱胞兄顺我之语。倏又泪流枕上。嗟乎,母子之情,其挚刻有如是者。”
  日:“……悄念母亲爱儿之真切,非第二人所能仿佛,而今不可复得矣。”
  日:“夜睡,思母无间,而悲亦未渫。母亲一生劬劳,实有使儿不忍忘者。故儿不能忘也。”
  日:“……梦见母亲在老屋客轩,与门外一人对语,其声音清亮,及颜色光华,如十年前无病之时,醒后乃知幻境可怜。”
  日:“……回念母亲,感泣不可抑,如母在,岂至于此呜呼,母其可亡乎。”
  日:“……今日此时,庭闱冷寂,孤影无依,寻思旧梦,怎不销魂。”
  日:“……上午八时半,送柩出门;十一时半,到鱼鳞岙墓地,思母不能再见,号恸随之……”
  日:“下午,假寐醒时,感悼母氏,泪下盈腮,深自黯然……”
  日:“……今日对两儿及家人,时时有依依不舍之心,甚至暗地吞泪,如十三龄出外就傅时恋母之状一般……”  从这些日记的记载中,读者不难发现蒋介石的恋母症竟如此沉重,一个外表刚毅坚强的一介武夫的内心世界却异常丰富。有人在某杂志撰文曰《男人永远是孩子》,文中说即使是石头,从某个层次上看,也是柔软的。即使最刚强的男人心中,也有软弱的一面。难道蒋介石不是这样吗?每当战事紧张,国内外压力沉重时,他都会不知不觉地想起母亲,希望得到母爱式的安抚与滋润,已求得心理上的肌肉伸展,能使他感到解脱与愉悦。后来,蒋介石与宋美龄结婚后,恋母症从其母情移到其岳母身上和宋氏姊妹身上。
  日,蒋介石围剿红军失利,他在日记中写道:“……今来上海,心甚悬悬,东固‘共匪’披猖,张师(指张辉赞被捉一事)失利,尤为焦忧……今年责任必更繁重,甚望内助者有以补益。与大姊(指宋蔼龄)叙谈,心为扩然一慰。”
  日:“……岳母已弃养,不胜悲痛,中国又缺一贤母矣……”
  日:“……除家母以外,实不多见此贤母,今竟与世长逝矣,哀哉痛哉。”
  日:“上午五时半,抵沪埠,即赴岳母宅,未入门,簌簌泪下,从此不复有爱我如岳母者也。悲夫哀哉……”
  弗洛伊德说:“婴孩对于对象的选择好像只是出于儿戏,然而它却奠定了青春期选择的对象的方向。在青春期,有一种很强烈的情感的流露以反应俄狄浦斯情结;但是因为意识已知道严于防御,所以这些情感的大部分不得不逗留于意识之外。一个人从青春期起就必须致力于摆脱父母的束缚,只有当这种摆脱有所成就之后,他才不再是一个孩子,而是成为社会中的一员了。就男孩而言,这个工作即在于使性的欲望不再以母亲为目标,而在外界另求一个实际的爱的对象;此外假使他仍敌视父亲,那么他必须力求和解。”弗洛伊德《精神分析引论》第268页。
  蒋介石正是这样,自幼与母相依相恋,稍大后便去东瀛留学,从理智上摆脱对其母的依恋,并表示对其父的尊重,给其上坟以示孝顺;同时又寻新欢,找姚冶诚、陈洁如、宋美龄等为其性伙伴,尽管如此,他心中的俄狄浦斯情结依然存在,尤其是其母去世后他在日记中的真挚表露,就是蒋介石恋母症的一个重要的证据。  蒋介石膝下凡二子,长曰经国,次曰纬国。经纬的含义见《左传·昭二五年》:“礼,上下之纪,天地之经纬也。”《疏》:“言礼之于天地犹织之有经纬,得经纬相错乃成文。”《淮南子·要略》:“经古今之道,治伦理之序,总万方之指,而归之一本,以经纬治道,纪纲王事。”由此可见,蒋介石为其二子取名时,就有所考虑,对其二子冀以希望,长大能规划整理,治国安邦,成为经纬济世之才。
  蒋介石与蒋经国、蒋纬国的合影
  蒋介石与其发妻毛福梅感情并不睦,留日学习期间,每逢暑假,回家探母,移尊就教,春风一度,不想到日,在春意融融,桃红柳绿之时,毛福梅在溪口丰镐房内产一麟儿,蒋氏门中上下皆悦。但是毛福梅并未以子而贵,不管如何,心灵上总是有了精神依靠。蒋氏之后代,取名经国,乳名建丰。1920年夏,蒋介石“托故假归”,父子正式见面,经国已蹒跚学步,咿呀作语。蒋毛之间,有了这个宁馨儿,但两人的感情却未增添一分。一在东,一在西,劳燕分飞,名义是夫妻,只有经国是唯一勉强将父母拴在一起的“木桩”。
  经国儿时,不像乃父,呆头呆脑,举止木讷,并不讨喜,但憨厚诚实,大有其母之风。他的幼年生活,只有经常双泪偷坠的母亲,不断教导他要争口气。好好读书,长大可为母扬眉吐气。
  在孩子幼小的心灵中的父亲,总是冰冷冷的教训他,而且经常打骂虐待心爱的母亲。因此,母子俩在蒋介石面前唯唯诺诺,大气都不敢出,像见到阎王一样。有时蒋介石也将儿子拉到身边,想为人父,温存一番。但儿子一副战战兢兢的模样,一问三不答的笨样,和一脸受气的惨样,不由惹老子心烦,一脚踢开;或骂一声“滚出去!”在这种家庭氛围中,孩子见到父亲就怕,谈不上什么舐犊之情。蒋介石是个严父、霸王,越是亲生骨肉,越要严加管束,玉不琢,不成器,成人不自在,自在不成人是蒋介石对待亲儿的态度。
  最让蒋经国永怀不忘的,惊心动魄的是父母亲之间经常性的争吵,以及打架。这是孩子最心惊胆战的。蒋介石平时与毛福梅分居,不常见面。经国10岁那年,因奶奶有病,与母从宁波城里返回溪口。那时老宅已有了一个来历不明的弟弟纬国与姚家姆妈,孩子并不懂个中三昧,他有时问母亲:“爹爹为何不让我们住在老家?”毛福梅无言以对,掩面而泣,经国亦哭,并用小手给其母拭泪,结果总是母子俩伤心一场,但经国当时就很懂事了。
  经国记得,那天,与母亲刚回丰镐老宅,父亲正在看书,将书往地上一掼,便暴跳如雷:“哪个让侬回来的!”经国只记得,母亲嗫嚅着说了一句:“娘病重,我来侍候!”父亲顿时恼羞成怒,大骂起来:“哪个要你这番孝心?你这倒霉鬼!”说完,过去揪起母亲的发髻,拳光腿影,打得天地易色。经国吓得哇哇大哭,房内,奶奶痛苦的呻吟,与阿爹凶恶的叫骂声混成一片,真是鸡飞狗跳,四邻不安。从那以后,蒋经国心中,便对他的阎王般的父亲,产生了一种仇恨,他恐惧的眼光中还带有一种敌意。
