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问政治学,逻辑学研究,社会学哪个水一点

政治学是什么_百度文库
两大类热门资源免费畅读
续费一年阅读会员,立省24元!
政治学是什么
阅读已结束,下载文档到电脑
想免费下载更多文档?
定制HR最喜欢的简历
下载文档到电脑,方便使用
还剩7页未读,继续阅读
定制HR最喜欢的简历
你可能喜欢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 甲午战争惨败.震醒了沉浸在科举仕途中的严复.从此他抛心力于翻译18.19世纪西方政治学.经济学.社会学.法学.哲学.逻辑学诸方面的代表性作品.向中国知识分子系统地介绍了西学的精华.即其所说的西学“命脉所在 --他参照斯宾塞的思想.提出了“鼓民力 (即要求禁绝缠足和鸦片.主张变重文轻武.“君子劳心.小 题目和参考答案——精英家教网——
暑假天气热?在家里学北京名师课程,
& 题目详情
(25分)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甲午战争惨败,震醒了沉浸在科举仕途中的严复,从此他抛心力于翻译18、19世纪西方政治学、经济学、社会学、法学、哲学、逻辑学诸方面的代表性作品,向中国知识分子系统地介绍了西学的精华,即其所说的西学“命脉所在” ……他参照斯宾塞的思想,提出了“鼓民力”(即要求禁绝缠足和鸦片,主张变重文轻武、“君子劳心、小人劳力”的传统价值观)、“开民智”(即废除八股、提倡西学。是“三民”中最急的问题)、“新民德”(即要用西方资产阶级的民主、自由、平等来代替中国封建社会的宗法制度和伦理道德,是“三民”中最难的。)的救国自强三要政。 ——摘编自田海林主编的《中国近代政治思想史·严复的政治思想》材料二&本报取《大学》新民之意,以为欲维新吾国,当先维新吾民。中国所以不振,由于国民公德缺乏,智慧不开,古本报专对此病而药治之,务乎合中西道德以为德育之方针,广罗政学理论以为智育之本。——梁启超《新民丛报》发刊词材料三&我国民所最缺者,公德其一端也。公德者何?人群之所以为群,国家之所以为国,赖此德焉以成立者也……为自由而争端者不出四端:政治之自由,宗教之自由,民族之自由,生计之自由。而此四者,中国无有其一也……柔弱之文明,卒不能抵野蛮之武力。然则尚武者,国民之元气,国家所恃以成立,而文明所赖以维持者也。——1902年梁启超发表《新民说》&(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严复“三民”思想产生的历史原因。(7分)(2)根据材料二、三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梁启超的主要思想主张,指出梁启超对严复的“三民”思想有何发展?(10分)(3)结合史实说明近代前期先进的中国人是如何践行上述思想的。(8分)
(1)原因:甲午战后,民族危机严重,为改变中华民族积贫积弱的现实需要;(2分)农耕经济的主导地位和封建专制的传统,影响国民自主、独立、自由平等意识的形成;(2分)传统重文轻武、文治国家思想;(2分)“君子劳心、小人劳力”的传统价值观。(1分)(2)主张(6分):提倡新民:强调公德、尚武;民族国家意识与民主意识;宗教自由与生计自由。发展(4分):明确提出了适应资本主义发展的新国民基本素质;开民智、兴民权是梁启超新民思想的宗旨。(3)践行:(8分)政治上戊戌变法:废八股、倡西学,允许官民上书言事;辛亥革命提出三民主义;军事上:扩建海军,改习洋操,编练新军;文化上:新文化运动中的各项举措。试题分析:(1)19世纪末,严复提出了“鼓民力”、“开民智”、“新民德”的“三民”思想。原因可以依据材料归纳:&甲午战争惨败,民族危机严重;受到重文轻武、“君子劳心、小人劳力”的传统价值观的影响;中国封建社会的宗法制度和伦理道德影响国民自主、独立、自由平等意识的形成。(2)依据材料二、三的信息概括梁启超的主张:“以为欲维新吾国,当先维新吾民”;“我国民所最缺者,公德其一端也”;“为自由而争端者不出四端:政治之自由,宗教之自由,民族之自由,生计之自由”;“然则尚武者,国民之元气,国家所恃以成立,而文明所赖以维持者也。”梁启超明确提出了适应资本主义发展的新国民基本素质;开民智、兴民权是梁启超新民思想的宗旨。(3)联系近代中国学习西方的历程,从政治、军事、文化等方面概括近代前期先进中国人践行严复和梁启超思想的活动。如政治上,戊戌变法废八股、倡西学;军事上,扩建海军编练新军;文化上:新文化运动倡导民主、科学等。
