慈溪市老县长叶靳同志县长河区是那一年开始

长河有所小学,你一定要知道…… -
长河有所小学,你一定要知道……
长河历有敬教劝学、兴贤育才之重教风尚。明清时期就有设馆收徒、授道解惑之举。据史载,长河先民祥族已在清光绪二十六年(1900年)有书屋、学舍、书院、义塾(私塾)六家。清光绪三十年(1904年)受康、梁维新思想影响,长河仁人志士办学热情更为高涨,时长河地区有方东、永远、观海等小学。宣统二年(1910年)麦冬行会集资与陈柳阶、张宝琛(郁香)先生合办云和初级小学(初名竞化小学),校址选在杜家路药王殿,后改名为长和市小学,民国九年(1920年)改称长河市小学。1934年,乡贤在祖师庵创办正风小学,合并了云和小学,共设4个班级,成为长河地区一所初具规模的农村初级小学。这一时期的学校都是私人办学,学生稀少、大多是富裕人家子弟。学校设备简陋,只设置初小课程,且多为不同年级段复合编班,实行复式教学,学校课程分国文、算术、修身、体操等,高班加古文尺牍。这些学校虽历经风雨,拆并停转,备尝艰辛,但教育严谨、制度维新。上世纪三十年代,余姚长河镇商业繁荣、经济发达,金丝草帽外销量多达数百万顶,成为长河人民生活的主要经济来源。十里长街无闲女,家家尽是编帽人。为增强长河帽商的文化意识,开阔教育视野,许多有识之士深感百年树人、兴教办学之重要性,改变原只有三所初小和私塾的现状,认为不能适应事业发展、人材培养,故萌发了办一所较大规模和高年级段完全小学校以造福桑梓的愿望。民国二十五年(1936年)春,长河市草帽同业公会会长张春尧,邀请长河草帽业界知名人士、社会贤达、农民代表共商榷建校事宜。经多次协商,拟定组成校董会,并推举张春尧为董事长,张贞明、张通海、张文焕、张安仁、房其昌、王勋怀、张大兴、张如荣、张贞安、张金如、陈尧云、鲍美馥、卢福林、陈梅林、黄明达为董事,共同募集建校资金,并决定以长河草帽同业公会名义,发出向长河帽商每箱进口金丝草征收4角,由各草帽行代扣代收,并按月上交草帽业同业公会。编织妇女征收每顶金丝草帽2个铜板。(根据《银元时代生活史》记载,二十年代上海,一担大米3-4块银元,老刀牌香烟一包3个铜板,剃头8个铜板。据《文化人的经济生活》一书提到,1929年每元银元可兑换两三百个铜板,一两个铜板可以换一只鸡蛋。)使基建及经常性的经费得到充分的解决,还向长河内外社会贤达募集兴学金,并委派校董张文焕赴上海,千方百计向长河藉帽商筹款,共募集资金10余万元。民国二十五年春,董事会拟定在章家路桥后作为校址,(即现在的长河草帽业小学纪念馆)。会长张春尧捐地10亩、开明绅士张安仁捐地五亩。时年夏,校舍基建破土动工。共建主楼9底2楼,连同教室、厨房、办公室等共35间,建筑总面积为1996平方米,民国二十八年(1939年)6月全部竣工。校舍坐北朝南,前后左右口字型四合院民族式布局。北楼连体9间二层楼,下层5间打通为一室,作为学生集合时中山厅礼堂。其东、南、西三面是教室,北楼礼堂与南教室之间有约4米阔的石蛋路连接,直通内校门,东南河埠旁是大校门。东为园丁“费辛”苑,西为桑梓“春晓”苑。在四合院外,西有十间头教室一排,东有教室一间,后有厨房、仓库等。学校有前后操场两个,前面有大操场,建有篮球等设施,集会做操,四周绿树环绕。在文革时期,全区曾召开过万人大会。后操场娱乐用,有滑梯、秋千、起翘板等。竹篱笆边大元宝树参天,西首有小池塘,旁有厕所;东首有厨房、菜地。为扩大影响,在校舍尚在建造时期,已提前招收2班学生,并设在祖师庵内,今长河影剧院址,校名长河正风小学。1939年9月,正式搬入新校舍上课,定名为余姚私立草帽业小学,聘请张蓬仙为首任校长。当时生源不分贫富,开设1-6年级段共6 班。至民国二十九年(1940年),班级增至10 班,学生人数达600余人。为更好地与外商洽谈业务,校董会与学校商量后,决定从三年级开始,学校设立英语课程。民国三十年(1941年)春,余姚沦陷,抗战烽火漫延浙东地区。为学生生命之安全,经校务会决定,高小毕业班54人提前毕业,其他年级段暂时停学。民国三十四年(1945年)抗战胜利后,学校由新四军浙东纵队接管,委派戴尧宏同志负责,民主乡政府聘范澄初先生任校长,并充入曹国治、张水康等4名教师。同年10月,游击纵队奉命北辙,学校又停课半年后才复课,直至1949年全国解放,草帽小学由政府接收,1952年草帽业小学改名为“余姚县周朝区中心小学”,办学经费均由政府解决。长河草帽业小学由草帽业编织兴学的时代至此结束。1954年10月,行政区域重新划定,长河划入慈溪所辖。