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推进家庭家教家风建设“家风”建设

开封通过多种举措推进家风建设 倡导文明好家风---中国文明网
开封通过多种举措推进家风建设 倡导文明好家风
&为文明家庭挂牌资料图 图片来源:开封网
&表彰文明家庭资料图 图片按来源:开封网
表彰好婆婆、好媳妇资料图 图片来源:开封网
  家风是一个家族代代相传沿袭下来的体现家族成员精神风貌、道德品质、审美格调和整体气质的家族文化风格。家风对家族的传承,民族的发展都起到重要影响。近年来,开封把家风建设放在重要位置,扎实推进文明家庭建设,取得一定成效。
  启动“传承优良家风” 系列活动
  为进一步推进开封市家庭文化建设,在学校、家庭和社会中营造文明和谐的社会风尚,日前,由开封市纪委、团市委、市教育局联合发起的“清风汴梁?传承优良家风”系列活动全面启动。
  据悉,系列活动分为“写、画、讲、拍”四个部分,从9月下旬到12月下旬,为期3个月,在全市各大中专院校和中小学集中开展。
  写好家训。通过开展“我的家风家训”故事征集活动,挖掘本地世代传承、崇廉尚德的家风家训故事、家庭格言故事,以学校为单位集中上报,评选出的优秀作品将在市级媒体和自媒体平台上进行展播。
  画好家风。通过学校开展以“传承优良家风 我为家风代言”为主题的综合实践活动,邀请学生家长联手写家风,书法、绘画均可,自选场地展览优秀作品,营造浓厚廉洁氛围。
  讲好故事。以演讲比赛的方式,宣讲身边涌现出的凡人善举典型、见义勇为榜样,祖辈中流传或家庭中继承的故事,具有家乡特色的家训故事,弘扬好家规、培育好家风、传承好家训,争创好家庭。
  拍传家宝。通过寻找“最美‘传家宝’”评选活动,发动全市人民寻找自己家中传承好家风的老物件、收藏品、老照片等,以照片的形式通过“清风开封”微信进行全民公开评选。
  通过开展系列活动,发掘身边的文明家风,引导学校和家庭培育良好家风,进一步深入推进开封市文明家庭建设,为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贡献力量。
  开展“涵养家风”道德讲堂活动
  为了充分发挥道德讲堂传递道德力量,提升道德素养的载体作用,积极引导文明家庭文化建设,开封通过“唱响价值观 共创文明城”之“涵养良好家风”主题道德讲堂活动的开展,将“好家风”故事引入道德讲堂,让广大是市民聆听家风、家训故事,分享建设良好家庭文化的理念与经验,使传承好家训、树立好家风转化为每个家庭的内在追求,让勤俭持家、尊老爱幼、明事知礼、诚信友善、廉洁家教、努力进取等家风家训的精华融入到公民道德建设中,激励大家做传统美德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传承者和践行者,进一步提升了家庭成员的文明素质和道德水平,从而成为推动社会文明进步的正能量。
  启动多彩主题评比活动
  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注重家庭、注重家教、注重家风”重要讲话精神,不断深化家庭文化建设,开封市通过举办“最美家庭”、“十大孝心人物”、“好婆婆、好媳妇评选”等多种主题的文明评比活动,邀请广大市民积极参与,通过层层推荐,严格评选,选树出身边的模范典型,发挥榜样力量,使优良的家风观念日益深入人心,传播优秀家庭文化,促进家庭和社会和谐。
  邀请广大市民晒家风
  为了不断深化家庭文化建设,引领广大家庭树立文明理念,弘扬文明新风,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年,市妇联、市文明办、开封日报报业集团连续两年在全市开展了“好家训好家规”作品征集活动,得到了全市广大家庭的积极响应和热情参与,共征集到家训家规作品近千条。这些作品以“弘扬优秀传统文化 培育文明和谐家风”为主题,思想积极向上,语言朴实无华,内容丰富,蕴含哲理,感情真挚,触动心灵,体现了中华民族崇德向善的传统美德,展示了广大家庭文明和谐的良好风貌。
  开封市第二职业中等专业学校 吴建祖家训:
  爱国,秉忠义之道;修身,兴孝悌之风;待人,持宽厚之法。
  尉氏县公安局交警大队 王宠家训:
  一 团结宗族,捍卫国家,不容有违背涣散之行为;
  二 服从祖训,端本孝弟,不容有悖偷蔑礼之行为;
  三 保护祠产,维护公益,不容有侵蚀欺诈之行为;
