谁能解释一下高管增持股票是利好吗100股是什么意思

A股增持那些事--百度百家
A股增持那些事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从历史统计来看,高管、公司型股东增持后,持有100个交易日可以获得稳定的超额收益。
文│本刊记者 宋奕青
A股市场在今年三季度遭遇了自2008年以来罕见的暴跌,而作为应对暴跌的举措之一,上市公司的重要股东及其高管在此期间掀起了A股史上最大规模的增持热潮,而在这一过程中既有实心实意增持股票的力行者,也有口惠而实不至的空谈家;既有一心想通过增持维持股价的公司高管,也有想趁机抢班夺权的产业资本。
A股市场的大跌引发恐慌,对此,证监会于7月初发布《关于上市公司大股东及董事、监事、高级管理人员增持本公司股票相关事项的通知》,通知指出,为维护资本市场稳定,支持上市公司控股股东、持股5%以上股东(并称大股东)及董事、监事、高级管理人员通过增持上市公司股份方式稳定股价。
在鼓励增持,限制减持的救市政策刺激下,A股新一轮“增持潮”汹涌而至,上市公司重要股东的增持规模出现爆发式增长。
Wind统计数据显示,6月15日至10月13日期间,A股市场共有1515只个股出现不同程度的增持,远高于往年同期水平。具体来看,2015年7月,上市公司重要股东增持规模达到53.20亿股,与6月份相比,大幅提升551.34%。8、9月期间,尽管增持规模有所下降,但也维持在30亿股以上的水平。
虽然在三季度的股灾中,多数上市公司重要股东或高管的增持都是为了挽救急跌的股价、提振投资者的信心,然而随着股票增持的深入,涉及部分上市公司的增持行为开始“变味”,以争夺上市公司控股权为目的的增持行为陆续“图穷匕见”。
以万科A为例,前海人寿保险股份有限公司自今年1月份开始加大对公司股票的增持,7月份后前海人寿对万科A股股票的增持达到巅峰,仅在6月30日~8月29日期间,前海人寿及其一致行动人便增持万科A股票约11.95亿股,累计耗资约171.17亿元。而经过此轮暴风骤雨般的增持后,前海人寿及其一致行动人持有的万科A股权比例已经达到12.3%,与公司第一大股东华润股份有限公司的持股比例仅相差2.59个百分点。
在增持人员的构成上可分为三大类:高管集体增持、高管“傍”实际控制人增持、高管通过下属持股公司增持。
最近一段时间,每当有上市公司披露相关高管和亲属的增持数量仅为100股、200股的消息时,都会被市场讥讽为是在用“买菜钱”进行增持,是一种彻头彻尾的作秀行为,目的就是为了应付证监会提出的“要求上市公司推出增持、回购等‘5选1’救市方案”。
6月15日-10月13日之间,有173只个股的增持规模在1000股以下。其中,17位上市公司高管的增持数量均为100股。长高集团高管陈湘在7月15日通过竞价交易买入公司100股股票,增持金额为842元,成为增持数量垫底的个股中增持金额最小的股票。
以艾派克的职工代表监事宋丰君为例,宋丰君在今年7月6日增持100股公司股份,动用的资金约在4020元左右,而宋丰君在2014年从艾派克领取的年度薪酬为19.53万元。梅雁吉祥的监事丘秀容也颇受外界关注。今年7月9日,公司监事丘秀容女士计划增持300股以上。按照梅雁吉祥在7月9日的收盘价格3.65元计算,丘秀容如果增持300股仅需要1095元。而丘秀容在2014年从梅雁吉祥领取的年薪是49.1万元,为此市场中关于“笑掉大牙”、“感动中国—公司高管拿出仅有的买菜钱增持300股”的说法开始不胫而走。
尽管增持100股的上市公司高管多是迫于压力而做出的护盘姿态,但目前来看,这种消极增持姿态的效果反而是负面的,把原本好端端的“喜事”,硬是办成了“丧事”。
