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目前是自由职业者,没有工作单位就不能微博认证隐藏单位了吗

我是一自由职业者(既不是企业职工,又没有稳定的工作),现在已46岁了,能参加社会养老保险吗?不知道退休后我能否按月领取养老金?
提问时间:
我是一自由职业者(既不是企业职工,又没有稳定的工作),现在已46岁了,能参加社会养老保险吗?不知道退休后我能否按月领取养老金?
昆明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
答复时间:
李隼您好!按照养老保险政策,达到退休年龄且连续缴费必须满15年才能享受退休养老金。您现在可以参加养老保险,但到您法定退休年龄时不能享受养老金,只能退个人帐户部份。自由职业者的职场问题_第一财经
自由职业者的职场问题
第一财经周刊许诗雨 16:34
在“能让自己过得不错”的前提下,自由职业一直是令很多公司人向往的工作状态。因为它摆脱了朝九晚五的束缚,不用考虑老板同事的脸色,兴起了多干点活,不高兴就给自己放个假。
而且互联网也为越来越多的人提供了在家工作的可能,尤其是像律师、会计师、培训师或设计师等这些由一个个项目拼接起来的工作,确实也能够独立单干。
不过,中智人力资源管理咨询有限公司常务副总经理应利提醒,任何自由都是相对的。事实上,你在选择自由的同时,也意味着要忍受孤独。没有公司替你安排的各种工作和职业发展,你更要时刻保持动力,自己Push自己。
应利说:“自由职业是很难被猎头发现的。”其实何止是猎头,失去了公司的职业平台,如何能够让别人认识自己、如何获得工作机会、如何建立人脉以及保持最新的行业动态信息这些问题都得自己解决。
当然,像社保、养老金的缴纳这些个人的福利保障,你也需要自己“照顾”自己。有很多自由惯了的自由职业者,因为觉得处理这些问题太过麻烦而不重视,但其实等到退休之后,这些问题造成的麻烦只会更大。
因此,离开公司独自发展的自由职业者应该如何进行自己的职场管理和职业发展规划?对于各种福利保障等具体的切身利益又该如何维护?如果有一天,当厌倦了需要不断地自己找活儿干,或者收入不稳的工作状态,希望重新回到企业时,自由职业者又会面临哪些需要注意的问题?
本期职场,《第一财经周刊》将与罗迈国际资深顾问徐力琨、中智人力资源管理咨询有限公司常务副总经理应利以及中智上海外企服务公司福利保障部经理张燕华一起,围绕自由职业这个话题展开讨论,给那些准备单干的公司人们一些切实有用的建议,以及提醒大家注意一些可能被忽视的问题。
A 什么样的人适合自由职业
虽然同样是离开企业自己单干,不过,“自由职业要和自由创业分开来。”中智人力资源管理咨询有限公司常务副总经理应利提醒说。
“大多数真正意义的职业者取向于自由,不是要做大做强。他们只是不希望受到约束。不受雇于任何一家企业,自由自在,也不见得要赚很多钱。”应利表示,自由职业者所满足的心理追求是不受时间约束,做大做小赚多赚少都看自己高兴,通常不求成为行业里的No.1。而反观创业者,他的成就动机更强,甚至充满了帝式思维。
应利说,自由职业者的工作类型大致分为两类,知识类和服务类。前者更注重知识技能,如律师、培训师、审计、会计师等;后者更偏向于服务和技能,例如化妆师、造型师。
应利介绍说,最初自由职业大多围绕职业律师、会计师、培训师几类,这些工作对职业资格认证的审查较为严格。现在虽然随着自由职业的工作种类增多,对资格认证的要求宽泛了,但没有资格证书的话自由职业者可能很难开展独立从业。“而且自由职业者的职业技能专长要比企业里的人更高,或者起码在行业圈里有一定的特点。”
首先是独立工作能力强,因为没有人会为你安排工作。应利说,自己给自己打工得自己Push自己。
另外罗迈国际资深顾问徐力琨强调自由职业者需要外向、沟通能力强,并且具有融合性。这是因为,在企业里工作每个人只需要负责自己单一的领域,“例如在企业里做科研,你可能只需要钻研于研究工作。”徐力琨说。发展也是直线上升的。而自由职业者需要同时兼任自己的销售、市场、人事、会计等工作。自由职业者更需要推销自己,拓展自己的买方市场。
应利觉得,对于自由职业者来说足够耐得住寂寞也很重要。“因为没有严格意义上固定的团队。虽然你能不受约束,但有时候也得享受孤独。”
B 自己如何缴纳社会保障
自由职业者有两种缴纳社保的方式可以选择。
一种是把档案放在自己所在区域的人才交流中心,并在那里缴纳社保。不过在人才交流中心只能缴纳三险一金,分别为医疗保险、生育保险和养老保险。工伤保险和失业保险是无法缴纳的。中智上海外企服务公司福利保障部经理张燕华介绍说,个人缴纳社保的缴纳基数不能高于上年度全市职工月平均工资性收入3倍,也不能低于这个数值的60%,而具体的缴费比例为44%,其中养老保险为30%、医疗保险为14%。
还有一种是将个人档案挂靠在某家公司,然后通过其缴纳社保。挂靠方式缴纳的社保类型是五险一金,与大部分企业相同。
此外,徐力琨还建议自由职业者在缴纳常规社保的同时,可以选择购买一些商业保险,为自己增添保障。
社保缴纳一般具体分为以下几种情况:
