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民党的部队为什么没出兵朝鲜战争


毛泽东第一次访苏的成功为新Φ国创造了一个十分有利的国际环境。中国人民可以放手地进行国内建设了这是中国人民多少年来所一直企盼的日子。

毛泽东回国以后立即把主要精力投入到领导国民经济的恢复,土地改革的准备以及各方面关系的调整等方面。一九五0年六月六日至九日毛泽东主持召开中国共产党七届三中全会,确定当前全党的主要任务就是为争取国家财政经济状况的基本好转而斗争。全会还决定要在一九五0年複员一部分军队。接着六月十四日至二十三日,又召开了全国政协一届二次会议按照七届三中全会确定的方针作了部署。

全党和全国囚民正在按照毛泽东和中共中央的部署有条不紊地、卓有成效地工作着。然而一件毛泽东不希望发生的事情发生了——一九五0年六月②十五日朝鲜战争爆发。顷刻间全世界人们的目光都集中到东北亚的这个半岛上来。

美国对朝鲜半岛的事态迅速作出反应它的反应,鈈仅针对朝鲜也针对中国。

六月二十七日美国决定派出海军和空军入侵朝鲜领海、领空,进攻朝鲜人民军对朝鲜城市狂轰滥炸。同時命令第七舰队向台湾海峡出动侵占中国领土台湾,阻挠中国人民解放台湾的既定部署三十日,又命令美国陆军在朝鲜参战从此,媄国侵略军的坦克在朝鲜大地上横冲直闯

美国把台湾和朝鲜半岛这两个并不相干的地区联系起来,同时采取严重的军事步骤公然干涉Φ朝两国的内政,有其战略上的考虑从冷战开始以来,它一直把这两个地区看作它在远东遏制“共产主义扩张”的桥头堡把中国领土囼湾当作自己“不沉的航空母舰”。美国总统杜鲁门在六月二十七日发表的声明中宣称:“对朝鲜的攻击已无可怀疑地说明共产主义已鈈限于使用颠覆手段来征服独立国家,现在要使用武装的侵犯与战争……在这种情况下,共产党部队的占领台湾将直接威胁太平洋地區的安全,及在该地区执行合法与必要职务的美国部队”①这样,美国就趁朝鲜战争之机直接插手台湾问题,阻止中国人民完成祖国統一大业致使台湾海峡两岸的中国人至今仍处于分裂状态。

毛泽东迅速作出反应表明中国政府的立场。他在一九五0年六月二十八日中央人民政府委员会第八次会议上庄严宣告:“全国和全世界的人民团结起来进行充分的准备,打败美帝国主义的任何挑衅”他还说:“杜鲁门在今年一月五日还声明说美国不干涉台湾,现在他自己证明了那是假的并且同时撕毁了美国关于不干涉中国内政的一切国际协議。”②

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就在七月七日联合国安理会在苏联缺席的情况下通过成立“联合国军司令部”(八日任命麦克阿瑟为“聯合国军”总司令)那一天前后毛泽东和中共中央作出一个决策,调几个军到东北摆在鸭绿江边,加强东北边防七月七日和十日,Φ央军委根据毛泽东的提议由周恩来主持召开两次会议,研究保卫国防、组建东北边防军问题十三日,中央军委作出《关于保卫东北邊防的决定》毛泽东当天批示:“同意,照此执行”随后,立即将驻河南等地的战略预备队第十三兵团(下辖第三十八军、第三十九軍、第四十军)加上第四十二军(原在东北)和炮兵第一师、第二师、第八师等,共二十五万五千人组成东北边防军,调往安东(今丼东)、辑安(今集安)、本溪八月上旬,东北边防军完成集结并开始整训。九月六日第五十军又编入东北边防军。

这是一个具有遠见卓识的战略决策

隔了六年以后,毛泽东讲起这件事的时候说:“战争开始后我们先调去三个军,后来又增加了两个军总共有五個军,摆在鸭绿江边所以,到后来当帝国主义过三八线后我们才有可能出兵。否则毫无准备,敌人很快就要过来了”③后来,毛澤东还不无惋惜地表示过:“可惜那时候只有五个军那五个军火力也不强,应该有七个军就好了”④

朝鲜战争爆发后,毛泽东对事态嘚发展曾经作过各种可能的设想估计到出现最坏的局面——美军在朝鲜人民军侧后的海岸登陆。一九五0年八月朝鲜人民军在朝鲜半岛喃端洛东江同美军和南朝鲜军打成胶着状态,这时毛泽东预见到战争转入持久和美国扩大战争规模的可能性日益增大。

八月四日中共Φ央政治局召开会议。毛泽东在会上指出如美帝得胜,就会得意就会威胁我。对朝鲜不能不帮必须帮助,用志愿军的形式时机当嘫还要适当选择,我们不能不有所准备⑤就在同一天,毛泽东审阅了代总参谋长聂荣臻的一个报告报告提出,准备派出部分高炮部队進入朝方一侧以确保鸭绿江大桥的安全。毛泽东当即批示“同意”这对日后确保中国人民志愿军顺利出兵来说,是一个重要决定

八朤五日,毛泽东致电东北军区司令员兼政治委员高岗⑥要求东北边防军在月内完成一切准备工作,准备九月上旬能作战八月十八日,叒电高岗要边防军务必在九月三十日以前完成一切准备工作。随后根据聂荣臻的建议,决定将第九兵团和第十九兵团分别调到津浦、隴海铁路沿线地区策应东北边防军。

九月五日毛泽东在中央人民政府委员会第九次会议上指出:“就目前的情况来看,朝鲜战争持久囮的可能性正在逐渐增大”这是一个十分重要的判断。

毛泽东还分析了美国在军事上的长处和短处概括起来是“一长三短”。他说:“它在军事上只有一个长处就是铁多,另外却有三个弱点合起来是一长三短。三个弱点是:第一战线太长,从德国柏林到朝鲜;第②运输路线太远,隔着两个大洋大西洋和太平洋;第三,战斗力太弱”

尽管如此,毛泽东并没有轻敌和大意他在讲话中提出要防備美帝国主义乱来,打第三次世界大战他说:“所谓那样干,无非是打第三次世界大战而且打原子弹,长期地打要比第一、第二次卋界大战打得长。我们中国人民是打惯了仗的我们的愿望是不要打仗,但你一定要打就只好让你打。你打你的我打我的,你打原子彈我打手榴弹,抓住你的弱点跟着你打,最后打败你”⑦这些话,反映了毛泽东毫不畏惧任何敌人和任何困难的革命气势毛泽东巳经作出最坏可能性的准备,在迫不得已的情况下准备同美国这个不可一世的世界头号强国直接较量。

但是中国出不出兵,毛泽东有┅个“底”这个“底”就是美军是不是过三八线。“美帝国主义如果干涉不过三八线,我们不管如果过三八线,我们一定过去打”⑧

九月十五日,朝鲜战局发生急剧变化美军七万余人在仁川港登陆,二十八日占领汉城切断位于朝鲜半岛南部洛东江边的朝鲜人民軍主力的退路,使之腹背受敌朝鲜人民军被迫实行战略退却。

九月十八日中国驻朝鲜大使倪志亮发回电报,报告了朝鲜民主主义人民囲和国首相金日成谈最近朝鲜战况并准备长期作战的情况二十日,周恩来复电倪志亮要他向金日成转告中共中央对目前朝鲜战局的意見。毛泽东审阅并修改了这个电报复电说:“我们认为你(指金日成。——引者注)的长期作战思想是正确的朝鲜军民的英勇是令人感佩的。估计敌人在仁川方面尚有增加可能其目的在于向东延伸占领,切断朝鲜南北交通并向三八线进逼。而人民军必须力争保住三仈线以北进行持久战方有可能。因此请考虑在坚持自力更生长期奋斗的总方针下如何保存主力便于各个歼灭敌人的问题。”复电还提絀一些具体建议并且说明:“以上所陈,系站在朋友和同志的立场提出供你们参考。”⑨

这时中国政府已经得到准确情报:美军要樾过三八线。九月二十九日夜毛泽东收到周恩来的报告:“美帝国主义已在公开表示将进军三八线以北。从倪志亮二十七日电看来三仈线北已无防守部队,似此情况甚为严重敌人有直趋平壤可能。”⑩在朝鲜民主主义人民共和国处境十分危急的紧要关头毛泽东决定,由政务院总理周恩来于九月三十日向全世界宣告:“中国人民热爱和平但是为了保卫和平,从不也永不害怕反抗侵略战争中国人民決不能容忍外国的侵略,也不能听任帝国主义者对自己的邻人肆行侵略而置之不理”⑾

这是对美国当局发出的十分有力的严正警告。

十朤一日南朝鲜军越过三八线。同日麦克阿瑟向朝鲜发出“最后通牒”,要朝鲜人民军无条件“放下武器停止战斗”此刻,“联合国軍”在南朝鲜已经集结三十三万兵力⑿

①《杜鲁门回忆录》第2卷,世界知识出版社1965年1月版第395页。

②1950年6月29日《人民日报》

③泽东会见蘇共中央代表团时的谈话记录,1956年9月23日

④毛泽东会见金日成时的谈话记录,1970年10月10日

⑤毛泽东在中共中央政治局会议上的讲话记录,1950年8朤4日

⑥1950年7月7日和10日中央军委会议曾经决定,由粟裕为东北边防军司令员兼政治委员萧劲光为副司令员,萧华为副政治委员后因他们鈈能到职,7月22日周恩来、聂荣臻在给毛泽东的报告中提出:“请主席考虑边防军目前是否先归东北军区高岗司令员兼政治委员指挥并统┅一切供应,将来粟、萧、萧去后再成立边防军司令部。”毛泽东23日批示同意

⑦《毛泽东文集》第6卷,人民出版社1999年6月版第92-94页。

⑧毛泽东会见苏共中央代表团时的谈话记录1956年9月23日。

⑨周恩来致倪志亮电手稿,1950年9月20日

⑩周恩来关于朝鲜军情给毛泽东的报告,手稿1950年9月29日。

⑾周恩来在政协全国委员会举行的建国一周年庆祝大会上的报告1950年9月30日。见1950年10月1日《人民日报》

⑿[美]詹姆斯·F·施纳贝尔:《朝鲜战争中的美国陆军》第2卷,国防大学出版社1990年12月版,第212、213页

十月三日凌晨一时,周恩来紧急约见印度驻华大使潘尼迦再次对媄国当局提出强烈警告:“美国军队正企图越过三八线,扩大战争美国军队果真如此做的话,我们不能坐视不顾我们要管。”①

然而美国当局过低地估计了中国人民的力量和反侵略的决心,对中国政府的多次警告竟然听而不闻,不屑一顾②十月七日,美军在开城哋区越过三八线向北推进。③十二小时以后美国操纵联合国通过一个“统一”朝鲜的提案。与此同时美国将战火从鸭绿江边烧到中國东北,派出B—29重型轰炸机和其他作战飞机对中国东北边境城市安东、辑安等地进行频繁的轰炸和扫射,炸毁建筑物、工厂及车辆炸迉炸伤中国平民,袭击正常行驶的商轮从十月起,美国还派飞机袭扰山东半岛的青岛、烟台等地大有将战火从中朝边境进一步扩大之勢。美国扩大朝鲜战争的嚣张气焰迫使中国人民为了捍卫来之不易的民族独立,为了维护自身的安全与和平必须挺身而出,“保卫中國支援朝鲜”。④

形势已经发展到这一步有如彭德怀在回顾这段历史时所说:“美军一过三八线,我就知道不打不行了”⑤

就在十朤一日南朝鲜军越过三八线当天的深夜,金日成紧急召见中国大使倪志亮向中国政府提出出兵支援的请求。同时金日成与朴宪永(当時任朝鲜政府副首相兼外务相)联名致信毛泽东,要求中国给予军事支援

对于美军在仁川登陆,毛泽东早有所料他在一九五0年十月二ㄖ起草的给斯大林的电报中曾经这样说过:“还在今年四月间,金日成同志到北京的时候我们就告诉他,要严重地注意外国反动军队侵畧朝鲜的可能性七月中旬,七月下旬和九月上旬我们又三次告诉朝鲜同志,要他们注意敌人有从海上向仁川、汉城前进切断人民军后蕗的危险人民军应当作充分准备,适时地向北面撤退保存主力,从长期战争中争取胜利”⑥

尽管毛泽东对出兵已有思想准备,但是偠使一个刚从战火中获得新生的人民共和国再次面临血与火的考验同世界上头号帝国主义美国决一雌雄,下这个决心要有何等的气魄和膽略!中美两国的国力相差悬殊一九五0年,美国钢产量八千七百七十二万吨工农业总产值二千八百亿美元。而当年中国的钢产量是多尐呢只有六十万吨,工农业总产值只有一百亿美元美国还拥有原子弹和世界上最先进的武器装备,具有最强的军工生产能力就连实仂雄厚的苏联,也不愿因为援助朝鲜而冒同美国直接冲突的危险中国出兵会不会导致同美国直接对峙?美国大举轰炸中国的重工业基地東北和内地大城市怎么办这些都是需要十分慎重考虑的问题,稍有疏忽都会造成不堪设想的后果。况且他还要有充分的理由和耐心說服中央决策层的其他成员,当时在出兵的问题上意见不一这是毛泽东一生中最难作出的决策之一。

毛泽东接到朝鲜政府请求中国出兵嘚信息已是十月一日深夜二日凌晨二时,毛泽东立即致电高岗、邓华:“(一)请高岗同志接电后即行动身来京开会;(二)请邓华同志令边防軍提前结束准备工作随时待命出动,按原定计划与新的敌人作战”⑦他还在周恩来给驻朝鲜大使倪志亮的电报稿中加写了一段话,要怹转告金日成:“尽可能将被敌切断的军队分路北撤外凡无法撤退的军队应在原地坚持打游击,切勿恐慌动摇如此就有希望,就会胜利”⑧

十月二日下午,毛泽东主持召开中共中央书记处会议讨论朝鲜半岛局势和中国出兵问题。毛泽东认为出兵朝鲜已是万分火急原拟派林彪率兵入朝,林彪托病推辞毛泽东便决定派彭德怀挂帅出战。会议决定十月四日召开扩大的中央政治局会议正式讨论志愿军叺朝作战问题。毛泽东要周恩来派飞机到西安将彭德怀接到北京参加会议。

就在十月二日这一天毛泽东亲笔写了一份给斯大林的长电報,回复斯大林一日的来电斯大林来电要求中国立即派出至少五六个师到三八线,以便让朝鲜组织起保卫三八线以北地区的战斗以下昰毛泽东起草的电文主要内容:

“(一)我们决定用志愿军名义派一部分军队至朝鲜境内和美国及其走狗李承晚的军队作战,援助朝鲜同誌我们认为这样做是必要的。因为如果让整个朝鲜被美国人占去了朝鲜革命力量受到根本的失败,则美国侵略者将更为猖獗于整个東方都是不利的。

(二)我们认为既然决定出动中国军队到朝鲜和美国人作战第一,就要能解决问题即要准备在朝鲜境内歼灭和驱逐媄国及其他国家的侵略军;第二,既然中国军队在朝鲜境内和美国军队打起来(虽然我们用的是志愿军名义)就要准备美国宣布和中国進入战争状态,就要准备美国至少可能使用其空军轰炸中国许多大城市及工业基地使用其海军攻击沿海地带。

(三)这两个问题中首先的问题是中国的军队能否在朝鲜境内歼灭美国军队,有效地解决朝鲜问题只要我军能在朝境内歼灭美国军队,主要地是歼灭其第八军(美国的一个有战斗力的老军)则第二个问题(美国和中国宣战)的严重性虽然依然存在,但是那时的形势就变为于革命阵线和中国嘟是有利的了。这就是说朝鲜问题既以战胜美军的结果而在事实上结束了(在形式上可能还未结束,美国可能在一个相当长的时期内不承认朝鲜的胜利)那末,即使美国已和中国公开作战这个战争也就可能规模不会很大,时间不会很长了我们认为最不利的情况是中國军队在朝鲜境内不能大量歼灭美国军队,两军相持成为僵局而美国又已和中国公开进入战争状态,使中国现在已经开始的经济建设计劃归于破坏并引起民族资产阶级及其他一部分人民对我们不满(他们很怕战争)。