科目:高中历史
来源:不详
题型:单选题
中国近代某著作有如下内容:有学者认为该著作“完全推翻了孔子‘信而好古’、‘述而不作’的旧偶像,而以资本主义新文化的思想材料改铸孔子形象。”该著作的作者应为A.魏源B.李鸿章C.康有为D.陈独秀
科目:高中历史
来源:不详
题型:单选题
19世纪末20世纪初,维新与革命是活跃在中国社会中的两种救国力量。以下表述正确的是①两者都反对专制制度,主张建立民主国家②两者的根本分歧在于是否推翻清王朝的统治③都是民族工业初步发展在政治领域的影响④民国的建立意味着民主最终战胜了专制A.①②④B.①②③C.②③④D.②④
科目:高中历史
来源:不详
题型:单选题
“特观吾国今处之形,则小己自由,尚非所急,而所以祛异族之侵横,求有立于天地之间,斯真刻不容缓之事。故所急者,乃国群自由,非小己自由也。”严复的这段话,反映出他关注自由主要是基于A.救亡图存B.实现民主C.发展经济D.解放思想
科目:高中历史
来源:不详
题型:单选题
“作为这场革命指导理论的康有为政治思想也是以儒家教义为主导的封建文化中的一部分,只不过这一部分孕育了一定程度上的反叛精神”。“反叛精神”主要表现在(  )A.否定君主统治的权威性B.要求实行近代民主政治C.将维新思想付诸了实践D.借助儒学宣扬革命理论
科目:高中历史
来源:不详
题型:综合题
(10分)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梁启超把智慧和权利等同起来,认为智多应该权多,智缺自然不应有较多的权利。他认为:“有一分之智慧,即有一分之权利;有百分之智慧,即有百分之权利;一毫不容假者也。故欲求一国自立,必使一国之人之智慧足可治一国之事,然后可。今日之中国,其大患总在民智不开。民智不开,人才不足,则人虽假我以权利,亦不能守也。士气似可用矣,地利似可恃矣,然使公理公法、政治之学不明,则虽有千百忠义之人,亦不能免于为奴也。”&——《湖南时务学堂遗编》第1集材料二&及卢梭出,以为人也者,生而有平等之权,即生而当享自由之福,此天之所以与我,无贵贱一也,于是著《民约论》大倡此义。谓国家之所以成立,乃由人民合群结约,以众力而自保其生命财产者也,各从其意之自由,自定约而自守之,自立法而自遵之,故一洲学界,如平地起一霹雳,如暗界放一光明……《民约论》者,法国大革命之原动力也;法国大革命,十九世纪全世界之原动力也。——梁启超《论学术之势力左右世界》请回答:(1)你如何评价材料一中梁启超的主张?(5分)(2)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为什么梁启超在自己的书中介绍卢梭的著作及主张?(5分)
科目:高中历史
来源:不详
题型:单选题
我国近代的新式教育创始于A.“新思想萌发”时期B.洋务运动中C.维新变法期间D.辛亥革命后
科目:高中历史
来源:不详
题型:综合题
(26分)变革是近代以来中国人民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重要途径。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在满族的清王朝统治下的中国旧秩序结构极为牢固,自我维护极为巧妙,能够经受住一个世纪的民众叛乱和外国入侵。然而,正是它本身的力量否定了它。它对工业主义与民族主义近代运动的适应,对科学和民主的适应是如此缓慢,以致最终必然让位。——费正清《剑桥中华民国史》(1)结合所学知识,分别从政治、经济、思想三个方面,指出“中国旧秩序结构”的表现。晚清政府是怎样对近代化“适应缓慢,最终让位”的?(9分)材料二&明显地,采取共和体制而带来的政治面貌,并不足以革新国家;还需要有一些更基本的东西来唤醒国家及人民。受过西方教育或影响的新知识分子,鼓吹在国民生活的哲学基础方面,进行一场激烈变革。……就深度和广度而言,这场思想变革超过年期间的变革。