养老保险:养老保险的缴纳相对容易一些,徐力琨表示只要在工作期间缴满15年,到退休之后就能取。对于建立养老保险或续交的方式,张燕华说:“依据规定,具有城镇户籍、从未建立养老保险个人帐户的自由职业者或已建立账户需接续缴费的可由户籍所在地的街道社区事务受理服务中心代为办理。”
另外,原已建立账户的职工从事自由职业后,个人养老保险账户储存额累积计算。当其重新回到企业时,经由用人单位办理转入手续,接续缴纳。
生育保险:徐力琨提醒,生育保险的缴纳相对麻烦一些。自由职业者如果希望能够享受生育保险,最好不要中断缴纳。因为如果曾中止过缴纳生育保险一个月或两个月,那么,需要满足在断档之前缴满9个月,并且恢复缴纳之后连续缴满12个月,才能拿到这笔保险。
失业保险:“事实上,我们大部分人是很难拿到失业保险的钱的”,徐力琨说,“如果你想领到失业险,你不能开公司,也不能把档案放人才交流中心。你要开失业证明,当然居委会也会很积极地帮你介绍工作。”
张燕华提醒,如果自由职业者开始缴纳养老保险,那么就视同就业,不再领取失业救济金,并记入本人的《劳动手册》。
注意咨询优惠政策:这一点可能更适合于希望能够自主创业的个人。因为按照国家规定,如果满足特定条件,不同城市会给予自主创业者不同程度的优惠政策,所以应注意咨询自己是否符合标准。
C 如何获得行人脉和信息
为自己做Marketing
从现实的角度考虑,如果要获得更多的工作机会,就得在行业里保持“曝光率”,自己做自己的Marketing。
应利发现,在很多行业会议或论坛里,往往“公司里的人不是很积极,倒是自己自发参加的,会特别活跃,相互创造机会。”此外,应利也建议多参加培训班的同学会甚至老同事的聚会,大家还可以建立微信群,随时保持沟通。
现在,职场类的社交网络也是一个拓展人脉的好途径,徐力琨建议自由职业者可以经常登录类似LinkedIn这样的职场社交网站或者利用微博,积极加入一些小组,参与其中的讨论,关注行业信息。
通过各种渠道收集信息
应利说,其实很多自由职业者更有危机意识,比很多公司里的人要做得好很多,因为他们必须要和行业保持紧密联系,了解趋势才能找到项目。
一般来说行业里都有标杆的行业协会,而现在大部分协会都已经对个人进行注册开放了。此外,阅读国外领先的刊物也是时刻了解行业资讯的好办法。“一定要看行业里顶尖的人的书,参加权威论坛。”应利说。
D 如果重回职场
“从自由职业者到职场是一个由松到紧的过程。需要调整姿态。”徐力琨说,如果重回职场,之前相对散漫和自由的工作习惯都是问题,“老板会约束你,作为整个团队中的一员,你也要考虑每个人的心态和利益,和周围的团队都进行融合”。
另外,谈薪水时也要注意,这和自由职业者可能半年不开工、开工吃半年的状态有些不一样。每个公司对于职位和级别都有相应的空间。
选择合适的企业
在工作性质之外,回到企业时选择相对来说企业文化更“企业”的公司。应利表示,相对于单干的工作,企业里的团队合作以及上下级关系这些人际交往也是无法避免的,“我们常开玩笑说:没有没有政治斗争的企业”,所以选择自己适合的企业文化才能更好地融入进去。
应利建议如果初回职场,可以选择企业里相对自由、注重以结果为导向的工作,例如挂靠事务所的律师或inhouse的培训师这些根据工作内容安排上班节奏的职位。
求职注意事项
徐力琨表示,自由职业者在重回企业的过程中往往会在简历和面试中犯一些错误。最突出的一条就是对自由职业经历的描述,以及为何希望回到企业工作的原因。比如有人是因为遇到财政危机,但在面试时对于这个原因轻描淡写。“这事实上对求职者是不利的。雇主想问出些东西,重点不在于你做自由职业是成功或失败,目的是让大家都能接受你重回职场的理由。”徐力琨说。
因为对于企业方来说,聘用自由职业者最为担心的就是自由惯了之后,稳定性会不会相对较弱。所以,实事求是地解释清楚自己为何希望安定下来的理由,说服HR也很重要。
回到企业的优势
应利表示,对于大部分企业来说,录用自由职业者的原因是对于其专业技能的看重。因为“你要生存,就一定要有能力,这个企业会判断。”另外,她觉得自由职业者的自我计划性、自我激励、适应性以及快速变化和学习能力其实比职场上的人要强一些,因为相比而言,职场上别人都安排好了。
重找工作的劣势
“自由职业是很难被猎头发现的。”应利说,根据她过去做猎头的经验,只要人在职场上,猎头是很容易找到你的。“但如果一旦选择了自由职业,除非你很有名,否则猎头找到你的概率就很低了。”这也即是意味着,当你想重回职场时,被工作和被猎头找上的机率更低了,更多的还得靠你自己寻找机会。
编辑:群硕系统热门关键字:
当前位置:
&&已解决&&&&&&&&&&
问题描述咨询者:刘旭
我国考报名时以自由职业者身份报名,无单位,无职务。面试公告要社会在职工作者必须提供单位同意报考的证明,待业人员提供待业证明。我到底属于在职工作者还是待业人员,如果算在职工作者,但没工作单位,该怎么办呢?
管理员解答好评率:100%
您好,请您咨询您在招考单位您需提供的证明材料。}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微博认证单位组织名称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