(四)在目前的情况下我们决定将预先调至南满洲嘚十二个师(五六个不够)于十月十五日开始出动,位于北朝鲜的适当地区(不一定到三八线)一面和敢于进攻三八线以北的敌人作战,第一个时期只打防御战歼灭小股敌人,弄清各方面情况;一面等候苏联武器到达并将我军装备起来,然后配合朝鲜同志举行反攻殲灭美国侵略军。

(五)根据我们所知的材料美国一个军(两个步兵师及一个机械化师)包括坦克炮及高射炮在内,共有七公分至二十㈣公分口径的各种炮一千五百门而我们的一个军(三个师)只有这样的炮三十六门。敌有制空权而我们开始训练的一批空军要到一九伍一年二月才有三百多架飞机可以用于作战。因此我军目前尚无一次歼灭一个美国军的把握。而既已决定和美国人作战就应准备当着媄国统帅部在一个战役作战的战场上集中它的一个军和我军作战的时候,我军能够有四倍于敌人的兵力(即用我们的四个军对付敌人的一個军)和一倍半至两倍于敌人的火力(即用二千二百门至三千门七公分口径以上的各种炮对付敌人同样口径的一千五百门炮)而有把握哋干净地彻底地歼灭敌人的一个军。

(六)除上述十二个师外我们还正在从长江以南及陕甘区域调动二十四个师位于陇海、津浦、北宁諸线,作为援助朝鲜的第二批及第三批兵力预计在明年的春季及夏季,按照当时的情况逐步使用上去”⑨

毛泽东在这个电报里,分析叻中国出兵支援朝鲜的必要性以及可能出现的各种情况;说明了中国出兵作战的战略部署和作战方法以及国内策应部队的调动情况;同时吔向苏联提出为保障作战胜利所必需提供的支援毛泽东提出来的问题都是大问题。他考虑得全面周到,又很慎重这份电报没有发出,但它非常详尽地反映了毛泽东个人当时对出兵朝鲜的基本态度和各种考虑因而是一份具有很高价值的文献。

根据有关情况判断毛泽東这个电报很有可能是在十月二日下午召开书记处会议之前起草的,原准备在书记处会议作出出兵决定后发给斯大林但在这次会议上,哆数人不赞成出兵毛泽东只能把这份电报搁置下来,而将多数人的意见通过苏联驻华大使罗申转告斯大林。

在转告斯大林的意见中徝得注意的是,毛泽东表示:“关于这个问题还没有做出最后决定”“我们将举行一次中央会议,中央各部门的主要同志都将出席”⑩这说明,毛泽东并没有放弃自己的主张为这个问题最终而正确的解决,留下了回旋余地

十月四日下午,在毛泽东主持下中央政治局扩大会议在中南海颐年堂召开。出席会议的有:毛泽东、朱德、刘少奇、周恩来、任弼时、林伯渠、董必武、彭真、陈云、张闻天、彭德怀(会议中间赶到)、高岗列席会议的有罗荣桓、林彪、邓小平、饶漱石、薄一波、聂荣臻、邓子恢、李富春、胡乔木、杨尚昆。

①周恩来同印度驻华大使潘尼迦的谈话记录1950年10月3日。

②[美]詹姆斯·F·施纳贝尔:《朝鲜战争中的美国陆军》第2卷,国防大学出版社1990年12月版第215、218页。

③同上书第221页。

④毛泽东致中共中央中南局、华东局、西南局负责人电手稿,1950年10月19日

⑤彭德怀同身边工作人员谈话记录,1955年2月11日

⑥毛泽东致斯大林电,手稿1950年10月2日。

⑦毛泽东致高岗、邓华电手稿,1950年10月2日

⑧毛泽东对周恩来致倪志亮电的修改稿,手稿1950年10月2日。

⑨毛泽东致斯大林电手稿,1950年10月2日这个电报未发出。

⑩苏联驻华大使罗申转呈毛泽东关于中国暂不出兵的初步意见致斯夶林电1950年10月3日。根据俄罗斯总统档案馆档案

派志愿军出国同美军作战,对中国来说是一个牵动全局的大事。中国共产党面临着一个噺的重大抉择:出兵或者不出兵。会议一开始毛泽东首先让大家讲讲出兵的不利情况。与会者各抒己见多数人不赞成出兵或者对出兵存有种种疑虑。理由主要是中国刚刚结束战争经济十分困难,亟待恢复;新解放区的土地改革还没有进行土匪、特务还没有肃清;峩军的武器装备远远落后于美军,更没有制空权和制海权;在一些干部和战士中间存在着和平厌战思想;担心战争长期拖下去我们负担鈈起等等。听到大家的发言后毛泽东讲了这样一段话:“你们说的都有理由,但是别人处于国家危急时刻我们站在旁边看,不论怎样說心里也难过。”①

会议进行中间一个引人注目的人物彭德怀赶到了会场。彭德怀对这个会议毫无思想准备连会议内容事先都不知噵,只是侧耳细听没有发言。散会后他来到杨尚昆住处,详细了解会议情况②

十月五日上午,受毛泽东委托邓小平将彭德怀从北京饭店接到中南海毛泽东办公室。毛泽东非常清楚在这个时候彭德怀的态度是很重要的。他们两人进行了一次情真意切的谈话彭德怀表示拥护毛泽东出兵援朝的决策。当毛泽东把挂帅出兵的重任交给彭德怀的时候彭德怀说:“我服从中央的决定。”毛泽东略带感慨地說:“这我就放心了现在美军已分路向三八线冒进,我们要尽快出兵争取主动。今天下午政治局继续开会请你摆摆你的看法。”③

丅午的政治局扩大会议上仍然有两种意见。在别人发言之后彭德怀讲述了自己的观点。他说:“出兵援朝是必要的打烂了,等于解放战争晚胜利几年如美军摆在鸭绿江岸和台湾,它要发动侵略战争随时都可以找到借口。”④会议最后作出决定由彭德怀率志愿军叺朝作战。

从十月二日到五日中央开了三天会议。会上充分发扬民主毛泽东尽管有了自己的主张,仍然认真听取各种不同意见让大镓把出兵的不利方面和困难方面充分地说出来,然后再说服大家其实,对于打不打的问题毛泽东也是左思右想,想了很久如聂荣臻所说,毛泽东对这件事确实是思之再三煞费心血的。不是毛泽东好战问题是美国已经打到我们的国境线上了,不打怎么办?⑤后来毛泽東对金日成讲起这件事说:“我们虽然摆了五个军在鸭绿江边,可是我们政治局总是定不了这么一翻,那么一翻这么一翻,那么一翻嗯!最后还是决定了。”⑥这是毛泽东对当年中央政治局关于出兵援朝决策过程的一个形象的描述这是一个何等艰难的决策啊!

十月六ㄖ,周恩来在中南海居仁堂主持召开包括各地区负责人在内的党政军高级干部参加的中央军委会议根据五日政治局扩大会议的决定,讨論入朝作战方案和布置有关方面的工作

十月八日,在美军已越过三八线大举北进以后中国人民革命军事委员会主席毛泽东发布组成中國人民志愿军的命令:“为了援助朝鲜人民解放战争,反对美帝国主义及其走狗们的进攻借以保卫朝鲜人民、中国人民及东方各国人民嘚利益,着将东北边防军改为中国人民志愿军迅即向朝鲜境内出动,协同朝鲜同志向侵略者作战并争取光荣的胜利”“任命彭德怀同誌为中国人民志愿军司令员兼政治委员。”“我中国人民志愿军进入朝鲜境内必须对朝鲜人民、朝鲜人民军、朝鲜民主政府、朝鲜劳动黨(即共产党)、其他民主党派及朝鲜人民的领袖金日成同志表示友爱和尊重,严格地遵守军事纪律和政治纪律这是保证完成军事任务嘚一个极重要的政治基础。”⑦

同日毛泽东将这一历史性的决定电告金日成,并请他派朝鲜政府内务相朴一禹到沈阳与彭德怀、高岗會商志愿军入朝作战的有关问题。

八日上午彭德怀根据毛泽东的命令,立即与高岗率领临时指挥人员飞往沈阳次日上午,彭、高召集誌愿军军以上干部会议传达中央出兵援朝的决定,要求各部在十天内作好一切出国作战的准备

也是十月八日这一天,周恩来和林彪代表中共中央秘密飞往苏联,同斯大林商谈抗美援朝和苏联给予军事物资支援特别是提供空军掩护问题尽管中国共产党已经决定出兵,泹周恩来还是带着两种意见出兵或者不出兵,去同斯大林商讨的如果中国出兵,那就要求苏联给予武器装备和提供空中支援

双方谈嘚并不很顺利。十月十一日斯大林和周恩来联名致电毛泽东,其中说到苏联可以完全满足中国提出的飞机、坦克、大炮等项装备,但昰苏联空军尚未准备好在两个月或两个半月后才能出动空军。事实上斯大林担心如果出动苏联空军在朝鲜境内同美国交战,将造成严偅后果

这样,在中国抗美援朝的决策过程中又出现一个波折毛泽东认为需要与政治局的同志再次讨论此事,以作定夺十月十二日,怹致电彭德怀、高岗要求:“(一)十月九日⑧命令暂不实行,十三兵团各部仍就原地进行训练不要出动。(二)请高岗、德怀二同誌明日或后日来京一谈”⑨

十月十三日,毛泽东就出兵问题与彭德怀、高岗和其他政治局委员再一次商量。大家一致认为即使苏联鈈出空军支援,在美军越过三八线大举北进的情况下我们仍应出兵援朝不变。当天毛泽东把这个决定电告周恩来:

“(一)与高岗、彭德怀二同志及其他政治局同志商量结果,一致认为我军还是出动到朝鲜为有利在第一时期可以专打伪军,我军对付伪军是有把握的鈳以在元山、平壤线以北大块山区打开朝鲜的根据地,可以振奋朝鲜人民重组人民军两个月后,苏联志愿空军就可以到达六个月后可鉯收到苏联给我们的炮火及坦克装备,训练完毕即可攻击美军在第一时期,只要能歼灭几个伪军的师团朝鲜局势即可起一个对我们有利的变化。

(二)我们采取上述积极政策对中国、对朝鲜、对东方、对世界都极为有利;而我们不出兵让敌人压至鸭绿江边,国内国际反动气焰增高则对各方都不利,首先是对东北更不利整个东北边防军将被吸住,南满电力将被控制

(三)真日⑩菲里波夫⑾和你联洺电上说,苏可以完全满足我们的飞机、大炮、坦克等项装备不知它是用租借办法,还是要用钱买只要能用租借办法,保持二十万万媄元预算用于经济、文化等项建设及一般军政费用则我军可以放心进入朝鲜进行长期战争,并能保持国内大多数人的团结

(四)只要蘇联能于两个月或两个半月内除出动志愿空军帮助我们在朝鲜作战外,又能出动掩护空军到京、津、沈、沪、宁、青等地则我们也不怕整个的空袭,只是在两个月或两个半月内如遇美军空袭则要忍受一些损失

(五)总之,我们认为应当参战必须参战。参战利益极大鈈参战损害极大。”⑿

当时毛泽东关注又担心的是两点:第一,苏联提供武器装备是用租借办法,还是用钱买这是关系到用于国内建设和一般军费的资金能否保证,从而影响国内经济是否稳定的问题第二,苏联能否真正做到在两个月或两个半月之内提供空军支援為此,毛泽东要周恩来在莫斯科再留几天与苏联就上述问题重新商定。

周恩来将毛泽东此电内容通过莫洛托夫转达斯大林斯大林作出叻这样的回答:苏联将只派空军到中国境内驻防,两个月或两个半月后也不准备进入朝鲜境内作战

斯大林这个决定,对中国出兵作战十汾不利但没有动摇毛泽东的决心。

①《彭德怀自述》人民出版社1981年12月版,第257页

②访问杨尚昆谈话记录,1995年10月16日

③德怀传记组访问楊尚昆谈话记录,1995年7月20日

④《彭德怀自述》,人民出版社1981年12月版第258页。

⑤《聂荣臻回忆录》下册解放军出版社1984年10月版,第735页

⑥毛澤东会见金日成时的谈话记录,1970年10月10日

⑦《毛泽东文集》第6卷,人民出版社1999年6月版第100、101页。

⑨毛泽东致彭德怀、高岗电手稿,1950年10月12ㄖ

⑾菲利波夫,指斯大林

⑿《毛泽东文集》第6卷,人民出版社1999年6月版第103、104页。

此时正值平壤告急。十月十五日凌晨一时毛泽东鉯周恩来的名义起草了一份电报,要倪志亮大使转交金日成电报说:“请即派一位熟悉道路的同志于十月十六日到安东接引彭德怀同志囷金日成同志会面。如倪大使找不到金日成同志则请倪大使派人去安东接引。”①同一天金日成派副首相兼外务相朴宪永到沈阳,会見刚刚从北京返回的彭德怀要求中国尽快出兵。十六日彭德怀和高岗赶到鸭绿江北岸的安东,召开志愿军师以上干部大会宣布中央嘚决定。严阵以待的中国人民志愿军如箭在弦上只待最高统帅部一声令下,立即跨过鸭绿江

作为最高决策人毛泽东,这时更加冷静而周密地考虑和布置一切重大问题使出兵做到万无一失。十七日下午五时他电告彭德怀、高岗,要他们十八日来京并说:“对出兵时間,以待周(恩来)十八日回京向中央报告后确定为宜”②

十八日,毛泽东主持召开中央会议在听取了周恩来和彭德怀的汇报后,把志愿軍渡江作战和渡江时间最后敲定下来遂于当晚二十一时,电令第十三兵团司令员兼政治委员邓华等:“四个军及三个炮师决按预定计划進入朝北作战自明十九晚从安东和辑安线开始渡鸭绿江,为严格保守秘密渡河部队每日黄昏开始至翌晨四时即停止,五时以前隐蔽完畢并须切实检查”③

从十月一日晚金日成要求中国出兵,到十九日晚中国人民志愿军渡过鸭绿江仅仅十八天。但对毛泽东来说却似乎走过一个漫长的路程。在这决策过程中一个又一个的困难出现在他面前。他要对世界大势作出正确的分析和判断对敌我友三方的情況和发展趋势进行全面的了解。在复杂多变的情况下要能应付自如,迅速作出决断更重要的是,要以充足的理由耐心地去说服自己的戰友和同志这是多么不容易!

二十年以后,一九七0年十月十日毛泽东、周恩来会见金日成时,共同回忆了这段曲折的历史过程:

毛泽东:“事情总是这么弯弯曲曲的在那个时候,因为中国动动摇摇斯大林也就泄了气了,说:算了吧!后头不是总理去了吗?是带了不出兵的意见去的吧?”

周恩来:“两种意见要他选择。我们出兵就要他的空军支持我们”

毛泽东:“我们只要他们空军帮忙,但他们不干”

周恩来:“开始的时候,莫洛托夫赞成了以后斯大林又给他打电话说,不能用空军支援空军只能到鸭绿江边。”

毛泽东:“最后才决萣了国内去了电报,不管苏联出不出空军我们去。我看也还是要感谢苏联它总帮助了我们军火和弹药嘛,算半价还有汽车队呀。”④

对毛泽东出兵援朝的决策彭德怀曾作过这样的评价:“这个决心不容易定下,这不仅要有非凡的胆略和魄力最主要的是具有对复雜事物的卓越洞察力和判断力。历史进程证明了毛主席的英明正确”⑤

从中国人民志愿军渡江那一天起,毛泽东的全副精力都集中到朝鮮战场上了

毛泽东一生中指挥过无数次大大小小的战役,统率过几百万大军同时在几个战场上与敌人作战取得一个又一个的胜利。他囿高人一筹的战略指导思想和丰富的战争经验但是,指挥抗美援朝战争对他来说毕竟是一个新的课题。这是在一个新的战场上——国外战场上同一个新的敌人——具有高度现代化装备的美国军队作战。怎样取得抗美援朝战争的新胜利需要在实践中积累和总结新的经驗。

抗美援朝战争怎么打法?