次年,“草帽业小学”在原址改名为慈溪县长河区中心小学,负责辅导全区各小学教学业务。1956年改为“慈溪县长河乡中心小学”。一年后又恢复原名。1964年在国民经济取得成效和采取多种形式办学的方针,学雷锋争三好,学校事业有较大的发展。1968年春,贫下中农管理学校,公立学校下放到农村,草小原址又改办为长河公社初级中学。时有教师21人,15个班级,800多学生,毕业人数150人。校长先后由岑厚德、郑文德、翁杏娟、李春园担任。1969年学校由校革委会管理,主任茅亚伦。1970年10月试办高中, 1972年正式改制为高中。更名为“慈溪县长河中学”,直属县教育局领导。七十年代,相继办起西三海滨农场、创办长中工具厂。校长由陆家成、熊桂鉴先后担任。 1977年高考恢复,学校狠抓教学质量,教师争相发挥积极性。长河中学高考入学率在全县名列前茅,尤其是文科成绩,遥遥领先。至1984年,共向高校输送400余名学生,学校名声鹊起。校长先后由陆家成、胡志祥、陈先行担任。1983年,为落实教育结构改革,发展职业教育,学校改为“慈溪县农村职业技术学校”;老师一分为二,一部分分配到位于六大队的长河初中。另一部分老师在“职业教育为经济建设服务”的总方针指引下,面向社会,因地制宜,先后兴办棉花、农学、农技、服装、畜牧、建筑、财会等专业。1996年又更名为“慈溪市职业中等专业学校”,面向省内外招生。有班级 20个,开设幼师、驾驶维修、文秘、电脑、艺术、英语公关等 10个专业,在校学生人数达827人。1997年11月草帽业小学建校六十周年,时任宁波市长张蔚文等前来祝贺并题词,校友、师生满堂,一起怀念母校。重温草小艰辛里程,激发全校师生爱校热情。同年,学校又增办汽校、树人旅行社等。此时期,职校校长由许舜岗、傅兆云、王骏琪、胡列年先后继任。2004年8月,慈溪市职业中等专业学校迁离长河镇,搬至宗汉街道北三环西路新校舍,更名为“宁波市行知中等职业学校”。从此,“草帽业小学”作为传奇的历史画上了句号。日,草帽业小学原址被列为慈溪市级文物保护点。2005年镇党委、镇政府决定筹建草帽业小学纪念馆和慈溪草帽工艺品博物馆,总投资200万元,基建工作于2006年完成。2007年4月设立史征办,负责史料征集和布展事宜,并完善校友总会章程,筹集校友爱心资款等。日长河草编文化节盛大开幕,同时长河草帽业小学纪念馆、慈溪市草编工艺品博物馆同时落成开放,传承草编文化、共享艺术盛会,将长河人民群策群力、义办教育的精神发扬光大。长河镇人民政府官方认证微信账号微信号:jinrichanghe投稿邮箱:馆藏档案全总介绍(七)
慈溪市(县)城镇高级职业中学全宗介绍
(1986&&1995年)
  一、机构沿革及主要领导人变化情况
  1986年6月,建立慈溪县城镇高级职业中学。岑初显任校长兼党支部书记。
  1988年10月,更名为慈溪市城镇高级职业中学。
  1992年1月,经宁波市人民政府批复同意,设立宁波中专慈溪分校,实行两块牌子、一套班子的办学格局和管理模式。
  1994年7月,邵天行任校长、书记。
  1995年11月,学校与市财政局联合创建慈溪财会教育中心。
  二、主要职能及任务
  坚持为当地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服务的办学方向和&联办为主,自办为辅&的办学形式,加强横向联系,提升联办关系。开展钳工、电工、饭店、财会等职业实训式教育,全面推行并建立烹饪、车工、钳工等专业技术等级考核站,承办各类职业技术教育培训单位的毕(结)业生、在职职工及社会相应工种人员的技术等级考核任务。
  三、全宗档案情况&&&&
&&&&1.档案的数量及移交:本全宗档案自1986年开始形成,截止1995年,共有馆藏档案168卷,其中永久60卷,长期108卷。2008年10月10日移交市档案馆。
&&&&2.档案的内容与成分:本校行政会议记录、领导讲话、工作计划总结、规章制度,建立机构、干部任免、转正定级、调动、奖惩、职称评定的通知、名单及全校基本情况统计表,教学计划总结、学生名册、学习成绩记录册及毕业生学籍卡、登记表、各课试卷样张及分析、校运会活动、体育合格登记表,扩建实习楼、教学楼、宿舍、大会堂、附属楼工程建设资料、施工合同及图纸等。
  3.档案的整理编目:本档案整理以年度为单位,按时间顺序,一年一个目录号,以自然数排列,案卷号也以自然数连接,按先综合后教育业务类结合保管期限为序排列。&&&
  4.档案的检索工具:《案卷目录》。
