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说支付宝免费交易 流量很费流量,真的吗

在、、支付宝、百度的XX亿红包包圆猴年春节的情况下,你收到了几条拜年短信呢?据工信部监测数据,春节7天,全国短信发送量为139.6亿条,仅为去年的2/3,除夕当日更是暴降40%,与此同时,通话时长也同比下降4.5%。值得对比的就是流量,人均135.7M,是去年的2.6倍。如果掐指算算,短信一条一毛,而流量一个G是几十块,笔者在春节还买了移动5元1G。所以,运营商应该是很肉痛的,毕竟卖流量的这点钱真的弥补不了短信下滑的窟窿。从这个角度来看,也许运营商对流量降费有些扭捏就不难解释了,但“风物还宜放眼量”,VoLTE、OTT……迟早都会来的。&如今支付宝已经深入我们的日常生活,点指之间就完成了水电、煤气缴费,免去了排长队的苦恼。但有一群人,他们依然坚持到服务网点排队缴费,这是为何呢?昨天,是春节假期过后的首个工作日,不少提供生活类缴费服务的网点前,又有老年人排起了长队,他们等待20分钟甚至更长时间,只是缴个水电费,充个电话费……在线支付如此便捷的当下,我们身边的老年人,距离“支付宝”们还有多远?排队缴费成了生活一部分&不知未欠费七旬翁白等20分钟据姑苏晚报报道,昨天上午9时20分许,苏州平河路中国邮政前,前来缴费、充值的老人从柜台前排到大门外。因柜台前有两名旅客要快递包裹,耗时长了一些,后面的老人等得有些着急,开始低声催促,忙碌的工作人员解释道,因缴费机只有一台,请大家耐心等待。姑苏晚报记者注意到,人群中一名戴着眼镜的七旬翁在排队近20分钟后,来到柜台前,从上衣内口袋掏出缴费卡,可经工作人员查询,发现他并未欠费,也不用缴费。因老翁有些耳背,工作人员大声解释了多次,他仍不太理解,旁边的老人凑在他耳边说了两遍,他才明白过来。最后,工作人员提醒他过了本月15日再来查询和缴费,老翁只好将缴费卡塞回口袋,将“15日后再来”这句话默念了几遍,缓步离开。“大年夜才查过,还有10块钱的,怎么欠费6块多了?”又一名老伯在缴费时产生疑问,等工作人员解释后他才明白。工作人员介绍说,部分老年人一次只缴费20元、30元,来缴费的次数比较多。触网不深太陌生&收到200元红包只能看不会用在线支付已如此普遍,阊门外吊桥上,记者看到卖茶叶蛋的摊位老板娘,也在吆喝着接受支付宝、支付了。可对很多“触网不深”的老年人来说,支付宝”们很陌生。“家住苏锦的程女士就是其中之一。她说,去年12月之前,她使用的还是一部带按键的诺基亚滑盖手机,老伴充话费拿回来一部触屏手机给她用,她学了几天已会打开一些资讯类的应用看新闻。之后儿媳帮她安装微信注册了微信账号,她学会了看信息,因不会打字和用语音,只能用表情回应。她说,前不久,她孙子给她发了200元微信红包,让她买菜用,她琢磨了好几天,仍没明白怎么花这钱。后来问了儿媳,被告知可以安装京东、淘宝等进行网购,还要设置一连串的密码,她就更弄不清楚了。这个春节假期,趁着一家团聚,她装作向孙子学下棋,将这红包当成“学费”,让孙子给转了回去,也算了结了心头一件事。对上网有点敬畏&看视频被扣了钱不敢再开流量大年初五,郭师傅过了63岁农历生日,他不会拼音和,在手机上打字只会用手写,在“朋友圈”中,也算较早接触微信的,但对线上支付,他保持敬而远之的态度。他说,他在阊胥路谈家巷一小区当保安,在传达室值班时,偶尔会在手机上下下棋,有一次值夜班,他在用手机看新闻时,打开了在线视频,便一条接着一条翻看,到第二天发现手机停机了,去营业厅一查,得知欠费100多元,都是在线用数据流量扣的费。郭师傅说,他女儿帮他订购了每月1G的流量包,原以为足够他使用。