  作为蒋介石对自己的亲儿子又是怎样呢?我们还应该看看蒋介石的日记。
  日:“经国母子到沪,而母亲偏往雪窦寺烧香不来,心甚烦郁,家庭之事,不能稍如我意,实所痛心。”
  日:“下午,枕琴先生定经儿课表……”
  日:“下午,定经儿课程表……”
  日:“……写示经儿函。”
  日:“经儿患股痛,纬儿又染目疾,不能开视,见之心剧烦。余每次回家,总多不利,岂天不容我一日安居乎……”
  日:“经儿在江天轮谒省,其言语举止,颇为明亮着重,心甚爱焉。”
  日:“下午,谈起教育经儿事,母言陈腐,此儿恐为所害,言之心痛……”
  日:“下午,携经纬二儿往逛公园……”
  日:“下午,游文昌阁回,在书室看通鉴时,见毛氏与经国擅自从城舍回,忿气勃然不可遏,与之拼命大闹……即逐妻妾二子出门,以慰我母亲,毋乃太过矣乎。”
  日:“……晚,留书与经纬二儿,示析产事。纬儿可爱,经儿可怜,思之凄哽……”
  日:“接新夫函,乃知经儿已考入万竹小学四年级,颇为喜慰,寄谕经儿。”
  日:“下午,携经纬两儿及竺甥摄影,乘汽车游行郊外……”
  日:“……经儿去沪就学。”
  日:“晚,与洁如、经儿驰车兜风。”
  日:“下午,复谕经儿。近日经儿学业,颇有进步,可慰。”
  日:“致经儿长幅书……”
  日:“经国与柄侄祥甥到广州,心稍安乐。”
  日:“今日赴省垣,准备送经儿回沪。”
  日:“携经儿等照相。”
  日:“……经儿今日与汪婴侄等去沪,北上就学。”
  日:“晚,复谕经儿,准其赴俄留学。”
  日:“上午,接经儿禀,文理甚有进步,递与静江兄阅之。”
  日:“迩来甚念经儿。中正不孝之罪,于此增重,心甚不安。”
  日:“近日思母綦切,念儿亦甚……”
  日:“今日为耶稣圣诞。……午后约小学生来慈庵唱歌……时念慈母,并思经儿。”
  蒋经国小时和王太夫人的合影 日:“……经国如未为俄寇所害,则余虽不能生见其面,迨余死后,终必有归乡之一日。”  从以上日记,可以看出,蒋介石对经国的感情是有一个发展过程的。经国幼时,蒋介石与毛福梅感情恶劣,恨妻及子,城门失火,殃及池鱼,蒋介石并不太喜欢他。但因为是自己的儿子,作父亲无一不希望子能成才,所以对经国的教育很重视。由于他过分严格、苛刻,王采玉心疼,奶奶护孙子,理所当然,母子发生矛盾,所以,蒋介石埋怨,“此儿恐为所害。经儿虽乏天真活泼之态,但举止言语稳重,”蒋介石从内心里还是喜爱的,但不太流露出来。蒋介石与毛福梅离异,经国随其母,蒋介石父子不常常相聚,故而很少领他外出玩耍,也觉得他很可怜,只有一两次,还是沾陈洁如和纬国的光。尽管如此,蒋介石对经国学习的进步,都很赞赏。
  1925年8月初,蒋经国24岁,已长成大人,他的广州之行,前后6天,蒋介石很冷淡,在儿子来的第2天就准备送他回去。但对经国的北上就学,去苏俄留学都表示支持,他准备培养、造就经国,因此主张对其有一番磨炼。蒋经国去俄国后,蒋介石忙于自己的事情,与陈洁如分手,和宋美龄结婚,忙得一塌糊涂,很少会想起远在异国的蒋经国;尤其是1927年四一二事变后,蒋介石公开反俄反共,蒋经国在苏俄发表公开信,谴责其父是他的敌人。同年4月16日,苏联《消息报》报道说:“……蒋介石的儿子鼓动学生们到共产国际大厦前游行示威。不久前,他在一次中国青年的会议上说:‘我在这里不是作为蒋介石的儿子,而是作为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的儿子来讲话的’”《消息报》,日,转引自《蒋经国自述》,第59页。。不久,蒋经国的声明被塔斯社译成多种文字广泛散发,后又被蒋介石的政敌武汉汪精卫控制下的汉口《人民论坛》报转载,全文如下:
  “蒋介石的叛变并不使人感到意外。当他滔滔不绝地谈论革命时,他已经逐渐开始背叛革命,当张作霖和孙传芳妥协。蒋介石已经结束了他的革命生涯。作为一个革命者,他死了,他已走向反革命并且是中国工人大众的敌人。蒋介石曾经是我的父亲和革命的朋友。他已经走向革命阵营,现在他是我的敌人了。”汉口《人民论坛报》,日第一版,转引自《蒋经国自述》,第60页。
  “娘希匹,这个小赤佬胆敢反对我,和他娘亲一样,不是好东西!”蒋经国的声明把蒋介石气得大发暴性,发誓再不想这个王八蛋了。这是蒋介石与蒋经国感情发展的第二个阶段,双方都在气头上,父子反目成仇,从此便无音信。
  1931年,蒋介石已是45岁的人了,宋美龄与他结婚时,就表示专心从事革命事业,不生小孩(查蒋介石日日记:“在家陪妻养病。妻病小产,其状痛苦不堪。”可见宋美龄曾怀孕小产。作者补注)。此时,蒋介石已感到寂寞,是年除夕,蒋介石竟然发出了“伶仃孤苦,举目无亲,世人可怜,未有如今日之我也,因咄嗟不已”之感慨。从那时起,他便思念毫无音讯、远在苏联的蒋经国了。蒋介石已感到自己老了,老来惜子,于是加倍真挚地思念经国。有时想到可能今生再也见不到时,便伤心倍至,遂产生“余虽不能见其面,迨余死后,终必有归乡之一日”的念头,并久久萦怀于胸,不肯原谅自己了。
  如果蒋经国眼中的蒋介石是位“严父”,那么在蒋纬国眼中的父亲,却大相径庭,简直是一位标准的“慈父”了。  纬国是蒋介石的义子,又是小儿,再加上自小聪明伶俐,天真活泼,一个典型开心果的模样,蒋介石欣赏不已,大赞“纬儿可爱”。经常与纬儿开心玩耍,享尽天伦之乐。请看蒋介石的日记:
  日:“……见纬儿伶俐活泼,殊可爱也……”
  日:“……回屿寓,会见纬国母子,无任喜慰。”
  日:“下午,与纬国玩笑。”
  日:“纬儿顽皮,禁闭少许时,事后甚怜之。”
  日:“下午,与纬儿玩笑……”
  日:“下午,与纬儿玩笑……”
