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经经典名句关于静心语录

佛语人生哲理经典语录
佛语人生哲理经典语录
  《辅教篇》云:&孝出于善,而人皆有善心。&
  百善孝为先,没有孝心的人,所谓的善心只是一幢空中楼阁,是虚幻的或者说是徒俱形式的。孝心是稍纵即逝的眷念,是无法重视的幸福是一旦错过成为千古恨的往事。不要让你的孝心来得太迟,更不要留下&子欲养而亲不待&的伤痛和遗憾。
  证严法师云:&行善要及时,功德要持续。如烧开水一般,烧开之前千万不要停熄火候,否则重来就费事了。&
  修行是点滴的功夫,要有耐性,一直保持一颗行善的心。常有人把修行误认为是出家人的事,其实修行表现在日常生活中,是人人应有的生活修养:&修&是修身养性,&行&是端正行为。
  《大慧普觉禅师语录》上对人们提出警告:&有一种人,早晨看经、念经、忏悔,晚间纵口业骂詈人,次日依前礼佛忏悔。卒岁率年,以为日课。殊不知,梵语忏摩,此云悔过,谓之断相续心,一断永不相续,一忏永不复造。&
  修行就是学会文明的生活,文明的生活就是于己于人都有健康向上的意义的生活,或者说是逐渐远离一切过失远离一切违背生命与自然规律的生活。
  海涛法师说:&为了修持慈悲心,一个人必须丢开自私的爱,这个世界有太多的爱是以自我为中心,人们只爱个人的自我。&
  与任何人接触时,要常常问自己,我有什么对他有用使他得益?我们要用个人的道德、修养和学问、修持的力量来使人受益把善良修炼成一种信念。
  证严法师曰:&天堂和地狱,是用心和行为造作的。不要怕天堂和地狱,要怕的是心的偏向。&
  我们之所以做出善恶的行为,是由于我们起善恶之心的结果。人们的一切善恶言行,都是由心而生起。&若能伏心,则伏众法。&要想防止做恶业,就必须制服我们的心。
  佛说:&一念天堂,一念地狱。&宣化上人曰:&一念光明就是佛,一念黑暗就是鬼。你念念光明就时时都是佛,你念念黑暗就时时都是鬼。这个心,一念的善,就造天堂的因;一念的恶,会结地狱的果。&
  佛和魔也许只在一念之间,运用之妙存乎于心。所有的境界都是由心造成的,当你的心趋向恶时,地狱之门便打开了;当你的心趋向善时,天堂之门则打开了。
  达摩大师说:&无妄想时,一心即是佛国;有妄想时,一心即是地狱。众生造作妄想,以心生心,故常在地狱;菩萨观察妄想,不以心生心,故常在佛国。&
  我们应该经得起各种物欲的考验,坚守正义守持清心寡欲这样最终才能避开灾祸迎来吉运。
  佛说,&人的生命,只在一个呼吸间。&
  生命短促,我们应该善待自己的菩提身,思索活着的意义。生命不是用来寻找答案,也不是用来解决问题的,他是用来愉快地生活的,人生多一分烦恼,就需要有一分禅心来解救。
  红尘凡夫,人人都需要有一颗禅心。
  梦窗国师诗云:&青山几度变黄山,世事纷飞总不干。眼内有沉三界窄,心头无事一床宽。&
  境由心造,心即主人,心无物欲,方寸之间皆海阔天空永无崖畔。胸怀坦荡,宛若长空旭日烦恼则无处藏身。
  我们何不也做一个这样的快乐佛呢!