对此,一些上市公司的高管也是一肚子委屈。“绝大多数上市公司的高管团队成员都是职业经理人,都是在为上市公司‘打工’,高管们的工作职责是干好自己的日常工作,做好企业的经营管理,既没有理由也没有义务去通过在二级市场购买股票来稳定股价。”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上市公司高管表示。
这位高管还说,现在大家都在抱怨上市公司高管增持的股份数量太少,但是大家应该明白,真正应该担负起稳定股价职责的是上市公司的股东,而不是以职业经理人身份参与上市公司管理的高管团队。
“在市场出现大幅下跌的背景下,上市公司的股东、董监高等高管团队在二级市场上增持上市公司的股份,虽然可能不会抑制股价的下跌,但是却可以起到提振投资者信心的作用。在某种程度上,甚至可以打消部分投资者跟风抛售的想法。”国内著名经济学家宋清辉表示。“在成熟资本市场,股东、高管是否持有上市公司的股票,持有股票数量的多少,通常会被视为是否对上市公司未来发展前景充满信心的一种体现。随着越来越多上市公司推出员工持股计划,相信今后会有越来越多的上市公司高管持有自家公司的股票。”国内知名的财经评论员皮海洲说。
换个角度看,此次高管增持100股的搞笑事件反过来也成为上市公司投资价值的试金石。那些真正有业绩支撑被这轮暴跌错杀的上市公司,因为质地好,有发展潜力。大股东心里非常清楚,所以他们自然会非常乐意增持自己公司的股票。换句话说,即使证监会不发文要求增持,他们也是会增持的。也就是说,按照价值投资逻辑,一个业绩良好但估值明显偏低的上市公司,是股灾中的“错杀股”,自然会引来大股东和高管的巨额增持。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在手机阅读、分享本文
还可以输入250个字
推荐文章RECOMMEND
阅读:1216
热门文章HOT NEWS
著名笑星陈佩斯阔别荧屏这20年,他都经历了什么
百度新闻客户端
百度新闻客户端
百度新闻客户端
扫描二维码下载
订阅 "百家" 频道
观看更多百家精彩新闻登陆福建本土热门论坛
&&|&&&&|&&
高管亲属增持100股中坚科技差点被退市
版次: A14
-- 证券 --
&&&&登陆A股市场一个月的中坚科技,因为公司监事的亲属买了100股公司股票,触发了“公众持股低于25%比例”的股权分布红线,陷入了可能被暂停、退市的窘境。然而,仅隔一日,该亲属又卖出了100股,从而化解了退市风险。&&&&1月13日晚间,中坚科技公告称,公司监事胡群旬的亲属李芳静(李芳静系胡群旬弟弟之配偶)属于公司董事、监事、高级管理人员之关系密切的家庭成员,其于1月11日买入公司股票100股,使公司不具备上市条件。针对这一情况,李芳静于1月13日通过二级市场卖出该100股,交易完成后,公司股权分布符合上市条件。&&&&短短三日,李芳静的两次交易,却令中坚科技经历一场“退市变故”。为何仅仅100股,就能“撬起”一个上市公司,使其陷入退市窘境?&&&&根据深证所相关规定,股本总额不超过人民币4亿元的上市公司,社会公众持有的股份低于公司股份总数25%的,股权分布不具备上市条件。规定中所指的社会公众是除了持有公司10%以上股份的股东及其一致行动人、公司董高监及其关系亲密的家庭成员,上市公司董高监直接或间接控制的法人或其他组织。&&&&据了解,目前大多数中小盘新股,首次公开发行时社会公众股占总股本比例都是25%,一旦大股东或高管及其关系亲密的亲属在上市初期增持公司股份,则有可能触股权分布“红线”。&&&&上市时中坚科技股份总数为8800万股,社会公众持有股份2200万股,其社会公众持股比例刚好达到公司股份总数25%,而李芳静于1月11日从二级市场买入公司股票100股,占公司股份总数的0.0001%。但恰恰因这不起眼的一手导致社会公众持股比例低于股份总数的25%。