——徐中约《中国的奋斗》 (2)结合材料二及所学知识,指出“这场思想变革”的名称。如何理解“就深度和广度而言,这场思想变革超过了年期间的变革”?(7分)材料三&事实上,这个变革的时代并没有清晰、完整、现成的设计。……当邓小平全面接手中国转型的工作时,也有一些极为有利的条件:他接过了由毛泽东统一起来的能够有效运转的全国性的政党和政府……邓小平还有一些令人难忘的个人品质,使他得以引领中国的转型。——傅高义《邓小平时代》(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指出“邓小平全面接手中国转型工作”时的国内有利条件。(10分)
科目:高中历史
来源:不详
题型:综合题
(14分)近代教育的发展与社会变迁相互作用、相互推动。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曾国藩、李鸿章、张之洞等洋务派官僚……设置了一大批中国近代最早的新学校,如京师同文馆(1862年)、福建马尾船政局附设的船政学堂(1866年)、天津电报学堂(1879年)、武备学堂(1895年)和南京陆军学堂(1895年)等。——白莉、汪刘生《中西文化冲突与教育价值取向》材料二&梁启超认为:“今时局变异,外侮交迫,非读万国之书,则不能通一国之书。”……他还具体指出,“今中学以经义掌故为主,西学以宪法官制为归。”他所注重的“中国经史大义”……实际上是经过康有为改造,并为维新变法提供理论依据的“公羊春秋”学说。(时务学堂)培养的大批人才如林圭、李炳寰、蔡锷、唐才质等,有的成为维新运动的中坚,有的则成为资产阶级革命运动的骨干。特别是它促成了湖南各地新式学校的设立和书院制度的改革。——《长沙时务学堂:开湘学之新风》材料三&大学者,“囊括大典,网罗众家”之学府也。《礼记·中庸》曰:“万物并育而不相害,道并行而不相悖。”足以形容之。——蔡元培《〈北京大学月刊〉发刊词》材料四&&准此以定中国教育之方针,教于斯,学于斯,吾国庶有起死回生之望乎?依此方针,说其义于下方:(一)现实主义。唯其尊现实也,则人治兴焉,迷信斩焉。(二)惟民主义。以人民为主人,以执政为公仆者也。(三)职业主义。现实之世界,即经济之世界也。……今之教育,倘不以尊重职业为方针,不独为俗见所非,亦经世家所不取。盖个人以此失其独立自营之美德,社会经济以此陷于不克自存之悲境也。——摘编自陈独秀《今日之教育方针》(1915年)请回答:(1)据材料一,指出洋务教育的进步与不足,并据此概括其特点。(3分)(2)据材料二,指出时务学堂在教育观念上的重大突破及其积极影响。(4分)(3)据材料三,概括指出当时北京大学的办学宗旨。据材料四,概括陈独秀主张的教育要义。(4分)(4)综合上述材料,谈谈你对近代教育发展变化的认识。(3分)
精英家教网新版app上线啦!用app只需扫描书本条形码就能找到作业,家长给孩子检查作业更省心,同学们作业对答案更方便,扫描上方二维码立刻安装!
请输入姓名
请输入手机号名诗文里的娴熟逻辑举隅——&《古诗文里的逻辑运用》之三
名诗文里的娴熟逻辑举隅
—— 《古诗文里的逻辑运用》之三
古诗文里所涉及的诸种逻辑形式,难以遍举。我只有捡比较有名的诗文,常见的逻辑形式,来给朋友们说一个大概。更多的了解,要靠自己踏实学逻辑学和古诗文去寻绎了。欧阳修的《纵囚论》在我看来是千古论说名文,一篇五百余字的短文可以让人从各个方面来做深入的研究,实是一个值得好好探寻的宝库。其在思想的创发上,关涉到政治心理学诸问题,我在《〈纵囚论〉里的政治心理学》一文里将已有专门的阐发,但在论说的严谨及逻辑上,还值得专门来做一点探讨。
《纵囚论》一开始就来个直言命题“信义刑于君子,而行戮施于小人”——信义在君子间施行,而种种刑罚则是拿来对付小人的——作为一个标准的三段论的大前提,而小前提是“刑入于死者,乃罪大恶极,此又小人之尤甚者也。宁以义死,不苟幸生,而视死如归,此又君子之尤难者也”。按罪行当死的是小人中最坏的罪大恶极的人,为坚守道义而视死如归,就是君子中的佼佼者也难做到。在第二段欧阳修就给出了结论,“其囚及期,卒自归无后者,是君子所难,而小人之所易也,此岂近于人情哉?”视死如归是君子中的佼佼者都难做到的,小人中罪大恶极的当然不能做到。但问题在于小人中最大恶极的反而能做君子中的佼佼者做不到的事,这是近人情的吗?不近人情的话,这到底又是为什么呢?