  日:“上午,与纬儿戏耍……”
  日:“……复与纬儿玩耍……”
  日:“下午,携柄侄纬儿,往逛新世界,及远行郊外。”
  日:“晨四时醒,纬儿来偎眠。”
  日:“……纬儿觉醒,叫爹不已,心甚怜之。”
  日:“初到城舍,见纬儿智慧开发,能识字,喜甚。由纬儿引我陟屋后官山上,及山后福寿庵,玩览许久。”
  日:“晨七时后,与纬儿玩耍。”
  日:“……到城舍,见纬国,稍开心。”
  日:“晚,与纬儿玩笑。”
  日:“上午,携纬儿游县城隍庙。”
  日:“下午,引纬儿出西门游玩。”
  日:“今日几次取纬儿玩笑,纬儿服药后,言笑嬉戏,一如平时,心甚安也。”
  日:“下午,与纬儿玩耍。”
  日:“下午,由城舍随母回家,并挈纬儿,途次山妍水活、菜花、桃花、杨柳、莺儿,纷披娇啭,与纬儿玩耍跳跃,相涉成趣,乐不可支。”
  日:“……挈冶诚纬儿往逛公园……”
  日:“……晨起,教纬儿玩耍……”
  日:“晨,抱纬儿……”
  日:“晨四时醒,想念纬儿不已。”
  日:“携纬儿往观先母墓地。纬儿沿途跳跃,甚觉有趣也。晚,与纬儿玩至十点半。”
  日:“下午,携纬儿观剧。”
  日:“下午,领纬儿观剧,夜如之。”
  日:“晚,携纬儿观剧……”
  日:“下午,与纬儿闲游。”
  日:“是日教纬儿书。”
  日:“上午,教纬儿书……”
  日:“教纬儿书……”
  日:“……下午,与纬儿出外购物;晚,教纬儿书。”
  日:“下午,携纬儿外出游览;祀祖;灯下教儿书。”
  日-2月20日:“晚,课儿。”
  看到这里,读者可能认为,蒋纬国的幼年是幸福的。显然抚育他的蒋介石与姚冶诚对他视如己出;蒋介石对他的宠爱,是令其兄经国不能望之项背的。尤其是蒋介石得知蒋纬国的生母重松金子死后,越发对其溺爱,曾经一度甚至为了纬国,考虑再三,不与姚冶诚离异,也可以说,为了纬儿,蒋介石真是做到了“慈父”的标准。由此,我们可否推断:当年蒋介石与重松金子可能有一番难舍难分的缱绻之情,纬国虽不是其亲生儿子,但为了故人抚养孤子,也可以说是爱屋及乌,作为人父,是够格的。
  尽管如此,在培养接班人问题上,蒋介石是有帝王思想的,传嫡不传庶,传长不传幼,对蒋经国来说,小时候历尽的折磨,可以视作:“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增益其所不能。人恒过,然后能改;困于心,而后作,征于色,发于声,而后喻。”蒋经国后终于由太子而为总统,回忆往事,只能理解是其父对其的一种考验吧:不发于畎亩,怎能担当大任;有谁见过纨绔子弟能掌国柄而不失国者?而纬国就不同,从小有父慈母爱,好比在糖水中长大,但终于不能执军掌政。对比到此,读者不难体会蒋介石的良苦用心吧。呜呼,经纬之情,孰轻孰重,犹如经纬分明,读者自然心中有数吧?  我国在西周春秋时期产生的一部流传百世的诗歌总集叫《诗经》。《诗经》有《小雅·小宛》篇。诗曰:“螟蛉有子,蜾蠃负之。”解释经文的书籍叫《传》。《传曰》:“螟蛉,桑虫也,蜾蠃,薄卢也。”《笺曰》:“薄卢取桑虫之子,负持而去,煦育养子,以成其子。”意为蜾蠃这种小虫,自己没有后代,取桑虫的幼虫,养大就成了自己的儿子。
  典由是出,后人沿袭这一说法,遂以螟蛉作为养子的代称。
  蒋介石在日本留学时的留影
  经过现代科学的解释,古人的观点是完全错误的。螟蛉是一种绿色小虫,蜾蠃是一种寄生蜂。蜾蠃常取螟蛉即桑虫作为其幼虫的食料。古人误认为蜾蠃不产子,喂养螟蛉为子,因此用“螟蛉”为养子的代称。古人错在不知道蜾蠃的窝里发生的一切,只见到蜾蠃将螟蛉捉进窝里,就认为螟蛉是蜾蠃的后代。
  这有些像蒋介石与蒋纬国的关系。在纬国的身世外面,也严裹着一层厚重的神秘的壳,谁能了解黑壳里面发生了什么事情。但是公认蒋纬国是蒋介石的义子。猜测他是国民党元老戴季陶的儿子,但对纬国的生母是谁,至今仍是个悬而未解的谜。
  蒋纬国生活在中国的所谓第一家族中,但处境始终尴尬。尽管蒋介石及夫人宋美龄对他视如己出,恩爱有加,但随着蒋介石、蒋经国的先后西归,蒋纬国对自己身世更迫切想知道。“对酒当歌,人生几何?譬如朝露,去日苦多。”蒋纬国生前殷切希望尚存的“知情”者,能对自己的血统之谜提供更多的线索。
  早在1946年,蒋介石指令手下的御用文人纂修《武岭蒋氏宗谱》时,关于蒋介石家世,执笔者绞尽脑汁,无处着墨。后来蒋介石只得亲自捉刀,撰写世牒,原文如下:
  周泰,原名瑞元,一名中正,字介石,肇聪次子。保定全国陆军速成学堂第一期肄业,考送日本振武学堂毕业,高田野炮兵第十三团士官候补生。大元帅府参谋长、大本营参谋长、黄埔陆军军官学校校长、国民革命军总司令、陆海空军总司令、行政院院长、军事委员会委员长、中国国民党总裁、国民政府主席、第一任大总统。清光绪十三年丁亥九月十五日午时生。光绪三十三年加入同盟会。民国十九年受基督教洗礼。
  在“妻室”栏中,蒋介石是这样写的:
  元配毛氏,民国十年出为慈庵王太夫人义女。民国十六年继配宋氏美龄,美国韦尔斯莱大学博士,立法院立法委员,中国国民党中央执行委员,光绪二十五年已亥二月十二日生。
  在“子息”栏中,蒋介石只有寥寥5字:
  子经国、纬国
  写得好含糊——
  当时已过而立之年的蒋纬国,对自己的生母是谁曾提出疑问,搞得执笔人沙孟海无法回答,只说是根据蒋介石亲手编写的。蒋纬国听后,默然良久,失望地说:“过30年再说吧。”
  四十多年过去了,这段在中国现代史上闹得沸沸扬扬的“公案”还是莫衷一是,1986年蒋纬国心情烦闷,他由联勤总司令被其兄蒋经国降职为联训部总司令时,曾亲自告诉前来采访他的香港女记者孙淡宁说:他并不具备第一家族的血统。是真言?是牢骚?