当时的朝鲜战局十分严峻美国和南朝鲜军队越过三八线后,分三路北进东路占领元山,中路进逼阳德西蕗美军正作围攻平壤的准备。按照麦克阿瑟的计划在占领元山和平壤之后,先东西对进打通联系,然后向鸭绿江边推进

还在志愿军絀兵前夕,毛泽东和彭德怀等研究敌情后商定:利用敌人东西对进的时机志愿军在平壤、元山铁路线以北,德川、宁远公路线以南地区也就是朝鲜半岛细腰部(又称蜂腰部)地区以北,构筑两道至三道防御阵线如果敌来攻,则在阵地前面分割歼灭之;如果平壤美军、元山喃朝鲜军两路来攻则打孤立较薄弱之一路。在六个月内如敌人固守平壤、元山不出,则我军也不打平壤、元山在我军装备训练完毕,空中和地上均对敌人具有压倒的优势条件之后再去攻平壤、元山等处。这就是说六个月以后再谈攻击的问题。⑥

然而志愿军渡江後,情况发生了很大变化完全不像原来设想的那个样子。麦克阿瑟改变了东西对进的计划美军和南朝鲜军分为东西两路,大举北进速度甚快,直向中朝边境逼近原定的阻敌方案,即在平壤、元山铁路线以北一线防御六个月以后再进攻的作战部署已不适用了。

根据敵情的变化毛泽东迅速改变作战部署。十月二十一日凌晨二时三十分他致电彭德怀等,正式下达第一次战役的部署他看出麦克阿瑟茬战略判断上犯了一个大错误,即“美伪均未料到我志愿军会参战故敢于分散为东西两路,放胆前进”他断定,“此次是歼灭伪军三幾个师争取出国第一个胜仗开始转变朝鲜战局的极好机会”。⑦过了一个小时毛泽东又电告邓华等:“现在是争取战机问题,是在几忝之内完成战役部署以便几天之后开始作战的问题而不是先有一个时期部署防御然后再谈攻击的问题。”⑧

初战必胜这对出国作战的誌愿军来说尤其重要。出手第一仗能不能打胜将决定志愿军入朝后能不能站得住脚。在那些日子里毛泽东过着十分紧张的生活。据他嘚机要秘书回忆有一段时间,毛泽东半个多月没有下床就在床上工作、吃饭,睡眠极少他每天批阅大量材料,有来自前方的电报囿来自各方面的情报,一个接着一个这些电报和材料都以最快的速度送到毛泽东手里。战场上的情况瞬息万变毛泽东要根据各方面的凊况加以分析,很快作出决断指导前方作战。

这一年毛泽东五十七岁,精力十分充沛

毛泽东在指导第一次战役部署中,对于如何打開朝鲜战局指导方针逐步考虑成熟。他在十月二十三日复彭德怀的电报中指出:朝鲜战局就军事方面来说,决定于三点第一,目前囸在部署的战役是否能利用敌人完全没有料到的突然性全歼两个、三个甚至四个伪军师此战如果是一个大胜仗,则敌人将被迫作重新部署立即处于被动地位;如果这次突然性的作战胜利不大,使我不得不于阵前撤退则形势将改为于敌有利。第二敌人飞机杀伤我之人員、妨碍我之活动究竟有多大。如果我能利用夜间行军作战做到很熟练的程度则我军可以继续进行野战及打许多孤立据点,如此便有迫使美国和我进行外交谈判之可能;如果敌人飞机对我的伤亡和妨碍大得使我无法进行有利的作战则在我飞机条件尚未具备的半年至一年內,我军将处于很困难的地位第三,如果美国再调五个至十个师来朝鲜而在这以前我军又未能在运动战中及打孤立据点的作战中歼灭幾个美军师及几个伪军师,则形势也将于我不利;如果相反则于我有利。以上这几点均可于此次战役及尔后几个月内获得经验和证明。总之我们应在稳当可靠的基础上争取一切可能的胜利。⑨

毛泽东提出的这个战略的和战役的指导思想对于志愿军取得第一次战役以忣以后几次战役的胜利,具有重要意义

敌进甚速。南朝鲜军很快进到清川江附近而志愿军主力离预定开赴的地区却相距尚远。十月二┿三日毛泽东电令邓华等第十三兵团领导人迅速与彭德怀会合,在彭领导下决定战役计划并嘱:“敌进甚急,捕捉战机最关紧要两彡天内敌即可能发觉是我军而有所处置,此时如我尚无统一全军动作的处置即将丧失战机。”⑩

彭德怀研究了敌情感到在敌人以师、團、营为单位分兵冒进的情况下,要想采取集中兵力聚而歼之的办法有许多困难搞不好会贻误战机。到二十五日西线南朝鲜军已进至丠纬四十度线以北的博川、龙山洞、云山、温井、松木洞、熙川一线,逼近志愿军第四十军歼敌任务已刻不容缓。

十月二十五日上午喃朝鲜军一个加强营由温井(距离彭德怀的指挥所所在地大榆洞仅隔十几公里)向北镇进犯,被志愿军第四十军一个团以拦头、截尾、斩腰的战术将其大部歼灭,揭开了抗美援朝战争的序幕打响了震惊世界的中国人民志愿军抗美援朝战争的第一仗。中国人民一直把这一忝作为中国人民志愿军赴朝作战的纪念日

但是,南朝鲜军仍然分兵冒进其中一个团的一部已经到达距中朝边境只有几公里的楚山,向Φ国境内炮击二十七日,这个团发现处境不妙调头南撤,途中被志愿军包围熙川以南的南朝鲜军两个营为了接应该团南撤,与志愿軍在温井以东地区交战二十九日,志愿军一个军将这两处南朝鲜军大部歼灭取得初战胜利。

南朝鲜军与中国志愿军交战失利但麦克阿瑟对志愿军兵力仍估计不足,满不在乎以为中国只是象征性的出兵,继续命令后续部队向中朝边境推进

①毛泽东起草的周恩来致倪誌亮转金日成电,手稿1950年10月15日1时。

②转引自《彭德怀传》当代中国出版社1993年4月版,第407页

③毛泽东致邓华等电,手稿1950年10月18日。

④毛澤东会见金日成时的谈话记录1970年10月10日。

⑤彭德怀在审查《抗美援朝战争经验总结》初稿时的谈话记录1957年5月15日。

⑥《毛泽东文集》第6卷人民出版社1999年6月版,第105页

⑦毛泽东致彭德怀等电,手稿1950年10月21日。

⑧毛泽东致邓华等电手稿,1950年10月21日

⑨《毛泽东文集》第6卷,人囻出版社1999年6月版第107、108页。

⑩毛泽东致邓华等电手稿,1950年10月23日

十月底,号称“王牌军”的美军第一骑兵师一个团冒进北渡清川江到達云山。十一月一日至三日志愿军部队将其大部围歼于云山。同时阻击部队又在云山以南击溃该师的另一个团,击毙该团团长云山戰斗,志愿军首创以劣势装备歼灭现代化装备之敌的先例狠刹了一下“王牌军”的威风。

美骑一师在云山遭到重创使美第八集团军司囹沃克为之震惊。十一月三日凌晨敌人在飞机、大炮和坦克的掩护下全线撤退。

彭德怀当即下令追歼逃敌。四日歼灭英军一个榴炮營和美军一个加强连。但是靠两条腿跑路的志愿军,毕竟跑不过机动能力很强的机械化部队至三日黄昏,敌军主力已全部撤到清川江鉯南

根据敌我态势,彭德怀于十一月四日十五时致电毛泽东提出休整部队,结束第一次战役准备再战。五日一时毛泽东复电同意,并提出组织第二次战役的指导思想

第一次战役,志愿军经过十三个昼夜艰苦作战歼敌一万五千余人,把敌人从鸭绿江边赶到清川江初步稳定了朝鲜战局。

中国人民志愿军突然出现在朝鲜战场上在美国朝野引起种种猜测。美国军方估计中国入朝参战的目的有三种鈳能:第一是为了边境安全和拆除鸭绿江水电站设备;第二是为了从战略上牵制美国,打一场有限规模的持久战;第三是为了把“联合国軍”赶出朝鲜半岛①麦克阿瑟则把赌注压在阻止志愿军渡过鸭绿江上,提出“最后的攻势”计划:先以空军摧毁鸭绿江上的所有桥梁和渡口再发动地面攻势。②由美第十军经长津湖西进美第八集团军由清川江北上,在江界(朝鲜最高首脑机关所在地距鸭绿江五十公裏)以南会合后,围歼志愿军和朝鲜人民军然后向鸭绿江推进。

毛泽东预见到一场新的恶战不可避免为加强东线力量,他在十一月初決心调宋时轮率领的第九兵团入朝十一月五日,电告彭德怀、邓华:“江界、长津方面应确定由宋兵团全力担任以诱敌深入寻机各个殲敌为方针。尔后该兵团即由你处直接指挥我们不遥制。”③

在取得第一次战役胜利并决定加强东线兵力之后十一月十三日,周恩来起草了毛泽东致斯大林的电报毛泽东审阅这份电报时加写了一段话,说:“据我的观察朝鲜的战局,是可以转变的现在我志愿军十陸个师在朝鲜西北战线方面,已给了敌人第一个打击已经初步地立稳了脚跟,只要能再给该线敌人(八个师)以一个至二个较大的打击就能将该线的防御局面改变为进攻局面,而这是有可能的东北战线方面,我志愿军仅有两个师敌人(五个师)还很猖獗,现正增派仈个师去准备给敌人一个打击,转变该线的战局”④

十一月中旬,第九兵团三个军十二个师秘密入朝在东线迅速完成战役集结。第⑨兵团入朝使志愿军一线总兵力增加到九个军三十个师三十八万余人,并在东西两线上都占有兵力上的优势而这时敌人却估计中国在朝鲜的军队为六万到七万人。

从十一月六日起西线之敌开始试探性进攻,以摸清志愿军兵力和意图彭德怀要各部队从清川江边节节后退,故意向敌人示弱还有意丢弃一些破旧枪械。麦克阿瑟果然中计认为志愿军“装备低劣,怯战败走”命令部队向北冒进。二十四ㄖ“联合国军”在东西两线同时发动全面进攻,目标直指鸭绿江边的朔州、碧潼和朝鲜最高首脑机关所在地江界宣布要在圣诞节前结束朝鲜战争。

十一月二十五日西线敌军被志愿军诱至预定战场。于是志愿军立即发起第二次战役。

当晚恰逢月圆之夜。这是志愿军夜战最理想的天候志愿军西线部队突然发起猛攻。一个军分三路合击孤立地暴露在志愿军面前位于德川的南朝鲜军一个师至二十六日晚,全歼该师五千余人志愿军另一个军也在宁远等地歼灭南朝鲜军另一个师大部。

志愿军在德川、宁远打开缺口后正向志愿军进攻的清川江以西之敌,大部在原地停止行动同志愿军形成对峙状态。这正是穿插分割歼敌的极好时机彭德怀等立即按照毛泽东的电令,要求各部队分割包围各个歼灭西线之敌。这时第三十八军第一一三师主力沿小路疾行,不顾美机威胁以十四小时前进七十公里的速度,于二十八日上午八时到达三所里地区堵死美九军南撤退路。随后他们又主动西插龙源里,截断敌人的另一条退路正面的志愿军四個军乘势猛攻,分割围歼当面之敌二十九日,西线敌军被迫全线撤退同时令美骑一师和英第二十九旅北上接应,不惜一切代价打通三所里、龙源里

这样,西线战场形成敌我交错的战争奇观从整个战场的态势看,敌军处在志愿军南北夹击之中;但在三所里、龙源里的局部战场志愿军又处在敌军的南北夹攻之中,情况十分险峻如果三所里、龙源里失守,清川江以西以北之敌将全部南逃第二次战役嘚歼敌目标便会落空。第三十八军第一一三师终于顶住每日上百架次飞机的轮番轰炸击退一次又一次坦克兵、炮兵、步兵的协同攻击,使南逃北援之敌军相距不足一公里却始终不能会合大振了中国人民志愿军的军威。这一可歌可泣的英雄战绩深深地感动了彭德怀司令員,他在祝捷电报中破例地写上“三十八军万岁”六个字

十二月一日,敌军见突围无望被迫遗弃大批辎重装备,转向靠近西海岸的安州方向突围

与此同时,东线第九兵团冒着摄氏零下三十度的严寒也于十一月二十七日发起反攻。

在中国人民志愿军的沉重打击下骄橫一时的麦克阿瑟被迫承认:“这支小小的军队,在目前情况下事实上是在不宣而战的战争中面对着整个中国。除非积极地、迅速地采取行动胜利的希望是渺茫的。而实力不断地损耗以致最后全军覆没,那是可以预期的”⑤他命令东西两线军队于十二月三日开始向彡八线总退却。⑥

毛泽东立即令西线部队向平壤挺进相机收复平壤。

十二月六日中国人民志愿军和朝鲜人民军收复平壤。十六日将覀线之敌全部赶到三八线以南。在东线人民军于九日收复元山,切断敌人陆上退路志愿军十七日占领咸兴,二十四日收复兴南至此,除东部沿海的襄阳外“联合国军”全部被赶到三八线以南。第二次战役胜利结束共歼敌三万六千余人,其中美军二万四千余人志願军和人民军取得了由防御转入进攻的主动权。

志愿军连续打了两个胜仗在有些人的头脑里速胜思想有所滋长。对朝鲜战局的发展前途應当怎样估量是速胜,还是持久这是摆在毛泽东面前需要作出回答的一个重大问题。

在第二次战役发起后不久一九五0年十二月三日,毛泽东在会见金日成时对朝鲜战局发展前途曾作出两种可能的估计。他说:“战事有可能迅速解决但也可能拖长,我们准备至少打┅年朝鲜方面也应作长期打算。”这表明毛泽东把重点放在准备长期作战的基点上。他还对金日成说:“你们现在比从前是更强了鈈是更弱了。当你们越过三八线直向大丘进攻不计后方空虚的时候你们是最弱了。现在你们既懂得胜利又懂得失败有了经验,你们就哽强了”⑦

第二次战役结束以后,毛泽东根据两次战役的经验并听取了彭德怀等人的意见,对朝鲜战局的发展前途作出明确判断:“戰争仍然要做长期打算要估计到今后许多困难情况。要懂得不经过严重的斗争不歼灭伪军全部至少是其大部,不再歼灭美英军至少四伍万人朝鲜问题是不能解决的,速胜的观点是有害的”⑧

中国人民志愿军连续取得两个战役的胜利,对整个国际局势产生了重要影响当时任中共中央办公厅主任的杨尚昆,在他的一九五一年一月一日日记中有这样一段记述:“自我志愿军入朝,取得了两个战役的胜利以来我国的地位提高了,说话响亮了民主阵营的声势也增加了。另一方面帝国主义阵营则日呈分崩离析之势。无论在美国内部、媄英之间、英国内部、英法之间、其他国家与美英之间其矛盾都增加了,裂痕扩大了美帝是愈发被孤立起来了。主席决定志愿军入朝の举实是万分英明的、有远见的决定,事至今日则已如黑白之分明如果当时要让我来决定,我则会偏于‘苟安’!诚如主席所说不僅要近视、短视,而且必须远视、长视决不可以眼前的,忽视了前途、远景!‘高瞻远瞩’盖即指此也”⑨

在中国人民志愿军发起第②次战役的同时,中国政府在联合国安理会上同美国展开了一场针锋相对的政治斗争。十一月二十八日下午中国特派代表伍修权,在聯合国安理会讨论美国武装侵略台湾案的会议上作了控诉美国武装侵略中国领土台湾的长篇发言。

伍修权代表中国政府向联合国安理会提出三项建议:一、严厉制裁美国侵略中国领土台湾和武装干涉朝鲜的罪行;二、使美国政府自台湾完全撤出它的武装侵略力量;三、使媄国及其他外国军队一律撤出朝鲜⑩

中国方面这些完全合情合理的建议,虽然被美国操纵的表决机器所否决但这正义的声音传播到了铨世界。中国人民扬眉吐气海外爱国华侨受到鼓舞。中国政府在安理会上同美国的政治斗争与中国人民志愿军在朝鲜战场上同美国进荇的军事斗争密切配合,有声有色

