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战争崩溃了怎么办,有人白了吗

查看: 363|回复: 3
平民, 积分 44, 距离下一级还需 56 积分
精华0帖子威望0 点积分44 点注册时间最后登录
孩子内容奖杯怎么获得
佣兵, 积分 440, 距离下一级还需 310 积分
精华0帖子威望0 点积分440 点注册时间最后登录
要教会交朋友所有的生活技能
在同一局游戏内
公民, 积分 150, 距离下一级还需 150 积分
精华0帖子威望0 点积分150 点注册时间最后登录
高级草药工作台的:
3、卷烟(三种烟都要学)
高级菜园的:
4、制作烂番茄肥料
除此之外还有比较简单的:
9、制作雨水过滤器
10、使用雨水过滤器
11、用捕鼠笼抓老鼠
一共11项,全部学完后跳杯。
平民, 积分 77, 距离下一级还需 23 积分
精华0帖子威望0 点积分77 点注册时间最后登录
玩了ps4版,又特地下了PC版练手,感觉ps4多线程操作不容易啊…
Powered by
扫描二维码
下载 A9VG 客户端(iOS, Android)《我的战争》惹争议 何亮亮:有人脑子进水
我的图书馆
《我的战争》惹争议 何亮亮:有人脑子进水
您暂时没有订阅提醒
您还没有订阅任何内容
您最近没有观看视频
您最近没有观看视频
登录后可同步云端记录
观看记录导入中...
《我的战争》惹争议 何亮亮:有人脑子进水
00:0000:00/00:00《我的战争》惹争议 何亮亮:有人脑子进水加载中...选集
播放地址Flash地址Html代码将视频分享给站外好友,或嵌入到博客、论坛选择成功,请使用ctrl+c进行复制扫一扫分享更方便下载客户端独家抢先看已成功订阅4
正在载入中...
[责任编辑:王美娜&PV037]
电视不播的
真相在这找
凤凰新媒体 版权所有
Copyright ? 2016 Phoenix New Media Limited All Rights Reserved.
发表评论:
TA的最新馆藏《我的战争》通关心得 白天与夜晚安排详细解析
  玩了我的战争2天,因为个人喜欢探索各种剧情,所以不停重开,今天终于通关。难得一见的小品级好游戏,容量小,操作不错,有养成有探索,内涵也好,尤其是创意非常不错,我觉得和前两年的饥荒虽然内容不同,但是有的一拼。
  整体游戏风格压抑,但是在躲藏点又有小小的温馨,尤其通关过后松一口气让人不能不一吐为快。
  游戏分为整体时间分为三块,从收音机或者每天的片头就可以看出:
  一是普通时间,物价一般,偶尔有强盗
  二是冬天,一些地图封路,物价大幅度上涨(一个绷带才能买6个木头你有木有搞错啊),强盗出没一般
  三是激烈交火时刻,一些地图封路,物价不变,强盗没枪守不住。守不住后人员部分受伤,全体情绪下降,这个可是可以累加的,连续两晚上守不住直接全体重伤内讧。
  因为这三个时间状态是随机刷的,我昨天有一次就是12天就处于激烈交火搞得我上论坛来求助,后来多次刷后才发现三个时间是随机的,太早遇到激烈交火真心命苦。
  然后是游戏具体时间分为白天和晚上两部分:
  就是 所谓的养成事情,大家重点就是保持状态良好,做做后勤。
  通关后才发现很多东西都是不必要做的,这里给大家提下醒。
  主基地不用说肯定要升到3,因为破洞和防盗门是激烈交火时刻必须的,不然你枪再多也被抢。
  床的话个人建议前期可以不要,直到有人非常疲惫后开始补,这样可以节约前期很多的木头。补的话个人建议补到比总人数少一张为好,因为除了疲惫之外还有受伤回复也要躺床,当然sl党除外。
  两种座椅的话其实根本不需要的,很多网友说坐到椅子上看书抽烟之类的,你没椅子他一样,只要你烟咖啡书到位,他站着或者盘腿一样。