慈溪市职业中等专业学校全宗介绍
(1969&&2003年)
  一、机构沿革
  前身是1937年创办的&余姚私立草帽业小学&。
  1952年2月,由私立改为公立,更名为&余姚县周朝区中心小学&。
  1954年4月,行政区域调整,8月更名为&慈溪县长河区中心小学&。
  1956年8月,更名为&慈溪县长河乡中心小学&。次年初月,恢复原名。
  1968年8月,更名为&慈溪县长河公社初级中学&。
  1972年,正式改制完全中学,校名为&慈溪县长河中学&。
  1983年9月6日,改名为&慈溪县农村职业技术学校&。
  1996年,学校更名为&慈溪市职业中等专业学校&至今。
  二、主要领导人变动情况
  1968年8月至1969年7月,茅亚伦任长河公社初级中学校革委员主任。
  1969年8月至1972年7月,陆家成任长河公社初级中学校校长、书记。
  1972年8月至1977年8月,熊桂鑑任慈溪县长河中学校长、书记。
  1977年9月至1978年7月,陆家成任慈溪县长河中学校长、书记。
  1978年9月至1981年8月,胡志强任慈溪县长河中学校长、书记。
  1981年9月至1983年8月,陆家成任慈溪县长河中学校长、书记。
  1983年9月至1989年7月,陈先行任慈溪市农职校书记兼校长。
  1989年8月至1992年6月,傅兆云任慈溪市农职校校长,1989年9月至1994年1月,许舜岗任慈溪市农职校书记。
  1992年7月至1995年4月,王骏其任慈溪市农职校校长。
  1995年5月至今,胡列年任书记兼校长。
  三、主要职能及任务
  通过一系列的教育、教学等校条,培养职业专门有用人才。
  四、全宗档案情况
&&&&1.档案的数量及移交:本校全宗档案于1969年开始形成,截止2003年,共形成档案453卷,其中永久182卷,长期271卷。于2008年9月4日移交市档案馆。
  2.档案的内容和成分:主要包括校党政工团、校办厂社会议记录,党团员、干部、职工、历届毕业生名册,机构设置,干部任免,人事调动,劳动工资,工作总结,校务管理规章制度,奖惩及各类报表,大事记载等。
  3.档案的整理编目:本档案整理以年度为单位,按时间顺序,一年一个目录号,以自然数排列,案卷号也以自然数连接,按先综合后教育业务类结合保管期限为序排列。&&&
  4.档案的检索工具:《案卷目录》。
慈溪市云龙中学全宗介绍
(1978&&1995年)
  一、机构沿革
  1970年4月,杜湖初级中学在鸣鹤设班,初建鸣鹤公社中学。
  1978年8月,改名为&鸣鹤公社中心学校。
  1981年9月,中小学分开管理,命名为鸣鹤乡初级中学。
  1984年6月,更名为鸣鹤镇初级中学。
  1988年12月,成立慈溪市云龙中学。(慈溪市人民政府为褒扬港胞姚云龙先生投资建校的爱国爱乡义举而设)
  1993年,成为一所市镇共管的完全中学。
  二、主要领导人变化情况
  1970年4月,邵天佑任校长。
  1976年,楼甫根任校长。
  1978年,俞德运任校长。
  1982年,楼甫根任校长。
  1984年8月,陈崇华任副校长,全面负责学校工作。
  1987年8月,陈崇华任校长。
  1988年12月,港胞姚云龙聘为名誉校长。
  1989年9月,陈崇华任云龙中学校长。
  1995年3月,杨云生任校长。
  三、主要职能及任务
  通过一系列的教育、教学等活动,培养社会有用人才。
  四、全宗档案的情况
  1.档案的数量及移交:本全宗自1978年建档,截止1995年,共形成档案146卷,其中永久44卷,长期102卷,于2008年9月26日移交市档案馆。
  2.档案的内容及成分:学校党政会议记录及领导讲话;学校年度工作计划、总结、规章制度、大事记、年鉴及专题材料;关于学校机构建立、撤并、更改校名、启用印章、干部任免的通知、请示、批复及党员组织关系介绍信存根、党员批准、转正通知书;关于学校、教职工评上各类先进、竞赛获奖的通知、名单;关于大学毕业生分配、招聘、教职工调动、退休、辞职、退职的介绍信、通知、审批表;学校党员、干部、教职工名册、教师任职任课情况表;学校关于共青团、学生会工作要点、总结、团员名册及主要活动资料;学校关于三好生、优秀学生干部、各类竞赛比赛获将名册及学生处分事故材料;毕业生名册、毕(结、肄)业证书存根、毕业生相册、毕业生学籍卡及报考高一级学校录取名册;全校学生名册、新生录取名单;各教研组工作(活动)计划、小结;学校教学方面有关规章制度、各科教学计划、教研活动安排;上级机关文件等。