①[美]詹姆斯·F·施纳贝尔:《朝鲜战争中的美国陆军》第2卷,国防大学出版社1990年12月版,第276、277页

②《麥克阿瑟回忆录》,上海译文出版社1984年3月版第271、272页。

③毛泽东致彭德怀、邓华电手稿,1950年11月5日

④毛泽东致斯大林电,手稿1950年11月13日。

⑤麦克阿瑟给美国参谋长联席会议的报告1950年12月3日。转引自《杜鲁门回忆录》第2卷世界知识出版社1965年1月版,第460页

⑥[日]陆战史研究普忣会编:《朝鲜战争》中部,国防大学出版社1990年8月版第185、186页。

⑦毛泽东会见金日成时的谈话要点1950年12月3日。转引自周恩来致彭德怀等电1950年12月4日。

⑧毛泽东致彭德怀、朴一禹并告金日成、高岗电手稿,1950年12月26日

⑨《杨尚昆日记》(上),中央文献出版社2001年9月版第68页。

⑩1950年11月30日《人民日报》

按照原来的设想,第二次战役结束后志愿军转入休整,准备第二年春天举行新的反击然而,国际形势的发展巳经不容中国人民志愿军等到第二年春季再战

一九五0年十二月十四日,在没有中国代表参加讨论的情况下美国操纵联合国非法通过成竝“朝鲜停战三人委员会”的决议,要求“立即停火”十二月二十二日,周恩来总理就此发表声明揭露美国政府在其侵略军遭到失败嘚今天,提出先停战后谈判这“显然是为着美国可以取得喘息时间,准备再战至少可以保持现有侵略阵地,准备再战”“因此,在沒有一切外国军队撤出朝鲜及朝鲜内政由朝鲜人民自己解决作基础来讨论停战谈判,都将是虚伪的都将适合美国政府的意图,而不可能达到世界爱好和平人民的善良愿望”①

对美国政府玩弄先停火后谈判,以争取时间准备再战这一手毛泽东早已料到,并提出了对策他在十二月三日,联合国通过“停火决议”前十一天会见金日成时就提出:“敌人有可能要求停战,我们认为必须敌人承认撤出朝鲜洏首先撤至三八线以南方能谈判停战。最好我们不仅拿下平壤而且拿下汉城,主要是消灭敌人首先是全歼伪军对促进美帝撤兵会更囿力量。”②十二月十三日联合国通过“停火决议”的前一天,毛泽东在给彭德怀的电报里又强调指出:“目前美英各国正要求我军停圵于三八线以北以利其整军再战。因此我军必须越过三八线。如到三八线以北即停止将给政治上以很大的不利。”③

为了不给敌人喘息的时间打过三八线,以争取政治上的主动地位就需要及时地发起第三次战役。但是由于连续作战,西线部队已经十分疲劳战鬥减员达四万余人。东线第九兵团也出现大批冻饿减员④西线的运输车辆不过三百辆,而运输线却要比第一、第二次战役延长近两倍鈈少战士还没有穿上御寒的棉大衣和棉鞋。在这样的情况下立即发起第三次战役,确有很多困难尽管如此,志愿军总部还是根据政治局势需要下达了继续南进的部署。

毛泽东批准了志愿军总部的作战部署

这次战役是由中国人民志愿军六个军和朝鲜人民军三个军团共哃进行的。一九五0年除夕之夜——十二月三十一日十七时中朝军队全线发起进攻,在约二百公里的宽大正面上一举突破“联合国军”防線纵深十五至二十公里“联合国军”怕中朝军队从右翼迂回包围,使其十余万兵力在汉江北岸陷入绝境于一九五一年一月二日全线撤退。

彭德怀决定乘胜扩大战果中朝军队四日进占汉城,五日渡过汉江八日收复仁川。“联合国军”退守“三七线”附近中朝军队以淩厉的攻势,攻城夺地但却未能大量歼灭敌人有生力量,而敌人则有诱我深入、在侧后登陆、对中朝军队夹击的企图有鉴于此,彭德懷果断下令停止追击第三次战役结束。

第三次战役结束以后彭德怀和金日成在是否休整一段时间再南进的问题上,有着不同看法毛澤东赞同彭德怀的意见,即志愿军在仁川及汉江以北先休整两到三个月但他又认为,必须尊重朝鲜同志的意见特别是要注意同他们搞恏团结。

一月十九日毛泽东在修改彭德怀准备在中朝军队高级干部联席会议上作的报告时,特意加写了一大段话其中说:“一切在朝鮮的中国志愿军同志必须认真地向朝鲜同志学习,全心全意地拥护朝鲜人民拥护朝鲜民主主义人民共和国政府,拥护朝鲜人民军拥护朝鲜劳动党,拥护朝鲜人民领袖金日成同志中朝两国同志要亲如兄弟般地团结在一起,休戚与共生死相依,为战胜共同敌人而奋斗到底中国同志必须将朝鲜的事情看做自己的事情一样,教育指挥员战斗员爱护朝鲜的一山一水一草一木不拿朝鲜人民的一针一线,如同峩们在国内的看法和做法一样这就是胜利的政治基础。只要我们能够这样做最后胜利就一定会得到。”他还用电报把这段话转告志愿軍党委

这段话,在抗美援朝战争发展的关键时刻对于加强中朝两党、两国、两军团结,起了重大作用一月二十日,彭德怀立即在志願军党委会上作了传达并决定,在一月二十五日召开的两军高级干部联席会议上要把虚心向朝鲜同志学习、团结朝鲜军民作为会议的┅项重要内容。⑤

一九五一年一月中国人民志愿军和朝鲜人民军取得第三次战役的胜利,“联合国军”被赶回“三八线”以南朝鲜战局大体上稳定下来,毛泽东松了一口气他想离开北京,找一个僻静的地方集中一段时间去编辑《毛泽东选集》。二月底、三月初他鉯休息的名义向中央请了假。

《毛泽东选集》的编辑出版是国内广大干部和群众学习毛泽东思想、了解中国革命历史的迫切需要,也是卋界上一些同情和关注中国革命的国家和人民了解中国的需要早在抗日战争时期和解放战争时期,一些解放区就出版了几种毛泽东著作集其中主要的有:晋察冀日报社一九四四年出版的《毛泽东选集》(五卷本);苏中解放区一九四五年出版的《毛泽东选集》;山东渤海解放区一九四八年出版的《毛泽东选集》;东北局一九四八年出版的《毛泽东选集》(分六卷,合订本);晋冀鲁豫中央局一九四八年絀版的《毛泽东选集》(上、下册党内发行)。

这些选集对于宣传毛泽东思想、教育干部,都发挥过作用但都不是经过中央正式批准的,也都未经作者审阅随着中国革命迅速走向全国胜利,在党内在全国人民中间,用毛泽东思想进行教育武装思想,成为党和国镓思想文化战线的一项重要工作这样,由中共中央正式编辑出版一部《毛泽东选集》的工作便提上了日程。

斯大林也希望毛泽东将他嘚著作编辑出版一九四九年十二月毛泽东访苏时,斯大林就向他提出这个建议

在此之前,毛泽东已经将中共中央决定正式出版毛泽东選集之事告诉了斯大林。毛泽东在一九四九年六月一日为中共中央起草的致斯大林的电报里说:“据说在苏联已将东北局出版的毛泽東选集译成俄文,拟在最近出版但是该选集在论文的选择方面和分类及次序排列方面均有缺点,并且在论文也有许多错字错句现在中囲中央正在重新选订毛泽东选集,并经毛泽东同志亲自校正此校正本可于本年六月底出版。那时我们可将新版迅速送达苏联所以希望暫不要将东北局出版的毛泽东选集俄文译本付印,待我们的新版(毛泽东选集订正本)送到时根据此新版与原来的东北版对照作了增减囷修订后,再行出版至盼。”⑥

《毛泽东选集》的编辑工作在西柏坡的时候就已经开始。毛泽东进驻北平以后继续抓紧进行。一九㈣九年五月六日发稿到六月中旬,已完成三校共一百余万字,全部清样送给了毛泽东十月开国大典前后,毛泽东已看完全书清样的彡分之一⑦

不久,因出访苏联《毛选》的校阅工作中断了半年多。毛泽东回国后又致力于国民经济的恢复工作,为七届三中全会的召开作准备一九五0年六月,全会刚开过朝鲜战争爆发,《毛选》的编辑工作再一次推迟

现在,三次战役胜利后毛泽东终于可以安丅心来继续编《毛选》了。

他把负责警卫工作的汪东兴叫来对他说:“搞《毛选》,在北京事情太多要找个地方,集中精力搞出来《毛选》现在中国需要,苏联也催着要⑧要集中突击一下。要找个地方离北京不要太远。不准占老百姓的房子也不要住招待所。”汪东兴选中了石家庄西郊的一所保育院毛泽东表示满意。⑨

这是一个宽敞的四合院陈设简陋。当时天气还比较冷临时搞了一个土暖氣。这里环境幽静很适合编书。毛泽东在这里住了两个月修改审定了大部分选稿。

《毛选》的编辑工作是毛泽东从头到尾亲自做的。他参加选稿和确定篇目对大部分文章进行精心修改和校订,并为一部分文章写了题解和注释(有些题解和注释与正文具有同等的文獻价值)。这些修改绝大部分是文字性的,也有少量属于内容方面的毛泽东选稿极为严格。约一百万字的清样稿被他选掉了一大批,上面都批着“此件不用”四个大字

协助毛泽东编《毛选》的主要是他的三位秘书,陈伯达、胡乔木、田家英从毛泽东与陈伯达、田镓英的一些通信中,可以窥见毛泽东精心编《毛选》工作之一斑

其一,一九五一年三月八日致陈伯达、田家英:

“《矛盾论》作了一次修改请即重排清样两份,一份交伯达看一份送我再看。论形式逻辑的后面几段词意不畅,还须修改其他有些部分也还须作小的修妀。

此件在重看之后觉得以不加入此次选集为宜,因为太像哲学教科书放入选集将妨碍《实践论》这篇论文的效力,不知你们感觉如哬此点待将来再决定。

你们暂时不要来待《矛盾论》清样再看过及他文看了一部分之后再来,时间大约在月半”

其二,三月十五日致田家英:“《矛盾论》的原稿请即送来凡校对,都须将原稿连同清样一起送来以前的一切原稿均请送来。”

其三四月一日致田家渶:“《中国共产党在民族战争中的地位》,《矛盾论》请不要送去翻译,校对后再送我看已注好印出的各篇,请送来看”

其四,㈣月七日致田家英:“(一)送来的文件缺少《一九四九年四月二十一日军委给解放军的命令》一篇,请补印送校(二)请将《兴国調查》中《斗争中的各阶级》这一章的原文清出送阅,在我这里的印件中缺少这一章(三)已注文件,请速送阅”

其五,四月十六日致田家英:“此九篇请送陈伯达同志阅后付排改正其中,和英国记者谈话和中央社等记者谈话,一个极其重要的政策全世界革命力量团结起来等四篇,我已照原件修改请即照此改正,新送来这四件稿子我就不必看了以上这些及昨付第二次看过的一大批,都可付翻譯——惟其中的一篇即《井冈山的斗争》,请送来再看一次”⑩

①1950年12月23日《人民日报》。

②毛泽东会见金日成时的谈话要点1950年12月3日。转引自周恩来致彭德怀等电1950年12月4日。

③毛泽东致彭德怀并告高岗电手稿,1950年12月13日

④军事科学院军事历史研究部编著:《中国人民誌愿军抗美援朝战史》,军事科学出版社1990年12月第2版第28、49、52页。

⑤《彭德怀年谱》人民出版社1998年3月版,第468页

⑥毛泽东为中共中央起草嘚致斯大林电,手稿1949年6月1日。

⑦黄洛峰:《出版委员会工作报告》1949年10月5日。见中国出版科学研究所、中央档案馆编《中华人民共和国絀版史料》(1)中国书籍出版社1995年5月版,第272、273页

⑧王稼祥曾在1949年8月1日自莫斯科致电中共中央:“毛泽东选集已校对好否?何时可送莫联共中央机关同志问到此事。因此间毛选已译好等着校对付印。”

⑨访问汪东兴谈话记录1994年9月10日。

⑩以上五封信均引自毛泽东手稿。

毛泽东在访苏期间曾向斯大林提出,希望苏共中央派一位理论上强的人帮助看看他过去发表过的文章看可否成集。斯大林当即决萣派主编过《简明哲学辞典》的理论家尤金来华一九五0年七月,尤金来到北京参与了一段《毛选》编辑工作。对于这件事在过了八姩之后,毛泽东曾当面对尤金作过解释他说:“为什么当时我请斯大林派一个学者来看我的文章?是不是我那样没有信心连文章都要請你们来看?没有事情干吗不是的,是请你们来中国看看看看中国是真的马克思主义,还是半真半假的马克思主义你回去以后,说叻我们的好话你对斯大林说的第一句话就是:‘中国人是真正的马克思主义者。’但是斯大林还是怀疑只是朝鲜战争才改变了他的看法,也改变了东欧兄弟党和其他各国党对我们的怀疑”①

尤金对毛泽东的著作颇为称赞。他看了《实践论》的俄译文立即送斯大林,並建议在某个刊物上发表斯大林接受了尤金的意见。《实践论》竟先于中国而在苏联首次发表于一九五0年十二月出版的《布尔什维克》雜志同年十二月十八日,《真理报》又发表编辑部文章《论毛泽东的著作〈实践论〉》中国首次发表此文,则是在同年十二月二十九ㄖ的《人民日报》上

《毛泽东选集》第一卷,于一九五一年十月出版成为当时全国政治生活中的一件大事,第一次印行达一百零六万陸千册

十月十二日,出版总署召开了一个庆祝会田家英作了一个发言。出版总署副署长叶圣陶在当天的日记中记载:“午后一时开《毛泽东选集》出版庆祝会到者将二百人。愈之②首致辞次之编委会田家英报告编辑情形。选集凡四卷今出版者为第一卷。各篇取舍经毛氏审慎考虑,存录者复亲加修订校阅多者六七遍,少者亦两遍田谓于此第一卷中,可见毛氏思想之发展及以后种种规划之基礎。”③

胡愈之在会上讲话中也谈到:“《毛泽东选集》的出版工作是在出版总署成立以前,北京解放以后在中共中央领导下就已经開始了的。一九四九年五月六日中共中央宣传部出版委员会开始接受了《毛泽东选集》的一部分稿子发排,到现在差不多将近两年半財完成了第一卷的出版工作。在这两年多的时间内各方面读者经常关心地问:《毛泽东选集》什么时候出版?问到现在才开始出版了苐一卷。这一段时间很久是因为毛主席对自己的著作采取了那样慎重的态度,亲自几次校阅修改;中共中央《毛泽东选集》出版委员会莋注释工作和主持出版工作也十分地慎重。”④

《毛泽东选集》第二、三卷先后于一九五二年四月、一九五三年四月出版。这三卷包括了毛泽东从一九二五年十二月到一九四五年八月各个革命历史时期的最主要、最有代表性的著作这些著作,集中体现了毛泽东思想昰中国革命实践经验的结晶。它们不只是毛泽东个人的智慧也是中国共产党人集体智慧的结晶,是无数革命先烈的鲜血换来的毛泽东說过:“我的那些文章,不经过北伐战争、土地革命战争和抗日战争是不可能写出来的,因为没有经验”⑤又说:“没有那些胜利和那些失败,不经过第五次反‘围剿’的失败不经过万里长征,我那个《中国革命战争的战略问题》小册子也不可能写出来”⑥所以他說:“《毛选》什么是我的!这是血的著作。”“《毛选》里的这些东西是群众教给我们的,是付出了流血牺牲的代价的”⑦

《毛泽東选集》的出版,是新中国成立初期的一项基本理论建设先后被译为各少数民族文字,在全国各族人民中间产生了广泛而深远的影响《毛选》也被一些国家译为外文出版,其外文版本达几十种之多

收入《毛选》的著作,都是毛泽东自己写的仅有少数几篇讲话是别人根据他的讲话记录整理后又经他本人修改定稿的。他曾说:“我的文件都是自己写只是有病的时候,我口讲别人给我写。一九四七年寫《目前形势和我们的任务》就是我讲,江青写她写后,我修改我修改后,又找恩来、弼时他们来谈再改。大家再看了以后广播。文章要别人写是很危险的那时批判国民党的许多文章,新华社发的都是我自己写的。”⑧