  吉他也是,明显就是逗一个乐,除了那个安抚姐,其他人跟没用一样。
  收音机这个东西怎么说呢,现阶段除了预报天气准和激流交火的时候放马后炮,交易消息涨价完全没用,不过通关好像必须要收到维和部队的消息才能结束,建议前期不要修了。
  厨房还是要升二级,但是金属加工的话看地图,有车间的话1级就够用了,不然才升2级。3级完全不需要,等你够资源升这个3级的时候你也不缺枪了,当然假如缺子弹也可以升。
  草药加工台1级也够了,2级不减资源就解锁药丸和高级香烟的,问题是这兽药你全地图收完也没10个,浪费。
  蒸馏器,酒精蒸馏这是所有交易流的根本,不过太耗柴火,建议食物够多有斧头中期再修。
  雨水收集器这是必不可少的,毕竟做饭都要3,有厨师也要2,蒸馏种田也是必不可少的。别听那些说冬天再收集的,一样的量冬天收集要多出一个柴的,你拿来蒸馏什么不好。
  动物陷阱真心神器,1肥料收获2肉,刷了这么多次,我不习惯放地下室,都是放我厨房和冰箱边上,基本两天就能收获一次,不过也可能是人品问题。
  花园就是配合动物陷阱和厨房的,1食物可以换1肥料,配合陷阱无限刷。二级花园可以种蔬菜,一菜一肉可以节约水和柴火,不过要72小时,得记好种的时间啊。
  白天过去就是激烈的夜晚了
  晚上就是发生各种剧情,收集各种资源,欣赏各种人性和欲望交织的时段。因为大多建筑有两种剧情,还有一些可能只是我遇到一种,希望大家补充。
  安静的住宅:两老年夫妻共同生活的家园。因为房子除了大门全是打开的,只要你进门就会被老头跟上,然后求你不要伤害他妻子,拿东西都可以,我于心不忍多周目后再也不去打扰他们。
  超市:1,窥视士兵强上妹子,我表示我不能忍,赶紧进门英雄救美捅士兵一刀坐等妹子投怀送抱。。。。我去,妹子你比我跑得快跑的还快啊。
  2,三个流浪汉和你抢资源,杀了会被降声望的。不过有个有趣的地方,你把地下室的土挖了后有锁住的门,结果有个流浪汉一枪托就把锁砸开了,真心不科学,谁是主角啊?
  广场:1,交叉的狙击手,要冲进大楼只能等他的狙击间歇,根据车,雕塑,车门3个位置停住躲枪,个人是用跑的快的,真心好进。
  2,中心广场,变成交易地区,也就是传说中的广场BUG。这个我们不讨论,左边大楼还是可以开锁进去,因为是私人领地,作为一个不偷窃的我逛了一圈真心没多少收获。
  工地:两个士兵在工地顶楼狙击,可以干掉涨情绪。地下随机出现水位,没水位时可以用锯子进入右边发现一堆尸体(镜头介绍有尸体,我怎么一个没看到)。
  医院:好人最爱的地方,平时别去,重伤时过来打免费绷带顺便带走一背包的材料。
  军营:正规军的地方,可以用烟酒交易食物和弹药。我试过全灭军营,要屠的记得多带点弹药,不然只能绕圈圈多阴影杀,好累的。
  教堂:1,正门没封,可以交易的场所,牧师大人一身的好东西啊。教堂下面收留了一堆平民,不偷的别去了。最右边建筑里有个拿枪的,别怕别动手,只是个平民。
  2,正门被封,左边一堆废墟,右边建筑二楼有个狙击手,老实从下面挖地道过去吧。可以杀了解恨。宾馆:1,4个叛军一个人质,可以杀掉叛军解救人质,涨情绪。
  2,普通流浪汉,二楼有个坐着的可以交易。
  半独立住宅:右边是3个女人的百合基地,别被他们看到,见人就杀的,你还手就掉声望和情绪,杀了不能去医院的。去左边要两锯子,下水道锯开了就行,有一个活的流浪汉,不是跟3百合一起的,别被吓到。
  别墅废墟:1,两个基友住在一起快乐的搞基,不交易。进门就掏枪。好人别杀。 2,四个叛军绑架一人质,非常考验操作技术的一关。当然哥不用说,轻松解决,可惜物资真心不多。
  平民窟:一个流浪汉要食物,你给了他就带你去他藏宝的地方。其实也就1酒1钻石,只能说对前期不错。
