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产业金融事业部怎样与金融有效对接

让文化创意与金融资本常态化对接---深圳特区报
第A09版:打造世界科技第一展
标 题 导 航
第A01 : 头版
第A02 : 广告
第A03 : 打造世界科技第一展
第A04 : 打造世界科技第一展
第A05 : 打造世界科技第一展
第A06 : 打造世界科技第一展
第A07 : 打造世界科技第一展
第A08 : 打造世界科技第一展
第A09 : 打造世界科技第一展
第A10 : 打造世界科技第一展
第A11 : 广告
第A12 : 打造世界科技第一展
第A13 : 打造世界科技第一展
第A14 : 打造世界科技第一展
第A15 : 打造世界科技第一展
第A16 : 深圳新闻
第A17 : 中国新闻
第A18 : 中国新闻
第A19 : 中国新闻
第A20 : 中国新闻
第A21 : 世界新闻
第A22 : 体育新闻
第A23 : 体育新闻
第A24 : 信息超市
第B01 : 鹏城今版
第B02 : 法官说法
第B03 : 今版城事
第B04 : 今版城事
第C01 : 今日财经
第C02 : 产业动向
第C03 : 市场直击
第C04 : 证券投资
第D01 : 文化星空
第D02 : 文化星空
第D03 : 文化星空
第D04 : 娱乐头条
第E01 : 汽车时代
第E02 : 车焦点
第E03 : 车焦点
第E04 : 车天下
第E05 : 车导购
第E06 : 车导购
第E07 : 车百科
第E08 : 车测试
第E09 : 汽车时代
第E10 : 车专题
第E11 : 车缤纷
第E12 : 车缤纷
深圳文化产权交易所挂牌成立势必为深圳文化产业发展注入源源不竭新鲜血液
让文化创意与金融资本常态化对接
&&乘着高交会的东风,深圳文化产权交易所在昨天正式挂牌成立。&&如果说,在高新技术蓬勃发展的深圳,文化与科技的高度融合,让深圳的文化产业插上了腾飞的翅膀。如今,深圳文交所这一全新文化交易平台的成立,实现了文化产业与金融资本的有效对接,势必为深圳文化产业的发展注入源源不竭的新鲜血液。&&诚如文化部文化产业司司长刘玉珠在揭牌仪式上的精妙概述——“深圳在推进文化与市场对接、文化与科技对接、文化与资本对接上,都取得了突破,为文化产业的进一步发展创新打下了坚实的基础,也为提高产业竞争力和抗风险能力走出了一条新路”。&&文交所,可面向全国乃至全球集聚优秀的“文化创意”,同时亦可集聚各方“金融资本”,让两者在文化产权交易的平台上,实现常态化的对接。&&文交所,可将文博会征集到的优质文化项目进行挂牌交易,促进项目的成交,从而建立起文博会的长效机制,使之成为永不落幕的“文博会”。&&文交所,推动深圳文化产业继续大放异彩&&文化产业的蓬勃发展,是深圳经济发展中一道特别亮丽的风景。&&近年来,深圳以深化文化体制改革为契机,加大扶持力度,推动文化产业跨越式发展,制定出台了《深圳经济特区文化产业促进条例》等一系列政策,设立了文化产业发展专项资金,打造文化与科技深度融合的文化产业新形态,实施重大文化产业项目带动战略,涌现出华强文化科技、腾讯等一大批知名文化企业,成功举办了五届文博会,文化产业成为深圳的第四支柱产业……几年的励精图治,深圳一跃成为国内文化产业发展的先锋城市。&&然而,我市文化产业的进一步发展也日益面临着投融资渠道不畅、产权保护和交易不足、高端人才匮乏等瓶颈制约。同时,在激烈的区域竞争中,在国家《文化产业振兴规划》出台之后,深圳的文化产业如何牢牢抓住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促进我市文化产业迈上新台阶,继续大放异彩?&&深圳的选择是,推进文化市场体制机制创新,加快文化产权交易机构建设,以此为突破口,加强文化产权保护,促进文化产权交易,拓展文化产业投融资渠道,努力将深圳打造成为国内最重要的文化产权交易和投融资服务中心之一。正因如此,在中央领导的关注关怀下,在中宣部、文化部、国资委等中央各部委的支持下,在深圳市委市政府的重视和相关部门齐心协力的推动下,深圳文交所应运而生。&&文交所,为文化产业投融资铺设一条通衢大道&&“文交所可以给企业带来实实在在的好处,我们非常重视这个平台”。作为首批签约项目,南岭丝绸文化创意产业园与建行深圳分行签订了5000万的融资合约,公司董事长郑桂泉告诉记者,该园是以丝绸文化和创意为题材的国家级文化产业园,这个项目在文博会上展示后,经专家评估,赢得银行的青睐。