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教道理的道理都懂 为什么在现实生活中却做不到 见人时还是会紧张

新浪广告共享计划>
广告共享计划
[转载]为什么你明白道理,但就是做不到?
心理导读:有时候我们明明知道某个道理,但就是做不到,譬如抽烟与戒烟、拖延与行动。为什么我们的意识和行为会有如此不统一的时候呢?看看认知心理学角度的解释。——
先看上面的图片,你知道科学道理吗?虽然我并不同意这个研究的结论,但是这个例子却能非常说明一些事情。
说道这个话题,我想有必要先说一下作者关于人体大脑的一些思考。千万年来,在猿猴进化到人类这一过程中,发生了一个质的变化,这个变化就是人拥有了理智的逻辑思维,这种思维是和感性的形象思维相对的。也就是这种逻辑思维的大发展,使得人类开始越来越区别于动物的存在方式。这两种思维的工作在模式上是有不同的。
在作者认为,逻辑思维的工作方式是通过更精确的接近计算机一样的“位”的运算,我们知道一个电路中的某一根电线只有两个模式,有电和没电,那么“有电”的时候就一定不是“没电”的状态,这就好像在说“A=非A”,这就是逻辑的模式。用一个例子比方,如果你说一种颜色是白色,那么它就一定不是非白色之外的其他颜色,它一定不是粉色,也不是黑色,也不是蓝色,这样的思维具有非常强的边界特点,可以让一件事情非常清晰的区别于其他形式,这也是逻辑的特点。
而形象思维的工作方式类似化学物质的化合工作,它有一定的规则,只要符合这个规则,其它方面就可以比较模糊,边界效果很模糊,比如带正电的离子和带负电的离子互相吸引,这样就让两个离子结合在一起。但是在结合的时候,这两个离子是什么离子并不重要,只要它们拥有可以互相吸引的条件,也就是正电和负电,它们就认为它们可以结合在一起。比如Nacl
氯化钠和 Kcl氯化钾。cl氯有一个负电子,Na有一个正电子,cl就认为可以和na
反应,于是结合了。而K钾,也有正电子,cl也可以和它反应,结合。在cl对于外界的化合反应过程中,它的规则就是“A=AB,A=AC,A=
AD……A=AX “。也就是对于拥有特征A的,就都归类成A。不论它面对的对象是否还有其他特征,也即是AB是A,AC
也是A,只要是拥有A的特征,就都划分到A这个类别,这就是形象思维的工作模式。
逻辑思维我们好理解,毕竟我们从小就接受这方面的教育,但是关于形象思维是怎么工作的,我们平时了解的非常少,虽然在一出生我们就拥有了这个思维方式,而且我们就是靠着这个思维活下来,活下去的,但是我们从来没有察觉过它。那么我们通过这个例子看看它在我们身边其实一直都存在,比如:在原始社会中,你走在森林中,突然看到一个满身泥巴的东西从泥坑中窜了出来,它有一个大头,一个有力的尾巴,样子像个大猫,你会立刻拉弓准备射箭,因为你知道它是个老虎,但是它满身泥巴,看不出来是个老虎,可是你就知道它是个老虎,这是为什么那?