  炮击的学校:1,进门后的右门被堵,流浪汉的聚集地,各种资源食物非常多,右下可以偷窃的是一堆药品,看你好人坏人了。
  2,进门后右门可以打开,友好的武装人员,可以交易。杀了掉声望情绪。
  公寓楼:普通人,右边进入的话可以交易。左边进入的话会被直接警告,然后掏枪。
  车间:预料到内战的高富帅家,可以用药交易各种东西。尤其是可以第二天就得到锯子和斧头,对开图有益太多。好人的话锯开他家房顶就可以得到一堆食物和材料。坏人的话我真心恭喜你,别看他家就一室一厅一地下室,除了药物其他一堆堆到你吐血,不搬个3天你搬不完的。亏你这么有先见之明居然不知道存药,还是要靠我。
  妓院:左边可以搜索,右边门口可以交易。因为这么友好跟良民一样,我没杀,不知道杀了是否掉情绪。
  仓库 3敌人后期直接杀,细节忘光了
  说了这么多,那就再讲两句(领导都是这样滴),开始我玩我比较喜欢15格,毕竟能跑能打能抗回复快,主角模板有木有。不过后来发现这游戏真能打的还是跑得快,比较后期敌人背刺都不能秒了,他秒你倒是有可能,只有躲阴影暗杀才好。跑的快恶心在哪里我就给你们说别墅废墟那四个叛军,第一个我勾引上去杀了后面3个我直接开他们正面的门然后躲二楼阴影,二楼两个阴影我就左边捅一刀对直跑右边阴影捅第二刀,叛军根本看不到我人影,被我玩弄在鼓掌之间。
  今年可能这就是最好的小品级游戏了,玩过兽人必须死,以撒的结合,饥荒等,都是长时间不断补充内容最后销量大增的。希望这个游戏也能这样越来越好。
更多相关讨论请前往:
扫描关注游侠网
This War Of Mine专题图片资讯视频正版上市时间:游戏平台:PC 游戏类型:动作游戏ACT游戏语言:中文制作公司:11 bit studios发行公司:11 bit launchpad游侠网7.0GameSpot80IGN我要评分:已有78622人关注标签:单人单机3D画面不支持手柄中级水平模拟冒险独立《我的战争》:到底是谁的战争?
《我的战争》:到底是谁的战争?
《我的战争》海报上的英文是“THE WAR OF
MINE”,明摆着就是我们的战争的意思,可片方为什么不这么叫?我估计是有人看了片名就会大叫“又被代表了”,马上还会有人贴出芮成钢做央视记者时候的戴满表的过时的PS漫画,来佐证这个冤屈。
但大凡智商在50以上的人都会知道,战争是群体行为,一个人是没法打的,一个人愤怒之下拿着砖头砸向另一个人的脑袋,那顶多算是斗殴,一般都会被警察抓起关几天赔偿医药费,大多连进监狱的待遇都没有。我看过一本袁腾飞的书,这位知名的中学历史教师讲到,大概在4000年以前,人们打仗是用棒子的,在古汉语里棒子这个词被叫做“杵”,所以古代形容战争惨烈,用“血流漂杵”来形容,大概形容的是古代的大战之后,死人太多,他们流的血流成河,或者形成血水的池塘,上面漂着他们使用的武器-----棒子。
这个典故从一个侧面也说明了从古至今人类都是好战的,他们的战争既残忍也壮观,即便那时还没有发明青铜器和铁器,他们即便用棒子也要互相杀伐而不是和平共处。这些是生物的而本性而不只是人类的,现在电视播放的动物纪录片清楚表明,即便是只有牙齿和爪子,同类动物之间也还是会经常陷入你死我活的争斗,为了食物,为了地盘,为了异性,同类之间经常会杀得昏天黑地、日月无光,似乎在地球上,有利益的争斗就会有战争。
而自从有了个体各有分工的“国家”这种社会形态,征战杀伐就变成了一小部分人的事,大部分人都会觉得战争遥远,貌似与自己无关。“被代表”的感觉大约是这种事自己并没有同意就被别人决定了,于是自己觉得委屈得很,有人把这种战争叫做“他们的战争”与己无关。
有这种观念的人大多是没有经历过战争,不知道战争的残酷就在于不管你愿不愿意,只要你生在那个年代,生在那个国家,那就是你的战争,即便你不愿意上车,也会被绑在那架燃烧的烈火战车上,无可幸免。