接着欧阳修又主动来为自己设立难题,再坏的人总是可以感化而且可以快速感化的嘛。但欧阳修说如果可以这么快就感化的话(放回家几个月),唐太宗当皇帝已经六年了,怎么现在还有这么多年死囚犯(一说290余人,一说为390余人)没有感化呢?用你认可的方法来论证你方法的荒谬,这是在用归谬法。你唐太宗这么有感化能力,一日之恩有这么大的能量,你为何六年后还有这么多死囚犯呢?你早先干什么去了?既然唐太宗玩这种所谓快速感化的把戏是不可能成功的,那他为什么还要这样玩呢?其目的就是唐太宗博取好的名声,囚犯也因此获得释犯,是“上下相交贼”亦即互相揣摸心思和利用的结果。这样的利用可以从政治心理学上获得很好的解释。清代学者王夫子比欧阳修说得更加直白,唐太宗与囚犯内部串通,唐太宗和囚犯都能利益最大化,从而完成对民众的欺骗和社会的管理。
以上三段就已经完成了对唐太宗纵囚的事实描述和逻辑论证了,完全可以结束了,但从循环往复的文章学角度看,却有所损失。于是欧阳修再度给自己设立难题,你欧阳修说囚犯们回来放了他们不对,那应该怎样做才是对的呢?囚犯们回来就杀了他们。经过这一次后,你唐太宗再放他们回家,他们一个不少地回来,那才说明你很有感化能力,但这样的事是一定不会发生的。偶尔玩一回纵囚,既破坏法制,又达不到真正感化的目的,但你为什么还要这样玩呢?那只不过你用怪异的悖理举动以给人你高明的感觉,同时违背人情,以便沽名钓誉。通观欧阳修论证和唐太宗当上皇帝的“道德红字”和合法性焦虑,对唐太宗过于好名的论说,有相当的道理。一篇五百字的文章,有很强大的逻辑,而且环环相扣,这在古人所写的文章里实属不多见。
与欧阳修有同样强悍的逻辑思辩和议论技巧的,唐末著名诗人罗隐算一个。他的《英雄之言》在短短两百字里,表达了很大的政治批判才能。他说那些打着吊民伐罪、解民于倒悬、“救彼涂炭”的英雄如刘邦、项羽,其实他们只不过是在意秦始皇高大巍峨华美的宫殿和帝王的宝座,“以百姓心为心”只不过是外在的涂饰。罗隐以百物都不想故意显摆自己,怕别人起盗心为喻,说人亦如此。下面他述盗贼,再及英雄。这是典型的由一般到特殊的逻辑顺序,先有总论然后分述,层层分析,使得英雄背后的勾当如土委地、水到渠成。不特如此,他还用盗贼与英雄进行类比,这本身就把所谓的英雄“皮袍下面的小”在比较中不经意地说出来了,其批判锋芒不可阻遏。当然罗隐他说不出为何中国千百年来一直上演成王败寇的把戏,欺世枭雄为何如此不绝的原因,事实上就连鲁迅也只看到了罗隐批评帝王欺人的思想。当然罗隐和鲁迅都没看出来是这篇文章隐含着非常重要的政治命题:要结束英雄欺世的恶性循怀,那就只把枪杆子里面出政权,改造成选票出政权。若是后者,刘邦的“大丈夫当如是”和项羽的“彼可取而代之”,都不用流血,只需要刘邦和项羽取悦选民即可,不必要你死我活地厮杀,完全可以和平解决。
罗隐作为晚唐有名的诗人,应试十次不第,人称“十不第先生”。貌寝又十不第,其生活坎壈愤懑,不想可知。正是因为拜这样的生活经历所赐,反而成就了他观察事物的敏锐细腻。如《魏城逢故人》一诗之颔联、颈联意味深长:“芳草有情皆碍马,好云无处不遮楼。山将别恨和心断,水带离声入梦流”。而他用《西施》一诗为西施鸣不平,大用归谬法,可谓迥出常人:“家国兴亡自有时,吴人何苦怨西施。西施若解倾吴国,越国亡来又是谁?”如果是西施亡了吴国,那不宠幸女人的越国又是怎么亡的呢?从而反过证明吴国之亡与西施无关,其亡也只是“家国兴亡自有时”。一家一姓之国,不能像选票之国一样,真正让民众互动参与,共同拥有,那么到时衰亡,这不是什么宿命,而是必然。但那些相信枪杆子里面出政权的历代统治者,似乎没有人是相信这条铁律的。