在他看来,缺少资金、缺少展示平台,是文化企业发展的主要难题,文交所这一交易平台,无疑成为了文化项目与资本的“婚介所”,并最终能推动优秀文化项目走出去,“我们有信心,依托这个平台做大做强”。&&对于文交所在文化产业与金融资本对接中发挥的作用,建设银行深圳分行副行长祝九胜同样赞不绝口。他坦言,文化产业成长性很高,流动性好,投资回报率不错,但因为文化产业的特殊性,在项目评估上存在许多困难,资本对文化产业的渗透度一直不高。文交所的成立,担当起客观独立的第三方作用,“一种产业的发展,都是从最初的简单商品流动,逐渐发展到股权等各种要素的流动,文交所的成立顺应了文化产业的发展规律,为产业发展提供配套服务,防范和减少资金流动中的风险,并帮助资金增值,分享行业成长的收益。” &&融资难,的确是制约文化产业发展的一大掣肘。与其他产业不同,文化产业主要是以知识产权和品牌价值等无形资产作为资产存在的表现形式。当前,文化企业面临最大的困难就是融资难,而融资难的重要原因之一在于缺乏专业市场的支撑,缺乏对文化产权内在价值的市场评估。&&一个文化创意,如何转化为商品?一家文化企业,如何获得市场估值?一种文化产业,如何实现与资本对接?文交所的成立,将为文化产业的投融资铺设一条通途。一方面,文交所将提供一个文化产权鉴定、托管、交易的有效平台,使文化产权保护市场化、制度化,在规范文化市场行为的同时,促进创新与市场、成果与资金的紧密结合,满足文化创意成果的转化的需要。另一方面,文化产权交易市场将发挥文化产权价值发现和文化产业资源配置的功能,为文化企业和潜在的投资者提供专业化服务,使二者高效衔接,激活文化企业的创意和创新。&&“文交所对于解决中小企业的融资难题意义尤其重大。”市文改办副主任倪鹤琴分析,对这些企业而言,他们经常有一些好项目,却苦于找不到融资机构,同时,一些投融资机构,也找不到好创目。有了文交所这个平台,两者可以实现很好的对接。值得关注的是,文交所还将设立一些文化产业基金,与一些好项目主动配对,让好项目与资本碰撞出火花,实现有效整合。&&文交所,将推动文博会“永不落幕”&&经过五年发展,文博会已成为全国唯一国家级、综合性、国际化的文化产业盛会,成为拉动中国文化产业发展和推动中国文化产品出口的一个巨大引擎。&&以第五届文博会为例,本届展会在全球金融海啸中逆势而上,在人气、规模、质量、效益等方面有了新的提升——参加文博会各项活动的观众达到351.75万人次,比上届增加83万人次;专业观众36.83万人次,其中境外专业观众7.46万人次;总成交额达到877.62亿元,比上届全部成交额增加了175.3亿元,其中超亿元项目达102个。&&虽然每届的交易成果都十分喜人,但文博会每年一度,会期有限,需要一个能够为文化产业项目交易提供持续服务的平台,以最大限度地发挥文博会的功能效益。文交所,将扮演一个重要的角色,这一常设性的文化产权交易机构,可以通过将文博会征集到的优质文化项目进行挂牌交易,促进项目的成交,从而建立起文博会的长效机制,使之成为永不落幕的“文博会”,更好地发挥国家级、国际化的平台功能。同时,文博会丰富的文化产业项目和产权资源,也有利于保证文化产权交易机构建成后的成功运营。&&记者在一本厚厚的“文交所首批挂牌项目汇编”中看到,文交所重点推荐的项目就有几十个,包括网络及新媒体、动漫游戏、娱乐演艺、工艺美术、影视制作、文化设施等,这些项目来自全国各地,在挂牌推介中,每个项目分“简介”、“投资总额”、“融资总额”、“市场预测”等进行了具体描述。显然,文交所可以突破地域和时间,推动文化产权的交易,很好地与文博会进行对接,并实现共赢。&&文交所,依托市场化专业化运作走出一条特色之路&&深圳文交所成立之后,如何走出一条特色之路呢?&&我们看到,深圳文交所的一个重要目标是——打造成为立足深圳、对接港澳台、服务全国的高层次、综合性、专业化文化产权交易和投融资平台。&&那么,怎么实现这一目标呢?&&深圳文交所将坚持市场化运作方向,突出与文博会配套,通过文博会公司参股文化产权交易所,建立起文交所与文博会的紧密联系,实现与文博会文化产权交易资源的配套服务及功能互补,有力提升文博会的文化项目和产权交易功能。文交所还将坚持以市场化运作为主体,发挥市场机制在提高效率和改进服务水平等方面的优势,形成政府引导、市场化运作、企业化管理的良好机制。&&同时,文交所将突出文化与科技结合。创意、科技和文化高度融合而产生的新型业态,是现代文化产业体系构建的核心所在,也是深圳文化产业发展的优势。深圳文交所的建设依托于原深圳国际高新技术产权交易所的技术产权交易和制度平台,能够在推进文化产权鉴定、托管、交易的同时,促进科技与文化、创新与市场、成果与资金的紧密结合,更好地满足文化创意成果转化的需要。