  蒋纬国话中不但否认蒋介石为他的生父,更对其生母是谁再次发出疑问。
  要想了解这个谜底,还是追溯到七十多年前,从蒋介石与蒋纬国父子的感情说起。
  日凌晨。奉化武岭,千丈岩的瀑布、妙高台的乔松、雪窦寺、文昌阁以及四野田园、房舍都沉浸在黎明前的黑夜中。天边七八颗残星,远处三两声鸡啼,透过窗棂,唤醒了酣睡在丰镐房内的蒋介石。他翻了个身,惊动了脚边蜷睡着的一个小小的孩子。他蠕动着幼小的身躯,一声不响地爬到蒋介石这头,他将脑袋枕在父亲的胳膊上,依偎在其怀中,又呼呼睡着了。
  东方既白。蒋介石小心翼翼抽出胳膊,起身更衣。今天,他要动身去广东,回到大元帅孙中山的麾下。
  在侍妾姚冶诚的服侍下,蒋介石漱洗完毕,坐在桌前吃早饭。此时纬儿觉醒,以清脆的童音,连声“爹爹、爹爹——”
  面对美妾幼子,天伦之乐,蒋介石的意志几乎动摇,不想挪动一步。
  清秋是离别的季节,清秋又是伤怀的季节。
  以上是蒋介石父子情深的一段悠悠往事。至纤至细记载在日记中。
  “纬儿可爱!”这是蒋介石在日记中对纬国的评价。  日,身为援闽粤军第二支队司令官的蒋介石风尘仆仆,从福建漳州赶回上海寓所,“见纬儿伶俐活泼”,由衷地发出“殊可爱也”的赞叹。
  日,蒋介石回到福建长泰营中。不久,他在风景旖旎的厦门鼓浪屿租赁了一幢房子。6月的南国正是迷人的夏季,蒋介石不甘寂寞,又写信,又发电,“招姚氏纬国来此。”6月14日,姚冶诚领着3岁的纬国来到鼓浪屿,蒋介石写下:“会见纬国母子,无任喜慰。”从这10字的日记中,包含了蒋介石十分丰富的情感。
  有了纬国这个天真活泼的“开心果”,蒋介石孤独的心态起了变化,变得快活起来。
  用《蒋介石日记》来证明:
  9月18日:“下午与纬儿玩笑。”
  9月28日:“与纬儿玩笑。”
  9月29日:“上午,与纬儿戏耍。此儿叫笑跳踉,日甚一日,可喜。”
  纬国毕竟是个小孩,有活泼可爱的一面,也有淘气捣蛋,让大人生厌的一面。有时实在顽皮过了头,乐极生悲,请看:
  《蒋介石日记》:
  “纬儿顽皮,禁闭少许时,事后甚怜之。”
  “纬儿弄药,始则呵止之。继则以其倔强,掌责数下,终不降服,如是良久,听其啜泣声咽,下次再勿之语,不胜疼怜。”
  这里几段文字,将小纬国顽皮、任性和蒋介石舐犊之情描绘得活灵活现。
  孩子一旦有病。是最令父母提心吊胆的事情,蒋介石也不例外。
  8月16日:“夜中纬儿发热,心甚焦愁,卧难安枕。”
  8月17日:“因纬儿热不退,郁闷未纾。”
  8月18日:“日间纬儿寒热未退,心殊担忧。纬儿寒热较烈,终夕悬悬,寝不能安席。乃知吾母鞠育子女之苦也。”
  8月19日:“纬儿来厦门医院受诊。”
  9月17日:“纬儿玩弄点痣药水,伤手背起泡,痛楚堪怜。恨其母冶诚抚育不周也。顷之,渐瘥,心始安。”
  姚冶诚变成蒋介石迁怒的对象,把怨气都发泄到姚冶诚身上。一度,由于姚氏的嗜赌、贪婪、无礼、悍妒,搞得蒋介石大光其火,发誓要离异姚妾,曾与亲友“商谈解决冶诚事。”但“所虑者,纬儿抚育问题,无以措置之耳”,终于下不了最后决心。由此可见,蒋介石对纬国的感情压倒其他,只有委曲求全。
  蒋纬国小时候的确很可爱,最能引起蒋介石心灵震撼的一次,是日,这一天,蒋介石日记是这样记载的:
  “深夜三时后,离家就道。纬儿始则绕膝依依,必欲随我前去。继则大哭大叫,连声爹爹,用力抱持我身;终为其母强行拉开。及余出门,犹向外号啕作欲前进状……”
  在这种情形下,蒋介石“英雄气短,儿女情长”,凄然就道,无限悲凉。
  蒋介石长年在外,经常想念纬国,在日记中多次出现思念之情:
  日:“下午,粤行船次,念纬儿不已。”
  日:“……近日念纬儿甚,恨不携之偕行也。”
  日:“晨四时醒,想念纬儿不已。”
  思念之余,提笔写信给纬儿。因此,蒋介石日记中多次出现“寄谕纬儿”的记录。
  1922年初,蒋介石随同孙中山在广西桂林组织北伐,住桂林旧藩署八桂厅中。春节之际,万家烟火、鞭炮响成一片,蒋介石独自绕阶徘徊。婆娑桂影,团团可爱,良宵美景,遥念溪口不由吟诵杜甫名句:“今夜鄜州月,闺中只独看。遥怜小儿女,未解忆长安……不知今夕,纬儿与冶诚是在怎样的快乐、兴奋中度过?”
