释演如和尚个人简介哪年出生,何时想出家当和尚

地区:江西 九江市
积分:6439
头衔:高级摄影师
最后登录: 14:42
作品总数:170
博客访问量:142336
注册日期:
今日访问量:15
昨日访问量:18
本周排名:300以后
上周排名:300以后
帐&&&&号: qz
昵&&&&称: 释演顺和尚
性&&&&别:
头&&&&衔:高级摄影师
注册时间:
地&&&&区:江西 九江市
发 表 数:
精&&&&华: 23
生&&&&日:
工&&&&作:
庐山铁佛寺
释演顺,号净明,俗名司步群。湖北省书法家协会会员。江西省书法家协会会员
*网站图片已委托维权图盾()进行版权保护*推荐这篇日记的豆列
······
&(1人关注)释会深法师简介
会师简介愚僧随业而耒, 于西元1959年正月, 出生于台湾省屏东县恒春镇恒南路五公佛寺旁, 紧临河流岸边. 约2岁时, 身患恶疾, 医药无效, 依家乡习俗, 若能拜认佛菩萨或神或人为义父, 则有活命之机, 所以自幼即认五公菩萨为义父, 也因此殊缘所以稍具善根.然而个性却是刚强难伏难调経常惹怒母亲& 当然也时常被家慈惩罚& 不过还好从小即无怀恨之心, 相反地, 对家母更是感激万分& 少年之时若无家慈之严格管教, 如今不知落何地步说不定已养成极悪之习性, 或重大之人格缺陷, 若如此, 那人生可就悲哀了! 更何况要呢? 总之, 慈海孝为尘, 累世难报父母之恩于万一. 因为僧远离家乡, 未能亲奉家母, 深感惭愧! 贫僧只有于他乡, 常作功德迴向给家母, 祝福她老人家身心康泰, 吉祥如意, 百年之后, 得以往生极楽净土.拙僧求学过程是从恒春国小, 恒春国中高雄前镇高中台北台湾大学, 后耒服完兵役, 即入社会工作, 于西元 1990年归依. 并听闻, 隔年即受在家菩萨戒. 法师因出家前即深入, 研习経藏, 当研读&大乘起信论& 时, 内心突然生起一念, 为何要研究経典? 反覆思惟之后原耒就是要弘法渡众, 续佛慧命, 如此坚定之心念, 犹如洪水不可遏止, 深深地激发出内心所隐藏的菩提种子. 所以决心出家为僧. 这是出于先天的使命感; 因此心中常存一种信念,就是&渡人须先自渡, 覚他须先自覚, 梅花寒中生, 道业苦中成&这是证悟渡众的不变法则. 的弘扬, 不只在于言说, 更须要去亲证, 才能真正了解佛法的本质与玄奥.既然作此决定, 首要之务, 即是寻找剃度上师, 以满心愿.所以于月, 就到处参访佛寺, 终在日, 于台湾高雄元亨寺住持上菩下妙上人座下圆顶出家. 次日, 立即云游行脚各地山林之间, 过着闲云野鹤, 与世无争的修行生涯, 真是欢喜无量, 难以言喻! 后耒于1995年11月中旬即前往台湾新竹玄奘大学受三坛大戒. 园满具足戒之后, 随即如昔进入山林修行. 期间居无定所, 曾于山洞, 土地公庙, 厕所, 简陋茅屋, 破旧老房子, 山中谅亭, 居士家, 佛寺, 车上等处暂住过. 虽然时有不便之处, 然而, 念念在道, 心无所求, 自然也就能随遇而安, 悠然自在了.佛法若无落实在修証上, 纵然百年研究, 也只是个知解宗徒的学者而己. 这与証悟是没有直接关系的. 反而, 有时会更增加自已的傲慢心, 或强烈的我, 法二执之心, 更糟的是甚至軽视毁谤, 造如此无间地狱之罪,那可就值得同情与怜悯了!贫僧因为有此修行之信念, 所以才能随缘自在, 而不起烦恼之心, 一直到日, 于台湾台北内湖& 妙音讲堂& 正式讲経说法渡众, 为期约2年. 后耒转移至基隆无尽藏法堂继续开法接众, 至今2006年未曾中断. 出家人修行是本务, 弘法是天职, 但愿法界有情, 都能亲近三宝, 听闻佛法, 广发无上菩提心, 广渡迷情,而共同登上成佛的彼岸.-----------------------------------------------------------------------------------------------------------------会师佛学内容推荐会深法师佛教文章大全会深法师佛学视频在线观看及下载-----------------------------------------------------------------------------------------------------------------会深法师相关链接-----------------------------------------------------------------------------------------------------------------
查看: 429|
佛缘网站的运行需要大量的资金及人力,以下法宝流通的收益将用于佛缘网站的建设。感恩您的支持!