&&此外,文交所将突出投融资服务平台功能,在交易品种设计上,除了一般性的文化产品和文化企业股权交易,深圳文交所更注重通过类证券化的交易品种设计,促进文化产品、项目的权益化、资本化,从而增强各类文化产权的市场流动性和交易的规范性,更好地提供文化领域的投融资服务。按照产品开发规划,在第一年,文交所将以现货产品交易和企业股权交易为主;从第二年开始,交易所将开发并交易部分类证券化产品,包括文化产品期货及期权、文化产业投资基金等;在2-3年后,交易所将开展各类衍生产品交易,包括文化项目投资受益权、艺术品权益证等;在时机成熟时,进一步研究开发文化产权交易指数。&&【相关链接】&&文交所的交易品种&&文交所的交易品种主要包括:书画、陶瓷、玉石、古玩、丝绸等艺术品以及文学作品、影视作品、数字产品、工业设计等著作权和版权的转让或授权交易,文化产品期货及期权、艺术品权益证、文化项目投资受益权、文化产业投资基金和文化产权交易指数等类证券化产品交易,以及文化企业股权交易等。&&文交所的建设将分“两步走”&&根据我市文化产权交易市场尚处于发育初期的实际情况,深圳将按照“分步实施”的方案积极稳妥地推进文交所建设。第一步,先在深圳联合产权交易所的统一交易平台上开发文化产权交易系统,作为一个重要的板块相对独立运作,同时加挂深圳文化产权交易所牌子。此阶段的任务主要是积累运作经验、进行项目和专业人才储备,探索完善交易制度和交易模式。第二步,积极筹划组建具有独立法人资格的股份制文化产权交易所公司,对文化产权交易进行专业化、股份化、公司化运营。股东由市联交所、文博会公司并吸纳具有市场影响力的民营文化企业组成。&&文交所主要承担四大功能&&1、文化产权交易平台。通过高效的信息发布平台和电子交易系统,广泛征集买家,充分发现市场价格,提高文化产权交易效率。通过文化产权类证券化设计和做市商交易制度,提高文化产权的流动性,吸引文化产权、国内外资本、中间商、经纪人、评估机构、金融机构等参与者进入市场。&&2、文化产业投融资平台。面向合资格投资人,设计开发符合文化产权交易特性的融资产品和投资工具,为各类文化企业以及影视制作、动漫、大型文艺汇演等文化主题项目提供融资支持。发起设立文化产业投资基金,吸纳社会资本进入市场,有效解决文化企业融资难问题。&&3、文化企业孵化加速平台。提供文化企业改制、重组、股权登记托管、融资、监管、辅导等完善的服务,降低文化创业企业的风险和成本,提高孵化效率,加速其成长,辅导其走入资本市场。&&4、文化产权登记托管平台。承担地方性文化产权登记职能,办理各类文化产权的托管,提供交易见证、过户、质押登记、冻结等各种增值服务。金融支持文化产业发展:如何实现有效对接_国内财经_新浪财经_新浪网
金融支持文化产业发展:如何实现有效对接
  新华网北京12月4日专电(记者刘诗平、常晓华)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提出,加快发展文化产业、推动文化产业成为国民经济支柱性产业,并要求加大金融对文化产业的政策扶持力度。对此,主要金融机构有什么新做法金融支持文化产业发展如何才能实现有效对接记者近日就金融支持文化产业发展话题进行了相关采访。
  “银、证、保”齐上阵 发展迅速
  2010年3月,人民银行等九部委联合发布《关于金融支持文化产业振兴和发展繁荣的指导意见》,首次从国家政策层面提出加大金融支持文化产业的力度,推动金融业与文化产业全面对接。一年多来,金融支持文化产业发展的力度明显加大,主要表现在:
  银行创新信贷产品并提供专业化服务。央行统计,2010年,全国文化产业中长期贷款新增276亿元,年末余额同比增长61.6%,比上年末提高39.1个百分点,余额增速创历史新高。
  作为五大商业银行,工、农、中、建、交行在金融系统中为文化产业提供的融资服务举足轻重。截至今年9月末,五大商业银行文化产业贷款余额为2000亿元左右。虽然五大商业银行贷款数额相对不大,但为文化产业提供融资的增幅显著加快。工行在去年文化产业贷款增加140多亿元的基础上,今年新增投放92亿元,增幅17.71%;中行文化产业贷款余额也较2009年初增长了55%。
  各家商业银行一直在积极探索支持文化产业发展。公司金融总部杨巍介绍,中行根据自身国际化程度、综合化经营程度较高的特点,创新金融产品服务,如开发了针对影视剧制作行业中小企业的“影视通宝”;通过跨境联动,为文化企业“走出去”“引进来”提供金融服务支持;建设一站式金融服务平台;突出地区特色,采取差异化发展。
