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紧万能险到底是在维护公司利益谁的利益

扫描或点击关注中金在线客服
使用中金财经扫码登陆
下次自动登录
其它账号登录:
|||||||||||||||||||||||||
&&&&>> &正文
收紧万能险是在维护谁的利益?
来源:东方网&&&
作者:佚名&&&
中金在线微博
扫描二维码
中金在线微信
扫描或点击关注中金在线客服
  近期,多家险企高管表示受到政策监管的严控,公司已开始调整结构,降低中短期产品销售的占比。多家银行也表示已开始停售万能险品种,部分银行表示在售的万能险已没有两年期以下的产品。
  所谓万能险,是指包含投资和保障两大功能的人身险产品,投保人将保费交到保险公司后会分别进入两个账户,一部分进入风险保障账户用于保障,另一部分进入投资账户用于投资,其中保障额度和投资额度投保人可根据不同时期的需求进行调节,投资账户的资金由保险公司代为投资,投资利益上不封顶,下设最低保障利率。一般来说,最低保障利率为1.75%、2.25%和2.5%,具体由保险公司确定。不同的保险公司,所确定的最低保障利率也不同。
  对万能险,在目前投资渠道并不太多的情况下,广大居民还是非常喜欢的,也是投资热情比较高的。其收益不仅高于银行同期存款收益,也高于银行一般理财产品收益。即便投资部分收益出现问题,也不影响投资者的基本收益。所以,这款保险产品一直是市场上比较畅销的产品,也是保险公司和银行都比较喜欢的产品。
  那么,为什么管理层会突然加强对万能险的监管,收紧万能险政策呢?很显然,这是受宝能等购买万科股权引起的。因为,宝能和安邦在购买万科股权时,使用的都是万能险,且购买力度很大,宝能还因此被称之为“野蛮人”。
  因为是利用万能险购买的万科股权,因为万能险对回报的要求相对较高、风险也较大,因为万科团队不喜欢宝能、王石不喜欢姚振华,所以,宝能的行为就被看作是“野蛮人”行为,而万能险也被看成了“万恶险”。所以,需要严加监管。我们不禁要问,为什么不能反过来想一想,因为万能险的回报率要求相对较高,风险也较大。因此,投资也需要更加稳定、更加可靠的项目或企业。只有这样,万能险才不会有风险。万科作为一家业绩不错的公司,当然是万能险投资需要追求的目标了。而不是首先假设万能险是有问题的,再提出如何加强对万能险监管的措施。这显然是不公平的,也是不公正的。
  事实上,保险公司开设万能险,除了企业发展需要之外,也是通过这样的方式和途径,给广大居民增加一个投资渠道,增加一块相对稳定的投资收益。保险公司将万能险获得的资金,投资相对优质的上市公司,也是为了确保万能险不出现问题,并给投资者带去更多的收益,应当不存在任何问题。
  要知道,保险公司不象银行,其通过销售理财产品获得的收益,不能用于放贷,而只能用于投资。想一想,银行以低价格获得的存款,在投放过程中,由于掌握着极大的话语权和政策制定权。因此,转嫁给企业和居民的融资成本极高,获得的利差和收益差也极大。而保险公司要想获得一定收益,就只有利用投资手段,承担投资风险,与银行的强势放贷相比,显然不可同日而语。在这样的情况下,管理层为什么要对万能险设置更高门槛,给万能险硬上紧箍咒呢?为什么不允许保险公司到股市去寻找一些可以取得较高投资回报收益的企业与项目呢?显然,这样的政策是不够公平的,是对保险公司及其投资者的利益伤害。尤其是普通居民,好容易有一个可以增加投资收益的渠道,又因为万科事件的发生,被人为关闭或压缩利益空间了。
  我们认为,对万能险,如果在制度设计、产品营销、投资等方面存在问题,可以规范,也可以设置一定的收益门槛,以防范可能出现的风险。但是,监管不能因为宝能利用万能险投资了万科,并受到了万科管理层的竭力抵制,就迅速出台,收紧政策,这样,无疑是颠倒了市场与监管的关系,破坏了市场的正常秩序。政策的制定,决不能用保护少数人利益的方式来损害大众利益,缩小居民的投资渠道。宝能等该不该用万能险收购万科的股权,应当看是否有违规现象存在,是否符合规则和法规。如果没有,就没有理由对万能险采取紧缩政策。至于万科的股权问题,那完全是企业自身的问题。一个治理结构合理,内部监督机制健全的企业,应当不怕资本的进入,不怕别人对企业控股。怕,就说明企业的治理结构存在问题,就应当在企业找漏洞、堵缺口,而不是对资本说“不”。所以,万能险可以加强监管,但一定要公平公正。
责任编辑:cnfol001
我来说两句
24小时热门文章
栏目最新文章扫一扫,慧博手机终端下载!