因为你看到它的姿态,走路的样子像个老虎,通过这个判断,它可能就是满身都是泥巴的老虎。这样的形式思维可以让你生存下来。再举一个例子,有一天你走在大街上,看到一个童年时期的朋友,你一下就认出是他,于是你们畅欢叙旧,好不开心。其实他已经长大了,而且样子都已经发生了很多的变化,不论在身高还是样貌都有非常大的变化,但是为什么你可以一下就认出来是他?这就得力于我们的形式思维。实际上我们生活中大量的思维模式都是形式思维,这种形式思维就是动物的模式,而我们人类虽然因为发展出更发达的逻辑思维区别于动物,但是我们毕竟是动物模式的形式思维走过来,而且这样的思维同样具有某方面的优势,就作者的思考,实际上它的工作主导着我们人类的更多行为。
我们人类的神经传导模式非常接近逻辑的工作,因为它是采用“位”的计算方式,这样的逻辑计算方式承载量小,计算量大,效率高。而形式思维的工作,是穷举式的,承载量巨大,但是计算量小,所以速度快。比如,买鸡蛋,10元一斤的鸡蛋,如果买1.5斤,那就是15块钱。买1.7斤是17块钱。这就是逻辑的模式,它只需要记住10元每斤。
而形式思维,是通过记住1.1斤是11元;1.2斤是12元……1.8斤是18元这样的方式,所以它需要记住的更多,需要的容量更大,但是益处就是显而易见的了,反应会非常的快。这在我们需要非常短的反应速度的情景就非常重要了,比如当你脚下一滑,你是没有时间计算你的重心,你的四肢该怎样运动才能保持平衡的,你会一下就自然的调整自己的各个身体部分进行避免摔倒的动作,这就是形式思维的优势,而这个优势不但让我们活下来,而且还一直支配着我们的行为。
那么到底是逻辑思维占优势,还是形式思维占优势?作者认为这两种方式在人类的认知活动中并存着,而他们存在的物质模式一个是神经调节,一个是体液调节,也就是逻辑思维多数通过大脑的神经系统进行运算;而形式思维更多的可能通过体内激素甚至是外激素的调节显示其工作的。比如肾上腺皮质激素,比如内啡肽,多巴胺等等。而这些激素更多的和情绪内容相关,同时也影响我们的视觉、听觉、味觉、运动觉等等各种感觉。
比如毒品的致幻作用,某些毒品可以精确的产生某种特别的幻觉,比如作者曾经听说过一种可以让人专门对人的脑袋产生幻觉的毒品,经过吸食,你看到的所有人都没有脑袋,只有躯体。显然,外界的每个人脑袋距离地面的相对位置是不同的,所以其并不是根据身高来判断脑袋的位置的,而认知这部分的系统不是通过绝对身高来判定脑袋的存在的,而是通过脑袋的特殊形态,以及其在身体外形中的特殊位置所定位的,所以才能对所看到的任何一个人都处理成没有脑袋的效果。
说了这么多,那么这和“我知道有道理,但是做不到”,有什么关系?
实际上“有道理”就是逻辑思维模式下工作的结果,而“如何做”却是在形式思维和逻辑思维的共同作用下的结果(实际上某些行为不需要逻辑思维也可以做到,比如很多精神病人都可以完成某些生理需要,比如吃饭,睡觉)。你认为其有道理,只要你的逻辑思维认可了就可以了。所以当你认可一种逻辑的时候,你就会觉得“有道理”。但是如果你想在行为层面符合这种道理,你必须要让自己的形式思维也认可,你才能真正的去做你认为有道理的事情。
比如,你遇到了不公平的待遇,这个时候,我们知道我们需要勇敢的面对,于是有诸多的“应该”从逻辑中形成,比如你应该勇敢面对,你应该抗争,你应该等等等等(生活中你听到的应该已经足够多了)。但是你现在就是害怕,就是哆嗦。因为你的形式思维不是这么认为的,你的形式思维的一个重要的工作方式前面说过了,把A等同于AB。
比如,在你幼年的时期,你曾经面对过不公平待遇,但是那个时候小,你没有抗争的力量,所以你的愤怒转化为了恐惧(事实上,这是非常好的策略,有了恐惧逃避,才让你在更强大危险的境地保存了自己),当类似这样的事情再次发生,你的形式思维就把再次发生的AC归类为A。当再次发生的AD,也归类为A。所以当你长大了,你依然把类似的情况AX归类为A。也就是只要你感到愤怒的时候,恐惧自然也就被代理出来。所以你的行为模式就是面对不公平的时候先是愤怒,接着就感到了恐惧。这和逻辑认为的现实是不一样的。