就像我曾说生活中无处不充满逻辑,古诗文里也常有这样的情形。如陶弘景的《问山中何所有赋诗以答》:“山中何所有?岭上多白云。只可自怡悦,不堪持赠君。”这看上去非常简单的句子,其实也包含着相应的逻辑问题。一问一答,加上后面两句的补充,便是由问推答的过程,显然自然而妥贴。陆游的《剑门道中遇微雨》:“衣上征尘杂酒痕,远游无处不消魂。此身合是诗人未?细雨骑驴过剑门。”这个问里没有答,有的是不甘心,陆游颇有抗金之志,然偏机会不与,生活非得把他铸造成一个诗人而非将军。都已经从南郑撤退过剑门关,准备到成都了,那些“铁马秋风大散关”的生活只有在梦中做做而已了。因此作为诗人陆游来说,正如学者梁启所谓“百无聊赖以诗鸣”。而黄仲则之《绮怀》之“似此星辰非昨夜,为谁风露立中宵”,这是明知故问,不需要任何人的回答,反而因情深而绝望沉痛。
再如王建有名的小诗《新嫁娘》三首之一:“三日下厨房,洗手做羹汤。未谙姑娘性,先遣小姑尝。”其所蕴含的推理过程主要在后面两句诗,小姑与婆婆既是母女,又长期生活在一起,自然饮食习惯有相近之处。因此符合小姑饮食习惯的汤,一定会在婆婆那里讨彩,这里面甚至可以做不只一个三段论式的推理。诗句里面蕴含的推理,其一大特点就是不可能呆板地具列其间的大小前提及结论,否则的话,那就会丧失诗歌的灵活飞动。几乎与王建同时的另一位诗人张祜的小诗《何满子》,其间也不无逻辑因子在:“故国三千里,深宫二十年。一声何满子,双泪落君前”。因为前两句,所以后两句,我们这样来看,前两句就是后两句的充分条件。
同样很短的曲,元人姚燧《凭阑人·寄征衣》:“欲寄君衣君不还,不寄君衣君又寒。寄与不寄间,妾身千万难”,所展示的却不是三段论式推理,而是一种内在二难推理。前面三句都处于矛盾状态,所以两难推理之后,得到的是“妾身千万难”。担心对方不还和担心对方身寒之间形成一个两难矛盾,正是在这样的很难处理的纠结里,非常细腻地表达了妻子对丈夫的深爱。二难推理要同时遵守假言和选言双方的推理规则,首先假言判断必须真实,如果寄衣的话怕你不回来,如果不寄衣的话怕你又冷,这两种心里都是绝对真实的。寄还是不寄,要么寄要么不寄,形成不能相容的选言判断,也穷尽了寄与不寄这样的选言判断肢的可能性。寄与不寄之间的反复考量,实在可以看出妻子内心因爱而产生的翻江倒海。
苏轼的《饮湖上,初晴后雨二首(其二)》是一首家弦户诵的名作,我们平时无论是读还是背的时候,都很少想到其间的逻辑问题。这也反过来证明逻辑无时无刻存在于我们的生活和语言表达之中。西施与西湖的美通过类比,“淡妆浓抹也相宜”,说明她们有这样的相同点。当然这种通过比喻的类比,得依靠读者的联想和想像的填补,而不是直接通过很规范的类比推理形式而来。如大家耳熟能详的杜甫所写“窗含西岭千秋雪,门泊东吴万里船”的绝句,其实这里面也包蕴着假言推理。成都与东吴不通水道,那么就不可能“门泊东吴万里船”;同理“门泊东吴万里船”,那么成都与东吴一定有水道相通。能与东吴通水道,如果我们不通过历史证明和逻辑推理,今天的成都人已经无法直接证明了。再如清代诗人龚自珍《已亥杂诗》之第220首从“九州生气恃风雷”至“不拘一格降人才”,这首诗里蕴藏着两个假言命题,只有风雷激荡一样的巨大力量才能使暮气沉沉的中国生发蓬勃生机,这是个必要条件的假言命题。而且这两个假言命题还有互相阐释的关系,“恃风雷”意谓“天公重抖擞”,“九州生气”意谓着“不拘一条降人才”。换言之,如果“天公”真能“重抖擞”的话,那么他一定会“不拘一格降人才”,自然这是充分条件的假言推理。