>>保险资讯
万能险监管“收紧” 保护消费者利益是发展重点
来源: 18:12:00
万科股权之争让许多人关注上了万能险。由此,关于万能险的监管也成了热议话题。
  万科股权之争让许多人关注上了万能险。由此,关于万能险的监管也成了热议话题。  保监会6日傍晚连发两份通知,强化人身保险产品监管,其中最引人注目的就是针对万能险产品的一系列监管新规。业内人士指出,对于万能险,产品本身、监管规则等均需进一步完善,但风险防范、保护消费者利益应该始终是这一产品发展的重点。
  万能险一直是监管层关注的重点  万能险,是兼具风险保障和投资储蓄功能的人身,具有缴费灵活、保额可调整等特点。万能保险所缴保费分为两部分,一部分用于保险保障,另一部分进入投资账户进行资金运用。  近些年,万能险一直是监管层关注的重点。保监会此次也是多管齐下,加大监管力度。  根据市场下行情况,保监会将万能险责任准备金评估上限下调0.5个百分点至3%,高于评估利率上限的人身保险产品报保监会审批,防范利差损风险,同时增强保险公司未来履行合同义务的能力。  保监会还进一步规定,将包括万能险在内的人身保险产品主要年龄段的死亡保险金额比例要求由120%提升至160%,该要求超过美国、欧洲、亚洲等世界主要国家和地区保险监管部门的要求。  保监会在两份通知中,多次提及万能险的强化监管,要求保险公司加强经营管理,万能险结算利率水平与公司实际投资收益率挂钩并合理确定,防范公司通过不合实际的结算利率进行恶性竞争等问题。  “万能险等人身保险产品定价利率和负债成本将逐步回落,产品激进定价和高结算利率行为将受到显著遏制,业务结构将逐步优化,保险公司盈利能力、风险防范能力和可持续发展能力将进一步增强。”对于此次政策出台的效果,保监会相关负责人在答记者问中说。  防止大股东把保险公司变成融资平台  万能险源于美国,目前已成为欧美发达国家以及周边国家(如新加坡、日本)保险市场上通行、主流的保险产品之一,2000年进入中国市场。据初步统计,2016年上半年,国内共有67家人身保险公司销售万能险产品,规模保费收入合计达7746亿元,约占同期人身保险规模保费收入的35%左右。  然而,由于投资上所具有的灵活特性,万能险进入中国资本市场后的投资行为也受到各方关注。  从国际视角看,很多保险公司都运用万能险在内的保险资金开展股票、股权等资本性投资,既有财务投资,也有以控制为目的的战略投资。  近些年,我国监管层也从投资范围、比例限制、运作规范、压力测试等方面相继出台一系列规定,而万能险的投资风险则由保险公司承担,消费者不承担投资风险。即使保险公司发生投资亏损,也要给予消费者不低于最低保证利率的结算利率。  北京工商大学保险学系主任王绪瑾认为,万能险本质上是保障功能占第一的保险,与公募基金、信托等其他金融产品有本质区别。  保监会也曾一再表示,坚持“保险姓保”,万能险本质上是保险。  此次,保监会再次强调,将综合运用多种手段,强化对万能险等人身保险产品的监管力度,严守风险底线。“加快风险保障型和长期储蓄型业务发展,要求保险公司要姓‘保’,防止大股东把保险公司变成融资平台。”  新规避免“急刹车”给出调整时间表  从行业整体看,万能险业务近年来保持了较快增长,但作为一项较为新兴的保险形式,万能险存在的潜在风险也受到业内关注。  一些业内人士也指出,个别公司由于经营风格较为激进,的确存在一定的风险隐患:一是万能险占比过高,形成一定的路径依赖,公司保费收入容易大起大落;二是将部分短期资金投资于股权等长期品种,存在一定的资产负债错配问题,并有可能引发流动性风险。  太平洋人寿总精算师陈秀娟介绍,从目前监管部门对万能险的风险防范思路看,是在进一步强化规模管控、加强资产负债匹配和现金流风险管理、加强信息披露等。  