  初祖达摩说:&不谋期前,不虑其后,不念当今。&
  行也安然,坐也安然;穷也安然,富也安然;宠辱不惊,看庭前花开花落;得失无意,看天际云卷云舒。
  这才是真正的解脱。
  燃灯法师说:&如果我们破除一切执着尘劳,丢掉身外乱性的贪婪和物欲,找回自己,这样就能获得身心的自然安宁、惬意、舒适、安逸;幸福的生活也随之而来。&
  一切只知道追逐名利,而不知道享受的人心最苦累,可惜世上仍有大多数人,为了各种欲望拼命占去所有清醒时刻,只余下少许时刻来追寻生命的意义。
  证严法师说:&宁静是美,安定最乐,这是习禅,修身,养性,怡悦,且最崇高最美好的境界。
  佛经的本质就是安详,我们可以在佛经中找到&安详&的真正意义和追求安详的途径,无论是谁要追求,要达到愉快、美满、充实、潇洒的人生境界,都绝对不能缺少一颗安详的心。
  耕耘先生说:&人一旦失去了安详,同时便会褪去了生命的华彩,是女孩子,不会再容光照人,是男孩子,就面目可憎。&
  是啊,倘使生活中缺少了安详,而怀着挫折、无奈、怀疑、忧虑的心态去过活人生,那生活对生命来说,毫无疑问就是一种惩罚了,一个人要学会安顿自己的心灵,做到内心宁静安适,我们的人生一定才会美好。
  静慧大师说:&学佛几十年,我对佛教最重要的只有六个字,看破、放下、自在。&
  所谓放下就是去除你的分别心,是非心,得失心,执着心。万物皆为我所用,但非我所属。我们要抛弃的是一切的执着,淡薄明心放下贪嗔痴,不绝望于人生的苦,也不执着于人生之乐。
  静慧大师说:&苦在一切人面前都是平等的,只不过苦的方式不同而已,人活着为什么会感到很累很累呢?就是因为总是被种种外在的事相锁迷惑,总希望得到的越多越好以至于肩上的担子越来越沉重,以至于连步子都迈不开了。
  人生是苦的,充满烦恼,如果放下执着,苦当下就是空,烦恼就是菩提,人生就是解脱,当下就放下,无分别,凡夫就是佛,婆娑世界就是净土,在繁忙的人生中就能实现最大的自在。
  灵泉宗一禅师有诗云:&美玉藏顽石,莲花出淤泥,须生烦恼出,悟得即菩提。&
  凡有奢求,必得烦恼,所以不要去追求什么,只问自己该做什么,这就是安分,求心安,求解脱,首先该做个明白人,知道自己真正需要的是什么,怎么样获得。明白人既能努力改变环境,更能努力改变心境,改变环境靠聪明,改变心境靠智慧。
  弘一大师说:&人生随缘便会活的自在,能够安分守己,不被环境所转,心中就不会有障碍。&
  佛之随者,不是跟随,不是随便,是顺其自然,不怨尤、不强求、不激进,不明此意的人只是在听天由命,他所认为的随缘只是任之弃之,悲观之见溢于言表。其实一切随缘并不是消极的等待或放弃追求,而是,要用一颗平常心去看待我们身边的每一个人,每一件事,不刻意要求结果,关键是你自己是否已经做到了你该做的,你的心里是否满意你自己,有了这样的心态,你就不会过于执着,也就有了一颗平常心,此即随缘。
  尊者米拉日巴说:&远离嗔恨损害得安乐,抛弃傲慢嫉妒得安乐。平等安住万法亦安乐,以心观心即得此安乐,无别智慧法界中安乐,自然而然本性之安乐,此乐于我乐乐有许多,无所希盼世间之欢乐!
  若能一切随他去,便是世间自在人。安乐一直存在于心性光明中,了悟这一本性就会&生亦安祥,死亦安祥&了
  尊者米拉日巴说:&远离嗔恨损害得安乐,抛弃傲慢嫉妒获安乐,平等安住万法亦安乐,以心观心即得此安乐,无别智慧法界中安乐,自然而然本性之安乐,此乐于我乐乐有许多,无所希盼世间之欢乐!&
  若能一切随他去,便是世间自在人。安乐一直存在于心性光明中,了悟这一本性就会&生亦安详,死亦安详。&了。
更多关文章:
下页更精彩:1
本文已影响人
佛语人生哲理经典语录相关推荐
[佛语人生哲理经典语录]网友评论
<div class="ds-thread" data-thread-key="190492" data-title="佛语人生哲理经典语录" data-image="">佛经经典名言40句1、命由己造,相由心生,世间万物皆是化相,心不动,万物皆不动,心不变,万物皆不变。
2、一念愚即般若绝,一念智即般若生。
3、笑着面对,不去埋怨。悠然,随心,随性,随缘。
4、一切有为法,如幻泡影,如露亦如电,应作如是观。
