俄罗斯人的饮茶习惯有哪些

关于俄罗斯饮茶的记载始于1567年,先受到上层贵族的宠爱,十七世纪后期迅速普及到各个阶层。到十九世纪,茶仪、茶礼、茶会、茶俗在俄罗斯文学作品中不断出现,茶字成了某些事物的代名词,连给小费也叫“给茶钱”。在日常生活中,俄罗斯人每天都离不开茶。早餐时喝茶,一般吃夹火腿或腊肠的面包片、小馅饼。午餐后也喝茶,除了往茶里加糖外,有时加果酱、奶油、柠檬汁等。特别是在星期天、节日或洗过热水澡后,更是喜欢喝茶。他们把喝茶作为饮食的补充,喝茶时一定要品尝糖果、糕点、面包圈、蜂蜜和各种果酱。俄罗斯民族一向以“礼仪之邦”而自豪,许多家庭都有以茶奉客的习惯,当你到其家做客时,主人通常会问:“您想喝点什么,茶还是咖啡?”假如你选择喝茶,主人就会说:“我这就把茶煮上。”喝茶可谓是他们的一大嗜好。乌德赫人也请一般客人及所有旅行者喝茶。来客时喝茶,主人往往端上甜点心、大蛋糕、大馅饼等,直喝得宾主满意为止。
俄罗斯人喜欢喝红茶,特别是格鲁吉亚红茶。他们对中国的茉莉花茶很感兴趣,认为这种茶香飘四溢,沁人心脾。各地还有不同风俗的茶会,受到人们的普遍欢迎。俄罗斯饮茶十分考究,有十分漂亮的茶具:茶碟很别致,因喝茶时习惯将茶倒入茶碟再放到嘴边。茶具有的人喜欢中国陶瓷的,有的人喜欢玻璃的。但最习惯用茶炊煮茶喝,尤其是老年人更为喜欢。茶炊实际上是喝茶用的热水壶,装有把手、龙头和支脚。长期以来,茶炊是手工制作的,工艺颇为复杂。直到十八世纪末、十九世纪初,工厂才大批生产茶炊。
起初,茶炊的形状各式各样,有圆形的、筒形的、锥形的、扇形的,还有两头尖中间大的酷似橄榄状的大桶。驰名全国的图拉市茶炊,是用银、铜、铁等各种金属原料和陶瓷制成的。稍后,出现了暖水瓶似的保温茶炊,内部为三格,第一格盛茶,第二格盛汤,第三格还可盛粥。现在使用的电茶炊,形状近似金银质的奖杯。俄罗斯的能工巧匠们常将茶炊的把手、支脚和龙头雕铸成金鱼、公鸡、海豚和狮子等栩栩如生的动物形象。茶炊上还常镌刻着隽永的词句:“火旺茶炊开,茶香客人尝”;“茶炊香飘风行客,云杉树下有天堂。”
当主人将茶炊端到桌上,香飘居室满屋生辉。特别是冬季,窗外,大雪纷飞,屋里炉火正红,坐上铜茶炊。一会儿便喷出蒸气,吱吱作响,桌上放着面包、方糖、果酱及各种甜食。俄罗斯人喝茶通常是用茶炊煮好茶,然后往杯中注入浓茶汁,再加开水,调到适当的浓度,饮茶的茶具一般很小,如同小酒杯一样,边倒边品尝边聊天,真是甜意浓浓,无话不谈。
责任编辑:3158茶叶网
Copyright(C)2004-.
All Rights Reserved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渝B2-
重庆叁壹伍捌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本站已启用
总部地址:重庆市北部新区软件园水星科技大厦B座 电话:023-不只有伏特加,俄罗斯人也爱喝茶,斯大林曾获赠中国两大名品
由于地处严寒地带,俄罗斯人爱喝酒是尽人皆知的。伏特加是俄国人的最爱,这种酒的特点是没什么香气。用俄国酒鬼的话说,“最好的伏特加喝起来是要像水的!”
相对于中国白酒的清香、浓香、酱香,各种香型俱备,俄国人的伏特加可以说是只有酒精味。在喝酒上口味如此的寡淡,俄国人喝茶,口味却重了很多。
俄国人也酷爱喝茶,他们和英国人一样喜欢喝红茶。不过,红茶在俄语中其实是“黑茶”。这是因为俄人喜喝酽茶,浓酽的红茶泡出来就是黑色。
喝茶的时候,俄国人喜欢甜一点,会加糖、柠檬片,也有人会加牛奶。
历史上俄罗斯一直与蒙古保持着特殊的关系,俄国人最早与茶叶的接触,也是来自于蒙古人。1638年,沙皇派一位贵族给蒙古可汗送上一批皮货,蒙古可汗的回礼就有一部分是茶叶。由此,茶叶在俄国的皇室贵族中开始了流行。
早在清初,俄国商人就开始从我国进口茶叶(蒙古并不产茶),初期由于运输上的困难,茶叶在俄国是贵重的“城市奢侈饮品”。直到十九世期初期,饮茶才成为俄国各阶层的共同爱好。
在十八、十九世纪,俄罗斯乡村有一种特别的饮茶方式。他们喜欢喝一种加蜜的甜茶,用茶碟来喝。如果没有酒,也没有茶,真不知道俄罗期乡村漫长的冬季,要怎么渡过。
有意思的是,前苏联时期俄罗斯人喝的红茶大多来自印度,原因是印度人用这些低品级的红茶来抵债。
期大林也有每天喝茶的嗜好,战争时期也没有间断。为了安全,有一位女职员专司为他沏茶、献茶。茶叶包盖章后有人专门保管,每次沏茶,必须在有一个监督者在场才能进行。茶叶包由女职员沏完一杯之后,剩下的茶叶一般都会扔掉。
知道斯大林好茶,主席首次出访苏联,就曾为斯大林送去了浙江的龙井和安徽祁门红茶两大名品。
过去俄国人爱喝红茶,也有部分人喜欢花茶。从茶理上来说,红茶暖胃。适合寒冷的季节饮用。而在过去的年代,绿茶长途运输后口感会变差,加入花朵后可以提香,很多北方人都喜欢喝花茶。俄罗期在我国北方的北方,同样喜欢花茶也是正常的。
不过,近年来,绿茶在俄罗斯也已经成为一种时尚,俄国“硬汉”普京,就崇尚健康饮食,比较爱喝绿茶。
已投稿到:
以上网友发言只代表其个人观点,不代表新浪网的观点或立场。}

我要回帖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