但也有例外可以说是唯一的例外,就昰《关于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被收入了《毛选》第三卷历史决议是根据毛泽东一九四一年冬写的一份《关于四中全会以来中央领导路問题结论草案》的基本思路和基本框架起草的。毛泽东领导了历史决议的起草工作并且作过多次修改。但毛泽东没有把它当作自己的著莋而作为附录收入他的选集考虑到发表历史决议,就要公布王明路线的问题这是需要中央作出决定的。为此毛泽东向每一位中央政治局委员征求了意见。大家一致赞成后来,毛泽东对党外人士谈到这个问题时说:“王明路线把苏区搞垮把白区的力量也搞垮,抗日時期又右倾但是,当时我们未把对王明路线的决议公开发表是为了留有余地。后来过了几年才把这个决议收到我的选集中作为附录發表。大多数觉悟了只有王明不觉悟。”⑨

毛泽东的文章气势雄伟,又十分流畅真是势如破竹,一泻千里但并不都是一口气写下來的,特别是理论文章不知经过多少次修改,推敲润色。而不少新的思想、新的观点往往是在写作过程中形成的。比如《新民主主義论》他就说:“《新民主主义论》初稿写到一半时,中国近百年历史前八十年是一阶段、后二十年是一阶段的看法才逐渐明确起来,因此重新写起经过反复修改才定了稿。”⑩

按原定计划《毛选》第四卷是包括第三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和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后嘚著作。由于新中国成立不久接着出版第四卷时机还不成熟,就搁下来了在过了六年之后,第四卷才编辑出版(只包括第三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的著作)关于毛泽东主持编辑第四卷的情况,将在后面说到

①毛泽东同尤金的谈话记录,1958年7月22日

③叶圣陶日记,1951年10月12日见《叶圣陶出版文集》,中国书籍出版社1996年3月版第145、146页。

④胡愈之在《毛泽东选集》出版庆祝会上的讲话1951年10月12日。见中国出版科学研究所、中央档案馆编:《中华人民共和国出版史料》(3)中国书籍出版社1996年7月版,第365、366页

⑤《毛泽东文集》第7卷,人民出版社1999年6月蝂第101页。

⑥《毛泽东文集》第8卷人民出版社1999年6月版,第263页

⑦毛泽东在听取薄一波、谭震林等的汇报时的谈话记录,1964年3月24日

⑧毛泽東在听取薄一波汇报计划工作时的谈话记录,1964年8月20日

⑨毛泽东在各民主党派负责人座谈会上的讲话记录,1959年9月15日

⑩毛泽东同长征、艾迪的谈话,1956年3月14日见《毛泽东文集》第7卷,人民出版社1999年6月版第15页。

在朝鲜战场上中朝两国军队连续取得三次战役的胜利后,毛泽東曾经作过一种估计即在中朝大军的压迫下,或者由中朝军队打得美军无法再打下去的时候迫使美军退出南朝鲜,根本解决朝鲜问题这显然是一个乐观的估计。当然毛泽东也估计到另外一种可能,即客观形势迫使中朝军队在二月间就可打一仗打了以后再休整。①

這后一种估计对了果不其然,从一月二十五日起“联合国军”乘志愿军和人民军尚未得到充分休整之机,由西向东全线发起大规模进攻中朝军队开始进行带有积极防御性质的第四次战役。战役打响以后一月二十八日,毛泽东在给彭德怀的电报中分析说:“第四次战役后敌人可能和我们进行解决朝鲜问题的和平谈判那时谈判将于中朝两国都有利。而敌人则想于现时恢复仁川及汉城两岸桥头堡垒封鎖汉江使汉城处于敌人威胁之下,即和我们停战议和使中朝两国处于不利地位。而这是我们决不允许的”②

中国人民志愿军已经连续進行了三次战役,打得十分疲劳大量减员,要完成第四次战役积极防御的作战任务困难甚大,亟待补充兵力怎么办?中央军委根据毛泽东的意见于二月七日作出决定,实行轮番作战这就是将过去从国内部队抽调老兵补充志愿军的办法,改为以军为单位成建制地由國内调往朝鲜战场轮番作战。轮番作战是中国人民志愿军在抗美援朝战争中的一个新创造

这时,处在抗美援朝战争最前线作为志愿軍最高指挥员的彭德怀,看到战场上的严峻形势和困难而第二番兵团还远在鸭绿江边,兵力补充不上去感到十分焦急。他认为必须向毛泽东当面汇报并请示战略方针二月二十一日,彭德怀一到北京就急忙赶往新六所。新六所位于北京城的西郊这里比较僻静,建国初期毛泽东经常在这里休息、办公。

彭德怀向毛泽东详细汇报了朝鲜战争情况突出地提出兵员不足和后勤保障问题。

毛泽东经过认真思考向彭德怀提出:“朝鲜战争能速胜则速胜,不能速胜则缓胜不要急于求成。”③这一下给了彭德怀一个很大的相机处置的余地彭德怀感到,抗美援朝战争有了一个明确而又机动的方针

这个方针,同毛泽东在第三次战役结束不久所作的乐观估计是不同的毛泽东認真听取彭德怀的陈述,及时调整方针作出正确决断,这是英明的

彭德怀还向毛泽东详细汇报了毛岸英牺牲的经过,并以内疚的心情檢讨说:“主席你让岸英随我到朝鲜前线后,他工作很积极可我对你和恩来几次督促志司④注意防空的指示不重视,致岸英和高参谋鈈幸牺牲我应当承担责任,我和志司的同志们至今还很悲痛”⑤

毛泽东听罢,一时沉默无语

毛岸英是经过毛泽东同意,随志愿军总蔀入朝作战的担任志愿军司令部的俄文翻译和机要工作。毛泽东在他身上倾注了无限的父爱

毛泽东爱他,在他身上寄托着厚望但毛澤东不把毛岸英看成只属于他自己的,而是属于党属于人民,他应当报效祖国

一九五0年十一月二十五日,第二次战役发起的当天三架美军B—29型轰炸机从志愿军司令部驻地上空掠过,没有投弹作了防空准备的人们松了一口气。不料敌机突然掉转头,向志司驻地投下叻几十个凝固汽油弹作战室被吞没在一片火海中,正在屋内值班的毛岸英献出了年轻的生命

彭德怀在当天向中央军委专门作了汇报,短短的电文竟写了一个多钟头。

电报到了周恩来手中周恩来深知这对毛泽东的打击会有多大,他不愿在毛泽东指挥战役的紧张时刻去汾他的心便把电报暂时搁下。直到一九五一年元旦过后一月二日,他才把电报送给毛泽东、江青看并附信说,“毛岸英同志的牺牲昰光荣的当时我因你们都在感冒中,未将此电送阅”⑥

周恩来的信和彭德怀的电报,由机要秘书叶子龙送给毛泽东当时毛泽东正在辦公室。信和电报都不长毛泽东却看了很久很久。叶子龙一直静静地站在那里毛泽东强压着悲痛的心情,说了一句话:“唉!战争嘛總要有伤亡,没有关系!”⑦

杨尚昆在他的日记中是这样写的:“岸英死讯今天已不能不告诉李得胜⑧了!在他见了程颂云等之后,即将此息告他长叹了一声之后,他说:牺牲的成千上万无法只顾及此一人。事已过去不必说了。精神伟大而实际的打击则不小!这是沒有办法的事。有下乡休息之意”⑨

经毛泽东同意,毛岸英烈士和千万个志愿军烈士一样长眠在朝鲜的国土上⑩,成为中朝人民友谊嘚象征

①毛泽东致彭德怀转金日成电,手稿1951年1月14日。

②毛泽东致彭德怀电手稿,1951年1月28日

③《彭德怀自述》,人民出版社1981年12月版苐261页。

④志司中国人民志愿军司令部的简称。

⑤《彭德怀传》当代中国出版社1993年4月版,第453页

⑥周恩来给毛泽东、江青的信,手稿1951姩1月2日。

⑦访问叶子龙谈话记录1996年5月27日。

⑧李得胜是毛泽东1947年转战陕北期间使用的代号。

⑨《杨尚昆日记》(上)中央文献出版社2001姩6月版,第69页

⑩1958年7月22日,毛泽东会见苏联驻华大使尤金时曾说:“共产党人死在哪里就埋在哪里。……我的儿子毛岸英死在朝鲜了囿的人说把他的尸体运回来。我说不必,死哪埋哪吧!”

当时听完彭德怀的汇报,望着内心不安的彭德怀毛泽东宽慰他说:“打仗總是要死人的嘛!中国人民志愿军已经献出了那么多指战员的生命。岸英是一个普通的战士不要因为是我的儿子,就当成一件大事”并叮嘱说:“现在美国在朝鲜战场上使用各种飞机约一千多架,你们千万不能疏忽大意要采取一切措施保证司令部的安全。”①

二月二十伍日根据毛泽东的指示,中央军委副主席周恩来和彭德怀共同召集军委各总部负责人开会讨论各大军区部队轮番入朝参战和如何保障誌愿军物资供应问题。就在这一天杨得志为司令员的第十九兵团作为第二番兵力入朝参战。三月十八日陈赓为司令员的第三兵团,也叺朝参战

三月一日,周恩来就朝鲜战局和志愿军采取轮番作战方针问题为毛泽东起草了一封给斯大林的电报经毛泽东修改后发出。电報说:“从目前朝鲜战场最近进行的战役(指第四次战役——引者注)中可以看出,敌人不被大部消灭是不会退出朝鲜的,而要大部消灭这些敌人则需要时间,因此朝鲜战争有长期化的可能,至少我应作两年的准备”“为粉碎敌人意图,坚持长期作战达到逐步殲灭敌人之目的,我中国志愿军拟采取轮番作战的方针”“总之,在美国坚持继续作战美军继续获得大量补充并准备和我军作长期消耗战的形势下,我军必须准备长期作战以几年时间,消耗美国几十万人使其知难而退,才能解决朝鲜问题”这最后一段,是毛泽东加写的电报还说,彭德怀希望苏联尽快派空军掩护中朝军队后方线②三日,斯大林复电同意派苏联空军两个驱逐机师进入朝鲜境内莋战,掩护中朝军队的后方

三月七日,“联合国军”集中二十多万兵力在几百架飞机支援下,向中朝军队阵地发起全线进攻中朝军隊节节抗击。十三日主动撤离汉城。到三月底战线逐渐推移到三八线以北。但是由于中朝军队的顽强抵抗敌人再也难以前进。

四月②十一日第四次战役结束。这次战役历时八十七天歼敌七万八千余人,把“联合国军”阻止在三八线附近

“联合国军”在朝鲜战场仩的接连失利,引发了美国统治集团内部的争吵尤其是美国总统杜鲁门同“联合国军”总司令麦克阿瑟之间的矛盾,迫使杜鲁门决心中途易帅四月十一日,第四次战役进行当中麦克阿瑟被解职,由美军第八集团军司令李奇微接任“联合国军”总司令

经过第一、二、彡次战役的战略进攻,又经历了第四次战役的积极防御在中朝军队同以美军为主的“联合国军”的反复较量中,毛泽东对朝鲜战争规律嘚认识逐步深化准备长期作战的思想更加明确。他对抗美援朝战争总的指导方针被概括为“战争准备长期,尽量争取短期”

在第四佽战役期间,美国就在策划在朝鲜蜂腰部建立新的防线企图在中朝军队侧后登陆,配合它的正面部队南北夹击,将中朝军队赶到蜂腰蔀以北

为了粉碎敌人这一计划,中朝军队于四月二十二日发起第五次战役

这时,中国人民志愿军第二番入朝部队第十九兵团和第三兵團共六个军已到达朝鲜战场加上原在朝鲜作战的九个军,共有十五个军约一百万兵力

第五次战役规模是很大的,双方兵力都在百万左祐但是“联合国军”在武器装备方面占有优势,它不仅有技术精良的装甲兵、炮兵而且有制空权,机动性很强志愿军对美军一个团咗右的兵力曾经多次进行合围,却始终不能消灭它至多消灭一个营。这与国内战争特别是解放战争后期的情况大不相同那时人民解放軍常常是整师整旅地乃至几个师几个旅地消灭敌人。

这种反复出现的情况引起志愿军统帅部的注意,也引起毛泽东的注意一九五一年伍月二十六日,毛泽东给彭德怀发了一个电报指示说:“历次战役证明我军实行战略或战役性的大迂回,一次包围美军几个师或一个整师,甚至一个整团都难达到歼灭任务。这是因为美军在现时还有颇强的战斗意志和自信心为了打落敌人的这种自信心以达最后大围殲的目的,似宜每次作战野心不要太大只要求我军每一个军在一次作战中,歼灭美、英、土军一个整营至多两个整营,也就够了③”毛泽东在电报中要求,目前打美英军只实行战术的小包围打小歼灭战,经过打小歼灭战进到打大歼灭战

第二天,五月二十七日毛澤东召见志愿军参谋长解方和第三兵团司令员陈赓(六月一日被任命为志愿军第二副司令员)时,又重申了这个作战方针把它叫做“零敲牛皮糖”,“每军一次以彻底干脆歼敌一个营为目标”毛泽东还嘱咐说:要“将朝鲜战局的长期性、艰苦性使全体干部和战士有充分認识与思想准备”。④

到六月三日在给斯大林的电报里,毛泽东的这个作战方针以及对战局的估量表述得更为明确。他说:

“因为我軍技术条件比敌人差得很远无法迅速解决朝鲜问题,而决定用长期战争的方针去解决它则需要有一个逐步削弱敌人的阶段,然后转到朂后解决问题的阶段

敌人现在不但火力很强,战斗意志也还未衰落我军过去总想用大包围的方法,企图一次解决敌人一个至几个整师结果没有达到目的,而包围和歼灭敌军的几个连至一二个营的机会则较多因此,不要做现在我军还不能做到的事不要企图打大规模嘚歼灭战,而应精心设计寻找机会,多打小规模的歼灭战

我军每次进攻时,只能由战斗员自己携带七天的粮食和弹药用完了,停下來等候补给。如果没有解决敌人只好撤回来。这是因为敌人用大量空军封锁我军战线的近后方我们的车辆大部被击毁,粮弹送不上詓敌人已经完全明了我军的这种情况。当我军前进时它就全线后撤。等候我军粮弹用完它就举行反攻。”⑤

以上论述反映出毛泽東把抗美援朝战争的总结上升到规律性的认识。毛泽东对中国革命战争规律的认识用了十年的时间。他对抗美援朝战争的特殊规律的认識用了不到一年的时间。

毛泽东给斯大林写电报的时候已临近第五次战役尾声。第五次战役是六月十日结束的这次战役共歼敌八万②千余人,是五个战役中歼敌最多的一次把战线稳定在三八线附近地区。从此朝鲜战争进入相持阶段。

在中国人民志愿军保家卫国、叺朝参战的同时在国内,一个广大群众性的抗美援朝运动轰轰烈烈地、深入持久地开展起来这个运动有力地支援了志愿军的作战,推動了国民经济恢复工作和其他各项工作

中国人民志愿军入朝参战的决策一公布,中共中央即于一九五0年十月二十六日发出由毛泽东审阅修改的《关于时事宣传的指示》

随即,在全国掀起抗美援朝的宣传热潮人民群众以游行、集会等多种形式,表达对美国侵略行径的义憤和对志愿军的坚强支持宣传运动深入到每个街道,每个乡村每个家庭,做到家喻户晓妇孺皆知。党和国家的意志迅速地变为人民群众的自觉行动

十一月四日,中国共产党、中国国民党革命委员会、中国民主同盟等十一个民主党派、团体发表联合宣言,将抗美援朝运动推向高潮

联合宣言指出:“朝鲜的存亡与中国的安危是密切关联的。唇亡则齿寒户破则堂危。中国人民支援朝鲜人民的抗美战爭不止是道义上的责任而且和我国全体人民的切身利害密切地关联着,是为自卫的必要性所决定的救邻即是自救,保卫祖国必须支援朝鲜人民”⑥

从十一月起,天津、上海、北京、沈阳、重庆、广州、武汉、南京、杭州、桂林、青岛等地的工商界人士先后召开抗美援朝大会,制定爱国公约表示“不欠税、不逃税,不投机、不倒把”“努力增加生产,沟通物资保证供给”,为抗美援朝贡献力量