  他在清辉中拭去泪痕,回到房中给纬儿写信:
  纬儿:
  我今日在桂林过旧历新年,心里很想慕家庭今日的乐趣,自叹不能在家欢笑一堂,因之更加想念你活泼的神态,不能忘怀。又想起我的母亲逝世,不能再生,与我在家中过年。可怜我的人又少了一个了,欢喜你的人,亦少了一个了。从此以后,我永远不能见我母亲的面,尽一些孝心了。想到这里,更加悲伤……
  蒋介石鼻子一酸,眼睛又有些模糊。
  但愿你在家,要好好的孝敬你的母亲,友爱你的哥哥。少年立起一个做人的模样,不致如你父亲的悲伤老大才好。我在桂林,孙公公及胡许吴各位伯伯(指孙中山、胡汉民、许崇智与吴忠信。笔者注),往来极其亲热,亦极其有趣;而且我住的八桂厅,亦极其幽雅,为桂林省城第一个好地方。今日在此同各位伯伯拍几个照片,将来晒好了,我还要带两张给你看。但是我的心里,无论如何快活,总不能忘记家庭乐趣,及母亲逝去的悲痛。不知你在家中,亦有此感想耶?我心里很想回家,但不知果能回来否耳?……你1月1日发的信,我已于前日接到了。远在他乡度岁之时,得见你们的笔迹。真是如获至宝,以后还要你们时常写信,来解慰我旅中的冷静为盼!
  父示一月廿八日  日,蒋介石一身戎装,高筒马靴,骑在一匹大白马上,他双腿一夹,白马在旷野中飞驰,耳边呼呼的风声,使他感到有一种说不出的快感。这时,仆人阿顺举着纬国的信,高声叫他。他勒马到大榕树下,兴冲冲跳下马来,“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他反复将信看了好几遍,立即回去给纬儿写信:
  我接到你们正月十五日所写的信,非常欢喜。我到桂林,已有40多天了,精神天天好起来,旧病已经好了。但一天到晚,事情很忙,心思亦很烦。我近来天天骑马,而且骑得很高兴。将来我回家时候,必定给你买一匹小马,教你骑马,我自己买一匹大马同你骑了游行就是了。
  你今年不晓得有否读书?你如其会写字的时候,还要你写几个字来,给我看看,或者我的心里可以快活一些。我清明决意不回来了,你快快把家里和学校里的事情,详详细细,写封信来,使我可以放心……
  南方的春天,花团锦簇,莺飞草长。孩童们嬉笑着在野外戏耍,在春风中扯了风筝,放得很高很远。蒋介石若有所思,看着儿童们游戏。
  蒋介石的思绪随着翱翔的纸鸢,也扯得很远很长。他想念纬儿,忍不住又写家书,他只能用这种方式,来倾诉感情。
  纬儿:
  我三个月没有见你了,心里非常记挂。我今天看见人家小孩子,在大本营前空地放风筝,我更加想起你去年在城中放风筝的趣味,不晓得你今年在家有做风筝去放没有?我在抽屉里,找出两张画图贺年片来,一张是富贵花,一张是小孩游戏,其中也有放风筝的,所以寄给你白相,不晓得你快乐吗……
  从以上蒋介石的日记、信函中便可以看出蒋介石对纬国有着深厚的父子情谊,不是亲生而是螟蛉子,蒋介石会有这么浓重的感情吗?
  蒋介石在日记中对蒋经国却是另一种口气,常常以一个严父的形象出现,也没有对经国过多的感情之辞。如果说,蒋介石因为与经国之母毛福梅感情破裂,城门失火,殃及池鱼。可是,从蒋介石日记中却能发掘出更多的讨厌姚冶诚的记述,为什么还那么喜欢蒋纬国呢?