  董事长胡怀邦表示,下一步交行将创新信贷产品,加快信贷资源向重点区域、重点企业和重点项目倾斜,创新完善综合金融服务方案,夯实风险管理基础。积极探索融资担保创新途径,落实物业抵押、版权质押、收费权质押、应收款质押等担保方式,建立和完善多层次贷款风险分担机制―发中小企业特有的授信风险评价体系。与专业担保机构共建风控平台,健全风险管控体系。
  证券市场成为文化产业融资新平台。截至2011年6月,有50多家文化企业在沪深证券交易所上市,涉及演艺、文化旅游、动漫游戏、影视制作发行等领域。国内外私募基金已开始进入文化产业。
  保险业积极尝试支持文化产业。今年1月,保险支持文化产业试点正式启动,并公布了首批11个试点险种和3家试点保险公司。
  制约金融支持文化产业发展的瓶颈
  记者在浙江采访时了解到,在全国规模最大的影视拍摄基地――浙江东阳横店影视产业实验区,2011年8月末入区企业达到420家,然而却没有保险公司提供相关保险服务。
  目前,我国金融支持文化产业仍处于发展的初级阶段。中国传媒大学文化产业研究院学术委员会主任齐勇锋说:“由于产业特点和体制约束,目前文化产业还难以实现与金融和资本市场的有效对接。资金严重不足,不仅影响了中小文化企业的生存发展,也制约了文化产业持续健康发展,后劲不足。”
  “文化企业是以轻资产运行的创新型企业,多以智力投资为主,拥有的主要是版权、知识产权等轻质资产。这对以抵押担保为融资先决条件的传统金融机构而言,是个不小的障碍。”董事长董文标说,无形资产评估体系不健全,专业性的文化保险机构与融资担保机构缺乏,知识产权抵质押制度不完备,这些也对文化金融业务的创新和发展,构成了体制上的制约。
  董文标认为,文化产业链前端的内容原创环节多是分散化的中小企业和个人工作室,产业链后端的制作和传播环节则由大型国有传媒机构垄断,市场开发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不强。在条块分割的产业结构中,文化创意的产业化无法落实,文化产业“一次开发,多次利用”的高收益赢利模式无法实现,金融机构介入其中难以图利,也是制约我国文化和金融结合的一大瓶颈。
  工行董事长姜建清表示,目前,文化产业集中度不高,企业规模小而分散,成长不确定性大;部分国有龙头文化企业经营理念和机制陈旧,市场竞争力较弱;文化企业核心资产无形化,存在“轻资产”的特性;知识产权评估、交易市场体系不健全,质押担保存在一定风险,是金融支持文化产业发展存在的主要问题。
  金融与文化产业:如何有效对接
  目前,我国文化产业面临快速发展的历史机遇,推动文化产业成为国民经济支柱产业已成为一项重要目标。2010年全国文化产业法人单位增加值超过1.1万亿元,占GDP的比重为2.78%。十七届六中全会确定,到2016年文化产业占国内生产总值(GDP)的比重达到5%。
  董文标认为,中国正面对一次文化大发展的历史性机遇,当前文化产业的众多细分领域已具备产业化、市场化的条件,金融业积极参与正当其时。
  如何更好地实现金融与文化产业对接工行董事长姜建清认为,要进一步提高文化产业的规模化、集约化、专业化水平,提升文化产业整体的市场化水平。继续深化文化体制改革,建立起全国统一的文化市场,培育健康的市场竞争机制;鼓励文化企业加快建立市场化运作机制;对商业银行支持文化企业特别是中小企业贷款,探索差异化金融监管政策;由政府主导建立文化产业融资信息管理平台并出台相应的支持政策;建立文化产业版权评估体系,发挥文化产权交易所作用,加快文化版权交易和流通,成立专业文化担保公司。
  人民银行表示,将深入推进金融改革创新,引导商业银行开发适合文化企业特点的信贷产品,加大金融业支持文化产业的信贷投放;建立健全多层次的贷款风险分担和补偿机制;支持文化企业通过银行间债券市场融资,鼓励各类资金支持文化产业发展,扩大文化企业直接融资规模。
  保监会负责人说,积极培育和发展文化产业保险市场。创新和开发适合文化企业特点的保险产品,提高保险在文化产业中的覆盖面和渗透度。同时,鼓励保险公司积极提供信用保险服务,加强和完善针对文化出口企业的保险服务。金融支持文化产业期待有效对接
新华社北京12月4日电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提出,加快发展文化产业、推动文化产业成为国民经济支柱性产业,并要求加大金融对文化产业的政策扶持力度。对此,主要金融机构有什么新做法?金融支持文化产业发展如何才能实现有效对接?记者近日就金融支持文化产业发展话题进行了相关采访。“银、证、保”齐上阵2010年3月,人民银行等九部委联合发布《关于金融支持文化产业振兴和发展繁荣的指导意见》...