举一个实际的例子。L,小的时候曾经面对过一些他不想面对的情况,当时他的父母之间产生了暴力行为,他担心母亲会受到伤害,对父亲很愤怒,但是他感觉到自己的渺小,而无能为力,这种无力感驻留在形式思维中,后来他和同班级的一些“坏孩子”对峙的时候,虽然感觉到很愤怒,但是内心却非常的恐惧,这样的事情更加强化了它的这个思维,于是他面对不公平待遇的时候,首先非常的愤怒,而愤怒的程度越高,它随后的恐惧水平越高。所以在他成年之后依然保持这种模式。以至于他面对不公平的时候他不自禁的就恐惧。
实际上,在半年前发生在深圳的那起一个男人目睹联防队员强奸他妻子,而无法动弹就是这种情况,越是愤怒越是恐惧。L在经过心理咨询后,学会了察觉现实的一些技术,在一次面对不公平待遇的时候,他通过逻辑思维推理到,其实对方也是很害怕的,并且开始观察现实是否是这样,结果他的观察结果证实了这点,于是,他察觉到当前的情况恰如:麻杆打狼---两下害怕。拿着一个麻杆(很细的竹竿)的人害怕,那个狼也很害怕的境地,于是他想既然双方都害怕,而我在现实上是没有害怕的理由的,毕竟是他在不公平的对待我。于是他似乎变得淡定了,当在和对方的对峙中,他体会到对方颤抖和逃避的心理的时候,他一下子有了勇气,结果是对方终于承认了自己的错误。这次经历让L体会到了逻辑思维认知现实的威力,也体会到了形式思维支配行为的实质,而且也体会到了它们两者是怎样一起工作的。
实际上,之所以你知道道理,就是做不到,是因为知道的道理是在逻辑层面工作的,而行动是形式层面工作的。这就是知道道理而做不到的原因。那么如何让自己能够做到自己知道的道理哪?这个方法很多,比如提高认知察觉的能力,比如调整形式思维的工作模式。在诸多心理学的门派中,虽然理论基础不同,但是基本都是通过这些方面进行工作的。而就作者的观点,其实如果能从多角度共同工作,效果会更好。
(作者关于这张图片的观点:实际上,每个单词的第一个字母和最后的一个字母都是这个单子具有的特征,尤其在第一个字母和最后一个字母组合在一起的时候,就更加具有了唯一性,当然字母的长度和其中包含的其他字母的特征更具有提示性,我们的形式思维通过这种相似性的特征归类方式,也就是
这种方式,就把那个顺序错乱的单子当成了正确的单子。实际上一个顺序错乱的单词和顺序正确的单子具有的公共特征(A)是:收尾字母相同,长短相同,内涵的字母相同,而他们不具有的其他特征(顺序)被忽略了。)
性格测试:
心理短片:
原文链接:
以上网友发言只代表其个人观点,不代表新浪网的观点或立场。为什么佛法的道理都懂 却做不到?
妙法佛音禅悟妙道
一切都是福报(资料图)文:妙道为什么道理、法理懂得,心却做不到呢?因为福报不够。我知道发脾气不好,我还是要发脾气;我知道吃肉不好,我还是要吃肉;我知道顶撞爸妈不好,我还是要顶撞……为什么道理都懂,却做不到呢?福报不够。福报不够,禅定升不起来,被业障拖着走,就应该去念经、抄经、念咒、念佛、供僧、印经、放生、施食、修庙、侍奉父母、禅修、道场做义工,这些实修都能提升福报。智者大师说过:修福德不修智慧,叫作愚;修智慧不修福德,叫作狂。消耗享用过去的福报叫做“吃腐食”,不积福报总有一天会把福报吃完,没有福报处处是苦。什么是穷?不懂布施就是穷。不懂布施会有六种穷:财穷、身穷、智慧穷、心量穷、福报穷、担当穷。你遇到的一切人、一切事都是自己的福报。所以要赶快修福,否则劫难临头时想修福就来不及了。佛陀说:智慧,工巧,端正,精进,福德,这五者之中福德第一。遇到一切不如意事,不用抱怨,都是自己的业障,福报不够。没福报再努力也不会成功和幸福。有福报的人,他心中想什么,这件事就会出现。佛陀连小福都要积累,没有福报不能度众生,所以度众生一定要有福报。没福报你说你的心量和佛菩萨一样大,那是吹牛的。生活之所以有这个那个的问题,就是缺乏福报。天人有福报,就有禅定,可以在天上享福,没福报就会失禅定,因而堕到其他界道。所谓气场、底气,其实也是福报。福报大的人,禅定功夫大一些,所以给人感觉气场强大,这并不是装能装出来。人也是如此。有福报就快乐,没福报就算呆在皇宫里也整天忧愁苦恼,没福报是一切心理问题的根源。智慧、慈悲、人品、财富、美貌、气度乃至所有一切都是福报。生活中各种各样不顺遂的原因就是福报不够,某段时间没有福报,即使拥有很多,也感受不到快乐。福报不足的人,好比一锅汤,一碗污水倒入一锅汤,整锅汤都坏了;福报大的人,好比大海,一江污水流进大海,大海也不会被一江水转污,相反能把它转清,让自己更强大,纳百川而成百谷王。