但他对手机不熟悉,有些应用自己也不知道是什么时候安装上去的,不知不觉间都在耗流量,女儿不可能随时帮他查看,教他的操作方法他也记不住,在超流量被扣费几次后,他索性关闭了移动数据,只在家连接上WiFi时才会打开手机应用。他说,自己遇到疑问打电话,女儿每次都会抽空过来查看和教他,但对年轻人而言很简单的网购等,在他看来却并没那么容易,自己也不想老是麻烦女儿,还是使用现金支付更为“可控”一些。年轻人中的另一种声音在线支付如此便捷,还有这么多老年人不会用,宁可舍简就繁去排队,要不要教会他们?在程女士的儿子闫先生看来,他并非没有教的耐心,而是还有些不放心。他说,他母亲容易相信陌生人,参加过多次街边卖保健品人员组织的活动,不止一次留下过家庭住址及电话,常有卖保健品的找上门来,若不是他出面制止,或许早就受骗了。他说,线上支付更为便捷,同时骗子通过电话、短信等诈骗的技术手段也越来越高,老人缺乏相应的识别能力,也更加容易上当。因此爸妈家里的生活类缴费他都绑定了自己的“支付宝”,对于是否教爸妈使用“支付宝”和网购,他表示暂时还不会。支付宝充流量小心有假 花49元打水漂商家不负责
支付宝充流量小心有假 花49元打水漂商家不负责
日讯,用支付宝给手机充流量,相信很多年轻人都用过,然而,你知道这里面也有可能有猫腻么?消费者小李近日就遇到了用支付宝充值却压根没充上的情况。
小李使用的是4G的联通手机号。据小李介绍,8月10日晚上,眼见套餐内的流量即将用完,他就通过支付宝下单购买了“全国可用、即时生效”的1G流量,实际支付49元。下单后,小李的手机上并没有收到充值到账信息,但由于此前也出现过类似情况,他便没有多想,默认为已经充值成功,继续使用了。然而,两天后的一大早,小李收到了联通发来的流量超出短信。
经查询,原来,他所购买的1G国内流量,并没有充上。小李登录手机淘宝重新查看订单,才发现售卖流量给他的,是一家名叫“优酷土豆会员流量旗舰店”的天猫商铺。而且,就在他下单后的1天,11日凌晨2点18分,这笔订单的状态已经被系统自动更改为确认收货。
“我没有确认的订单,怎么就变成确认收货了?”对于此,店铺的工作人员解释称,在支付宝提交充值后,是由系统立即下单自动充值,无法做任何人工干预。而因为小李没有在确认到账后再使用流量,因此商家不予赔偿期间产生的流量费用,但支付的49元可以办理退款。“可支付宝付款页面上只写着‘即时生效’,并未说清要确认到账后使用。”对于店家的态度,小李表示并不认可。
记者登录该旗舰店官网发现,在每个充值的“商品详情”里,确实有一句提示,写着“发货以后,请核实流量是否到账,到账后方可使用。流量并未到账期间所产生的流量费用,我司概不负责”。但是,在支付宝的流量充值页面,并没有任何相关提示。换句话说,如果消费者直接用手机在支付宝上操作,是看不到这条提示的。
在评论栏中,记者也看到,不少消费者都曾遇到过用充值失败的情况 。知乎ID为“王瑞”的网友表示,在支付宝充流量每次的商家都不同,鱼龙混杂,他也曾遇到过两次这样没充上的事情,经核实之后,商家都给他退了款。
随后,记者也分别用联通号和移动号体验了一下。在支付宝界面上直接购买联通的手机流量,尝试三次,得到的店铺卖家有亲亲拍通信专营店、四十一通信专营店、欧非数卡专营店。同样的,在支付宝上直接购买移动的手机流量,每次出现的店铺卖家也不相同。
一位运营商人士告诉记者,支付宝上的手机充值是由天猫自己发起的业务,售卖者其实是天猫的商家,而非运营商自己。因此,也提示消费者,从天猫商家处购买流量包等,最好待确认成功后再使用。}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支付宝费流量吗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