责任编辑:AP0016
互动评论加载中…
本日点击排行榜
本日评论排行榜
24小时点击排行榜
热线:020-
频道信箱: news#(#改为@)股票/基金&
金融创新助推文化产业发展
作者:李思
  据媒体报道,消息人士透露,文化产业的扶持政策有望8月出台。受利好消息刺激,与文化产业相关的板块和近日表现抢眼。然而,文化产业的快速发展,也导致文化产业投融资的工具、结构、规模、效益、产业促动力等面临前所未有的挑战。资本在文化产业发展中如何发挥充分效用?文化产业如何利用资本创造更大的经济价值和社会价值?要解决这些问题都需不断地创新投融资模式
  文化产业板块领涨大盘
  6、7、8月的中国电影市场,被业界戏称为夏季黄金档期。与此同时,文化产业也随之进入旺季。日前,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中宣部部长、中央文化体制改革和发展工作领导小组组长出席文化体制改革工作座谈会并讲话。市场人士认为,针对文化产业的扶持政策有望8月出台,新政将从文化创意、影视制作、出版发行、印刷复制、演艺娱乐、数字内容和动漫等方面给予扶持,培育一批骨干型文化企业、扶持和带动中小文化传媒企业,鼓励文化企业跨地域、跨行业、跨所有制经营和重组,提高文化产业规模化、集约化、专业化水平。
  受此利好消息刺激,与文化产业相关的板块和个股近期表现抢眼。6月17日,影视动漫、教育传媒、数字电视板块领涨,涨幅分别为1.99%、1.86%和0.42%,个股呈现普涨格局,(,),(,)、美盛文化、(,)等以涨停报收。
  “上海电影节的开幕让众多投资者把目光聚焦在文化传媒板块,该板块享受着政策、行业发展和企业基本面的多重利好,是当前避险情绪较严重的环境下,投资者比较乐意选择的品种。”沪上一位策略分析师表示。
  事实上,去年以来,文化传播行业政策红利频出,相关上市公司表现亮眼。2012年,剔除部分重组及新上市公司,传媒行业全年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净利润91.6亿元,同比增长15.6%;2013年一季度全行业实现23.8亿元净利润,同比增长22.2%。而从今年5月30日大盘向下调整开始的10个交易日内,文化产业相关行业也不乏逆市上涨的牛股。截至日前,上述板块中有17只个股逆市上涨,其中6只涨幅超10%,分别为(,)、(,)、(,)、S前锋、(,)、(,)。
  对此,(,)认为,我国现有文化发展政策在某些方面已跟不上文化产业快速发展的步伐,在内容监管的前提基础上,将会对整个文化产业进一步加速市场化、产业化,引进竞争、改造旧体制下的落后产能,借用资本市场加速行业整合、打造行业龙头、提高国际竞争力,提高技术水平等,以满足新媒体环境下的消费者新需求。
  (,)分析师皮舜也表示,过去三年是文化传播行业发展的黄金时期,而在目前整个宏观经济情势不明朗的情况下,行业公司仍保持增长是非常难得的,这自然与政策支持有着密切关系,“国家领导人提出要实现"中国梦",这是文化传播行业的最大发展契机。”
  上市未必是主要方式
  随着文化产业成为国家战略,文化企业上市步伐开始加快。在政策利好的推动下,文化产业领域甚至出现上市“热潮”,不少企业言必称“上市”,把“上市”当作企业发展目标。
  然而,去年至今,A股市场首次公开募股暂停和今年启动的专项检查,使申请上市的104家广义文化类企业中,至少已有32家文化创意企业撤回上市材料。新元文智董事长刘德良认为,“此股文化企业上市寒流与经济大环境紧密相关。”而除了大环境,建银国际文化产业投资公司总经理汪泓薇指出,这也暴露了文化企业自身的一些共性问题,如商业模式不清晰、可持续性盈利能力差等。比如,水晶石科技作为数字视觉展示的龙头企业,虽然声名很大,制作了奥运会开幕式“卷轴”和上中国馆的动态《清明上河图》,但由于去年业绩出现下滑,达不到持续盈利增长的成长性要求,只得抱憾撤单。