  3.档案的整理编目:本档案整理以年度为单位,按时间顺序,一年一个目录号,以自然数排列,案卷号也以自然数连接,按先综合后教育业务类结合保管期限为序排列。&&&
  4.档案的检索工具:《案卷目录》。
慈溪市第三次工业普查
领导小组办公室全宗介绍
(1995&&1997年)
&&&&一、机构沿革
&&&&1995年4月,成立慈溪市人民政府第三次工业普查领导小组办公室(简称市工业普查办公室)。
&&&&市工业普查办公室根据《国务院关于进行第三次全国工业普查的通知》(国发[1995]2号)的精神建立,在全国第三次工业普查任务完成的情况下,于1997年上半年末撤销。
二、主要领导人变化情况
市工业普查办公室主任沈乾苗;副主任方坤长、方品朝、成维庆。
  三、主要职能及任务
  市工业普查办公室的性质是临时机构,其工作职能和任务是:
&&&&1.根据上级工业普查领导机构和办公室的工作部署和要求,结合本市的实际情况,制订工业普查计划,编制出工业普查工作计划流程表,使各项普查工作扎实而有序进行。
&&&&2.根据统一部署和要求,做好本市工业企业单位的整顿基础工作和清查调查单位工作。
&&&&3.组织好本市有关部门工业企业普查人员的培训工作,使人人知道要填什么表,怎么填表。
&&&&4.组织好乡村工业、个体工业户的普查工作。
&&&&5.搞好宣传工作,通过各种形式的宣传,使人人了解普查,使普查工作广泛深入地进行。
&&&&6.根据工业普查有关文件及数据质量控制工作细则的要求,组织好对普查资料质量抽查验收工作。
&&&&7.根据普查方案的要求,组织好普查数据的录入、审核、汇总、上报工作。
&&&&8.做好对普查资料进行开发利用和深入研究的工作。
  市工业普查办公室的管辖范围是慈溪行政区域范围。
  四、全宗档案情况
  1.档案的数量及移交:1995年建档至1997年,第三次工业普查档案共组卷283卷,其中永久5卷,长期277卷,短期1卷,已全部移交市档案馆。
  根据档案管理有关规定,市第三次工业普查办公室对本次普查工作中形成的文件、资料、报表进行了整理、立卷、归档。
&&&&2.档案的内容与成分:档案全宗按内容划分为普查管理、普查报表两大类。普查管理类共组卷13卷,案卷号为1-13号。主要内容有:国家、省、宁波市关于普查工作的规定、办法、通知。慈溪市工业普查办公室关于普查工作的计划、实施办法、总结、通知、先进表彰资料和普查工作简报。普查报表类共组卷270卷,主要内容有为:①慈溪市工业普查办公室各类普查综合、汇总报表。案卷号为14-20号。②市属各主管局基层普查报表,案卷号为21-45号。3.各镇乡基层普查报表,案卷号为46-283号。
  3.档案的整理编目:本次工业普查档案按时间--作者--问题的方法进行组卷。由市工业普查办公室负责整理、装订、编号。
  4.档案的检索工具:《案卷目录》。
慈溪市重点工程-四灶浦海涂水库工程全宗介绍
(1991&&1997年)
(308-1)号全宗
  一、机构沿革及主要领导人变化情况
&&&&1991年, 四灶浦海涂水库建设工程,由慈溪市人民政府以慈政[1991]73号文件成立四灶浦海涂水库工程指挥部。总指挥:胡永先,副总指挥:陈焕根、许信钿、俞敖章。
  1993年,慈溪市委下发市委[1993]58号文件,成立四灶浦海涂水库工程领导小组。组长:高裕昌,副组长:陈焕根、许信钿。
  领导小组下设工程指挥部,许信钿兼总指挥,朱凤翔、俞敖章兼副总指挥。
  工程指挥部下设:办公室主任徐炳尚,工程处处长陈伯强,后勤处处长王尧明。
  二、主体工程基本情况
  四灶浦水库的兴建主要是为了缓和我市中西部地区用水紧张情况,由15.4公里围库堤坝、二座泵站、三座放水闸三项主体工程组成,概算总投资8910万元。
  三、全宗档案情况
  1.档案的数量及移交:全宗档案始于1991年,截止1997年,共有档案105卷,其中永久92卷,长期9卷,短期4卷。于1998年6月30日移交慈溪市档案馆。
  2.档案的内容与成分:慈溪市四灶浦海涂水库工程的可行性研究与专家会审意见报告,工程初步设计等资料,上级主管部门审定意见,工程建设立项请示与宁波市计划委员会批复文件,施工组织设计,施工阶段隐蔽工程逐项验收资料、工程简报、指挥部工作总结,工程规模变更理由的申请报告及上级领导机关批复文件,工程设计变更联系单,工程领导小组会议纪要,工程建设进度月报,上级领导来工地检查、水库建设工程质量鉴定材料,单项工程及总体工程竣工验收材料,工程财务决算书及审计部门的审计结论。