5、一切恩会、无常难得久、生世多畏惧、命危于晨露,由爱故生忧,由爱故生怖,若离于爱者,无忧亦无怖。
6、菩提本无树,明镜亦非台,本来无一物,何处惹尘埃。( 网:www.sanwen.net )
7、缘来则去,缘聚则散,缘起则生,缘落则灭,万法缘生,皆系。
8、不可说,不可说一说即是错。
9、缘来天注定,缘去人自夺,种如是因,收如是果,一切唯心造。
10、坐亦禅行亦禅,一花一世界,一叶一如来,来花自青,秋至叶飘零,无穷般若心自在,语默动静体自然。
11、无我相,无人相,无众生相,无寿者相。
12、凡所有相,皆是虚妄。若见诸相非相,即见如来。
13、诸法因缘生,诸法因缘灭。因缘生灭法,佛说皆是空。
14、一切皆流,无物永驻。
15、舍利子、色不异空、空不异色。色即是空、空即是色、受想行识、亦复如是。舍利子、是诸法空相、不生不灭、不垢不净、不增不减。
16、心生种种法生,心灭种种法灭。
17、我自无心于万物,何妨万物常围绕。
18、欲知前世因,今生受者是;欲知来世果,今生作者是。
19、唯心所现,唯识所变。
20、圣人求心不求佛,愚人求佛不求心。
21、此有故彼有,此生故彼生;此无故彼无,此灭故彼灭。
22、心有所住,即为非住。应无所住,而生其心。
23、爱不重不生娑婆,念不一不生净土。
24、净心之要,无如念佛。一念相应一念佛,念念相应念念佛,佛号投于乱心,乱心不得不佛。
25、人不如我意,是我无量;我不如人意,是我无德。
26、人身难得,佛法难闻。人身难得今已得,佛法难闻今亦闻。此身不向今生度,更向何生度此身。
27、世出世间思维遍,不念弥陀更念谁。
28、念佛时,即见佛时,亦即成佛时。求生时,即往生时,亦即度生时。
29、智人除心不除境,愚人除境不除心。心既除矣,境岂实有。
30、观身不净,观受是苦,观心无常,观法无我。
31、千悟万悟悟不到,原来一句佛名号。
32、梦里明明有六趣,觉后空空无大千。
33、是心作佛,是心是佛。
34、善恶报应,祸福相承,身自当之,无谁代者。
35、着相修行百千劫,无相修行刹那间,若能万法尽舍却,顿悟入道须臾间。
36、祸福无门,惟人自召
善恶之报,如影随形,积善之家,必有余庆,积不善之家,必有余殃。
37、知幻即离,不作方便,离幻即觉,亦无渐次。
38、一切有为法,尽是因缘合和,缘起时起,缘尽还无,不外如是。
39、缘起法身偈诸法因缘生,我说是因缘。因缘尽故灭,我作如是说。
40、世间万物皆空。唯其空,便能包容万物。首发散文网:本文作者的其他文章07-1401-2512-03:很不错
支持:谢谢分享:支持:很喜欢,支持:谢谢分享:宝妈,学生,想利用业余時间做些简单的工作賺點零花錢嗎?只要会上网购物就可以,無時間限制,日入20~100元,多勞多得,有兴趣的加QQ ,想提高自己銷售量的卖家也可以我。非诚勿扰!:一切有为法,尽是因缘合和,缘起时起,缘尽还无,不外如是。:分享。:此中有真意,需思,需悟。:凡所有相,皆是虚妄。若见诸相非相,即见如来你可能也喜欢这些文章网友推荐的文章最新发布的文章&
sanwen.net佛语经典语录100条
我的图书馆
佛语经典语录100条
佛语经典语录100条  
1、菩提本无树,明镜亦非台,本来无一物,何处惹尘埃。
2、一花一世界,一佛一如来。
3、大悲无泪,大悟无言,大笑无声。
4、一切皆为虚幻。
5、人生在世如身处荆棘之中,心不动,人不妄动,不动则不伤,
6、如心动则人妄动,伤其身痛其骨,于是体会到世间诸般痛苦。
7、不可说。
8、色即是空,空即是色。
9、苦海无边,回头是岸。放下屠刀,立地成佛。
10、我不入地狱,谁入地狱。
11、前生500次的回眸才换得今生的一次擦肩而过。
12、但离妄缘,即如如佛。
13、悟心容易息心难,息得心缘到处闲。
14、若不修内行,唯只外求,希望获福,无有是处。
15、若欲求佛但求心,只这心心心是佛。
16、三世诸佛以自心为本师。
17、若能自识本心,念念磨练;莫住者,即自见佛性也。
18、不见他非我是,自然上敬下恭,佛法时时现前,烦恼尘尘解脱。
19、一切众生,种种幻化,皆生如来圆觉妙心。
20、却物为上逐物为下,此乃是学道省力工夫。
21、佛法在日用处,吃茶吃饭处,语言相问处。
22、自性发时,业识来空。