《我的战争》的宣传片说的明白,这场战争就是说的朝鲜战争了,60年前历史上这场战争,中国以前把这段历史叫“抗美援朝”。电影里出现抗美援朝在中国并不是第一次,上世纪五十年代就拍了很多抗美援朝题材的电影,其中最著名的就是《上甘岭》,其中的主题歌也一直流传至今,那首歌名叫“我的祖国”。还有一部著名的电影叫《英雄儿女》《打击侵略者》,其实还有后来改编成京剧样板戏的《奇袭白虎团》。在20世纪80年代中期以前,抗美援朝并不是个禁忌的题材,只要人们愿意,都是可以拍也可以放的,只不过80年代人们渐渐对这种与美国打仗的电影丧失了兴趣,人们似乎更加乐于了解美帝比我们好也更加糜烂现实生活,美国主流观念的电影(大片)从90年代开始,也就开始走进中国人的生活,更成为城市小资阶层的主要精神食量。
记得第一次看“美国大片”是在93年,就在北京长安街的首都电影院,电影里一个被冤枉被追捕的美国人逃亡的故事似乎还沿袭了80年代美国电影的独立精神,这个电影是哈里森福特主演的《亡命天涯》。98年中国还引进了一部以美国总统为主角的电影《空军一号》,同样的哈里森福特转身成为体制内代表美国利益的英雄“总统”。99年引进的《拯救大兵瑞恩》,似乎画风就悄悄的变的。记得在上映时候电影院的大厅架起巨幅的海报,并将场景弄成沙滩状,影院还温馨提示女士应由男伴陪伴观看。这当然是个宣传的噱头,不过,这部斯皮尔伯格导演的电影,其开场的美军诺曼底登陆的血腥和暴力程度确实是前所未见,震撼神经,见识了战争的残酷,其实也就是离真实近了那么一点点而已。
这就让人觉得美国确实付出了巨大牺牲,美国人不容易,大家都不知不觉的站在美军的角度来思考问题看待敌人了。那一夜似乎大家都变成了美国人,那部描写了二战几个战斗场面的电影,相信使世界上无数人相信:二战就是美国人的战争,大家也就认同了结尾处出现的星条旗了。不过当2000年美国人也开始拍摄斯大林格勒战役电影《兵临城下》时,对那场没有美国人参加的战役做着自己的诠释的时候,其实就应该就能看出美国人的用心所在了,在那部由英国美男子裘德洛主演的电影里,纳粹似乎并没有那么坏,电影里的苏联政委和指挥员赫鲁晓夫倒是看起来十分邪恶。观众们看完这部电影,也就忽略了苏联正面对抗纳粹的入侵而牺牲几千万人的事实,财产和人口损失,是美国的N多倍,而且是苏军攻进了柏林,而战争中的美军,实际上从未到达柏林。
无可否认美国的文化传播是成功的,这种成功就是源自观众被震撼以后的文化认同。其实没有比用电影讲好一个故事对观众的影响更大的了。这方面的本来是中国人的优势,在多年的不思进取变成一片文化荒漠以后,这块荒漠正在被好莱坞迅速的填补。1993年,中国的所有影院都几乎不放映电影了,都改放港片录像,中国的电影文化产业正处于破产的边缘,这个产业只能靠好莱坞来拯救了。
抗美援朝的电影中国应该是拍得最多的,这段战争史深刻的刻在老一辈中国人的脑海中,邱少云、黄继光、罗盛教这些英雄,都出现在小学课本上。王城“为了胜利,向我开炮”的台词流传久远。当然这30年吃肯德基麦当劳长大的年轻人估计就会不知道王成是谁了,会说王成是虚构的,他们更喜欢美国的电影英雄超人、蜘蛛侠、钢铁侠,虽然他们也是虚构的。他们也不知道我们那时为什么要跟麦当劳肯德基的国家作对。
如今的人再看《英雄儿女》,已经很难看得进去,他们会说电影很虚假、沉闷。的确,除了泛滥的激情,如今受过大学教育的人很难接受老电影上那些冗长沉闷的动员说教,他们也都知道,那时电影上出现做动员的师长,最多也就是小学文化,连长很多不识字,喜欢说话语重心长讲很多革命道理的教导员,很多也就有是“识字”而已。那个时代对于中国人来讲确实是个很悲哀的时代,4亿多中国人,因为连年战争,人均寿命只有30多岁,经过连续50年的战乱,国家破败,人们除了打仗玩命,一无所长。观众看那时的电影,就好像秀才遇见兵,而这群兵滔滔不绝的对秀才们大讲人生的道理,这确实是个挺尴尬的场面。