  蒋纬国的生母到底是什么人?我们只知道她是一位日本妇女,名叫重松金子,一个神秘的女人,神龙见首不见尾。
  1913年3月,袁世凯派刺客枪杀了国民党重要政治领袖宋教仁。以孙中山为首的革命党进行武力讨袁,爆发了“二次革命”。由于军事行动仓促,加上内部分歧,在袁世凯大兵围剿时,革命烈火很快被扑灭。孙中山等一批国民党人重新亡命日本,蒋介石亦名列其中。
  戴季陶1914年夏天,蒋介石奉孙中山之命,秘密潜回上海发动讨袁活动,任第一路司令,后因事机泄露,在袁世凯的通缉下,又逃回日本东京。是年7月8日,国民党的骨干分裂为两派,以孙中山为首的在东京筑地精养轩成立了中华革命党,以黄兴为首的一派后成立了欧事研究会。
  这一阶段,不少革命党人意志消沉,无聊之至,在日本又找了日本下女,聊以充慰孤独之心。戴季陶与蒋介石共同认识了一个日本女子,叫重松金子。蒋介石回国后,戴季陶依旧与之往来,春风几度,暗结珠胎。日生下一个男孩。这就是后来蒋介石的义子蒋纬国。
  我们从蒋介石日记中的零星记载。也能略窥端倪:
  日“下午,与纬国母子访季陶于其寓次。同逛公园……”
  蒋介石带纬国与戴季陶同逛公园,恐怕是有他一定的用意。可惜文字只能点到而已。
  是年10月25日蒋介石突然从上海到了日本,前后共二十多天,于11月16日乘轮返国。蒋介石在上海好好的,为何专程去日本?目的何在?国民党出版的史书是这样记载的:
  主席因为郁居上海,感觉乏味,想到日本去一次,看看离开了几年来的岛国情形,因此就在10月25日上午由上海搭船往日本……到了日本之后,主席访晤旧友与留日同志,在11月3日参观横滨各书铺,以研究其出版文化界的动向。4日在菊池屋购书,5日撰《世界各国政府对付俄国劳农的手段如何》一文,8月撰《打破外交的迷信问题》一文……16日趁轮返国。邓文仪主编:《伟大的蒋主席》,国防部新闻局印行,第83页;正气出版社,1946年10月版。
  但是,国民党官书中不可能记载一个重要的情节,即蒋介石与重松金子的见面,这似乎才是蒋此番出国的主要目的。起码,这次秘密出行决不是去购书写文章的。
  请注意蒋介石日记的简单记载:
  上午,致书与胞兄。下午,往会纬母重松金氏。八年十一月四日(日)。
  在毛思诚编撰的《蒋介石日记类钞》中,从日到11月21日的日记,一片空白。说明什么?编辑者要掩饰什么而将此17天的记载统统隐去?这恐怕是关键所在了。
  日,蒋介石日记再一次,也是最后一次提到重松金子。
  晨起,得季陶书,知纬儿生母,因难产而身亡。异日此儿长成知其事,必引为终天之憾。思之曷胜感悼……
  这里包含了几层意思。第一,戴季陶与重松金子及其亲友有往来,他是最先知道重松金子因难产而身亡的。而蒋介石只得到二手信息,可以证明,戴季陶与重松金子的关系要密切于蒋介石。第二,蒋介石与重松金子的关系也不是一般朋友,有一定的感情。所以“思之曷胜感悼”。第三,蒋纬国当时尚小,蒋介石原拟“此儿长成后”告之其事,但不知为何,日后又改变主意,搞得纬国一生尴尬,自己明明知道外界各种传闻,又知道自己从相貌及血统中都与乃父蒋介石不同,不具备“皇族”的血统。但因崇峦叠嶂,云蒙雾罩,终于难识庐山之真面目。况且无法用科学手段去化验血型以确定生父,只能呼吁知情人提供线索,悲呼?
  但是,从蒋纬国与戴季陶之子戴安国不同寻常的关系中,可以得到某些启示。
  蒋纬国曾说:“我与安国,情同手足,血浓于水。”司马春秋编著:《蒋氏家族的感情世界》,第187页,(台北)群伦出版社1988年版。
  蒋纬国1957年2月与邱爱伦小姐结婚时,是由戴安国陪同前往东京的。
  1984年,宋美龄在纽约病重,蒋纬国于7月29日专程由台北飞往纽约探候。但不到一星期,又匆匆飞回台北,因为“台北戴季陶的儿子戴安国病情也很危急。”司马春秋编著:《蒋氏家族的感情世界》,第21页,(台北)群伦出版社1988年版。这就是血浓于水的证明。
  以此可资证明蒋纬国与戴安国属同父异母之兄弟,蒋纬国的生父应是戴季陶,生母是日本女子重松金子。
  无论如何,蒋介石对蒋纬国视同己出,说明他是一个有血有肉、重感情的人。
  据黄埔一期学生宋希濂等人回忆:蒋介石当年在黄埔军校官邸,“傍晚,蒋陈(洁如)携手散步,有时牵着活泼天真的纬国,我们经常看见。”
  蒋介石的侍从室副官居亦侨说:“蒋介石对天真活泼的蒋纬国非常喜爱,兴奋时会让儿子骑在肩上,逗笑玩耍”。居亦侨:《跟随蒋介石十二年》,第73页,湖南人民出版社。
  蒋纬国自己也充满感情地回忆:“我最记得,每当父亲在前方打仗打得最危急、最激烈时,或当父亲遭受到国内外各方大压力时,他总喜欢把我叫到他身边,以疏解他所承受的压力。”
  如果亲生儿子能享受如此殊荣,应当引起自豪,更遑论螟蛉子?都是父母之精血,天地之灵气,宇宙之物质而已。蒋纬国先生如从这个意义上说,何必非弄清身世之谜呢?2008年1月,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出版了《蒋纬国口述》,关于身世之谜,蒋纬国说:“我无须考虑认祖不认祖的问题,这两位爸爸都是了不起的人物。我是戴先生的义子,安国哥已经不在了,我有责任照顾戴家。而总理的思想能够传下来,全靠戴先生;总理的事业能够传下来,全靠蒋先生。他们两人,一个是理论派,一个是行动派,这两位上人都是让我觉得骄傲的。我不需要去认谁是父亲或认谁不是父亲,你们如果有更多的资料足以有个结论,我亦希望能够弄清楚。”(《蒋纬国口述》第33页)其实蒋纬国已知道谜底了。  孔圣人的语录被他的弟子们搜集在《论语》中。在《论语·阳货》篇中,孔子曰:“乡愿,德之贼也。”
  在《孟子·尽心下》中解释为:“万子曰:‘一乡皆称愿人焉,无所往而不为愿人,孔子以为德之贼,何哉?’曰:‘非之无举也,刺之无刺也,同乎流俗,合乎污世,居之似忠信,行之似廉洁,众皆悦之,自以为是,而不可与入尧舜之道,故曰德之贼也。’”意思为乡愿善于掩饰自己的过错,使人难以认清他的本来面目。而乡愿指乡里中言行不符,伪善欺世的人。
  欧阳修在《相州昼锦堂记》中有精彩的论述:“仕宦而至将相,富贵而归故乡,此人情之所荣,而今昔之所同也。盖士方穷时,困厄闾里,庸人孺子皆得易而侮之……一旦高车驷马,旗旄导前,而骑卒拥后,夹道之人,相与骄肩累迹,瞻望咨嗟;而所谓庸夫愚妇者,奔走骇汗,羞愧俯伏,以自悔罪于车尘马足之间,此一介之士,得志于当时,而意气之盛,昔人比之衣锦之荣者也。”这是对乡人的世态炎凉的另一种描写。
  乡愿与乡人,是每个人都有或离不开的。
  蒋介石青年时期是痛恨乡愿的,后来引申到恨家族,恨家族范围,恨家族观念。
  蒋介石的这些思想,在日记中多有流露。
  我们从蒋介石早年的日记中略择几段:
  日:忆及往昔乡间事,宿愤犹在。吾国绅耆阶级不打破,平民终无享乐之日也。
  日:“终身为我累为我敌者,一则家眷,二则乡友也。如无此辈,则客气与虚荣心,自必锐减若干……”
  日:“……家族观念打不破,家族范围跳不出,埋没古今多少英雄……”
  日:“……家居俗务纷烦,乡人眼孔浅,种种要求应酬,过于上海,互相倾轧之风,亦盛于沪人,习俗如此,非可安处,其即迁地为良乎。”
  日:“下午,会客商议办理母丧事,兴办武岭学校,乡愿多作梗,周星垣顽旧尤甚,改造乡事,其难无比……”
  以上种种,皆为蒋介石的心里话,他为什么有这种思想呢?