与龚自珍有一定交情的,清代非常有意思的、玩掌心雷的诗人王昙撰写过《万古烟霞楼集》,其中有一些诗我很喜欢,特别喜欢他咏项羽的咏史诗三首《住谷城之明日谨以斗酒斗膏合琵琶三十二弦侑祭于西楚霸王之墓》。其二谓:“秦人天下楚人弓,枉把头颅赠马童。天意何曾袒刘季,大王失计恋江东。早摧函谷称西帝,何必鸿门杀沛公。徒纵咸阳三月,让他娄敬说关中。”王昙用反推法,来驳斥项羽一系列行动之不当,以及不当之自杀身死。如果“早摧函谷称西帝”,那么哪里用得着去玩鸿门杀沛公的把戏呢?不仅鸿门杀沛公不必要,纵火烧咸阳完全多此一举,娄敬哪有机关再去说什么在关中称王的废话呢?王昙对项羽的批评当然是世后诸葛亮,但他的推理是比较强大的。这也就是他所写的三首咏项羽的诗,为什么能够从众多咏项羽的诗中脱颖而出的原因。
前年我刚从看守所里出来,从未见过面的父亲来看我。当我说及我因何进事进去后,他不假思索地就背出了唐代诗人章碣的《焚书坑》:“竹帛烟销帝业虚,关河空锁祖龙居。坑灰未冷山东乱,刘项原来不读书”。因为我知道他没有读过书,我便问他何以知道此诗,他便告知我是十来岁为别人放牛的间隙,于小学校旁听学生念而记得的。他能背得这首诗我不吃惊,因为他记力好,但我惊讶他用得如此贴切。他说他把老师讲给学生的内容也大致理解并记下来了,至今不忘。当然我想父亲用这首诗来形容我的遭遇,一定是不知不觉地运用类比的推理。但他未必知道这首诗原本运用了反驳的推埋手法。秦始皇与李斯认为把书烧掉,将儒生坑掉,就能有效保证秦国万世基业,其实短短几十年秦国就灰飞烟灭,但灭亡秦国的根本就是不读书的大老粗。所以秦始皇和李斯用坑儒烧书来维稳,那完全是搞错了方向。
有次我教孩子们学白居易《大林寺桃花》的时候,带他们三月中旬到平原地区看桃花,四月下旬到高山地区去看桃花,让他们直观地感觉到因地势海拔之差,而造成的两地桃花先后开放的不同。但还是有孩子觉得不能太懂,我看得出他们觉得这里面有矛盾,但他们表达不出来。是的,同样的桃花,开放的时间与地点都有矛盾。这造成了他们的困扰,就像我们南方人七月中旬到内蒙古阿尔山看到油菜花正盛开一样惊喜,但我们不会因此困扰自己。不过小孩子们不一样,在他们的思维中,开花还是一件很“平面”的事,不能在不同时间不同地点开同样的花,那对他们的时空转换和其间的逻辑矛盾是个考验。“芳菲尽”和“始盛开”这对矛盾的表达针对的都是同一对象——桃花,事实上平原桃花芳菲尽,山地桃花始盛开,并不矛盾。如果只是笼统地针对桃花既说它“芳菲尽”,又说它“始盛开”,那么就是在同一层面的矛盾表达。但在桃花前面用上“人间”和“山寺”这样的限制词,就不会笼统地说桃花既在开放又在凋谢了。