  四 崇尚道德,遵守法令,不容有作奸犯科之行为;
  五 注意教养,勤求职业,不容有放弃贻误之行为;
  六 律己治家,忠信笃敬,不容有卑劣偷惰之行为;
  七 刻苦耐劳,节俭朴实,不容有奢侈游荡之行为;
  八 合敬同爱,排难解纷,不容有歧视推诿之行为;
  九 振作精神,见义勇为,不容有废弛敷衍之行为。
  市委党校 高云峰家训:
  事事勤劳,时时用心成就丰衣足食;
  时时向善,事事守公成就和谐安宁。
  通许县长智镇胡庄村大学生村官 刘利杰:
  注重诚信,待人处事要真诚、讲信誉。
  开封大学 王宫南家训:
  持善念,存良心,做好人,不为欲奴,不为躁动。
  秉真诚,守真道,立恒志,莫嫌技小,莫嫌艺轻。
  开封引领广大群众传承中华民族家庭美德,践行社会核心价值观,通过多种举措培育文明家风,倡导广大家庭重家教、守家训、正家风,传承家庭美德,共谱文明新风。(开封文明网综合)
来源:开封文明网&&&&责任编辑:王 正新把家风建设摆在重要位置
败家 朱慧卿作(新华社发)
  家风是一个家庭或家族的传统风尚,体现着家庭或家族的价值观。如何使中华民族源远流长的家庭美德通过家风代代相传,为塑造个体人格、形成良好社会风尚提供支撑,是历代政治家十分关注的问题。从当前的实际情况看,领导干部的家风连着党风政风。习近平同志在十八届中央纪委六次全会上强调:“领导干部要把家风建设摆在重要位置,廉洁修身、廉洁齐家。”这为加强作风建设、推进反腐倡廉建设指明了新的切入点和着力点。
  注重家风是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
  “家是最小国,国是千万家。”家庭是国家发展、民族进步、社会和谐的基点。习近平同志指出,“家庭是社会的基本细胞,是人生的第一所学校。不论时代发生多大变化,不论生活格局发生多大变化,我们都要重视家庭建设,注重家庭、注重家教、注重家风”。注重家风是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良好的家风是整个社会风清气正的基础。
  家风也叫门风,是调整维系家庭成员之间情感关系和利益关系的道德行为规范。良好的家风是社会美德的一种表现形式。家风的形成主要依托家教,也就是通过家庭里长辈们的言传身教,对晚辈们产生潜移默化的教化作用,从而把道德规范、原则传递给家庭成员,使家庭成员的行为合乎道德要求。家教可以说是一个社会最基础、最直接、最有效的教育方式。中国传统社会高度重视家风家教,“孟母三迁”“岳母刺字”“画荻教子”的故事广为流传,《颜氏家训》《朱子家训》《温公家训》《袁氏世范》等备受推崇。可以说,中华民族的精神基因在家风家教中有着充分体现。
  中国传统社会历来讲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以及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可以说,中国传统家风家教的理念并不仅限于个体人格的养成,更为重要的旨趣在于治国平天下。儒家认为,治国平天下的前提是修身齐家,而修身齐家的起点是格物致知、诚意正心。因而,中国传统社会的家风与中国传统文化是同生共体的,与政治文化是休戚相关的。许多政治文化理念原本是家风家教中对个人美德的赞誉,经过历代统治者的倡导,通过各种制度化、规范化的教育,逐渐演化而成的。它们润物无声地内化为人们的集体意识,成为人们普遍追求的社会政治理念,构成中国独具特色的政治文化教育资源。这也使中国传统社会家风培育的影响远远超出家庭范围。对个人而言,良好家风家教具有使人安身立命、被社会所接纳的意义;对家族而言,良好家风家教具有荫泽后代、光宗耀祖的意义;对社会而言,良好家风家教具有使社会和谐稳定、有序发展的作用;对国家而言,良好家风家教具有礼治天下、约束为政者行为的功能。中国传统家风家教对于个人、家庭、社会和国家的发展都具有重要意义。
  领导干部的家风事关党风政风
  习近平同志指出,领导干部的家风,不是个人小事、家庭私事,而是领导干部作风的重要表现。这深刻揭示了家风在作风建设中的重要地位。一个社会的良好民风是以千千万万家庭的良好家风为基础的,一个执政党的良好党风政风也与广大领导干部的良好家风密切相关。家风与党风政风相互影响、相互渗透。现实生活中,一些领导干部之所以贪污腐化,与其家风不正、家教不严有很大关系。新形势下,大力加强作风建设、深入开展反腐败斗争,必须深刻认识到领导干部的家风事关党风政风。