  不过,“撤回上市材料并不意味着对文化企业的否定,但要求文化企业要有所转变,要有新的融资方法,以适应新的环境变化。”中国传媒大学文化研究院学术委员会主任齐勇峰表示,“这并不表明文化企业没有投资价值。文化企业具有"轻资产"的特点,缺乏有形抵押物,所拥有的知识产权等无形资产难以进行价值评估,文化企业融资与其他行业相比更为困难。”
  汪泓薇也认为,上市未必是投资文化产业的主要方式,投资文化创意企业的机构需要更多地通过整合并购实现投资效益,“撤回上市材料,并不表明文化产业投资没机会了,反倒要求投资人对文化产业投资更加谨慎,投资要更加专业化。”
  齐勇峰建议,国家需出台相应的财政和税收政策,进一步激发文化产业发展的内生动力。要给予文化企业更多倾斜,形成多层次资本市场,为处于不同发展阶段的文化企业提供必要的融资支持,有效缓解企业对资金的“饥渴”,为文化产业的发展提供动力。
  专项投资基金促文化与金融“联姻”
  值得一提的是,A股市场IPO暂停,也成就了近年快速兴起的文化产业投资基金成为促进文化产业发展的重要资本力量。据了解,目前国内的文化产业投资基金主要分为三类:一是由国有文化传媒集团利用自身行业资源联合地方政府出资,并市场化募资设立的投资基金;二是由投资机构或金融机构设立的投资基金;三是文化企业集团设立的细分领域或某一产业链的投资基金。
  “年文化产业投资基金快速兴起,数量和规模不断扩大,成为中国文化产业的投资军。”有业内人士表示,目前全国共有各类文化产业投资基金116支,包括文化产业股权投资基金、艺术品投资基金、文化产业专项投资基金等几大类。
  而作为一种有效对接影视产业和金融资本的方式,影视基金的热度骤然提升。近年来,国产片“以小博大”案例屡见不鲜,中国电影票房每年都有超过30%的增长率,越来越多资金开始涌入影视文化领域。显而易见的是,当下每一部热门电影背后都会有一两个,甚至更多金融机构的身影出现。国影基金、中国红利影视基金、乐视星云影视文化基金等相继出现,让影视业与金融资本“联姻”成为现实。
  在SMG尚世影业有限公司总经理苏晓看来,中国影视行业不差钱,“影视行业规模体量小,电影和电视剧一年总共200多亿元,加上近两年大量热钱涌入,早已使这个行业迈过资金短缺的坎儿。”苏晓指出,真正的核心问题是资金能否找到优秀的影视项目,给投资者带来可观回报。同时值得关注的是,经过2008年至2012年的高速发展,中国影视文化公司的数量已膨胀至5000家,就目前中国影视文化行业的体量来看,未来行业并购也将提速。
  但是,影视行业难以摆脱的一个尴尬现实是,目前为止,影视基金只闻“雷声”,未传“捷报”,真正赚钱的投资项目不多。据苏晓提供的,中国每年制作的200多部电影,能赚钱的大概只有十分之一;电视剧方面,全国一年生产17000集,有三分之一可以赚钱,“一些基金号称体量很大,但真正投出去的资金很少,现在的情况是好项目不缺钱,差项目在烧钱,整个行业创作者心态浮躁、作品质量下滑,很多人认为都是钱太多惹的祸,整个行业充满赌博心态,大家都凭着嗅觉来做事。”苏晓如是说。
  电影是一项高风险投资,经过“大浪淘沙”后,较为专业的影视投资基金其实并不多。据介绍,影视基金投资一般有两种运作模式:投资公司股权和投资项目。投资公司股权包括影视制作公司和播出渠道公司,两者考验的都是投资人对公司价值的判断能力。投资项目则考验投资人对特定影视项目盈利能力的判断。
  在业内人士看来,专业的投资机构通过商业性和风险性两个标准来选择投资标的。以一部大概1亿元票房的电影为例,根据历史经验,加上每年影院银幕数量增长(即票房的固定增长)、导演、主演、发行、策划,还有包括营销、档期,甚至涉及广告植入等各种元素去核算,投资成本一定不能超过4000万元,可以保本。另外还成立项目评审委员会,对项目商业预期规模和收益进行评审。风险管理会对市场风险、政策风险等进行评估,最后由投资决策委员会做出最后决策。
  不过,对于一年只有20来部电影能赚钱的观点,华谊负责人王忠军并不认可。他认为,大家对于电影的理解还是停留在票房上,而电影的盈亏不能只看票房,“如果只有20部的话,中国电影院都关门了。”天津文化产业投资基金副总经理刘耸则称,“目前投资影视基金相对比较慎重,因为属于"玩票"不开收据,资金监管的难度较大。目前国内影视的融资渠道不完善,探索一个好的模式非常有发展前景。”