23、自见性者一切业障刹那灭却。
24、现定见闻觉知是法,法离见闻觉知,非达法也。
25、是心不必更求心,是佛何劳更觅佛,倘于言句上作露布,境物上生解会,则堕在骨董袋中。
26、依无住本,立一切法无住之本本乎无住,若能彻住则万法一如。
27、不离当处常湛然,亲切无过此语,觅则知君不可见,但于当处湛然,二边坐断使平稳。
28、不与万法为侣是什么人,回光自照看,待汝一口吸尽西江水,即向汝道。
29、信得心及,见得性彻于日用中无丝毫透漏,全世法即佛法,全佛法即世法,平等一如。
30、百千法门,同归方寸,河沙妙法,总在心源。
31、做工夫全仗精进之力,真正办道人,无剪爪之工。
32、以精进力,身无疾病,一切怨害,慈心相同。
33、无量善事,菩提道业,因一事增,谓不放逸。
34、次于自身善起防护,不应放逸,于刹那中有少动念,应当观察,以正智钩制令正住。
35、如是静虑,一切有情,发心非难,常时不懈,能成就者,是则为难。
36、做工夫不但不起凡情,亦不起圣解,所谓行起解绝,不令知解才绕心中。
37、能常省察,则一句亦有余,不能省察,纵将一大藏经用完也无用处。
38、向外驰求,不知摄心返照回光,如是学佛,殊难得其实益。
39、道人非同善人,如鹤立鸡群,劲挺自持,不顺人情,超群脱俗。
40、佛祖奚以异于人,而所以异于人者,能自护心念耳。
41、妄念纷飞之际,正是做工夫时节。旋收旋散,旋散旋收,久久纯熟,自然妄念不起。
42、佛法无多子,长远心难得,学道如初心,作佛也有余,始终总不变,真是大丈夫。
43、修行要使妄相由多而少,由强而弱。定功由暂而久,由脆而坚。
44、261.学道犹如守禁城,昼防六贼夜惺惺,将军主帅能行令,不动干戈致太平。
45、恰恰用心时,恰恰无心用,无心恰恰用,常用恰恰无。
46、天上天下,唯我独尊,自观自在,守本真心。
47、所谓无上正等正觉者非他,即是真如本性,亦名自性清静心是也。
48、众生由其不达一真法界,只认识一切法之相,故有分别执著之病。
49、凡所有相皆是虚妄。虚妄者,言其是假非真,非谓绝对没有。
50、根身器界一切镜相,皆是空花水月,迷著计较,徒增烦恼。
51、赤肉团上,人人古佛家风。毗卢顶门,处处祖师巴鼻。
52、不住一切处心即是佛心。
53、慕道真士,自观自心,知佛在内,不向外寻。
54、求趣无上菩提者,要净自心,福田方净。
55、发菩提心者,非为己利,原为尽十方遍法界,一切极苦有情之所依怙。
56、十方如来,同一道故,出离生死,皆以直故。
57、菩萨不与法缚,不求法缚。
58、于一切相,离一切相,即是无相。
59、邪正烦恼,同一性空,分别假相,妙心现影。
60、菩萨心无取舍,如大月轮,圆满寂静,即是涅盘。
61、菩提本自性,性净是菩提,亦非可修相,更无可作相。
62、本净明心非别处,惟在众生妄心中。
63、智者任物不任己,愚人任己不任物。
64、不见一物名为见道,不行一物名为行道。
65、念念无相,念念无为,即是学佛。
66、息念忘虑,佛自现前。
67、但悟一心,更无少法可得。
68、但能无心,便是究竟。若不直下无心,累劫修行,终不成道。
69、凡夫取境,道人取心,心境双忘乃是真法。
70、但于一切一切法,不作有无见,即见法也。
71、一念离真,皆为妄想。
72、若欲无境,当忘其心,心忘即境空,境空即心灭。
73、但契本心,不用求法。
74、愚人除事不除心,智者除心不除事。
75、菩萨心如虚空,一切俱舍,所作福德皆不贪着。
76、无法可说,是名说法。
77、佛本是心自作,哪得向文字中求。
78、一切法相,皆是假名,本来即非,盖生即无生也。
79、一切法相本为缘生,缘生之法,当体即空。
80、无明不过是本性中缘起之幻相。
81、一切如来本起因底,皆依圆照清净觉相,永断无明,方成佛道。
82、若起精进心,是妄精进;若能心不妄,精进无有涯。
83、一切处无心者,即修菩提、解脱、涅盘、寂灭、禅定乃至六度,皆见性处。
84、不以有行,亦不以无行。
85、诸行性相,悉皆无常。
86、诸行是常,无有是处;汝但一切处无心,即无诸行,亦无无行。
87、疾苦在身,宜善摄心,不为外境所摇,中心亦不起念。
88、参须实参,见需实见,用须实用,证须实证,若纤毫不实即落虚也。