  中国传统社会提出的治国与修身、齐家之间的紧密关系,在当今时代也有充分体现,不能齐家就不可能很好治国,要想齐家就必须修身。习近平同志指出:“从某种角度看,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修身是个人层面的要求,齐家是社会层面的要求,治国平天下是国家层面的要求。”这几个层面是息息相关的。一个家庭有优良的家风家教,这个家庭就会和睦兴旺;无数家庭传承优良的家风家教,我们这个社会就会充满和谐友爱;好的家风家教涵育无数扶危济困、廉洁奉公、精忠报国的仁人志士,我们这个国家就会充满凝聚力、向心力,国家发展就会蒸蒸日上。正因为如此,习近平同志高度重视家风对全社会所起的教化和熏陶作用。对于领导干部来说,只有家风正、家教严,才能防止“枕边风”成为贪腐的导火索,防止子女打着自己的旗号非法牟利,才能保证“后院”不起火。领导干部的家风正了,不但可以防止家属把领导干部“拉下水”,而且对于领导干部廉洁从政也是一种激励和保障。
  当前,我国改革已进入深水区。在新的历史起点上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我们党面临的执政考验、改革开放考验、市场经济考验、外部环境考验是长期的、复杂的、严峻的;精神懈怠危险、能力不足危险、脱离群众危险、消极腐败危险更加尖锐地摆在各级领导干部面前。应对“四大考验”、克服“四种危险”,需要从各个方面入手。从领导干部个人角度而言,一个非常重要的方面就是加强修身、齐家,把家庭建设成坚强堡垒。当前,从反腐败斗争的实际情况看,一些领导干部的落马与其家庭有很大关系,“丈夫办事、妻子收钱”这样的家庭式、家族式腐败案例屡见不鲜。而一些官员子女依靠父辈手中的权力非法牟利、胡作非为,更是严重损害了党的形象、损害了党群干群关系,也严重影响党的执政地位巩固和执政使命实现。新形势下,我们党要始终成为坚强领导核心,必须高度重视领导干部的家风建设。对于领导干部来说,这也是不断增强自我净化、自我完善、自我革新、自我提高能力的题中应有之义。
  把廉洁修身廉洁齐家落到实处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同志在许多场合强调家风建设的重要性,要求“发扬光大中华民族传统家庭美德”。领导干部必须深入贯彻习近平同志关于加强家风建设的要求,真正做到正家风、严家教。
  坚持严以律己,为家庭成员做表率。领导干部大多是一家之主,要形成良好家风首先必须从自己做起。在家风问题上,也存在“子率以正,孰敢不正”的现象。如果领导干部自身不正,就难以带出良好家风。这就要求领导干部加强党性修养,修好共产党人的“心学”,始终坚定共产主义信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信念。领导干部要牢固树立正确的权力观、地位观、利益观,牢记党和人民赋予的权力只能用来为人民服务,而不能为个人和家庭谋私利,决不能使权力在亲情面前变异,更不能搞“封妻荫子”“一人得道,鸡犬升天”那一套。
  坚持传承创新,不断丰富家风建设内涵。中国传统社会的家风家教倡导仁爱、勤俭、诚信、孝顺等,这些价值观在今天仍然具有重要意义。领导干部要善于汲取传统社会家风家教中的积极因素,正家风、严家教。同时,随着时代的发展,社会价值观念在不断发展变化,家风建设的内涵也在与时俱进,民主、平等、和谐、法治、责任、宽容、感恩、独立、自律等成为家风家教的重要内容。领导干部要适应时代发展的要求,把一些积极价值观纳入家风建设中,尤其是要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作为家风建设的重要内容。
  坚持严格要求家属,保证家庭风清气正。要形成良好家风,领导干部就要严格要求配偶和子女,决不能纵容、默许配偶和子女利用自己的职权或者职务上的影响谋取私利。在我们党的历史上,许多老一辈革命家非常重视家风建设,坚持严格管理家属。领导干部应发扬老一辈革命家严格管理家属的优良传统,对家属严格要求,决不能因为亲情而睁一只眼闭一只眼。一旦发现家属有利用自己职权或职务上的影响谋取私利的倾向,就要坚决制止,防止小错酿成大祸,保证家庭风清气正。(作者:孙兰英 天津大学马克思主义研究中心主任)
[责任编辑:浙江武义县“九字法”扎实推进家风建设_地方要闻_人民论坛网