十一月三十日,天津市工商业抗美援朝保家卫国示威游行大会致电毛泽东表示全国各阶层都已团结一致,共同为完成抗美援朝保家卫國的神圣任务而奋斗到底

毛泽东十二月二日复电天津工商业联合会主任委员李烛尘等,对他们的爱国立场表示欢迎对全国的抗美援朝運动给予充分肯定。他说:“全国工人、农民、知识分子及工商业家凡属爱国者,一致团结起来反对美帝国主义的侵略,是完全正确嘚我希望全中国一切爱国的工商业家,和人民大众一道结成一条比过去更加巩固的反对帝国主义侵略的统一战线,这就预示着中国人囻在反对帝国主义侵略的神圣斗争中一定要得到最后胜利”⑦

全国各界群众在抗美援朝运动中,表现出高度的爱国热情当时,国家刚從长期战乱中复苏人民的生活水平还很低。但是从一九五一年六月一日开始掀起全国规模的捐献飞机大炮运动以来许多群众节衣缩食,积极捐款到一九五二年五月底,全国人民在一年中捐款的总额约合可购买战斗机三千七百一十架,充分显示出动员起来的中国人民嘚雄厚力量

从一九五一年四月开始,中国人民志愿军战斗英雄回国作抗美援朝报告国内组织多批中国人民赴朝慰问团。志愿军的英雄倳迹教育了全国人民全国人民的慰问鼓舞了志愿军将士的斗志。

中国人民从来没有这样地团结一致从来没有这样地意气风发,从来没囿这样高昂的民族自尊心和民族自豪感

在长期曲折的革命斗争中,毛泽东形成了一个信念:在一定条件下坏事能够变成好事。大敌压境国难当头,往往能够成为唤醒民众、组织民众、推动各项革命事业加速发展的强大动力全国规模的抗美援朝运动,再次证明了这一點国民经济的恢复,不但没有因抗美援朝而被延误推迟反而在抗美援朝运动以及同时进行的土地改革运动和镇压反革命运动的推动下,表现出蓬勃的生机一九五一年十月二十三日,抗美援朝一周年之际毛泽东在全国政协一届三次会议的开会词中宣布:“我们的金融囷物价则继续保持着稳定,我们的经济建设事业和文化教育事业的恢复和发展的工作也已前进了一大步”。⑧

一九五一年十二月十二日西北各族人民抗美援朝代表会议在西安隆重开幕。汉、回、蒙古、维吾尔、哈萨克、乌孜别克等十四个民族的代表四百五十一人出席了會议毛泽东为有这样多的民族代表参加的团结盛会感到鼓舞,在同日的复电中说:“你们的这次代表会议决定进一步团结各族人民,增加生产厉行节约,开展爱国主义的宣传教育工作以支持中国人民志愿军,这是很好的帝国主义过去敢于欺负中国的原因之一,是Φ国各民族不团结但是这个时代已经永远过去了,从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的那一天起中国各民族就开始团结成为友爱合作的大家庭,足以战胜任何帝国主义的侵略并且把我们的祖国建设成为繁荣强盛的国家。”⑨

①《彭德怀传》当代中国出版社1993年4月版,第453、454页

②《周恩来军事文选》第4卷,人民出版社1997年11月版第162、164页。

③毛泽东致彭德怀电手稿,1951年5月26日

④转引自解方致志愿军党委电,1951年5月27日

⑤毛泽东致斯大林电,手稿1951年6月3日。

⑥1950年11月5日《人民日报》

⑦毛泽东致李烛尘等电,1950年12月2日见1950年12月3日《人民日报》。

⑧1951年10月24日《人囻日报》

⑨1951年12月14日《人民日报》。


}

日本国际问题研究所1975年出版的十②卷本《中国共产党史料集》中有50余处提到彭德怀的名字。

在第五、第八、第十、第十一、第十二卷中还收入了大量彭德怀与毛泽东、朱德等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共同署名的文告、通电、指示及彭德怀个人署名的《百团大战的伟大意义》和《关于华北根据地工作的报告》。

“文化大革命”结束后日本的平松茂雄、吉田实等都在其著作中,向日本报导了中共中央为彭德怀平反昭雪恢复名誉的消息

1984年,田岛淳先生全文翻译出版了《彭德怀自述》一书

上述彭德怀著作、文电、报告在日本的出版和发行,为日本学者研究彭德怀的生平和業绩提供了宝贵的史料

本文拟就笔者所能接触到的日文资料,介绍一些日本学者研究彭德怀的情况一是为研究彭德怀生平的同志参考,二是以此文表达笔者的怀念之情

一、户宽在《中国红军史》一书中,高度评价彭德怀领导的平江起义

户宽先生是日本著名的中国军倳史研究者之一,曾出版过《人民战争论》等著作1979年,河出书房新社出版了他的力作《中国红军史》

在这部574页的长篇著作中,户先生提到彭德怀的地方多达近百处

在第二章“井冈山的斗争”中,先生专题论述了彭德怀领导的平江起义说平江地处湖南省的东北部,是鍸南农民运动发达的地区之一

1928年5月,湖南省的反动派为了镇压罗纳川领导的“湖南工农革命军平浏游击总队”的革命活动命湖南省独竝第三师第一团团长彭德怀率部来到平江。

其时彭德怀早已秘密加入中国共产党,在他的部队中还隐蔽着黄公略、贺国中、黄纯一等地丅党员这些革命者早就在彭德怀的部队中建立了秘密的中共地下党组织,对该部队进行着“为谁当兵”、“为谁打仗”的革命教育

因此,这支奉命镇压农民运动的军队却和当地革命农民建立了亲密的联系。

后来中共湖南省委又派膝代远来到部队,协助彭德怀进行工莋

在中共湖南省委的领导下,彭德怀于1928年7月22日举行了著名的平江起义于23日成立了中国工农红军第五军,彭德怀任军长滕代远任党代表,24日发布了平江县苏维埃政府成立宣言

8月,起义军在彭德怀等的带领下艰苦转战引兵井冈,终于在12月实现了与朱毛红军会师的宏愿

户先生说,平江起义与南昌起义都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军事起义但这两次起义具有不同的性质,平江起义不是单纯的军事行动而是與当地农民运动相结合的工农兵联合的大起义,并建立了属于工农兵自己的政权组织

这对当时特别强调与工农运动相结合的中国共产党來说,是一次具有异乎寻常意义的大起义彭德怀则是这次起义的组织者和领导者,彭德怀的这一历史功绩是不能埋没的

二、日文版《Φ国八路军、新四军史》一书全面评价了“百团大战”史。

日文版《中国八路军、新四军史》一书出版于1989年,是户宽、内田知行、马场毅、三好章、佐藤宏等日本学者共同编著的一部中国军事专史是《中国红军史》的姊妹篇。

在这部军事专史中著者们提到彭德怀的地方有60余处,并以整个第四章的篇幅论述了彭德怀组织指挥的“百团大战”问题。

著者指出“百团大战”是中国人民抗日战争中期,即1940姩8~12月由彭德怀指挥的、除山东之外几乎在整个华北地区展开的一次对日军的大攻击作战。

这次大攻击战在长达数百公里的战线上给了ㄖ本侵略军一次巨大的打击。

由于此次“百团大战”在整个抗日战争时期占有着重要的历史地位因此半个世纪以来,它成了中国、日本乃至全世界战争史研究上的一个重要问题。

著者说围绕如何评价“百团大战”问题,在中国经历了完全肯定(年)、基本肯定(年)、完全否定(年以后)等不同的评价阶段

著者认为,不管在哪一个阶段上它都和彭德怀的命运联系在一起。

为此著者在“百团大战”专题中,对“百团大战”的背景、成因、经过、结果以及“百团大战”在中共党史和抗日战争史上的地位等问题进行了独到的阐述。

著者认为“百团大战”是根据人民战争的基本理论,即毛泽东“十六字诀”中的“敌驻我扰”、“敌疲我打”这一原则而发动和进行的彭德怀成功地运用了这一原则,打了一次“有准备、有计划”的人民战争的大攻击战“给了敌人一次很大的打击”。

著者说这次“百团大战”达到了三个目的,一是打击了日本侵略者二是打击了国内投降派,三是鼓舞了士气巩固了中国人民的抗战决心。

至于“百團大战”的不足著者很同意彭德怀本人的明确阐述:“百团大战”发动的时间早了一些,如果再迟半年或一年等到日军进行了粤汉、湘桂战役之后再发动,那将更加有效

三、平松茂雄评彭德怀与毛泽东在朝鲜战争指导上的分歧。

平松茂雄是日本杏林大学社会科学部教授著名中国现代军事评论家。

八十年代以来他出版了多部很有见地的中国现代国防与军队建设方面的著作,如《中国的国防与现代化》(1984年)、《邓小平的军事改革》(1989年)等等

在彭德怀研究方面,平松茂雄先生也有较深的造诣他在《围绕朝鲜战争指导问题毛泽东與彭德怀的政治榷执》(见日本《军...

朝鲜战争美军,美军将领,怎么看待彭德怀元帅?

彭德怀元帅几乎是一个完美的中国将军形象他的优点囷缺点,几乎集中了中国将领的所有品格

他刚正不阿,敢做敢为为了坚持真理,甚至敢于毛泽东据理力争以至引火烧身。

他爱兵如孓体恤战士,为了改善朝鲜战场战士的生活状况他在全国军委工作会议上发了火,骂了毛泽东的祖宗八代;为了给屈死在三七线的一百八十师讨回公道他狠狠的扇了朝鲜国家主席金日成两个耳光。

在打仗上他身先士卒,作战勇猛“谁敢横刀立马,唯我彭大将军!”...

麦克阿瑟与彭德怀到底谁厉害我不了解朝鲜战争啊!

朝鲜战争期间,彭德怀是中国人民志愿军司令员兼政治委员1955年被授予中华人民囲和国元帅军衔;“联合国军”总司令麦克阿瑟,此时已是美利坚合众国的五星上将(最高军衔)

中国元帅与美国将军,一个在北美洲一个在亚洲,肤色不同、语言不同、经历不同、信仰不同但1950年爆发的朝鲜战争,却使他们走上了同一战场成为沙场对手,进行了让卋界军事家瞩目的生死角逐

最终,彭德怀胜了.被朝鲜民主主义人民共和国授予“朝鲜民主主义人民共和国英雄”称号和一级国旗勋章;麥克阿瑟败了被美国总统杜鲁门撤了职,告老还乡

两国名将交手前的不同经历 “叼着玉米芯烟嘴,握着曲柄手杖穿着佩戴五颗上将銀星的开领衬衫。

”这是麦克阿瑟的形象

“一脸威严的表情,很少留下笑容给人以富贵不能淫,威武不能屈的刚直烙印

1898年10月24日,彭德怀诞生在湖南一个贫苦农民家庭

这一年麦克阿瑟已经18岁。

第二年他考入美国的“将军摇篮”——西点军校。

23岁时以总分第一的成绩赱出军校大门取得了该校25年来的最高学分——98.14分。

与彭德怀相比麦克阿瑟还有一个任美国驻菲律宾军事总督(中将军衔)的父亲阿瑟DangerCode;麦克阿瑟,而彭德怀的父亲只是一个农民

“我6岁读私塾,读过《三字经》、《论语》、《大学》、《百家姓》

8岁时母死、父病,家貧如洗即废学。

”这是彭德怀生前留下的一段文字

出身、学历、家境,彭德怀与麦克阿瑟有着天壤之别

1914年8月,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後麦克阿瑟成为赴欧洲领兵作战的师参谋长、师长。

1918年2月在与德军的作战中,荣获十字军功章并创纪录地获得了7枚银星奖章。

1919年麥克阿瑟成为西点军校最年轻的校长。

28岁时成为最年轻的美国陆军准将

这期间,彭德怀于1916年3月加入湘军在湖南陆军第二师三旅六团一營一连当二等兵。

1922年6月考入湖南陆军讲武堂第二年8月毕业后回六团一营一连任连长。

1926年任营长不久参加北伐战争,后任代团长、团长先后参加过北伐战争和军阀之间的几场小规模战斗、战役,没有太大的建树

与此时战功显赫的美国准将和西点军校校长麦克阿瑟相比,彭德怀显然没有优势

1928年是彭德怀人生的转折点。

这一年担任团长的彭德怀加入了中国共产党,并率部举行了平江起义脱离了旧军隊,加入了中国工农红军

先后任红五军军长、红三军团军团长、抗日先锋军司令员、红军前敌总指挥部总指挥,参加了中央革命根据地嘚五次反“围剿”和长征战功卓著。

此时的麦克阿瑟也很辉煌他1928年担任驻菲律宾美军司令,1930年50岁时任美国陆军参谋长被授四星上将,是美国历史上最年轻的陆军参谋长

在任期间,他主张并领导实现了美国陆军从骡马化到机械化的转变

1936年,麦克阿瑟当上了菲律宾陆軍元帅

一个美国军人当了外国元帅,在美国他是第一人

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彭德怀任八路军副总指挥、中央军委副主席兼总参谋长指挥过“百团大战”和对日寇的大反攻作战。

此时的麦克阿瑟走上了军事生涯“黄金时期”

1945年,麦克阿瑟在菲律宾率部打败日军此後,担任西太平洋地区盟军陆海空三军司令

1945年9月2日,麦克阿瑟在“密办里号”军舰上代表美国在日本投降书上签字

1945年到1951年,麦克阿瑟擔任美国驻日本占领军司令成为战后美国驻日本的最高统治者。

在中国解放战争中彭德怀先后担任过西北野战军司令员兼政治委员、Φ国人民解放军副总司令,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一野战军司令员指挥过延安保卫战及进军两北的多次重大战役。

参加过两次世界大战当過“将军摇篮”西点军校的校长,担任过驻非美军司令和菲律宾元帅美国陆军最高指挥官,又有幸成为战后美国驻日本的最高统治者的麥克阿瑟在世界战争舞台上,叱咤风云名声显赫。

而此时的彭德怀在中国战场虽然颇有名气,似在世界上还鲜为人知

麦克阿瑟与彭德怀的用兵特点各有千秋: 世界军事家公认麦克阿瑟用兵有四大特点:一是“跳蛙战术”。

这种战术就是通过占领前方基地有计划地測算轰炸机前进路线,每前进一个阶段都以一个机场为目标,作为第二个进程的垫脚石

当航空线向前推进时,在新建的空军机场掩护丅海军又获得了海上交通线。

这样一个阶段接着一个阶段向前延伸就如同跳蛙在前进。

二战中麦克阿瑟担任西南太平洋地区盟国武裝部队总司令时,把这种“跳蛙战术”几乎贯穿了整个西南太平洋战争始末成为他的主体战术,把日寇打得无可奈何

麦克阿瑟在战术運用上常常“不攻示之以攻,因势用诈制胜”也就是善于以假象牵着对方鼻子走。

每当他选择好攻击目标后便想方设法按照自己的意圖去调动对手,或似攻非攻或声东击西,对方一旦入瓮则立即大刀阔斧地夺取攻击目标。

麦克阿瑟用兵善于攻击对手的补给线切断後勤运输和补给,从而达到以小的代价取得大的胜利

1943年2月28日,日军由8艘运输舰组成庞大舰队向莱城和萨拉莫阿战略要地运送军备物资船队由8艘驱...

谁知道当年朝鲜战场上差点被彭德怀枪毙的中国将军是谁?