不过说起美国电影里的战士,观众可能会有不一样的感觉,觉得那些战士都是文质彬彬,挺有修养的。二战时期美军的平均文化程度是比较高,这也就是他们战斗力相对强悍的原因之一了。但《拯救大兵瑞恩》里的汤姆汉克斯饰演的上尉,其实也仅仅是中学教师,其他士兵其实也就是初中上下的文化水平。这其实就是反映出教育对一个国家的意义。二战前的日本,基本普及了小学教育,对于同时期不识字的中国士兵他们就是神一样的存在,现存的抗日战争资料很多是会写字的日本士兵的写的日记;而日军对于平均文化在中学水平的美军,在太平洋战争中,犹如一群不知好歹的蝼蚁对着鬣狗,也就只能自叹不如了。这其实就是国民素质对于战争的意义所在。
《我的战争》这个名字的意义就在于即便你不承认那时你的战争也没关系,那只是“我的战争”,我不代表你,这不是场战争,只是个电影,你愿看就看吧,不看,认为跟你无关那也没什么,这至少也体现了片方对这部电影的自信。《我的战争》就是说的那场在文化水平、科技水平、经济实力都完全不对称情况下的朝鲜战争,这部电影与50年代拍摄的《英雄儿女》都是取材于巴金的小说《团圆》,不过这部电影里没有了领导在指挥部里对着地图的形势分析和训话,像《拯救大兵瑞恩》和《兄弟连》《太平洋战争》一样,反应的是战争中一个连队在战争中的兄弟情谊,生死相依、爱情追求的这些小人物情怀,电影基本上没有从大处讲这场战争的“伟大意义”,只是讲这些甚至都不识字的小人物奉命奔赴战场,为国打仗,与那些奔赴日本、德国、朝鲜、越南的美国士兵一样,与那些从未谋面、连脸都看不清的强悍敌人以命相搏,在铁与火的震撼之中艰难求生的战斗经历,在战场上,他们成片的倒下,不断是失去战友和兄弟,只为完成一个任务。
这其实就是所有战争片的基本模式了。你有聪明的头脑,渊博的知识,会造火箭和原子弹,谁会派你端着枪去前线?这个事情那些年轻、充满勇气、力量和愤怒的年轻人比你做得好。
美国有一个幽默段子:一个作家应征入伍,一个上士问:“你念过小学吗?”他答:“念过。我还念过中学,而且在大学取得了三个学位,我还写过两本书,还为报纸写专栏……”,上士愣了一下,点点头,然后拿起一个印章,在报名表上文化程度一栏印下了两字:“识字”。这个笑话至少说明,上战场需要的文化程度,只需要识字就够了。因为上战场其实去打仗,不是去讲道理。
在如今这个和平的时代,战场都是在网络上了,都是靠讲道理。这种战争其实叫“文化战”。中国古代有一个成语叫“四面楚歌”,这说的就是文化攻心战的效果。过去美国在关岛设置了广播电台,在大陆的中国人都可以在某个时段收听到“美国之音”的中文广播,其实也能收到莫斯科、伦敦、巴黎的中文广播,文化传播要用对方听得懂的语言这是常识。处于敌对状态的国家,这种广播就不免有歪曲和误导的内容,报忧不报喜是自然的,如果处于战争中,则夸大敌方的损失同时宣扬自己的美德。由于那时没有广播,二战日本人一直到战败很多都还以为自己的航母舰队是完好无损的,他们相信美国人不可能占领日本。
网络上都是用大家听得懂的语言,在中国的网络上,很多人在说了很多话时候才发现,其实对方根本不是中国人,如果对方是在有敌意的国家,他自然会故意歪曲和误导你说的一切,如果你碰巧说中了真相,那它还会以轻侮和谩骂来来企图诱导你的情绪。这种情形跟战场作战如出一辙。君不见评书说古代的战争故事都有“骂阵”一说。以前看世界杯足球赛,法国人齐达内就因为被一个意大利人骂了娘愤而一头撞向意大利人的胸口,从而被红牌罚下场,他是中了对手意大利人的奸计。