浙江武义县“九字法”扎实推进家风建设
&学传统家风、立时代新风&活动开展以来,武义县把加强家风建设作为推进&两学一做&学习教育的重要抓手,围绕&提、评、学、亮、立、建、说、传、行&九项举措开展工作,推动家风建设落到实处。
&提、评、学&,赋予传统家风时代内涵。提炼家风典型。立足郭洞、俞源等全国历史文化名村,挖掘吕祖谦、巩庭芝、朱若功等历史文化名人及徐英、邵李清、潘漠华等革命先烈家规家训思想精髓,提炼形成立得住、易学习、可传承的典范样本。如举办明招文化学术专题研讨会,深入研究南宋理学大师吕祖谦著作《官箴》、《学规》,提炼出&明理躬行、清慎勤实&的吕氏家风,并拍摄成电视专题片。评家规家训。在家风典型提炼基础上,通过电视、广播、报纸、网站、微信广泛征集&最美家训&&治家格言&。将组织评审团,集中评选100例优秀家规和家风好故事,并编印《武义优秀家规家训》《武义家风好故事》汇编,将优秀家规家训向全县党员家庭推广。学习优秀家规。全县各级党组织以支部为单位,将家风家训列入年度学习计划,每月制定具体学习内容,利用集中党日活动、专题组织生活会等形式,组织党员认真学习郑义门家训、吕氏家风等优秀家规,通过组织开展交流讨论等方式,引导广大党员干部真学深学,让好家风入脑走心见行动。
&亮、立、建&,推进家规家训阵地建设。人人亮家训。各单位、社区、村开展家规家训集中展陈活动,在办公场所、党务公开栏、自家门前等醒目位置亮晒家规。如,县国税局集体晒出136名在职党员干部的&家训墙&;三港乡章湾村为300多名党员统一制作木质&家训牌&,悬挂在自家门前。户户立家规。全县党员对照学习家风典型优秀家规,挖掘家族传承的优良作风,融合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研究制定本户家规家训。村村建基地。在县委党校、明招讲院、璟园古民居博物馆等地建立家规家训教育基地,党建精品村和历史文化名村设立教学点,各村文化礼堂开设家风讲堂,构建纵向到底的教育培训基地。
&说、传、行&,建立家风传承长效机制。说家风故事。以基层党组织为单位,组织党员围绕&我的家风故事&主题,讲述自家家规家训以及如何践行家规家训,加强党员教育管理,发挥好党员在建设和谐家庭中的示范带头作用。开设家风好故事专栏,每天推送两则家风好故事,受到社会各界广泛关注,目前已推出71期,点击阅读达112万人次,点赞、评论5万人次。传承好家风。充分发挥教育系统优势和作用,通过开展经典家训诵读会,手抄报比赛、好家风故事会和主题班队会、编排家庭教育情景剧或其他文艺节目、家规家训进国学课堂等形式,组织全县中小学校学生学习家规家训等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好家风。行家规家训。把&行家规家训&与&做合格党员&相融合,激励广大党员干部群众积极践行家风家训,形成&家风正、政风清、民风淳&的良好氛围。把领导干部践行家规情况作为干部谈心谈话、年度述职述法述廉的重要内容,纳入干部培养选拔、监督管理全过程。
[责任编辑:李金芳]> 正文 加强家风建设,弘扬社会正气 评论:条评论字号:T|T
习近平总书记在12月12日召开的第一届全国文明家庭表彰大会上指出:“家风好,就能家道兴盛、和顺美满;家风差,难免殃及子孙、贻害社会”。他谈到,“广大家庭都要弘扬优良家风,以千千万万家庭的好家风支撑起全社会的好风气”,“各级领导干部要带头抓好家风,做家风建设的表率”。家风,就是一个家庭或家族的传统风尚。家风是中华民族传统美德的现代传承,我们中华民族5000多年的灿烂文化所孕育的许多优良的传统;家风是我们立身做人的行为准则;家风是社会和谐的基础。那些优良的传统一直保留到现在,至今还在使用。领导干部的家风事关党风政风,从查处的一系列落马官员身上不难发现,腐败往往伴随着家族式。贪官前方办事,家属后方搂钱,整个家庭就变成了权钱交易市场。领导干部的家风正了,不但可以防止家属把领导干部“拉下水”,而且对于领导干部廉洁从政也是一种激励和保障。良好的家风有着润物无声的教化作用,同时,家规家训又有着强烈的道德约束力。今日,在全面从严治党的新形势下,加强党员干部家风作风建设已迫在眉睫。良好家风的形成有赖于家庭成员的共同努力,我们每一个人都有责任有义务从自身做起,传承优秀家风、营造良好社风、弘扬传统文化,并将之代代相传、永不停息,还社会一个风清气正的人文环境。本文系原创文章,转载请注明出处与链接!