&&&&中坚科技并非触发“公众持股比例低于25%”红线的首例,此前已有个别上市公司触发股权分布红线。&&&&如京威股份于日上市,但在同年4月18日,时任京威股份副总经理的王立华从二级市场买入公司股票6300股,占公司股份总数的0.002%。但仅这63手却使公司触“公众持股比例低于25%”红线,使公司突然面临退市风险。而该危机最终在另一位持股高管辞职之后而化解。&&&&对于京威股份的“弃车保帅”,此番中坚科技仅仅卖掉100股就化险为夷。那么此类草率操作该如何规避呢?会否触犯监管红线呢?中坚科技表示,公司将加强对法律法规的学习,同时进一步强化公司董高监人员及相关人员培训和内部管理。规范有关人员的股票交易行为。&&&&北京市盈科律师事务所合伙人臧小丽表示,一般交易所会有补救期限,所以上市公司都会采取补救措施,只有其在规定期限内仍达不到上市条件才会退市。如果公司通过减持这100股来达到上市条件,若上述高管亲属被认定为高管的一致行动人,虽然不至于导致退市,但可能会触犯“短线交易”的监管红线。&&&&一财网
来源:东南快报,未经许可禁止转载!
更多精彩内容,请登录东快网()
第A14版:证券&&
-- 本版目录 --
联系我们 | 关于东快网 | 广告服务 | 团队日志 | 网站地图
闽ICP备:号 闽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备案 号
 Copyright by .cn
东快网版权所有,未经授权不得转载高管增持100股算啥呢 _ 东方财富网()
高管增持100股算啥呢
东方财富网APP
方便,快捷
手机查看财经快讯
专业,丰富
一手掌握市场脉搏
手机上阅读文章
一场股灾,让A股市场创造了许多史无前例的奇葩之作。其中,最广受吐槽的就是不少上市公司大股东和高管宣布对本公司股票增持100股,这让许多买了这些上市公司股票的股民倍感心寒。
  一场股灾,让A股市场创造了许多史无前例的奇葩之作。其中,最广受吐槽的就是不少上市公司大股东和高管宣布对本公司股票增持100股,这让许多买了这些上市公司股票的股民倍感心寒。  在这轮股灾最严重的7月8日,证监会发布公告称,要求从即日起6个月内,上市公司控股股东和持股5%以上股东(并称大股东)及董事、监事、高级管理人员不得通过二级市场减持本公司股份。若违反上述规定减持本公司股份的,证监会将给予严肃处理。  除了不许减持给市场制造进一步下跌的压力,紧接着,7月10日,为了提振市场信心,证监会再出杀手锏,要求上市公司大股东及高管等从5项措施中选择一项措施来维护公司股价。这5项措施分别为:大股东增持、回购股票、董监高增持、股权激励、员工持股计划。简而言之,就是要上市公司拿出真金白银买股票。  上市公司股东或高管增持自家股票,往常都是一个利好。尽管通知发布后,的确引发了一轮上市公司高管增持潮,但不同上市公司的增持态度和力度却大相径庭。有的上市公司高管在证监会通知发布之前,眼见自己公司的股价连续跌停,惨不忍睹,已跌成了“白菜价”,便拿出巨额资金主动增持,资金动辄上亿元人民币;但也有不少上市公司高管采取的是消极态度,掏钱出来羞羞答答,只拿出几百元或千元增持100股(一手),被网友调侃为“拿菜钱增持的一手哥”。  高管最少增持不到800元  据统计显示,截至7月18日,沪深两市共有1612笔高管增持。其中1000股以下(含1000股)的有130笔,有22笔增持股数仅为1手(100股),也就是A股交易的最低限额。这22笔中,有5家是7月8日证监会要求之后增持的。  增持金额最少的是(000570)的一笔增持,金额只有765元,增持时间是7月9日。查阅资料发现,实际增持的叫徐胤,在“与董监高的关系”一栏显示的是公司董事徐倩的兄弟姐妹。  (002452)也有一笔1手的增持,金额为838元,增持时间是7月15日。实际增持的叫陈湘,也是公司监事陈志刚的兄弟姐妹。资料显示,从2011年至今,陈志刚共进行过5笔减持,累计减持金额764万元,目前仍持有109.12万股。以7月21日的收盘价计算,市值近千万元。  其他增持1手的还有(000056)、(000713)、(002323)、(002637)、(300040)等上市公司,实际增持的也均为高管的亲戚,增持金额仅一二千元。其中九洲电气增持人是副总裁刘富利的配偶。  增持1手的还有一些高管本人,包括(002180)监事宋丰君,增持金额4020元,宋丰君本人的年薪为19.53万元。(000752)董事刘琪,增持金额958元,刘琪本人显示的年薪为5万元,2011年以来进行过3笔减持,减持金额6.45万元。其中今年3月一笔减持金额1.14万元。另外7月2日,西藏发展另一名董事马高翔以16.99元的价格增持200股,花费3398元。  与此同时,也有个别高管在二级市场买入1手股份的同时再另外进行增持。如(002641)董事长卢震宇7月6日买入1手,7月7日通过买入864万股。(002691)董事、董秘田季英7月14日买入1手,之前一天的7月13日已买入3.11万股。  高管兄弟1手频繁做T+0  当然,增持100股还不是最奇葩的,真正奇葩的要数(300015)副总经理李爱明的兄弟李爱军,他居然频繁买卖1手股票做起了差价,还做了一次T+0!  6月30日,李爱军以27.39元的价格买入1手爱尔眼科,7月1日就以34.5元卖出,不算手续费、佣金的话盈利700多元;7月2日又以30.08元买入1手;7月3日上午以29元再买入1手,当天以31.18元卖出,做了一次T+0,盈利172元,目前他依然还持有1手爱尔眼科。  公开资料显示,李爱明在爱尔眼科的年薪为36万元,目前仍持有爱尔眼科12.49万股。以7月21日的收盘价计算,持股市值约428万元。去年10月份,李爱明已通过二级市场减持4.16万股,套现117.16万元。不知道李爱明看到自己亲兄弟每天1手辛辛苦苦在二级市场做短线赚点菜钱,心里会有何滋味呢?  无独有偶,(002650)董事肖赛平的姐姐肖月亮在7月2日以15.56元买入2手加加食品,3日就以16.8元卖出,盈利248元。资料显示,肖赛平的年薪为80.12万元,持股数达5315.54万股,市值超过7亿元。  “三手哥”、“五手哥”也不少  除了一大群“一手哥”,仅仅增持300股、500股的上市公司高管也不少。  根据(600868)的公告,该公司监事丘秀容计划增持公司股票300股以上。按照7月8日梅雁吉祥的收盘价3.32元计算,这位监事的增持总额约为996元。7月14日,丘秀容实际增持2000股,增持金额9400元。但这1万元都不到的增持金额,还是引来了诸多质疑,因为丘秀容本人的年薪高达49.1万元。  另外,(000661)监事李茜仅增持了400股;(000738)高管张姿也仅增持了400股;(600241)高管罗卫明仅增持了200股。  还有上市公司有多位高管增持几百股。其中,(002163)高管侯志坚、王霞各增持500股,高管姚婧增持了800股,还有两位高管各增持1000股;(000971)有两位高管各增持600股;(600552)有两位高管各增持800股。  迷你增持行为广受投资者质疑  “与其增持100股,还不如不要增持来得好,差评!”看到最近铺天盖地出现这类新闻后,许多股民气不打一处来。还有投资者表示:“有些公司高管增持,居然100股、几百股地增持,这种公司,大家应该把它扔入垃圾堆!永远不要碰它!”还有股民认为:“这些人就是一个劲儿想圈股民的钱,从来不知道回报市场,大家以后不要买他们家的股票了!”  