  而随着影视产业尤其是电影市场极度火爆,让大量资本再次激起了对影视剧投资的极高热情和超额回报的预期。目前,已有数只影视投资基金正在筹备中。“随着影视市场的极度火爆,影视项目投资基金将迎来一波新的设立热潮。”北京新元文智咨询服务有限公司总经理刘德良说。
  沪上首支影视专业基金浮出水面
  “影视文化行业或许已经到了一个拐点:未来,带有资源的、主动的、以盈利为目标的资本将持续推动我国影视行业的商业化和产业化。”弘毅投资总裁日前在第19届上海电视节主办的“金融创新中国影视业发展(,)”主题论坛上表示。当天,上海首支影视专业基金SMG尚世影业有限公司与弘毅投资共同发起的总规模为30亿元的影视专项基金,也浮出了水面。该基金将以上海文化、金融中心这一定位为切入点,实现国内顶级资源的强强联手,达成影视界与金融界的跨界“联姻”,弥补上海的产业空白。弘毅投资总裁赵令欢表示,中国影视行业正处于高速发展发展期,已具备向工业化产业发展的基本条件,金融创新的新力量将有助于这个行业迈向更为良性的发展轨道。
  据了解,两年前完成“制播分离”改革后,尚世影业成为SMG做大影视产业的一个市场主体,“电视剧”、“上海”、“国资”三大标签异常鲜明。“SMG有两个量化指标,第一步是模拟的千亿市值,第二步是收入达到千亿。此外,我们企业发展还有三个理念国际化、证券化、开放化。”上海广播电视台台长、SMG总裁表示,“尚世影业是我们推进改革的一大重点。”
  两年来,尚世影业凭借《浮沉》、《悬崖》、《风和日丽》、《杜拉拉升职记》等作品创造了影响力,建立了从上游的文学剧本孵化、演艺经纪,到下游的制作和发行的全产业链业务,和SMG的关联交易也始终控制在20%左右的合理区间内,且业绩始终保持两位数增长,其2012年营收增幅超60%。
  对根植上海的尚世影业而言,国际化不仅是机遇,而是生存必须面对的问题。对于“从上海出发的国际化”的战略路径,苏晓表示,尚世影业将通过合作,撬动国际上的优质影视资源,增强尚世影业的品牌知名度、内容制作能力,以及国际影响力,“未来和国际影视公司的对接,我们绝不走中国元素植入这种表面化道路。我们正在和好莱坞的一线制片公司合作,共同开发真正适合合拍的剧本,从源头上介入到好莱坞最核心的创意领域。对于公司自主开发的本土项目将更注重国际销售潜力,主动听取海外发行商的意见,从漫画、动漫、电影、电视剧,包括英文版和中文版多个产品线综合布局。”
  苏晓表示,对尚世影业这个纯粹的国企来说,证券化的意义显然更加复杂和深刻,意图绝非简单粗暴的“圈钱做大”,而是为按照上市的规范要求来设计现代企业制度,解决人才市场化的激励机制,吸纳各种社会资本参与企业发展,发挥证券的杠杆和倍数效应,做大产业规模。苏晓透露,尚世影业正在进行股改,积极引入战略投资者。“这是国资面向市场的一个开放姿态,垄断是没有出路的。”
  对于选择弘毅投资这个金融界的战略伙伴,据苏晓介绍,弘毅成立于2003年,是成员企业中专事股权投资及管理业务的公司,目前共管理五期美元基金和两期人民币基金,管理资金总规模超过450亿元人民币。弘毅的投资人包括联想控股、全国社保基金、及高盛、淡马锡、斯坦福大学基金等全球著名投资机构,“对尚世影业而言,弘毅无疑是一个具备顶级资源的全新战略伙伴,这样的跨界"联姻"堪称强强联手。”
  事实上,弘毅投资此前虽投资过(,)、快乐购、优扬传媒等企业,但此次入股尚世影业并联合推出30亿元规模的影视专项基金,是其首次涉足影视产业。“从整个产业的层面考虑,过去影视行业不系统的、被动的、盈利可靠性极差的投资案例占据了主流,资本的话语权很弱。但目前的产业环境已趋于成熟,由于影视行业高速、持续扩张,越来越多的案例证明,以市场为导向、脚踏实地从事影视创作,就可以获得商业上的成功。”赵令欢表示,已关注该行业十年,“现在机会终于来了”。
  苏晓还透露,有别于其他的影视基金,尚世影业和弘毅资本发起的影视基金将以项目投资为主,投资方向主要包括电视剧、电影和少部分股权投资,“基金具备了投资行业和传媒行业最专业的品牌号召力,我们将为基金搭建专业化的管理团队和市场化的管理机制。”赵令欢则介绍,该基金在运作上将有一系列资本创新,如夹层基金、股转债、债权投资、项目股权等。该基金已确立了30亿元的总融资目标,目前处在审批阶段。