今年3月,保监会发文,将以高收益万能险为代表的中短存续期产品规模严格控制在资本金的2倍以内,1年期以内的产品要求立即停售,1至3年期的产品要逐步控制在中短期产品总规模的50%以内。  在保监会本次的强化监管中,也从整体上对人身保险产品中短存续期业务占比提出比例要求。继续保持对中短存续期业务规模的管控,要求自2019年开始中短存续期业务占比不得超过50%,2020年和2021年进一步降至40%和30%,给市场以明确预期,引导部分保险公司逐步调整业务结构,避免“急刹车”,形成现金流风险。  一些专家表示,在监管中要坚决强化与杜绝的,应该是个别社会资本进入保险行业并不是真正为了做保险,而是为了搭建融资平台,甚至将保险公司当做大股东或实际控制人的提款机,这严重偏离了人身险业的自身发展规律。  “未来必须加强混业监管,万能险涉及保险、证券等多领域,监管机制应更加协调、联动。”北京大学国家发展研究院教授周其仁建议。
(责任编辑:DF120)
我要点评此资讯
打开微信,点击底部的"发现",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
推荐给朋友:
以上行业显示为大行业分类,点击进入可选择细分行业
12345678910
12345678910
客服电话:400-806-1866
&&&&客服QQ:1223022
&&&客服Email:
Copyright@2002-
备案序号:冀ICP备号-2
京公网安备:37
本网站用于投资学习与研究用途,如果您的文章和报告不愿意在我们平台展示,请联系我们,谢谢!版权所有 & 中国网·东海资讯 监督电话:025- 京ICP证 040089号
京公网安备号 京网文[5号
法律顾问: |
| 未经书面授权禁止复制或建立镜像新闻爆料:finance@ 电话:(010)
免责声明:中国网财经转载此文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不代表本网的观点和立场。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支持人民币汇率机制市场化改革方向,但中国这么大、百姓金融意识有待提高,激进改革风险大。
全球经济面临的主要挑战是如何从2008年全球金融危机中复苏,而解决方案是全球基础设施投资。
适度提高人民币汇率波动的容忍度,有利于灵活应对离岸市场汇率波动和进一步推动人民币国际化。
生态保护红线不但要划在图上、落在地上,更体现在推动经济社会发展过程中要有规矩。
中科招商联席总裁敖勇冰表示,新三板估值偏低,未来存较大投资套利空间。
程晓明在接受中国网财经记者采访时明确表示:“优先股并不适合新三板的挂牌公司。”
撮合中介这个看似生疏的名词,却摆着无比娴熟的姿势,隐秘又堂皇地站在新三板交投的舞台。
券商推荐挂牌或者做市业务不活跃的原因各有不同,实力强弱是核心原因。
此页面上的内容需要较新版本的 Adobe Flash Player。
中国网是国务院新闻办公室领导,中国外文出版发行事业局管理的国家重点新闻网站。本网通过10个语种11个文版,24小时对外发布信息,是中国进行国际传播、信息交流的重要窗口。
凡本网站注明“来源:中国网财经”的所有作品,均为本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
电话:81166
传真:81900
邮箱:finance@}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维护群众利益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