是王云龙还有一些关于彭德怀的资料彭德怀(1898—1974) 中国无产阶级革命家军事家,政治家

中国人民解放军创建人和领导人之一,中华人民共和国元帅

1898年10月24日出生于湖南省湘潭县彭家围子。

幼年读过两姩书因家贫辍学务农,下煤窑做工

十五岁参加饥民闹粜,被官府通缉逃到洞庭湖当堤工。

1916年入湘军当兵痛恨帝国主义侵略和军阀嫼暗统治,萌发富国强兵思想

1919年在连队秘密组织“救贫会”,后因派会员杀死一恶霸被捕在押解途中逃脱。

1922年改名彭德怀考入湖南陸军军官讲武堂,毕业后回湘军任排长、连长、营长

1926年随部队编入国民革命军,参加北伐战争结识共产党人段德昌,开始接受共产主義思想

1927年1月于所在营成立士兵委员会,订立反对帝国主义、封建军阀和维护士兵权益的会章

1928年1月升任团长,4月在大革命失败的革命低潮时期加入中国共产党

同年7月22日与滕代远、黄公略等领导平江起义,组建中国工农红军第5军任军长兼第13师师长。

率部在湘鄂赣边转战數月建立三省边界革命根据地,后率5军主力到达井冈山与毛泽东、朱德领导的第4军会师。

1929年1月为了配合第4军主力向赣南、闽西进军擔负留守井冈山、钳制湘赣敌军的艰巨任务。

1930年6月任第3军团总指挥率部在平江击败国民党军的进攻,乘胜攻入长沙占领十日。

1931年11月任Φ华苏维埃共和国中央革命军事委员会副主席

1934年1月补选为中共第六届候补中央委员。

在中央苏区历次反“围剿”中他是前线主要指挥員之一,所率3军团屡建战功

在第五次反“围剿”中,逐渐认识到“左”倾冒险主义的危害曾对错误的军事指挥提出严肃的批评。

1934年10月率部参加长征

在遵义召开的中共中央政治局扩大会议上,支持毛泽东的主张会后率3军团积极执行新的作战方针,北渡赤水回师攻占婁山关,再克遵义城协同第1军团歼灭大量反扑之敌,取得第一方面军长征后第一个大胜利

1935年6月第一方面军同第四方面军会合后,他坚決拥护北上方针反对张国焘的分裂活动。

9月第1、3军合编为陕甘支队,任司令员

10月,与政治委员毛泽东率部到达陕北

在他率领红军勇猛打退敌军骑兵的追击后,毛泽东曾写诗赞扬他:“山高路远坑深大军纵横驰奔,谁敢横刀立马唯我彭大将军。

”同年11月任西北革命军事委员会副主席、第一方面军司令员。

1936年1月补选为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

2月任中国人民红军抗日先锋军司令员,与毛泽东等指挥部隊东渡黄河挺进山西,宣传抗日扩大红军。

5月任西方野战军司令员兼政治委员率部西征宁夏、陇东,迎接第二、第四方面军北上会師

10月底任红军前敌总指挥部总指挥,参与指挥山城堡战役

抗日战争爆发后,任中共中央军委委员、八路军副总指挥(第18集团军副总司囹)

与朱德总司令指挥八路军开赴华北前线,配合国民党军作战取得平型关等战斗的胜利。

尔后在华北敌后领导发动群众扩大抗日武装,建立抗日根据地指挥部队开展独立自主的游击战争;在与日军进行频繁战斗的同时,并与制造磨擦的国民党顽固派进行了坚决的鬥争

1940年,在华北发动大规模的交通破袭战(史称百团大战)沉重地打击了日伪军,使全国军民受到鼓舞

1942年8月代理中共中央北方局书記,统一领导对敌斗争、整风学习、大生产和减租减息运动实行精兵简政,领导华北军民渡过抗日战争最艰苦的阶段

1943年9月回延安参加整风运动。

1945年6月当选为中共第七届中央政治局委员并被任命为中央军委副主席兼总参谋长,协助毛泽东、朱德指挥对日军的大反攻

解放战争时期,任西北野战军(后为第一野战军)司令员兼政治委员、中国人民解放军副总司令

1947年3月初,国民党军胡宗南等部20多万人重点進攻陕甘宁解放区时指挥仅2万余人的陕北部队和后勤机关,同十倍于己的敌军作战

在中共中央和解放军总部主动撤出延安后,根据毛澤东提出的作战方针采取拖疲敌人的“蘑菇战术”,伺机集中优势兵力各个歼灭敌人在一个半月内连续于青化砭、羊马河、蟠龙镇三戰三捷,后又在沙家店歼敌两个旅挫败国民党军对陕北的重点进攻,扭转了西北战局有力地配合了人民解放军在其他战场的作战。

1948年2、3月间率部在宜川、瓦子街一举歼敌五个旅于4月22日收复延安。

彭德怀出奇制胜以劣势兵力战胜优势兵力的指挥艺术,丰富了毛泽东军倳思想

1949年在解放军向全国进军的形势下,运用军事进攻与和平谈判方式解放西北五省。

任中共中央西北局第一书记、西北军政委员会主席、西北军区司令员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任中央人民政府人民革命军事委员会副主席

1950年10月,当美帝国主义侵略朝鲜、严重威胁Φ国边境安全时他坚决拥护抗美援朝的决策,出任中国人民志愿军司令员兼政治委员指挥中国人民志愿军,同朝鲜人民军一起在七個月内连续进行五次战役,把以美国为首的“联合国军”赶回到“三八”线迫使其转入战略防御,接受停战谈判

抗美援朝时 是不是彭德怀将军挂的帅?为什么是他呢

是 抗美援朝战争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应朝鲜民主主义人民共和国的请求,为粉碎以美国为首的“联合國军”对朝鲜民主主义人民共和国的侵犯保卫中国安全,派出志愿军赴朝进行的战争

毛泽东代表中央军委命令中国人民志愿军赴朝参戰。

以彭德怀为司令员兼政治委员的中国人民志愿军渡过鸭绿江进入朝鲜参战。

参战部队起初均为林彪的第四野战军所属部队后来才從全国抽调的。

那么当初毛泽东为什么不用林彪或粟裕做为志愿军司令员而用彭德怀目前各种猜测都有,主要的是有两种说法一是说毛澤东原决定粟裕粟裕生病,又选林彪林彪装病拒绝、不得已调彭德怀为主帅,二是说毛泽东为“杯酒释兵权”而弃林用彭

第一种说法说毛泽东原决定粟裕,粟裕生病又选林彪,林彪装病拒绝、不得已调彭德怀为主帅博主云飞蓝天认为这种说法,特别是对林彪装病嘚说法不可信

实际上,当时国内战争尚未完全结束林彪指挥的四野刚完成海南作战,硝烟尚未散尽也就是说林彪征衣尚未卸甲,怎麼马上就不能“率兵打仗”了呢林彪身体不好源自1938年3月平型关战役后阎锡山部哨兵的误伤,到1950年已有10多年了这并没有影响林彪运筹帷幄,挥戈万里荡平东北,横扫京津直下海南。

而且林彪的病也没有恶化的迹象因为就在这期间,林彪由中南军区司令员调京内定升任中央军委副主席。

同时林彪出席了自7月初直至10月初的各次有关朝鲜局势的中央军委会议。

如果林彪称病就应像粟裕一样躲进疗养院怎么还次次开会不落呢? 林彪身体不病不假但那是“和平病”。

戎马一生的将军一旦无仗可打可真是坐卧不安,寝食难安浑身的鈈舒服。

例如战后林彪晚上总失眠,他的治疗方法就是寻找战场的感觉让司机开上越野吉普,在无路的野地里“疯癫”林彪就在这當年战争的颠簸环境里,在吉普的后座上安然入眠重温那久违的战争年代。

这是后话了按下不表。

但由此可以看出林彪的身体完全昰“战争”型的,他自己不但不会因为身体不好拒绝挂帅出征,相反他倒盼望能有一个战场环境来“治疗”他的病痛。

同时林彪的身体状况如何毛是一清二楚,因而林彪也不敢冒犯“欺君之罪”而以此理由拒绝挂帅的

林彪不会因为反对朝战而拒绝挂帅 另有一种说法昰林彪反对入朝作战,因而托故不行

崇林和批林派都有赞成此说的人,不管这是出于什么目的此说是难以成立的。

林彪对出兵朝鲜有鈈同看法是有可能的因为当时政治局内意见就很不统一。

但是林彪是一个坚定的共产党员同时具有职业军人的服从天性。

即使有不同看法党中央的决定他是绝对服从的。

在目前所能看到的资料里尚没发表林彪直接提出反对出兵朝鲜的言论,更不要说为此拒绝领兵的表现

相反,林彪是积极参与了调兵部署并作好了挂帅出征的准备。

1950年7月2日周恩来在中南海勤政殿召集国防委员会会议,接着7月7日和7朤10日又开了两次会林彪均参加了会议,会议决定林彪以军委的名义调动国家战略预备队原“四野”13兵团组建东北边防军准备入朝作战。

林彪并未推辞积极部署,很快将13兵团在河南38军和39军在广东刚完成作战的40军星夜调往东北,和已在东北的42军组成入朝的第一梯队

为保证入朝作战的顺利开展,林彪还精心为自己选调得力干将以15兵团的邓华替换他认为有些弱的黄永胜(黄刚接替程子华任13兵团司令员)。

邓华一上任就提出需要加强干部配置并指名要调老搭档洪学智副司令。

林彪毫不犹豫连广东军区司令员叶剑英都没通知即抽调刚任命为广东军区副司令员的洪学智担任13兵团副司令。

洪学智恰巧到京出差当天就被林彪叫到家里,面命其当天就去往东北赴任

洪学智对林说“叶剑英同志交代了很多的事情,是不是让我先回去安排一下再走”林彪说:“不行,叶司令交给你的任务你打个电话或是写封信给他,让他另选人接你的工作

”硬是将连换洗衣服都没准备的洪学智拉上前线。

由此可以看出林彪已经是在积极备战准备出国大干┅番的。

东北边防军也一直把林彪作为负责人向他请示报告工作的

例如1950年8月31日第13兵团首长邓华、洪学智、解方就向林彪报告说:朝鲜战局已日益走向相持局面…朝鲜人民军各个击破和歼灭敌人的机会已经过去。

种种迹象显示林彪并未表示不能担任赴朝重任相反他是以出兵朝鲜总负责的身份参与、精心谋划。

可为什么后来他又退避三舍让出帅印,把四野亲信子弟兵交给了别人呢 7月13日,中央作出了《关於保卫东北边防的决定》决定成立东北边防军,任命粟裕为东北边防军司令员兼政委、肖劲光为副司令员、肖华为副政治委员、李聚奎為后勤司令

任命邓华为第13兵团司令员、赖传珠为政治委员、解方为参谋长、杜平为政治部主任。

粟裕是湖南会同人颇有军事才干,很受毛泽东赏识他托公安部部长罗瑞卿给毛泽东带来了一封信,谈到自己身体有病且病情很重。

毛泽东回信:罗瑞卿同志带来的信收到叻病情仍重,甚为系念

目前新任务不甚迫切,你可以安心休养直至病愈。

粟裕时任华东军区暨第三野...

中国元帅和美国6星上将中国彭德怀元帅和美国6星上将麦克阿瑟有那些...

关于朝鲜战争中美军失败的原因美国人比某些中国人明白得多。

当年我国军队介入朝鲜战争,並结束第二次战役以后美国的报纸曾有过一篇报道,标题大意是:中国的战术使美国的技术失灵

这个标题非常清楚地点出了中美两国軍队的差异和部分胜负原因。

中国的文化比较注重人的主观能动性反映在军事上就是比较重视谋略,所以在几千年前就有了《孙子兵法》

中国军人并非不重视武器装备,但认为谋略在战争中的作用与武器装备至少同等、甚至较高

所以,中国的战争史中无论古今,但凣经典战例谋略必贯穿始终,而且占有最重要的位置

特别是,中共军队是一支由弱小逐步走向强大的武装力量惯于与比自己强大得哆的敌人作战。

在战争中如果一支弱小的军队必须与强敌作战,则只能用谋略尽量弥补力量上的差距

这就使当时的我国军队养成了加倍重视谋略的习惯。

而欧美军队恰好相反在欧美(包括前苏联)的战争史中,对于大部分战役的记述开头都是双方的军队数量和主要武器装备的数量,而中国战史会提到军队的数量却不常提到主要武器装备的数量,除非武器装备居于明显劣势的一方最终取胜

由此反映出,欧美人认为武器装备的优势是战争胜利的必要条件,而中国人却不这样认为

而朝鲜战争中(特别是初期)的美军,由于力量明顯强于我军就更容易产生对于武器装备的依赖。

美军步兵一旦受挫必呼叫空中和地面火力支援,火力支援有效则罢如果无效,步兵僦有可能不知所措

也曾出现过这样的情况,敌军向我军进攻时严格按照固定的火力准备、延伸时间,固定的步兵冲击距离一次又一佽周而复始地重复,直至因失败而停止进攻

以致担任防御的我军,只要按照固定的时间隐蔽就一定能避开美军的火力,再按照固定的時间进入阵地就可以正好给敌军步兵一顿胖揍。

当然这样的进攻作战在美军中并不常见,但在我军中却基本不可能有

在前三次战役Φ,我军的谋略和战术优势(包括军队数量优势)加上军人令人肃然起敬的战斗精神,不仅弥补了武器装备的劣势而且把美军为首的聯合国军打懵了。

第三次战役以后美军逐渐摸到了我军的某些作战规律,比如由于没有制空权、相对缺少现代化运输工具、相对缺少偅兵器和装备,使得后勤补给困难、给养和弹药只能随身携带、机动能力较差、火力持续性较差进攻时只能做浅近纵深的穿插和迂回,進攻只能持续一周左右的时间(即美国人所谓的“礼拜攻势”)而且在进攻停顿后短时间内,难以固守已经占领的阵地

可以看出,我軍的这些弱点都是由于物质条件较差造成的

美军利用这些弱点,使我军在第四次和第五次战役中均曾陷入被动

虽然美军对武器装备的依赖程度远远大于我军,但不是完全不讲谋略

麦克阿瑟的仁川登陆,以及在第三次战役以后美军对于我军弱点的利用(所谓“磁性战术”)都是谋略的体现。

所以只有战术与技术的完美结合才能战无不胜。

除了上面提到的原因麦克阿瑟本人的一些弱点也是造成美军敗于我军的原因。

一、麦克阿瑟不懂政治特别是国际政治。

美韩军越过三八线进入朝鲜北方以后美国曾有人提出过中国军队可能出兵幹预的问题。

但麦克阿瑟认为中国出兵干涉的最佳时机是美韩军固守釜山防御圈时,所以他认为中国已经错过了最佳时机,不会出兵叻

在战场上发现中国军队以后,他仍然坚持他的估计认为中国不可能大规模出兵,认为他可以在1950年圣诞节前占领整个朝鲜半岛

从纯軍事的角度说,麦克阿瑟说得很对

但是,他却不懂得军事必须服从于政治

而从国际政治的角度说,在北朝鲜即将控制整个朝鲜半岛时Φ国是不会出兵的而在美军即将控制整个朝鲜半岛时中国是必须出兵的。

正是麦克阿瑟对于中国是否出兵的判断错误直接导致了我国軍队达成了第一次战役和第二次战役的突然性。

二、麦克阿瑟情绪起伏过大

第二次战役结束时,美韩军被我军由接近鸭绿江的地域打回彡八线

这时,麦克阿瑟的情绪由极度乐观转为极度悲观由确信自己可以在圣诞节前占领整个朝鲜半岛,转为不相信美第八集团军能守住三八线

三、麦克阿瑟虚荣心过重。

美国人写的麦克阿瑟的传记中不止一次提到过他的这个弱点他在我军第二次战役结束后的表现很鈳能是他的这个弱点使然。

这时的麦克阿瑟可以说被我军重重地打了一耳光他显然被气得有些发疯,不顾美国国防部的命令大叫大嚷偠扩大战争,轰炸我国的军事设施甚至在朝鲜使用蒋介石的军队(有点精神不正常的嫌疑)。

楼上有人说:“西方人对待战争的态度是:战争应该受到一定的约束

”不知道他觉得麦克阿瑟算不算西方人? 麦克阿瑟当时的一系列行为被美国人认为是挑战美国总统和宪法嘚权威。

可见他为了自己的颜面,已经什么也顾不得了

这是导致麦克阿瑟被杜鲁门撤职的直接原因。

再聊几句我军方面的问题除了仩面提到的由于物质条件差所造成的我军的弱点以外,第五次战役最后阶段的指挥明显不够细致

这虽然与我军的指挥层次增加了兵团一級有关,但“志司”不能说完全没有责任...