  需要专业的金融产品支持
  事实上,不单单是各类投资基金,许多发达国家金融资本和文化资源的对接已有多年经验。金融参与度最高的当属占据全球市场的文化产业,其电影产业产值2010年达到120亿美元,全球占比超过50%。
  据了解,是美国电影产业的主要融资渠道,商业银行贷款较少。美国电影公司背后都有基金的身影,如派拉蒙与美林证券的Meirose基金,通过股权、债权和结构化融资进行运作。美国高科技企业则以资本市场、私人创业投资为融资主体。保险公司通过提供“完片保险”等专业险种,提升企业融资能力。
  而早在2010年,我国颁布《关于金融支持文化产业振兴和发展繁荣的指导意见》以来,中国文化产业的产融结合就进入加速发展阶段。除了常规的信贷手段外,多家金融机构也积极响应政策号召,逐步加大和推动对文化产业的多元化、多层次的信贷产品开发和创新,力促文化产业的发展。但目前,文化产业贷款0.53%的占比仍然偏小,而客户选择难、风险评估难、业务操作难这些传统问题,仍制约着信贷资源和文化产业的对接。
  2011年,与共同启动保险支持文化产业试点工作,并推出了11个试点险种,并将人保财险、(,)财险和中国出口信用保险三家保险公司列为首批试点公司。据了解,这11个险种大致分为三大类:动漫游戏企业保险,艺术品保险和文化企业、演艺活动保险,其中,动漫游戏企业保险关键人员意外和健康保险与动漫游戏企业关键人员无法从业保险,是首次专门为动漫游戏企业推出的险种。目前,11个险种大多已开发。其中,人保财险推出了包括动漫游戏企业关键人员意外和健康保险在内的8个险种;太保财险已开发了除了文化企业信用保证保险以外的10个险种。
  业内人士表示,任何一个专业险种的确立都需要一支专业队伍,从这个角度看,部分险种更需要专业的执行。比如,影视、动漫领域的完片保险,需要保险公司有一支专业队伍对影视、动漫的生产过程全程监控,但每个保险公司熟悉的领域是不同的,必须由专业分类公司来做。
  不过,业内人士也指出,保险公司与文化产业整体合作规模较小,信用类专业险种较少,承保金额有限,突出反映在两个方面:缺乏文化产业专业险种,比如缺少融资担保、完片担保等专业化产品;经验累积不足,比如介入文化产业时间短、缺乏了解、难以有效衡量风险、确定保费等。
  由此,专家认为,我国文化产业政策环境与国外存在差异,金融业应在学习成熟国家产融结合经验的同时,探索符合国情的产融结合策略。中行战略发展部副总经理表示,各国文化产业的发展都与政府的支持密切相关。加大政府的合作、支持力度是各大金融机构拓展文化产业业务的重要突破口。同时,建议金融机构多主体参与缓释风险,主动寻求与专业评估担保机构和产权交易所的合作,实现投行、商行、保险业务的相互带动,通过联动来降低业务整体风险;逐步累积市场信息,总结文化产业业务经验和教训,形成完善的信息资源,为风险评判和业务发展提供依据。此外,文化产业需要专业产品的支持,我国投行、保险和银行应开发具有针对性的专业化产品,以及多业联动的综合化服务模式。
06/17 08:4905/23 00:2105/20 09:4905/20 08:29
暂无专家推荐本文
同时转发到我的微博
将自动提交到和讯看点,
请输入您的观点并提交。
请输入您的观点 168字以内
同时转发到我的微博置顶我的观点
每日要闻推荐
社区精华推荐
精彩专题图鉴
网上投洽会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与和讯网无关。和讯网站对文中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承担全部责任。}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金融如何促进文化产业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