  答案还须从蒋介石的家世说起:
  日,清晨,鸟雀啁啾,武岭苏醒了,山林青翠欲滴;河塘小荷尖尖,露珠在阳光中闪烁。久被沉疴折磨,气喘咳闷的蒋母王采玉,已经平静下来,她在弥留之际,昏迷不醒,嘴巴微张,只有微微的出气而没有进气了。
  蒋介石心痛如焚,守在病榻前,不忍“对其长逝之生面,唯闻呼息微嘘”。
  “嬷嬷——嬷嬷——”
  王采玉容蔼色庄,安静地去了。
  “嬷嬷——嬷嬷——”
  蒋介石哀哀呼唤,一声高于一声。
  “而回音寂然矣。”此时是7点49分。于是,孝子中正便呼天抢地、捶胸顿足,肝肠寸断,悲悼到发昏,涕泪横流,思绪万缕,他认为:“母死为人生第一可悲事也。”素帷设灵,易箦购棺,难受郁结于心,泪墨抒情,撰“哭母文”曰:
  悲莫悲于死别,痛莫痛于家难,哀莫哀于亲丧,苦莫苦于孤子。呜呼,天胡不吊,夺我贤慈,竟使儿辈,悲痛哀苦至于极哉!
  他一面哭,一面回忆往事:
  回溯吾母来归,已三十有六载,当吾父健在之十年间,家中鞠育之苦,嫁娶之劳,饬家接物,皆吾母一人之内助。其苦心孤诣,已可感于无穷者矣!
  下面的文字,似可说明一些问题:
  洎乎先考中殂,家难频作,于此二十六寒暑间,内弭阋墙之祸,外御横逆之侮,爱护弱子,督责不肖,维持祖业,丕振家声,何莫非吾母诚挚精神,及无量苦心,有以致然也……
  自蒋肇聪1895年死后,“家难频作”,第一件事便是母子失和。家难指同父异母的胞兄蒋周康(锡侯)分家析产之事。蒋锡侯是年20岁,在他的要求下,从庶母手中(其中肯定有家族支持)分得玉泰盐店与毗连的夏房,及外面放出的账面;而蒋中正这一支偏房养的,只分到老宅三间楼房,即丰镐房,以及薄田三十亩和一片竹山。当时的情景是:
  中正九岁丧父,一门孤寡,茕孑无依。其时清政不纲,吏胥势豪,夤缘为虐。吾家门祚既单,遂为觊觎之的,欺凌胁逼,靡日而宁。尝以田赋征收,强令供役,产业被夺,先畴不保,甚至构陷公庭,迫辱备至。乡里既无正论,戚族亦多旁观,吾母子含愤茹痛,荼孽之苦,不足以喻。
  盖当此之时,独赖吾母本其仁慈,坚其苦节,毅然自任以保家育子之重,外而周旋豪强,保护稚弱,内则辑和族里,整饬庭户……蒋介石:《报国与思亲》。
  家难的第二层含义,系指亲属与吏胥豪势互相勾结,欺压孤儿寡母。征赋税,抢田产,构陷公庭,迫辱备至。这已不是兄弟阋于墙了,是一种外侮。蒋介石后来的“攘外必先安内”的思想大约就能找到当时的影子。
  家难的第三层含义,应该指那些平时道貌岸然,虚情假意的“乡愿”了。蒋介石指责此辈为“乡里既无正论,戚族亦多旁观”。乡原、亲戚都袖手旁观看热闹,而王采玉“内则辑和族里”,是一副打落门牙肚里咽的忍气吞声的形象。寡母孤儿,势单力弱,是怎样低三下四,忍辱负重的。这一切都让少年时代的蒋介石看在眼里,深深铭刻在心中,不能须臾忘怀的。  与蒋介石几乎是同一时代的,蒋的另一位浙江同乡鲁迅,在少年时代,因家道中落,从13岁到16岁,经常出入于药店和当铺,在被侮蔑与歧视的环境中,备尝社会的冷酷与势力,后来,慈父见背,也经历了和蒋介石相同的命运。尝尽乡人的讥笑与冷眼,对鲁迅心灵刺激很深,遂发奋读书、负笈远游。当他留学日本回来后,立即接老母到北京,避开可恶的乡愿,并将这些“伪君子”在他笔下一一辛辣的入木三分的揭露,让世人了解这些人的丑恶嘴脸。
  蒋介石母子的家难要更甚于鲁迅,周家是名门望族,正宗嫡系;而蒋介石是什么身份,乡愿族人是知根把底的。很有一种可能即为蒋氏母子的特殊身份有关,所以,郑发之说是别有隐情的。王采玉为了她的儿子,只能受“胯下之辱”,强作欢颜,再去巴结族人乡愿。不如此,便不能周旋强暴、保护稚弱,就无法顾全蒋家的大局。因此,蒋介石对其母备极赞扬,对其母的去世,哀号痛哭。奇怪的是蒋介石这样一个心狠手辣的人,又对家难耿耿于胸,而对戚族乡里不敢报复呢?