  3.档案的整理编目:按科技档案整理规范执行。
  4.档案的检索工具:《案卷目录》。
慈溪市重点工程-八塘横江拓宽疏浚工程全宗介绍
(1999&&2000年)
(308-2) 号全宗
  一、机构沿革及主要领导人变化情况
  1998年7月,成立市宜农盐荒地开发工程领导小组,柴利能任组长,施森章、许信钿、皇甫伟国任副组长。
  领导小组下设指挥部,由施森章兼任总指挥,马国清、陈雪峰、章启连兼任副总指挥。
  二、主体工程基本情况
  八塘横江拓宽疏浚工程是市宜农盐荒地开发工程的一部分,由主河道拓宽疏浚工程和配套设施工程组成。主河道共15.75公里;配套设施包括桥闸10座、排水涵洞12座、新建加固机耕桥2座、机耕道路600米及维修加固八塘立新闸和闸北疏浚排涝河道。总概算投资2708万元。
  三、全宗档案情况
  1.档案的数量及移交:全宗档案始于1999年,截止2000年。共有档案66卷。其中永久34卷,长期24卷,短期8卷。于2002年9月、11月移交慈溪市档案馆。
  2.档案的内容与成分:慈溪市八塘横江拓宽疏浚工程的工程建设立项批复文件;工程勘察;招标投标书;工程竣工验收材料;竣工图;工程财务决算书。
  3.档案的整理编目:按科技档案整理规范执行。
  4.档案的检索工具:《案卷目录》。&
慈溪市重点工程-龙山围涂工程全宗介绍
(1997&&2002年)
(308-3) 号全宗
  一、机构沿革及主要领导人变化情况
  1997年8月,市政府(慈政办[199798号])决定成立市龙山围涂工程指挥部,柴瑞棠任指挥,朱凤翔、毛加强、胡钊顺、王如良任副指挥。
  二、主体工程基本情况
  龙山围涂工程西起龙山码头,东与镇海区海涂相连,南靠龙山农垦场海塘,围垦海涂18690亩,围堤长10.5公里,新建出海闸3座,概算总投资6520万元。
  三、全宗档案情况
  1.档案的数量及移交:全宗档案始于1997年,截止2002年,共有档案115卷,其中永久65卷,长期46卷,短期4卷。于2002年9月11日移交慈溪市档案馆。
  2.档案的内容与成分:慈溪市龙山围涂工程的工程初步设计、可行性研究报告,工程建设立项与批复,工程勘察、招投标文件,施工组织设计,会议记要,建筑材料质保书,隐蔽工程验收记录,工程设计变更联系单,工程质量评定材料,单项工程及总体工程竣工验收材料,竣工图,工程财务决算书及审计部门的审计结论。
  3.档案的整理编目:按科技档案整理规范执行。
  4.档案的检索工具:《案卷目录》。
慈溪市重点工程-西部海塘除险加固工程全宗介绍
(1998&&2001年)
(308-4) 号全宗
  一、机构沿革及主要领导人变化情况
  1998年9月,慈溪市政府建立市西部除险加固工程领导小组,柴利能任组长,施森章、毛加强任副组长。
  领导小组下设指挥部,由马国清兼任指挥,郑宗昂任副指挥。
  二、主体工程基本情况
  慈溪市西部海塘建成于上世纪七十年代,由于受江流和潮流的双重影响,屡见险情。西部海塘加固工程由杭州湾东、西九塘,长河镇海塘和周巷、长河水库外塘等组成,总长10.68公里,总投资2970万元。
  三、全宗档案情况
  1.档案的数量及移交:全宗档案始于1998年,截止2001年,共有档案16卷,其中永久14卷,短期2卷。于2002年9月11日移交慈溪市档案馆。
  2.档案的主要内容:慈溪市西部海塘除险加固工程的工程初步设计等资料,工程建设立项与批复,工程勘察、招投标文件,工程设计变更联系单,工程质量评定材料,单项工程及总体工程竣工验收材料,竣工图,工程财务决算书及审计部门的审计结论。
  3.档案的整理编目:按科技档案整理规范执行。
  4.档案的检索工具:《案卷目录》。
慈溪市重点工程-四灶浦海涂西侧围涂工程全宗介绍
(308-5) 号全宗
  一、机构沿革及主要领导人变化情况
  2000年4月,慈溪市政府成立市四灶浦西侧围涂工程建设工作领导小组,杨胜隽任组长,钱国本、柴瑞棠、许信钿任副组长。
  领导小组下设指挥部,由柴瑞棠兼任总指挥,徐强、马国清任副总指挥。
  二、主体工程基本情况
  工程围涂面积6万亩,建设标准海塘21.6公里,隔堤8.9公里,新建排涝闸2座及其他附属设施建设。概算总投资30000万元。
  三、全宗档案情况
  1.档案的数量及移交:全宗档案始于1999年,截止2005年,共有档案405卷,其中永久134卷,长期191卷,短期80卷。于2005年11月25日移交慈溪市档案馆。