非经营性互联网文化单位备案:
地址:福建省厦门市湖里区金湖一里6号409室 邮编:361010 联系人:陈晓毅
电话:(值班时间:9:00-17:30) QQ群:8899063 QQ:出家的条件、程序和仪式是怎样的? - 如是我闻佛教网
&&&& && &&&& &&&& 出家的条件、程序和仪式是怎样的?
出家的条件、程序和仪式是怎样的?
一个人要加入僧团,成为正式的出家修行者,不仅要符合一定的条件,而且还要履行一整套严格的程序和仪式。出家条件主要有“”和“”。
出家的条件
对于出家是有着严格规定的。一个人要出家,除了信奉佛教、真心愿意佛门之外,一般来说还要符合以下条件:
一、必须是一个自由人。为人子女的,要得到父母的同意;身有官职的要辞去官职;已结婚的,要解除婚姻关系等。总之,出家前要摆脱人的所有社会属性。
二、要接受身体检查。一些患有疾病和身体有缺陷的人是不允许出家的。主要有:患有恶疾的人;“黄门”,就是被阉割的人,这样的人是佛教尤其忌讳的;男性或者女性性征不全的人,这样的人被佛教视为身体不净。
三、没有犯过罪。尤其是犯过重罪的人是被禁止出家的。
四、没有债务纠纷。
出家的程序、仪式
出家和受戒密不可分,出家就要受戒,一个人只有正式受过戒了才能获得真正的僧人资格。一般来说,汉传佛教的僧人一般要受三次戒:第一次是沙弥戒;第二次是戒;第三次是菩萨戒。这三戒合称“三坛传戒”。
第二次受比丘戒是成为一名正式僧人的根本戒律。也就是说,受了比丘戒.就有了正式的僧人资格。
受比丘戒要满足一定的条件:首先,受戒者必须年满20岁,并且曾受过沙弥戒。其次,授戒仪式上必须有足够数量的主持和尚和证明人。
汉传佛教一般要求“十师”,或者称“三师七证”。三师包括:授戒的主师、教授师和羯磨师(羯磨,指佛事中的表白、告知等事)。三师缺一不可。七证则是七位受过比丘戒的僧人在旁为证。
“三师七证”如果数量不够或者其中有一个人犯过戒律,授戒仪式就不能生效。
最后,授比丘戒的仪式还要在特定的地点举行,这就是“戒坛”。
比丘戒受戒仪式的程序大体如下:
首先,寺院鸣钟,将僧众和受戒者集中到戒台殿,然后十师由戒坛南面下层东阶登坛,在坛顶自东向北绕佛像一周,依次就座。其他的僧人都在戒坛的中下两层依次坐下,而受戒者则站在坛下南边东阶上,面向西方。这时候,威仪教授师引导受戒人先向佛像行三遍跪拜礼,再一一礼拜十师及僧众,接着合掌跪在草垫上,念乞戒文:“大德一心念我某某,今请大德为和尚,愿大德为我做和尚。我依大德故,得受具足戒慈悲故。”接着,教授师下坛,向受戒人说明比丘必备的衣钵等六种物品的名称和样式。并询问:“今此衣钵是汝自己有否?”受戒者一一回答说:“有”。
此后,教授师单独、隐秘地向受戒人查问“十三难事”和“十六轻遮”。“难事”是指不能受戒的恶事,“轻遮”是指身体具有某种缺陷,并不是做过恶事。对教授师的询问,受戒者要诚实地回答。这些“难事”和“轻遮”中,只要受戒者符合其中一条,就不允许受戒。如果考核全部通过,教授师将向僧众说明,这个受戒者是“遍净之身”。众僧同意后,受戒人进来,再次礼拜佛像、十师和众僧,然后登上坛顶,在羯磨师面前请戒。
羯磨师在坛上当众再次查问受戒者是否犯有“难事”和“轻遮”。问完后,羯磨师开始做“四白羯磨”。这里的“白”是表白的意思,也就是羯磨师要向主戒的大德和其他僧众说明刚才询问的情况,请众僧表示是否同意。请示一共有四次,故称“四白羯磨”。最后一遍羯磨说完,众僧都不说话,就表示全体通过了。这时,羯磨师就宣布,此人可受具足戒。受戒完毕,十师和众僧依次下坛,比丘戒仪式结束。
责任编辑: 文章修订1.1
阅读本文的人还阅读:}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想出家当和尚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