事实上,有很多事有不同的表达方式。比如诗人贾岛为了演化出著名的“推”和“敲”两字,正说明他“吟安一个字,捻断数根须”的艰难程度。我们一般会说“鸟宿池边树,僧敲月下门”,与王安石的“春风又绿江南岸”,是谴词炼句的典范。这是从诗学的角度来观察问题,而得出的结论。但如果我们用逻辑学的方式来观察的话,那么它涉及到的是关于概念选定(内涵与外延)的问题。因为每个概念都有自己的适应范围,哪个概念更生动更准确,需要反复比较才能更准确地传情达意。所谓概念的选定,就是概念的准确性值得我们深深注意,也就是内函与外延要自洽,在语言与具体表达的事物之间形成高度的重叠,以免引起读者的误解。但诗歌用词的准确不只是要注意事实上的精确性,更重要的是形象上带来的联想而产生的心理和情感上的准确性,才是诗歌概念选定(遣词炼句)的王道。
不只是在概念的选定上,我们要注意纯逻辑的要求,和在诗歌里面体现出来的差别。就是联言命题中,从纯逻辑角度可以互换,而不影响其意义内涵(逻辑表达叫“真值”),但为诗歌计,就不能像纯逻辑要求那样可以随意互换。如王维的《观猎》:“风劲角弓鸣,将军猎渭城”起笔好像无所依傍,起势突兀,正如清代学者方东树所谓:“如高山坠石,不知其来,令人惊绝”。虽然此二句如果前后颠倒顺序,在意思的理解和逻辑上都不存在问题,却对诗歌之欣赏和写作上有很大的损伤。倘使写着“将军猎渭城,风劲角弓鸣”,平铺直叙,凡庸作手,哪还像右丞手笔?高妙之诗歌,全在这不可置换处也。一如老杜《月夜》,不写自己如何思念家人,却反写家人思念自己,儿女细小,不解此中苦情。故只有妻子“闺中只独看”,正是《雨村诗话》之“善用反笔”。右丞乃笔势突出,挽住后面的句子;子美是笔意反夺,自己想家人却写家人想他,缠绵悱恻,意蕴深醇。
关于古诗文里所涉及的逻辑学诸方面问题,因篇幅的原因不能全部罗列。只涉及到大家日常较多遇着的逻辑问题,所举诗歌也是耳熟能详者居多,这是便于增加听讲者的接受力。如同一律、直言命题、负命题、模态命题、可能命题、语义与语用推理、语项限制等,都还未来得及例举。如相传是唐伯虎所写的谐谑诗:“这个婆娘不是人,九天仙女下凡尘。生下五男都是贼,偷得蟠桃献母亲。”这样看上去前后矛盾的险句,最终能获得求诗者的认可,不仅是情感转换顺利得当,而且从逻辑上看符合同一律。看是惊险万状,却是虚惊一场。唐伯虎像高手一样如履平地,不仅涉险过关,而且是险中求胜。
我们对古诗文的欣赏,大多是从文章学、诗学、美学的角度来观察,这没有什么不好。此种思考路径,自古及今,堪称正统,蔚为大观。但我认为存世甚多的古诗文,我们只是从诗学、文章学的角度来观察,未免太浪费资源。我欣赏竺可桢从古诗文里研究出中国三千年气候之变迁,亦欣赏陈正祥之研读唐诗而著《唐诗地理》,复喜欢闫艳所著之《唐诗食品词汇语言与文化之研究》,更力挺大气磅礴、功力深厚的谢弗所著的《唐代的外来文明》(原名为《撒马尔罕的金桃》)和细腻有趣之谢和耐《蒙元入侵前夜中国人的日常生活》。换言之,面对这么多古诗文,我们不能仅在文章学和诗学里打主意,而是要扩大自己的视野,应该从逻辑学、政治学、社会学、人类学、心理学等方面的角度来加以研讨,使旧有的东西,开放出“原来如此”的光芒。
已投稿到:
以上网友发言只代表其个人观点,不代表新浪网的观点或立场。}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逻辑学导论 pdf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