89、真心是菩萨净土。
90、临终之际,若一毫凡圣情量未尽,纤毫思虑未忘便乃轻重五阴去也。
91、忍苦捍劳,繁兴大用,虽粗浅中皆为至实,惟贵心不易移,一往直前履践将去,生死亦不奈我何。
92、起见生心,分别执著便有情尘烦恼、扰攘、若以利根勇猛身心直下,修到一念不生之处,即是本来面目。
93、平常心是道,趣向即乖,到崮里正要脚踏实地,坦荡荡,圆陀陀,孤*危峭,不立毫发知见。
94、一切无心无住着,世出世法莫不皆尔。
95、来得不明,去得正好,智人观此,未免心冷。
96、念动急觉,觉之即无,久久收摄,自然心正。
97、尽其心知其性,知其性则知其天。
98、悟佛之言,定要行佛之行。
99、从外入者不是家珍,从内发者,方谓真慧。
100、真心应物,不生分别& 。
发表评论:
馆藏&51608
TA的推荐TA的最新馆藏佛经经典句子 | 经典语录 | 阅读时间
当前位置: >
> 佛经经典句子
佛经经典句子
| 日期:&&来源:阅读时间
佛经经典句子1、但离妄缘,即如如佛。2、不见一切法,乃名得道;不解一切法,乃名解法。3、众生造作妄想,以心生心,故常在地狱。4、菩萨观察妄想,不以心生心,常在佛国。5、心中无三毒者,是名国土清净。6、言若离相,言亦名解脱;默若着相,默即是系缚。7、离心者,非是远离于心,但使不着心相。8、一切诸法皆如幻,本性自空那用除。若识心性非形象,湛然不动自真如。9、若了心修道,则少力而易成;不了心而修,费功而无益。10、一切善恶皆由自心,心外别求终无是处。11、一心有滞,诸法不同。12、清净心智,如世万金,般若法藏,并在身心。13、净律净心,心即是佛,除此心王,更无别佛,欲求成佛,莫染一物。14、诸法不相到,当处解脱。15、凡迷者,迷于悟;悟者,悟于迷。16、心无去来,即入涅盘。是知涅盘,即是空心。17、悟心容易息心难,息得心缘到处闲。18、若不修内行,唯只外求,希望获福,无有是处。19、若欲求佛但求心,只这心心心是佛。20、三世诸佛以自心为本师。21、若能自识本心,念念磨练;莫住者,即自见佛性也。22、不见他非我是,自然上敬下恭,佛法时时现前,烦恼尘尘解脱。23、一切众生,种种幻化,皆生如来圆觉妙心。24、却物为上逐物为下,此乃是学道省力工夫。25、佛法在日用处,吃茶吃饭处,语言相问处。26、自性发时,业识来空。27、自见性者一切业障刹那灭却。28、现定见闻觉知是法,法离见闻觉知,非达法也。29、菩萨知烦恼性空,即不离空,故常在涅盘。30、但性清净即是自性西方。31、寂静不生,放旷纵横,所作无滞,去住皆平。32、杯子扑落地,响声明沥沥,虚空粉碎也,狂心当下息。33、终日不离一切事,不被诸境惑,,名自在人。34、前际无去,今际无住,后际无来。35、着力今生须了却,谁能累劫受余殃。36、认得心性,可说不思议。37、但有诸见,即是无边身。若有见处,即名外道。38、法不孤起,仗境方生。39、真性心地藏,无头亦无尾,应缘而化物,方便呼为智。40、但学无心,顿息诸缘,莫生妄想分别,无人无我,无贪嗔,无憎爱,无胜负。41、夫法本无法,一落言诠,即非实义。42、息念忘虑,佛自现前。43、举心动念,即乖法体,即为着相。44、是身如电,年年不住。45、心之与性,迷即别,悟即不别。46、不逢出世明师,枉服大乘法药。47、佛本是自心作,那得向文字中求。48、佛者,心清净是。法者,心光明是。道者,处处无碍净光是。49、声闻住空修空被空缚,修定住定被定缚,修静住静被静缚,修寂住寂被寂缚。50、不求名利不求荣,只么随缘度此生,一个幻躯能几日,为他闲事长无明。51、绿水无忧,因风皱面;青山不老,为雪白头。52、向外驰求即是「迷」,回光返照就是「密」。53、能观心者究竟解脱,不能观者永处沉沦。54、莫道无心便是道,无心犹隔一重山。55、禅非语文可阐扬,祛除妄心能品尝,人人心中皆有禅,心外觅禅空自忙。56、时时自觉,念念自知,事事心安,天天惬意。57、但求一席安心地,谁与龙蛇论是非。58、生计恰为一野鹤,粗疏饮啄总随缘。59、天地原为一逆旅,江湖何处是吾家。60、心中自有菩提意,窗外秋山始入帘。61、百种多知,不如无求最为第一。62、佛曰:一花一世界,一叶一菩提。63、问曰:“人为何而活?”64、佛曰:“寻根。”