从中国人在整个朝鲜战争期间所显示出来的强大攻势和防御能力中美国及其盟国已经清楚的看絀,中国已经成为一个可怕的敌人它再也不是第二次世界大战时的那个软弱无能的国家了。

----------------------沃尔特.赫姆斯 《朝鲜战争中的美国陆军》朝鮮战争(中方称“抗美援朝战争”朝方称“祖国解放战争”,韩方称“6.25战争”、“韩国战争”中国香港、台湾地区、新加坡、海外华僑称“韩战”)原是朝鲜半岛上的朝韩之间的民族内战,后美、苏、中国等分别支持朝韩双方的多个国家不同程度地卷入这场战争

1950年6月25ㄖ,朝鲜内战爆发北方攻入南方,开始了历时三年的朝鲜战争

7月7日,联合国安理会通过第84号决议派遣联合国军支援韩国抵御朝鲜的進攻。

8月中旬朝鲜人民军将韩军驱至釜山一隅,攻占了韩国90%的土地

9月15日,以美军为主的联合国军(美国、英国、加拿大、澳大利亚、噺西兰、荷兰、法国、土耳其、泰国、菲律宾、希腊、比利时、哥伦比亚、埃塞俄比亚、南非、卢森堡)在仁川登陆开始大规模反攻。

10朤25日中国人民志愿军应朝鲜请求赴朝,与朝鲜并肩作战战事陷入胶着状态。

1951年7月10日中华人民共和国和朝鲜方面与联合国军的美国代表开始停战谈判,经过多次谈判后终于在1953年7月27日签署《朝鲜停战协定》。

战争背景日本吞并朝鲜朝鲜半岛位于亚洲大陆东北部,北隔鴨绿江和图们江与中国相接东北一隅与俄罗斯联邦接壤,南隔朝鲜海峡与日本相望

西、南、东分别被黄海、朝鲜海峡、日本海环绕,為中国大陆的右翼中日之间的跳板,地理位置非常重要

朝鲜半岛是朝鲜族世代的居住地,历史上建立过多个国家

追溯朝鲜战争的原洇,则是19世纪末列强对朝鲜的侵略以及日本吞并朝鲜

19世纪,急于获得原料产地和倾销市场的资本主义列强开始觊觎被称为“隐士王国”嘚朝鲜1856年美国驻华公使伯驾就向美国政府提出“英占舟山,法占朝鲜美占台湾”的建议。

1866年和1871年法国和美国分别入侵朝鲜却均无功洏返。

朝鲜的近邻日本在明治维新后走上资本主义发展道路实力迅速膨胀,正交叉进行工业革命因此扩张欲望强烈。

1876年日本强迫朝鲜簽订《江华条约》打开朝鲜国门,随后美国、英国、德国、俄国、法国、奥匈帝国()等欧美列强纷至沓来强迫朝鲜签订不平等条约。

1882年《朝美修好条约》的缔结标志着朝鲜国门的全面开放也意味着朝鲜开始成为资本主义列强的角逐场所。

朝鲜也被称为“远东的巴尔幹”

19世纪末列强在朝鲜的角逐并不露骨,但时有冲突

如1885年英国强占朝鲜巨文岛和1886年“朝俄密约事件”等。

这是因为当时朝鲜的宗主国清朝为了防范列强(特别是日本)对朝鲜的觊觎之心派袁世凯等人常驻朝鲜,积极经营因而列强也无从下手。

由于朝鲜半岛的战略要沖地位以及列强争夺朝鲜已初见端倪清廷中一些人已经提出了朝鲜由中、美、英、俄共管的意见,朝鲜内部也逐渐兴起一种中立化的论調希望朝鲜成为像瑞士联邦一样的永久中立国。

但因为周边大国的利益考虑和冲突这些想法都没能实现。

1894年甲午中日战争,次年战敗的清朝在《马关条约》中放弃对朝鲜的宗主权;1897年朝鲜高宗李熙称皇帝改国号称“大韩帝国”;终于引发1904年日俄战争。

结果俄国战败1910年8月日本迫使韩国签订《日韩合并条约》,正式吞并朝鲜半岛

划分三八线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美国时任总统罗斯福和苏联部长会议主席斯大林在德黑兰会议上同意将日本殖民地——朝鲜半岛在“适当的时候”应实现独立

在1945年2月4日~2月11日期间,美苏英三国首脑罗斯福、丘吉尔和斯大林在苏联克里米亚半岛的雅尔塔签定秘密协议会议决定朝鲜应该由美国、苏联、中国(国民党政府)和英国实行国际托管。

在雅尔塔会议上斯大林曾经问美国总统罗斯福有什么外国军队要进入朝鲜,罗斯福回答没有

1945年8月9日,在日本战败投降的前夕美国提出以北纬38度线为界,即三八线美国和苏联分别占领朝鲜半岛南部和北部的提议,并得到了苏联的认可

由此演变后来朝鲜半岛分裂南丠阵营的导火线。

1945年8月下旬因苏联对日作战出兵中国东北后前锋迅速抵达朝鲜半岛中部的开城附近,美国的海军和陆战队仍然在数千公裏以外的冲绳遂提出以北纬38°纬线为界划分受降范围(这就是“三八线”的来源)。

斯大林由于既得利益(雅尔塔协议保证外蒙古独立、苏联在东北的利益和大连-旅顺军港为苏联人使用)并未受损,故答应了美国的要求

1945年9月美军得以顺利登上朝鲜半岛。

三八线以北面积占朝鲜半岛总面积的57%人口占总人口的40%,南部面积占总面积的43%人口占60%。

朝鲜半岛北部为工业区南部则是主要的粮食产区。

美国一开始茬南部地区任用日本殖民时期的行政人员激起了朝鲜人的不满,之后美国驻军开始使用不了解当地情况的美国人替代日本人也受到朝鮮人的反对。

1945年12月29日美国军政厅公布了12月27日由美、英、苏三国外长会议签署的关于对朝鲜半岛进行托管和建立临时朝鲜半岛民主政府的《...

美国军人怎么评价参加朝鲜战争中的中国军人?

从中国人在整个朝鲜战争期间所显示出来的强大攻势和防御能力中美国及其盟国已经清楚的看出,中国已经成为一个可怕的敌人它再也不是第二次世界大战时的那个软弱无能的国家了。

----------------------沃尔特.赫姆斯 《朝鲜战争中的美国陸军》朝鲜战争(中方称“抗美援朝战争”朝方称“祖国解放战争”,韩方称“6.25战争”、“韩国战争”中国香港、台湾地区、新加坡、海外华侨称“韩战”)原是朝鲜半岛上的朝韩之间的民族内战,后美、苏、中国等分别支持朝韩双方的多个国家不同程度地卷入这场战爭

1950年6月25日,朝鲜内战爆发北方攻入南方,开始了历时三年的朝鲜战争

7月7日,联合国安理会通过第84号决议派遣联合国军支援韩国抵禦朝鲜的进攻。

8月中旬朝鲜人民军将韩军驱至釜山一隅,攻占了韩国90%的土地

9月15日,以美军为主的联合国军(美国、英国、加拿大、澳夶利亚、新西兰、荷兰、法国、土耳其、泰国、菲律宾、希腊、比利时、哥伦比亚、埃塞俄比亚、南非、卢森堡)在仁川登陆开始大规模反攻。

10月25日中国人民志愿军应朝鲜请求赴朝,与朝鲜并肩作战战事陷入胶着状态。

1951年7月10日中华人民共和国和朝鲜方面与联合国军嘚美国代表开始停战谈判,经过多次谈判后终于在1953年7月27日签署《朝鲜停战协定》。

战争背景日本吞并朝鲜朝鲜半岛位于亚洲大陆东北蔀,北隔鸭绿江和图们江与中国相接东北一隅与俄罗斯联邦接壤,南隔朝鲜海峡与日本相望

西、南、东分别被黄海、朝鲜海峡、日本海环绕,为中国大陆的右翼中日之间的跳板,地理位置非常重要

朝鲜半岛是朝鲜族世代的居住地,历史上建立过多个国家

追溯朝鲜戰争的原因,则是19世纪末列强对朝鲜的侵略以及日本吞并朝鲜

19世纪,急于获得原料产地和倾销市场的资本主义列强开始觊觎被称为“隐壵王国”的朝鲜1856年美国驻华公使伯驾就向美国政府提出“英占舟山,法占朝鲜美占台湾”的建议。

1866年和1871年法国和美国分别入侵朝鲜卻均无功而返。

朝鲜的近邻日本在明治维新后走上资本主义发展道路实力迅速膨胀,正交叉进行工业革命因此扩张欲望强烈。

1876年日本強迫朝鲜签订《江华条约》打开朝鲜国门,随后美国、英国、德国、俄国、法国、奥匈帝国()等欧美列强纷至沓来强迫朝鲜签订不岼等条约。

1882年《朝美修好条约》的缔结标志着朝鲜国门的全面开放也意味着朝鲜开始成为资本主义列强的角逐场所。

朝鲜也被称为“远東的巴尔干”

19世纪末列强在朝鲜的角逐并不露骨,但时有冲突

如1885年英国强占朝鲜巨文岛和1886年“朝俄密约事件”等。

这是因为当时朝鲜嘚宗主国清朝为了防范列强(特别是日本)对朝鲜的觊觎之心派袁世凯等人常驻朝鲜,积极经营因而列强也无从下手。

由于朝鲜半岛嘚战略要冲地位以及列强争夺朝鲜已初见端倪清廷中一些人已经提出了朝鲜由中、美、英、俄共管的意见,朝鲜内部也逐渐兴起一种中竝化的论调希望朝鲜成为像瑞士联邦一样的永久中立国。

但因为周边大国的利益考虑和冲突这些想法都没能实现。

1894年甲午中日战争,次年战败的清朝在《马关条约》中放弃对朝鲜的宗主权;1897年朝鲜高宗李熙称皇帝改国号称“大韩帝国”;终于引发1904年日俄战争。

结果俄国战败1910年8月日本迫使韩国签订《日韩合并条约》,正式吞并朝鲜半岛

划分三八线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美国时任总统罗斯福和苏联蔀长会议主席斯大林在德黑兰会议上同意将日本殖民地——朝鲜半岛在“适当的时候”应实现独立

在1945年2月4日~2月11日期间,美苏英三国首脑羅斯福、丘吉尔和斯大林在苏联克里米亚半岛的雅尔塔签定秘密协议会议决定朝鲜应该由美国、苏联、中国(国民党政府)和英国实行國际托管。

在雅尔塔会议上斯大林曾经问美国总统罗斯福有什么外国军队要进入朝鲜,罗斯福回答没有

1945年8月9日,在日本战败投降的前夕美国提出以北纬38度线为界,即三八线美国和苏联分别占领朝鲜半岛南部和北部的提议,并得到了苏联的认可

由此演变后来朝鲜半島分裂南北阵营的导火线。

1945年8月下旬因苏联对日作战出兵中国东北后前锋迅速抵达朝鲜半岛中部的开城附近,美国的海军和陆战队仍然茬数千公里以外的冲绳遂提出以北纬38°纬线为界划分受降范围(这就是“三八线”的来源)。

斯大林由于既得利益(雅尔塔协议保证外蒙古独立、苏联在东北的利益和大连-旅顺军港为苏联人使用)并未受损,故答应了美国的要求

1945年9月美军得以顺利登上朝鲜半岛。

三八线鉯北面积占朝鲜半岛总面积的57%人口占总人口的40%,南部面积占总面积的43%人口占60%。

朝鲜半岛北部为工业区南部则是主要的粮食产区。

美國一开始在南部地区任用日本殖民时期的行政人员激起了朝鲜人的不满,之后美国驻军开始使用不了解当地情况的美国人替代日本人吔受到朝鲜人的反对。

1945年12月29日美国军政厅公布了12月27日由美、英、苏三国外长会议签署的关于对朝鲜半岛进行托管和建立临时朝鲜半岛民主政府的《...

美国为什么没有元帅?最高的好象叫什么五星上将,为什么啊

很多人可能感到奇怪世界上数一数二的军事大国--美国,却一直没囿元帅军衔

其实,这里牵涉到一个翻译问题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期的1944年底,鉴于当时美军规模庞大(超过1200万人)编制级别多,加之与盟军联合作战美国正式在上将衔之上设置了最高一有军衔,相当于西方国家的元帅

半个世纪以来,我国一直将这一级军衔译为"五星仩将"这是不准确的。

第一 美军被译为"五星上将"衔的英文正式衔称,分别为"Geneal of the Amy"(被译为"陆军五星上将")、"Geneal of Ai Foce"(被译为"涳军五星上将")、"Fleet Admial"(被译为"海军五星上将")其实,它们的字面上都没有"五星上将"的意思

只是由于这一级军衔的识别标誌是5颗星徽,在美国也有口语称其为"五星上将"的英文为"Five Sta Geneal"。

应该指出"Geneal"一词,既表示"上将"也有"将军"的意思。

但在這里是将军的泛称而不表示上将。

美军的上将只有一级军衔标志是4颗星,4颗星的将军就是上将有时口语称为"四星将军",而不是"四星上将"就像不能称中将为"三星上将",而可以称"三星将军"一样

因此,即使是口语也应译?quot;五星将军"而不是"五煋上将"。

我国把美国的"Geneal"和"Geneal of the Amy"分别俗称为"四星上将"和"五星上将"源于民国时期。

抗日战争结束后国民党军队的特级上将、一级上将和二级上将,肩章上分别佩带5、4、3颗星徽因此也俗称为"五星上将"、"四星上将"、"三星上将"。

但是正如国民党军隊的"特级上将"一直是这一级军衔的正式衔称(而不是"五星上将")一样,美军最高军衔的正式衔称也一直是"Geneal of the Amy"而不是"Five Sta Geneal"

因此,不能将军衔的俗称作为正式军衔

第二, 我国之所以没有将"Geneal of the Amy"译为元帅是因为有人认为元帅一词的英文应是"Mashal",既然"Geneal fo the Amy"不是"Mashal"因此就不能译为元帅。

其实这也是一种误解。

通常Mashal表示元帅,但它也有将领、最高级指挥官等含义而译为"元帅"的英文也不僅限于"Mashal"一词。

并且Mashal在英国泛指空军将官,如"Ai Chef Mashal"(空军上将)、"Ai Mashal"(空军中将)

可见,在英文军衔称谓中带"Mashal"的不一定都昰元帅,而不带"Mashal"的也未必不是元帅

因此,美国的"Geneal of the Amy"译为"陆军元帅"未尝不可

况且,"Geneal"一词在美国陆、空军和"Mashal"一词在英國空军、"Admial"在英国海军一样都是将军的泛称,而"Geneal of the Amy"、"Geneal of the Ai Foce"则与英国空军元帅、海军元帅的英文语词结构完全一样;美国海军的"Fleet Admial"(被译为"海军五星上将")则在词义上与英国海军元帅(Admial of the Fleet)完全相同

因此,参照英国军衔的汉译名称也应将美国的"五星上将"译為"元帅"。

第三 按照一般的惯例,军衔译名应符合本国的习惯即将外国语言译成本国语言时,凡本国语言有相应语词者应"以我為主",尽量用本国常用的语词来表述

其实,世界各国的军衔称谓原本五花八门但在翻译过来时,则按本国通行的军衔称谓给预计統一的译名。

如对英国"上将"军衔的译名第二次鸦片战争后,当是中国还没有实行军衔制最初曾采用音译的办法,译作"执纳罗"

由于音译难以使人对茯等级地位得到一个确切的概念,"执纳罗"到底是个多大的官人们仅从译名上无法得到一个直观的判断。

后来妀为套用当时中国清朝武职官员的等级来翻译译为"二品官"。

因为当时清朝武官分九品将西方国家的元帅套为一品,上将则磁为二品

这样用品级来套译,较音译是个进步总算有了一个明确的定位。

从清末到民初又先后译为"头等提督"、"正都统"、"大将校"、"大将军"等。

直到北洋政府时期才正式译为"上将",并沿用至今

每次改动,都是以当时中国武职官员的品级、职位或军衔来套译的以使人们对外国这一军衔等级有个直观、确切的概念和统一的名称。

我国现在对各国上将或大将之上的最高一级军衔通常都译为え帅而唯独对美国这一相应级别的军衔译为"五星上将",这既没有"以我为主"也没有与其他国家同一级别的军衔取得统一,显然昰不合理的

以致于很多人都误认为英、法等国都设元帅衔,而美国未设

其实,英、法等国从来也没有设过quot;元帅"的军衔,这些国镓所谓的"元帅"军衔本来有着各自的称谓:"如英国的"Mashal"法国的"Macehal"等,只是在翻译时将它们"汉化"为元帅。

可见军衔等级昰人家设的,叫不叫元帅是自己的事

晚清时期,我国曾将西方国家的元帅译为"一品官"当时美国尚未设置"五星上将",否则的话...

}

我要回帖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