不少市场人士认为,相比上市公司高管掏出真金白银来增持,只增持10手甚至1手的上市公司恐怕不但不会提振投资者信心,反而会让投资者对你这家上市公司失去继续持股的信心。因为如此少的增持金额都不如散户,可见高管都对公司没有信心,投资者更会避而远之,进而导致公司股价进一步下跌。  尽管增持100股的上市公司高管多是迫于压力而做出的护盘姿态,但目前来看,这种消极增持姿态的效果反而是负面的,把原本好端端的“喜事”,硬是办成了“丧事”。  专家表示,“五选一”救市政策落实下去的时候,每个公司的执行力度都不一样。如果公司高管和股东确实看好自身的发展前景,那么投几千万元甚至几亿元资金去回购股票,是一件非常有利的事情,既增加了持股数,加大了控制权,又能获得投资回报收益。但如果觉得自身股价离真正的价值还有非常大的溢价,那么增持的积极性就会大打折扣。  增持成上市公司投资价值试金石  换个角度看,此次高管增持100股的搞笑事件反过来也成为上市公司投资价值的试金石。  那些真正有业绩支撑被这轮暴跌错杀的上市公司,因为质地好,有发展潜力。大股东心里非常清楚,所以他们自然会非常乐意增持自己公司的股票。换句话说,即使证监会不发文要求增持,他们也是会增持的。也就是说,按照价值投资逻辑,一个业绩良好但估值明显偏低的上市公司,是股灾中的“错杀股”,自然会引来大股东和高管的巨额增持。  相比之下,经过暴跌后,之前出现较大泡沫的上市公司如今出现了价值回归,此时这些上市公司的大股东和高管则处于可买可不买的心态:如果有钱的话,可以多买一些;如果手头紧,或者觉得公司股票还不够便宜的话,则只会象征性地买个几百股以示完成任务。这类上市公司往往有两个特点:一是企业发展比较温和,不具备高成长性,二是股票价格没有打折。  对于被爆炒后即便股价已经腰斩、但在大股东和高管眼里价格仍然虚高的股票,其大股东或高管显然没有任何动力去增持自己公司的股票。恰恰相反,在股灾之前乃至于股灾发生的过程中,他们往往会大量减持自己的股票。在证监会发文之后,他们能够不再疯狂减持自家股票就已不错了。如今,许多上市公司,有的股票市盈率高达几百倍,即使股价腰斩,市盈率还是相当高,也就是说以目前的公司盈利能力来计算,这些公司高管要辛苦干上几百年才能挣到公司的市值。作为一个理性的投资人,减持反而是最合理的选择,在泡沫如此巨大的情况下,依然增持才是傻瓜举动。这样的上市公司高管增持100股也是应景之举。  对投资者来说,如何寻找股灾之后的“错杀股”,从大股东和高管增持的举动上,或许就能发现值得你入手的“错杀股”。
(责任编辑:DF150)
[热门]&&&[关注]&&&
举报原因:
人身攻击 
侵权(诽谤、抄袭、冒用等)
举报邮箱:
举报成功!
请下载东方财富产品,查看实时行情和更多数据
网友点击排行
郑重声明:东方财富网发布此信息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与本网站立场无关。东方财富网不保证该信息(包括但不限于文字、数据及图表)全部或者部分内容的准确性、真实性、完整性、有效性、及时性、原创性等。相关信息并未经过本网站证实,不对您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扫一扫下载APP
东方财富产品
关注东方财富
天天基金网
扫一扫下载APP
关注天天基金当前位置: >
高管增持100万股以上的
最后更新时间: 05:07:26
对不起,没有找到相关内容!请更换关键词搜索,或刷新本页重试。
网友们还在找}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高管增持股票说明什么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