福报不够,会导致生活中出现各种各样的不顺和问题。这就是俗话说的“镇不住”,镇不住人、事、物,比如镇不住上司,镇不住下属,镇不住配偶,镇不住考试,镇不住姻缘,镇不住工作,汇聚不了人气……于是产生种种问题。乃至一个人的想法,他的爱好和追求,以及他的心量都在他的福报范围内,福报提升上去,爱好和追求会自然的改变,这一点可以用来帮助他人改掉一些瘾习。福报的范围包含一切:生活、工作顺利、薪酬好、恋爱幸福、结婚圆满、资财丰饶、人缘良好、儿女、威望、合作、生意好、身体、下属听话、心情, 乃至欣赏音乐、字画、风景, 眼界宽、心胸广阔、智商、情商、修养、品德、学校、想法、思维、世界观、禅定、开智慧、懂佛理、开悟、证果、遇良师益友、开法缘、往生,这一切都是福报,所以佛说在端正、精进、智慧、工巧、福德这五者之中,福德第一。福报升上去了,生活自然会好,自己的想法、爱好、追求也会跟着改变。福报在哪个层次,心量就在哪个层次,追求就在哪个层次。没有福报而说自己心量大,那是吹牛的。一百个亿砸来稳如泰山的企业家,心量自然比一个亿就砸得心跳贪婪的企业家心量大。打个比喻:把福报提升上去,自己就像一颗大星球。小星球根本转不动你,但是你可以转小星球。小星球就是生活中遇到的人、事、物。大星球引力大,转得小星球都跑来旋绕,福报就是这个引力。不顺就是没有那么大的福报,把这个不顺镇得住,压得下去,有福压众恶。开个小店,生意很好,福报镇得住。小店做大了,小伙计都不听话了,客人也少了,不顺、麻烦多了,这是福报不够这么大,镇不住了。做上司,下属都不听话,福报镇不住;做下属,上司随意指责你看你不顺眼,你的福报比他差距太大,失了平衡。喜欢一个对象,他老给你冷脸,你觉得压抑、不平等,那是因为他的福报比你大,所以是他转你,你围绕他转。找工作,老找不到,老找不成,这段时间福报不够,心里抑郁、悲伤、痛苦、想自杀,是因为这段时间没有福报了。一个工作,别人做都很顺,不出问题,自己去做,问题一个接一个。这是因为自己的福报太少,镇不住这工作。家里眷属闹别扭,爸妈、老婆、老公、孩子都有很多问题,很多烦恼,这是他们和自己的福报都不够了。福报不够,直接住到地狱、饿鬼位上去互相对待和感受生活。福报不够,就像一根小芦苇,业风一吹,就东倒西歪。福报够大,就像一座山脉,业风吹也不动,这就是镇得住。福报并不仅仅是以金钱房子好车来计算的,因为一切都是福报,包括禅定也是一种福报,生活中常见的事情如下棋、书法、专注练习禅修等等是增长禅定的,禅定代表福报,举个例子:有个人看到宝马车,得不到宝马车就为此痛苦,那说明这个人的福报最大也就只有宝马车那么大,心量也就这个宝马车这么大,追求也是这个宝马车这么大,因为这个宝马车就能转他,让他心动。福报超过这个宝马车,他就会觉得“宝马不怎么样”,宝马车不能引他心动;福报超过海滨别墅,他就会觉得“别墅也不怎样”,别墅不能引他心动;福报超过比尔盖茨,他就会觉得“我的财产全捐了算了”,一百亿放面前也不能引他心动。福报超过对方,他就会觉得“这个人很一般”,放面前也不会引他心动。因为什么?量大福大,福大量大,心量扩大了,胸怀宽广,快快乐乐,积极进取,顺遂无碍。如果你没有那么大的福报,却说自己的心量像菩萨那么大,那是吹牛的。有人会想,天魔也有大福报吗?天魔都是干坏事的。其实天魔的善根、智慧、禅定也是非常好的。有时在佛经上看,佛陀在上面说一句法,听法的恶魔一下开悟,就成了十地菩萨。但是我们听好多法,还是没开悟,这就是各自的善根福报所决定的。上微信搜【腾讯佛学】轻松关注佛学微信公众号。或下载【腾讯新闻】客户端, 获取更多精彩资讯。
正文已结束,您可以按alt+4进行评论
相关阅读:
看过本文的人还看了
点击关注“腾讯佛学 ”
扫描左侧二维码即可添加腾讯佛学官方微信;
您也可以在微信上搜索“腾讯佛学”,获取更多佛学资讯。
[责任编辑:airyzhan]
热门搜索:
Copyright & 1998 - 2017 Tencent. All Rights Reserved}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佛教做人道理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