65、问曰:“何谓之根?”66、佛曰:“不可说。”67、佛曰:不可说,不可说,一说即是错。68、佛曰:人生有八苦:生,老,病,死,爱别离,怨长久,求不得,放不下。69、佛曰:命由己造,相由心生,世间万物皆是化相,心不动,万物皆不动,心不变,万物皆不变。70、佛曰:笑着面对,不去埋怨。悠然,随心,随性,随缘。注定让一生改变的,只在百年后,那一朵花开的时间。71、佛曰:刹那便是永恒。72、佛曰:种如是因,收如是果,一切唯心造。73、佛曰:爱别离,怨憎会,撒手西归,全无是类。不过是满眼空花,一片虚幻。74、佛曰:由爱故生忧,由爱故生怖,若离于爱者,无忧亦无怖。75、佛曰:以物物物,则物可物;以物物非物,则物非物。物不得名之功,名不得物之实,名物不实,是以物无物也。76、佛曰:“只因不识自我。”77、问曰:“世间为何多苦恼?”78、佛曰:苦海无涯,回头是岸。79、佛曰:前世五百年的回眸才换得今世的擦肩而过。80、佛曰:为何不必?81、佛曰:一切皆为虚幻。82、佛曰:不可说,不可说。83、佛曰:菩提并无树,明镜亦无台,世本无一物,何处染尘埃!84、佛曰:放下屠刀,立地成佛。85、佛曰:救人一命,胜造七级浮屠。86、佛曰:一念愚即般若绝,一念智即般若生。87、问曰:“为何人有善恶之分?”88、佛曰:“人无善恶,善恶存乎尔心”89、问曰:“如何能静?如何能常?”90、佛曰:“寻找自我。”91、佛曰:人无善恶,善恶存乎尔心。92、菩提本无树,明镜亦非台,本来无一物,何处惹尘埃。93、汝修三昧,本出尘劳。淫心不除,尘不可出。94、人在尘中,不是尘,尘在心中,化灰尘。95、世间人,法无定法,然后知非法法也;天下事,了犹未了,何妨以不了了之。96、切莫刻意的寻求,人人皆由佛性,重在修心和意,而不是外在的。97、我不入地狱,谁入地狱,地狱不空,誓不成佛!98、色不异空,空不异色,色即是空,空即是色,受想行识,亦复如是。99、前生500次的回眸才换得今生的一次擦肩而过。100、苦海无边,回头是岸。放下屠刀,立地成佛。101、我不入地狱,谁入地狱。102、一花一世界,一叶一如来。103、此有故彼有,此生故彼生;此无故彼无,此灭故彼灭。104、诸法因缘生,我说是因缘;因缘尽故灭,我作如是说。105、一切行无常,生者必有尽,不生则不死,此灭最为乐。106、凡所有相,皆是虚妄。若见诸相非相,则见如来。107、心是心,物是物,心物合一,心物是一。108、心非心,物非物,心高于物。109、诸行无常,是生灭法。生灭灭已,寂灭为乐。110、一念不生全体现,六根才动被云遮。111、不破本参不入山,不到重关不闭关。112、梦里明明有六趣,觉后空空无大千。113、一切有为法,如梦幻泡影。如露亦如电,应作如是观。114、莫谓无心便是道,无心犹隔一重关。115、末后一句,始到牢关。锁断要津,不通凡圣。116、随顺世缘无挂碍,涅槃生死等空花。117、若以色见我,以音声求我,是人行邪道,不能见如来。118、诸恶莫作,众善奉行。119、若问前世因,今生受者是;若问后世果,今生作者是。120、应无所住而生其心。121、大悲无泪,大悟无言,大笑无声。122、归元性无二,方便有多门。
继续阅读:、、、、
阅读时间通过文摘、翻译和原创的方式分享有益于提升个人生活品质的精品内容
鄂ICP备号&&&鄂公网安备43号扫一扫短文学APP
扫一扫短文学APP
欢迎访问短文学网 您还没有
当前位置:>>>文章内容
佛语禅心:佛教经典语句语录
时间: && 阅读: 次 && 来源:
佛教创立至今已经三千多年,也给人们留下了很多,并且开解了无数人。所以,佛教自东汉传入我国后,千余年来一直是我国人民的主要信仰之一。虽然现在有迷信一说,但信佛并不意味着一定是迷信。因为从它留下的佛语中我们还是可以学到很多的道理。
1、放下屠刀,立地成佛。
2、沈默是毁谤最好的答覆。
3、救人一命,胜造七级浮屠。
4、与人相处之道,在于无限的容忍。
5、一念愚即般若绝,一念智即般若生。
6、种如是因,收如是果,一切唯心造。
7、拥有一颗无私的爱心,便拥有了一切。
8、的真理,只是藏在平淡无味之中。
9、其实爱美的人,只是与自己谈恋爱罢了。
10、时间总会过去的,让时间流走你的烦恼吧!