  蒋介石和鲁迅不一样,他不敢开罪乡里,特别是他长大以后,需要有个皇皇的家族,要有显赫的谱牒,便要结好乡愿;而其乡人亦为能出一个伟大的人物,不胜荣幸之至;双方都要满足一种虚荣心,便要维持一种虚伪、客气的融洽关系。但少时的刺激,对蒋还是一个鲜明的反差,他一定要有所反应。这种心理活动表现应在日记中是矛盾的,一方面,他回忆悠悠往事,宿愤不可遏止,发誓要打破这种不平等的“绅耆阶级”,超脱而去;但另一方面,这种家族范围,家族关系是一种绵绵密密的网,蒋介石的“虚荣心”,使他摆不脱,打不烂,撕不破,只能“客气”地维持下去,但又发出“终身为我所累”的哀叹。尤其在重修家谱时,这种客气与虚荣心就更显得必要。即使成了九五之尊,也不敢开罪乡人。可恶可憎的家族范围,可恶可憎的乡愿。
  但正是乡亲的地域观念,才造就了一批乡人为蒋介石的籍贯进行辩护,这倒是一件无法评价的事情。
  但是,终蒋一生,打不破的还是家族范围、地域观念。他发迹以后,任人唯亲,最信赖最可靠的是他的浙江同乡。在他的核心范围中,围绕着他为轴心的呼啦圈转的,主要是陈诚、陈果夫、陈立夫、陈布雷、汤恩伯、胡宗南、戴季陶、戴笠、张静江、邵元冲、邵力子等人,都为浙江大同乡。他的老师毛思诚等人为私人秘书,贴身的卫士长王世和等人,都是他从家乡奉化带去的。
  他仇恨家族观念,地域观念,而这些缠绕着他,甩不掉、砸不烂的还是这些乡情与乡愿。呜呼——爱憎难舍的乡愿,载舟覆舟的乡情。正因为有了它们的存在,蒋介石的客气心与虚荣心,才增加很多,很强。婚姻篇
  男女感情上的事,谁也说不清……
  蒋介石举起右手,虔诚地宣誓:
  “我——蒋中正,情愿遵从上帝的意旨,娶宋美龄为妻。从今以后,无论安乐患难,健康疾病,一切与你相共,必尽心竭力的爱敬你,保护你,终身不渝。”
  在上帝面前的结合,是神圣的婚姻。
  当婚姻进行曲奏响之时,有3个不幸的女性都在为斩断的情缘而伤心欲绝。她们分别是浙江奉化溪口丰镐房内的女主人,蒋介石的发妻毛福梅;苏州凤凰街孔副司巷一幢深宅大院中的侍妾姚冶诚;远在太平洋彼岸,美国纽约第二街区115大街604号的“蒋夫人”陈洁如。
  “为何我这样没有眼睛的去爱了这样一个没良心的东西!破碎了我青春尚要来这样摆弄我,真使我有冤无处可诉……”
  这是陈洁如凄凉、痛楚的心声。
  “大人物”的感情生活,是铁幕后的秘密。一个人的日记不是为了发表,而只是为宣泄情欲时的心声,才是真实可信的。这些却是不能公开的秘密:与老婆厮打,与侍妾斗气,与情人偷情……
  在国民党的官书正史中,只许有第一夫人宋美龄仪态万方的形象出现。蒋介石的事业,离不开宋美龄的支持。蒋宋互相支持,摆成一个“人”字。蒋介石与宋美龄的结合,是理智与地位的结合。
  揭开铁幕——蒋介石、毛福梅、姚冶诚、陈洁如四人感情纠葛交织在一起,一个有七情六欲的普通人的形象又回到蒋介石的身上。  统治者、道貌岸然的大人物的内心世界,是铁幕中的秘密。自然又是俗人与世人所感兴趣的、渴望知道的。在统治者生前,他们的感情世界常常作为国家最高秘密来加以保护的。因此披上了种种神秘的色彩。越是鲜为人知的信息,越能引起人们的兴趣。于是各种小道消息不胫而走。统治者一旦死后,所谓“亲历者”的实录,亲历记之类便充斥坊间。但是,人们对于统治者生前的内心世界,希望能真正的了解。就好比飞机失事后,搜寻的救援人员急于找到黑匣子一样,历史学家们,也努力搜集“历史黑匣子”中的秘密。
  一、发妻毛福梅
  毛福梅与蒋经国的合影1901年冬,14岁的“小丈夫”蒋介石与19岁的大姑娘——奉化县岩头村毛福梅结婚。婚后不久,就去临近的岩溪村毛思诚设帐的学馆中继续念书。毛思诚的孙子毛丁先生说:“因榆林村陈春泉先生的介绍……蒋介石前往就读,为时虽不长,但师生颇为相得。”毛丁:《蒋介石〈自反录〉及其编者毛思诚》。蒋介石任黄埔军校校长后,即函邀53岁的毛思诚前往黄埔军校,任秘书。1937年,毛思诚年近逾矩,告老还乡,“……先生(指蒋介石)以缄藤数具,亲付收藏,检其所储者,手卷也、日记也、公牍也、其余杂存也。反复披览,悉外间所不克具,而为历来珍秘之故楮,惊喜如获至宝……”毛丁:《蒋介石〈自反录〉及其编者毛思诚》。。毛思诚对这些资料进行了爬梳整理,在此基础上编纂了《民国十五年以前之蒋介石先生》等著作。不久,抗日战争爆发,毛思诚来不及将蒋介石的有关资料转移,就藏在家乡的墙壁中。经过8年的抗日战争,3年国共两党内战及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后的风风雨雨,直至一场始无前例的无产阶级文化大革命,全国各地破四旧,立四新,一切历史上的经史、诗书等书籍统统成了毒草,遭到焚毁与破坏。毛思诚早就死了,他的儿孙们为保护蒋中正的这批史料,历尽艰辛,也难逃劫数。“红卫兵”从毛家夹墙中抄得这些反党罪证,证明毛家还妄想变天。于是“斗批改”开始,毛氏子弟为此遭牵连者颇多,可谓家破人亡。“到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拨乱反正,落实政策。这许多第一手资料,在政府的重视下,终于重新找到了。”毛思诚之孙毛丁遂于1985年6月将这批文史资料计182卷宗,献给中国第二历史档案馆。此后,这批“历史黑匣子”得以启开,从而向人们展示了真正的蒋介石的内心世界。
  蒋中正,字介石,原名周泰,字瑞元,学名志清。因“介石之性,举动异乎常人,如出地蛟龙,脱羁神骏,母爱教之”,后改名中正。其义来自于易经,豫卦象传:刚遇中正,天下之大行也。豫卦六二爻辞:介于石,不终日,贞吉。日(清光绪十三年九月十五日)出生。至于蒋介石到底生于何处,暂不下结论。读者好自思辨。
  蒋介石的父亲蒋肇聪(字肃庵、明火)在奉化武岭经营其父蒋斯千(字玉表)传下的一爿玉泰盐店。
  武岭一带,山明水秀。清澈流碧的剡溪曲折迂回从这里出口,汇入甬江,东流出海,因此,该地又叫溪口。不远的东方,屏障着起伏连绵的青山。自天台摘星峰迤逦四明山}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蒋介石小时候的故事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