点击评论关注 1 2 3 4 5 6 7 8 9 10
Copyright &
古汉台网 , All Rights Reserved.“四要”建设好家风
&&来源:云岭先锋网
今天看了关于焦裕禄同志有关家风的三个故事,心里很感慨:一个是焦裕禄对子女要求极为严格,从不给子女“特殊关照”;第二个是在焦裕禄的影响下,妻子徐俊雅也对子女严加管教;第三个是焦裕禄临终前嘱咐妻子:“日子再苦再难也不要伸手向组织上要补助、要救济。你要把孩子们教育成为红色的革命接班人。”几十年里,焦裕禄妻子徐俊雅始终坚守一条:符合老焦这两句话的事就做,不符合的“说出个天来也不行”。(共产党员网3月17日)然而,我们看到,现在的一些党员干部,在教育子女时,不是教育其应艰苦朴素、勤俭节约,而是穿名牌、吃大餐,搞攀比;有的孩子动不动就把自己的“关系“摆出来,生怕别人不知道他是谁的孩子,这也是其平时教育的结果;有的在孩子上学、就业等方面打招呼、搞特殊;有的党员干部,为了个人、子女、亲人私利,变着花样向组织要这要那……。他们不但没建设好自己的家风,还可能带坏社会风气。习近平总书记指出:“领导干部要把家风建设摆在重要位置,廉洁修身、廉洁齐家。”因此,对比焦裕禄、谷文昌等家风建设得好、传承得好的优秀共产党员,笔者认为,好的家风,对于一个家庭、一个社会和谐关系的构建十分重要,因此,党员干部,要从这四个方面去建设好家风。培育好家风。作为党员干部,要培育和宣扬一些好的家风、家训。对子女,不但平时要注意点点滴滴的灌输,还可以抓住家庭活动时、节假日等节点,把那些好家风、家训等讲给给子女听,促使他们养成良好家教和家风。示范好家风。作为党员干部、作为父母,我们既是传承者,也是传播者。因而,在平常日子里、工作中,要始终保持清正廉洁的党员形象,用真、善、美、勤、廉、正等榜样展示共产党员良好的家风、党风以及高洁的品行和操守给子女和身边人看,从而起到良好形象树立的示范、带动作用。&&竞比好家风。好的家风可以弘扬中国传统美德,彰显道德的力量、人性的光辉和幸福的含义等。生活中,我们看到的好家风,如爱国爱家、诚信、自强不息、孝敬长辈、敢于担当、传递爱心等等。作为党员干部,把家风建设摆在首要位置,一方面,要建设好自己家庭的家风,另一方面,还可以对比做得好的党员干部家的家风,通过对比好家风,使得不好的家风摒弃,好的家风得到传播和发扬,从而带动子女自觉养成好家风、崇尚好家风。继承好家风。好的家风需要传承。作为党员干部,有责任和义务把好的家风继承好、传承好,让好家风世代沿袭下去,为整个社会构建和谐家庭关系和社会关系尽一份责任和义务。&(弥勒市委党校 杨健)
责任编辑:李文玉
相关热词搜索:
上一篇:下一篇:
&& 验证码: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代表本网立场}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推进家风建设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