11、不要太肯定自己的看法,这样子比较少后悔。
12、默默的关怀与祝福别人,那是一种无形的布施。
13、情执是苦恼的原因,放下情执,你才能得到自在。
14、凡所有相,皆是虚妄。若见诸相非相,则见如来。
15、随缘不是得过且过,因循苟且,而是尽人事听天命。
16、用伤害别人的手段来掩饰自己缺点的人,是可耻的。
17、一切行无常,生者必有尽,不生则不死,此灭最为乐。
18、世间的人要对法律负责任。修行的人要对因果负责任。
19、此有故彼有,此生故彼生;此无故彼无,此灭故彼灭。
20、能看到自己的缺点最殊胜,能改正自己的错误才能解脱。
21、当你对自己诚实的时候,世界上没有人能够欺骗得了你。
22、若人造重罪,作已深自责;忏悔更不造,能拔根本业。
23、多讲点,以的态度处事,这样子日子会好过一点。
24、与其你去排斥它已成的事实,你不如去接受它,这个叫做认命。
25、应作如是观诸法因缘生,我说是因缘;因缘尽故灭,我作如是说。
26、人生有八苦:生,老,病,死,爱别离,怨长久,求不得,放不下。
27、内心充满忌妒,心中不坦白,言语不正的人,不能算是一位五官端正的人。
28、我昔所造诸恶业,皆由无始贪_痴,从身语意之所生,一切我今皆忏悔。
29、有因有缘集世间,有因有缘世间集;有因有缘灭世间,有因有缘世间灭。
30、在你贫穷的时候,那你就用身体去布施,譬如说扫地洒水搬东西等,这也是一种布施。
31、不要刻意去猜测他人的想法,如果你没有智慧与经验的正确判断,通常都会有错误的。
32、不洗澡的人,硬擦香水是不会香的。名声与尊贵,是来自于真才实学的。有德自然香。
33、命由己造,相由心生,世间万物皆是化相,心不动,万物皆不动,心不变,万物皆不变。
34、夸奖我们,赞叹我们的,这都不是名师。会讲我们,指示我们的,这才是善知识,有了他们我们才会进步。
35、觉悟世间无常。国土危脆。四大苦空。五阴无我。生灭变异。虚伪无主。心是恶源。形为罪薮。如是观察。渐离生死。
36、笑着面对,不去埋怨。悠然,随心,随性,随缘。注定让一生改变的,只在百年后,那一朵花开的时间。
37、慈悲是真正的,永恒不变。
38、真正的慈悲在于爱别人,不是爱自己。
39、智慧是没有烦恼的,慈悲是没有敌人的。
40、先把自己调整好,不要总想如何去改变别人。
41、整个宇宙是我家,所有的众生都是我的家人。
42、凡夫那个心靠不住,全是虚情假意,不能相信。
43、默默的关怀与祝福别人,那是一种无形的布施。
44、只有开发内心的慈悲和智慧,才能达到生死自在。
45、弄明白自己的心叫明心,见到了自己的本性叫见性。
46、一切行无常,生者必有尽,不生则不死,此灭最为乐。
47、什么是善恶?一切为自己就是恶,处处为别人就是善。
48、内心的是真正的快乐,精神的享受是最大的享受。
49、你硬要把单纯的事情看得很严重,那样子你会很痛苦。
50、由爱故生忧,由爱故生怖,若离于爱者,无忧亦无怖。
51、你如果相信别人会对你好,那你是糊涂,你是迷惑颠倒。
52、帮助我们修心的方法,帮助我们离苦得乐的方法叫佛法。
53、一切随缘就叫解脱。不执着不攀缘,苦乐完全取决于自己。
54、看人是好人,看事是好事,看境是好境,一切都是自己的心。
55、慈悲跟世间所讲的爱情是一桩事情,一个是觉悟,一个是迷惑。
56、打开你的心胸,放开你的心量,就会变得越来越圆融,越来越豁达。
57、你什么时候随缘,什么时候就顺利。当你无所求时,才会无所不有。
58、如理如法的好好修行,这才是真正地供养上师三宝,布施父母众生。
59、爱别离,怨憎会,撒手西归,全无是类。不过是满眼空花,一片虚幻。
60、别人伤害你,愉快的承受,无怨无恨,才能了结怨恨,不再继续结怨。
61、你不但不能相信人,对自己都不能相信,为什么?自己的感情都会变化。
62、惟独佛菩萨看得清楚,知道六道轮回怎么发生的,就是在这一念错误。
63、六道凡夫用的是妄心,说的话都靠不住,不要当真,你要当真,决定要上当。
64、爱情这条绳索捆住你,阿弥陀佛拉都拉不动,没有法子,一定要把这个断掉。
65、要放下,但不是放弃,不舍弃一个众生,这叫慈悲,放下一切众生,这叫智慧。
66、佛菩萨这个爱心叫做慈悲,是永恒不变的,它是理性的,它是心性真理自然的流露。
67、修行不是一朝一夕的事,一定要坚持,尤其是在面临诸多障碍和干扰时,更要坚持。
68、修行不在表面,就在心上,每个起心动念都是修行,真正有修行,谁也障碍不了你。
69、不要刻意去猜测他人的想法,如果你没有智慧与经验的正确判断,通常都会有错误的。
70、发自内心的去为众生着想,为众生服务,所求的自然就有,否则,你什么也得不到。
71、不依止善知识,就不能成就,没有上师就没有佛,一切诸佛都是依止上师而成佛的。
72、为自己求解脱,还是没有忘掉&我&,真正想解脱的人,完全为众生,为度众生而成佛。
73、不要总是牵挂,放不下,各有各的因缘,各有各的福报,尽到你的责任和义务就行了。
74、如果你能像看别人缺点一样,如此准确般的发现自己的缺点,那么你的生命将会不平凡。
75、你目前所拥有的都将随着你的死亡而成为他人的,那为何不现在就布施给真正需要的人呢?