  2.档案的内容及成分:慈溪市四灶浦海涂西侧围涂工程的立项批复,滩涂围垦许可申请,可行性研究报告、论证、会议记要,工程初步设计,地质勘察,环境影响评价,水土保持方案,水文分析资料,招投标监理文件,政策处理协调意见,经费管理,质量监督,承包合同;分项工程质量评定材料,工程竣工验收材料,竣工图,工程财务决算书等。
  3.档案的整理编目:按科技档案整理规范执行。
  4.档案的检索工具:《案卷目录》。
慈溪市重点工程-淡水泓围垦工程全宗介绍
(2003&&2008)
(308-6) 号全宗
  一、机构沿革及主要领导人变化情况
  2002年8月,市政府成立市淡水泓围垦工程建设领导小组,李兴达任组长,施森章、史济权任副组长。
  领导小组下设指挥部,由徐强兼任总指挥,陈利强、周建锋任副总指挥。
  二、主体工程基本情况
  淡水泓工程围涂面积2.93万亩,海堤工程全长9.6公里,概算投资18917万元。
  三、全宗档案情况
  1.档案的数量及移交:全宗档案始于2003年,截止2008年,共有档案358卷,其中永久82卷,长期276卷。于2009年1月13日移交市档案馆。
  2.档案的内容及成分:慈溪市淡水泓围垦工程的立项批复,滩涂围垦许可申请,可行性研究报告、论证、会议记要,工程初步设计,地质勘察,环境影响评价,水土保持方案,水文分析资料,招投标监理文件,政策处理协调意见,经费管理,质量监督,承包合同;施工组织设计,分项工程质量评定材料,工程竣工验收材料,竣工图,工程财务决算书等。
  3.档案的整理编目:按科技档案整理规范执行。
  4.档案的检索工具:《案卷目录》。&
慈溪市经济体制改革委员会办公室全宗介绍
(1996&&2004年)
  一、机构沿革
  1996年底,根据《中共宁波市委、市人民政府关于慈溪市党政机构改革方案的通知》(宁波市委[1996]24号),慈溪市体改委成立。
  2001年12月,成立慈溪市经济体制改革委员会办公室(慈党[2001]22号文件),慈溪市经济体制改革委员会升格为局议事协调机构,原体改委改为其办事机构,名称即为现有的市经济体制改革委员会办公室。
  二、主要领导人变化情况
  市体改委主要领导:1996年至2000年由李延并任体改委主任,2000年至2002年由莫志梁任体改委主任,2002年至2003年由莫志梁任体改办主任,2003年至2004年由俞白桦任体改办主任。
  三、主要职能及任务
  慈溪市经济体制改革委员会是市人民政府综合管理全市经济体制改革工作的职能部门,其主要职能任务是:
  根据国家、省、宁波市经济体制改革的总体部署,结合慈溪实际,研究提出我市经济体制改革的总体规划和实施方案意见,提出全市年度经济体制改革的任务、重点和实施意见;组织有关部门对重大经济体制改革方案进行研究论证,承担重要专项改革试点的协调工作,负责拟订全市建立现代企业制度与资本市场发展的总体规划和有关政策,负责非上市股份有限公司的改制指导、审核;负责我市企业上市工作的指导、协调和推进工作;辅导上市公司的发展规划工作;协调证券经营机构及相关中介机构同政府有关部门的关系;组织有关前瞻性、全局性体改课题的调研;承担市经济体制改革委员会的具体工作。&&&&
  四、全宗档案情况
  1.档案的数量及移交:1996年至2004年,共向市档案馆移交档案87卷,其中永久37卷,长期50卷。
  2.档案的内容及成分:关于机构建立、干部任免、调动、工作总结、改制方案审核、中心镇考核、政策调研及编辑《慈溪体改》的档案。
  3.档案的整理编目:一年一个目录号,案卷号年度内按保管期限大流水排列。
  4.档案的检索工具:《案卷目录》。
慈溪第二水厂全宗介绍
(1984&&1994年)
  一、机构沿革及主要领导人变化情况
  1984年6月,成立慈溪第二水厂筹建处,由史美泉任筹建处主任。
  1986年,裘启慧任主任。
  1988年,正式成立慈溪第二水厂,隶属县府办公室领导和管理。任国强任第二水厂厂长。
  1994年6月,成立慈溪市自来水总公司,统一管理城区各水厂,胡守治任总经理。同年11月,将原慈溪市自来水厂与慈溪第二自来水厂内设机构撤除。
  二、主要职能部门及任务
  慈溪第二水厂按企业法规定,实行厂长负责,性质为全民企业,实行自主经营,独立核算、自负盈亏,实行二级管理。主要职能部门是改善慈溪中西部地区用水条件,提高人民群众身体健康,促进地方经济的发展。