而在和平时期,电影是以一种商品交换的形态流通的,人们会说我是自愿购买这种商品的,就像当初去首都电影院看美国电影,或者出于好奇,或者出于求知。至今人们也都在说,外面的世界那么大,我想起看看。这种商品顺应了这种需求,也就带来了移民潮,新一代的中国人出于从传媒和电影上获得的对美国的好感去美国或留学、或买房、或移民,或旅游,巨额的资金流入美国。美国的确很精彩,可如今也不再神秘了,去美国的中国人发现很多道理也不是像电影上说的那么好,历史上的事情,美国也并不是处处在理。
现在令人惊奇的是去过美国的人群甚至有些还在美国的人群,变得不再盲目的相信美国的媒体和电影上宣传的一切,他们发现中国维护自己的利益并没有什么不对,于是在网络这个“战场”上,反而是越年轻的网民,对60年前的这场战争研究得越深入,他虽然不会再去看《英雄儿女》《打击侵略者》,但他们同样专研无数史料、历史档案,对那场战争的细节了然于心,他们知道关于历史的说法哪些是宣传,哪些是谎言,他们是新一代的秀才,他们把以带路党自居的而永远也去不了向往的美国的老一辈“秀才”打得丢盔卸甲。
《我的战争》的出现就是在这种有巨大争议的文化环境中出现的文化现象之一。《我的战争》宣传片一出来就引发舆论的巨大风波,这对电影这种商品的宣传自然是有好处的。只是老一辈的秀才们撞进一个误区,他们忘了宣传片只是一个电影广告,那只是一个传播现象,“中了共军的奸计”,没文化就会挨打,文化低了就会中计,这也许就是电影发行行业里那些留美回来的“小粉红”的一个成功策划,人家在宣传一个电影,你在讨论历史上的一次战争,特么现在连ISIS都有拍摄精美的宣传片了。城市套路深,秀才们还是应该回农村。
中国军队在战场上人海战术,损失惨重,这个是老秀才们念念不忘的反对参战的主要理由了,可那时候中国军队除了人多的优势,还有什么优势?战争从来就是不对等的,而不是老秀才们臆想的你拿什么我就拿什么,能对付矛的不是另外一只矛而是盾,那种你用拳头我也用拳头的臆想,恰恰是老秀才们美国电影看多了,这跟真实的战争相差太远。
美国打仗杀鸡也要用牛刀的,以己之长对敌之短,以求速战速决,其实老秀才们也被美国忽悠了,他们还不自知。论打仗,秀才们还真比不上士兵,在现代社会,跨个学科你跟文盲无异,更何况现在的士兵也许比秀才们的学历还高,他们知道的未必比你少。如果你只会讲历史大道理而不懂技术细节,那你已经不知不觉沦为过去黑白片上文盲了。下一次战争如果轮到你上战场,无论你在键盘上写过多少帖子,相对于战争,那你的文化程度也只是“识字”而已。
《我的战争》上映首日就去看了,这还是应该感谢这部引起老秀才们争议的宣传片。影片大气,节奏快,场面真实,拍摄手法现代,人物和故事都不错,也没有忌讳中国军队战后尸横遍野的景象,敌方军队也没有像以前的黑白片里那么弱智和胆小,可以说是中国最好的战争片了,至少我很满意,几次差点落泪,IMAX 3D,视觉音响效果都很不错,值回了票价钱。
我知道我看到的不是“战争”,只是一部描写战争的电影。我也不知道真实的战争什么样,听老一辈讲,战争时候经常不知道从哪里飞来一颗炮弹,之后就会看见树上挂满肠子四肢和不知是哪一块的人体组织。现代战争的残酷没法用语言来描述,无论电影看起来多么“真实”,它们还是距离事实太远。战争杀死人的是武器,而不是什么敌人,大多数战死者都不知道自己究竟死在谁的手里,也不知道对方的观点如何,那可能是一个跟你一样充满爱心的人,前人相杀,也就是都被绑在各自的战车上而已;而后人在美国亲相爱,战争仅在网上,这不就是前辈们想看到的完美世界么!(全文完)
已投稿到:
以上网友发言只代表其个人观点,不代表新浪网的观点或立场。}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我的战争刘烨死了么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