76、佛法为什么不说爱,要说慈悲?因为爱里面有感情,慈悲这个爱里面没有感情,它是纯粹的理智。
77、有病不要怕,机会来了。有病是消业的机会,还债的机会,修慈悲心,菩提心的机会。有病时发大愿,发大心,观想和我一样的众生,他们的痛苦由我一人承担,很快就会好的。什么病都能好。
78、如果你真正明白了人身难得,寿命无常,因果不虚,轮回痛苦,真正清楚了解脱的利益,你就会认识到修行的重要。
79、一切痛苦的根源是自私自利,我执我爱。饶益一切众生,承办众生的利益才是快乐的源泉。
80、许多青年男女在恋爱的时候,多甜蜜!过了不久,变成仇敌,变成冤家。可见得那种爱情不是真的,假的。
81、有和就有安乐,就有,一个家庭和睦,这个家庭就幸福美满,一个单位和谐,这个单位就稳定发展,一个国家和谐,这个民族就强大昌盛,整个宇宙和谐,就会充满和平安乐祥和。
82、无论做什么事,不要忘了正知正念,一切功夫下到心地上。形式上表面上的东西都不是修行,除了修心,别的哪有什么可修的?
83、所有大乘佛法,其心要即为菩提心,无论修何种法,没有菩提心,无法获得解脱,根本没有成就的可能,若发此心,一切皆能具足,一定能够成佛。
84、只有自己的心障碍自己,别的没有什么障碍。不相信不可思议的东西,就见不到宇宙人生的真相。
85、形式上学佛念佛,实际上求名闻利养,不要只看眼前利益,目光放远一些,少发俗愿,多做利益众生的事。
86、要把修行同结合起来,修身体健康,修家庭平安,修工作顺利,但一切的前提都是为了众生,只要是为众生,修什么都能得到,一切为自己,求什么也求不到。
87、佛即是心,心即是佛,有的人不念心,念相。不观心观相。追求形式,执着表相,不信真佛,不拜真佛,不供奉真佛,那你永远也成不了佛。
88、得到的越多,烦恼越多,压力越大,有得必有失,有利就有弊,有爱就有恨,有因必有果。
89、当你把自己放在最低处时,实际上你是在最高处。当把自己放在最高处时,实际上你是在最低处。
90、佛法是成佛的方法,有了真正的佛法,就有了办法。只要认真修,坚持修,就一定会解脱,一定能成佛。
91、一切境都是由内心呈现的,不要跟着跑,跟着境转就是奴才,没有自由,把握住自己的心,让一切境随心转,这叫大自在。
92、为什么活得累?是因为你的心四处漂泊,没有归处,找不到家,没有休息的地方,所以心累。把他带回自己的家,让他好好休息,就轻松自在了。
93、面对任何人任何事任何境,不起烦恼,这叫看破。你要知道,没有恒常,没有长久。顺境,要安心,逆境还是要安心。
94、认识到我们的所见所闻都是假象,认识到此生都是虚幻,我们才能真正认识到佛法的真相。
95、缘分不同,所以看法不同,有的人喜欢你,有的人不喜欢你,这都是正常的。你能左右别人吗?把自己的心管好,不要执着这些。
96、修行要有正知正念,不能盲修瞎炼,正知正念就是调整心态,心善一切善,心恶一切恶,善恶在心地,不在表面,一切看发心,看动机,动机善就是善,动机恶就是恶。
97、所有的苦都源于寻求现世的快乐,而这种快乐是找不到的,即使找到了,也不会长久,很快又会消失的。
98、真正的修行是修心,是修正自己,而不是修正别人,放下我执我爱,慈悲一切众生,才是佛法的真谛。
99、不要回忆过去,不要迎接未来,也不要执着现在。把心自然安住下来,不要控制他,不要跟随他,不要阻挡他,不要拒绝他。让他来去自由,放松放下,放到本觉当中,真正懂得了这个道理就成佛了。
100、世界上没有一个永远不被毁谤的人,也没有一个永远被赞叹的人。当你话多的时候,别人要批评你,当你话少的时候,别人要批评你,当你沈默的时候,别人还是要批评你。在这个世界上,没有一个不被批评的。
- (短文学期待您的每一篇作品)
深度阅读 &&&&&&&&&&&&&&&&&&&&
如果您有更多好的建议,请与我们联系:}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经典语录太经典了霸气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