  三、全宗档案情况
  1.档案的数量及移交:自1984年形成档案,建立全宗。1989年11月成立档案室。截止1994年,共向市档案馆移交档案69卷,其中永久51卷,长期18卷。
  2.档案的内容及成分:档案的主要内容有会议记录、工作计划、总结、职代会资料、安全保卫、人事变动、调整机构、规章制度、奖惩、职工名册,经济合同、生产管理、供用水管理、水价调整,报表、财务分析、财产购置和清查、基建蓝图、输配水管网资料等。
  3.档案的整理编目:一年一个目录号,案卷号年度内按保管期限大流水排列。
  4.档案的检索工具:《案卷目录》。
慈溪实验幼儿园全宗介绍
(1981&&1995年)
  一、机构沿革
  慈溪实验幼儿园创办于1980年,当时附设在实验小学里面。1993年8月,新园舍落成并搬入使用。
  二、主要领导人变化情况
  园长&&谢秀梅(92)、陈家行(1992--)
  党支部书记吴藕素()、陈家行(1995--)
  三、全宗档案情况
  1.档案的数量及移交:1981年至1995年,共向市档案馆移交档案155卷,其中永久62卷,长期93卷。
  2.档案的内容及成分:主要有会议记录、计划总结、干部任免、人员名册、人事调动介绍信、授课计划、教学安排、幼儿毕业照、幼儿奖励、文艺演出摄影、试题、报表等。
  3.档案的整理编目:一年一个目录号,案卷号年度内按保管期限大流水排列。
  4.档案的检索工具:《案卷目录》。&
慈溪市木材公司全宗介绍
(1982&&1996年)
  一、机构沿革
  慈溪市木材公司成立于1982年,由原来农资、木材公司划分而来,当时隶属县供销社,1984年5月划归县计委领导。
  二、主要领导人变化情况
  第一任负责人为俞保民,任党支部书记兼经理。
  1990年9月25日,宋志田任公司经理至今。
  三、全宗档案情况
  1.档案的数量及移交:1982年至1996年,共向市档案馆移交档案115卷,其中永久79卷,长期36卷。
  2.档案的内容及成分:主要有会议记录、工作总结、大事记、干部任免、职工名册、职工培训、职代会资料、财务报表、资金管理、木材制品供应、价格调整、承包合同完成情况、统计表、基建竣工资料等。
  3.档案的整理编目:一年一个目录号,案卷号年度内按保管期限大流水排列。
  4.档案的检索工具:《案卷目录》。 &
旧政权机关全宗综合介绍
(1927&&1949年)
(旧1-旧14号全宗)
&&&&旧政权机关是指民国时期,慈溪县党、政、军、社团机关及企事业单位。由于档案严重残缺,组织机构演变无法考查,只能作简单的档案成分内容介绍。
&&&&一、档案成分内容介绍
&&&&旧1全宗为慈溪县政府全宗构成,包括人事室、秘书室、军事科、社会科、民政科、军法室、建设科、教育科、财政科等。
&&&&档案材料形成时间,是从1927年至1949年5月解放为止。其中1927年至1940年期间档案材料极少,1941年至1949年档案材料也很不完整。主要内容有:人员调任令,县级、区、乡、镇保长任免和一般人员的登记表,名册,会议记录,工作计划,报告,军情,兵役,社团组织及登记社会调查,佃业,议租,代表选举,划并乡镇,处理吸毒,军法案件,人犯登记,工商,交通,农业,中小学校教育,财政,征税,契约,统计报表,还有嘉庆、道光、光绪年间契约,上、下来往文书等。共计1827卷。(含有照片档案6卷)。
&&&&检索工具编有《案卷目录》、《人物索引》。
&&&&旧2号全宗为慈溪二等邮局,档案成分内容:会议记录、机构、人员变动、员工薪金、调整邮路、邮政业务制度、汇兑、帐务处理等呈文、函及省邮政局训令、指令、通令等,共计48卷。
&&&&检索工具编有《案卷目录》。
&&&&旧3号全宗为慈溪县警察局,档案成分内容:军警组织及军政人员名册、乡镇长名册、县集中营职员一览表、对共产党及嫌疑人员名单、查辑烟毒调查、自卫枪枝管理和警察人员生活辅助等,共计28卷。
&&&&检索工具编有《案卷目录》。
&&&&旧4号全宗为慈溪县参议会。档案成分内容:参议会记录、参议会组织条例、议员名册、参议会会刊、决议、选票、照片等,共计11卷。
&&&&检索工具编有《案卷目录》。
&&&&旧5号全宗为两浙余姚盐场。档案材料形成时间是从1936年至1949年5月解放止,其中1936年至1945年期间档案材料极少, 1946年以后档案材料也不完整。主要内容有:盐民代表会材料、机构设置、人员编制、保长任免及员工名册、新任卸任场长移交清册、薪响清册、盐务人员考绩、年度工作报告、盐警变动、盐工福利会记录、私盐案件处理、区界划分、开板会议记录、制盐许可证登记单、财务处理、盐工缓役缓征、调整盐价、制盐工具调查、产盐进度表、官警、警士薪响发放名册、盐警人员名册、修建低庵公路、装设电话工程、建房造桥工程、筑塘地图及工帐名册、建造雕堡工程设计图、运销盐斤。共计1111卷。
&&&&检索工具编有《案卷目录》。
&&&&旧6号全宗为国民党慈溪县党部,档案材料形成时间是从1930年至1949年解放止,仅是一些零星材料,主要内容有:县党部执委、监委、书记、工作人员及部分地区党员名单、登记表、党章、党征和党卡,县党部书记交待材料以及省执委对党员犯罪重处办法、政治情报、宣传通报等,共计14卷。
&&&&检索工具编有《案卷目录》。
&&&&旧7号全宗为三青团慈溪分团部,档案材料形成时间是从1942年至1946年,仅有锦师区分部给鄞县锦师区队印模,省支团部命令、三青团名单、团证等,共计3卷。
&&&&检索工具编有《案卷目录》。
&&&&旧8号全宗为慈溪县工会,档案材料形成时间是从1944年至1949年,仅有极少数零星文件材料,只是一些会议记录、组织概况报告、工会施行细则、调整人事、职员履历表、各业工会理监事、会员名册等,共计8卷。
&&&&检索工具编有《案卷目录》。
&&&&旧9号全宗为慈溪县农会,档案材料形成时间是从1942年至1949年解放止,仅是一些零星文件材料,主要内容有农会实施办法、召开县农代会材料、乡镇民代表暨农会联席会议记录、会员名册、县农会概况表、组织系统表、乡镇农会常务理事名单、交租减租、征收会费、来往文书等,共计7卷。
&&&&检索工具编有《案卷目录》。
&&&&旧10号全宗为慈溪县商会,档案材料形成时间是从1936年至1949年解放止,仅是一些零星文件材料,多数是在1945年以后产生的,主要内容仅有商会会议记录、理监会和同业公会记录,县商代会材料、县商会理监事名册、职员履历表、会员名册、县商会和同业公会章程、特种营业税法施行规定、物价评议单、文稿簿、财产移交清册等,共计34卷。
&&&&检索工具编有《案卷目录》。
&&&&旧11号全宗为慈溪县妇女会,档案材料仅有1946年妇女会发起人组织名单、代表履历表、妇女会章程、成立大会记录、会员名册等,共计1卷。
&&&&检索工具编有《案卷目录》。
&&&&旧12号全宗为慈溪县合作社。档案材料形成时间是在1941年至1949年解放止,仅是些零星文件材料,仅有会议记录、合作社章程、机构设置、监事会通则、各县合作社人员名册、各级合作社一览表、金库成立及章程和集股办法、增股办法、孝中镇合作社社员名册、汇龙村合作社会议记录等。共计12卷。
&&&&检索工具编有《案卷目录》。
&&&&旧13号全宗为省立锦堂师范。档案材料形成时间是从1944年至1949年解放止。仅是一些零星材料,有宣统三年农业中学堂概况,校史述略、会议记录、教职员任用待遇、招生简单、招生会名单、入学名册、师生指导会细则、校友会章程、体育考查办法、锦师通讯、校长调任、移交清册等。共计44卷。
&&&&检索工具编有《案卷目录》。
&&&&旧14号全宗为慈溪保黎医院。档案材料形成时间是从1946年至1948年,仅有医院组织概况、职业学校调查表、成立护士学校董事会及章程、职员履历表、修建计划、省教育厅训令等。共计4卷。
&&&&检索工具编有《案卷目录》。
&&&&二、档案来源:
&&&&旧政权机关档案材料来源,主要是在1960年庵东区公所和1962年宁波地区公安处接收过来的,于1969年县革委会清阶办公室所谓清阶需要,经县革委会领导同意,移交给县革委会清档办公室,1970年清档办公室又作了所谓清理,打乱了原来的形成规律,把人员方面的文件材料抽出单独装袋。清档办公室撤销后交给县公安局保管。于1981年1月30日向县公安局接收进馆,于1985年又从县公安局收集到慈溪二等邮局零星文件材料,同年上半年还从余姚梁弄师范收集到省立锦堂师范部分档案,于1986年进行了整理、编目,划分为14个全宗,县政府以每个科室确定目录号,其他全宗各自确定一个目录号。
&&&&旧政权机关档案,除了少数不宜开放的限制件外,已于1988年1月1日向社会开放。
】【】【】【】&&&&}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钢琴曲 那一年的河川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